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杠杠的说课稿大全(19篇)
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写总结的过程中,可以参考相关的模板和范文,但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真实性。我们汇总了一些关于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
初中物理杠杠的说课稿篇一
20xx中考物理考纲中列出了初中阶段的14个基本实验中电学实验7个: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测量、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动机的原理、如何产生感应电流。要求:能说明其实验原理、所需要的主要实验器材;均在实验室动手做过;能规范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理解基本的实验步骤,以及如何得出正确的结论等。
而现状是:九年级学生对电学实验比较“怵”。所以有必要安排一节专题复习课。
根据对近几年来的中考物理试题分析,实验探究题始终是中考中必考的一个题型,这也正体现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实验探究能力的掌握要求。实验题考查题不仅突出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考查,同时还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对学生分析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几年来我市中考实验探究题的分值都在20分左右,本专题主要考查以下四种类型:
1.基本实验的考查。
通过例题来体现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及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2.电路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如电压表没示数:电压表以外发生断路或电压表以内发生短路;电流表没示数:电流表以外发生断路或电流表被短路。
3.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总结规律。
重点培养学生物理研究方法及分析论证的能力。
4.根据要求设计实验。
重点对测量性与探究性两类实验进行复习。包括源于课本和课外内容的探究实验。
近年来中考实验探究命题改变了过去重结论轻过程的考查状况,已把重点转移到了对探究实验过程的考查上,把考查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做出猜想和假设的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评估的能力等作为考查的主要内容,有一定的难度。
在所有的考查题型当中,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源于课本的测量性、观察性和探究性实验,大多数学生会做,不容易丢分;但课本实验的变形题、创新类的探究题,相对考查难度较大,这也是考生最易失分,失分最多的题型。
针对学生以上现状,采取的对策有:
1、搜集考查内容,全面复习。
深入研究今年中考物理说明中12个主题考点要求,找出源于课本的实验探究的考查内容,全面归纳所考查的探究性和测量性实验的主要步骤,全面温故所考查实验探究的七大环节。今年本专题考查内容围绕7个考纲规定的基本实验,补充了2个实验。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对经常考的电阻和电功率的测量重点复习,对探究性实验的七个环节,特别是研究方法及分析论证等环节,力争突破难点。
3、对比复习,找出异同。
教材的很多实验的知识点是互相联系的,往往被融合到一起考查到。比如“伏安法测电阻”、“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两实验设计,实验电路图等大致相同,但两个实验的原理不一样,实验中的操作环节与要求是有所不同的,要区别对待。
4、理论复习与结束的实验操作相结合。
将物理中考的实验探究内容,与实验操作考试相结合进行复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各个实验探究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1.时间安排。
1课时。
2.复习方法。
在第一轮全面复习课本物理知识,包括实验内容后,进行第二轮专题复习,在实验与探究专题复习方面:
重点针对近几年安徽中考的实验与探究题精选择8个实验探究题,围绕考纲,进行逐个分析,让学生领会这类题的特点,并掌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
初中物理杠杠的说课稿篇二
由于本节课是基于活动教学观而进行的教学设计,下面我将简单介绍一下活动教学观。活动教学观以“以活动促发展”为教学的指导思想,认为“活动”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特殊的活动过程,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构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对知识、技能、策略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活动教学观是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根本目的的教学观。活动教学观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突出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索发现的学习,强调学生独立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重视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和系统化。
在活动教学观的指导下,通过对教材以及学生分析,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进而组织教学活动,具体的教学过程分为:创设问题情境、组织问题解决、引导知识整理、指导练习应用、提供反馈评价。首先,我来说一下我对教材的分析。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一共由三章组成,即: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三章又分为水溶液,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沉淀溶解平衡,离子反应四节内容,而处于第二节第二大块的盐类的水解知识在高中化学学习中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因为盐类水解的学习可以加深对强弱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等知识更深的理解,同时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进一步认识。并且盐类水解是继弱酸、弱碱及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还可以进一步指导高三有关电解和物质的检测等知识的学习。
结合之前所学的化学平衡的原理,化学平衡的移动,水的电离平衡以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知识,学生具备了分析溶液中各种离子水解平衡的能力。另外,学生经过高中两年的化学学习,其独立学习的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理性认识能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
b.初步掌握盐类水解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参与实验探究,学会控制变量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b.通过师生交流讨论,学会分析和归纳,体验逻辑推理和综合归纳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实验,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b.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类水解反应。
1.首先呈现问题: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呢?是否一定显中性?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带着因疑惑引发的激情和想要解决问题的迫切心情参与课堂活动。
2.紧接着,进行分组实验。当学生们发现实验结果与其想象的盐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时,就引起了认知冲突,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并让学生获得盐的水溶液不一定显中性的感性认识。
3.在实验之后,自然会得出三个问题:为什么有的盐溶液会显酸性或碱性?盐溶液显酸、碱性有何规律?我们如何表示盐溶液显酸碱性的过程?而这正是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整个教学环节一,都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预期,明确任务。
4.接下来进行教学环节二,首先,教师提出问题:向水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溶液中会发生哪些变化?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溶液中,水可以电离出……醋酸钠可以电离出……再依据碰撞理论,学生可以顺利想到溶液中将形成弱电解质ch3cooh,再考虑到ch3cooh的生成使溶液中c(h+)减少,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致使溶液中c(oh-)c(h+),于是溶液显碱性。
5.在问题2解决后,再让学生自己分析氯化铵、氯化钠固体加入水中后,溶液所发生的变化。由于在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与合作分析出醋酸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之后,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分析盐类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的能力。此时问题3的提出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促进新知识的掌握。
6.经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学生对盐类水解有了自己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尝试给出盐类水解的定义。再经过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盐类水解的本质。
7.然后提出问题4盐类水解有何规律?学生根据盐类水解的定义和本质,再回扣分组实验的结果,总结出盐类水解的规律,即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强显谁性。
9.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盐加入水中有些会水解而有些不会。此时,应该趁热打铁,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和系统化。加深学生对盐类水解的本质、定义以及水解方程式书写的印象。该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实现知识的整合与建构。
10.为了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静态的知识结构是否转化为动态的程序性知识,并形成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活动经验结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通过练习获得有关知识理解的反馈信息,促进知识的迁移,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为此,我精选了尝试性练习和创新应用性练习两种类型的习题。尝试性练习帮助学生知识再现,创新应用性练习帮助学生将不同的知识技能结构进行重新组块。
11.通过课下对作业的批改和与学生的交流讨论,了解学生对该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并提供反馈和评价。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12.再根据提供的反馈评价对教学设计进行改组优化。
13.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初中物理杠杠的说课稿篇三
本课时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六章《光的折射》第一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德育目标:
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根据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
(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3)关键:对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确定。
好学教育-专业,权威,高效,分享-打造国内领先的终身教育平台!
好学教育:二、选用的教具及设备1、选择教具依据。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4、教具:
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
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1、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2、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在做好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实验?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杠杠的说课稿篇四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1、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本学期舞蹈基训主要是中国古典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以及手臂的基本姿态。
每周五下午第四节课。
音乐教室。
第1~2周:中国古典舞基本手型。
第3周:中国古典舞基本脚型。
第4周: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
第5周:中国古典舞基本脚位。
第6~7周:单手基本动作。
第8~9周:双手配合动作。
第11~14周:身体各部分中间活动训练。
第15~16周:以上基本动作练习。
舞蹈队活动计划。
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知和舞蹈的基本技能,可以训练学生感受美、体现美的能力。以活跃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由于少年儿童舞蹈的主题、体裁、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在学习、排练、表演的过程中,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功能。
本学期我从低年纪学生开始选拔,通过舞蹈基础的教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进本动作,根据学生的特点,初步掌握儿童舞和进本动作、基本能力、训练过节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使学生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为上台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如:通过对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其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用各种类型动作,发展身体个部分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各种技巧动作。
通过作品排练使学生尽可能地掌握部分代表性民族舞蹈,为随时扮演各种人物形象作好准备。
活动时间: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
活动地点:舞蹈教室。
准备活动:
1、胸腰练习,教师逐个活动。
2、进行腿部前、旁、后的韧带和肌肉练习。
中间练习。
手位组合复习,结合舞台方位、呼吸、音乐等练习。
扶把练习。
1、擦地2、小踢腿3、吸弹撩腿。
学习新课。
胯掖腿练习。
5——8拍右手扶把,左手打开成七位,站成小八字脚。
1——8左脚旁吸腿。
2——8勾脚,脚跟向旁蹬出成45度。
3——8左脚硼脚面。
4——4左脚成旁吸腿。
5——8左脚放至右脚旁还原。
反复共做二次,再转身换成相反的方向。
课堂小结。
总结本堂课的优劣之处,向学生提出希望。
活动教材:自己准备。
初中物理杠杠的说课稿篇五
1.1、教材的解析。、教材在第12章就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的知识,本节又从新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再次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学习滑轮、轮轴等其它简单机械的重要基础,《杠杆》在内容安排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杠杆”这一节具有实用性、探究性和基础性三大特点,因此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中考的热点。
1.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五要素。
(2)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3)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杠杆,感受物理与生活和科技的关系。
1.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
难点:力臂的引入及画法。
2、学情分析。
2.1、学生对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比较熟悉,有丰富、直观的生活经验,这对于杠杆知识的理解很有帮助。
2.2、九年级学生经历了多次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有一定的基础,但仍要注意方法上的指导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2.3、部分同学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对相关的物理知识掌握不牢,因此要尽可能使力臂的知识更直观,便于学生的理解。
3、教法与学法研究。
基本教法:观察分析法、实验发现法。
基本学法:分析归纳法、自学法、实验探究法。
4、教学程序设计。
5、板书设计。
一、什么是杠杆。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三、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标签:杠杆、物理、初中、初中物理杠杆教案、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
初中物理杠杠的说课稿篇六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在学生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感知透镜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课上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和学习它们的工作原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因此本节课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
(二)教学目标。
依据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及学生的发展特点,制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分析、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掌握照相机成相的原理,通过实验演示,了解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照相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参与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通过对照相机成像原理的理解,从而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由于凸透镜成实像、虚像特征的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因此,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对凸透镜成像特征的理解以及凸透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此前已经对物理的声、光方面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简单地接触了透镜的一些知识,但对于透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还不是很清楚,因此本节课通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现实生活中学生常见的实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初中学生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可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
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法。亲身经历以探究学习为主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法上采取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讨论法、分析法,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根据本节课内容的分析及学生的思维特点及知识掌握情况,从导入、新授、练习、小结、作业这五个环节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轻松导入,激发兴趣。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照相机,可以让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谈话中来,并通过这样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新授课程中来。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观察分析,动手验证。
向学生出示一款真实的相机,并让大家观察,相机都由哪几部分组成?并让学生猜想照相机照相的原理。我会先给予学生适当地提醒,照相机前面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学生先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再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探讨,试着去作出远处物体在照相机中成像的光路图,根据学生的所得出的结论,给予适当地补充,师生再共同全方面的总结照相机的照相原理。
通过这样的设计,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并在合作探讨的过程中,感受得出最后结论的喜悦。增加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满足感。
经过自己思考、自己操作得到的结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掌握,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照相机原理的理解,并通过自己所做的模型照相机,真切地感受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的热情。
2.实验演示,深入探讨。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并通过相互沟通、交流,得出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从而在前方屏幕上成像。并让学生通过实践、尝试放置带有f字样的投影片,使之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f”。同时师生共同讨论、动手画出投影仪成像的平面图。
3.手脑并用,引出概念。
向学生出示放大镜,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书上的字,让学生思考,放大镜是什么透镜?描述通过放大镜观察的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学生根据前面所学习的知识可以很容易地解决问题。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放大镜和照相机、投影仪所成的像,有什么差别?”经过师生共同交流,引出实像和虚像的概念。
通过观察、分析这些应用透镜的实物,可以加强学生对凸透镜的理解,并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各自所成像的观察,使学生养成对比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巩固新知,发散思维。
根据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先设置了一些基础填空题,让学生对本节课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对比进行理解。之后让学生进行思考,我们所看到的露珠使叶脉变粗的原因。经过这样的有层次的习题设置,使学生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应用透镜知识解释更多生活中的现象。
(四)分析归纳,总结重点。
让学生自己来讲述本节课收获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小结,教师给予及时地补充。以此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五)课后思考,拓展应用。
让学生搜集生活中使用透镜的实例,并思考透镜都可以应用在哪些领域?通过这样开放性问题,使学生没有以往做题的压力感,更有兴趣地投入到搜集资料、积极思考当中。
初中物理杠杠的说课稿篇七
课前的准备我主要是考虑了两点,一个是教材的分析,一个是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本课讲的是九年义务教育沪科版8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内容,本节是五、六两章力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学习滑轮、滑轮组及功等知识的基础,是力学的重点内容。日常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学生都非常熟悉,因此,教材并没有详细分析杠杆的基本概念,而是将重点放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上。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经历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方法尤为重要。
本节的编写特点是,突出地体现了教与学在方式方法上多样化的基本教育理念。
(1)列举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的一些事例,结合图示的方式呈现课程标准与内容标准。
杠杆及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通过课本图9—1和图9—2展示出一些学生熟悉的器具,让学生通过视图想想这些器具的使用,从中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进而建立杠杆的概念,认识力臂的意义,明确这些器具在使用过程中支点、动力臂、阻力臂的位置,最终达到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的目的。
(2)用完成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的方式呈现课程标准与内容标准。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课本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交流与合作、评估”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引导学生操作,并得出结论。
总之,本节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等基本理念。
2、教学目标。
3、按照课程标准,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什么是杠杆;了解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的概念;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归纳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教学重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5、教学难点:力臂的确定,设计探究杠杆平衡的方案。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准备。
学生通过有关力的知识的学习,对力的知识、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平衡概念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另外,学生已学会了天平的调节,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做好了铺垫。
2.学生现状。
8年级学生经过半年的物理学习,物理观察、实验探究、抽象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形象思维是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
学生对杠杆的认识是感性的,但这些认识可能肤浅、片面,甚至错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们积极地去观察、讨论、猜想、探究,从中归纳出杠杆的特征及平衡条件。探究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学生主动探究,阐述观点、明辨是非,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用具:
1.学生自带的工具(提前分配):剪刀、开瓶器、木棍等。
2.分组实验器材(教师准备):核桃夹、杠杆、钩码、铁架台、刻度尺等。
3.演示实验器材(辅助):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教学流程:
1.情景导学。
操作要领:
教师用灵活的方式、方法创设与本节内容有关的物理情景,例如用小实验、小故事、生活中典型的事例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素材,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营造出与物理知识相关的学习氛围,启动学生思维,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激励他们能主动地提出问题(探究目标),从而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认识过程。
注意事项:
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感到探究的必要,给学生提供的素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越密切越容易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这就要求此环节中应用的事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符合学生年龄,应该简短且具有吸引力。倘若太长、太复杂,势必会降低学生探究兴趣,浪费学习时间。此环节既可以用在引入课题,也可应用在课堂中每个小问题的引入。
2.自主探究。
操作要领:
这是一个自主学习环节,该环节提倡用学案导学的方法,学生依据目标和学习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学生要扣住教材,阅读课本,查阅资料,动手实验等,并做好自学笔记,发现疑难点做好标记,待小组合作探究时提出解决,要独立完成。导学问题呈现的方式可多样,除学案外,多媒体、黑板、小黑板等都可以。
注意事项:
该环节需要教师将所学的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导学案编写的质量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学案设置的问题要贴合学生思维,有一定的启发性、层次性,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较好的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自主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有所收获,关键是要找出疑难和困惑,教师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或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便在下面的环节中有的放矢的加以解决。学生的“收获”既包括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收获,还要有过程与方法方面的收获,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具备丰富的情感,积极上进的态度和高尚的人生价值观。
3.合作探究。
操作要领:
这是一个组内同伴互助、全面实施“兵教兵”、“兵帮兵”、“兵促兵”、“兵制兵”的合作学习环节,学生们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拿不准的问题均可以提交小组研讨。组内研讨有同座位两人的小小组研讨,也有前后左右的大小组研讨,研讨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请求外援,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
此时要充分发挥组长或尖子生的强势智慧,让他们当好小老师。在合作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迸发创新火花,发展创新思维,增强合作意识,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我激励。
注意事项:
这个环节中,人的因素起到决定性作用,成功的关键在于要给尖子生们灌输“教会别人也就是强化自己”的双赢思想;要给暂时不会的学生强化“不完成学习任务誓不罢休”的信心和决心。学生还要做好下一步展示交流的准备。要有目标,有秩序,有方法,避免出现局外人和轴心人现象。
4.展示交流。
操作要领:
这是一个各组交流展示学习成果、集中解决学习困难的环节,也是一堂课的重头戏。目的就是通过学生展示,汇报学习成果,暴露学习问题,进一步明确答案、梳理知识、强化重点、规范做题、熟练技能、质疑解难,解决小组研讨不会的问题,并以此满足学生强烈的表现欲,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强化学习动机,树立学习自信,体验学习成功,这也是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源泉。这一环节教师不仅要做课堂的主持人、组织者、点拨者、指导者,还要注意该讲的一定要讲。要注重对学生展示的评价,通过语言、掌声、老师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学生自信心的逐步提高、学习的不断深化、团队精神的不断强化、课堂效益的不断增强。教师要特别注意,展示是小组的展示,个人展示也是代表小组;评价是对小组的整体评价,评价个人也是评价小组。
注意事项:
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进行展示和交流舞台的时间和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方法和成果,充分地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这也是多维互动、相互启迪、思维碰撞、成果共享的过程。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展示活动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这一环节的主角是学生,也是一节课的重头戏。这一环节能否进行的彻底、有效,教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课前和课中要准备好高质量的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且要做参与者,适时进行引导、调控和激励,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显现学生的“相异构想”。
4.应用提高。
操作要领:
这是一个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巩固旧知和能力、生成新知和能力的环节。教师要在课堂研讨的基础上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形成框架,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对学生进行巩固性训练,进行知识的运用,特别是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社会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达到生活问题物理化,物理问题生活化,从而实现物理课程“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知识的好处,使他们体验学习后获得的成功,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方法和思路及涉及的知识点,掌握学习的方法。
注意事项:
所选练习应紧扣本节知识内容,难度适度,符合临沂市中考要求,最好是选取近几年临沂市中考物理试题及本节与生活结合较紧密的题目。
在这一节中,我在教法与学法上是这样想的:
四、教法与学法。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的内涵,易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概念,采用观察法和探究法,之后加以练习巩固。学习杠杆原理时,用小组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法引导发现规律能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总之,教学要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理知识,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程序:
五、教学程序。
1、知识补充。
平衡状态,点到线的距离做法。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模式中的情景导学环节。
想办法敲核桃---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杠杆(如开瓶器、扳手剪刀、天平、核桃夹等)。
提问:杠杆有什么共同特征?(板书:1.认识杠杆)。
学生活动1:实验探究杠杆的共同特征。
让学生观察自带的工具(杠杆),并通过讨论,说出它们的应用和共同特征。学生归纳展示杠杆的三个特征:(1)硬棒;(2)转轴;(3)绕轴转动。并得到杠杆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做杠杆。
回答: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杠杆的实例呢?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另一些杠杆(如撬棒、羊角锤、镊子、等)。
练习,加深认识。
学生活动2: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
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有关内容,认识杠杆上的几个概念。
杠杆中的概念:支点(o)、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并指导学生画力臂。
课堂练习:找出所给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及阻力臂。
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为了使探究过程有序地进行,可将整个活动划分为如下五个环节:
(1)教师提出问题:
(2)假设与猜想:学生通过讨论提出猜想,分组汇报,教师将它们板书在黑板上。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学生利用所给的实验器材,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4)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分工进行实验操作,设计表格并进行记录。(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出现问题及时指出。)。
(5)分析、判断,讨论交流和评估:通过讨论,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同时学生汇报实验结果。为了使数据真实有效,教师随机抽出3个小组,每组取出一组数据,填写到实验记录表格中,让学生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依次排除错误的猜想,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6)练习。
4、达标检测。
5、总结新课,提出问题。
6、布置作业,留空提问。
初中物理杠杠的说课稿篇八
1,本章及本节的地位与作用.《电功和电功率》这一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章之一,在这一章里,讲述了两个重要的电学概念(电功和电功率),一个重要的电学定律(焦耳定律),这些知识不仅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的基础,而且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本章有两大特点,一是综合性强,不仅要综合运用前面的欧姆定律,串并联知识,还涉及到了一些力学问题(如本节中的功);另外一个特点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几乎每节课都是从实际问题引入新课,讲了知识后又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本节所讲的电功,除了具有以上两个特点之外它还是对初二功的知识的延续,而且也是后面继续学习电功率,焦耳定律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更广义的功做好了必要的准备.所以无论从大纲的要求上看,还是从物理学知识的扩展上看,本章和本节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2,教学目标.根据大纲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物理概念课的一般授课流程都分以下三个阶段:。
再实验。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初中物理杠杠的说课稿篇九
教学课时:2课时。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前面所学力学知识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及确定目标的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教材的分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作用。通过探究,掌握杠杆的示意图的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让学生切身体验物理是一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科。
3.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首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点到线的距离理解上有困难,而点到线的距离正好是物理中的力臂。
其次,学生对力臂的理解以及准确画出力臂示意图,直接关系到下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在探究实验中学生才可能找出动力、阻力、动力臂及阻力臂的关系。因此,我确定本节的重难点为:
重点:理解力臂及力臂的画法。
难点:力臂的画法。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对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比较熟悉,有丰富、直观的生活经验,这对于杠杆知识的理解很有帮助。
2、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这些力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杠杆是力学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同时又保持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
三:说教法、学法的确定。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一理念,要求物理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物理现象,揭示物理的本质和规律。
由此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演示教学法、分析对比法、讲授法、多媒体及电子白板辅助教学法等。
学法:观察、操作、思考、讨论、应用等。
四:实验器材的准备。
定有钉子的木板、羊角锤、螺丝刀、扳手等。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四个教学环节进行: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以现实生活中拔钉子为例,简单介绍简答机械并引出要研究的最简单机械――杠杆。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引出本节的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得出杠杆的定义及五要素。
通过几张张图片来认识杠杆。第一张是撬石头,第二张是跷跷板,第三张是抽水机。接着提问:这些工具有什么共同特点?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注意力会迅速集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得出共同点,进而告诉学生,我们把符合这些共同特点的工具叫做杠杆,引出杠杆的定义。
通过电子白板展示flash和图片及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从古至今的杠杆在人类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并说明为了更好的了解杠杆的作用,须知道杠杆的几个名词,引出杠杆五要素。
3.师生交流,总结力臂画法。
在学生知道杠杆五要素的基础上,先从找支点开始,进而练习寻找动力和阻力,并画出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告诉学生只是在动力和阻力的方向上根据需要用虚线延长)在以上基础上,根据力臂的定义画力臂,引入数学中点到线的距离的画法。因为力臂就指的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这和数学中的点到线的距离的画法很相似,通过类比及多次练习,让学生掌握力臂的画法。
这个环节重点应用电子白板的画图功能和数学工具,并且联系数学知识通过类比法,目的从易到难让学生一步步理解力臂并掌握力臂的画法,突破重难点。
4、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通过练习1:观察小孩玩跷跷板的图片并画力臂,让学生知道:动力和阻力是相对的;
练习2:同时让学生明白动力的作用效果除了与力的大小有关之外,还与力臂有关。、通过flash动画演示起重机的工作,让学生找出动力阻力以及会画力臂,使学生学习如何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板书设计(力求直观、简洁)。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力臂并会画力臂,但在教学过程中,一部分学生由于数学功底薄弱和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在画力臂时出现困难,这就要求要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毕竟,数学是学习物理的工具;而且要加强练习,达到以勤补拙。
初中物理杠杠的说课稿篇十
物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应该回归生活。对于孩子们来说,杠杆是一种全新的概念,或许他们会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杠杆,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有意识到那就是杠杆的原理,更不用说有关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等专有名词及其关系。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我们应该通过实例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探究过程,让他们自己意识到杠杆的这些特点。在学生已经了解却不知如何确切的描述的时候,再由教师进行启迪引导,这样的教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为将物理知识回归生活做铺垫。
对于杠杆这一课的教学,我的思路如下:
在同学们踊跃描述的时候,我会提示他们思考:
同学积极讨论发言后,提出杠杆的概念并引入支点、动力和阻力的概念。(情境再现,既引发了学生对童年美好回忆的向往,又将他们的思维不断的发散。把他们想象成科学家,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生活中的类似压杆井的杠杆应用的实例。在众多的实例中,以跷跷板为模型来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个跷跷板模型和一些砝码。支点可以随意移动。首先让同学们自己探索杠杆的平衡。(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思维的发散能力)只要平衡了,让他们自己研究一下动力和阻力与支点之间的距离关系,大胆猜想结论。然后分小组互相研讨发言,由教师做引导点评。顺势引入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
学生此时信心十足,感觉问题到这里已经将杠杆的原理弄清楚了。我会顺势引导他们思考:
问题:动力臂和阻力臂是力到支点的长度还是到支点作用线的距离?
(在孩子们细心饱满的情况下,他们会更加积极的表现自己的才能,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于是拿出弹簧测力计分发给每个小组。提示他们研究斜拉和直拉所测得的平衡数据的关系,顺理成章的的出了杠杆平衡的条件。再将杠杆用示意图加以展示,使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
学生提出在实验操作过程的出现的问题和心中的疑问,全体同学进行答疑。由我做点评和进行具体准确的补充解答。最后对本节的内容作整体的总结。(让学生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不但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还会增强他们学习的凝聚力,积极性更加高涨)。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够撬动地球!”思考一下,他敢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将他们的思维不断的发散)。
物理来源于生活,更要回归生活,服务生活。通过本节课杠杆的学习,既将杠杆平衡的物理知识形象的呈现出来,而且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初中物理杠杠的说课稿篇十一
课前的准备我主要是考虑了两点,一个是教材的分析,一个是学情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本课讲的是九年义务教育沪科版8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内容,本节是五、六两章力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学习滑轮、滑轮组及功等知识的基础,是力学的重点内容。日常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学生都非常熟悉,因此,教材并没有详细分析杠杆的基本概念,而是将重点放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上。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经历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方法尤为重要。
本节的编写特点是,突出地体现了教与学在方式方法上多样化的基本教育理念。
(1)列举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的一些事例,结合图示的方式呈现课程标准与内容标准。
杠杆及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通过课本图9—1和图9—2展示出一些学生熟悉的器具,让学生通过视图想想这些器具的使用,从中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进而建立杠杆的概念,认识力臂的意义,明确这些器具在使用过程中支点、动力臂、阻力臂的位置,最终达到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的目的。
(2)用完成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的方式呈现课程标准与内容标准。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课本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交流与合作、评估”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引导学生操作,并得出结论。
总之,本节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等基本理念。
2、教学目标。
3、按照课程标准,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什么是杠杆;了解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的概念;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归纳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教学重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5、教学难点:力臂的确定,设计探究杠杆平衡的方案。
1.知识准备。
学生通过有关力的知识的学习,对力的知识、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平衡概念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另外,学生已学会了天平的调节,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做好了铺垫。
2.学生现状。
8年级学生经过半年的物理学习,物理观察、实验探究、抽象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形象思维是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
学生对杠杆的认识是感性的,但这些认识可能肤浅、片面,甚至错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们积极地去观察、讨论、猜想、探究,从中归纳出杠杆的特征及平衡条件。探究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学生主动探究,阐述观点、明辨是非,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1.学生自带的工具(提前分配):剪刀、开瓶器、木棍等。
2.分组实验器材(教师准备):核桃夹、杠杆、钩码、铁架台、刻度尺等。
3.演示实验器材(辅助):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教学流程:
1.情景导学。
操作要领:
教师用灵活的方式、方法创设与本节内容有关的物理情景,例如用小实验、小故事、生活中典型的事例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素材,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营造出与物理知识相关的学习氛围,启动学生思维,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激励他们能主动地提出问题(探究目标),从而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认识过程。
注意事项:
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感到探究的必要,给学生提供的素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越密切越容易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这就要求此环节中应用的事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符合学生年龄,应该简短且具有吸引力。倘若太长、太复杂,势必会降低学生探究兴趣,浪费学习时间。此环节既可以用在引入课题,也可应用在课堂中每个小问题的引入。
2.自主探究。
操作要领:
这是一个自主学习环节,该环节提倡用学案导学的方法,学生依据目标和学习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学生要扣住教材,阅读课本,查阅资料,动手实验等,并做好自学笔记,发现疑难点做好标记,待小组合作探究时提出解决,要独立完成。导学问题呈现的方式可多样,除学案外,多媒体、黑板、小黑板等都可以。
注意事项:
该环节需要教师将所学的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导学案编写的质量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学案设置的问题要贴合学生思维,有一定的启发性、层次性,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较好的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自主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有所收获,关键是要找出疑难和困惑,教师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或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便在下面的环节中有的放矢的加以解决。学生的“收获”既包括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收获,还要有过程与方法方面的收获,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具备丰富的情感,积极上进的态度和高尚的人生价值观。
3.合作探究。
操作要领:
这是一个组内同伴互助、全面实施“兵教兵”、“兵帮兵”、“兵促兵”、“兵制兵”的合作学习环节,学生们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拿不准的问题均可以提交小组研讨。组内研讨有同座位两人的小小组研讨,也有前后左右的大小组研讨,研讨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请求外援,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
此时要充分发挥组长或尖子生的强势智慧,让他们当好小老师。在合作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迸发创新火花,发展创新思维,增强合作意识,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我激励。
注意事项:
这个环节中,人的因素起到决定性作用,成功的关键在于要给尖子生们灌输“教会别人也就是强化自己”的双赢思想;要给暂时不会的学生强化“不完成学习任务誓不罢休”的信心和决心。学生还要做好下一步展示交流的准备。要有目标,有秩序,有方法,避免出现局外人和轴心人现象。
4.展示交流。
操作要领:
这是一个各组交流展示学习成果、集中解决学习困难的环节,也是一堂课的重头戏。目的就是通过学生展示,汇报学习成果,暴露学习问题,进一步明确答案、梳理知识、强化重点、规范做题、熟练技能、质疑解难,解决小组研讨不会的问题,并以此满足学生强烈的表现欲,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强化学习动机,树立学习自信,体验学习成功,这也是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源泉。这一环节教师不仅要做课堂的主持人、组织者、点拨者、指导者,还要注意该讲的一定要讲。要注重对学生展示的评价,通过语言、掌声、老师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学生自信心的逐步提高、学习的不断深化、团队精神的不断强化、课堂效益的不断增强。教师要特别注意,展示是小组的展示,个人展示也是代表小组;评价是对小组的整体评价,评价个人也是评价小组。
注意事项:
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进行展示和交流舞台的时间和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方法和成果,充分地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这也是多维互动、相互启迪、思维碰撞、成果共享的过程。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展示活动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这一环节的主角是学生,也是一节课的重头戏。这一环节能否进行的彻底、有效,教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课前和课中要准备好高质量的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且要做参与者,适时进行引导、调控和激励,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显现学生的“相异构想”。
4.应用提高。
操作要领:
这是一个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巩固旧知和能力、生成新知和能力的环节。教师要在课堂研讨的基础上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形成框架,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对学生进行巩固性训练,进行知识的运用,特别是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社会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达到生活问题物理化,物理问题生活化,从而实现物理课程“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知识的好处,使他们体验学习后获得的成功,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方法和思路及涉及的知识点,掌握学习的方法。
注意事项:
所选练习应紧扣本节知识内容,难度适度,符合临沂市中考要求,最好是选取近几年临沂市中考物理试题及本节与生活结合较紧密的题目。
在这一节中,我在教法与学法上是这样想的: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的内涵,易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概念,采用观察法和探究法,之后加以练习巩固。学习杠杆原理时,用小组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法引导发现规律能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总之,教学要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理知识,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程序:
1、知识补充。
平衡状态,点到线的距离做法。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模式中的情景导学环节。
想办法敲核桃---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杠杆(如开瓶器、扳手剪刀、天平、核桃夹等)。
提问:杠杆有什么共同特征?(板书:1.认识杠杆)。
学生活动1:实验探究杠杆的共同特征。
让学生观察自带的工具(杠杆),并通过讨论,说出它们的应用和共同特征。学生归纳展示杠杆的三个特征:(1)硬棒;(2)转轴;(3)绕轴转动。并得到杠杆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做杠杆。
回答: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杠杆的实例呢?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另一些杠杆(如撬棒、羊角锤、镊子、等)。
练习,加深认识。
学生活动2: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
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有关内容,认识杠杆上的几个概念。
杠杆中的概念:支点(o)、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并指导学生画力臂。
课堂练习:找出所给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及阻力臂。
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为了使探究过程有序地进行,可将整个活动划分为如下五个环节:
(1)教师提出问题:
(2)假设与猜想:学生通过讨论提出猜想,分组汇报,教师将它们板书在黑板上。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学生利用所给的实验器材,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4)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分工进行实验操作,设计表格并进行记录。(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出现问题及时指出。)。
(5)分析、判断,讨论交流和评估:通过讨论,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同时学生汇报实验结果。为了使数据真实有效,教师随机抽出3个小组,每组取出一组数据,填写到实验记录表格中,让学生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依次排除错误的猜想,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6)练习。
4、达标检测。
5、总结新课,提出问题。
6、布置作业,留空提问。
初中物理杠杠的说课稿篇十二
《功》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我计划用一课时进行新课教学。本节内容主要分成两部分,对功的理解,功的计算。在学习第七章《力》之后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力的知识,本节课是对“力”与”功和能“知识的一个衔接和升华。功和能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是《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的三大主题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为学生了解“能量”做铺垫,而本节内容又是学习本章知识的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我设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含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2、通过观察、分析,得出功与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定量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2、通过讨论,展示性交流,增强自信,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
知道力学中“功”的含义;记住功的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知道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及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根据本节课特点,尽量使用身边常见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和实例分析,拉近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日常生活的关系。因此这节课可综合应用学生观察、讲授、讨论和实例演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并由他们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一)兴趣导入:
通过手指顶篮球的这样一个表演,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并引出本章的知识点《功和机械能》。紧接着问学生成语“事半功倍”“大功告成”中的功是什么意思?把学生引入到本节课的知识《功》的教学中。
(二)新课教学。
1、物理学中的功。
(1)用多媒体播放叉车托起物体的过程,介绍力学中的功,并直接给出力学中做功的概念。
(2)用多媒体投影一组做功的实例让学生加深对力做功的认识,并让学生举些做功的例子,加深对功的理解。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紧接着给出课本中两幅做功的图片让学生讨论分析得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3、不做功的情况分析。
通过多媒体图片,让学生结合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讨论分析得出不做功的三种情况,并总结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再用一个随堂练习采用抢答的方法让学生理解。
4、功的计算。
用一个简单的实验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受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通过观察分析,得出做功的大小与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关系:在力学中,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从而得出功的公式、单位。用一道课本上的例题加深对公式、单位的理解和掌握。
(三)课堂小结:通过小结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课堂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导学案的实施效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五)课后作业:课本64页1、2、3题。
这一节课,心里有很多感受,虽做了一番准备,但上完后感觉并不是很满意,我总结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重难点的把握还不是太好,总觉得重点不突出、难点不深入。
2、物理新课程标准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要多启发提问,多让学生思考,但是总体下来自己说的还是太多,过分的剥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虽然有那么点的小紧张,但还是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今后,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
1.基础知识讲解透彻、分析细腻;准确把握重点、难点,避免课堂教学中,重点知识不突出,误将“难点”当“重点”讲的现象,避免重点、难点错位、失衡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
对物理知识的领会,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学习物理的能力。
3.重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多与日常生活和现代社会问题相联系。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去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以后还得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用心备好每一节课,用心上好每一节课。在此,我诚心的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的课给予批评指正,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能更快的成长,谢谢大家!
初中物理杠杠的说课稿篇十三
20xxx年10月19日,我在初二10班听了王**老师的《光的反射》一课.
王老师先由生活中看见不发光的物体为例,启发学生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光线如何传播,从而引入本节课内容---光的反射。这一引入是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出发,思考现象背后的物理本质,使学生明确光不是物体发出的,但是我们却能看到物体说明物体上有光进入人的眼睛,从而抽象出光线反射的模型。紧接着,王老师让学生上台展示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用海绵和小棒模拟了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关系,这一模拟实验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学生全方位,立体地构建反射模型,更好的理解三线共面以及法线的作用和意义。
在验证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王老师先对显示光路,实验操作顺序观察对象等进行了指导,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多动手尝试寻找规律,并分组进行拓展实验的探究,实现了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王老师语言富有亲和力,问题设置合理,比如探究三线共面,当将挡板翻折时,看不到反射光线,就问,“反射光线是否消失了?”“如果没有消失,那么怎样才能再次找到反射光线?”一个个小台阶的设置,使学生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获得成就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本节课的亮点当属三个拓展性实验:平移,转动平面镜观察反射光线的变化,以及探究如何运用两块平面镜获得平行光线。这三个实验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个人认为获取平行光的两种方法可以对应数学中证明平行的两种方法,把数学和物理相结合。从后来的评课来看,对这一块的处理,不同老师有不同的做法。汤老师认为拓展实验应该与实际运用相结合,比如平移镜面可以用来测量液面上升下降的高度,平行光可以用来制作潜望镜等;殷老师认为拓展探究可以从现象出发,运用现有的潜望镜模型,用激光笔演示现象,让学生猜想潜望镜内部结构,并用实验进行探究验证,这样的做法将好过让学生去制造平行光这样的“任务式探究”,让学生为用而学,学以致用,使他们产生“我要学物理,我要做探究实验”的强烈愿望,并且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由现象抽象思维得出物理概念和原理,切实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从评价来看,王老师这节课上的是相当成功的,我不禁要思考成功的原因。扪心自问,这节课要是由我自己来上的话,肯定不会如此精彩。而王老师的课也是经过了反复思考,试上和改进,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在磨课听课的过程中,大量吸取别人的意见进行改进,逐渐提高了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教学能力,才能在区级的公开课上镇定自若,胸有成竹,展现出自身的风采,为学校争得荣誉。因此,我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也应该多听课,多交流,反复备课,在不同的班级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自身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中物理杠杠的说课稿篇十四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电流和电路》。
《电流和电路》是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二节内容,本节课是学好电学的基础,贯穿整个初中电学的教学,从前后联系来看,学生在第一节学习了电荷的知识后,可以更好的理解本节课内容,而在本节课里学生要知道电流的形成和方向规定,电路的构成,能规范地画出电路图和识别电路的三种状态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为后面的电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初中学生对“电”并不陌生,有一些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但由于电是摸不着,看不到的,所以学生对“电”还是感到非常神秘,这为教师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前提;同时九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技能,观察、实验、分析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为本节课的探究实验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学生还没有真正地连接过电路,再加上年龄小,抽象思维较差,所以,在连接电路、理解电流的形成上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使用多媒体来辅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电流的形成、电流方向的规定,能说出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2)能记住并会画一些常用的电路元件的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3)能辨别通路、短路和开路(断路),并能说出短路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电池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的意识。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实验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电的世界里,也许你会感到它很神秘,为什么录音机通电就能播放音乐,冰箱通电就能工作,这些看似复杂的东西实际都是由最简单的元件组合而成,让我们走进这个电的世界,利用我们手中的器材,怎么才能让小灯泡亮起来?(激发学生兴趣)接着利用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二)围绕目标,展开探究。
实验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由于学生首次连接电路,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
(1)任何时候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2)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要断开。在学生动手连接电路前,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本教科书中的实验警示,并对他们示范,老师再一次提醒如果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此时通过导线的电流会很大,会将电源烧坏。在学生做实验时,要有科学的实验习惯,必须有正确的实验操作,先结合实验的进程,规范实验操作,(利用教师给出的一些器材即两节电池、一个开关、一个小灯泡和一些导线来连接电路,小灯泡亮)。
实验结束后让完成“灯泡亮”的学生展示电路,利用学生展示的电路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电流的定义、电流方向的规定,以及在电路中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在归纳过程中并运用多媒体展示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来辅助学生的理解)。
然后,教师设问:“刚才连接的电路中有哪些元件?在教师引导下,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认识电路的组成及电路元件的作用。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验,容易分析归纳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以及导线。并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生活中的各种电源、用电器、开关,同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根据平时的观察,列举知道的用电器、电源、开关、导线,并说出它们的作用。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接着用多媒体展示电饭锅内部的复杂电路,引出画电路图的必要性。(从日常生活的现象入手,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由于学生首次学习画电路图,所以对学生要求规范十分重要。进行规范的画图示范,结合元件符号的特点,针对学生容易马虎的地方,提出画好元件符号的要求。规范画电路图的电路图的要求,并结合同学们的实验,让同学们把实物连接电路画成电路图,学生经过训练,认识电路、连接电路和画电路图的能力会有较快的提高,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最后,教师再次设问:“在刚才的实验中,有的小组的同学满怀信心地连接了电路,并与电路图相符,应该是正确的,可是闭合开关后却发现用电器不工作,原因何在?”从而引出电路中的断路(开路)、通路、短路三种状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向学生介绍短路带来的危害,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讲完如何画电路图和电路的三种状态后都设置相关练习题,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一些练习,既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以知识树的形式进行课堂小结既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回顾、梳理,又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体系。
(五)布置作业。
初中物理杠杠的说课稿篇十五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中摩擦力的测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识的具体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知识的具体应用,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
认知目标:知道摩擦力的种类,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
3、重点、难点的确定
重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难点:摩擦产生的原因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教材对滚动摩擦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讲,这在初中还是适当的。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引导转化作用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简单的把“启发式教学”看作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要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去指导教学。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和相应的具体操作:
今天上课之前,我带了几个小玻璃球准备和同学们一起进行科学研究。但在来学校的路上,小玻璃球变脏了。老师给他们洗干净了。现在,请两个同学把玻璃球请出来。(请两个同学上台20秒夹球)
提出问题:玻璃球为什么不好夹?——学生讨论回答
你认为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摩擦力。
1、认识什么叫摩擦。
先请同学们把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朝下,一起来做几个动手实验。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3.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进而引入摩擦力的定义及种类。并进一步指出,在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中,滑动摩擦是初中学习的重点,自动导入到本节第二个环节“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的学习。
一个学生上台实验过程中,其它学生仔细观察,如发现台上学生操作有误,即可举手取而代之。这样做有几点好处:
其一、台上学生得到了动手的机会;
其三、实验是同学动手做的,而不是老师包办的,故而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
其四、实验装置只须一套,对实验器材简陋的部分学校,这个方案应该是可取的。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起着从旁引导的作用。一开始提出问题:如果要测一个力,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测什么力的?(拉力);如果想让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该让木块在长木板上做怎样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这里运用了什么知识?(二力平衡知识)。这时再让学生仔细阅读书上的这一实验,然后再点一位同学上台操作实验。完成书本138至139的实验后,再让同学开动脑筋想想:如果想通过实验知道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谁大谁小,可以怎样来设计一个实验,谁想到谁就上台来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用滚动代替滑动;(4)使接触面脱离。
4.下列事例各是哪种类型的摩擦:
用黑板擦擦黑板时的摩擦
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
行驶中的汽车轮子与地面的摩擦
初中物理杠杠的说课稿篇十六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物理组的2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压强》,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么教为主要思路,具体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等几个方面来加以说明。首先对于教材的深入了解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压强》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从内容上看,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压强的概念以及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本章节后面的学习: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和液体压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根据上述的教材分析及当前新课标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和压强增大减小的主要方法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热爱和探索新知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研究物理压强,体验“从生活走向物理”并逐步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
在教学目标确立下,根据授课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压强的概念,以及增大增小的方法和应用。而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合理的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所以我会设置一些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但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比较难学,所以我会针对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激发他们启发思维,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基于此,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了创设情境导入法和讲授法等教学方法,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将采用自主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来进行学习。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丰富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习热情,求知欲与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如下的导入方式:
同学们,上课好,同学们请坐。大家现在来看一下多媒体上的照片,第一个是在茫茫雪原中,为什么两人的脚陷入雪地的深度不同呢?第二个是人躺在钉床上却毫发无损,那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吗?嗯,我听见同学们说因为压力,也有说是因为体重等等,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呢?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会了解原因的。通过这样的导入,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把注意力更多地能放在学习当中。
接下来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在第一个教学活动中,我会抛出问题,让同学们针对压力的作用效果受哪些因素影响提出他们的猜想。而后开始我们的第一个实验,首先让同学们分别用笔尖和笔帽扎手,体验有什么不同感觉。而后分别用不同大小的力让笔尖接触手指,体验有什么不同,这样的实验设计能和生活相结合,同学们能更好地接受物理知识,并对此产生兴趣。通过这两个实验以此来得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随后我会和同学们一起讨论结果。然后规范语言来总结结论,总结出压强的概念压强增大减小的主要方法及应用。最后我会再根据同学们学习的情况来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增大压强减少压强的例子。增强同学们对今天学习的内容的了解以及对生活物理的涉及的兴趣。
我将用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回顾本次课堂的核心内容。
1、为什么笔尖扎手要更痛,和不同力道痛感不一样的原因。
2、总结压强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及压强增大减小的主要方法及应用。
在作业部分我会留一个很有意思的作业,让同学们总结生活中见到或接触到的有关压强的物品或现象,下节课我们来分享。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会这样设计我的板书:最上面是标题,左面是影响压强的因素,右面是压强增大减小的主要方法及应用,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以上是我所有说课的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初中物理杠杠的说课稿篇十七
本节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电压是在学习了电流之后的又一个紧张的电学根本物理量,是向来初中物理讲授的重点,也是下一章学习《欧姆定律》和进一步学习电功率的条件和基础。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要在一段电路中孕育发生电流,它的两头就要有电压。
2、知道电压的单元及单元换算,记着干电池及家庭电路电压值。
3、知道电压表的用途与标记,知道准确利用电压表的规矩,能辨认和选择电压表量程,会准确读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电压表使用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常见电压值,渗透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电压表,并能准确读数。
教学难点:了解电压的作用。
八年级是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联系实际——演示实验——对比学习——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尝试探究——拓展应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得成功,学会使用电压表,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幻灯片2)。
课堂结构设计:(幻灯片3)。
(一)视频导入,创境激趣;(二)师生互动,认识电压;。
(三)尝试探究,测量电压;(四)实践创新,升华电压;。
(五)归纳小结,能力提升。
设计活动:
1、学生观察:《举起手来》视频片段。(幻灯片4)。
2、教师提问:视频中是一种什么现象?(放电现象)是云层和大地之间产生。
了很高的电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六章第一节——电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从学生所熟悉的现象入手,激发学习兴趣,既自然地过渡到课题,又体现出物理学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理念。
设计活动:
1、教师提问:生活中关于电压你知道哪些内容?提取电压名词。
2、演示实验:灯、开关、电源组成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现象,演示电压的作。
用。分析原因;生答:灯亮了,有电流通过;拿掉电源,再闭合开关,观察现象,分析原因。生答:灯不亮了,没有电源(没有电压)。
师讲:因势利导,讲授电压的作用。即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的准确概念,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水平无法理解,所以在初中阶段没有过高的要求。课改前的老教材是用水压类比的方法引入电压,由于学生没有学习压强,水压都不太清楚是怎么回事,类比电压就更难于理解。因此,我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干电池的电压,家庭电路的电压,高压电线的电压,直接提取电压这一物理量。然后通过示教版演示实验,观察灯的亮暗,分析原因,引出电压的作用。这样从实验入手,学生即能观察到物理现象,体会出电源、电流的关系,从而来理解电压,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知道纷繁的科学现象与电压的关系,感到对于电压的认识有趣且有用。
3、自学电压的概念:自学教材p4,完成学案内容(电压——自主学习)。
4、展示汇报:师考核学生单位换算情况,补充铅蓄电池的电压。介绍常见电压值,同时解释导课中的现象,适时地进行安全教育。
学生在上学期已接触过电流这一物理量,对于所有的物理量基本都要从定义、单位及其换算,常见值等方面来描述。所以这部分内容我采取了一般规律法来教学,让学生用学习电流这一物理量的方法来学习电压,并用在自学电压的同时,学生也能很自觉的与电流相对比,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设计活动:
1、引问:“一节新的干电池的电压为多少?想知道手头这节干电池电压怎么办呢?”(由上边已经知道的干电池的电压引出电压表)。
2、类比电流表的使用自学电压表的构造:学生以组为单位,结合电流表的构造,观察电压表的构造,分析出电压表的3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及其每个量程的分度值。
设计意图:
学生已掌握了电流表的构造,电压表与之相似,学生可以利用类比的方法,举一反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小组合作,互助互学意识。
3、电压表的`读数师拿着自制的大表盘,提问:“在某次测量中,如果指针指到了这个位置,你能不能读出求数呢?你是怎么读的呢?(一生读数并说出读数方法。)然后换量程读数,再指出已知求数。
设计意图:
利用自制的表盘来练习读数,直观形象,清晰可见,便于观察,全员参与,最重要的是还能让学生根据已知的电压数逆向思维,进而摆出指针的位置,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不仅从多角度,深层次地练习了读数,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加强了记忆。(这个教具你带着)。
4、尝试使用学生应用桌面实验器材,结合学案甲、乙、丙三个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同时注意观察灯是否发光,电压表是否有示数,将看到的现象填写在学案空格处。
5、展示汇报:
(1)、生汇报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师提问:“你认为电压表应如何连接在电路中?为什么?”生答“并联,否则灯不亮。”
(2)、师问:实验中你还遇到哪些问题,发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启示?
学生能答出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电压表的量程选大了,电路的故障等,这样就得出了电压表的使用规则,而对于电压表可不可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可以直接提问。
6、电压表的使用规则生独立完成学案中的电压表使用规则。
7、练习电压表的使用课件出示习题,一道选择,一道找错。
设计意图:
电压表的使用这部分教学,是我的创新之处,也是本节课的亮点。教材中是让学生阅读说明书,总结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而我认为学生已经学过电流表的使用,具备了一定电学知识和动手操作连接电路能力,再加之电压表不同于电流表,可以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并不能损坏电压表,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科学探究环节,让学生尝试使用电压表。而八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电路,连接实物图的能力还停留在初始阶段,需要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图。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三个电路图,另外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乙图)电路状况问题在今后的电学学习中会经常遇到考核这样的问题,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连接,还能直观的看到电压表不坏,且接近电源电压的示数。
学生经历探究实验的过程,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了对比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等等;而教师则起到了帮助、引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设计活动:
1、制作水果电池:将铜片,锌片插到水果中,作为电池的两极。
2、继续练习使用电压表: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
设计意图:
开阔学生的视野,造就学生的动手本领,表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善于发明,更要善于冲破通例,勇于实验和探索。
计划运动:
1、讲堂小结:重点电压表的读数与利用。
2、训练反馈:见学案。
初中物理杠杠的说课稿篇十八
各位考官: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分享对这节课的看法,接下来我会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熟悉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先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本节课主要的内容包括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单位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三个部分,在之前的学习中已探究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力学做好了铺垫,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要完成一堂好课,对学生充分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高一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尚处在由经验型向抽象型转化的阶段,需要运用抽象与形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逐步引导,对物理学建立起严谨、深刻的认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去做,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乐。
根据对教材以及学情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点:
1.初步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理解牛顿第二定律以及力的单位。
2.通过推理分析,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到逻辑推理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难点: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陶行知先生曾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恰当的教学方法将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学中我打算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引导提问法、小组讨论法、问答法、读书指导法等。
厚积而薄发,在做了一系列分析之后,我的教学过程将按以下内容展开。
(一)导入。
我会采用复习导入的方式,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实验,并提出问题:我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什么?预设学生回答:物体加速度与质量和所受合外力三者之间的定性关系。结合学生的回答内容,我会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问题: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而我们实验证明物体的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则能否通过公式来给出定量关系呢?引发学生思考,顺势引出新课——《牛顿第二定律》。(板书标题:牛顿第二定律)。
(二)新课讲授。
接下来是新课讲授环节,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牛顿第二定律。
首先,我会为学生讲述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结合内容及大量实验和观察到的事实,总结得出一般规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板书:1.内容)。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会引导学生发现牛顿第二定律不仅阐述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三者间的数量关系,还明确了加速度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实际物体所受的力往往不止一个,故式中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第二部分是力的单位。
第三部分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三)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环节,我会通过多媒体出示一道思考题:先有加速度,还是先有合外力?并找到多名学生进行回答。
(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我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让大家谈一谈收获,作业环节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最后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采用提纲式的设计,清晰明了地呈现本节课重难点内容,方便学生把握本节课重难点。
初中物理杠杠的说课稿篇十九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电阻》。在教学设计的指导下,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教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电阻》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电阻是电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电流、电压构成初中电学的三大基石。对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初步理解,是更好地学习变阻器、欧姆定律、电功率等相关内容的必要基础。因此,电阻的学习将在物理电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根据本节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参照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阻的定义、符号、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3)知道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学中的运用;
(4)了解半导体及超导现象。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阻概念的建立;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学难点:认清电阻是导体自身的性质。
八年级学生通过上学期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而且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将逐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理性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方法,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借助形象直观的实验操作,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以及实践能力。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重要理念,要求物理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新课程标准还要求物理课堂注重科学探究,提倡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因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小组的合作讨论探究、教师的启发引导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学,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动脑做实验,在观察,实验和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互学互评,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应用演示实验,将相同长度和相同粗细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同一电路,闭合开关后,让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小灯泡的亮度明显不同。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的灯泡亮度的同时让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同一电路中接入不同材料金属丝,灯泡的亮度会有变化呢?从而引出新课——《电阻》。
2、巧引启思,突破难点。
通过演示实验,小灯泡的亮度的变化是因为通过灯丝的电流大小发生变化,而电流发生变化是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而造成的。此时教师应该强调导体与绝缘体是根据物体是否容易导电来划分的,导体对电流都有阻碍作用,从而提出电阻的概念。
由于电阻的概念较为抽象,教师可以与河床对水流的阻碍或者道路对车流的阻碍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相对比,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
新概念的得出后,顺其自然会介绍新概念在物理中的符号、单位及各单位间的换算,并将其板书在黑板上。教师向学生介绍生活中常见物品的电阻,让学生了解电阻单位的大小。
教师介绍在电路图中电阻的表示符号。
3、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猜想,例如长度、粗细、温度、体积、颜色等,教师对学生进行诱导,例如,与车流对比,像道路的结构、道路的长度,道路的宽度都会影响车流的速度;高压输电所用电线又粗又直,而电炉丝却不是。让学生对猜想进行筛选,去伪存真,逐渐趋于合理,明确探究方向。
设计并进行实验: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后,教师简单介绍实验器材,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因素去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正确选择实验器材,经历实验的探究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交流与总结;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实验结果,最后由教师得出结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为了更好理解影响电阻的因素,可以将高中所学的公式告诉学生,并对公式进行简单阐述。
教师对探究实验中所用的方法进行讲解,得出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强调该方法在物理研究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