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单元复习教案(汇总21篇)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如何编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是每位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单元复习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中所学的字词,能够读写正确。
2、能流利地、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记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字词。
重点字:笔顺与偏旁:星、在、飞、也乌——鸟 来。
二、导入: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你一定收获很大!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
妈妈的慈爱与温暖、小乌鸦的孝心与回报、老师的体贴与关怀、大树和喜鹊有了朋友后的快乐,展现在我们面前。
1、学生自主复习字表中的生字。
2、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一齐朗读——指名读——开火车。
3、听写。
4、朗读课文。
5、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背诵的词语和课文。
6、背诵《母爱》。
单元复习教案篇二
一、教学目标:
为了增强少先队员们的爱国热情,引导队员们做“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好孩子,对全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要铭记苦难、屈辱的历史,不忘国耻,发奋读书,强我国防,圆梦中华!
二、活动过程。
a:中国有帕米尔高原上展翅欲飞的雄鹰。
b:中国有边城漠河第一缕充满希望的曙光。
a:中国有南沙群岛哨兵手中紧握的钢枪。
b:中国有乌苏里江上升起的点点白帆。
a: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沉淀了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
b:五千年的历史画卷记录了中华儿女澎湃的热血。
a:对祖国的依恋谱写了中华灿烂辉煌的过去。
b:对祖国的热爱擎起了中华蓬勃发展的今天。
(全体起立,敬队礼,奏《国歌》,播放升国旗视频。)。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a: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b:历史的车轮驱散了战争的硝烟,唯有一份份记忆在我们心头萦绕不去,为了重温历史,让我们先进入第一篇章:祖**亲屈辱的过去。
第一篇章:视频展示过去的屈辱。
a:一百六十年前的祖**亲,贫穷灾难的母亲哟,您在哭泣,您在悲伤,您身上的一颗东方明珠正在被割落,那一段苦难深重的历史,始于1839年的虎门销烟。(缓慢,沉重)。
(播放视频《虎门销烟》。
b:《虎门销烟》让人振奋,但却引来了大英帝国的报复。他们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播放电影《鸦片战争》片段)。
a:一张张被鸦片折磨的触目惊心的脸,一次次清政府无条件地退步、忍让、割地赔款。
但这一切永远满足不了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很快,他们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外敌袭来,慈宁宫的老佛爷在干什么呢?(小品表演《慈禧逃跑》)。
b:慈禧跑了,让我们看看侵略者的丑行吧!请看短片《火烧圆明园》。
合:圆明园就这样被毁了,面对这一切,中国人是多么地痛心呀!
a:请听诗朗诵《圆明园你在哪里》。
b:近代史的屈辱应该牢记,但日本侵略者的恶行更让每一个炎黄子孙永世难忘。
a:请看视频《南京大屠杀》。
b:追溯历史,那是一段爱恨交织的记忆,
a:那是一种取舍难定的选择,
b:那是一味酸甜苦辣的合剂,
a:在这里语言显得那样无力,
b:无法表达我们内心的激动。
a:观看完视频,大家有什么感受?谁想说一说?
b:是呀,落后就要挨打!谁想让这样的历史再重演!
a:为了这样的历史不再重演,我们应做些什么呢?
(队员纷纷发言)。
第二篇章:追循英雄的足迹。
b:大家说得真好!我悲哀的中国啊!我不相信你永远沉沦于浩劫,我不相信你无重兴之日。
a: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相信,怀着这股强大的愿望,为了祖国的重生,多少祖**亲的优秀儿女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他们用鲜血浸染了祖**亲的身躯!让我们一起追寻英雄的足迹。
b:请听故事--《刘胡兰》。
第三篇章:展示祖国的辉煌成就。
b:一个个故事,说不完我们的思念;一首首赞歌,道不完我们的崇敬。是英烈们用美好的青春,用闪光的年华,迎来了春天,迎来了光明。
a:先烈们!请放慢你们急促的脚步;请相信,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腾飞的巨龙将在这里升起!
b: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祖**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瞧!队员们已把__年中国的大事编成了童谣。
a:请欣赏对口童谣《__中国骄傲》。
b:走过耕耘的日子,走进收获的季节;。
a:走过昨天的坎坷,走向明天的希望,
b:改革的强音,在中华大地上奏响新的旋律,
a: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结一个主题:
合:祖国,你是我们伟大的母亲。
b:有请辅导员老师发言--。
辅导员小结:爱国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但是,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中队的每一位队员都用自己的智慧与才艺,表达了各自对爱国的理解。你们的表现都很出色,相信每个人的也都有自己的收获。爱国,要干大事,你们现在年龄还太小。但从我做起,从热爱学习、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等从小事做起,就是你们对爱国的最好诠释。
三、宣誓。
辅导员: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队员:时刻准备着。
四、总结。
学生要铭记苦难、屈辱的历史,不忘国耻,发奋读书,强我国防,圆梦中华!“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队会到此结束。
单元复习教案篇三
复习过程:
一、文学常识。
高尔基-苏联-《海燕》《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魏巍——《我的老师》—《谁是最可爱的人》。
脱脱——元代——《赵普》-《宋史》。
二、字音字形字音:发绺()两颊()诅咒()踱()步 地窖 赫( )然 窘迫 踌()躇() 摩挲 颓()唐 抖擞() 揩()油 虐待 恣()情 剔透 遗孀()聘()用 牛犊 遴()选 轩然大波 萦系()() 抉择 勘()察 笨拙()字形:弓弦-炫耀即使-既然后悔-教诲 跻身-拥挤多音多义:颤抖-寒颤 提问-提防 调动-调节 模样-一模一样恶毒-厌恶-恶心盛放-盛开负荷-荷花三、词语积累1.教师引导学生识记课文注解中的词语2.教师强调注意的词语:颓唐:精神萎靡 恣情:放纵感情诅咒:咒骂 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轩然大波:比喻打的纠纷或风潮。四、古文阅读 《赵普》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注解,一边读课文,一边疏通文意。2.词类活用碎裂奏牍掷地(使动用法使……碎裂)2.古今异义词龌龊()():古义: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明日: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颜色:古义:脸色 今义:色彩3.一词多义乃:(1)太祖乃悟( ) (2)见渔人,乃大惊( )虽:(1)虽多忌克( ) (2)虽乘奔御风( )以:跪而拾之以归( ) (2)乃以瓦布之( )(3)虽乘奔御风(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4.解释词语a、阖户启箧( )b、卒用其人( )c、普少习吏事( )d、寡学术( ) 碎裂奏牍掷地( )e、既薨( )f、读之竟日( )5.用原文语句填空文中写赵普刻苦读书的语句是:晚年手不释卷 ;表现他精力旺盛的语句是: 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表明赵普性格特点的语句是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单元复习教案篇四
《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
爱国情感。
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
组织学生回顾上学期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为什么说甲午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组织学生阅读“导言框”,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义和团就是在反教会斗争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小结、过渡:导言框的歌谣就是当年民众传唱的。帝国主义列强对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感到恐慌,他们便拼凑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请大家阅读新课,记住课题和标题。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9——20页本目的内容,并在《中国历史填充图册》第9页中,用笔描出八国联军的进攻路线。(可在原线旁另画一条平行线条)。
指导学生联系地7页图文,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在班级内交流:
1、北京两次被外国军队侵占的情况有哪些不同?
联军名称侵略国占领年代清朝帝、后。
英法联军英、法1860年咸丰、慈禧。
八国联军英、法、俄、美等1900年光绪、慈禧。
2、根据课本20页“动脑筋”:请你根据这些图片叙述当年八国联军的罪行。
(可自由发挥和互相补正,但应控制在3人次以内)。
二、《辛丑条约》。
学生阅读21——22页课文(包括小字)、插图、“自由阅读卡”等,思考回答:
1、分别指出《辛丑条约》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各有什么规定?(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条约具体内容来感知“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其条款)。
2、22页“活动与探究1?议一议”:《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有道理吗?(有)为什么?(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掠夺更加疯狂,清政府几乎成为列强向中国人民征收“战争赔款”的代理机构;帝国主义列强武装控制了清朝都城北京,清政府必须为帝国主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他们完全成了列强的忠实走狗。)。
3、22页“活动与探究2?谈一谈”:《辛丑条约》中的“使馆界”同今天的使馆区有什么不同?(“使馆界”形同“国中之国”,界内外国人犹如“太上皇”,中国政府无全无权过问其事务;“使馆区”虽然仍是外国使节居住的专门地区,但它完全处于中国政府的管辖之下。)。
4、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南北两端分别在哪里?(洛阳、余杭、涿郡)。
5、根据第21页“动脑筋”:《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它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要求学生正确指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通过反复讲练,让学生理解“开始沦为……大大加深……完全陷入……”这些词语所反映的近代中国社会变化脉络)。
2、当堂完成22页“练一练”: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a。(赔款2亿两白银是《马关条约》规定的数额)。
3、学生集体朗读22页“自由阅读卡”内容后,教师联系课本相关部分,指出义和团的正面作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具有野蛮残暴的殖民掠夺性质,义和团对八国联军的抗击,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要求学生完成《中国历史填充图册》第9页剩余题目。(可延伸到课外)。
4、提醒学生预习第6课《洋务运动》。
单元复习教案篇五
复习目标:
1.构建完整的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初步理解并明确“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十进制”等概念。
2.能正确读数、写数;能按要求写数,掌握数的组成。
3.能正确用万”或“亿”作单位改写整万或整亿的数;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4、培养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目的自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复习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自主整理“认数”一单元的主要内容。
复习过程:
一、明确复习内容。
谁能说说在“认数”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二、复习数位顺序表。
1、谁能有顺序地说说数位顺序?
你能说出各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吗?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进率是10,十进制计数法)。
你会给这些数位分级吗?
整理成表。
2、练习:
(1)一个数的最高位在十亿位上,这个数是()位数。
(2)与千亿位相邻的数位有()和()。
(3)一个数只含有万级和个级,这个数最多是()位数,最少是()位数。
(4)从右边起,亿级的第三位是()位,万级的第二位是()位,个级的第四位是()位。
三、复习读数、写数及数的组成。
1、出示80304000。
读出下面各数。
2、三十七亿零二百万四千零五。
怎样写这个数?
写数时要注意什么呢?
写出下面各数(第19题)。
二十五万十亿五千万四千八百万四千零八。
八亿三十九亿七千万一百六十万零二十。
我们说数的组成时可以根据数位来说,也可以根据数级来说。
用这两种方法说说后面两个数的组成。
四、用“万”、“亿”作单位改写整万数或整亿数,求近似数。
1、请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7600000000900000000001100000000。
改写后的数和原来的数的大小有变化吗?
2、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我们用什么方法?(四舍五入法)。
请大家写出这些数的近似数:(第20题)。
245000≈()万1034900≈()万998003≈()万。
110000≈()亿370000000≈()亿2990000000≈()亿。
五、综合练习:
1、(第18题)下面是我国各类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统计图。
(1)读出我国20各类学校在校学生的人数。
(2)说出小学在校学生人数的组成。
(3)把这些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把小学在校学生的人数用“亿”作单位求出近似数。
2、判断:
(1)5个十亿、7个百万和4个千组成的数是507004000。()。
(2)500050005000中的3个“5”都表示5个千。()。
(3)北京故宫占地约720000平方米,这里的720000是一个近似数。()。
(4)96000用万作单位写成近似数是9万。()。
(5),我国电子图书总量已达530000种,也可以写成53万种。()。
(6)最大的五位数比最小的六位数少1。()。
(7)一个数的近似数是8万,这个数最大是79999。()。
六、回顾总结,构建知识网络。
单元复习教案篇六
《认数》是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内容。教材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直观到抽象。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试着摆一摆、数一数,使学生直观认识“一”和“十”是计数单位,体会要知道十几,看有一捆小棒和几根小棒组成。然后通过直尺上的数字,使学生不仅正确认数,而且对20以内数的顺序有了了解。最后通过一系列练习,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数数和读数。
二、备课设想。
这一节课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这节课我是这种设计的。
(一)问题,在童话中生成。
每个小孩都喜欢听童话故事,看童话书,根据这一特点,我出示了色彩鲜艳的图画数字,创设童话情境,目的在于引发孩子的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环境。
(二)问题,在操作中解决。
这一环节是获取新知的过程,教学中我将以学生自立操作为主,环节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骤是在活动中感受体验计数单位“十”和“一”。
通过猜数引出10个一,并在捆小棒的过程中知道10个一是1个十,这仅仅是激发孩子学习情趣的一种策略,更是让孩子通过做和猜的活动,发展数学意识。
第二步骤是游中感受数的组成。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的兴趣和情趣的兴趣之间的一种缓冲地区。游戏可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也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所以我让两名学生进行摆放比赛游戏,让孩子认识到十几的组成,并在反复的摆放中加强巩固十几是由1捆和几组成的。
第三步骤是在观察中了解数的顺序。
培养学生的数感,不是在教师讲解中获得的,而是要让学生自己感受体验。所在在最后,我让学生在读直尺上数字的过程中感受体验数的大小顺序,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他学会数学地思考。
单元复习教案篇七
1、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议论文阅读的方法。
2、通过复习,学生的文言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
3、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2、文言文的复习。
一课时。
好,今天,我这位陌生的朋友很高兴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复习语文第二单元的内容。大家有没有信心上好这节课?”“有!”
好,下面大家打开课文目录,看看这个单元的课文属于什么文体?(议论文)。
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自己见解和主张的文体。
2、议论文有哪三要素?
板书:论点、论据、论证。
3、什么是论点?
论点就是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4、请大家打开第二单元的课文,找一找各篇课文的中心论点。
第九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中心论点是第一自然段的“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第八课《多一些宽容》的中心论点是“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豁达大度,善于容纳与自己志趣、风格不同的人”。
第七课《敬业与乐业》的中心论点是“但我却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5、看了这几篇课文,你们发现它们的中心论点都在课文的哪里提出来的?(开头)。
一般情况下,作者在议论文的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也有的课文在的结尾归纳出论点;有的中心论点偶尔也出现在的中间部分。
考试的时候,题目叫我们找出一篇的中心论点,我们先在开头找,找不到就到结尾找,结尾找不到就到中间部分去找。
6、联系课文,说说我们在议论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语言要达到什么要求?
7、什么是论据?
(论据就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依据。)。
8、论据包括哪两种?
(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主要指事例、史实数字等;道理论据包括经典著作、名人名言及科学原理。)。
9、在第二单元的课文中找出它们的各种论据。
第九课的论据:
第八课的论据:
第六课的论据:
10、什么是论证?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与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11、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2)道理论证(3)对比论证(4)比喻论证。
12、在课文中找出各种论证方法。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13、议论方式有两种:立论和驳论。
14、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15、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富有概括性,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用词鲜明、生动、严密。
16、议论文中的事例和记叙文的事例有什么不同?
17、小结。
18、议论文阅读练习。
1、复习重点实词与虚词。
名:出名。
斯:这。
馨:指品德高尚。
鸿儒:大儒,博学的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丝竹古今意义的区别。
3、这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作者写这篇的目的是什么?
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追求高尚情操的情怀。
7、你们觉得刘禹锡是否是十全十美的人?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8、小结。
9、课堂作业。
字词听写题:
单元复习教案篇八
b:大家说得真好!我悲哀的中国啊!我不相信你永远沉沦于浩劫,我不相信你无重兴之日。
a: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相信,怀着这股强大的愿望,为了祖国的重生,多少祖**亲的优秀儿女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他们用鲜血浸染了祖**亲的身躯!让我们一起追寻英雄的足迹。
b:请听故事--《刘胡兰》。
单元复习教案篇九
目标 1.记住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工具的制造,生产方式,以及社会组织。
2.记住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的生活和农业.工业畜牧业的情况。
3.记住炎帝和黄帝是人文初祖及尧舜禹的禅让。
背诵同步训练第4页的“知识梳理”,完成下面的表格。
原始居民 距今时间 生活区域 劳动工具 农作物 房屋样式。
河姆渡居民 。
半坡居民 。
检测:
3.记住炎帝和黄帝是人文初祖及尧舜禹的禅让。
结合课本的图片进行记忆和复述。
检测:
图解“原始社会的解体”
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训练《单元测试一》。
预习第5课 。
重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 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的生活;。
炎帝和黄帝 备课。
时间 。
难点 尧舜禹的禅让 上课。
时间 。
学 习 过 程 二次备课 。
直接进入主题,使学生清晰的明确本届课程的内容,.
1.记住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工具的制造,生产方式,以及社会组织。
背诵同步训练第1页的“知识梳理”,完成下面的表格。
项目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生活时期 。
体质特征 。
劳动工具 。
取火方式 。
生产活动 。
社会组织 。
思想观念 。
检测:
完成同步训练第2页的“选择题”,接着校正错误。
估计5题难度稍大 。
单元复习教案篇十
课本第24、25、26页整理和复习。
1、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进一步了解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
2、通过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和方法的归纳,以及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掌握方法,并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
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难点:能按照解题的一般步骤,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课堂设计。
师:在前面的第二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整理。
1.口算复习。师:老师这里有一些算式,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9=13-6=15-7=16-8=。
11-7=17-9=15-6=13-9=。
11-9=12-6=13-5=14-7=。
18-9=15-8=11-3=12-4=。
2.知识整理,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
师:这些都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如果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排列,你会怎么排?跟你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学生交流汇报。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晶晶同学是如何整理的?
(1)师:横着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横着看,被减数相同,减数依次少1。
预设2:横着看,后面一道算式都比前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师:为什么会出现后面一道算式比前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况呢?
生:因为被减数不变,减数依次少1,减的越少,剩下的也就越多,所以差反而多1。
(2)师:竖着看,你能发现什么?
预设1:竖着看,每一列的减数相同。
预设2:竖着看,每一列的被减数依次多1。
预设3:竖着看,下面一道算式都比上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师:为什么会出现下面一道算式比上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况呢?
小结:因为被减数的个位依次多1,减数不变,差也依次多1。
(3)师:斜着观察呢?这些算式的差有什么规律?
小结:斜着观察,每一斜行算式的差相同。
预设1:被减数和减数都不相同,差相同。
预设2:被减数和减数都依次多1,差不变。
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我们通过自己整理20以内所有的退位减法算式,对这36道算式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还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了这么多算式排列的规律,太棒了!
(4)巩固练习:
师:看着这张表,指出任意一道算式,你能很快的说出得数吗?谁能说出差是3的算式?差是4的呢?把差是9的算式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3.解决问题:第24页第2题。
师:小林的老师见我们班同学那么能干,她有问题要考考大家,接不接受挑战?
师:认真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小丽得了12朵,小林得了9朵。小丽比小林多得了几朵?
师:小林得了9朵花,这个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解决“小丽比小林多得了几朵?”这个问题,与小东得了几朵有关系吗?
师:“小东得了几朵”这个信息与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关系,所以是一个多余信息。
师: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告诉你的同桌你打算怎么列算式?
12-9=3(朵)。
师:算式中的12、9、3分别表示什么?
生:12表示小丽得了12朵花,9表示小丽和小林得的同样多的一部分,3表示小丽比小林多得的一部分。
师: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同桌互相提问并解答。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女同学认真思考,男同学积极回答,都挺棒的,下面我们男女同学进行个比赛好不好!
第一轮1.夺红旗。
师: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第二轮2.想一想,算一算:
(1)桃子比西瓜多几个?
(2)西瓜比桃子少几个?
独立完成,集体对改。
小结:求“桃子比西瓜多几个?”或“西瓜比桃子少几个?”这两个问题都是从桃子的个数中减去和西瓜同样多的部分,求剩下的部分(也就是多或少的数量),所以都用减法计算,因为求的同一部分,所以算式都是12-7=5(个)。
第三轮3.跳绳比赛。
(1)小明比小丽多跳了几下?
(2)小玉比小明少跳了几下?
学生独立解答,汇报。
师小结: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审题,看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所需的有用信息,排除多余信息。解答之后要注意及时检查。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那些收获?
单元复习教案篇十一
教科书第136页上面的第1~3题及练习三十一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1、通过周长和面积的对比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
2、通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复习,使学生加深对它们的认识,进一步熟悉长度单位间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面积和周长的概念
1、让学生指出自己的课桌面的面积和周长。
2、做第136页的第1题。让学生指出黑板的面积和周长并指名学生到讲台前用教鞭指一指。
通过指实物的面积和周长,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的面积;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周长。
二、复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概念。
(1)让学生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1分米、1米实际长度。
(2)让学生用手势比划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
2、复习长度单位间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教师板书:1米=()分米=()厘米
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
让学生回答()里应填几,教师用彩色笔板书出来。
(2)教师板书: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让学生回答()里应填几,教师用彩色笔板书出来。
(3)教师板书:30米=()分米=()厘米
指几名学生说一说如何推想。
接着教师板书:42平方米=()平方分米
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指几名学生说一说如何推想。
然后,让学生做练习三十一的第2题。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如下图:
15厘米
30厘米
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如何计算它的面积。然后指两名学生到黑板前板演,其他学生在下面计算。计算完后,指名学生订正黑板上的计算,其他同学也检查一下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
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计算,想一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学生说出后,教师板书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并加上框。
2、仿照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复习方法复习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3、做练习三十一的第3题。
先让学生计算出表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并填入表中,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有什么不同。使学生通过计算同一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进一步明确周长和面积的含义。
四、混合练习
1、做练习三十一的第6题。
先让学生自己判断各题的对错。集体订正时,说一说判断的理由。第(4)题,如果学生判断有困难,教师可以画出图来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用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它的长等于正方形的两个边长,宽等于正方形的边长,所以长方形的周长应等于正方形的6个边长。正方形的边长是1分米,所以长方形的周长应是6分米而不是8分米。第(5)题比较难判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弄清下面的问题后,再判断就不困难了。
(1)用8分米铁丝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3)周长是8分米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分米?面积又是多少平方分米?
2、做练习三十一的第4题。
这是一道联系实际的有关面积计算的应用题。如果学生理解题意有困难,教师可以画出洒水车的工作示意图,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洒水车每分洒水的地面是一个长50米、宽8米的长方形,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计算。
3、做练习三十一的第5题。
指名学生读题并说出条件和问题。这道题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二个问题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要求1平方米的阔叶林每天能制造氧气多少克,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这个条件题目给了没有?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
单元复习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乘一位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等的计算,在正确率和速率方面都达到基本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学习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思维的训练,使学生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用加减和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多策略地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谈话: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竞赛,评选出最佳小组。
1、口算:
(1)用口算卡片出示口算题,抢答。
(2)完成期末复习第16题。指名回答,集体校对。错的要找出错因。
2、笔算:
(1)用竖式计算第17题前面两竖。
(2)说说计算乘除法的注意点。
1、宣布得星规则:
(1)规定时间内发、独立思考,讨论交流。
(2)抢答时,能正确表达意思可得星,组内成员可以适当补充。
(3)其他组有不同想法,或需要补充,意思正确也可获得一颗星。
2、完成第19题:
(1)出示四种不同形状的花坛图,介绍花坛每条边的长度,估计一下,哪一个花坛的周围的栏杆最长。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2)验证估计是否正确,进行计算。(关注整个过程中的新异思维方式,及时给予肯定奖励星。)。
3、完成第20题:
(1)仔细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什么?学生独立解答。汇报做法,说说怎样想的?
4、完成第21题:
(1)说说你从表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要求什么?
(2)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条件解决问题。
(3)汇报结果与想法。
5、完成第22题:
(1)理解题意:从图上观察到什么?45座和30座分别是什么意思?
(2)独立思考用车方案,小组交流不同方案,比较异同和优缺点。
(3)小组汇报。
6、评出最佳小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结合学习情况进行思想教育。
单元复习教案篇十三
1.结合情境,再次体会减法的实际意义。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减法问题并解答。
3.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真倾听与理解别人思路的能力,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寻找生活中的减法原型,丰富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理解减法的意义。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减法,你们能举几个例子说说什么时候用减法吗?
1、还剩下多少。
2、说一说。
(1)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4-1=3”来表示?
(2)同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一说图意。
1、练一练第3题、通过观察连环画,先理解图意,再列出减法算式。
2、练一练第5题、通过观察小兔子拔萝卜的莲花花故事情境,写出减法算式。只要学生对所列算式解释合理,都应给与鼓励。
3、练一练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写数,再引导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即铅笔的数量每次都减少1支。
练一练第7题,教师举出数字卡片,学生迅速找出能计算出对应得数的算式卡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书本与爸爸妈妈说一说5-1=4可以表示什么。
单元复习教案篇十四
复习。
会背诵《练习3》读读背背,会填空;会听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辨析形近字、同音字;知道各种车辆的用途。
重点、难点:
1.会默写本单元中的词语,记住生字的笔顺。
2.背出要求背诵的内容。
3.知道车子的用途,能用“——车是用来——的”的句式写话。
一、复习指导。
(一)《蘑菇该奖给谁》。
1.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2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2.进行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思考:为什么兔妈妈把大蘑菇奖给了小白兔?
(二)《骑牛比赛》。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2.多音字“只”辨析。
3.词语填空。
4.思考:骑手为什么没有从牛背上摔下来的原因。
(三)《小松树和大松树》。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3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2.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四)《练习3》。
1.指导能用“——车是用来——的”的句式写话。
2.背诵四个成语,会填空;背诵部分《三字经》,会填空。
二、巩固练习。
1.默写生字词:
2.给加点的字注音。
3.填空。
4.读出下列偏旁部首,并写出几个含有此偏旁的字。
5.背诵课文,并填空。
一、复习指导。
(一)《蘑菇该奖给谁》。
1.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2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2.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练——陈 乌——鸟。
3.多音字“地、得”辨析。
4.回答问题:兔妈妈把大蘑菇奖给了谁?为什么?
(二)《骑牛比赛》。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
2.多音字“只”辨析。
3.词语填空。
( )的公牛( )的骑手( )的掌声。
( )地观看( )地蹦跳( )地骑牛。
4.回答问题:比赛时这位骑手为什么没有从牛背上摔下来呢?
(三)《小松树和大松树》。
1.会听写词语;组词、扩词;根据3个偏旁进行汉字归类。
2.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拖——托多——都孩——该。
(四)《练习3》。
1.认识各种车子,能用“——车是用来——的”的句式写话。
2.背诵四个成语,会填空;背诵部分《三字经》,会填空。
二、复习巩固。
1.默写生字词: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惭愧、松柏、两个、高兴、练习、奖品、临走。
3.填空。
(1)“比”共( )画,第三画是( )。
(2)“过”共( )画,第五画是( )。
(3)“练”共( )画,第六画是( )。
(4)“呢”共( )画,第七画是( )。
4.读出下列偏旁部首,并写出几个含有此偏旁的字。
冖:写、军、农。
厶:去、参、私。
八:兴。
囗:四、回、团、园、因。
孑:孔、字、孙、学、孩。
父:爷、爸、爹、
5.背诵课文,并填空。
(1)兔妈妈把蘑菇奖给( )( )( ),因为他敢( )( )( )( )。
(2)小松树能看得远,不是他( )得( ),而是他( )( )( )( )。大松树看不远,不是他( )得矮,而是他( )( )( )( )。
(4)( )( )琢,( )( )器。( )( )( ),不知义。
单元复习教案篇十五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以及验算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初步培养验算的习惯,在练习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计算方法。
验算的习惯。
在对比练习中,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以此来丰富这方面的知识。
小黑板。
1、口算下面各题。
80÷4=60÷2=46÷2=82÷2=。
先让学生直接写出结果,指名说出口算思路。
完成第1题剩余部分的题目。
集体核对。
2、算一算,比一比。
(1)64÷2=(相同点:首位能整除。
63÷2=不同点:有否余数)。
(2)52÷4=(相同点:首位不能整除。
54÷4=不同点:有否余数)。
(3)30÷3=(相同点:首位能整除。
32÷3=不同点:有否余数)。
1、先让学生算出每种书的单价。
先指名说说方法,然后自己独立完成。
2、再让学生说说:你知道些什么?
1、说出已知条件:1枝圆珠笔5元,1本笔记本4元。小明拿出50元。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能买几枝圆珠笔?50÷5=10(枝)。
(2)最多能买几本笔记本?
能买几本笔记本?还剩几元?
(3)两种物品都买,并且钱全部化完。
2枝圆珠笔和10本笔记本。
6枝圆珠笔和5本笔记本。
第3题、补充题。
板书设计:
复习(一)。
口算:46÷2==23。
想:40÷2=206÷2=320+3=23。
圆珠笔5元笔记本4元。
50元?
复习分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1~5题。第1题在让学生进行口算之前,可以先引导他们简单回顾本单元所学的除法中有哪些题目自己能够口算,然后让学生各自写出得数。第2题可以要求学生逐组进行计算。第3题要注意了解学生在计算和验算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错误,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指导。第4题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单价的含义,以及可以怎样求出单价,然后再让学生计算并填表。第5题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除了可以求“用50元能买多少枝钢笔”和“用50远最多能买多少本笔记本”之外,也可以求“用50远买1枝钢笔,剩下的钱最多能买几本笔记本”以及“用50远买若干枝钢笔应该找回多少元”等问题,还可以从学生提的问题中选出一些要求他们列式解答。
复习第2题学生计算后,能够说出每组中两道题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我相机本单元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几种常见的情况,以及计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通过本课的练习,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计算能力也有所提高。教师还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以便形成必要的技能。
本教时内容分五种形式的练习学生进一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第1和第3题帮助学生灵活口算、验算,训练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第2题帮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发现不同点及相同点,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理解第4、5题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发散学生思维,灵活运用除法运算。
本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以及验算的方法并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已经达到。学生能比较正确的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三种不同类型,并且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学生能自己独立比较两种题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学生解决问题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在练习第5题时,很多学生提出了不同类型的问题,尤其是在解决问题“50元能买几支钢笔和几本笔记本,尽量全花完”,很多学生都开动脑筋,提出了不同的购买,并从中选出最优化的,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训练,提高了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复习教案篇十六
教科书第33页。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乐趣。
学生每人一张反馈练习题。
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
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和用数学来进行复习。
1.尝试编题,抽象法则
师:谁能分别编一道进位加、不进位加、退位减和不退位减的算式?
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
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
师: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减法呢?
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
指名答,教师把要点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哪位同学还有特别提醒同
学们注意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2.反馈测试,灵活掌握
师:接下来我们就做一组题目。老师发个你的练习题第一题,做对一题,就
可以从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笔算加法、减法个4题)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反馈:得到8面小红旗的请举手。
第二题:啄木鸟诊所(4道有错误的竖式)
比一比谁的小医生当得好又快。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
3.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独立列式计算。
(2)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紧接着出示“10年后”这一条件,让学生思考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学生或许会出现两种答案:一种是大38岁,一种是大28岁。
放手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解决矛盾。
达成共识:10年后,爸爸仍比儿子大28岁,因为爸爸长10岁,儿子也长10岁。
师: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单元复习教案篇十七
2.我有一本英汉词典和几本汉英词典。
3.那些书架上现在摆着很多vcd。
4.我刚从图书馆借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
5.他过去常常花很多钱买一些没有用的东西,不是吗?
6.书给我们知识还带给我快乐。
7.他走几步,思考一会,然后带着书离开。
8.下个星期我要去北京。
9.第2天他忘记把书还给图书管理员了。
10.你还没有找到那本借来的书吗?没有。
11.我已经到处都找了,但我还是没有找到。
12.很可能有人会在校园里找到了书签,迟早会归还的。
13.更糟糕的是,如果我不能按时归还的话,我将要为那些不见的书赔钱。
14.当他蹋进草地的时候,他看到一张10圆的钞票躺在地上。
15.那个图书管理员想到一个好主意,能够帮助我找回丢失的书。
16.你出过国吗?从来没有。
17.你能不能想到其他的办法来鼓励外国人来中国旅游。
18.让我在电脑上找找看谁拿走了它。
19.我难过的拾起那盘录象带。那是我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啊。
20.你有没有别的颜色啊?对不起,我们没有其他的颜色。
21.她的业余爱好就是读书。
22.你要的书我没有,但是让我看看能不能想点别的办法。
23.作为一个妇女,她发现很难得到好的报酬。
24.我们不能照搬美国的经验。
25.那个11岁大的女孩没能游过那条50米宽的大河。
单元复习教案篇十八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以及验算的方法,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熟练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的口算、笔算方法以及验算的方法;在计算时对各种情况进行比较,弄清联系和区别,加深理解,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
1、做p12(1)直接写出结果。
集体订正。
选择几道题要求说说口算方法。
2、做p12(2)做第一组。
强调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
先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做完集体订正。说说上下两题在计算方法上的区别和联系。
3、做p12(3)做两题
做完后说说验算方法。
4、做p12(4)看懂题意。说说单价的意思。
直接填在书上。
集体订正。
5、做p12(5)先看图,说说从图中看到些什么。
小组交流,试着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6、课堂作业:p12(2)后两组,p12(3)剩下两题
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练习的同时不仅仅会做题目,还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1、做p12(6)出示题目,要求先算一算,然后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规律。
出示54÷18,让同学们根据刚才得出的规律进行试算。
2、做p13(7)看图理解题意。
做在本子上。
指名说说是怎样解决的。
3、做p13(8)先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解决的。
4、做p13(9)看图理解题意。
小组先讨论准备怎样租船。
交流租船方案。
再讨论租金的计算方法。
交流,并选择较合理的方案。
(9只大船,2只小船最为合理)
5、课堂作业:p13(9)思考思考题。
单元复习教案篇十九
1、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巩固长、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体积单位的进率。
:长、正方体模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教具。
一、复习单元的主要内容:(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
问:看到课题你能想到到哪些知识?
1、特征及关系。
教材56页第1题。学生填书,教师将其归纳整理成一张表格。
长方体。
正方体。
顶点。
8个。
8个。
面
6个(相对的两个面相等)。
6个面都相等。
棱
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12条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集合图)。
长、正方体棱长和的计算。(说出公式)。
2、表面积:
结合模型理解什么是表面积?怎样求长、正方体的表面积?(说出公式)。
教材57页第1题。教师指定其中展开图中的一个面为下面,请学生在其它各面标明“上”、“左”、“右”、“前”、“后”。
教材57页第3题计算并填写表面积部分。
3、体积和容积:
体积和容积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体积单位有哪些?容积单位有哪些?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让学生先用手势比划各种体积单位的大小,再拿出1cm3、1dm3、1m3的教具,使学生加深印象,形成表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大小由什么决定?说一说长、正方体体积的计算。(说出公式)。
教材57页第3题计算并填写体积部分。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怎么计算?
二、巩固练习:
1教材57页第3题。
根据先前计算结果,观察长方体的长、宽、高变为原来的2倍,它的表面积和体积与原来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表面积变为原来的(2×2)4倍,它的体积变为原来的(2×2×2)8倍。)。
你们能将刚才的发现浓缩成一句话吗?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那么它的体积扩大( )倍,表面积扩大( )倍。一个正方体的棱长缩小5倍,那么它的表面积缩小( )倍,体积缩小( )倍。
2教材57页第4题。
要知道长方体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你们能从被遮挡住一部分的图中找出它的长、宽、高并求出体积吗?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全班集体订正。
三、作业:教材56页第2、4题,57页第2题。
长方体 正方体。
顶点 8个 8个。
棱 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
面 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6个面,每个面完全相同。
棱长和 c=(a+b+h)×4 c=12a。
表面积 s=(ab×ah×bh)×2 s=6aa。
(容积) v=sh。
体积单位:立方米 1000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容积单位: 升 1000 毫升。
教学反思:
高年级学生在整理和复习课上更应注重学法的指导,逐步培养他们的归纳整理能力。以往,我都是利用周末的时间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可选用总分式、图表式、纲要式等)对单元知识先进行归纳整理,到实际教学时再与老师的教学和板书进行对照,看有没有遗漏或需要补充的地方,这种复习效果相当不错。可上周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没有布置该项作业,因此今天的复习只好改变策略。首先我是请学生回忆本单元是什么教学内容?它是本册教材第几单元?已经学习了哪几个单元?通过这几个提问,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本册已学知识的网络系统图,使他们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然后再请他们回忆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虽然学生们没有提前复习,但因为知识刚学不久还记忆犹新,所以很快就回忆出了所有知识点。我采用了列图格的方式,将本单元知识点及所有公式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学效果较好。
教材中练习的处理心得:
56页第3题给乒乓球台喷漆到底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还是求五个面的面积总和?老师之间早有分歧。我认为:生活中喷五个面或六个面的乒乓球台都有,教师可根据本班学情灵活确定此题到底是求几个面的面积总和,在解答之前向学生说明即可。其次,本题无论是求五个面还是六个面的面积总和,计算都太繁琐。特别是乒乓球台上面的面积解答起来十分复杂,所以在课堂中我要求学生只列式不计算,重点引导学生明确当缺少一个面时该如何正确列式。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效率。
57页第3题是一道十分有思维价值的填空题,要深入挖掘。不仅要通过计算、观察完成教材中所提出的问题“发现长、宽、高都变为原来2倍时,它的表面积与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还要能举一反三,类推出扩大或缩小若干倍时表面积与体积会发生什么变化。在教学中,我发现用正方体举例子学生更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如:
棱长表面积 体积。
1 1*1*6 1*1*1。
2 2*2*6 2*2*2。
3 3*3*6 3*3*3。
单元复习教案篇二十
1、使学生通过有序整理和复习表内除法,发现除法算式的一些规律,加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的掌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们的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他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通过有序地整理和复习,能熟练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卡片纸等。
一、新课导入
1、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前几节课学的有关除法的一些知识吗?
(1)要计算除法算式的商需要请谁来帮忙?(乘法口诀)
(2)1-9的乘法口诀集体背诵一遍(共45句)
2、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把这些乘法口诀能解决的除法算式进行归纳和总结。
师:这么多的算式卡片怎样整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欢欢和乐乐是怎样整理的,请观察
生:欢欢,他是按得数相同来整理的,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2
师:乐乐又是怎样整理的呢?
生:她是按除数相同来整理的,这些算式的除数都是2
师: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好整理?(乐乐的比较好整理)
那我们就按乐乐的方法把卡片在桌上摆一摆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中的表格,组织学生观察。
(1)一共有多少张算式卡片?45句口诀为什么有81张卡片
生:每句口诀能写两道除法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比如(略)
(2)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一数列的除数都相同,并且按照除数是1--9的顺序从左至右排列。
(3)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一横行的得数相等,按照得数是1--9的顺序从上至下排列。
(4)整个看,你觉得哪行哪列比较特别?用自己的话总结
生:除数是1,商和被除数相同。举例
生: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
2、游戏
组织学生根据写出的卡片进行下面的活动。
同学们真棒,下面我们利用这些卡片做两个游戏吧!
(1)同桌考一考
一名学生随意拿出一道算式卡片,说出算式,另外一名学生说得数。同桌之间互问互答,看谁答得又快又准。
(2)看谁最会找
以小组为单位,找出得数相同的所有算式卡片。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十”第3题。
(1)观察教材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3)讨论交流,还能提出哪些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师:请在卡片中选一张关于信息的除法算式卡片,提问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学生交流,集体总结。
单元复习教案篇二十一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
1、进一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其关系。
2、进一步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能正确进行体积单位换算。
3、进一步理解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正,会应用公式正确灵活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与表面积。
一、开门见山:
说明本节课复习内容
二、回忆知识点
1、回忆我们学过的相关知识,点名回答。
2、整理所学内容:
特征: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应练习
表面积:分别如何计算,以字母表示。相应练习
体积和容积:如何计算,统一公式,字母表示。相应练习
体积(容积)单位:如何规定,进率。相应练习
3、以一个鱼缸为例将这些知识串连起来复习:
介绍鱼缸构造。(这些银色的金属条就是角钢;)
根据提供的信息,说一说具体问题是求的什么?(说明:之前介绍过前后左右的面积就是侧面积。)
给出具体数据,根据上一步思考如何列式计算?(做到问题5时,问求水的体积与求鱼缸的体积一样吗?哪儿不同?有相同之处吗?)
4、提升练习
第2题,展开后出示展开图两个数据12时,分别对比原图问:这个12是原来长方体的什么?这个12呢?由此能想到什么?(底面边长就是12除以4等于3厘米)
三、机动练习
事先准备一些机动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