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六单元应用题参考教案示例(优秀18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综合运用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充分利用。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教案的范例,供大家借鉴和参考,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启发。
五年级第六单元应用题参考教案示例篇一
李白,字(),号(),()代诗人,被誉为“()”。
1.()惊风雨,()泣鬼神。是唐代诗人杜甫评价李白的诗歌成就最具代表的句子。
2.(),()。让我们看到了儿时天真烂漫的李白。
3.《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和《望天门山》中的诗句(),()。让我们看到了寄情山水的李白。
4.“(),()。”和“(),()”让我们看到了注重友情的.李白。
5.“(),()。”让我们看到了思念故乡的李白。
6.朝辞白帝(),()一日还。两岸(),()。这首诗的题目是《》,我们体会到诗人“(),()。”的意境了。
7.众鸟高飞尽,()。(),只有敬亭山。这首诗的题目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全诗运用了()的手法,书法了诗人和敬亭山的深厚感情。
8.默写《夜宿山寺》:(),()。(),()。全诗运用了()的手法。
9.犬吠水声中,()。树深时见鹿,()。野竹分青霭,()。无人知所去,()。这首诗的题目是《》。
10.(),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浮云游子意,()。挥手自兹去,()。这首诗的题目是《》。
11.李白听到了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写下了《》一诗遥赠王昌龄,全诗内容为(),()。(),()。全诗以()交代时令,又(),(),而心寄(),想象奇特,表达了诗人的()与()。
12.李白漫游洛阳时,遇见了三十三岁的杜甫,两人共游甚欢,次年秋,两人又会与东鲁(山东),杜甫西去长安,李白东游吴越,此后再未会面,《》一诗,就是李白送走杜甫后,客居沙丘寓所时所作。全诗内容为八句,分别是()?()。(),()。(),()。(),()。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一诗中也赞美李白的诗作:“(),()”,赞美李白(),诗作(),并表达了热切期待与李白在此畅饮论诗的美好愿望:“(),()。”
13.大鹏一日同风起,()。假令风歇时下来,()。诗人见我(),闻余大言皆冷笑,(),()。这首诗的题目是《》,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年时代李白的()。
14.白发三千丈,()。不知(),()。这首诗的题目是《》,这是李白五十四岁时从宣城去秋浦时所作,他临镜照影,惊见白发垂垂,有感而发。
15.剑在古代被誉为“”,李白少年习剑,青年时代起,祖传的龙泉宝剑就伴随着他“(),()”,写出了他仗剑江湖的侠气。
16.“(),()”,是他希望报国立功、雄心壮志的心声。
17.“(),()”,是他屡遭挫折、报国无门的感叹。
18.“(),()”,是他执著追求理想的表现。
19.李白有着一种率真傲骨的品质,杜甫曾经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写道:“(),()。(),()”展现了一个胸怀磊落、蔑视权贵的李白。
五年级第六单元应用题参考教案示例篇二
1.在观察、讨论、判断等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扇形的过程。
2.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圆中画出扇形。
3.体会扇形和圆的关系,感受扇形图与名称的联系。,
认识扇形以及圆心角和弧。
认识扇形以及圆心角和弧。
教师准备两把折扇(其中一把圆形扇)、画有教材中四幅图的小黑板;学生准备水彩笔、量角器、直尺。
一、导入新课
师:(用折扇作为导入新课的道具)同学们对折扇并不陌生,能说说你们对它的认识吗?
学生自由讨论,指名交流汇报。
教师:同学们说的这些知识,我们今天一起来解决。
二、探究新知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图,圆中的涂色部分与圆有什么关系?
它们是圆的一部分,扇形是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形象地说,就是两条线段和一段弧(曲线)围成了扇形。
1.认识圆心角。
出示例3图。
教师在右图的基础上标出1,指出:像1这样,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作圆心角。
提问:圆心角是由什么组成的?顶点在什么上?
使学生认识到:圆心角是由两条半径和圆心组成的,所以圆心角的顶点在圆心上。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几个角,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圆心角。
教师接着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在圆上分别画出圆心角是 、 、 、 的扇形,让学生比较这些扇形的大小。使学生明确: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大。可以再次演示折扇,同一把扇子,张开程度不同,扇面的大小就不同。
2.认识弧。
教师拿出圆规和直尺,先画一个虚线圆,在圆上取a、b两点,再用实线a、b两点间的部分。(弧是圆上的一部分,这样处理易于理解)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点间的实线部分是在什么上画出来的?
五年级第六单元应用题参考教案示例篇三
1、经过课前预习,你了解维也纳吗?请将课前准备好的维也纳资料卡给大家展示一下。学生漫谈对维也纳的初步认识。
2、大家听过圆舞曲吗?那我们就边听边欣赏维也纳的美丽风光吧!
3、听完后心情如何呀?那就带着这份心情读读课题!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提出来。
3、纠正几个字音,积累优美词汇:
尽量尽快撩动巢穴。
丰富而不重复深沉而持久清脆而透彻弯弯曲曲又畅如流水宁静又精致。
4、读完课文,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心中的维也纳,你会怎么说呢?
5、质疑:针对这句话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结合板书?)。
1、那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呢?请找出这个句子或者词语,并把它划下来,如果能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就更好啦!
2、默读课文,学生动笔在文中找句子。
(幻灯)“有一种鸟的叫声宛如花腔女高音,婉转、嘹亮、悠长,变化无穷,它怎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不重复的音乐?”
a、这里写出了鸟儿的歌声怎么样?(富有变化)那就富有变化的读一读这个句子!你认为鸟儿为什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不重复的音乐呢?(长期生活在维也纳,连鸟儿都都有了音乐的灵性了,真是鸟鸣如音乐啊!)。
b、想听听吗?闭眼(播放鸟儿音乐)听到鸟叫声心情如何?指名读这个句子。
c、怪不得作者说:“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1、师小结:“维也纳的清晨是充满音乐的,维也纳的山,维也纳的.水,维也纳的建筑,维也纳的路,维也纳的花,甚至维也纳的空气,维也纳一切的一切都弥漫着音乐的气息,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维也纳的人们每天都沉浸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真是幸福呀!
1、推荐阅读《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2、老师和同学们合作开展《走进维也纳》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维也纳。
五年级第六单元应用题参考教案示例篇四
构思和创新。
一训练目的。
构思是文章孕育过程的思维活动。构思是贯穿写作全过程的。构。
思包括材料的选择、主旨的确立、框架的构建等。构思指导的一项重要。
工作是指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思路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理解。
认识的反映。事物在作者头脑中经过分析、综合、加工,形成印象,态。
度、情感,思路的形成就是使之条理化的过程。思路体现在文章中就是。
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是否清晰严密直接影响到文章主旨的表达。
如何进行构思呢?
1结构上要有凤头。猪肚、豹尾(元・乔梦符)。
古代学者陶宗仪对这六个字的解释是“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
结尾响亮。”头要像“凤头”:漂亮、俊秀;体干要像“猪肚”:饱满、充实;尾。
要像“豹尾”:飞扬、有力。这是对一般文章的要求。
2.行文上要有“钢筋铁骨”,也就是文章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要。
有巧妙的伏笔和照应。如现代建筑在水泥浇注中必须内含一定粗细规。
格的钢筋,才能使建筑物坚固。
3.段落间要有“桥梁”“针线”。也就是要有恰当的过渡。许多文。
章之所以出现松散、隔断、硬接、硬转的毛病,与疏于过渡有很大关系。
构思要注意:
1要反复斟酌材料跟中心意思之间的切合。
2.要用心感受材料,对材料作细致的分析。
3.要养成锻炼思路的习惯。
总之,构思要做到‘有物”、‘有序“、‘有情”,文章才能做到有血有。
肉。
创新就是指在作文中有自己新的构思、新的材料。新的立意、新的。
表达。
首先是内容上的创新。内容新,有两点意思:往大处说,要写社会。
生活中的新事物,特别是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事物,要使人感到生活的。
美好和社会的进步;往小处说,要写属于自己的东西一自己经历。体。
验、感受中那些富于个性特征的东西,它们是独一无二的,也是能够打。
动读者的。1)角度要新。能从一个特定侧面拍一次全班讨论会、一。
张班报、一天午间休息时的活动、一场球赛等)来反映全班同学的精神。
风貌,效果也许更好。角度新,同样可以使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写。
法要新。要借鉴别人的写作经验,学习别人的写作手法。如运用对比。
手法、误会一发现手法、悬念手法、一波三折手法等等。二要不断的。
总结、积累自己的经验,凡写过的文章都要认真思考,哪些地方写得好,
哪些地方写得不好,原因是什么;如果有兴趣,不妨尝试着换一种写法,
再作比较。这就是创新的起点。
二、作文题目。
1.在新的起点上。
2.春雨。
3.尝试。
4.读有感。
三、作文提示。
1作文题目:在新的起点上。
提示:从审题来看,本文的题眼是“起点”,起点是相对走过道路,随。
着时间的推移,每天都是一个新的起点,相对某个阶段,也都是一个新。
的起点。每个人是这样,每个集体,每个家庭,每个国家都如此。从构。
思来看,新的起点不是对过去的总结,而是对未来的展望,对未来的规。
划以及为实现这规划而付诸的努力。从创新角度上,要有符合自己实。
际情况的规划,不要人云亦云。从文体来看没有限制,也可以根据所选。
材料立一个副题,进一步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
2.作文题目:春雨。
提示:此题有虚、实两重意义:实指春季的雨;虚指春雨的象征意。
义,如造福人类的精神(及时雨*亲切的教诲的风范(润物细无声人题。
目比较空灵,可以自由驰骋想象和联想。文体不限,可以写成写景文。
章,也可以把春雨做好背景,写春雨中所发生的事,也可以写如春雨一。
般的人,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服务,也可以写父母师长的亲切教诲…当。
然也可以写成说明文或议论性文章。
[例文]。
良师。
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自卑的人。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性格孤。
僻,没人愿意做我的朋友。每次排座位,老师总让我坐在最后一排。
坐在最后一排的大都是些差生,我跟他们无话可说。想看看黑板,
抄抄笔记,又无能为力。谁叫我从小喜欢课外读物,又不注意看书姿。
势,成了近视眼呢!所以每节课只能呆呆地看着黑板,愣愣地看着书,
或搞小动作。
临毕业的那个学期,原来的班主任“跳槽”了,来了一位新班主任。
她年纪轻轻,穿着一身洁白的衣服,齐耳短发;一笑,两个酒窝就露了出。
来,模样甜甜的。
“我叫xxx,我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会了解得清清楚楚的。她。
微笑着自我介绍。
我不屑地看了她一眼:她真有那么大神通?她会知道我是近视眼。
吗?她会知道我不想坐最后一排,却又倔着性子坐在最后一排吗?她。
会知道……。
没想到过了几天,她真的注意到了我。那是一次语文自习课,大家。
都做着作业 ,我也摊开作业 本,假装。
五年级第六单元应用题参考教案示例篇五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xxxxxxxxxxxx。
五年级第六单元应用题参考教案示例篇六
教材第122 、123 页的内容及第124 、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3题。
1 .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1 .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 .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投影。
(一)导入
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指出:前面,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实施
1 .出示教材第122 页的例1 。
提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
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 l )算出平均数是1 . 475 ,认为身高接近1 . 475m的比较合适。
( 2 )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 . 485 ,身高接近1 .485m比较合适。
( 3 )身高是1 .52m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 .52m左右比较合适。
2 .老师指出:上面这组数据中,1 . 52 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3 .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学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
老师总结并指出: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描述的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4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5 .完成教材第124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 、2 、3 题。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三)思维训练
小军对居民楼中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住户
1 号
2 号
3 号
4 号
5 号
6 号
7 号
8 号
数量/个
l5
29
l6
2o
22
16
18
16
( 1 )计算出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
( 2 )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 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5、6 题。
1 .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2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1 .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 .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投影。
(一)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4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五(1 )班参赛选手的成绩有两个众数,88 和87 ,意味着在这次竞赛中得88 分和87 分的人同样多。而五(2 )班没有众数,则表示这次竞赛中没有集中的分数。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二)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5 题。
8 .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6 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先在课前调查本班学生所穿鞋子号码,然后填在统计表中,再进行分析。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 .小明对本班15 名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拥有2 本的有1 人,拥有3 本的有2 人,拥有4 本的有4 人,拥有5 本的有3 人,拥有6 本的有5 人。根据以上调查的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小明的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统计表
20xx 年9 月人数
人数
平均每人拥有本数
( 2 )估算出这15 名同学拥有课外读物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 .小力对本单元10 户居民订报刊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没订任何报刊的有2 户,订1 份的有3 户,订2 份的有4 户,订3 份的有1 户。根据以上调查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本单元居民订报刊情况统计表20xx 年5 月
户数
每户订报刊份数
( 1 )想一想,平均每户订报份数是在1 ? 2 之间吗?为什么?
( 2 )计算出这10 户居民订报刊份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众数这一统计量,并且通过练习理解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联系与区别,根据我们分析数据的不同需要,可以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五年级第六单元应用题参考教案示例篇七
构思和创新。
一训练目的。
构思是文章孕育过程的思维活动。构思是贯穿.写作全过程的。构。
思包括材料的选择、主旨的确立、框架的构建等。构思指导的一项重要。
工作是指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思路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理解。
认识的反映。事物在作者头脑中经过分析、综合、加工,形成印象,态。
度、情感,思路的形成就是使之条理化的过程。思路体现在文章中就是。
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是否清晰严密直接影响到文章主旨的表达。
如何进行构思呢?
1结构上要有凤头。猪肚、豹尾(元・乔梦符)。
古代学者陶宗仪对这六个字的解释是“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
结尾响亮。”头要像“凤头”:漂亮、俊秀;体干要像“猪肚”:饱满、充实;尾。
要像“豹尾”:飞扬、有力。这是对一般文章的要求。
2.行文上要有“钢筋铁骨”,也就是文章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要。
有巧妙的伏笔和照应。如现代建筑在水泥浇注中必须内含一定粗细规。
格的钢筋,才能使建筑物坚固。
3.段落间要有“桥梁”“针线”。也就是要有恰当的过渡。许多文。
章之所以出现松散、隔断、硬接、硬转的毛病,与疏于过渡有很大关系。
构思要注意:
1要反复斟酌材料跟中心意思之间的切合。
2.要用心感受材料,对材料作细致的分析。
3.要养成锻炼思路的习惯。
总之,构思要做到‘有物”、‘有序“、‘有情”,文章才能做到有血有。
肉。
创新就是指在作文中有自己新的构思、新的材料。新的立意、新的。
表达。
首先是内容上的创新。内容新,有两点意思:往大处说,要写社会。
生活中的新事物,特别是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事物,要使人感到生活的。
美好和社会的进步;往小处说,要写属于自己的东西一自己经历。体。
验、感受中那些富于个性特征的东西,它们是独一无二的,也是能够打。
动读者的。1)角度要新。能从一个特定侧面拍一次全班讨论会、一。
张班报、一天午间休息时的活动、一场球赛等)来反映全班同学的精神。
风貌,效果也许更好。角度新,同样可以使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写。
法要新。要借鉴别人的.写作经验,学习别人的.写作手法。如运用对比。
手法、误会一发现手法、悬念手法、一波三折手法等等。二要不断的。
总结、积累自己的经验,凡写过的文章都要认真思考,哪些地方写得好,
哪些地方写得不好,原因是什么;如果有兴趣,不妨尝试着换一种写法,
再作比较。这就是创新的起点。
二、作文题目。
1.在新的起点上。
2.春雨。
3.尝试。
4.读有感。
三、作文提示。
1作文题目:在新的起点上。
提示:从审题来看,本文的题眼是“起点”,起点是相对走过道路,随。
着时间的推移,每天都是一个新的起点,相对某个阶段,也都是一个新。
的起点。每个人是这样,每个集体,每个家庭,每个国家都如此。从构。
思来看,新的起点不是对过去的.总结,而是对未来的展望,对未来的规。
划以及为实现这规划而付诸的努力。从创新角度上,要有符合自己实。
际情况的规划,不要人云亦云。从文体来看没有限制,也可以根据所选。
材料立一个副题,进一步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
2.作文题目:春雨。
提示:此题有虚、实两重意义:实指春季的雨;虚指春雨的象征意。
义,如造福人类的精神(及时雨*亲切的教诲的风范(润物细无声人题。
目比较空灵,可以自由驰骋想象和联想。文体不限,可以写成写景文。
章,也可以把春雨做好背景,写春雨中所发生的事,也可以写如春雨一。
般的人,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服务,也可以写父母师长的亲切教诲…当。
然也可以写成说明文或议论性文章。
[例文]。
良师。
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自卑的人。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性格孤。
僻,没人愿意做我的朋友。每次排座位,老师总让我坐在最后一排。
坐在最后一排的大都是些差生,我跟他们无话可说。想看看黑板,
抄抄笔记,又无能为力。谁叫我从小喜欢课外读物,又不注意看书姿。
势,成了近视眼呢!所以每节课只能呆呆地看着黑板,愣愣地看着书,
或搞小动作。
临毕业的那个学期,原来的班主任“跳槽”了,来了一位新班主任。
她年纪轻轻,穿着一身洁白的衣服,齐耳短发;一笑,两个酒窝就露了出。
来,模样甜甜的。
“我叫xxx,我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会了解得清清楚楚的。她。
微笑着自我介绍。
我不屑地看了她一眼:她真有那么大神通?她会知道我是近视眼。
吗?她会知道我不想坐最后一排,却又倔着性子坐在最后一排吗?她。
会知道……。
没想到过了几天,她真的注意到了我。那是一次语文自习课,大家。
都做着作业,我也摊开作业本,假装做起来。其实,除了造句一可以。
让我自由发挥的题目外。其他的我根本不做。
突然,她走到我身边问:“你在做什么了’说着拿起了我的作业本。
从未受过如此“礼遇”的我,心头不禁一暖,但仍趴在桌上,等待着早已。
习惯的雷霆暴怒。不料她却微笑着问:“这些都是你做的吗个’。
“嗯”
“真不错,花骨朵们在树枝上倾听着春天,多有灵气啊!可你为。
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厂’。
“有时候春天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轻风来的/’第一次受。
到如此嘉奖,我的胆子顿时大了起来。
老师拿着我的作业本走到讲台前,讲起了造句一以我的作业为。
范本。我只记得,那半小时是我最难忘的。
后来,我在一次语文测验中得了第一。她把第一排的三个同学叫。
起来*着中间一个座位对我说:“以后你就坐在这里/’。
人。
我的热泪顿时夺眶而出。
一晃三年过去了,我即将初中毕业,其间许多人和事,我都已忘却。
了,但对这位老师印象却刻骨铭心。我知道,我永远忘不了她一一个。
改变了我的人生的良师。
【简评】。
这是一篇情真意切、文质并茂的佳作。作者以简洁、准确的语言,
动情地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故事,生动地描写出一位美。
丽、善良、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善于帮助学生的良师形象。
因为先取了能够使“我的热泪顿时夺眶而出”的一段亲身经历,因。
而在选材上避开了平庸与重复,显示出独到的慧眼:老师注意发现“差。
生”的一点闪光的火花,从而激起“我”上进的信心,“我”在一次语文测。
验中得了第一,终于走出了“差生”的行列。这位老师不就是“润物细无。
声”的春雨吗?
--#endeditable--
写作交际口语第六册第二单元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五年级第六单元应用题参考教案示例篇八
1、掌握生字新词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一课时。
本篇课文是略读课文,设计思路是:
1、学生汇报查阅的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
2、检查字词读音书写、课文朗读的情况,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交流丝绸之路的意义;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4、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5、拓展丝绸之路上的故事资料。
6、最后联系课文做学习乐园上相关练习。
“丝绸之路”这段历史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没有感性材料,学生很难理解。如何帮助孩子走近历史,更好地去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是我是本堂课要解决的重点。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课前,我收集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影视资料。也鼓励孩子们自己查资料,读课后资料袋。使他们初步了解了“丝绸之路”的路线,知道了张骞的丰功伟绩。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读书收获,从把握主要内容入手,说说“丝绸之路给你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接着要求“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深入体会课文内容,如,作者在遐想古丝绸之路上与安息国互赠礼品一幕时,字里行间都体现了这条路是中西方的友好往来之路:安息国大军列队奏乐迎候来使,互赠礼品,彼此彬彬有礼,惊喜连连;这是一条经济、文化交流之路:中国的绫罗绸缎,西方的鸵鸟蛋、魔术表演,都代表着双方不同的经济文化发展。
五年级第六单元应用题参考教案示例篇九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了解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中位数的认识计算过程,体验合作探讨,理解认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全面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统计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良好情感。
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掌握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掌握求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的方法。
1、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引导与讲解相结合。
2、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实践体验。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准备。
1、师生谈话导入。
2、课件出示。
王丽同学1分钟跳绳比赛成绩如下表。
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成绩:124108136132。
她这四次测试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理解题意,让学生独立解答、汇报。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下面让咱们去看看五(1)班7名同学正在进行的掷沙包比赛,他们的`成绩如何呢?(出示教材第105页例4情景图)。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五(1)班7名同学掷沙包成绩统计表。
姓名:李明陈东刘云。
成绩/m:36.834.725.8。
姓名:马刚王朋张炎赵丽。
成绩/m:24.724.624.123.2。
引导学生观察,小组内交流。
师:这组数据中,只有两个数比平均数大,有五个数都比平均数小,用平均数表示他们掷沙包的一般水平合适吗?(不合适)想想办法:从这组数据中挑出一个数代表他们掷沙包的水平,自己找一找,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这是可能有些困难,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识中位数。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估计,计算比较,发现用平均数表示一般水平不合适,从而引入新的内容——中位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介绍中位数。
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直接关系,任意一个数据大小的变化都会对平均数值都会产生影响,为弥补平均数在描述某数据组的不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中位数。顾名思义,中位数就是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置居最中间的数据它的优点是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师:那么,五(1)班7名同学掷沙包成绩的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呢?
生动手尝试,按大小排列找出中位数24.7。
师小结求中位数的方法。
a、按大小顺序排列b、最中间的数据。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理解,体验求中位数的过程,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并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
3、小结: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4、教学例5。
出示例5:五(2)班7名男同学的跳远成绩表。
姓名:李志强王文贤刘卫华。
成绩/m:3.062.742.89。
姓名:陈文赵军张鹏于国庆。
成绩/m:2.903.522.832.78。
师问:用什么数来表示这一组数的一般水平呢?
(1)让学生分别求出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同桌之间议一议,说一说。
2.96比这一组数据中大多数数据都高,用它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不合适,应选中位数。
(3)如果再增加一个同学杨东的成绩2.94m,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
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得出结论:一组数据中有偶数个数的时候,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5、知识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这合作中自主探究发现知识规律,并动实践求平均数,中位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本练习。
2、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
生读题,小组讨论,共同解答,汇报交流。
3、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三第2题。
学生讨论自由解答。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中位数。
例4例5。
中位数24.72.89(2.89+2.90)/2=2.895。
按大小顺序排列。
数据个数奇数:最中间的数据数据个数偶数:最中间两数的平均数。
教材中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比较平均数,从而产生中位数的教学的必要性。本人循着教材的思路和自身的理解设计了“平均数有时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有时能——发现概括平均数时候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该用什么数表示,学习中位数——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关系,——在练习中分散难点,进一步理解为什么有时候平均数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而中位数则可以,深入理解中位数的稳定性。
五年级第六单元应用题参考教案示例篇十
1、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倍数及公倍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公倍数,理解公倍数的特征;通过列举探索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发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加思考和探索活动,感受学习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良好品质。
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理解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小黑板
一、揭示课题
揭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公因数和公因数,今天这节课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
提问: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你对公倍数有哪些想法?对最小公倍数呢?
引导:大家交流的想法,实际上是联系公因数和公因数进行联想,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学好数学。那刚才大家的想法是不是正确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认识公倍数。
(1)出示例11,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些什么,提出的什么问题。
交流:哪个正方形能正好铺满,哪个不能铺满?
说明:6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是3和2公有的倍数。
(2)引导: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纸片还能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为什么?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交流:还能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你是怎样想的?(明确可以正好铺满边长12厘米、18厘米??的正方形)
(3)引导:现在你发现,6、12、18、24??这些数和2、3都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想法。指出:同学们的理解还真不错!大家发现6、12、18、24??这样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也就是2和3公有的倍数,我们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
追问:8是2和3的公倍数吗?为什么不是?
2、求公倍数。
出示例12,明确要找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的公倍数。
结合学生交流,教师板书用不同方法找的过程和结论,使学生领会。
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找出了6和9的公倍数有18,36,54??其中’最小的是18。18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
追问:有没有的公倍数?为什么?
说明:两个数的公倍数有无数个,没有的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倍数里最小的一个,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板书:最小公倍数——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
3、用集合图表示公倍数。
引导:你也能用圆圈图表示6的倍数、9的倍数和公倍数的关系吗?自己画一画。学生交流,呈现集合相交的图,(图见教材,略)分别标注出“6的倍数”“9的倍数”“6和9的公倍数”,并强调三个部分都有无数个数,都要用省略号表示。
让学生看直观图说说,哪些数是6的倍数,哪些数是9的倍数,哪些数是6和9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是几。
指出:从图上可以直接看出,6和9公有的倍数,是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巩固深化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习七第9题。
4、做练习七第10题。
四、总结提升
五年级第六单元应用题参考教案示例篇十一
我国乐山地理环境优美,山光水色独特,是举行龙舟竞渡得天独厚的地方。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乐山龙舟的盛会,能用词语概括这一盛况。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会本课重点词句,并能够灵活运用;学习课文描写一种活动的写作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这篇课文风格清新,通过朗读和独自吟诵,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学生会通过朗读和吟诵把乐山龙舟的盛会的规模宏大,喜气洋洋表达出来。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说说乐山龙舟会有哪些内容。默读课文,做课后两个思考题。重点写了什么活动?(抢鸭子)是怎样写的?(找出动词体会)。
乐山龙舟会的资料。
1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课题。
1、齐读课题,说说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理解词语:得天独厚、游弋、狡黠、乍起。
3、讨论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细读感悟,合作探究。
1、学生以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多读两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边读边在书上批注感悟,并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2、小组内汇报交流:先把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同学听,再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懂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一起讨论。
3、集体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1)理解“绿树夹岸水平铺”及“千顷水面琉璃滑,百艘龙舟竞争先”的意思。
龙舟夺标、抢鸭子竞赛、放漂灯活动。
规模宏大、喜气洋洋、精彩纷呈。
(3)你最喜欢那一项活动?用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
(4)乐山龙舟会有什么特点?
四、感情朗读,升华认识。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喜欢的部分,师生评议。
3、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体会?
搜集有关乐山龙舟会的资料。
乐山龙舟会。
龙舟夺标抢鸭子竞赛放漂灯活动。
规模宏大、喜气洋洋、精彩纷呈。
五年级第六单元应用题参考教案示例篇十二
龙的传人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五个生字和有关龙的成语。
2了解关于龙的传说故事和形象,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以及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的原因,增强民族自豪感。
3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以及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的原因。
教学用具:电脑课件。
课前准备:查找关于龙的故事,搜集龙的成语、装饰品或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思路设计:
一、激趣引入:
课件播放张明敏的歌曲《龙的传人》,学生猜歌名,引出课题,板书课题(突出“龙”字)。
有人认为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动物,也有人认为龙只是传说中的东西。结合你查找的资料说说龙到底是什么呢?学生交流各自资料。
二、了解关于龙的传说故事和形象:
学生在班级交流资料后,引导他们看看书中是如何介绍龙的。找出第二自然段读读,课件展示不同时期龙的形象,从而得出结论:龙只存在于中国人的想象和传说中。
三、探究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的原因。
十二生肖中的龙深受人们的喜爱,更备受中国人崇敬,自称“龙的传人”,这是为什么?
请同学们自读四至七自然段,找出答案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为什么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
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是威力无比、变幻万千、无所不能的,它集各种动物特点于一身,又象征着自由欢腾和完美,象征着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所以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
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读出中国人对龙的崇敬和喜爱。
四、学习“金钥匙”中的学习方法,积累带“龙”的成语。
阅读“金钥匙”,同位互相出题进行知识的巩固。
积累带“龙”的成语:飞龙在天、真龙天子、金龙献瑞、
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的传人。
五、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和作用: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出现“龙的传人”,前后呼应,紧扣课题,重点突出。
六、拓展练习:
1关于龙的民间活动:赛龙舟舞龙灯……。
2关于龙的壁画、工艺品、装饰:九龙壁双龙戏珠云龙纹……。
板书设计:
龙的传人。
威力无比变幻万千无所不能。
象征着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五年级第六单元应用题参考教案示例篇十三
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能正确找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探索的过程,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乐趣。
【重点】中位数、众数的概念。
【难点】正确找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一)导入新课。
创设求职情境,多媒体出示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表,提问:这个公司员工的收入水平怎样?
预设学生计算出月平均工资为2700元。
追问平均工资能否作为这个公司工资水平的代表。
预设学生根据绝大多数员工达不到平均工资得出平均工资不具有代表性。
教师说明本节课学习其他统计指标。引出课题。
(二)讲解新知。
针对问题,组织前后桌四人一组,5分钟时间进行讨论。
学生思考、交流、探究,教师明确:月平均工资2700元,指所有员工工资的平均数是2700元,说明公司每月将支付工资总计2700×9=24300元;职员c的工资1900元,恰好居于所有员工工资的正中间,恰有4人的工资比他高,有4人的工资比他低,我们称它为中位数;9个员工中有3个人的工资为1800元,出现的次数最多,我们称它为众数。
提问:哪个数据描述该公司员工收入的集中趋势更合适?
明确此情境中中位数比平均数更具代表性。
追问:为什么收入的平均数比中位数高得多?观察数据明确平均数受到被极端值拉高。
(三)课堂练习。
出示一组数据,请学生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选择合适的数据描述集中趋势。
(四)小结作业。
小结:提问学生今天有什么收获。
作业:总结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自的特征。
五年级第六单元应用题参考教案示例篇十四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3、把握将军的形象。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小黑板、录音带。
一、激趣引入。
今天我想给大家引荐一位古代的大将军,他是西汉的军事家,曾做过都尉、郡太守,镇守边郡时匈奴都不敢侵犯,被称为“飞将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广。
据记载,在李广巡视打猎时就发生过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流传到唐代,被一位名叫卢纶的诗人即兴改编,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取名为《塞下曲》。(教师随机板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的学习。
二、初读古诗,识字正音。
1、板书课题、作者,理解题目。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读通顺,注意古诗的停顿。
3、检查学生的读诗情况,指名读。作出评价。
三、理解诗句,体会诗境。
2、学生小组互助,理解诗句。
3、交流。
a、说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两句诗的意思。
抓住“引”字总结联系上下文解释的新方法。
从“惊”字体会,感受气氛的紧张。
教师指导朗读。
b、说说“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两句诗的意思。
抓住“没”,并且利用情景表演体会将军力气大,勇武。
读出赞叹之情,指导朗读。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生评价。
两个人对读。
师生对读。
四、全诗整合。
2、老师也想讲一讲这个故事,不过,需要大家的合作,我讲到哪句诗,请大家读出相应的诗句。
五、把握情感,全班朗读。
李广将军真不愧是“飞将军”,最后,就让我们想象着诗歌描绘的情景,带着对飞将军李广的赞叹与敬佩,齐读《塞下曲》!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诗人卢纶笔下的《塞下曲》可并不只是这一首,而是共6首。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二首。在剩下的5首古诗中,第3首“月黑雁飞高”也十分有名。另外,像的大诗人李白、王昌龄,也都创作过《塞下曲》。那么,课下就让我们互相帮助,搜集这些古诗,把它摘抄在采集本里。
五年级第六单元应用题参考教案示例篇十五
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和我们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组教材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走进信息世界”分成“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家庭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信息的有关知识。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上述这些,学生还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提供。这是继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之后又一次课内外一体的、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学习。目前,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进一步使学生熟悉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比如,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中要发扬合作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活动后要展示和交流成果。每个板块后一些要求认读的字,可以让学生结合阅读认读,并在活动结束时盘点巩固。
这次综合性学习建议开展的活动有: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变化。
(2)开展调查,了解现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
(3)通过讨论或辩论,能够正确使用媒体,辨别信息的良莠,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
4.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认识19个生字。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
2、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能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四、课时安排。
1、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6课时。
2、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6课时教案。
五年级第六单元应用题参考教案示例篇十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摄”等4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抵”等9个字和“寸草不生”等9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默读课文,能梳理课文条理,把握内容要点,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
3、能找出太阳对人类作用的有关句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4、读指定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运用哪些方法介绍太阳,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初步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重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4。
难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3、4。
教学准备:
教师:“摄”等4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教学课件。
学生:每人一套“摄”等4个会认读字字卡。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借助背景图,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反馈指导。(课件出示单元导读)。
预设:
这个单元学习的课文都是说明性的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一个是阅读的目标,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一个是习作的目标,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3、小结:对了。这个单元是习作学习的单元,要学习的课文都是说明性的课文,学习这些课文,我们不但要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还要运用这些说明方法介绍说明一种事物。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板书课题:16太阳。
2、齐读课题。
3、释题。
提问:同学们,通过课题,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什么事物吗?(指名回答。预设:通过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的事物是太阳)。
4、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一)布置预习。
出示预习任务:
(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3)朗读课文,注意做到读准、读通顺课文。
(二)反馈指导。
1、课件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
2、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指导读准音难字。预设:“摄”“殖”。
3、课件出示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摄氏、粮食、地区、杀菌”,复习认读。
提示:会认读的字词和会写的字词中红色的字,学习完课文,就要求正确书写。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读通顺。
(一)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然后用“‖”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概括各部分主要意思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主要意思: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很大,是个大火球,温度很高。(板书:距离远体积大温度高)追问:概括地说,这一部分讲了太阳的什么?(指名回答。预设:这一部分讲了太阳的一些特点。)(板书:特点)。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主要意思: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主要意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追问:这一部分最后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指名回答。预设:这句话的含义是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是从哪个角度说太阳与我们的关系的?(指名回答。预设:这是从反面的角度说太阳与我们的关系的)。
(二)把握课文内容要点。
出示任务: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课文先从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特点这方面介绍:讲了太阳与地球距离远,它体积大和温度高。然后从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这方面介绍:先从正面讲与我们关系非常密切,再从反面说与我们关系密切。
四、认识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一)通过例子认识了解。
1、导语:我们梳理了课文的条理,概括了各部分的主要意思,知道了课文是从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特点和与我们关系密切两个方面介绍太阳的。那么,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呢?我们先看几个例子。
出示任务:(课件出示两组句子)读读这两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两组中的b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说说用上这样的说明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第一组:
a、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
b、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第二组:
a、太阳非常非常大。
b、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个体操作,四人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
第一组:(课件出示图片)。
说明方法:
列数字和举例子。
好处:
列数字: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的距离长度;三千五百年,用具体的人走路的时间,和二十几年,用飞机飞行的时间,用这样的数字准确具体写出了太阳离我们地球的距离远的特点。
举例子:用人走路和飞机飞行的例子,就把太阳离我们地球的距离远的特点具体形象地写了出来,让读者一读就清楚明白。
第二组:(课件出示图片)。
说明方法:
列数字、作比较。
好处:通过约一百三十万个的球与一个太阳的数字比较,能让读者很直观地感受到太阳的大。
(二)通过其他句子进一步认识了解。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1)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
好处:用五千多摄氏度这样的数字,以及钢铁碰到变成气体的例子,把太阳温度高这个特点具体清楚并形象地写了出来,让读者一读就清楚明白。
(2)写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语句(太多了不一一例出)。
说明方法:举例子。
好处:通过具体的事例把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具体形象写出来,让读者一读就清楚明白。
五、小结。
列数字,就是通过列出数字来介绍说明;作比较,就是通过把要介绍说明的事物与另一个大家比较熟知的事物相比进行介绍说明;举例子: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具体的事例进行介绍说明。
第二课时。
(一)复习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
课件出示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二)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有关内容。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给课文《太阳》划分了部分,概括了各部分的主要意思,谁能说说各部分的主要意思?课文在介绍说明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特点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介绍说明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以上问题指名回答并形成板书。预设:见上一课教学过程。)。
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认识和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这节课我们要进行说话的学习训练。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第二、三部分,想一想:为什么说太阳和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给有关句段做上记号,然后用上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注意做到尽量用自己的话说,内容完整符合原意,语句通顺连贯。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先汇报有关语句,然后才说话。
有关语句:
有了太阳,……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追问:这个句段写了什么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指名回答。预设:这个句段写了植物、动物,我们吃的、穿的和用的方面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板书:植物动物吃的穿的用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成为风。
追问:这两个句段写了什么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指名回答。预设:这两个句段写了气候方面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板书:气候)。
太阳光有杀菌的作用……治疗疾病。
追问:这个句段写了什么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指名回答。预设:这个句段写了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来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板书:预防治疗)。
说话:指名两三个学生说,用以上三个标准评议;评议后个体根据评议再练说,再反馈指导。
(一)复习唤醒。
1、提问: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课文运用了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把太阳的特点和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这些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清楚明白。谁能说说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了哪些基本的说明方法?举例说说。
2、反馈指导。
预设:
列数字;例句: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
作比较;例句: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举例子:例句: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二)审题明要求。
1、导语:在阅读单元导读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单元是学习习作的单元,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运用这些基本的说明方法介绍说明一种事物。现在,我们学习了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就要准备尝试运用基本的说明方法学习介绍说明事物了。请翻开课文70页。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1)题目1:
尝试写的内容:写身边的一个事物;具体要求:试着运用多种方法说明它的特征。
追问:要初试身手写好身边的一个事物,在写之前要做什么呢?(指名回答。预设:要通过观察,了解这个事物的特征。)。
(2)小结:对了,要介绍说明清楚一个事物,首先就要通过观察,从一些方面了解这个事物的特征,这样才有材料写。
(3)题目2:
尝试写的内容:把课文《白鹭》的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具体要求:要查找资料来改写,然后体会两种写法的不同。
追问:要根据什么来查找白鹭的资料呢?(指名回答。预设:要根据课文《白鹭》第2—5自然段的内容来查找白鹭的资料。)。
(4)小结:要改写好,关键是要根据第2—5自然段的内容,来查找白鹭相关的资料。无论是第1题的观察,还是第2题的查找资料,都要适当做好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认字评价(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课件示词语表词语,自由读记。
(四)反馈读记(注: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一)字形教学。
1、课件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观察字形,思考容易与学过的哪个字混淆,同桌说一说。
3、反馈指导。
指名说并板书,然后读一读:
例:殖(繁殖)植(植物)粮(粮食)娘(大娘)菌(杀菌)茵(绿茵茵)。
(二)写字指导。
1、观察并说说字的各部件相互位置,笔画的变形、退让、延伸等。
2、各写一个,反馈评议。
3、按评议对照修改,然后每个字再写两个。
作业设计:
1、把自己说的太阳和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话写下来。
2、观察身边的一个事物和查找白鹭的有关资料,准备初试身手。
五年级第六单元应用题参考教案示例篇十七
课型。
新授。
课题。
外婆的澎湖湾。
课时。
一课时。
设计教师。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方法设计。
模唱、教唱、示范、表演等方法来执教。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二、自主探究三、合作学习四、拓展练习。
目的是为引出民谣这种歌曲的题材,同时也是为了创设气氛。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扩展学生视野]。
强化节奏朗读,以读促解,感受温情设计理念: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学习歌曲第一段,老师有感情的一句一句演唱,把每一句的歌词意境表达清楚,使学生较快进入角色,然后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目的是解决切分节奏。
1、导入播放《兰花草》,老师带学生一起演唱然后和学生一起来探讨这首歌曲的题材,引出校园民谣,出示课件解释校园民谣,由校园民谣来认识其开山鼻祖台湾音乐人——叶佳修,去了解他的音乐作品《外婆的澎湖湾》。
2、学习歌曲。
首先初听歌曲,思考三个问题:1.歌曲是几拍子的?2.歌曲分为几个乐段。3.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听歌曲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最后做小结:歌曲表达了对澎湖湾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学习歌曲的第二乐段的时候,结合幻灯片,边看边听,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一二乐段的不同点。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但创设了情境,也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扩展。情景交融,对所学歌曲的认识就有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容易使学生进入音乐,引起共鸣歌曲通俗易懂,学生容易接受,因此教学重点是歌曲演唱中的情感流露;一些节奏在演唱中很难把握,所以难点定为切分节奏的解决。
最后完整演唱歌曲,提示学生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为歌曲演唱创设意境,能恰倒好处的作到感情的释放。
3、为歌曲配伴奏。
可以老师钢琴,学生配打击乐;也可以老师用乐器伴奏,学生尝试弹奏钢琴配合;整个歌曲的打击乐合奏。
4、拓展。
欣赏一首同样由叶佳修创作的民谣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来结束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听着音乐出教室。
板书设计。
外婆的澎湖湾。
xxxxxxxxx。
切分节奏。
课后反思《外婆的澎湖湾》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的歌曲,它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的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在这一课上我安排了基本训练、新授歌曲、用乐器表现歌曲三个环节。在教学中,我发现自己没有备好学生,学生对这首流行甚广的歌曲根本没有印象,因而学唱部分时间过长,用乐器表现歌曲这一环节时间不充足,表现的没有深度;还没有让学生充分的想象歌曲所表达的意境,自信演唱的时间也短。
五年级第六单元应用题参考教案示例篇十八
会认本单元生字词,会正确书写,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对字词要“会读,会写,会说,会用”。
乐学善思办法。
运用小组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组内交流,由小组长组织解决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并把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梳理。
2.组长汇报。
3.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4.教师点拨。
1.采用开火车的形式轮读,要求读准字音,并能组成词语。
蟒壑矫鸿淀阑疆吾策坠镀烬婉辰挝缅。
卉榕乔傣蚀。
2.个别字正音,多音字。
1.采用听写的形式,组内两人互批,成绩汇报组长。
橘柚树陡峭消逝朦胧倾泻黄鹂藤椅沉淀暖气楼阁啼叫。
2.组长汇报成绩,记录员做为记录。
3.奖励前三组。
4.教师点拨形近字的区别,理解:缀满、坠满。
每人答一份试卷,时间是五分钟,小组串批,统计成绩。
1.看拼音写汉字。
2.辩字组词。
3.写出下列各词的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