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淡彩教案(优秀20篇)
编写一份合理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在编写教案之前,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情进行充分了解。掌握好教案的编写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铅笔淡彩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图意,能用普通话简单的说说图意,并演一演。
2、通过练习,学会如何借、还东西,培养良好的口语习惯,态度大方、礼貌地说话,能连贯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3、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教学重点:
仔细看图,在观察的基础上说一段通顺、完整的话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课前准备:
1、小猴、熊猫、小猫、小兔头饰。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2、师:这位小朋友,可以借你的笔给老师用一下吗?谢谢!(加完分)好,老师用完了,把笔还给你,再一次谢谢你!
3、师:小朋友,刚刚陈老师没有铅笔时,老师是怎么做的啊?(借)。
4、师板书课题:借铅笔(汉字加音节)。
二、看动画配音,并演一演。
1、师:小朋友都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
2、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看动画片好吗?生:好!
3、请看《借铅笔》(师播放借铅笔动画)咦?这个动画片怎么没有声音?那怎么办呢?哪个小朋友来想想办法呢?你来想想办法。
生1:我们自己来讲。
师:你的办法真好呀!那么小朋友,动画片你们看懂了吗?
生:看懂了。
师:来说说看呀,讲了什么呀?这个动画片。你来说说。
生2:这个动画片讲了小猴忘了带铅笔了,小猴就问小熊猫借了一支铅笔。
生3:是小猴子没有带文具,没有带铅笔盒,问小熊猫借了一支铅笔。
师:我估计小朋友还看得不够仔细,还好,我们再看一遍,这回你可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看了啊!
好,你再来说说看。
生4:小猴借了小熊猫一支铅笔,小猴借过了,把铅笔还给了小熊猫。
师:还了铅笔,还有哪个小朋友愿意来说说看,把动画片从头到尾说一遍的。
生5:小猴没有带铅笔,他跟小熊猫借铅笔,他说:“谢谢小熊猫。”他用完了就给小熊猫了。
师:他看得真仔细,讲得也非常好!那么小朋友,我们要把声音配上去,老师就建议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演小猴,另一个演小熊猫。我们先自己在桌子上演一演借铅笔,把声音配上去。好吗?开始吧!
谁愿意上来呀?谁愿意来演一演?
第一组学生上台表演。
师:下面的小朋友啊,认真看,仔细听,看看小猴和小熊猫配得怎么样?说得怎么样?
生表演完毕。
师:他们俩演完了,小朋友老说说小猴演得怎么样呢?
生6:小猴说得很好!
师:好在哪里?
生6:他能说请小熊猫。
师:他用了一个请字,非常的有礼貌。
生7:他讲得非常的好,他用过小熊猫的铅笔说了声谢谢。
师:也是很有礼貌的是吧?还有哪个小朋友想说的?
生8:他借了小熊猫一支铅笔,但是他又还给小熊猫了。
师:能做到及时还也是好的。那么小熊猫演得怎么样呢?
生9:他可以借给小猴一支铅笔。
师:他就是很愿意帮助他的是吧?乐于助人!哪两个小朋友还愿意来演一演的啊?
第二组学生上台表演。
(评价小猴)师:他的声音怎样?
生10:他说话声音很响亮。
师:我们说话就是要把声音说响亮的。
(评价小熊猫)。
第三组学生上台表演。
(评价小熊猫)。
(评价小猴)。
4、换角色演。
师:刚才小朋友配音配得那么好,那么我们同桌之间再来演一演。刚才演小猴的现在演小熊猫,刚才演小熊猫的现在演小猴。把声音配一配,再来演一演吧!
生自由地表演。
5、师小结:小猴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很有礼貌地请旁边的同学帮忙,而小熊猫也很乐于帮助别的同学,他们都是文明礼貌,团结友爱的好孩子。祝贺小朋友,你们的配音非常地成功。
三: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
生:小猫。
师:小猫来干什么呀?不知道,那我们来听一听好吧?
师:该怎么办呢?谁来帮帮他。
生:跟他的同伴借。
师:那么小猫在借剪刀时应该怎么说呢?
3、小组讨论。
4、师:小猫怎么说呢?你来说说看。
生1:小猫会说,今天我忘记带剪刀了,请你借给我剪刀。
师:那你来演演小猫。
生上台表演。师演小狗。
5、师:小朋友,你们看谁也来了啊?
生:小兔。
师:是呀,蹦蹦应该怎么对跳跳说呢?
7、小组讨论。
8、师:哪只小兔愿意来表演啊?先说一说吧。
生:跳跳,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的尺子弄断了,请你原谅。
9、请同学做跳跳,上台表演。
一生扮演蹦蹦,一生扮演跳跳上台表演。
10、评价表演。夸一夸蹦蹦跳跳。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师:小朋友,在你们平常的生活中有没有碰到困难要向别人借东西的啊?
生:有!
师:你们都借过什么呀?
生1:我借过剪刀。
生2:我借过橡皮。
生3:我借过笔。
生4:我借过水彩笔。
生5:我借过胶水。
生6:我借过尺子。
……。
2、师:小朋友在下雨的时候有没有借过伞呢?那借伞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说呢?
3、生小组说怎样借东西。
4、师展示所有的物品,生上台跟老师借东西。
五、采访总结。
1、师:在这一节课里你学到了什么呢?
2、生说。
3、师总结:我们向别人借东西,用过以后要及时归还。无论是借东西,还是还东西都要把话说清楚,还要注意有礼貌。借东西时,要说“请”,“行吗?”“好吗”等,还东西时要说“谢谢”。我们要做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
3、出示儿歌。
4、生读儿歌。
5、师读儿歌。(拍手读儿歌)。
6、齐读儿歌。
铅笔淡彩教案篇二
1、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有六种不同的答案。
2、能够在6种不同答案中找出相象的两组,并想办法做出记录。
3、会用比较清楚的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记录,并关注和学习同伴的记录方法。
1、放大的记录单,水彩笔。
2、幼儿用书第1、3页的操作材料。
一、分铅笔——学习7的分合。
把铅笔分给两个幼儿,试试可以分几次,要求每次分的答案不一样,进行记录。
二、师幼交流讨论"分铅笔"的结果。
师幼共同检查结果是否有重复或遗漏,确认分成两份的6中答案:如有错误进行改正。
三、尝试用标记表示两组相象的分法。
1、幼儿观察6组答案,找找哪两组相似。
3、启发幼儿大胆地说出各自的办法。
4、教师引导幼儿关注记录单上最后一列空格,针对"可以给这两组相像的分合式做什么样的标记?在什么位置做标记合适"等问题,鼓励幼儿发表格子的意见和理由。
5、请一名幼儿在放大记录单的最后一列空格中,尝试用标记表示相像的两组答案。
四、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翻片子。
2、剪贴格子。
五、交流与分享。
铅笔淡彩教案篇三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情境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
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练习。
通过测量活动,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用分米、毫米表示物体的长度,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1、猜测老师的身高。
师: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学习,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现在,谁知道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大胆地猜一猜吧!
学生猜测。
师:我来告诉大家,我的身高是1米64厘米。
(猜测教师的身高是我精心设计的与学生的`课前交流,不仅能创设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学生在表述时会自然而然的用到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的知识,为下面的学习与探究进行铺垫。)。
2、回忆米和厘米。
学生说说,用手比一比。
(由于本课必须在具有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探索,所以我在介绍过自己的身高后,及时复习两个长度单位,开展说字母的表现形式,比长度大约有多长,想两者之间的关系,三个连贯的小活动,既避免学生在下一环节操作中的陌生感,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1、测量吸管的长度。
学生说说,并说明理由。
师:我们估计的准确吗?用尺子认真的量一量。
铅笔淡彩教案篇四
今天刚上完加减法一《有几枝铅笔》,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认识加法的含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能根据提供的情景,提出简单的加法问题并进行解答。
其中对于现在的大部分孩子来说5以内的加法已在幼儿园学过,所以本节课的重要目标应在理解加法意义上以及根据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的能力上。但是一年级的孩子要完整的描述出情景图并提出数学问题是有些困难,但是我积极发动男女生竞争的课堂氛围,提高孩子“说”的积极性。
先是我与全班同学手拿铅笔玩问答游戏,然后请个别表达完整的孩子作示范问答游戏,再让同桌两人互相进行问答游戏,尽量做到让全班孩子都学会看情景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几枝铅笔?”在这样“先拿2铅笔,再拿3铅笔,一共有几枝铅笔?一共有5枝铅笔。”模拟及问答中我引出加法算式,即是用来记录这一操作过程的一种简单的方法。其中加号表示“把两部分的东西合起来”,并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说一说身边的数学问题,以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整节课我坚持让孩子在描述完情景图之后,先提数学问题,再让其他同学列完算式再回答“一共有几…”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加法算式是用来解答加法问题的,让孩子养成正确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也让孩子明确所列算式要与所问问题相对应的原则。
“有几枝铅笔”是加法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是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的。在教学本课时,我用学生每天接触的铅笔作为教具,创设两手分别拿着3枝铅笔和2枝铅笔的情境,并夸张地做把两部分合起来的动作,让学生一目了然一共有5枝铅笔。但本课的目标之一是:能根据提供的情境,提出简单的加法问题并进行解答。于是,在我两手合并的一刻,我也试图让学生来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但学生的“问题”真的是一个大问题。有的学生的问题是:2+3=5;有的是:2枝铅笔加3枝铅笔是5枝铅笔;有的是:2枝铅笔加3枝铅笔是多少?……虽然有的同学已经将加法的意义说出来了,有的同学的问题也很接近了,但就是不能提出简练的问题。直到解决完问题,我结合本情境引导、强调算式和问题的不同后,还有些同学迷迷糊糊,但大部分都建立了算式和问题的概念。在下面的“试一试”和“练一练”中,我也能让学生结合情境图说说图意并提出问题再列出算式解决,进一步巩固加法的意义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节课只为提问题开了个头,学生在反复引导下已经逐渐抓住了提问题的雏形,我相信以后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会更棒。
育贤小学魏翠芬。
一、多与小朋友进行情感交流。
一年级的新生由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学习模式。他们既好奇又困惑,既憧憬又害怕。根据一年级新生的心理特点,我耐心的指导他们,真诚的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并鼓励他们多说多做,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有几枝铅笔》时,我现出示课本第22、23页的四幅图,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分别汇报,说说这样做的理由,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二、创设充满童趣的情景。
生动活泼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玩中轻松学习。例如在教学《有几枝铅笔》的过程中,我创设了一个充满趣味的“变魔术”引入教学,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感受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表达的参与的积极性。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倾听、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目前新课程倡导的是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通过教师的评价语言、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操作,告诉所有的小朋友该如何区交流、倾听,该如何与周围的同学一起共同学习。只有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才懂得该如何去合作,才有可能保证合作的有效性。因此在教学《有几枝铅笔》时,我让学生通过:1.教师摆小棒,学生说算式;2.指名学生摆,其余学生说算式;3.同桌之间练习。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铅笔淡彩教案篇五
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应发展的能力。
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动手操作,会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点。
3、应培养的情感。
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激发求知欲望、学习的兴趣,体会成功的喜悦。
1、课标解读。
本学段课标指出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内容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未强调用数的组成作为计算依据的情况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的重点是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难点是能根据加法的含义,正确列出加法算式。
3、学情认识。
学生虽然是第一次接触加法,但是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已经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所以在“有几枝铅笔”这一生活情境的支持下,学生能顺利建立“2+3=5”简单的数学模型。在家庭生活的背景情境中,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建立的数学模型,说出这个家庭中两样物体合并的现象。
4、经验介绍。
数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和应用”为主线展开。通过身边熟悉的例子引出新知,在学生摆桃子的活动中体会加法的实际意义,列出不同算式,说一说、算一算中使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加法问题,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课堂中一静一动,学生学起来比较快乐,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但这节课我觉得还应注意的地方是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让学生多动口。
1、课前准备:
教师:(1)、摆桃子的课件;
(2)、各种奖品,如:红星、桃子、苹果;
(3)、书本上的图片(除主题图外)。
2、教时安排:1课时。
3、教学流程:
序号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学辅导一、二、三、四、五、魔术:猜数奖励1、在活动中体验加法的含义(1)、师:你猜、我猜、大家猜,这是几?请你用你的手指表示(2)、师:演示铅笔合并过程:“5”是怎么来的?(板书:2+3=5)(3)、指导认识加号并板书。(6)、师:我们就把这种带有加号的算式叫做加法算式。像刚才,把铅笔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1、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都不错,老师啊,要奖给每位小朋友5个桃子,坐好了,请小组长进行发奖。师:小朋友拿到这5个桃子之后,你准备怎样使用啊?2、师:演示摆桃子1+3=(),问:这样可以用哪个加法算式表示?3、用你们的桃子摆一摆,能摆出多少个加法算式?[要求学生摆一次把结果记一次]4、学生汇报,教师用课件演示结果,让学生再看一次。1、看图说图意,列算式出示:书本第22、23页的四幅图。师:小组合作,每人做一题,并把你为什么要这样列式的想法说给组内的小朋友听。师:谁能来汇报一下?2、奖苹果师:请谁上来领奖品,猜猜是什么?(发一个苹果)师:请答对的学生上来领奖品。(发3个苹果)。
铅笔淡彩教案篇六
【教学内容】义务课程标准教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22~23页。
【教材简析】学习加法,教材分为三次活动进行。
第一次活动是通过对情景图的观察,初次体会加法的含义。
第二次活动是通过具体操作,让学生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学情简析】。
学生初次接触加法,要正确理解加法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加以引导,让学生感知学习知识的必要性,从而产生学习加法的动机和兴趣。
【相关资源】教师准备相关情景图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小圆片、三角形、小棒。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加法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具体的情景活动和具体操作过程中,体会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3、培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qing引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新教室来上课,你们紧不紧张呀!
生:紧张!
师:这节课就是同学们喜欢的……。
生:数学课!
生1:有两只大熊猫,又来了一只大熊猫。
生2:树上有一只鸟在唱歌,又飞来了一只鸟。
师:观察得真仔细。它们合在一起是多少呢?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生1:小红的左手拿了3支铅笔,右手拿了2支铅笔,合在一起一共有5支铅笔。
师:同学们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5支铅笔。
师:这样把2支铅笔和3支铅笔合起来,要计算一共有多少支铅笔,我们就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师:把2支铅笔和3支铅笔合起来,我们就用加法符号“+”来表示。(教师范读加法算式,学生自己读。)。
师:同学们请你们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2+3=5的算式来表示的加法事例。
生1:有2只蝴蝶,又飞来3只蝴蝶,一共有5只蝴蝶。用加法算式表示:2+3=5。
二、实际操作,动手动脑。
(1)出示桃子图,让学生看懂图意后,边摆边说过程:先出示1个桃子,再出示3个桃子,然后合在一起。
(2)用小圆片摆1+3=4的过程。
同桌交流,小组互动,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孩子给予鼓励帮助。
生1:1+3=4。
生2:3+1=4。
(3)分别出示桃子图二和图三。
让孩子们分别用三角形和小棒摆出图二和图本的情景,并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
三、启发想象,练习表达。
师:同学们,通过动手摆卡片,已经对加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图片,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来摆加法算式的吧!(学生们观看课件,说出加法算式)。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小明的家,小明请大家支他家做客,不过小明说他喜欢聪明的小朋友,必须说出一道加法算式才可以去他家玩,谁想来试一试呀!(观看第23页第四小题,说一说,算一算)。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观察的很仔细,说的很好,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在你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加法算式,快认真仔细观察,回家后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吧!
铅笔淡彩教案篇七
1、让学生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2、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
加法意义的理解。
1、先让学生观察表演,2人小朋友,又来3个小朋友,一个几个小朋友?
2、让学生摆一摆,同桌合作。
3、说一说,摆的意义。
4、认识加号。
2+3=5。
二、摆一摆,自主探索。
学生根据图片,自己摆一摆,说一说。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三、实践应用。
1、让学生观察后说出算式,说一说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做?
2、第1题,学生自己计算后核对。
3、先根据图意,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是这样想的?
4、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5、说一说,你、在生活重发现的加法问题。
四、教学: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铅笔淡彩教案篇八
1.学习8的组成,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答案。
2.感受和体验8的组成中所分的两个部分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1.教具:教学观图1种的贴绒数字1-8级分合号若干套,放大的记录单子(如附图所示)。
2.学具:按小组准备,幼儿用书第1页小铅笔卡每人8张,放大的记录单,笔。1份双色画片8个,记录单,笔、剪刀等。幼儿用倏地9页的格子纸头。
1.分铅笔:请幼儿每次讲8块铅笔分成两分。并用熟悉作记录,要求每一次分的答案都不一样。分一次记一次,最后找出想象的两组,并在后面的空格里做出标记,想想怎么分才能分的又快又对。
2.剪贴格子:
请一名幼儿介绍活动规则,启发幼儿按序进行分合,最后找出想象的两组,并在后面的空格里做出标记。
3.翻片片:
请幼儿将8个片片拍成一派,然后翻动前面一部分片片的变化颜色,说说两种颜色的片片各有几个,用数字记录下来。要求每次翻出的另一种颜色的片片数目都不能相同,最后找出想象的两组,并在后面的'空格里做出标记。
1.展示个别幼儿的分合纪录,引导幼儿检查每一组的分合有没有重复或遗漏,分得合计得是否一样,知道8分成有7种不同的答案。
2.请幼儿根据记录单上给想象的两组作出的标记,说说分成两分的7个答案中分别有那两组分合式是想象的。
1.引导幼儿讨论:你觉得记录单上的那几组分合式可以省略?为什么?
2.启发幼儿思考并说出理由。
1.请幼儿选择张自己做的记录单,尝试省略盖章记录单上几组相关的分合式。
2.展示个别幼儿重新调整后的记录单,请幼儿猜测,说说该张记录单上那几组分合式省略了。
提供纽扣、换班、记录单等材料,继续让幼儿进行分合活动,并用标记表示想象的两组分合式。
铅笔淡彩教案篇九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铅笔淡彩画法的特点,初步掌握铅笔淡彩画的技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与铅笔淡彩画的接触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实践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艺术,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让学生初步掌握铅笔淡彩画技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铅笔淡彩画的绘画技能。
导入环节:
教师提问:“在课堂开始前,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同学们以前都有接触过哪些种类的绘画?”
1、学生回答:水彩笔画,蜡笔画,
教师:看来同学们接触过的绘画有很多,那么今天老师介绍大家来认识一下一种新的绘画方式(ppt展示图片)——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觉得这张画与我们平常接触的画有什么不同?(这时进一步展示铅笔淡彩画与平常画的对比图)。
生:教师:(ppt展示)——导入主题:铅笔淡彩画。
2、学生回答:水彩画,铅笔淡彩画。
教师:看来同学们的阅历都很丰富啊,今天我们要接触的就是刚刚同学们提到的一种绘画。
(ppt展示图片)——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它是刚刚同学们提到的哪种类型的绘画?这张画与我们平常接触的画有什么不同?(这时进一步展示铅笔淡彩画与平常画的对比图)生:教师:(ppt展示)——导入主题:铅笔淡彩画。
1.(ppt展示两张图片)——对铅笔淡彩画的概念进行解说。
2.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图片,我们可以知道铅笔淡彩画有哪些特点?(ppt展示解说:以铅笔素描为主,水彩色为辅)。
一、构图,轮廓。要注意远景、近景、中景的构图;
二、表现基本明暗。环境光暗面要一致;
三、上色。上色要淡、薄,且应从淡色入手,逐步转到深色。颜色尽量以纯色为主。(设计意图:此环节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铅笔淡彩画的含义,且对铅笔淡彩画的作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教师示范。
教师在投影仪上进行示范一幅风景画,首先让学生感觉水彩厚与薄,水分多少将导致水彩颜色的厚薄度。
其次,用铅笔在水彩纸上进行简单构图,在构图中,将上一环节的步骤解剖中提到的要领进一步解释。
加上明暗。明暗面一致、最后进行上色,上色时再次强调同学们要从淡色入手,比如天空的颜色,且颜色尽量以纯色为主。
(设计意图:此环节能够让学生对铅笔淡彩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教师示范可以让学生更加好的把握铅笔淡彩的绘画方式。为下一环节:尝试环节打好基础。)。
动手尝试。
教师布置课堂作业:创作一幅铅笔淡彩风景画。注意步骤解剖时提过的要点。学生们进行动手尝试,自主创作。教师巡视辅导,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创作指导。
(设计意图:实践动手环节能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拓展同学们的思维。且对铅笔淡彩画的绘画方式及其风格有更深入的了解。)。
课堂延伸。
反思:我在上课的时候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做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并做出合理的评价。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铅笔淡彩教案篇十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22—2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培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数的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圆片若干个,实物展示台。
学具准备圆片若干个。
教学过程:
(今天,咱们的课题导游是一只漂亮的小狐狸。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第22页瞧一瞧,小狐狸给大家带来的数学问题是什么?(有几枝铅笔)。
一、创设情境,体会加法意义。
3、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出来的?
4、师: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5、引导认识加号,感受加法。
6、说一说算式里数字的含义(教师进一步让学生对算式的含义进行扩展。)。
生1:还可以表示把2个苹果和3个苹果合起来。
生2:可以表示把2本书和3本书合起来是5本书。
7、摆一摆。
(1)教师引导学生用学具摆一摆。
师:小朋友们来个比赛,比一比谁拿得又快又对,拿的圆片个数要和老师拿的一样多。
(老师利用实物展示台摆圆片,先摆一个,再摆三个,学生看后依照老师的样子摆。)。
师:很多小朋友拿的非常迅速,你们能对刚才摆的,提个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生:先拿出1个圆片,又拿出2个圆片,一共有几个圆片?
师:某某同学已经学会了提问题,真是不错,那其他小朋友是不是也会呢?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同桌说完,老师还可以再请一两名学生做个反馈。)。
师:同学们会解答这个问题吗?
生:1+3=4。
师:这“1”、“3”、“4”分别表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把抽象的算式放到具体的情况中理解)。
(2)放手让学生自己摆一摆,讲一讲,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师:现在小朋友自己按照课本摆一摆第2、第3小题的要求摆一摆,边摆边说出过程,最后把算式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8、提出自己的身边的加法的问题,加深对加法含义的体验。
(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
学生反馈:
生1:我的笔盒里有3枝笔,笔盒外面有1枝笔,合起来一共有几枝笔?
(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并学会判断问题的对错及思考解题的方法。)。
生2:教室一边墙上有2张画,另一边也有2张画,合起来有几张画?
师:只要小朋友善于发现,在我们身边能找到许多加法的问题。
9、试一试。
(1)引导学生说明图意,并根据图意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组织学生结合图意与同桌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
1、第1题,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让其先根据算式摆学具,直观地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
2、第2题,让学生根据图意,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学生可能会列出不同的算式,教师在集体反馈时注意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渗透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列出不同算式的数学思想。
(学生回答略)。
4、说一说,算一算。
(1)学生独立观察图,从中发现加法问题。
(2)体交流图中的加法问题。
师:现在哪个小朋友来当小考官,根据图意提个问题考考大家。
(这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符合图意,都应给予肯定,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都可以见到,刚才同学们在教室中找到了许多的加法的问题,放学后,大家可以在校园里或者在家里找一找,看看你还能发现哪些加法问题,下次带到课堂上来考考其他小朋友。
铅笔淡彩教案篇十一
2、让幼儿知道铅笔伤人的危害性,在使用铅笔时应注意安全。
1、幼儿用书及教学挂图。
2、铅笔、图画纸。
1、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小朋友,导入活动。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作业时因为和别的小朋友聊天,注意力转移,手足舞蹈,一不小心铅笔尖就戳到别人的手了。
2、幼儿观看教学挂图,在情境中引发幼儿的思考。
(1)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图中的这个小朋友在交给老师作业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铅笔没收好,扎伤了别人)。
(2)引导幼儿大胆说出来:把作业交给老师的时候,怎样才能避免扎伤别的小朋友?(可以先将铅笔收起来,放到文具盒里就不会伤人了)。
3、教师发给幼儿图画、铅笔,完成图中的作业(判断图中幼儿行为的'对错)。完成作业后交给老师。
通过交作业的行为,引导幼儿在每次完成作业以后都要将铅笔收进文具盒,一免尖锐的铅笔尖上到他人。
4、引导幼儿知道鼻尖伤人的危害性。
(1)笔尖过于尖锐,扎到肌肤上很危险,容易被感染。
铅笔淡彩教案篇十二
很快大班的`幼儿要毕业了,马上要成为一个光荣的小学生,近期我们在开展“我要上小学”这个主题时,发现很多小朋友在使用橡皮时,总是会将自己的本子擦破;在用卷笔刀卷铅笔时总是会将铅笔卷断,针对这些问题我萌生了给大家介绍铅笔盒里的朋友这个想法。
铅笔淡彩教案篇十三
在此次活动中,教师准备了每人一支铅笔,在铅笔上,教师将铅笔分成三截,从上至下分别贴了蓝、黄、红三色的小贴贴;一根铅丝,铅丝的中间绕了一个圆圈,刚好供铅笔钻入又不会掉出来,两端向下弯曲;塑料夹子若干。教师让孩子们在自由探索后,找到使铅笔能够站立起来时铅丝在铅笔上的位置,利用小贴贴让幼儿明确地说出此位置——铅笔的底部。但是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可能由于紧张,并没有提出请幼儿在铅笔上贴着小贴贴的这些位置都尝试一下,违背了科学活动让幼儿大胆探索的原则。
铅笔淡彩教案篇十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做好了一名口语交际的引导者,便能激发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练习2的口语交际是《借铅笔》,在日常生活,这类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但是,现在是在口语交际课上,既要使学生有礼貌地倾听,又要在与对方的交谈中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同时,更要引导学生注意谈吐举止的得体,进而文明地与人交流。
生:小猴太没有礼貌了。
师:如果你是小猴,你会怎样向小熊猫借铅笔呢?熊猫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生:小猴应该这样说:“小熊猫,我的铅笔忘了带了,请你借我一支,好吗?”
师:你说的真好,很有礼貌。谁还会这样说?
生:小猴说:“小熊猫,你能借我一支铅笔吗?我写好字后就还给你。”
生:小熊猫说:“好的!”小熊猫会拿一支铅笔借给小猴。
师:小猴写好字后,他又是怎样还铅笔的呢?小熊猫又会怎么说?
生:小猴会说:“谢谢你,小熊猫!铅笔还给你。”
生:小猴会说:“谢谢小熊猫借给我铅笔,现在我已经写好了,还给你。”
师:小猴真有礼貌,小熊猫又会怎么说?
生:小熊猫会说:“不用谢!”
生:小熊猫说:“不用谢。我们不是好朋友吗?这是我应该做的。”
师:是啊,借的东西用好了要及时归还,还要有礼貌,态度要诚恳。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同时,也应该不失时机地做好一名口语交际的引导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铅笔淡彩教案篇十五
一、开始部分:
猜谜语,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老师带来一件文具,小朋友们猜猜看,是什么呢?”
——身穿花衣裳,个仔细又长,写字又画画,全靠他帮忙。(谜底:铅笔。)。
二、基本部分:
1、带领幼儿讨论,交流如何安全使用铅笔。
教师出示铅笔:“铅笔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用?使用铅笔时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铅笔细又长,可以帮助我们写字,画画。使用铅笔时应注意安全。不能拿着铅笔与同伴打闹,不用铅笔时要把铅笔放入笔筒。
2、引导幼儿讲一讲铅笔使用不当带来的危害,鼓励幼儿发现同伴的不安全行为。
师:“如果你发现有小朋友把铅笔含在嘴里,拿铅笔当玩具,用铅笔掏耳朵,捅鼻孔等你应该怎么做?(提醒他或告诉老师)”
3、请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图片中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图片中的小朋友做的对吗?如果不对,哪里做错了?该怎么改正呢?”
三、结束部分:
绘画活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如何安全的使用铅笔。
以安全使用小铅笔为命题,让幼儿用铅笔在画纸上自由绘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安全使用铅笔。
铅笔淡彩教案篇十六
价值取向:了解铅笔盒里一般有哪些朋友。
教师:再过3个月我们就要上小学了,我们的爸爸妈妈都给我们准备好了上小学的学习用品,前一段时间因为手足口病的原因我们把小书包都带回家了,今天我们都带来了铅笔盒。
重点提问:请小朋友说说铅笔盒里一般会有哪些朋友?他们都有什么本领?
幼儿:铅笔盒里有铅笔,铅笔可以用来写字;(小铅笔,一笔一划来写字)。
还有橡皮,可以用来擦掉写错的字;(方橡皮,擦擦改改真清洁)。
直尺,可以用来量东西,还可以用来画直线;(长直尺,一横一竖画直线)。
卷笔刀,可以用来卷铅笔。(卷笔刀,转转卷卷笔头尖)。
铅笔淡彩教案篇十七
价值取向:通过欣赏儿歌,知道铅笔盒里的各种学习用具及其用途,并能正确地使用。
教师过渡:原来铅笔盒里的朋友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听一听。
(一)教师念儿歌《铅笔盒里的朋友》,幼儿欣赏。
(二)讨论和操作。
1、握笔姿势和坐姿。
教师:刚才老师念的儿歌里,先说到了谁?。
教师:我们为什么要带铅笔?
重点提问:我们马上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到了一年级每天都要写字的。那你知道怎样来正确地握笔吗?谁来介绍一下。
请一位小朋友示范写字,请其他小朋友注意观察他的坐姿。
教师小结: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牢记:一尺一拳一寸。
2、直尺的用途及正确使用方法。
教师:儿歌里还说到了,长直尺,一横一竖画直线。你们会用直尺画直线吗?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画一下。
重点提问:请你们说一说用直尺画直线需要注意些什么?
幼儿:a.直尺要按住。b.直尺不能动的,否则线要歪的。
教师小结:我们如果要画直线,就要把直尺按住,然后用铅笔沿着直尺的一边轻轻地画出直线。
3、操作:
老师请小朋友去使用一下你自己喜欢的文具,有要求:
a.请你使用正确的方法来操作。
b.操作好以后请你说出,你用了什么和什么,做了什么事情。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刚才我用了铅笔和直尺,画了一条直线。
刚才我用了卷笔刀,卷了铅笔。……。
请我们小朋友说说用卷笔刀卷铅笔时应注意什么?
教师小结:用卷笔刀卷铅笔时要注意:卷铅笔时要稍微用点力,但是不能太用力,卷一点看一看卷好了没有,如果一直卷的话,笔芯会断掉了,而且也造成了浪费。
5、使用橡皮的注意点。
教师:刚才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把直线画歪了,怎么办?我们可以请谁来帮忙?用橡皮帮忙。
教师:那我们在用橡皮擦时,该怎么做才能擦得又干净又能让纸平整?
幼儿:用手按住本子,然后用橡皮轻轻地擦。
教师总结:原来我们铅笔盒里的朋友可真多,他们都有自己的本领,而且他们的使用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教师:老师发现刚才我们小朋友在操作以后都把自己的文具收好了,我们的小朋友都已经养成了爱护自己文具的好习惯了。(发现有的小朋友没有收好的话,及时提醒。)。
铅笔淡彩教案篇十八
教科书第2~3页内容。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1、交流,同桌说一说。
2、全班汇报。
二、互动新授袋鼠阿姨有15枝铅笔,小白兔要买9枝铅笔,我们帮袋鼠阿姨算一算还剩多少枝呢?你能根据要求列出算式来吗?15-9=?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在纸上列算式,摆小棒。
1、先摆15根小棒,再从中一根一根地拿掉,拿走9根后,就知道还剩6根。
2、先把摆好的15根小棒分成10根和5根,再从10根里拿掉9根剩一根,把这一根加上5根,就得到还剩6根了。
3、把9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5根里拿走5根,再从10根里拿走4根,最后只剩下6根了。
4、想9+6=15,反过来15-9=6。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说明题意,要求学生用小棒或计数器先做一做,再算一算,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实物和算式的联系,理解运算道理。
2、完成教材第3页3-5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在教材上完成。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铅笔淡彩教案篇十九
此次骨干教师培训班有幸到镇海幼儿园聆听了两个教学活动,可以说受益匪浅,现在结合自己的见解对大班科学活动《铅笔宝宝》做以下评析。此次活动由一位阳刚的男老师——斌斌老师执教,教学语言较精炼,指令也比较明确,体现出了一位男教师的独特魅力,孩子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时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及积极的探究欲望。
铅笔淡彩教案篇二十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铅笔小人》大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1、学习用铅笔等做出各种姿态的小人。
2、尝试大胆表现,体验创作的快乐。
3、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铅笔、橡皮泥、牙签、手工铅丝、胶水、剪刀,纸和笔若干。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提问:小朋友,你知道铅笔可以用来干什么吗?
二、欣赏2~3个范例,了解铅笔娃娃的特点。
1、欣赏用橡皮泥和牙签在铅笔上造型的铅笔小人;
教师:“是啊,我把铅笔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小人。”教师出示橡皮泥制作的小人,说:“请你们仔细看看,这个铅笔娃娃我是用什么做的?”请幼儿说一说。(引导语:我是用什么做成了小人的什么?等等)。
2、欣赏用细铅丝做手和腿的铅笔小人;这里有位铅笔娃娃,它也打扮好了,看看这个铅笔娃娃头是怎么设计的。(笔头上正反粘上小人的头形,画上五官)。
3、铅笔娃娃的手和腿是怎样设计的?(用彩色手工铅丝条交叉,在铅笔娃娃身上打个结,手和腿就可以上下左右摆动)。
要点强调:制作手的铅丝短一点,腿的铅丝长一点。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你想怎么设计铅笔娃娃呢?请你先想想,可以和老师一样,也可以设计得和老师不一样。
2、我们一定要把铅笔娃娃打扮得很漂亮,要设计得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鼓励幼儿大胆创作设计,对造型有困难的幼儿,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四、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展示作品,互相欣赏。说说谁设计的铅笔娃娃既特别又漂亮。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