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心得体会 学习汉语心得体会(优质8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汉语言心得体会篇一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学习汉语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能为将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作为一个非母语学习者,我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下面我将分享五个方面的内容,希望对其他学习者有所帮助。
首先,学习汉语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习汉语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非母语学习者来说,不仅要掌握汉字,还要学会正确发音和运用汉语语法。因此,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我经常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汉语学习,比如在公交车上、等待人或者在午休时,这样可以让学习效果得到最大化。另外,我发现使用多种学习方法可以更好地掌握汉语知识,比如通过听歌、看电视剧、读汉语杂志等。
其次,与汉语母语者交流是提高自己口语的有效途径。说真正流利的汉语并非易事,因为除了掌握词汇和语法,更重要的是练习发音和流利表达。因此,我积极参加语言交换活动,结交一些汉语母语者朋友,通过和他们交流,我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还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此外,和汉语母语者交流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纠正发音错误,因为有时我们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发音有问题。
第三,阅读是提高汉语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是掌握汉语的基础,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习到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还可以了解到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汉语故事、小说和新闻,这不仅能够提高我的词汇量,还能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此外,阅读还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汉语表达的意思,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四,背诵汉语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语感和提升表达能力。背诵是学习汉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背诵汉语文学作品,我们不仅可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还能提高自己的语感和表达能力。我经常背诵一些脍炙人口的诗歌、歌曲和演讲,这不仅让我更好地掌握了一些困难的词汇和句型,还让我更加欣赏和理解中国的文学艺术。
最后,要坚持学习汉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学习汉语同样如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并且要有信心。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是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相信自己的能力,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
通过学习汉语,我不仅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通过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与母语者交流、阅读、背诵和坚持学习,我相信每一位学习汉语的人都可以取得进步。希望我的经验能够对其他学习者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掌握汉语这门美丽而古老的语言。
汉语言心得体会篇二
学习古代汉语最单纯的收获,是能让自己对于古代文言体系的把握变得富有理据性。文以载道,通晓训诂音韵文字小学之道才算完成了对整个文言体系的登堂,至于入室,相去甚远。古代汉语是古代经验的累积,读古代汉语对于传承我们国家最优秀的文化是必不可缺的。对于个人而言,文言语辞刚劲而典雅,这无异于给我们提供了认知上的感受与心灵的愉悦,对于个人人格魅力的养成以及不凡的谈吐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新三国》的热播,让《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成为好多小青年们热 议的话题,有的说《新三国》中的白话文通俗易懂,有的却认为老版《三国演义》中的古文更耐人寻味。不难发现,小青年们对古代汉语的了解已经越来越少,这种现象有待改观,毕竟古代汉语是我国灿烂历史和文明的一个载体,也是我们研究历史、传承文化的一个途径。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对此给予重视。
古代汉语,顾名思义,就是古代汉族人民的语言,具体说来,就是五四以前汉族人民的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语和书面之分,古人的口语是怎样的,我们已无法了解其面貌。今天,我们研究古代汉语,主要是研究有文字记载的书面语言,也就是文言文。从殷周到清末,在这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涌现了大量的语言文学,从屈原的《离骚》到明清的四大名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作为古代汉语的书面形式,担负了记录、传承、积累祖国文化遗产的任务。我们要学习并继承这些遗产,就必须研究文言文本站学习古代汉语。
学习古汉语不同于学习外语,古今汉语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这是有利条件。但是,古汉语毕竟是过去时代一种比较难懂的书面语,不下苦功是学不好的,一味地指望“诀窍”和“捷径”更不现实。我们应该总结前人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并充分利用现在研究成果和有利条件,以较短的时间有效地掌握古汉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点滴积累,掌握古代汉语常用词语。
就好像我们学习外语一样,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是基础,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词汇量越丰富,阅读能力就越强。学习古代汉语也是一样的,我们必须平日里注意积累,掌握一些常用的词语。读古文有时会碰到一些不曾见过的、陌生的字、词,这个大家并不害怕,因为我们可以查字典,问题就可以很容易的解决了;但有时碰到一些看似熟悉的字词却不一定能看懂,因为它的意义变了。在词语学习中,我们要重点学习这一部分词语,因为如果我们按照它的现代意义理解文章就读不通了。比如,“走”,现代汉语是“行走”的意思,古代汉语却是“跑”的意思。“更衣”,现代汉语是“换衣服”的意思,古代汉语却是“上厕所”的意思。
二、多读多背,培养一定古代汉语语感。
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著名文学评论家、小说家李国涛也说:“中国古诗古文是不能不背的。当时不懂或不全懂的,先背下再说。”古时候幼童入学,老师并不教其理论,而是让他们一遍一遍地诵读《三字经》、“四书”、“五经”等,这是有道理的,将这些文章烂熟于心,意义自然也就明白了。多读多诵,熟读熟背,然后就能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了。学习古文,我们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如果有十几篇、几十篇古文文选都能读起来琅琅上口,烂熟于心,那对古汉语中一些常见的句式,常规的实词、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就很容易掌握了。阅读过程中处处留心,注意文章的整体性,多读多背,培养古代汉语的语感。要有足够的感性认识,才能提高理性认识。
三、总结规律,了解古代汉语语法知识。
汉语言心得体会篇三
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具有无比重要的国际地位。作为一名外国学习者,我深知汉语的学习带给我更多的机遇和竞争力。我曾经接触过很多中国文化和艺术,这让我对汉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此,我下定决心要学好汉语,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
第二段:学习方法的选择与总结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我发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初学者来说,建议选择系统的教材和课程,这样可以从最基础的语音、拼音等方面打好基础;同时,结合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综合训练,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我还喜欢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听力材料、电影、歌曲等,以提高听力和口语的能力。总结经验后,我发现坚持每天用汉语进行交流和阅读对于提高语言能力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第三段:遇到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学习汉语虽然带来了很多乐趣,但也充满了挑战。首先是中文的汉字学习,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是最大的难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坚持每天背诵一定数量的汉字,同时善于结合实际生活场景运用汉字,例如购物清单、旅行指南等。其次,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与英语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在学习中注意对汉语句子的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理解。最后,学习中遇到的生词和短语也是一个难点,我会及时记录下来并进行复习,通过不断的积累来提高词汇量。
第四段:学习汉语的收获和成就感
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我逐渐增加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这让我感到非常骄傲。首先,我可以用汉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买东西、问路、点餐等毫无压力。其次,我能够读懂一些简单的中文文章和新闻,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重要的是,我还参加了一些汉语水平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对我个人的汉语学习之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五段:未来汉语学习的展望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汉语水平,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我计划通过参加更高级的汉语水平考试,获得更高的证书和荣誉。同时,我也希望能亲身体验中国的大学和实习经历,与中国学生交流学习,更深入地感受中国文化和汉语的魅力。总之,汉语学习是一条漫长而美好的旅程,我将一直坚持下去。
通过这篇文章,我总结了自己学习汉语的经验和心得,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人积极学习汉语,走进中国文化的门户。同时,也希望能与更多的汉语学习者分享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汉语言心得体会篇四
作为一名专升本学生,我选择了汉语言作为我的学习方向。在这段时间里,我积极参与了各种语言学习活动,并且亲身体验了学习汉语的乐趣和困难。通过这次学习,我获得了很多收获,并且对于汉语的学习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段:学习方法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我发现掌握好学习方法是非常关键的。首先,我要养成每天坚持学习的习惯。每天的学习时间虽然不能很长,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就能积少成多。其次,多角度学习。除了课堂学习,我还主动参与了各种汉语角的活动,例如演讲比赛、辩论和朗诵等,这有助于提高我的口语表达能力。最后,关注语境,注重读写结合。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包括新闻、小说、论文等,我不仅可以增加汉语词汇量,还能提升我的写作能力。
第三段:跨文化交流
学习汉语同时也意味着能够与更多的人跨文化交流。在汉语角的活动中,我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与他们交流使我受益匪浅。通过与中国人的交谈,我对于中国文化、习俗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我也有机会将我的母语和中国朋友分享,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我的文化。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理解力、表达能力等,这促使我更加努力地学习。
第四段:汉语专业应用
学习汉语言的同时,我也深入了解了汉语的专业应用领域。汉语在经贸、文化传媒、外交、教育等方面都有广泛的运用。我通过参与实习、职场实践等活动,了解到了汉语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场景。这让我认识到学习汉语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
第五段:展望未来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的汉语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我也意识到汉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将继续努力,提高我的听说读写能力,争取达到更高的汉语水平。同时,我也希望以后能够将我的汉语能力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跨国企业进行沟通和合作提供帮助。
总结:
通过学习汉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也拓宽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同时,通过交流和接触,我更加了解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能够在汉语专业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发挥我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汉语学习是一条漫长而有趣的道路,我愿意一直走下去。
汉语言心得体会篇五
古代汉语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汉语的发展中留下了丰富的语言文化积淀,同时也为我们理解和掌握中华传统文化带来了宝贵的资源。学习古代汉语,不仅能够拓宽语言运用的视野,更能够深入理解中华文化内涵和精神。
二、学习古代汉语的重要性
学习古代汉语,可以帮助我们对汉语有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理解。因为古代汉语有许多现代汉语所没有的语言特点,特别是汉字。很多汉字的意义是通过其字形或字音得到的,现代汉语已经失去了很多汉字的音、义、形等本来意思。而在古代汉语中,这些意义仍然被保留着,并且在古诗、文学、文化等领域广泛应用,更多的古诗文及言行,中有古人信仰、思想、审美等方面的体现,有利于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和世界观。另外,古代汉语的语言结构、语气、语态等也有不小的差异,学习了这些,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中文语言的灵活运用。
三、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
古代汉语的学习需要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包括语音、字形、词汇和句法等方面的知识。此外,古代汉语中大量运用的典故、俗语、谚语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对象。由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不同,建议学习者在学习前要有一定的汉语基础,并且需要耐心、细致地阅读和理解语言文本。
四、古代汉语学习的注意事项
在学习古代汉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感觉和语言思维,而且要善于运用类比和比较的方法,对于汉语的语言形态和语言规律有基本的了解。其次,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熟悉汉字的字形、音义、用法,同时要注意理解和解读汉字中的文化内涵。最后,在学习古代汉语时,学习者还需耐心学习汉字的写法。因为在古代汉语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个字会有多个不同的字体,掌握这些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五、结语
学习古代汉语是一件值得深入的事情,同时也是保持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一种方式。通过学习古代汉语,我们可以拓宽我们的文化视野,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汉语是我们共同的母语,更是该有的文化责任,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古代汉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发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汉语言心得体会篇六
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学习中国语言的学生,应该对自己的母语-古代汉语有比较充分儿准确的了解,也就是说,决不能满足于会熟练的说汉语,而应该是掌握古代汉语内部的规律,了解古代汉语发展的趋势。所以联系古代汉语学习,首先应该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不进行有关的专业学习是绝对达不到目的的。其次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运用古代汉语的自觉意识。第三,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好古代汉语对语言学概论等其他语言学课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文学概论的学习也是非常有用的。比如掌握了一定的语音学知识和方法,对诗歌,特别是古典诗词中的平仄、押韵可以理解的更加透彻。又如掌握了修辞手法后,就会真正体会到文艺作品中的妙处。第四,增强对各种语言现象的鉴别能力。语言现象五花八门、千变万化的,语言素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能够对语言现象进行准确的分析,鉴别其正误。
学习古代汉语,当然应该首先学习语音、语法、词汇这三方面的知识,还要懂得一点古代文化常识。这些一般教师都是比较重视的,教材也有充分的介绍。但仅有这些还不够,还必须知道一些古汉语修辞常识。不懂修辞,特别是不了解古汉语特殊的修辞方式,古诗文中有些句子就可能读不懂,即使懂得大意,也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何况中学教材中还有些注释没有兼顾修辞,甚至在修辞上处理欠妥,造成理解上的歧误或费解。下面就几种修辞手法来谈谈学习古代汉语的认识。
一、比兴。"比兴"是一个含义丰富而又歧义颇多的概念。西汉毛亨所谓"兴",包括两种情况。一个意义是指"发端"作用。《毛诗训诂传》说"兴,起也。"就是由物象引发情思的作用,物象与情思不一定由内容上的联系,有时仅是音韵上的联系。《毛传》所说的"兴",还有另一意义,是指一种复杂而隐晦的比喻。朱熹在《诗集传》中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浅显而准确地解释了比兴的含义。"比"便是通过类比联想或反正联想,引进比喻客体,"写物以附意";"兴"则是"触物以起情","它物"为诗歌所描写的景物,而这种景物必然蕴涵着诗人触物所起的情。"兴"是一种比"比"更为含蓄委婉的表现手法。
二、避讳。《修辞学发凡》解释说:“说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便不直说该事物,却用旁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者装饰美化的,叫做避讳辞格。”所谓避讳,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意义上的修辞格,通常也叫“讳饰”。即说话时,遇有不良的连带意义,或有隐情而不便启齿时,不直接说出该事物,而用旁的话间接地表述。比如“死”,从古到今,人们用了很多种同义的说法来间接表述,而不直接说“死”。如《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触龙在赵太后面前,称自己的死为“填沟壑”,称太后的死为“山陵崩”。李密《陈情表》中用“慈父见背”来婉指父亲去世,又用“舅夺母志”来婉称母亲的改嫁。在古人笔下,凡是可能引起别人产生不良联想的事物,也尽可能地采用讳饰的方法。如生病说成“采薪之忧”(《孟子•公孙丑下》),意谓自己卧病在床,不能出门采伐柴薪。上厕所被说成“更衣”。《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课文《赤壁之战》):“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学习古代汉语有六大环节,有预习、听讲、复习、作业、阅读、应用等。其中前四项是主要环节,后面两个是补充环节。通过预习可以使我们发现问题,也可以使我们发现妙处。老师的讲课,往往包含着他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的心得体会,其中有不少东西是教材中没有的,对学生来讲,这些也是相当宝贵的。所以听课时应该集中精力,做好听课笔记。课后复习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复习是一个整理、归纳、补充、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强化记忆的过程。通过做大量的作业,可以用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因为古代汉语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课程。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效果一定不会太好。所以只有通过大量练习达到实践的目的。
汉语言心得体会篇七
古代汉语是我们祖先用来交流的语言,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汉字在现代有很多的演化和变化,但学习古代汉语对于我们了解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和理解文学作品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在我学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学习汉语的乐趣和意义。在此,我想分享一下学习古代汉语的心得与体会。
第二段: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
学习古代汉语需要有比较扎实的语言基础,并且需要用心去理解每一个汉字与词语的含义,还要尝试去体会古人诗歌里面的意境和修辞手法。学习古代汉语也需要注重细节,比如读音和发音的学习,以及各种语法现象的掌握。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觉得善于借鉴现代汉语的语境和思维方式也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语言。
第三段:学习古代汉语的收获
学习古代汉语的收获是非常丰富的。首先,学习古代汉语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演变。例如,通过研究古人对天地人类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哲学思想的内涵。其次,学习古代汉语可以打开我们的文学视野。许多经典文学作品都是用古代汉语创作的,学习古代汉语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些作品,理解文学的内涵。最后,学习古代汉语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汉字,加深我们对汉字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段:学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学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古代汉语的生僻字和繁琐的语法。生僻字需要我们用心去记忆和理解,而繁琐的语法则需要我们不断练习。此外,古代汉语中各种修辞手法和典故也需要我们了解,这对于理解古诗词和文学作品非常重要。
第五段:结论
学习古代汉语是一项有挑战性的任务,但也是非常有意义和有收获的。通过学习古代汉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文学,进一步认识汉字和汉语,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耐心和恒心,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更好地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汉语言心得体会篇八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一份收获的背后,必是辛勤的耕耘。《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难学的一门,但我们不能谈其色变,因为那是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知识遗产。透过她,我们可以去感受先人的爱憎,可以去领悟哲人的思想,还可以去欣赏远古的风光……就让我们的思古幽情去穿越一次时空吧,这何尚不是一件幸事呢。
一、学习《古代汉语》的特点
古代汉语是一种定型化的语言,沿用了两千多年,诸子散文,两汉辞赋,历史著作,唐宋古文……这些都在它的范畴之内。毫无疑问,这种语言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里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的书面语形式。在我看来,其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言简意赅。综观我国古代重要典籍,大多由文言写成,而当中许多不朽之作尤其以简约精炼著称,如《诗经》、《史记》。只需作简单的分析,我们就能发现其本身就包含着简练的因素:一是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则比较少;二是古代汉语中多省略。主语、宾语、谓语和介词省略的情况很常见,再加之历代名家多注重锤炼语言,讲求“微言大义”,所以便构成了其严密简洁的风格。
(二)持久不变。以文言为主体书面语的古代汉语在“五四”以前一直被人们世代相传,代代沿用。语言成分基本未变。诸如先秦时期的一些基本句式,常用虚词的用法等都在使用中得到了保存。此外语言三要素中最活泼的词汇,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在口语的传递过程中,有些词的古义早已消失,而在古代汉语里却依旧使用。尽管后人也模仿,但当中难免会渗入些许其时的口语,从而给语言带来某些细微的变化。但从总体看来,文言在词汇、语法方面还是保留了它的原始面貌。
(三)言文解构。普遍认为,口语是书面语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两者同影响共促进,关系十分密切。文言形成于先秦口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与后世的口语逐渐拉开了距离。从汉魏到明清,由于官方的推行和科举考试的需要,读书人刻意模仿“四书、五经”的语言写诗撰文,以古雅为尚。这样,作为书面语的文言就与人们口头实际用的语言距离越来越大了,造成了言文分离的现象。
(四)久远深奥。时间的久远,导致了口语与这种语言的渐行渐远,从而也益发艰涩难懂。生僻的词语,拗口的句子,加之陌生的典籍制度……这些都多少给学习者带来了难题,给他们在学习中添了不少困难。
二、学习《古代汉语》的重要意义
(一)学习古代汉语,打好古文功底,这不仅是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要求,而且,古汉语知识是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构成部分,只有扎实、深入地掌握它,才能为日后的深造、将来的工作创建良好的条件。文、史、哲诸学科涵盖文学、历史、哲学、思想等诸多方面,这些无一不与历史挂钩,而要了解我国的相关情况,必然要读取古书古文,这些都不言而喻。而即便是自然科学,如建筑、医学、数学、天文、历法、地学等,无一不与它有关。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列举了中国在一百多个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并认为有许多古老的发明都源于中国,而所有这些都在我国古代的文物、典籍中得到印证。
(二)离开古代汉语,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这句话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来说,是感觉深刻的。比较文言和白话,我们都知道,文言是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而白话总共还不到100年,这是多么鲜明的对照啊。因此,我们可以说,纯粹、典雅的汉语语感,其根源就在于文言。文言是白话的奠基石。上个世纪前期,我国文坛“星光”璀璨,大师辈出,如鲁迅、胡适、林语堂、梁实秋、闻一多、老舍、巴金等,都堪称楷模,他们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们光华四射,文采灼灼,他们风流儒雅,气质非凡,与其说他们是提倡白话文的文学大师,不如称其为熟谙文言的先贤圣人。可时光骤转,到了该世纪后期中国文坛却“风流尽去”,“黯然失色”,再也没有大师群体涌现,即便是仅有的几为大师,却也是前期出生的,留给我们的,也只有无尽的哀思。积攒了千年的瑰宝,顷刻间就被全盘否定了,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三)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掌握古代优秀文化,提高道德修养,坚定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伟人毛泽东说过:“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68页)理所当然地,要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就必须学好古代汉语,因为作为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了解这些文化,必须具备阅读古代资料的能力。因此,我们只有学好古代汉语,才能了解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认识我们民族的过去,并进一部展望美好的将来。
(四)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加强同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的联系,增进思想文化的沟通,为推进现代化建设与促进国家做出贡献。这是毋须置疑的。据悉,此前曾有报道称,教育部门和专家正在设想,把一些常用字回归繁体形式,渗入中小学基础教育之中,这也算是重视古代汉语教学的一种体现吧。
由上述几方面,我们可以这么说,我们需要古代汉语,我们需要学好古代汉语。而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中文系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