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致敬冬奥榜样人物(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致敬冬奥榜样人物篇一
21岁的清华大学本科生孙泽宇,手提一盏灯笼,站在他熟悉的舞台——“鸟巢”中央,被祝福和掌声簇拥。他和其他五位志愿者一起,作为一万八千多名冬奥志愿者的代表,在现场收到了满满谢意。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创了“向志愿者致敬”这一环节,从此成为奥运会闭幕式传统。而今这一幕再现“鸟巢”,跨越的是流转光阴,永恒的是严寒无法侵袭的温暖和口罩难以阻隔的微笑。
孙泽宇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标兵志愿者,他在开幕式上的一声“welcome to china(欢迎来到中国)”,让美国单板滑雪运动员特莎·莫德回忆起来忍不住热泪盈眶。18岁的莫德将“中国人的友爱与好客”记在心里。
同样站在台上的燕山大学本科生张鸿博,过去十几天在崇礼的寒风中,坚守赛道入口处的岗位,无数次重复证件检查流程。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但她从未抱怨。“冬奥志愿者的工作很有魅力,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还能学到很多知识。”她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经历,认为有机会入选志愿者非常幸运。
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微笑成为世界难忘的记忆;2022年,这些“蓝色身影”依然是“双奥之城”最好的名片。体育竞赛、场馆管理、语言服务、新闻运行等41个业务领域,无处不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屏幕上,一帧帧笑脸,定格了冬奥会上一张张自信、从容的青春特写。
负责核酸检测的“大白”、身背医疗包并脚踩雪板的滑雪医生、指挥交通的工作人员、食堂餐厅的后勤保障人员……冰天雪地里,无数建设者、服务者、管理者默默奉献,让赛场上每一次拼搏呐喊都更加掷地有声。
环节最后,志愿者们一同点亮手中的灯笼。刹那间,观众席泛起朵朵红色爱心,整个场馆化为爱的海洋。
爱的交换,深情似水。
点亮自己,温暖世界。今夜,世界把爱回赠你们!
致敬冬奥榜样人物篇二
立春之时,乘着一朵雪花,北京冬奥温暖启程;元宵过后,伴着绚烂的雪花花灯,冬奥迎来告别时刻。
今夜,2008年的星光五环与2022年的“大雪花”主火炬交相辉映,“天下一家”“one world one family”满载美好祈愿,粲然绽放。
来自五大洲的运动员、工作人员、志愿者、媒体记者又一次欢聚“鸟巢”。从春节到元宵,大家共度难忘中国年,也让“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愈加熠熠生辉。
拼搏与超越、热爱和团结惊艳赛场;欢呼与掌声、遗憾和泪水震撼心灵。此刻,所有情感在此汇聚、交融、绽放。
今夜,是依依惜别的送行;今夜,是拥抱未来的起点。
每一个运动员挥洒激情共同缔造冬奥盛会,今夜是属于他们的欢庆时刻
在全球亿万观众注视下,挪威运动员特·约豪格和俄罗斯奥委会运动员亚历山大·博利舒诺夫,先后登上越野滑雪女子30公里和男子50公里集体出发(自由技术)项目的最高领奖台。在充满祝贺和敬意的掌声中,获奖者们将奖牌举在胸前,用力挥舞花束,与世界一起分享这梦想成真的激动时刻。
他们问鼎的这个古老项目,承载着人类对于挑战极限最朴素的追求,是体能和意志力的双重考验。这样不畏艰难、勇于突破的场景,在过去十几天不断上演,世界各地的冬奥健儿创下一个又一个奥运奇迹。
“鸟巢”的“大冰面”上,十二生肖造型的.巨大“冰鞋”载着孩子们飞舞滑行。巨大的中国结衬托下,伴着《欢乐颂》的旋律,各代表团运动员迈着欢快步伐入场。
参加了北京冬奥会的近3000名运动员中,许多人来自冰雪运动传统强国,他们在北京续写传奇;也有不少人来自冰雪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和地区,能够站上赛场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墨西哥30年来首位参加冬奥会的花滑选手多诺万·卡里略……他们用热爱和坚持,有力诠释了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主场作战的中国体育代表团,以昂扬的面貌闪耀冬奥赛场。申冬奥成功时,冬奥会100多个小项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小项中国从未开展。而今,7个大项、15个分项“全项目参赛”的目标已然实现,曾经“冰强雪弱”的中国首次雪上项目奖牌数超过冰上项目,更以9金4银2铜共15枚奖牌,创下历史最佳成绩。
闭幕式现场屏幕上,运动员在赛场摘金夺银、奋勇拼搏的精彩瞬间一一闪过,把人们的思绪又拉回激情飞扬的赛场。而这些,只是冬奥赛场上一个又一个突破与圆梦故事的缩影。运动员们用一个个充满个性的“我”,共同绘就了北京冬奥会的逐梦画卷。
竞技场外,动人故事也在上演。选手们交换徽章、互相安慰、共同庆祝,这些或欢乐、或遗憾、或感动的奥运时刻,如点点繁星,照亮赛场内外。
而此刻,不管成功与失败,他们终于抛下所有压力,脸上笑容洋溢。运动员们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表达着快乐,拿起手机自拍、尽情欢呼挥手、对着镜头飞吻……现在是属于他们的欢庆时刻。
致敬冬奥榜样人物篇三
巴赫由衷钦佩运动员们在过去16天中的出色表现。他强调,奥运会团结的力量,比那些试图分离大家的力量更加强大,运动员们给和平提供了一个机会。
“你们每个人都力争取得最佳成绩,但也希望竞争对手取得最佳成绩,并为他们加油。我们为此深受感动。你们不仅彼此尊重,还相互支持。即使你们的国家因冲突而对立,你们也彼此拥抱。”
“你们克服了这些分歧,证明了无论我们有怎样的面容,无论我们来自何方,无论我们的信仰,在这个奥林匹克大家庭里,我们人人平等。”
巴赫表示,将与所有因疫情而无法实现奥运梦想的运动员,分享这份奥林匹克精神。他呼吁国际社会,为全世界每个人提供平等的疫苗接种机会。在他看来,要最终战胜这次疫情,必须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以及更团结。
巴赫指出,奥林匹克精神之所以如此闪耀,得益于中国人民搭建了出色且安全的奥运舞台。
他表示,本届冬奥会奥运村独具匠心,场馆令人叹为观止,组织工作非凡卓越。志愿者们的友好善意,会永驻他心中。
“我们要向北京冬奥组委、中国政府部门以及所有合作伙伴和朋友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我谨代表全球最优秀的冰雪运动员们,向你们表示感谢:谢谢你们,中国朋友!”
“我们之所以能有如此难忘的经历,都要归功于热情好客的东道主——全体中国人民!目前,中国已有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中国冰雪运动员取得了巨大成功,确立了冬奥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巴赫表示,“这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欢迎中国成为冰雪大国。最后他宣布,北京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
致敬冬奥榜样人物篇四
随着国家体育场奥运火炬的渐渐熄灭,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在人们的不舍目光中正式落下帷幕。16天前,北京冬奥会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和“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图景中徐徐展开。昨晚,人们会聚在“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下,向北京冬奥会告别,也向参与了这场体育盛会的每一个个体告别,并表达期待与善意。
在这16天里,我们看到了一位位老将的优雅谢幕,也见证了一个个冰雪新星的崛起。他们在给普通观众带来激情与尖叫的同时,也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何谓“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在这16天里,冬奥健儿和他们身后的保障人员,共同组成了北京冬奥会的完整图景,也为全世界的人们呈现了一场精彩、卓越的冰雪盛会。现在,这场万众瞩目的体育盛事的帷幕已缓缓落下,此时此刻,要向所有人道一声“辛苦了”。
以奥林匹克之名,致敬和感谢每一位“参与者”。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辛勤付出,才让北京冬奥会变得独一无二。也因此,不仅要感谢那些全力以赴的运动员,也应该感谢每个认真参与其中的人,感谢每个关注这场体育盛事的人。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也感谢他们所展现出的开阔胸襟和气度。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有了每个人的支持与助威,北京冬奥会才得以呈现得如此成功。
赛场之内,运动员、教练、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以及志愿者们会聚在一起,共同为世界奉上了一场场值得欢呼的比赛。
赛场之外,普通民众被一幕幕细节所打动:他们为四赴冬奥终夺冠的齐广璞感到欣慰,对“一人代表一国”的海地选手理查森·维亚诺肃然起敬,为8次参加冬奥会的49岁老将、德国选手克劳迪娅·佩希施泰因送上热烈的掌声,更为阿什莉·考德威尔与徐梦桃的拥抱而热泪盈眶……他们,也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支持和保障着冬奥会的顺利进行。
就在北京冬奥会闭幕的前几天,不少冬奥会的“参与者”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他们的经历。从运动员到志愿者,从每一位服务冬奥会的工作人员到每一位普通国民,人们手持各种冰雪元素,并沉浸其中,回味着这场体育盛事给这个国家、给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民带来的喜悦与感动、勇气和力量。而当人们回味以及为那些美好的瞬间喝彩之时,也在思索这些美好为自身所带来的一些细微变化。
以志愿者为例,从选拔到培训,从正式服务赛事到冬奥结束,一幕幕动人的场景打动着每一个人。而当他们终于完成保障任务、携手从滑雪大跳台上肆意地滑下之时,我们能感受到冰雪运动带给他们的雀跃,以及完成赛事保障工作后的“如释重负”。
他们在冬奥赛场内默默付出的同时,也在“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氛围中收获了友谊,这是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人们团结在“五环旗”下,为奥林匹克运动所消弭的偏见而喝彩,也期待着一个“团结友爱、公平竞争、相互理解”的世界。
当然,我们也要感谢那些为冬奥会运动员们画上一幅画的小朋友们。他们用自己纤细的笔尖,描绘出了一幅幅看似稚嫩、实则动人的场景,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带去了一份最为真挚的友谊,传递着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朝气蓬勃的中国样貌。
在这场安全、绿色、简约的冬奥会中,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与全世界冰雪健儿的全力以赴相得益彰。诚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言,“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中国人民给我们的温暖、能量、好客与支持。”相信这也是每一位参加北京冬奥会冰雪健儿的感受。
冬奥会完美闭幕,我们感谢每个参与其中的人员,感谢每一位普通国民。感谢他们的密切配合,也感谢他们的喝彩与欢呼。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给予了这个国家更大的勇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