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与蝈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模板15篇)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工具,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和安排课堂教学。教案中应融入多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具、实物等。阅读这些教案可以激发你的教学创意和思维方式。
蚂蚁与蝈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3、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表演来感受蚂蚁的勤劳,蝈蝈的懒惰。
教学难点:
懂得只有像蚂蚁一样勤劳,才会有幸福生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本站)。
一、 复习导入。
1、 小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0课,一起读读课题。
2、 让我们先来响亮地叫叫这些生字词的名字。
躲到 乘凉傻瓜唱歌 躺在 装满(语 文课堂网)。
过冬 洞里 搬粮食 呼呼地 刮起来 。
自由自在 又冷又饿 满头大汗 。
指名读(每人一行)。
齐读。
二、讲读课文。(本站)。
1、 过渡:小朋友,春天过去,夏天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瞧,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一丝风儿也没有,天气——生接着说(真热呀)。
(出示:夏天真热) 。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句话?(请2到3位学生)。
师:你觉得他把哪个词读好了?wwkt.com。
生:他把“真”字读重了,把夏天的热读出来了。
师:你能来读一读吗?
生:夏天真热。
师:读得让我们感觉真热呀,全班一起来。
生:夏天真热。
2、 师:这么热的天气里,小蚂蚁们在干什么呢?请小朋友自读第一自然段,找找答案。(本站)。
(生自读后回答)。
出示句子: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师:请一个小朋友再读读这段话,
其他同学找找,蚂蚁都是怎么搬粮食的?
生:蚂蚁有的背,有的拉。
(师给两个字加点。)。
师:你能演演这两个动作吗?ww kt.com。
生动作表演。
生:推、抱、驮、扛……(本站)。
师:你什么时候也曾满头大汗过?(联系生活深化对词的理解。)。
师:让我们一起当当这群不怕辛苦的蚂蚁。
(生表演,师评价:小蚂蚁,
们满头大汗的,太辛苦了,快停下休息休息,到树底下乘会凉吧!)。
生:不行啊,我们要准备充足的食物,到冬天才能吃饱呀!
师:哦,明白了,让我们鼓起劲,继续搬粮食吧!引读这句话。
师:口头填空:这是一群( )的蚂蚁。(板书:勤)。
师:你们喜欢这些小蚂蚁吗?那就夸夸这些勤劳的蚂蚁吧,齐读第一段。
3、 蝈蝈是怎样度过这炎热的夏天的?(课件显示蝈蝈乘凉图)。
生看图说话,说说蝈蝈在干什么?ww kt.com。
出示句子: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齐读)。
师:蝈蝈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玩就玩,这就是(自由自在)。给字加红点,并板书该词。(本站)。
你能读出蝈蝈的自由自在吗?指名读,评价,齐读。(蝈蝈不肯劳动,只知道享受,自以为聪明!我们要把它那种自以为是、悠闲自得的样子表现出来。)。
4、出示两段话: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生自读,找找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师根据回答把“有的……有的……”变红。)。
师: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句子。
补充完整句子:
放学后,值日生在做值日。他们有的( ),有的( )。
大家都爱吃水果,有的爱吃( ),有的爱吃( )。
4、 让我们回到课文,这群蝈蝈看到蚂蚁在辛勤地搬粮食,瞧他们神气的样子,他们会说些什么?(生想象交流)。
读好“几只蝈蝈看见了,都笑蚂蚁是傻瓜。”
齐读第二段。ww kt.com。
师:学到这里,你想对蝈蝈说什么?
口头填空:蝈蝈,你们真( )啊!(板书:懒)。
5、 过渡:日子一天天过去,听!西北风……生接读,寒冷的冬天来到了,天气可真冷呀!
6、 读好第一句话“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
看图说说蚂蚁的生活。(舒适、温暖、幸福)。
师:能用“有的……有的……的句式说一说吗?
指名读,齐读。
板书:又暖又饱。
师:再去看看蝈蝈的生活!
生看图说说。
板书:又冷又饿。
师:蝈蝈没有准备粮食,有的已经冷得缩成一团,有的甚至饿死了,一起读读这段话。
7、 www.ywkt.com。
蝈蝈怎么会有这样的下场?(生交流)师联系板书总结:夏天,蝈蝈只顾乘凉、唱歌、睡觉,根本不去想到了冬天怎么办,结果到了冬天,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这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蚂蚁就不是这样,还在夏天很热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过冬的粮食。由于事先有了准备,所以到了冬天,就不会挨饿受冻。这就是“有备无患,防患未然”。也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有幸福生活。读成语歌。
三、学习生字。
1、 出示:呼、汗,认读。
2、 师范写。
3、 生在书中描红。wwkt.com。
4、 配乐练写。
四、布置作业:课后和小伙伴一起演演这个故事。
蚂蚁与蝈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二
禧僖。
教学理念: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要求的第一条。因此,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喜欢读书,使学生在读的语言实践中展开想象,体会文中语境,感受语言的优美,体验阅读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整体感知,导入课文。
1、(出示蚂蚁和蝈蝈的图片)问:小朋友还记得这两位昆虫朋友吗?
2、口头填空: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和-----------------。
夏天,蚂蚁-----------,蝈蝈----------------;
到冬天,蚂蚁--------------,蝈蝈--------------------。
3、那么课文是怎样把这个故事具体描写下来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蚂蚁和蝈蝈》,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好吗?齐读课题。
评析:
从整体入手,既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理请了文中的角色及条理。而师生共同书写课题,无疑又是一次写字的言传身教。
二、创设情境,学习课文。
情境一:贴出太阳火辣、知了满树的图片同时配上知了叫声的录音。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这是什么季节?大家听是什么在叫?天气怎么样?(夏天到了,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着,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天气真热。)。
出示:夏天真热。
谁来读一读这一句话?个别读、齐读。
2、看,这么热的天,小蚂蚁在干什么呢?(出示图片)齐说(出示句子:一群蚂蚁在搬粮食。)齐读。
3、我们瞧,蚂蚁是怎么搬粮食的?他们不热吗?从哪儿看出来的?看图说话。
(1)指名戴头饰表演,老师叙述:蚂蚁长得那么小,但它搬的粮食却很大,很重,把腰都压弯了,加上天气热,所以搬得很吃力,走得很慢,背得汗都流出来了,汗水不停地往下滴,个个满头大汗。
(2)请生再试,其他学生朗读句子。(出示句子: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5、你认为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蚂蚁?
6、说的真好,能向你说的那样读出来吗?
评析:
在低年级朗读教学中,充分运用声音、图片等直观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形象场景,能引发学生朗读课文的情趣;结合理解内容,能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适时进行朗读训练,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别小看头饰的作用,它能把儿童带入文章的情境中,和课文产生共鸣。
有学生认为小蚂蚁太热了,读时强调“满头大汗”,有学生强调“有的,有的”,他认为这样可以看出小蚂蚁搬粮食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学生把重音放在“个个”上,强调蚂蚁没有偷懒……,《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学生在表演中既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又体会到了小蚂蚁的辛苦;指名读时,既充分体现了读的自主性,培养学生了的语感。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夏天,蚂蚁在烈日下搬粮食,而那几只蝈蝈呢?(出示图片)看图说话:这是几只什么样的蝈蝈?指名说。
3、那蝈蝈会如何享受生活呢?请大家看下面一句话。(出示: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请和你的小伙伴,一个读句子,一个表演,好吗?生练习读、表演。指名同桌读。
评析:
挖掘教材的空白,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这一环节通过在表演中理解蝈蝈的自由自在,在练习说话中对“自由自在”的体会更深刻,从而为学生的个性朗读奠定了基础。
情境二:出示图片,播西北风呼呼的声音。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时间过得真快,冬天到了,小朋友听,什么风刮起来了?听后你觉得怎么样?(出示句子: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谁来读?一起读。
评析:
把握儿童的心理,吸引、调动其多种感官,再次以情境激趣,为学生兴趣盎然地思考,理解作了准备。)。
3、谁来读这句话,把蚂蚁舒服过冬的情景读出来。(出示: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4、(出示图片)蝈蝈在哪里呢,过得怎样呢?它们可能会说些什么?
5、(出示: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谁愿意先读,读出蝈蝈又冷又饿的感觉。)。
6、我想请各小组合作演一演,看哪个小小组合作好,很快就能分配好角色,看谁把刚才小朋友们想象的话都用上。
7、请1——2小组上台表演。
评析:
此处着重训练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本身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在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合作表演,发展了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
课中休息。
小朋友们合作得非常愉快,就象小蚂蚁一样,我们唱首歌赞美一下它们吧。唱《黑蚂蚁》。
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为什么蚂蚁现在可以舒服过冬了,而蝈蝈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2、(出示:成语歌)夏天,蝈蝈只顾乘凉、唱歌、睡觉,根本不去想冬天到了怎么办,结果到了冬天,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这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蚂蚁就不是这样,还在夏天天气很热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过冬的粮食。由于事先有了准备,所以到了冬天,就不会挨饿受冻。这就是“有备无患,防患未然”。读成语歌。
评析:
新课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此处教学安排,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为后面“熟记成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3、学到这里,你想对蚂蚁和蝈蝈说些什么吗?句式训练:我想对蚂蚁说___。我想对蝈蝈说_____。
4、对,只有辛勤劳动,才有幸福生活。(出示句子)齐读。
5、学到这儿,你认为到底谁傻呢?(此时的课堂达到高潮,学生们各持己见,争论不休)。
评析:
此问题的抛出,引发了学生探究、争论的兴趣。我们说,要向孩子们灌输一个统一的结论并不难,可贵的是孩子们所经历的思索、探究问题的过程以及这种敢于发表自己不同见解向书本挑战的能力,这种不人云亦云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样才是真正的读书,真正的思考,充满了创新精神。只有这样的读书,才能充分展示每个生命个体的风采,我们的课堂才会涌动生命的活力。
四、想象作画,延续热情。
评析:
讨论会情境的设置,加强了本文的教育意义。画一画,既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同时也加强了对课文内容的内化。
转载自思敏博客。
蚂蚁与蝈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b、用“------虽然---------,可----------”说句话。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的质疑,理解能力。
b、能够表演,再现课文情境。
3、情感目标。
做什么事必须把方向搞正确,要听从朋友善意的劝告。
教学重点:
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
教学难点:
体会南辕北辙的寓意:做什么事情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还要听从朋友善意的劝告。
教学过程:
(一)课本剧导入,激发兴趣。
(二)读中生疑,读中探究。
1、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或是有什么疑问也可以提出来交流交流。
2、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4、师:出示:------虽然------可是-------。
(1)你们能不能仿照这个例子说说话?
5、师:板书:不解、告诉、诚恳。
6、能不能来说说“不解”、“诚恳”的意思?
7、季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9、理解“固执己见”的意思。
10、师: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表现季梁的诚恳,车上朋友的“固执”?请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11、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录音机小博士是怎么读的。
12、学生进行评议。
13、师生分角色朗读。
(三)放飞想象,体会寓意。
1、请同学们想象:楚国在南方,而那个去楚国却往北走,结果会怎样呢?
2、通过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师小结: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一个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对,是实现不了目标的。
(四)表演故事,深化寓意。
下面让我们跨越时空,飞到古时候去感受一下南辕北辙的故事。
1、小组合作演一演故事。
2、反馈交流。
3、如果你是车上的朋友,发现自己方向错了,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五)拓展升华,感悟明理。
1、你有什么事情也是先前做错了,听了别人的劝告才改正了,能说说看吗?
(1)小组合作交流(2)反馈交流。
2、师小结:是呀,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准方向,还要接受朋友善意的劝告。作为朋友看到自己的朋友发生了南辕北辙的行为,我们也应该要提出善意的劝告。
3、师:你们还知道道哪些成语故事呢?能不能讲一讲。
(七)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搜集成语故事,举行“成语故事会”
蚂蚁与蝈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四
故事里讲了哪两个季节?板书:夏天冬天。
你怎么看出来的?
你看到了哪两种不同的结果?
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
1、个别读。
2、你读懂了什么?(蚂蚁什么时候搬粮食?怎样搬粮食?)。
板书:搬粮食。
3、指导朗读“夏天真热”、“个个满头大汗”
4、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蚂蚁?(辛苦、勤劳)。
5、齐读。让我们一起来赞赞小蚂蚁吧,把小蚂蚁劳动的辛苦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小蚂蚁搬粮食多么辛苦啊!蝈蝈看到了,怎么样呢?
1、个别读。
2、蝈蝈怎么样?为什么蝈蝈说蚂蚁是傻瓜呢?蝈蝈在干什么?
3、板书:乘凉。
4、什么叫“自由自在”?指导朗读词语“自由自在”。
5、指导朗读句子。
6、谁来演一演这只蝈蝈,你会对小蚂蚁说些什么?
7、齐读。蝈蝈不肯劳动,只知道享受,我们要把它那种悠闲自得的样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8、蝈蝈和蚂蚁的表现多么不同呀!女生读第一节,男生读第二节。
转眼间,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你感觉到了什么?从哪里感觉出来的?
1、指导朗读第一句。
2、蚂蚁怎样过冬?你感觉蚂蚁过得怎样?板书:装满粮食指导朗读。
蝈蝈怎样过冬?你感觉蝈蝈过得怎样?板书:又冷又饿指导朗读。
3、让我们再到小蚂蚁和蝈蝈的家里去看一看吧!
4、看图。用“有的…...有的……个个……”说话。
想象:蚂蚁可能会说些什么?
蝈蝈可能会说些什么?
5、为什么蚂蚁这么开心?
6、为什么蝈蝈会有这么悲惨的结局?蚂蚁到底傻不傻?
7、你想对蝈蝈和蚂蚁说些什么?
8、总结: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9、点击音乐厅,听歌曲《劳动最光荣》。
点击背诵课文,选你喜欢的小节背诵。
假如蝈蝈还没有死,第二年夏天,一只老蝈蝈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讨论今年夏天该怎样做?四人小组讨论,再分角色表演出来。
1、模仿书上的插图,画一画今年夏天蝈蝈们会怎么做?
2、“童话屋”“知识窗”“讨论室”选择你喜欢的.地方进入。
蚂蚁与蝈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2个生字。
2、培养学生看图说话能力以及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感受蚂蚁搬粮食的辛劳,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2个生字。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口头造句,“又……又……”说话。
2、培养学生看图说话和想象的能力。
3、感受蚂蚁搬粮食的辛劳,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的道理。
拟用两课时完成,这里设计的是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2、(逐一出示谜面)。
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团结在一起,抬走大米粒。
腿长胳膊短,身披绿衣裳。有人不吭声,无人弹琴把歌唱。
(猜出谜底后出示图片)。
3、(出示词语:蚂蚁、蝈蝈)。
4、过度:有一天,蚂蚁和蝈蝈碰到了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补充课题:和)。
读了第20课课文就知道了。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请小朋友们大声地读课文,要求:
(1)读通每一句话,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读准每一个字,尤其是生字词。
(3)给课文编好小节号。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
乘凉冬天又冷又饿。
搬粮食刮起来洞里。
自由自在呼呼地满头大汗。
(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2)把这些词语宝宝放到课文当中去,你还能读好吗?指名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
三、细读课文,比较感悟。
(一)细读第一自然段。
1、(出示炎热夏天的图片),瞧,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外面一丝风儿也没有,树木、地面都快被烤焦了,这是什么季节呀?(板书:夏天)。
2、在这炎热的夏天,蚂蚁和蝈蝈他们在干些什么呢?请大家自己轻声地朗读课文的第一、二小节。
3、指名回答:蚂蚁在夏天干什么?相机出示“蚂蚁搬粮食图”
4、蚂蚁在搬粮食时除了背和拉,他们还会用到哪些办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蚂蚁搬粮食的动画吧,请大家仔细观察。(播放动画)。
师生交流,相机板书:背、拉、抬、推、举、扛、抱等动词。
师指板书小结:小蚂蚁们可真聪明呀,在这炎热的夏天里它们有的……有的……还有的……,你觉得它们干得怎么样啊?(板书:满头大汗)。
5、全班配上动作朗读第1小节。
(二)细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正当蚂蚁忙得满头大汗时,蝈蝈在干什么呢?(出示图)。
2、学生说图意。(蝈蝈在睡觉、唱歌……)。
是啊,炎热的夏天,蚂蚁满头大汗搬粮食,而蝈蝈却不干活躲在大树下唱唱歌,乘乘凉,睡睡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个个自由自在,舒服极了。
随机出示: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指名读,评价,议读。
3、这几只蝈蝈看到蚂蚁在劳动,他们还取笑蚂蚁,你能想象得出他们会怎么说吗?
(三)细读第三自然段。
1、读第一句话。出示句子: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
2、读第二句话。
出示蚂蚁过冬图:请大家再仔细的观察图画,你能用下面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他们有的,有的,可真啊!
(相机板书:开心、幸福等词语)。
过渡:蚂蚁开心地过冬了,那蝈蝈呢?
3、读第三句话。(板书:又冷又饿)。
出示蝈蝈过冬图:用下面的句式来说一说他们的表现,想象一下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蝈蝈又冷又饿,有的,有的,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4、齐读第3小节。
5、(出示夏天、冬天的对比图)小朋友们,学完了课文,你喜欢谁?为什么?
6、最后,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蚂蚁和蝈蝈不同的表现和结果。
7、、总结课文。
夏天蚂蚁辛勤劳动,冬天快乐又幸福;蝈蝈夏天不劳动,到了冬天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小朋友们,只有辛勤劳动,生活才会快乐、幸福。
四、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粮冷。
2、教学新偏旁“米”(比较与“米”的不同之处)。
3、说一说自己记忆生字的方法。(如: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拆字法等)。
特别提醒学生注意:
粮:右半部分不要忘一点。
冷:右半部分不要写成“今”
4、学生书空生字。
5、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学生在书上描红。
6、给生字“开花”(组词)。
7、学生在习字册上临写这两个字。
蚂蚁与蝈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六
教材分析:
此文出自六年级(上)册,是一篇阐明事理的课文。
这篇课文提出了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求得真知的观点,举出了中外著名科学家勤学好问、问思结合的事例来加以证明,给我们以深刻启发。
课文第一自然段提出观点。这一自然段有如高屋建瓴,树起了全文的中心。第二至四自然段论证观点。这一部分是全文主体:举例证明成功是从问开始的,世界千变万化必须“问”,而且要以“能者为师”,接着又举例证明问思结合。第五自然段作出结论。这一段对应开头观点、中间论证的结论,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提观点——做论证——下结论,结构上符合一般阐明事理文章的特点,同时例证充分,说理有据,更添说服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中诗句的意思。
3.学会收集勤学好问的小故事或名言,懂得与同学交流。
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重点:
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设计理念及思路: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指出: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学习思想;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论述方法。从整体入手,是阅读的一般规律。在揭题时,就要让学生阅读全文,抓住中心,知道作者在文章中说明的道理。然后,采用直奔中心的方法,培养学生“整体感悟”的能力。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自读感悟,合作交流;总结拓展,实践升华。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揭示文体。
同学们,我们在四、五年级学过《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这两篇课文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什么文?(板书:说理文)说理文往往有这样的规律:作者一般都是在开头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名人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给我们读者以启发,使我们对他的观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板书:提出观点事例证明得出结论)。
今天我们又要学一篇说理文,齐读《学与问》。
二、整体感知,亮出观点。
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共同触摸作者的思想脉搏。
快速浏览,整体感知,看看作者介绍了哪些名人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了结论。(板书:哥白尼沈括)。
同学们轻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亮出了怎样的观点?
这段话作者把“问”比作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
(板书:金钥匙铺路石)。
三、阅读事例,感悟思想。
1.是啊!“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出示句子,齐读,读出重要性。)相信同学们学了哥白尼的事例后一定会更明白“问”为什么这么重要。
2.请同学们阅读了哥白尼的资料(出示),谁来说说你知道他有哪些成就?
(指名学生简介哥白尼)。
3.哥白尼真是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他是怎样走上探求科学奥秘的道路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思考。
4.指名回答:你从这一节中知道了什么?
5.师: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问的?
(小时候就喜欢问、经常缠着、世界、问这问那、省略号)。
(联系哥白尼提出的问题,理解后补充省略的内容再指名读、齐读)。
6.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好问的故事?(学生根据提供的资料说一说)。
这些名人的事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指名说。
(学生可能说到:要爱问问题,要多问问题,要敢于问问题等)。
7.这么多名人的成功都离不开问,看来引读……“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让我们牢牢记住这句话好吗?再次出示齐读。
8.名人好问的故事让我想起这样两句名言: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荀况。
(出示,指名读,齐读)。
四、交流探讨,深入理解。
过渡: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学会从平常事物中发现问题。(课文第三节前四句话)。
1.有了问题该向谁请教呢?你们以前都向谁请教过?(指名学生说)。
2.课文中告诉我们要向谁请教呢?
3.指名说什么叫“能者为师”。(出示文字)。
4.说到能者为师,老师想送给大家两句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出示: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指名说,齐说。(说时把“你”改成“我”)。
五、自学质疑,学思结合。
(默读第4自然段,看看沈括小时侯碰到什么疑问,他是怎么做的?)。
2.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3.北宋科学家沈括小时侯是怎么解决这个疑问的呢?(自由读第四节思考)。
a.指名回答。
b.从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小结:一个善问的人,不会满足于别人给的模糊的解释,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得出科学的答案。(板书:观察思考)。
出示: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沈括就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就现学现问。
4.(学生质疑)相机出示: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句诗出自____代诗人__________的《》。
“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始盛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后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让我们记住这句名言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齐读总起句: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六、总结全文,理性升华。
1.最后作者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论呢?你是怎样理解的?
出示最后一段。
指名说说“相辅相成”的意思。(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因此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2.怪不得作者说: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a.“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指的是什么?(板书:勤学、好问的习惯)。
指名读好这句话,突出强健有力。指导朗读,齐读。
b.能够自由地翱翔知识的天空,探求宇宙的奥秘你会感到怎样?(高兴、自豪……)就把这种感情融入到你的朗读当中。指名读,齐读。
3.总结全文:学完了《学与问》这篇说道理的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作者除了和我们讲道理,还举了哥白尼、沈括的两个事例介绍,这种写法是说理性文章最常用的:摆事实,讲道理。这样文章才有说服力。以后想要和别人讲道理时,可以想想这篇文章的写法。
4.最后老师要送给大家一首小诗。
问到底。
(陶行知)。
天地是个闷葫芦,
闷葫芦里有妙理。
你若不问你怕它,
它一被问它怕你。
你若愿意问问看,
一问直须问到底。
指名读,齐读。
5.送三张电子书签。名言指读,谁读送给谁。
七、课外作业,拓展实践。
1.选择你喜欢的勤学好问名言摘抄下来,做成书签,送给同学和朋友。
各位同学,你们现在就是这位智者,你该如何帮助这位只知“学”的青年呢!(友情提示:可以利用课文内容及自己搜集的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名言等写劝说的话。)。
板书设计:
23.学与问。
提出观点金钥匙铺路石。
哥白尼。
说理文举例证明勤学好问观察思考。
沈括。
得出结论相辅相成养成习惯。
蚂蚁与蝈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习“语、言”两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意思。
3.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教学难点:
会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导入:“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说的是谁?
接着听!“腿长胳膊短,眉毛盖住眼,有人不吭声,无人弹琴把歌唱。”说的又是谁呀?
2.相机出示图片。
二.复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词:搬粮食满头大汗躺在装满洞里。
乘凉自由自在又冷又饿。
冬天呼呼地刮起来。
2.指名读。
3.齐读。
三.创设情境,引入课文。
2.夏天真热!你们感觉到了吗?
过渡:天气这么热,蚂蚁和蝈蝈在做什么呢?
四.教师引导,读悟一、二自然段。
1.看,这么热的天,小蚂蚁在干什么呢?齐说。
(出示句子:一群蚂蚁在搬粮食。)齐读。
学生边表演,老师一边说:蚂蚁长得那么小,但它搬的粮食却很大,很重,把腰都压弯了,加上天气热,所以搬得很吃力,走得很慢,背得汗都流出来了,汗水不停地往下滴,个个满头大汗。
3.你觉得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蚂蚁?指名回答。
(出示:这是一群的小蚂蚁。)。
说的真好,你们喜欢这些小蚂蚁吗?谁用赞许、敬佩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话。
(出示句子: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学生读课文。
他们唱歌、睡觉、跳舞、聊天……真舒服、好快活,这就叫自由自在。
6.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蝈蝈?(出示:这是一群()的蝈蝈。)。
7.句式训练:有的______,有的_______。
出示句子:(1)体育活动课上,同学们有的_____,有的_____,个个满头大汗。
(2)大扫除时,同学们有的______,有的______,个个忙得汗如雨下。
请学生填空。
自己再用这个句式造句。
五.学习第三小节。
2.谁来读这句话,把蚂蚁舒服过冬的情景读出来。(出示: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3.(出示图片)蝈蝈在哪里呢,过得怎样呢?它们可能会说些什么?
4.(出示: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指名读,读出蝈蝈又冷又饿。
六、总结课文,拓展延伸,发挥想象。
1.对号入座出示两组词语,哪些是写蚂蚁的,哪些是写蝈蝈的?
再把这些词语填到括号里。夏天,一群群蚂蚁在(搬粮食),一个个忙得(满头大汗);而蝈蝈却躲到大树下(乘凉)一个个(自由自在)。冬天到了,蚂蚁躺在(洞里)过冬;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为什么蚂蚁现在可以舒服过冬了,而蝈蝈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2.(出示:成语歌)夏天,蝈蝈只顾乘凉、唱歌、睡觉,根本不去想冬天到了怎么办,结果到了冬天,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这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蚂蚁就不是这样,还在夏天天气很热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过冬的粮食。由于事先有了准备,所以到了冬天,就不会挨饿受冻。这就是“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我想对蚂蚁说:“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蝈蝈说:“_______________。”
3.对,只有辛勤劳动,才有幸福生活。(出示句子)。
4.接下来,老师再送给大家一篇三字经。
烈日下,小蚂蚁,搬粮食;绿蝈蝈,忙乘凉。
北风吹,勤蚂蚁,多幸福;懒蝈蝈,被饿死。
小朋友,学蚂蚁,爱劳动;展未来,生活美。
领读,齐读。
全班交流。
七.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语、言。
2.说说这2个字的特点和记忆方法。
3.指导书写。
4.师范写,生描红。
5.生临写,师来回巡视。
八.作业:回家后,请小朋友们把《蚂蚁和蝈蝈》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蚂蚁与蝈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八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2、3段。理解“傍晚、满湖通红、山神、省下、灰心”等词语的意思。
2.懂得学习上遇到困难不能灰心,要有信心,坚持天天学,认直学,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3.继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背诵第二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第2段的语言文字训练;难点是通过第3段最后两句话的理解,悟出道理。
三、课前准备:
挂图、词语卡片、小黑板、录音机、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
2.指名读第1段。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二)教学第2、3段。
引入新课:王冕的父亲死了,家里很穷,只念了三年书,就去给人家放牛背上还要读书,真是勤奋好学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王冕是怎样勤奋学习画荷花的。一边看课文,一边听录音。
学习第2段:
1.自由读,标出有几句话。
2.哪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傍晚是什么时候?
3.问:这时候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给“忽然”换个词。
4.大雨过后的景色是怎样的呢?(出示挂图)。
(1)看图说话:湖面上有哪些景物?
我们看去这湖面怎么样?荷花怎样?荷叶呢?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划出课文中写大雨过后湖面、荷花、荷叶的句子,读一读。
(3)理解“满湖通红”,并板书。
荷花的花瓣上有一滴滴清水(板书:清水滴滴)。
荷叶上的水珠还滚来滚去的,(板书:滚来滚去)。
真美啊!我们来比一比,谁读得最美!指名读,男女读。
5.这么美的荷花,难怪王冕看得“出神”。(理解“出神”。)。
他心里会怎样想呢?
6.这一段写得美不美?你们想不想把这一段背下来呢?自己试背,齐背。
7.完成课堂作业第4题。
大雨过后,一片阳光照得。湖里有十来支(),花瓣上(),荷叶上()滚来滚去。王冕看得()。
学习第3段。
过渡语:下雨后的景色这么美,王冕多想把它画下来啊!那王冕是怎样学画荷花的呢?带着问题自己读第3段。
1.指名读第1句。画画用的画笔、颜料、纸,王冕是怎样得来的?理解“省下”。
2.后来王冕画的荷花像不像?从课文哪句话可看出?
出示句子比较:
比一比,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3.朗读这一句。
4.同桌讨论:王冕为什么能把荷花画得这么像?
交流,板书:不灰心,天天画。
5.假如我们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应该怎样向王冕学习呢?
(三)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
2.四人小组谈一谈: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指名汇报。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3、6题。
五、板书设计:
27学画。
(课文插图放大)。
满湖通江画不像。
清水滴滴。
滚来滚去像……一样。
蚂蚁与蝈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九
1.第三自然段。
(生:蚂蚁有的在唱歌,有的在烤饼子吃。生:蝈蝈躺在地上哇哇大哭,有的快饿死了。生:蝈蝈躺在雪地里,多冷啊!)。
(2)师:请小朋友们打开书自己读一读,找找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了图上的内容呢?(生:找到相对应的自然段,自由朗读。)。
(学生读)。
2.你读懂了哪一句?(指名说)。
 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的刮起来。(学生读,相机出示)。
a) (生读完)听,西北风刮起来了。(点击出示声音)同时板书:冬谁来读?评:冷得发抖。/真冷啊!冷得了骨头里。/风刮得真猛烈!/风刮得不够猛烈。/吹在身上还有点温暖。/像春风。
a) 好,一起来------。
引:你还理解了哪一句?
 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学生读,相机出示)。
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指图,指名说。)(生:粮食很多,到处都是。生:他们生活很悠闲,都躺着休息,快活极了。)(板书:装满粮食)。
是啊,有这么多的粮食尽情享用,不用担心饿肚子,小蚂蚁们可真----舒服呀!(做动作引说)你来读。评:这么多粮食吃不完,应该高兴!/这么多粮食,你怎么还皱着眉呢?/听得出来你过得很快活,冬天不用愁了!/又有的吃,又温暖,再冷也不怕!/不发愁的小蚂蚁。你来。(指名3—4人)。
一起-----(齐读)。
(引:蚂蚁舒服了,再看看我们的小蝈蝈呢?)课件出示这句。
 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寒冷的冬天,蚂蚁的粮食那么多,而蝈蝈又冷又饿(板书:又冷又饿)他们过着不一样的生活,我们一起读(出示第三段)。
3.读到这儿,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如果问不出来,就指板书,同时画问号)。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蚂蚁能快活地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它的粮食是哪来的?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1)想解决这些问题吗?再去看看图,读读课文,你就能找到答案了!
(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答案。)。
(行间巡视,及时指导)有的小朋友不光动脑筋思考,还动笔作记号,这真是学习的好方法。
(2)通过读书,你解决了哪个问题?
a) (生:通过读书,解决了为什么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因为它在夏天就开始搬粮食了。)。
师:你真爱动脑筋。能用书上的句子回答吗?
(生读第一自然段,相机出示: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师:指导读好“夏天真热。”(板书:夏)夏天真热,有多热?这么热的天,一群蚂蚁在搬粮食。相机板书:搬粮食。我们瞧,他们是怎么搬粮食的?找句子读读(指名读,同时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变红)。
a) 蚂蚁可能搬的是什么粮食?(指名说)这些东西对于我们可能很轻,但对于小蚂蚁来说,可能就是(巨大的石头)背起比他自己重的多得东西,该有多吃力啊!谁读?(指名读)评:你都没用劲!/背着这么重的东西,你都不费力气啊!/背这么重的东西你还走这么快啊?/我看见你用劲了,脸都涨红了。/你肌肉都出来了。/你背的腰都直不起来。/我看见有只小蚂蚁都做起动作来了。
b) 我请小朋友学学这些小蚂蚁是怎么背怎么拉的(一人读,其他人学/一人学,其他读/边读边学)。
(指图)小蚂蚁们有的背,有的拉,有的----扛,还有的----推,有没有偷懒的?他们每一个都满头大汗,这就是---个个满头大汗。好,一起读。(出示本段)。
谁来夸夸蚂蚁?(生:真是爱劳动!生:小蚂蚁真勤劳!)其实小蚂蚁不光是勤劳,还很聪明呢。所以,引读:所以冬天到了……(指图)。
(生:齐读: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3)师:小朋友们真不简单,通过读书解决了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也一定能用刚才的方法自己来解决。请小朋友们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读给你的同桌听。
(生:同桌读书解决下一个问题)。
谁解决了第二个问题?(指名读,出示第二自然段)。
蝈蝈夏天都做了什么呀?(指名说)看看他们的表情(指名说:高兴,快活,得意)他们个个----自由自在(板书:自由自在)就请你做做这只蝈蝈,你来读。
a. 指名。
b. 多人读,横竖行读。
c. 全班读。
这时的蝈蝈多快活,多神气,他们还笑蚂蚁呢,转眼间,冬天到了-----(齐背)。
4.问题解决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课文吧——20.蚂蚁和蝈蝈(齐读)。
5.小结:夏天,蝈蝈只顾享受,时间都用来乘凉、唱歌、睡觉,根本不去想冬天到了怎么办,结果到了冬天,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而爱劳动蚂蚁就不是这样,还在夏天天气很热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过冬的粮食。所以故事告诉我们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唱一首歌曲劳动最光荣吧。(播放:劳动最光荣)。
蚂蚁与蝈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十
娟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情趣。
师:(出示蚂蚁的图片)看,这是谁,你们认识它吗?谁在和它打招呼呢?
除了蚂蚁,还来了位小动物呢,瞧,它又是谁?(出示蝈蝈图片)蚂蚁和蝈蝈遇到一起,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同学们读了20课就知道了。
学生自读课文。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蚂蚁很勤劳。
生:蚂蚁在夏天就开始准备过冬的粮食。
生:蝈蝈到了冬天又冷又饿。
生:蝈蝈笑话蚂蚁是傻瓜,很不应该。
生:蚂蚁很能干,很辛苦。
生:为什么到了冬天,有的蝈蝈死了,有的哭了?
生:蝈蝈为什么要笑蚂蚁?
师:这些问题也是老师想问大家的,咱们就一起认真读书共同来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生:蚂蚁很能干,很辛苦。
二、读中感悟,以读见悟 。
师:闭上眼睛听一听,(播放西北风的录音)听到这种声音,你有什么感觉?
生:好冷啊,一定是冬天。
师:当冬天来临的时候,小朋友们是怎么过冬的?蚂蚁和蝈蝈又是怎样渡过这寒冷的冬天的呢?自己找一找读一读。
生:蚂蚁躺在洞里过冬,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师:你从哪一段里知道的?
生:第三段。
师:谁能完整的读一读这段话。
(生读课文)。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很有感情。
生:表情也好。
师:哪一句或者哪个词读得最有感情。
生:“又冷又饿”读得最好。
师:那就请你带领大家读读这个词好吗?
(生练读)。
师:刚才有同学问“神气”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
生:神气就是很得意很骄傲。
师:那你能做个“神气”的样子给大家看吗?
(学生表演)。
师:原来这就是“神气”。“神气不起来”又该是什么样子呢?
(学生表演),
师:看他们表演得多精彩呀。 。
生: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的刮了起来,中间那个“呼呼的”读得也好。
师:我觉得你读得也很棒,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生:因为冬天很冷,风很大。
师:原来是这样,那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学生练习朗读)。
师:读了这一段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蚂蚁准备的粮食很多。
师:你从哪知道的?
生: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装满”就说明蚂蚁准备了很多很多的粮食。
师:那该怎样读呢?(学生练习朗读)。
生:蚂蚁在夏天就开始搬粮食了。
师:噢!你从哪里知道的?
(第一段)那我们就细心的读读第一段,看看蚂蚁是怎么搬粮食的?
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师:你觉是他们干得怎么样?
生:蚂蚁干得很棒。
生:小蚂蚁没有偷懒的。
生:蚂蚁很辛苦。
师:你从哪个词知道蚂蚁很辛苦。
生:满头大汗。
师:这么热的天,蚂蚁干吗要搬粮食呢?
生:夏天准备好粮食,冬天就不用挨饿了。
生:如果夏天不搬粮食就会像蝈蝈一样饿死。
师:多么聪明、勤劳的小蚂蚁呀,真让人敬佩。那我们来夸夸他吧!
生:小蚂蚁,你辛苦了!
生:小蚂蚁,加油啊!
生:小蚂蚁,你真爱劳动! 。
师:说得真好,来,让我们好好的夸夸它们吧!
师:不光我们看到蚂蚁在搬粮食,蝈蝈也看到了,他们是如何表现的?
学生自由读第二段。
师: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什么是“自由自在”? 。
生:自由自在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师:那蝈蝈在“自由自在”的干什么?
生:蝈蝈有的唱歌,有的睡觉。
师:明白意思了,同桌两个比赛着再读读这一段。
生:蝈蝈觉得天这么热,蚂蚁还要搬粮食,真是太傻了,还不如去乘凉。
生:蝈蝈笑话蚂蚁,是因为他觉得离冬天还远着呢,现在搬粮食还太早。
师:你也这么想吗?
生:不!
师:那你是怎么想的?就讲给蝈蝈听吧。
生:蝈蝈,你别笑话别人,多没礼貌,快向蚂蚁道歉。
生:蝈蝈你是个懒惰的家伙。
生:蝈蝈快准备粮食吧,不然到冬天你就要饿死了。
师:我想蝈蝈听了同学们的话一定会惭愧的。
三、熟读背诵,形成积累。
师:现在,我们再将课文完整的读一读,看看和刚上课时有什么不一样。
生:比刚开始熟练了。
生:比开始读得有感情了。
生:比开始读得美了。
师:是吗?这么好听的故事要是我们能把它背下来多好哇!
指导看板书背诵。
师: 学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
生:我们要学习小蚂蚁做个勤劳的孩子。
生:只有劳动才能过得好。
生:做什么事都要先做好准备。
…… 。
评析:
转载自作者博客。
蚂蚁与蝈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十一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认识本课7个生字和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一个新偏旁“米”,学会写“粮、汗、由”三个生字。
3、能用“有的……有的……”说话。
4、能感受到蚂蚁的勤劳。
一、导入。
出示书115页图片蚂蚁和蝈蝈,认识两种昆虫,“虫”旁,
注意“蝈蝈”读轻声,读好课题。
观察图片,蚂蚁生活得舒服,蝈蝈生活得凄惨?为什么蚂蚁和蝈蝈的生活差别这么大,想不想知道?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吧。
二、初读感知。
1、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读准生字词的音,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不添字不露字,争取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你觉得自己哪段读得好,站起来读一读。
3、出示生字词。
乘凉装满躺下冬天―――――――――后鼻音。
洞里粮食刮起来呼呼地――――――――轻声,再找一找也有后鼻音。
又冷又饿满头大汗自由自在――――――还有没有后鼻音。
观察每行有什么规律。
指学生读,并领读。
4、课文内容感知。
用上面的词填空。
夏天,蚂蚁忙着(),个个()可蝈蝈却在(),个个()。到了冬天,蚂蚁有()吃,但蝈蝈又()又()。
三、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夏天的图片。
师:夏天的天气怎么样?
(很热)。
师:生活中从哪儿可以看出夏天很热?
(太阳晒、出汗、脱衣服、吃冰的东西、吹空调)。
2、出示成语:骄阳似火烈日炎炎。
3、出示:夏天真热。把热读出来。
4、这么热的夏天,我们看看蚂蚁在干什么。
出示:一群蚂蚁在搬粮食。
你们看“粮”是什么偏旁?米字旁和粮食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粮食?(大米、玉米、小麦)。
5、我们再来看看蚂蚁们是怎么搬粮食的。
出示:他们有的背,有的拉,
做一做“背”和“拉”的动作。
他们还会用什么样的动作?
他们有的(),有的(),还有的()――――推、扛、抬、拖、拽、举。
请小朋友一边说,一边做动作。
小蚂蚁们真聪明,方法很多。
6、你们觉得蚂蚁累不累?(累)。
他们累得头上全是汗,流个不停,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满头大汗)。
你们什么时候会满头大汗?
看看“汗”是什么偏旁?
汗像水一样流下来,所以是三点水旁。
7、有没有偷懒的蚂蚁?(没有)从哪里看出来的?(个个)。
8、表演:把自己想成蚂蚁中的一员,一边读,一边演。
9、这是一群()的蚂蚁。你们喜欢蚂蚁吗?用敬佩的语气再读一读。
10、出示完整的第一自然段,齐读。
11、根据板书试背诵。
四、说话练习。
1、出示“植树”图片。
植树节到了,大家一起来植树,有的(),有的(),有的(),个个()。
2、仿照第一自然段,说一说大扫除时的情景。
五、教学生字。
1、粮:左窄右宽,米字旁捺变点,书空,描红。
2、汗也是左窄右宽。
蚂蚁与蝈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十二
一、课前说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蚂蚁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4、指导同学读长句子。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三、教同学字。
1、读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2、教学“米”字旁。
3、自学课后笔顺表,并描写。
4、指导同学写字。
5、师范写生字,生描红,仿写。
教学后记:同学对蚂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蚂蚁与蝈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十三
谈教材的理解:
一读课题,就觉得有文章可做。五个字中,四个是同偏旁的,且都是形声(语文课堂网)。
字。这可是引导孩子们观察和发现的好机会。通过课题的观察和复习,使www.y。
孩子对于这两种昆虫有初步的了解。
www.y(本站)。
再读课文。两个场景——夏天与冬天,两种做法——搬粮食与唱歌睡觉,
两个不同的结局——满(语文课堂网)头大汗地劳动,在冬天就能享受充足的食物;自由(本站)。
自在的下场,只能是又冷又饿,真是鲜明的对比!勤劳与懒惰,幸福与痛。
苦,都一览无遗了。谁取笑谁?(语文课堂网)谁能笑到最后?谁该向谁学习?其中蕴含(本站)。
的道理,不言而明。
接着让我们再聚焦课文中的插图。这几幅插图可以说是教学中的得力辅助(语文课堂网)。
手段。课文前的两幅插图,是结局——蚂蚁们其乐融融,在温暖的洞中愉。
快进食;蝈蝈们又冷又饿,是痛苦,是后悔,都已来不及了。而后面的插(本站)。
图,则十分形象地再现了课文,蚂蚁们干得满头大汗,几只蝈蝈躺在树下www.y。
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
且慢掩卷,继续往下移动目光,直至练习七的读读背背:“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有备无患防患未然”。夏天,蝈蝈只顾乘凉、唱歌,睡(本站)。
觉,根本不去想冬天怎么办,结果到了冬天,“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
起来了。”这不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吗?蚂蚁在夏天搬粮食准。
备过冬,不就是“有备无患防患未然”吗?这些抽象的成语,在这个。
故事得到了具象化,融入到课文的教学当中,学生会理解地更透彻。
根据自己的课文的理解,相应的教学策略应运而生。我想在这节课中采。
用整合的策略,将读读背背中的成语引用进来,与理解课文内容相结合;
采用朗读与想象结合的方法,拓展句子空间,通过想象,促进学生入情入。
境地读;采用图文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观察中体会文中角色的感受,促进。
对课文内涵的感悟,引发出“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得到幸福的生活”的感。
叹。
课堂上,我的预设不断地获得精彩的生成:
(一)。
听写完上节课的词语后,我请小朋友们聚精会神地看我写这一课的课题。
(我先写上“蚂蚁蝈蝈”)。
师:小朋友们看着这四个字,有什么发现吗?
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个个高举双手:“我,我!”
生1:我发现,这四个字都带有虫字旁。
师:能说说为什么都是虫字旁吗?
生2:我发现,这四个字都是形声字!去掉虫字旁,读音基本上相同。
师(趁机帮孩子梳理字理知识):那就说明,虫字旁表示他们的意思,
叫——(生:形旁)另一边就代表他们的读音,叫——(生:声旁)。
师接着在他们中间补上“和”:那么,蚂蚁和蝈蝈之间究竟有什么故事发。
生呢?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做到。
不添字,不漏字。
生开始起劲地读了起来。
(二)。
读完后,生纷纷举手。
师又抛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相信小朋友们通过昨天晚上的预习,已经会。
读了这一课要求会认的生字了。现在,谁能不用看书,就把这一课的生字。
大声地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呢?
这个要求有点难,说实在地,大部分孩子只在认读的层面上,不易达到熟。
记的程度。所以,没有一个举手。
师:只有六个小生字。我给你们一分钟时间,把它们全记住,看谁记得。
快!
(常规的教学方法是初读课文之后,师出示生字,引导孩子学习。这是。
“要我学”,今天,我换了一种比赛的方式,让他们记生字,再报生字,
轻易地变成了“我要学”。)。
很快,学生举手了。我根据他们报的生字,一一板书于黑板上。在板书的。
同时,还请小朋友们注意听报生字的孩子读,判断出前后鼻音,平翘舌。
音,再告诉老师,让老师给生字戴上正确的拼音帽。接着,我抽查了几个。
学困生,几个小生字就轻松地解决了。
(三)。
师出示图2,指导孩子们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指导孩子把话说完整。在孩子的表达的基础上,引出第一段的教学:
指名读第一段。师:“是啊,夏天真热。一提起夏天,你们就想起什。
么?”
“夏日炎炎!”
“烈日当空!”
“太阳把大地变成了一个大火炉!”
师:这么热的天气,我们在家享受空调的冷气,吃着美味的冰淇淋,多痛。
快啊!可是蚂蚁在干什么?
生读: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师: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什么?
生:蚂蚁很勤劳。(板书:勤劳)。
生:蚂蚁干得很累。
师:咦,蚂蚁干吗不在家好好休息,这么热的天还跑出来搬粮食?
生:它们现在搬粮食,是为了自己在冬天能吃饱。
生:如果现在不准备粮食,那么冬天到了,他们就没有吃的了。
师:是啊,蚂蚁在夏天就开始准备冬天的食物,这样即使是在寒冷的冬。
天,他们也会有充足的食物吃了。这就叫——有备无患防患未然(板。
书,让孩子跟着读)。
师:多勤劳的蚂蚁啊,让我们再读读课文的第一段,读出蚂蚁搬粮食的辛。
苦。
(四)。
蚂蚁的辛勤劳动,蝈蝈看在眼里,他们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小朋友。
们再来读读课文的第二段。
生读后发言:“蝈蝈笑蚂蚁是傻瓜。”
师:请大家再看看这幅图,看看这几只蝈蝈的表情,展开想象:蝈蝈会怎。
么笑话这群辛辛苦苦运粮食的蚂蚁呢?
生:这些蚂蚁真傻!这么热的天,不去乘凉,不去睡觉,搬什么粮食呢?
生:离冬天还远着呢!还是好好享受享受吧!
生:这些傻蚂蚁!像我们这样,乘凉,唱歌,睡觉,多自由自在!
师:于是,蝈蝈们——。
生齐读第二句。
师:读了这一句,你觉得蝈蝈怎样?
生:蝈蝈真懒惰!(板书:懒惰)。
师:时间很快地一天天过去了,一转眼,冬天来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
了。小朋友们,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看看这几只蝈蝈是怎么过冬的?
(师指图)这只蝈蝈正张着嘴巴大哭,它会哭些什么呢?
生:我又冷又饿,怎么过冬啊!
师:这一只蝈蝈低着头,好象在想什么。它会想些什么呢?
生:看来蚂蚁在夏天搬粮食是对的呀。可是,我们那时还笑话它们,真是。
不应该。
生:明年夏天,我也要去搬粮食准备过冬了。
师:还有一只蝈蝈,有气无力地趴在地上,它怎么了?
生:它已经奄奄一息了!
生:它可能已经饿死了。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中的这个句子——生: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
不起来了。
师:像蝈蝈这种只会眼前享受,没有长远打算的人,他的忧愁和痛苦也来。
临得快。这就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指导孩子读。
师:那么蚂蚁呢?请大家看这幅图,能用上“有的。有的。”来说说。
蚂蚁是怎么过冬的吗?
生:到了冬天,蚂蚁在洞里,有的吃食物,有的围着火炉取暖,个个都。
很快乐。
生:蚂蚁有的煮食物,有的吃食物,多幸福啊!
师:蚂蚁为什么会这么幸福?
生:因为蚂蚁在夏天辛勤劳动。
师:说得真好,只有辛勤劳动,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五)。
第二年夏天,一只老蝈蝈把大家召集到一起,讨论今年夏天该怎么做。现。
在,小朋友们就是那些蝈蝈了,你们也在小组内讨论讨论这个话题。
反馈,请一组上台:
老蝈蝈:今年夏天,我们可不能只顾唱歌乘凉了,我们也要去搬粮食准备。
过冬了。
其他几只蝈蝈纷纷点头称是。
这时,我故意提反对意见了:我才不呢!夏天这么热,就应该乘凉、唱。
歌、睡觉,搬什么粮食啊!
学生一听,不依了,他们“群起而攻之”:
生1:夏天不搬粮食,到了冬天,你吃什么呢?
生2:去年冬天,我们家族就有几只蝈蝈饿死了!
我:夏天过去了,不是还有秋天吗?时间还早着呢!我不想搬!
生3:我告诉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定要做个勤劳的蝈蝈,别偷懒。
蚂蚁与蝈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十四
妙桥小学吴丽雅(语文课堂网)。
今天,非常荣幸去泗港小学参加了他们的名师引路活动,听了一年级的《蚂蚁和蝈蝈》一课,感触很深。课文篇幅短小,然而老师却做了新颖而独特的设计,。课堂上,老师的驾御能力又是让人佩服的。老师牢牢抓住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进行课堂教学。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本站)。
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对课文理解能力又是有限的。根据这两点,老师在课堂上以趣读为主,让学生在愉悦情境中自读、比读、演读。运用不同的语气,有创造性、有个性地去说说演演。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如在学习了第一自然段,“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汉”。这一句话后,让学生上台演一演背啊,拉啊,满头大汗。有一学生表演的很投入,背的是那么吃力,而且边背边擦汗。之后老师让学生及时说说在刚才那群小蚂蚁们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学生一下子就体会到了蚂蚁拉粮食,背粮食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是多么的辛苦啊。让它去搬和它身体差不多大的粮食,有的小蚂蚁的腰也被压得直不起来了,每走一步都要费好大的劲,太累了”。学生通过演一演这样的场景,在演中感悟,在看中明理。从而用朗读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朗读指导自然水到渠成了。(本站)。
在处理“满头大汗”一词,老师很巧妙地问学生,从“满头大汗”一词中,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发了,纷纷举手说:“我仿佛看到了地上都是汗水。蚂蚁的汗一直在往下流。汗水很多很多,可以浇树了……虽然有的说的太夸张了些,但学生已知道满头大汗就是指汗水很多很多。老师又及时的向学生推荐了两个新词:汗如雨下、汗流浃背。拓宽了学生的课外词汇量。(语文课堂网)。
(语文课堂网)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让小朋友把蝈蝈与蚂蚁作比较,看看蝈蝈在干什么?通过第二自然段中的“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等词,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为了让学生能更明白“自由自在“的含义,老师在让学生理解了其字面含义后,进行了这样一段叙说引读:蝈蝈想躲到大树下乘凉就——想唱歌就——想睡觉就——,可能还在做着甜天的美梦呢。他们看到蚂蚁满头大汗,都笑蚂蚁是——。再度让学生发挥想象,“有的蝈蝈笑蚂蚁说——————”进而引导表演蝈蝈的态度及动作,把自己化做课文中的角色,当成是那只会嘲笑人的蝈蝈,不仅进行了语文思维训练,同时又是语文学习的迁移,让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加深了对文章的语言文字理解。(语文课堂网)。
蚂蚁与蝈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篇十五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三课时。
1、板书:蚂蚁(mayi)各自拼读后指名读,教者指出蚂和蚁都是第三声。当两个第三声在一起时,第一个字要读得像阳平。教者示范。领读。
再板书:蝈蝈(guoguo)各自拼读后指名读,教者指出重叠式的名词,后一个音节读轻声。教者示范。领读。
最后用彩色粉笔写和,问:从和字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2、齐读课题。
3、这篇文章写的什么事?这件事又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小小组交流:读了第一遍后,懂得了什么?
2、指名读课文,要求读通,处理好长句子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的停顿。
3、全文一共三个自然段,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自然段写夏天蚂蚁忙着搬粮食;第二自然段写蝈蝈在大树下乘凉,,笑蚂蚁是傻;第三自然段写冬天到了,蚂蚁和蝈蝈不同的结果。
4、学生提出本课生字词:
粮食满头大汗自由自在过冬呼呼。
洞里又冷又饿躲乘凉刮风。
躺装饿。
(1)自主拼读,读准字音,互相检查。
(2)小小组交流;机警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3)教者检查自由自在的意思。
讲:自在也是自由的意思。自由自在讲的是很自由,一点儿不受拘束。
(4)用生字口头组词:
汗()冬()由()冷()。
(5)互相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
5、读读、记记、写写生字词。
同桌互报词语听写,订正。
6、自由读课文,质疑。
1、组词。
冬()乎()玩()元()。
东()呼()完()原()。
2、看课文插图,结合朗读课文,说说两幅插图的意思。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结合正音。
1、讨论:书上几幅插图的内容,从事情发生的时间看,哪个在前,哪个在后?为什么?
(1)自由看通版图,自由练说。
指名当众说图意。
(2)仔细观察另外两幅插图,说说画的是什么季节的事,什么内容?
2、课文是怎么说的呢?
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
a、想象天气真热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b、这时,蚂蚁们在干什么?怎么干的?
(板书:搬粮食蚂蚁夏天背拉满头大汗)。
(2)用一个字概括一下蚂蚁的表现。(板书:勤)。
(3)用赞扬的语气读第一自然段,突出重音:真、背、拉、满头大汗。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问:这一段写了什么?(谁干什么怎么干的)。
a、蝈蝈笑蚂蚁是傻瓜,想象一下,会说些什么呀?
b、蝈蝈这时在做什么呀?(板书:乘凉唱睡自由自在)。
(2)用一个字概括一下。(板书:懒)。
(3)讨论:用什么样的语气读第二自然段?(讽刺)突出重音:笑躲唱睡自由自在。
练习用有的有的说话。
指名读。
a、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b、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教者问:句a中的有的指谁?
句b中的有的又指谁?
(让学生知道,像这类句子,有的有的指前面整体中的一部分)。
练习说:
a、小小组练说;
b、指名当众用有的有的说话。
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结尾说蝈蝈再也神气不起来了,他们什么时候神气过?
(3)为什么现在蝈蝈现在神气不起来了?
(4)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5)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告诉我们这一道理的?
(采用对比手法,从一勤一懒已经他们不同的结局上让我们知道只有辛勤老,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c、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练习用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2、继续朗读课文,准备背诵。
3、想一想怎么演这个小故事。
1、扩词。
由()()过()()。
冷()()冬()()。
2、填空:
夏天,一群小蚂蚁在搬(),一个个忙得();蝈蝈躲到()下乘凉,一个个()。
冬天到了,蚂蚁躺在()过冬,蝈蝈(),再也()不起来了。
1、理文章层次。
轻轻读全文,回忆三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夏天,蚂蚁忙着搬粮食蝈蝈在大树下乘凉冬天到了,蚂蚁安全过冬,蝈蝈又冷又饿)。
2、记关键词语。
第一自然段:夏天搬背拉满头大汗。
第二自然段:笑乘凉唱歌睡觉自由自在。
第三自然段:冬天蚂蚁躺装满粮食蝈蝈又冷又饿。
3、各自试背,发现疏漏,继续练习背诵。
4、同座互相背,教者抽查。
1、出示生字:粮汗由冬呼洞过冷。
2、自主观察生字,分析各个生字的特点,指出写时的注意点。
3、教者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
粮、汗、洞、呼、冷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时都要左让右,左边偏窄,右边稍宽。氵并不是从上到下直线排列,而是略呈弧度,第二点稍稍向外露一点,落在横中线上。
教米字旁,米字作粮的左偏旁,捺要改成点,整个字才能显得紧凑。
由,独体字。要居中安排,第四笔竖写在竖中线上。笔顺规则:先里边,后封口。
冬上下结构。夂(折文旁)的交叉点落在竖中线上,最后的两点是上下排列,不能左右并列。
4、按笔顺描红。
试演。
1、采用自愿报名担当某个角色的办法,确定上台表演的人选。
2、试演,表演后对演员的表演一分为二地提出意见。
3、默读课文,思考:哪些地方到底该怎么演?
再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
1、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由、过、粮。
2、背诵课文。
3、自由结合组成《蚂蚁和蝈蝈》表演小组,排练课本剧,争取六一儿童节把这个小故事演给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