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汇总21篇)
题词是一种在书籍、文章或礼品上写下的简短祝福语或感言。如何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范文的写作思路和结构,用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篇一
活动目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活动内容丰富,信息来源多,牵涉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对学生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写作研究报告的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以及辩证思维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学时要注意提前安排,合理布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争取使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全面锻炼,尝到“综合性学习”的甜头。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1、开阔文化视野,积累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活动过程】组织学生观看表现战争的影片(《五月八月》、《南京大屠杀》等)或请历史老师作一个关于战争题材的讲座。向学生介绍几本关于战争的书籍或提供有关网址。一、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选题a.本次活动共分为四个专题:“历史学家”、“军事学家”、“政治学家”“文学艺术家”。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其中一项作为自己的研究专题,同一专题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小组,并自主选出自己的组长。在组长的领导和组织下,制定本小组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要切实可行。)。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第一组历史学家搜集战争史料,重点了解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战役.以电子作品形式或手抄报形式发布活动结果。
第二组军事学家搜集关于武器的资料,以电子作品形式或手抄报形式发布活动结果。
第三组政治学家审视当今国际社会,就美国攻打伊拉克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思考在现代科技背景下的`战争特点和性质。
第四组文学艺术家1.搜集关于战争的故事。2.搜集关于战争的名言。3.研究某部战争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4.搜集关于战争的古诗词。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篇二
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着重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增加知识的积累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对战争的认识。
学生通过对有关战争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文字、图片、表演、论辨等形式展示成果,进而开阔文化视野,增加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的积累。通过口语交际、写作训练,锻炼自己围绕某一事件进行评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就某一问题阐明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
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锻炼自己围绕某一事件进行评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就某一问题阐明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这些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资料的缺乏、口语表达能力的不完善以及各种整理、探究信息能力的欠缺都会对本课的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同时,战争本来离学生有一定距离,让学生体会战争的危害、培养热爱和平的责任感需要教师不断创设情境,这也是一个重点、难点。
本课是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这是新课标教材中的一个新的尝试,这课是在经过学习了一个单元的关于战争题材的作品之后所延伸出来的活动课,旨在让学生收集一定的关于战争的资料后分析、整理,从现实角度、文学作品中加深对战争的了解,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锻炼学生围绕某一事件进行评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就某一问题阐明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而这节课的教学案例学生经过了资料收集等准备阶段后的一个成果的展示课。这样的综合性学习课不仅课外要利用大量时间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在课堂展示中更不能读读成果,草草了事,而是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培养学生世界观的效果,也能够让学生真正深入去思考。
由于学生地处郊区,受家庭因素等的影响,学生的资料有限,要查找相关的资料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了解,对于各种战争学生大概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同时对战争的性质、给人民带来的危害,也从文学作品中感悟甚多。因此,为激发学生兴趣,能达到“跳一跳,摘个桃”的效果,教师可以预先准备大量资料制作成网站,利用校园局域网让学生在有资料可查的情况下查找、整理相关资料,这样便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否则学生在无资料可查的情况下必然缺乏兴趣,也不能很好的完成以后的活动任务。
(一)课前的准备阶段: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网站分小组收集、整理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制成幻灯片,自己配以相关的文字说明,在活动课上来展示本组的成果。
(二)课堂教学过程:
1、导入: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在这个世界上,却时常有战争伴随着我们。就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大大小小的战争总共不下400次!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播放动画短片《和平之声》,这一动画截取了一些战争带来的萧条的场面,儿童期盼的眼神、悲惨的境遇等,极具感染力,能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情景之中。)。
2、第一篇章(学生成果展示):古今战事知多少。
(1)搜集这一内容的“历史学家”小组把自己整理好的资料来向同学们展示,借助多媒体,边展示边向学生解说。(设计这样的环节,可以把学生的努力展示给其他同学,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听的学生也增加了知识,实现知识共享,共同进步。)。
(2)感想:
由小记者负责采访这一组的部分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对战争有没有思考?谈出自己的一点体会)。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很好地抓住同学们最真实的想法,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也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责任感。让小记者参与,使课堂气氛更为轻松、活跃,让学生敢于表达,也让小记者的提问水平提高,培养了表达能力。)。
2、第二篇章(学生成果展示):战争,为什么永不停止?
(1)由“军事学家”小组的同学通过演讲的形式,使学生对战争性质作较为深入的分析,进一步审视战争。(这一环节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但又是一项最基本的训练,让学生演讲,不仅要把本小组的成果展示出来,还需要学生的语言有一定的感染力,这一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自我展示的个性和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
(2)介绍抗日战争的有关背景,全班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场战争?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谁该对这场战争负责?(这是课堂中的一个讨论探究问题,学生可以在进行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各抒己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培养了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互相的合作能力。)。
3、第三篇章(学生成果展示):战争与文艺作品。
由“文艺学家”小组的同学向同学背诵古今关于战争的一些诗词、讲一些战争故事,同时组织全班开展赛战争成语的小游戏,使学生对文学知识有所积累。(这是一个文学知识的积累,农村的学生缺乏的就是知识量,所以常常使探究无法深入,在平常的教学中注意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这种让学生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积累,就会在日积月累中提高语文素养。)。
4、谈体会:了解了这么多次的战争,看到人类历史经过的战争的风雨,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之后,我们更加渴望和平,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有永久的和平吗?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学生集体讨论,各抒己见)。
完成本单元的一篇大作文,可以是:
记叙这次开展某项活动的经过。
分析、评论某一件大事或某一个问题(如对“未来能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谈自己的看法。)。
想象未来的尖端武器和战争。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篇三
3、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学会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通过活动,提高对战争的认识。
[课前准备]。
1、推荐学生观看战争影片《南京大屠杀》、《最长的一天》、《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向学生介绍几本关于战争的书籍,提供有关网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确定选题。
本次活动共分为四个专题:
“硝烟弥漫的岁月”(中国近现代战争)。
“动荡不安的地区冲突”(伊拉克地区热点问题)。
“文学与战争”
“寻找家乡的战争印迹”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其中一项作为自己的研究专题。同一专题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小组,以3—5人为宜,自主选出自己的组长。在组长的带领组织下,制定本小组的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要切实可行,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二、明确活动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由教师、学生一起制定)。
三、搜集、整理资料。
组长起到组织与协调的作用,各小组认真展开活动。
活动中,每个人既要展开独立的研究,又要与本组其他组员及时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形成本小组的研究成果(活动时间大致为两周)。
活动中,学生要将搜集到的资料及活动过程记录及时存档,以备老师、同学评价时使用。
四、小组活动。
搜集资料的活动大多放在课外进行。
第二课时。
一、明确要求。
各小组选出参赛选手,展示本组的活动成果。
成果鼓励丰富多彩,可以讲故事、编剧本,也可以展示搜集的资料、图片,还可以制作课件或编辑手抄报等等,只要有利于展示自己的成果即可。
选出一名主持人、三名评委(也可聘请历史老师做评委),进行知识、能力竞赛。
二、竞赛活动。
(一)讲述故事。
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黄继光堵枪眼;
刘胡兰宁死不屈;
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毫不畏惧,英勇献身;
新四军北撤澉浦之战;
老英雄呼延灼勇敌金兵。
(二)知识抢答。
每小组派一名参赛选手,分轮进行。
(各小题,均由主持人事先从其他学生上交的材料中选择准备)。
第一轮:必答题:
参赛选手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答对1题得lo分,超时或答错均不得分。
第二轮:抢答题。
当主持人读完题宣布“开始”时,第一位举手的优先答题。第一位选手答不正确或答不完整,其他两位选手可进行补充,答对得10分,超时或答错不得分,题目作为观众题。
第三轮:风险题。
设置10分、20分、30分等分值不同的题目,让选手选题回答,若答对即得相应的分数,若答错则扣掉相应的分数。
如:a、根据英雄人物,说出作品的名称及作者;
b、出示一首军歌,说出歌曲的词曲作者及时代背景;
c、给出一段历史资料,说明是哪一次战役;
d、给出影视片名,说出本次战役的名称及交战双方。
(三)文化展示。
1、背诵诗词。
每背出一首10分,越多越好。
如:《从军行》(王昌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田间)。
2、说出成语。
每说出一个3分,越多越好。
(四)口语交际。
谈对战争的认识及感想。
1、五十年后,如果再发生战争,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出现哪些新式武器?
2、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是否会有永久的和平?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三、学生评价。
活动过程中,评委对选手回答的问题可进行简要评析。
活动结束时,评选出竞赛各奖项(如“优胜奖”“风尚奖”“口才奖”等)。
四、活动小结。
本次活动,大家搜集了许多关于战争的历史、文学知识,对战争有了更深理解,提高了对战争的认识,培养了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活动中,各小组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团队精神得到增强。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篇四
1.通过对有关战争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文字、图片、表演、论辨等形式展示成果,进而开阔文化视野,积累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
3.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英雄故事的讲述,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写作训练,以“战争”为话题,多角度地认识战争的残酷,正义和非正义,阐明观点,提高写作能力。
1.学会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通过活动,提高对战争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能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积累语言,提高能力。
1.制定此次小组活动的方案,填好活动表格,由小组长负责记录填写。表格内容包括(活动项目、内容、方式、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2.读几本有关战争的图书,并做好读书笔记,为讲战争的故事作准备。
3.浏览介绍有关战争的网站,查阅有关战争的知识。
4.走访身边的老战士,观看影视作品,了解中国解放的历史。
5.民主推选,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最佳活动成果评议委员会。
课型综合学习教法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
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一、创设情景,影片导入。
《南京大屠杀》片断。让学生充分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主持人:同学们,我们看了《南京大屠杀》片断,肯定有许多心里话要说吧?
是啊,正因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苦难,我们反对战争,呼唤和平。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就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发生的大小战争总共不下400次!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更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中国,九一八的炮声、七七卢沟桥的枪声和南京大屠杀中30万死难同胞的呼告声,时时使我们警醒。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共同探讨: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板书课题)。
二、战争故事,你说我演。
主持人:在语文课上或课外阅读中,你一定读过不少英雄故事,知道很多革命家不怕牺牲,智斗敌人的轶闻趣事吧。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搜集整理的探险故事向同学们说一说,看谁讲得最生动有趣。另外同学可进行小品或哑剧表演来配合,以增加对战争的理解。
英雄故事讲述要求:1、故事真实、连贯,2、内容集中、鲜明,3、灵活运用方法、技巧,4、普通话标准,流利。
下面我们有请第一组代表……。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黄继光堵枪眼。
刘胡兰宁死不屈。
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毫不畏惧,英勇献身。
〔评委打分〕。
主持人小结:不错。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虽然这些英雄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人民的幸福,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但人民不会忘记他们。今天我们重温英雄的故事,缅怀先烈,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好的珍惜生活,珍惜生命。
三、战争诗词,你吟我诵。
主持人:同学们,伴随着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下面让我们进入吟诵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以及关于战争的成语的环节,看谁说得多,说得好。通过活动,尽可能地丰富我们的文化积累。
下面我们先来说有关战争的古今诗词,通过诗词的吟诵,让我们更好地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领略战争的悲惨和战士的战地感受。
下面我们有请第一组代表……。
青青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里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眼。(毛泽东《七律长征》)。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简析:
第一单元所选入的教材都是反映与战争有关的叙事性作品。本课将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整合起来,通过学生的活动,照应单元内容,延伸和拓展阅读课文,提高学生阅读、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搜集、整理、阅读、交流有关战争资料中加深对战争的了解,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锻炼学生围绕某一事件进行评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就某一问题阐明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而本次活动内容较多,课外要利用大量时间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在课堂展示中更不能读读成果,草草了事,而是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使学生明辨是非,达到培养学生世界观的效果。
教学设想:
1、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注重将资料的收集与实地访问调查结合;注重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注重学习活动与情感价值和世界观的形成相结合;注重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相结合。
2、由于学生地处农村,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资料有限,要查找相关的资料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了解,对于各种战争学生大概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同时对战争的性质、给人民带来的危害,也从文学作品中感悟甚多。因此,为激发学生兴趣,能达到“跳一跳,摘个桃”的效果,教师可以预先准备大量资料制作成网站,利用校园局域网让学生在有资料可查的情况下查找、整理相关资料,这样便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否则学生在无资料可查的情况下必然缺乏兴趣,也不能很好的完成以后的活动任务。
3、教学时要注意提前安排,合理布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争取使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全面锻炼,尝到“综合性学习”的甜头;要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有关战争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2、让学生通过文字、图片、表演、论辨等形式展示成果,进而开阔文化视野,积累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
3、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英雄故事的讲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写作训练,引导学生以“战争”为话题,多角度地认识战争的残酷,正义和非正义,阐明观点,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自主选题,组成小组。
的研究专题,同一专题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小组,并自主选出自己的组长。在组长的领导和组织下,制定本小组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要切实可行。)。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篇六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活动内容丰富,信息来源多,牵涉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对学生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写作研究报告的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以及辩证思维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学时要注意提前安排,合理布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争取使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全面锻炼,尝到“综合性学习”的甜头。
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开阔文化视野,积累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组织学生观看表现战争的影片(《五月八月》、《南京大屠杀》等)或请历史老师作一个关于战争题材的讲座。向学生介绍几本关于战争的书籍或提供有关网址。
一、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选题。
a.本次活动共分为四个专题:“历史学家”、“军事学家”、“政治学家”“文学艺术家”。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其中一项作为自己的研究专题,同一专题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小组,并自主选出自己的组长。在组长的领导和组织下,制定本小组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要切实可行。)。
b.教师明确活动的评价方法。
二、搜集资料、处理资料阶段。
搜集资料,处理资料阶段。在组长的组织与协调下,各小组展开活动。在活动中,每个人既要展开独立的研究,又要与本组其他组员及时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形成本小组的研究成果(活动时间为一个星期,在活动中,学生要将搜集的资料及活动过程记录存档,以备老师评价使用)。
三、全班交流阶段。
在全班展示本组的活动成果,互相合作、共同探究。
四、回味资料、感知战争。
a、回首二战b、日军滔天罪行c、关注阿富汗、关注伊拉克。
五、知识竞赛。
(学生分四组:历史学家组、军事学家组、政治学家组、文学艺术家组)。
第一轮必答题(每题10分,计40分,超时或答错均不和分)。
第二轮抢答题(每题10分,计40分,本组学生可进行补充,超时或答错均不给分。)。
第三轮风险题(计40分,答对得相应的分数,若答错则扣掉相应的`分数)。
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是否会有永久的和平?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七、拓展作业。
1、仿写一段歌词(可仿写《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
2、写给日本中学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杀不能忘记。
八、活动反思。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篇七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着重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增加知识的积累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对战争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对有关战争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文字、图片、表演、论辨等形式展示成果,进而开阔文化视野,增加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的积累。通过口语交际、写作训练,锻炼自己围绕某一事件进行评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就某一问题阐明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锻炼自己围绕某一事件进行评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就某一问题阐明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这些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资料的缺乏、口语表达能力的不完善以及各种整理、探究信息能力的欠缺都会对本课的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同时,战争本来离学生有一定距离,让学生体会战争的危害、培养热爱和平的责任感需要教师不断创设情境,这也是一个重点、难点。
四、教材分析:
本课是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这是新课标教材中的一个新的尝试,这课是在经过学习了一个单元的关于战争题材的作品之后所延伸出来的活动课,旨在让学生收集一定的关于战争的资料后分析、整理,从现实角度、文学作品中加深对战争的了解,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锻炼学生围绕某一事件进行评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就某一问题阐明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而这节课的教学案例学生经过了资料收集等准备阶段后的一个成果的展示课。这样的综合性学习课不仅课外要利用大量时间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在课堂展示中更不能读读成果,草草了事,而是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培养学生世界观的效果,也能够让学生真正深入去思考。
五、学生分析:
由于学生地处郊区,受家庭因素等的影响,学生的资料有限,要查找相关的.资料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了解,对于各种战争学生大概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同时对战争的性质、给人民带来的危害,也从文学作品中感悟甚多。因此,为激发学生兴趣,能达到“跳一跳,摘个桃”的效果,教师可以预先准备大量资料制作成网站,利用校园局域网让学生在有资料可查的情况下查找、整理相关资料,这样便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否则学生在无资料可查的情况下必然缺乏兴趣,也不能很好的完成以后的活动任务。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的准备阶段: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网站分小组收集、整理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制成幻灯片,自己配以相关的文字说明,在活动课上来展示本组的成果。
(二)课堂教学过程:
1、导入: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在这个世界上,却时常有战争伴随着我们。就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大大小小的战争总共不下400次!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播放动画短片《和平之声》,这一动画截取了一些战争带来的萧条的场面,儿童期盼的眼神、悲惨的境遇等,极具感染力,能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情景之中。)。
2、第一篇章(学生成果展示):古今战事知多少。
(1)搜集这一内容的“历史学家”小组把自己整理好的资料来向同学们展示,借助多媒体,边展示边向学生解说。(设计这样的环节,可以把学生的努力展示给其他同学,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听的学生也增加了知识,实现知识共享,共同进步。)。
(2)感想:
由小记者负责采访这一组的部分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对战争有没有思考?谈出自己的一点体会)。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很好地抓住同学们最真实的想法,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也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责任感。让小记者参与,使课堂气氛更为轻松、活跃,让学生敢于表达,也让小记者的提问水平提高,培养了表达能力。)。
2、第二篇章(学生成果展示):战争,为什么永不停止?
(1)由“军事学家”小组的同学通过演讲的形式,使学生对战争性质作较为深入的分析,进一步审视战争。(这一环节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但又是一项最基本的训练,让学生演讲,不仅要把本小组的成果展示出来,还需要学生的语言有一定的感染力,这一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自我展示的个性和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
(2)介绍抗日战争的有关背景,全班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场战争?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谁该对这场战争负责?(这是课堂中的一个讨论探究问题,学生可以在进行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各抒己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培养了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互相的合作能力。)。
3、第三篇章(学生成果展示):战争与文艺作品。
由“文艺学家”小组的同学向同学背诵古今关于战争的一些诗词、讲一些战争故事,同时组织全班开展赛战争成语的小游戏,使学生对文学知识有所积累。(这是一个文学知识的积累,农村的学生缺乏的就是知识量,所以常常使探究无法深入,在平常的教学中注意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这种让学生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积累,就会在日积月累中提高语文素养。)。
4、谈体会:了解了这么多次的战争,看到人类历史经过的战争的风雨,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之后,我们更加渴望和平,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有永久的和平吗?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学生集体讨论,各抒己见)。
七、布置作业:
完成本单元的一篇大作文,可以是:
记叙这次开展某项活动的经过。
分析、评论某一件大事或某一个问题(如对“未来能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谈自己的看法。)。
想象未来的尖端武器和战争。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篇八
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着重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增加知识的积累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对战争的认识。
学生通过对有关战争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文字、图片、表演、论辨等形式展示成果,进而开阔文化视野,增加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的积累。通过口语交际、写作训练,锻炼自己围绕某一事件进行评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就某一问题阐明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
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锻炼自己围绕某一事件进行评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就某一问题阐明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这些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资料的缺乏、口语表达能力的不完善以及各种整理、探究信息能力的欠缺都会对本课的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同时,战争本来离学生有一定距离,让学生体会战争的危害、培养热爱和平的责任感需要教师不断创设情境,这也是一个重点、难点。
本课是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这是新课标教材中的一个新的尝试,这课是在经过学习了一个单元的关于战争题材的作品之后所延伸出来的活动课,旨在让学生收集一定的关于战争的资料后分析、整理,从现实角度、文学作品中加深对战争的了解,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锻炼学生围绕某一事件进行评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就某一问题阐明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而这节课的教学案例学生经过了资料收集等准备阶段后的一个成果的展示课。这样的综合性学习课不仅课外要利用大量时间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在课堂展示中更不能读读成果,草草了事,而是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培养学生世界观的效果,也能够让学生真正深入去思考。
由于学生地处郊区,受家庭因素等的影响,学生的资料有限,要查找相关的资料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了解,对于各种战争学生大概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同时对战争的性质、给人民带来的危害,也从文学作品中感悟甚多。因此,为激发学生兴趣,能达到“跳一跳,摘个桃”的效果,教师可以预先准备大量资料制作成网站,利用校园局域网让学生在有资料可查的情况下查找、整理相关资料,这样便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否则学生在无资料可查的情况下必然缺乏兴趣,也不能很好的完成以后的活动任务。
5、小组辩论:了解了这么多次的战争,看到人类历史经过的战争的风雨,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之后,我们更加渴望和平,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有永久的和平吗?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学生集体讨论,各抒己见)。
(辩论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对这样的问题也很难深入,因此,教师在课前让学生浏览大量类似的资料,学生分析、整理、思考后得出自己的观点,并用一定的依据支撑,这样,只要学生课堂上言之有理,有理有据,教师就可以肯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逻辑思维推理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评价是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除了在学生活动前做好参谋外,还需对学生参与整个活动的情况给予督导和评价,当好裁判员。学生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的对象,步骤如下:
先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然后是五大小组互相评价,其中包括每个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收集资料的情况等,最后教师结合学生评价进行再评价。
完成本单元的一篇大作文,可以是:
记叙这次开展某项活动的经过。
分析、评论某一件大事或某一个问题(如对“未来能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谈自己的看法。)。
想象未来的尖端武器和战争。
(1)本课作为活动课,又是以战争为话题,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再加之学生本身资料的缺乏、能力又不是很好,如果教师不加以辅导和帮助,很难形成良好的气氛,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教师事先提供大量资料,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整理、探究的基础上,学生较为深入地了解了战争,也将会有话可说。
(2)战争,本来就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学生如果不能进入相应的情境,就很难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配合相应的图片、音乐,把美与丑、邪恶与正义、残酷和美好进行对比,学生能产生情感体验,在《和平之声》等一些动画图片播放中,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较好的效果。
(3)一些学生自我的展示、演讲,将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达到新课标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
(4)探究题的设计,让学生讨论、探究,能够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5)教师和学生带有鼓励的、较为公平的评价,能使学生改变自己的不足,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学生的信心。
(6)各类丰富的活动基本由学生穿插其中,使课堂更为自由,气氛和谐、轻松,学生就能做到有话敢说了。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篇九
3、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1、学会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通过活动,提高对战争的认识。
1、推荐学生观看战争影片《南京大屠杀》、《最长的一天》、《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向学生介绍几本关于战争的书籍,提供有关网址。
第一课时。
一、确定选题。
本次活动共分为四个专题:
“硝烟弥漫的岁月”(中国近现代战争)。
“动荡不安的地区冲突”(伊拉克地区热点问题)。
“文学与战争”
“寻找家乡的战争印迹”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其中一项作为自己的研究专题。同一专题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小组,以3—5人为宜,自主选出自己的组长。在组长的带领组织下,制定本小组的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要切实可行,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二、明确活动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由教师、学生一起制定)。
三、搜集、整理资料。
组长起到组织与协调的作用,各小组认真展开活动。
活动中,每个人既要展开独立的研究,又要与本组其他组员及时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形成本小组的研究成果(活动时间大致为两周)。
活动中,学生要将搜集到的资料及活动过程记录及时存档,以备老师、同学评价时使用。
四、小组活动。
搜集资料的活动大多放在课外进行。
第二课时。
一、明确要求。
各小组选出参赛选手,展示本组的活动成果。
成果鼓励丰富多彩,可以讲故事、编剧本,也可以展示搜集的资料、图片,还可以制作课件或编辑手抄报等等,只要有利于展示自己的成果即可。
选出一名主持人、三名评委(也可聘请历史老师做评委),进行知识、能力竞赛。
二、竞赛活动。
(一)讲述故事。
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黄继光堵枪眼;
刘胡兰宁死不屈;
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毫不畏惧,英勇献身;
新四军北撤澉浦之战;
老英雄呼延灼勇敌金兵。
(二)知识抢答。
每小组派一名参赛选手,分轮进行。
(各小题,均由主持人事先从其他学生上交的材料中选择准备)。
第一轮:必答题:
参赛选手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答对1题得lo分,超时或答错均不得分。
第二轮:抢答题。
当主持人读完题宣布“开始”时,第一位举手的优先答题。第一位选手答不正确或答不完整,其他两位选手可进行补充,答对得10分,超时或答错不得分,题目作为观众题。
第三轮:风险题。
设置10分、20分、30分等分值不同的题目,让选手选题回答,若答对即得相应的分数,若答错则扣掉相应的分数。
如:a、根据英雄人物,说出作品的名称及作者;
b、出示一首军歌,说出歌曲的词曲作者及时代背景;
c、给出一段历史资料,说明是哪一次战役;
d、给出影视片名,说出本次战役的名称及交战双方。
(三)文化展示。
1、背诵诗词。
每背出一首10分,越多越好。
如:《从军行》(王昌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田间)。
2、说出成语。
每说出一个3分,越多越好。
(四)口语交际。
谈对战争的认识及感想。
1、五十年后,如果再发生战争,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出现哪些新式武器?
2、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是否会有永久的和平?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三、学生评价。
活动过程中,评委对选手回答的问题可进行简要评析。
活动结束时,评选出竞赛各奖项(如“优胜奖”“风尚奖”“口才奖”等)。
四、活动小结。
本次活动,大家搜集了许多关于战争的历史、文学知识,对战争有了更深理解,提高了对战争的认识,培养了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活动中,各小组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团队精神得到增强。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篇十
3、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学会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通过活动,提高对战争的认识。
[课前准备]。
1、推荐学生观看战争影片《南京大屠杀》、《最长的一天》、《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向学生介绍几本关于战争的书籍,提供有关网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确定选题。
本次活动共分为四个专题:
“硝烟弥漫的岁月”(中国近现代战争)。
“动荡不安的地区冲突”(伊拉克地区热点问题)。
“文学与战争”
“寻找家乡的战争印迹”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其中一项作为自己的研究专题。同一专题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小组,以3—5人为宜,自主选出自己的组长。在组长的带领组织下,制定本小组的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要切实可行,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二、明确活动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由教师、学生一起制定)。
三、搜集、整理资料。
组长起到组织与协调的作用,各小组认真展开活动。
活动中,每个人既要展开独立的研究,又要与本组其他组员及时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形成本小组的研究成果(活动时间大致为两周)。
活动中,学生要将搜集到的资料及活动过程记录及时存档,以备老师、同学评价时使用。
四、小组活动。
搜集资料的活动大多放在课外进行。
第二课时。
一、明确要求。
各小组选出参赛选手,展示本组的活动成果。
成果鼓励丰富多彩,可以讲故事、编剧本,也可以展示搜集的资料、图片,还可以制作课件或编辑手抄报等等,只要有利于展示自己的成果即可。
选出一名主持人、三名评委(也可聘请历史老师做评委),进行知识、能力竞赛。
二、竞赛活动。
(一)讲述故事。
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黄继光堵枪眼;
刘胡兰宁死不屈;
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毫不畏惧,英勇献身;
新四军北撤澉浦之战;
老英雄呼延灼勇敌金兵。
(二)知识抢答。
每小组派一名参赛选手,分轮进行。
(各小题,均由主持人事先从其他学生上交的材料中选择准备)。
第一轮:必答题:
参赛选手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答对1题得lo分,超时或答错均不得分。
第二轮:抢答题。
当主持人读完题宣布“开始”时,第一位举手的优先答题。第一位选手答不正确或答不完整,其他两位选手可进行补充,答对得10分,超时或答错不得分,题目作为观众题。
第三轮:风险题。
设置10分、20分、30分等分值不同的题目,让选手选题回答,若答对即得相应的分数,若答错则扣掉相应的分数。
如:a、根据英雄人物,说出作品的名称及作者;
b、出示一首军歌,说出歌曲的词曲作者及时代背景;
c、给出一段历史资料,说明是哪一次战役;
d、给出影视片名,说出本次战役的名称及交战双方。
(三)文化展示。
1、背诵诗词。
每背出一首10分,越多越好。
如:《从军行》(王昌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田间)。
2、说出成语。
每说出一个3分,越多越好。
(四)口语交际。
谈对战争的认识及感想。
1、五十年后,如果再发生战争,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出现哪些新式武器?
2、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是否会有永久的和平?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三、学生评价。
活动过程中,评委对选手回答的问题可进行简要评析。
活动结束时,评选出竞赛各奖项(如“优胜奖”“风尚奖”“口才奖”等)。
四、活动小结。
本次活动,大家搜集了许多关于战争的历史、文学知识,对战争有了更深理解,提高了对战争的认识,培养了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活动中,各小组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团队精神得到增强。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篇十一
第一单元所选入的教材都是反映与战争有关的叙事性作品。本课将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整合起来,通过学生的活动,照应单元内容,延伸和拓展阅读课文,提高学生阅读、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搜集、整理、阅读、交流有关战争资料中加深对战争的了解,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锻炼学生围绕某一事件进行评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就某一问题阐明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而本次活动内容较多,课外要利用大量时间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在课堂展示中更不能读读成果,草草了事,而是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使学生明辨是非,达到培养学生世界观的效果。
1、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注重将资料的收集与实地访问调查结合;注重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注重学习活动与情感价值和世界观的形成相结合;注重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相结合。
2、由于学生地处农村,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资料有限,要查找相关的资料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了解,对于各种战争学生大概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同时对战争的性质、给人民带来的危害,也从文学作品中感悟甚多。因此,为激发学生兴趣,能达到“跳一跳,摘个桃”的效果,教师可以预先准备大量资料制作成网站,利用校园局域网让学生在有资料可查的情况下查找、整理相关资料,这样便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否则学生在无资料可查的情况下必然缺乏兴趣,也不能很好的完成以后的活动任务。
3、教学时要注意提前安排,合理布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争取使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全面锻炼,尝到“综合性学习”的甜头;要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让学生通过对有关战争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2、让学生通过文字、图片、表演、论辨等形式展示成果,进而开阔文化视野,积累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
3、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英雄故事的讲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写作训练,引导学生以“战争”为话题,多角度地认识战争的残酷,正义和非正义,阐明观点,提高写作能力。
(一)、自主选题,组成小组。
的研究专题,同一专题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小组,并自主选出自己的组长。在组长的领导和组织下,制定本小组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要切实可行。)。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篇十二
在远处的山丘上,几个士兵正在拨弄着什么。而山丘下,一片血红,地上是满地的尸体,躺着的,趴着的,还有有侧卧着的,姿态各异。很明显,这里刚经历了一场战争。
而那几个士兵在找他们的队长……。
几个小时前,战争的号角响起,随之,一场腥风血雨的战争开始了,每个人都在拼命地攻击对方,有刀的用刀,有剑的用剑,有枪的用枪,没有武器的,就用拳头。在不远处,有一个人指挥着队伍攻击敌人,他就是这个队伍的队长,他叫宁金。他黑黑的皮肤,满手的'茧子,身上的伤疤和还缠在身上的绷带,无一不诉说着他这几年的沧桑经历。他看着敌人的眼睛透着红光,那样恶狠狠的,似乎有种异样的仇恨。原来,他15岁时,敌人冲进了他家,杀了他的父母,使他成了孤儿。幸免于难的他投靠了军队,发誓要将敌人赶回他们的老巢。而现在,10年过去了,他已经有这个本事了。今天,他就要把敌人杀绝,拿他们的血祭奠他的父母。
他抗着机关枪冲上战场熟练地扫射着,大片的敌人应声而倒。不断地换着子弹,不断的扫射。天渐渐暗了下来,但战争却没有停止的意思。突然,砰的一声枪响,子弹直奔宁金而来,捂着伤口再扫射了一些敌人之后,宁金慢慢地倒了下去。士兵们看到队长受伤后,更加拼命,最后,战争赢了。
战士们发疯似的找寻他们的队长,而宁金却仿佛被掩埋在了这堆尸体之中。
当所有的尸体都快被翻遍的时候,几个士兵终于在小山丘上找到了满身是血的宁金。子弹正中他的心脏,已无生还的可能。只见他挣扎着爬起,靠在士兵的怀里,那格外沧桑的脸转向远处飞过的几只乌鸦,许久,吐出几个字——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篇十三
突”(当前地区热点问题)“文学与战争”“影视与战争”。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其中一项作为自己的研究专题,同一专题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小组,并自主选出自己的组长。在组长的领导和组织下,制定本小组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要切实可行,指导教师可给予必要的指导)。
又要与本组其他组员及时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形成本小组的研究成果(活动时间为三个星期,在活动中,学生要将搜集的资料及活动过程记录存档,以备老师评价使用)。
讲故事、编剧本,也可以展示搜集的资料、图片,还可以制作课件或编辑手抄报等等,只要有利于展示自己的成果即可)。然后再利用两个星期的课余时间继续交流,准备进行知识竞赛。
本小组的三名参赛选手。
答不完整,其他两位选手可进行补充,答对得10分,超时或答错不得分,题目作为观众题。
数,若答错则扣掉相应的分数。
歌,说出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曲作者及时代背景等c.给出一段历史资料,学生分析反映的是哪一次战役并用简洁的语言讲述该战役的经过d.放映影视片段,据此说出本次战役的名称及交战双方的主要指战员等等。
战争的认识及感想。
中,将会出现哪些新式武器?
赛的各项奖项(例“优胜奖”“风尚奖”等等)。
得了许多关于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开阔了文化视野,并且对战争有了深层次的了解,提高了对战争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在活动中,各小组同学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得到了增强。另外,本次活动还注重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篇十四
1、开阔文化视野,积累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1、学会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通过活动,提高对战争的认识。
1、推荐学生观看战争影片《南京大屠杀》、《最长的一天》、《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向学生介绍几本关于战争的书籍,提供有关网址。
第一课时。
一、确定选题。
本次活动共分为四个专题:
“硝烟弥漫的岁月”(中国近现代战争)。
“动荡不安的地区冲突”(伊拉克地区热点问题)。
“文学与战争”
“寻找家乡的战争印迹”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其中一项作为自己的研究专题。同一专题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小组,以3~5人为宜,自主选出自己的组长。在组长的带领组织下,制定本小组的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要切实可行,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二、明确活动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由教师、学生一起制定。)。
三、搜集、整理资料。
组长起到组织与协调的作用,各小组认真展开活动。
活动中,每个人既要展开独立的研究,又要与本组其他组员及时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形成本小组的研究成果(活动时间大致为两周)。
活动中,学生要将搜集到的资料及活动过程记录及时存档,以备老师、同学评价时使用。
四、小组活动。
搜集资料的'活动大多放在课外进行。
第二课时。
〖明确要求〗。
各小组选出参赛选手,展示本组的活动成果。
成果鼓励丰富多彩,可以讲故事、编剧本,也可以展示搜集的资料、图片,还可以制作课件或编辑手抄报等等,只要有利于展示自己的成果即可。
选出一名主持人、三名评委(也可聘请历史老师做评委),进行知识、能力竞赛。
〖竞赛活动〗。
一、讲述故事。
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黄继光堵枪眼;
刘胡兰宁死不屈;
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毫不畏惧,英勇献身;
新四军北撤澉浦之战;
老英雄呼延灼勇敌金兵。
二、知识抢答。
每小组派一名参赛选手,分轮进行。
(各小题,均由主持人事先从其他学生上交的材料中选择准备。)。
第一轮:必答题。
参赛选手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答对1题得10分,超时或答错均不得分。
第二轮:抢答题。
当主持人读完题宣布“开始”时,第一位举手的优先答题。第一位选手答不正确或答不完整,其他两位选手可进行补充,答对得10分,超时或答错不得分,题目作为观众题。
第三轮:风险题。
设置10分、20分、30分等分值不同的题目,让选手选题回答,若答对即得相应的分数,若答错则扣掉相应的分数。
如:
1、根据英雄人物,说出作品的名称及作者;
2、出示一首军歌,说出歌曲的词曲作者及时代背景;
3、给出一段历史资料,说明是哪一次战役;
4、给出影视片名,说出本次战役的名称及交战双方。
三、文化展示。
1、背诵诗词:
每背出一首10分,越多越好。
如:《从军行》(王昌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田间)。
2、说出成语:
每说出一个3分,越多越好。
四、口语交际。
谈对战争的认识及感想。
1、五十年后,如果再发生战争,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出现哪些新式武器?
2、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是否会有永久的和平?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学生评价】。
活动过程中,评委对选手回答的问题可进行简要评析。
活动结束时,评选出竞赛各奖项(如“优胜奖”“风尚奖”“口才奖”等)。
【活动小结】。
本次活动,大家搜集了许多关于战争的历史、文学知识,对战争有了更深理解,提高了对战争的认识,培养了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活动中,各小组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团队精神得到增强。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篇十五
回首往事,日本侵略者占领我国东北三省时,曾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修筑了一军事要塞,名曰:“海拉尔”的死角。走在其阴暗的千米隧洞中,我犹如跌入了历史的死角。经过那些冰凉的洞窟,我触摸到了战争、阴谋与死亡,还闻到了血腥与狼子呼吸的气息。
眼前的每一个房间上都写着规整的汉字。这些汉字简约、清晰,充溢着古香。写着“信”字的是通讯站,写着“患”字的是病房,写着“诊”字的是医务所——看着这些汉字,我灵魂间有了一种莫名的震颤。这就是我们“同文同种”的民族!这就是那个屠杀我三十万同胞的民族!这就是一向在肆虐篡改历史的民族!这就是对我国的历史、语言、书法、茶艺充满了敌意与兴趣的民族!他们在那里留下了印记的民族!
而这个军事要塞和所有的日本秘密工事一样,都是在枪口的威逼下,用中国老百姓的生命筑成的。工程修了四年,死亡也就延续了四年。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在工程完工时,为了保密,日军竟然将所有参与建筑的人集中在一齐,用机枪射杀。在此地附近,人们发现有无数具尸体的肩胛骨被铁链穿在一齐,有的尸骨口型大张。这明明是我同胞在挣扎,在反抗,在怒吼。日军何其残忍,我同胞的生命是何其低廉,如蚁、如草。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篇十六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优秀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近代,外国为侵占中国的领土,企图吞并中国,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用来同中国作战,不知牺牲了多少无辜的性命,浪费了多少财富,看一看:
这种种血的教训难道还不能体现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吗?
在现在,这战斗的锋义仍在不停地燃烧着,被战争害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人也不断地在增加,这一切令人心寒。
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在这个世界的枪声,炮声、爆炸声,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就在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发生的大大小小战争总共不下400次!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更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篇十七
“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并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摘中的义果。”——新约圣经。
这里是天堂,那里是地狱。
而这个景象似乎似曾相识。同样也是这块大陆,在中东,还有在巴以。
人们因痛苦而扭曲的脸庞,因绝望而无神的目光,在祈求人们的援助。可是,没有人能阻止这场罪恶的表演,停止这场杀人的比赛。我们能做的,就只有在远方,为他们祈祷,乞求上帝的怜悯,让战争能瞬间停止。
惨痛的过去,惨痛的现在,让世界人民不得不发出心的呼告:和平!
这个世界不缺少战争,但缺少和平。从远古的特洛伊战争,到现在的美伊战争,战争让历史延续,战争让时代演变,战争让人们得到最痛彻心扉的记忆。每一次战争,一个个活生生的性命的终结就是最好的战利品。当我站在抗日纪念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门前,阵阵的锐气逼人而来,使人不寒而栗。我们看不到当年血腥的战斗场面,只能看到战争后留下的血腥印记。
人类经过无数战役,两次世界大战,其中死伤无数,尸体堆满了大地,文明财富的损失不计其数。世界是需要一股和平的力量,引导人们重返这为母亲的怀抱。我们应从近代血腥的历史中,深深懂得和平的真谛。
由于物质,让我们遗忘了历史,忘记了曾经血流成河的场面,仰望天空,也再也没有过去那被血染的世界。战争过后,人们选择了遗忘。而战争过后,最可怕的不是苍生涂炭,而是人对历史的隔阂与冷漠。
多分关心,多分理解,多分宽容,历史不会重演。在悲剧发生之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怀治愈了伤口。在灿烂的阳光下,让我们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注,在每个人心中播种下和平的种子。只有这样,世界才能铸剑为犁!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篇十八
战争,它使多少个有家的孩子无家可归,失去亲人,饿死街头,失去学业……从狭义上讲,“人”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人”应该好好活着,享受生命的恩赐,而不该去做“炮灰”。有人说“战争是一场发昏的游戏”,很有道理,为了发昏者的利益,成千上万无辜者丧失家园乃至生命,值得吗?显然,战争是邪恶中最大的邪恶,现在,就连我国的台湾省都要搞独立,然而美国还一度支持台湾独立行动——向台湾出售武器。。
和平是广大百姓所希望和期待的,是全世界的人民所期待的。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宣布,9月21日为“世界和平日”,这一天全世界一切战争停火,让人们过上一天和平的生活。
我们热爱和平,不喜欢战争。我相信,总有一天,人们会真正懂得爱,真正懂得“和平与发展”,真正抛弃武力,把我们这个蓝色星球真正当作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美丽家园!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篇十九
选择最佳写作角度:
1.记一次__________战。
2.记我班关于战争的故事会。
3.采访__________。
4.21世纪一种新型的战斗武器。
5.以“战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发表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可预测未来战争的形式,可就历史上某一次重要战争发表评论,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6.结合本次综合实践活动,针对活动中自己的收获体验,写一篇随感。如学会了如何搜集资料,学会与他人合作,锻炼了自己的胆量等等。
初看以战争为话题的作文,似乎很难找到写该文章的切入点,犹如持矛勇士入了无人之境,找不到敌人而彷徨失措。这和中学生常常抱怨的生活单调、对材料缺乏感性认识有关,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相关材料的阅读也不多,又缺乏思考的习惯。假如生活与观察、思考之间绝缘,就很难激活鲜活、水灵的文字。《红楼梦》中有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副对联道破了一个真谛:真正的文章不是硬做出来的,是心灵深处激发出来的。这就是说,它来源于对事物多方面的观察,多层次的理解,只有平时多学习,遇事多分析,养成对客观事物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发表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说理才有力,才能写出新意,写出真实的生活体验。
那么,如何激发思维,秀出自己写此文的亮点,让个性在作文中飞扬呢?
第1~3题,可写成记叙文。第1小题,可以通过想象,也可以结合历史上有名的战争,记述一个战斗小故事;第2小题,可采访曾参加过抗日、抗美援朝等革命活动的老人,让他来倾诉当年的故事;第3小题,记述自己班里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情况。与此同时,要有重点地结合几个同学的精彩发言,写场面,有全局描绘,有细部刻画,宛如电影画面中的全景和特写,当然话题作文的“话题”仅仅是一个引子,只要与话题相关便符合要求,因此写作手法可以灵活多样,多种多样,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往往能使文章更具感染力,所以叙事性文章中不妨辅以生动的描写,但切忌面面俱到,脱离话题而沉迷于叙述的过程中,反而得不偿失。
第4~5小题,若侧重于谈看法,可写成议论文。从战争是把双刃剑的角度去写,选取事例论述战争具有促进科技发展、带动经济的一面;又有阻碍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面,同时,战争又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第5小题,可以选取人民反对非正义战争、渴望和平的事例加以论证。要注意篇章结构,思路要清晰,材料要充分,其中最关键的是材料,正如常言所说的,事实胜于雄辩。但若单单用议论的方式论证不免落入俗套,我一向提倡那些议论风生、笔下“流”情的文字,从理智上说服人固然很好,从感情上打动人触及更深。让感情和理智结合在一起,效果当会更佳。因此不妨试试以哲理散文的方式进行诗意的描写。
第6题,可以写成说明文,介绍一种新型的尖端级武器,如激光武器、隐形武器,隐形武器、单兵攻防武器的外形、结构及功用,可运用打比方、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把尖端级武器的特征、本质和规律说明得准确明白,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认识。
此外,虽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话题作文也放宽了对文体的要求,给写作者提供了充分的写作自由,但文章既然选定一种文体,就要像一种文体,“内容是第一位的,再好的形式也是为内容服务的”,要防止写出文体不清的“四不像”文章。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篇二十
三大歌王在紫禁城的演唱会令中国人大饱了一次耳福,也令国内媒体着实忙乎了一阵儿。除了这三位世界级男高音歌手,被炒作得沸沸扬扬的还有一位,他就是中国青年男高音戴玉强。
说到戴玉强,在国内他也的确是一位颇具实力的男高音,但是否达到世界级水平尚待评说。可令人惊讶的是,国内不少报纸竟突然不约而同地开始宣扬戴玉强,给他加上不少冠冕:“中国第一男高音”“令帕瓦罗蒂落泪的歌喉”“中国歌剧界的新星”,甚至于一次在某个电视晚会上,主持人竟将他介绍为“世界第四大歌王”。转眼间,戴玉强身价百倍,在诸多晚会,谈话节目中频频抛头露面,其人气确有直逼三大歌王之势。
究其人气飙升的缘由,原来是在紫禁城演唱会排练的一次试音中,戴玉强上台演唱《图兰朵》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曲惊四座,帕瓦罗蒂经纪人如获至宝,据说老帕还戏言“看来我是该退休了”。接下来的事顺理成章,老帕经纪人与戴玉强签订了合约,而戴玉强也正式向帕瓦罗蒂拜师学艺,成为其门下首位亚洲弟子。可再接下来就有些玄乎,一时间,整个中国歌剧界一下子沸沸扬扬,喜不自胜,仿佛真是和氏之玉终于重见天日,千里之驹终得伯乐赏识。赞誉与光环不断抛向戴玉强,惊喜异常的媒体更不能放过这令国人扬眉吐气的大消息。最后,竟炒出了“第四大歌王”的头衔。
我不是歌剧的行家里手,但还有最基本的鉴赏力,帕瓦罗蒂那被称为“神的音乐”的天才歌喉不止一次地令我激动不已。戴玉强在中国男高音歌手中属出类拔萃的那一群,能否独占鳌头,我不敢说,但称其为“世界第四大男高音歌王”,我确实不能苟同。
在与他人进行比较时,我们必须先问自己,是否有无可辩驳的实力,若还是只小鸡时就被吹嘘成鸵鸟,就很难认清自己的真实情况而进行针对性的赶超。
人才犹如土壤中的种子,具有成为参天大树的可能性,可是能否从“才”到“材”这要取决于自然条件和人文生态环境的优劣。如果我们每位国人对各方面的人才都能以冷静的心态,审慎求真的态度给予关注和呵护,那中国的帕瓦罗蒂,中国的爱因斯坦,中国的……令全国人骄傲的英才就会“辈出”。
我呼吁,捧杀可以休矣!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篇二十一
当猎猎东风吹拂起周公谨的衣襟:当曹孟德对酒当歌,横槊赋诗时:当刘备与诸葛亮稳坐荆州,遥望江畔人马厮杀时,众人不禁赞叹“千古风流人物”、“乱石豪杰”辈出。
一夜大火烧毁了几十里营寨,八十三万人马存活者有几?失败的固是曹操,可是遭罪的不仅仅是曹操,而是无数的生灵!
在三国“英雄”们的眼里,百姓-—草民,只是一块块奠基石。君不见,董卓率众“出征”无辜的草民,“男丁斩首,妇女充当官妓”,君不见徐州城里冲天的火光,而其目的仅为一座城池;君不见,战争起时,动辄“火烧连营”,“水淹七军”:君不见敌人追来,留下饥民殿后,而敌将军无一不是“趁势掩杀”一番。可是,那些为人主者,或者说渴望为人主者,却依然能够全身而退,能够“卷土重来”,有道是“江东弟子多才俊”,可这些才俊不是用来建设国家,发展生产的,而是那些“人主们”踏上帝王宝座的一块块垫脚石。
人民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成就了“风流人物”,成就了一代代天之骄子”,可是他们又是怎样对待人民的呢?所谓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不过是一时的感慨罢了,之后还不是年年征杀?坐拥天下后,还不是歌舞升平,声色犬马?而民众,不过是由战时的炮灰,演变成“太平盛世”的一只犬而已,在没有战争的年代继续发出“苛政猛于虎”的喟叹罢了。
陈尸遍野的土地何时能再长出稻粮?
河流里的血色浪花何时再唱出欢乐的歌谣?
人们多么想弃剑从犁,多么想铸剑为犁,再造田园美丽的风光。
可贪婪的恶魔一次又一次地选择了战争,背弃了和平。
当“一战”的硝烟未落,“二战”的硝烟又起。
当“二战”的战犯审判还未结束,“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又敲起了战鼓。
1991年的海湾战争还未在人们的记忆中退色,1998年美英的飞机又再度飞临中东的上空。而今“二河流域”硝烟再起,战争的阴霾再次笼罩在古巴比伦的上空。生灵涂炭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那些拨动国家机器的穷兵黩武者,放下你们手中的屠刀,让和平鸽飞遍世界,让橄榄枝插遍世界,染绿世界!
让我们铸剑为犁,让世界洒满和平的阳光,让人间充满爱意!
在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和平、和谐和友善的国度。然而,你可知道:在20世纪,在六、七十年前,中国可是一个饱受践踏,笼罩在死亡阴影之中的国家?九·一八的炮声、七七卢沟桥事变等等,在南京大屠杀中日寇杀就死了我们30多万的南京同胞,这全是帝国主义者为了牟取不正当的利益而肆意挑起的战争!然而,为了平息这场战争,我们的先辈们不惜抛头颅、撒热血,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安宁生活,换来了“铸剑为犁”。但这只是一个局部的“铸剑为犁”,一个仅仅只在亚洲,只在东亚,甚至只在中国的“铸剑为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