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范文(17篇)
总结需要真实客观,不回避问题,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借鉴他人的总结经验,可以提高自己的总结写作技巧。以下是一些可行的环保实践,希望能引发大家的关注和行动。
又是一年清明时篇一
明日就是清明。每年的清明都会下雨,虽然明白这是正常的节气变化,但我更愿意相信,那是上天的眼泪,对所有逝者的哀思。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首以《清明》为题的诗词,抒发诗人在小雨纷飞的清明,看到路上的行人在前去凭吊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诗人孤独地在雨中赶路。春寒料峭,小雨打湿衣衫。诗人想借酒消愁,向路人打听酒家。顺着牧童所指的方向,看到远处杏花似锦,村头酒旗飘飘。很能理解,清明注定是一个灰色的节日。我们会在这一日,想到很多很多已经离我们远去的。细雨中,站在冰冷的墓前,脑海中的画面是生前的模样,我们寻不到逝者的天堂,唯有在清明,将那逝者最爱的花,寄予墓前。
“我是清明的看客,就像当年在一具棺椁里看你长眠的神态和业已飘向上帝、到上帝那儿去述职的情形一样,除恸哭,我只有观望。”还记得往年清明,外婆的坟前,妈妈的眼泪。但这种失去的痛似乎已经被时间冲淡,每年的清明都会不一样,更多的是从容。清明,只应该有怀念,伤痛从来都是人自己给自己强加的。相信,回忆,会让一切变的美丽。
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又是一年清明时篇二
作者:黄瑜岳。
在我的记忆中,清明似乎只是扫墓。但仅仅的扫墓,却给了我对乡下的怀念,以及对亲人,先人的留念。
在清明节那天早上,我们一家按照几十年来不变的习惯,开车来到十几公里外住在宜山的爷爷的家。我又走上了走过十多年的楼梯,一切都没变化,我却意外地发现在这一年内,三楼楼梯扶手上的油漆又往上刷了十厘米,但除此之外什么也没变。
到了四楼了,敲开爷爷家的门,我便马上到座位上看起电视。爸爸问我向爷爷打过招呼了没,我仍是按照十几年来的习惯,厚脸皮地说“没有”。
在爷爷家吃完饭,便来到了奶奶的墓前,宜山的铁龙山公墓。我依稀地记得奶奶的墓在从上往下数第三排,是很高的。小时候我总是气喘吁吁地一步一步地“爬”到那儿,总也跟不上亲戚们。但现在我可以两阶地跑着,不到半分钟便到了,因为我比以往大了许多,但爷爷却已经走不动了,他无力地被大伯扶着,虚弱地一阶一阶地走。这几年来,公墓还是一样,但人变了,有的长大,而有的老了,我不由得感到悲哀。
其实真正扫墓的时间很短,我们摆了一圈黄纸在墓前,说是向土地公租个位置,也点了一堆火,烧完纸钱,点了一长串鞭炮,便离开了。小时候我以为扫墓是一种复杂的仪式,在离开时,还问妈妈:“为什么这么快就走了,奶奶不是还没出来吗?”却使这句话成为我们家族的“千古经典”,但我现在不会说这种话了,即使说也是因为开个玩笑。
有句话说:人生能有几清明。每扫墓时,景,物没变,人却变了。
清明扫墓,给了我无尽的乡愁。
作者:蔡梦杭。
踏着一丝丝的想念,想着一点点的往事,不禁遥望灰天,流露出淡淡忧伤……——题记。
谁知天气变化无常,今年的清明,未雨。心中如此的沉闷无趣,我的心中总是绕不过去的哀愁旧念。
眼看,总有亲人在离我们相聚之际,渐渐从这条轨道上愈走愈远……。
想念,思念,不知为何也不曾变成了惆怅与忧伤。当我伴着身唯有亲密的家人,走在如此幽静的松间小路时,当我们离“墓地”越走越近时,又不禁使产生的伤感变得越来越深,我曾不见的已逝的故人,也许在笑着在彼岸迎接吧!
伴着鸟鸣啼叫,伴着风吹过树叶的沙沙作响,伴着一缕缕细微而又显得无比薄弱的阳光从树叶与树叶“擦身而过”的之间穿过时。
思念,占据了我们的大脑……。
当泪水,占据了我们的眼眶……。
使我想要了解清明,背后隐藏了什么?是悲伤吗?还是,只是给故扫个墓罢了?
四月的记忆,如这般……停留在我的乡愁中,不曾抹去,如这般烙印在心中。
可当记忆流转时,才想起今年清明,——未雨?
又一次的惆怅,使我在脑海能够回想起那些曾对我好的疼爱我的亲人,熟悉的面孔。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思念在山中回荡……。
又是一年清明时篇三
久违的春风吹绿了大地,吹开了人们内心因畏惧严寒而紧闭的窗;温柔的春风唤醒了动物,唤醒了人们内心因怀揣梦想而蠢蠢欲动的希望。
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带着我们对故人的相思,轻轻拨动了心底的那根弦。
风,轻轻拂过我额前的发丝,一粒细沙飞入眼中,泪水扑扑的落了下来……。
又是一年清明时篇四
(一)。
天阴了,又是一年清明时。虽说放了小长假,可几乎没有人愿意外出游玩,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压抑的气氛中。
清明的雨是悲的。绵绵细雨从天空中落下来,悄悄地打在树枝上,又缓缓地滑落下去,悄无声息,却又是那么触动人心。这雨时而大,时而小,时而猛,时而柔,它似乎是天空的眼泪,滴落在大地上,也滴落在人们心里。
清明的树是悲的。大树好似一个个巨人,静静地伫立在街道两旁。一阵风吹过,它们一改往日的张牙舞爪,低垂着枝叶,一动不动,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车辆人群。大树的枝干仿佛被掏空了,在阴天的衬托下,显得有些空洞,不再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清明的人也是悲的。街道上,仍旧有不少人群。他们或拎着包去买菜;或拿着钱去买早点;或骑着自行车瞎转悠。看起来是那么的平常,却又是那么的凄凉。那些人无一不低着头,想着各自的心事,快步朝家走去。不再有友好的交谈;不再有爽朗的笑声;不再有轻快的脚步。更多的是忧愁,一种说不完,道不尽的忧愁。
此时,阴郁了好久的天空中终于下起了雨。那雨力量无比巨大,忍了许久的悲痛跟雨点一起喷薄而出。天空在哭泣,树木在哭泣,世界在哭泣。我眼前湿润了。
(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来了,我跟着爸爸去乡下拜祭已经死去三年的爷爷。
我们到达乡下时,是清明节的前两天。正好碰上赶集时间,我随爸爸到水果摊前买了水果去奶奶住的地方,奶奶见我们到来,非常高兴,给我们做了一桌乡村小菜。
在静谧又下着雨的夜晚,我回想着和爷爷的过去一起生活的情景。
我记得我那时刚进入五年级的第一天,爷爷为了鼓励我在五年级能够取得好成绩,给我做了一顿非常使我难忘的饭菜。他告诉我这道菜的由来,说是以前本村的一个青年,去京考试的时候,因家里非常的贫穷,母亲只好给他做了一道她最拿手的菜,后来这位青年凭借着自己的才华考上了状元,并且后来在朝廷上做了大官。后来为了纪念他就流传下来这道菜,取名为“状元红”。爷爷又说希望我能够向这位状元学习,考到一个好大学,走好自己的人生。
五年级暑假我跟随爷爷去漆树林取漆树上的漆油,()我跟随爷爷后面,给他提采漆的工具,回来时我不知怎么了,得了一种病,脸上生满了许多红肿,感觉很痒,看了医生还是没好,后来一个老人家说:“这是你感染了漆树上的一种病菌,要用一种树根烧水洗澡才能好。”爷爷二话不说,马上拿着砍柴用的`刀去山上砍取这种树的树根,后来真的好了。我回想着与爷爷一起生活过的时光,我心中祝愿爷爷能够在天堂快乐。
不知是清明时节的天气经常都是这样的。下着小雨的乡间小路更是不好走了,并且不能阻挡我们的行路。来到爷爷的坟前。我的心终于不能受我自己控制了,脸上流出了泪水,立马跪在爷爷的坟前,嘴上说着:“爷爷,我来看您了,您还过得好吗?孙子已经几年没回来了,你怪罪我这个不孝孙子吗?”父亲见我如此激动,把我从这个地方扯上来对我说:“爷爷不会怪你的,爷爷还是要你不要哭,说他在另一个地方关注你,希望你人生前程似锦。”拜祭完之后由于时间关系我和父亲坐上了去岳阳的火车,我在心中暗暗地说:“爷爷,您放心,下一个清明节我还回来看您的。”
又是一年清明时,照样是下着小雨的天气,下一个清明又有地下的人在等待亲人去看望呢?
(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人们纷纷上山为亲人扫墓,以表达对先人们的哀悼和思念之情。
大清早,爸爸、妈妈、舅舅带着我来到了外婆睡的公墓地,我告诉外婆:“外婆,我们来看您了!”舅舅拿起刀把墓旁的树木修剪了一下,接着用小锄头把周围的杂草仔细地清除干净,再把墓石擦了一遍,然后在坟上添了新土。
与此同时,妈妈把事先准备好的糕点和水果摆上,然后,点燃了香烛,把它们插在坟上的泥土里。该给外婆烧贡品了,我折了许多“纸元宝”,我一边折一边数,总共折了七十二个,我想:外婆看我送给她这么多“元宝”,她一定非常开心。妈妈把那些没折过的“纸元宝”也一起烧了。妈妈又把纸别墅、纸汽车、纸电视、纸电脑、纸冰箱、纸手机、纸衣服等一起烧给外婆,妈妈还烧了点纸钱给土地公公。妈妈走到坟前,给外婆拜了三拜,又挥手叫我过去,给外婆叩头。我一边叩头,一边默默地祈祷:希望外婆保佑我身体健康,学习成绩再好一点!
临走前,我望着外婆的墓地,心里默默地想:外婆,祝您在天堂过得快乐!我们明年一定再来看您!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我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学会感恩。
又是一年清明时篇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正应了这句话,此时我的心情大概就是这样吧。
我站在外婆的坟地前,泪水无声滑落脸颊。看着冰冷的石碑,我悲痛欲绝,脑海中不断浮现外婆那灿烂的笑容。
记忆中的外婆一直是善良、淳朴的人。她为人随和,对我更是疼爱有加。小时候,我总喜欢去外婆家。每到外婆家,迎接我的便是外婆那温暖的笑。外婆的笑容如缕缕阳光照进我心,令我感到满心的美好与充实。
外婆不仅心地好,手也巧得很。
犹忆幼时,我不会梳头,却酷爱长发。其时,外婆正忙着编箩筐,编得很精致,动作如行云流水般,看得我啧啧称赞。看外婆编箩筐这么好看,我便缠着她帮我编辫子。外婆宠溺地帮我编出了各种花式长辫,很是让我在小伙伴面前露了脸。从这以后,外婆成了我的“御用梳辫人”。
很久以后,偶然发现那把梳子有了缺口,我特意给外婆买了一把很精致的檀木梳子。送给外婆时,外婆愣了一下,拒绝了。我很诧异,以为是我挑得不好。外婆却盯着那把破旧梳子说:“这把梳子可不一般啊……”当时我年少无知,不太明白,现在想想,猛然醒悟,因为那把旧梳子梳过我的头发,也梳过外婆的头发,与梳子缠着的又何止是头发,分明是绵绵的爱啊!
收回思绪,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我蹲下身,摸了摸石碑上外婆的照片,柔声说:“外婆,今年清明婷婷又来看您了,婷婷很想你呢!您在天堂一定过得还好吧……”我絮絮地对外婆倾诉着,心中的悲伤愈渐浓厚。
这么多年过去,外婆在我心中地位仍那么高,她与我来说是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一段充满甜蜜与悲伤的回忆。
又逢清明,外婆的身影依旧那么清晰,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又是一年清明时篇六
双手捧着满载思念与祝福的菊花,我轻轻地,轻轻地放在您墓碑的前方,似乎又回到了小时候:您牵着我的手,走过一条又一条小道,蹦蹦跳跳的我快乐无忧,想到这里,泪水早已打湿了我的双眼,奶奶,孙女想你。
奶奶,您在天堂一定要开心快乐!我们深深的怀念您,祝福您一切安好!
又是一年清明时篇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年的清明落雨纷纷、云雾迷蒙,天空蒙上了一层轻纱,似乎苍天也在缅怀那些逝去的人。
今天清晨,我和家人如同往年一样为过世的扫墓。我们步行上山,两旁的花草都低着头,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它们似乎也在缅怀那些逝者。在我的记忆中,关于的回忆只有外婆家的照片和父母口中的故事。外公是在我两岁的时候因为脑溢血去世的,那时还是一位小学生,更别说我了。每次看到外公的照片时,就如同看见了外公那张面带微笑的脸,心中也涌起了一股温暖和欢乐。
现在,我们全家人来到墓前,我拿起扫帚为外公的墓拂扫尘土,为四周的花木去尘浇水,旧墓周边的尘土灰飞烟散,那些也顿时生机四溢,显露出真正的春色美景。我也回忆起小时候与亲人相会的兴奋之情。随着盆中的火苗越来越小,火光点点,我们的那些悲痛回忆也烟消云散,心中逐渐平静不由的滋生出了一种生机。下山时,路旁的花木绿意盎然,它们仿佛也已经抛开了那种悲痛吧!
又是一年清明时篇八
但凡有人想起清明,中回想起一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正是它,带着人们的哀思,在一人又一人的心中吟唱!昨天是清明节,也是一个扫墓的日子。我,哥哥,爸爸,妈妈一起去乡下的婆婆家,准备一起去登山扫尘。
“清明时节雨纷纷。”果然不错,昨天,下着小雨。我们也无话可说,也只是踏着泥泞的山间小路一步一步地奋力往上爬。瞧!飘飘洒洒,凄凄凉凉,丝丝细雨,丝润了心头,也唤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错乱,又似乎很有膂力――正像此刻我的心情,不喜不悲。我轻轻地走在这泥泞的小道上,享受这份难得的安静。
清明节里,我们理所当然地想起了那些已故的亲人。他们走了,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但免不了多愁善感。
终于,我们到了爷爷的墓前,所有人顿时竖然起敬,直立在他的墓前。爸爸给了我一根已燃烧起来的蜡,蜡不时地向外冒着烟,那味是那么浓,让我一闻到,就有一种沮丧而又难过的感觉,我们所有人的手里都拿着蜡,一起给爷爷鞠了一个90度的躬,以示我们对他的崇高敬意。
又是一年清明时篇九
甲午年荷月,余闻许郎匆匆而逝,颇不信其实,访遍同窗。探其为实,转而酗,大醉之。踉踉跄跄,指天天不公,道地地不仁,言人人不义,拜神神不礼。于是乎,呜呼哀哉,垂然丧然,颓颓若丧家之犬。既已,奈何之,惟寄此文,表余一爿心意。
许郎讳名明剑,雍州扶风人士。年及弱冠,身长八尺,形貌瑰姿,有摩羯积石如玉列松若翠之感,萧萧肃肃,爽朗清举。颇使人叹芝兰玉树,大方之家,念此,莫不使人慨之,叹之,怜之,惜之。
余识其在高二,结缘在高三。念此际,方大考,人心惶惶不可致。余每午后回舍而憩,再而挥拳抡锤,美其名曰健身耳。或俯卧撑,或跳高跳远,或引体向上。适逢剑来,观余之,甚不以为意,余侃曰,君试乎?剑体质甚健,果三两投足大煞我也。剑球技精纯,篮下过人,运球,颇为了得。
忽忽而几月时日已逝,念此莫不痛心疾首,怒骂苍天厚土,佳人未出茅庐创不世功名,却已止步乡野间。与菘蒿为伴,与清风为邻,与明月共觞。孤魂行山间兮,宁不寂寥乎。
呜呼,余甚为恸楚,忆幼时初阅陈寿三国,每观周公瑾羽扇纶巾,谈笑间,破诸侯,平江东,又兼佳人陪伴,可谓得志。但不及人世无常,早衰耳。再溯前史,封狼居胥霍去病,滕王阁千古一序王子才,瘦驴锦囊诗鬼李长吉。尽皆英年失足,痛哉兮我心,伤哉兮我心。
昔年不可叹,昔事不足提,昔人不具论。惟寄一腔哀哉心,恸刹天地神鬼人!
又是一年清明时篇十
黄糖又揉糯米饭,登山祭先人。
单车、摩托、汽车、飞机出动,
带枪带鞭炮,和香纸蜡烛酒肉。
除草撇荒刀铲锄全带上,忙碌,
先祭远祖,后拜嫩祖,全拜祭。
老年人之外的家人,翻山越岭,
送给长眠於地下之先人祝福声。
祈祷地下或天堂的先人保佑顺,
年年柳色,纪念先人的行动隆。
晒日光,沐微雨,走动祭拜祖,
上山顶,下岭坳,开荒拓路艰。
带上一片孝敬和祭拜的忆祖心,
留下深深的.山路足迹和香汗水。
记忆和纪念祭拜先人可选网祭,
每次清明节来临,祭拜诗风起。
用孝子贤孙的初心和尊老情怀,
永远构筑天上人间的阴阳常礼。
没有前辈先人,就没有我们种,
清明和重阳,都必须怀念先贤。
敬老得福,怀念和祭拜先人们,
心里踏实我佛保佑祖先亦保顺。
清明,追捧清清正正明明白白,
儿童乐意传承孝风和做人道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又是一年清明时篇十一
独自站在阳台上,仰望天空,天阴沉沉的,远处的乌云如翻墨一般,不住地在天边翻滚、涌起、升腾,内心竟不知为何涌起一些伤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去乡下扫墓的路上,天公不作美,竟飘起纷纷细雨。光景与往年一样,路边依旧塞满了车,让人心生烦躁。
下车,撑伞,艰难地行走在乡间泥泞的羊肠小道上。油菜花在雨中绽开笑脸,如礼仪小姐般迎接着我们。远望,那金灿灿的花儿在雨中盛开一大片。田地里的麦苗绿油油的,在雨里静默着。
远远地便看见了村头的那座土地庙。一年未见,它早已盖上了新瓦,墙壁也贴上了崭新的瓷砖。“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那曾经的人和事定是一去不复返,连这土地庙也在年年变化。环顾四周,田边却也多了几座新坟。
雨很快停了,一排排房屋在远处渐渐显露出来。“那座红瓦房就是我家!”爸爸眼尖,一下子叫起来,随行的爷爷奶奶不语,老房子早在二十年前就已出售,每年回来都是来看太奶奶的。
跪在坟前,点起火堆,放上纸钱,青烟袅袅升起,飘向远方。爸爸大伯拿起铁锹,铲去坟上的杂草,一遍一遍盖上新土。奶奶拿一支鲜花,口中念念有词,郑重地鞠了三躬。远处,来坟头烧纸钱的人越来越多了,一阵阵青烟在四周飘荡、弥散、积淀、凝聚。鲜花朵朵,青烟袅袅,寄托了我们无尽的思念。
环顾四周,仍有几处坟头未被清理。又是清明了,他们的亲人又会在哪呢?“子欲孝而亲不在”,那些人一定也在思念他们已故的亲人吧。
闭上眼,乡村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在说:“孩子,又到清明了……”
又是一年清明时篇十二
每周六的“万里行”实践活动如约而至,今天的主题活动是——走进二十六烈士陵园。通过活动前老师的.介绍,我知道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农谚。
坐在大巴车上沿途看到遍地金黄的油菜花,粉红的桃花和许多不知名的小野花。很快,我们便到了庄严、肃穆的西顺河二十六烈士陵园。在高大雄伟的纪念碑前,辅导员代表唐莉老师激情饱满地向我们讲述了革命烈士的光荣事迹。我们在烈士墓前默哀三分钟,绕烈士墓一周,为革命烈士敬献了花篮和一朵朵小白花。革命先烈忠贞不渝的革命气节,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使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同学们,作为一名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绝不能让革命烈士的鲜血白流。让我们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用实际行动争做最好的自己!
又是一年清明时篇十三
太爷生前,最爱菊花,尤其是那小小的雏菊。小时候,太爷总要牵起我的手,乐呵呵地说:“走喽,乖萱儿陪太爷去给小菊花喝水,好不好?”我永远都是蹦跳着答应:“嗯!”太爷会拿起一个他用了好几年的喷水器,另一只手牵着我,迎着夕阳,伴着微微凉爽的秋风,走向他亲手在院子里种下的雏菊。
那时的太爷,身体是较硬朗的,相比同龄的已老态龙钟,只能在床上度日的老人们,太爷显然是“活泼”的,像老小孩一样。
太爷一生爱花爱草爱植物,等到晚年退休后没事做,太爷就买回许多花种在家饲养。后来,太爷对雏菊情有独钟,不再种别的花草,专门种雏菊。
太爷家住在小区一栋房子的一楼,附着个小院子,这给太爷提供了无限的便利。原本萧瑟的小院,后来被满满的雏菊覆盖,小院的边缘一圈,开满了暖暖黄色的雏菊,似一片海洋。
看着晶莹的水花在雏菊上绽放,幼小的我总是开心地笑着,伸出小手去接那顽皮的水花。
“怎么,瑄儿想给小菊花浇水吗?来,太爷爷马上给你噢!”太爷笑着,弯下腰来,把对那时幼小的我来说有些笨重的水壶递给我。我开心地笑着,对着雏菊们洒着大片大片的水。“不行啊,这样会把小菊花淹死的!呦呦,慢点来哟……”
太爷用略带心疼又对我充满疼爱的语气说着,从我的手中拿走了水壶,“来,太爷爷教你啊!”
我的童年,除了欢乐或痛苦的痕迹外,还有暖暖橘色的痕迹……。
渐渐长大一点后,太爷的身子一天却不如一天,他再也不能拉着我,教我怎样给雏菊浇水。太爷只能躺在床上,偶尔看看报纸、杂志,听听新闻。至少这时,太爷的记忆力还很好,耳也不聋,只是有心脏病。
那一天,太爷把我叫过去。“萱儿,你知道太爷为什么喜欢雏菊吗?”我如实摇摇头。“因为雏菊坚强啊。它看起来那么弱小,其实呢,它可以在缝隙中生长。萱儿,你也要坚强啊。”我有些迷糊地点点头。毕竟,那时的我,也不是很大,只能明白一些浅显的道理罢了。太爷很少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话,这一次,这番话,让我第一次认真思考起了太爷的话。
再后来,我继续成长,搬离了太爷家。
两年前的一天傍晚,我接到与太爷爷同住的舅舅的电话。等我和妈妈赶到时,已是迟了。一阵风吹过,花落人殇。
面对着满园雏菊,我心已凄然。只是,后来的一刹那,我想起了太爷爷的话:“你也要像雏菊一样坚强啊。”突然,我恍然。或许,我不该再迷茫下去。太爷希望我永远坚强啊!
哭是必然的,只是哭过后我要继续坚强地活着,生活着。
有一句话,“坚强不是面对悲哀,不留一滴眼泪,而是擦干眼泪,笑着面对以后的生活。”太爷喜爱雏菊,他也希望我像雏菊一样。
又是一年清明时,太爷已逝去了两年。太爷院子里的雏菊,已被新来的户主人清除。但那些雏菊没有消失,而是植入了我的心中。幼时与太爷相处的一幕幕,也永不会磨灭。
清明,我会思念,会追忆,但我依然很坚强。暖暖的春阳下,我望向蓝天。
太爷,您一直在我的心中,未曾离开过。
又是一年清明时篇十四
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了清明,在这个思念的日子,让我自然而然想起了母亲。转瞬间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七个年头了,虽然我已过了不惑之年,到了随时都有可能面对亲人远去和看淡生死的年纪,但在这七年里,每当想起母亲,就觉得自己象是一个沙漠中的独行客,心中总是充满了一种莫名的无助和孤独。自从母亲去世后,我就一直有写一篇文章纪念母亲的念头,但由于琐事缠身和惰性使然,始终没能静下心来理清自己的思绪,不知从何下笔。随着时间的推移,思绪的积淀,思母之情日盛,如今又是一年清明时,于是下定决心提笔,以了却这一夙愿。
母亲本来出生在一个富庶的家庭,由于社会的变迁,外公在那个年代被定为地主成份,要接受劳动改造,但外公是一个书生,从未干过体力劳动,不堪重负,选择了自杀。因此,母亲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后来外婆改嫁,那样的时代,那样的家庭,母亲因此只上了几天学。母亲因为家庭成份选择了嫁给农村的父亲。母亲也因家庭成份被爷爷奶妈看不起,被婶娘欺负,为此,母亲曾在我很小的时候上吊自杀过一次,因发现及时被抢救了过来。为了避开家庭矛盾,我们搬了好几次家。我们村人多地少,因此整个村的经济状况都不是很好,父亲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曾贩湖虾、贩鸡蛋,但每次做生意都亏本,后来就不出去了,所以我们家一直比较拮据。我们兄妹三个长大后,母亲应该可以过上几天舒心的日子,但由于妹妹经历了两次婚姻,因为打击精神出了些问题,母亲为她操碎了心,急得头发白了,腰也弯了,但妹妹并不理解,时常抱怨母亲,母亲感到很无奈,也很无助。我有了小孩后就把母亲接到身边,这样既可以帮我看看小孩,我也可以尽尽孝心,但在一起不到一年,我被调到一个小岛工作,新单位暂时又没有分房,本想等安定下来后再把母亲接来一起生活,但还没有等到这一天,母亲就离我们而去。母亲这一辈子都是在吃苦中过来的,没有过几天舒心的日子,作为子女没有好好孝敬她老人家,这是我最大的遗憾。
母亲虽然没读过书,但她是一个明事理的人,经常给我们讲“有志不在年高”、“人穷志不短”等做人的道理。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把母亲给我买学习用品的钱拿去买甘蔗,然后拿到学校去卖,赚了一些钱,我就用赚的钱买了墨水、笔和本子等,被母亲发现了,母亲问我哪里来的那么多钱,因为她给我的钱根本买不了那么多东西,刚开始我不敢给母亲讲,母亲就打我,说:“我们家虽然穷,但人穷志不短。”原来她以为我是偷的钱,后来我说了实话,母亲听了哭了,她说她错怪我了,没想到我这么懂事,她说我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需要钱父母亲想办法,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们上学,叫我以后不要卖甘蔗了。
母亲从小就跟着外婆在长江行船,常年下汉口。小时候她经常给我们讲汉口的长江大桥、孙中山铜像、归元寺等。母亲可能因为从小行走江湖的原因,她的社交能力一点都不象一个农村妇女,家里对外好多事都是靠她去打理。我小时候身体弱,经常被同学欺负,小学时有一次被同学打得很厉害,是母亲跑到学校找老师交涉,让对方赔了医药费。初中时与老师打交道是母亲出面。到县里参加中考时是母亲全程陪同。后来因两分之差我没能考上县重点中学,是母亲去找人让我上了水产中学。高中毕业后,是母亲带着我到处找工作,虽然都没有结果,但她一直很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找一切可以帮忙的人。当兵时也是母亲跑前跑后帮我张罗。母亲虽然不识字,但她对办什么事,找什么人,带什么礼,说什么话都有自己的想法,都能做得很得体。
母亲是一个很要强的人。她嫁到我们家前从来没有干过农活,嫁到我们家后栽秧、割谷、挑担子等农活样样都不输给别人。她生我的时候是在寒冬腊月,奶奶不愿帮她,她在月子里硬是自己下河砸开冰块洗尿布,因为年轻时候对身体的透支,落下了一身病。她上年纪后总是被高血压、风湿病等病魔缠身。
母亲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小时候因家里穷,供不起我和哥哥两个人上学,母亲毅然决定我们两个只能留一个继续上学。哥哥比我懂事,他选择了放弃,把继续学习的机会留给了我。其实哥哥的成绩一直比我好,小学时每学期学校发奖状都是敲锣打鼓送到家里,这样全村人都知道谁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好。那时候每学期都有人送奖状到家里来,不过不是我的,都是哥的。母亲虽然不忍,但也没办法,家里情况不允许,必须有所取舍。再就是我当兵的事,爷爷奶奶都反对,怪母亲一点都不心疼我,怎么舍得让我出去受苦,但母亲很坚持,并做通了父亲的工作,她说我读了这么多年书窝在家里害了我,要让我出去闯一闯。因为她的坚持,我成为了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也因为她的坚持,我才有了今天。
母亲是在做饭时因为高血压导致脑淤血突然晕过去的,当时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后来妹妹回家才发现,但那时她已不省人事,不能说话了,所以她离开时一句交待的话都没留下,这是最让我耿耿耿于怀的。我赶回家时,母亲趟在县人民医院白色的病床上,当我跪在病床前握着她的手时,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心象被针扎了似的,早已泣不成声。我握着的是怎样的一双手啊,粗糙、全是裂纹,象一条经历了百年风吹日晒的干枯的树枝,看到这双手,我才知道母亲这一生为我们付出了多少。我伏在她耳边,轻轻地呼唤:“母亲,老二回来看你了,你睁开眼看看吧!”她的眼皮稍稍动了一下,眼角流出了一滴泪珠,我想她应该听到了我的呼唤,很想睁开眼看看我,但力不从心。于是,我不停地呼唤,不停地给说我很想她,我希望能够唤醒她,我还没有来得及好好孝敬她呢。但是苍天无眼,母亲就这样静静地躺了十几天,离开了我们,她的生命定格在了2007年那个冬日的早晨。母亲走了,带走的是她一生的辛劳,留给我们的却是无尽的遗憾。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时,在这个思念的日子,谨以此文表达我对母亲的纪念,希望母亲在天国能感受到,也希望她老人家在天堂过得更好。母亲,今生没能好好孝敬您,如有来世,希望再做您的儿子,以弥补此生遗憾。
又是一年清明时篇十五
又是一年清明时,大街小巷摆满了各种奇葩的祭奠品:元宝纸钱、纸糊的平板电脑,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电视新闻里更是轮番轰炸:踏青的,祭祖的,堵车的.,一茬接一茬。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故土更让人们重拾了历史的记忆。
这一天,爸爸早早叫醒了我们,带着先一天集上选购好的用来祭奠的青、纸钱和爆竹,还有自家酿的米酒、煮好了的猪头,装了沉甸甸一篮子,就出发了。走在小路上,四处是油菜花绽放的笑脸,一阵微风吹过,粉红的桃花瓣像雨一样从天而降,又翩翩起舞。田野里绿草青青,草籽花把它装扮成了一块块美丽的地毯。可我们无心观赏,因为,我们是去给爷爷奶奶扫墓。
爸爸清理了坟头的草,挂上了青,祭奠完毕,点燃了爆竹,我们孩子吓得四散逃跑,爸爸静静地立在风中,也许在回想爷爷生前的点点滴滴,我想,他的心,应该和我一样疼。
当然,人死不能复生,我们除了记住他们,更重要的是,好好活着,好好珍惜与亲朋相伴的日子。
又是一年清明时篇十六
编者按:说到清明节,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又是一年清明时》。
用手抹去飘落在脸上的几丝细雨,踏着被雨水和成烂泥的道路,攀着路边的毛竹继续向上攀登。终于看到我们家的祖坟---一座古老而又宽大的石板墓。这里安眠着我们杨氏家族嫡系祖先十余人。
几十人将墓前并不宽广的空地挤得满满当当,大家各有分工,齐心协力地将墓旁的杂草拔除。当大家休息时,一位老者慢慢地走上坟头,向后辈们讲述杨家的历史,我们家族祖上三代单传,直到爷爷的父亲生了八个儿子,两个女儿,家族才兴旺起来。
忽然身后的一群人在瞬间安静了许多,那位老者也停止了精彩的讲述,慢慢滑下坟头,我向后一看,只见四名后生抬着一藤椅,椅上安安稳稳地坐着面带笑容、脸色红润的老人。我们纷纷朝两边退去,给令我们敬重的老者让路,边上一个年轻人问道:“今年只来了一个七公,五公和八公呢?”马上有人说:“五公去世了,你长年在外不知道吧,唉!”大家即刻陷入了沉沉的哀思中。五公、八公、七公是我们家族年龄辈分最大,德高望重的长辈。五公去年离我们而去,很多人知道!可八公呢?先前讲述故事的那位老者走到人群中说:“我爸这几天肺气肿老毛病又犯了,下不了床。”“唉……”众人又叹了口气。就在这时,七公颤颤巍巍地走向墓前,嘴里含糊地叨念着什么,他快一百岁了!和他同辈的人去得差不多了,由于对父母和兄长的思念,虽然年事已高,身体不好,但也要坚持要来上坟!这时我想起我可亲可敬的爷爷,在八兄弟中爷爷排老六,在我五岁时就去世了,此时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但爷爷陪我的幸福时光依然清晰记得……想想自己也没能回报他对我的疼爱,忍不住朝着爷爷的墓牌跪了下去,并磕了三个头,心里默叫着:“爷爷……”
在焚烧纸钱时,升起的袅袅灰烟中,我陷入了沉思。想起自己,想想那些刚出生的婴儿都难逃死亡的魔掌,心里不禁有了几丝哀愁,生老病死这是自然之规律,谁也逃脱不了!所以,珍惜好生命中的每一天,珍惜和身边亲人共处的美好时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父母身体还稳健时孝敬他们,不要在父母离我们而去后才感到后悔。
祭祖的仪式很快就结束了,我随着人群下了山。雨小了很多,一抹阳光从云层中露出,沾了雨水的植物茎叶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青翠欲滴。远处传来几声鸟鸣,整座山都充满着新生命的活力。我迈着轻快的步伐,带着已故亲人对我的期望,向前走。
作者:八(7)杨宸。
又是一年清明时篇十七
2)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出自作者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3)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出自作者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出自作者孟云卿《寒食》。
5)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出自作者孟浩然《清明即事》。
6)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出自作者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作者杜牧《清明》。
8)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作者韩翃《寒食》。
9)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出自作者晏殊《破阵子春景》。
10)听风听雨过清明。——出自作者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1)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出自作者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2)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出自作者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3)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出自作者黄庭坚《清明》。
14)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出自作者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5)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出自作者张继《闾门即事》。
16)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出自作者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17)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出自作者孟云卿《寒食》。
18)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出自作者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9)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出自作者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20)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出自作者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21)清明时节雨声哗。——出自作者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22)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出自作者杨万里《寒食上冢》。
24)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出自作者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5)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出自作者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26)梦回山枕隐花钿。——出自作者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27)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出自作者张先《青门引春思》。
28)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出自作者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29)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出自作者李冠《蝶恋花春暮》。
30)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出自作者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31)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出自作者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32)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出自作者杨万里《寒食上冢》。
33)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出自作者程颢《郊行即事》。
34)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出自作者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35)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出自作者韩偓《夜深》。
36)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出自作者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7)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出自作者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38)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出自作者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39)梨花榆火催寒食。——出自作者周邦彦《兰陵王柳》。
40)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出自作者高翥《清明日对酒》。
41)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出自作者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42)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出自作者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43)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出自作者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4)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出自作者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45)淡荡春光寒食天。——出自作者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46)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出自作者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47)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出自作者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48)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出自作者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4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作者杜牧《清明》。
50)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赏析。
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点明作者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这一天,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作者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一句。作者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作者希冀借酒消愁。于是,他便向人问路了。
结句“牧童遥指杏花村”,点明了上句作者问路的.对象,“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与作者的感情脉搏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