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玩泡泡教案(专业13篇)
设计教案时,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逻辑性,确保学生能够逐步发展和提升。教案的编写应该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相衔接,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馈。感谢大家阅读本文所提供的教案范文,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托班玩泡泡教案篇一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蚕参加活动的兴趣。
教师出示吹泡泡的工具,并提问:“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想玩吗?”“我们来一起玩一会儿吧!”幼儿每人拿一个吹泡泡的玩具玩一会儿。
2、幼儿认识吹出的泡泡,学会用线条来画泡泡。
教师提问,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外形特征。
教师提问:“小朋友,吹出的泡泡好看吗?”“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总结:“泡泡是圆圆的、亮亮的、五彩的。”
教师拿出示范画,讲解示范泡泡的画法。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展览作品,体念成功。
教师小结:“小熊猫今天真高兴,小朋友给它画肋许多又大又圆、五颜六色的泡泡。”
延伸活动。
做吹泡泡的游戏。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
托班教案|托班教学计划
托班玩泡泡教案篇二
自然界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虽然小老鼠在生活中是人人喊打的动物,但动物王国中的小老鼠却机灵好玩常常引人发笑,深得孩子和成人喜爱。在省编教材《奇妙的动物》主题活动中,恰好有一节《小老鼠与泡泡糖》,因此我设计了此活动。通过节奏欢快的音乐,挖掘幼儿对小老鼠已有的认识,大胆夸张的创编动作,使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更加有血有肉,更具体形象。另外,泡泡糖也是幼儿比较喜欢的糖果之一,对于它的特性――很黏、和给人们带来的麻烦有一定得了解,所以本活动设计以生活迁移的方式让活动更贴近幼儿生活,使幼儿的创编表现更自然、丰富,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1、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小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
2、尝试夸张的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1、课前玩过泡泡糖,对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的认识。
2、小老鼠玩偶一个、小老鼠头饰人手一份,小猫头饰一个。
3、音乐《一只小老鼠》、《小老鼠和泡泡糖》
音乐导入:亲爱的小老鼠宝贝们,来和老鼠妈妈出来玩吧,要当心大花猫呀!(一教师扮大花猫)。与小朋友谈话,回忆小老鼠在幼儿心目中的印象。
一、以故事形式导入活动主题
出示小老鼠,看,谁来了(小老鼠),这只小老鼠可调皮了,一天它趁妈妈睡午觉时悄悄溜出去玩,,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东跑跑西看看,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粘乎乎的东西,它不知道这是泡泡糖,连忙用手去拉,呀,泡泡糖粘到了手上,它又用另一只手去拉,又粘到了另一只手上,拉来拉去泡泡糖像根绳子一样把小老鼠捆了起来。一只猫冲了出来,小老鼠像个球似的飞快滚回家。
老师这里有段音乐,就表现了这只小老鼠遇到的好玩的事情,请小朋友完整欣赏音乐《小老鼠和泡泡糖》。与幼儿交谈对这段音乐的感受。
孩子们有的说“感觉很快乐!”有的说“很愉快!”对音乐有了大致的了解。
二、倾听a段音乐并尝试用动作表现小老鼠走路与看的动作。
1、有一首音乐也讲了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听听什么地方是小老鼠走路,什么地方是小老鼠看?(欣赏a段音乐)
师:听听什么地方是小老鼠走路,什么地方是小老鼠看,你能听出来吗?
2、创遍小老鼠走路的样子
师:我们自己做做小老鼠走路的样子。(小老鼠嘴巴尖尖的,弓着身子)
3、结合语言提示与音乐,表现小老鼠走路和看的动作
师:回到座位上做做,接下来听着音乐学学小老鼠的样子好吗?(每一个乐句做一个“小老鼠东走走西,看看0”的节奏,重复四次。)
师:小老鼠说到哪个字的时候要停下来准备看看了呢?我们跟着小老鼠一起来试一次,注意说到‘西’的时候要停下来左边看一下,右边看一下。
师:刚才你们走的可真不错,小老鼠越走越快,我们快跟上去。(站起来,做两遍)
三、倾听b段音乐,并探索不同的拉泡泡糖的动作
1、探索小老鼠拉泡泡糖的动作
学学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样子,提醒幼儿用夸张的动作来表现。
师:“到了草地,小老鼠的脚上粘到了一个大泡泡糖上,甩都甩不掉,怎么办呢?谁用动作来学学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样子呢?(其他幼儿可以学一学)
师:小老鼠怎么拉的,是轻轻的,还是怎样?(用力拉呀,使劲拉)为什么要用力啊?
托班玩泡泡教案篇三
1、在听听、看看、说说、玩玩中愉快地感知“玩泡泡”一系列快乐情绪。
2、愿意跟着老师和同伴一起“玩”。
吹泡泡玩具一套、音乐磁带。
1、欣赏歌曲。
随音乐自由拍拍听听《吹泡泡》的歌曲,体验快乐情绪。
(1)教师吹泡泡,幼儿捉泡泡。
(3)教师边做动作边念诵儿歌二遍。
(4)幼儿尝试着跟念儿歌、做动作。
3、游戏:吹泡泡。
宝宝本领真大,以后我们自己来吹大泡泡、小泡泡好吗?
托班玩泡泡教案篇四
1。启发孩子用数种色彩吹小泡泡,并用吹小泡泡的方式画画。
2。培育孩子对美术的兴致。
3。培育孩子较佳的卫生习惯。
1。每一组1份各自用数种水彩色彩着色的洗洁净,每个人1根吸管。
2。范画:小泡泡画1张。
3。每个人1张画画小卡片。
一、带孩子玩捉小泡泡的游戏,激起孩子兴致。
二、展示范画,启发孩子观测和察看。
三、展示工具教学材料,幼儿教师演示小泡泡画的过程。
1。这儿有五种色彩的`吹小泡泡用的水,他们是红色、黄色、绿色、兰色与紫色。另外还有吸管,用吸管蘸上色彩水后就可吹出漂亮的小泡泡画。
2。幼儿教师演示小泡泡画
(1)将吸管一头蘸上色彩,舔一下。
(2)对着纸,悄悄地吹出一個小泡泡,纸上就留下一個五颜六色的小泡泡。
(3)别总用一种色彩吹,要常常变换色彩吹出不一样色彩的小泡泡。
四、交代要求,孩子动手操作,幼儿教师指导。
此刻请孩子来吹小泡泡画画,要求把画纸上都画满小泡泡。
孩子动手操作,幼儿教师指导,协助孩子领会吹小泡泡的方式,做好吹画作业。勉励孩子把空白画纸都画满。叮嘱孩子留意卫生,别把染色的小泡泡吸入嘴巴里。
五、夸奖孩子作业,并将孩子作业展出,去外面接着玩捉小泡泡游戏。
托班玩泡泡教案篇五
1、在听听、看看、说说、玩玩中愉快地感知“玩泡泡”一系列快乐情绪。
2、愿意跟着老师和同伴一起“玩”。
吹泡泡玩具一套、音乐磁带。
1、欣赏歌曲。
随音乐自由拍拍听听《吹泡泡》的歌曲,体验快乐情绪。
2、吹泡泡。
(1)教师吹泡泡,幼儿捉泡泡。
(3)教师边做动作边念诵儿歌二遍。
(4)幼儿尝试着跟念儿歌、做动作。
3、游戏:吹泡泡。
宝宝本领真大,以后我们自己来吹大泡泡、小泡泡好吗?
在活动中,孩子兴趣高,很投入,幼儿能跟着集体一起“玩”——唱歌、念儿歌、做游戏,如有吹出大泡泡的泡泡玩具,对孩子观察大与小效果更好,儿歌还可选择简短二句为妥。
托班玩泡泡教案篇六
活动目标:
1、学习揉团和粘贴的基本方法。
2、愿意用白色皱纹纸揉成团,粘贴成一碗白米饭。
活动准备:
1、每组两筐白色皱纹纸,两盘浆糊和两块抹布;。
2、宝宝用书人手一册;。
3、范例大碗一个。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宝宝吃饭》,引出主题。
2、出示范例,了解制作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教师:这是一个大碗,这里有许多白纸,怎样变出一粒粒的白米饭呢?让宝宝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示范揉团一用纸团沾浆糊——将纸团贴在碗里。
3、宝宝操作活动《一碗白米饭》。
宝宝搓纸团,贴在宝宝用书的大碗上,教师巡回观察,提醒宝宝在大碗里贴许多米饭,让碗装得满满的。
4、展示宝宝的操作材料,增强宝宝的自信心。
5、教师:宝宝说:“谢谢宝宝给我做这么多香喷喷的白米饭”,宝宝还说“我们一起来吃饭吧!”
6、教师带领宝宝一起念儿歌《白米饭》。今天这一活动我分两次进行。
第一个活动是让宝宝学习揉纸团。在学习过程中宝宝基本能运用老师教的技能练习,只是宝宝手部小肌肉发展不完善,,多数宝宝不肯自己动手搓,要老师不断提醒和鼓励才动一动。
第二个活动重点学习粘贴,宝宝第一次接触胶水,我重点示范了蘸胶水的方法。可是在活动中许多宝宝根本不按老师的方法,拿着纸团直接按在胶水里。
托班玩泡泡教案篇七
1、理解歌词,初步学会歌曲。
2、听间奏整齐地开始唱歌。
活动过程。
一、律动。
师幼听音乐走进活动室,跟随音乐做各自走步动作。
出发(随音乐有精神踏步)——过独木桥(双脚起锺踮脚尖走)——看见蝴蝶小鸟(碎步小鸟飞动作)——大树很低(蹲下双手叉腰走)——上山坡(身体向后倾双手摆动走)——到公园(到座位上拍手)。
二、幼儿学唱歌曲《泡泡不见了》。
1、倾听并熟悉歌曲旋律。
公园到了,看,小朋友们在吹泡泡玩呢!(播放录音,幼儿欣赏歌曲一遍。)。
提问:听了这首歌,心理感觉怎么样?(开心、好玩)。
2、欣赏歌曲第二遍,教师随歌词出示大泡泡、小泡泡的图谱。(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提问:小朋友在干什么?吹出来的泡泡什么样?后来泡泡怎么样了?(教师用歌词小结)。
教师清唱一遍,帮助幼儿听清歌词。
3、幼儿学唱歌曲。
让幼儿说出自己喜欢哪一句,分句练习。
幼儿学唱歌曲,在间奏处做双手围拢做泡泡吹大动作。(教师在间奏处带幼儿一起做动作)。
三、游戏“大泡泡、小泡泡”。
1、幼儿扮演泡泡精灵,两两结伴手拉手做成“小泡泡”。
边唱歌边根据歌词内容做吹泡泡状,唱到最后一句时,拍一下手做泡泡爆炸的`动作。
2、根据幼儿情况可以三四人或四个人做“大泡泡”。游戏可反复进行。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让孩子在玩玩乐乐中轻松达成活动目标。第一环节幼儿通过看泡泡、说泡泡、捉泡泡的游戏运用身体语言愉悦地掌握了儿歌内容。
第二环节在进行儿歌仿编时通过老师开放式的情境设置和开放式的提问,我们惊喜的发现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思维活跃,,他们畅所欲言,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大胆的说出来,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三环节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在边唱边表演的过程中动静交替,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
但也有一些不足如:在丰富孩子的词汇量上欠缺,还有就是老师在音乐游戏前对孩子许诺到户外去吹泡泡但没有在活动中兑现,活动后续要跟进。
托班玩泡泡教案篇八
1.通过欣赏,尝试用海绵印章在宣纸上印出泡泡。
2.进一步了解国画材料及特性。
3.积极参与集体讨论,愿意大胆尝试。
2.宣纸,颜料(黄、咖啡、绿),颜料盘,棉签,海绵印章。
3.事先绘制小动物吹泡泡为背景的作业纸,人手一份。
1.教师以回忆吹泡泡游戏导入活动,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
(1)引导幼儿回忆玩吹泡泡的游戏。
教师:你们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吗?泡泡是什么样子的?都有哪些颜色?(圆圆的,有红色、蓝色、绿色……)。
(2)出示画有小动物吹泡泡的作业纸。
教师:小动物也想吹泡泡,但它们不是用泡泡器,而是用海绵宝宝。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师幼岁同探索、讨论泡泡的画法。
(1)教师出示海绵印章,介绍作画工具。
(2)引导幼儿用海绵印章印泡泡,并利用儿歌帮助幼儿掌握海绵印章的用法。
教师:海绵宝宝圆又圆,颜料盒里蘸一蘸,放在纸上不要动,吹出的泡泡真好看!
儿歌策略的运动对帮助小班幼儿理解操作方法以及培养作画常规都有很好的.效果。
3.教师交代作画常规,指导幼儿创作。
(1)教师逐一介绍作画材料,提醒幼儿用完后放回原处。
(2)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教师可念儿歌帮助幼儿强化海绵印章的用法。
4.集体欣赏作品,教师评价、总结。
教师:你画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颜色?
托班玩泡泡教案篇九
1.在教幼儿学会儿歌《吹泡泡》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仿编儿歌。
2.能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八幅图画、儿歌录音、泡泡水。
1.教师吹泡泡,引起兴趣。
教师一边吹泡泡一边问:“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在干什么呀?”(在吹泡泡)“好玩吗?”(好玩)“今天老师就教一首《吹泡泡》的儿歌,你们喜欢吗?”
2教师教幼儿朗诵儿歌。
(1)听儿歌录音,欣赏儿歌。
(3)教师出示四幅图画,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提问:星星是什么吹的泡泡?为什么?
雨点是什么吹的泡泡?为什么?
什么是小草吹出来的泡泡?
什么是果树吹出来的泡泡?.
(4)请小朋友看图轻声跟着老师说一遍。
(5)请全体小朋友或个别小朋友生动的朗诵。
3教幼儿仿编儿歌。
(1)出示其余四幅图画(母鸡——鸡蛋;宝宝——肥皂泡;土地——西瓜;青蛙——蝌蚪),请幼儿按儿歌结构仿编。
(2)请大家把仿编的儿歌看图连起来说一遍。
(3)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当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用什么吹出来的泡泡说一说?”
(4)小朋友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发言。
4结束部分。
小朋友你们说得可真棒!让我们到院子里找一找还有什么会吹出泡泡,好吗?(带全体幼儿离开活动室)。
附儿歌内容:
星星是月亮吹出的泡泡;
雨点是乌云吹出的泡泡;
露珠是小草吹出的泡泡;
苹果是果树吹出的泡泡;
我们爱各种各样的泡泡。
托班玩泡泡教案篇十
1.用不同颜色的瓶盖印章在纸上随意印。
2.提高手臂活动的力度和灵活性。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绿水粉颜料。
2.制做的瓶盖印章若干个。
3.a3纸人手一张,教师范画每桌一张。
活动内容。
1.教师出示范画和材料,用游戏的`情境引发幼儿的兴趣。
____今天我们要表演小鱼吐泡泡,用什么来表演呢?
2.教师示范,幼儿观看。
____小鱼的泡泡吐在哪里呢?
_____换种颜色,再画。
3.幼儿自由印,教师指导。
4.集体欣赏。
____红泡泡,绿泡泡,大泡炮,小泡泡--------许多泡泡真漂亮。
1、小熊猫吹泡泡。
2、托班综合活动:小鱼追泡泡。
4、会变的泡泡(美术)。
托班玩泡泡教案篇十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团纸黏贴的技能。
2、引导幼儿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团纸黏贴。
3、感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泡泡底纸(4a纸一半大小左右),彩色皱纹纸裁成小方块若干。
2、泡泡枪。小黑板。
3、小筐若干,浆糊。
4、一个大泡泡背景墙,上有反粘透明胶带。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组织幼儿围坐成圆圈,带领幼儿在圆圈内玩泡泡枪(1-2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是圆圆的,大小不等的。
二、教师示范并讲解如何团纸黏贴泡泡。(在小黑板上演示)。
1、教师组织幼儿围坐成半圆。
2、出示一个泡泡作品,提问:这是什么呀?
“今天我们就来自己动手做漂亮的`泡泡好吗?”
3、示范用一张皱纹纸团成小球放到浆糊里蘸一蘸,粘到泡泡底纸上。老师可以一边动手一边念儿歌:捏一捏,捏一捏,捏成一个小球球,亲一下,亲一下,泡泡飞上天!
4、按上述方法依次粘满整个泡泡底纸。
三、自己动手粘泡泡。
1、组织幼儿围坐在桌子边上,自己动手试一试。
2、鼓励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团纸黏贴泡泡。要求:要粘满整个泡泡。有困难的宝宝要请老师帮助。
四、“大泡泡、小泡泡”飞上天。
“小朋友,你的泡泡做好了吗?请你举起来给老师看看!嗯!真漂亮!现在请我们宝宝把你做好的泡泡送上天好吗?”
引导幼儿把泡泡粘到墙上的大泡泡中去。
五、结束。
“小朋友,你们看,我们做的泡泡漂亮吗?下次我们再来做这漂亮的泡泡好吗?”
托班玩泡泡教案篇十二
活动目标:
1.能大胆选择色彩学习用印章印画,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2.初步学习互相欣赏作品,并试着用语言描述泡泡。
3.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1.能大胆选择色彩学习用印章印画,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2.初步学习互相欣赏作品,并试着用语言描述泡泡。
3.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画有小鱼的背景图人手一张。范画一张。
2.收集若干大小不一的瓶盖等作印章,颜料若干盘,抹布。
3.《小鱼游》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吹泡泡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导入活动。
二、出示范画。
师:快看快看,小鱼吐出了好多的泡泡!宝宝们仔细的看一看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幼:圆形。
师:小鱼吐的泡泡都有哪些颜色呢?
幼:红色、黄色……。
三、教师示范讲解。
师:你们想不想印?幼:想。
师:老师呀,也想印,让我先试试好吗?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瓶盖)。
师:今天呀我就用瓶盖来变魔术,变出小鱼的泡泡。手拿瓶盖小宝宝,颜料里面亲一亲,小鱼嘴边摁一摁,一个泡泡吐出来。(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作出示范)。
师:泡泡印好了,宝宝们,你们看,泡泡漂亮吗?幼:漂亮。
幼:好看。
师:老师为宝宝们准备了瓶盖和颜料,宝宝们印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如果小手不小心弄脏了,可以用毛巾擦擦手。印完后瓶盖要放回原来的盘子中,不要放错哦!知道了吗?印的时候摁一摁,泡泡才会漂亮哦!好了,找一个座位坐下来,我们开始吧。
托班玩泡泡教案篇十三
1.在说说玩玩中学唱歌曲。
2.体验和朋友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有过吹泡泡的经验。
1.你们吹过泡泡吗?喜欢吗?
2.泡泡会飞到哪儿去呢?
3.教师小结。
1.你们有没有听过泡泡说话的声音?
2.泡泡可能在说什么?
3.幼儿学学泡泡说话的声音。
4.教师小结。
1.教师范唱。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幼儿尝试分角色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