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高中范文(17篇)
是巩固知识和经验的有力工具。在写总结时,我们需要有客观的态度,客观地总结自己的表现和不足。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舌尖上的中国高中篇一
星期六,兰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新奇的创意作业,让我们品尝各种不同的食物。
首先,妈妈为我准备了辣椒、生姜与大蒜。辣椒,一听这名字就够猛的,一吃下去,嘴巴里顿时火辣辣,都快喷出火来了。我赶紧换了一种食物——生姜。我平时都在喝甜甜的姜茶,觉得很好喝。于是,我赶紧把那土黄的东西塞进嘴里。可是,我刚一咬下去,一股苦涩的,辣辣的味道马上传遍我的全身。我一下子就把生姜吐了出来,怎么会这样呀,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又切了一块放进嘴里,慢慢地嚼,嚼了许久渐渐地有了一股清香。接下来是大蒜,那味道与葱差不多,只是比葱更浓郁一点。
接着,妈妈又为我准备了三种水果,苹果、桔子和草莓。我先拿一块苹果放在嘴里。啊,一种甘甜的,脆脆的感觉布满了我的嘴巴,真好吃。我又多咬了几口,一股汁水蜂拥而出,又给了我甜美的感觉。在看看那戴着绿色的草帽和鲜红的身子的草莓,我觉得它一定也很好吃。果不其然,扯下草帽,把草莓放进嘴里,才碰到草莓的边一股汁水早已喷了出来,它是那么得柔软可口,让人吃了一个还想再吃一个。吃完了一整碗草莓,我把目光转向了桔子。那丰满的大肚皮,几乎要把那黄色的外衣给弄破了。剥开桔子黄色的外衣,里面是丰满的果肉。我吃了一块,一股酸酸甜甜的味道直入喉咙。我一连吃了好几块,味道依旧那么好。
然后,轮到品尝我最喜欢的三种饮料,雪碧、可乐和橙汁。我先喝了一口充满气泡的雪碧,立刻一种清凉可口,甜丝丝的味道钻进了喉咙,虽然有一点刺刺的,但也可以算得上让人回味无穷。可乐的味道和雪碧差不多,只是它更醇厚,更甘甜。橙汁更是不得了,它既有水果的美味可口,又有雪碧的清凉,喝一口让人连连叫好。
最后,只剩下酱油和醋了。那散发着淡香的酱油,我居然喝了一小口。啊,这味道可真咸啊!咸巴巴的一点都不好喝。说道醋,那可是天下第一酸呢。喝一口足以让人吐上三天三夜。
这一次的品尝,让我明白了生活总是有苦有乐,有酸有甜,有咸又辣,有笑有泪,有滋有味!
舌尖上的中国高中篇二
在济源,如果给美食投票的话,一定是鸡蛋不翻的得票率最高。济源作为我的第二故乡,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家乡的亲人和朋友,如果你能来济源,我一定会带你去品尝美味的鸡蛋不翻。
所谓不翻,即制作过程中不用翻即熟。在济源,鸡蛋不翻还有一层美好的心愿在里边。因为不翻儿是旧时船家的干粮,丈夫出船捕鱼,妻子希望能平平安安,每次出门捕鱼都带上不翻儿,希望不要发生翻船的事情。所以,制作过程和名称,也都是为了吉利。
鸡蛋不翻是济源的传统小吃,济源的早晨,大街小巷都是卖不翻的。鸡蛋不翻是由大米面、水、酵母、鸡蛋等一些材料做成的。虽然材料简单,但是做起来却不简单。在做鸡蛋不翻之前,需要先把大米用水泡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将泡过的大米打成糊状,然后加入水和酵母制作成米浆。据说,这样打出来的米浆新鲜,做出的不翻口感好、味道香。
鸡蛋不翻有两种做法,可以把米浆和鸡蛋直接打到一起,然后倒入专门制作鸡蛋不翻鏊里,把盖子盖上,等上3至5分钟,鸡蛋不翻就做成了。另一种做法,就是先把米浆做成不翻,在等待的过程中,再拿一个小碗,在碗里打上一个鸡蛋搅拌成鸡蛋液,等到不翻做好取出来后,再将容器刷上一层油,把搅拌好的鸡蛋液倒入容器内盖上盖子,然后将刚才用米浆制作好的不翻摞上去,最后,盖上盖子再焖2分钟左右就完成了。打开盖子,出锅,一个香喷喷、热腾腾的“鸡蛋不翻”就做好了。你还可以在上面加点辣椒、咸菜之类的自己喜欢的配菜。
济源的鸡蛋不翻制作考究,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再加上浓郁的地方风情,独特的地方文化,鸡蛋不翻已深受大众喜爱。它的味道非常好吃,吃起来味觉大开,看起来垂涎欲滴,它的香味也是香飘十里呀!
舌尖上的鸡蛋不翻不仅是一种味道,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古老的精华,让这传统一直流传下去吧!
舌尖上的中国高中篇三
大概也是去年的这个时候,开始看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当时就被这种从未有过的视角所感动,才明白原来我们的生活并非是完全的理所当然。
第一次观看到这种与以往不同的纪录片,确实有不少的惊喜与感动。它远不像我们之前所接触过的关于科幻、宇宙方面的纪录片。视角中的每一个镜头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或者里面的故事主角就是我们自己。我们那么贴近生活,我们那么切实地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可这又并不是简单的存在感,它会引发我们思考因何而存在,我们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平常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东西,隐藏着那么深刻的生活哲理,看似简单的一道盘中餐,是需要多少人付出多少汗水才可以得到。也许是生活在安逸年代的我们,从未尝试过因为饥饿而带来的折磨,虽然长辈们已经不止一次向我们口传那些已经尘封进历史的记忆,可是我们到底还是无法切实的感受到当年的那种岁月的艰苦,即使偶尔会为了体型刻意饿上一两顿,但这与我们所说的艰苦岁月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从前,总是认为谈吃之人喜言材料、火候与调味,很少研究刀工,这不是没道理的。讲材料也是须见多而识广,山珍海味,荤素酱料,博通者当世已是几希,略知一二足可夸夸其谈,是为“权威”;论火候,则是以心传心的独门工夫,要有天份才可领悟其中意境,像禅趣机锋,最为引人入胜;论调味,则是魔术师之流,被誉为“味味有根,本无调理”,味要“入”而不能“调”,能入才是真,调,就是假了。或者说,其材料、火候与调味,在烹煮时自是有其天地玄黄,发为文字也饱藏余韵,但就刀工而言,也实是一门易学难精,永无止境的庖膳功课。
由此可见不得不让我们开始意识到这部好的纪录片,相比肥皂剧与娱乐秀,不仅收视率可以更高,经济效益也可以更大。“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会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不只是名字取得有新意,也不只是因为“吃货”越来越多;而是因为这一部对美食充满了敬意的纪录片,它满溢着对自然馈赠的感恩,或者说是对草根劳作的歌咏,以及是对中国饮食文明的礼赞。
馈赠。
我们很少思考,为什么我们可以拥有这么多。因为我们早已经习以为常。今天和同学讨论关于信仰的问题,无论佛教或者__教,都以不同的方式来感恩我们所得到的一切,虽然我们不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信仰来感恩佛或者上帝赐予了我们一切,可是作为大自然的一员,我们的确有必要时刻提醒自己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东西,生命,食物,甚至生存的机会。而我们,也应该对这样的馈赠时刻报以感恩的态度,才不至于迷失了自己,认为一切所得就是理所当然。
传承。
我们的时代在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我们渴望接受知识,渴望接受科学,但是我们总是容易在追求的过程中,丢弃自己本应坚持的东西。那些代代传承下来的智慧,甚至微不足道的手艺,我们都应该好好珍惜。可是,我们很多人却往往忽视了这些最宝贵的东西。
在我们年轻一代人的眼里,那些飞速发展、充满新奇的大都市才有足够的吸引力,哪怕我们背井离乡,挤在狭小的空间里,也阻挡不了我们奔赴大城市的愿望,所以渐渐地我们离我们的家乡越来越远,离我们的传承越来越远。
坚持。
今天老师花两节课的时间,让我们看了两集舌尖上的中国。它不仅给了我们视觉上的冲击,也给了我们灵魂上的冲击!最开始看是是陶醉于那诱人的食物当中,接着看下来是钦佩与劳动人民的不是当中,最后是感叹于中华五千年的饮食文化当中!
在看第一集的时候,看着那些诱人的食物,不得不勾起我们的兴趣认真的去倾听每道食物的神奇与诱人之处。在此片当中,它都有详细的介绍,每道食物的具体做法,它的讲述也是蠢蠢欲动。让我们边看边惊叹,甚至还留着口水。在观看那些美食的同时,那些朴实的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通过观看这部片子,我了解到每一道美食都伴随着辛勤的汗水。就像春笋的挖掘,那些有经验的劳动人民就知道在什么时候挖的春笋最鲜嫩可口,知道什么地方可以挖出春笋,挖出春笋后又该如何的保护好那些竹子的根系。知道挖出的春笋该如何保存。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辛勤劳作,才出现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美食。正是因为他们勤劳的智慧,才能使得每一道食物完美的呈现在我们眼前,我由衷的佩服他们!
当然,在这部片中,我也感叹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饮食文化。就像那些传统的习俗,在除夕晚上,北方人喜欢自己做馒头,包饺子吃。通过自己的手工制作,做出可口的食物。这样的习俗一代接一代的传下来,虽说,在当今这个机械化的社会,自己亲手和面蒸馒头、包饺子的人越来越少,但是还是有人传承下来了,在这里我也希望不要让这种文化消失,有着更多的人可以传承这种习俗。繁衍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
在片中我也看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他们为了生活,为了让孩子上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用自己的体力换取一些钱。就像片中的挖藕兄弟,每年九月,他们都会来到湖北的嘉鱼县挖取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一种长在水里的美食——藕。说到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大自然对于我们人类的厚爱,我也希望作为人类的我们不要鼠目寸光,肆意的虐取!从他们兄弟两上看到了他们的艰辛劳作与朴实。他们说在大街上看到藕,就有一种亲切感,就感觉那些藕是通过自己的双手挖出来的!由此可见,他们是多么质朴的人,如今的我们在餐桌上随处可见藕,却不知道这些藕的背后有着多少故事,流了多少劳动人民的汗水。当我们在享受餐桌上的每一道美食上,我们都要想到那些勤劳的劳动人民,感谢他们的双手,让我们享受如此美味的佳肴!
虽说还只看了两集,但是这两集却让我受益匪浅!
舌尖上的中国高中篇四
房间的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中国地图,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傲立在地图上,显得精神极了。这只大公鸡便是我的祖国——中国。
走进一看,这只大公鸡由许多大大小小的省市拼接而成。而对于每个城市,我喜欢的不仅是大好河山,名山胜水,更是每个城市的特色美食。
将目光投向鸡尾的新疆,我脑中立刻浮现出了那喷香的羊肉串。烤架上堆着煤炭块,再燃起火,放下一排排刚穿好的羊肉串,再撒点调料。卖羊肉串的小伙儿一手握着好几根羊肉串的铁杆子,一翻,刚翻上的一面已经烤得金,一般羊肉的鲜香立刻弥漫开来。一边烤着,他还一边吆喝:“快来看看哪!最鲜美的羊肉串!”不禁使人们驻足品尝。拿起羊肉串,轻轻咬上一口,外面的皮焦脆,里面的肉鲜嫩,再咬下一口油肉,更是美味,让人吃得满嘴流油。
再将目光转向鸡身体上的重庆。说到重庆,很多人必定会想到火锅。的确,火锅是重庆的美食代表。即使再拙于厨艺的人,火锅却总是信手拿来。扭开小炉子的开关,把锅子安稳,放下绝对麻辣的底料,盖上盖子煮开,再打开一看,飘浮着红油的表面上,嘟嘟冒出许多小泡泡,还能隐约看到辣椒、花椒在水中沉浮着,放下涮料,涮开后放到嘴中一尝,舌头顿时变得麻麻的,浓重的辣味在唇齿间荡漾,吃完一顿火锅,谁都会汗流浃背。
目光继续在地图上扫视,许久,终于发现了在鸡胸的家乡——上海。
说起上海的美食,可以用纷繁精致来形容。然而,因为这一道汤,每年的春天,上海人的眉毛都要被鲜得掉下来,它就是“腌笃鲜”。“腌笃鲜”这个名字也十分有讲究。“腌”是指腌过的肉——咸肉,“鲜”则是指新鲜的鲜肉以及时令菜——竹笋,而这个“笃”字就是上海话“笃悠悠”的意思,意味着这道腌笃鲜汤要慢慢地煮,才更有鲜味。每年初春,大量竹笋上市,上海人的桌上是绝不会放过这道美味佳肴的。慢慢用咸肉、百叶结、竹笋、鲜肉熬制出来的鲜汤,品一口,当汤汁滑过喉咙时,真让人不知用什么词来形容。
鸡身体上的长沙,有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豆腐;鸡脖上的北京,有鲜艳油亮,皮脆肉嫩的烤鸭;鸡喉咙上的天津,有口感柔软,鲜香不腻的狗不理包子;鸡肚子上的宁波,有香甜可口,皮薄馅美的宁波汤团……回过神来时,眼前又只剩下了那只大公鸡。再一看自已,肚子已饿得咕咕叫。我仿佛看见新疆的羊肉串、重庆的麻辣火锅、上海的腌笃鲜汤、长沙的臭豆腐、北京的烤鸭、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宁波的汤团……又组成了一张更美丽的美食中国地图!
呵,真是张舌尖上的地图,真是个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高中篇五
这天,我打开电脑,看了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我看了第一集,叫做《自然的馈赠》,看完以后,令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
我一开始猜想,这不会是介绍一些山珍海味的纪录片吧,结果真是如此。我对于那些美味佳肴并不感兴趣,但我却完完整整的把这集纪录片给看完了,原因在于我看到了美味佳肴背后农民们付出的艰辛,那些镜头至今都令我难以忘怀。
片子开头介绍的是山茸,这是一种野生菌,实在很稀少,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每一天早上凌晨三点就要起床走山路,找山茸,在挖山茸的时候不能破坏山茸的根,留意翼翼地将山茸取出,之后还要将土填上,让珍贵的山茸再度生长。那个小女孩说:“务必凌晨三点就起来去找山茸,此刻是雨季,山茸长比较好,个性多人去挖,晚了就都被别人抢光了。”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艰苦的农民,据说在市场上一份碳烤山茸能卖到1600元左右,想一想,当你拿起菜单,一挥手,财大气粗的喊道:“把最贵的都给我点上。”有没有想过美味背后是农民们起早贪黑的工作。当你要走时看到桌上还有剩菜时,你是否想过这都是农民们每一滴汗水换来的成果。
当你在酒店里暴殄天物时,你是否理解农民找不到山茸时那份绝望的情绪。你们无视的剩菜是农民们视如珍宝的食品,你们视如珍宝的金钱让农民们视如粪土。浪费是可耻的,浪费农民们辛勤的汗水更为可耻,更为可耻的是浪费大自然的馈赠。别人在电视上看到这些美食或许仅仅只是欣赏,而每个农民看到自己家乡的产物被播出来,那就不仅仅仅是一种欣赏,更多的是自豪,这绝不亚于汪曾祺应对别人说起自己故乡的鸭蛋,因为纪录片记述的是他们的辛苦,是他们不畏艰辛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的是美味佳肴,更是中国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高中篇六
“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乏味的的清单上”这句话将中国人对美食,但看着那的讲究和中国人的智慧做了最好的诠释。
行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不论是繁华都市还是寥寥数人的村落,无不有着各自独特的美味。即便食材一样,但却拥有不一样的风味,他们凭依着自己的风俗,将简单的食材转化为灵感,转化为你舌尖上的美味,给予你舌苔惊喜。
云南建水县,这个似乎无人知晓的山村,带给我们惊喜,让我们寻找到了转化的灵感的写真。随处可见的普通黄豆,在这里它找到真正属于它的美感,这里的人们用智慧贯穿出了“豆腐流水线”。似乎,豆腐已成为各地每家每户的家常菜,然而停止在这里,繁杂的制作步骤,时间的掌控,以及大豆的挑选和侵泡早已让我迷了头,但看着那纯白顺滑的豆浆,百里飘香的豆腐脑,弹性十足的豆腐,我已忘记了那些,直觉空腔正分泌的唾液,胃早已在翻腾了。再看看那白嫩的豆腐在姚先生妙手下成了那金黄金黄的豆腐丸,也早已让我忘乎了这些种种只是有那些千万颗不起眼的豆子制作的,然我想到的也只是人类智慧的无限。再想想那白嫩鲜美豆腐中的水源,来自于独特的大阪井,也只能用“水能流动认得灵感与觉悟”来诠释吧!
再看看十里飘香的黄酒,奶香豆香齐全的的奶豆腐,想想午饭的餐桌上有如此佳肴必定饱吃一顿。从黄豆到各式各样的豆腐,转化永远是不变的,应为人的智慧是永恒。
中国人对吃的讲究,自古以来都是奇妙的。最简单的的食材必定作出千百种花样,让人们在变化中寻找灵感,在灵感中感受舌尖上的中国,然你爱上美食,爱上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看完了,那和谐温馨的画面、净化心灵的音乐,馋涎欲滴的美食,无一不在刺激着人们的视觉、听觉、味觉。在感受中华美食的同时,我们也在感受着中国人民的勤劳与质朴、更感受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看着接近尾声时贵春在屋顶种菜的情境,不禁感叹:这才是生活啊!
看了《舌尖上的中国》,不禁产生了要吃遍大江南北的冲动,更感怀我们中国最最古朴的、最最传统、也是我们当下人最最欠缺和需要的东西却没有保留下来。《舌尖上中国》岂是仅仅介绍美食这般简单,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在启示当下人们对生活的态度。
这部大型纪录片看完后,不禁让人唇齿留香,更让人回味无穷。
舌尖上的中国高中篇七
你当温柔,却有力量,这部纪录片没有拿天朝最习惯使用的教条说事,没有任何爱国主义的宣传,却在那一道道充满了家乡味的菜肴美食中,勾起了我们每一个人关于故乡,关于亲人,关于永难忘怀的那些曾经的追忆。
看完第一集,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如果说第一季靠满屏幕我巍巍大天朝数不胜数的美食将一部纪录片所能够影响的受众广度铺张到了极致,同时引发诸如"深夜报复社会"的评论的话,那看完第二季的第一集,我又为这部纪录片所能达到深度深深折服。
在这里,读懂中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绝不仅仅是一部美食纪录片。
第二季的第一集《脚步》直接选择中国人的迁徙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让深夜看片的人格外觉得生活的无奈。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向来重视安土重迁的中国人又何以会四处奔波?这一集的泪点不光在正在消失的麦客脸上那深深的皱纹,在盼了大半年终于盼到父母回乡共同制作一罐鱼酱,却在短短半个月的相聚后就要与之分离的苗家女孩的眼泪,在那个为了女儿用五年时间学会了捕猎弹跳鱼的父亲,以及从他口中说出的那句"爸爸可是很能干的"时女儿满脸的崇拜,更在快到片尾处的那一句"这是巨变的中国"。
正如有人评论的:那奔波的人群,你看到自己的身影了么?
就这一句文案,足以引发多少漂泊他乡的游子潸然泪下?
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变用沧海桑田来比喻都不过分。可是随之而来的却是6100万名终年不能在父母膝下承欢的留守儿童;是正在被大机器作业而濒临转行或失业的麦客群体;是只能靠天吃饭的渔民夫妻;是终年飘无定所的养蜂夫妻。你可曾看到他们眼中的泪水,脸上的忧伤和手上脸上的皱纹?如果你没有看到这些,你就不能说是一名真正的中国人。我们出生于不同的家庭,也许此刻我们中的很多人手中捧着最时兴的手机,喝着国外进口的牛奶,悠闲地躺在沙发上看着这部纪录片,感叹着这中间描述的种种美食;但看了第一集,我们也会知道,在这同一个中国,还有许多人为了生活而饱尝艰辛。当我们坐在大城市的高档餐厅里吃到肉质鲜嫩的海蟹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那是无数如打渔夫妻一般一夜辛劳的成果。
可是再多的辛劳都可以被抵消。因为不得不外出务工的苗族夫妻手中还捧着一小罐女儿亲手给他们装坛的鱼酱;因为一同出海打渔的渔民夫妇中的妻子可以在晕船时靠在丈夫的肩头,吃上一碗丈夫烹制好的热乎的蟹饭;因为在美国漂泊了四十年的老伯可以回乡吃上一碗久违的萝卜饭。这是故乡的味道,不管我们在尘世上漂泊多久,不管我们离开故乡多远,都不可能忘怀的。
有人说这一集的文案太虐心了,拿离别和奔波数千公里说事,这是在这个世界上最恋家的国人难以逾越的感情鸿沟。我想说的是,这部纪录片没有拿天朝最习惯使用的教条说事,没有任何爱国主义的宣传,却在那一道道充满了家乡味的菜肴美食中,勾起了我们每一个人关于故乡,关于亲人,关于永难忘怀的那些曾经的追忆。
真正好的记录片大概就是如此:你当温柔,却有力量。
舌尖上的中国高中篇八
话说:有些国家的人吃是为了活着,而有些国家的人活着是为了吃。通过这一部瞬间火爆起来的片子《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深刻的体会了,我们都是为了吃而活!
说到吃,几乎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熟人见面第一句便问:吃了吗?无论那个时间是不是饭点。正如英国人打招呼的那句“今天天气如何”,虽然那是一目了然的事。像某一部电视剧里演的,一个外国媳妇嫁到北京,终于掌握了和街坊邻居客套的一句话:吃了吗?然后在早上遇见邻居去厕所的路上也照例笑眯眯的便问:吃了吗?尴尬了。
在中国任何事情都可以用“吃”来形容:吃香、吃相、吃惊、吃亏、吃醋……一清二白会扯到小葱拌豆腐,一物降一物也牵涉到卤水点豆腐,中华人民的智慧全都凝聚在吃的里面。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岁月里面,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还有不同的饮食文化: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还有一些吃货在叫嚣:没有西沙的中国也不叫中国啊,我的蓝点马鲛,梅花参啊!没有新疆的中国也不叫中国啊,我的大盘鸡,羊肉串啊!没有安徽的中国也不叫中国啊,我的斩鸭子,腌咸菜啊!没有浙江的中国也不叫中国啊,我的油焖冬笋,金华火腿啊!弱爆了。
《舌尖上的中国》在这样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横空出世,一瞬间就抓住了吃货们的胃,继而抓住吃货的心。一块普通的豆腐看起来也令人馋涎欲滴;一碗大众的牛肉面竟然让人内牛满面;即便只是豆瓣酱这样普通的作料也能让人心里长草……大半夜22::00这样的时间段播出的这个节目,让一个吃货情何以堪,让一个减肥中的吃货更是苦不堪言,甚至身边有朋友每看完一集就开车冲上大街去“觅食”。
无意间听到的几个“段子”,让人很是入耳难忘。中国人参观动物园,只把动物分成两种:可食用和不可食用。中国人出行旅游,参观一个水族馆时,问的第一句话是:这个鱼可以吃吗?情何以堪。
饮食,不光是吃,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舌尖上的中国》也是。但是在更多的人只看到了吃,看这节目对着屏幕垂涎欲滴,恨不能爬上去舔两口,这样确确实实是一个吃货了,但是谁关注了那些古老而又神奇的智慧,人民强大的力量,甚至是吃有何讲究,若是只为了吃而看这个节目,若实质是对着吃的留无畏的口水,这个纪录片确实可以更名为:吃货,一个强大的吃货民族!
舌尖上的中国高中篇九
不管是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的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与定义,既起自于饮食,有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感受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
和全世界一样,汉字用“甜”来表达喜悦幸福的感觉。这是因为人类的舌尖能够先感受到的味道,就是甜,而这种味道来源于同一种物质糖。
在不少即将消失的潮汕美食中,有一种甚至让人在睡梦中还会想念的香甜,它就是糖葱薄饼。在以前,可以在潮汕地区的大街小巷看到许多卖糖葱薄饼的摊档。每到春天,卖糖葱薄饼的老伯伯·老奶奶·大叔大妈走街串巷拉着长音吆喝着“糖葱薄饼~”
在潮汕的一个步行街对面,我曾吃到过一次糖葱薄饼。做糖饼的是一个看起来年过七旬的老人,他站在摊档前,在这片不大的地方,一边熟稔的糖饼,一边讲述着他的故事。从老人口中得知:这门做糖饼的技艺是从他祖上传下来的,早年他还不愿意学,可是后来家中变故,他又不得不靠着门手艺来维持生计。老人的脸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皱纹,岁月的痕迹在他的脸上彰显无疑。
他一边说着,手边也不停的忙活着。他先在锅里刚一勺糖,慢慢加热后白糖变成了焦黄色,之后放在一旁等它冷却,等到温度合适后他才趁拉打。拉糖的动作很像北方拉关东糖。他将糖条中间往钉子上一挂,拉长后两股合在一起往上拉。这样不断重复拉打,不断将空气包在糖里面,直到变成白色的中空长方形糖条。然后是制作薄饼,他手里捧着稀面团往锅底一抹收回,被粘住附着在锅上的薄面层却凝固成饼,于是另一只手将薄饼揭起叠放在旁边。如此一抹一收,一揭一放,十分的快捷。把三张薄饼叠摆成品字形,中间放两块糖葱,洒上碎花生米黑白芝麻加上一根香菜,包起来,就是美味可口的糖葱薄饼了。
手中吃着入口即化的糖葱薄饼,能够品味到一个老人独自支撑起家庭的那份坚信。
除了甜,还有酸,苦,辣,咸等着我们去慢慢体验。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舌尖上的中国高中篇十
带着对佳肴的回味,怀着对故乡的念想,无意间闯进了“舌尖上的中国”。记忆中远去了的“脚步”、内心里铭刻过的“心传”,伴着家乡的味道,合着行者的旅途,应着音乐的旋律,在记忆中荡漾,在梦想里翻腾。
壹、我是一只小小鸟——人生如“面”。
跟随那些奔波在路上的人们,品尝辛劳与汗水中的苦辣酸甜。对于大千世界,茫茫自然,每个人无疑都是一只再小不过的小小鸟,但我们却也试图煽动翅膀,寻求属于我们的辉煌。养蜂人的风餐露宿,捕鱼人的日夜煎熬,麦客们的执着与坚持,长辈们的慈祥与大爱。每个旅途中奔波的人,都在风风雨雨中经历着像“面”一样的人生,在青春中饱满,被岁月磨碾,用泪和汗搅拌,成就百味生活。
贰、阳光总在风雨后——人生如“饭”。
踏着影片主角的足迹,回味已逝岁月的点滴。总有那么几个人,他们的身后有你或他的影子。藏族白马挖灵芝采天麻,只为圆弟弟求学梦想。父亲苦练抛钩技能数载,只为抓女儿最爱跳跳鱼。20岁小姑娘勤学苦练终受师傅器重,大学生失业男子承父业刻苦钻研终获认可。每个旅途中挣扎的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演绎着“饭”一样的人生,在成长中浮沉,经现实煎熬,历水与火的考验,造就四季佳肴。
叁、我的未来不是梦——人生如“油”。
嗅着佳肴的美味,追寻岁月的痕迹。舌尖上的中国,更是脚尖下的生活。每个人奋斗的初衷也不过一日三餐,有时只是能力所及,顺势而为罢了。一份份入锅的菜品,好像在用行动告诫,“没有痛彻心扉的煎熬,哪有引人入胜的美味”。一盘盘出锅的菜肴,好像在用成绩展示,“没有摄人心魂的魅力,哪有赞不绝口的认可”。每个旅途中奋进的人,都在有意无意中奉献着“油”一样的人生。于天地间萃取,历千锤百炼,受光与热的历练,烹饪世间美味。
岁月如歌,唱不尽世间酸甜苦辣;人生如梦,忆不完世间喜怒哀乐;生活如路,走不绝世间坎坷波折。喜也过,悲也过,苦也过,乐也过。旅途人生,何不唱着岁月高歌,做着人生美梦,踏着生活阔路,一日三餐,尝尽“面、饭、油”,认认真真、平平淡淡走过,管它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坎坷波折!
舌尖上的中国高中篇十一
最近这几周播放的《舌尖上的中国》,共有七集,每次看完之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这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记录着美食以及美食身后的故事。其实,《舌尖上的中国》在记录的都是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美食,它汇集了大江南北的美食,表面上描述一个个食物,实际上在表达的是美食背后的故事——辛勤劳作的人们。每看一次,我就会有一种垂涎三尺的感觉,放学都有一种想去吃美味的冲动,即使我吃不到美味,哪怕找些东西来填饱肚子,都会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看来,美食对于人的诱惑是非常的大的,我相信这些感受也并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所有观看过这部美食纪录片的人的感受,或许正因为这极大的诱惑,才会让这部纪录片火遍大江南北。
电视镜头里的美食,那么唯美,唯美的画面,唯美的食材,唯美的音乐,都让人流连忘返。不是所有的食材都可以成为美味,在这食材的背后,肯定会有一双神奇的手,来做出美味。或许是游访的美食家,或许是餐馆里德厨师,也或许是最普通不过的平凡的百姓,他们做出的美味,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背后需要的是许许多多人的付出,这其中的付出是充满艰辛跟危险的,美味的来之不易,就需要我们品味美食的人的感恩。美食背后付出很多劳动的人们,他们也有着一份感恩,他们感恩上天的赐予,他们有着他们自己的专属信仰,因为他们坚信大自然也会给予他们美味的馈赠。
《舌尖上的中国》七集,每一集都有着独特的名字,每个名字都是有着几个具体的故事来支撑的,每一个故事也都是以一个家庭来进行描述的,首尾呼应,将每一集都做到了最好的阐释。在这每一集中,都会有几个令人感到的故事,在这里,要表现的就是隐藏在食物身后的人文关怀。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从云南的鹿茸到浙江的冬笋,从南方的水磨年糕到北方的面条,从发酵的腐乳到腌制的腊肉,不得不说,这部美食片是我国大江南北的美食的缩影,它将差异的地域和多样的美食协调般的组合在一起,不仅让人们领略到不同食材在采集与加工中的独特的魅力,也让人们领略到了隐藏在食物身后的人文关怀。故事中的每一位平凡主人公在日常生活的片段中,真实地向大家讲述了食材最返璞归真的做法,同时也折射出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习俗,表达了对平凡老百姓的关注和尊重。
在这部纪录片中还有很多的有趣的好玩的东西,我也不能完全的记录下来,但我相信中国的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远远不是这七集纪录片能够完美诠释的,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去努力发现挖掘,来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的饮食文化。现在的我们,不但要尝遍各地美食,而且还要自习发现美食背后的文化,那样,我们在享受的不仅仅就只有美食,还有精神上的美食,我们获得的就是一场盛宴。
几乎是悄无声息间,《舌尖上的中国》就火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夏天让全国数以亿计的观众回归电视的,不是宫斗剧也不是医患剧,而是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下称《舌尖》)的纪录片。
《舌尖》背后的故事。
没有人能够否认:想要用非味蕾的形式去简要概括中国美食,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无论这种形式是一本书还是一部7集的纪录片。
难得的是,如今在《舌尖》赢得的诸多赞誉中,分集的结构是其中的重要一点。片子的结构既没有按照传统的时间或者历史脉络展开,也没有按照食物的地域说起,“说不出来是什么结构,但你就是觉得有其合理性,并且很科学。”有网友这样评论。
作为《舌尖》的顾问之一,美食家沈宏非参与了最初的分集策划,在他所提出的原始版本中,《舌尖》被按照“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结构进行分集。
但在杭州开了两天长会之后,主创团队在这个思路上遭遇了死结,“把脑子想破了也没想出所以然”。
当时还不是执行总导演的任长箴心里已经有了对分集的概念。她的灵感来自一本叫《慢食运动》的书,书中,意大利美食专栏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卡罗·佩特里尼对美食有12个层面的定义,他认为美食不仅和生态、物种、自然因素相关,同时和人以及人手的温度相关,更和深山里采蘑菇的小姑娘、西班牙爷爷的情怀乃至感情相关,并且最终和人的健康相关。
“看完这本书,我就想,食物既然和物种、生态、气候、湿度相关,那么可以有《自然的馈赠》,就是讲原生态、野生,那些人类无法掌控的馈赠;如果和化学变化有关系,那我可以有一集叫《转化的力量》,讲中国人对食物的加工;如果有物理变化,那就是腌渍,用盐的大分子置换食物的水分子,风味就变化了,就是《时间的味道》;食物的根本是吃饱,尤其是对中国人,那必须有一集《主食的故事》;食材备好后就进厨房了,从香格里拉尼西土陶到村宴流水席再到高端厨房,都是厨房,这是《厨房的秘密》;接下来就是食物的最高阶段,那就是《五味的调和》,这才是《舌尖》中唯一一集讲美食的;第七集则重新回到大地,回到田野,回到人类依靠劳动耕种改变的地貌和收获的粮食,就是《我们的田野》。”任长箴说。
重新立题和分集后,就开始了前期调研。
调研没有那么顺利。2011年8月,任长箴在云南香格里拉调研拍摄采集松茸的“卓玛”。她用了两天时间,早晨6点就起来在市场中挑选拍摄人物。“你得挑眼睛有光、有神,一看就有戏的。”任长箴说。她在距离香格里拉县城一小时车程的建塘镇吉迪村选中了一位有过在城里打工经验的“单珍卓玛”进行拍摄。在海拔4000多米的云贵高原上,任长箴和剧组成员拍摄了一周的时间,给了卓玛一家1000多块钱的“误工费”。
事实上,如片中所说,卓玛一个小时只能采集一颗松茸,或是更少。按照这个速度,完成拍摄可能需要半个月时间。于是,剧组就把挖好的松茸掩埋在土里,进行“摆拍”。如果是真挖出来了松茸,而镜头对焦没对好,“就把松茸埋回去再拍一遍”。
拍职业挖藕人时,没有摆拍的必要,但也有不少曲折。光300人一起下湖的镜头,摄影师就拍了3天。因为野外光照太强,拍摄的时间只能集中在上午9点之前和下午4点半之后。
在淤泥中作业,对于挖藕人来说已经不算什么,工作早已把他们的腿部锻炼出发达的肌肉,可从淤泥中脱身,也还要用双手撑地才能出来。而对于手里拿着摄像机的摄影师来说,在淤泥里拍摄完成工人挖藕的整个过程后,先要把摄像机递给摄影助理,然后两个挖藕人把摄影师腿边的烂泥铲掉,再合力把摄影师拉出来,“一个上午能拍三五个镜头,就非常了不起了”。
小人物的真实人生。
刚出锅的黄馍馍热气腾腾,巨大的乳扇像风铃一样被悬挂风干,稻米酿出的黄酒滋味绵长、色如琥珀,白吉馍切一刀声音酥脆,腊汁肉填进去,香气弥漫……《舌尖》的镜头对准的,几乎全是平常人的平常食物。
东北,朝鲜族姑娘金顺姬回家跟妈妈学做泡菜,再回京时,家里冰箱里装满了妈妈临走时准备的家乡土特产;在北京,摄影师白波和家里人一起包饺子,他一脸幸福地说,谁家的面都没有他妈妈做的焖面好吃;在香港大澳,历经4代人的百年老店郑祥兴虾铺里,76岁的老人郭少芬看着老伴的遗照,回忆过去50多年里和老伴一起做虾酱的日子,夕阳在已经废弃不用的虾膏木桶上一寸寸滑过……很多人被这些镜头勾出了眼泪,开始想自己有多久没回家了。
在任长箴看来,《舌尖》要表现的不是美食,“美食只是我们顺带说了一下的事情,真正想表达的,还是普通人的情感、命运和他们朴素的人生观”。
那个在别人都往前冲的时候焦虑的卓玛,那个站在冬天的淤泥里聊着关节炎、吃着能量不太够的饭、记着老婆嘱托的叶茂荣,还有因为酸笋腌得火候不够而被取消一大笔订单的阿亮……《舌尖》里的这些主人公都是行走在广袤大地上、谋求生计的小人物。任长箴所有对小人物的认知都来自他们不断碰壁的生活,“我能问出那些问题,是因为我自己就曾经或者正在面对同样的问题”。
“坛起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儿时年少无知,只知道酸酸甜甜的糖醋排骨是邻居家玩伴的最爱;只知道香甜绵软的糯米饭是小妹的最爱;只知道有奶奶的味道的饭菜是爸爸的最爱。
渐渐长大,读的书比小时候多了点,吃的东西比以前多了点,去过的地方也以前多了点。我才在各种杂书带给我的思考中知晓:一道令人吃后回味悠长的佳肴,常常有着它背后的故事,有着不同土地上风格迥异有令人倍感亲切的气息。也许这些微妙的元素或平凡或不俗,却都是这道菜所包含的秘密,不得不用心品味才能明了它独特的魅力。这样的魅力就好像:为什么一道简简单单的小葱拌豆腐就能留在不少人最深的记忆里一样。
今天提到的是一道福建的名菜:“佛跳墙”其菜名有“菜肴太好吃了,连僧人都忍不住要跳墙过来吃的寓意”福跳墙又名“满坛香”、“福寿全”,是福州的首席名菜。据说,唐朝的高僧玄荃,只往福建少林寺途中,传经路过“闽都”福州,夜宿旅店,正好隔壁贵官家以“满坛香”宴奉宾客,高僧嗅之垂涎三尺,顿弃佛门多年修行,跳墙而入一享“满坛香”。
这些是从一位福州东南面小镇的一位老大爷口中得知,那时旅途中正好赶往下一个目的地,途径小镇,夜宿一夜。有幸尝到这道美味。老大爷做的虽没有大饭店里的华美,不过却有了一种更真实的感觉,用当地话说就是“特实诚”。我们一群摩拳擦掌的半大孩子们,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个偶尔冒一两缕热气的酒坛,等一掀开,一阵热滚滚的香气就迎面扑来,然后一双双筷子就似雨点一样密密地打在一起。
香嫩的猪肚,混着浓郁的汤汁,筋道的蹄筋、松软的羊肉、滑腻的鸽子蛋……浸在甘醇鲜美的汤汁你,狼吞虎咽地尝上两口,都是暖人心肺啊!特别是在那样一个飘着小雪的日子,呼吸的都是浓烈的香气,真是让我们欲罢不能。
那一屋子笑得甚是欢愉,从来没有的温暖。
舌尖上的中国随笔【第四篇】:品“舌尖上的中国”,悟“旅途中的人生”
带着对佳肴的回味,怀着对故乡的念想,无意间闯进了“舌尖上的中国”。记忆中远去了的“脚步”、内心里铭刻过的“心传”,伴着家乡的味道,合着行者的旅途,应着音乐的旋律,在记忆中荡漾,在梦想里翻腾。
壹、我是一只小小鸟——人生如“面”。
跟随那些奔波在路上的人们,品尝辛劳与汗水中的苦辣酸甜。对于大千世界,茫茫自然,每个人无疑都是一只再小不过的小小鸟,但我们却也试图煽动翅膀,寻求属于我们的辉煌。养蜂人的风餐露宿,捕鱼人的日夜煎熬,麦客们的执着与坚持,长辈们的慈祥与大爱。每个旅途中奔波的人,都在风风雨雨中经历着像“面”一样的人生,在青春中饱满,被岁月磨碾,用泪和汗搅拌,成就百味生活。
贰、阳光总在风雨后——人生如“饭”。
踏着影片主角的足迹,回味已逝岁月的点滴。总有那么几个人,他们的身后有你或他的影子。藏族白马挖灵芝采天麻,只为圆弟弟求学梦想。父亲苦练抛钩技能数载,只为抓女儿最爱跳跳鱼。20岁小姑娘勤学苦练终受师傅器重,大学生失业男子承父业刻苦钻研终获认可。每个旅途中挣扎的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演绎着“饭”一样的人生,在成长中浮沉,经现实煎熬,历水与火的考验,造就四季佳肴。
叁、我的未来不是梦——人生如“油”。
嗅着佳肴的美味,追寻岁月的痕迹。舌尖上的中国,更是脚尖下的生活。每个人奋斗的初衷也不过一日三餐,有时只是能力所及,顺势而为罢了。一份份入锅的菜品,好像在用行动告诫,“没有痛彻心扉的煎熬,哪有引人入胜的美味”。一盘盘出锅的菜肴,好像在用成绩展示,“没有摄人心魂的魅力,哪有赞不绝口的认可”。每个旅途中奋进的人,都在有意无意中奉献着“油”一样的人生。于天地间萃取,历千锤百炼,受光与热的历练,烹饪世间美味。
岁月如歌,唱不尽世间酸甜苦辣;人生如梦,忆不完世间喜怒哀乐;生活如路,走不绝世间坎坷波折。喜也过,悲也过,苦也过,乐也过。旅途人生,何不唱着岁月高歌,做着人生美梦,踏着生活阔路,一日三餐,尝尽“面、饭、油”,认认真真、平平淡淡走过,管它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坎坷波折!
舌尖上的中国随笔【第五篇】:返璞归真——观《舌尖上的中国》。
上月在公车电视上偶然得知有《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据说因了这部片子的播出,福州三坊七巷的糕点和鱼丸肉燕的店铺每天门庭若市,很多游客都争相购买福州的这些美食带回家。对于爱好烹饪的我来说,这部片子同样也吸引了我。
《舌尖上的中国》,乍看以为是一部专门传播中国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当我打开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之后,深深吸引我的不再是被美食诱惑的初衷,而是那秀美的自然风光,纯朴的民族风情。那香格里拉山林里的松茸;浙江深山毛竹林里的冬笋;云南大理北部山区里的盐井;湖北嘉鱼县的莲藕;吉林查干湖的鱼……这些无一不是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披星戴月,在山上采集,捡拾,到湖里挖掘,到冰海里捕捞。凭借勤劳与智慧,为我们的餐桌送上美味的食物。他们心存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为了延续这种馈赠,采松茸的村民们采完松茸,要用松针把菌坑掩盖好,以保证菌丝不被破坏。为了让查干湖年年有鱼,渔民们心口相传“猎杀不绝”的古训。用6寸网眼的鱼网,只捕5年以上的大鱼,有意漏掉未成年的小鱼。
《舌尖上的中国》,没有主持人,没有煽情的语言,只有朴素真挚的解说。画面里的人物,都是一些纯朴的劳动人民,那一张张充满对食物感恩,平淡满足的微笑脸庞,给观众一种亲切与真实的感觉。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智慧,让人敬佩感叹。古人为了生存,发挥了聪明才智,把各种难以吸收或储藏的食物,转化成各种美味健康的食品。正如解说员所说,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如为了更好的摄取大豆中的蛋白质,把大豆研作成豆浆、豆腐,传承至今。古人留给后人的是健康有益的食物,而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留给后人又是什么呢,希望不再是地沟油、染色馒头、瘦肉精、苏丹红、增白剂、头发酱油等这些令人发指,深恶痛绝的“怪物”了。
在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舌尖上的中国》拍得太唯美,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这种至真至纯的食物好像离我们很遥远。《舌尖上的中国》,其实更是一部发自舌尖对食品安全的呼吁。
这部纪录片共七集,每一集内容、地点、人物虽然不同,但所要表达的思想却是相同的。每一份食物都饱含着浓浓的亲情和乡情,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对食物要有一种敬畏之心。就像片中的结尾所说:“无论埋头种田,还是低头吃饭,他们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舌尖上的中国高中篇十二
几乎是悄无声息间,《舌尖上的中国》就火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夏天让全国数以亿计的观众回归电视的,不是宫斗剧也不是医患剧,而是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下称《舌尖》)的纪录片。
《舌尖》背后的故事。
没有人能够否认:想要用非味蕾的形式去简要概括中国美食,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无论这种形式是一本书还是一部7集的纪录片。
难得的是,如今在《舌尖》赢得的诸多赞誉中,分集的结构是其中的重要一点。片子的结构既没有按照传统的时间或者历史脉络展开,也没有按照食物的地域说起,“说不出来是什么结构,但你就是觉得有其合理性,并且很科学。”有网友这样评论。
作为《舌尖》的顾问之一,美食家沈宏非参与了最初的分集策划,在他所提出的原始版本中,《舌尖》被按照“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结构进行分集。
但在杭州开了两天长会之后,主创团队在这个思路上遭遇了死结,“把脑子想破了也没想出所以然”。
当时还不是执行总导演的任长箴心里已经有了对分集的概念。她的灵感来自一本叫《慢食运动》的书,书中,意大利美食专栏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卡罗·佩特里尼对美食有12个层面的定义,他认为美食不仅和生态、物种、自然因素相关,同时和人以及人手的温度相关,更和深山里采蘑菇的小姑娘、西班牙爷爷的情怀乃至感情相关,并且最终和人的健康相关。
“看完这本书,我就想,食物既然和物种、生态、气候、湿度相关,那么可以有《自然的馈赠》,就是讲原生态、野生,那些人类无法掌控的馈赠;如果和化学变化有关系,那我可以有一集叫《转化的力量》,讲中国人对食物的加工;如果有物理变化,那就是腌渍,用盐的大分子置换食物的水分子,风味就变化了,就是《时间的味道》;食物的根本是吃饱,尤其是对中国人,那必须有一集《主食的故事》;食材备好后就进厨房了,从香格里拉尼西土陶到村宴流水席再到高端厨房,都是厨房,这是《厨房的秘密》;接下来就是食物的最高阶段,那就是《五味的调和》,这才是《舌尖》中唯一一集讲美食的;第七集则重新回到大地,回到田野,回到人类依靠劳动耕种改变的地貌和收获的粮食,就是《我们的田野》。”任长箴说。
重新立题和分集后,就开始了前期调研。
调研没有那么顺利。20xx年8月,任长箴在云南香格里拉调研拍摄采集松茸的“卓玛”。她用了两天时间,早晨6点就起来在市场中挑选拍摄人物。“你得挑眼睛有光、有神,一看就有戏的。”任长箴说。她在距离香格里拉县城一小时车程的建塘镇吉迪村选中了一位有过在城里打工经验的“单珍卓玛”进行拍摄。在海拔4000多米的云贵高原上,任长箴和剧组成员拍摄了一周的时间,给了卓玛一家1000多块钱的“误工费”。
事实上,如片中所说,卓玛一个小时只能采集一颗松茸,或是更少。按照这个速度,完成拍摄可能需要半个月时间。于是,剧组就把挖好的松茸掩埋在土里,进行“摆拍”。如果是真挖出来了松茸,而镜头对焦没对好,“就把松茸埋回去再拍一遍”。
拍职业挖藕人时,没有摆拍的必要,但也有不少曲折。光300人一起下湖的镜头,摄影师就拍了3天。因为野外光照太强,拍摄的时间只能集中在上午9点之前和下午4点半之后。
在淤泥中作业,对于挖藕人来说已经不算什么,工作早已把他们的腿部锻炼出发达的肌肉,可从淤泥中脱身,也还要用双手撑地才能出来。而对于手里拿着摄像机的摄影师来说,在淤泥里拍摄完成工人挖藕的整个过程后,先要把摄像机递给摄影助理,然后两个挖藕人把摄影师腿边的烂泥铲掉,再合力把摄影师拉出来,“一个上午能拍三五个镜头,就非常了不起了”。
小人物的真实人生。
刚出锅的黄馍馍热气腾腾,巨大的乳扇像风铃一样被悬挂风干,稻米酿出的黄酒滋味绵长、色如琥珀,白吉馍切一刀声音酥脆,腊汁肉填进去,香气弥漫……《舌尖》的镜头对准的,几乎全是平常人的平常食物。
东北,朝鲜族姑娘金顺姬回家跟妈妈学做泡菜,再回京时,家里冰箱里装满了妈妈临走时准备的家乡土特产;在北京,摄影师白波和家里人一起包饺子,他一脸幸福地说,谁家的面都没有他妈妈做的焖面好吃;在香港大澳,历经4代人的百年老店郑祥兴虾铺里,76岁的老人郭少芬看着老伴的遗照,回忆过去50多年里和老伴一起做虾酱的日子,夕阳在已经废弃不用的虾膏木桶上一寸寸滑过……很多人被这些镜头勾出了眼泪,开始想自己有多久没回家了。
在任长箴看来,《舌尖》要表现的不是美食,“美食只是我们顺带说了一下的事情,真正想表达的,还是普通人的情感、命运和他们朴素的人生观”。
那个在别人都往前冲的时候焦虑的卓玛,那个站在冬天的淤泥里聊着关节炎、吃着能量不太够的饭、记着老婆嘱托的叶茂荣,还有因为酸笋腌得火候不够而被取消一大笔订单的阿亮……《舌尖》里的这些主人公都是行走在广袤大地上、谋求生计的小人物。任长箴所有对小人物的认知都来自他们不断碰壁的生活,“我能问出那些问题,是因为我自己就曾经或者正在面对同样的问题”。
舌尖上的中国高中篇十三
“坛起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儿时年少无知,只知道酸酸甜甜的糖醋排骨是邻居家玩伴的最爱;只知道香甜绵软的糯米饭是小妹的最爱;只知道有奶奶的味道的饭菜是爸爸的最爱。
渐渐长大,读的书比小时候多了点,吃的东西比以前多了点,去过的地方也以前多了点。我才在各种杂书带给我的思考中知晓:一道令人吃后回味悠长的佳肴,常常有着它背后的故事,有着不同土地上风格迥异有令人倍感亲切的气息。也许这些微妙的元素或平凡或不俗,却都是这道菜所包含的秘密,不得不用心品味才能明了它独特的魅力。这样的魅力就好像:为什么一道简简单单的小葱拌豆腐就能留在不少人最深的记忆里一样。
今天提到的是一道福建的名菜:“佛跳墙”其菜名有“菜肴太好吃了,连僧人都忍不住要跳墙过来吃的寓意”福跳墙又名“满坛香”、“福寿全”,是福州的首席名菜。据说,唐朝的高僧玄荃,只往福建少林寺途中,传经路过“闽都”福州,夜宿旅店,正好隔壁贵官家以“满坛香”宴奉宾客,高僧嗅之垂涎三尺,顿弃佛门多年修行,跳墙而入一享“满坛香”。
这些是从一位福州东南面小镇的一位老大爷口中得知,那时旅途中正好赶往下一个目的地,途径小镇,夜宿一夜。有幸尝到这道美味。老大爷做的虽没有大饭店里的华美,不过却有了一种更真实的感觉,用当地话说就是“特实诚”。我们一群摩拳擦掌的半大孩子们,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个偶尔冒一两缕热气的酒坛,等一掀开,一阵热滚滚的香气就迎面扑来,然后一双双筷子就似雨点一样密密地打在一起。
香嫩的猪肚,混着浓郁的汤汁,筋道的蹄筋、松软的羊肉、滑腻的鸽子蛋……浸在甘醇鲜美的汤汁你,狼吞虎咽地尝上两口,都是暖人心肺啊!特别是在那样一个飘着小雪的日子,呼吸的都是浓烈的香气,真是让我们欲罢不能。
那一屋子笑得甚是欢愉,从来没有的温暖。
舌尖上的中国高中篇十四
《舌尖上的中国》热映,不少人自然开始点评或怀念起“舌尖上的母校”……于是,《舌尖上的清华》、《舌尖上的北大》、《舌尖上的人大》拍摄应运而生。
一颗颗黄豆,经过手推石磨的碾压,雪白的汁液汩汩而出,再经过发酵等一系列时间的转化,最终才能成为豆腐……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是《舌尖上的中国》最寻常的叙述方式:寻找这些食物的源头,在这部纪录片中,讲述的不仅是食物,而是大自然的馈赠,植物、动物甚至是阳光、空气、风、水,还有最重要的:时间。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这是对于《舌尖上的中国》最初也是最终的定位。
在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中,父亲每周做一桌大餐只是为了能让女儿们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这种建筑在柴盐酱醋之上的儒家哲学理念成了电影的灵魂。这与《舌尖上的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
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舌尖上的中国》因此有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
引发共鸣是纪录片最常应用的手法,《舌尖上的中国》将其应用到了极致。对于每个观众来说,都能在这部纪录片中找到感情的寄托,比如那些熟悉的家乡味道,比如饭桌上和乐融融的家庭气氛,也比如那些美好的旧时时光。
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要表达的。《舌尖上的中国》更关心的正是人和食物的关系,要把挖掘到的深层次的文化信息传递给观众。
对中国人而言,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国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了。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的蒸气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驮着黄馍馍的大伯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看过《舌尖上的中国》,有网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陕北的饽饽商贩、查干湖的捕鱼老者、云南的火腿匠人、兰州的拉面师傅……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每一个鲜活的个体背后都洋溢着朴实的气息。片子里那些辛勤劳动、有着质朴笑容的人们,才是组成这个国家最重要最真实的存在。其实这部片子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
《舌尖上的中国》聚焦在烹饪上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画面是在展现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整个过程看上充满神秘气息,夹杂着为生活、为生存而流下的汗与泪。镜头里,他们笑得很满足,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对生活的热情,知足常乐。有时候我们是不是想要的太多,反而忘了简单生活的真谛?”
与其说《舌尖上的中国》抓住了电视机前观众舌尖的味蕾,不如它说正在悄悄地唤起每一位观众心中的文化热忱。“民以食为天”是这个农耕文明的最高政治箴言。画面里的天、地、阳光、森林、河流、海洋是真正的生命源头,它所唤起的是一种“怀乡感”。它对这个已变形的社会和心理具有某种疗伤式的平复作用。
其实,《舌尖上的中国》挑动的何止是舌尖,更是中国人内心深处那一根心弦。在快节奏、高速度的现代都市生活中,这根充满着情感的心弦已然布满灰尘,而社会和心理也被外来的压力不断地挤压变形。但是,《舌尖上的中国》所传递的温情、平和、从容,悄然拨动了这根几乎被遗忘的心弦,那从心底涌起的,汹涌澎湃的感情,将美好于记忆和梦想中迸发出来。
舌尖上的中国高中篇十五
每一次观看《舌尖上的中国》都深深地震撼和感动着我。我从心底里热爱着这些美味的“文化”。心中也会不由得感叹:“中国的饮食文化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每一个民族都遗留着最原始,最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种植着天然的原材料,制作出各种美味的特色小吃,保留着最传统的饮食习俗,遗传着祖祖辈辈对饮食那种热衷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享受着视觉盛宴,总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那些美味的食物,嘴馋的也会感叹着那一种种美食,同时更多的是内心的感动。因为我看到了各种美食背后的故事,看到了人们辛勤地种植食材,辛苦地寻找食材,勤劳地收获食材,最后自己动手做出美味的食物给亲人品尝,我看到了人们洋溢着幸福的的笑脸,美好快乐的生活6舌尖上的中国》将各地居民那份质朴,勤劳展现的淋漓尽致!总让我油然而生一份敬佩之情。
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各个角落的人们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舌尖上的中国》中有很多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绥德卖黄馍馍的老大爷,每天一大早骑车很远的市上卖自己和妻子辛苦做出的黄馍馍;圣武和茂荣兄弟俩每年9月在湖北的嘉鱼县,恶劣的环境下采挖自然的美味—莲藕;一位从16岁开始以捕鱼为业的70岁老人还坚持着自己的工作,在除夕为全家人准备丰富的全鱼宴;卓玛一天走几十公里路程,只为艰辛采集有限的松茸……为了生活,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给我们带来美味,营养的食材。
从香格里拉采松茸到浙江挖冬笋,从西安泡馍到新疆烤馕,从南方的水磨年糕到北方的面条,从发酵的腐乳到腌制的腊肉,从卤水豆腐到过桥米线……《舌尖上的中国》让我看到了各地的美食,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他们用自然的馈赠,制作出最温暖,最浓烈的味道。
不管是采摘食材的人,还是餐馆的厨师。正是他们,众多的个人,用辛勤的劳动和超常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饮食文化。舌尖是个人的,中国则是共同的。众多人的舌尖构成中国人的共同饮食体验,从味蕾到故乡,从个人的故乡到众人的故乡—就成为了“中国”。超越美食,那些细节与温情,喜怒与哀乐,让观众不得不赞叹:多可爱的中国!多质朴的人民!
《舌尖上的中国》每一个情节都是感动的,它让我与远方的人们进行了心灵上的沟通,我看到了他们在劳作,理解了他们的辛劳与汗水;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幸福,融入到了他们那个大家庭。同时,我也正洋溢着笑容,默默地支持着你们。希望你们的劳动与智慧让更多人看到,学习你们勤劳,质朴的精神。不仅仅是饮食文化,我们要将中国传承下来的各种优秀的文化发扬光大!
舌尖上的中国高中篇十六
《舌尖上的中国》呈现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用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的中国各地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变过程,有方寸间的方桌厨房,也有广袤的祖国山河……《舌尖上的中国》存在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美食纪录片,它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原味的中国,带着土地的气息和米面的甜香。
这是盐的味道,风的味道,山的味道,云的味道……这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久违的味道——这些味道,在漫长的时光中,与故土、乡亲、质朴、勤俭、坚韧等等情感与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最近,我迷上了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为什么我这么喜欢它呢?因为它是一部记录中国传统美食的纪录片,而我从小就是一个吃货,对美食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这部从头到尾都讲述着美食的纪录片当然能够吸引到我啦。
《舌尖上的中国2》分为六小集,第一集是《脚步》,第二集是《心传》,第三集是《时节》……一集都有一个专题,每一集都有许多制作美食的故事。播种,采收,制作……这都是一道道美食的身世,看似简单,实际却十分复杂,小小一道菜的背后,隐藏着多少个故事啊!
《舌尖上的中国2》不仅讲述了制作食物的过程,更体现出了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特有的文明、文化、风俗、习惯。古代的祖先为后人留下数以千万计的美食制作方法,大自然也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食材。虽然时间冲淡了古代的文明记忆,也拉开了人与大自然的距离,但还有人坚持着,即使有时间的破坏,这些古老的美食制作方法还是被生生不息的传了下来。
深山幽谷中的少数民族们,也有独特的食物。奇妙的食材与奇妙的制作方法,造就了只有在深山里才得以品味的奇妙食品。
质朴勤劳的农民们,也有自己家常的独特美味,他们用自己的辛劳来获取美味的食材,学习高超的制作方法,虽然比不上山珍海味,但这些家常小菜总有独特的味道。
舌尖上的美食并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味道,它更是一种文明,一种文化,一种古老的艺术精髓,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在舌尖上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
舌尖上的中国高中篇十七
在吊足人们胃口之后,cctv于上周五终于开播《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我因为有事错过首播时间,今天有点闲暇就迫不及待地在腾讯视频补看。第一集《脚步》里人物、故事和美食都来自农村和底层老百姓,编剧为什么这样选择,一种可能是因为编剧来自农村有强烈的乡下情节,另一种可能是因为比较偏爱不经繁复处理只经过简单加工的的食材本味,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揣度,也许后面几集中会有改变。
舌尖上的中国这么受观众欢迎,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因为其中的美景美食,更多是因为那些美食是人们记忆中故乡的味道,以及伴随着故乡味道的亲情故事,惹起了人们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相思之情。该片就是抓住这一点在撩拨着远离故土的人们的悠悠离愁,抚慰着他们的淡淡别绪,让人味蕾大动的同时,引发对故乡的梦绕魂牵之情。甚至有人夸张地说是: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是一边流口水,一边流眼泪。故曰:名曰舌尖,实至心头!
除了美食和亲情之外,这一集电视片中还让我们看到农夫、麦客、渔民和养蜂人的辛苦勤劳和朴实无华,农民工和留守儿童分别时的酸楚和远离后思念,具有远超出美食之外的寓意。赶场为主顾割麦的麦客们,因为收割机械的竞争也许会成为最后一拨职业割麦人,这个古老的行业逐渐会退出历史舞台。在机械竞争面前失去赖以挣钱养家糊口的工作机会,虽然有些许的悲凉,但也是无可奈何之事。这些都是在歌舞升平的春晚类节目里不大能看得到的。故曰:名曰美食,实系民生!
第一集一个让我感动的情节是,渔夫杨世橹捕捉弹涂鱼的场景。弹涂鱼又名跳跳鱼,捕捉它需要花多年时间才能练就这一绝技。杨世橹在捕鱼的时间,在远处观望的女儿佩服地说:“爸爸,你老厉害咧。”杨世橹不无骄傲地回答:“当爸爸的就要能干的。”多么朴实的话语,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爸爸带着我和哥哥出去钓鳝鱼的情景,其情其景何其相似,不由得让我唏嘘感叹。父亲是家乡农具厂的木匠,但也是钓鳝鱼的高手。爸爸钓鳝鱼一方面是为我们三个孩子补充营养改善生活,有多余的时候也可以拿到集市上卖,换点零钱贴补家用。哥哥和我后来都成为捕鱼捞虾钓黄鳝的好手,也是跟着父亲耳濡目染学习的结果。现在父亲已逝,我们也都在养育着自己的孩子,靠专业知识和技能来为他们提供衣食住行,做孩子们眼里“能干”的父亲也是我们的目标。
这一集中另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情节是,养蜂人老谭的妻子在他们星夜转场到下一个放蜂地的时候不无感概地说:“养蜂的乐趣就在于自由,不受人约束,我们就是享受这点自由。”。养蜂人工作的餐风露宿和迁徙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四处漂泊的自由自在这一点却又让人心生羡慕而心驰神往。作为一个咨询顾问有时候也有老谭妻子类似的感觉,从内心深处珍视职业的自由,但不停的差旅漂泊也让人时有烦恼。除了少数命运之神的幸运儿,安逸舒适和自由自在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之,只能根据个人的需要和偏爱而取舍和选择了。
该片的总导演陈晓卿说:我们正经历太多的欢乐与痛苦,但中国人能苦中作乐,把喜悦通过美食呈现。我们在关注生存的同时,更注重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中国有句古谚:民以食为天,吃饱穿暖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当人们衣食无忧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对自我意识和自由选择的追求。“无自由,毋宁死”的声音曾经振聋发聩,生存和自由,同样重要,不过最好是由此及彼的和平渐进,正处于这个转变过程中的中国现在可以说是乱象环生,不过人们珍视自由、追求梦想的那一天也不会太久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