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古诗赠汪伦教案(优质17篇)
教案是指教学活动实施中所依据的一种详细计划,对于教师来说,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教案的编写可以参考和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和教材的指导。通过观摩他人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编写教案的能力。
中班古诗赠汪伦教案篇一
3、欣赏《赠汪伦》的配乐动画,教师激情旁白关于这首诗的传说。
4、欣赏了这感人的场面,聆听了这美丽的传说,你想说点什么吗?能带着这种感受诵读这首诗吗?引导学生诵读诗文,感受诗情。
1、“李白乘舟将欲行”
(3)播放“饮酒赏月”的动画,教师深情诉说:看到这些,李白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眼前又浮现出那一幕幕与汪伦相处的情景:
饮酒——引导学生想象两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教师相机介绍下面情况,以供学生展开想象:在李白的眼中,汪伦是个机智风趣、好学上进的年轻人,志趣相投、相见恨晚,两人可称忘年交;在汪伦的眼中,李白虽然诗名满天下,却从无狂妄自大之态,是一位风度翩翩、学识渊博的学者,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
赏月——李白对月亮极偏爱,写了许多有关月的美妙诗句,如《静夜思》、《古朗月行》、《峨眉山月歌》等。可引导学生将它们应用到这一情境中,汪伦吟诵这些诗句并表达自己的赞叹之情。
游玩、下棋、垂钓、吟诗、登山……。
2、“忽闻岸上踏歌声”
(1)这时,船夫催诗人李白上船,李白会怎么说、怎么做?
(2)汪伦不见了李白,心情怎样?会怎么做?此时此刻,你就是汪伦,会唱些什么呢?能写几句歌词吗?请你用脚踏着节拍,唱一唱,唱出汪伦那盛情的挽留和美好的祝福吧!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李白上了船,船渐渐地远去了,泪水迷糊了眼睛,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一首诗——师生齐声吟诵《赠汪伦》。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到桃花潭边,一起经历那情深意切的送别场景,难道我们还能无动于衷吗?那就让我们拿起笔,把这感人的一幕写下来吧!
2、今天,我们就来改写《赠汪伦》这首诗。你打算怎么写?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以哪个角度来写,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等。
3、你打算给自己的习作拟一个什么样题目?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进行点评。
5、学生改写古诗,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1、谁愿意把自己写的作文读给大家听?教师相机点评。
2、欣赏了这个同学的作文,可以说说你最欣赏或最感动的地方,也可以说说你个人的看法或建议。
中班古诗赠汪伦教案篇二
1、理解诗意,学习朗诵古诗。
2、感受古诗中朋友之间的友谊,学会和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视频教材,配乐旋律一段。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的好朋友是谁?你们一起做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古代有个诗人叫李白,他和好朋友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观看视频,初步感受古诗意境。
提问:故事中的两个好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李白到好朋友汪伦家里去做客。他们一起喝酒,作诗,两人非常开心。几天后,李白要乘船回家了,汪伦很舍不得李白,于是就在岸边送李白。
2、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古诗,请幼儿欣赏。
师:故事里有一首小诗,请小朋友们竖起耳朵,仔细地来听一听。
提问: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作者又是谁?
师:其实,这是一首赠别诗。是李白送给好朋友汪伦的诗。接下来,我给小朋友来解释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3、出示图片,讲解古诗大意(译文口语化)。
李白乘着小船将要离开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岸边有人一边唱歌,一边用脚打拍子,告别的声音。李白转过头去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汪伦啊。李白非常感动,他觉得,这桃花潭的水即使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义深。
4、在初步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再次欣赏古诗。
师:意思明白了吗?好,老师再来念一念,这一遍,请小朋友自己用心记一记,等一下,我们自己也要来学习这首诗。
三、教师指导幼儿学习诵读。
师:你记住了哪一句诗?请你念一念。
1、教师指导学习单句古诗。
师:好,接下来,请你们跟着小胡老师,整首古诗一起学一学,念一念。
2、请幼儿集体朗诵。
3、请幼儿分组朗诵。
4、请个别小朋友朗诵。
5、配乐齐朗诵。
四、联系生活,情感升华。
提问:我们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好朋友之间要怎样相处呢?(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不可以打打闹闹,玩玩具要知道分享……。
结束语:好了,请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友好地去外面户外活动吧!
中班古诗赠汪伦教案篇三
这首诗是唐诗中的极品。它们流传之广、应用之多、影响之深,都难以估量。
也许,孩子们会对“桃花潭水深千尺”充满神往,却对“不及汪伦送我情”感到难以置信《赠汪伦》里的李白和汪伦,桃花潭水和踏歌声,“将欲行”和“送我情”,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情的写意画;桃花盛开,潭水轻漾;轻舟欲行,踏歌声起。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刻骨铭心的画面!这是多么真挚而动人的送别!
二、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珍惜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4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四、教学过程。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
第一步:通读课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觉得容易读错的字。
第二步: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认读生字。提倡学生自主认读,教师注意纠正。
2.调动生活体验识字。
第一步:调动生活体验,获得字音形象。如,体育课上“原地踏步”的“踏”。
第二步:由口语上升到书面语。即将学生平时生活中听到或看到的词汇转换成课文中的文字,降低识字难度,加强意义识记。如,泪汪汪、汪老师、一叶小舟、风雨同舟;踏青。
第三步:创设生活情境,利用课文语境,综合运用生字词。教师可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利用课文出现的语言文字,进行口语交际或书面交流。如,根据“赠”的意义说几句话;描述你见过的或想象到的“潭”的情景。
3.指导写字。
在认读和写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识字、写字的规律。如,“舟”字的笔顺,“乘、”字的撇捺要伸展开。
(二)朗读感悟。
1.感悟诗歌情境,合理指导朗读。
教师讲述: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师讲述典故:《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后,生自由朗读。
汪伦非常敬佩大诗人李白的才华,特别想请李白到他家住一段时间,但是又不知道怎样才能请到李白。李白这个人不怕皇帝、不怕官、不爱钱,一生喜欢的就是游山玩水、喝酒、写诗。汪伦根据李白的个性特点,写了一封请帖送到李白手里,上面写着“太白先生: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不妨择日光临寒舍共赏桃花,共谋一醉。”
李白一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八个字,眼睛都瞪大了。心想,世上竟有这样的地方?便应邀来到汪伦家。
到了汪伦家之后,每天,汪伦只是陪李白渴酒,向李白请教作诗的学问,带着李白在村子周围看看,连“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提都不提。李白急了,反复要求去赏“十里桃花”,去“万家酒店”。汪伦被逼得没办法,只好对李白说:“这些地方你都去了。”李白被搞得摸不着头脑。
汪伦说:“‘十里桃花’,就是离我家十里外的山坡上的一棵桃树。‘万家酒店’就是我们天天都去喝酒的一个姓万的人开的酒店”。
这天,李白要继续他的行程了。正当船缓缓开动的时候,汪伦来到岸边,依依不舍地给大诗人李白送行。
李白深受感动,觉得这才是最真挚的人生友情。情动之下,一首《赠汪伦》便脱口而出。
2.标出字音平仄,突出师范读。
教师用自己的感情朗读来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和模仿的“声音形象”。
3.生仿范读节奏音韵自由练渎,反复吟诵。
4.小组内朗读单个逐次朗读后组内成员评价指正后汇报朗读。教师点评。
5.创设情境,想象意境,理解诗意,提升朗读水平。
情境:你在一位好朋友家玩,离开的时候,好朋友非常舍不得你走,送了好远的路才分手,这时,你最想说什么话呢?然后模仿电视剧里古时候的人们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和同桌表演一段离别对话。
(三)品味语言。
1.“忽闻岸上踏歌声”中的“忽”字能否换成“才”可“又”?探讨之后学习感情朗读:读出“忽”的速度感、意外感。
师讲述;踏歌古代的一种边歌边舞的艺术形式。舞蹈时成群结队,连臂踏脚,配以轻微的手臂动作。现在,苗、瑶、纳西等民族还有这种舞蹈。到这些地方参观游览时,一般都会有这种表演,游客也可以参与其中,现学现跳。
2.选两名同学表演李白和汪伦,其余同学表演踏歌。
3.教师给出配乐再次吟诵诗歌,配上自己的动作。
4.诵读积累。要求当堂熟读背诵。
(四)积累巩固。
1.自由背。
2.限时背:限两分钟,看谁背得快。
3.比赛背:小组赛、个人赛,看谁背得好。
(五)实践活动。
举行诵读表演:将这首诗改编成简单的情景剧,排练演出。改编、排练、布景、表演等都由学生自主完成。
中班古诗赠汪伦教案篇四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课件。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不同的方法朗诵)(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1、总结: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2、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中班古诗赠汪伦教案篇五
1、理解诗意,学习朗诵古诗。
2、[)感受古诗中朋友之间友谊,学会和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图片一幅,视频教材,配乐旋律一段。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好朋友是谁?你们一起做过什么有趣事情?
古代有个诗人叫李白,他和好朋友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观看视频,初步感受古诗意境。
提问:故事中两个好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李白到好朋友汪伦家里去做客。他们一起喝酒,作诗,两人非常开心。几天后,李白要乘船回家了,汪伦很舍不得李白,于是就在岸边送李白。
2、教师有表情,有节奏朗诵一遍古诗,请幼儿欣赏。
师:故事里有一首小诗,请小朋友们竖起耳朵,仔细地来听一听。
提问:这首诗题目是什么?作者又是谁?
师:其实,这是一首赠别诗。是李白送给好朋友汪伦诗。接下来,我给小朋友来解释一下,这首诗意思。
3、出示图片,讲解古诗大意(译文口语化)。
李白乘着小船将要离开时候,突然听到了岸边有人一边唱歌,一边用脚打拍子,告别声音。李白转过头去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汪伦啊。李白非常感动,他觉得,这桃花潭水即使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情义深。
4、在初步理解古诗基础上,再次欣赏古诗。
师:意思明白了吗?好,老师再来念一念,这一遍,请小朋友自己用心记一记,等一下,我们自己也要来学习这首诗。
三、教师指导幼儿学习读。
师:你记住了哪一句诗?请你念一念。
1、教师指导学习单句古诗。
师:好,接下来,请你们跟着小胡老师,整首古诗一起学一学,念一念。
2、请幼儿集体朗诵。
3、请幼儿分组朗诵。
4、请个别小朋友朗诵。
5、配乐齐朗诵。
四、联系生活,情感升华。
提问:我们小朋友都有自己好朋友,那好朋友之间要怎样相处呢?(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不可以打打闹闹,玩玩具要知道分享……。
结束语:好了,请小朋友找到自己好朋友,我们一起友好地去外面户外活动吧!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中班古诗赠汪伦教案篇六
1、引导学生自读古诗,理解字词,读懂诗意。
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作者与朋友的深厚友谊。练习感情朗读古诗。
3、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并学会积累古诗。
体会诗中作者运用夸张、比喻的方法表达感情的方法。
学生课前收集描写送别的古诗。
一、揭题,导入新课: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你知道“赠”是什么意思吗?
3、请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二、学习古诗。
1、初读,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
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送别)。
2、再读古诗,想一想,谁送谁,谁别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有谁知道李白是谁、汪伦是谁吗?
学生介绍有关背景。
教师过渡,他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诗人,一个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们之间是怎以联系起来的呢?(学生说故事)。
4、是啊,天下没有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要分别,同学们再读一读诗句,看看。
分别时的情景怎能样?
5、自读,说诗意。
你认为哪一句还可以怎么说?(修正诗意、注意关键字词)。
6、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学生质疑)。
(根据学生质疑情况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
朗读。
三、带读古诗:
唐·李白唐·高适唐·王维。
故人西辞黄鹤楼,千里黄云白日曛,渭城朝雨浥轻尘,
烟花三月下扬州。北风吹雁雪纷纷。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远影碧空尽,莫愁前路无知己,劝君更尽一杯酒,
惟见长江天际流。天下谁人不识君!西出阳关无故人。
2、朗读、小结:无论以什么送别,都有可以概括为以“真心”送别。
四、课外练习:
收集送别诗,举行一次吟诗会。
板书设计:
主板书:
赠汪伦。
李白深情厚谊汪伦。
踏歌声。
辅板书:
中班古诗赠汪伦教案篇七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课件。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出示多媒体)。
(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
(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
(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
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
(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不同的方法朗诵)。
(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
1、总结: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2、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中班古诗赠汪伦教案篇八
活动准备。
古诗课件、《高山流水》音乐。
活动过程。
1、小朋友到别人家作客,走的时候,要怎样呢?
2、有一个人,他叫李白,一次他到他的好朋友家作客,走的时候,他的好朋友是怎样与他送别的呢?(幼儿交谈)。
3、学习古诗《赠汪伦》:老师读古诗,看诗里都说了什么?(幼儿回答)。
4、讲解前两句:叙事——李白坐船要离开时,忽然听见岸上有人踏地为节拍,唱着歌来送行,李白一看,原来是他的好朋友汪伦。“将欲”和“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的惊喜的情态。
5、讲解后两句。抒情——李白被这种真挚、深厚的`情谊所感动,用深千尺的桃花水对比与汪伦的情谊,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6、介绍诗的背景。
7、欣赏古诗课间。
8、教读古诗。
9、幼儿配乐美读。
10、请幼儿表演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
活动延伸。
回家把《赠汪伦》这首诗朗诵给爸爸、妈妈。
中班古诗赠汪伦教案篇九
一、导入
1、出示图片
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中的诗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2、帮助幼儿初步体验古诗的意境。
老师:这是一个离开家乡的人,当天黑下来的时候,他就特别的想自己的家,想家里的亲人。
二、展开
1、老师朗诵古诗,讲解古诗含义。
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来。
疑是地上霜: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银白,以为是一层白白的霜。举头望明月: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高高悬挂着。低头思故乡: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心中怀念的故乡!
2、理解字词。
疑:怀疑,误认为的意思。举头:抬起头,举是抬的意思。思:思念,想念。
3、幼儿学习古诗,老师指导。
4、利用多种形式反复练习诵读。
5、为古诗创编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的掌握。
老师:谁能给古诗编上动作呢?我们加上动作来念古诗。
三、结束
“我是小诗人”诵读比赛,鼓励幼儿积极上台表现。老师讲评,为幼儿颁发奖品。活动结束。
中班古诗赠汪伦教案篇十
1.喜欢听、读古诗《小池》。
2.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初夏的美丽景色。
1.与古诗内容相符的《小池》图片。
2.古诗《小池》vcd。
3.与古诗内容相符的图谱。
一、幼儿背古诗《春晓》,教师:刚才我们背的古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今天我们要来学一首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
二、教师出示《小池》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三、幼儿学念古诗。
1.教师“我们古代的大诗人杨万里看到这幅美景后写下了一首诗,这首古诗的名字叫《小池》”教师念一遍古诗。
2.教师讲解古诗的意思,边讲解边出示图谱。
3.引导幼儿听古诗《小池》vcd一遍。
4.幼儿和老师边看图谱边诵读。
5.幼儿跟随vcd边拍手边诵读数遍。
四、教师带幼儿欣赏幼儿园的景色。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中班古诗赠汪伦教案篇十一
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念古诗:静夜诗。
2、体验诗中离开家乡的人的思乡之情。
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养他们专心学习的习惯。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课件。
1、出示课件:小朋友看一看,这个人怎么了?他在看什么?
2、帮助幼儿体验古诗的意境。
师:这是一个离开家乡的人,离开了妈妈的人,当天黑下来的时候,他就特别的想自己的'家,想自己的妈妈,想家里的亲人。
3、师示范念古诗,边讲解古诗含义:
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来。
疑是地上霜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银白,以为是一层白白的霜。
举头望明月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高高悬挂着。
低头思故乡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心中怀念的故乡!
4、理解字词。
疑怀疑,误任务的意思。
举头抬起头,举是抬的意思。
思思念,想念。
5、幼儿学习古诗,边作指导。
师:我们一起来年一遍,能用响亮的声音念古诗。
6、反复的练习,请幼儿上来表演。
师:请小朋友上来表演给大家看。
7、为古诗创编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的掌握。
师:谁能给古诗编上动作呢?加上动作来念古诗。
8、讲评。给专心的幼儿颁发奖品。
整个活动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这个活动我主要还是让幼儿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古诗、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这个活动不仅增强了幼儿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幼儿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中班古诗赠汪伦教案篇十二
1、会认“赠”等6个生字,会写“舟、乘、汪”三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珍惜友情。
重点、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珍惜友情。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古诗,导入新诗。
板书课题,教师范写“汪”字,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汪”字作为本课要写的生字,它又在题目中出现,在板书课题时就让学生掌握写法。
(课件显示《赠刘景文》)齐读,找出两首古诗题目的共同点。理解“赠”是“送”的意思,理解课题《赠汪伦》即李白写一首诗送给汪伦。
2、激趣。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我国古代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那李白为什么要写一首诗送给汪伦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动人的故事呢?想知道吗?大家要是把这首诗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我就讲个有趣的故事给大家听。
二、初读正音,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通古诗,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充分感知是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基础,切忌走过场,应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自。
主阅读,调动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三、学习要认的字(课件显示生字)。
1、指名读。(评读)。
2、小老师带读。
3、开火车读。
4、齐读。
5、去拼音读。
『设计意图』: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要认的字,为更好地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
能力垫定了基础。
四、品读古诗,体会古诗的真情实感。
1、讲故事。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美酒和美景给了他无穷的灵感,写出了很多千古名句。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
『设计意图』:给学生讲一个简短的古诗背景故事,能让学生更易地理解诗意。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
讲完故事师顺势范读。
齐读古诗。
2、品读第一行。
(1)指导看书本上的插图,问:船上的是谁?岸上的是谁?你是从哪行诗看出来的?指名答。(课件显示:李白乘舟将欲行)。
『设计意图』:一幅图就是一个故事,一幅图就是一篇文章,指导学生看图,有助于学生自主理解诗意。
(2)指名读。齐读。
(3)指导写字。(乘、舟、汪)。
a、了解词语“乘舟”,并给“乘、舟”另外口头组词。
b、师让学生观察了解“乘”是“禾”与“北”的巧妙组合,再范写“乘”字;学生说“舟”字的笔顺。
c、学生在书本上描红、写字。
d、评价。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出,每节课都让学生写一写,但不要写得太多,根据本节课设计。
的内容,故写三个生字。让学生观察生字??“乘”,感受汉字的妙处,激发学生喜欢汉字,主动识字的愿望。由于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故在指导书写中,师范写最难的“乘”字,生说“舟”字的笔顺,“汪”字放手让学生观察去写,这体现了一个从难到易的教学过程。
(4)学习“欲”字,说一说记住“欲”字的方法。说说李白乘舟将要干什么?
(5)李白将要走了,他与汪伦相见恨晚,刚结下深厚的友谊就要面临分离,你说他的心情会怎样?用上这样的心情读读这一行。(指名读,小组读。)。
(6)这时李白心里会想些什么?把李白的不舍之情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李白将要离开的那种不舍之情。通过不同方式反复朗读,在听和读中让学生理解、鉴赏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丰富个人情感。
3、品读第二行。
(1)汪伦是用什么方式为李白送别?指名答。
(2)(课件出示:忽闻岸上踏歌声)指名读,齐读。
(3)学习“踏”字,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踏”字,什么是踏歌?
(踏歌是古代的一种舞蹈,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边歌边舞的一种歌舞形式。)。
(4)练习。理解“闻”的意思。从这行诗看,应该选哪个?
(课件显示)闻:()a用鼻子闻b有名望的c听见。
(5)汪伦用这种隆重的方式为李白送行,从这里可以感受到汪伦对好友李白的感情怎样?试着读出你的感受。(指名读,男女读,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踏歌”一词,体会送别方式的特别,从而感受李白和汪伦二人情谊的深厚,并通过反复吟诵,加深理解。
4、品读三、四行。
(1)重友情的汪伦让李白有什么感慨??指名读三、四行。(课件出示)。
(2)学习“潭”字,说一说记“潭”字的方法。桃花潭有多深?试着把桃花潭的深度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3)练习。
即使桃花潭有千尺深,汪伦对李白的情谊深。
板书:水深??情更深。
(4)指名读;齐读。
(5)分别是伤感的。此时此刻,李白与汪伦站在岸边,彼此话别。他们会说些什么?同桌练习说一说。
(6)再读、引读诗句,体会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同学们,如果你是李白)当你登上小船准备离开,回想起汪伦每天热情款待,一起饮酒作诗,望着眼前深深的.潭水,一定会感叹??齐读三、四行。
即将分别,李白正想到以后天各一方,不知何时再见。此时,忽然听见汪伦在岸上踏歌为自己隆重地送行,低头看着清澈的潭水,诵道??齐读三、四句。
『设计意图』:在一遍遍的朗读中,让学生通过美读、熟读,升华朗读情感,进一步体味作品的意境,让学生的语感得以深化、内化,达到真正意义的积累。
五、背诵。
1、自由背3分钟。
2、指名比赛背,小组比赛背。
3、配乐齐背。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情境,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情境美和情感美,并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解决背诵的学习任务。
六、完成课后练习。
七、拓展小结。
2、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外,老师读一首感人肺腑的离别诗《别董大》。
『设计意图』:将课堂上的内容延伸到课外,使课内外结合,引起学生的思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作业。
找一些离别诗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课外多积累知识,进一步感受诗情、诗美,感悟诗人们深沉的情感。
板书。
赠汪伦。
李白。
水深情更深。
『设计意图』:板书简单明了,易于让学生理解诗意。
拓展阅读:
古诗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生能比较流利地背诵,但对古诗的背景、诗人的感受是很难理解的。对教师来说古诗教学不好把握,讲解多了,学生不乐意接受,结果是把一篇篇充满着深刻意蕴、丰富情感和诗情画意的古诗文肢解得支离破碎。这次的古诗教学,一开课,我巧妙地利用学生喜欢的游戏进行对诗,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很快便进入了学习古诗的意境。学习古诗首先就要带领学生看到诗人所感的那个场景,才能由此进入诗意的境界,诱发学生的情感。我运用故事引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本次教学中,我还借助音乐、图片,让孩子们进入了诗所描绘的景象之中;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们去看、去想、去说、去听、去悟。学生的思维在扩张,认知在深化,每个孩子眼中有画,心中有景,此时此刻他们的情感也在不断积淀、不断升华。“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课堂上我紧紧围绕“离别”这一线索,去渲染、去感受,让学生深深地去体会这离别之情。有人认为“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媒体的介入,由于师与机、生与机的交流,往往会削弱流动在师生之间的情感”。其实不然,假如教师能把握住“朗读”这座桥梁,就能让多媒体成为“情感交流”的媒介。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我把朗读训练贯穿教学的始终,第一步先自读诗歌,懂得诗歌的大意;第二步进行解词析句再品读;第三步感情朗读,最后熟读成诵。教学中,我努力的创设情境,“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沦送我情”这一诗句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如何让学生体会?除了读还是读,我通过指名读、引读、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体会情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由难过转为惊喜,再由惊喜转为感动不已,通过朗读表达出诗句蕴含的感情。不断努力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送别是我国古诗一个永恒的话题,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上我还提供了几首送别诗让学生欣赏、感悟: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友人》、高适的《别董大》、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勃的《送杜少俯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结合课前收集到的离别诗进行交流,最后我设计了“课外积累,个性飞扬”这一环节,让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节课下来,老师不能平复自己的情感,可惜的是情绪激动的不是那些学生。我不是学生,所以我不知道最后学生究竟有了怎样的情感。是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了情感的变化,在老师的指导下,也有了立竿见影的朗读效果。那学生是不是就真的被打动了?看看学生的表情,听听学生的话语。历史遥远而又不远,情同此心,心同此理,我想学生应该能够被打动。
中班古诗赠汪伦教案篇十三
1、 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朋友间的深厚感情。
2、 理解“忽闻” “千尺” “不及”等词语的意思。
3、 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表达古诗所表现的依依不舍的情感。
古诗《赠汪伦》电子大书、多媒体课件。
一、 谈话导入活动。
1、谈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以及与朋友分开时的心情。
——师:我们和好朋友一起有哪些快乐的事?
——师:如果要和朋友分开,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2、学习表达不舍的感觉。
——师:和好朋友分开心里会很难受,我们该怎样去表达呢?
二、 学习古诗《赠汪伦》
1、激发兴趣:唐代诗人李白要乘船离开自己的好朋友汪伦去远行了,汪伦在岸边唱着歌来送他,李白非常的感激,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送给汪伦。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理解古诗。
(1)出示古诗第一句:“李白乘舟将欲行”,运用视频“舟字的演变”,引导幼儿感受李白将乘舟离开的情景。
(2)出示古诗第二句:“忽闻岸上踏歌声”, 通过分析汪伦踏歌而来的原因,感受朋友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3)出示古诗第三四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引导幼儿感受,并表达朋友间深深的感情。 “千尺”表示很深很深的意思。“不及”是比不上的意思。
(4)古诗大意:李白要乘船离开了,突然听到岸上有人在唱歌,原来是汪伦来送我,桃花潭的水深千尺,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啊。
4、 教师带幼儿朗读古诗。
三、学习情感表达。
——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小结:和好朋友分别了,可以画幅画、做个小礼物给他,也可以说说甜甜的话,可以给个拥抱给他等,以后也可以常常电话联系。
活动应变
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古诗,例如女孩扮演汪伦、男孩扮演李白。
1、 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和好朋友之间的趣事。
2、 说一说和好朋友分开的经历,并说一说分开时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区角活动
语言区:投放幼儿用书,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环境创设
用舟、车、马等字的演变制作吊饰。
家园同步
回家后,请幼儿背古诗给家长听,并给家长讲讲古诗的大意。
随机教育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日常引导幼儿多交朋友,好朋友之间要相互照顾、互相帮助。
相关链接
请幼儿欣赏《高山》《流水》二曲,了解琴师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中班古诗赠汪伦教案篇十四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幼儿不知道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更有一些幼儿不爱惜粮食,用餐时饭粒经常掉得满地都是,为了让幼儿知道:每天吃得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使幼儿萌发热爱农民的情感。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幼儿词汇的运用能力。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4、引导幼儿在古诗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挂图42号、古诗、小米粒的头饰若干。
直观教学法、提问讲解法、游戏法。
1、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一、幼儿念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引出主题。
1、大馒头是从哪里来的?
2、农民伯伯种出来容易吗?
附: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馒头哪里来?白白面粉做出来。
白白面粉哪里来?黄黄小麦磨出来。
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二、出示挂图,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2、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3、“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4、学习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出示图片)妈妈干家务辛苦等。
5、爸爸、妈妈、农民伯伯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三、游戏:(捡米粒),教育幼儿日常中要爱惜粮食。
附: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小小一粒米呀,别把它看不起,农民伯伯早出晚归,忙着种田地,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
本次活动引出主题。然后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借助画面、想象等手段,知道古诗的大概意思,让孩子们找到共鸣,并抓住了诗眼“辛苦”二字,通过唤醒孩子的生活经验来品诗中之情,让幼儿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激起孩子对农民的热爱尊重之情,达到了预期目的。
中班古诗赠汪伦教案篇十五
( ) ( ) ( ) ( ) ( ) ( )。
二、一字组多词。
李( )( ) 汪( )( )。
舟( )( ) 情( )( )。
三、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门( )( ) 忄( )( )。
木( )( ) 氵( )( )。
四、按要求填空。
1.“及”字共有( )笔,笔顺( )。
2.“舟”字第五笔是( ),一共有( )笔,它是( )字。
3.“闻”字读音是( ),部首是( ),组词( )。
五、填一填,背一背。
赠汪伦。
( )( )乘( )将欲行,
忽( )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 )( ),
不( )汪伦送我( )。
中班古诗赠汪伦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赠、汪、舟、欲、踏、潭),会写“汪”“乘”“舟”3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感受友情的真挚,有交朋友的欲望。
教学重点:古诗朗读时注意停顿、重音,启发想象用语言或图画描绘古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我知道咱们班的小朋友最会背古诗了,今天我们来比赛一下好吗?我们就以南北为界,南边一首,北边一首,哪边背得多那边胜,南边先来。
2、现在老师挑一首看看哪边会背。《独坐敬亭山》《静夜思》《望天门山》。
二、导入新课。
1、刚才我们背的这三首诗都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咱班的小朋友小小年纪竟然会背这么多的诗,真是了不起!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116页,看着图听老师讲故事。
2、大诗人李白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饮酒作诗,游山玩水。他作诗900多首,人们称他为诗仙,他可是当时一个无人不知的名人。有一个叫汪伦的年轻人非常倾慕李白,希望能一睹诗仙的风采。可是自己只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汪伦灵机一动,便写了这样一封信:“李先生喜欢游玩赏景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
汪伦留李白住了好几天,李白在那儿过得非常愉快,再美的相聚也有分别之时,当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将要离岸时,忽然听到一阵歌声。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他送行。汪伦的深情厚谊,使李白十分感动。脱口而出这首千古送别诗:《赠汪伦》。
3、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感人至深的送别诗《赠汪伦》,请举起手跟老师一块书写课题,“赠”是左右结构,左边是一个“贝”字旁,赠送别人的的东西可都是宝贝呀!右边是“曾",“汪伦”是一个人名,他是唐朝人,家住泾州桃花潭边,他性格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帮助附近的村民而毫无吝啬,是个仗义之人,“汪”是一个姓,这个姓在我们这儿使用的不多,一般都使用这个“王”(板书:“王”和“汪”)。平时在哪里还见过或者使用过这个“汪”字?(汪洋大海)让我们一起读一下课题。
二、初步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
想知道李白在诗中说了什么什么吗?先听老师朗读,听的时候要注意听老师读的节奏,听清老师是从哪儿里断开的。
2、像老师这样自己把这首诗读一读,读得很生的字,借助拼音姐姐来帮忙,多读几遍,把这一句话读通顺。
3、指名读(2-3人)。
4、认读生字。
字宝宝早就被你们这浓浓的离别情绪所感染,早就感动的泣不成声,孩子们,快来叫叫他们的名字吧,别让他们再哭了!
赠 汪 舟 欲 踏 潭 乘。
(1)自己读(2)指读(3)齐读。
5、交流识字方法。
6、组词。
给这些字宝宝找个朋友吧,给他找的朋友越多他就越高兴。
7、指导写字。
8、让我们一起当当李白读读这首情深意切的送别诗把字宝宝送回诗里吧!
评价:如果说汪伦是李白的知音,那我说,你们就是李白和汪伦的知音,是这首诗的知音!从你的读中让我们感受到了李白和汪伦的情谊真的很深,他们的情意到底有多深呢?让我们一齐读一读诗文,你就知道了。
三、体会意境 深情诵读。
1、让我们将目光定格在这动人的送别画面,你知道谁是李白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理解舟、将欲行)。
2、汪伦在看什么?(理解踏歌)。
(学生感受汪伦与李白的情谊特别深)。
(2)这深情的“踏歌”踏出了汪伦的依依不舍,这深情的“踏歌”踏出了汪伦的深情厚谊,这样的情真是比——桃花潭水都深啊,李白听着踏歌声,感动极了于是脱口而出:(生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真是千言万语都不能表达汪伦告别李白的深情。试着读出李白的感动,汪伦的深情。(练读-指读-齐读)。
3、你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意思吗?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5、李白就是用这极度的夸张表达他的强烈感情,让我们一起读出李白的真情,李白的豪迈。
6、这么深的情意,可惜我们只会看到画面和文字,无法听到他们情深意切话语,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想一想和你的同桌一个人演李白,一个人当汪伦,相互说一说。
7、指1-2组同桌说一说(板书:再见、保重、一路顺风)。
8、深情吟诵。
从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那我们就读出你的感受吧!(板书:深厚的友情)。
(1)指名读。(3-4名)师评:一个重情的李白。(指名读。)一个被友谊深深感动的李白。老师已经感到了你的依依不舍。老师感到你此刻是多么的痛苦。我都看到你快掉泪了。
(2)孩子们,让我们放下书和李白一起把这首诗送给汪伦。女生先来(师评:柔情的相送)来,男生也一起来。(师评:真是是一种豪壮的送别)站起来一起读。(真是一种深情厚谊的相送啊!)。
四、结束语 。
1、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老师还找了一些感人肺腑的离别诗。送元二使安 (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诗句,其实心底流淌着的都是同一份永恒,珍贵的真情,让我们齐诵《赠汪伦》,把友谊记在心中。
中班古诗赠汪伦教案篇十七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2、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和修辞手法。
3、精读一首《赠汪伦》,带动一组送别诗,扩大课堂容量,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古诗吗?你最喜欢哪一位诗人?
2、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李白。
3、板书:李白了解他吗?
课件(1):出示李白画像。
4、学生交流资料。课件(2):出示李白简单介绍。
5、李白一生留下了近千首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赠汪伦》。
1、看老师写课题。强调:赠板书:赠汪伦。
汪伦是一个人的名字,是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
学生在书上描红、临写:赠。
2、一起读读课题,好吗?
3、解题:“赠”什么意思?题目什么意思?
1、课件(3):出示古诗。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古诗,自由自在地读,无拘无束地读,摇头晃脑地读,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同座位交流交流,也可以待会儿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3、指名读古诗。
(你读得很通顺、很流畅。你的声音非常响亮。
你的声音真好听,如果能再注意点节奏就更好了。)。
4、学生交流。在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了吗?
欲:将要忽闻:忽然听到。
踏歌: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表演)。
不及:比不上深千尺:有千尺那么深。
5、能连起来把这首诗的大概意思说一说吗?
(李白坐上船儿正准备远行,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的声音。
桃花潭水虽然深过千尺,也比不上汪伦赶来送我的厚谊深情。)。
2、教师配乐讲故事,课件(4):出示故事。
3、同学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体会李白与汪伦的这份深情厚谊。轻声读,带着感情读,在读中体会。
5、交流: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具体的诗句中体会到了李白与汪伦的深情厚谊?
(1)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那么深吗?
深千尺:虚指,夸张的说法。说明桃花潭的水很深。
教师引导:同学们,诗歌的艺术夸张,达到最高成就的,就是李白。李白的诗,表达情感毫不掩饰,而是喷薄欲出,一泻千里。当平常言语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所以,才会有《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才会有《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才会有这流传千古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课件5:出示诗句)。
(2)同学们,汪伦虽是用计将李白骗来,但两人却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在这十几天中,汪伦和李白会做些什么呢?(课件6:重新出现古诗)。
教师介绍,深化故事内容:李白一生豪放,而汪伦也是豪爽之人,在这十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两人一起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谈诗歌,一起吟诗作对,一起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过得非常愉快。
(3)然而,相聚的日子总是过得那么快,李白不得不离去了。站在船头,那湛蓝的桃花潭水,更触动了诗人的离别情怀。于是,李白情不自禁的用水深来比喻情深。
板书:水深情深。
(4)同学们,李白哪里是想说水深,他分明是想说……。
(5)是啊,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啊!真是水深,情更深。
(7)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把李白对好友的深情尽情地表达出来吧!
7、有人说,豪放的李白不想伤感,便留下书信一封,想要不辞而别。可是想到当日与孟夫子一别,便十几年不能相见;想到自己一生漂泊,行踪不定,只怕今后再也没有与汪伦重逢的时候,李白又多么想再见汪伦一面啊!正在这时,李白忽然听到岸上传来伴着节拍唱歌的声音。此时的李白,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必定会有一份意料之外的惊喜。)。
(3)你们看,汪伦是多么理解李白的豪放性格啊!此时此刻,望着匆匆赶来的汪伦,李白一定会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他会对汪伦说些什么?汪伦又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同座位一个演李白,一个演汪伦,在下面说一说,好吗?(引导:抱拳相向,依依惜别)。
(4)学生情境表演,指名两对学生表演。
8、同学们演的真好,你们从这薄薄的28个字中,悟出了李白与汪伦的深情厚谊,真不简单。
9、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三读古诗:(配乐)。
(1)想象一下,此时,你就是一代文豪李白,你就站在船头,望着踏歌赶来相送的汪伦,你不禁脱口而出……(齐读)。
(2)是啊,相聚须尽欢,分别不忧伤,李白和汪伦都是豪爽之人,就让这首诗挥去那淡淡的离愁别绪吧!……(齐读)。
(3)对,这就是“诗仙”李白,他可以表现为《夜宿山寺》的奇思妙想,可以表现为《望庐山瀑布》的雄浑壮阔,也可以表现为《赠汪伦》的洒脱豪放,让我们再次吟诵起这流传千古的《赠汪伦》……(齐读)。
(课件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诵读)。
如果说李白对汪伦是以诗相赠,那么对孟浩然便是以目光相送了。(齐读)。
(课件8:送友人诵读)。
李白一生走遍名山大川,朋友遍天下,这首诗中的友人虽已无从考证,但这首诗却流传至今。
(齐读)。
3、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自古以来,离愁别绪就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描写友情的诗作,更是数不胜数。
(课件9:推荐阅读)。
4、像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都是千古流传的佳作。
5、引导学生朗读、欣赏一组描写送别的诗作。
(1)诗人高适,在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身怀绝技却无人赏识的音乐家董兰庭……。
(2)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3)今日分别,来日必会有重逢的一天,就像这原上草一样,春风吹又生……。
(4)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即使远隔天涯,不也如同近邻一般吗?……。
(5)元二是王维的朋友,王维与元二借酒饯行,借一壶独酒,送友人西出阳关……。
6、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诗句,心底流淌着的却是同样一份美好的情感。
(1)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吟诵起这流传千古的《赠汪伦》。(课件10:古诗)。
(2)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将这美好的友情连同这美妙的诗句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中……(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