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木头教案(优质21篇)
教案还可以帮助教师提前预测和解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https://example.com/教案2
抢木头教案篇一
1、了解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及用途。
2、通过观察和触摸活动,能探索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经验准备:幼儿能说出周围物体的名称,认识玻璃和木头。
物质准备:1、仿真娃娃一个,木制玩具及玻璃制品(水晶球、木头小汽车、玻璃球、玻璃杯)木头块、若干木头制品和玻璃制品的图片、四盆水和四块抹布。
2、制作ppt:木头和玻璃制品的图片若干。
一、感知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
师:老师发现玻璃做的水晶球稍微要重一点,而木头做的小汽车要轻一些,玻璃和木头还有好多不一样的地方,下面老师在后面的桌上为你们准备好多木块和玻璃杯,请小朋友们去摸一摸、捏一捏,用眼睛仔细看一看,还可以玩一玩,然后到前面来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来,小朋友们,我们四人一组来玩一玩吧!(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3、师:宝宝们,请你们坐到前面来告诉老师你们玩了木块和玻璃杯以后发现了什么吧?通过你们的小手和眼睛,你们发现木头和玻璃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比较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教师小结:玻璃是透明的,木头是不透明的,玻璃摸上去是滑溜溜的,木头摸上去的粗糙的、硬硬的。
二、幼儿操作实验,感知木头和玻璃在水中的不同。
1、师:其实木头和玻璃还有一个地方不一样,如果把玻璃球和木块放到水中,大家猜一猜,会怎么样?下面老师就请宝宝们亲自动手做这个实验,老师在后面的每个桌上放了一盆水,盒子里面有玻璃球和木块,请宝宝们放玻璃球和木块的时候要轻轻地放入水中,然后观察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过一会再到前面来告诉老师你的发现,好吗?(教师指导幼儿做实验,提醒幼儿不要弄湿衣袖。)2、幼儿操作实验,将玻璃和木块放入水中观察。
师:现在请宝宝们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过程和结果)小结:木头是浮在水面上的,玻璃珠沉在水底。
三、了解木头和玻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师:在我们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是木头或者玻璃做的呢?
启发幼儿想象各种木制品和玻璃制品,如:木头做的东西有桌子、椅子、梳子、床等,玻璃做的东西有玻璃杯、镜子、玻璃窗、玻璃瓶等。
2、出示ppt,欣赏木头制品和玻璃制品的图片。
四、了解木头和玻璃的特性后,教育幼儿如何使用它们。
师:木头做的物品虽然很结实,但是它们也怕尖尖的东西去伤害它们,所以平时我们不能用指甲和小刀去划木制的物品。还有玻璃做的物品容易摔碎,所以我们拿玻璃做的物品时要轻拿轻放,万一摔碎了你们也不要用手去捡,等爸爸妈妈来处理。你们记住了吗?好,请宝宝们回去后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说说周围还有哪些物品是木头或者是玻璃做的。宝宝们,再见!
《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木头和玻璃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品,用途很广泛,但是幼儿很少去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本次科学活动通过幼儿的两次触摸活动和讲述,引导幼儿探索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及用途。在活动中,幼儿对实验活动非常感兴趣,但是也有幼儿对老师提出的“透明”这个词有点陌生,我接着用窗户上的玻璃进行了讲解,通过玻璃我们能看到外面的景色,说明玻璃是透明的。最后启发幼儿继续探索周围生活中木头或玻璃做的物品。
抢木头教案篇二
“木头人”的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经典游戏之一。通过这个活动使幼儿产生对民间游戏活动的兴趣,并能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控制好自己的身体动作。这次活动设计对该游戏的引入和改编,使幼儿能够更加喜欢木头人的游戏,对该游戏充满好奇心和想玩的心情。同时可以加强孩子与朋友之间的交往,以及孩子的自控能力,让孩子在和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快乐、有意义地成长。
1、能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在规定时间内努力做到一动也不动。
2、能根据指令变换模仿动作,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
3、能在逐次提高难度要求的前提下,愉快游戏。
幼儿已有玩过简单“木头人”游戏的经验并且保有持续的`游戏兴趣;安全合适的活动场地,最好是户外操场;活动中准备自制“魔法棒”一根,口哨一只,适合游戏的快乐音乐。
一、热身活动
教师带幼儿队列入场,跟随音乐热身准备。
提问:小朋友们想和老师一起玩游戏吗?
我们先一起活动活动身体,一会更好地玩哦!好吗?
(本小节在于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从身体和心理上做好游戏前的准备。)
二、游戏环节
1、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
教师先组织幼儿玩最简单的“我们都是木头人”游戏。集体扮演木头人,念说儿歌“山山山,山上有三个木头人,扇扇扇,三个好玩的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在大家念完儿歌后每人做一个造型动作,在十秒时间内不准动。
提问:小朋友们我们之前玩过“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大家还记得吗?要一起玩吗?
(幼儿有玩这个游戏的经验,并有浓厚的游戏兴趣,熟悉最基本的游戏规则,从而也使游戏规则的建立与巩固,便于下一个游戏环节的操作。)
2、游戏:魔法师
那我这位魔法师要拿着我的魔法棒来施魔法了,我的咒语是“变变变,变变变,变成长鼻子的大象吧!”
听到周咒语后幼儿扮的“木头人”马上“变成大象”,模仿大象行走。幼儿依次按指令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听到“魔法师”吹口哨,“木头人”就要停止动作。也可请个别幼儿来当魔法师进行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幼儿与老师,幼儿与幼儿,幼儿与玩教具、包括游戏环境形成很好的互动群体,是的游戏效果明显,幼儿得到充分的体验和感受。)
3、游戏:木头人的快乐多
提问:大家玩的开心吗?
你们真是一群快乐的“木头人”呀!
那请快乐的木头人一起跳起来吧!
老师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木头人”随音乐起舞,魔法师挥动“魔术棒”,音乐停止,木头人摆好造型不动。
(在游戏中,幼儿从简单的听指令变木头人,到木头人标造型,再到听音乐自由变“木头人”,游戏的教育目标层层的达成,幼儿的自我能力水平也得到逐渐的提高)
三、结束部分
教师组织幼儿放松身体,结束游戏。
提问:今天我们的木头人们表现真棒!和大家一起玩游戏快乐吗?还想玩吗?
激发幼儿游戏情绪,为下次游戏准备。
(游戏活动往往带给孩子无穷的快乐,尤其是深受孩子喜欢的游戏更是意犹未尽,但适当的结束也是一种规则的建立,让孩子在玩中成长。)
抢木头教案篇三
1、正确发准“山”、“三”等字音。
2、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根据游戏规则作相应的动作,提高自控能力以及听说应变能力。
3、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小兔、小狗、小猫的毛绒玩具各一个。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想,他们玩的是木头人的游戏。
2、引出儿歌: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三,三,三,三个好玩的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
3、引导幼儿回忆儿歌。“哪里有个木头人?”“山上有个什么人?”“几个好玩的木头人?”
“三个什么人?”“除了不许说话还不许干什么?”
4、师幼齐说儿歌,正确发出每个字音,特别是“山”和“三”。
二、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及玩法。
1、游戏时须念儿歌,并可自由动作,儿歌念完后就不能动,也不能发出声音,可摆与其他小朋友不同的姿势,摆得姿势要坚持到游戏的禁令解除方可放下。
2、如果谁动了或发出了声响,就有教师将其请到前面,再请一名幼儿做惩罚他的人。被罚的幼儿将手伸给惩罚他的幼儿手中,而惩罚他的幼儿则拉住他手与全班幼儿一起手指他念:“你是一个小调皮,伸出小手打三下。”然后边打手心边数“一、二、三”,游戏接束。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除了打手还可换为“你是一个小调皮,撅起屁股打三下”,也可换为“你是一个小调皮,伸出胳膊打三下”。
三、教师示范指导游戏玩法。
所有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边走边念儿歌来此游戏。
儿歌:(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三,三,三,三个好玩的.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你是一个小调皮,伸出小手打三下)(你是一个小调皮,伸出胳膊打三下)(你是一个小调皮,撅起屁股打三下)。
幼儿回家后与其他幼儿或家长继续玩木头人的游戏。
抢木头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的念儿歌,正确区分韵母:an和ang。
2、听懂游戏规则,在老师的提醒下,能按游戏规则进行活动。
3、愉快地与同伴们一起边念儿歌边玩游戏,逐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听说应变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教师表演游戏二歌,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要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名字叫:山上有个木头人。
——教师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激发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
2、学习游戏二歌。
教师:儿歌里说了什么?带幼儿念儿歌2-3遍。
3、介绍游戏规则及玩法。
——幼儿边念儿歌边自由做动作,儿歌念完后,幼儿马上做一个造型保持身体不动。
——如果发出了声音或身体不动了,就伸出手给同伴,同伴就拉住她的手说:本来要打千千万万下,现在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一、二、三!
4、教师和全体幼儿面对面进行游戏。
师生边念儿歌,边坐在小椅子上做动作,鼓励幼儿摆出各种各样的身体造型,儿歌念完后,教师故意先动,伸出一只手让幼儿边做打手心的动作,感知游戏的趣味性。
5、教师与个别幼儿游戏,帮助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和玩法。
安排有而与旁边的小伙伴两两结对进行游戏活动,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创编的造型,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
6、教师和全体幼儿游戏。
幼儿在教室四散走动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儿歌念完后,教师寻找身体移动或着发出声音的幼儿,发现后,便与全体幼儿一起说:“本来要打千千万万下,现在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一、二、三!”若没有发现一个幼儿动,教师可以说:“木头人解放了!”全体欢呼,游戏可反复开展2-3遍。
抢木头教案篇五
1.通过游戏,利用折叠的方法大胆表现想象中的角色动态。
2.愿意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合作做画的乐趣。
3.复习用牙刷喷色的基本技能,能大胆使用不同的颜色丰富画面。
1.幼儿操作的若干“木头人”,每组白纸人手一张,幼儿操作背景四幅,胶水人手一支。
2.教师范画一张,绿色、红色、兰色、黄色水粉,旧牙刷,吸管喷色工具若干。
(一)倒如情景。
1.游戏“木头人”,游戏2遍,教师表现幼儿有代表性的动作。
(二)请幼儿与教师一起讨论折叠“木头人”。
1.幼儿独立折叠欣赏“木头人”。
a幼儿折叠“木头人”。
b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折纸。(把幼儿的“木头人”有一定意图的摆放在黑板上)
c引导幼儿欣赏。
2.幼儿合作折叠欣赏“木头人”。
a教师启发幼儿观察组合图象。
b幼儿小组合作做画。
c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合作、想象,请先完成的组在组里交流)
d幼儿欣赏合作作品。
(三)操作活动:
1.教师出示范画。
2.启发幼儿按自己兴趣折叠3—4个“木头人”造型,喷色,制成动态人影。
3.巡回指导幼儿喷色。
请小朋友回到桌子旁边,帮助木头人摆各种动作,然后放在纸上用牙刷喷色
(四)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介绍自己创造的动态形象。
抢木头教案篇六
一、随《木偶舞曲》进场。
幼儿跟音乐随意做木头人动作。
师:今天小木头人要来跟大家玩游戏了,看一看,他来了!你们也来学一下。
二、游戏。
1.通过教师手指游戏熟悉a段音乐。
师:这是谁呀?今天小木头人就带了小鼹鼠来玩游戏。小鼹鼠可调皮了,他会在地里打洞,还喜欢在路上东跑跑,西跑跑。我们跟着音乐看看小鼹鼠的脚在干吗!
2.跟随音乐玩手指游戏,熟悉在每一句的句尾回原位的规则。
用小手当小鼹鼠的脚,跟着音乐听一听,跑一跑,找到音乐停顿的地方。
3.跟随音乐玩小脚游戏,加深对规则的理解。
师:音乐放到什么时候小鼹鼠回来排好队的?现在我要你们的小脚也来玩一下这个游戏。在每段音乐的后面回来,准备好。
4.随教师唱a段音乐玩游戏,探索如何才能快速归队。
请几名幼儿尝试玩游戏。
5.随a段音乐玩游戏,尝试随音乐快速归队。
交换幼儿尝试。
6.随音乐完整游戏。
师:现在我要带所有的小鼹鼠到森林边去玩。
7.再次游戏,增加角色。
魔法棒定造型。
幼儿尝试做木偶人。
三、结束活动。
师:森林里可能会遇见谁呀?一起来听一听。赶快跑啊,快跑回家呀!哇,刚才森林里是谁呀?还可能有谁?这么多可怕的动物都出来了,我吓了一身的冷汗,你紧张吗?这次我们要跟着小木头人到别的地方去玩游戏了,别的地方可能更紧张、更危险,可能有更可怕的东西出来,所以我们要学会躲避,学会保护自己。好,全体起立,今天我们玩的这个游戏叫什么名字啊?叫小鼹鼠和木头人,回去可以跟其他的小朋友玩一玩这个游戏。今天玩的开心吗?那我们就用开心的表情和科任老师们说再见!
抢木头教案篇七
活动主题的选择:民间的传统游戏简单易学,这个游戏就是其中的一个。它是一个集体游戏,但幼儿也可以分组进行游戏。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对游戏规则掌握的并不是很好,自控能力也要提高。所以选择了这个游戏规则性比较强,能够提高自控能力的游戏。
1.锻炼幼儿肢体的表现力和控制能力。
2.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5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一.热身活动:
幼儿学各种小动物走路,进行活动。
二.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一不许动,
二不许笑,
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最后只能蹦一下。也可以幼儿选用自己喜欢的儿歌来代替。)三.游戏反复进行。
四.活动结束,幼儿散步做放松活动。
本游戏中要求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游戏,充分体现了语言练习的要求,教师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念儿歌,在幼儿学习过程中,及时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发音,孩子们玩得非常开心,很快就学会了儿歌并进行了相应的创编。
抢木头教案篇八
1.通过撕、剪、贴、画制作“木头人”,并做出各种动作造型,引发幼儿对美工的兴趣。
2.培养幼儿大胆制作,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1长方形各色纸2糨糊3抹布4剪刀5卡通粘贴纸6水彩笔7蜡笔8范例两个木头人
1.引起兴趣:游戏木头人要求幼儿做出各种动作。
边念儿歌边游戏(三、三、三,爬高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幼儿摆出动作后,老师鼓励,描述动作造型,加深幼儿对动作的印象。
2.出示范例,学变动作造型:
(1)幼儿表演动作造型
你们做的动作真棒!谁来表演给大家看?(幼儿做动作)老师这儿有一个木头人(出示范例)你能把你的这个动作教给我的木头人吗?(幼儿把范例的木头人摆出自己的动作的造型。)
(2)分别请几名幼儿表演。(谁还愿意来表演?把动作教给木头人。)提示幼儿可以两个木头人一起做动作。
3.学习制作“木头人”
你们想也要一个会做各种动作的木头人吗?
(1)木头人的身体用哪一张纸合适呢?你把它找出来。想一想,怎样把它做成身体?
对折再对折,撕出手臂,撕到肩膀停住。折出肩膀,用糨糊粘住(幼儿试做,老师指导)。
(2)找一张合适做木头人腿的纸,想一想,怎么做?
对折,撕出两条腿。分开两条腿,折平。粘在身体下面。
(3)取一张白纸,你可以画上各种样子的脸,画上头发。可以画女孩,可以画男孩,也可以画上次我们画的水果,车子等奇怪的娃娃。
(4)在空的地方画圆圆的手、脚。画好后,剪下来装在身体上。
(5)你还可以个他穿上漂亮的衣服。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水彩笔、蜡笔、粘纸(出示材料),你们想怎样打扮都行。
(6)木头人做好以后,你来教他做一个和别人不一样动作,贴在墙上,我们来比赛哪个木头人的动作最好玩。
4.幼儿制作,巡回指导:
(1)帮助鼓励能力差的幼儿制作
(2)指导幼儿做出各种动作造型。
(3)鼓励幼儿结伴组合做动作
5.评价作品:老师和幼儿一起参观,讨论木头人们在做什么。请幼儿相互介绍。
抢木头教案篇九
1、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根据歌词曲内容创编表演动作和游戏。
2、在歌曲的表演与游戏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大胆表现,体验表演与游戏的快乐。
音乐图谱大熊头饰已初步学会歌曲的演唱。
一、复习并熟练歌曲的演唱。
1、t:“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的图谱,我们一起看一看,你知道是哪一首歌曲吗?”
2、复习演唱歌曲。
3、老师也来唱一唱,鼓励幼儿听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结合图谱提问)t:“哪一句最特别?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前半句和后半句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这样唱?”
前半句:告诉大家大熊来了;后半句:赶紧轻轻地隐蔽,别让大熊发现。
5、幼儿集体演唱歌曲,要求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最后一句。
二、自由探索表演,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
1、t:“这首歌曲真好听,如果加上动作表演一定更美,我们可以为歌曲配上哪些好看的大作呢?”(鼓励幼儿找个好朋友唱唱、想想,为歌曲配上好看的动作)。
2、鼓励幼儿三两分组,讨论歌曲的表演,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3、请个别幼儿尝试表演。(关注动作的节奏和美感,并鼓励相互学习。)。
4、尝试第一次表演。
5、讨论交流:“你觉得哪一句不太会表演?”引导幼儿探索适合的动作并相互学习。
6、帮助幼儿梳理表演动作,再次表演。
关注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也可以表演给个人老师看)。
7、t:“刚才歌曲里唱到大熊来了,听,是谁来了?”为什么觉得是大熊来的?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8、随乐模仿大熊的表演。
1)幼儿学习用双手在膝盖上一拍一次“学熊走”。
2)幼儿学习模仿大熊表演。
三、根据歌曲内容,尝试设计游戏方案,并快乐游戏。
1、提出歌曲可以变成好玩的游戏。“把这首好听的.歌变成游戏一起玩一玩。”
2、讨论游戏方案,鼓励幼儿说说变成游戏可以怎么玩?(a角色b情节)。
2)练习变石头人的本领。(提出相关要求)。
3)大熊可以把谁带走?
4)预设游戏方案:歌曲前半段幼儿自由演唱并表演,唱到“大家可别乱跑”时,幼儿变“石头人”,老师弹奏大熊音乐,大熊角色出场,将动的“石头人”带走。
3、快乐游戏。
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做一些小结和和提示,也可以对石头人的扮演提出新的要求,游戏可进行2!3次。
4、小结,结束活动。
抢木头教案篇十
1、能区分木制品和玻璃制品。
2、通过观察和触摸活动,能探索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征。
3、对探索活动感兴趣。
经验准备:幼儿能说出周围物体的名称,认识玻璃和木头。
物质准备:木制玩具及玻璃制品(木头积木、玻璃球、玻璃瓶)木头块和一盆水、一块抹布。
一、初步感知木头制品和玻璃制品
1、师:宝宝们!老师今天请来了许多玩具来和我们玩游戏呢,想知道谁来了吗?(师摇晃盒子),宝宝们每人在盒子里面摸一样,然后拿出来,看看你摸到的是什么?(幼儿说出物体的名称)
2、师:你们知道你摸到的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吗?(如玻璃瓶是玻璃做的,积木的木头做的等),现在我请手里拿着玻璃玩具的宝宝把玩具举起来挥一挥,请手里拿木头玩具的宝宝把玩具举起来挥一挥。(出示木头盒子和玻璃盒子)师:这是玻璃玩具的家,我把它放在这里,这是木头玩具的家,我把它放在这边,注意了送玩具宝宝回家的时候要轻轻的放喔,不然玩具宝宝要哭的。现在我请宝宝们轻轻地把你手里的玩具宝宝送回家吧!
二、通过观察感知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
1、师:我们知道了这边的玩具是玻璃做的,这边的玩具是木头做的。宝宝们,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这个呢,看!(出示玻璃片和木头块)你们可以摸摸它们、捏捏它们,仔细看一看它们,然后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注意了摸的时候要轻轻的摸喔,拿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掉在地上了。(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玻璃是透明的,木头是不透明的,玻璃摸上去是滑溜溜的,木头摸上去的粗糙的、硬硬的,玻璃是很容易破碎的,你们看老师这里就有一块不小心打破的玻璃(出示打破的玻璃)。
三、课外延伸师:在我们活动室里有玻璃或木头制成的东西吗?让我们一起找一找吧。(幼儿找一找)
《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木头和玻璃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品,用途很广泛,但是幼儿很少去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本次科学活动通过幼儿的两次触摸活动和讲述,引导幼儿探索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及用途。在活动中,幼儿对实验活动非常感兴趣,但是也有幼儿对老师提出的“透明”这个词有点陌生,我接着用窗户上的玻璃进行了讲解,通过玻璃我们能看到外面的景色,说明玻璃是透明的。最后启发幼儿继续探索周围生活中木头或玻璃做的物品。
抢木头教案篇十一
培养幼儿迅速反应能力及躲闪能力。
空旷的安全场地;
参加者剪刀包袱锤选出输的那一位作为抓没能做到木头人的人,剩余的幼儿中由两人念儿歌"1、2、3,木头人",儿歌念完后,立刻静止不动,不说不笑地对视,谁先忍不住动或笑了,被抓人者抓住就算输。然后由被抓到的那个人继续抓。游戏反复进行。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抢木头教案篇十二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不论什么年代,幼儿总是在游戏中成长。民间游戏渊源流长,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流传和发展,在我们的民间中流传着许多具有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游戏,这些民间游戏简单易学,不受场地、人数、孩子接受能力差异的'限制,三五成群就可以进行了,从幼儿教育的层面上来看,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在体能、感知、语言、社会性等发面的发展。本游戏就体现了这些方面对幼儿的发展。
1.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2.在许多人面前能大胆的表现自己。
幼儿熟悉儿歌。
幼儿分两组,站成圆形,做身体的热身基本部分:
幼儿请一个"领导人"站在中间,游戏开始,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走动,念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静止不动,看谁能控制自己.
为了提高幼儿兴趣,站在中间的小朋友可以说完最后一个字时做一个动作,如"平衡"、"小猫"、"小猴"等。其余幼儿学样并静止,学错动作就是输了,幼儿也可以自由发挥做各种动作。
抢木头教案篇十三
1.要求幼儿正确发出“山、上、三)等字音,区别s和sh,an和ang等音。
2.帮助幼儿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提高对指令性语言的倾听水平。
3.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听说应变能力。
(这个活动的目标体现了听说游戏的主要目标:帮助幼儿发准难发的音和易混淆的音,听懂并理解游戏规则,提高控制自己的动作及语言反应的能力。目标较全面,也较具体,且目标的难度适中,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拉线木偶玩具一个(或用纸板制成的活动拉线木偶人)。
(准备的材料是用来创设游戏情境的。若没有活动木偶,也可以采用手偶教具代替。)。
1.示木偶人创设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以小木偶的el吻向大家自我介绍:“我是木头人。今天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山上有个木头人。”接着,教师边操作木偶拉线,边念儿歌,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基本内容。
表演结束后,教师继续以木偶的口吻与幼儿交谈。
教师可以这样说:“谁想和我玩游戏呢?那你必须先告诉我,刚才我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回忆儿歌内容,学会念游戏儿歌,正确发出每个字音,特别是“山”“上”“三”。
(活动开始,采用木偶表演的形式创设游戏情境,更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更能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在此活动中,教师通过语言激发幼儿学念儿歌,在幼儿学习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发音,教幼儿正确地念儿歌·这样可以为以后顺利开展游戏奠定基础。)。
2.向幼儿介绍游戏的规则及玩法。
(1)游戏时须念儿歌,并可自由做动作。儿歌做完后就不能动,也不能发出声音。
(2)如果谁动了或发出了声响,就必须将手伸给同伴,而同伴则拉住他的手说:“本来要打千千万万下,因为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然后边拍同伴的手心边说:“一、二、三。游戏结束。
(听说游戏规则中一定要包含语言练习的要求,否则就不能达成语言学习的目标。此游戏规则中要求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游戏,这就充分体现了语言练习的要求。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制定的规则一定要简单,语言也一定要简洁明了,以便于幼儿理解游戏的规则,基本了解游戏的玩法。)。
3.教师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分别与全体或个别幼儿进行交往活动,给幼儿观察和练习的机会。
(1)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边念儿歌,边坐在椅子上自由做动作,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动作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儿歌念完后,教师自己故意先动,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全班幼儿边说边打三下,给幼儿以练习游戏语言的机会。
[page_break](2)教师与个别幼儿游戏,及时纠正个别发不准的音。
(在幼儿基本了解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教师担任主角指导游戏,这一环节十分重要。
教师先与全班幼儿游戏,可以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出现,让幼儿成为胜利者,练习游戏中的规则性语言,并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
接着,教师再与个别幼儿进行游戏,让每一位幼儿清楚地感知游戏的全过程,为幼儿自主游戏做好充分的准备。)。
4.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安排幼儿与同伴结对,自由组合,自主地开展游戏活动。注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友好合作游戏。
(此游戏较适合采用让幼儿两两自由结伴的形式进行活动。这样可以让每位幼儿都能充分地、自主地进行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练习的机会,也有利于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在此过程中,教师从主角地位退出,放手让幼儿自主游戏,但并不是袖手旁观,而是巡回观察幼儿的活动,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附游戏儿歌:
山,山,山,
三,三,三,
不许说话不许动。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可启发幼儿想象,进行简单的听指令仿编游戏儿歌的活动。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如“除了木头人,你还看见过用其他材料做成的人吗?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做人呢?”引导幼儿说出“铁皮人”“石头人”“稻草人”等。
游戏时,幼儿必须听指令改编游戏儿歌,如发令人说“稻草人”,幼儿就念“山上有个稻草人”的游戏儿歌。
(建议此活动可安排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让幼儿有更充分的时间去进行发音练习和训练各种能力。
在幼儿较熟练地开展上述游戏的基础上,组织安排幼儿进行简单地仿编游戏儿歌活动,一方面可以丰富游戏的内容,提高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培养幼儿听说应变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仿编能力。)。
我在上《山上有个木头人》这一语言课时,边游戏边学儿歌。教案上的活动准备是一个木偶人,因为时间关系我改用纸人,把纸人的手穿上线,让孩子对木偶人有个简单的印象。活动过程是先让木偶人玩一遍游戏引起孩子注意,然后以会念儿歌做为小孩玩游戏的要求。但是我发现一个木偶人怎样能完成一个游戏,所以我采用三个纸人做木头人。在整个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参与到活动中来,能把儿歌说下来,基本达到活动目标。
1、幼儿对游戏很感兴趣,参与积极性高。
当活动到小朋友与老师做游戏时,小朋友都很兴奋,仔细听老师讲游戏规则,然后边念儿歌边游戏。
2、教具充分发挥特长,让幼儿感受一种不常见的“上课小帮手”。
在出示图片时,幼儿反应一般,但在用线控制纸人时小孩子反应很激动,
意力很集中,都仔细观察木偶人的一举一动。跟着木偶人一起念儿歌。
3、以游戏作为引导,小孩子在学儿歌时很开心,表现的也很积极,一节课下来,一部分孩子基本上学会了儿歌也学会了如何玩刚学的新游戏。活动目标基本上达到了。
1、孩子的反应预想的跟现实不一样。
我预想这个“山上有个木头人的游戏”全班孩子都因很喜欢,在做游戏时会很积极,反应很强烈,结果上下来发现只有平时好动,上课很认真的一部分孩子在做这个游戏时很积极,还有一部分孩子好像没听懂我说的话,还没弄清是怎么一回事。一节课下来把儿歌学会了可游戏没有掌握好,这种情况还是头一次。
2、在语言上不够简练语速有点快。
我在讲解游戏过程中,锁碎的语言有点过多,不够简练,语速有点快,有些一般的孩子没听懂我说的要求,一时反应不过来。在玩游戏时,当我讲到不准说话不许动时,仍与孩子在嘻嘻哈哈,动来动去,在对输的小朋友进行惩罚时,孩子好像处在云里雾里的状况,不管是有些小朋友对游戏不敢兴趣还是不会玩,总之好像给人一种没听懂的感觉。在讲故事时语言还不够生动自然,不能引起所有孩子的兴趣。
3、时间把握不好。
一节课是20分钟,我在上课流程中有点急,在上课和与孩子互动时,时间安排的不够妥当,在活动过程中不够自然,随意。往后,我上课还要多放轻松,时间上因安排合理,学会巧用一节课同时把一节课的活动目标都达到。
4、对孩子了解不深,尽快加深与孩子间的感情.
在活动过程中,一些上课不听只顾个跟其他小朋友玩和内向的孩子对我置之不理,即使用眼睛看着他们,他们仍做他们自己的事,而且不能跟上我上课的节奏。我想与我对他们了解不深有着必要的关系,我还要尽快了解小班孩子的心理特点与行为习惯。
抢木头教案篇十四
开始部分:幼儿分两组,站成圆形,做身体的热身基本部分:
幼儿请一个"领导人"站在中间,游戏开始,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走动,念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静止不动,看谁能控制自己.
结束部分:
为了提高幼儿兴趣,站在中间的小朋友可以说完最后一个字时做一个动作,如"平衡"、"小猫"、"小猴"等。其余幼儿学样并静止,学错动作就是输了,幼儿也可以自由发挥做各种动作。
抢木头教案篇十五
活动目标:
1、能跟着音乐节奏创编中有趣的动作玩木头人的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2、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3、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跟随节奏创编动作玩游戏。
活动准备:
有玩木头人的经验、音乐、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玩过的木头人游戏吗?那我们再来玩一次怎么样?
3、追问:还有一个不许笑,那到底是哪一个字的时候要摆造型?
4、小结:原来玩木头人在说到笑的.时候就要停下来摆造型。
5、过渡:今天,我想和大家来玩一个音乐木头人的游戏,用音乐来玩木头人,我带来一段音乐,里面有一段特别的声音,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要停下来做木头人了,我们来听听看!
二、熟悉音乐,了解规则。
1、(播放音乐)提问:请大家来说说看,你听到的这段音乐里面有特别的声音吗?
追问:那嘟嘟嘟,很长的声音是什么发出来的?
追问:我们喇叭声响起来的时候我们要干嘛?
2、教师示范听音乐玩游戏。
关键提问,我是在什么时候变木头人的呀?
回应:就是在很长喇叭声后,听到“嘟”马上变木头人。
小结:喇叭声“嘟~~~”响起是告诉我们要准备了,当喇叭声“嘟”响了就是变木头人的时候了。
3、幼儿初次尝试游戏:你们都知道了,来一次怎么样?
“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笑,不许动,123,就快变成木头人,123,就快变成木头人,嘟~~~,变!”
4、这次我要把这个游戏加大难度了,听一听,这次音乐里有几个特别的声音?自己听啊!
(播放音乐)。
关键提问:连续发出的两次喇叭声音,提醒我们怎么办?
小结:有2次特别的声音,而且这2次要连续变2个不同的造型。
5、幼儿跟着音乐尝试。
三、挑战比赛,创编动作。
2、进入第二轮比赛。规则变了,要听好指令来玩。幼儿尝试玩一次。
3、进行第二轮比赛。
4、进入第三轮比赛。
一组幼儿要统一动作。
5、第四轮比赛,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及时间安排看。
活动延伸:
音乐停,每组要变一座桥。
抢木头教案篇十六
1.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2.在许多人面前能大胆的表现自己。
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幼儿熟悉儿歌。
开始部分:幼儿分两组,站成圆形,做身体的热身基本部分:
幼儿请一个"领导人"站在中间,游戏开始,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走动,念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静止不动,看谁能控制自己.
结束部分:
为了提高幼儿兴趣,站在中间的小朋友可以说完最后一个字时做一个动作,如"平衡"、"小猫"、"小猴"等。其余幼儿学样并静止,学错动作就是输了,幼儿也可以自由发挥做各种动作。
整个活动流程下来,其实还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和反思的地方。有的幼儿在玩木头人的时候,坚持没几秒,就开始动来动去,觉得很好玩。我就有些着急,提醒乱动的幼儿,木头人是不能动的哦。但是,时间稍长,更多的幼儿也坚持不住,开始微微动起来。在活动到这种过程中,我及时分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对遵守规则、表现良好的幼儿给予关注和表扬。在再玩“木头人”这个游戏的时候,我就注重欣赏和关注孩子的造型,夸赞好的造型,来肯定孩子。几个调皮的孩子慢慢地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动,不再因为得不到关注而表现出混乱。
抢木头教案篇十七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正确发出“山、上、三”等字音,区别s和sh,an和ang等音。
2、帮助幼儿听懂并理解游戏规则,提高对指令性语言的倾听水平。
3、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听说应变能力。
活动叙事:
首先播放木偶视频,创设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其次,向幼儿介绍游戏的规则及玩法,游戏时须念儿歌,并可自由做动作,儿歌说完后就不能动,也不能发出声音。教师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分别与全体或个别幼儿进行交往活动,给幼儿观察和练习的机会。接着,幼儿自主游戏,幼儿与同伴结对,自由组合,自主地开展游戏活动。注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友好合作游戏。最后创编游戏,“你还看见过用其他材料做成的人吗?”引导幼儿说出“铁皮人”、“石头人”、“稻草人”等。
活动反思:
本游戏中要求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游戏,充分体现了语言练习的要求,教师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念儿歌,在幼儿学习过程中,及时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发音,孩子们玩得非常开心,很快就学会了儿歌并进行了相应的创编。
附儿歌:《山上有个木头人》。
山,山,山,
三,三,三,
不许说话不许动。
活动目标:
1、能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在规定时间内努力做到一动不动。
2、能根据指令变换模仿动作,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
活动叙事:
首先以“魔法师”带孩子们做小动物的模仿动作进行热身,其次,和孩子玩“山上有个木头人”的游戏,老师分别出示图片与听口令的方法,要求幼儿及时变换动作,并保持不动。接着,“魔棒”指到哪个木头人,这个“木人”不动,其他木头人变成指定动物。听到“魔法师”吹口哨,“木头人”就要停止动作。“魔法师”不断发出“变成青蛙跳”“变成大象甩脖子”“变成小兔跳”等指令。然后和孩子们玩跳数字游戏,引导“木头人”按照1—10的顺序跳。如跳错“魔法师”就把他“定”在原地不动。最后“魔法师”送“木头人”回家。
活动反思:
本次《快乐的木头人》采用了多种游戏的方式,每个步骤紧紧相连,以不同的游戏方式来完成同一个目标,增加了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又强化了活动目标。让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其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通过不同的游戏形式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达到本次活动的目标,既丰富了活动的形式又强化了活动目标。最后送“木头人“回家的环节让幼儿知道“木头人们”累了,该回家休息了,充分尊重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时调整活动强度。
不足之处:由于班上个别幼儿自控能力较差游戏中特别兴奋,不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动作,需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做到关注每一位幼儿。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节奏,学习用身体语言表现音乐快慢变化。
2、能在乐曲最后一句句尾处表现木头人的不同动作造型。
3、体验“木头人”的风趣与幽默,享受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叙事:
首先让幼儿在音乐里做“山上有个木头人”的游戏,这个游戏孩子已经不陌生,主要是感知乐曲的旋律与节奏;其次以“木头人”去找好朋友结伴同行为话题,做找朋友的游戏,这个环节有一个跟节奏换朋友的活动,这是一个难点,以“上车往里去”来让幼儿感知按顺时针方向走;接着是与好朋友在一起玩耍,这里增加创编的成份,可以随机变换不一样的动物,幼儿随音乐做模仿动作。最后与好朋友一起双手搭肩跟着歌曲“坐”上火车去旅行。
活动反思:
本课以“木头人”去旅行为主线,整个活动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各环节衔接自然。“木头人”找好朋友游戏是一个难点,,这个环节有一个跟节奏换朋友的活动,于是以“上车往里去”来让幼儿感知按顺时针方向走,幼儿很容易掌握;在随着不同的乐曲节奏变换不同的游戏内容时,变化出不一样的队形也是一个难点,这一环节通过“走”、“转”“跑”“笑”的形象的语言,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木头人与好朋友玩耍”的环节,根据音乐旋律的快慢让幼儿自由创编喜欢的小动物模仿动作,形象生动,充分自主地进行游戏活动,极大的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活动过程中,老师与孩子们一起游戏,有效互动,既是组织者又是参加者。幼儿自始至终都十分投入,玩得非常快乐,对音乐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附说白词:
走走走,走走走,
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
蹲蹲蹲,蹲蹲蹲,
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
摇摇摇,摇摇摇,
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
123,木头人!123,木头人!
走走走,转转转,跑跑跑,笑笑笑!
木头人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木头人变小猫,喵——喵——。
木头人变青蛙,呱——呱——。
抢木头教案篇十八
1、了解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及用途。
2、通过观察和触摸活动,能探索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
3、对周围生活及探索活动感兴趣。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能说出周围物体的名称,认识玻璃和木头。
物质准备:木制玩具及玻璃制品(金鱼缸、小木偶、玻璃球、玻璃杯)木头块和一盆水、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感知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
1、师:大家看,老师的桌子上有哪些东西?(幼儿说出物体的名称)。
2、大家摸摸、捏捏,仔细看一看,还可以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你们知道这些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吗?(如:金鱼缸是玻璃做的,小木偶的木头做的等)。
4、木头和玻璃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比较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
小结:玻璃是透明的,木头是不透明的,玻璃摸上去是滑溜溜的,木头摸上去的粗糙的、硬硬的。
二、操作实验。
1、师:如果将玻璃和木头放入水中,大家猜一猜,会怎么样?
2、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操作实验,将玻璃和木块放入水中观察。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过程和结果)。
三、寻找教室里的玻璃制品和木制品。
师:在我们活动室里有玻璃或木头制成的东西吗?我们大家一起找一找吧。(幼儿找一找)。
四、了解木头和玻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师: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是木头或者玻璃制成的?
2、启发幼儿想象各种木制品和玻璃制品。
如:木头做的东西有桌子、椅子、梳子、床等;玻璃做的东西有玻璃杯、镜子、玻璃窗、玻璃瓶等。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抢木头教案篇十九
1.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游戏活动写清楚,有重点地把经过写具体,并写出游戏所得的`感悟,使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
2.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游戏活动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乐写作文的兴趣和善于调动各种感官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调动各种感官观察后说说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再用笔写下来。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一、激趣导入。
初次见面,我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想玩吗?
二、初玩游戏,初写作文。
1.学习游戏规则。
游戏都有规则,每个人必须遵守,否则就玩不下去了。请看这个游戏的规则:每个人学一种动物的样子行走。等老师喊完“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之后,所有人的动作马上停止不动,就像被孙悟空点穴一样,谁动谁就输了,游戏也就结束了。
指名读,说一说这个游戏该怎么玩?
2.秘诀分享。
玩这个游戏的时候还有一个秘诀呢!想不想知道?
自己的动作尽量夸张,这样静止下来就很搞笑,就能成功逗笑别人,获得胜利,不过自己要保持好姿势,不然一动也就输了。
3.初玩游戏。
谁想先来玩?指八名学生上台。
你想扮什么动物?要走出这种动物的特征。走走看!
思考:要把这场游戏生动地描写出来,需要抓住什么进行描写?要怎样观察才行?
(板书: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猜别人)看听想)。
调动全部感官,先要观察全场,再锁住一个印象最深刻的目标观察仔细,还要用眼睛的余光继续环视全场及观众的反应,这样就能做到点面结合,既顾及全局又突出了重点。(板书:点面结合)。
4.其他台上同学玩游戏,台下其他同学要细心观察哟!
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学生观察后练说。重点引导学生把游戏过程说具体。相机记下关键词。
4.学生练写,游戏开始了,。在交流评价中巩固上述写作方法。
(板书:点面结合)。
三、再玩游戏,说出自己参与游戏的感受。
1.想不想一起玩?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就在座位附近活动就行,注意动作要夸张,反应要迅速。
全班一起玩游戏。
说一说,你在游戏时感受到了什么?描述要具体一点。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重在心理描写。
2.学生交流练说,重点引导学生站在一个游戏者的角度把话说清楚。
3.学生接着写作文。这一次,是全班同学一起玩游戏。
四、修改自己的作文。
出示: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要求:拿起笔,大声念,多念几遍,不合适的就及时修改。
评价:文章内容、行款格式和书写。(疏密有致、规范、整洁、流畅、美观)。
五、写出自己游戏的收获,提升作文质量。
2.如果用这些收获作为结尾,文章就有了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增加了文章的深度。
3.小结游戏(活动)作文的写法。
写游戏作文的时候,要按照游戏活动的顺序,抓住游戏人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把游戏的过程写得悄悄具体清楚,在末尾处还可以写出自己游戏的感悟或者收获,使文章达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六、小结游戏作文的写法。
写游戏作文的时候,要按照游戏活动的顺序,抓住游戏人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把游戏的过程写得悄悄具体清楚,在末尾处还可以写出自己游戏的感悟或者收获,使文章达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七、作业:
1.课后加上开头,拟个题目,完善作文。
2.玩玩别的游戏,按照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练写作文。
抢木头教案篇二十
1.复习分类配对,学习按序号拼装木块的方法。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合作的重要,探索合作的方法,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已学习了拧螺丝的方法。
2.贴有数字标记的木头人拼装部件,装饰成红、黄、蓝、绿的“小树”匹棵?衣服四套。
3.相关课件(两段视频片段)。
活动过程。
1.音乐律动,导入主题。
带领幼儿听音乐进入活动室。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2.引导幼儿分组搬运游戏材料。
(1)按颜色分类。
场地上四个角,各放一棵小树(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颜色树上的叶子作为自己的标记。同样颜色标记的幼儿就是一组。
(2)搬运木块。
介绍游戏名称,引起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讲解游戏规则,让幼儿按颜色分类,又轻又快地搬运木块。
评价幼儿“搬运木块”的情况,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一说搬运木块的方法.感受合作的重要。
(1)引导幼儿观察木块上标记的数字规律。
师:请你们仔细看看木块上面,发现了什么?都有哪些数字?每个数字又有几个呢?
(2)让幼儿自己探索木头人的拼装方法。
(3)各队幼儿合作拼装木块,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建立合作意识。
师: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等会儿请每个队把完成好的作品,挂在支架上.然后一起把它抬到前面来放好,所有队员都回到自己队的位置,就算完成任务了。哪个队拼得又快又好,就奖励一张笑脸娃娃!
(4)展示评价各队拼装的作品,分享探索方法和合作经验。
师:请最快拼好木头人的队,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拼的?其他队的小朋友也是这样做的吗?
师:每个队的小朋友都完成了。在你们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合作下,木头人都开心地对我们笑呢!你们高兴吗?我们来玩个“木头人的游戏”吧!
(1)与幼儿共同观看经装扮后的木头人视频,激发幼儿装扮木头人的兴趣。
(2)分别请两名幼儿为木头人穿上不同类型的衣服,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问题,体验合作的重要,并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给木头人穿衣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相信的话,我们就请两个小朋友来试试。
(3)引导各队幼儿讨论、协商,进一步探索合作的方法,分工合作装扮木头人。
(4)展示各队装扮好的木头人,组织幼儿小结合作经验,充分体验合作的快乐。
师:现在各个队都把木头人装扮好了,你们说,漂亮不漂亮呀?刚才哪个队最快?他们穿得怎么样?他们刚才是怎么分工合作的?其他各队的小朋友也表现得很不错,正是你们的共同配合才使木头人变得这么漂亮!你们真能干,我们为自己鼓鼓掌。
活动延伸:
将木头人投放在游戏区角中。在表演区,创造“小舞台”的场景,鼓励互相配合操作木头人,让木头人动起来,尝试表演木偶戏。在娃娃家,收集各种材料,装扮木头人,鼓励幼儿大胆创意,为木头人设计发型、服装、表情等。
设计意图。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一家童装店发现了几个店主准备丢弃的“木头人”模特。跟真人几乎等高的“木头人”看起来形象生动,而且身体的各个部分可以拆卸、拼装,很有意思,但要一个人独立完成拼装也有些难度。如果以“木头人”为素材,设计一些有趣的合作游戏,通过带有挑战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探索、感受、体验合作,肯定会受幼儿欢迎。
抢木头教案篇二十一
:锻炼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
:轻快的音乐。
1.播放轻快音乐,幼儿随意走动。
3.可以让先动的小朋友表演节目,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法后,可以由幼儿组织活动,以增强幼儿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幼儿的组织能力。
组织者可故意做滑稽的动作或说幽默的语言,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并进一步考验小朋友的身体控制能力。
【活动目标】。
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亲子共享操作成功喜悦。
【活动准备】。
硬卡纸约8×16厘米一张,筷子一根,胶带一卷,彩色笔一盒。
【活动过程】。
1、家长将卡纸自中间画一条线形成两个正方形格子,在格子中央处各画一只鸟和一个鸟笼。
2、引导孩子观察鸟身体上的图形以及个数,再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亲子合作用胶带把卡纸从中间线位置固定在筷子的顶端。
4、家长启发孩子快速转动筷子,让卡纸左右转动,看看图画有啥现象发生。(筷子快速搓转,由于视觉暂留的原因,看起来小鸟是关在鸟笼里的。)。
5、家长引导孩子找出小鸟进出笼子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