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转圆圈教学设计(实用19篇)
引用是一种通过引述他人的观点、论据或文献等来支持自己的论述和观点的引证手法。4、合理运用逻辑推理和论证的方法可以使总结更加有力。我们可以从这些总结范文中汲取灵感和启示,以便更好地进行自己的总结写作。
小学音乐转圆圈教学设计篇一
本单元通过学唱《快乐阳光》、《飞吧,飞吧》、《翅膀》;聆听西班牙歌曲《鸽子》、罗马尼亚器乐曲《云雀》、法国器乐曲《天鹅》、秘鲁的《飞驰的雄鹰》;朗诵小诗《画太阳》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异国音乐的不同风格,初步了解音乐与诗歌、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在放飞歌声的同时放飞自己的理想,从而达到激发想象力、增强音乐表现力的目的。
1.在聆听声乐作品《鸽子》时,能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特定情感;在聆听器乐作品《云雀》、《天鹅》、《飞驰的雄鹰》时,能感受到乐曲的速度变化对表达相应情绪所起的作用,能说出不同的乐器音色在塑造音乐形象时的差异,同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作品风格差异有粗浅的认识。
2.能用较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多声部合唱歌曲;能熟练地演唱《快乐阳光》。
3.理解拍号的含义,感受节拍的强弱规律。
本单元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飞吧飞吧》。
教学时间:
4月20日~4月22日。
教学内容:
1、听赏歌曲《鸽子》、《快乐阳光》。
2、学唱歌曲《飞吧飞吧》。
教材分析:
1、《鸽子》是一首优秀的男声独唱歌曲。诞生于十九世纪,由西班牙民间作曲家依拉蒂尔作曲,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广为传唱。歌曲的旋律悠扬婉转,其节奏及三连音的运用颇具特色,伴奏声部的探戈节奏型渲染出浓郁的西班牙音乐风格。
2、《快乐阳光》是一首欢快活泼,充满活力的童声合唱歌曲,大调式,两段体。词曲结合紧密,散发着时代气息,表现了当代儿童如同鲜花一样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幸福的生活。
3、《飞吧、飞吧》是一首古老的德国民歌。歌词借用小鸟的口吻,勉励学生在少年时代要养成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勤奋劳动的好习惯。歌曲音乐语言简练,结构规整,配以逐步加入的三部合唱,简单的和声浓郁丰满,增强了音乐的立体感、形象性和趣味性,给人以美的享受。
教学目的:
1、《飞吧,飞吧》通过学生自己的配乐朗诵导入到歌曲,感受歌曲柔和、深远的意境;最后进行三声部的合唱,边练习边引导学生感受和声的美妙效果。
2、在聆听声乐作品《鸽子》、《快乐阳光》时,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特定情感;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速度变化对表达相应情绪所起的作用,能说出不同的乐器音色在塑造音乐形象时的差异,同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作品的风格差异有粗浅的认识。
1、感受歌曲柔和、深远的意境。
2、感受乐曲的速度变化对表达相应情绪所起的作用,能说出不同的乐器音色在塑造音乐形象时的差异。
三声部合唱练习。
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唱问好歌,开始上课。
2、进行连音和断音的发声练习。
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
发声练习。
二、欣赏“鸽子”“快乐阳光”
1.请同学们欣赏两首歌曲。说说他们的演唱形式。
2.播放歌曲《快乐阳光》、《鸽子》。
听赏两首歌曲,听辨他们的演唱形式。
男女声重唱。
童声齐唱。
三、教授新课:
师:在外国也是同样的道理。下面我们就来学唱一首德国歌曲《飞吧,飞吧》,它借用了小鸟的口来向大家讲述了这样的一个道理。
2、师播放录音歌曲。分析:
这首乐曲很简单,只有几句,但却有三个声部。我们可以很快的将歌谱和歌词学会,再进行合唱。
3、教师弹奏旋律。
4、学习歌词:
1)学生集体朗读歌词。
2)教师播放歌曲录音。
3)播放歌曲伴奏。
说说诗句的意思。
和大家一起学习歌曲《飞吧飞吧》。
听赏老师播放的歌曲录音。
感受三声部的和声。
在演唱声音要统一,时边唱边听,注意各声部的音准以及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和谐。
集体朗读。
播放歌曲录音。
播放歌曲伴奏,跟唱。
五、课堂小结:
1、小结:同学们,从这首歌曲的学习当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不管是外国还是中同,都要在小时候就养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习惯,长大了才不会一事无成,碌碌无为,而流下后悔的泪水。
2、课后作业:学习了这首歌曲,你对今后的学习有什么打算?
在学习了歌曲后为今后的学习做做打算。
第二、三课时《翅膀》。
5月25日~5月29日。
学唱歌曲《翅膀》。
《翅膀》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采用比喻的手法,多侧面的反映出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为齐唱或领唱,第二乐段为合唱,具有副歌的性质。曲调欢快活泼,洋溢着青春的热情。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以欢快的歌声,抒发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及有远大的理想。
2、进一步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能,注意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因色统一。
3、初步感受三、八拍节奏、音乐。
《翅膀》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乐曲结构特点,指导学生尝试合唱之前可运用柯达伊手势进行三度和四度的音程训练。
教学中既要追求声音的和谐、统一,又不可为达到此目的而进行过于枯燥、苛刻的训练。
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12345—54321—。
miyamiyo。
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
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口腔中的软腭抬起,气息通畅,声音具有头部气流感,注意韵母的口型。
二、体验三、八拍节奏。
1、复习三、四拍,认识三、八拍;
2、听音乐,用不同的拍击形式体验三、八拍歌曲;
3、创编三、八节奏及乐句。
和老师一起复习拍号。
体验三八拍的律动。
三、合唱练习。
1、利用柯达伊手势进行两声部的和声音程练唱。
2、练习合唱发声练习曲。要求一气呵成,韵母发音位置统一。
3、视唱二声部旋律。
做一做柯伊达手势。
和同学一起进行二声部音程练习。
四、新歌教学《翅膀》。
1、激趣导入,播放课件:
学生听赏歌曲《翅膀》。老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何感想?
小结;刻画了儿童们在洒满阳光上,愉快歌唱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的真挚情感及远大的理想。
2、聆听范唱,划分乐段。
3、朗读歌词。
4、跟琴唱词。
5、找出曲谱中的节奏较难的乐句,跟师唱一唱。
6、跟琴唱一唱高声部歌谱。
7、小组练唱,并随即指导,主要是唱准确。
8、巩固演唱歌曲。
9、再引导学生唱一唱低声部的歌谱。
10、指导学生能分别演唱高、低声部的歌谱。
学生听赏歌曲《翅膀》。
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再次聆听范唱,分一分乐段。
朗读歌词。
和老师一起解决较难的乐句。
跟琴唱谱。
小组比一比谁唱得更准。
再唱唱低声部的歌谱。
指导学生能分别演唱高、低声部的歌谱。
五、歌曲艺术处理。
1、讨论、实践后总结:
这是一首带副歌的分节歌,高潮在副歌部分。我们在演唱时可以怎样处理呢?
2、各组按新的要求练唱全曲。
3、各组展示演唱。
4、评议。
合唱部分可用“mf”合唱部分用“mp”,总的是以轻柔、优美、舒展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意境。
小组展示、活动评价。
六、小结。
每个人都有很好的理想,让我们把握现在美好的时光,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首合唱歌曲的教学我计划用两课时完成,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能够完成分声部的歌谱和歌词的演唱。音乐是由心的表达,结合这首歌曲的情绪,我从和孩子们谈谈自己的理想入手,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畅谈、交流,师生间的情感也拉进了。歌曲学唱部分,我主要从引导学生感知乐曲的三拍子律动开始,因为这首歌曲的节奏很活泼轻快,我希望学生能从听觉、律动、感知等方面体会。在歌曲学唱环节,我主要用了听音模唱的教学方法,学生前面的聆听已经对这首《翅膀》有了整体的感觉,因此学唱部分继续调动学生的听力,从整体感受换到乐句的一句句仔细听辨,由这节的学习情况中发现,学生在前面四个乐句的演唱中最容易忽视的是最后一个五拍的音总是不唱足时值。所以在教唱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注意节拍的准确和气息的支撑。在副歌部分,我主要采用了学生自己视唱歌谱的教学方法,因为这首歌曲的合唱部分歌谱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适合的,里面绝大部分小节比较简单,只有个别小节需要老师指导,这里我也是采用了让学们多聆听、多模唱,还有由会唱的同学进行示范唱的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更多自己探究学习的机会。歌谱演唱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演唱歌曲,所以在学唱歌谱中我主要经常强调学生要轻声唱谱,多听琴声。由于时间关系,在这节课中我对歌谱演唱的练习还不是很多,在后面的课中我还会引导学生多练。在歌曲处理方面,我认为这节课也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副歌部分“啦啦啦”的这些乐句应该有连贯和跳跃两种不同的声音表达,这样歌曲的情绪就更加活泼轻快了。总的说来,这节教研课中我对歌曲的技能训练比较偏重,对情感的渗入不够,在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有很多修改的地方。
小学音乐转圆圈教学设计篇二
1、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及其不朽作品《黄河大合唱》,对作曲家表示敬仰之情。
2、更熟练、更富有表情地演唱《长江我的家》和《保卫黄河》。
3、为下节课的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做好动员。
1、导人。
我们上节课学唱的歌曲《保卫黄河》是谁作的曲呢?(学生回答:冼星海。)。
2、师生共同阅读课本上的连环画:了解一下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为了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这一连环画的内容,有必要简述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南京已经沦陷,中华半壁江山已被日军占领,抗日战争处于艰苦时期。而在延安这一革命根据地,却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成为全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中心,光未然的长诗《黄河吟》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3、复习歌曲《长江我的家》。
(1)随范唱录音带歌唱。
(2)随歌曲伴奏带歌唱。
(3)随教师琴声歌唱。
(4)随琴声学习前16小节歌谱,学会的节奏。
(5)按课本上的规定,用领唱和齐唱的形式随伴奏带歌唱,领唱可先由教师担任,后由学生担任。
4、复习歌曲《保卫黄河》。
(1)再次欣赏轮唱曲《保卫黄河》。
(2)随伴奏带齐唱几遍。
(3)随琴声唱二部轮唱。
(4)如有条件,可加入大军鼓和小军鼓、钹。
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组织、协调、合作的能力。
2、通过对音乐姐妹艺术的收集、欣赏、交流,拓展学习视野。
这一活动是充分发挥师生创造性的极好时机,可用多种方式来进行,例如小组擂台赛、游艺会、班级文艺节目展演等。
这一活动除可由教师主持外,也可由几名学生来主持,师生要共同参与,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大多节目应采用小组共同表演的形式,但也可有几个由个人表演的节目。
还更加提倡小组间的合作表演,例如一个小组舞蹈,另一小组伴唱,一个小组朗读诗文,另一小组配音,男生唱歌,女生伴舞,一些学生表演书法、绘画,一些学生为之操琴伴奏等。总之,要尽量组织得丰富多彩,在音乐活动进行过程中,还要将课本上的问题及时、巧妙地插入其中。还应该重视利用课本中的诗词、插图(照片)等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
随笔: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组织、协调、合作能力的体现。
小学音乐转圆圈教学设计篇三
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和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1、继续培养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能随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
2、初步了解塔克族及该民族乐器常用的民族乐器鹰笛和手鼓,了解火把节的概况和民族乐器的中阮。
3、学习演奏手鼓,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现傣族泼水节欢快情景的歌曲《快乐的泼水节》,今天我们要到傣族的山乡去“旅游”,参加他们的火把节。现在我们先来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2、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提出要求:同学们已经到了四年级了,今后欣赏的乐曲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听,器乐曲没有歌词,该怎样欣赏呢,首先能跟着哼唱几遍,以后有一听到这个主题就能说出这乐曲的曲名和作者,这也是我们欣赏音乐的重要目标之一。再者,听音乐时要根据乐曲的标题展开联想和相象,想象越丰富,你对乐曲的理解就越深,对“对音乐语言”就越熟悉。最后,还要注意乐器的音色。
(1)初听乐曲。随教师学唱主题a,要求能初步记住。
(2)复听主题a。
(3)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4)完成课本上的作业:为a、b两段旋律填上速度和表情用语。
3、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
(1)简介塔克族及鹰笛、手鼓。
(2)初听乐曲。
(3)随教师学唱主题,要求能初步记住,边用“”的节奏型为这一主题伴奏。
(4)学习手鼓的演奏方法,部分学生持手鼓实践,部分学生模仿击手鼓的动作。
(5)教师奏主题音乐,学生用手鼓伴奏。
(6)复听乐曲。
4、小结:
教学反思:
学生能专心投入的欣赏音乐,学习用手鼓的为音乐伴奏。
小学音乐转圆圈教学设计篇四
《牧羊女》是苏教版第五第六单元《牧笛声声》中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活泼、愉快的捷克民歌,3/4拍。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和牧羊女的愉快心情。本首乐曲由四个乐句组成是a+a+b+a格式。第一、二、四乐句很相似,第三乐句以欢快跳跃的节奏与其他乐句形成对比,描绘出羊儿叫声、歌声、流水声,使全曲更生动活泼,感人而又简练。
本课我以“听、唱、感”为主,以“律动、欣赏、想象”为辅的手段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中感受牧歌和草原民歌的基本特点,使学生以音乐的情感为纽带,学会关注大自然、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劳动的人文情感。在演唱与欣赏中外不同节奏不同情绪的牧歌中,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体验、感悟音乐文化的多样与沟通。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自主参与到各项音乐活动中,感受牧歌和草原民歌的基本特点,使学生以音乐的情感为纽带,学会关注大自然、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2)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牧羊女》,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音乐特点,并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劳动的快乐。
(3)欣赏、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独唱与齐唱。能自主地处理歌曲《牧羊女》,能用舒展的歌声、肢体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2、知识与技能:
(1)学习音乐力度记号f与p,了解它们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在歌曲中加以运用,增强歌曲的感染力。
(2)比较相似乐句的异同,学习分析aaba曲式结构。
2)通过观察与比较,能利用已有的认知,发现歌曲结构的特点。
1)能对歌曲进行力度表现的处理2)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表达歌曲意境。
活动一导语:
设计意图:
活动二导语:
1、看美丽的大草原就在我们的眼前,听草原深处传来了歌声(律动听歌)。
2、我们都知道好听的歌儿是有一个个小音乐组成的,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3、生唱曲谱拍三拍子节奏。
4、看看老师拍的和你有什么不同?有变化的三个乐句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呢?
5、唱第三乐句感受节奏的紧凑带来的活泼跳跃的感觉。
7、在唱曲谱过程中化解难点。
8、在第三乐句再做一个强弱的对比,增强歌曲的感染力。
9、即兴表演唱。
设计意图:
感——以草原远景图为背景聆听歌曲旋律,并通过身体律动感受歌曲韵律特色;唱——视唱旋律了解歌曲结构特点。在演唱歌曲体会牧羊女的愉快心情及力度对比对歌曲意境的渲染。
活动三导语:
草原牛羊多,草原歌儿也多。热情的小主人又唱起来了。听《欣赏《草原赞歌》《牧场上的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体验、感悟音乐文化的多样与沟通。《草原赞歌》以歌词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牧场上的家》先景后词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用变化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积极聆听、主动感受。
设计意图:
欣赏《草原赞歌》《牧场上的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体验、感悟音乐文化的多样与沟通。《草原赞歌》以歌词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牧场上的家》先景后词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用变化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积极聆听、主动感受。
活动四导语:
设计意图:
《找朋友》活动是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一次梳理。让学生学会运用音乐要素找到歌曲的共性。草原之旅我们一起唱了《牧童之歌》,又学会《牧羊女》还欣赏了《草原赞歌》《牧场上的家》根据节奏情绪等给它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吧!
结束语:今天我们欣赏了草原美景,唱了听了草原歌曲,我们的草原之旅也要结束,让我们唱着《牧羊女》这首歌和牧羊女和大草原再见吧!
小学音乐转圆圈教学设计篇五
2、欣赏《天亮了》韩红。
3、欣赏《感恩的心》。
4、欣赏《让世界充满爱》。
1、通过欣赏学习《外婆的澎湖湾》《天亮了》、《感恩的心》《让世界充满爱》四首歌曲,使学生深刻感受要怀着干恩的心对待生活、对待亲人、朋友、以及陌生人,让学生充分明白社会是个大家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能学会《外婆的澎湖湾》,并动情演绎《外婆的澎湖湾》。
1、教师用自己的语言以情感人,以达到让学生明白用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所有人的目的。
2、《外婆的澎湖湾》歌唱、动情演绎。教具准备:电子琴、《外婆的澎湖湾》《天亮了》《感恩的心》《让世界充满爱》的flash动画课件(充分利用网上现有资源)。
学生伴随优美的音乐进教室(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一、课前调动学生的情感。“同学们,今天老师站在这里,心里呀又激动又胸有成竹,还有心里揣着一只小兔子似的(zhui)惴惴不安,谁知道为什么?”“”师生互动“谁能帮帮我,别让我惴惴不安,给想个办法,(有什么办法)。谁能?”“”“你们说得真好,现在我只有胸有成竹了,谢谢同学们。好了我们上课!”
二、师生问好!
(啦啦歌)15151535133322221232老师老师老师您好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15151535133322221231‖同学同学同学们好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三、新课教授:
导入。(屏幕出现和蔼可亲的外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昨天晚上我梦见外婆了,外婆没有变,一如往日的和谐温暖亲切,慈爱的看着我。在老家的厨房煮好饭,默默地等着我,感觉还是跟以前一样,一样的温情,一样的依赖,一样的笑脸,一样的容颜,(哦,不,应该说是更加的年轻了,梦见外婆真好。)同时,我也想起那首歌唱外婆的歌,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歌吗?想听吗?(2分)。
播放《外婆的澎湖湾》flash(2分)。
提问:
a、同学们能说说自己的外婆吗?
b、哪位同学能有感情的朗读一下《外婆的澎湖湾》?
(1)随琴唱乐谱(师弹一句,生唱一句)(2分半)。
(2)随琴完整演唱乐谱(1分半)。
(3)加入歌词演唱。
(4)有感情演唱。
(5)随mtv伴奏有感情演唱《外婆的澎湖湾》(5分)。
歌曲学完了,哪位同学能说说这首歌曲是表现了谁和谁之间的爱?
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悲剧发生时,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父母却失去了生命。这个生命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经过多方联系,她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男孩,并用这个故事创作了《天亮了》这首歌。大家想不想听啊!
2分播放《天亮了》flash2分。
请同学们说一说听这首歌的感受:
同学说创作背景。
请欣赏感人肺腑的手语歌曲《感恩的心》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时时刻刻的享受着每个人的关爱,父母的关爱、同学的关爱、师生的关爱以及像子灏这样得到的陌生人的关爱,让我们用感恩的心面对生活,面对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让我们再欣赏一遍,请会这首歌的同学一起轻声唱并一起做手语。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我们的家人、朋友和他人。“孩子们,我们都是幸运儿,就是有或多或少的一点不如意,比起潘子灏来又算得了什么?我们要学会感受幸福,感受爱,更要学会爱他人,帮助他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请欣赏《让世界充满爱》(放《让世界充满爱》flash音乐动画)。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欣赏和学习了《外婆的澎湖湾》《天亮了》《感恩的心》以及《让世界充满爱》,我们明白了要用感恩的心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个人,请同学们爱你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更美好!好了,这节课就到这儿。下课!(放《让世界充满爱》flash音乐动画)送学生出教室。
小学音乐转圆圈教学设计篇六
3 学生通过演唱和表演来感受小动物的可爱,从小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情绪来演唱《小青蛙找家》,根据小青蛙曲调创编歌词。
一 、导入
1 、 告诉学生今天有位小客人来我们这里做客,展示青蛙卡通动画形象及叫声,请大家和小青蛙问声好!
2 、 教师边敲小鼓 边读歌谣 ,请大家说说写的是哪个小动物。
跳跳呱呱 跳 跳呱呱跳跳 跳呱呱呱跳跳 跳呱呱 呱
3 、师:小青蛙找到家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
二,学唱歌曲
1 、出示课题《小青蛙找家》
2 、向学生出示节奏,学生先练习
跳 跳 呱 呱跳 跳呱 呱
跳 跳跳 呱呱呱 跳 跳跳呱呱呱
请学生模仿读歌谣。
3 、听录音,学生跟唱
4 、完整演唱歌曲
三 、情景模仿
1 、模仿小青蛙放声演唱
2 、模仿小青蛙用高兴的心情演唱
四 、创编动作表演
1 、学生自己创编舞蹈动作
2 、师生共同表演
五 、编创歌词
1 、师:这里又有一只动物找不到家了?我们一起来帮助它好不好。(出示课件)
3 、指导学生创编歌词,并唱一唱。
六、小结
迷路的小青蛙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找到自己的家,我们都为小青蛙感到高兴。
小学音乐转圆圈教学设计篇七
通过学唱歌曲《牵牛花当喇叭》,学生能够产生热爱大自然之情,并能够树立环保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
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表现、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完整对歌曲进行表演。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跟随节奏运用合理的肢体动作。
【重点】。
重点是能够完整带有表演性地演唱歌曲。
【难点】。
能够加入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律动。
(一)新课导入。
上课前老师展示牵牛花的图片,提问学生这是什么花?它的形状像哪一种乐器呢?
学生自由发言,牵牛花,喇叭花,像个小喇叭。
教师总结:哦!同学们都说它像个小喇叭,那它到底能不能吹出声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牵牛花当喇叭》,顺势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
并设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是一首曲调活泼欢快的歌曲。
2.复听歌曲。
并设问: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是一首中速的歌曲。
(三)学唱歌曲。
1.进行简单发声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进行发声;。
2.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乐谱,并提示学生音准;。
3.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注意曲谱中的一字多音;。
4.将歌词填入旋律中完整地演唱歌曲;。
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的情况下,加入歌词下方提示的肢体动作;。
(四)巩固提高。
(1)教师带领同学做几个基本的舞蹈动作;。
(2)学生们分小组自行创编动作;。
(3)上台展评,教师给与鼓励性评价。
(五)小结作业。
最后老师留一个小任务,回家后把这首歌曲表演给爸爸妈妈看,与他们一起分享音乐的快乐。
小学音乐转圆圈教学设计篇八
1、欣赏:赛马(二胡独奏曲)。
2、扩展与活动。
1、认识民族乐器二胡。
2、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能分辨各乐段表达的音乐情绪。
3、能创造性的表现赛马的情景、动作。并能用打击乐器简单的表现乐曲。
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分段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了解乐曲结构,感受音乐情绪。
课件、二胡、打击乐器、钢琴。
一、导入,创设学习情境。
师:今天这节音乐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那儿有着辽阔的大草原,雄鹰在蓝天上自由的飞翔,成群的牛羊悠闲的吃着青草,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奇的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
(播放音乐《草原升起不落的太阳》)。
1、ppt出示图片,让学生对图片上的人事进行描述?
2、看到这样的场景,你有什么感受呢?
3、介绍那达慕会上的竞技项目,并引出课题.
4、教师演奏二胡曲《赛马》。
5、认识中国民族乐器二胡。
二、引导学生用声势动作感受赛马场上欢快的景象。
1、欣赏这首乐曲的第一乐段,边听音乐边来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乐段表现了赛马比赛的什么阶段?
a开始b过程c结束。
(2)音乐的情绪怎样?
a平静b热闹c悲伤。
2、聆听第一乐段,让学生感受这一乐段的力度特征是怎样的?
(请同学们伸出小手,用声势动作来感受音乐的力度)。
师:作曲家在第一段运用了强弱相间的力度变化,描绘了赛马场上赛手们你追我赶的的情景,以及赛马手们紧张激动的心情。
3、邀请同学们一起来到这那达慕赛马大会上,做一回勇敢自信的小小赛马手。
(全体起立,师生律动)。
三、运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变化及二胡播奏的特点,体会音乐情感。
1、请同学们带上这两个问题,仔细认真聆听第二乐段。
(1)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a变得悠扬、舒缓b变得更激烈。
(2)音乐刻画了蒙古骑手什么样的心情?
a紧张、害怕b乐观、自信。
2、学生跟钢琴哼唱主题旋律。
总结:主题旋律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出现是对第一次出现的主题旋律,进行了两次的变奏。
4、节选主题旋律前四个小节和变奏一的前四小节,设计小马找妈妈的游戏,并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5、师生打奏节奏,并能有打击乐器变现出来。
总结:同学们,主题旋律第一次出现和进行第一次变奏时,虽然是同样的旋律,但是由于节奏的变化却给人带来了不同的感受,这就是音乐艺术的魅力。
6、观看视频,思考演奏者是通过怎样的形式把变奏二表现出来的。
总结:在演奏过程中,不用琴弓去拉琴弦,而是用手指播动琴弦,这是二胡演奏中的另一种形式,叫做播奏。这波播奏出来的声音,就像马儿在草原上奔跑的马蹄声,另外,这一乐句主奏乐器由二胡变为了扬琴。
四、欣赏音乐,感受热烈欢腾的赛马场景。
1、欣赏第三乐段,并思考第三乐段和前面所欣赏的那个乐段更为相似。
总结:这就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赛马手们正冲向胜利的终点,紧张激烈的赛马比赛结束了。
五、复听全曲,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
二胡从民间的伴奏乐器,发展至今,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了一件变现力丰富的独奏乐器,,这是多么的了不起啊,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着我国二胡演奏家邓建栋老师的脚步,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去欣赏,他们震撼世界的表演吧!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音乐课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国民族乐器二胡,还欣赏了二胡曲《赛马》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其实,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还有着许许多多民族的优秀音乐作品,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了解更多的民族音乐,更加热爱民族音乐。
七:拓展。
课后,欣赏二胡独奏曲《战马奔腾》,感受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八、教学中的突破与新的教学思路。
本课我引用了声势动作、律动、打击乐器等方法,引导学生感知不同的音乐段落,并熟悉主题旋律,激发学生参与听赏活动,从中体验到赛马场上欢快的景象。
根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学生为主体性,快乐学习,轻松体验,陶冶情操,轻松完成教学目标。
《赛马》。
十、作业要求:欣赏二胡独奏曲《战马奔腾》。
小学音乐转圆圈教学设计篇九
1.通过学习歌曲,了解歌曲的藏族风格,体验少数民族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能用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表达热爱祖国的感情。
重点:有感情、准确地歌唱歌曲。
难点:歌曲中“太阳和月亮”的“亮”字和“他们的妈妈”的“妈”处的节拍。
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歌词具有民族风格,以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来比喻藏汉是一家,质朴而亲切。歌曲旋律具有藏族民歌的风格,调式为具有变宫的六声羽调式,旋律中充满了等藏族民歌惯用的音调进行和等具有转调性质的音调,这就使歌曲的旋律具有与歌词相吻合的民族的风格。歌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上句落在属音下句落在主音具有呼应关系,由于这两个乐句相似,学生容易混淆,教唱时需注意对比。第二乐段从全歌的最高音“6”开始,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向属调离调,随即又转回原调。第二乐句是全歌的主题,后半句重复第一乐段的音调,为典型的“换头留尾”的乐句发展手法。
阶段目标:初听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感受歌曲情绪。
1.初次聆听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请学生听后谈谈对歌曲的初步印象。
学生回答问题。
2.教师出示《一个妈妈的女儿》曲谱介绍歌曲,复听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阶段目标:分段学习歌曲,对比歌曲乐句的旋律,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1.再次聆听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请学生听出歌曲的高潮部分并为歌曲分段。
第一乐段(1、2乐句);第二乐段(3、4乐句)。
2.分乐段学习歌曲旋律。
学习歌曲第一乐段(1、2乐句)。
(1)教师分别弹奏第一、二乐句旋律,请学生进行分辨旋律不同的地方,出示第一乐句谱例、第二乐句谱例。
(2)教师带着学生打着拍子慢速模唱歌曲的第一、二乐句,先不看连线模唱,再加入连线模唱。注意根据学生情况加入颤音记号演唱,如觉得较难可以先不加。
(3)熟练后,回到原速完整地唱歌曲的第一乐段。
学习歌曲第二乐段。(3、4乐句)。
(1)教师播放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第三乐句音响,并出示第三乐句谱例。
(2)教师带着学生打着拍子慢速模唱歌曲的第三乐句。
(3)出示第二乐句谱例、第四乐句谱例,请学生分别听这两个乐句的旋律进行比较,寻找两个乐句的相同与不同。
(4)教师带着学生打着拍子慢速模唱歌曲的第四乐句。
(5)熟练后,回到原速完整地唱歌曲的第二乐段。
3.完整演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1)加入歌词,连贯地演唱歌曲。
(2)随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伴奏完整并深情地演唱。
阶段目标:使学生了解歌曲中包含的藏族民歌惯用的旋律。
1.教师介绍歌曲中等藏族民歌惯用的曲调行进和歌曲中等具有转调性质的音调,使学生了解歌曲的旋律具有与歌词相吻合的藏族民歌风格。
2.学生们试着唱一唱歌曲中含有这些旋律的乐句。
阶段目标:通过聆听熟悉的藏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民族风格和藏族歌曲惯用的旋律。
教师介绍一些具有藏族风格的歌曲如:《天路》《青藏高原》《珠穆朗玛》等,请学生和教师一起视唱歌曲的谱例片段。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具有藏族风格的民歌。这首比较难唱的歌曲同学们学得很快,声音和表情上还要更一步提高。希望课后同学们多唱多听藏族民歌。
小学音乐转圆圈教学设计篇十
1.冬雪给大地带来严寒,雪景给我们带来银白世界的欢乐。这一自然现象给音乐文化提供资源。虽然祖国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观其美景,但我们可以从歌曲、乐曲、京剧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体验、去获得乐趣。
2.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第一课时:唱《堆雪人》;听《乘雪橇》。
第二课时: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听《踏雪寻梅》、《打虎上山》。
第一课时。
1.解题导入:“雪花”、“梦”有关系吗?
2.聆听范唱。
听完范唱,对歌名能理解了吗?
雪花-梦-小动物-春风-梦醒。
3.再听一遍范唱,在“告诉小××”的间奏处,请大家轻轻随音乐拍手(xx)。
4.解决两处难点:
“#2”的音高要*近“3”,这样“#2”就能唱准。
注意弱起的节奏,用划拍法唱准。
5.自学歌曲的曲调。
6.歌曲表演时,注意两个乐段的对比,第一乐段注重叙述性,平稳而口语化,尤其是四个“告诉”,要体现对小动物的保护的环保意识。
第二乐段是全曲的高潮,注重抒情性,表现对小动物的亲切和热情。
7.讨论:
设问:
(1)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知识?
(生物科普知识——冬眠)。
(2)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
(知识的拓宽与延伸)。
8.带着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感情地唱好本歌。
9.小结:冬雪带给我们的益处——生态平衡。
1.这是我国近现代作曲家黄自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首歌曲。简介黄自的生平。
2.欣赏《踏雪寻梅》。
边听边看书上的歌词,如能将歌谱也同时展示,效果会更好。
3.讨论歌曲表现的内容。(歌曲抒发了主人翁在冬天,踏雪寻梅、勤奋读书、追求好时光的心情。)。
4.再次聆听。鼓励学生看着歌谱,轻轻哼唱。
5.小结:这是20世纪30年代以描绘雪景为题材的歌曲。
1.初听《打虎上山》。
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剧情中的《打虎上山》唱段的背景。
2.聆听引子音乐,体验“莽莽林海、广阔雪原”的壮丽景色。
3.复听全唱段。学习杨子荣的英雄气概。
4.小结:这是京剧描绘的雪景及英雄穿林海跨雪原深入匪巢消灭匪徒的豪情壮志。ケ硌。
小学音乐转圆圈教学设计篇十一
感受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感受不同的.中、外“钟声”音乐。
(一)、学习维也纳的音乐钟。
1、导入:出示钟,说说钟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来听一首与钟有关的音乐〈维也纳的音乐钟〉。
a、用你们的表情来告诉老师音乐的情绪?
b、聆听。
c、回答。
2、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
师:这是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的管弦乐组曲的一部分。
(课件展示)这就是美丽的维也纳,那里每年都要举行许多的音乐会,来自世界各地喜欢音乐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来到这里欣赏音乐。像著名的音乐家莫扎特、斯特老斯许多伟大的音乐家也曾在这里生活和创作过。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如果谁能在这开演唱会或演奏会那将是件很了不起与自豪的事。如果想观看演出必须提前数个月才能买到坐票,旅游者想看演出那就要提前几天买站票,能买到站票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所以我国青年歌唱家宋祖英和谭晶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开演唱会是令中国人骄傲的事。
a、观看维也纳的风光图片。
b、观看音乐家的图片。
c、观看金色大厅的图片
d、观看我国音乐家的演唱会图片。
3、故事到入,聆听主题。
师:次音乐描写的是一个爱吹牛的老兵,他逢人就说大话,说他一个人曾单枪匹马战胜拿破仑,把七个头的长龙打翻在地等等,但当他从这战场上归来,美丽的公主邀他到维也纳皇宫做客时,他却却被皇宫里叮叮当当的声响吸引住了。
a、聆听主题
b、学生模唱。
c、课件展示---主题音乐
d、学生跟唱主旋律。(一边用手画旋律线,一边用dang轻声跳跃地哼唱主题音乐两边)
3、复听音乐
师:你能感受到皇宫里的情景吗?仔细地听音乐,当你听到我们熟悉的音乐时,请你拍拍手,其他音乐可以摇头、拍肩、晃晃脑袋等。并用你的小脑袋记一记这个熟悉的音乐出现了几次,然后根据你对音乐的理解帮老师来帖一帖这几张纸。
a、听、记。
b、帖纸、(a+b+a+c+a+d+a)
师:这首音乐中藏着一个奇怪的规律,你们能找到吗。相同的音乐主题多次间隔着重复出现的,我们称之为回旋曲。
(二)学习《灵隐钟声》
1、导入;刚才同学们听了维也纳的钟声,现在我们来听听杭州灵隐寺的钟声。
a、学生初听《灵隐钟声》
b、谈感受。(害怕、恐怖~~~~)
c、介绍灵隐寺。
师:同学们听的不错,这正是作者要衬托出寺庙是神秘而宁静的地方的意图。寺庙同学们都去过吧?(学生谈感受、人多、菩萨、烧香~~~)寺庙里很热闹,那你刚才听到的为什么那么宁静呢?生:早上、晚上。师:一般什么时候寺庙里的钟声会响起来呢?生:早上。师:对,这正是早上寺庙敲响的晨钟在青山中回荡。
d、看相关图片,介绍灵隐寺。(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旁,是杭州最早的古寺,也是中国佛教蝉宗十大古刹(庙)之一,距今已有1670多年了。)
2、复听。听听这是真的寺庙里的钟声吗?
a、讨论,不是,是电子琴。
b、演奏。师:电子琴的音色非常丰富,它可以模仿许多许多的声音,下面老师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来弹奏这几句音乐,会哼的同学和老师一起。哼唱。
c、在寺庙里出了能听到钟声还有什么声音。(乐器)生:~~木鱼。
d、出示木鱼,并师范演奏。(老师只有一个木鱼,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让每个同学都有一个能发出像木鱼一样声音的乐器呢)讨论。
教师可提示用自己身上的器官来模仿。弹舌。
4、老师弹琴学生随音乐弹舌,模仿木鱼为音乐伴奏。
三、总结,欣赏全曲。
今天我们欣赏两国的钟声,他们各有自己的特点。你能说说吗?我们中国寺庙的钟声很有特征,特别是除夕和新春第一天的钟声,有许多人都前往寺庙聆听,因为它会给人带来吉祥和好运。而生活中的钟也给我们带来许多的方便,如上课,下课,起床,吃饭等,都离不开他,所以同学们在学校也要抓紧课堂上的钟,好好学习。下面我们在《灵隐钟声》中结束我们的课。
小学音乐转圆圈教学设计篇十二
通过学唱歌曲《牵牛花当喇叭》,学生能够产生热爱大自然之情,并能够树立环保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
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表现、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完整对歌曲进行表演。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跟随节奏运用合理的肢体动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重点是能够完整带有表演性地演唱歌曲。
【难点】。
能够加入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律动。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课前老师展示牵牛花的图片,提问学生这是什么花?它的形状像哪一种乐器呢?
学生自由发言,牵牛花,喇叭花,像个小喇叭。
教师总结:哦!同学们都说它像个小喇叭,那它到底能不能吹出声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牵牛花当喇叭》,顺势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
并设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是一首曲调活泼欢快的歌曲。
2.复听歌曲。
并设问: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是一首中速的歌曲。
(三)学唱歌曲。
1.进行简单发声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进行发声;
2.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乐谱,并提示学生音准;
3.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注意曲谱中的一字多音;
4.将歌词填入旋律中完整地演唱歌曲;
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的情况下,加入歌词下方提示的肢体动作;
(四)巩固提高。
(1)教师带领同学做几个基本的舞蹈动作;
(2)学生们分小组自行创编动作;
(3)上台展评,教师给与鼓励性评价。
(五)小结作业。
最后老师留一个小任务,回家后把这首歌曲表演给爸爸妈妈看,与他们一起分享音乐的快乐。
小学音乐转圆圈教学设计篇十三
1、学会唱《我是小鼓手》,感受进行曲的特点,体验“小鼓手”的自豪情绪,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这种情绪。
2、简单了解鼓号队的乐器,在活动中享受表演的快乐和喜悦。
1、用明亮,欢快,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
2、6—6—的四拍延长。
3、歌曲后半部分的“咚咚”处的掌握。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22331766—6—。
lu哎。
3节奏练习。
6262|6220|3636|3660。
xxoxxoxxxxxo。
330|660|3333|60。
二、导入。
今天我是以一名小鼓手的身份来和小朋友一起上课,想听我敲小鼓吗?(学生回答)。
老师敲一段。
作为一名小鼓手,我觉得非常开心,我还特意选了一首歌,来表达我现在的心情,请大家一起来欣赏。
三、歌曲教学。
1歌曲欣赏。
2让学生自由朗读歌词。
3齐声朗读歌词。
4范唱:
(激发学生听歌曲的兴趣)。
5你们想唱吗?
歌曲分为三部分,先看第一部分:1师范唱2学生跟琴唱3唱歌词。
第二部分:1先找找有没有相同的旋律。
旋律唱一唱唱歌词。
第三部分:1先听一听音乐,自己唱一唱歌词。
(提醒学生要唱的轻声而富有弹性)。
2理解歌曲。
教:你觉得演唱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样?
这首歌曲中哪几句歌词是表现出了高兴的心情?
(学生分别找出歌曲中体现高兴心情的歌词,并解决这几句歌词的情绪,用高兴的心情唱一唱)。
1找出高兴的歌词:“太阳听了微微笑,
2用简单的动作来做韵律。
教师弹琴,学生演唱歌曲。
注意的地方:
1用手势来解决“哎“字的音高难度。
2解决歌曲后半段“咚咚“处的声音问题,防止学生大声喊唱,告诉学生”咚咚“处的处理要唱得有单性一点。
7在学生掌握歌曲的同时,引导学生用领唱和齐唱的形式来演唱歌曲。
在“咚咚“处拍手。
8完整唱一遍歌曲。
四、知识延伸。
1认识鼓号队乐器。
教:小朋友,今天我们和鼓号队的小鼓成了好朋友,其实在我们学校的升旗仪式上一直能看到鼓号队的表演,那么除了小鼓外,还有那些乐器呢?(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我把它们都请来了,想不想听听它们的声音(出示其它几种乐器,让学生感受各种乐器的不同音色)。
2欣赏一段鼓号队的精彩表演。
教:每个乐器都有着不同的音色,如果将这些声音有节奏的放在一起,我们就会听到非常美妙的音乐,下面请欣赏一段鼓号队的精彩表演。
3小结。
教:你们觉得鼓号队的队员神气吗?你们想不想也成为一名鼓号队员。(学生回答)。
好,让我们时刻准备着,为成为一名优秀的鼓号队员,加油!
五结束活动。
小学音乐转圆圈教学设计篇十四
:通过学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了解黄自生平,感知其艺术歌曲的风格。
有感情地歌唱《踏雪寻梅》,体会歌曲情韵。
对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有关梅的诗词与图片。
师出示图片,请生辨别是什么花?(图片背景音乐《梅华引》)
师介绍梅花。
师: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与梅花有关的歌曲《踏雪寻梅》,那让我们和主人公一起去“踏雪寻梅”。
1.播放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提问:听到这首歌曲,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怎样呢?
生:想到了在冬天梅花盛开的时候,花香扑鼻的画面······心旷神怡啊!
1.这首歌曲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黄自先生的作品。
出示课件简单介绍作曲家黄自的生平。
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1929年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期间参加学生合唱队和管弦乐队,并学习钢琴后赴美留学。他的主要作品有《花非花》、《长恨歌》、《抗敌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等五十余首。
刘雪庵(1905~1985)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30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范组,随萧友梅、黄自学习作曲与和声学。毕业后曾从事过救亡歌咏运动。他的作品有《长城谣》《游击队歌》《红豆词》等。
1.出示歌词,让生自己朗读歌词,找找词中不理解的地方。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刘雪庵写的词。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节奏方式来读一读歌词。若有不懂得可以向老师询问。
“霁”:雪后放晴。“坝桥”:有扶手的石板桥。
师:同学们读的有点乱,我们尝试一下根据歌曲的节奏来朗读歌词。
请生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
(注意第四小节和第十三小节两句弱起拍和附点音符的准确把握。)
小学音乐转圆圈教学设计篇十五
1.能积极参与户外音乐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2.能学会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并用充满童趣、天真的动作进行歌表演。
3.能为虚线画添色填画,表现歌曲的情境。
1.学习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2.参与《绿色之歌》的艺术实践活动。
结合歌唱音形象,让学生体验和表现歌曲。
录音机、磁带、小树、小马和小星星头饰、画板、彩笔、手风筝。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小花园,请大家帮助小精灵找一找美丽的春天吧!(学生在设计的场景:小花园、小树林、小草坪里寻找。)。
师:小朋友,你们都找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地畅谈春天)。
请大家在熟悉的歌曲〈嘀哩嘀哩〉中用最美丽的动作与表情表现春天。
师:小朋友,你们的表演引来了小鸟,引来了美丽的春天,小树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瞧!它们正向你们示意、为你们唱歌呢!
1.教师范唱(随老师的琴声用“沙”,“哩”,“啦”,“叽”等跟唱歌曲的旋律)。
2.歌词朗读(跟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3.教师再唱一遍歌曲。
4.师生同唱歌曲。
师:小精灵听到你们的歌声,非常高兴,它也来到了小树的身边,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棵小树,盼望着它快快长高。小朋友,你们听,它是怎样唱的。(放录音《小树快长高》)。
师:想不想跟小精灵比一比,看谁唱得更好!
(教师把学生的歌声录下来,然后让大家一起来评价,指出需要改正的地方)。
同学们,现在有一个地方,因为人们不懂爱惜树木,乱砍乱阀,整树林都光秃秃的,让我们一起来把绿色还给它们吧(边听歌曲〈绿色小兵〉边给书本上的图画添上颜色)。
同学们你们今天做了绿色小兵,保护了环境,希望你们以后都能这样,做一个爱护树木的好公民。
小学音乐转圆圈教学设计篇十六
:这是一首赞颂我国传统戏曲的音乐,特点是又说、有唱,有对戏曲的模仿,富有动感和青春活力,但有吸取音乐韵味和通俗歌曲的风格。在结构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歌曲模仿戏曲音乐与打击乐器的前奏。第二部分,数板式的唱词。第三部分,回到歌唱部分,曲调吸取了京剧音乐的素材,与通俗音乐相结合。
:五年级学生对戏曲音乐有初步了解,对戏曲充满好奇,以熟悉的歌曲导入,轻松地带学生进入戏曲音乐。
1.欣赏《前面情思大碗茶》片段,了解戏歌特点。
2.能用诙谐、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梨园英秀》。
3.能模仿锣鼓经和数板部分。
:了解戏歌的特点。
:能念对数板部分的切分节奏。
听一听,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听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播放《前面情思大碗茶》片段)。
有京剧的味道,又有歌曲的特点。
比较歌曲的不同,抓住京剧的韵味。
这种在作品中渗透戏曲特点的歌曲我们称它为戏歌。
像这样既有戏曲韵味,又不失时代流行特色的戏歌受到了大家的喜爱,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叫做《梨园英秀》(播放介绍)。
说到梨园不得不说一说一段故事:在唐朝时,唐玄宗幼年就喜欢歌舞,他继位后选定了宫廷的一片梨园作为排练场所,每逢戏班排练剧目,他就会亲掌鼓板,历史的戏曲艺人都把他尊为祖师,这就是梨园的来历。
对歌曲名称的了解。
出示歌谱,看着歌谱听听这首歌曲分为几部分?(播放《梨园英秀》)。
完整听。
为学唱歌曲做铺垫。
学说:
1.出示歌曲的锣鼓经和数板部分,在这首歌曲中(锣鼓经部分)就像其他歌曲的前奏一样,只是这里用锣鼓经代替。再来听一听,哪部分是乐队表演的,哪部分是你们演唱的?(播放数板部分)。
2.老师读括号中的,同学们读后面的(念得不好再说:我们该用怎么的语气来念这段数板?)。
3.老师用琴声代替锣鼓经,同学们来接后面的词。
括号中是乐队表演的,其余部分是我们演唱的。
练习锣鼓经部分。
跟琴声接唱。
为念出数板的情绪做铺垫。
1.跟老师按节奏念数板,(强调切分节奏的练习,用双响筒打拍子,生拍腿)。
2.师用双响筒打节奏,生自己按节奏念。
3.对于这部分有几种说法是平时没有听过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4.我们把锣鼓经部分和数板连起来读一读(注意接口处)。
难点解决:先用慢速模唱的方式练习切分节奏,如果生念起来有困难就用拍节奏的方式练习。
跟读数板部分。
生念数板部分。
南方的`昆曲,北方的弋阳腔,东部地区的柳子戏,西部地区的梆子腔。
棒功:唱念做打,五法:口手眼身步。
锣鼓经与数板连起来读。
用跟读的方式先解决难点。
对一些词作适当的了解。
使生在两部分的接口处能准确唱出来。
学唱:
刚才同学们用说的方式赞美了中国戏曲,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唱的部分采用了哪些演唱形式?(播放演唱部分)。
独唱、合唱。
为后面的表现歌曲做铺垫。
1.模唱歌谱,一小节为一句。
2.模唱歌词(注意切分节奏)。
3.接口唱,生唱“说一说、唱一唱、看一看、想一想”师接下面部分。
4.我们把这两行连起来唱一唱。
5.最后两行,老师弹一个乐句,同学们唱一个乐句。
6.跟琴唱最后两行。
7.我们把歌唱部分连起来唱一唱。
8.听好老师前奏的速度演唱这一部分。
9.我们完整地听一听歌曲,同学们在心里唱。
10.同学们也来唱一唱吧,老师为你们伴奏。
11.请同学们听好老师前奏的速度来演唱歌曲(稍慢)。
12.锣鼓经部分男生读,数板一起读,先领唱,再齐唱(中速)。
13.还是一样的演唱形式(稍快)。
模唱歌谱。
模唱歌词。
接口唱。
连起来唱这两行。
听唱最后两行歌词。
跟琴唱最后两行。
歌唱部分连起来唱。
加快速度演唱歌唱部分。
完整听,默唱。
跟琴声完整演唱。
用稍慢的速度完整演唱。
用中速领唱齐唱。
稍快的速度领唱齐唱。
用模唱、接口唱的方法教唱使歌曲唱的更好。
使学生对歌曲的完整性有所熟悉。
用领唱齐唱的跟好的表现歌曲。
请同学们把收集到的京剧中(唱念做打)的视频或音乐跟大家一起分享。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课上你了解了哪些京剧文化?
分享知识。
各抒己见。
让生更直观的了解京剧的表现手段。
生总结对京剧的了解。
小结:戏曲中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例如眼神、身段、唱功等等,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更喜欢我们中国的魁宝。
小学音乐转圆圈教学设计篇十七
1课时。
1、对学生进行爱心、亲情教育,使之理解爱、体验爱。
2、视唱旋律,巩固la、da、re、mi、sol、la各音。
3、学会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并能深情地表演。
4、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积极表现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1、视唱旋律,巩固la、da、re、mi、sol、la各音。
2、学会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并能深情地表演。
3、结尾乐句的音准和整首歌曲的情感。
一、欣赏导入。
1、教师谈话: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天亮了》。边听边想,歌词主要说了什么内容?带给你怎样一种感受?(点击播放flash歌曲《天亮了》,师生共同欣赏。)。
2、指名交流:这首歌讲了有个小女孩,她的爸爸妈妈过世了,她在这个世界上觉得非常孤独和寂寞,她非常想念爸爸妈妈。
3、提问: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呢?(伤心的、悲伤的)。
是啊,这首歌曲从歌词上、画面上以及感人的旋律上都让我们感到很悲伤。其实,这首歌的来历有一个非常真实、感人的故事。
4、师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天,一家三口出去玩,在坐缆车的时候发生了意外,缆车从半空中跌落山谷。为了孩子的生存,他爸爸把孩子高高地举起。等营救人员发现时,车上其他人都遇难了,唯有这位两岁的孩子却活了下来!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呀!煤体报导这则新闻后,许多人都被这对父母的举动深深感动了!韩红看了更是激动不已。她连夜写下这首歌《天亮了》用来纪念这对勇敢的父母,并且还领养了这个孩子!每次听这首歌,我都会感动!被这对父母的爱感动!被韩红的善良感动!更被这首歌曲所感动!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走近韩红,在来听听她唱的这首歌,再来感受一下这对年轻父母伟大、无私的爱!(点击播放韩红现场演唱的歌曲《天亮了》,师生再次欣赏。)。
5、复听歌曲。
二、学唱新歌。
2、指名谈自己的事例。
3、初听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指名回答)生:妈妈伏在桌上睡着了。小女孩把灯熄灭了,并给妈妈盖上了小花袄。
生:她把桌子当成给妈妈的摇篮,看着妈妈在梦里微笑。
生:能!
师:好!现在你就是这个懂事的孩子,让我们带着对妈妈深深的爱再次来欣赏这首歌,边听边跟着音乐的感觉用眼神、手势、动作来表现对妈妈的爱!
4、复听歌曲并简单律动。
5、找出难点句,联系巩固难点。师:歌声真美!下面请老师唱唱歌曲。
6、教师范唱。
7、指导学生用la模唱歌谱。
8、分小组检查。
9、让我们一起读读歌词,再次体会歌曲的美丽。(师生有感情的分段读歌词。)。
10、学生跟琴轻唱全曲。
生:静静的,好像在哄妈妈睡觉一样唱。
生:轻轻的、甜甜的、温柔的。
生:深情、轻柔、宁静的。
师:同学们讲得非常好!能不能做到呢?用你的歌声来回答我吧!
11、学生跟琴有感情地再唱歌曲。
师:唱得非常好!老师听了也很感动!谁愿意站起来表现一下?
12、全班起立,大家跃跃欲试。
13、分段演唱。
第一段全班同学一起唱,第二段男生演唱,第三段女生演唱。
(看着大屏幕,同学们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现歌曲,并相互交流,气氛活跃。)。
三、拓展、欣赏。
1、师生初次欣赏歌曲《鲁冰花》。
生:这首歌曲主要讲了鲁冰花非常思念自己的妈妈。
师:鲁冰花爱妈妈!小女孩爱妈妈!我们也爱妈妈!让我们祝天下所有的母亲都安康、幸福!
2、复听歌曲《鲁冰花》。
3、练习:这首歌曲用什么情绪、什么速度演唱。
4、再听歌曲。
四、小结。
师:爱是无私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父母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孩子!让我们用我们最美的歌声来表达对父母的那份爱!(课件播放歌曲,师生同唱)。
小学音乐转圆圈教学设计篇十八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熟练地用欢快的情绪,轻松地演唱《请你唱个歌吧》这首歌曲,对3/4拍的节奏把握较准确。对歌曲的内容及音准的把握都很好,达到了课前的教学要求。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孩子对顿音记号的作用及唱法还把握不够好,在今后的'学习中,还需继续巩固。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春晓》。
二、教材分析:《春晓》是根据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歌《春晓》创作的一首优美、深情的歌曲。歌词描绘了春天雨后清晨鸟语花飞的动人情景,表达了诗人赏春、惜春的复杂心情。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歌曲内容比较熟悉,引导孩子们用巧妙的声音编织春天早晨的诗意情景。
四、教学目标:
1、能利用古诗意境来学唱《春晓》这首歌曲,并声情并茂的演唱全曲。
2、通过我的创造,能增强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力,让他们深刻的了解大自然的春天,并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3、由采集与分享,能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春天,在音乐中感受春天。
五、教学重点:
1、感受歌曲的意境,正确地演唱歌曲。
2、通过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六、教学难点:用声音来再现春天的美景。
七、教学准备:钢琴、cd、节奏卡片(卡片上画出相应的动物)、各种能表现春天的材料。
小学音乐转圆圈教学设计篇十九
教学目标:
1、创造欢快的氛围,使学生能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会歌曲;
2、在学习中领悟歌曲的意境,使学生感受春天的美,能带着愉悦的心情唱歌;
3、体会“嘀答o滴答o”等类型乐句的节奏,并能通过唱歌和伴奏表现出来;
4、针对孩子的生长特点,培养学生轻声唱歌的好习惯,保护孩子的嗓子;
5、在唱歌和伴奏创作中,培养孩子的协作及学生的表现能力,鼓励孩子主动参与;
6、引导孩子在创作中挖掘身边的素材。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学会歌曲,能带着欢快的表情唱歌;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难点:
(1)领悟歌曲中休止符的时值,
__o__o。
嘀答o滴答o。
(2)能带着欢快愉悦的心情唱歌。
教学准备:
1、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声音;
2、录音带、打击乐器和自制打击乐器(碗筷三角铁、塑料瓶装沙子或豆子沙锤)。
教学程序:
一、师生问好:
用《春天在哪里》的音乐旋律。
内容:(师)孩子们好呀孩子们好!(生)陈老师好呀陈老师好!(师)今天真高兴高兴呀哟!(生)今天真高兴高兴呀哟!
二、激趣导入:
孩子们今天高兴吗?陈老师今天也很高兴,想知道陈老师今天为什么高兴吗?因为昨晚老师接到大自然的一个电话,邀请我今天去欣赏一场大自然的音乐会(板书:音乐会)。你们想去吗?(想)那我们一起悄悄地去听吧。
三、学习歌曲:
(一)完整聆听音乐。
(放录音)要求学生静静的听,初次感受歌曲旋律,听完后提问:
刚才我们听的音乐会是谁举行的?(春天,补充完板书:春天举行)。
(二)学习歌曲第一部分。
1、这场音乐会有谁参加了?让我们再来欣赏春天的音乐会,相信你们一定会听出来的。(聆听音乐第一部分)。
(板书):春雨唱歌:嘀答o滴答o。
春风弹琴:沙沙o沙沙o。
春雷打鼓:轰隆隆隆隆—。
春水鼓掌:哗啦啦啦啦—。
引导学生在模拟大自然的声音中感悟休止符的时值。
3、老师欣赏到这么美妙的音乐会啊,我也想参加了,你们想吗?那老师唱歌,你们为老师伴奏好吗?(老师演唱,唱到模拟大自然声音的乐句时,学生拍掌伴奏。)。
4、有的孩子刚才在为老师伴奏的时候也忍不住在唱了,那下面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如果唱好了,那就有机会参加音乐会的表演了。(采用问答式的方式演唱,如:师春雨唱歌呀生嘀嗒嘀嗒)。
(三)学习歌曲第二部分。
1、音乐会的演员们悄悄地告诉我说他们已经单独表演了,下面他们要合奏一曲。孩子们想听听他们合奏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吧,听听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聆听歌曲第二部分)。
谁是指挥?孩子们学学指挥。
2、我们再来听听音乐,看竹笋指挥演员们怎么表演的?(再次聆听第二部分音乐)。
刚才我们又听了他们的合奏,老师呀想当当指挥,指挥你们唱唱刚才我们听的这部分歌曲。不过老师是要用琴声来指挥你们,我相信孩子们一定能听着老师的琴声来唱歌。(学生随音乐唱歌曲第二部分)。
3、这一次老师要指挥你们分角色模拟他们的声音来唱,看谁学得更象。(学生分角色演唱)。
(四)孩子们,听到老师的掌声心里高兴吗?春雨、春风、春雷表演后听到春水的掌声心里也会怎么样?要表达高兴的心情,唱歌的速度是稍快还是稍慢?好,那就让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唱歌吧。(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创作表演。
1、孩子们,老师昨晚一接到大自然的电话呀,就把以前的打击乐器找了出来,准备也上台表演表演,谁愿意跟我一起来?不过得先考考你们,能回答我问题的孩子我就请他来。春雨用什么乐器?春风、春雷、春水分别用什么?(师生共同表演)。
2、小组合作表演(用自制打击乐器和身边的素材)。
3、请一小组上台表演。
4、全体分组合作表演。
五、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