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园音乐教案范文(18篇)
良好的教案能够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系统性。教案的编写需要与学科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提高教学整体水平。教案可以通过交流和分享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欢乐园音乐教案篇一
上个星期天,我见天气不错,便约了哥哥姐姐去太湖欢乐园玩。
以前在附近的盘山公路上散步时,常看见一个叫激流勇进的项目十分刺激好玩,所以今天一进门,我们三人便直奔主题。幸好排队的人不是很多,不一会儿,便轮到了我们。
只见一条红色的小船停在岸边,船上共有五排座位,每排可以坐四个人。我们穿好雨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坐上了小船,拉上了保险杆。待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小船便慢慢地移动。毕竟是第一次玩,我不免有些紧张。“呀,这保险杆牢不牢啊?”姐姐突然说道。我听了,吓一跳,立刻用力推了推免保险杆。还好,还好,保险杆纹丝不动,紧紧地护在我的身前,我这才松了一口气。一旁的哥哥见了,笑我们俩是胆小鬼。
小船开始爬坡了,我们的身体也微微向后倾斜。尽管春风拂面,阳光和煦,但都减轻不了我此时内心的紧张。眼看小船已到了顶端,再拐过一个弯就会俯冲下去,我的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上。还没等我做好心理准备,小船就像失重似的,直线下坠。我只觉得我的心揪成了一团,拼命往下落,肚子里空空的`,想叫却叫不出来。我就像坠入深渊一样,身不由己,双手只能紧紧抱住保险杆,头埋得低低的,眼睛紧闭着,脑子里全是一个念头:我不行了,我不行了,船啊,你快停下来呀!只听“呯”的一声,船的速度减缓了下来。我睁开眼睛一看,哇!四周激起了几米高的水幕,眼前白茫茫一片,都分不清什么是天,什么是水。紧接着,豆大的水珠劈头盖脸地朝我们砸来,我这才如梦初醒,大声尖叫起来:“啊——”
小船很快驶出了水幕,向终点驶去。我转过头看看哥哥,他早没了先前的神气,吓得说不出话来,眼睛瞪得大大的,呆呆地望着前方。而爱美的姐姐却显得临危不乱,脸上的水珠早已被她擦去,现在她正有条不紊地整理着她的头发。而我呢?身上的雨衣不知何时已被我撕破,全身上下都湿透了,变成了一只名副其实的“落汤鸡”。
上岸后,刚才的惊险恐惧早已烟消云散,我还意犹未尽地说:“我们再去玩一次吧!”哥哥连忙摆手:“不要了,不要了!”
接着,我们又去玩了旋风飞椅、碰碰车等,直到四点游乐园关门,我们才被“赶”了出来。
欢乐园音乐教案篇二
1、能合着音乐《欢乐舞曲》,用打击乐器演奏××××︱××××︱和××︱××︱等节奏型。
2、能把随乐律动的动作用手拍出来。
3、学习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并在活动中保持欢乐的情绪。
1、已学过《欢乐舞曲》随乐律动。
2、人手一件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圆舞板)。
3、幼儿座位排列成双马蹄形。
1、幼儿在乐曲伴奏下,边做律动边进教室。
2、自由找空间站立,边做律动边进教室。
二、学习抽取随乐律动中的节奏型。
1、教师做随乐律动,要求幼儿边看老师做动作,边根据动作的不同快慢,用拍手拍出动作的节奏。(练习前教师提出特定要求:老师做“双手高举转动手腕“时,大家和老师做一样的动作。)。
2、请部分幼儿上来做随乐律动,教师和其余部分幼儿一起边看表演边拍出律动的`节奏型。
3、教师和幼儿一起随乐拍整首乐曲的节奏型。
4、教师带领大家随乐拍整首乐曲的节奏型。
三、学习做分声部动作。
1、将全班幼儿分成三部分。教师讲解指挥手势并与幼儿的理解相呼应。
2、教师指挥幼儿随乐分声部做动作。(指挥前,确定“双手高举转手腕“动作,由哪一部分幼儿担任,其余节奏动作根据指挥要求做出反应)。
四、打击乐器演奏。
1、根据指挥者的暗示,注意用合适的力度,正确的方法演奏。
2、演奏时,保持欢快的情绪,享受演奏活动的快乐。
欢乐园音乐教案篇三
1.视唱《金蛇狂舞》。
2.学习歌曲《欢乐颂》。
【教学目标】。
1、视唱《金蛇狂舞》第一部分,感受其中所表现出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欢乐、热闹”以及力度的变化,欢乐颂音乐教案。
2、了解贝多芬的生平。
3、能用热情、庄重的情绪演唱歌曲《欢乐颂》。
4、《欢乐颂》激发人们的生活热情,一起追求自由、和平、幸福、欢乐的生活。
【教学重点】。
能用热情、庄重的情绪演唱歌曲《欢乐颂》。
【教学难点】。
《欢乐颂》的多声部和声合唱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金蛇狂舞》。
1、教师弹奏《金蛇狂舞》,学生视唱第一部分旋律,知道终止符号。了解该曲是介绍端午节划龙舟的情景。
2、教师弹奏第二乐段旋律,学生思考:这一段音乐有什么特点?(一问一答,仿佛龙舟比赛时的你追我赶)。
3、学生和老师视唱第二部分旋律或是男生女生配合视唱。认识反复记号d.c.
4、学生完整视唱《金蛇狂舞》。
二、歌曲《欢乐颂》。
(一)、介绍贝多芬贝多芬(1770-1827)出生于波恩,父亲是个宫廷乐团的男高间歌手,母亲是个厨娘,教案《欢乐颂音乐教案》。爷爷是宫迁乐团的团乐,父亲是宫迁乐团的男高音歌手,父亲很早已洞察儿子的音乐天份,四岁即开始让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希望把他培养成“莫扎特第二”。十三岁贝多芬已受雇于波恩剧场,正式成为一名职业音乐家。
(二)、欣赏歌曲:《欢乐颂》,熟悉歌曲旋律,体会歌曲感情。
1、学生欣赏分析歌曲音乐特点:学生归纳:歌曲采用4/4拍子,旋律进行中较多地运用四分音符;歌曲中表现出平稳、自然、饱满的音乐形象。
2、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是他“从黑暗到光明、从痛苦到欢乐、从斗争到胜利”创作思想的总结创作背景:贝多芬一直在莫扎特的音乐中成长,以致开始创作时风格也酷似这位前辈。本课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合唱部分。贝多芬22岁时就有把席勒的欢乐颂这首长诗全部加以谱曲的想法,但当他53岁完成第九交响曲时,他仅挑选了诗的一部分作为末乐章的歌词。它是在贝多芬精神和物质生活都很困苦的日子里写就的,正如一位伟人所说:贝多芬自己并没有享受过欢乐,但是他把伟大的欢乐奉献给所有的人们。
(三)学习歌曲《欢乐颂》。
1、视唱练习,熟悉歌曲旋律:
2、加入歌词练习,体会歌曲处理中感情的起伏变化,歌曲运用演唱力度的变化,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凝聚与逆发。
4、老师归纳总结表现歌曲;歌曲采用谐和的发声,平稳的节奏,力度的起伏,声部的和谐统一,表现歌曲雄伟壮阔,热情激越情绪饱满的精神面貌。
(四)、再次演唱全班齐唱《欢乐颂》。
欢乐园音乐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唱歌,并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内容,感受节目的喜庆氛围。
2.学习“闹”字的下滑音唱法,表现歌曲幽默、风趣的特点。
3.尝试以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歌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有关灯会的录像或图片。
2.幼儿学习资源、教学挂图(龙灯、凤灯、狮子灯、孙猴闹天宫灯的图片)等。
活动过程: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引导幼儿模仿灯会上敲锣打鼓的声音,将难点前置,唱“隆咚一咚锵”和“咚隆咚一咚锵”。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数花灯”,学唱“有龙灯,有凤灯,龙灯凤灯狮子灯。”
(3)教师示范唱,引导幼儿在“数花灯”部分或“敲锣打鼓”部分自然加入。
(4)教师和幼儿共同分析“闹”字的唱法,引导幼儿尝试滑音的唱法,表现出歌曲幽默、风趣的感觉。
(5)教师组织幼儿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引导幼儿体验合作歌唱的乐趣。
活动延伸:
为幼儿提供相应的道具,引导幼儿进行音乐表演。
欢乐园音乐教案篇五
1、根据乐句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学跳邀请舞。
2、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大方,体验共同舞蹈的快乐。
一、熟悉音乐。
1、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欢快、活泼。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了一份礼物,这份礼物需要用你们的耳朵听(播放音乐)。
师:喜欢吗?听了你想做什么呢?
2、听辨乐句,在每一乐句的首句拍手。
师:现在和我一起听音乐,我们在乐句的第一拍,拍一下手,找找有几个乐句。拍了几下手,就表示有几个乐句。
师:有几个乐句?没有我,你们行吗?请你们自己试着在乐句开始时拍一下手。
二、创编动作。
1、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动作,老师选择动作,进行记录。
师:请小朋友找个空位置,让老师看到你们每个人的动作,自己跟着音乐做出喜欢的动作,随便做动作。(教师进行记录)。
2、幼儿根据图谱,学习动作。
师:这个动作怎么做?这个动作有点像什么?新疆舞,手腕要转起来!应该注意什么?
师:让我们边做动作边走起来吧,前奏的时候要先做好准备。
3、听音乐表演舞蹈动作。
师:刚才我们是看着图谱做动作的,如果我们不看图谱能记下这些动作么?(幼儿转身记忆动作)。
三、跳邀请舞。
1、讨论并学习做邀请的动作。(幼儿围圈)。
师:今天我们跳的是邀请舞,应该要有邀请的动作,你会怎样邀请朋友呢?请你来试一试?(教师作提升)。
师:去找个朋友试一试邀请的动作。
2、老师完整表演邀请舞,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跳邀请舞的方法。
师:我先来做邀请者,你们在圈上做什么动作呢?
师:你们看,我在什么时候把朋友轻轻地请进来的`?现在邀请者变几个了?我们两个现在去邀请啦。(2变4)。
3、幼儿学跳邀请舞,在舞蹈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让我们继续跳舞吧。
师:跳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应该怎么解决呢?(如:多人找一个朋友,应该及时调整;如发现到邀请时还没有找到朋友,应马上引导:我们应该在哪个乐句就应该找到朋友?)。
4、集体跳邀请舞,感受共同舞蹈的快乐。
师:跳的开心吗?想再来一次吗?
5、延伸。
师:朋友都邀请完了,音乐还有好多,还可以怎么跳呢?那试试吧!
师:喜欢今天学的邀请舞吗?请你把舞蹈教给更多的朋友,好吗?
欢乐园音乐教案篇六
设计意图:《小毛驴》这首童谣诙谐、幽默、曲调欢快活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选择这节音乐活动,就是让幼儿通过学习能够更好地感受和表现我国少数民族富有特色的音乐特点。在教学中着重发展幼儿的即兴性、灵活性、创造性、参与性和合作,这节音乐教学的各种练习为幼儿学习增添了浓厚的兴趣。
一、活动名称:音乐游戏――《小毛驴》。
二、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并随着音乐的变化换动作,学玩音乐游戏《小毛驴》。
2、创编赶集时的动作。
3、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共享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音乐磁带2、幻灯《阿凡提小毛驴》3、flash。
二、活动过程:
1、在优美抒情的《掀起你的盖头来》乐曲声中,愉快地进入教室。
2、复习律动《哇哈哈》、歌表演《小板凳》。
3、出示幻灯认识《阿凡提和小毛驴》。
4、复习歌曲《小毛驴》欣赏flash。
5、学玩音乐游戏。
a、学习自由创编赶集的动作。
b、进行简单的表演,玩游戏。
6、教师小结,听音乐做骑驴的动作离开教室。
欢乐园音乐教案篇七
2.能根据音乐的变化,用简单的符号、动作、表情及嗓音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3.体验、参与和表演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蚂蚁和蝈蝈的特点有一定的了。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起幼儿欣赏的乐趣,
1.以律动《郊游》进入活动室,引导幼儿坐好。
2.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二、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特点和内容。
1.完整欣赏音乐,欣赏完了以后向幼儿发出启发性的提问:“听了音乐后你有什么感受?”允许幼儿自由发挥想象表述对作品的理解。
三、再次欣赏音乐,采用图谱教学法,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获得对乐曲的经验。
2.运用对比欣赏法,引导幼儿感知ab乐段的不同,提问”a段和b段有什么不同,a段是怎样的,b段是怎样的“”你认为那一段是蚂蚁,那一段是蝈蝈“3.教师引导幼儿用声势或律动来表现音乐的形象”我们用拍腿拍手表现蝈蝈号还是表现蚂蚁好呢?“四、尝试游戏表演,加深对音乐的记忆1.鼓励幼儿根据音乐内容自愿担当角色表演,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活动结束。
评价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
活动延伸。
欢乐园音乐教案篇八
1、学习区别两首歌曲的不同性质(高兴的、悲伤的)。
2、通过表情、语言、动作及粘贴颜色等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1、乐曲《蝴蝶找花》、《二泉映月》及《小鸟飞》的磁带。
2、笑和哭的花宝宝各一个。
3、高兴的、忧伤的娃娃头若干。
4、冷色、暖色纸片若干及浆糊。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件礼物,这两件礼物很特别,要我们小朋友的小耳朵来收,先请小朋友“收”第一件礼物……”
“老师给小朋友带来的礼物是什么呀?”(一段音乐)。
“小朋友听了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在听音乐的时候想干什么?”(很高兴、想笑、想拍手、想跳舞……)。
“这个花宝宝也和我们一起听了这段音乐,看看,这个花宝宝听了音乐后是什么样的心情?”(很高兴,高兴的笑了)。
“请小朋友再欣赏一遍这段音乐,我们边拍手边欣赏,听听这段乐曲有哪些乐器演奏?”
“小朋友欣赏了一遍这段高兴的音乐,你们感觉它的节奏是快还是慢?”(快、欢快)。
“这段高兴的乐曲有哪些乐器演奏呢?”(铃鼓……)。
“下面请小朋友收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第二件礼物,小朋友再听。”
“第二件礼物是什么?”(也是一段音乐)。
“你们听了这段音乐之后有什么感受呢?”(很难过,很悲伤,很凄惨,还想哭)。
“花宝宝听了音乐之后心情怎么样?”(也很难过,难过的哭了)。
“小朋友再欣赏一遍这段乐曲,听听是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
“这段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二胡)。
“这段乐曲的节奏是快呢还是慢?”(慢)。
“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这两段音乐,感受一下这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
“小朋友听了之后感觉这两段乐曲有什么不一样呢?”
教师小结:“第一段乐曲节奏欢快,它有许多乐器演奏,很热闹;听起来让人感觉很高兴、很欢乐,听了就想笑、想拍手而且还想跳舞;第二段乐曲节奏缓慢,它只有一种乐器演奏,听起来给人一种很难过、很悲伤、很想哭的感觉。”
分别出示高兴的和忧伤的娃娃头:“看,这是什么呀?”(娃娃头)。
“下面我们边欣赏音乐边玩游戏,好不好?小朋友在欣赏音乐的时候自己选一张娃娃头表演。想一想,欣赏高兴音乐的时候选什么样的娃娃头?欣赏悲伤音乐的.时候选什么样的娃娃头?”
“小朋友们看,这两个花宝宝多孤单呀!老师这儿还有许许多多各种颜色的小花片,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我们把这些小花片贴在花宝宝的周围,这样花宝宝就再也不会孤单了!你们说对不对?”
介绍游戏的玩法:“小朋友在听欢快音乐的时候,就在笑宝宝的周围,粘贴上你感觉很高兴的颜色花片;听悲伤音乐的时候,就在哭宝宝的周围,粘贴上你觉得很忧伤的颜色花片。”(自然结束)。
欢乐园音乐教案篇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尝试用断顿和连续的声音表现出歌曲中欢快跳跃的连贯抒情的不同情感。
2.探索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并体验二声部合唱的美。
活动准备:
与歌词匹配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感受乐曲的风格。
1.倾听教师轻唱“嘿啦啦啦啦,嘿啦啦啦”断顿和连续,比较两种风格的.不同。
2.(在黑板上画上断顿标记和连续标记),我们一起带着小花朵到树林里来玩啦,小花来爬山坡啦!
二、熟悉歌词。
1.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欢快的歌曲,名字叫《欢乐颂》。
2.老师轻唱歌曲,提问:歌曲中谁感受到了快乐呢?
3.根据幼儿回答顺序,逐个出示歌词图谱。
4.提问:他们的顺序正确吗?请再听老师再演唱一遍(老师随音乐演唱)。
5.请小朋友上来,给图片排序。
6.和老师一起看图谱,轻唱歌曲。
7.师生看图谱轮唱歌曲,游戏“我来唱呀,你来接”。
三、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1.其实,这首歌里藏着小树林和小山哦,找一找他们藏在哪呢?
2.在歌词图谱下,出示表现断顿和连贯的竖线和破浪线。
3.看图谱,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1.出示“啦”和“唔”,探索衬词的唱法。
老师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轻弹膝盖和手臂小波浪)。
2.尝试完整演唱,第一遍尝歌词,第二遍唱衬词。
3.分声部演唱歌曲。
欢乐园音乐教案篇十
1.感受并学习用歌声来表现不同的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
2.尝试为不同情绪的音乐选择不同的演唱形式。
物质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知识经验准备:《欢乐颂》作品介绍。
活动过程指导:
一.欣赏音乐:
x欣赏管弦乐队演奏的`录音作品,感受其宏大、辉煌的情绪。
x欣赏童声演唱的《欢乐颂》,再次感受其热情奔放的音调和振奋人心的节奏。
二.组织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体会和对歌曲的联想。
三.学会合唱;x跟随音乐伴奏用"啦"、"呜"音演唱,教师按节奏朗诵歌词。
x一部分幼儿唱"啦"音,另一部分幼儿唱"呜"音,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朗诵歌词。
x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努力保持声部之间音量的均衡和协调。
四.创编动作表演唱;x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简单的手部动作。
x跟随音乐边表演边进行合唱练习。
欢乐园音乐教案篇十一
1、仔细观察图谱,学习秧歌的基本步伐和简单动作。
2、知道秧歌是汉族的一种传统特色舞蹈,感受秧歌热闹、喜悦的舞蹈特性。
3、乐意主动参与学习和表演活动,体验舞蹈的乐趣。
1、秧歌舞录像、音乐资料。
2、秧歌道具手巾花、绸带等。
3、秧歌舞图片、十字步图谱、秧歌动作分解图谱。
(一)看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展出秧歌舞的图片,让幼儿欣赏。
教师:老师带你们去个非常热闹的地方,看看那里的人们在干什么?
2、幼儿自由欣赏图片,模仿动作。
教师:他们在干什么呀?你可以学一学他们的样子。
(二)欣赏《秧歌舞》,了解它是我国汉族的'一种传统特色舞蹈。
1、教师介绍秧歌舞,丰富幼儿知识。
教师:有谁知道这种舞蹈叫什么名字?你愿意学一学他们的样子吗?
2、欣赏《秧歌舞》录像,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
教师:老师还带来了这些叔叔阿姨跳舞的录像呢,想看吗?
1、回忆录像内容,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动作。
教师:叔叔阿姨跳得真好啊!你特别喜欢哪一个动作?请你来学一学。
2、了解十字步是秧歌舞最基本的步伐,结合图谱练习。
教师:学习秧歌舞有一个秘诀,(神秘地告诉幼儿)那就是十字步。
3、幼儿选择动作的分解图谱,自由模仿跳秧歌舞。
教师:请你选自己喜欢的动作,看着图谱来学一学秧歌舞。学会了一个动作还可以换另一个学一学。
4、对于能力差的幼儿给予帮助,还可以建议他们看着电脑视频模仿。
教师:如果你遇到看不懂的,可以问一问其他小朋友或老师,也可以请教一下电脑博士。
(四)自由表演秧歌舞。
1、引导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表现。
教师:你学会秧歌舞的动作了吗?谁愿意把自己学会的动作和大家分享一下?
2、请大胆表现的幼儿当小老师,教大家学习动作。
教师:还有谁也学会了这个动作?你们一起来表演给大家看看。没学会的小朋友可以跟他们再学一学。
3、配合道具,集体表演秧歌舞。
教师:秧歌舞会开始啦,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舞起来吧!
欢乐园音乐教案篇十二
教材分析:
是一首弱起的一段体结构。第一、二乐句旋律变化重复,在句尾作六、七度的上下跳进,歌曲情绪愉快,充满孩子的朝气;第三、第四乐句旋律同样是变化重复,在句头使用六度大跳,曲调舒展而起伏,唱出少年在成长中的烦恼,也表达了他充满欢乐、乐观、愉快的心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这首歌曲是德国影片《英俊少年》中的插曲,能与他人一起有表情的演唱《小小少年》。
2、掌握弱起和附点音符的正确演唱。
3、了解《英俊少年》故事梗概,学习主人公海因策机智勇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歌曲的正确演唱。
教学难点:
确把握弱起节奏、附点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具学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播放《闪闪的红星》主题歌、师生一起律动、
1、提问:这首歌曲你熟悉吗?你在哪里听过呀?生答。
2、师讲解插曲:(像这类歌曲,在故事影片中,为了剧情的发展需要,偶尔出现,更好的衬托故事情节。)。
二、揭示课题:
a、学习歌曲之前,做个游戏吧!《节奏游戏》(请你仔细听,试试看!)。
b、讨论:还可以用哪些方式表现?(拍手、跺脚等等)。
c、认识的新朋友(附点八分音符)出示图片。
d、“附点八分音符”是个非常热情的朋友,他也加入我们的节奏了,来!我们打一下吧!(出示课件)。
e、师生互动,试奏。讲解弱起小节!
2、聆听范唱(让我们一起听来音乐。注意:当你的新朋友出现的时候,请你用手画个圈。)出示歌页。
3、师范唱(课件伴奏)。
(这首歌曲太美了,老师想唱一唱,用你们喜欢的方式为我伴奏好吗?)我们合作的可真愉快!
4、读歌词。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歌词吧!
读的时候,注意思考歌曲讲了什么?(反馈,把坚强读出来。)齐读。(按歌词节奏读)。
5、师弹琴,你们来唱一唱吧。
a、唱谱。b、用“啦”来模唱。找难点(打开课件)。
c、完整的唱一唱。
6、加入歌词唱一唱好吗?(你对歌曲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
三、将歌曲自然分成主、副歌。
你认为歌曲应该分为几部分?(生说说)。
1、出示课件ppt主歌。
歌词叙事,节奏比较简单,情绪比较平稳。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
(连贯、流畅、情绪舒缓)。
2、副歌:
歌词反复出现,是在抒发情感,旋律起伏,讲歌曲的情绪推向高潮,称为“副歌”
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嘹亮、悠扬、情绪饱满)。
3、完整的唱一唱。
四、巩固阶段:
a、师生接龙。
b、男女生接龙。
c、个别领唱主歌,其他唱副歌。
五、完美结课:
同学们,我们的歌曲中的小主人公遇到了不少的烦恼,他是怎样做的?在日常生活中,也许你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烦恼。希望同学们向他一样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将困难克服掉。勇敢的迎接生活的挑战。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再次唱起这首歌!(放音乐伴奏)。
欢乐园音乐教案篇十三
1.本课中外四首作品都反映了一个主题——欢乐的少年。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音乐的表示也不尽相同。我们应以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去表示不同层面的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2.在前面几课曲调填空、改变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感受曲调的结束感。
3.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
教学布置:二课时?
第一课时:听《罗马的松树》;《雏鹰之歌》。
第二课时:唱《叮铃铃》;听《可喜的一天》。
第一课时。
一、扮演《雏鹰之歌》?
2.教师范唱、录音范唱歌曲,多听几遍范唱,加深印象。
3.学唱这首歌曲。
分为二局部学习。
5.在唱歌词时,适时按要求加上滑音记号,歌曲的风格更浓郁,顺带讲下滑音记号、唱法。
6.该歌曲带有新疆地区的特征,所以打击乐器按“”节奏为歌曲伴奏,使歌曲的风格性更强烈。
二、聆听《罗马的松树》?
1.设问导入:你们是否想了解欧洲南部的少年儿童们是怎样玩耍的??
2.视听《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树》(不告诉曲名)。
设问:你们能从音乐声中想像这一群少年儿童在干什么?(同学们议论)。
3.介绍作品名称、创作背景。
4.聆听舞蹈的局面音乐——第一主题。
5.聆听第二主题旋律。
设问:这是描写什么?(“打仗”)?
6.复听全曲:完成听音乐排序等要求。
7.小结:欧洲意大利少年儿童们欢乐的活动。
第二课时。
一、聆听《可喜的一天》。
1.以史地知识导入:
设问: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在20世纪初,著名的十月革命诞生了什么国家?(苏联)。
谈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由苏联军队攻克柏林与英、美、法盟军会师,取得决定的胜利。本歌就是前苏联影片《攻克柏林》的插曲。
2.聆听歌曲,并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与内容。。
3.朗读一遍歌词,旨在进一步体验歌曲内容。
4.再欣赏一遍歌曲。
5.师生议论从歌曲中获得的感受。
二、扮演《叮铃铃》?
1.以聆听前奏导入:?
设问:
这两小节你能听出是什么声音?——铃声——哪里来的铃声。请听——?2.聆听范唱。
3.学习歌曲曲调。
(2)从第5小节到第12小节让同学自学视唱歌谱。然后流畅地唱好齐唱局部曲调。
(3)二声部10个小节,可分声部让同学自学。这两个声部节奏与旋律,同学基天性视谱唱出。
(4)这曲调要唱好的关键是要唱出湖南民歌的风格。这里包括装饰音、滑音、“#5”等技术上的处置。
创作活动。
完成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唱一唱,奏一奏。
听辨练习。
3.用竖笛吹一吹,进一步巩固“#4”与“4”的音高关系。
欢乐园音乐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能从乐曲的听赏中体会作品的内涵与情感.
2.能大胆的参与歌曲的演唱也表演,能准确表达歌曲情感.
3.培养学生合唱合作精神与充满爱心的情怀.
教学重点:。
听赏乐曲。
教学难点:。
谈听赏乐曲的感觉与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
欣赏与实践相结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导入和授新。
1举反例导入]。
1.听赏一个真实的故事。
师:首先我们来听赏一段音乐,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用心去感受.
(播放音响)(1)谈谈听赏后的感想.
(2)你联想到了什么?
2.交流听赏感受(让学生畅所欲言)。
3.老师激励评价。
师: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音乐感受力很强,想象力也很丰富.乐曲的动物丹顶鹤濒临灭绝的边缘,大学生因救援而献出年轻的生命,由此我们联想到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人类-----人类需要真情.
2连接转入。
师:是的,人类需要真情,有爱就有一切.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从图片中感受真情的需要)。
听赏爱的奉献。
交流听赏感受。
(1)你认为歌词的精华部分是什么?
(2)从图片与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奉献的源起.
(4)情感的归纳。
3老师承转。
师:为了减少战争,出现了许多国际组织来促进国与人类的和平.奥委会便是一个这样的组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赏二十四届奥运会的主题曲英文版手拉手.用行动来呼唤和平与真情.
老师富有表情的范唱.
随琴视唱一遍.(难点节奏讲解)。
齐唱与课堂形式。
三课堂小结。
师:人间处处有真情,人间处处有真爱.让我们在爱的祝福和期盼中来结束今天的这堂课.(同学们齐唱让世界充满爱)。
欢乐园音乐教案篇十五
我们班的孩子从小班到中班经过一年半的音乐活动熏陶。喜欢唱唱跳跳,愿意参加音乐活动,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但是在音乐表现中没有合作的经验,所以本次活动让孩子感受与朋友一起合作跳舞的快乐。
《邀请舞》是中班一个非常经典的集体教学活动,舞曲节奏欢快,以邀请的方式与同伴跳舞,让孩子体验和朋友一起跳舞的快乐。所以在本次《邀请舞》的活动中,想通过孩子在“邀请舞”的音乐游戏中,能初步模仿以邀请的方式与同伴跳舞。
1、在看看、说说、做做、玩玩中初步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邀请舞。
2、愿意和同伴一起合作,感受邀请朋友跳舞的乐趣。
1、会玩走独木桥、爬山等游戏,
2、ppt,
3、小白兔头饰。
一、以情激趣【价值:在情景性的律动中熟悉舞曲的旋律】。
律动《去大森林》。
二、感知体验【价值:在观察和模仿中,尝试用邀请的方式和同伴跳舞】。
1、感受欣赏。
是怎么跳舞的?
2、了解玩法。
重点提问:我们刚才是怎么跳舞的?我们还做了什么动作?
那这次再看看我们跳邀请舞时是什么时候面对面的?
3、尝试体验。
邀请同伴跳舞做了什么动作?
三、合作游戏【价值:在和同伴跳邀请舞的过程中,体验一起跳舞的快乐。】。
幼儿和朋友一起合作跳邀请舞。
四、活动延伸。
师“森林里的舞会开始了,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跳舞吧。”
欢乐园音乐教案篇十六
1.本课中外四首作品都反映了一个主题——欢乐的少年。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音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我们应以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去表现不同层面的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2.在前面几课曲调填空、改变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感受曲调的结束感。
3.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
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听《罗马的松树》;《雏鹰之歌》。
第二课时:唱《叮铃铃》;听《可喜的一天》。
第一课时。
一、表演《雏鹰之歌》?
2.教师范唱、录音范唱歌曲,多听几遍范唱,加深印象。
3.学唱这首歌曲。
分为二部分学习。
5.在唱歌词时,适时按要求加上滑音记号,歌曲的风格更浓郁,顺带讲下滑音记号、唱法。
6.该歌曲带有新疆地区的特征,所以打击乐器按“”节奏为歌曲伴奏,使歌曲的风格性更强烈。
二、聆听《罗马的松树》?
1.设问导入:你们是否想了解欧洲南部的少年儿童们是怎样玩耍的??
2.视听《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树》(不告诉曲名)。
设问:你们能从音乐声中想像这一群少年儿童在干什么?(学生们议论)。
3.介绍作品名称、创作背景。
4.聆听舞蹈的场面音乐——第一主题。
5.聆听第二主题旋律。
设问:这是描写什么?(“打仗”)?
6.复听全曲:完成听音乐排序等要求。
7.小结:欧洲意大利少年儿童们欢乐的活动。
第二课时。
一、聆听《可喜的一天》。
1.以史地知识导入:
设问: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在20世纪初,著名的十月革命诞生了什么国家?(苏联)。
谈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由苏联军队攻克柏林与英、美、法盟军会师,取得决定的胜利。本歌就是前苏联影片《攻克柏林》的插曲。
2.聆听歌曲,并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与内容。。
3.朗读一遍歌词,旨在进一步体验歌曲内容。
4.再欣赏一遍歌曲。
5.师生议论从歌曲中获得的感受。
二、表演《叮铃铃》。
1.以聆听前奏导入:
设问:
这两小节你能听出是什么声音?——铃声——哪里来的铃声。请听——。
2.聆听范唱。
3.学习歌曲曲调。
(2)从第5小节到第12小节让学生自学视唱歌谱。然后流畅地唱好齐唱部分曲调。
(3)二声部10个小节,可分声部让学生自学。这两个声部节奏与旋律,学生基本能视谱唱出。
(4)这曲调要唱好的关键是要唱出湖南民歌的风格。这里包括装饰音、滑音、“#5”等技术上的处理。
创作活动。
完成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唱一唱,奏一奏。
听辨练习。
3.用竖笛吹一吹,进一步巩固“#4”与“4”的音高关系。
欢乐园音乐教案篇十七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感知理解歌曲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2、探索用两种表现方式,表现歌曲逐渐热烈的情绪。
3、能与同伴一致地歌唱和表演,体验歌曲欢乐的氛围。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1、根据歌曲内容准备相关图片一幅。
2、音乐磁带或cd,录音机一台。
3、幼儿会演奏《欢乐舞曲》。
4、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圆舞板等,幼儿人手一件乐器。
1、歌唱活动:毕业歌。
教师引导幼儿随着音乐有表情地演唱《毕业歌》。
——教师出示图片,启发幼儿看图说说:画面上有什么?它们在做什么?
——教师:下面,老师把小朋友看见的画面川、朋友说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请大家仔细听————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带领幼儿看图念歌词。
——教师随着音乐带领幼儿念歌词。
——欣赏歌曲录音《欢乐颂》,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轻轻地眼唱。
3、学唱歌曲。
——引导幼儿随着钢琴伴奏的音乐,尝试着眼唱歌曲。
——幼儿歌唱,教师退出。
4、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唱歌,才能表现出歌曲越来越热烈的气氛呢?
——开展讨论活动。
——带领幼儿根据讨论出来的一个或者两个方案,进行歌唱活动,表现歌曲走越热烈的氛围。例如:分声部逐层累加、加入舞蹈动作、加入衬词、加入打击乐器的方式演唱不口表现歌曲。
5、打击乐:欢乐舞曲。
——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用歌声和动作表现欢快热烈的气氛,下面,我们用乐器,大家一起来演奏《欢乐舞曲》。
——教师带领幼儿使用乐器,演奏打击乐《欢乐舞曲》。
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兴趣很高,孩子们对于歌曲的重难点掌握的比较好。在形象的图谱的提示下,合着音乐的`美妙的旋律,幼儿较快的学习了歌曲,并能把握歌曲的情感。
欢乐园音乐教案篇十八
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感。
2、教师介绍乐曲。这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丰收快乐而归》,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满载丰收快乐而归的'情景。乐曲有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情绪是不同的,引导学生第二遍欣赏,分辨三个不同的情绪所引发的不同联想。
3、根据条件,教师可播放电影《海霞》的片段,补充欣赏电影插曲《织鱼网》,增加学生对大海边渔民劳动生活的感性认识。
4、分段欣赏:能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
(1)开始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
(2)中间乐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
(3)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
5、开一个音乐发布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写一段短文、画一幅音乐情景图、演唱或演奏第三段乐段的主旋律等。
教学反思: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能感受乐曲的不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