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方案(实用18篇)
一个可行的方案应该包括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执行步骤。方案的制定要充分考虑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做好应对措施。方案的收集和整理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数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方案篇一
1.结合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化,丰富自己的经验。
3.使学生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摆一摆”等多种操作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使学生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小圆片、小正方形、小三角形。
1.你们想了解老师吗?(姓梁,汉滨小学,涵涵、彬彬)。
2.让生猜师身高,师生交流,引出长度单位:厘米、米以及分米。(板书:米、厘米、分米)。
3.激活关于长度单位实际长短的观念:谁比划一下这些单位有多长。
1.游戏:在下面三个图形中任选一个均匀涂色,谁先涂完谁就赢。
2.你选择哪一张?为什么?(选择小的那张,因为它小,就涂得快。)。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说的,这张纸小,是指的它的面小,这张纸大,是指的他的面大,其实每一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有的面大,有的面小。(板书:物体面大小)。
3.为什么不选三号?(因为它不是封闭图形)只有平面封闭才有面的大小。(板书:封闭图形)。
1.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游戏比一比:。
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板书:看一看)。
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比一比它们的大小。(板书:摸一摸)。
刚才我们通过摸和看知道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概括面积的意义。
(3)课本61页“做一做”,摸摸数学课本的封面和侧面,体会立体图形的不同面的面积。
2.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
(1)出示两个图形比较大小,利用重叠的方法。(重叠)。
(2)出示2个长宽各异长方形,体会用观察、重叠方法难以比较大小。
(3)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种学具摆一摆,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看哪个小组秩序好!速度快!
(4)学生汇报,并比一比那种标准比较方便?(正方形合理)。
(5)课本62页“做一做”数格子。
(6)出示两个格子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男生和女生分别进行比较。要想知道一个图形的大小,不能只比较格子的多少,还要统一格子的大小,这就需要面积单位。
(1)自学课本63页内容。到底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国际上又是怎样规定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的呢?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通过自学你知道这些面积单位都是什么形状的?
(3)1平方分米又有多大呢?在学具中找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它的边长是不是一分米?摸一摸它的面,盯住它看5秒钟,闭上眼睛把它印在你的脑海里?睁开眼睛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分米的大小。找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是一平方分米。(撕开对比面积大小的变化)。
(4)1平方米到底有多大?带来1平方米的纸让孩子们站上去感受。
(5)课本65页练习十四第5题。
1.课本64页练习十四第2题。
2.课本64页练习十四第3题。
3.课本63页做一做第2题。
1.说说你这节课印象最深的地方?心情怎么样?有没有学习的伙伴值得感谢?
2.评价一下自己这节课的表现。
3.推荐两名学生,当学习之星。
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研究却刚刚开始。
数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方案篇二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抓住了如下几点:
1、在学习长度单位进率的基础上引发本课内容,这样有助与学生以后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形式,体现了合作精神。
3、重点突破了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间的关系,先让学生通过计算面积总结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然后利用规律很简单地总结出1平方米与100平方分米的进率关系。
4、练习有由浅入深,结合身边的事物,体现新课标精神,学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方案篇三
《数学课程规范》指出:“同学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实际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同学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内容来自同学生活实际,在同学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同学知识经验,符合同学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同时也充沛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例如,让同学充沛地摸手背、摸学习用品的面,感知物体的外表的大小;利用同学描出的各种平面图形,比较大小,让同学明白平面图形有大小;让同学用1平方分米丈量课桌面的面积,引导同学体会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
(二)学习需求来自同学。
引导同学主动建构知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根据同学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充沛激发同学的学习动机,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因为同学第一次学习有关面积单位,对于为什么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是必需知道的。因此,本案例教学中,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让同学在操作中充沛体验统一丈量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便得同学明确了学习的意义,也为同学主动、积极学习铺平了道路。例如让同学用不同大小的方格去丈量面积,容易发生误会,并通过发明矛盾抵触,使同学明确要丈量面积的大小必需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然后主动地投入到学习面积单位的活动之中。面积有哪些呢?教师不直接告诉,让同学充沛地表示自我,进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数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方案篇四
这节课的成功,确实让我高兴了一阵子。高兴之后,我静下来反思课中的所得、所失、所悟。
一、我的成功。
1.能较好把握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课的引入设计了一个师生比赛的环节,让学生在紧张的比赛气氛中收起没进课室的心,也将面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趣化,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课的引入是比较成功的。另外,在教学中我关注到学生的情绪状态,想法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维持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环节设计松紧有度。看来,要上好一节课,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是不可缺少的。
2.教学环节层次分明,条理性强。这节课的概念比较多,比较散,备课时,我基本能抓住教材的逻辑关系,理顺了教学内容间的关系,从大处上做文章,在小处中润色。
3.本课成功的关键是自己在教学理念上的转变。以前自上课总不放心让学生自主探索,总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多灌输一点,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中,我成了职业灌输器,学生充当了专业接收站,造成了老师累,学生烦的局面。这次我思想开放了,让学生活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课堂上做到了三活学生活中的,在活动中学,灵活地学,总之活贯穿于整个课堂。整节课,学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索、自主总结归纳。想不到教学效果那么理想,比以前的满堂灌强多了。所以说,放心让学生探索,精心引导学生是成功的关键。
二、我的失败。
1.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堂,释放了学生,考验着老师。这节课的小组活动,出现了一些混乱场面,有的学生不知所措,有的学生参与感不强,有的学生在交流时没有认真听别人发言,这方面的组织与调控我还要继续努力。
2.课中某些环节的处理不够细化。在估算桌面大约有几平方分米这个环节中,学生基本上是瞎猜,我也只是在等待比较接近的答案出现,有一个学生报出了比较准确的答案,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匆匆把这个环节一带而过。没有充分发挥这个环节地作用,要改进。这个教学环节可以细化为如下几点:
(1)、第一次估算,找出差距最远的答案。
(2)、根据这个学生的答案,每位同学拿着自己剪的1平方分米上台在桌面上摆一摆。
(3)、根据摆的情况进行第二次估算,力求一次估算正确。
(4)、交流总结估算的方法。
三、我的感悟。
结合新课标,如何上好数学课,当中还有许多值得自己思考的问题。通过这个课例,感觉要上活概念课,就要适时给概念下定义。定义下得过早,等于是索然无味的简单灌输;下得太迟,则又怕学生的思维呈现零乱状态,不能及时地整理和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数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方案篇五
本节课教学的特点是,朴实无华、扎实高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习内容来自生活,来自学生;
(2)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
(3)学习过程重视体验。
(一)学习内容来自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例如,从生活中的各种不同方面的“比大小”引入,使学生了解事物的大小的不同方面;让学生充分地摸手背、摸学习用品的面,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利用学生描出的各种平面图形,比较大小,让学生明白平面图形有大小;让学生用1平方米测量教室里的大黑板、教室门等面积,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
(二)学习需求来自学生。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点,充分激发学习动机,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因为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面积单位,对于为什么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是必须首先要知道的。因此,本案例教学中,教师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在操作中充分体验统一测量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得学生明确了学习的意义,也为学生主动、积极学习铺平了道路。例如,让学生选用一种物体表面来表示胸卡的面积,从表示的结果中可以使学生逐步体会到:用不同物体来测量容易产生误会,并通过创造矛盾冲突,使学生明确要测量面积的大小必须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然后主动地投入到学习面积单位的活动之中。面积单位有哪些呢?教师不直接告诉,而是把这个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进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而当学生提出“平方”是否就是“平方米”时,教师更是抓住契机,在肯定学生猜想的同时告诉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真是无处不在。
(三)学习过程重视体验。
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所谓体验性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受(体会),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可见,体验性学习是知情合一的学习,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它旨在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增进对科学的理解,体验探究的乐趣。学生在说一说、摸一摸、估一估、站一站、量一量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理解了面积的含义,认识了面积单位。例如,1平方米有多大,让学生先估计,后拿出1平方米纸,估计它的边长是多少,再用尺量,最后概括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让学生想一想1平方米有多大,发展空间观念,再联想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接近这个面积单位,把头脑中的表象和生活中的实物联系起来,再现面积单位,进而建构出面积单位的概念。可以说,整个学习过程都非常关注学生的体验。
数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方案篇六
我执教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收获了不少。兴奋过后,反思《面积和面积单位》整个教学过程,课中的成功与不足如下:
一、成功之处:
1、《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课是学生从线过渡到面,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因此我从学生感兴趣的场景引入,并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等出发,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我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1平方米可以站几位小朋友等?使学生不仅在脑海里建立了面积单位的表象,而且再一次巩固了面积的概念。
2从面积的概念到面积单位,教学设计是顺着学生的思维很自然的'展开教学的。例如:比较不出来哪个的面积大时就要来测量,一步一步是引出来的,学生接受起来很容易。教师是顺着学生的思维,随着学生的想法把新的内容加进去的,和学生的思维同步。
3、“面积”含义的理解,“面积单位”的认识,都应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测量,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实现。我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摸一摸物体的表面,比比物体的面积,找一找1平方厘米,量一量图形面积,验证1平方米可以站几人等。通过这些操作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对面积、面积单位的感知,而且让学生学会了选择身边有用的材料操作,提高了他们的操作技能。教具、课件发挥了作用,较适合。
二、不足之处。
1、对重难点的把握不太清楚,有详无略。
2、如何在开放的课堂中进行良好的组织与调控是我面临的一大考验。课堂中小组活动欠缺组织和章法,没有达到小组讨论、操作的真正目的。
3、教学机智需要加强,在评价方面也很值得反思,评价语言单调,缺乏数学思想、方法等实质性评价。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在处理上缺少分寸,教师的评价必须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平日里多积累。小组讨论后教师对好的方法要加以评价或介绍,对学生的方法在全班交流时要有选择的按照顺序进行。
在今后的课堂上,老师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自主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增添更多探索成功的喜悦!
数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方案篇七
“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概念比较抽象,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形成概念的正确表象,借助表象才能进行正确判断和推理。为此,我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如摸数学课本封面、桌面、手掌心的面,感知物体的表面,体验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在学习常用面积单位时,我又引导学生直观的用学具小方块去拼摆。当方块数不同,方块大小又不一样时,这样比较面积大小,不断产生新的认知冲突,体会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使他们经历了从观察――重叠――拼摆――用统一的标准来摆――面积单位的建立这一过程,从而引发学生的心理需求。由于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数学活动,头脑中形成了鲜明的,正确的“面积”的表象,抽象概括“面积”意义就水到渠成。
这堂课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快马加鞭往前赶,使一些活动缺乏实效。还不得不漠视了许多孩子的感受,说是开放却放的不开,时间一到不管孩子们的探究是否成就将活动嘎然中止。看着孩子们活动的兴趣盎然,瞧他们的认真劲儿,我的心情难以平静,我应该尽可能使每个活动更充分、有效。
数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方案篇八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上册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涉及数、数数、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实践技能等,针对二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来说,也可以说难点了。
知识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这一节课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之后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一、从实际需要出发,让学生产生学习长度单位的欲望。
教学时,我创设了“我想给同学们配桌布”的情景,配桌布必须知道桌子的长和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实际中测量长度的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实物作测量标准去量桌子的长,结果量得的数量不一样,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体会到,要想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从而产生学习长度单位的欲望。
二、向学生提供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
这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当学生有了学习的愿望后,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设计了观察直尺,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他们通过观察、交流,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认识1厘米,安排了三次活动: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
数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方案篇九
一、填空。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和()。
2、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
3、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4、一个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周长是()。
5、边长分别是1米、1分米、1厘米的三个正方形中,面积最大的是边长为()的正方形。
6、测量房间地面的大小要用()单位。
7、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它的边长是()。
8、正方形的边长是()分米,面积是4平方分米,周长是()分米。
9、用两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10、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米,长是8分米,宽是()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11、小明家有三口人,住房面积是48平方米,他家人均住房面积是()平方米。
12、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13、在一个面积是60平方米的墙上有3个窗户,每个窗户的面积都是4平方米,如果要粉刷这面墙,粉刷的面积是()平方米。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教室的面积约是()。
a、80平方厘米b、80平方分米c、80平方米。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
a、4厘米b、4平方厘米c、1平方厘米。
3、5个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
a、5平方米b、12米c、12平方米d、6米。
4、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
a相等b不相等c不一定相等。
5、20平方米是()计算的结果。
a长度b面积c重量。
6、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a16米b8米c16平方米。
7、铁丝的长度是()。
a1千克b1米c1平方米。
8、至少用()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形。
a4个b8个c9个。
9、长方形的长是2分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
a6平方厘米b6平方分米c60平方厘米。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16()。
课桌面的面积是24()。
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9()。
笔记本的大小是24()。
黑板大小是4()。
讲台桌面是50()。
篮球场是420()。
四、判断题。
1、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10平方分米。()。
2、黑板的长是4平方米。()。
3、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不变。()。
4、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
5、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
6、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
一、填空:
(1)填一填。
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我发现了:每相邻的两个常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每相邻的两个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2)做一做。
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6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5平方米=()平方分米。
800平方分米=()平方米。
1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70平方米=()平方分米。
二、在括号填上适当的数。
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7平方米=()平方分米。
2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4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0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125平方米=()平方分米。
600厘米=()分米=()米。
8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三、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3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一张写字台的长是13分米,宽是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厘米?
数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方案篇十
ppt课件、日历、奶瓶、温度计。
活动目标。
在认识数字0——9的前提下,将他们排序。
在比较观察中,了解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
数字变化后,幼儿对其形状感兴趣,幷乐意产生想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10个格子,幼儿数出。
2、幼儿根据提示猜出每个格子中的数字宝宝。
二、1、给数字宝宝排序(提示顺序,倒序,单数,双数)。
0123456789。
9876543210。
13579。
2468。
2、分享老师展示的各种排列方式。
(1)认识基数13579。
(2)顺时针,圆形,三角形。
(3)从大到小,从小到大。
1、日历。
2、奶瓶。
3、温度计。
4、目录。
四、数字宝宝的组合图形。
五、活动延伸。
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数字宝宝,动手画一画。幼儿教育网。
数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方案篇十一
本学期第二次公开课我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面积的概念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板块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面积的'概念和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认识两个部分。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以及刘教授和数学组各位老师的点评,综合自己的领悟,反思如下:
一、导入过时,没有激发出矛盾,而且在课堂结束时没有作出结论,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谨记,教学一定要完整,要做到知识的前后呼应。
二、在讲述面积的定义时,讲解不够透彻,还有少部分学生对这个概念模糊,下次在讲这个知识点时,可以先讲述物体的概念,然后过渡到物体的表面,最后回归物体表面大小这个概念上,这样,很自然地引出面积的定义。
象记忆,使学生对各个面积单位形成表象认识。也可让学生多估一估生活中物体的面积的大小,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四、教学中,我应该重点讲清“1平方厘米”,再放手让学生去推导,“1平方分米”、“1平方米”,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还可以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
五、在导出面积单位时候,应该选用一个格子数目多,面积小的图形来进行对比,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出矛盾,很自然的得出要比较面积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面积单位。
六、在评价方面也很值得反思,评价语言单调,缺乏数学思想、方法等实质性评价,学生在比较卡纸面积大小时用到了观察、重叠、拼、摆等多种数学方法,但老师只评价“这种方法不错”,到底不错在哪儿,没有抓住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机会,这些都值得我去反思、努力。
七、这堂课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快马加鞭往前赶,使一些教学环节缺乏实效。还不得不漠视了许多孩子的感受,说是开放却放的不开,时间一到不管孩子们的探究是否成就将活动嘎然中止。看着孩子们的兴趣盎然,瞧他们的认真劲儿,我的心情难以平静,我应该尽可能使每个环节更充分、有效。
不管成功与失败,这都是值得我深思的一节课。它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课堂上,老师应该给学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评价的语言,让学生增添更多探索成功的喜悦!教师只有将数学与跟它有关的生活背景联系在一起,也就是只有通过“数学化”的过程来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生动具体、美丽鲜活的。在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中,师生共同体验到探索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达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数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方案篇十二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71至76页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经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等概念的形成过程,并形成表象。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4、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同学们,我们今天来玩儿一个游戏,大家看一看黑板上,黑板上有两个三角形,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我们找两个同学来涂色,谁涂色的速度快谁就获胜。(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老师说开始一起涂)。
2、谁是获胜者,为什么他涂的快呢?
生:因为一个三角形的面大,一个三角形的面小。
师:这个同学用了一个词很好。
3、下面我们来看大屏幕,看看这两位同学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师:为什么黑板擦的慢,桌面擦的快,这是为什么呢?
生:桌子的面小,黑板的面大。
师:我们把桌面的表面叫做桌子的面积,把黑板的表面的大小叫做黑板的面积。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4、今天老师用到一个词,面积,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研究什么是面积?板书:面积。
师: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个词。
生:
师: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就来学习面积,再卖房子的时候看见面积两个字,我们就知道是什么含义了。
5、面积和物体的表面是有关系的。请同学们拿出数学书,用手摸一摸它的封面,现摸一摸课桌的桌面,再摸一摸铅笔盒的面,再摸一摸咱们做的凳子的面。
师:同学们刚才摸的面我们把它叫做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
6、通过同学们刚才的摸,你发现物体的表面的有什么,在摸的时候你有什么发现?
生:谁的表面大,谁的表面小。
师:这就说明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板书:的大小。
结论:所以说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什么?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就是它们的面积。
7、把数学课本的封面和光盘画下来,这两个图形就叫封闭的图形。板书:封闭图形。
师:讲解什么是封闭的图形?就是没有缺口,从头到尾相连的。
师:再画一个有缺口的,问这是封闭的图形吗?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中有哪些是封闭的图形?
生: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9、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些什么?学生分着齐读面积定义。
10、让学生把这两句话总结成一句话?
生: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或。
11、谁能起来举一个例子: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或者说哪些物体的面积有大有小。
12、比较两正方形大小,方法是重叠一下。
13、拿出两个长方形,比较两长方形大小,用重叠的方法不行了,怎么办?
生:用小方块摆一摆,谁摆的多谁大。
14、小组交流:在我们学过的图形中用哪种图形摆最合适,为什么?
生:最适合的是正方形。
15、老师翻过来,用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摆可以吗?
生:不行,这样摆同样不行,正方形的大小不一样所以也无法比较。
16、怎么办?
生:我会想到用相同的正方形去摆到两个长方形上,看谁摆的多,比较大小。
17、我们知道了要在物体上或图形是摆小正方形时要统一单位,用相同的正方形来摆。
18、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面积单位,我们给这些小正形起了一个名字叫面积单位。板书:和面积单位。什么是面积单位?面积单位有哪些呢?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p73,看一下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板书:三个面积单位。
19、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多大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师:从学具中找出1平方厘米,并用尺子量一量,看它有什么特点。
师:我们可以说什么样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生:(举例)田字格,1角的硬币,大拇指盖,
20、打开数学书p74做一做1题,先估一估,看谁估的准。摆一摆是多少?
21、为什么说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呢?
生:因为它能摆8个小正方形。8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就能盖住了。
22、老师让你用这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量这个课桌的面积你认为怎样?
生:不合适,为什么?1平方厘米太小,桌子面积太大。
23、我们来学习更大的面积单位,你能在桌子上找到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吗?举起来看看。
24、同学们都找对了,现在用尺子量一量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边长是几厘米?
生:发现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边长是10厘米、1平方分米。
25、我们可以说什么样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26、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桌子的表面。
生:大约是……。
生:(举例)光盘、电源开关、手掌等。
27、老师让你用1平方分米去量教室的面积你认为可以吗?
生:不可以,师:可以。方便吗?生:不方便?
28、我们学更大的面积单位,平方米,通过刚才的看书你认为1平方米有多大?
生:1块地砖,
29、教师用彩绳围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让学生量一量,举例。
教师小结:面积:
面积单位: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练习十八第一题。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名称。
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一块黑板的长是4()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
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四、回顾整理,内化提升。
学生谈谈收获?自我评价?
数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方案篇十三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学会新知。本节在新课导入时,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一些物体,在抽象出这些物体的某个侧面的形状,然后再让学生比较这些面的大小从而求出面积定义。采用这样的教学,不仅拉进了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激发了他们积极主动的探求欲望。
二、强化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本节课我注重了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时,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通过摆一摆、量一量、比一比等实践活动理解认识这些面积单位。不仅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的探究性,而且体验到问题解决的多样性。
数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方案篇十四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71至76页教学内容。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经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等概念的形成过程,并形成表象。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4、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同学们,我们今天来玩儿一个游戏,大家看一看黑板上,黑板上有两个三角形,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我们找两个同学来涂色,谁涂色的速度快谁就获胜。(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老师说开始一起涂)
2、谁是获胜者,为什么他涂的快呢?
生:因为一个三角形的面大,一个三角形的面小。
师:这个同学用了一个词很好。
3、下面我们来看大屏幕,看看这两位同学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师:为什么黑板擦的慢,桌面擦的快,这是为什么呢?
生:桌子的面小,黑板的面大。
师:我们把桌面的表面叫做桌子的面积,把黑板的表面的大小叫做黑板的面积。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4、今天老师用到一个词,面积,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研究什么是面积?板书:面积。
师: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个词。
生:
师: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就来学习面积,再卖房子的时候看见面积两个字,我们就知道是什么含义了。
5、面积和物体的表面是有关系的。请同学们拿出数学书,用手摸一摸它的封面,现摸一摸课桌的桌面,再摸一摸铅笔盒的面,再摸一摸咱们做的凳子的面。
师:同学们刚才摸的面我们把它叫做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
6、通过同学们刚才的摸,你发现物体的表面的有什么,在摸的时候你有什么发现?
生:谁的表面大,谁的表面小。
师:这就说明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板书:的大小
结论:所以说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什么?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就是它们的面积
7、把数学课本的封面和光盘画下来,这两个图形就叫封闭的图形。板书:封闭图形
师:讲解什么是封闭的图形?就是没有缺口,从头到尾相连的。
师:再画一个有缺口的,问这是封闭的图形吗?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中有哪些是封闭的图形?
生: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9、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些什么?学生分着齐读面积定义。
10、让学生把这两句话总结成一句话?
生: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或
11、谁能起来举一个例子: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或者说哪些物体的面积有大有小。
12、比较两正方形大小,方法是重叠一下。
13、拿出两个长方形,比较两长方形大小,用重叠的方法不行了,怎么办?
生:用小方块摆一摆,谁摆的多谁大。
14、小组交流:在我们学过的图形中用哪种图形摆最合适,为什么?
生:最适合的是正方形。
15、老师翻过来,用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摆可以吗?
生:不行,这样摆同样不行,正方形的大小不一样所以也无法比较。
16、怎么办?
生:我会想到用相同的正方形去摆到两个长方形上,看谁摆的多,比较大小。
17、我们知道了要在物体上或图形是摆小正方形时要统一单位,用相同的正方形来摆。
18、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面积单位,我们给这些小正形起了一个名字叫面积单位。板书:和面积单位。什么是面积单位?面积单位有哪些呢?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p73,看一下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板书:三个面积单位
19、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多大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师:从学具中找出1平方厘米,并用尺子量一量,看它有什么特点。
师:我们可以说什么样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生:(举例)田字格,1角的硬币,大拇指盖,
20、打开数学书p74做一做1题,先估一估,看谁估的准。摆一摆是多少?
21、为什么说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呢?
生:因为它能摆8个小正方形。8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就能盖住了。
22、老师让你用这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量这个课桌的面积你认为怎样?
生:不合适,为什么?1平方厘米太小,桌子面积太大。
数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方案篇十五
引入新课内容后,学生的第一个活动就是摸身边的物体的表面——摸自己的脸面。初步感知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然后请学生到台上摸长方体、正方体及硬币的表面,在引导学生评价的基础上,让学生清楚地理解,物体的表面是指一个物体露在外面的每一个面。第二个活动中,让学比较三个平面图形谁的表面大,谁大谁小?数学书的封面与课桌面谁大谁小,……在这些比较活动中让学生感知到,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此时,老师适时告诉学生,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引出面积的一部分意义。
接着,老师举例说,比如:这块黑板面的大小就是这块黑板面的面积。并让学生照样子说一说,进一步理解面积的这一意义。接下来,让学生在观察、倾听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封闭图形”的意义,然后通过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封闭图形也有大有小,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封闭图形的面积。接着教师又提出一个物体到底有多大?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描述,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物体来说明,这样就出现了单位统一的必要性,接着教学面积的有关单位。整节课条理清楚,在需要的前提下出示一个个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最后让学生归纳概括及看书得出面积的准确意义,到此时,学生通过大量的活动,充分地理解了面积的意义,并理解面积的有关单位。
数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方案篇十六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本课是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书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
教材简析:根据课前我对教材的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学好本课,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还为以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以上认识,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我从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操作探究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培养学生自学、概括、估测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高效地实现以上目标,我选择的基本教法、学法有:活动教学法,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法,自学辅导法等。
四、说教学准备:为了辅助教学各环节的有效的进行,我的课前准备有:
1、教具:课件;米尺、常用的面积单位。
2、学具:两张长方形卡纸,绳子,正方形、圆形等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
五、说教学程序。
这个过程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出示米尺和学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
师:长短指尺子的什么?(长度)大小又指的什么?(尺子的表面)。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
第二个环节:充分感知,引导建构。这一环节我通过五个步骤来组织教学。
第一步: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的知识入手,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
归纳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第二步: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出示课件)让学生认一认、指一指、比一比。
第三步:归纳面积的概念:
通过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认识了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是面积?小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第四步: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学生拿出两张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
方形卡纸。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学生经过观察、重叠无法直接比较,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然后提供学具动手拼摆,合作探究。在学生操作完之后进行汇报: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圆片有缝隙,不准确;正方形和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最合适。小结: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最方便。
第五步: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第73、74页内容。然后分层学习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以“教”为主;通过(找——想——比——画——量)各环节强化认识“1平方厘米”的实际大小并建立正确的表象。“1平方分米”“扶”为主;“1平方米”以“放”为主。
『以上利用多种方法教学,促使学生认识巩固面积单位,发展其空间观念。』。
再用面积单位测量物体的表面积。在面积单位的强化上,每小组用同样长的绳子围出一个图来,各组一比较就发现周长相等形状不同的图形面积不相同等。
第三个环节:结合实践,综合练习:
1、我是填空小专家。
2、我是公正的小法官。
3、说一说测量邮票、课桌、教室和操场的面积,分别选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4、有关各国人均绿地面积表,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
第四个环节:回顾全课,小结延伸: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你还想知道什么?
物体表面。
或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封闭图形。
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总之,本课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合作探究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从而建立正确的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表象,使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说课完毕,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数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方案篇十七
教学内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一节内容属于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三部分内容。课本第70、71页内容。
学情分析:三年级共41名学生,学生基础较弱,上课动手、动脑不太积极,家庭作业有部分同学不按时完成,课堂教学若不创新,会陷入困局。
设计的教学环节:
1、下面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边长为1分米,即10厘米。
思路一: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
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因此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思路二: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想一想,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
思路一: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
边长为10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分米。
因而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思路二: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
先让三名同学在教室画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在细分每一个边长为10份,将大正方形画成许多个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全班同学参与活动:将手中制成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摆放在画好的大正方形中,发现摆放了100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因而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教学反思: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00厘米。
2、从教学实施过程中看出,两个探究活动思路二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因为思路二学生真正参与活动之中,体现了主体地位,亲自体验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升。我在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活动过程,让学生理解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时,回想制作的`1平方分米的卡片中含有100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理解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时,想一想全班同学都参与将制作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放于1平方米的大正方形中,即1平方米的大正方形中含有100个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另外,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让学生每人读一次,全体同学每个人都读,其余同学仔细听,让学生树立清晰的印象,而后自动口述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让学生跟随老师图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
100100。
再针对具体题目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此种教学设计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教学效益提高许多。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也会主动克服困难,训练学力。
数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方案篇十八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面、封闭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
2、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学习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
学习难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学习过程:
一、主题图导入。
同学们,这节数学课我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探索面积的含义。
刚才我们摸的这些面都是物体的表面。你还能找到哪些面?它们谁大谁小?
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你能像这样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吗?
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面积了吗?(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比一比,谁的面积大(课件出示)总结方法。
1、我们来看这两个正方形,你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他们面积的大小?
3、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长方形的大小?
4、汇报。
5、总结,我们发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去测量。我们给这些用来测量面积大小的小正方形起个名字,叫面积单位。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63页,读书,看看你都知道了哪些面积单位?
1、认识平方分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出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分米有多大吗?
说一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摆一摆,我们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几平方分米?
2、认识平方厘米和平方米。
同学们,请用平方分米来测量我们这间教室地面的面积和橡皮表面的面积,你们觉得怎么样?(请同学发表建议)。
比平方分米小的面积单位会是什么呢?(预设:厘米比分米小,那么平方厘米肯定比平方分米小)。
那你能说说1平方厘米有多大吗?
说一说哪些物体的表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那你知道比平方分米大的面积单位吗?(预设:米比分米大,所以应该是平方米)。
多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
说一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总结:我们知道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测量的时候,我们要根据面积的大小,选用合适的面积单位。
六、巩固提升(课件出示)。
七、全课总结。
同学们,老师马上就要和你们说再见了,能告诉我,老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吗?要想测量老师的身高要用什么做单位?长度单位是用来计量长度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和厘米。面积单位是用来计量面积的,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老师很高兴和你们一起学习,下课!
板书设计: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