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的教案大全(20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前预设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的选择。教案的编写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每份教案范文都经过教师实际教学的检验,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大气压强的教案篇一
示例
1.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定是本节课的重点.。
2.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的工作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1.学生课前准备:塑料吸盘。
教学设计图示:
教学课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压是客观存在的.。
(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3)了解大气压强的值和大气压强的单位.。
(4)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的工作过程.。
(6)了解在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7)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强值可用气压计来测量。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一些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
(2)通过一些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值很大.。
(3)感知人类对大气压强的利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通过对大气压强的认识,使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定。
教学难点。
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的工作过程。
仪器材料。
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实验、讨论相结合。
板书设计。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托里拆利实验。
大气压强的值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1.01×105pa。
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
原理:它们都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
工作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引入:
用问题引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通过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演示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想认识.电脑动画演示分步工作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学生讨论并猜想。
师: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验证。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实验,通过这些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演示课本图8—16中的四个实验。
让学生对每个实验进行解释,教师作补充和纠正。
启发学生得出结论。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简要介绍奥托*格里克和马德堡半球实验。
师:大气压有多大呢?想一想如何能测出大气压的值?
简要介绍科学家托里拆利。
放录像:托里拆利实验。
师:请同学思考以下问题:
(1)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上方为什么是真空?
(2)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什么等于大气压的值?
(3)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4)托里拆利实验为什么不用水做?
师:大气压是不是总等于一个定值?
猜想一下:大气压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师:大气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引导学生看课本图8—20。
师:大气压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
演示抽水机的连续抽水动作。
用电脑动画演示活塞式抽水机的分步工作过程。
演示实验,演示能够连续工作的离心式水泵.。
然后再用电脑动画模拟分步工作过程.。
师:为什么工作前要将入水管和水泵内充满水?
抽水机中水为什么只能随活塞上升到10m左右?
简要介绍大气压发现的历史.。
学生思考。
学生思维活跃。
想象丰富。
有很多想法。
(教师讲这些想法写在黑板上,并进行分类)。
学生进行思考、讨论。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教师进行引导纠正。
(1)实验操作中在管中灌满水银,堵住管口倒置在水银槽内,使管内没有空气.。
(3)用液体压强公式可计算出管内液体压强值,此值等于大气压值.。
(4)让学生通过计算回答。
学生在地理课上学习过随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减小,所以能想到和高度的关系.。
学生还会举出其它例子。
学生通过看图、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并填写课文中的空白.。
学生认真观察。
课后作业。
教学反馈。
备注。
大气压强的教案篇二
2.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二)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确定。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学习了压强。固体能产生压强,液体能产生压强,那么气体能不能产生压强呢?请大家看书第121页(两分钟)。
1.实验。我们居住的地球周周被空气层包围,空气层的厚度有几千千米。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层。我们通过实验来观察大气层里的空气所产生的压强。这是一个茶杯,装满水,杯子里还有空气吗?用一个硬纸片盖住杯口,轻轻的把茶杯倒过来,大家看,硬纸片为什么不落下去?(配合板图)小纸片一定受到了来自大气层中的空气对它的压强。
2.实验。这是一个中医针灸科用的小瓷罐。这是一个煮熟的去皮鸡蛋。把鸡蛋放在罐口,将将落不下去。现在把一块棉花用水粘在罐的内壁用火柴将棉花点燃后立即把鸡蛋放在罐口,注意观警有什么现象?(配合板图)鸡蛋进入罐内。鸡蛋一定受到很大的压强才被压进去。这个压强是大气中的空气的压强。
3.实验。一个大试管,管内装水。把这个小试管放在大试管的水中,小试管内没有水。用食指托住小试管,将大试管倒过来,注意观察小试管如何?小试管上升。(配合板图)。此实验说明大气层中存在着压强。
以上的几个实验说明了大气层中存在着压强。再做一个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的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1.马德堡半球实验。这是两个金属半球,合拢后很容易拉开。现在把阀门打开,把两半球内的空气抽出去一部分(抽气),再将阀门关闭,现在请两位大力士来拉拉看(学生操作)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在公元1654年的最初实验时,用十六匹马才把半球拉开。我们这个实验由于半球小,真空度不高,拉开它不必用十六匹马,但是已经足以证明了大气中存在着压强。
2.大气层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地球周周的`万物无不在大气层之中,它们都受到大气压强。诸如马德堡半球拉不开,鸡蛋进入罐内,小试管的上升,小纸片的不落都是大气压强的作用。
1.实验。试管内装满水,用食指堵住开口,倒立在水银槽内(配合板图),水不流出。请大家考虑水为什么不流出?(提问,学生回答)水不流出是因为大气压强的缘故。但是试管内的水也产生压强,水不流出不仅是由于存在大气压强,而且大气压强大于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那么大气压强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早在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之前就由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解决了。
(操作)。(实际测量结果不一定是760毫米,但是仍可以认为水银柱的压强是105帕斯卡)。
可见,大气压强的值等于105帕斯卡,即等于×××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这个实验就是托里拆利实验,它是用来测定大气压的值。
3.实验。现在将玻璃管稍稍上提,观察水银柱的高度,结果是不变的。现在将玻璃倾斜,注意,水银面上的真空体积如何变化?(学生回答)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如何变化?(学生回答)。当倾斜时,管内水银面上方的真空体积减小,水银柱变长,但是水银柱的高度如何?(测量,并在板图上画出)很显然,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不变。
4.提问,学生讨论。请大家讨论,如果由于天气的变化引起了大气压强的增大或减小,托里拆利实验的水银柱高度怎样变化?(学生讨论后回答)大气压强增大,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增大;大气压强减小,管内水银柱下降。所以这个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随大气压而变,这就为我们测量大气压提供了方便。今后学习气压计就是这个道理。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内容。第一个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尤其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的实验充分认识到大气压强的存在。第二个是解决了大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说明,大气压强的值等于实验中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五、作业。
课后请大家注意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或设备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每人举三个例子。
p.1311、2、3。
大气压强的教案篇三
2、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一、引入。
我们学习了压强。固体能产生压强,液体能产生压强,那么气体能不能产生压强呢?请大家看书第121页(两分钟)。
1、实验。我们居住的地球周周被空气层包围,空气层的厚度有几千千米。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层。我们通过实验来观察大气层里的空气所产生的压强。这是一个茶杯,装满水,杯子里还有空气吗?用一个硬纸片盖住杯口,轻轻的把茶杯倒过来,大家看,硬纸片为什么不落下去?(配合板图)小纸片一定受到了来自大气层中的空气对它的压强。
2、实验。这是一个中医针灸科用的小瓷罐。这是一个煮熟的去皮鸡蛋。把鸡蛋放在罐口,将将落不下去。现在把一块棉花用水粘在罐的内壁用火柴将棉花点燃后立即把鸡蛋放在罐口,注意观警有什么现象?(配合板图)鸡蛋进入罐内。鸡蛋一定受到很大的压强才被压进去。这个压强是大气中的空气的压强。
3、实验。一个大试管,管内装水。把这个小试管放在大试管的水中,小试管内没有水。用食指托住小试管,将大试管倒过来,注意观察小试管如何?小试管上升。(配合板图)。此实验说明大气层中存在着压强。
以上的几个实验说明了大气层中存在着压强。再做一个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的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1、马德堡半球实验。这是两个金属半球,合拢后很容易拉开。现在把阀门打开,把两半球内的空气抽出去一部分(抽气),再将阀门关闭,现在请两位大力士来拉拉看(学生操作)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在公元1654年的最初实验时,用十六匹马才把半球拉开。我们这个实验由于半球小,真空度不高,拉开它不必用十六匹马,但是已经足以证明了大气中存在着压强。
2、大气层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地球周周的万物无不在大气层之中,它们都受到大气压强。诸如马德堡半球拉不开,鸡蛋进入罐内,小试管的上升,小纸片的不落都是大气压强的作用。
1、实验。试管内装满水,用食指堵住开口,倒立在水银槽内(配合板图),水不流出。请大家考虑水为什么不流出?(提问,学生回答)水不流出是因为大气压强的缘故。但是试管内的水也产生压强,水不流出不仅是由于存在大气压强,而且大气压强大于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那么大气压强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早在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之前就由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解决了。
(操作)。(实际测量结果不一定是760毫米,但是仍可以认为水银柱的压强是105帕斯卡)。
可见,大气压强的值等于105帕斯卡,即等于×××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这个实验就是托里拆利实验,它是用来测定大气压的值。
3、实验。现在将玻璃管稍稍上提,观察水银柱的高度,结果是不变的。现在将玻璃倾斜,注意,水银面上的真空体积如何变化?(学生回答)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如何变化?(学生回答)。当倾斜时,管内水银面上方的真空体积减小,水银柱变长,但是水银柱的高度如何?(测量,并在板图上画出)很显然,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不变。
4、提问,学生讨论。请大家讨论,如果由于天气的变化引起了大气压强的增大或减小,托里拆利实验的水银柱高度怎样变化?(学生讨论后回答)大气压强增大,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增大;大气压强减小,管内水银柱下降。所以这个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随大气压而变,这就为我们测量大气压提供了方便。今后学习气压计就是这个道理。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内容。第一个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尤其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的实验充分认识到大气压强的存在。第二个是解决了大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说明,大气压强的值等于实验中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五、作业。
课后请大家注意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或设备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每人举三个例子。
p、1311、2、3。
大气压强的教案篇四
2、知道大气压数值的测量方法以及估测方法。
1、设计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课件,导学案。
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1.引入:从生活走向物理。
演示: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其原因。
(2)教师小结:大气有压强即大气压。
那么,你还能列举哪些现象或事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师生共同举例说明。
问:大气压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思考回答,也可做演示说明。如在“覆杯实验”中将纸片朝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发现纸片不掉下来,从而得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教师演示作铺垫,学生观察思考。
(1)先用玻璃杯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慢慢往上提(杯口不离开水面,下同),观察杯中水是否充满?接着换用量筒和细长玻璃管,重复上述过程。
经过讨论之后,使学生认识到:水充满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压大于管中的水压,只有管内水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把管子再加长的话,管内水面就不再上升充满整个管子了,这时它的上方成了真空。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长,所以,人们就选择了密度大的液体汞(水银),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学生阅读:托里拆利实验。
提问:
(1)开始时,汞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
(2)玻璃管内汞柱上方为什么是真空?
(3)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强调:
学生阅读:气压计并了解其作用。
动手做实验,估测大气压。
学生讨论可用哪些方法?(可以参考课本)。
4.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从物理走向社会。
(1)学生阅读相关内容,了解: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高压锅与宇航服。
(2)思考: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层,为什么没有感到难受或被压瘪呢?再得出结论。
(3)实验演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液体液面上方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就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五)小结。
(2)你会估测大气压吗?有哪些方法?说一说。
(3)托里拆利实验中,应注意的哪些问题?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
(4)大气压有什么应用?
大气压强的教案篇五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气压的变化物理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知道测大气压强的仪器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知道什么是标准大气压。
3.理解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并能用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二)教具
演示用:本章后的“小实验”自制的水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挂图和模型、水银气压计挂图、温度计、烧瓶、两用打气筒(或大号注射器)、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备有开水的保温瓶和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提问: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地面附近的空气密度跟高空的空气密度有什么不同?
3.口答上节课布置的思考题。
以上问题,学生回答后由教师纠正补充。
2.讲述:根据同学们刚才回答的问题,大气压强是因为空气受重力作用,又有流动性对浸在大气里的物体有压强。但是,地面附近空气稠密、密度大,越到高空,空气越稀薄,密度减小,那么地面附近和高空的大气压强有什么变化呢?又是怎样变化的呢?本课将研究这些问题(教师板书课题)。
1.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本节课文第一段和图11—9。读后回答:
(1)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强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发生这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演示:
(1)介绍自制的水气压计:看课后“小实验”和图11—19,看后老师讲解。
(2)演示:请各位同学看准水管中水的位置;教师做好标记后,然后请一位同学拿住这个水气压计到楼上(或楼下),并做好玻璃管中水面变化后的位置的标记,回到教室后告诉全班同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室内的其余学生可阅读课文)。
(3)小结:根据图11—9和刚才的实验表明: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教师板书这一结论)。讲述:大气压强随高度而变化的原因。
3.气压计讲述:测大气压强的仪器叫气压计。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教师板书)
(1)结合挂图介绍水银气压计,这是根据托里拆利实验装置而制成的,由于不方便携带,常竖直挂在实验室内使用。
(2)结合挂图和模型介绍金属盒气压计(又叫无液气压计):先讲述它的简单构造,指着挂图、模型让学生看它的部位,接着讲它的工作原理。由于大气压强的变化使盒的厚度变化,随着弹簧片的弯曲程度变化,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指针旋转,指出大气压强的值。如果在刻度盘大气压强的值的对应位置刻上高度,就成了航空、登山用的高度计。
4.讲述标准大气压:大气压强不但随高度变化,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把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一般取1.01×105帕,如果粗略计算可取105帕(或100千帕)。(教师板书)
5.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讲述:由于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对人们的生活,健康有重要影响。请同学们先观察一个实验。
(2)演示:演示课本图11—11的实验。
先介绍实验装置。然后演示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将备用开水倒入烧瓶,加热烧至沸腾,测出此时的温度,即沸点。用两用打气筒向烧瓶内打气(注意:水停止沸腾,就停止打气,避免气压过大烧瓶不能承受而爆破)。讲述,要使水重新沸腾必须再加热,使温度升高。表明,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教师板书)。
接着让水的温度降低后,测出水的.温度(低于100℃),用两用打气筒对烧瓶内抽气,观察到水又重新沸腾。表明,抽出一部分气体,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教师板书)。
(3)讲述:以上实验,用其他液体,可得到同样的结果。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随气压减小而降低(教师板书)。
1.归纳本课内容
(1)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叫气压计,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1标准气压约为105帕。
(2)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2.巩固练习:
(1)读节后练习第1题,查一查图11—9,看谁先回答出这个题的结果。
(2)课堂讨论:讨论节后练习第2题。看谁的办法好?而且理由又恰当(组织学生不离位进行讨论)。
讨论后教师评讲。
1.阅读课文。阅读课文时,还要注意看图11—9和图11—10。
2.阅读课文以后,把章后的习题第4题做在作业本上。
(四)说明
1.引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本课采用温故知新,复习提问的办法来引入.我觉得对于本课来说,这样引入比较自然,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质疑,把知识引入一个新的课题,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渴求知识的愿望。
2.课本图11—11的实验,是一个重要实验,要保证做好。在增大气压,向烧瓶内打气时,酒精灯不要熄灭,而要继续加热,使学生观察到本来已沸腾的水,为什么一打气就停止沸腾,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同时,打气不能过量,此时瓶口密闭,又在不断加热,如果气压过大,烧瓶不能承受而爆裂会伤着学生,实验时一定要考虑到这点。
在做减小气压沸点降低的实验时,如果让水温降低到低于100℃,所需时间较长,可另外换用备用开水(此时保温瓶内开水已低于100℃)测出温度,立即抽气就能观察到水在低于100℃时沸腾,这一实验本人做过多次,都能成功,效果很好。
3.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凡是在课内练习或讨论过的题目,一般都没有要求学生再写到作业本上(重要的基础知识、需要理解或掌握的物理概念、规律除外),这样学生就有充分的时间阅读课文,阅读课外读物或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大气压强的教案篇六
1、认识大气压强,会计算一个大气压强的大小。
2、通过实验了解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并理解生活中人们对大气压强的运用,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将生活与物理学科联系,提升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动手和认真探究的科学精神。
【重点】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了解大气压强测量的原理。
【难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
环节一:新课导入
实验:表演魔术“能飞的液体”。用杯子盛满一杯水,将塑料片盖在水杯子上,将杯子翻转,杯口朝下,杯中水悬空在杯中。提出问题:为什么水不会落下,什么力托住了水?大气是否和液体一样也能产生压强呢?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
环节二:新课讲授
1、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从生活实际出发
提出问题:贴在墙上的粘钩受到压力为什么不脱落?
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猜想各种原因。
猜想一:用力挤压粘钩使得粘钩粘住不会下落。
猜想二:粘钩上沾水,使得粘性增加,粘钩不会下落。
猜想三:大气压力压住粘钩,使其无法下落。
再由教师做出猜想验证的范例:如果大气压强是使粘钩不掉落的原因,使用逆向思维,设计实验,如果把塑料吸盘戳个小孔,空气通过小孔进入吸盘和光滑的墙面之间,内外压强相等,吸盘便不会再贴在光滑的墙面上。同样,组织学生思考,如果在倒置的水杯杯底开一个小洞,杯中的水是否还能悬空?从而直观而深刻的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2、实验探究:大气会不会如同液体一样,对气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得出结论:大气如同液体一样,对气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测量大气压强
观看马德堡半球实验的视频,让学生多感官的感知大气压强,从实验现象中产生疑问:大气压强如此大,为什么平时感觉它不大呢?为测量大气压强埋下伏笔。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何测量大气压强,说明测量思路。鼓励学生大胆思考。
演示托里拆利实验(播放录像)。
提出问题:
(1)刚开始为什么水银柱下降?
答:水银柱受重力,大气压支撑不了那么高水银柱。
(2)水银柱下降后,玻璃管剩余的空间是什么状态?
答:真空。
(3)为什么玻璃管中的水银没有全部落到水银槽中?
答: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大气压强支撑起水银柱。
(4)大气压强的数值是多少?
大气压强的教案篇七
1.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有压强的事例。
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
橡皮碗一对,茶杯,硬纸片,大、小试管,水。
现在我们学习大气压强的知识.先请同学们看两个实验。
演示课本图11—2、11—3实验.演示前说明做法。
让学生讨论:什么原因使两个皮碗紧贴在一起拉不开呢?
什么原因使硬纸片不掉下来呢?
向上托住硬纸片不掉下来的力,也只能是空气产生的。
上面的实验证明,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
人们很早就对大气压强进行研究了.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马德堡半球的故事.并讨论原因。
讲述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1.马德堡半球实验表明大气压强很大。
2.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演示托里拆利实验,边做边讲。
让学生思考并试着回答:
(1)水银柱上方是真空还是空气?
(2)是什么力量支持着水银柱不落下来?
教师解释水银柱不落下来的原因.这个实验表明水银柱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p=gh=13.6kg/m3×9.8n/kg×0.76m=1.01×105pa。
1.大气压强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5pa。
即大气压强约等于10m高(三层楼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
介绍大气压发现的历史:抽水机为什么只能把水抽到10m.。
讨论:大气压为什么没有把我们压瘪?
先猜后演示.再讨论原因,教师归纳、解释.。
1.课本中本节练习题1、2.。
2.课本中本章后的习题3.。
3.阅读章后的“大气压发现的历史”.。
大气压强的教案篇八
目的要求: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大气有压力,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了解大气压力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课前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水槽、纸板、水。
学生准备材料:玻璃杯、自然实验盒(注射器、挂钩)、橡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出示利用大气压力原理的塑料衣钩。
2、谈话: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塑料挂钩)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用吗?(用他来挂衣服或炊具等物体)?怎么用它?(使劲按在墙壁或玻璃等比较平的物体上挂钩就会贴在上面了。
3、演示:(1)将塑料挂钩按在黑板上或窗玻璃上,用它来挂衣服或其它物体)。(2)让小朋友们上来拉一拉,看看是否很粘。(3)请小朋友们拿出学具袋中的一个塑料“碗”来按在课桌上,体会一下是不是很粘。
5、讲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塑料挂钩的秘密。
学习新课:
(1)讲述:为了弄清塑料挂钩的秘密,我们来做个试验。
(2)演示实验:拿一只玻璃环装满水,将一块纸板盖住杯口,杯里不要有气泡,用手按住纸板,把杯子倒过来。(先不要松手)。
(3)提问:松开手后,纸板会不会掉下来?杯里的水会不会流出来?(学生发表意见后,松手)。
(4)学生分组实验。(同上)。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6)讨论:
・纸板为什么不会掉下来?水为什么流不出来?
・是什么力量把纸板压得紧紧的?(希望学生能说出是大气压力)空气的压力是往什么方向压的?(启发学生说出是由下往上压)。
(7)学生分组实验:请同学们把自然实验盒中的注射器拿出来,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到底部,口朝下,用橡皮堵住口,把活塞往外拉。
(8)汇报实验结果:能把活塞拉出来吗?拉活塞时,你有什么感觉?
(9)讨论:
・为什么活塞拉不出来?是什么力量把活塞压得这样紧?(空气的压力)。
・空气的压力是向什么方向压?(启发学生说出是自上往下压)。
・以上两个实验有什么相同点?说明什么?
(10)学生汇报。
(11)教师小结:以上实验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就是空气的压力。在地球周围乌黑丰一层顾厚的空气,大约有~~3000千米厚,人们把这层厚厚的空气叫做大气。所以人们又把空气的压力叫做大气压力。(板书课题。)大气层中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大气的压力。
2、指导学生认识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们再来做个实验。
(3)讨论:这说明什么?
(4)教师小结:实验说明,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也就是说,一个在空气中的物体,它的'各个方向都受到大气的压力。
(5)指导学生填写书中空白。
以上实验说明: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1)出示投影片――马德堡半球实验。
(2)讲述:马德堡半球实验。
这是科学史上的一个有名的实验,发生在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当时的市长是葛利克,他是一个学者。有一天,他把德国皇帝和仪员们请来观看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拿了两个直径约360毫米的空心半球,把它们合起来,通过一个小孔把球里的空气抽去,再塞住小孔。然后在球的两边拴上绳,套上马,向两边拉。开始,每边用一匹马拉,拉不开,然后每边用二匹马拉,还拉不开……一直增加到每边八匹马,才勉强把铜球拉开。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3)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4)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这个实验生动的说明了大气有压力,而且压力很大。
(7)学生汇报。
(8)教师小结:我们之所以感觉不到大气压力,是因为我们身体内部也有压力,身体各个方向都受到大气压力,这些压力相互抵消了。
4、指导学生认识大气压力的应用。
(2)讨论:你还能举出一些应用大气压力做事的例子吗?
(3)出示大气压力的应用投影。
(4)观察、讨论:图中是什么东西?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它们是怎样应用大气压力的?
(5)讲解:图中几种东西的原理。
巩固、应用。
1、讲述: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大气有压力,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和大气压力的应用。
2、指导学生填写书中结论。
机动实验:
大气压强的教案篇九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气压的变化物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4.知道气压计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大气压随高度而变及标准大气压的值。
(四)教学过程。
1.证明大气层中存在大气压强的著名实验是______。
2.将针管伸进药液里,活塞向后拔出的过程中药液吸入针管内_________的作用。
3.托里拆利实验是测量_______。做实验时大气压强的值等于760毫米高汞柱的压强,由于实验时管内透进少许空气,则水银柱的高度760毫米(填大于、等于、小于)。改用水做实验。水柱高度是水银柱高度的_______倍。
4.上节课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水银柱的高度是______毫米。如果换用横截面积大一倍的玻璃管做实验,水银柱的高度是_______毫米。
5.上节课测大气压的值时,实验改用0.5米长的玻璃管是否可以?为什么?(学生答完后教师做重点的订正)。
大气压强是变化的。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很多,今天我们先介绍大气压随高度而变。
1、学生看书。请大家看书第132页的图。图中标出了在不同高度的大气压的值,注意高度读作海拔×××千米,大气压是××××千帕。
2.学生回答。从表中所列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但是减小得并不均匀。例如,从海拔1千米升高到2千米,气压减小了10千帕,而高度从海拔7千米到8千米,气压只减小了5千帕。
3.实验。那么,为什么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呢?原因是越高,空气越稀薄,空气的密度也越小。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说明这一点。
一个烧瓶,用塞子塞住瓶口,在塞子穿入一根玻璃管,管的一端跟一个橡皮管相连。将烧瓶倒过来,把橡皮管的开口插入水中(操作),我们未看到什么现象。现在用抽气机把瓶内空气抽出一部分,此时瓶内空气变得稀薄了,密度变小,用夹子夹住皮管,还像刚才一样伸入水中,打开夹子,管内水面上升进入烧瓶里。此实验中水面上升的原因是瓶内抽出部分空气后,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可见,空气越稀薄,密度越小,则气压越小。
4.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可测出不同高度的气压值,列成表,那么只要测出某一高度的气压值,通过查表即可知道该位置的高度值。
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大气压还随时间而变。一天当中,通常上午九至十时气压最大,下午三至四时气压最小。一年四季的气压值也不同。大陆上冬季气压最大,夏季气压较小。海洋和大陆相反,夏季气压大,冬季气压小。
由于气压大小跟天气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气压值对天气预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请大家看书第125页的图。这个图是气象中心绘制的天气图的等压线。将气压相同的地点连成线就是等压线。在1982年9月25日上午八时北京地面天气图的等压线就是这样绘制的。新疆北部和内蒙古西部一条等压线是1040百帕,它的周围分别是1035、1030、1025百帕等。由此可知该地区是个高压区,它的东方气压依次减小,空气就会由高气压向低气压区移动,可能有西风或西北风形成。往往气压的差越大,风力也越大。西北风是从西伯利亚吹来,北京地区的气温可能较低,没有雨。当然,影响天气的因素也是很多的,气压大小只是一个因素。
正因为大气压是变化的,而且气压对天气预报等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需要测定大气压的值。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1.水银气压计。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制成水银气压计。从理论上讲,只要在玻璃管旁立一个刻度尺即可。使刻度尺的0刻度线对准管外的水银面,只要读出水银柱的高,就可以直接得到大气压相当于多少毫米水银柱的压强。水银气压计测量结果准确,但是不便于携带,所以它适合放在室内。
2.无液气压计。(配合挂图)。无液气压计也叫金属盒气压计。顾名思义,这种气压计中没有水银或其它液体。这是抽成真空的金属盒,盒的表面是波纹状的。大气压变化时,盒的厚度发生变化,通过固定在盒表面的连杆等传动机构带指动针发生转动,由指针所指的刻度也读出大气压的值。根据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的变化规律,在无液气压计的刻度盘上刻上某一气压值的相应的高度值,这就是航空用的高度计。
由于大气压是变化的,通常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标准大气压等于1.01325×105帕斯卡,习惯上记作1.01×105帕。
1.在某地区同时有甲、乙、丙三架飞机飞行,三个飞机上的气压计读数分别是560、500、600毫米汞柱,飞行高度最大的是______飞机,高度最小的是______飞机。
2.p139,4、5。
大气压强的教案篇十
1.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知道测大气压强的仪器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知道什么是标准大气压。
3.理解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并能用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二)教具。
演示用:本章后的“小实验”自制的水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挂图和模型、水银气压计挂图、温度计、烧瓶、两用打气筒(或大号注射器)、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备有开水的保温瓶和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提问: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地面附近的空气密度跟高空的空气密度有什么不同?
3.口答上节课布置的思考题。
以上问题,学生回答后由教师纠正补充。
二、新课引入。
2.讲述:根据同学们刚才回答的问题,大气压强是因为空气受重力作用,又有流动性对浸在大气里的物体有压强。但是,地面附近空气稠密、密度大,越到高空,空气越稀薄,密度减小,那么地面附近和高空的大气压强有什么变化呢?又是怎样变化的呢?本课将研究这些问题(教师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大气压强的教案篇十一
2、难点:探究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原理和方案;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分析。
3、关健点:一是存在证明要做好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二是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大气压强能支持760mm高水银柱,可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知识进行推导,得出大气压强的值;讨论粗略测大气压方案应围绕p=f/s展开;分析气压计原理时,应深刻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关系。
大气压强的教案篇十二
化学学科的形成源于化学实验,实验是化学学科体系的本质所在。通过不断地进行化学实验实践,研究者不断探索和拓展化学学科的研究领域,同时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极其关键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如今的化学教学中,尤其是在中学教学阶段,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初涉化学领域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锻炼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对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进行创新探讨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一中学阶段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经过对传统的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主要依赖于教师对实验的亲自操作和讲述,学生只是通过教师的化学实验操作明白了某个规律,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地发挥自主思考能力,成为知识的灌输对象。最终化学实验教学变成与化学教学捆绑在一起的呆板的教学活动。为了更加准确地掌握高中阶段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以及了解学生主动进行化学实验探究的情况,张英波老师曾经对某一学校的高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挑选高二年级不同老师任教的、不同层次的9个班共400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使调查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代表性,随后对调查问卷结果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与处理。调查发现,在实验兴趣方面,大部分学生停留在感知兴趣和操作兴趣的表面层次,在遭遇实验失败或遇到异常现象时,学生表现为探究兴趣不会持久,在改进装置并使之微型化方面创造兴趣明显不足。随后,分别对化学成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及不同性别的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差异进行检验,发现不同化学成绩和性别的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并没有显著差异。目前来看,不论是成绩较好还是成绩较差,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对化学实验创新的认知在兴趣感知、主动思考、动手实施三个层面均存在不足。
大气压强的教案篇十三
我的设计始终贯穿有趣、有效,我认为一节成功的课至少要做到这两点。下面我点评本节课的三大特色:一是充分利用教学媒体,为学生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应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给学生视觉体验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愿望。二是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课前热身、课堂检测、探究实验、学生小组讨论、计算等形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知识的主人。三是大胆对教材进行调整和取舍,并有所测重,同时有的放矢,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教学,目的性很强,确保教学有效、流畅。
而其亮点也有四:一是课题引入较新,二是拔河比赛将学生情绪推向高潮,三是探究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案,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先由各小组形成方案,交流后针对实际问题予以解决,突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受力分析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有助于突破重难点。
大气压强的教案篇十四
空气的密度小,所以晴天的大气压高,阴天的`大气压低,冬天的空气干燥寒冷,空气的湿度小,水汽的含量少,空气的密度大,而夏天空气的湿度大,水汽的含量多。
空气虽是含有多种气体的混合气,但可简单分为水汽和不含水汽的其他干空气两个部分。当把大气变化视为准静态过程并且无热量交换,即不考虑云雾雨雪等形成的,大气压就由这两部分产生的压强相加而成,即为上述气柱中水汽重量与干空气重量之和。
大气压强的教案篇十五
详细介绍: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3.牢记标准大气压的值。
4.知道气压计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大气压随高度而变及标准大气压的值。
(三)教学难点气压计的原理。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证明大气层中存在大气压强的著名实验是______。
2.将针管伸进药液里,活塞向后拔出的过程中药液吸入针管内_________的作用。
3.托里拆利实验是测量_______。做实验时大气压强的值等于760毫米高汞柱的压强,由于实验时管内透进少许空气,则水银柱的高度760毫米(填大于、等于、小于)。改用水做实验。水柱高度是水银柱高度的_______倍。
4.上节课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水银柱的高度是______毫米。如果换用横截面积大一倍的玻璃管做实验,水银柱的高度是_______毫米。
5.上节课测大气压的值时,实验改用0.5米长的玻璃管是否可以?为什么?(学生答完后教师做重点的订正)。
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大气压强是变化的。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很多,今天我们先介绍大气压随高度而变。
1、学生看书。请大家看书第132页的图。图中标出了在不同高度的大气压的值,注意高度读作海拔×××千米,大气压是××××千帕。
2.学生回答。从表中所列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但是减小得并不均匀。例如,从海拔1千米升高到2千米,气压减小了10千帕,而高度从海拔7千米到8千米,气压只减小了5千帕。
3.实验。那么,为什么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呢?原因是越高,空气越稀薄,空气的密度也越小。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说明这一点。
一个烧瓶,用塞子塞住瓶口,在塞子穿入一根玻璃管,管的一端跟一个橡皮管相连。将烧瓶倒过来,把橡皮管的开口插入水中(操作),我们未看到什么现象。现在用抽气机把瓶内空气抽出一部分,此时瓶内空气变得稀薄了,密度变小,用夹子夹住皮管,还像刚才一样伸入水中,打开夹子,管内水面上升进入烧瓶里。此实验中水面上升的原因是瓶内抽出部分空气后,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可见,空气越稀薄,密度越小,则气压越小。
4.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可测出不同高度的气压值,列成表,那么只要测出某一高度的气压值,通过查表即可知道该位置的高度值。
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大气压还随时间而变。一天当中,通常上午九至十时气压最大,下午三至四时气压最小。一年四季的气压值也不同。大陆上冬季气压最大,夏季气压较小。海洋和大陆相反,夏季气压大,冬季气压小。
由于气压大小跟天气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气压值对天气预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请大家看书第125页的图。这个图是气象中心绘制的天气图的等压线。将气压相同的地点连成线就是等压线。在1982年9月25日上午八时北京地面天气图的等压线就是这样绘制的。x疆北部和内蒙古西部一条等压线是1040百帕,它的周围分别是1035、1030、1025百帕等。由此可知该地区是个高压区,它的东方气压依次减小,空气就会由高气压向低气压区移动,可能有西风或西北风形成。往往气压的差越大,风力也越大。西北风是从西伯利亚吹来,北京地区的气温可能较低,没有雨。当然,影响天气的因素也是很多的,气压大小只是一个因素。
四、气压计。
正因为大气压是变化的,而且气压对天气预报等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需要测定大气压的值。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1.水银气压计。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制成水银气压计。从理论上讲,只要在玻璃管旁立一个刻度尺即可。使刻度尺的0刻度线对准管外的水银面,只要读出水银柱的高,就可以直接得到大气压相当于多少毫米水银柱的压强。水银气压计测量结果准确,但是不便于携带,所以它适合放在室内。
2.无液气压计。(配合挂图)。无液气压计也叫金属盒气压计。顾名思义,这种气压计中没有水银或其它液体。这是抽成真空的金属盒,盒的表面是波纹状的。大气压变化时,盒的厚度发生变化,通过固定在盒表面的连杆等传动机构带指动针发生转动,由指针所指的刻度也读出大气压的值。根据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的变化规律,在无液气压计的刻度盘上刻上某一气压值的相应的高度值,这就是航空用的高度计。
五、标准大气压。
由于大气压是变化的,通常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标准大气压等于1.01325×105帕斯卡,习惯上记作1.01×105帕。
六、练习和作业。
1.在某地区同时有甲、乙、丙三架飞机飞行,三个飞机上的气压计读数分别是560、500、600毫米汞柱,飞行高度最大的是______飞机,高度最小的是______飞机。
2.p139,4、5。
大气压强的教案篇十六
坚持把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当前一次重大历史机遇来抓,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农业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农业现代化的决定性力量,加强组织、狠抓落实至关重要。今年,根据中央和省委相关精神,镇江市及时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地应切实负起责任,把文件精神落实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把每一项工作量化为指标、细化到项目、实化到岗位。加大考核督查力度,实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民增收辖市(区)长负责制,将其列入年度考核与任期目标考核内容,作为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转化成果,整合建立科技支农载体。
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要求,整合驻镇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资源,加快农技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科技服务站等载体建设。加快组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全市主导、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中的科技需求问题,选准在种业创新、农机装备、丘陵农业开发、高效生态种养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1~2个重点课题,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资金,进行联合攻关,打好攻坚战和整体战,形成在一定行业和领域打得响的`关键技术。加强与国内外合作交流,积极引进、消化和利用农业发展最前沿信息和技术,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建立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就农业科技发展进行专题研究,开展联合办公。农业科技创新关键在于应用。要重点加快中国农科院镇江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以及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建设,在成果转化上求突破,促其形成现实生产力。切实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在全市农业园区实行科技与产业对接,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农业的贡献率。
三、细化政策,积极鼓励科技为农服务。
以“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为抓手,在加快农村“五有”公益中心建设的同时,及早制定有关政策,积极鼓励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到园区服务、创业,真正解决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是调动农业科技工作者积极性,最大限度地组织和发动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深入生产一线,手把手、面对面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及时为农民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二是鼓励科技人员带头创业、带头示范、带头致富。三是广泛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宣传党的科技政策,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努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四是有效集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资源,提高“持证农民”比重,培养出一批活跃在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农民经纪人”。依靠合作社、专业户等建好科技示范基地,以推广主导品种和实施主体培训,培育一批草莓种殖能手、水产养殖大王等新型农民,成为农民问得到、留得住的“乡土专家”。
四、孵化带动,不断放大园区富农作用。
农业科技园(包括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是重要的载体。必须做大做强农业园区,不断增强对农业资源的消化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对基地农民的带动能力。
首先,搞好规划做特园区。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农业主导产业,认真抓好规划建设。
其次,创新模式做活园区。以市场为主导,多部门联合,企业化运作,大力推行“园区+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坚持利益共享,把农户吸引过来、带动起来,真正让农民增收与园区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第三,重点培植做大园区。各地要按照产业发展方向,确定扶持重点,集中技术、资金、项目等生产要素,连续不断支持,力争经过多年的努力使园区做大做强,辐射带动功能更大。与此同时,还要在农业园区自主品牌、现代物流、精深加工等方面下功夫,推动产加销相互配合,提高附加值,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园区联农富民带动作用。
五、强化队伍,全面形成科技助农网络。
一要进一步严把农技人员素质关。通过考试考核,对确实不能胜任农技推广服务的人员,尽快予以调整;对具备一定基础,但专业知识、技能有所欠缺的人员,加快专门培训,使其尽快胜任工作。不断开展农技人员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提升技能。对农技人员岗位的缺额,扩大选聘范围,注重把大学生村官选聘和村农技员选配结合起来。二要进一步落实农技人员相关待遇,消除农技人员的后顾之忧。三要进一步深化农技人员管理考核。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对绩效优秀的要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表现不够好或经过培训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农技人员要进行批评、直至调离或辞退,切实做到奖罚分明。
大气压强的教案篇十七
实践性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综合实践能力,这是理论教学所无法替代的。但是在实验的前期,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这样才有能力进行自主设计实验并最终完成实验。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校企合作项目的训练,才能使知识扎根于学生思维,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建设创新性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共享是开设创新性实验的基础。工业设计实验室根据功能分为实验教学实验室、模型制作室、创新工程训练室、快速成型室和产品后期处理室。此外,工业设计实验室与其他教学实验室和教学设备可以实现共享,为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设提供可靠的保证。创新性实验与传统的实验模式有所不同,其教学组织具有自己的特点,实验室应该是全方位开放的,包括实验室工作时间的开放;实验内容的开放;实验室服务对象的开放,全院学生及教师均可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参加创新性实验的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提出实验方案,经相关教师审阅通过后方可进行实验。
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设计。
在创新性实验项目教学中,教师只提供参考范围和题目,如unimati优耐美模型制作及创新设计制作实验,以车床、磨床、钻床、铣床、锯床、木车床等机器作为基础进行组装,模型制作及创新设计制作实验。有时是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如让学生参与“儿童玩具设计”、“机械结构创新“等项目的'玩具创新和基本机构的动力学设计,此类实验不是单一的只运用某门课的知识就能解决问题并完成任务的。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先提出课题和基本思路,教师则与其共同探讨完善方案。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时,要求学生独自提出解决方法,教师帮助分析这些方法的科学性,通过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实验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例如,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项目的方向性,查找相关文献,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玩具的类型、玩具的造型形态和玩具中所应该应用的功能等实验方案,独立写出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进度和预期结果等具有一般研究价值的可参考性报告,经过相关教师的审阅合格后,学生独立按步操作,最终完成实验。在学生独立开展实验期间,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机制,教师从旁指导、检查、协调,预先安排好各小组进行各个步骤的时间,使创新工程训练室得到合理高效运转。实验小组由学生自愿组合,以3~4人为一个实验小组,实验时间由学生按照事先所确定的进度进行安排。
成绩考核方法。
在实验全部完成后,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整理、精确计算,并形成实验研究报告。指导教师对实验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并予以评价,其原则侧重于观察学生是否通过这一实验过程使智力得到开拓,使研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有所提高,记录的实验数据是否客观准确,分析讨论是否科学合理、逻辑推理是否准确,结论是否恰当等方面。成绩考核设置为基本技能综合考核和创新性实验考核两个阶段。验证性实验可根据学生平时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熟练程度和实验结果的完成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创新性实验根据学生选题的创新性、知识运用的综合性、实验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验的努力程度等进行考核。考核时,创新性实验按照实验质量给出成绩(分为不合格、合格和优秀),不记入总成绩中,但只有创新性实验的成绩为合格及以上的学生才可以获得实验考核的总成绩,否则实验课成绩为零分。
教学实践效果。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在相关课程中运用了以上的一些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创新性实验的开设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的知识更新,激发学生求新、创新的欲望,促进学生对综合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进行跨学科、跨领域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实验时间由学生自主支配,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自主开展实验研究,能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的状态,充分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养成独立思考和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
创新性实验项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因此,可以说创新性实验是对学生走出校门前的综合知识的梳理,是对学生毕业后从事生产和科研活动的前期培训。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依赖于国民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社会对设计类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创新、亲身实践和适应性三大方面,开展创新性实验项目可以使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在这三个方面得到全面、充分的锻炼,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工程意识、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大气压强的教案篇十八
摘要:
分析了大学生宿舍空间以及微收纳家具的概念和发展现状,探讨了大学生宿舍和微收纳家具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大学生宿舍微收纳家具的设计功能要求、表现形式及理念。指出,微收纳家具营造宿舍空间带来的空间的灵活性,解决了大学生宿舍中空间不足的问题,为大学生提供更大的生活空间。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空间;微收纳家具;设计研究验证。
1敞口气球。
2飞球吸壁。
3一张报纸的力量。
大气压强的教案篇十九
对经济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经济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转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新形势下,企业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逐渐不足以支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面对来自国内和国外的双重竞争,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到企业创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时俱进,及时创新自身的经济管理的模式,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始终保持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
一、经济管理和经济管理创新的含义。
企业按照自身既定的经营发展目标,制定企业经济活动计划和活动标准,并依据计划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协调、监督的过程就是经济管理。企业对经济有效地管理可以确保企业长久的发展。经济管理创新是企业为了未来进一步的发展,获得更多的产值利益,通过创新经济活动模式、管理观念、管理制度等手段来提高综合竞争力的过程。
二、新形势下企业创新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
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现有经济体制的持续深化改革。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时,首先需要对经济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具体到企业也需要进行有效的调整和转变。企业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企业的经济管理往往采用粗放的管理方式,造成了管理资源的大量浪费,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另外,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企业逐渐转变成了市场竞争中的主体,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彻底性的改变。因此,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也必须适应改变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创新,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管理效率,才能更好的推动社会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
2.时代发展的要求。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传统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企业每天面对的信息量大幅增加,企业只有创新自己的经济管理模式才能有效的处理好各类经济信息,满足基本的发展需求。知识经济逐渐成为发展的主流,首先知识经济是网络化、信息化的经济,它要求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时多利用互联网工具,精简信息处理人员的结构和信息的传递层次,提高信息处理效率,提升自动化处理水平。其次,要求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要多参考自身网络信息系统的分析数据,重视计算机决策系统,特别是探索使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通信技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这都要求企业对经济管理模式及时创新。
三、新形势下企业面临的经济大环境。
1.市场化程度加深。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化体制在我国逐渐获得大众的认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已成为广泛共识。相应的是公司制等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形成了市场为主导、政府辅助监督的经济发展体制。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新的市场经济环境给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模式创新时,要注意结合市场环境,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确保创新方向的准确性,不断进行创新的实践与探索,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明显。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不断加深,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甚至出现融合的趋势,这给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在这个进程中,中国经济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提高,已成为世界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逐渐呈现出世界经济发展新引擎的趋势。大批中国企业也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逐步走向世界。因此,国内企业必须与时俱进的创新经济管理模式,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才能与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对抗、突出自身优势,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一席发展之地。
3.知识信息时代来临。
知识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发挥知识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在进行经济管理时融入更多的信息通信技术,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企业的生产当中,实现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这就要求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及时创新,使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和企业的运作方式匹配,从而充分展示企业经济管理的作用和重要性。
四、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时存在的'问题。
1.管理观念落后。
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大量员工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没有更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把利益最大化当成企业发展的终究目标,缺乏互联网思维和可持续发展思维,脱离实际进行思考与决策,会导致企业的发展出现大量问题。
2.人员的组织力度较弱。
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创新时,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以及人员的有效组织,应当建立一个集中发布经济任务的固定的企业管理机构,但是我国大部分企业并没有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使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创新时容易出现无序、不成熟的行为。
3.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我国企业现有的经济管理制度大都浮于表面,无法深层次的影响企业的发展,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完善的、符合企业发展速度的经济管理制度体系。由于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遇到的各类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给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阻碍。
4.审核控制机制不健全。
经济状况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命脉,因此任何涉及到经济的问题企业都应设有严格的审查、核实机制来把关。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在对经济进行审核控制时仍存在大量问题,主要是审核机制的滞后性,在新形势下对于经济的审核控制力度较小,不能很好的让经济管理模式适应新经济形势,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不彻底。
五、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措施。
1.明确进行积极管理创新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时,为了确保新的经济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和全面性,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包括知识、环境以及人力资源因素。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和数据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企业应重视信息和数据的积累和有效利用,把其当作推动企业未来获得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企业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明显,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的方向应当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经济管理创新的实施者和主体是人,提高对人才建设的重视度,可以确保管理模式的创新足够“新”。
2.制定创新标准。
标准可以检验一项行动的正确性。因此,为了确保管理模式的有效性,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模式创新时,首先应明确创新的主要目标和方向,并制定相应的创新标准,例如以企业员工满意、消费者满意、投资者满意以及社会满意四个指标,构建以满意度为评价核心的创新体系。符合这种思路的创新经济管理模式,才能在促进企业发展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更新落后的管理理念。
在创新管理模式时,注意将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融入进去,强化管理者自身的创新意识,为企业进一步管理模式的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管理者需要抛弃以往管理理念,学习先进的、科学的、符合互联网时代特点的管理理念,通过培训与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确保在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时的工作的正确性。
4.控制好经济管理创新的方向。
对企业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实现方法等策略进行创新,以此保证正确的经济管理创新方向。首先,要明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经济管理创新的首要目的,因此经济管理创新的方向和依据应当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企业的市场地位。
六、结语。
新形势下,企业面临的市场形势更加严峻,企业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创新自身的经济管理模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获得长足的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气压强的教案篇二十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本节课文第一段和图11―9。读后回答:
(1)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强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发生这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演示:
(1)介绍自制的水气压计:看课后“小实验”和图11―19,看后老师讲解。
(2)演示:请各位同学看准水管中水的位置;教师做好标记后,然后请一位同学拿住这个水气压计到楼上(或楼下),并做好玻璃管中水面变化后的位置的标记,回到教室后告诉全班同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室内的其余学生可阅读课文)。
(3)小结:根据图11―9和刚才的实验表明: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教师板书这一结论)。讲述:大气压强随高度而变化的原因。
3.气压计讲述:测大气压强的仪器叫气压计。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教师板书)。
(1)结合挂图介绍水银气压计,这是根据托里拆利实验装置而制成的,由于不方便携带,常竖直挂在实验室内使用。
(2)结合挂图和模型介绍金属盒气压计(又叫无液气压计):先讲述它的简单构造,指着挂图、模型让学生看它的部位,接着讲它的工作原理。由于大气压强的变化使盒的厚度变化,随着弹簧片的弯曲程度变化,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指针旋转,指出大气压强的值。如果在刻度盘大气压强的值的对应位置刻上高度,就成了航空、登山用的高度计。
4.讲述标准大气压:大气压强不但随高度变化,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把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一般取1.01×105帕,如果粗略计算可取105帕(或100千帕)。(教师板书)。
5.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讲述:由于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对人们的生活,健康有重要影响。请同学们先观察一个实验。
(2)演示:演示课本图11―11的实验。
先介绍实验装置。然后演示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将备用开水倒入烧瓶,加热烧至沸腾,测出此时的温度,即沸点。用两用打气筒向烧瓶内打气(注意:水停止沸腾,就停止打气,避免气压过大烧瓶不能承受而爆破)。讲述,要使水重新沸腾必须再加热,使温度升高。表明,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教师板书)。
接着让水的温度降低后,测出水的温度(低于100℃),用两用打气筒对烧瓶内抽气,观察到水又重新沸腾。表明,抽出一部分气体,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教师板书)。
(3)讲述:以上实验,用其他液体,可得到同样的结果。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随气压减小而降低(教师板书)。
四、归纳本课内容和巩固练习:
1.归纳本课内容。
(1)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叫气压计,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1标准气压约为105帕。
(2)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2.巩固练习:
(1)读节后练习第1题,查一查图11―9,看谁先回答出这个题的结果。
(2)课堂讨论:讨论节后练习第2题。看谁的办法好?而且理由又恰当(组织学生不离位进行讨论)。
讨论后教师评讲。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阅读课文时,还要注意看图11―9和图11―10。
2.阅读课文以后,把章后的习题第4题做在作业本上。
(四)说明。
1.引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本课采用温故知新,复习提问的办法来引入.我觉得对于本课来说,这样引入比较自然,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质疑,把知识引入一个新的课题,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渴求知识的愿望。
2.课本图11―11的实验,是一个重要实验,要保证做好。在增大气压,向烧瓶内打气时,酒精灯不要熄灭,而要继续加热,使学生观察到本来已沸腾的水,为什么一打气就停止沸腾,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同时,打气不能过量,此时瓶口密闭,又在不断加热,如果气压过大,烧瓶不能承受而爆裂会伤着学生,实验时一定要考虑到这点。
在做减小气压沸点降低的实验时,如果让水温降低到低于100℃,所需时间较长,可另外换用备用开水(此时保温瓶内开水已低于100℃)测出温度,立即抽气就能观察到水在低于100℃时沸腾,这一实验本人做过多次,都能成功,效果很好。
3.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凡是在课内练习或讨论过的题目,一般都没有要求学生再写到作业本上(重要的基础知识、需要理解或掌握的物理概念、规律除外),这样学生就有充分的时间阅读课文,阅读课外读物或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健康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