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蚂蚁记范文(21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对过去的经历进行全面和客观的回顾。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总结的重要性,我们特地准备了一些相关范文供大家参考。
观察蚂蚁记篇一
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些关于蚂蚁的资料,都说蚂蚁是最棒的,日记。可我并不觉得,我觉得蚂蚁很可恶。
一天上午,我和小伙伴出去玩。没走多远,就发现了一窝蜂似的小蚂蚁向我们涌来,我和小伙伴连忙冲过去踩。可万万没想到蚂蚁会从脚上爬到衣服上,然后就咬一口,射进了蚁酸。我和小伙伴好不容易才把蚂蚁弄下来,就像人从万丈悬崖上摔下来。我再看看皮肤,这一个包那一包,疼死了。现在我只敢骑单车压扁它们。
有一天,我在阳台上检查种的菜。忽然,我发现了一只小蚂蚁在毛瓜叶上爬来爬去,准备吃毛瓜叶。我气极了,连忙拿起武器去除掉蚂蚁,可怎么样也不行。我急了,用大力气,终于除掉了蚂蚁。
春天的风光是多么美好。有一天,我跑出去观察花朵。有丁香花、桃花、紫丁香……看着看着,我发现了一只蜜蜂在花蕊一动不动。我正想走开,脑里产生了一个奇怪的疑问:小蜜蜂为什么一动不动?走近一看,又是一只讨厌的小蚂蚁。我仔细观察,只见小蚂蚁不停地吸着蜜蜂采的蜜,小蜜蜂怎样搞也不行。想到这儿,我仿佛看到人们没有蜂蜜喝的情景,就唉声叹气。
唉,这些可恶的小蚂蚁,我真讨厌它!
观察蚂蚁记篇二
不到一会儿,一只贪吃的小蚂蚁从洞口缩头缩脑的爬了出来,看来它是嗅到了糖的气味,它避开了盐盒和青椒盒,直向糖盒爬去。只见它快速地向糖盒上面爬去,并用它头上的触角碰了碰糖,似乎是在证实这糖是真是假?然后就急急忙忙地爬回洞去。我想它要做什么呢?原来小蚂蚁是通风报信去了,一眨眼的功夫,一大群蚂蚁争先恐后地奔向糖盒。还有的蚂蚁没有奔向糖盒的方向,而是去邀请其它同伴去一起分享美食,它们靠触碰触角来传递信息,好像在说:“那里有好吃的糖果,我们一起搬回洞穴吧”!我明白了,原来蚂蚁喜欢吃甜食呀!
通过这次试验,我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明白了蚂蚁在行动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信息素”会引导其它蚂蚁行走相同的路线,而且蚂蚁还懂得分工合作,使我明白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真是一群可爱的小蚂蚁啊!
观察蚂蚁记篇三
楼梯口阴凉的地方有许多蚂蚁,尤其是下雨前,总是有成群结队的蚂蚁在紧张的忙碌着,它们到底在干什么呢?我很好奇。
早晨,天又阴了下来,我连忙跑下楼,果然,我看到了一群蚂蚁,像一条长长爬动的黑色链条。我悄悄地走近一看,小家伙们正搬着东西呢!只见有的蚂蚁在搬着幼虫,有的蚂蚁搬着大米粒,他们像一支受过训练的部队一样,井井有条的在劳动着。
这时刚好碰巧碰到了刚要出门的爸爸,他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亲切地告诉我:“要下雨了,小家伙们正在搬家呢!”哦,我恍然大悟,原来蚂蚁在把家往更安全的地方搬,生怕大雨冲坏了它们的家呀!我随手扔了一小块饼干给它们,有一只蚂蚁发现了,它爬过来,又是推,又是拉、饼干丝毫没动,它只好调回到蚂蚁群中,不一会儿,它领着一群蚂蚁来到了饼干旁,它们又开始行动起来,有的推,有的拉,很快饼干就被运到了新家里。这是一支多么团结的队伍啊!
观察蚂蚁记篇四
以前我只听说蚂蚁有力大无穷的特点,而且蚂蚁爬到人的身上会很不舒服,可是今天我却对蚂蚁有了新的认识。
过了几分钟,可能蚁后真的闻到了香味,然后指挥蚂蚁士兵们训练有素地向我脚边爬,快爬到时它们停了下来,围成一圈,我想:蚂蚁们是在一起想办法吗?不一会儿,小蚂蚁们用自己的`身体搭成了一个梯子,然后蚁后缓慢地爬上梯子去拿面包渣,疲惫不堪地蚁后终于快爬上去了……这时我轻轻地把蚁后推倒了地上,只见,从地上爬起来的蚁后和士兵们都围在我的鞋子边急得团团转。我觉得它们实在很可怜,于是就把面包渣分给它们吃了,最后蚁后和小蚂蚁士兵们一起欢快地回到了洞里。
通过这次,我发现原来蚂蚁非常善于团结协作,真值得我们学习啊!
观察蚂蚁记篇五
我对蚂蚁很好奇,有很多疑问,我想知道蚂蚁究竟喜欢吃什么食物,于是我叫上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来协助我。
我和我的爸爸去找蚂蚁洞以及,我的妈妈准备材料。
中午,我和我的爸爸出发了,到了柴火间前面那块空地,发现了第一群蚂蚁,我判断它的巢穴一定在柴火间那里。果然,我看见它们的大部队都把一只死苍蝇往柴火间里抬,于是我们发现了蚂蚁的巢穴。
我们叫我的妈妈把材料拿下来后,我的爸爸以为材料表里有碎肉屑,就去肉铺拿了碎肉屑,结果实验失败了。
我们不气馁,又开始了第二次实验,这次我们把材料准备好了,也十拿九稳、胸有成竹了,所以,实验成功了,结果表明:蚂蚁喜欢吃甜食类,不喜欢吃盐之类的。
从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十拿九稳。
观察蚂蚁记篇六
今天,我在院子里。要引出蚂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左思又想,上看下看,无意中,我在地上发现了一只带有“香味”的蜘蛛,我把只把那带有“香味”的蜘蛛拖到蚂蚁洞口,一只蚂蚁似乎闻到“香味”就出来搬食物,我把握机会,发现蚂蚁有三个结,三节都是椭圆型的`。它有六条腿,头上有两只触角,总回用触角碰对方我想:他们一定是在谈话。那只弱小的蚂蚁用了吃奶的力气也搬不动。
忽然,他转个身怕回洞里去了,“难道它要放弃?”妈妈对我说:“它回去搬救兵。”果然,从洞口出来好几个蚂蚁大将来搬蜘蛛,每只蚂蚁都好像再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它们齐心合力,终于把蜘蛛搬回了家。
这次,让我懂得了: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观察蚂蚁记篇七
我对蚂蚁很好奇,有很多疑问,我想知道蚂蚁究竟喜欢吃什么食物,于是我叫上爸爸妈妈来协助我。
我和爸爸去找蚂蚁洞以及,妈妈准备材料。
中午,我和爸爸出发了,到了柴火间前面那块空地,发现了第一群蚂蚁,我判断它的巢穴一定在柴火间那里。果然,我看见它们的大部队都把一只死苍蝇往柴火间里抬,于是我们发现了蚂蚁的'巢穴。
我们叫妈妈把材料拿下来后,爸爸以为材料表里有碎肉屑,就去肉铺拿了碎肉屑,结果实验失败了。
我们不气馁,又开始了第二次实验,这次我们把材料准备好了,也十拿九稳、胸有成竹了,所以,实验成功了,结果表明:蚂蚁喜欢吃甜食类,不喜欢吃盐之类的。
从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十拿九稳。
观察蚂蚁记篇八
我家门前有一棵树,树下住着两窝蚂蚁,分别是大蚂蚁和小蚂蚁。
这天,我正在树旁津津有味地吃着纸杯蛋糕,一不小心掉了一小块到地上。不一会儿,闻到蛋糕香味儿的蚂蚁们纷纷跑出洞口,奔向那块蛋糕,狭路相逢勇者胜,于是,一场大战便爆发了。而我这个罪魁祸首却在想:大蚂蚁身形有优势,肯定会把小蚂蚁踩扁。
果然,大蚂蚁先发起了进攻,小蚂蚁却左躲右闪,好不容易才躲过一劫。渐渐地,小蚂蚁开始撤退了,然而我却发现,还有一部分不甘心丢掉美食的小蚂蚁开始“不自量力”地反击了。它们几个团结在一起,去围攻一只大蚂蚁。它们有咬头的,有咬腿的,还有咬肚子的.……战争持续了十几分钟,令我惊讶的是,大蚂蚁居然毫无招架之力,连连败退。看到此番情景,小蚂蚁非常得意,直接奔向战利品,一起搬进了窝里。
目睹了这一切的我简直难以置信,为什么大蚂蚁伤亡惨重,而小蚂蚁却能在窝里享用美餐呢?带着疑问,我来到了姐姐房间,翻出了那本《昆虫记》。原来,当大蚂蚁咬东西释放出的汁液中有叶酸,虽然有着刺激性的气味,但是无毒;而小蚂蚁咬东西释放出的液体中含有蚁醛,不及有刺激性气味,而且有毒。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自然界的奥秘真是无穷无尽,我今天可算是开了眼界,看来以后要多读书,要不然连“打架”都看不懂了。
观察蚂蚁记篇九
我很喜欢,让我们看一下蚂蚁吧!
蚂蚁的头上面有两根小小的触角,一双圆圆的眼睛,还有一对像小钳子的触角,钳子是专门用来捕获“猎物”的。蚂蚁的`胸上面有3只足,胸比头大,但比头细。蚂蚁还有腹部。腹部包括胃和肛门。
蚂蚁的头是水滴状的,胸是立体的呈圆状的,腹部和头部的形状一样。小蚂蚁像一粒黑芝麻,是黑色的,很小很小。
蚂蚁是群居动物,是一群一群,或一个家族生活在一起,它们工作分得细,平常见到的是工蚁,洞里住着蚁后,蚁后负责繁殖后代。
有一天我看见一只蚂蚁在走动,走到一个地方,看到一粒糖,于是它过去它用脚碰了碰,又回去了。过了一会,一大群蚂蚁来了,它们爬上去用脚固定在糖上,用它们的嘴来吃糖,几小时后,就吃了一大半。
真有趣。
观察蚂蚁记篇十
家中新搬来一盆植物,别看长得又高又大,可给家中惹了一地的蚂蚁!我灵机一动,在大植物周围撒了几小块面包,引出蚂蚁,把它们放生,顺便看看小蚂蚁是怎样进食、通讯的。
我耐心地蹲着,等待小蚂蚁的到来。终于,一只小小的蚂蚁来了,它爬到面包旁,先是动动触须,又在面包周围走了走,似乎有些迟疑:天上掉下的面包?太突然了吧!我死死地盯住它,屏息凝视,生怕我的呼吸和一举一动惊扰了它,让它闻到人类的气味。
那只小蚂蚁钻到面包底下,也许是想把它举起来,或造个“屋子”吧!可是,它一直不出来,我等得不耐烦了,又把目光转移到其它蚂蚁身上。
这时,一只身材中等的黑蚂蚁把我吸引住了。它的目标是我正前方那块较大的面包块。它先“闻了闻”又爬上去,似乎咬了一口,又下来,它好像不想独食似的,去叫伙伴了。但也许就是那么一瞬间,那块大面包块上爬了许多黑蚂蚁。
皇天不负苦心人,原本黄灿灿的面包块瞬间变成了“黑煤”,看它们吃得津津有味,我的嘴巴也情不自禁地动了起来。嘿,蚂蚁成了我的“宠物”啦!突然,我看到有两只蚂蚁“侦察员”在面包旁走来走去,似乎在警戒“可口的陷阱”,其中一只闻了闻,走开了。我着急起来,但不动声色,继续观察。那蚂蚁若无其事,但有目的地走着,碰见一只蚂蚁,停了下来。我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要停下来呢?它们停下来,是要做什么?我探头仔细看了看,原来它们在用前足摆弄触角呢!那样子像是在比美,像是在交流:“快去尝尝吧,那边美味的蛋糕,味道棒极了!”又像是在警戒着:“报告长官,前方发现美食,目前还未鉴定出是否有可疑气味,但居民们都在啃食、搬运,请您勘察并品尝!”
除了观察,我还用查资料的方式,了解了蚂蚁能抬起比自身重好几倍物体的原因是:它们的嘴中有“月牙形”的大牙,大牙很有力量,能钳或咬住大物体。并且蚂蚁后腿上能分泌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使得一只小小的蚂蚁都能抬起一只死蜜蜂。
这真是一次有趣的观察实践,不仅让我长了知识,还让我知道要学习小蚂蚁团结友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观察蚂蚁记篇十一
今天,我吃完午饭后,闲的没事干,只好蹲在我家院子里看蚂蚁打发时间。
刚开始,我在一个蚂蚁洞旁边等着他们出来。于是我边看蚂蚁有没有出来,边观察蚂蚁洞。
蚂蚁的家是一个大概和是一个手指的粗细,周围还有许多没有搬进洞里的食物。
过了一会儿,妈妈开始收集起了苋菜种子,蚂蚁们也出来了,我原以为他们是出来搬没搬回去的食物的,结果,万万没想到,他们是向妈妈的种子奔去的!紧接着我就跟上去看他们怎么搬食物。在路上,小蚂蚁还时不时地回头望一眼。
几分钟后,小蚂蚁终于到了妈妈的脚下。为了看小蚂蚁搬菜籽,我抓了一把菜籽壳放在地上,于是小蚂跑向菜籽壳,用它的嘴夹起菜籽壳好像在看里面有没有东西。过了一会儿小蚂蚁终于找到了一籽,夹着它走回了家。
从前我认为小蚂蚁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动物,可我观察了蚂蚁才知道他有这么多我不知道的生活习性啊!
观察蚂蚁记篇十二
昨天,弟弟来我家玩,他吃饼干像漏嘴巴,好多碎屑掉在地上。
今天早上,我去丢饼干屑的时候,发现草坪上有一支队伍,这支队伍组成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我趴下去一看,原来是一群蚂蚁。他们长得真有意思,头和屁股大大的,腰却才一点大,让人觉得像一个个微型哑铃。
我把那些饼干屑放在离蚂蚁群不远的地方。咦!蚂蚁真灵活,一闻到饼干的香味就有蚂蚁从队伍里爬了出来,爬到了饼干屑旁,围着饼干屑绕了一圈又一圈,然后又爬到饼干屑上。接着,又有五六只蚂蚁爬了过来,跟前面的蚂蚁碰了一下触角,好像在商量什么。大约过了一分钟,这些蚂蚁一起上去把大的饼干屑分开,它们每只头上顶着一块饼干屑。过了一会儿,一支“庞大”的队伍把所有的饼干屑带回了洞。
通过今天的观察,我知道了集体的力量是那么的强大,难怪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观察蚂蚁记篇十三
又是无聊的一星期,我像往常一样早早地写完了作业,快到五点了,我下了楼准备找伙伴们玩耍,下了楼一缕刺眼的阳光透过我的视野,我想:不错,是一个“玩”的好日子。我哼着歌边走边摘一些花花草草。到了小区的花园时,一群蚂蚁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急忙回家拿了个凳子坐在这里看了起来,一次神奇的发现就要开始了!
我看到:有两群蚂蚁他们声势浩大,似乎进行着激烈的搏斗中,每一个队的前方均站着一个庞大的蚂蚁,我想因该是队长吧,他们默不作声的样子让我感到极为好奇,我随手拿起一个小石子丢向他们,他们转身看着我,我下得退到大树后面,他们又恢复了以往的宁静,突然,其中一对的队长好像生气的大吼一声,然后双方队员纠缠在了一起,没过多久,两队的人数已经所剩无几了,突然走出来一个十分娇小的蚂蚁,队两队说了些什么,他们立刻就不打了,我想他应该这样说道,和平年代注重的是幸福,快乐,而不是为了芝麻大小的事情纠缠的你死我话,这样的结局谁愿看到,这也是告诫我们,我们要以热情的心态做每一件事情。
观察蚂蚁记篇十四
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这次我追随的是一只小小的,人们认为不起眼的小蚂蚁。我是在我家的楼顶发现它的。我的目不转睛地看着它,它在几个很大的柱子中间打转——这是几个花盆,不时停一停又走一走,好像已经寻找到食物了,又好像在转转触角问同伴找到食物没。几经周旋,突然它在一处角落停了下来。原来是发现了一块面包。
它走出去跟同伴们转转触角,很快这些同伴们。就跟着它去搬面包了,他们抬起来又放下去,好像人手不够。其中一只蚂蚁跑出去,不久它又带着很多蚂蚁过来,它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地把面包抬到了一个小洞的前。但好像面包太大抬不进洞里这下我可替它们着急啦!谁知它们派了几个人看守着面包,剩下的人就进去了洞里去,随后它们好像请出来了蚁后,后来他们把很多蚂蚁都叫过来了。它们围在一起,好像在讨论着什么,然后蚁后去吃面包,等到蚁后吃饱了,剩下的蚂蚁们兴高采烈的把剩下的面包一扫而净。
我们平常见到的蚂蚁身长大约1—2厘米,全身黑色或棕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长长的触角和六条细长的腿,它的腿就像六根黑色的带子支撑着蚂蚁的身体。我曾经看到一则科学小故事,说蚂蚁从高空掉下来也不会死。因为蚂蚁从高空落下来的时候,它的`六条腿都张开,减慢了下落的速度,所以它就不会被摔死了。看来它们也会利用降落伞方法,多聪明的蚂蚁啊!别看蚂蚁长得不引人注目,但它是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我觉得它是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动物。
妈妈曾经给我讲过一个关于蚂蚁的故事,说蚂蚁遇到森林大火时,它们会聚集起来抱成一团,变成一个巨大的蚂蚁球从山上往下滚,在滚动的过程中,外面的蚂蚁被大火烧得劈劈啪啪地响,被烧死后不断地掉落下来,蚂蚁球越来越小,但最终总会有蚂蚁能成活下来,蚂蚁就是依靠这种牺牲自我的方式使蚂蚁家族得以存活下来的。听了这个故事后,我更加喜欢它们。也更喜欢去观察它们。一次,我把面包渣放在离蚂蚁洞穴不远的地方,一只蚂蚁发现了,它先是用腿试探一下面包,又围着面包转了两圈,好像在说:真幸运,这家伙好大哟,我得赶快回家报信去,于是它沿着来路回去,蚂蚁钻进窝后不久,就会出来几只蚂蚁,沿原来的路线向有面包的方向爬去,爬到半路,有的蚂蚁会转回去,在路上碰到别的蚂蚁,它们会用触须交谈。因为面包较大,不一会儿,从蚂蚁窝到面包之间就来了一个蚂蚁“军团”。看得我目瞪口呆。真实让人难以想象。
蚂蚁真实一种神奇得小动物,我很喜欢它!
观察蚂蚁记篇十五
我的。
课余生活。
丰富多彩。我喜欢画画、游泳、打羽毛球……但我最喜欢的是观察各种小动物。
今天,我写完作业后下楼去花坛边寻找小蚂蚁的身影。来到花坛边,我看见一群小蚂蚁正在地上爬来爬去,似乎是在觅食。于是,我把手上准备好的饼干,小心翼翼地放在其中一只小蚂蚁的身边,看它们是如何反应的。只见这只小蚂蚁先用触角,很小心地碰了碰这么一块突然出现的饼干,然后试着拖了拖饼干,但可能是饼干对于它来说是有点重了,小蚂蚁没有拖动。这么美味的食物,放弃自然是觉得可惜吧,于是小蚂蚁又尝试着拖了几次,可饼干还是一动不动。这时,周边的蚂蚁们都可能闻到了食物的美味,陆陆续续爬过来了,越来越多,不一会,就聚集了好多好多蚂蚁。这些蚂蚁们围在饼干的周围,咬得咬,拖得拖,饼干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被挪动了,一点点地被拖回到了蚂蚁洞里。
观察蚂蚁记篇十六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观察蚂蚁,老师今天带我们去观察蚂蚁,蚂蚁喜欢干燥和有阳光的地方,所以,我们全班去了前操场,观察蚂蚁。
捉蚂蚁
我们小组很快就在一颗砖块的漏缝找到了一个蚂蚁洞,而且,还是黑蚂蚁的巢穴,我们往里面弄了些了一些水,蚂蚁有好多都出来了,其中,有一只蚂蚁比其他的大好多,我猜它是蚂蚁的国王吧!我把一张爬山虎的叶子放上去蚂蚁就都上就来了,我轻轻一抖蚂蚁全都掉下去了!
观察蚂蚁的外形
我拿上我的放大镜一看,蚂蚁腹部底下尖尖的,好像是毒针似的,还有它的触角,轻轻一碰好要断了似的,它的一对大腭,好像都能咬断钢铁。蚂蚁的胸不的连接口,我们把那哒一吹,那连接口就东倒西歪的。
研究蚂蚁的食性
我们把蚂蚁放在食物的中间,我们都盼望蚂蚁吃苹果,可是,蚂蚁偏偏往芝麻糖的地方走,
有些蚂蚁还被糖粘住了。蚂蚁有的还在为一块地打架呢?
观察蚂蚁下雨时的反应
我们小组的人,往里面洒了一些水,蚂蚁们都开始往上爬,蚂蚁们都只顾着逃命,都不顾不着上搬用食物了,当蚂蚁们觉得安全的.时候,就又开始打架了。
感受
看了蚂蚁的所有反应,我明白有些是,是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去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观察蚂蚁记篇十七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外公家,在那,我发现了一只小蚂蚁,就和妈妈捉了几只苍蝇给小蚂蚁吃,那只小蚂蚁把我们给它的苍蝇吃了几口,就一个人搬,才搬动了一点点的路程,它就不搬了,走了。我想应该是去找它的伙伴来帮忙了吧?1分钟、2分钟、3分钟……5分钟过去了,小蚂蚁还是没有来。
又过来1分钟,只看见那只小蚂蚁自己回来了,它又在苍蝇上咬哇、啃哇,想搬可又帮不动,紧接着,一只、两只、三只……更多的蚂蚁跑出洞来,帮忙搬苍蝇,还不到一个小时,苍蝇就全被搬进了洞,为什么它们搬得动,又那么快呢?是因为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并且要团结,大家要齐心协力,才能把更大的食物搬回洞里。如果它们不齐心协力,估计晚上都不能搬完呢!
观察了这次蚂蚁,我知道蚂蚁虽小,但团结起来连一只巨大毛毛虫都搬得动,真正体会到了人多力量大呀!
观察蚂蚁记篇十八
今天我和我的好朋友王安琪一起出去玩,忽然看到了地上的小蚂蚁,王安琪妈妈说:“咱们来看看这些小蚂蚁吧!”
我和王安琪蹲下来,仔细观察起小蚂蚁来。
我数了数,有三个蚂蚁窝。蚂蚁的窝好像都是用一粒一粒的小沙子组成的,中间有个小洞洞,洞洞周围全是沙子,蚂蚁们就是从这个洞进出的。
小蚂蚁们的窝正好在人行道的这一边,它们需要去那边的草丛里找食物。小蚂蚁们沿着砖头的缝隙走,缝隙好像就是它们的公路。那“公路”弯弯曲曲的,好像迷宫。小蚂蚁们很有秩序地排成一队,一般都没有出队的,可是有极个别的还是出队了。
我用手轻轻捧起一只小蚂蚁,仔细地看。我发现小蚂蚁身长大约是两毫米,有六条腿、两根触须,当蚂蚁见面的时候,就会用触须互相碰一碰,就算问个好了。蚂蚁有一个大大的头,尾部有点尖,但是头部和尾部都比身子大。小蚂蚁慢慢爬到了我的胳膊上,好痒啊!
我发现一只小蚂蚁用嘴咬着一大块食物从草里出来了,好像在哼着歌呢!
走着走着,它碰到了另一只小蚂蚁,它们互相碰了碰须须,那只小蚂蚁好像说:“你看,我找到了一大块食物!”
另一只蚂蚁说:“你真棒!”
那只小蚂蚁来到蚂蚁窝前,“哧”一下子从洞口滑了进去。它今天可是满载而归了!
我不知不觉看了好久,等我站起来的时候,腿已经蹲麻了!
观察蚂蚁记篇十九
:0老师。
今天,我又蹲在蚂蚁洞穴前,不停的发呆。
一只只蚂蚁从我眼前经过,每个蚂蚁都满载而归。突然,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个猎物—一只死了的小虫,它用力的往后拉,可是拉不动,便飞快地赶回蚁穴,不一会,一只运输小队跟着那只蚂蚁,找到了那个小虫,它们爬到虫子下面轻松的抬了起来,很快,它们便把战利品运回了蚁穴。
我一直看着蚁巢,仿佛自己也进到里面。蚁巢里,一个个勤劳的蚁民在搬运粮食准备过冬。走进蚂蚁村,家家户户都点起了炊烟,菜香味弄的满村飘香。
走进蚂蚁王宫,一片繁华更是令我目瞪口呆......
蚂蚁们爱劳动、团结友爱,真是我们的好榜样。
这就是让人不起眼的蚂蚁。
:0老师
观察蚂蚁记篇二十
我从小特喜欢妈妈给我讲《昆虫记》,知道很多小虫子的故事,特别有意思,我长大了想当一个法布尔那样的昆虫学家。
我们楼下有很多槐树,槐树下住着很多蚂蚁,我经常跑去观察。今天中午,我又请妈妈下楼一起到槐树下观察。发现了很多小蚂蚁和几个蚂蚁洞。可是,这里的`洞又小又硬,没法挖。又跑到西边的槐树下寻找。呀!这里有好多蚂蚁洞,还有更多蚂蚁爬来爬去。“妈妈!快来!”我赶紧叫道。妈妈过来了,我们一起观察这棵树下的小蚂蚁。
光树根底下就有16个蚂蚁洞呢!我发现这边蚂蚁个头大,颜色浅,爬行快。很奇怪,这些蚂蚁总在树上爬上爬下,它们都在干吗呢?我仔细观察,发现它们总是按着一定的路线上来下去,只要碰面只要把触角轻轻一碰,马上轻巧饶开了,谁也不抢行,谁也不挤着谁,非常有秩序。顺着它们的爬行路线,我们在树干的中间部分又发现了好多木屑,这里也有小蚂蚁的洞,木屑就是小蚂蚁挖洞运出来的,真有意思,它们还能在树上居住呢。
我又看到几只蓝色小蚜虫从树根往上爬,小蚂蚁们过来过去也不抓它们,我把蚜虫推到蚂蚁跟前,蚂蚁还是绕道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起常识老师讲过,蚂蚁和蚜虫是好朋友,蚜虫送蜜给小蚂蚁吃,小蚂蚁就保护蚜虫不被七型瓢虫吃掉。我想明白了:一定把是蚂蚁把做好蜜的蚜虫带回洞,小蚜虫把蜜送给小蚂蚁后,蚂蚁就不管它们了,它们只能自己慢慢爬回树上去。这对爬行缓慢的蚜虫来说,可是个长途旅行了。我觉得小蚂蚁太自私了,它们挑蚜虫多的树下、树上居住,就是为自己能更多享受小蚜虫的甜点呀!
我今天的观察很有收获,我很开心!假期里,我还希望能认识更多的昆虫,了解它们,和它们交朋友暑期最快乐的事。
观察蚂蚁记篇二十一
暑假里的一天,我早晨起床后,一出门就看到墙角有一只蚂蚁正在爬行。
它们把昆虫抬到了洞穴门口,门太小了,抬不进去,它们只有在外面将昆虫美餐了。
到了中午,我吃过午饭后,又来到了蚂蚁家门口,让我大吃一惊的是,那只大昆虫只剩下一张外皮了。
第二天,我抓了一只蚂蚁,把它带到了离它家有点远的地方,然后又把它放下,我想看看蚂蚁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家。只见蚂蚁爬了几步,又低着头,好像在闻自己的气味。我用口香糖在小路上刮了几下,蚂蚁闻不到自己的气味,一下子就开始着急了,结果迷路了,从而证明蚂蚁因为闻不到自己的气味回不了家。接着几天,我进行四次观察实验,情况完全相同,呀!这真有趣,每天午后,我更喜欢观看蚂蚁的动静了。
记得又有一天,天空中乌云密布,大雨即将来临。我常听老人讲:“蚂蚁搬家,冲走菩萨。”我还从《三峡农谚》中看到“蚂蚁搬家不用问,上搬有雨下搬晴……”当我看见一群蚂蚁嘴里衔着像白饭粒一样的东西,也有的衔着菜叶,来来去去地往高处搬家。不一会儿,大雨果然“哗啦哗啦”地下了起来。夏天的雨,说下就下,说停就停。顿时雨过天晴,它们又快速地搬回原来的家。我平时看过书上画的图,蚂蚁的洞穴是弯弯曲曲的通道。于是,我顺手抓住了一只雌蚁,还进行了仔细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