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胡杨说课稿(优质20篇)
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所总结的内容。接下来就是一些精选的实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
西风胡杨说课稿篇一
教材简析:《西风胡杨》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高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他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让学生感受新疆的奇特风貌以及神奇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的能力。
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学习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胡杨、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有关资料。
2、按课后思考题以及“指南针”的要求,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3、课件或挂图。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
让学生观看胡杨的图片(录像),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谈谈胡杨有什么特点。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不会读的请教同学,难度大的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读生字,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谈对胡杨的印象。
(一)理解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学习1、2、3、4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的有关段落。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1)从第一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美而又最古老的树,它生长在塔里木。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一亿三千万年前、百分之九十九、三千八百平方千米)。
(2)从第二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坚忍的树。
(3)从第三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无私的树。
(4)从第四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悲壮的树。
3、引导学生理解写法。
(二)理解胡杨的过去和现在。
(学习5、6自然段)。
1、指名朗读5、6自然段。
2、胡杨的过去怎样?
3、胡杨的现在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胡杨也有哭的时候……。
理解我的希望和信心(学习7、8自然段)。
1、我祈求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我站在……哪怕就三天)。
2、我坚信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胡杨的精神还在……将被激励)。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板书设计。
最坚韧。
最无私。
治疗伤者。
胡杨。
最悲壮。
祭奠死者。
最伟大。
激励来者。
西风胡杨说课稿篇二
1.学会1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识要求会认的1个生字。2.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采用“质疑——析疑——解疑”的途径学习2、3自然段。教学重点:
采用“质疑——析疑——解疑”的途径学习2、3自然段。教学过程:
同学们,在大自然中,你们都见过那些树?(松树、柏树、杨树、柳树、槐树......)是的,其实大自然中还有很多不常见的树种。(电视展示):看,这就是胡杨。它同被称作“活化石”的银杏树一样,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留下的古老树种。深秋的胡杨就如同枫树一样,黄的似金,红的似火。骆驼在林间悠然地散步,牧民骑着马,赶着羊群在林间穿梭。此情此景,你觉得胡杨怎样?(美丽)。
今天,我们就走进一篇描写胡杨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
1.屏幕展示:坚韧。
炙热。
不朽。
身躯。
滋润蒸熬。
人类。
围垦。
祈求。
西域。
耸立。
赐给根茎。
摄氏度。
摧肝裂胆。
2.指读。
3.强调平翘舌音:耸。
滋
赐
摧
炙
氏
4.强调字形。重点:祈。
韧
1.自己读全文,说说西风胡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能用上恰当的关联词来说一说吗?2.教师板书:坚韧、无私、悲壮。
1.深入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声读第二自然段。用——画出中心句,用o标出中心词。
(2)“坚韧”是什么意思?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具有坚韧的特点?(3)质疑:为什么说“胡杨是坚韧的树”?(4)抓重点词句解疑。
a.引导学生抓重点词体会胡杨生长环境的恶劣。
(零上四十摄氏度、零下四十摄氏度、侵入骨髓的盐碱、铺天盖地的黄沙。)。
b.如此恶劣的生长环境中,胡杨是怎样生存下来的呢?找出相关词语标出来。
(根茎长、穿透、寻找、深深植根)。
c.小结:正因为这样,他不怕侵入骨髓的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黄沙,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呀!
(5)有感情朗读。范读、引读、练读、指读。
2.学法总结,屏幕出示:
(1)朗读后画中心句,标中心词。
(2)谈对中心词的理解。
(3)针对中心词的质疑。
(4)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句解疑。
(5)感情朗读。
3.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学,教师巡视。
(2)汇报。
重点:胡杨的“无私”体现在哪?
a.芸芸众生并不知道胡杨,更不了解胡杨为他们做的一切,可胡杨“不在乎”。
导:如果用一个成语概括胡杨无私的这个具体表现,你会用什么?(默默奉献、不求索取......)。
b.把名利让给奇花异草,将猛烈无情的风沙留给了自己。导:如果用一个成语概括胡杨无私的这个具体表现,你会用什么?(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c.大家说的真好。浏览这段文字,胡杨的无私作者是用怎样的修辞方法表达出来的?(排比)。
d.指导朗读。
读后小结:胡杨默默奉献、不求索取、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无私情怀感动了你,也感动了我。让我们将这感人的话语深深印在脑海中吧!(齐背)。
e.上述排比句式任选一个练习说话。
4.仿写。
(1)浏览2、3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在构段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抓住特点,先总写特点,在具体表述。)。
(2)下面我们到田野里去看一看,仿这种写法说说看到的情景。
(3)播放课件。
(4)学生练习说话。
(5)指定学生说,评议。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西风胡杨说课稿篇三
《西风胡杨》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以神奇的大自然为题材,共选编了五篇课文,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感受大自然美的同时更要意识到:人类不仅有热爱它的权利,更有保护它的责任,西风胡杨教学反思。而注意作者是如何观察大自然的,想象文章用了哪些表达方法是本单元的训练专题,在《西风胡杨》的教学中,除了要继续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外,还要继续学习作者观察大自然的方法和写作的表达方法。
《西风胡杨》是一篇感物吟志的散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坚韧、无私、悲壮的可贵品质,抒发了对胡杨的热爱、同情和赞美之情。
以新课程标准以读促讲,自主感悟的理念为指导,课前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设计理念为:1、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感悟。本文是一篇状物散文,语言优美,充满激情,散文之魂“情”动其间,让孩子们在饱含各种情感的读中理解课文内容,领略胡杨精神,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2、抓住“两个版块”,体会两种情感。一是学习“胡杨之最”部分,体会作者对胡杨的赞美,二是学习“胡杨之悲”部分,体会作者对胡杨的同情。在要求学生了解胡杨的特点,领会作者仔细观察,运用对比,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为了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将质疑的方法教给学生。例如;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借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提问,逐步学习了解总起句和中心句。
胡杨是生长在沙漠里的.一种树。学生并不熟悉,课文中有两幅插图,但是并不清晰。于是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图片,让学生更了解胡杨。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这些图片在放映时速度太快,一闪而过,加之图片过多,学生只是在看大屏幕,没有注意到书本上的内容。课堂上师生没有很好的配合学生答非所问。由于过度紧张,原来预想好的程序紊乱。朗读的时间少,没有注意到“美文美读”
西风胡杨说课稿篇四
生1:胡杨是最古老的树种。
生2: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有全世界最大的胡杨林。
师:从“一亿三千万年前、百分之九十、三千八百平方千米„„”中,你可以了解到什么?
生:我了解到了沙漠的辽阔。
生:我了解到了胡杨林的广袤。师:同学们,一起将最后一句话读一下。
生:胡杨林的生命力顽强。
师:是啊,由这里我们知道了胡杨的古老与胡杨林的广袤。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次默读第2、3、4自然段。
生:(默读)。
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7生:我了解到胡杨有三个特点: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
师:同学们是从哪里看出了“胡杨,是最坚韧的树。”呢?(出示课件)。
生1:“深达二十米、零上四十摄氏度、零下四十摄氏度。”说明胡杨的生长环境非常恶劣。
师:说的很好,胡杨就是在沙漠的恶劣环境中成长的,这更加显现出了它的什么?
生1:生命力顽强。
师:你又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了“胡杨,是最无私的树。”?
生2:“他们„„让给„„,让给„„,让给„„而将„„留给„„”
师:棒极了!(出示课件)请同学们一起将这句话读一下,一起感知胡杨的无私。
生:(齐读)。
二、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师: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是否想对胡杨说些什么呢?
生:胡杨你太棒了,我要向你学习这种坚韧、无私、悲壮的精神,在以后的学习中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学习。
生:(齐)应该。
9师:是啊!它们不仅是一种顽强古老的树种,更代表了一种可贵的品格。
三、课后作业。
师:课下的时候,请同学们将本课的生字写会,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及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师:下课。
生:老师再见!
西风胡杨说课稿篇五
“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这是什么树?西风胡杨!
西风胡杨每天和沙子为伴,与狂风做友。默默无闻地耸立在沙漠中。他用自己粗壮的身体,抵挡了一次又一次的风沙。虽然斑斑盐碱深入骨髓,即使滚滚黄沙铺天盖地,可他就像一道坚韧不拔的屏障站在沙漠的前方。他前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后方却是青山绿水的村庄。他将荣华富贵都给了牡丹,炎炎骄阳都自己抵挡。
胡杨的命运并非像我想象的那么美好。由于胡杨的坚韧、挺拔,保护了大量的动植物,孕育了整个西域的文明,可拓荒与战争破坏了胡杨的生存环境。现在,那些曾经被胡杨呵护过的上游人民却又拦水造坝,使胡杨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看到这里,我不禁思绪万千。胡杨的这种为大自然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为它遭受这样残酷的命运而感到可悲。我真希望上苍能够再赐点水给胡杨。
我们保护鸟类、爱护鸟类的问题与《西风胡杨》中保护胡杨、爱护胡杨的问题恰如一辄。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们因乱捕杀小鸟使一些鸟类踏入濒临灭绝的地步。而《西风胡杨》中人们因破坏了胡杨的生存环境而使胡杨陷入生死存亡关头。因此,我们要好好保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
最喜欢这句:“直到某日,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烈烈西风中有无数声音回答:“我是胡杨。”这就是胡杨,西风胡杨!
西风胡杨说课稿篇六
生:起立,老师好!3。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老师布置的课前预习工作,你们是不是完成了呢?
生:完成了。
师:哪位同学展示一下你所收集的关于胡杨的资料?
生1:胡杨,又称胡桐,杨柳科落叶乔木。
生2:树高15—30米,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干旱,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
生3:师:同学们做的都很好,现在请同学们来看一下,老师搜集的关于胡杨的图片(出示课件,展示关于胡杨的图片)。
师:看到这些图片,你认为胡杨是怎样的一种树?它有什么特点?
生1:不屈不挠。
生2:生命力顽强。
生3:美丽、坚强。
生4:生存状态恶劣。
师:同学们,这就是胡杨,他们同被称作“活化石”的银杏树一样,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留下来的古老树种。
生1:课题为什么是“西风胡杨”?
生2:作者在祈求什么?
生3:胡杨为什么会哭泣?
4生:课文中寻找。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整体感知。
师:对,我们需要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那么,就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下这篇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提两点要求:
1、轻声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2、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出示课件)。
生:(认真阅读)。
师:现在,老师就检查一下,同学们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出示课件)。
生:(读)。
生:“祈求”的祈应该读二声,而不是三声。
师:对,“祈求”的祈应该读二声。还有吗?
生:“根茎”的茎应该读一声,而不是四声。
师:很好,根茎”的茎应该读一声。同学们,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错误呢?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两个字的读音。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之间互相检查一下认读情况。
生:(互相检查)。
师:很好,每位同学都很积极。接下来,请大家一起读一下。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的棒极了。
师:我们认识了字的读音,是不是还要注意一下它的书写呢?现在,请同学们将上面的词语认真地写两遍。
生:(书写)。
师:完成后,请同学们小组之间,认真检查一下。
5生:(检查)。
师:同学们,哪些字出现了错误?
生:韧氏炙摧祈域。
师:(板书指导)。
师:我们了解了字音、字形,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字义。哪位同学知道“坚韧”的意思。生1:坚固柔韧。
师:很好,抓住了词语的意思。“坚韧”就是坚固有韧性。你能用它造句啊?生1:胡杨是一种坚韧的树。
师:很好。哪位同学知道“炙热”的意思?
生2:非常炎热。
师:好。“炙热”就是像火烤的那样热。你能用“炙热”造句?
生2:胡杨能在零上四十摄氏度的环境中生长。
师:很好。“祈求”是什么意思呢?
生3:祈祷请求。
师:“祈求”就是恳切地希望或请求。你能用“祈求”造句?
生3:我祈求人们,对胡杨多一些关注。
师:3位同学的回答都很棒。都能根据课文的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并造句。其它的词语的意思请同学们在课下完成。
西风胡杨说课稿篇七
最近,我读了潘岳的《西风胡杨》,十分难忘。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胡杨是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的古老树种,作者以充满激情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可贵品质,同时也对它的命运深深同情。
在文章中,我最难忘的还是胡杨被成为“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是的,胡杨是悲壮的,它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它们生前为保卫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枝桠奇屈的身躯仍然坚定地挺立着。它们每天只能和自己说话,在寒冷的夜晚独自哭泣。()。
但,我想,胡杨自己一定不这么想。它们白天在阳光下挺立,面对瀚海风沙,风吹过它们的叶子,那哗哗作响的叶片告诉沙漠,那是它们无惧的放声大笑。它们在月夜里伫立,悄悄地叹息,它们的思念犹如它们的根,恨不能长至万里,回到中原的怀抱。但它们知道,它们不能移动毫厘,因为它们的身后,是亲人的甜梦好觉。它们甚至在死后仍要挺立着身躯,那是因为要挡住风沙,为了和风沙抵抗把生命留在了沙漠中。他们后悔吗?不!永不后悔!为了它们心中的那个信念,它们坚持着、坚守着、坚定着,哪怕孤独百年、千年甚至万年。就像诗人描写中的那样: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你听到了吗?胡杨对上苍的回答,犹如一曲亘古的绝唱,久久的在这片沙漠中回响……。
西风胡杨说课稿篇八
课件演示)在茫茫的大漠,当黄沙袭来时,所有的生命都折服于沙漠的肆虐时,河流退却了,人群退却了,就连那雄伟的城堡也被掩埋了。然而,有一个绿色的精灵以不屈的精神与沙漠抗争,与风暴搏斗,它就是——胡杨。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西风胡杨》一课。师板书课题。
课文不仅写了胡杨树,还写了“我”,写了我的什么呢?读课文第七自然段。师板书(最美、最坚忍、最无私、最悲壮)。
指名由学生回答:我的祈求和我的坚信。引导学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着回答胡杨是最美的树那位学生)这是最美的胡杨树,你来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好吗?
1、品读“只生在沙漠”的“只”字,体会胡杨的生存环境恶劣。
2、品读“一边是xx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的塔里木胡杨林”。从面积上比较,大沙漠和胡杨林哪个大?谁来读大沙漠那一句?读出大沙漠的“大”。
师:在这么大的沙漠里,却生长着秋意盎然、生机勃勃的胡杨林,这就是一种美,一种壮美!生读胡杨林的那一句。
生齐读这一自然段。读出沙漠的大和胡杨的美。
(指着回答胡杨是最坚忍的树那位同学)这是最坚忍的胡杨树。在课文第几自然段?(第二自然段)。
谁来读第一句?谁来读二、三句?
师:第一句是概括地写胡杨最坚忍的树,那二三句就是——具体地写胡杨的坚忍。这是一种概括与具体的段落写法。
指名,你来读第二句。你读出了什么?(胡杨的坚定)。
指名,你来读第三句。生读:它能在零上四十摄氏度的烈日下耸立。这是胡杨耐热。生读: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挺拔。这是胡杨——耐寒。xx耐碱、耐旱。胡杨能耐热、耐寒、耐碱、耐旱,说明胡杨有极强的忍耐力。这就是胡杨的忍。现在你知道坚忍这个词的意思了吧?——解词:坚忍就是坚定而有忍耐力,不动摇。
品读“可它们不在乎,将xx留给了自己”。
重点品“留”。留什么?摧肝裂胆的风沙、破坏力极强的风沙。这一留就留出了胡杨的最无私。再读这句话。
(走到回答胡杨是最悲壮的树的那位同学身边)这是——最悲壮的胡杨树。我想请你来读第四自然段。
同学们好好读读这个自然段,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用笔把它画出来。
品读: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胡杨生一千年,死后一千年,倒下一千年,一共是——三千年,时间长不长?生命力顽强不顽强?这就是最悲壮的树,再读这句话。
还有画其他句子的吗?品读:xx死后仍枝丫奇曲地挺立着。看着那指向天空的枝丫,你想到了什么?(诉说、控诉、祈求xx)诉说着什么?怎样诉说?看着那指向大地的枝丫,你又想到了什么?(问地)问什么?怎样问?这就是最悲壮的树,再读这句话。
在历史的长河里,这最悲壮的、可歌可泣的胡杨又是怎样过来的呢?
演示课件,师配乐旁白。听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
1、胡杨的数量在骤减;。
2、战争毁灭了大量的胡杨树;。
3、楼兰文明、罗布泊消失;。
4、拦水造坝围垦开发等拓荒行为,使河流断流。
5、沙漠化越来越严重。
用课文中的一句来说,就是“拓荒与征战,使水和文明一同消失在干涸的河床上。”除了水和文明一同消失之外,消失的还有大片大片最美的、最坚忍的、最无私的、最悲壮的胡杨树。
是啊,人们拓荒一日不止,胡杨流泪就一日不停,后代噩梦就一日不醒。
于是,我想哭,为谁而哭?读——我想哭,想为那些xx的精神而哭。重点指导“为那死而不朽的精神而哭”。个别读,男女读,齐读。
然而我不会哭,因为我坚信,读——“胡杨还在xx苍天的眼睛还在”。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问呢?(板书:苍天的眼睛)。
因为有了坚信有了希望,那些伤者将被治疗,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将被激励。终有一天,我们又会看到大片大片的葱郁的生机勃勃的胡杨林。
想听老师读这一自然段吗?(播放课件)音乐起,师范读。你们读。音乐起,学生读。
师利用板书勾画出一棵树,这就是胡杨,(指着课题)这就是西风胡杨,这就是烈烈西风中的胡杨,是(最美的、最坚忍的、最无私的、最悲壮的,有死而不朽精神的胡杨,有一息尚存绝不放弃的胡杨,有奋勇拼搏精神的胡杨)。
看着这样的胡杨,上苍也被感动了,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学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
师: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生读:烈烈西风中有无数声音回答:我是胡杨!(指着板书)再问:你们是谁?生回答:“我是最美的胡杨!我是最坚忍的胡杨!我是最无私的胡杨!我是最悲壮的胡杨!”
西风胡杨说课稿篇九
我读过一篇文章名字叫《西风胡杨》。
胡杨是秋天最美的树,也是最坚韧的树,它的根茎很长,长达二十米,穿过流沙,寻找地下的泥土。它不怕热,也不怕冷。胡杨是最无私树,它保卫身后的城市和村庄。胡杨是最悲壮的树,它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胡杨大多数因人们大量地砍伐而死。
我明白了只有无私的人才是最美的。
其实比起胡杨来,我十分的渺小,渺小得很像一粒尘土。我没有胡杨那么坚韧,十分软弱,遇到一些事就退缩了,不敢向前走。我也没有胡杨那么无私,总是考虑自己,没想过别人。不过我没有它那么悲壮,我有爸爸有妈妈,还有一个幸福而又温暖的家。胡杨就被人砍倒也毫无怨言。我一定要改正自身的毛病,学习胡杨的优秀品质,做一棵“小胡杨”!
西风胡杨说课稿篇十
今天有节公开课,上的是初三的《西风胡杨》。上完课,便听评课。
评完课,听取了许多老师的意见,我对我的教学作出如下的教学反思:
所以,针对这三点,我必须解决三个问题:1、增强时间意识;2、寻找引导学生质疑的方法;3、如何突出重难点,很好地解决问题。
反观第一点不足,有两点原因造成:1、复习引入部分过长;2、学生质疑时间过长。可以在这两方面改进。另外,有个老师给了我有趣的提议:不断看手表。
纵观我自己刚上完的这节课看来,让学生质疑的部分明显缺乏指导,效果欠佳。所以,我对上述问题的态度是:在理解《西》的时候,学生质疑部分教师导的要多一点。对像《西》这样的文章,比较深,比较难,一般都适宜采取这样的办法。
解决重难点的关键词眼是:围绕重难点反复。扣住重难点设计教学环节。
教研员给我的好建议:
2、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提有价值的问题。
这次教学大大有别与以往:
1、以往上课,借鉴名家的多。例如07年上《清平乐*村居》,获市优秀课例一等奖,借鉴窦扣梅。这一次,自己来。
2、以往的公开课,都交底给学生,有无数遍的演练,这次,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3、结果是不如以往好。一些多次听过我的课的老师,都有一致的看法。
只有我知道,这是自己的一次大突破。把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充分地暴露出来,还原我上课的本色,有点不顾颜面,也有点扫颜面,但是,收获很大。这样的转变源于国庆前夕到茂名参加的教研活动。会上,一省教研员说:名家的东西,我们欣赏即可,我们应该更关注我们原生态的本质的课堂教学。所以这番话给我的启示是:走一条切合自己实际的、真真正正属于自己的教学教改之路。齐白石说:似我者生,学我者死。不想日后的教学之路是死路一条,就要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子。
引用一个没听我这节课,但听到周围老师对我这节课的议论和评价后说的一句话:或许你这节课上得不算成功,但肯定很有价值。
现在,我想对自己说:我豁出去了,就为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是可以让我一直在教学这条路上,不断走深、走远的最宝贵的东西!
这条路,我刚开始走……。
西风胡杨说课稿篇十一
随后细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胡杨的品格。然后再让学生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和让自己最感动的句子,并说说感动的理由。我紧紧抓住了“坚韧、无私、悲壮”这三个拨动心弦的词语,利用一张张震撼人心的图片,适时引导,把学生的认知愿望和情感完全激活了。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好地运用形式多样的批注法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调动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使学生的情感和文本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能通过朗读感受到胡杨的特点,但由于前面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学生对于重点词语、句段表达的意思和传递的`情感可能理解得不到位。
本文是一种典型的总分构段方式。除了让学生读,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胡杨的品格以外,还学习了作者的表达方式,但由于时间不足,学生对文章结构的认识有些浮浅。
总的说来,我觉得这篇课文的教学还是不满意的,只是完成了任务,但实际教学效果不如人意。我想如果能摒弃平时上课的随意性,精心设计过渡语,让每个环节都能环环相扣的话,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
西风胡杨说课稿篇十二
《西风胡杨》是我特爱特爱的一篇文章。备课时,我曾读得心潮澎湃。说实话,学这课之前,我居然不知道沙漠中生长着这样一种坚韧、倔强而无私的树(真是孤陋寡闻啊)。我被胡杨不屈不挠的品格深深震撼,我被作者精彩绝妙的文笔深深折服,我被作者深厚丰富的情感深深感染。对胡杨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对胡杨的同情关注之心也自下而上,对胡杨的前途命运也深深忧怀。那如何让学生来完成与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体会作者波澜起伏的情感,理解作者那深奥磅礴的文字,这成了我备课的关键。
首先,教学的基调定为读。由于这不是一篇单纯状物的文章。作者借胡杨的天然素质和品格,表达自己对人类崇高理想和可贵品格的追怀,从而引发读者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对小学生来说,深入理解课文,感悟作者的深刻思想是不太容易做到的。所以我首先定为让教师少讲,学生多读,让他们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出准确,读出感情,读出感动。
第一课时,简单谈话引入,老师充满感情的读。也许是受了老师激情昂扬的`朗读的影响,学生第一遍也读得有滋有味;然后再让学生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和让自己最感动的句子,并说说感动的理由。学生兴趣盎然,时间转瞬即过。
力不是很集中,所以效果只是一般。
后面难点段的分析,学生基本能体会,但我觉得学生回答问题的全面和想问题的深远真是差距很远。比如同样一个问题:你觉得上游的人做得对吗?为什么?我班学生只能回答:不对,因为他们让胡杨缺水了,胡杨生存就困难了。而二班学生回答的不仅是这些,还说“这些人们只考虑到他们的眼前利益,根本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子孙后代,就连胡杨都能为人们考虑,甘心为人类、地球做出应有的贡献,而那些上游的人却不能做到,真的是太自私了。”回答精妙!我不知是自己启发不当,还是学生启而不发。
总的说来,我觉得这篇课文的教学总体还是满意的,只是完成了任务,但预设和生成还是有一定差距,没有完全达到“教学微笑,学生激动”的效果。我想如果能摒弃平时上课的随意性,精心设计过渡语,让每个环节都能环环相扣的话,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
西风胡杨说课稿篇十三
自开学以来,学校积极响应洋思教学的先进理念,不遗余力地鼓励并号召我们全体教师尝试运用“洋思”模式在教学中实践。我以《西风胡杨》为例做了大胆的尝试。现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得与失总结如下:
1.用真实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上课伊始,我先给学生展示一组胡杨的图片,让他们对胡杨有初步的了解。看完以后,有的学生说胡杨留给自己的印象是美,有的学生说胡杨已经伤痕累累,太可怜了!还有的说胡杨在沙漠中很孤独!……进而出示有关于作者潘岳的简介和“帮你了解”两个补充内容为学生后面理解作者的情感做铺垫。
2..用清晰的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3.俗话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我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教授学生学习方法。比如给文章划分层次这一教学环节,我总是和学生一起重温给文章划分层次的要领,久而久之,多数学生根据要领能很快完成。当然也有产生分歧的时候,有时候学生们争论得很激烈,我认为学生们围绕同一个问题产生分歧应当是好事,因为课堂上本来就应该有异样的声音存在,这才能使大家进步。在我的引导下,意见最后达成一致。还有我发现文章的第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同,内容相似,就有了我先详细讲解第二自然段内容,三、四自然段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的想法。在讲解第二自然段时,从抓中心词和重点句入手,帮助他们深刻理解胡杨的品质。在此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让学生关注学法,讲完之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本段的学法,回答问题的学生都能说出其中的三、四个步骤,我又用ppt完整地展示学法,在明确学法后采取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办法,让他们自学。语言是一门艺术,我用了一些激励性的话语使学生自学氛围空前高涨,每个人都是一副不甘示弱的样子。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心里暗暗自喜。在反馈时学生们都争着、抢着回答,效果很好。
4.配乐朗诵,激发情感。
学生朗读时我选用了不同的背景音乐。文中1-4自然段是介绍胡杨的地理位置及赞美胡杨的品质的内容,我选用了比较柔美的音乐,帮助学生走进意境。5-6自然段写的是胡杨孕育了西域文明,但拓荒与征战破坏了它的生存环境,我选采用了班得瑞的名曲《童年》,那哀伤的音乐透露出胡杨对往日西域文明的惋惜以及唤起民众对自己命运的关注。在不同的背景音乐的陪衬下,学生朗读起来更能够走进作者心灵,走进胡杨。
当然初次尝试“洋思”的我,在教学过程中更存在不少缺点:
1.初次使用洋思教学模式,由于对其先进理念领悟不深,因而还处在摸索阶段。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太充足,导致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2没能完成,不得不延续到第二课时,造成“前松后紧”的局面。
2.虽然花了很大的精力自己制作课件,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过遗忘播放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学思路清晰,但对课件的使用梳理还很不够。
3.第7、8自然段虽然能抓住“祈求”和“坚信”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但没有讲透。这一点我们几位老师都感到特别困难,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4.学生在汇报第3、4段胡杨“无私”和“悲壮”的品质时,如果能全部板书上就能更好地为学生背诵其中的一段理清思路。但是由于我写粉笔字的速度较慢,只能板书中心词.从而导致学生的背诵没能更好地完成.
5.在“总结写法,指导写法”这一环节,草草了事,后来又利用中午时间进行补救。
以上几点不足都说明我驾驭课堂的能力还很有限,基本功不扎实,时间分配不合理,在处理教材等问题上与老教师还存在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学习、探究新课程标准,深刻领悟其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扎实训练教师基本功,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西风胡杨说课稿篇十四
胡杨是秋天最美的树,也是最坚韧的树,它的根茎很长,长达二十米,穿过流沙,寻找地下的泥土。它不怕热,也不怕冷。胡杨是最无私树,它保卫身后的城市和村庄。胡杨是最悲壮的树,它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胡杨大多数因人们大量地砍伐而死。
我明白了只有无私的人才是最美的。
其实比起胡杨来,我十分的渺小,渺小得很像一粒尘土。我没有胡杨那么坚韧,十分软弱,遇到一些事就退缩了,不敢向前走。我也没有胡杨那么无私,总是考虑自己,没想过别人。不过我没有它那么悲壮,我有爸爸有妈妈,还有一个幸福而又温暖的.家。胡杨就被人砍倒也毫无怨言。我一定要改正自身的毛病,学习胡杨的优秀品质,做一棵“小胡杨”!
西风胡杨说课稿篇十五
《西风胡杨》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可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厚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首先,五年级学生已熟练掌握了抓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学习方法;其次,学生已经养成了“批注式阅读”的学习习惯,能够圈点批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另外,学生具备了读写结合的能力,可以将学习过程中的感想付诸笔端。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同情和赞美之情以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丰富的图片资源、开放式的网络资源、形式多样的批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形成独特的阅读感受,进而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归纳课文的写作方法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3、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记住本课生字新词,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胡杨特点。读懂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抓住关键词句,了解胡杨的特点,领悟胡杨的精神内涵,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之心。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胡杨、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有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一)图像引入,初读感知。
人生的历程,其意义不只是生命的流逝,更在于要从生命的.长河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前不久,老师看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散文,是写一种生长在沙漠中的生命。(出示胡杨图片),生下来一千年不死,死了后一千年不倒,倒下去一千年不朽!这就是潘岳笔下的《西风胡杨》。今天我把这篇文章推荐给大家,相信同学们阅读之后对你的人生更添一份审视!。(出示视频)。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1)从第一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美而又最古老的树,它生长在塔里木。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一亿三千万年前、百分之九十九、三千八百平方千米)。
(2)从第二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坚忍的树。
(3)从第三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无私的树。
(4)从第四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悲壮的树。
指名回答:可以用文中的几个词或几句话来概括。(坚忍、无私,包容,悲壮等)。
3、教师小结: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和句子,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把握文章的脉络。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一段激昂的音乐中欣赏胡杨在荒凉的戈壁上以各种姿势挺立的图片,使学生对胡杨有了一些整体的感知,轻松的课前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研读共赏,精读延伸。
1、身处茫茫大漠的胡杨在作者笔下是那样的坚忍、无私、包容和悲壮。文中哪些地方具体地写出了胡杨的这些性格特点?请同学们找出最打动你的句子读一读。
2、你能就文中的这句话提出有价值的观点或问题吗?指名交流,共同赏析。
3、对于这样的一种树,你有着什么样的感受?(喜爱、尊敬、折服、惋惜……)。
4、你想更深入地了解胡杨吗?请同学们自主选择阅读“美文共赏”栏目中的资料,四分钟后向大家汇报你的学习收获。(有随感——“胡杨撼无声”、胡杨兄妹、胡杨生物特性、胡杨林的消退、又见胡杨、胡杨凯歌)。
5、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口头叙述或在网站的留言板里直接留言均可。)。
6、文中有一句话说得多好呀!中华大地上,……撑起整个江河大川。(指名一学生读。)。
7、学到这儿,同学们还觉得作者潘岳仅仅是在写胡杨这种树吗?在中华大地上,有没有像胡杨一样平凡而伟大的人呢?请大家阅读“走近人物”里的资料。(任长霞、徐本禹、袁隆平、中国女排、白礼芳)。
8、学生浏览“走近人物”的资料。
9、交流汇报:你发现这些人和胡杨有何相似?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课文1——4自然段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有关词语以及有关句子,让学生在读中进行感悟和想象,体会胡杨之最,体会作者对胡杨的喜爱和赞美,还用身边的人和胡杨作对比,学习了这部分内容的写法,为学生今后的作文打下基础。)。
(三)品读移情,感情升华。
1、教师范读:此时,看到这一大片枯杨(出示图片),我除了感动、悲伤之外,更多的是敬重!文中最后部分的一段文字最能表达老师此刻的心情。“我站在这孑然……,我是胡杨。”(引导学生齐读)理解我的希望和信心。
(1)、我祈求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我站在……哪怕就三天)。(2)、我坚信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胡杨的精神还在??将被激励)。
2、教师谈话:读着这段文字,让我又想起了司马迁、李时珍、哥白尼、居里夫人等等!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这是老师自己的阅读感受。
4、学生范读:教师请学生推荐几名的学生到前面示范朗读(配图、配乐),并引导学生评价。(学生对朗读设计缘由的阐述很重要,通过叙述加深对自己全文的理解和同学们之间的交流。)。
5、教师板书:谁能猜透其中的意蕴?一开始学生的回答很一般,如十字架、一滴水,一滴泪,继而我再启发思考,就有学生回答:胡杨的死而不朽的气节,地球的最后一滴水、胡杨的伤心泪、胡杨的无奈的泪、上苍的泪、我的泪,也有一个同学说那不是泪,而是血,胡杨为人类奉献的最后一滴血!同学们的发言多精彩呀……)。
(设计意图:“品词句——谈感受——指导朗读”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升华情感,感受胡杨的生存环境,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还指导写作方法。)。
(四)全课小结。
是呀,这就是胡杨,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应该追求的一种人生吗?一花一草,一叶一菩提,胡杨留给我们的思考太多了,我们对胡杨坚韧、无私、悲壮的品格产生了敬佩之情,因为它们不仅是一种顽强古老的树种,它们还代表了一种可贵的品格,可是,作者为什么而担心?胡杨的的命运将会有怎样的遭遇呢?如果你是“上游的人们”你会怎样做呢?我们下节课再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课文语言文字的精美,让学生读中自主感悟,深刻体会到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西风胡杨说课稿篇十六
在教学《西风胡杨》5-8自然段时,我提出“同学们,而今,如此坚韧、顽强,为着人类默默奉献着的胡杨又遭遇着什么呢?”再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5-8自然段,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品读完课文后,他们的表情变得严肃,有的凝重,有的愤怒,有的悲哀……这时,马上让他们谈谈自己品出了什么味道?心中有什么感觉?他们有的说到:从“两千年前胡杨繁盛,孕育出西域文明”品味出甜甜的味道;从“胡杨也有哭的时候……”品出咸咸的味道;从“他们想求人类……”这一句品出酸酸的味道;从“我看到塔里木与额济纳旗的河水在骤减……”这句话品出辣辣的味道,从“我怕……我担心……”这一句品出苦苦的味道……。这整个过程,我都站在一旁静静地倾听,放手让孩子们说出各自不同的感受。
“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哪怕就三天。”引导学生理解这一句时,我结合课后第3题,让他们抓住三个“祈求”,理解了每一个“祈求”所包含的不同意思,让他们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完成这样一道填空题:(课件展示)“此时此刻,我们也来到了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我们继续祈求,祈求……”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第五自然段的内容,祈求“上游的人们不要拦水造坝围垦开发”,联系我们的.生活,祈求“人们要节约用水,要爱护地球水资源”…….学生们的想象空间打开了,发言也就更加踊跃了。这一环节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真情,体会胡杨之“悲”。而且紧扣了本单元关注环保,爱护大自然的主题,让他们意识到:人类不仅有热爱大自然的权力,更有保护大自然的责任。
西风胡杨说课稿篇十七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赤眉镇北岳中心小学的邵高峰。我今天要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胡杨赞》的教学设计。我的说课内容是这样安排的:先说教材,教学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则进行综合阐述,辅以课件,然后出示教学流程图和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先来分析教材。
《胡杨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教材的编排意图在于:尊重生命的美好境界。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感受生命的顽强,意志的坚定,想象的美好。
1.精读课文,了解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原因,感受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献的精神。
2.用自己的话赞美胡杨,激发学生对胡杨的崇敬之情。
3.初步体会象征的手法,发现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钟情于胡杨的原因,感悟作者对像胡杨一样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人的赞颂之情。
基于教材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依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第三学段提出的要求,我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新课标理念的以下几点。
第一点是情感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体现语文的性质,即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我认为应该以人文性来带动工具性,力求从感性的情感、思想、方法、态度入手,再进入理性的语言文字的学习、体悟和感受。就本课而言,我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中,都力求感情入手,以带动学生领会词语运用的准确,修辞手法的多样,文本语言的优美。上课伊始,我就用节奏鲜明、充满激情的导语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茫茫戈壁,漠漠黄沙,多少生物无法生存,多少生命销声匿迹,然而有一种树木却在这里顽强生存,这种树木就是——胡杨。这样以教师的情带动学生的情,使学生一开始就对胡杨产生了好感,产生了敬意,学生再带着这种情感去读书,去品味,读出胡杨的'“眼泪”,读出胡杨的“独特的长相”,读出胡杨的“独特的生存环境”,品出胡杨的顽强的生命力,强大的适应能力,品出胡杨坚强的意志,最终又将文中的情、作者的情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从而高效落实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情感的课堂,犹如没有水的池塘,毫无生机与活力。
第二是感悟的课堂。感悟不是告诉,不是分析,感悟不光是理解。感悟应当是刺激,是探究,是体验。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实只有体验才为实,只有体验得到的知识、思想、道理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身的一部分。因此,在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多种方式给学生体验的机会。激情导入之后,我为学生出示了多幅胡杨的图片,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胡杨的样子,胡杨生活的环境,使学生对胡杨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认识。然后抓住“钟情”一词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作者钟情的是胡杨的“无人关照、弓腰驼背、粗茶淡饭”,也就是钟情胡杨的顽强的生命力,这是一种内在的美,是一种精神气质,是毅力,是意志,所以“叫人动心”。此时学生的体验更深了一层,教师顺势追问:除了顽强的生命力之外,胡杨还有什么更让我钟情之处?学生带着问题再读文本,就会从第七自然段中找到答案:胡杨默默奉献,从来没有索取。那么胡杨都奉献了什么呢?我采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体验:它的树干——,它的枝叶——它流出的“眼泪”——,这是怎样的贡献啊?这是——(彻底的贡献),这是(毫无保留)的贡献,这是(无私)的贡献,这样的品格,怎不叫作者(“钟情”),怎不叫人(“动心”)呢?此时,学生对于胡杨的认识已经深入到精神内涵,心中充满着对胡杨的敬佩和热爱之情,这就为下一个教学环节“赞胡杨”做好了铺垫。在“比胡杨”环节中,引导学生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后,我设计了换词语读:一组学生读“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另一组学生把“生命”换成“胡杨”读,让学生体会:由胡杨而产生对于生命的感悟,这是胡杨带给人们的更宝贵的财富——精神财富,从而体会本文象征手法的作用,明白作者是不单单是在赞美胡杨,更是在赞美像胡杨一样的在恶劣环境下默默奉献的人。
第三是交际的课堂。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是交际的工具,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我们不应单单在口语交际课上让学生进行语言交流,而应该在识字、阅读、作文教学中都有交际。交际不是回答老师的问题,也不是回答同学的问题,交际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方法是把问题变成对话,在对话中解决问题,在对话中运用语言、积累语言。在“爱护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学生扮演作者,面对胡杨发出感叹;教师采访学生:胡杨这么丑,你爱它什么呢?师生对话不仅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还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
总之,这样的的设计呈现出的是一个书声琅琅的课堂,一个充满浓浓语文味的课堂,一个滋润师生心灵的课堂。但由于水平所限,我的教学设计和说课还存在着不足,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的,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但我们宁要真实的遗憾,也不要虚假的完美。最重要的是,我们在不断地追求和探索!我的说课结束,希望大家多多指教,谢谢!
西风胡杨说课稿篇十八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胡杨、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有关资料。
2、按课后思考题以及指南针的要求,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让学生观看胡杨的图片(录像),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谈谈胡杨有什么特点。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不会读的请教同学,难度的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独生字,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谈对胡杨的印象。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的有关段落。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1)从第一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美而又最古老的树,它生长在塔里木。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一亿三千万年前、百分之九十九、三千八百平方千米)。
(2)从第二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坚忍的树。
(3)从第三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无私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词语:屏障芸芸众生句子:它们让给,让给,让给而将留给。
(4)从第四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悲壮的树。
3、引导学生理解写法。
1、指名朗读5、6自然段。
2、胡杨的过去怎样?
3、胡杨的现在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胡杨也有哭的时候。
西风胡杨说课稿篇十九
课件演示)在茫茫的大漠,当黄沙袭来时,所有的生命都折服于沙漠的肆虐时,河流退却了,人群退却了,就连那雄伟的城堡也被掩埋了。然而,有一个绿色的精灵以不屈的精神与沙漠抗争,与风暴搏斗,它就是——胡杨。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西风胡杨》一课。师板书课题。
课文不仅写了胡杨树,还写了“我”,写了我的什么呢?读课文第七自然段。师板书(最美、最坚忍、最无私、最悲壮)。
指名由学生回答:我的祈求和我的坚信。引导学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着回答胡杨是最美的树那位学生)这是最美的胡杨树,你来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好吗?
1、品读“只生在沙漠”的“只”字,体会胡杨的生存环境恶劣。
2、品读“一边是xx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的塔里木胡杨林”。从面积上比较,大沙漠和胡杨林哪个大?谁来读大沙漠那一句?读出大沙漠的“大”。
师:在这么大的沙漠里,却生长着秋意盎然、生机勃勃的胡杨林,这就是一种美,一种壮美!生读胡杨林的那一句。
生齐读这一自然段。读出沙漠的大和胡杨的美。
(指着回答胡杨是最坚忍的树那位同学)这是最坚忍的胡杨树。在课文第几自然段?(第二自然段)。
谁来读第一句?谁来读二、三句?
师:第一句是概括地写胡杨最坚忍的树,那二三句就是——具体地写胡杨的坚忍。这是一种概括与具体的段落写法。
指名,你来读第二句。你读出了什么?(胡杨的坚定)。
指名,你来读第三句。生读:它能在零上四十摄氏度的烈日下耸立。这是胡杨耐热。生读: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挺拔。这是胡杨——耐寒。xx耐碱、耐旱。胡杨能耐热、耐寒、耐碱、耐旱,说明胡杨有极强的忍耐力。这就是胡杨的忍。现在你知道坚忍这个词的意思了吧?——解词:坚忍就是坚定而有忍耐力,不动摇。
品读“可它们不在乎,将xx留给了自己”。
重点品“留”。留什么?摧肝裂胆的风沙、破坏力极强的风沙。这一留就留出了胡杨的最无私。再读这句话。
(走到回答胡杨是最悲壮的树的那位同学身边)这是——最悲壮的胡杨树。我想请你来读第四自然段。
同学们好好读读这个自然段,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用笔把它画出来。
品读: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胡杨生一千年,死后一千年,倒下一千年,一共是——三千年,时间长不长?生命力顽强不顽强?这就是最悲壮的树,再读这句话。
还有画其他句子的吗?品读:xx死后仍枝丫奇曲地挺立着。看着那指向天空的枝丫,你想到了什么?(诉说、控诉、祈求xx)诉说着什么?怎样诉说?看着那指向大地的枝丫,你又想到了什么?(问地)问什么?怎样问?这就是最悲壮的树,再读这句话。
在历史的长河里,这最悲壮的、可歌可泣的胡杨又是怎样过来的呢?
演示课件,师配乐旁白。听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
1、胡杨的数量在骤减;。
2、战争毁灭了大量的胡杨树;。
3、楼兰文明、罗布泊消失;。
4、拦水造坝围垦开发等拓荒行为,使河流断流。
5、沙漠化越来越严重。
用课文中的一句来说,就是“拓荒与征战,使水和文明一同消失在干涸的河床上。”除了水和文明一同消失之外,消失的还有大片大片最美的.、最坚忍的、最无私的、最悲壮的胡杨树。
是啊,人们拓荒一日不止,胡杨流泪就一日不停,后代噩梦就一日不醒。
于是,我想哭,为谁而哭?读——我想哭,想为那些xx的精神而哭。重点指导“为那死而不朽的精神而哭”。个别读,男女读,齐读。
然而我不会哭,因为我坚信,读——“胡杨还在xx苍天的眼睛还在”。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问呢?(板书:苍天的眼睛)。
因为有了坚信有了希望,那些伤者将被治疗,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将被激励。终有一天,我们又会看到大片大片的葱郁的生机勃勃的胡杨林。
想听老师读这一自然段吗?(播放课件)音乐起,师范读。你们读。音乐起,学生读。
师利用板书勾画出一棵树,这就是胡杨,(指着课题)这就是西风胡杨,这就是烈烈西风中的胡杨,是(最美的、最坚忍的、最无私的、最悲壮的,有死而不朽精神的胡杨,有一息尚存绝不放弃的胡杨,有奋勇拼搏精神的胡杨)。
看着这样的胡杨,上苍也被感动了,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学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
师: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生读:烈烈西风中有无数声音回答:我是胡杨!(指着板书)再问:你们是谁?生回答:“我是最美的胡杨!我是最坚忍的胡杨!我是最无私的胡杨!我是最悲壮的胡杨!”
西风胡杨说课稿篇二十
俗话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我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教授学生学习方法。比如给文章划分层次这一教学环节,我总是和学生一起重温给文章划分层次的要领,久而久之,多数学生根据要领能很快完成。当然也有产生分歧的时候,有时候学生们争论得很激烈,我认为学生们围绕同一个问题产生分歧应当是好事,因为课堂上本来就应该有异样的声音存在,这才能使大家进步。在我的引导下,意见最后达成一致。还有我发现文章的第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同,内容相似,就有了我先详细讲解第二自然段内容,三、四自然段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的想法。在讲解第二自然段时,从抓中心词和重点句入手,帮助他们深刻理解胡杨的品质。在此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让学生关注学法,讲完之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本段的学法,回答问题的学生都能说出其中的三、四个步骤,在明确学法后采取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办法,让他们自学。语言是一门艺术,我用了一些激励性的话语使学生自学氛围空前高涨,每个人都是一副不甘示弱的样子。在反馈时学生们都争着、抢着回答,效果很好。
配乐朗诵,激发情感。学生朗读时我选用了不同的背景音乐。文中1-4自然段是介绍胡杨的地理位置及赞美胡杨的品质的.内容,我选用了比较柔美的音乐用录音机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走进意境。5-6自然段写的是胡杨孕育了西域文明,但拓荒与征战破坏了它的生存环境,我选采用了班得瑞的名曲《童年》,那哀伤的音乐透露出胡杨对往日西域文明的惋惜以及唤起民众对自己命运的关注。在不同的背景音乐的陪衬下,学生朗读起来更能够走进作者心灵,走进胡杨。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同样存在不少缺点:虽然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备课,但在讲解过程中还是遗漏了讲。究其原因是教学思路清晰,但对课件的讲解还很不够。第7、8自然段虽然能抓住“祈求”和“坚信”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但没有讲透。这一点我感到特别困难,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学生在汇报第3、4段胡杨“无私”和“悲壮”的品质时,如果能全部板书上就能更好地为学生背诵其中的一段理清思路。但是由于我写粉笔字的速度较慢,只能板书中心词.从而导致学生的背诵没能更好地完成。在“总结写法,指导写法”这一环节,草草了事,后来又利用中午时间进行补救。
以上几点不足都说明我驾驭课堂的能力还很有限,基本功不扎实,时间分配不合理,在处理教材等问题上与老教师还存在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学习、探究新课程标准,深刻领悟其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扎实训练教师基本功,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