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模板20篇)
读后感是对书中观点、价值观和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解读。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首先要理解书籍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摘录,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灵感和参考。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篇一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为我们呈现了人类发展的整体概观。这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就读过的一本关于发展心理学的书。
虽然都是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与我们准备复试时读的《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还是有区别的。《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的章节是按照人的年龄阶段来划分的,然后介绍该年龄阶段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人格发展、社会性发展等。而《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的章节是先按照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等划分了几部分,在按照年龄阶段介绍的。而且,从书名中也可以看出来,《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介绍的人的发展阶段是从人的出生到死亡,《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着重介绍了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发展进程。
我感叹研究中的观察之细致,思维之巧妙。比如,我在逗婴儿玩的时候喜欢把我的手指放在婴儿手中,然后婴儿就会抓住我的手指,我很喜欢这种感觉,但是等我上了心理学的课程后,我才知道这是一种婴儿的反射活动,之前的我从没有想过这个动作会和发展有什么联系。再比如对于婴儿可管用就行的研究,婴儿都还不会说话,但是研究者们精心的设计还是会让这些婴儿“开口说话”。
毕生发展还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是贯穿人的一生的,而且人的发展和衰老不只是一个生理过程,同时也是社会环境作用的结果。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之中,所谓人的老年化是因为老一辈人与新一代人具有不同的教育情况、社会背景及文化特点,因而他们之间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然而青年人却把上一代人的不同行为表现看作是老年化的结果。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语能力、判断力及学会的各种技能等所谓的晶体智力并不减退,只有知觉、记忆、运算速度等流体智力有所减退。
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社会观念和技术手段在不断更新,上一代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很快就变得无用了,也没有能够得到补充和更新,而这却被青年人看作是老年化的标志。
事实上,人到老年仍有较大的学习潜力,如果能不断地适应新的社会思想,及时掌握新技能,追随时代潮流,则必然会延缓“衰老”进程。随着社会的老年化,老年人的继续教育将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
总之,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兴起在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但它仍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首先,到目前为止,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工作仍多于实验性研究,它的许多观点尚有待于具体材料的支持和实验研究的验证。其中还有不少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个体心理发展的可塑性、变异性、受历史阶段的影响等一般原则在心理发展各个方面是否有不同的重要性和不同的表现。其次,它需要进一步跨学科、跨文化地联合研究,特别是生理学和文化心理学的支持。最后,接受毕生发展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是否会导致把人的心理发展看成是无规律可循、没有任何限制的变化过程等这些问题也有待我们今后努力探讨和解决。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篇二
看完了林崇德主编的发展心理学,读到书的最后,成年晚期的心理变化,60岁直至死亡的这个阶段,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变化,逐渐的衰退,随着身体的落寞,我们随着环境被变化着,退化着,终究走入死亡或者消亡,亦或者是再生重生,集天地之灵气,聚气血的魂魄,再来亦或是不再回来。
“成年晚期的情绪、情感特点”,人到老年,由于生理上的老化,社会交往、角色地位的改变以及心理机能的变化,比较容易产生的消极情绪与情感,包括:
想起母亲,不知不觉中,她的生活已开始“离群”,离我这个小家庭,离我的心理发展,离我的情感需要,便已力不从心的离开,像是一颗被剥开的果壳,脱离了对种子的依恋,不得已被分开。
想起有一次和母亲争吵,妈妈生气回她屋里,当我回过神去房间找她,看到她独自在屋子里来回渡步,第一次觉得母亲是如此的孤独,我与母亲说“妈妈,别生气,我不是故意的,我怎么感觉到你是那么的孤独”,母亲若有所思的哭了,而我埋住了汹涌的情感,转入至我的世界,像是母亲的世界我进去过,又出来了。
母亲的敏感是正常的,我不明白为什么会一触即发,为什么会那么强烈的“自尊心”,心里口里的倔强,为什么住在自己女儿的家里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外人,生活的经验,事事的变化给母亲带来对生活的疑虑,在离生命终点越来越近的前头,我看不到她的忐忑,她还在生长着,带着热闹的心境,直到心灵越来越接近终点。
母亲还算是一个乐观的人,我看不到她独自唉声叹气,报怨这个报怨那个,只是在她失去钱财或者看到我扔掉东西,她心疼的指责。我不理解为什么母亲不在家看看电视,收拾屋子,做做饭,帮我管教孩子,和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她喜欢收废品,堆满了自己的屋子,每天从早忙到晚,干劲十足,精神饱满。
我必须尊重母亲的精神需要,在她的世界里她做出了最适合的选择,她没有走忧郁之路,她在想办法排解忧郁,我幻想的场景是我以自我为中心的要求,并不曾感知到母亲的真正需要,或者母亲已经放弃对我的需要,独立着找到了那份平衡。
“老有所乐”,乐在哪里?大部分的父母在带孙子,大部分的父母不知道晚年做些什么?甚至很多父母还要为了生计去奔波,更何况没有儿女可依的心理状态,她们会有不满情绪,她们也是人,装着一辈子的风雨飘摇,她们的志向不在老有所依,她们希望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有所收获,有所传承,有所归属。
为了老了那天,现在的我必须要做些储备,随应身体、心理、精神的变化,培养自己的兴趣,跟着时代去进步,在心灵上包容更多,怀着美好的勇敢步步接近终点,在解决经济生存的压力、在受到冷漠孤独的情感消退仍保留着爱的火种,在肉体离开自己时,仍知道自己要将去何处,更年期犹如青春一样用障碍的戏份扮演着整个人生之路,喜乐交融的一路走来,过好现在,为未来做准备。
直到有一天,我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在这人世间过上几十载,我们会知道那所谓的意义在岁月的虚度里如何结出果实,我们还会知道那心心念念的交错与割舍,都为了成就我们这一生,存在即是意义的诺言,生生世世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生也没有死。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篇三
在儿童医务工作方面,一个儿科的医务工作者,不但要掌握医学知识,而且也要了解儿童心理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特别是在对于儿童精神病上的治疗,儿童心理学的知识显得重要。
在儿童文艺工作方面,儿童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要考虑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这样学习儿童心理学是必要的,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符合儿童的口味。
在儿童社会工作方面,如儿童广播工作者、儿童玩具制作者等等,他们如果掌握和体会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就可以更好地开展和改进自己的工作。
在儿童成长教育方面,父母单单是有着一种良好的教育愿望是不够的。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必须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在儿童医务工作方面,一个儿科的医务工作者,不但要掌握医学知识,而且也要了解儿童心理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特别是在对于儿童精神病上的治疗,儿童心理学的知识显得重要。
在儿童文艺工作方面,儿童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要考虑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这样学习儿童心理学是必要的,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符合儿童的口味。
在儿童社会工作方面,如儿童广播工作者、儿童玩具制作者等等,他们如果掌握和体会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就可以更好地开展和改进自己的工作。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篇四
这本书是基于格式塔心理学而作,里面的案例都是通过大量实验得出,有很强的可靠性,它主要是讲视觉艺术,不单纯是讲儿童心理学的,但里面关于儿童视觉思维这些章节的描写分析和大量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实验,都是儿童心理学中儿童视觉思维不可少的。其中包括不同年龄层的儿童会以怎么样不同的方法看待透视问题,用什么方法通过图形描绘自己所看到的事物等等。如果有要研究儿童心理学的,千万不要错过里面的精彩内容。
《儿童心理学》是皮亚杰和英海尔德合写的一部重要著作。在本书中,作者从“发生认识论”出发,系统地考察和研究了儿童的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把这一过程分为感知――运动、运算和前青年期三大连续的阶段。对每一阶段中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内部的和外部的因素,作者都做了认真的分析,并有大量详实的感性实验材料进行论证,同时,也在自己的观点的阐述中指出了传统观念的偏颇。由于本书存在着许多比较抽象、艰涩的名词,因此给阅读本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全书的观点非常鲜明,文字也相当简练。本书分六章,包括二十四节,共十万多字。于1966年用法文出版,1969年被译成英文。1980年由吴福元译成中文,商务印书馆出版。
1、多动。
儿童的心理行为可以表现在儿童的行为上,有些儿童出现“多动症”。主要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受到严重影响等几个方面。
2、焦虑。
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身体原因的恐惧状态。具体表现为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这类儿童陌生环境反应敏感,而担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闹不停,常常担心被别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显得过分焦虑。
3、恐怖和失眠。
恐怖表现在对某些事物或情景产生惧怕和逃离的心情,如怕打雷闪电,极度紧张,抱头乱窜。儿童对于一些没有危险或基本没有危险的东西也感到害怕,而且这种害怕十分突出,儿童由于恐怖而出现回避、退缩行为。失眠的孩子入睡困难,睡中不时惊醒、大声哭闹,甚至梦游四方,但白天回忆不起来,只觉得精力不足,情绪不稳。
4、攻击。
这类孩子整日东奔西跑,经常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对美好的物品毫不爱惜,摔打成为癖好,表现出攻击性。
5、恶劣的人际关系。
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一般没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往往由于个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与人产生交流障碍。不能与人合作,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缩现象,不能置身于集体,与人格格不入。
瓦龙关于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独具特色,这些方法是:
1、观察法。
瓦龙认为,儿童心理学从一开始就采用了观察法,并且正是依靠这个方法才取得成就的。观察法是反映客观的方法,但是也极易混入主观因素。为了全面而确切描写,观察时就要有所选择,同时也要使用“参考体系”,即那些能加以说明并和原有的知识经验体系相配合的现象。另外,他还要求观察者掌握一个重要的原则:方法要结合观点。只有正确的观点,才能保证正确的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2、实验法。
瓦龙认为,对3岁前的儿童不能使用实验法,因为实验法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观察法。为了便于观察而改变儿童生活的自然条件,会使儿童的心理发生不自然的变化,这样做毫无疑问是得不出正确的结果的。他认为在有的实验中,可以不改变对象而只改变观察的工具,这就是把观察法和自然法结合起来,即自然实验法。
3、临床法。
瓦龙指出,临床法在处理病态心理的儿童时,可以根据结果来倒推原因;研究病态儿童的某种典型行为。就可能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或机能的发展速度。临床法有助于诊断发展不正常的儿童,预料他们能够适应哪些生活,并且在对正常发展的儿童的生活及教育指导上,具有重要意义。
4、测验的统计法。
瓦龙认为数量上的统计虽然有局限性,但可以运用。在统计任何一个心理特征的数量时,不要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必须仔细观察。如果是进行智力测验,测验的目的是为了要把儿童智力发展的最高水平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利用统计法来补救测验法的不足,进行一些核对和校正。在瓦龙看来,测验和统计法对分析个别心理特征或许可以作出某些贡献,但对于综合地表现一个人的心理整体,则是无能为力的。
应当指出,瓦龙的研究方法,其特色不在于方法本身,而在于统帅其方法的观点,即在运用研究方法时,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现实的不断形成的及其变化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客观现实的本质。因此,瓦龙坚决反对在研究儿童时与其周围环境相脱离,也反对a・比纳制定“发展的阶梯”,只从智力和单纯数量方面去研究儿童的做法。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篇五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9。
《幼儿的感觉与意志》被公认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作者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中的每一天进行系统观察,有时也进行一些实验性的研究,最后把这些观察和研究记录整理成书。
2.宝宝也是哲学家:学习与思考的惊奇发现。
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
出版:浙江人民20xx-9。
这本书与汗牛充栋的“育儿宝典”最大的不同,就是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充满情感与智慧的视角,从一种崭新的角度去欣赏童年的丰富性与重要性。
3.儿童与情绪。
作者:哈里斯harris。
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10。
《儿童与情绪:心理认知的发展》主要讲述了,如果要去爱、帮助、说服和反对他人,我们必须要知晓他们的所想和所需,人类的互动依靠的是“一种心灵理论”。这一理论的重要部分就是理解情绪,如果我们不能理解我们为何欢乐或不安,就不能真正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
作者:邱莉。
出版:北京师范20xx-9。
《高等院校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儿童发展》结合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逐步深入对高素质师资的诉求,旨在提升新师资培养质量,培养未来的人民教育家,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改革。《高等院校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儿童发展》在内容方面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篇六
儿童心理学从一开始就采用了观察法,并且正是依靠这个方法才取得成就的。观察法是反映客观的方法,但是也极易混入主观因素。所以,观察法应该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相配合。
2、实验法。
实验法在一定的条件下也是观察法,可以不改变对象而只改变观察的工具,这就是把观察法和自然法结合起来,即自然实验法。
3、临床法。
临床法在处理病态心理的儿童时,可以根据结果来倒推原因,研究病态儿童的某种典型行为,预料他们能够适应哪些生活,并且在对正常发展的儿童的生活及教育指导上,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篇七
《发展心理学》一书由心理学教授林崇德编制,经前后三次完善,目前已更新到第三版,但我今天还是想说一下1995年的第一版,这本书涉及了人从出生到离世的整个过程,分为: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成人期、老年期五个阶段,详细的讲解了每一个阶段的发展过程、特点,这对于一名社会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这可以让我们根据发展过程和特点去分析这一阶段的问题,结合案例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一方面,从社会工作者实际的工作角度来讲,我们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的案主就是从婴儿到老年,这本书可以更专业的帮助我们了解案主,针对案主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帮助没有太多实务经验的一线社工快速了解各个群体,为个案或小组工作的开展尽可能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对于我们目前论文的写作有很大帮助,我们可以通过林崇德的介绍去了解每个阶段,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群体进行深入研究,将研究内容结合我们实际的介入过程,整合之后呈现在最中的论文中。
以婴儿阶段为例,婴儿阶段是指0-3岁,他们的学习方式分为三种:1、模仿学习,这是一种天生学习能力,20天左右新生儿已能模仿面部表情,跨文化研究发现模仿具有普遍性,是先天排定的婴儿的重要学习手段。2、条件反射学习,是婴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在婴儿出生十天左右就可以建立起来,最早的条件反射是新生儿对母亲抱起喂奶姿势做出食物性条件反射。3、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习惯化:将同一刺激不断地重复呈现,婴儿对它的反应逐步减弱消失;另一种是去习惯化:这时再呈现一个不同于前者的新刺激,婴儿反应强度马上提高。关于婴儿如何获得语法,有三种不同的理论进行解释,第一种是后天学习理论,强调后天环境对儿童的言语获得起决定作用。第二种是先天成熟理论,强调先天因素对儿童的言语夹得起决定作用。第三种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主张儿童的言语获得是主体的先天能力和后天环境因素相互用的结果。
以两个实际案例来说明,第一个案例“这个问题的话,其实我很有发言权,因为我自己本身就是个二胎,但是在那个年代是不合法的,因为我是所谓的超生,所以没有办法待在父母身边成长,一旦被发现面临的是巨额赔款且父亲下岗。所以一直在养母呆到了3岁才回来,根本不想认亲身的父母,只是觉得那是普通的两个人而已,哭泣的很厉害,长达4到5年的时间没有家庭归属感,而且敏感多疑、没有安全感。”第二个案例“为了生计我家大宝2个月开始就是奶奶带,3岁才带到身边,刚开始大宝跟我们很陌生一点都不亲,我们想着法哄她开心,她都不爱搭理我们,而且孩子有很多不良习惯想尝试沟通,但又怕孩子变得更抵触我们。大宝在这期间一直在找亲密关系人,所以很早就去幼儿园了,叫老师阿姨,估计是把老师当亲密关系人了”这两个事例都体现了家庭陪伴对于婴儿成长的重要性。
给到我们社会工作者的启发是,如果一个婴儿出现了问题,我们社会工作者在介入的时候,应该介入的是他的照顾者,即父亲或母亲甚至于他的家庭。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篇八
毕生发展心理学是在二十世纪70年代,由巴尔泰斯和沙伊厄等人提出的一种比较流行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向,他们认为,发展心理学应研究人类从胚胎到死亡的全过程,而不应只研究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
过去以发展为名的心理学多数实际上只限于儿童发展阶段的研究,对于成年及老年的发展问题则极为忽视,只是近年来才开始注意老年的研究。
持毕生发展心理学观点的研究者认为,人从胚胎到死亡始终是一个前进的发展过程。人的生命是一个连续过程,生命的每一阶段都受以前时期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以后的发展阶段。
毕生发展着眼于研究人的全部发展过程,研究从产前到死亡的全部行为变化规律。毕生发展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发展和衰老不只是一个生理过程,同时也是社会环境作用的结果。人的身心发展不能脱离某一时代的社会环境。
然而青年人却把上一代人的不同行为表现看作是老年化的结果。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语能力、判断力及学会的各种技能等所谓的晶体智力并不减退,只有知觉、记忆、运算速度等流体智力有所减退。
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社会观念和技术手段在不断更新,上一代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很快就变得无用了,也没有能够得到补充和更新,而这却被青年人看作是老年化的标志。
事实上,人到老年仍有较大的学习潜力,如果能不断地适应新的社会思想,及时掌握新技能,追随时代潮流,则必然会延缓“衰老”进程。随着社会的老年化,老年人的继续教育将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篇九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儿童心理学》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任何一个孩子,他的任何一种言行,你再无法理解,他的背后必定存在某种原因。隔壁班上有这么一个孩子,每到中午明明就故意发出各种怪声,在老师多次的说教下他还是屡犯不改,我总觉得他的这种故意捣蛋行为和他的家庭有关。经过多次和他接触后,我问他为什么午睡的时候总是发出怪声呢?他说:“睡不着。”“为什么睡不着呢?”他哭丧着说“我想妈妈了,妈妈不要我了,老师也不喜欢我。”后来我了解到,他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从小缺乏母爱,幼儿阶段的安全依恋没有得到满足,试图通过发出怪声这种行为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不安,并引起他人对他的关注。对于这样的幼儿,教师投入必须更多的关爱,让他感受到母亲的温暖。
通过此案例可知,在教育岗位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教师对幼儿行为的理解、评价,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应该建立在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水平的基础上。但是,在我从业的过程中,正真能把儿童心理学运用到儿童的学习生活中的教师还是有所欠缺的。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存在的一些现象诸如:破坏性行为、注意力分散、遗尿等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从表面来分析孩子身上存在着哪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本源来自于孩子的心理问题。所以,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切忌脱离幼儿的发展规律而进行施教,只有建立在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上的教育才是正真适宜儿童的教育。读完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我更加认识到了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性。
皮亚杰是瑞士杰出的心理学家,也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在《儿童心理学》中提出了儿童发展的认知要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感觉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7岁以上)。通过以上的四个阶段,儿童从最初的反射性探索行为的小婴儿逐渐成长为具体的的、符合逻辑思维的成人。儿童只有在前一阶段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开始后一阶段的学习。儿童应当顺着这四个阶段的顺序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
1、象征性思考阶段(2~4岁)。
这一阶段的幼儿主要是运用象征符号进行思考,主要特征就是象征性游戏,如娃娃家等。在这类游戏中,幼儿能通过一些代替物进行思考,如把洋娃娃当做是自己的小宝宝,把放了泥土的水当做是咖啡、把绳子当成是自己的尾巴等等,幼儿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当前的实际情况。在此类游戏活动中儿童的想象力、语言能力、社会性都都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2、直觉思维阶段(4~7岁)。
这一阶段的幼儿主要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直观感受来学习的,如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轻重、颜色等,但是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概括、归类。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在这一阶段的幼儿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思维泛灵论,物质不守恒,把不在眼前的说成是看到的,把不存在的说成的是经历过的。比如:今天老师打我了、我们学校里的大楼要倒下来了、我家里有一艘很大的飞船、小红花伤心地哭了等,现实是老师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以引起他的注意力、幼儿园里的教学楼在加固、游戏的时候用积木搭了一架飞机、早上老师给小红花浇了水......
成熟主要是指幼儿大脑神经的发育程度。皮亚杰认为,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幼儿成熟的基础上的,幼儿能否完成某项任务,还要看幼儿的成熟度,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同样也证明了成熟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成熟的重要性。在大班上半学期的'数学活动课上,我教孩子们认识数字5、6,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5个或者是6个苹果,基本上每一个孩子都能用小手指指着苹果正确数完,但是当我最后问孩子你数到有几个苹果的时候,他们像猜谜语般地回答我有8个、4个、9个等等。这个现象在大班上学期的幼儿中普遍存在着,这些孩子他们只是会机械地数数,还没有达到理解数的含义的水平阶段。此外,现在社会上开设的很多的幼小衔接的补习班,教授幼儿拼音、汉字,甚至有些教英文的,这些现象严重超出幼儿的成熟水平,拔苗助长是不科学的。
2、取材于幼儿的经验。
皮亚杰提出,经验是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的,随着新的经验不断地获得,幼儿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完善,美国教育家杜威也强调了经验的重要性,他认为,幼儿的课程应当以幼儿从环境中自己探索得来的经验为主,只有取之于幼儿生活经验的,才是幼儿感兴趣的、真正适宜幼儿的。此外,《纲要》和《指南》中也提出了教学内容一定要贴切幼儿的生活经验。因此,经验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儿童对源自于自己生活经验的的教学内容更感兴趣,注意力也集中,他们能七嘴八舌地说出很多让你出乎意料的事情来,如:秋天里的树叶、可爱的小蚂蚁、种子发芽啦等等。相反的,当我给他们讲邮票的来历、古代的通信方式等,孩子们根本就不喜欢听。
3、不可忽视的社会环境。
幼儿不仅需要从环境中获得经验,也需要社会交往。社会交往中的规则、文化、语言、数学等加速着幼儿的认知发展。正确的、适宜的社会经验加速幼儿的发展,不正确的、不适宜的社会经验会阻碍幼儿的认知发展。班上有一个叫小夕的幼儿,她的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较差的,活动中我向她提问的时候,她总是支支吾吾地不敢说什么,非常紧张。经过了解,原来是因为她体质比较弱的原因,她妈妈从小把她关在家里不让她出去。后来通过和她妈妈的沟通,让她了解了孩子社会交往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我发展的本能,对于幼儿的教育,一定要在熟知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才能真正明白幼儿需要的是什么!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篇十
作为小学教师,了解儿童心理是非常必要的。儿童是人生起点时期,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时期,也是人类个体心理发生发展、撒播智慧种子的播种季节。我细细品读了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一书。书中非常细化地从各个部分对儿童心理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使我更加清晰地了解儿童。
我在读完以后有这样的认识:
第一,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
第二,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
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觉得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
通过这次读书,让我想到了我现在教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个体,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巨大的差异。而一些所谓的让我们感到头痛的孩子,我现在也能上升到科学的理论的层面来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他们现在的一切的不良后果,都不是一朝一夕他们自身愿意形成的,他们都是经历了无数的,长期的多方面的影响才铸就了今天的他们。
所以要想帮助这些孩子,我们不能一味的批评教育,让他们改正他们所谓的缺点,而是要真正的索根求源,找到问题的真正的症结所在,再试着慢慢帮助他们克服那一系列的问题。教育的道路虽然漫长而艰苦,但我更加坚定而且明确了方向。下面我谈一下我的感触。
有些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常常不是为了学习,而是由于学校的外表现象的吸引。例如,学校的校舍、桌椅、墙上的图画、很多同学在一起等等。有些儿童不能或不愿按老师的指示进行学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粗枝大叶地去完成。对于在学习态度上还没有准备好的儿童,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办法由系统地来进行必要的教育工作。例如,用具体的范例来鼓励儿童学习,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参加班上的共同活动,培养他们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工作愿望,教会他们把学习和游戏区别开来,在学习时专心学习。
书中让我明白了“建立关系”的重要性。在我以前的观念里,好像只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了才会建立所谓的关系。其实与他人建立关系是儿童期最关键的任务之一,也是最早的任务之一,理解关系的形成是理解儿童发展的根本。而儿童关系的最初依赖于家庭关系,家庭作为一个系统不仅仅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总和,而且是一个凭借自己本身的资格而存在的有活力的实体。影响儿童适应的是家庭的功能,而不是家庭结构,抚养环境的质量才是最具决定性的,最持久的影响。
儿童的发展是在人际关系的环境中发生的,关系主要是在家庭的环境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决定了适应。从出生开始,儿童就预先被适应成要与他人形成关系。依恋关系在婴儿期出现,在随后的几年里从反射式的行为模式发展的高度选择性的,有计划的和灵活的反应系统。发展与同伴形成的关系也很重要,但是这和与父母的关系不一样。与其他儿童的交往帮助学得许多社会技巧,帮助形成儿童的社会身份,同伴合作也能促进智力发展,被排斥的儿童尤其有以后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
书里特别强调儿童的.情绪发展。情绪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东西,它被认为对社会适应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它在人际关系中起重要的作用。情绪有生理基础,是人类的天赋的一部分。新生儿就是通过情绪来满足自己生理上的需求。让儿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若不能习得这种技能会给他以后的社会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个能力的发展就是将看护人的外在控制转移为孩子的自我控制,这个过程要持续整个儿童期,并且涉及到学习许多调节自我情绪及其表达的策略。
总之,《儿童心理学》这本书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到儿童一些心理行为偏差,也让我结合班里个别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和教育。这样一本好书,对我们教育工作者非常有帮助,我会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经常拜读它,研磨它,用心理学的理论来指导我的教学之路。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篇十一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相对于从种系的角度或动物演化的过程来研究的系统研究,儿童发展心理学探讨的是如何从简单低级水平向复杂高级水平变化发展规律的个体研究。李丹老师著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分别就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总体论述;认知的发展;认知发展理论评介;情绪、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共分四篇十五个章节进行论述。我读完此书后,真是受益匪浅。它让我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给于我的小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建构了理论基础。
小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不积极,原因之一就是内心产生恐惧感。他们一方面从内心害怕老师,不敢与老师交流;另一方面对于自己没有信心,恐怕自己的答案不正确,如果说错了,也害怕同学笑话。这样就促使一部分学生有意识的不去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想改变学生的这种心态,老师要下一定的.功夫。第一,教师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形象,始终以微笑的一面面对学生,使老师与学生之间拉近距离产生亲切感。第二,课堂上形成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学生回答对了要大加赞扬;学生回答的不正确要用鼓励性的语言去引导、评价。这样使学生从心理上消除了顾忌心理,让他们敢说话、想说话。第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个思想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教育学生要有自信心,要相信自己;另一方面要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别人,同学之间要互相激励而不要相互讥笑。从以上三个方面努力,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篇十二
一开始接触这本书是在生孩子前,有育儿专家推荐阅读这本书,她的推荐理由是:虽然这是一本美国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但是这本书的理论与我们的生活结合得很紧密,每讲一个理论,都会以一些生动有趣的真人真事为例,让这些人的语言、行动、想法来体现科学理论,以帮助我们理解。即使根本不懂心理学,也很容易读懂。专业和易读是这本书最大的两个特点。
实用是这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我真正地去阅读这本书则是在生完孩子后,遇到了一些养育孩子的困惑,当时很焦急,急于找到一些权威的见解。于是,我就打开了这本书。我发现这本书是以年龄阶段为界限划分章节的,除第一篇讲理论和研究方法外,从第二篇起,分别针对孕期、0~2岁、2~6岁、小学期、青少年期介绍。当我对孩子的某些行为无法理解,对孩子身上出现的某些问题无法解决,我只要按照孩子所处的年龄段去阅读相应的章节,就能找到孩子表现的理论依据。并且,书里还设置了一个《学以致用》的栏目,用表格的形式例举了一些很实际的做法,不同的人可以从中得到不同的帮助。
例如:在第4章《婴儿期和学步期的身体发育》中有一张《前两年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的表格,提到“动作技能是一个动态系统”,并且还系统地阐述了影响孩子动作发展的各种因素。通过这些,我们就可以参照表格,掌握孩子的发展进程。最特别的是,这个学以致用的栏目并不是把自己作为一个标准来设置的,而是一个参考。在这个表格的后面就提到了“儿童会以非常个性化的方式获得这些动作技能”,并举例一个孩子在爬之前就学会了站立和行走。这就启发我们幼儿教师首先也要对每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各项领域的发展指标做到心中有数,但是又不是生搬硬套。如果孩子没有达到应有的发展指标,也没有关系,让我们等一等,孩子有自己的发展步伐。但是,当孩子许多方面的发展都非常落后时,也需要我们老师对其特别关注。
同样是动作的发展,在第7章《幼儿期的身体发展和认知发展》中也有一张《幼儿期大肌肉运动技能和精细动作技能的发展》表格,同时也建议父母要对这些能力发展有足够的耐心。中间还特别提到了系鞋带,强调“幼儿期最复杂的'自主技能,儿童大约在6岁时才能掌握。”联想到刚刚处于中班时,引导孩子们学习过系鞋带的技能,最后只有个别孩子真正在实践中成功了。这就反映出系鞋带这个技能不太适合中班幼儿学习,因为系鞋带需要长时间的注意、回忆手的一系列复杂精细动作及相应的熟练操作。为什么那几个孩子成功了?因为他们的动作和认知发展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这本书第四个特点是发展。就像它的名字那样,这本书中的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我手里的这本已经是第四版了,在各个篇章中还汇总了皮亚杰、埃里克森、维果茨基等心理学家的重要理论,并且提供了一些理论的最新研究。例如,我们所熟知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前运算思维的最大特征是自我中心以及著名的三山问题。但是,书中的“关于前运算思维的最新研究”提到,但实验者选择孩子熟悉的事物,同时改变过于困难的图画选择的方法,这时4岁的孩子就能正确认识到他人的观点。通过这些最新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新我们陈旧的知识库,运用最新的理论结合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这也促进我们要不断地学习。
读了这本书中的一些篇章后,除了让我学到了更多的心理学知识,更多的是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专业、谦逊以及务实,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之一,诚意推荐大家读一下这本书!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篇十三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基础心理学书系中的一本著作。该书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实践出发,用简单易懂的文字阐述了儿童发展的概念和原理,并提出了培养,发展儿童有关能力,技能的要求。
《儿童发展心理学》既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基础分支,也是高等院校中给学生开的心理学课中一门主要的课。儿童发展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具有实践性的应用学科,并强调它的综合性特色。对于教育心理学来说,它既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基本规律、概括理论、原理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要关注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具体的原则、操作的模式、策略和方法。因此,本书非常重视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的研究。作者在全书的结构体系上按照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人的从受精卵到青少年时期的发育历程,把全书分为六编:第一编总论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内容以及各主要学派的儿童心理发展观点;第二编为产前期和新生儿的发展;第三篇为婴儿和学步儿的发展;第四编为童年早期儿童的发展;第五编童年中期儿童的发展;最后一编为青少年的发展,包括青少年的心理,生理,认知,情绪,个性发展以及青少年发展中的问题。全书在基本理论上结合了许多当代科学发展的新观念及其它学派的儿童心理发展观,这在更大程度地提高了读者的理论思维高度和思维空间。本书中也非常细化地从各个部分对发展心理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并把它们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儿童发展心理学》这本书实质上就是在总结前人的思想观点和融入最新的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在本书中,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对研究儿童心理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心理学家以及他们的基本观点。弗洛伊德通过在医疗实践中的发现,第一次强调了早年经历对个体毕生发展的重要性,并细致地描述和分析了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奠定了精神分析的基础。他的理论高度重视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并且提出了早年的儿童经历对成年人的人格发展的影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告诉我们,父母对于儿童的影响是极其之大的,从我们为人父母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要肩负起对孩子未来人生的责任。但他过于强调了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而广受批评。而后,埃里克森继承并开拓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他把人的一生发展分为8个心理社会阶段,既:1信赖感对不信赖感。(对于父母温暖负责的照顾,婴儿会形成一种依赖感。)2自主感对羞愧感。(父母耐心的辅导可以促进儿童形成自主感。)3独立感对内疚感。(父母适当的要求可以让儿童形成独立感。)4事业感对自卑感。5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感。6亲密感和孤独感。7贡献感对无作为感。8自我健康感对绝望感。埃里克森第一次全景式地勾勒出了毕生发展的图景。他认为“随着个体的发展,社会都会对个体提出新的要求,使个体产生心理冲突。因为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主要任务和矛盾。因此,每一阶段任务的完成和任务的解决都有助于更好地进入下一阶段”。简单地说就是,人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不断地适应社会的过程,只有我们很好地适应了社会的要求,我们才可以说得上是很好地自我发展了。而班杜拉则提出了榜样的示范作用的理论。他认为,“儿童的模仿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一方面儿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将自己和别人相对照,从而进行自我反省。另一方面从他自身行为结果的反馈信息中认识自己行为的价值,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难发现,班杜拉的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班杜拉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而儿童最早接触的榜样就是父母,也就是说班杜拉间接强调了父母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弗洛伊德强调儿童早年经历对儿童以后人生的影响。总的来说,两者强调的实质差不多。著名的儿童发展研究者--皮亚杰认为探索世界是儿童的本性,因此应该鼓励儿童积极地与周围的事物打交道,让儿童独立,主观地去发现。他的理论是在观察自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行为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而且,他的理论偏重于先天和遗传因数,不够重视教育和文化因数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儿童文化发展中的一切机能都是两次登台的,都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起初是社会方面,后来才是心理方面;起初是人们之间的属于心际的范畴,后来才是儿童内部的属于心内范畴。维果茨基还对心理机能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作了明确的论述。总结起来就是四个指标。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的形成和发展。二,概括——抽象机能的形成与发展。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并重新组合,形成高级心理结构。四,各种心理机能越来越个性化,既越来越带有个人的特点。从第一个指标向第四个指标前进的过程就是儿童各种机能不断发展的过程。他的理论在今日的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课堂质量水平。
在总结了前人的理论后,我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样化的,受多方面因数影响的过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父母应该尽力做到第一任教师应尽的责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给予孩子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鼓励他们积极地去探索世界,主动配合他们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仅仅是要求和规范孩子是不够的,父母还应该做到以身作则。试问只是满口教条,只会在孩子面前唠唠叨叨的父母谁不反感?父母在孩子面前唠叨一百遍不要做什么或者应该做什么也比不上父母自己亲身示范一遍来得有效,也就是父母应起到对孩子的示范作用。因此,为人父母应时刻铭记身教胜于言传的道理。教师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维果茨基的观点来看,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引导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儿童的发展水平,并且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不断地创造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儿童发展,成为儿童发展的源泉。
同时,作为教师,我觉得尊重不同个性的孩子,对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同样重要。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唤醒孩子内心的真善美和鼓舞孩子向着个体的多样性发展。《教育的革命》中有一句话说,教育就是这样解放人,使人成为自己,使人成为主人。教育的作用是解放而不是束缚人的思想。要解放学生的思想,那么得首先解放教师的思想。然而,目前中国中小学教育的真实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在应试教育和思想不解放的教师的压迫下沦为了分数的奴隶而不是成为他们自己。想想如果教师仅仅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这样不仅会过早地抹杀了孩子的天真无邪,而且还间接地把孩子卷入到功利主义中去。目前的教育现状就是在这种教育制度之下恶性循环着。
曾经看到一段话,“儿童的身心如何发展,向哪里发展,不是由外因机械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内因的一定外因和内因共同决定的。”小学阶段是儿童在各方面打基础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对于儿童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小学这个阶段,儿童生理、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育过程中只有遵循这些特点和规律采取有效教学措施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处于一个儿童与成年人的过渡阶段。在这样的一个时期中,一方面,青少年各方面的机能还未成熟;另一方面,他们内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人的概念,他们渴望人格独立,希望父母不再拿自己当成小孩看待。在这两方面的影响下,青少年很容易与父母、老师产生矛盾冲突。特别是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层出不穷,其实究其根本就是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矛盾中得不到支持和理解,从而导致此类悲剧发生。因此,作为一个师范专业的学生,特别是对于即将成为小学或中学教师的我们来说,必须深入了解儿童,青少年发展各个时期的心理活动,从而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去辅佐他们健康成长,让这些祖国的花儿朵朵开得灿烂无比。
《儿童发展心理学》这本厚厚的书我花了不少时间去看,自己个人也收获了不少关于儿童发展的有关知识。最后觉得这本书很有条理,有逻辑地向我们全方面展现了儿童成长历程的点点滴滴。对于有可能接触到儿童的群体来说,我觉得这是一本必看不可的书,因为这本书帮助我们打开儿童的奥秘,从而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儿童,走进儿童的世界,与他们一起健康成长。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篇十四
看了一下大家的读后感,很多都是概况一下论文的内容,大同小异,当然了,也学到了很多同学的思路,的确有点收获的,下面说说我的读后感吧,也是一些概括,不过很多人说过的就省略一点了,《进化发展心理学》读后感45号黄霖。文章想介绍进化发展心理学,但这个相对生僻的概念不容易一下就让人理解与接受,而进化心理学已经是比较为人所知的领域了,就是说,在本文章中,进化发展心理学的提出是建立在进化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文章先介绍进化心理学也体现了这一思路。既然是建立在进化心理学之上,那么进化发展心理学观点的提出就自然的会与进化心理学的观点相对比。
就如进化发展心理学中的第一个基本观点就是:研究进化的、渐成的程序的表现。这个就是保持了进化的观点,而第二第三个观点强调童年期,这就是对进化观点只强调成年的不足做了补充,而观点四更在生命各阶段体现了其观点,更突出了发展的概念。总的来说,感觉进化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就好像名字一样,很大程度上是将进化的理念放到了人的各个阶段,但不是一味的机械的结合,也有反驳之前观念的东西。基本理论之后就是研究领域,因为进化发展心理学也强调了环境的作用,就显得比倾向于基因决定论的进化心理学更加全面,而研究的领域也加入了“父母的投入”,这也是一个创新了吧,其他的`就好像和进化的概念有重叠,但领域的重叠不代表思想的重叠,毕竟是新的,不会和以前的一样。最后就说说这篇文章中好玩的理论吧,有句原话是:“越老的男性喜欢越年轻的女性”。以及其他的关于理想伴侣的性别差异的理论比较好玩吧。还有就是抑制的性别差异,但这个好像和现实不是太一样勒,搞不好是基因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不那么强烈了。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篇十五
《儿童发展》这部书是美国的劳拉·e·贝克所着,这部书中,作者的创作动机就是“奉献一本在知识性上催人上进的课本”。这部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阐述了儿童的内在潜能,表明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他说:“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它的生命力量是按照遗传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发展起来的。”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现,并按其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他主张不应该把儿童看作是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也不是可以任意刻划的木块;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一个活生生的人。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地观察儿童,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揭示儿童的自然发展进程及规律性;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个性,在儿童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智力的、精神的和身体的、个性的自然发展。
他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是建立在较少(或尽量减少)干预儿童主动(或自发性)活动的基础上的。他的培养目标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促进“人类的潜能”的发展,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立工作,并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时代潮流,保持社会文明和科学进步,促进人类和平的强有力的新一代。
《儿童发展》这部书从总体上概括出了儿童发展过程中的'本质性的表现。从总体上把握儿童发展的规律,我们还可以发现这些规律所反映出的一些更为深刻的内容,即儿童的生理成熟先于其心理的成熟;每一年龄阶段儿童发展水平、特点的充分实现,将有助于其后的发展,否则,下一阶段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阻碍;儿童的身心发展,归根结底是儿童个体的发展,尊重和顺应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是促进儿童整体发展水平的丰富性的根本道路。
这本书给我的很大印象是对于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注意儿童的各方面的特点,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素养,从而更认为的好玩的事情,他发现的科学现象如数家珍的告诉你,如此你和孩子的距离也拉进了。但如这样问“宝宝,你今天在幼儿园学习科学实验好不好玩呀?”那孩子只有回答好与否,你接着问,哪些好或否,孩子注意力就转移到别处了,这样交流就遇到瓶颈了,就起不到了解孩子动向和心理的作用了。
另外,倾听孩子的心声也很重要。在孩子说话时一定要给予关注,要用心听,实时给予点头的肯定,眼睛和耳朵一定不能开小差。如果不把孩子的话当回事,长期以往就不愿意和你交流了。因为他没有感觉到被尊重,而是被忽略了。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是一门大学问,作为家长要不断充电学习,丰富自我,才能更好的教育和影响孩子,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和自信。
以上这些是我在生活中与孩子交流互动的一些粗浅心得体会。同时,宝宝的每一步健康成长都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真心感谢你们这些让宝宝快乐成长的老师们!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篇十六
《和教师的谈话》是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列。符。赞科夫(1901―1977)的著作。在本书中,作者将其多年实验研究总结的教学法与教育思想,采用谈话的形式,十分新颖。读完这本书后,给人的总体感觉就像这本书名一样,像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和我们交谈,交谈对学校教学的感悟。轻松通俗的话语给我们留下的教学论思想却是深刻的。
一、赞科夫主张通过系统基础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来大力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
赞科夫认为,引导儿童尽早掌握理论知识对儿童的发展起着指导作用。儿童每掌握一个初级的科学要领和原理及其逻辑联系,心智中就好像“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由此促进儿童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的能力的发展;并使得知识的掌握真正成为基本技能、技巧训练的基础,使得系统知识的学习融会贯通,在头脑中形成合乎逻辑的结构。
二、赞科夫主张教学要引导儿童“个性自然的成长”,也就是引导个性自由发展。
三、赞科夫始终把发展看做是儿童心理特性内部必然的自身运动,因而他的教学论渗透着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指导思想。
培养儿童内在的学习诱因,有赖于改造旧的教学路子。这方面赞科夫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与此同时,他还强调要教会学生自己“理解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要研究儿童的“各种各样的思维形式”,据以引导他们学会开动脑筋,成为积极学习的主人,从而也才能充分体现出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和主导作用。
赞科夫的教学论是一个划时代的创新,但其中许多基本论点的提出,又不完全是出自他个人或他的学派所独创,而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如果我们查阅教育思想史,考查一下诸如研究儿童的发展,确认理论性知识对发展的指导作用,主张个性的“自然的成长”,以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与儿童的主体作用等等观点,可以发现,有的是传统教学论已经提出过的问题,有的是实用主义教学论曾经片面强调过的问题;但就其整个体系而言,又绝不是旧话重提,而是一个重大发展。他的新体系反映了五十年代和以后在国际上兴起的具有共同性的教育思潮,反映了国际上教学论施行根本改革实验的创造性成果,从而才构成新颖的立论。
当前,教学论和课程论仍只是处在发展中的独立学科,无论在一国之内或国际之间,学术研究上都呈现出学派林立、百家争议的热烈纷杂的局面;人们不应该独尊一家。即或在苏联国内,对赞科夫的新体系迄今也仍然多有异议。这种事实说明,不宜把赞科夫的教学论看成全然不可移易的东西。我认为,在教育理论上可比较的学科和可比较的部分,应打开眼界,重视研究外国,才有利于加快我国教育理论建设。
虽然书中有些问题的提出在今天已不再新鲜,但我想凡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思想观念是永远不会落后的。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多读书,多吸取经验,多实践,才能与时俱进。一句话:走自己创新之路。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篇十七
8月29日,我的孩子刘培赓正式进入实验小学幼儿园,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作为母亲,同万千个家长一样,在将孩子送进幼儿园的同时,一并交付的还有对老师的信赖、对教育的希冀。我们期望孩子在这里接受优质的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矗入园短短三周的时间,上至园领导,下至老师,特别是小一班的三位老师,用真爱与付出,赢得了孩子的信任与亲近。作为家长,我们心中时刻涌动着最朴素的一句话:“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
作为家长,我深知教育绝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事情,有效的教育必须依靠家园携手,合力共进。因此,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向孩子的老师打听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以及需要家长配合教育的方面。于老师在向我介绍了孩子的表现情况之后,还推荐我阅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本小册子。利用本周双休日的时间,我通读学习了全书,感觉获益匪浅。
收获之一:你的发展我了解,让爱不再盲目。
相信许多爸爸妈妈和我一样,在接触这本小册子之前,看了许多各种各样的育儿书,比如《卡尔维特的教育》、《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懒妈妈胜过好妈妈》等等。育儿书里往往充斥着各种教育理念、教育经验,让人有一种错觉,似乎只要依样画葫芦,我们也能培养出一个明星宝宝。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身边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世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个孩子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往往无法复制。作为家长,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培养孩子的共性指标,在这个共性指标的指引下,根据自己孩子的不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指南》中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发展目标与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家长读后,可以非常准确地知道孩子在各大领域的发展目标是什么,采取怎样的教育可以促进目标的达成。
例如:“健康”领域中,有“动作发展”这一内容,列举了三个发展目标,分别是“具有一定的平和能力且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在“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这一目标下,又详细地例举“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0秒左右”、“能快跑15米左右”等内容,帮助家长明确自己的孩子是否达到发展目标,如未达到,差距在哪里,提出教育建议,让家长可以有目的地改进。
我自己在看每个目标的时候,都细心地用笔在旁边进行批注,有的孩子能全部做到,我就批上“合标”;有的部分能做到,我就注上“部分合标”。全部读完,孩子各领域的发展情况,就非常清晰地有一个轮廓了。孩子的优势在哪里?孩子的不足有哪些?通过阅读,家长心中的方向感愈加明晰,今后教育的着力点也就更加准确了。我认为,这比盲目地让孩子学这个、练那个,更有针对性,更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爱孩子,就不能揠苗助长,做一些看似正确、实则错误的事情;爱孩子,就要知道孩子现在在哪里,将来要到哪里,怎样帮助孩子一步步到达那里,而所有这些,《指南》都能给家长非常有效的指导。
收获之二:你的特质我熟知,让爱看得更远。
如果说,《指南》中各类目标能让家长知道前进的方向,那么细心的家长还可以从孩子的目标达成情况中窥见一些孩子个体的特质,或者说,未来成功的密码。
以我的孩子为例。在上述五个领域中,他在“语言”、“科学”领域发展要优于一般标准;“社会”领域发展基本合格;“艺术”领域除了对音乐的接受与表现较差外,对于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的美接受较为迅速;“健康”领域除了情绪较好之外,体能以及生活习惯普遍较差。
从孩子上述的标准比对结果来看,我的孩子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因此他的语汇相对丰富,能够比较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图,去过的地方、见过的事物记得都比较清楚,对于机械类的事物(如热电厂的烟囱、啤酒厂的酒糟槽子、沁水河的闸门、挖掘机推土机铲车等机械)尤为痴迷,对于机械的运转、操作也能津津乐道。
但另一方面,因为遗传基因,所以相应的体能素质较弱。因为孩子爸爸唱歌跑调,所以孩子在歌唱方面明显地先天不足,唱歌没调,这也制约了他在这方面的发展。
因为有了《指南》的帮助,所以家长能够非常明白地看到自己孩子的优势在哪里,劣势是什么,将来可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对我而言,我决不会奢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音乐家或是歌唱家,或者送他到nba去打球,或许成为一名水利工程师倒是比较靠谱的事情。人贵有自知之明,教育孩子更要头脑清醒,这也是《指南》给我的启示。
收获之三:你的成长我参与,让爱做得更好。
《指南》中给我启发最多的,还有教育建议。这些教育是写给教育者的,但更多的是写给家长的。因为教育决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事情,真正有效的教育更需要家园携手,合作共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老师。父母是否是称职的老师,很大程度上要看父母是否尽到了应尽的责任,是如何尽到责任的。那些眼里只有成绩,出了问题就往老师身上推的家长,实在是不称职的家长。关于如何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指南》用朴实的语言,给父母指导与启示:
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这话说起来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求孩子认真倾听别人说话,那么父母就要认真倾听孩子说话;要求孩子诚实守信,父母首先要诚实守信等等。我常常想,家长总是要求孩子这样做得好,那样要得第一,要孩子成为自己夸耀的资本;但却很少想想,自己是否是个优秀的父母,自己是否是孩子的骄傲。父母先给孩子做好榜样,是不是才更有资格要求孩子做得更好,这值得所有的父母深思。
其次,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很多家长在幼儿园时期就过早地将孩子的教育与小学衔接,提前学,提前练,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过于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而忽视了孩子品德、个性、健康、习惯等方面的培养。有人说,孩子的成长是场马拉松,是个漫长的过程,起跑得晚一些,并不能影响整体的进程,因为长跑拼得是能力,拼得是耐力,只有短跑才拼在起跑线上。相对于孩子长长的一生而言,幼儿园的教育,更是一个奠基工程,地基要挖得深,面要铺得广,地面要夯得扎实,将来方可树起高楼大厦。因此,每个领域都重要,每个方面都要培养。
第三,父母要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教育。《指南》中各个领域的目标,其培养途径都不能离开生活,我们不能期望孩子背下各种规则,然后自觉去做。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孩子通过体验、参与、操作,加深印象,形成感知。因此多带孩子活动,多带孩子体验,多陪伴孩子,是孩子成长的不二法门。
以上就是我作为家长,在认真阅读《指南》后的粗浅认识,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在孩子入园的起始阶段,能与《指南》相遇,对家庭教育而言,的确是一桩幸事。我们衷心地希望,在《指南》的`指引下,我对孩子的教育能向着明亮那方,启航,远行!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篇十八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不仅是一份指导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的纲领文件,也是一个风向标,它具体的说明了3-6岁学龄前儿童的发展水平和能力,为教师和家长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学习了社会领域部分,我了解了在幼儿园期间,老师的责任和任务是多么的重要。3-6岁是幼儿人格、性格、社交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老师的正确引导和细心的观察会促使幼儿各方面朝好的方向发展。老师不仅要帮助幼儿学会如何与同伴交往,而且还要教会幼儿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让幼儿习得现实社会中所必须掌握的社会技能。
教师要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幼儿往好的方向发展,培养关爱他人、诚实自信、自尊自爱等等优秀品质。孩子的发展在时时刻刻的进行着,在幼儿园学习生活的时间里,可能前一刻变现如此,下一刻又因为某件事或者某个人而发生改变。所以作为老师要时刻注意孩子的表现,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表情和动作,都可能预示着某种变化。在对老师的“五心”要求中,最难做到的也就是这个细心了。如果一个小朋友因为某件小事受到伤害,他可能没有跟老师说,只是默默的自己承受,但老师没有发现,没有及时的开导,那么可能会导致这名幼儿性格更加孤僻或者采取消极的方式解决问题,发泄情绪。因为孩子的是非观还没有完全确立,很多事情需要大人进行引导或者判断,所以对孩子们的细心观察是教师的最重要的工作任务。
其实不光是幼儿发展的社会领域部分,各个领域都需要老师们的细心观察,正确的引导。幼儿是一本本不断不断变换内容的书,需要我们细细翻阅,仔细品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篇十九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把孩子们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感受到孩子们的身心变化非常大,甚至孩子们的一些思想变化都出乎我的意料,每次对孩子的教育有点力不从心。前段时间在百部教育名著目录中看到《儿童发展》,便决心好好看看。
看了一段时间,确实得到其他教育书籍所感受不到的启发。《儿童发展》全书分五大部分,作者首先介绍了发展心理学领域的基本理论观点以及二十世纪的发展心理学研究策略,并从遗传与环境、生理与心理的关系上论述了儿童发展的基础,而后分别从认知、语言、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具体描绘儿童发展的轨迹。在最后一部分,作者以最新视角对儿童发展的背景,包括家庭、同龄人、媒介以及学校环境进行了深刻而周到的讨论。通读全书,你会很容易地发现在人生的每个时期我们每个人都要留下的足迹,清晰地看到我们每个人是如何从呀呀学语到出口成章的,是如何从一无所知、一无所能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是如何从完全依赖和依恋父母、自我中心到独立自主、自知知人、自利利人的,也会清晰地了解,在我们迈出的每一个脚步中,我们的父母、老师、同伴以及更广泛的社会传媒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它促使我们反思自己走过的路,警醒我们注意那些经常为我们所忽略的经验、教训,进而明白在未来生活中我们自己或我们的孩子应该做出怎样的人生选择。
这本书给我的很大印象是对于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注意儿童的各方面的特点,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素养,从而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使学生学得更好。因为教师不是一名教书匠,一名只会教死书的人。因为教育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门艺术.
在本书中,很多儿童成长的现象和问题在书中都能得到解释,很多的教育实践都能从书中找到它的理论依据。比如说,我们经常说的“差异是一种教育资源”,其实,它就源自于自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用维果茨基的理论可以对“差异是一种教育资源”作很好的诠释。维果茨基认为,社会文化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个性是通过他在别人面前的表现才变成自身现在的样子,这就是个性的形成过程。”“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开始把那些起初别人对他所采用的行为方式用来对待他自己。儿童自己掌握着各种社会的行为方式并把它们搬到自己身上来。”“一般我们可以说,诸高级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在某个时候曾经都是人们之间的诸现实关系。人家怎样对待我,我就怎样对待自己。”“模仿是儿童的一般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儿童自己实际所能达到的水平与经由别人给予协助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一段差距,即为最近发展区,如果孩子处于“最近发展区”内,给孩子一个自己不能独立完成但通过同伴或教师的帮助就能顺利完成的任务,学习就发生了,孩子也就能获得发展了。“差异”可以给不同的孩子构建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如何利用好“差异”资源,引发同伴间的学习,的确值得我们思考。
当然,这本书最大的好处还是能给你一种视野、一种高度、一种儿童的情怀,让你学会去关注孩子,关注他们生理发育、心理发展中的方方面面,让你试着去了解孩子,不仅知道孩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是“什么样”的,而且知道“为什么会这么样”,从而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行为准则。
这本有点厚有点枯燥的书或许要摆在我的书桌很长一段时间了,因为要读透它,需要我时时去结合实践研究研究。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篇二十
利用暑期放假,我翻阅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对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末期,应知道什么,能做什么,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为广大教师和家长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在实施过程中各领域教学不是孤立的,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注重各领域目标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因特别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原则。
通过学习《指南》我深刻的领会到整体性课程的重要性。它已经成为当今幼儿课程的发展趋势,我认为这种整合应该从三个方面:首先要强调课程内容的整合性,避免片面的把课程看成是分离的一门门学科。其次是实施者的整合性。每个具体的活动内容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出发有教师、幼儿、家长相互配合参与共同完成,因此新的课程的实施成功与否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师与课程之间的相互适应,他将一系列的理论的观点转化成课题内容的尝试,它对原有的课程内容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关注幼儿学习发展的整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以尊重幼儿为前提,以儿童为本。
尊重儿童的特点、兴趣、爱好、动机,遵循儿童适应性的原则,而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着个体差异,如:学习故事讲述《小桃仁》,有的幼儿能结合情境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有的孩子还能主动的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故事的内容,我们要给孩子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课程的编制要根据儿童的特点,在儿童现有基础上有一定提高和发展为原则,鼓励儿童去积极地发现和创造,课程的设计给教师和儿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师生共同建构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二、课程内容与儿童生活及社会现实紧密联系。
既要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独特性,又要强调课程的社会相关性,它不像学校课程内容那样有严密的学问逻辑体系,它更多的是培养幼儿的素质基础,重点在于促进幼儿发展。他与小学教育不同,既要适合社会要求又要适应幼儿年龄特点避免小学化倾向的发展,如学习欣赏古诗,重点是体会其中的语言美、节奏美、韵律美,比如《指南》要求4、5岁的幼儿能以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这一目标的达成可以与认识消防队员或解放军的活动相联系;如艺术教育《唱唱自己的名字》在学会唱自己的名字后,唱唱同伴的同伴;再唱唱周围喜欢的人,最后上升到唱唱我们共同的名字“中国人”,从唱自己名字的愉悦心情上升到自豪的唱出我是中国人,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建立初步的民族意识,把幼儿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潜移默化的引导儿童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培养儿童对社会的关爱。
三、课程的研究走向多学科的整合。
在《指南》划分的.几个领域中,并没有刻意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而是更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更关注幼儿健康、心理、社会性交往、生活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将知识与能力、情感课程整合,必须将儿童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这种综合就是将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途径进行整合的过程。
1.在活动目标上、将显目标和隐目标相结合;将主目标与次目标相结合;在课程内容上,将分科的“学科”内容整合成“领域”内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例如《指南》中班动作发展要求“能以匍匐,双膝悬空等方式钻爬”。为了达成目标的实施我设计了活动《穿过封锁线》把目标定位:第一感受爬的乐趣,学习匍匐强进的基本动作;第二通过跨越钻爬等活动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第三通过游戏体验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快乐。从目标中可以看出: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相结合,主要目标与次要目标相结合。它既要符合《纲要》要求“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儿童现有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现实要求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
2.在课程内容上将分科的“学科”内容整合成领域内容,并将有关内容进行合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我在设计《穿越封锁线》时候整合了艺术、社会、健康语言领域的内容,体现了多元化的的教学;在活动中始终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为争做小小飞虎队员练习本领,经过演练成为正式的队员,利用音效营造战争气氛,引导孩子勇敢的穿越敌人的封锁线越过战壕、跳过雷区、穿越电网到前线送粮食,途中实施加入发现敌人怎么办?队员掉队怎么办?等问题,让孩子即了解一些军人的生活常识又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知道在活动中要有团队精神,教学过程中,幼儿始终处在积极的参与状态中,当最后完成任务的时候,胜利的军号声,把孩子经过努力取得胜利的喜悦心情推向高潮,孩子没一起呐喊:“我们胜利了!”孩子们互相拥抱,充分享受胜利的喜悦。
因此,将“自然”和“社会”整合起来,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还何可以以季节变更和社会性节日为主线将有关内容进行合并;在课程实施的途径上,将游戏、教学、参观、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进行“优势”互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上,把情感、认知、行为、能力的培养过程互相结合在统一的过程中,以儿童积极体验为中心,将教育过程的知识性、趣味性、情景性和活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儿童学习的主体性。
四、在实施新《指南》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等各种教育资源体现教育的整合性原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带幼儿走出幼儿园,主动接触社会,充分利用社区环境中丰富的有教育价值的各种资源,与社区多个单位联合,建立教育实践基地:如:在交通中队,建立“交通法规教育基地”;在消防中队,建立“安全教育基地”;武警大队,建立“国防教育基地”;设立在关工委的教育办公室随时与老龄委敬老院联系,建立“品德教育基地”;建立“亲子教育基地”,建立“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为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扩展了空间,丰富了生活经验,开辟了幼儿教育的新途径。
充分利用教育基地丰富资源,为幼儿园教育服务。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学会自我保护。从小知法懂法,遵守交通规则。学做解放军,培养幼儿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亲自采摘,体验丰收喜悦。尊老爱老,萌发爱的情感。利用社区环境资源,扩展幼儿游戏的空间。
或许我对《指南》中“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的解读还不够深入,还比较片面,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会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断反思、实践,将《指南》的精神和经验落实到未来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