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走向心得体会(优质22篇)
每一次学习和经历都是一次宝贵的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阅读他人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也能够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思路。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篇一
从1949年中国舞蹈家协会成立,过去的半个世纪,以民间舞和古典舞为代表的中国舞蹈有着令人兴奋的发展。刚刚过去的20无疑是令中国舞蹈界振奋的一年,中国舞蹈事业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方法,艺术家们以遵循、总结、创新的态度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与发展。但是,急于功利而不追求艺术的升华,发现问题却不解决问题,欲图发展而躬身退却等等,这些都是目前阻碍中国舞蹈发展的弊病所在。
80年代以后,中国芭蕾通过与来自俄国、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芭蕾舞派的舞蹈团和艺术家的交流,已经对外国的芭蕾风格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体验。不断的对外交流丰富了芭蕾舞在中国的发展。与此同时,现代舞派别在中国也初步完成了鉴定基础的任务,并不断地发展成为很受欢迎的、重要的舞种。
另一面,我们民族的东西却渐渐地在空白化。我们期待了良久,一部优秀的《踏歌》踏着历史的节拍而来,绝尘而去。中国舞蹈逐渐退却到了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无可否认,首届、第二届“荷花奖”,几届“桃李杯”和“电视舞蹈大赛”,的确有不少的好作品冒出了尖,然而,到最后又有几部作品不是生的轰轰烈烈、死的默默无闻呢?捷报不断传来,中国舞蹈实则仍旧是在摇摆中渐渐地枯萎下去。
以各种名目设定的奖项使舞蹈如娱乐业的伴舞小姐一样从事着服务式的演出,许多艺术工作者却乐此不彼,在损伤着自己的艺术情操的同时,他们也损伤了中国舞蹈的发展。
如此情况之下,中国舞蹈却摆着一付“你能耐我何”的蛮横嘴脸,艺术家们在华丽的包装下,拉开了与生活的距离。人家一问,他们就把历史的辉煌端出来:我们曾经有《金山战鼓》、有《春江花月夜》、有《醉鼓》、有很多很多的'好作品!确实是财大气粗地抬高了中国舞蹈的身价。孰不知,那些辉煌都是前辈舞者们的心血之作,他们的成果体现了他们对先辈的继承与创新、思考与探索。当代舞者却拿他们的成果来奢华并以此为理由止步不前。
面对如此的局面,没有良好的环境,端正的艺术心态,中国舞蹈要谈发展谈创新,毋庸讳言,只能是空谈和自欺欺人。推出数量如此之多的所谓的“优秀作品”,如此之多不知道从何而来又要去向何方的“获奖作品”,恐怕只会让后人看到我们今天的笑话和幼稚。
当然,不管社会大的环境对中国舞蹈的影响如何,也不管中国舞蹈自身存在的种种矛盾如何,我们都是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在舞台表演、艺术创新、舞蹈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方面,尽我们的最大力量,将古老优秀的中国舞蹈文化不断地引向正确发展的道路,让中国舞蹈再现光芒。
作者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
学园路33号“舞蹈者之家”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篇二
现代远程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工作,还应是教师的事业,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不仅是照亮别人的“蜡烛”,更是不断充电的“长明灯”。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摆正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形象,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还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创造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改变了传统的援业、解惑的角色,以适应新时代的挑战。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不能满足于自己的一桶水,更要成为“长流水”,长流常新,永无止境,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新知的'过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社会道德品质也在一并的传授给学生,或者由学生间接体会。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他还要为培养下一代可塑型人材做出贡献。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特征具有未来性,管仲说:“百年树人。”我国未来能否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靠我们这一代教师培养的祖国的下一代。因此,我们要认清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为祖国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石。为此,我们应为祖国培养出全面素质的创新人材。对于我们的学生我们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不能用成绩把他们分为三六九等,也不能由于好恶而疏远或亲近谁,我们应给予他们同等的发挥创造的机会,让他们在我们创造的气氛中健康成长。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篇三
读了《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让我收获颇多。书中郭思乐教授认为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是一种能让师生产生快乐的“灵丹妙药”,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以下是我的一点感受。
生本教育体系要求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进行活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游戏让孩子玩得开心,学得容易。把一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乐于学习的知识,并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的、快乐的游戏,孩子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头脑变得十分灵活,学习成了十分开心的事,学习成了自己内在的需要。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一天几节课,一节课四十分课的长坐,成人也难以招架,更何况是小孩子。因此,生本教育要求我们的教师巧妙地让孩子从板凳上解放出来,启动他们的思维,放飞他们的想像。
我最喜欢生本教育的一个地方――“保底不封顶”。在传统的教学中,出现这种超过教学目标的事情是很少见,很多教师这样来阻碍学生:“这些还没学到,我们以後再学。”大大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
但是生本教育里面我们一直坚持“保底不封顶”的理念。
生本教育理论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亮点,鼓励学生的自信心,高涨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思维。在口算方面,例如:算18+7,你是怎样算的?生1:我是用数数的方法来算的:19、20、21、22、23、24、25答案是25。生2:18+7=10+15=25。生3:18+7=18+2+5=25。生4:18+7=18+4+3=22+3=25等等多种方法。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可能早就不让学生说了,因为这些方法有些太复杂了。他们只想他们的思想统一,不想有太多的思想火花,这样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生本教育下的孩子就不同了,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来表达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
生本教育体系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一切为了学生”(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行为观),相信“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儿童潜能无限”、相信“儿童的独立性”。这些最基本的理念在书中读来竟蕴含着深厚的内涵,这还需要自己在日常教学中深刻体会,期盼着自己的课堂中,自己的学生也能如此的成长、如此的学习,期盼着“在美丽的教育世界里,两个生命――儿童的生命体和知识的生命体在嬉戏游荡,构成整体领悟的教育乐章。”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篇四
我是最早看到江苏卷的作文题的,后来陆续看到全国各省市的题目,颇感无聊,断断续续地写下了我对今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的断想。
江苏卷可以说是在人们对20xx年“山的沉稳,水的灵动”的指责下丧失了立场和原有的情操。从学生写的角度来看,只需把“凤头、猪肚、豹尾”替换为已经明确无误的“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在学习生活、事业人生四者之间框定来写,基本上没有审题的难度。我不明白的是对于凤头、猪肚、豹尾这样一种传统的写作模式,用现代写作学的眼光来审视,对不对?对今天写作学研究有没有启发?跟新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要求和建议冲突不冲突?新课程标准提倡说真话、抒真情,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在命制中无疑是对写作教学发展趋势的无视和背离。
命题的科学性任重而道远。很多高考作文试题的导引有太多的知识漏洞,并且矫苍白、生搬硬套。例如,全国卷i中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体现丁他的幽默和机智,然而材料所表现的是玻尔在幽默之中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与之相对的对待自己的“脸面”问题。但是,命题者却要在细枝末节上去生硬地拉郎配,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实在是勉强。
作文命制大可不必把学生难倒在审题(读懂题目)上,把作文教学从简单粗糙的“文字游戏式”审读中解放出来,回到作文的“写什么”“怎么写”这个问题上来。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篇五
最近读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
让我体会最深的是这段表述生本教育的话――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伟大的祷文:“当鞋子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它给予了我深深的启迪:脚被忘记,也可以说是脚处于“忘我”状态,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好。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脚,脚疼了,脚就被时时记起,就走得不好了。今天,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所谓适合儿童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我们只要给了儿童生本教育,他们就会忘我地活动和游戏,也就是进行忘我的学习,这是一种忘我的境界。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
环顾田野,鸟在鸣转,花在开放;一头鹿,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灵活敏捷。自然界的一切是如此完美,玫瑰不用去考虑自己该如何生长才是最美的,人为什么不能呢?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花朵能盛开,是因为它处在合适的周围环境中,它根本不必关顾自己,它的能量没有被别的目标所挥霍和涣散。其实,在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得到充溢的生命状态的自然、活力和喜乐,这就足够了。他们就不必去思考自己:我是否被人们认可,是否会被人说好话或坏话,我将得到多少分,我怎样才能得到这个分数,我处在何种位置等等。他们不必把情感与能量消耗在此。反之将会全心沉浸于所面对的学习之中,走向卓越和高级,走向纯洁和透辟。在心理学上,这种“忘我”的状态就是“注意”,高度的注意就是忘我。在忘我的时刻,儿童的能量就不会被其他的东西,包括大人们的说教、烦人的竞争所消耗,甚至出现投入的着迷的境界。
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生本课堂的讨论中,教师会遇到学生提出的许许多多的问题,可能会经常面临难以回答的情况。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学生能诘难老师,能提出别开生面的问题,乃是我们教学的成功。
生本教育就是真正认识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教育必须尊重学生,必须依靠学生,必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其目的是造就终生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而非被动的高分低能者。学生可以参与教学,而非一味服从或适应教材;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朋友;由知识生产者变为知识生产过程的管理者。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有更强的换位意识,一切从学生出发。例如通过角色对换,让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观点上,考虑如何让学生更易理解掌握与灵活运用;同时,又让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希望教师怎样教,自己才能提高兴趣。
时常在想,教师与一般职业的确是不同的,因为大多数职业一般是需要从业者个人努力从而求得成功,只要从业者个人业务熟练,技艺精湛,对待工作认真勤恳,必然会有所收获。然而教师职业的成功与否指向者并不是教师自身,而是学生,是另外一个个独立于教师之外存在的个体,教师无法包揽代替这些个体的态度、想法、情感等,而教育并非万能。正如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序言中所说:“假如你是一个裁缝,你给儿童做衣裳;假如你是理发师,你给儿童理发;假如你是牙医,你给儿童打理牙齿,这些职业都是改变儿童的外部。我们教师既不是裁缝,不是理发师,也不是牙医,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儿童的外部,不是装饰儿童,而是改变儿童自身。我们用语言来影响他,用环境来培养他,用活动来培养他,但就是没有办法像裁缝、理发、做牙那样地对儿童剪裁、修剪、打磨,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这似乎有点无奈。”
这无奈应该困扰过许多老师,尤其是当我们在面对传统意义上的“坏学生”“差生”时,这种无力之感尤为沉重,这时我们往往会抱怨教育的苍白,学生的品性,然而郭教授却认为这更证明了“生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他认为正因为“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因此“一旦我们醒悟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否则,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做不对、做不好、做不了了。”
我觉得这也许就是教育家之所以成为教育家的缘由吧。教育家是智慧的,他不会被无力与苍白压倒,他会努力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不断探索总结,就算是逆境,也要开拓出一片希望的曙光之路,而不是怨天尤人。翻阅着这本书,感受着生本教育的神奇:一二年级才六七岁或刚刚八岁的孩子能写出洋洋洒洒数百上千字,充满创意的作品;汲取着生本教育的种种理念: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家,但教育家的智慧可以感染人,改变人的认识。必须先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的改变,方才能够指导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粗浅地谈谈我的几点认识吧:
一、为学生的设计。
真正把师本和生本分离出来,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了解为教师的设计和为学生的设计是不同的,两者有着巨大的差异。(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
我认为,为教师的设计和为学生的设计并不完全矛盾。所谓的为教师的设计即一切指向教师,以方便教师教为主旨,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为主的设计;而为学生的设计则在这一基础上将学生的认识水平、思考方式等等考虑进去,从而对设计进行调整,使其更适合儿童学的设计。郭教授赞同为学生的设计,因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资源,是一个个生命实体。
说到这里,又想起了沈大安的一段话:
有人说教师解读文本,要有普通读者、教师、学生三种身份,我觉得说得很好。毕竟,教师读文本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我们在阅读文本时必不可少的一步是换位思考: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他们会怎样解读?他们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他们会提出什么问题?他们会误读吗?如果发生理解错误,我们怎么去引导???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篇课文《三个儿子》,课后的思考题是“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按我们成年人的估计并不难,因为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孝顺妈妈,才是真正的儿子。可是我就听到课堂上有学生说:“老爷爷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只看见一个儿子。”我们备课时应当考虑,如果儿童解读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去引导,而不是一味往深处走。“文本”很重要,但“生本”更重要,语文教学要从“文本”走向“生本”。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这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如果在备课时遵循“为学生的设计”这一原则,课堂自然会以学生为主体,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是真正学会了备课。
二、自由与限制。
教育总是要对人进行限制的。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教育就是限制。
教育在给人以限制的时候,同时也要给人以自由,好让他们用自身的内存、自身的自然物,去获得外部的知识、外部的自在物。(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
初看起来,这两段话是矛盾的,细究一下,其实并不,关键在于处理好自由与限制的度。
教育是限制,郭教授举了一个学单词的例子:看到一个单词,我们要学生按照人类的规范去读它和理解它。我们要让学生去认识和掌握人类认识的.一切有用的东西,要适应人类的社会生活,这就需要有某种制约。
那么到底如何处理这个度?我认为还可以用插秧与抛秧的例子来谈。抛秧固然是自由的,然而这个自由依然是相对的――你抛撒的范围应该是在你的这一片水田之内,而不是信马由缰,海阔天空。这一片水田就是限制,在限制的范围内给予最大程度的自由。延伸到课堂上,作为一个引导者,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限制:不偏离文本与某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或应习得的本领。而在此基础上,则应允许学生的讨论、争议以致与教师不同的见解,给其最大的思考、发言空间。
三、学做一个会“偷懒”的聪明人。
我们的校长、家长,还有教师自己,一直以为教师做得多,是一种光荣传统,是服务充分的表现,教育质量会由此提高。然而,现实却使我们开始怀疑,今天我们是不是教得太多了。(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
这段话可以说是一个颠覆性的认识了。一直以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任劳任怨的老黄牛”都是人们歌颂的教师形象,郭教授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质疑呢?书中引用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广东茂名市南区公馆中心小学莫云老师的,他曾因工作繁忙采用过让学生课后辅导学生的方法,结果学生成绩优异,因为想更上一个台阶,第二年他更加勤奋,凡事亲力亲为,学生成绩反而退步了;他按自己的方案认真教导学生仪仗队操表演时,效果很不好,而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并采用其中一条方案后,学生获得了比赛第二名。另一个故事则是一位高中数学教师的,他在两个班上同样的课,第一课由于自己的失误只好请学生自学,第二节课由于吸取了教训,讲授十分顺利。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教学效果反馈考察,胜出的是第一个班!
这一正一反两个故事的确会让我们发出如上文郭教授一样的感慨。由此,我不禁联想到老子“无为而治”的法则,老子强调治理天下要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教育何尝不是如此呢?学做一个会“偷懒”的聪明人,并不是倡议我们做一个无责任心,凡事马虎的教师,并非将勤奋踏实与聪明对立起来。聪明地“偷懒”是让我们信任学生的自然学习能力与创造力,给学生展示才华的空间与舞台,是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参与、投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更牢固的知识技能。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然而一群人的力量是巨大的。“懒“能享福,但这懒,要偷得智慧,偷得巧妙,什么懒得,什么懒不得,这中间的的分寸就是智慧。
教师的“懒”往往能锻炼学生,造就学生。一个“懒”教师,会把班级工作分成若干份,寻找若干个负责的学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样即算教师不在,学生自己也能将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一个“懒”教师,会在课堂上抛出问题,等待学生的思考与解答,这样教师不用讲得那样辛苦,学生体会却会更深刻;一个“懒”教师,组织活动时会甘愿退居幕后,放手让学生“折腾”这样,教师间或充当“军师”或“裁判”的角色,学生的智慧、个性、创造力被激发??“懒”教师并不整天忙得像陀螺,却依然可以收获多多。反之,如果一个教师事事放不下,事事都要自己去操劳,结果不仅自己疲于奔命,学生也会在长期“保姆式”的教育方法中学会了被动地接受与等待。正如民间俗语所言“勤娘养个懒孩子,懒娘养个勤孩子”,又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何等神机妙算,何等惊世才华,何等忠肝赤胆,《出师表》流传后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成为代代美谈。的确,诸葛亮在世时事必躬亲,蜀国虽未必能称霸于三国,自保是无忧的,然而他最终却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英年早逝难道与他平日操劳过度无关吗?更可悲的是,诸葛亮一死,他苦心孤诣保护的蜀国也如同散沙一盘,刘后主“乐不思蜀”的典故世人皆知。试想,如果诸葛亮稍微“懒”一点,刘后主是否会出息一些?或者至少,蜀国的天撑起的人会更多一些?这样亦不至于擎天柱一倒,大厦便倾了。
生本教育,一种美好而理想的境界,也许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有很多时候忽视了这一理念,那就让它成为我们今后不断追求与努力的目标。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篇六
按照学校的安排,我认真拜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郭思乐教授的新著《教育走向生本》,并做了很详细的读书笔记。通读后该书后,我觉得它具有以下五点突破性的贡献:
一、关于两种教育体系。
作者认为,师本教育体系和生本教育体系这两种教育体系的存在是事实。“仅仅是零敲碎打的改革,已经不足以解决今天的问题了”。因为过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的教育体系――“一切都是为老师好教而设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我们需要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生本教育体系“不仅在方向上强调学生为主体,------而是要彻底解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整个体系问题”。
作者能揭示出两种教育体系,是以深入的研究作为基础。例如对成人的理智律和演绎为主与儿童的情感律和归纳为主的区别;接流式和源流式教学的区别;连动式机制和激发式机制的区别都做了有价值的探索。
“师本体系”和“生本体系”的区别具体体现在理念、课程观、方法论和管理和评价等方面。
二、关于两种不同的理念。
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
作者分析了许多偏离本体的现象,说明寻找到本体,真正坚。
生本教育的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
师本教育常常看到的是这样的现象:“同学们,现在可以上课了吗?”,有些教师连上课都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好象相当尊重学生了,其实这是一种肤浅的理解,好象在“做秀”。本书鲜明地指出:“高度尊重学生”就应该是相信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人人可以创新”,“潜能无限”。我体会应该区别的是:老师是在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虽然可能是幼稚的),是认真地发现、理解学生自己的思想火花;还是视而不见,急忙,甚至强硬地让学生去“痛饮”教师准备的那“一桶水”(包括有时是让学生高兴地去“痛饮”)?这其实是“师本体系”和“生本体系”两种不同对待学生的态度。
生本教育的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
凿学生?还是在艺术地调动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自我发展?这些都是两种不同教育体系的理念在教学行为中的反映。
三、关于两种不同的课程观。
“生本教育”主张“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教少学多’”的原则。
“生本教育”主张“学科内部整合和整个课程整合”。例如语文,主张“教导学生认好字,写好字;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进行自主的写作实践。其他环节则是要么是不必要的,要么是可以精简的,要么是不必现在就教的”。“生本教育”要探索“在突出三大语言(词汇语言,数学语言,艺术语言)的前提下整合整个课程”。
在探索、形成“生本教育”的课程观时,作者在多年实验中“感悟”出的一些创见是极有价值的。如“整体领悟与知识生命”一节中论述的“儿童的思维是成胚胎式发展的”,作者用“输赢球”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例子,确实使我们深深感受到“在美丽的教育世界里,两个生命――儿童的生命体和知识的生命体在嬉戏激荡,构成了整体领悟的教育乐章”。
四、关于两种不同的方法论。
们进行顺应儿童心理的作文,整体输出,写自己喜欢写的、印象最深的语话,这就是作文的‘做’;而作文的‘学’,即总结作文的规律,等等,则完全可以待之来日”。贯彻了这些方法才能保证“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落实。
“生本教育”的方法论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感悟”,感悟会“成为他们进行更广泛的高级学习的重要动力”。他们的实验已经用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五、关于两种不同的评价与管理。
“生本体系”主张“无为而为”原则。主张老师“不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而坚持“师本体系”就有可能给以他们“没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评价。“生本体系”的课,“没有把知识和行为变成一个一个细密的目标,对学生提出十分细密的要求”,没有一步一步地牵着学生走,如果按照“师本体系”来评价,这样的课恐怕就不会是好课。因为“师本体系”主张学生要跟着老师,一个一个知识点地学那些经过教师过度分析过的教材。
我深信《教育走向生本》来自实践,积极为实践服务,有很强的生命力,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践行生本观,争取有所变化。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篇七
《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郭思乐教授所提出的“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让我重新审视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一、一切为了儿童的价值观。
郭思乐教授在书中提到:“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生本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儿童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儿童作为教育价值原则。我们每天都在面对教育对象,但传统观念使我们对教育对象缺乏完全而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并没有把儿童当作活生生的人;我们的教育过程,并没能从对象的生长和生成规律去设计;我们的教育常常为社会习俗所左右,从而偏离了教育对象的本体。我们常常有这样的认识,把教师的教育设计误认为是为儿童设计的,教师的意志误认为是儿童的意志,教师的兴趣误认为是儿童的兴趣。现在,我们教师迫切需要的是把为教者设计的教育,转变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即是把师本教育转变为生本教育。而我们目前教育的模式,正是忽视了教育主体这一点。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备课,以自己的内心想法去揣度学生的内心想法,这是有所欠缺的,并不能完全做到以学生为本,学生学习的效果当然也不会太好。
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首先要知道孩子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那就是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这就要求我们应充分调动孩子的快乐情绪,运用能激发孩子快乐情绪的方式方法,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主动地去学习。任何生命都会对某些对象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一旦他们发生兴趣时,也就是教育的好时机。“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这句话在今天和以后都不会过时,这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它所包含的是人类知识获取的一个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法则。同样,“诱导是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最好的方法”,这句话今天和以后都不会过时。
教育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他们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种。儿童的潜能是不可限量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既不能像裁缝那样对儿童进行裁剪,也不能像理发师那样对儿童进行修剪,更不能像牙医那样对儿童进行打磨。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儿童的外部,不是装饰儿童,而是改变儿童自身。我们可用语言来影响他,用环境来教育他,用活动来培养他,但就是没有办法像裁缝、理发师、牙医那样地对儿童进行裁剪、打磨。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实现,这一点似乎有点无奈。然而,一旦我们醒悟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就是儿童自己,我们教师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所有教师都应力争做到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教学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二、高度尊重儿童的伦理观。
郭思乐教授在书中提到:“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其关键是从内部和外部去了解孩子。”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的天性是活动的、创造的,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如,人在成功时获得的快乐;在自我实现是得到的高峰体验;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充实感。都说明儿童无时不刻地在运用自己的思维跟物跟人打交道。儿童的这种天性,需要教育者去引导,正确地对待与呵护,才能长久地保持。儿童的潜能无限。人的潜能无限在于人是一个可以自激励的系统。如果你有了成功的表现,你又受到激励,你就会走向更大的成功。英国斯宾塞在快乐教育这本书在论述儿童的潜能无限时写道:当人类没学会开发石油时,不能说这里没有石油的存在,这个地方不储藏石油,也不能说这个地方没有储藏其他有价值的东西。这说明人的潜能不是不存在,只是一个等待人去开发,等待人去激发的过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给出时间、空间和氛围去激励它。教育者不能代替学习者对他们自身的潜能进行开发。苏格拉底说,教育者这种地位犹如产婆。产婆再辛苦,也只是助产,而不是自己生产。教育的本体是儿童,而教师只是服务于这个本体的。教育最终不是为了发挥我们教师的聪明,而是要通过教师,去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的聪明才智。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培养孩子适应未来生活所需求的身体、心智与道德。它不是一种用固定模式进行简单的复制的过程,而是一个反思,实践,再反思的历程。而自我教育,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推动一生的力量。在自我教育方面,我认为,应该尽量鼓励孩子自我发展,应该引导孩子自己去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从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看,最主要的获取方式是自我教育,而且取得了最好的效果,孩子的知识获取与能力培养也应该参照这一方式。这一点,在许多靠个人奋斗而成功的人身上已不断得到证实。一些从学校练习中教育出来的人,总以为教育只有在那种方式下才可能实现,总觉得让儿童自己做自己的教师是不可能有希望的。其实这的确是一个误区,要相信孩子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并促成他在这方面的愿望,要尽量培养他这方面的能力就像他的身体一样灵敏,一个从来没有上过学的孩子,他的生存能力和面临各方面考验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甚至让成人都感到吃惊,同样如果有一天你让孩子完全自由地表达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敏锐,生动也会使你吃惊。
三、全面依靠儿童的行为观。
郭教授还指出:“生本教育的方法是全面依靠儿童。”因此我们活动过程中应让儿童有独立有效的思维时间。教师不应全面控制整个活动过程,让儿童做思维的奴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当然这里我们应该这样认为,儿童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因而这个最后过程并不是教师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获得最终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
儿童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儿童的全部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的内在积极性都应为教师的教学所用,应当成为动力之源、能量之库。而且它不仅是教育的一般性资源,更是基础性资源。生本教育体系的重要思想,就是借力,依托儿童资源来进行教育,而获得事半功倍之效。长期以来,师本教育总是把儿童的蕴藏看作与正规教育无关的,它对教育过程的认识是单向的,认为教育的主要资源是教师和教材、活动室设备等。它对极其丰富和生动的儿童资源视而不见。在这样的状况下,依靠儿童资源来时行教育,就变得更有潜力。
总之,生本教育体系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相信“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儿童潜能无限”,相信“儿童的独立性”。这些最基本的理念平时不以为然,然而今天在书中读来竟蕴含着深厚的内涵,当然,更深刻的理解还需要自己在教学中深刻体会。期盼着在自己今后的课堂中,自己的学生也能如此的成长、如此的学习,期盼着“在美丽的教育世界里,两个生命——儿童的生命体和知识的生命体在嬉戏游荡,构成了整体领悟的教育乐章。”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篇八
远程教育为我们提供了各类丰富的专题讲座等,使本来枯燥的学习、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易懂,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拓展了自主学习的空间。而实时视频教学更是使远在千里的同学都能感受到课堂上课的氛围。通过网络,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可轻松地学习,参与网络评论给我们增添了许多乐趣,上面不但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同学和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流、互相讨论。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学习,虽然很紧张,但我们觉得很充实,我要把我所学到的带到我的课堂,尤其对课堂导人这一方面加强努力,把学到的传给我们的老师们和学生们,也要使我的课堂更加有效、有质量。让师生在同一片蓝天共享优质资源,为素质教育的提高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远程教育课程的学习,使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并通过学习其他专家的成功经验,也对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是受益菲浅,体会到教师的工作不但要有诚心、耐心更要一颗诲人不倦的爱心,为学生提供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篇九
接触“生本”这个词已有两三年的光景了,但惭愧的是还在原地踏步,并没有把它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今年暑假姜校长推荐我读了郭思乐教授编写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通过拜读此书,使我感悟到“生本教育”是一种能让师生产生快乐的“灵丹妙药”,从而让学生喜欢学习,教师喜欢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激发我在姜校长的指导下去尝试升本教育,去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学生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更是教育资源,他们每一个人都充满了个性,也都存在个别的差异性。正因为这样,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千万不能够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而不顾学生的需要。我们一定要一切从学生出发,高度尊重他们,给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尽可能地让他们能够表现自己。与此同时,老师也要从旁指导,见到任何细微的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与鼓励,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表达自己的动力。这恰恰就是生本教育的价值观和伦理观的表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我们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变“师本”为“生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引导者,而且也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努力引领学生去生产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不给学生过多的干预,给他们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最后让他们成功地解决问题。这样,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而孩子一旦全情投入,那收获一定是丰硕的。
生本课堂带来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成长。教学中封闭的资源和方式必将产生学习结果的单一和学生思维的僵化,于是学习变成没有个性的重复和验证、记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都被禁锢,没有创造性的工作让教师在重复、单调中,滋生了麻木和倦怠,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孩子们就有成就感,就有了自信,这样学生对课堂学习就更感兴趣了。现在我就体会到了这一点,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那种喜悦是在教师的教的情况下无法比拟的。他们能有那样的学习方式真的很幸福,他们在学习上冲劲十足,自主意识强烈,不光有很好的合作意识,更多的是学习上的创新意识,他们乐于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我们也从中看到,他们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以上是我的一些肤浅的看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论,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篇十
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是两个出现频率很高、联系比较密切、正在现代教育话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新概念。科学地界定两者的内涵、理清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完善我国的素质教育理论,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的内涵在我国,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思潮是在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公布以后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江泽民同志关于创新的重要论述给大家以极大的鼓舞和启发,“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组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创新教育定义不下百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把创新教育定义为,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另一类则把创新教育定义为,是相对于接受教育、守成教育或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新型教育。我认为对创新教育的定义,既要考虑创新教育的历史和已经形成的规约,又要考虑到创新教育已有的升华和将来的发展。我们认为,从广义上说,创新教育就是为了使人能够创新而进行的教育。凡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都可以称之为创新教育。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创新教育是指把壮大生命提高人的创新性当作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并在全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加强学生各种创新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性都得到有效提高的教育。创新教育既是一种反映时代需要的新思想新理论,也是一系列“为创新而教”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创新这一概念,在开展创新教育和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100周年校庆上的讲话发表以后,全国掀起了教育创新热。从词义上分析,教育创新具有教育改革的“破旧立新”功能,相对于教育改革来说更加强调与时俱进的开拓和首创。江泽民同志把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并列,并寄予巨大希望,意味着当今时代的教育创新应当在思想理论、实践体系、内在品质等方面都取得更大更深层次的突破与进展。其实,也只有如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才能真正地建立起来。二、开展创新教育必然导致教育创新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信仰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注入了重守成轻创新的基因,儒家“言必称师”、“以六经为准绳”、“师道尊严”的传统又使之变成了我们的一种社会遗传。这不是孔子的错,而是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性。改革开放后,虽然我国的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处处充满了创造性,教育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由于教育发展固有的滞后性和久经不退的考试压力,我们的教育仍然是守成有余,而创新不足。难以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对大量创新人才的需求。开展创新教育,把创新性培养明确地提出来,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并要求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加以培养提高,对传统教育具有巨大的冲击力和创造性。首先,创新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才、教育、教学、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的新理念,冲击了陈旧的人才观、教育观、教学观和师生观,会直接引发教育观念的创新;其次,创新教育特别强调为学生的怀疑、提问、发言、创新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倡导学术面前无权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将极大地冲击师道尊严的旧传统,开创教育民主化的新时代。第三,创新教育,包括创造教育,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在教育管理制度、课程编制与实施、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理论和措施,这些凝聚着古今中外优秀经验的科研成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能够加速我国教育在相应方面的创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于强调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创新性学习方式,从而对旧课程和旧的教育教学方法造成了巨大冲击的现实已经说明了这一道理。特别是关于学生创新性的评价与测量方面的改革,必将引起我国考试制度与内容的重大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创新教育的教育创新价值。我认为,如果说相对于应试教育倾向提出的素质教育,可以被称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创新,那么相对于守成教育特性提出的创新教育,则可以称之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第二次教育创新。如果说这第一次教育创新确立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那么这第二次教育创新就能够使素质教育得到真正贯彻落实,并成为真正的“兴国教育”。三、推进教育创新应以开展创新教育为突破口反过来,从教育创新的角度看,我国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从制度到方法,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从规模、质量到效益,方方面面都急需创新,怎样做才能事半功倍,并起到我们期待的创新效果呢?我认为以创新教育为突破口,把实施创新教育当作努力的方向和重要内容就是现在进行教育创新的一条成功之路。第一,这是由时代特征决定的现代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当今时代,最有创造性者得胜利,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全世界各个国家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第二,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和“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客观要求。我们虽然拥有无穷的创造潜能,但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培养,就不能变成现实。不是什么教育都能兴国的!只有保证健康、给人幸福、助人成功、使人高尚、激励人不断创新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等几方面全面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兴国人才”,才能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重大贡献。第三,这是创新性的本性决定的。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人的创新性与人的知识占有量和人的智力之间不存在正比例关系。决不是受的教育越多,创新性就越强,人的创新性需要特殊的关照和培育。如果所受的教育不当,受的教育越多,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反而会越低。那种只知苦干,拼时间、拼体力、不讲效益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过时了,现在的要求是不仅要肯干能干,还要会干,干正确的事情,以接受和守成为主要特点的我国传统教育必须改变。第四,创新素质培养为校长和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目标和把手,能够使教师和校长摆脱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不知从何处下手的尴尬局面,从而制定出学校和班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案与措施。进行教育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作重点,从重点处突破正是务本之举。可以说,抓住了创新教育就等于抓住了中国教育改革的牛鼻子。只有搞好创新教育,教育创新才具有时代的先进性。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篇十一
昨天,读到一篇文章,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当前的教育是军备竞赛式的竞争模式。
就像在剧场里,有人站起来看剧,就会导致所有人模仿他也站起来看,不站起来看不到啊,然后就有人会站到椅子上去……打破规则,导致所有人都体验痛苦的观影效果。这种类似于“剧场效应”的东西,绑架了整个中国教育。
文章颇有见地,犀利无比。
大家都回到过去?
我想给个大大的“不”字。
作者说,no,我来描绘一个美好未来学校:上午文化课,下午兴趣班,晚上看书……。
这就够了?文化课学不好怎么办?兴趣班坚持不下来怎么办?看书没兴趣怎么办?
我不懂什么大数据分析,但身边的切实经历告诉我,回到过去行不通。
作者设想的美好学校或许能实现,但是不知道鼠年马月,而且即使实现了,也解决不了刚才提出的众多问题。
先说不能回到过去。
因为过去的教育更落后。
小时候,我和好朋友冰都是认认真真的好学生。
上课她比我认真多了,我经常注意力不集中,随便说话,屡屡被老师嫌弃还不自知,那时候傻啊。但她比较早熟,内心细腻敏感,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给她深刻的影响。
作业她比我写的更工整。我讨厌抄写类的作业,于是想尽办法偷工减料,比如用两支笔一起写,写一遍就是两遍,比如让抄写34个词,我就抄25个之类的,反正看着都是一大片,以我经验,老师根本看不出来,而且作业那么多,老师哪儿有时间一个个数你抄了几个词。只要不是万恶的小干部判作业,基本上都能蒙混过关。
但是,一到考试时,一到检验成果的时候,平时下的功夫就像一个阴险小人一样戏弄于我们。认真的冰总是不理想,稀里马虎偷工减料的我,总是比她考得好。
当然,虽然我凭着眼神好,总能有机会搂草打兔子,偷瞄别人一两眼,但是总体来说,之所以造成这种不公平现象的原因,也仅仅是我在家实在无聊就读书她从来不知道读书而已。
那时候,没有一个老师认识到这个问题。
老师自己都不读书。最多捧着克扣我订的《故事会》、《童话大王》在讲台上乐一乐,急得我只想窜过去从她手中夺过来。之外就很少,不,从没有,看到老师捧书的背影。不是回家做饭(教师宿舍就在教室旁边),就是坐在讲台上一边织毛衣一边盯着我们写作业。
最可怜的就是像冰这样的孩子,努力苦读,埋头苦干,什么都听老师的,但到头来只能自认倒霉,自卑地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
早早辍学回家,找一份工资,嫁个汉子,生个孩子。
一辈子就这么交代了。
当年,这样的孩子不只冰一两个,而是无数个。
回顾从小学一路走来,上到初中,高中,大学……同学中,有多少本来可以跟我们一样心怀梦想、走向四方、勇敢做自己闯人生的孩子,早已被闷杀在“知识的摇篮——学校”里,破灭了梦,失去了神,慢慢变成麻木不仁油腻不堪的中年愚民。
即使我们自己走出来的这一小部分,就是当时教育的成功品吗?
高学历?就是成功?no!
高工资?就是成功?不尽然。
有几人能做到?
所以,教育绝对不能回到落后的年代。
那么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否行得通?
我觉得要看他上午的文化课学什么,怎么学。下午的兴趣班老师能否引导孩子觉得有趣,有益,并坚持下来。
如果上午的文化课还是学语文教材英语教材数学教材,那么此梦可歇。
学习语言(语文英语)的规律是什么,老师自己都没谱,怎么教学生?
难道还重复往日的读课文,分析课文,抄词,默写课文的老路?那能学出什么?学生仍然会像几十年前一样,在学习上找不到北。
这都是课题。
仅仅给出一个梦想中的学校,就能解决问题了吗?
思考!学习!再思考!再学习!
然后行动!
空谈无益。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篇十二
时代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非学历远程教育以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先进的而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手段,开放的学习模式,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而且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更新了教学理念。教师在工作和学习中充分利用它,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比如,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教师要担负起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利用者;教师作为教者,其“源”不止“一桶水”,而应是“长流水”,长流常新,永无止境;每个学生都有被赏识、被肯定、被鼓励、被包容的渴望……所有这些,一方面能起到自我诊断、自我调控的作用,指导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第二,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更新。这样,非学历远程教育学习,能够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责任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积极研究和探索,是时代和社会对我们的要求。非学历远程教育学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学习的平台,我们理应积极参予学习,不断进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篇十三
幸福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感觉。当我们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刻,感受到生命中的爱和亲密关系时,我们会感到幸福。当然,每个人对于幸福的感受方式和价值观不同,但是我们都希望能够走向幸福的人生。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走向幸福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寻找自己的幸福源泉。
幸福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它随着每个人的经历和价值观而不同。我们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找到自己的幸福源泉。这可能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与特殊的人在一起,刻意关注自己感到满足的事情,甚至是在生活中发现小的欢乐。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幸福源泉时,我们才能够抓住好的生活体验并珍惜它。
第二段:珍视人际关系。
虽然自己的幸福源泉很重要,但我们还应该珍视人际关系。与家人、朋友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减轻生活压力,增强自信心,减少孤独感,并且增强内心的满足感。特别是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能够有一个支持和鼓励你的社交圈子会让你感觉更加幸福。
第三段:掌控自己的思维。
我们的思维和态度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甚至影响我们的生理身体健康。当我们感到困惑、担忧或沮丧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实际的技巧来调整我们的思维方式。比如,我们可以练习感恩,关注积极的剩余时间,并设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简单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掌控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让我们更加平静和幸福。
第四段:追求个人成长和意义。
我们往往会发现,当我们在生活中做出贡献、帮助他人或为某个目标努力工作时,我们会感到更加幸福。追求个人成长和意义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可以带来成就感和自豪感,并使我们感到生活充实和有目的。我们可以学习新技能,参与志愿活动,或者寻找其他的方式来追求个人的成长和意义。
第五段:保持积极乐观。
最后,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尽管生活中总会出现挑战和困难,但是保持乐观和希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坚信自己能够克服这些挑战,并能够获得幸福和成功。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我们减轻压力,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并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态。
结论:
走向幸福是件艰巨的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关注自己的内心、人际关系和意义追求等方面来摆脱不安和不满意感,从而获得幸福。同时,我们还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跨越障碍的勇气。追求幸福是一生中不断探索、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而我们应该放下负面的想法,经常使自己的心情轻松愉快,从而更好地迎接生活中的挑战,并走向幸福的人生。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篇十四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与此同时,犯罪率也在不断上升。这让我深思,家庭教育是否走向了犯罪化的途径呢?在接触和观察了许多家庭后,我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首先,对于许多家庭来说,父母的角色定位混乱是导致家庭教育走向犯罪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父母无法正确识别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认为自己只是提供物质生活条件的角色,而忽视了对孩子精神和道德修养的教育。这样一来,孩子在物质上得到满足的同时,却没有得到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引导,容易迷失自我的同时产生各种问题,最终滑向犯罪的边缘。
其次,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也对家庭教育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孩子的教育时间被剥夺。许多父母工作繁忙,往往只能在晚上或周末陪孩子,这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有效陪伴。孩子经常独自待在家中,缺乏监督的他们开始接触不良信息,往往迷失了正确的人生方向,从而易于被犯罪势力利用和引诱。
此外,家庭教育的疏于沟通也是家庭教育走向犯罪化的原因之一。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更加依赖电子产品,导致家庭成员间的面对面交流减少。父母往往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忽略了与子女之间的良好沟通。而孩子在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对家长的关注和引导是必不可少的。缺乏有效的交流,孩子逐渐与家庭疏远,容易走向那些以错误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来满足他们需求的人,从而滑向犯罪的道路。
此外,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是导致犯罪化的原因之一。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度严厉,逼迫他们追求过高的学业成绩和压力,使得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不堪重负,产生压力焦虑症,进而通过违法犯罪行为来寻求逃避和宣泄。而另一些家长则过度溺爱孩子,竭尽全力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使得孩子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心,容易陷入错误的行为中。
最后,家庭教育走向犯罪化还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随着社会治安问题的日益严重,一些家庭被迫生活在犯罪环境中。父母不堪忍受社会压力和贫困困境的折磨,容易通过不正当手段来解决问题,错手将犯罪影响引入家庭,间接导致孩子沦为犯罪分子。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走向犯罪化的问题不容忽视。父母的正确角色定位、有效沟通和恰当的教育方式是打破这一问题的关键。同时,社会环境的改善和帮助贫困家庭改变困境也是必要的。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家庭教育问题,才能真正阻止犯罪的发生,为社会建立和谐稳定的家庭教育环境。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篇十五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们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追求更好的未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追求。然而,为了实现自己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需要走向深蓝。深蓝,并不仅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意识、一种思考方式、一种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有体会。
第一段,了解深蓝。
走向深蓝,首先需要了解深蓝。深蓝,指的是追求科学、技术、创新、文化和价值观的高质量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深蓝颇具启发性,它并不单指一个人,一个行业,而是涵盖了整个人类的层面。在了解深蓝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知道它的现实意义,即在当前世界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只有跳出“创新误区”,步入深蓝,才能在不断演化的世界中拥有自己的独特空间。
第二段,思维方式的转变。
深蓝的意识是以创新为主基调的。在思维方式上,深蓝意味着提高创新思维的认知,即要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同时也要有创新、敢拼、英勇进取的精神状态,坚持激发人的创意灵感,推进企业内部创新与协作机制的健全。
第三段,价值观的再建构。
除了思维方式的转变外,深蓝的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深蓝意味着价值观的再建构,即以人为本,与全球价值观保持共同认知。同时,深蓝也要求我们在价值观层面里进行探索、创新、再造和传递。在这个意义上,深蓝价值观的建立,是对国际级基础设备、产业链重构的挑战,是对争创世界品牌、创造全球价值的机遇。
第四段,行动的实现。
在了解深蓝、思维方式转变和价值观再建构的前提下,接下来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我们需要以创新为主动,以创业为手段,努力拓宽个人和企业的思维和视野,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实践能力,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前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实现深蓝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段,路漫漫其修远兮。
走向深蓝虽然是必然的趋势,但这也需要我们以更积极、更主动、更开放的心态去应对和挑战。我们要认真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挖掘自己的潜力,在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和分享的过程中,逐渐成为深蓝时代的“深蓝人”。
总之,走向深蓝是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需要我们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创新、持续改进、给予实践验证,进而不断总结、沉淀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为推动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为实现个人价值的不断提升助力。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篇十六
"走向伟大"是一个比较高大上的话题,伟大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因为它的出发点是相对的,而且大家眼中对于伟大的定义也是各有不同的。但无论是什么样的定义,无论是哪一种路径,走向伟大的路上,我们都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状态,也就是说身心健康,才能够保证自己不退步,才能够突破自己的瓶颈,才能到达自己的顶峰,达到自己的伟大。
第二段:标准。
何为伟大?伟大的标准多种多样,它与个人的价值观,个性特点和生命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伟大”往往意味着对社会的贡献,意味着对人类的进步带来积极的影响。要想成为伟大的人,我们需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前沿,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段:好习惯。
我们需要养成好习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勤奋踏实的态度;快速学习的能力;自信自律的行为等方面为基础,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各项素质。好习惯是未来伟大之路的引领,只有立足于自身的成长基础,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段:着眼长远。
伟大不是1天2天就能完成,而是需要战略性谋划与长期实干,秉持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奋斗不止,保持一种无畏的精神,才能够道明那这世上真正的伟大:未来的种种不确定与风起云涌,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份前途光明的未来、一份蓝图。在获得胜利前,要始终保持清醒,不断吸取经验,创新创造,时刻保持对未来的高度警醒,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和愿景,这是走向伟大的前提和基础。
第五段:个人之路。
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是独特的,我们应该找到自己的个人之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和经验,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坚持奋斗,不放弃,终有一天会走到伟大的顶峰。只有根据自己的梦想,认清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才会更有动力和信心,跨越道阻一心,最终实现自己的伟大。
结论:
在走向伟大的路上,我们不仅需要坚定的决心和毅力,还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和资源,共同推进,最终达成自己的理想和愿景。乐观向上的心态是成为伟大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让我们带着希望和激情,以更高的目标和标准,不断挑战自我,披荆斩棘,像伟大的人物那样,拓宽自己的人生道路,走向属于自己的辉煌。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篇十七
近年来,“伟大”这个词已经蔚然成风,随处可见成为各行各业的关键词汇。伟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它所代表的意义丰富多彩,而人们对于伟大的渴望和探索也从未停歇。在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要走向伟大,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各自的特点,懂得如何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并将其不断地升华,才能让自身变得越发出色。
第一段:探索自我,认清差距。
想要走向伟大,首先要认清自身的差距。了解自己的优势,发现不足,是进行自我探索的一大要素。我常常用时间来琢磨自身的特质,反思自己在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曾经犯过的错误。正是通过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反思和探讨,我才意识到自己可能会有哪些弱点和缺点。对于普通人来说,存在不足是很正常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所在,并及时找到解决方法。
第二段:要有耐心,把握机会。
走向伟大的道路上,不难发现机遇无处不在。但往往让我们错失机遇的原因不是因为缺少机会,而是因为缺少耐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伟大者,关键是在机会来临之前不放弃,机会到来之后不迷茫。总有那么一些人,在面对挫折和机遇的时候,能够保持着镇静与精准的判断力。他们会坚定地手握机会,毫不迟疑地迎面而来,对于每一个机会,他们都会作出明智的判断。然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拥有耐心和信心。
第三段:持之以恒,保持初心。
在人生的道路上,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够让自己得到回报。对于伟大者来说,需要有永不言败的精神,不断地调整,不断地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紧紧抓住机遇。保持初心也是非常关键的,不管身处什么交际圈子,保持初心是一道难度不小的岩石,它能够让我们保持自己的独到见解,让我们在考验和挑战中更加坚定。而对于保持初心,最关键的是坚定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把它们转化为自身征程中永不磨灭的精神力量。
第四段:敢于追求极致,超越自我的极限。
伟大的人,总是能够在行业里获得超凡的成就。无论是企业家、艺术家、还是政治家,他们们总是敢于追求极致,挑战自己的极限。然而,追求极致绝不是为了刻意地惊艳他人,而是建立在对自己信心的基础上,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境界。只有敢于挑战自我的极限,才能成就一份不平凡的事业。
第五段:脚踏实地,精准落实。
最后,走向伟大还需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敢于在自我提高的道路上一步一脚印,向下执行,不断精准落实。要想把实践和学习结合起来,让自己变得更好,就需要从自己实际生活中寻找出发点。匠人精神,精益求精,这是一个不断挑战自身极限,并不断优化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走向伟大,必须时刻保持脚踏实地的精神,不断地创新和提高。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篇十八
作为年轻人,面临未来艰巨而充满机遇的就业市场,我们需要具备广阔的眼界、扎实的学识和坚定的信仰。《走向社会》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语言,提醒了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用智慧和勇气迎接人生挑战。在我的读后感中,这本书可以以五段式进行阐述。
《走向社会》主要讲述如何应对就业的挑战,如何在独立思考与社会适应中找到平衡,如何制定明确目标,发掘个人优势,不断学习成长,领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书中许多实际案例,涉及到个人成长的方方面面,包括情商管理、跨文化交流、职场冲突管理等,极具启发性,能够在许多细节上给我们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指导。
第二段:我所了解的故事。
书中讲述的一个故事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个年轻的博士毕业后发现自己的专业领域竞争激烈,就打算去创业,结果失败了。他重新审视自己,认识到之前没有真正想清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于是决定进入一家大公司工作,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技能。最终,他凭借出类拔萃的工作表现被内部推荐到了高管层,并成功升上去。我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无论在哪个领域,只有不断地自我提升,掌握了才能成就事业。同时,失败也不是人生终点,只要抓住正确的机会,也可以扭转乾坤。
第三段:我对职场冲突管理的思考。
读完《走向社会》后,我发现职场上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相互理解、沟通、协作能力的提升,是预防和化解冲突的有效方法。但当冲突出现时,我们也需要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处理。作者在书中介绍了“四步法”:第一步是了解自己,第二步是去理解对方的观点,第三步是听取感受反馈,第四步是合作解决问题。这个方法让我感到亮眼的是,模块化、系统化地将处理冲突的框架清晰地呈现出来,简单、易于操作。我相信这一方法会在未来的职场中给我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第四段:我对跨文化交流的思考。
跨文化交流下存在的鸿沟难以避免,而我们能做的是改变自己的认知,学会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例如:文化差异可能造成沟通障碍,我们需要容忍一些他们不懂得习惯而且要提高语言交流的能力,时常了解对方文化习俗。通过交流完整后,我们不妨也可以把对方文化中的优美元素带进自己的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让自己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第五段:总结对于书籍的感受。
《走向社会》是一本非常好的书籍,对年轻人的成长道路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不仅在职场及人际交往层面提供教育与指南,也呈现了一种积极进取,自我探索、勇于追寻梦想的个人生活态度,为我们指明道路、解惑答疑、提供动力。我感谢这本书,给了我安心前行的勇气,也请更多的年轻人来一起探索一种更加充实的人生。”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篇十九
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科技进步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源。教育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朝着面向全体学生、个性化、终身学习的方向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感受到这一变革对于教育教学的影响与启示,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首先,教育的目标正在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传授已经不再是教育的唯一任务。现在的学生面临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竞争压力,单纯的知识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素质。学生们需要的是能够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教育的方式正在从一刀切转变为个性化。过去,教育常常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然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这种统一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和厌学情绪的产生。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教育个性化已经成为现实。通过智能化的教育工具和系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化的教学。这种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另外,教育的过程正在从单向传递转变为互动共建。过去,教育往往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知识的传递是单向的。然而,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现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普及使得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加方便和频繁。教育可以借助这些工具,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在共建中成长。同时,教育工作者也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最后,教育的时空正在从教室走向全球。“教育不限于士林,教学无处不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教育不再受限于地域和时间,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到世界各地的知识和资源。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和比较,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获取全球化的信息和资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更好地适应教育的变革。
综上所述,教育走向改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示。我们要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从一刀切转变为个性化,从单向传递转变为互动共建,从教室走向全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学习、创新,适应教育的变革,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服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潜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篇二十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大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踏上登山的旅程,寻找与大自然的接触,感受自然的力量与美好。而这也是我这次“走向深蓝”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前行中的迷茫。
踏上登山的旅程之前,我感到兴奋,但也充满迷茫。高山气候条件艰苦,加上我自身的身体条件并不算极好,这次之旅究竟能不能顺利完成,心中充满了疑虑。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承受在高山之巅的寒冷和缺氧,不知道自己是否具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力迎接第二天的征程。
第二段:与大自然的接触。
在行走中,我发现自己不再是城市里面的一个逛街游玩的人,而是在自然中与大自然接触。这些山川、绿地和酷似水烟花的雾气,都呈现出自然的美好。每一步的挑战,都能让人充分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前行时所带来的喜悦。
第三段:自信和毅力。
在日常生活中,单纯的体能并未被重视。但是,登山塑造了我的意志和毅力。本着“永不放弃”的态度,我去面对了所有的困难。我克服了每一次的身体不适和每一步的计划改变,一路前行感到了自己的自信和毅力,也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毅力。
第四段:思考与不断完善自己。
在旅途中,我不断思考自己,思考现状和未来。我意识到自己的自我成长,也懂得了自己的不足,寻找前进的方向也是很重要的一步。为了完成登山的计划,我需要一步一步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体能和精神面貌,并为自己设定目标,不断追求实现目标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
第五段:学会珍惜。
在登山到顶峰的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激动,我也意识到了很多。与大自然接触已经教会了我如何珍惜生命,珍惜每一次机会和体验,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并进一步探索未来的可能性并珍惜一切可以呈现的不同自然景色。
总之,在“走向深蓝”这一经历中,我更加了解了自己,创造了更多喜悦的回忆。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建立自信和毅力,如何思考和完善自己,并珍惜这样的远足所带来的收获,这些都是我人生的财富,也是人生经历不可取代的经验。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篇二十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渐被打破,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与方式逐渐兴起。个人在近年来的学习和教育经历中,亦有所体会。本文将从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学习方式的转变、评价体系的改革、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教育技术的应用五个方面展开叙述,分享自己对于教育走向改变的心得体会。
首先,随着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机会上都更加平等,这对于教育的改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过去,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处于劣势地位。然而,在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快速发展,打破了地域限制,许多学生在家中也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这使得教育的公平性更加突出,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平等的接触教育的机会。
其次,学习方式的转变亦是教育走向改变的体现之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追求的是大规模的知识囫囵吞枣。然而,在当今社会,这种学习方式显得过于枯燥和单调。学生需要更多的互动和实践,以促进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许多学校开始尝试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思考和合作学习。这种转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第三,评价体系的改革是教育走向改变的一个关键点。过去的教育评价主要依赖于标准化的考试和成绩排名,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了解有限。而现在,教育部门加大了对学生特长和品德的评价力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这种改革不仅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力,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第四,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教育走向改变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教师主要是知识传递者和教育管理者,学生大多只是被动接受。然而,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独家拥有者,而是变成了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者。他们注重发掘和引导学生的特长,倡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品质。
最后,教育技术的应用也是教育走向改变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技术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通过使用电子设备、网络和在线教育平台,获得了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教育技术还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工具和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使学习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向着全新的方向不断改变。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学习方式的转变、评价体系的改革、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教育技术的应用,都是教育走向改变的重要方面。对于个人而言,通过与这些变化的接触和体验,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教育走向心得体会篇二十二
深海是指海底深度超过200米的区域。深海浩瀚广阔,充满神秘,拥有着众多的生命体和未知的景观。对于生活在陆地上的人们来说,深海更是一个神秘而又遥远的存在。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有了更多机会去探索深海,了解深海的真实面貌,这些经历奇妙而又珍贵,使我们更加了解世界与自己。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与大家分享我的走向深海的体验和感受。
第二段:开始探索深海。
我和我的同伴们开始了走向深海的旅程。我们乘坐着一艘名为“深海之眼”的潜艇,慢慢地向下沉。随着深度的增加,视野变得越来越模糊。我们靠着仪器和设备向前,沿途发现了各种未知的生物和景观。各种形态各异的珊瑚、浮游生物、鱼类和海藻等依次出现在我们眼前。在这里,我们找到了一个原始而神秘的世界,尽管在保持兴奋的同时,我们不得不仔细观察和学习,增长自己的知识。
第三段:深海中的挑战。
深海之旅当然充满神秘与憧憬,但也存在挑战和风险。在深海中,我们面临着各种无法预测的因素和环境。例如,承受压力的机器设备的运转和维护,随着深度的增加,压力也随之增加,只有更加小心和仔细才能保证我们的安全。此外,我们的队伍需要保持精力充沛和耐心,继续前进,这种探险旅程充满了挑战和考验,让每一位探险队员都需要有大胆的决心和勇气面对未知。
第四段:收获与体验。
在远离陆地,征服深海的过程中,我们还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像在深海中,我们不仅需要保持勇气和冷静的心态,同时还需要以更加的尊重和关爱来对待这个美好而脆弱的自然环境。我们只是来做客,而不是占领。适应深海环境,探索和发现更多的可能性,是我们每个人的目标。总之,在这次深海之旅中,我们感受到了充实,收获了独特的体验。
第五段:结束语。
通过本次深海之旅,我了解到了不同的景观和生物群体,同时还意识到深海的重要性和脆弱性。深海是一个复杂而又有待发现的世界,只有靠人们的关注和关爱,才能更好地保护它,让深海中的生命和生态得以保持和平。希望更多的人也能和我一样,走向深海,发现自己的品味所在,为自己和地球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