最新情景教学的方式及作用论文(优秀20篇)
总结是帮助我们发现问题、优化方案的过程,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思考过程。写好总结还需要我们在字词和句型的运用上下一番功夫。推荐一些总结技巧和写作要点,供大家借鉴。
情景教学的方式及作用论文篇一
摘要:本文从传统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接着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去帮助初中生物教学,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全面发展。
1.采取材料不适。
很多初中教师在上到新的课程时,为了能够更好的带学生领入新知识点,都会寻找一些事情或人物去代入。例如在上到“眼与视觉”时,有个教师找了一个关于得了癌症的青少年在去世后捐献出自己眼角膜的视频,可是整个视频绝大多部分都在叙述这个少年和癌症抗争的过程,最后的捐献眼角膜只占据了很少的一部分。虽然说这部片子很有教育意义,能够教给学生很多东西,但是对我们生物课堂来说,利用这部片子进行课题的引入就有些牵强了,因为学生在看完整个视频后也会对这位少年的感到感动同情等等,而并没有对眼睛构造,功能有所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还不如找一些直接描述眼睛的记录片,直观清晰的能让学生看到眼睛的构造和功能。所以,有些时候教师选择的材料也很重要,不应将其当成一节思想品德课,在深化主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与学科之间密切的联系,否则的话,整个教学内容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不好。
2.学生的纪律问题。
我们知道生物这门课,很多时候都需要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些东西。但是由于初中生处于一个对新鲜事物及其好奇的阶段,所以,在上到一些关于新奇事物的时候,学生可能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上面,而把上课的内容抛之脑后。比如说在讲到“昆虫”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将昆虫和任务分别分发给个小组,但可能很多学生只顾着把玩昆虫,而不重视教师布置的任务,这样的教育方法也不能让学生学到东西。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纪律管理,不准学生嬉戏玩闹,甚至还可以引导帮助他们将活动顺利完成,使得他们能够更好的学好生物。3.教学方式丰富性不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我国的大多数的初中,生物的教学方式一般来说都是在课堂上教学这一种,无论上到什么内容,都是教师对着课本和学生说复述一遍,毫无营养,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也提不起对生物的学习兴趣。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亲自动手进行试验探究活动是很重要的,教师有时候带着学生走出教室,感受大自然,观察大自然领略生物之美,反而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利用初中生好奇的心理。
前面说到,初中生处于一个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好奇的年龄段。我们也可以利用他们的这种好奇心理,来激发他们对生物的兴趣。例如在上课前后上课后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给学生留下个悬念,不告诉他们答案,他们好奇只能通过认真阅读课本或者听教师讲课才能回答他们内心中的疑问。教师也可以讲解一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动有趣的生物学现象,学生对这些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特别有感触,所以会不自然的被教师吸引,也有了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2.合作与交流。
合作与交流不仅仅可以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也可以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对一些自主探究类的活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让他们互相合作完成,教师可以在一旁协作指导,完成之后要重视交流和总结,这样每个学生才会都有进步。讲台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教学更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也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的,如果全部都只靠老师一个人,那么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将生物这门课教好的。教师要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他们的难点采取一定的措施,学生也要主动询问教师问题,上课时间有限,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只要学生和教师合作好了,整个初中生物教学过程将是一个极其轻松并且愉快的过程。3.开展户外活动生物这门学科比其他任何学科都更需要开展户外活动。为了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效率,教师在上到一些特定的章节的时候,可以带着学生走出教室去寻找生物,观察生物。一些探究活动,更应该带着学生去进行,让学生感受到生物是一门实实在在的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课程。例如,在上到“种子的萌发”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野外确定目标,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让他们周期性的对自己找到的目标进行观察记录,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种子的萌发过程,这对他们进行这一部分的学习具有重大的帮助。总之,想要将初中生物教学做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不但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对生物这门课程的深入了解。做好初中生物教学对学生个人,教师,学校乃至整个生物学科都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蔡记花单位:新疆石河子市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何思佳《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要点分析》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xx(35)。
[2]张书霞《初中生物教学之我见初中生教学》快乐阅读20xx(10)。
[3]武治国《初中生物教学之我见》关爱明天20xx(2)。
情景教学的方式及作用论文篇二
小组合作教学是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基本构成,利用师生、同组成员、同班同学等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最终达成教师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查阅资料可以看出,目前对这种教学组织模式的概念表述还不统一,只能初步将它概括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合作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利用同组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来完成活动内容,最终达到学习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合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延长学习的兴趣时间。对学生而言,这种组织形式有别于简单的分组练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2.小组合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每个学生致力于共同的学习目标,每个人相互关心,人人参与,大家各尽其能,奇思妙想,齐心协力,团结互助,最终达到既定的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多倾听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尊重他人。将自己融入整个团体对问题积极思考,想团体之所需,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作用。
3.小组合作教学可以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良好的师生情、生生情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剂良药,对课堂教学起着润滑剂的作用。老师对学生充满爱,充满期待,学生就会朝着教师希望的方向去发展。和谐的课堂气氛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情绪,在良好情绪的带动下,每个同学都能学会倾听,感受自身从未知到已知的那种成就感。教师在平时要多观察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给每个学生自信心和责任感。慢慢地班级学习气氛就会被培养起来,为教学做好良性铺垫。
我校是一所初中寄宿制学校,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课改,我通过对拥有独特并且优秀办学思路学校如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多所学校先进做法的`学习,将优秀理念结合我校的实际,针对小组合作教学进行了体育教学实践,现总结一些感受如下:
1.用于小组合作教学的内容选择要合理。
首先,选择的内容对学生来说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最起码靠单个学生的力量难以达到,需要依靠几个学生或全班的合力,通过讨论、实践验证才能找到合理答案。
其次,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探究的结果要有明显的层次。每个结果都是正确的,只不过显示人的思考层次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在小组提交答案时,教师把所有小组的意见在全班宣布,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包括反向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接力教学中,各组各棒人员顺序的安排,由各组自行决定谁最合适在哪一棒完成接力。在小组讨论之前,向学生对各棒安排的提出建议,要求他们讨论,分析,实践后作出决定。教师布置任务,小组成员经过讨论找到适合本组的最佳的方法。
2.要熟悉每个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让每个小组都有活力,并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如果老师不了解学生学情和他们的优点、特长就盲目分组,也会给小组教学带来不好影响。鼓励学生在弱势项目中通过小组合作得到同学的理解和帮助,在优势项目中发挥引领作用,使其长处得到很好展示。使学生养成通过设疑,互相商讨、实践获得答案的良好学习习惯。
3.小组分组要科学合理。
在分组时要在考虑到课堂内容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以及男女生人数等情况,即要给学生选择分组的空间,也不能全放。例如体操技巧课,分组最好是先将男女生分开,然后再分小组;篮球课可以发挥男同学和优生的优势,让男同学发挥特长,分成不同程度的小组,在教学内容固定的情况下小组成员决定适合本小组学习的阶段内容;田径项目投掷课,在分组时要首先考虑到安全这个重要因素,然后考虑如何让各小组实力尽量均等,如果分配不合理,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
4.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
每单元结束前,可以开展各小组的自我评价,并由小组长将评价结果交到教师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经验和教训,在后续的课程中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具体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以上是我对小组合作教学的几点感受,总体而言在对我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是正常现象,需要我们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同时踏踏实实进行实践活动,使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情景教学的方式及作用论文篇三
运用多媒体增色语文课。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榛子镇尤各庄小学)。
摘要: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有着形象直观、内容丰富等优势,灵活运用可以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了巧用多媒体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课堂;
传统语文课堂,只靠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来演绎;如今,多媒体走进课堂,不仅将教师从枯燥的讲解中解脱出来,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时根据需要利用多媒体把即将讲解的教学内容转换成生动形象的图片、声情并茂的视频、旋律优美的音乐,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心灵上的震撼、情感上的铺垫、氛围上的渲染,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进入新课的学习。例如,我在讲授《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我制作了flash课件导入新课,它融画面、文字、音乐于一体,既给学生展示了雷锋的音容笑貌,又讲述了雷锋的光荣事迹,还让学生陶醉在歌颂雷锋的歌声中,很快地调动了学生阅读文本的积极性,更使学生认识到学习雷锋意义重大,尽管雷锋叔叔已经去世了,但像雷锋叔叔一样的好人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是值得他们学习和弘扬的。所以说,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将已经离我们学生很远的东西汇聚起来,()拉近他们和那个时代那个人的距离,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寓乐于教,丰富多彩。
一节课仅仅停留在教师、学生、文本之上,显然是没有什么新鲜感可言的。但是如果借助多媒体,做教学内容上的补充、拓展、延伸,课堂气氛就可想而知了。学生可以在一节课上接触大量的信息,见多识广,长期积淀,自然成就高效课堂,造就真正人才。例如,我在讲授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发现这首诗寓离情于写景。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所以,在讲授这首诗时,我就抓住了此特点,让学生将所涉及的景物:黄鹤楼、杨柳、孤帆、碧空、长江等皆画出来,学生可以借助想象,自由发挥,然后加以比较和鉴赏。这样不仅使枯燥的诗歌鉴赏课变得有趣、快乐起来,更使学生自主地掌握了诗歌鉴赏的要领,即抓画面,会想象,一举两得。
三、梳理整合,自主探究。
多媒体可以把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多途径地讲授给学生,可以创建思维导图的模板,把知识系统化地呈现给学生,这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所以等到学生养成习惯后,就可以自己动手搜索相关的知识,勾画知识的思维导图,养成预习、总结、复习的习惯。比如,在讲授《幸福是什么》时,我运用多媒体构建了知识树,树干是幸福,树叶则让学生去填写他们眼中的幸福。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把这棵幸福树的枝叶完善得十分茂密,也体会到了幸福的内涵。
可见,多媒体的运用必将让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语文。
情景教学的方式及作用论文篇四
摘要:民间艺术被引进初中美术教学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好地遵循新课标教学要求,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文章先对民间艺术进入美术课堂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然后从自身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对民间艺术资源与初中美术教学结合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民间艺术;教学。
一、民间艺术进入美术课堂的必要性。
(一)能够加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合理融入民间艺术能够有效促进民间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在当前民间艺术传承越来越少的趋势下,这种民间艺术的有效应用更是能够体现出较强的作用价值。围绕着民间艺术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其首先能够体现出较为理想的传播作用,并且通过教育进行传播必然也就能够体现出极强的直接性,简化了民间艺术传播的途径,促使民间艺术的传承更为便捷高效,如此也就必然能够达到民间艺术可持续发展的效果。结合这种民间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其同样还能够在学生意识层面表现出较强的优化效果,能够通过相应教学提升学生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促使其能够较好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参与到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中来,避免民间艺术灭绝[1]。
(二)能够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教育课程。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民间艺术还是对于自身课程优化的重要手段,当前很多地区的美术课程设置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同一性,往往仅仅按照国家相关要求进行设置,缺乏特色,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不高。基于此,重点加强对于民间艺术的有效融入,促使其体现出较强的地方特色也就显得极为必要,具备较强价值[2]。
二、民间艺术资源与初中美术结合应用于课堂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恰当选择民间艺术资源。
对于民间艺术融入到初中美术教学工作中的具体实践,其需要重点从学生出发,确保相关民间艺术资源的选择能够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保障学生能够乐于感知和认识相应民间艺术素材和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民间艺术教学资源的选取,从而确保初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发挥资源应有的课堂作用和教学效果[3]。
(二)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让民间艺术资源更好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发挥作用。
现代多媒体技术已成为现代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把民间诸多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又无法直接挪动到课堂中的民间优秀资源、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品,通过多媒体进行在线视频播放,图片展示等,让学生更好地饱览这些民间艺术品的美,同时也让学生学会自主借助网络计算机资源获取更多的教学信息。这样,初中生的兴趣不仅得到更好激发和培养,也调动了课堂教学的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4]。
三、教学案例分析。
以民间技术中最为著名的剪纸为例,探讨了基于民间剪纸的教学案例设计。
(一)教学内容简述。
剪纸是我国传统地方民间艺术中的重要一种,它不但装饰性强且制作成本低,受到中国人的广泛青睐。剪纸的学习过程具有难度但很有趣味性,可以深化学生对民间地域文化的了解程度,也能够满足初中美术教学的动脑动手实践要求,从综合方面来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素质,了解美术剪纸的艺术本质,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引入剪纸教学。
(二)教学目标确立。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二,其一是让学生在剪纸学习过程中了解剪纸相关技巧,例如折纸、画纸、剪纸等等,并做到相当程度的剪纸技巧掌握;其二是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完成剪纸制作过程,深化学生对剪纸艺术的情感。更深层次讲要实现对地方民间艺术艺术的发扬与传承。
(三)教学过程阐述。
教学过程主要分为4个阶段。首先教师会为学生播放一段剪纸动画,让学生初步了解地方剪纸美术内容。例如播放比较传统的《猪八戒吃西瓜》剪纸动画,以提升学生融入课堂的速度,让他们对剪纸产生兴趣。在欣赏动画过程中,教师会与学生产生互动,在边看动画的同时教师教给学生有关剪纸的相关理论内容,做到寓教于乐。看完动画之后,教师会再利用视频来展示目前民间地方不同流派的剪纸代表作品,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剪纸艺术,从多个层面延伸他们的剪纸学习进度,进而在较短时间内就让他们了解有关剪纸的大部分内容。随后进入技能实践教学部分,以“阳刻剪纸”技法为例,教师就会首先为学生介绍阳刻剪纸的技术特点,它希望保留原稿中所有的轮廓线,但将轮廓线之外部分去除,同时保证线条与线条之间的紧密联系,而且阳刻剪纸一般为单色剪纸作品。在了解了阳刻剪纸的技法之后,就进入实践教学阶段。此阶段主要鼓励学生自由选取剪纸工艺方法,结合个人理解程度来进行剪纸操作,然后教师会在后期辅助学生对剪纸作品实施调整,例如相应的修改与润色等等,最后将作品呈现给全班同学,进入评价阶段。评价阶段,教师会开设生生互评与教师总评两种评价模式,最终在学生的作品中评选最佳作品创意奖、最佳实用作品奖以及最佳艺术作品奖,并准备奖励鼓励学生。
四、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民间艺术资源对初中美术课教学的现实和长远意义,但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和美术工作者的长期重视和不断探索,以求更好的方法融入到中学美术教学中,促进民间艺术深入应用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情景教学的方式及作用论文篇五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系列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具体场景和氛围,使学生可以在相关的场景和氛围中活学活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情景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它有利于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置身于具体场景中,“看得到、摸得着”,通过调动多种感官来吸收地理知训。有的学者认为,教师为学生创设情景,其实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特定的环境,犹如在学生和知识之间建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丰富、具体的环境中主动参与学习;第二,它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任何教学都不应只是记忆的生硬组合,它本身应具有很强的现实感。为学生创设丰富、生动、形象的情景,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学习,主动思考如何活学活用,而非死记硬背;第三,它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情感,活跃课堂氛围。情景教学法可以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把情景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师要遵循联系性原则,把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入情景中,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除了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之外,教师还要注重知识内容的传递,让学生把情景中的知识与自己的思维联系起来,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教学认识地图时,笔者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个外国人到中国旅游,想请你们帮忙找目的地。下面,你们通过比例尺,来帮助他吧。”这一情境融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地理知识,不仅能让学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还能活跃课堂气氛。
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师应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尽量创设真实而又亲切的情景,让学生自觉地调动思维,把知识融入情景中,并加以运用,使教学化繁为简,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如在教学天气时,笔者创设了一个“我是小小气象播报员”的模拟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然后再让学生动手制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传统初中地理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分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低下,已经不能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充满趣味性的情景教学法,转变学生机械学习的观念,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地使用多媒体、图片、动画等辅助教学工具,以增加情景教学法的趣味性。如在教学印度地理时,笔者先让学生观看相关的纪录片,再让学生当导游,而笔者做游客,向他们询问印度的人文地理知识,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他们喜欢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参与感。如在教学亚洲地理时,笔者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挑选几位学生分别扮演亚洲以及临近的大洲、大洋,然后以亚洲为中心,准确地报出各自的方位。学生亲自参与后,学习热情更加高涨。
每个学生都是具有创造性和可塑性的个体,所以在创设情景教学法时,教师要结合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其发展性。在每次教学之后,教师还要积极总结经验,提出问题以及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努力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储备,释放情感,夯实基础。如在情景教学法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交流和朋友、教师、家长相处的经验等,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机制,为他们今后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初中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时期,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是初中地理教师的重要课题。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笔者发现虽然初中地理教学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情景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激发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情景教学的方式及作用论文篇六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情景教学的方式及作用论文篇七
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同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主要的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提倡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去做,在实践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感悟数学。例如,可让学生对所在的教室进行面积计算,让学生利用米尺来对教室进行实际的测量,将数据进行统计,并要求学生将所得的实际面积用平面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图中标出实际的距离和图上距离,教师也可进一步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和表现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测、画、算,在实践中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领悟数学,这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以旧带新。
以旧知识带领新知识,这是小学数学教师常用的方法,巧妙地以旧带新,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为新知识进行铺垫,让新旧知识有一个很好的衔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某班共有40人,男生占全班总人数的3/5,对于这样一个信息,教师可对小学生进行提问:(1)本班男生人数是多少?(2)女生占本班总人数的比例?(3)女生人数是多少?根据这三个问题向学生进行提问,前两个问题涉及已学过的内容,相对较简单,而第三个问题是教师为新知识的学习引入的问题,为新知识的讲解做铺垫,这样既能达到对旧知识的巩固,同时又能与新知识有一个衔接,更好地形成了新旧知识的和谐统一。
三、激发兴趣。
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们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与生活进行实际的联系。
数学虽然具有抽象性,但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还处于启蒙阶段,没有一套完整的学习方式方法,为了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我们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对数学进行讲解。在实际的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系的例子随处可见,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并结合生活对小学生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的源泉还在于运用知识,在于体会到智慧能够统帅事实和现象。”在对数学的学习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价值,感受其中的乐趣,并对小学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2.创造条件。
对于数学的学习,很多小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觉得数学知识难理解,很多数学题捉摸不透,还有就是开始学习时,没有打好数学基础。c索洛维契克曾说过:“凡是我们能做好的事情,我们就喜欢它;凡是我们做不好的事情我们就不喜欢它。”很显然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如果学不好就不会喜欢,更不会产生兴趣。成功的喜悦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小学生也不例外,成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会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只要学生能够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就应该给予相应的表扬和奖励。其次,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学习兴趣的前提是学会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等工作,教给学生操作的.方式、讨论的方法等。最后,引导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当学生问题回答错误时,教师不应对其进行批评,而是应耐心地讲解,为其进行搭桥铺路,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答案。这样会使学生有成功的感觉,自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找到其问题的解决方法的,从而增加自信心。
3.给予积极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当学生在解题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帮助,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对学习充满信心,而不会感到无助、无能。学生如果能够在教师的呵护下成长,并给予信任和好评,学生容易形成积极乐观、自信、好学的学习心态与态度。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综上所述,想要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优化教学,教师一定要优化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使每个环节都高效地进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
情景教学的方式及作用论文篇八
摘要:随着情景教学方法的成熟,情境教学已经是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必不可缺的部分,它可以起到联系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感情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小学生特点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从多个方法入手,阐述了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景教学;语文教学;应用。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一定的道具和方法,根据教学的内容,在教学阶段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能够引起学生情感反映的生动情境。这种具体情境的创设要能够唤起小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和感悟,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语文课文或教学内容,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改变了传统中语文教学刻板枯燥的印象,使语文教学变的更趣味和有效,也很好实践了现代教育改革提倡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正如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杜威曾在《我们怎样思维》中提到,思维是从直接经验的情境产生。小学生还在对外部世界形成初步认识的阶段,对于抽象化的学习内容的兴趣不高,需要教师耐心引导,结合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合适的情景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儿童学习的重要特点是他们会更容易接受和学习形象化的学习内容。所以说,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可以起到联系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感情的重要作用。下面本文介绍该如何将情境教学的方法具体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
1根据教学目标和小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情景。
小学语文是将实用性和情感性牢牢结合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考虑怎么教会小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更要考虑怎么寓教于乐,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人文素养,让语文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相伴一生的挚友。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都是质量较高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语文教师在教学前应当结合教学介绍,了解文章创作的背景,揣摩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和用意,思考怎么才能准确给学生传达作者的情感表达。在确定教学目标后,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形象生动的情景来更好地诠释教学内容。小学生的年龄尚幼,一般具有天真活波、善于发问、情绪色彩浓烈、对形象化事务的接受能力更强等特点,所以在教学情景的设置中要从感知、理解和深化这三个步骤入手,以情动情。兼顾小学生的这些特点,不能只讲解课文的一些文学知识,要围绕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让他们主动去思考追问,寻找身边类似的事物来结合学习理解感受作者的情感,在情景教学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营造一个高效率的、具有亲和力的小学语文课堂。
2使用音乐渲染情景。
音乐艺术是传达美和情感的使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辅助方式。音乐能从听觉上给予学生美的`享受,当这种美与文字的魅力相结合的时候,往往能产生事半功倍和相互强化的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情景教学场景时,不要忽略音乐的独特作用,结合课文内容寻找合适的音乐,为创设的情景增加渲染力,从而更好地导入语文内容的学习。例如在塑造春天的场景中,除了传统的课文,教师可以选用描绘春天的古典音乐,效果比较好的有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的春选段或者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在课前,教师可以选放一段旋律优美,情景塑造感强的音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抛出提问,要求学生描述他们对音乐的感觉,再让学生说说自身体验过的春天场景,紧接着在教师塑造的情景下结合课文,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万物苏醒,小鸟欢愉地歌唱,森林枝叶随风婆娑,呢喃私语的景色,在春光重返大地的情景中展开对课文的学习,这时学生对于文学作品里面描绘的场景就会有深刻的感悟和共鸣,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使用语言艺术表达情景。
语言描绘是情景教育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绘声绘色,富有感染力的直观语言的暗示引导功能,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进入精心设计的情景时,教师要用浅显易懂,具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出情景,朗读的语气要抑扬顿挫,情感要饱满生动,以情入情,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深入情景,在备课时还要注意情景教学和其他教学环节的衔接语言,力求自然简洁。
4使用图片描绘场景。
在情景中使用图片描绘场景应该与语言互相结合,以达到相互强化补充,增强感染力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中,精心准备,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选择适用性强、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语言和图片,增强沟通的效果,成功塑造情景。例如在春天的情景塑造中,选用一些风景优美,体现大自然惊人魅力的图片,使学生感叹于大自然惊人的美丽的同时,也意识到春光易逝,更应该珍惜宝贵时光的感悟,教师的教学目的就很好地达到了。
5使用角色扮演体会情景。
角色扮演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品,鼓励他们在自己的理解上参与语文课堂的情景创设。是小学语文课堂中常使用的方法。角色扮演可以有很多形式,可以分角色扮演课文的角色,也可以根据课文编写短剧、对话等。学生如果想扮演好这个角色,那么首先就要在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上认真地揣摩文字所表现出来的情绪、神态和语气。所以说表演是对文字的再创造,这种鼓励学生创造的方式能够真正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体会课文的兴趣,培养抽象化的思考能力。6结语卢梭说过,要善于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很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语文教师不仅要思考怎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地传递知识,还要考虑怎样传递的形式才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春雨润物而细无声,这也是情景教育的要义。要注意地是,在思考实践情境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考虑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类型的语文课文和创设情境的实际目的,灵活结合本班学生已有的经历和生活经验,使用适用性比较强的情景来引导学习,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3]乔芊.灵动的体验,活力的课堂―――让体验渗透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1(05)。
情景教学的方式及作用论文篇九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但很有效的思维工具,主要是通过文字和图形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各级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初中生物是一门需要动手做实验的学科,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是有必要的。本文将针对此展开研究。
(一)课堂导学。
课前,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按照知识点的循序渐进原则,将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分解,并分发给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在独立预习后让学生们带着自己的理解与疑问分小组进行讨论,最终形成本小组的思维导图。
(二)课堂讲解。
在生物课堂开始时,首先由各小组代表对本小组的思维导图进行讲解,将知识点化难为易,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小组互评,分别找出各小组的优缺点,最后老师对各小组的思维导图进行最终点评。
(三)课堂练习。
老师要将思维导图对生物教学的优化作用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让学生掌握这一学习方法。通过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们能够将本节课零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宏观认识,再通过对大量的习题练习,巩固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
(四)课堂答疑。
老师要善于设计问题,不仅仅局限于课后习题,要善于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掌握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发散思维,拓宽知识范围。
(五)巩固提升。
在本节生物课堂结束时,老师可顺着思维导图的线索,引导学生再梳理一遍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并对相关知识点做相关提升,让学生们利用课后时间查阅相关资料,拔高知识点。
(一)提高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策略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本节生物课进行预习时,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点,学生会遇到很多疑问,带着这些疑问进行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讨论中变得大胆;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加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提高学习成绩。
将生物课堂的核心知识点与其他相关知识点用线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是思维导读中心环节。顺着思维导图的线索,结合初中生物知识点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将知识点串联,准确高效的掌握知识点,并且在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适当拔高知识点,遇到变形题目也毫不畏惧,甚至是能很好地解决一些冷门问题,做到问题全收揽,而这也将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
(三)提高创新思维。
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构建思维导图需要对知识点进行发散思考并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而创新思维的主要表现就是发散思考并且具有一定的层次,因此,将思维导图策略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帮助。
虽然思维导图策略能够优化生物教学,但仍然存在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以便更好的发挥作用,优化生物教学。
(一)善于分析,因人制宜。
将思维导图策略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生物知识点的探究热情,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创造思维。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策略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分析,重视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人制宜,逐渐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注重知识,重在掌握。
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策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最终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因此,在应用思维导图策略进行生物教学时,重点应放在知识本身,重点在借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帮助学生们准确高效的掌握知识点,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不同学生之间思维能力的起点是不一样的,老师在应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慢慢来,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这种学习方式,一步一个脚印,重在对知识点的掌握,而不是急于求成,只追求形式。否则,不仅将限制学生的思维,还将偏离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思维导图策略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是很有必要的,不仅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成绩的目的,还能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究热情,培养独立思考与创新思维的能力,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但与此同时,在应用该策略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思考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的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高士民.运用思维导图策略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实践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xx(01):173.
[2]韩昕蕾.思维导图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求知导刊,20xx(14):62.
[3]严德稳.运用思维导图策略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xx.
情景教学的方式及作用论文篇十
生活是由问题构成的,在我们多彩的生活中常蕴含着许多未知的问题,已知和未知之间产生的“不平衡”,会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渴望,诱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促进新知识的增长。
在学习了“线段”之后,我进行了这样一道练习:“有一把奇怪的尺子,上面只有0、1、2、3、4这几个刻度(单位:厘米)。用这把尺子可以画出几条不同长度的线段?这些线段的长度分别是几厘米?”孩子们很爱动脑筋,一下子热闹起来了,他们以数学的思维、不同的方式积极的探索着,在一番自主和合作交流后,达成了共识:用这把尺子可以画出6条不同的线段,这些线段的长度分别是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6厘米。理由是尺子上有三条基本线段,可以画出1厘米、3厘米、2厘米,前两条基本线段合起来是4厘米,后两条基本线段合起来是5厘米,三条基本线段合起来是6厘米。通过这一问题的巧妙设计,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线段的知识,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二、巧造幽默,创设情境。
生活离不开情趣,数学学习也同样如此。数学教学照本宣科地讲教材内容,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如果把生动幽默的问题情境呈现给学生,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又能使学生加深理解。
在“分数的加减法”教学中,我给学生呈现了这样一则幽默:
老师问小明:“有一个长方形,请你给它涂上红、黄、蓝、緑四种颜色,你打算各涂十分之几?”
小明不假思索地说:“十分之四涂红色、十分之三涂黄色、十分之二涂蓝色、还有十分之五涂緑色。”
老师:“但这加起来是十分之十四呀?”
小明:“没错,这就是我的难题。”
在这则幽默中,他们说长方形是单位“1”,四种涂色部分加起来是十分之十,绝不会是十分之十四。就这样,学生在分析幽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些幽默,把这些幽默巧妙合理的应用于数学教学,将会催生学生的学习激情,以积极的思维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同时也揭示了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这一事实。
巧插故事,创设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用一些故事情境来进行课堂教学,将会有效的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使课堂生动活泼,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学生学习的热情就会更加高涨。
在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时,我在导入环节中插入了猪八戒分桃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一天正当他们口渴难耐时,遇到一片大桃林,于是悟空就去摘了一袋桃回来,分给唐僧9个、沙和尚6个、八戒2个,留给自己7个,这下八戒急了,要求重分,唐僧让悟空重分一下,悟空不愿意。唐僧只好让八戒分,并要求每人分得一样多,可八戒就是想不出该怎样分,急得团团转。趁机我问学生:“谁愿帮帮八戒?”学生都激动起来了,都积极地思考着、争论着。这时,我出示课题并说明:“等学习了今天的新知识,你们就能帮八戒分桃了。”
就这样,我在课堂中用趣味性较强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巧激情感,创设情境。
数学学习不一定都得按部就班,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给学生呈现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审视问题,进一步感知生活中的数学,从而激发起各种情感体验,形成情趣交融的教学氛围。
如,在复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练习情景: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累计受灾46162165人,读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国内外社会各界向灾区捐赠款物总计约四百四十亿三千七百万元,写作(),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这样的情景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亿以内数读写法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用真实的数据,使知识变得真切生动起来,加深学生对灾难的认识,激起他们的同情心,提高他们的警惕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创设这样的情景,学生会自然而然的爱上数学。
总之,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学习的乐趣,使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以便更好地优化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环境,增强数学趣味性。
情景教学的方式及作用论文篇十一
内容摘要:设计评价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动态体系,有理性的方面,也有感性的方面。本文从历史发展对设计评价标准的影响方面入手,论述了设计从最初的生存方式设计发展为现代的生活方式的历史进程中,设计评价的变化。好的设计就是创造一种健康的、善意的、和谐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设计评价需求设计理念。
随着设计理念的不断成熟,设计的评价系统也日趋完善。但是要对产品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同工业设计本身的概念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一样,设计的评价体系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不仅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量化的分析论证,同时也处处显现出耀眼的人文的光辉。
正因为在对设计的评价中,会有一些与人的情感有关的感性的东西存在,设计的评价标准就具有了一定的不确定性。设计评价系统的完善性也是相对的,它不仅受到国家、地域、民族、文化的影响,同时具有浓郁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设计源于对人的需求的满足,在人学习造物的初始,设计仅仅是一种生存方式。这时的设计是朴素的,因为它只要满足人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就足够了。但同时它又是最实用最有效率的设计,可能任何一点设计的失误都会导致使用者失去生命。实践的检验为设计提供了最简便合理的评价标准,即使时至今日,对许多这一时期的物品我们仍然是心存敬畏,越是简单就越是与设计的本质接近。
物质的丰富使人不再仅仅满足于生存的最基本需要。我们发现设计渐渐出离了原本的目的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变革,特别是现代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规模不断提高,人的需要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设计从一种生存方式转变为另一种生活方式。一方面,人们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而另一方面,又无疑增加了人们的惰性和无休止的欲望。现在,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私家车的拥有比例逐年都在增长。与生活的舒适和出行的方便同时到来的,还有环境的污染和城市交通的压力。经济的增长也刺激着人的消费,人似乎不是自己所制造出来的物的世界的主宰,而是它的奴隶。激烈的商战经常会想尽办法刺激人的种种欲望,而设计却在不经意的时候,成了商业化不良导向的帮凶。
在这样的状态下,设计的标准是混乱的,甚至是背离了设计的初衷。设计为人们提供了许多人们其实并不需要的东西,但人们却意识不到这样的产品对人的正常生活的侵蚀。人心迷失在过度丰富的物的世界中,这不由让我们想起了几千年前老子的一段话:“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当今我们所拥有的视听技术、数码技术、网络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感官的需求,可是人们仍然会觉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样的生活方式是不是就是设计所应该倡导的?能够满足人们无限增加的欲望和需求的设计是否就是好的设计?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设计的内涵和其评价的标准。那么设计终究应该走向哪里?设计对于我们的时代,又该担负怎样的责任?一方面是极其丰富的物质供给,另一方面却是精神的不安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把设计作为一种全面的素质来看待,它不是商业的附属品,也不只是一种职业,设计更应该是一种健康的、善意的、和谐的生活方式。
首先,设计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所倡导的就不应该是一种穷奢极欲的生活态度,而是在物质与人的心灵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为人的精神寻找一个家园是设计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任务,特别是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互联网如此发达,人们更加容易陷入种种虚幻的感官刺激之中。设计需要找出一种方式,使人更为健康地生活。设计对人的需求的满足不是被动地迎合,而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引导,通过产品的教育功能,把自我的设计理念与生活态度融于之中。
其次,设计作为一种职业,总是会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然而设计师也应具有的是关于设计的一种理念和道德,设计的善意有赖于设计师的良心。功利性和职业操守间的斗争是设计师们经常面临的极大挑战。商业活动必定追求利益与价值,设计应该扮演的角色是在个人利益与全体利益,短期效益与长远效益之间权衡轻重,并创造性地找寻出解决之道。在工业设计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有计划废止”这样的纯商业化设计,通过不断地推出新产品而使原有产品失去其价值。这不仅是对人类资源的最大浪费,同时也使设计的评价标准发生了极大的误差。设计的本意是让人更好地生存与生活,而不是一种谋取利益的计谋。
最后,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创造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在设计中,就是对设计中人的要素的重新考虑。设计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人,而这里的“人”不是某个人,也不是某个国家的人,甚至也不是某个时代的人。它是指“人的全体”。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为满足自我的需求,而过度地消耗资源,那么,后代人必然会面对更多的困难和压力,这就是所谓的“代际不平衡”。同时,设计中的“人”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和谐的生活方式也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产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合理关系。在设计实践中,倡导使用无污染、可降解、可回收的绿色材料,不仅保护人本身的健康,同时也保护了自然环境。还有通过组合设计、循环设计等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使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化,避免了对自然平衡的过度破坏。这些设计的方法,都可以使人能够与自然更加和谐地相处。更重要的是,使人的心灵与自然达到一种和谐,只有这样,人的满足感才会从过度的依赖物质中解脱出来,找到心灵的宁静和幸福。
当我们把创造一种健康的、善意的、和谐的生活方式作为设计的最终目的时,也为设计找寻到了一种评价的标准,那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下,对设计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全面反思。
参考文献:
[1]何人可编《工业设计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年。
[2]尹定邦编《不断扩展的设计》,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情景教学的方式及作用论文篇十二
汉语言文学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高,尤其是对文言文,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能自行阅读和理解文言文,如对通假字、同音字等,要求学生有较为系统的文学知识。
但我国大学生由于高中进行文理分科,并没有投入大量的精力在语文上,更别说相对晦涩难懂汉语言了,导致我国学生普遍文科基础薄弱。
此外,大部分学生对汉语言的兴趣不大,很多是“被选”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也没有通过扩大阅读量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基础。
2.2教学只注重知识理论而缺乏实践。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只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要求而对学生的合理利用所学知识的要求很低甚至不作要求。
不能否认汉语言文学的理论性很强,但是在这个世界飞速发展的21世纪,理论型书呆子的需求量很小,现在社会更多的是需要知识储备丰富、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双向人才。
教师只要求学生记忆理论知识,会使学生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实际应用表达水平严重不足,现在的社会需要用言语把自己推销出去,这时候的口语表达水平就十分重要了。
简单的说在参加面试时面对面试官都不能巧妙的展示自己的才能特长,怎能赢得面试人员的青睐?口语表达看似简单却是个人素质的全面体现,具备较高的口语能力足以体现一个人的德、学、才、识。
所以,我们现在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不能单纯的要求记忆理论知识更要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及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言文学本来就已经渐渐变得冷门,再加上其教学方式传统落后,导致社会中人们普遍对汉语言文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大幅度减少,所以,能够真正胜任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老师一直在减少,而且由于现在社会风气的败坏,导致学校在招聘教汉语言文学老师的门槛一直在降低,所以,有越来越多没有足够资历能力的人进入学校鱼龙混珠。
而且,由于学校对汉语言文学这一学科的不重视,给教汉语言文学的老师安排了很多政务,使得老师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变成一种兼职,学校的行政工作非常繁重杂乱,如此繁杂的工作已经导致老师精疲力竭,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投身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去,导致学校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一直荒废,无法进步。
情景教学的方式及作用论文篇十三
三种教学法既可以各自成一体系,也可以互相结合来运用。三者都会极大的激发孩子身体中本能的音乐属性,可融入于声乐、钢琴、器乐、合唱、乐理、视唱练耳的教学中,是在校音乐老师及琴行机构教师都非常需要的学习科目。
1.奥尔夫:
奥尔夫音乐的最大特点是着眼于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鼓励和启发他们自己去创造和编排。学生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接受到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同时,奥尔夫音乐可融入于集体课,让孩子懂得了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
2.柯达伊:
其特色是以歌唱教学为主,从简单的单声部旋律到轮唱、合唱等歌唱形式,都是以演唱的方式来实施教学。儿童能在“唱”中学会呼吸、歌唱的技巧,各种音乐的知识和常识也能通过“唱”的方式来学习。
柯达伊教学法中有一套非常实用的手势——科尔文手势,可以让孩子通过视觉形象来感受音高的概念。
3.达尔克罗兹:
其特色是体态律动教学,立足于“听”音乐,它要求学生把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体验音乐中的各个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复调、曲式等。
三大音乐教学法是由国外流入中国,并且它们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下产生的,所以我们对于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
不同的教学法将会带来不同的教学结果,所以我们需要将其融合,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应用在音乐教学上。
1.对于奥尔夫教学法,我们需要准备更为适合儿童的音乐教材,这种教学方式强调一切从儿童出发。我们可以选择儿童更为喜欢的民歌民谣作为音乐教材,并且融合舞蹈、歌唱等一些元素的创造性音乐教学来构建新的教学体系。不是单一的枯燥课堂,而是充满着音乐氛围的享受性课堂模式。
2.对于柯达伊教学法,音乐源于自然,源于生活,人声是最好的教学工具,在教学课课堂中,教学者应该通过无伴奏的歌唱,让学习者也跟着节奏学习。在一般的中小学教学课堂,这种教学比较普及,通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进行教学,从一开始的旋律,再到节奏感,最后再到乐谱的演唱来锻炼学生的音乐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学习曲调、师生合唱、轮唱等模式更适合我国国情。通过民谣童谣等一些素材的改编教学,从小就让学生一步一步地提高音乐素养,慢慢地掌握听唱读写的能力。
3.相比上面两种教学模式,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则更为开放,更加生动。这种教学法注重学习者音乐的全面发展,本着“人体本身就是一种乐器”的指导思想,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与普通的音乐课大致相同,但是有一个最大的区别,授课不是以教学者的讲课为主,而是通过听音乐用动作来表达音乐只是不以讲授为主,而是听音乐用动作表现音乐。这种教学方法强调“音乐是动的艺术”,音乐是动作和情感的表达,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动态的音乐教学。用肢体语言来表达音乐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容易亲身感受和聆听音乐,同时也更加深刻地了解音乐的魅力,使课堂教学更丰富多彩,更适合活泼的中小学生。比如随着音乐让学生进行走路再加之手脚的各种动作来启发学生的想象,使其畅享在音乐之中。这种开放式活动教学更受学生的喜爱。与坐着上课听讲相比,学生有着更大的乐趣,学生喜怒哀乐的情感表达,加上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音乐这些元素,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音乐能力提升效果也比较明显。
4.柯达伊和奥尔夫教学法有着许多的共同点,二者对教学艺术和审美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标准和要求。但是奥尔夫教学法主要强调的是创新灵活性,不是枯燥的教学,是有着生动即兴活泼的课堂。我们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区文化特点融入自己的元素,加以改进,提高教学质量。而柯达伊教学法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是以全面的音乐教育系统为主,在音乐教材和较高艺术标准的基础下进行的教学。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它以大量的有特色的教材等教学资源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来实施有特色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5.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与之相比则有着更大的不同点,对于教学,学生不光要学会如何听音乐,教学者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身体运动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所有感官,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来获得音乐的知识和能力。这种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能让学生全身都融入音乐之中,培养学生的听觉和动觉,感知和对音乐的反应能力。
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根植于儿童自己“自然的生长土地上”,符合儿童自然发展法则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精心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特点,易被幼儿接受的乐曲,在不同场合出现不同音乐,能有效激发幼儿兴趣。如游戏时选用活泼的钢琴曲等。动人的旋律,明快的节奏促使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致顿然提高。如果教师生硬地要求幼儿唱一些难懂的歌曲,幼儿根本无法理解这些内容,也就无法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2、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方式要为幼儿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要增强教学的选择性与开放性。
3、教学内容的设计要适应时代需要,突出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同时要扩展和更新现有的幼儿音乐教育教学内容。
二、有了合适的教学内容,最具挑战的就是如何来运用手上的这份内容材料来施展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了。
1、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孩子们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前提。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指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进取精神,应该为幼儿创设情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在进行唱歌教学时,借用美术、游戏、故事等表现形式,生动直观地把歌曲内容表现出来,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比如《十二生肖》是一首好听的、故事性很强的歌曲,教学中老师边唱边跳,让幼儿通过观看、欣赏,产生了要表现要学唱歌曲的强烈愿望。
2、运用多种形式,训练歌曲节奏。
第一步骤;运用儿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
儿歌节奏鲜明,富有韵律,很接近歌曲。在每次新授歌曲、出现新的节奏之前,要为歌曲节奏难点配上一个琅琅上口的儿歌,使幼儿通过朗读儿歌掌握节奏。例如:歌曲《拉拉勾》里出现了多个附点节奏,是幼儿较难掌握的。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教师有目的地训练,幼儿生动活泼、饶有兴趣地朗读,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发展音乐节奏感。
第二步骤;运用身体动作,训练歌曲节奏。
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也就是幼儿在无音乐、无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示出来,而不是教师一招一式地教,但教师要启发、引导、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解释节奏,表达对节奏的认识。比如,在幼儿熟练掌握用手拍打的动作以后,教师要对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请幼儿用跺脚、拍腿、拍肩等动作代替拍手,训练几次后,再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创编其它能力和迁移能力。
第三步骤:运用歌词,训练歌曲节奏。
一首歌曲中的歌词,实际上是一首好听的儿歌。幼儿在掌握歌曲节奏后,教师出示歌词,要求幼儿自己将歌词填入节奏。这是节奏与歌词的同步训练,幼儿运用已掌握的节奏,成功地将歌词填入,他们会满足于自己的劳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3、启发引导,使幼儿掌握演唱技巧。
幼儿缺乏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高兴时往往用力喊叫,破坏了音乐的美感。因此必须指导幼儿处理好歌曲的快慢、强弱、连贯与跳跃的变化。如:表达高兴时要唱得欢快、活泼;抒情时则要连贯、柔和;表达悲伤时则要缓慢、低沉。例如,幼儿演唱《大母鸡》这首歌曲时,启发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受,寻找处理这首歌的方法。大母鸡在生蛋的时候应该表现的怎么样,(用力,辛苦)生了又多又大的蛋它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开心的快乐的)。
4、运用已有知识,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编。
幼儿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运用已有知识,创编简单歌词,能给幼儿更多的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和勇于创造的机会,这无疑对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大有好处。如在进行创编活动《颠倒歌》的教学中,启发幼儿根据原有作品的歌词创编一首新的歌曲内容。这首歌曲原内容是:小小老鼠树林里面称大王,大狮子害怕那个小老鼠,蚂蚁扛大树,大象没力气,事情全颠倒,哈哈你说多可笑!为了便于幼儿创编,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凭借想象、记忆进行创编。教师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幼儿自己商量创编新的歌曲内容。如:公鸭会生蛋,母鸭嘎嘎叫等等,启发幼儿边编边唱。最后,每组幼儿上台表演,大声地唱出自己的创编作品,这样既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望,又提高了幼儿创造的积极性。
情景教学的方式及作用论文篇十四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然而当前我国旅游业所面临的一大问题是缺乏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这对于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这主要是由于现阶段的旅游管理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阐述了情景模式教学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情景模式教学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实施方法,以期为我国旅游管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情景模式教学;旅游管理;应用。
现阶段的旅游管理教学主要是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旅游专业人才为主要目的,同时,在培养人才的同时需要考虑到市场需要,与市场实际需求相符合。因此,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以外,现阶段的旅游管理人才还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传统的旅游管理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教授,而并未关注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情景模式教学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能真实的体验到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只有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活跃的思维才能在情景模式中解决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解决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1情景设定与角色分配:
情景设定与角色分配是旅游管理教学中应用情景模式教学的最基本步骤,首先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结合书本特色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个教学内容需要确定其主题,通过教学主题的确定创设情景,每一教学主体安排一至两个情景,培养学生全方面的能力。在完成情景设定后,根据教学需要,就情景中的角色为学生进行角色分配,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定和学习情况进行分配,接着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例如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模拟导游”课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去当地的一些景区,如老虎滩海洋公园、星海广场、大连森林动物园等景区,进行实地的导游讲解,让学生对当地的景点产生感性认知。接着,邀请一名学生扮演导游,另外一些学生扮演游客,导游学生手拿导游旗和话筒,游客学生戴着旅游帽、背着背包进行情景剧表演。导游的服务工作包括迎接游客工作、商定活动日程,制定旅游路线、讲解服务工作、送客服务以及各类问题的处理工作等,这些都是导游所需完成的工作。在这样的模拟情境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兴趣和热爱,还能锻炼学生各种实际应对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2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工作在旅游管理教学中情景模式的应用十分重要,教师需要在情景创设和活动开展前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从而确保情景教学模式在旅游管理教学中顺利开展并获得良好教学效果。情景创设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情景教学的材料、分析情景中的各种角色以及各种需要应用与情景教学场景布置的设施等。课前准备工作不仅只是教师的工作,也需要学生在课前的相关准备工作,教师可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对所创设的情景主体有所了解,便与在课堂中的情景教学中获得更好教学效果。例如教师以我国黄果树瀑布这一景点为例,黄果树申报世界遗产失败了,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生态保护体系薄弱,造成了森林覆盖率低、生态环境差。此外,黄果树景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性控制的作用没有发挥,导致在保护区中的人工痕迹过重假如黄果树瀑布还有一次申请世界遗产的机会,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加以补救可以实现其申请世界遗产的目标?在课前教师可让学生查阅世界遗产评定标准的相关规定,了解黄果树瀑布申遗失败的主要原因,使学生在进行课堂讨论时能更好的融入到情景模式教学的氛围中。
2.3现场表演:
现场表演是情景教学模式中的中心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表演情况进行记录,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与鼓励,如适时的在表演中插话,使学生获得信心,保持表演的情绪。在表演过程中如果出现难以维持下去的情况,教师应中断表演。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不必要求学生能在表演全程中始终能应答所出现的各种情况,对于表演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各种不同角色的特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情景中的主要角色可以让不同的学生轮流扮演,从而展现出角色的多样性特点,对于之前存在问题进行修正过的角色可以让学生再次扮演。学生在现场表演活动中不仅能学习到课堂教学知识,还能通过在实际表演活动中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2.4课堂总结分析:
课堂总结分析是情景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关键内容,通过对旅游管理教学中情景模式教学课堂的总结分析,能帮助教师找出该模式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如教师可让进行角色扮演的学生在课堂总结分析中将自己的实际感受表达出来,根据学生的切身感受对本次情景教学进行总结分析,同时还可让学生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使下次情景教学取得更佳的效果。在最后的总结分析中,教师还应对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评价需要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激励,使学生树立信心,从而产生对情景教学的兴趣和热情。还可适当的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提出建议,让学生在下一次的教学活动中有所改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
3结束语。
旅游管理这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当前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下,需要旅游管理专业不断转变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具备解决问题和应对实际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在这种形势下,情景模式教学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非常有必要,对于弥补旅游管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对于培养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情景教学的方式及作用论文篇十五
汉语言文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是也不能一味的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应该注重汉语言文学的实践性。
加强学生的实践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巧妙的锻炼学生的实践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增加互动,在互动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参与中实践的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
同时我们的教学要把重心由听放到说、读、写上,在课堂上可以随机安排学生进行口语练习,例如可以设置特殊的场景让学生模拟当事人自由发挥随即表演,安排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锻炼提升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在理论学习中适当穿插汉语言文学实践活动,这样可以很巧妙的将理论和实践结合。
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主题限时演讲、汉字听写大会、诗歌朗诵会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更好的与人交流。
实践证明学生对于参与性、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兴趣高涨,教学效果良好。
如今的教育都是以开放教育为主且着重培养实用型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的实践性。
首先。
我们应该做的是对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进行改革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以必要的理论知识为核心,在教材中融入更多的实践性强的实验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能力。
3.3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和实践之间有效的结合。
在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单单的让汉语言文学整体的教育方法方式仅仅停留在教育的表面。
学校对于汉语言文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做到推陈出新,一定要打破陈旧传统的汉语言教育方式模式,真正做到提高整个汉语言文学自身教学过程中的社会适用性。
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实践具体的过程中,参与教学的教师一定要摒弃陈旧的教学方式,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灌输知识,采取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的结合讲授法和引导法以及采取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以及采取小组合作的办法等诸多的形式进行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教师应从学生学习兴趣出发,赋予汉语言文学教学新的时代语言,开创新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格局,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喜欢汉语言文学学习。
4结论。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对于这方面人才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学习兴趣,老旧的教学方式必须改革创新。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摒弃循规蹈矩的教学思想,积极的创新的教学方式,让汉语言文学的文化精髓通过创新教学的模式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赵君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才智,,07:292.
[2]张晔.当代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7:90.
[3]徐景宏.论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及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8:113+115.
[4]次旺罗布.浅析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与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4,06:95.
情景教学的方式及作用论文篇十六
现代教育学指出,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一切方式、方法、途径的总和,而教学手段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各种技术设备及其载体。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组织形式。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落实培养目标,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同时加快教学方法改革,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也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是深化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树立现代意识,掌握运用现代职业技木的需要,是培养面向21世纪创新人才的需要。
但从总体上看,高职高专的教学方法普遍比较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的现实并没有根本转变,没有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生动局面。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高专教育的良性发展。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已经成为进一步深化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瓶颈。
为此我校的酒店与旅游管理专业在对当前高职高专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了试点改革。
为了使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落到实处,服务于教学,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具体实施如下。
一、教学手段由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转变。
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广泛,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要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服务教学,就必须学习和掌握信息时代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技术。
为此本专业特别培训了专任教师编制电子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并且使他们了解现代化的教学、网络知识、网站信息、编辑技术以及课程的表现手法与技巧等。
在这一方面的实践主要体现如下。
比如在《客源国概况》这门课中,任课教师将在课程准备时查阅的大量资料和收集的大量图片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制作成了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便于认识、了解,增强趣味性,容易记忆和掌握,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在上课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人性化的课堂,学生对这一方式普遍好评。
二、教师由知识、技能的给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
比如在《导游业务》这门课中,在讲授完基本理论部分与实践内容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模拟训练旅游活动中“导游”与“游客”的实际“状态”。
把学生分为“导游”与“游客”两部分,他扮演“旅行社经理”,让一部分学生体会“导游”,其他的学生体会“游客”,在“旅行社经理”的指挥与指导下进行实际旅游过程中的模拟训练。
通过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将课程内容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同时从中又让学生掌握了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及要点。
三、学生培养途径由校内封闭教学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转变。
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由应试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即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导向,师生共同探讨交流的过程。
这一改革的实现主要是组织学生到酒店、旅行社或者景点现场实习,然后再回到课堂寻找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实习进行新的理论实践,通过这种循环的“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模式使学生真正的领会所学知识的理论体系与实践内容,达到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
比如在《景点导游》这门课程,首先老师在课堂上播放景点导游宣传片并结合现场导游员考试方式方法为学生讲解省市各主要景点,然后带领学生亲自到景点去进行现场景点导游讲解,让每名学生亲自去练、说、讲,进行强化训练,然后返回课堂进行实际体验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最后再去景点弥补上一次实践的不足,通过这样的几轮实践,学生对于课程的内容做到了铭记在心,而且实践能力非凡。
四、培养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向知识的探求者转变。
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唤起学生的好奇心,由强调学生统一要求向因材施教转变,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
比如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这一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介绍中国各个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及旅游景点的相关知识,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所讲旅游区的主要旅游城市,然后介绍这些城市的主要旅游景点及其有关的神话传说、古典故事、历史文化等知识,从而引发学生兴趣,他们就想了解更多的内容,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探求知识的欲望。
五、教学目标向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转变。
比如在《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中,首先讲授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参照2006年版本的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全国各省的导游考试试题,对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进行考查,在理论掌握熟练的基础上,再模拟全国导游考试现场,训练学生的实际应变能力与知识的多元运用能力,在整个教授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使其得到了协调发展。
总的来说,改革高职高专教学方法和手段,是随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而不断变化的,是为培养目标的实现服务的。
如果一味只追求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而不重视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再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是一种形式主义,起不到培养目标的实现。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不是教学的目的,它只是完成培养目标的有效形式。
所以说我们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过程中并没有舍本逐末,而是在有利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有意义的新时代的现代化的尝试。
论文2:旅游管理专业教改研究和实践。
作为一所培养旅游人才的全日制高职院校,2008年我校开设了旅游管理(财会)专业,这对于完善我校旅游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同时也对如何办好这个专业提出了挑战。
为了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经过三年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调整,我校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一定的教改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
本文旨在总结过去三年专业教改中的经验教训,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旅游管理(财会)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1.1课程体系的设置体现了旅游与财会的结合。
我校旅游管理(财会)专业是为培养具有良好旅游职业素养,能够熟练掌握企业财会岗位群的操作技能和会计软件应用能力,熟悉饭店、旅行社、旅游景点的财务核算,毕业后能较快胜任旅游企业及其他行业收银、出纳、财务会计、财务主办、财务管理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根据确定的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不仅要有财会方面的专业课,还要有旅游专业的相关课程(图1所示)。
在表1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除了位于表下部的财会类专业课程外,我校还开设了如“旅游职业礼仪、酒店概论、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运转实务、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服务与管理”等旅游类专业课程。
这些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考取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中级或高级)资格证书。
当学生最后去旅游行业的.财务部门实习时,他们不仅通晓财务,而且非常熟悉旅游企业的运转,这将会对业务的理解力有更大的提升。
1.2课程体系设置注重实用性。
在财会类理论课程的设置上,不过分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必需”、“够用”为度,使学生具备合理的理论知识结构,以区别于以理论知识系统扎实为特征的本科层次;在应用性实践课程的设置上,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运用高新技术从事技术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为未来职业技术等级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从业后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以区别并高于以操作技能为主的中专层次。
1.2.1专业理论课程设置(见表1)。
①财会类专业课程设置。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我们对传统会计学类课程进行了扬弃,摒弃以往一些理论知识太强的科目,而将对于培养目标“有用性”的课程保留。
情景教学的方式及作用论文篇十七
汉语言文学教学所培养的是拥有一定文艺素养及汉语言应用知识,可以在新闻出版、高校、企事业等部门从业专门的教学、宣传与研究工作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式的人文类学科,能够体现出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具有传承并提升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其核心价值是关怀人的生存意义及生存价值。
因为社会经济的进展,汉语言文学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更有效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所以教师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形成更新更好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全面提升。
一、思路拓展。
语言文学的学习,在内容上必须是全面具体的,所有现实生活、精神虚拟、心理活动等方面的内容均应当成为语文学习的题材,而教材只是语文空间的一隅。
举例来说,如果整个世界是语文知识的海洋,那么教材只能算是学习的海港,学生如果想将汉语言文学掌握好,建设好海港是必须的,但是也应当从海港中走出去,去生活与世界的大海里遨游,以发现更多更丰富的宝藏。
基础教学的任务就是可以打破旧有教学思维的局限,在时间和空间上,将历史、现实与将来整合在一起,把世界历史遗产、广阔的自然社会环境整合在一起,给学生更多了解人文科技前沿动态的机会。
应当注意处理好以下两组对应关系:其一是处理好无限信息与有限选择间的关系,在进行教学活动组织时,我们能够获得海量的信息,但是对于某个具体的教学过程而言,可以选择为我所用的数量是有限的,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全部有关信息都带到教学过程中来。
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信息的最优化选择,寻找出切实可行的信息筛选方案。
其二是典型教学与复杂问题间的关系。
当确定语文教学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界限以后,各种必然发生的与偶然发生的问题都会出现,形成教学过程的问题复杂性,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均应当重视此种问题复杂性特点,尽可能使学生可以重视每一个问题。
可是重视所有的问题,并不表明使教学活动被复杂问题所扰,教学活动变成一团乱麻的状态,反之,应当透过问题的表面现象,集中精力,处理典型问题。
这便要求课堂教学在目标的指引下前行,同时又不被目标所限,一方面时刻关注主题,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看起来属于主题外的内容。
二、内容创新。
人类进行思维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就是语言和文字。
汉语和汉字根源悠久,历史长远,起到维系文明和国家命运的重要使命,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应用到汉语言文字时总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偏差。
因为受到历史、区域、文化差异所影响,不规范用语、错别字的现象层出不穷。
针对这个问题,必须从根源着手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里面包括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代当代文学》、《古代文学》等十数种课程,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对这些课程进行全面的内容改革创新,从几个角度进行优化,使每门课程都能够加入本领域全新的知识。
第一,应当改变当前的课程结构,按照前科发展的最前沿理论重新设置本课程内容体系;第二,应当综合各门课程间的内容,既要防止出现各门科目间的内容重复,也要做好各科的互相关照影响。
三、实践强化。
让汉语言文学具有更强的实践性,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就业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在就业后体现出较强的实践能力,以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根据汉语言文学学科在就业后的作用,可以把教学重心放在读、写、说几个方面,所以教师有必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强化工作。
比如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模拟招聘练习,以增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自我简介与回答面试官问题的手段,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
可以说口才同能说会道并不是一个意思,口才是个人素质(德、学、才、识)的全面体现,是用人企业获得应聘人员真实能力水平的一种检测方法。
另外,学生在活动口才训练时,可以将平时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灵活应用,这样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其效果远非普通的理论学习所能取代。
四、德育结合。
不能否认,汉语言文学的理论性很强,在教学时如果单纯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同我国应用式人才培养目标相龃龉的。
因此在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教学时,一方面要加强实践、应用、创新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也要尊重传统文化中的传道授业解惑思路,把教学推到德育层面。
比如前一段时间媒体所报道的:某学生因为父母少给生活费,用刀将母亲刺伤,这是非常极端的个性案例,但是也应当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
教师在讲解《大学》这本著作时,可以把为人子,止于孝当作专题知识来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孝道对于人生发展的基础性意义,不爱父母无以爱他人,不爱父亲无以爱国家,以此类推,把礼仪、爱国、孝亲这些美德进行全面讲解。
学生接受程度如何,是检验教学方法成功与否的标志,在语文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接受效果,并及时加以反馈,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积极进取,得到更好的方法与更加优良的教学成绩。
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做好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的伟大使命的基石也就奠定了。
参考文献:
[1]谢奇勇.从专业出发认识特色的基本特征促进特色专业建设――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3).
情景教学的方式及作用论文篇十八
摘要:当前随着新课程的深化改革,如何进行生物教学才能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课题被提上了学校讨论日程。新的改革方案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情景教学方式,改变学生以往学习状态,化被动为主动,使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关键词:初中生物;情景教学;教学方法。
中国的教育现状是学生一直迫于升学压力,在外界环境压力下被动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便是繁重课业的代名词。学校一味地进行传统教学,忽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造成很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且僵硬呆板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在学习道路上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育。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言辞之中尽是学习的快乐和惬意,但在当今社会,面对数量庞大的学生群体,有几人能够有古人这般体会?学生展现的都是对学习的焦躁和厌烦,更多地把学习当成了一种任务、一种负担。因此,面对教育现状与迫在眉睫的教育改革,本文以初中生物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生物科目中运用情景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一、什么是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可谓传统理论灌输教学的升级版,综合了学生的心理、脑力、思维的研究,才提出这种新型的情景教育模式。传统教育主要以文字形式传输给学生,而情景教育模式更多地将文字转化成图像,或者转化为学生更易于接受的表现形式,更具生活化与生动性,促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体验中接受生物知识。
二、生物课程中运用情景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将生物进行分门别类,简化属性研究。初中生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僵硬地生搬课本内容,要注意灵活调度,将生物种类按照不同属性分门别类,总结其相同性与差异性,化繁为简,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生物老师以这样的方式对自然界生物物种进行归类与定性,使学生对繁复驳杂的生物物种有了清晰明了的认识,为学生扫清了不少学习障碍,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使生物课程具有故事性、活泼性。生物学科属于理科范畴,具有理科学科的特性,知识点繁杂且没有人文联系。实验研究表明,人的右脑对人文思维具有很大的敏感性,虽然人的左右脑有着不同类型的分工,但要是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同时调动左右脑工作,那么学生的学习将会事半功倍。所以生物老师不妨将生物知识要点融于故事中,充分调动学生大脑思维,而且学生都有爱听故事的天性,以讲故事的形式教学,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普及生物研究史。初中生物教学缺乏对学生普及生物研究史方面的重视,在教学资源方面,没有一个系统的生物研究史,所以教师要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多向学生渗透人类的`生物研究历史。普及生物研究历史,是开展情景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讲解学者对生物领域的不断钻研及积极探索的经历,向学生展示一幅生物研究史的漫长画卷,实现教育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学生从一个个研究故事中体会到生物研究的乐趣,对生物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四)开展生物实践活动。生物学课由于本身的物质属性,因此有很多实验实践机会,但是在以往学校教学中,过多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生物实践活动,导致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低下。所以如今学校要多鼓励学生进行生物实践活动,运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两种手段,双管齐下,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实践活动可以从微观到宏观,从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表皮细胞到长期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观察对象可以从鱼类、鸟类、两栖类升级到哺乳类动物,总之,生物学涉及方方面面,老师要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使学生向综合素质型人才转变。
三、情景教学的作用。
情景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全面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是应试型人才,知识认知只停留于知识表面,但是运用情景教学手段开展的教学模式培养的是综合性的素质型人才,不管从动手能力方面,还是从创新意识方面,都比传统方式培养的学生更胜一筹。
四、结语。
情景教学展现的优势不言而喻,所以学校进行教育方式改革的时候,要多鼓励老师授课时运用情景教学开展教学活动,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实现享受型学习,改变学生学习现状,使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增强对学习的认同感。成功转变学生的学习心理,是教学机制迈向成熟的重要一步,为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乃芝.初中生物教学创设情景的方法探讨[j].成才之路,(32).
[2]田春芳.初中生物教学创设情景的方法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3).
情景教学的方式及作用论文篇十九
摘要:书法艺术蕴含着身后的哲学内涵,哲学意义在书法艺术中得到最简洁明了而又充分得展示,书法艺术中蕴含着哲学的灵魂。书法讲究心正则笔正,社会上有一些不良的风气影响着设计师的思维,有些设计师唯利是图而丧失良心。所以设计师学习书法的必要性在于中寻求自身的“心正”。只有通过心正才会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国外有的某一部小说里有这样的一个情节:有一堆夫妻于同义词旅途的同一节车厢中不期而遇。双方经过交谈才知道,原来彼此是住在同一座城市的老乡,深入了解以后才得知,两人又是在同一条街居住,甚至是同一栋公寓内,这是双方才恍然大悟,原来竟是朝夕相处的两口子。这看似荒诞的故事清洁似乎是在暗示热门某些道理:最熟悉的往往是最陌生的。
犹如故事中的这对夫妇形同陌生人一般可笑,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竟是如此的普遍。说来让人难以置信。人们广为熟悉的书法艺术同样也是最说不清楚的陌生艺术。
中华民族艺术的灵魂。
象征着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灵魂,无论是在人文精神的传承性上还是在应用的普遍性上,都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匹敌的。但是令人不解的是,现今社会并未赋予书法以独立的艺术品格。最令人不解的事在当代美学艺术分类中也无情地将书法艺术排除在艺术之外,这看似可笑,但却是事实,举最简单的例子,全国中小学普遍使用的,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艺术”的解释是:“用来形容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类似现象在类似典籍中随处可见,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了。
书法中有书心,即书为心画。设计师设计的产品也是设计师自我的一种外在表现,既然是这样,产品的存在的合理行,意义与价值体现,很大程度上依托设计师的内在修养,在此设计师的品德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书法的哲学包罗万象,蕴含着深刻的设计原理,例如老子的有与无,就在当代的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空间设计被广泛的应用。这就是我国传统艺术博大的包容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包豪斯的第一任校长沃尔特•格罗佩斯被征入伍,他的这段人生经历影响了他对现代主义设计的看法,改变了他的人生观。在战场上他看到了批量生产的工业化产品化作武器后对人类的生命以及文明社会造成的破坏。战后,经过努力格罗佩斯被委任工艺美术学校与魏玛艺术学院的校长,获准将这所合并的学校更名为国立建筑学院,即包豪斯。正是因为在战阵中的经历,包豪斯将对学生的德育可以说是和专业学科教育摆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书法艺术的目的和本质就是对文字意义的超越,即使个性化的表现。所谓个性化表现其实是人在其所创造的艺术中的综合反映,其内涵与外延极其丰富。内涵包括艺术家的性修养、情感、情绪、和下意识的感觉等内在的个人的特殊因素;外延包括艺术家对一切事物的理解程度,以及外部事物,社会因素对艺术家的影响和反应。后人评价王羲之书法如行云流水般的优美与洒脱,矫若惊龙,飘若游云。充分的反应后世文人所企羡和追摹的魏晋风度,唐代颜真卿的书法那铁浇钢铸般的线条,宽博舒展的结构,充分反映了气势宏大的盛唐气象,都说明了书法艺术与当时社会思潮有密切关系。个体化表现的内涵的个人因素最重要的是自由度,艺术的本质是自由的也是就此意义而言,因为艺术的本质归根结底是反映人类的本质。
设计思维与书法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中,儒家与道家的思想必然在书法中有所反应与诠释。许多艺术设计论家也纷纷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设计中的型形上反思。中国书法恰恰为只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桥梁。
在创作书画的过程中修身养性洗涤心灵。老子著述的《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为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2者同出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且不管老子的企图与本义,而似乎是在解释和阐述书法艺术的精髓与要义。
书法艺术克明,因为世界万物均可名。古今程某为书法,亦有称其为书艺或书道,更有俗称为毛笔字。明明本身是对事物的一种认识,是根据事物的特征内涵形态性质等等的认识命名。
故常无以观其妙。常无始抱一种虚静理性的目光,不怀有偏见与杂念,方能认识书法艺术的真谛,方能体会与感受书法艺术的微妙与精深。所以,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有欲观其徼。因常无,因静虚理性,方能认识和观察到有,唯有以艺术存在的方式和变化规律的角度去认识艺术,方能感受到艺术的极端表现,在艺术中一切出人意料的'都是是最激动人心的。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两者即黑与白,玄谓之曲尽变化,奥妙无穷,道本身是深不可测,难以穷尽的。名可名而非常名,黑白二者都处于变化之中。书法艺术的人格以及变化是无限的,故书之名也为之玄,在于无限性。
很多人处于书法艺术中却不知书法为何物,道本质地全方位地反应一切,因为其是自然地,辩证的和充满想象的,道家思想的核心是对道德认识,探讨与研究是可以一会儿不可言传的。书法之道与自然知道一样。都体现在此虚化的存在形式和变化过程及规律中。老子的道是研究探讨天地万物的次序化,孔子的礼是关注和稳定社会人际关系的次序化,书法艺术史研究表现线条之间的次序化。次序化蕴含着自然界天地万物,同时也蕴含着书法艺术的无线多样。
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即仁;对书法艺术的规范而言,就是感情与个性的真。古人对书法艺术之真诚流露,论述颇多。引三则:
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
—项穆《书法雅言辩体》。
余谓笔墨之间,本是观人气象,书法亦然。虞世南字体馨逸,举止安和,蓬蓬然得春夏之气,即所谓喜气也。徐季海善用渴笔,世状其貌,如怒貌抉石,渴骥奔泉,即所谓怒气也。褚登善、颜常山、柳谏议文章妙古今,忠义贯日月,其书严正之气溢于楮墨。
—周星莲《临池管见》。
笔墨性情,皆以其人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刘熙载《艺概书概》。
项穆之所谓“”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是将情感个性与儒家的仁直接联系,继而又言“运之为字迹。”显然是将书法与儒家思想的仁合为一体,不可分割。周星莲则是将喜怒哀乐,严正率真的感情与个性,在书法艺术的各种表现作为一种客观评述。刘熙载则更为直接地指出,笔墨性情就是人之情性。唐代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为后人时代推崇,这也是孔子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德艺术诠释。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书画的这种精神反作用于人的性情,使人在书画创作的过程中得以修身养心。
结论:
中国古典书法具有的美学精神,在设计中是最重要的。他在现代书法美学所倡导并推进的“回归感性,回归生命,回归人的整体。”的审美活动中,使现代设计人有了一种强烈寻根意识。
中国文化注重人文精神,肯定人性之善,以人道、人性、人格为本位,强调仁心与天地万物一体和人的文化陶冶建构作用。中国人文精神深体“天人合一”之道,讲求天、地、人“三才”统一,以道德、理性、感性、慧心、人文精神为依托,内外兼修。书法以线的飞动,墨的润滑,心手相合,抒情写意,划出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精神轨迹。中国书法是人生境界和生命活力的迹化,是最具东方哲学意味的东方艺术,在现代文化转型时期和东方文化整体创新的历史节点,中国书法哲学的介入必将使艺术设计焕发新的光彩。
情景教学的方式及作用论文篇二十
内容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评价方式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本文阐释教学评价的内涵,分析当代音乐教学评价方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提出构想。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要途径,教科书为主要内容,教师的活动为主导地位的传统教育受到挑战。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随之发生变化,教学评价方式问题日益显现出来。下面从音乐教学的角度,谈谈对教学评价方式的几点认识。
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方式系统地搜集各种信息,对教学效果作出价值判断,并对教学进行必要调整的过程,即主体在事实基础上对客体的价值所做的观念性的判断活动。由于评价对象的复杂性和评价所依据的价值的多元性,所以评价标准呈现出纷繁多样的特征。对于教学评价所指向的对象,人们理解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起码应该涉及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本文主要谈评价学生,即通过各种测量、系统地收集数据,从而对学生通过教学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
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师及学生的审计,其最终的目标是怎样通过评价的反馈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的成效,应该具有反馈调节、诊断指导、强化激励、教学提高、目标导向等五个功能。罗森塔尔效应揭示了评价、期望与学生自我定位及行为努力程度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与评价越高,学生越努力。但是评价方式的具体应用就象一把双刃剑,用之得当有利,反之为害。音乐属于时空艺术,这种特殊性使得音乐教学评价方式显得较为主观,缺乏相对精确的统一标准。教学评价的困惑在传统音乐教学中反应不少,在当前音乐教学中也存在很多不协调因素,值得实践探讨。
当前音乐教学的评价主要以考试的方式进行,笔试或器乐、声乐、视唱练耳、合唱指挥等技能考核形式不同,凭借考试给学生评分的做法却不变,这样的教学评价方式决定了教学评价结果对客观真实反映的局限性。比如键盘考试往往用一两首曲子作为考试题目,这些曲子一般来自教材或键盘经典曲目,根据学生演奏曲目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这样,有的学生演奏古典曲目效果很好,但钢琴的即兴伴奏能力不理想。有的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班,按照考试结果认定教师的工作业绩。由于评价结果很难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有碍反馈调节功能的发挥,导致学生不能综合全面发展能力,个性化发展也受到影响。
2.2教学评价内容设置随意性较大,而且缺乏科学性。
教学评价的内容大部分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自行设置,不同素质的教师使得评价内容很难在主观随意性与科学性之间保持平衡。有的教师可能会比较喜爱某几个作曲家或某几种风格的作品或某几种学习方法,在教学中不自觉的偏重于那几方面的学习而忽视或较少强调一些应重视的部分。尽管教师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考试曲目,教师的学术导向还是深刻地影响到学生,在考试内容上投下浓重的阴影。演唱或演奏一两首曲目判定学生的成绩是随意的、不全面的,缺乏系统、全面的科学性。
2.3教师的主观因素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音乐教学评价由于受其自身特性的影响,在技能考核方面缺乏相对统一的客观评价标准,因此音乐教学的评价结果受教师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即在评价过程中教师的主观成分较多。如键盘考试一般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或教师选择的曲目进行演奏,由全体教师对学生的演奏情况打分,这个分数就是评价结果。这种评价结果很容易受教师本人的情绪变化、教师的兴趣爱好、教师的风格等方面的影响,导致考核结果出现较大的争议,很难体现教学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2.4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心理因素。
音乐教学考核主要是技能考核,学生的心理素质对考核成绩的优劣有着较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在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的程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的特点等方面都不同。这些特点为个体的行为染上了一种独特的色彩。有些人遇事沉着,不动声色;有的人活泼好动,能说会道;有的人则多愁善感,胆小怕事。每种气质的人都自身优势,也相对容易形成某种缺点。考核学生技能一般是由教师集体评分,除任课教师外其他教师并不一定了解某一同学的学习情况,根据一次演唱(奏)“一锤定乾坤”,学生的考核成绩便不能全面真实的反映他对一门课程的学习情况。可以设想,个别学生刻苦用功,专业素质很好,临考状态却比较紧张,一旦临场发挥不利,评价结果对他的负面影响将是非常大的。
3.1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
传统的.音乐教学评价最受指责的地方就是方式太过单一,令天赋不一、志趣各异的学生高度统一发展,造成千人一面、没有个性的后果。为此,在考查学生书面知识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的同时,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探究能力、协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即从过分关注学业成就逐步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根据学生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情况,作出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3.2整合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和教师评价,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是由教师自上而下的单向评价,学生只能被动、消极地接受教师的评判,没有评价的权利。如果采用教师评价、学生小组间互评、小组内互评以及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法,那么学生就由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评价工作,增强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学期总评时,可要求学生依据评价标准写出个人自我评价学习,列举工作、创造、收获作为依据,自己给出一个综合分数,教师将它以30%记入总评。
3.3开展动态评价。
以往单纯的终结性评价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观照,使一部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忽略学习的真正意义。我们应该围绕每个阶段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和要求,随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或措施,使学生能不断地改进、完善自己的学习活动,随时对自身的学习情况包括其它课程的学习进行反思,学会做学习活动的主人。
3.4采用“文件夹”式的评价模式。
“文件夹”式的评价模式,就是将每个学生在某课程学习期间做的所有工作总结、整理成个人的文件夹,以学习计划、学年论文、学习体会、读书笔记、调查报告、演示文稿、动画和资料库等内容反映成长和进步的情况,以此作为学习质量的重要考查依据。学生挑选、提炼自己学习活动的文本来创建文件夹,成为自己成果和进步的积极评定者。他们将积极地思考、评价自己的学习历史,明确个人学习与发展目标,使学习活动具体化、个性化,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教学评价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应该根据不同评价对象有其不同的评价构成体系。音乐教学评价的具体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关键要能够真实客观的反映教学实际状况,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研究总结,找出一个更好的音乐教学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