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声声慢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声声慢(优质20篇)
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评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为了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我们需要全面地回顾和分析所要总结的内容。接下来是一些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高一语文声声慢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声声慢篇一
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3、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教学设想:
1、这是一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优美。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2、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迹的介绍,深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一常春藤盆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一常春藤盆栽。)。
有两点,我先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颜色――绿色。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2、指明一学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作者名字。教师给作者名正音。
3、简介作者有关情况。(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注释中的有关内容)。
高一语文声声慢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声声慢篇二
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这个时期,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残酷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苏轼。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以文为赋”——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以意逆志”——了解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美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文章的情感线索。
3.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及作者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以情感为线索分析全文,以课件为辅助手段表现作者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简单明了。
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名句引用、讨论探究等方式解决。
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
《赤壁赋》是高中语文新课改教材必修二模块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中的第二篇。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这个单元的作品内涵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应引导学生在文本审美的基础上欣赏自然,感悟自然,思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本文被放在这个单元中,应侧重引导学生把握由自然景物引发的人生感慨。本文就在描绘自然风物的同时倾诉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但也表现了乐观旷达的精神。但这些情感的表达并不是明显的、直接的;而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1.引导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创设情境法。
4.多媒体演示、音频、视频辅助法。
一.文趣导入:
有这样一位文人,他驾驭着文字,抵临大宋文坛的巅峰。然而,文字却让他偃蹇飘零。大浪,淘尽历史的烟尘,却淘不尽他文中的一字一句;惊涛,拍去岁月的风霜,却拍不去他纵横古今的豪放。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所以,当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夜游赤壁之时,面对着无穷的江月,他思想的野马便纵横驰骋,任情遨游,于是对宇宙对人生产生了深沉而悠远的思索。他,就是苏轼。今天我们来继续赏析他的千古名篇《赤壁赋》,一起去感受他独特的人生体悟。
二.分析鉴赏:
第一段: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2页,请同学齐读第一段。
1.这一段写了苏子与客夜游赤壁的情景。那赤壁的景色如何?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
明确: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作者在这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赤壁美景图。
2..欣赏这些美景苏子的.心情自然是愉快的,哪些语句最能直接体现这种愉快的心情?
明确: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此情此景,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明确: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月圆之夜,好友相聚,纵舟江上,一边欣赏美景,一边饮酒诵诗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正所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第二段:
高兴至极,苏子又做了什么?客又做了什么?我们看第二段。找一名女同学读一下。
本段开头写在这种情况下苏子更加高兴地饮酒,兴之所至,又唱起了歌,歌词是:“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生答……。
明确:
我国古典诗歌自屈原《离骚》以来就有以“美人”象征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传统。在这里,“美人”喻指君主。此时苏子被贬黄州已有两年多的时间,对于有着儒家积极用世思想的苏子来说,他多么希望君主能尽快召他这个贤臣回朝,自己好继续为朝廷效力。所以他发出了“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唱叹。
2.苏子唱歌,客又做了什么呢?
有客吹洞箫,倚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感人至深,既烘托了苏子此时淡淡的失意情绪,又致使他的感情骤然变化,同时引出下文的主客问答。
3.由此看,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过渡段。
那么苏子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主客又是就什么问答的?我们看第三段。
第三段:
听了客悲凉的箫声,苏子愀然,正襟危坐。然后问客曰:“何为其然也?”(箫声为什么会这样悲凉呢?)。
1.客是如何回答的呢?也就是客因何而悲呢?
请同学们齐读第三段客回答的语段,同时思考这个问题。
生答:……。
2.客刚开始就解答了苏子的疑问了吗?……那写了什么呢?
明确:没有,先用两个反问句引出了与眼前的赤壁之地、江月之景相关的历史人物曹操和他的英雄业绩。
3.那么同学们想:作者赞颂曹操的功绩目的何在?
明确:目的在于引出后面“吾与子”和他的对比。
4.而对比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通过哪些词句能看出来?
明确:“固”“而”“况”三个虚词所引导的句子表明:这样叱咤风云的一世之雄,也已随大江东去而风流散尽,更何况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平凡的“吾与子”,生命短暂得就像朝生暮死的蜉蝣一样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茫茫大海中的一颗毫不起眼的水滴,更是瞬间就会被历史湮没了。
而慨叹人生苦短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
5.谁能说说你所学过的或知道的有关这个内容的诗句?
曹操《短歌行》也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李白《将进酒》继续说“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魏晋诗人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咏怀》诗里更有“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的感伤;
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客也不例外。
6.除了人生短暂渺小让客悲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我们看最后四句的内容。
明确:既然尘世人生短暂,那就做神仙吧,做神仙可以与明月一起长存不老且不死,这样就不必为人生短促无常而悲叹了。可是,他却清楚地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美好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总是矛盾的,所以才“托遗响于悲风”。这是客悲伤的又一原因所在。二悲理想现实矛盾。以上客从两个方面解答了苏子的疑问。这两个方面可以概括为人生短促无常。
而这样的悲叹也只是重复了前人的感慨,并没有独特之处,那么本文成为千古名篇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哪里呢?在第四段。
第四段:
1.那么第四段写了怎样独特的内容?请听这一段的朗读录音,思考问题的答案。
找生答……。
明确:这一段主要是苏子针对客的悲叹来表明自己的宇宙观、人生观从而宽解客。而且,这两个观点又是分两层相对独立地阐述的。
2.这两个层次转换的关键词是哪个词?
明确:“且夫”,前半部分阐述的是?宇宙观,后半部分阐述的是?人生观。
3.那么苏子的宇宙观是什么?请找出表达观点的关键词。
明确:变与不变。
4.苏子又是怎样阐述他的“变与不变”的宇宙观的?(想想我们写议论文时往往采用什么方法来论证呢?比如同学们想证明思考的重要性,可能会想到牛顿被苹果砸到从而砸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这是什么方法?——举例子。苏子也一样。那他举了什么例子来证明这个观点呢?)。
明确:以眼前的江月为例。
他说,你也知道那江水和月亮吧?你看,眼前的江水和明月既是变化的也是不变的,(同时配课件)。
就“水”而言,从变的角度说,“水”逝者如斯,从不变的角度说,“水”未尝往也;就“月”而言,从变的角度说,“月”盈虚如彼;从不变的角度说,“月”卒莫消长,意思是:水总是这样不停的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总是那样由缺到圆,又由圆到缺,但它始终也没有增减。所以他得出下面的结论:从变的角度说,天地万物没有一刻不发生变化;从不变的角度说,万物和我们一样都是无穷无尽的;但他没有说个体的人是怎样表现变与不变的道理的,我们可以补充一下:从变的角度说,每个人都得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从不变的角度说,人类又是血脉延续,代代相承的,所以不必因人生短暂渺小而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伟大的毛主席说得好,“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5.这是苏子针对客的人生短暂渺小的悲伤来阐述他的变与不变的的宇宙观从而宽慰客的。为了加强同学们对“变于不变”的哲理的理解,我再举几个语句让大家判断一下是属于变还是不变的哲理。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变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变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变与不变的。
6.苏子的宇宙观我们理解了,他的人生观又是什么呢?还是找表达观点的关键词。
明确:莫取与取。
7.莫取的是什么,可取的又是什么呢?
生答……。
师补充:在这里,苏子其实是用“清风明月”代指自然风景。李白说的好,“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
8.苏子说的“莫取”太笼统太含蓄,我们能不能联系背景说得再具体点呢?
师补充:功名利禄。因为这些正是击败心灵的东西。
明确:他其实是宽慰客说,现在失去的或没得到的,就是不属于自己的,所以不必因此而悲伤,而大自然不会抛弃我们,随时都会向我们敞开胸怀,我们为何不沉醉其中而尽得其乐呢?也就是说,当人生不如意甚至不得志的时候,我们不妨让自己的思想休个假,让精神散散步,抛开挫折,忘掉烦恼,融入大自然中,尽享清风明月之美,谁说这不是另一种快乐呢?何必对人生失意耿耿于怀呢?正如苏轼在《定xxx》里写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苏子用自己的人生观来宽慰客也是宽慰自己,理想与现实虽然矛盾,但我们可以抛开得不到的烦恼,享受自然的赐予,随缘自适。
正所谓春去秋来不碍于眼,成功失败不系于心,人生起落不萦于怀,在自然中获取人生的乐趣与力量,这正是苏轼的乐观与旷达。而在逆境中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在挫折中拥有旷达的情怀正是苏子的魅力之所在。
我认为概括来说只有两种方式:面对和离开。
苏轼选择了面对,但有很多人选择了离开。
10.同学们能说说你所知道的历史或现实中关于“离开”的例子吗?
不能改变楚国命运和无法实现政治理想的屈原,怀石投江,这是绝望的离开:
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毅然离开官场,回归田园,这是潇洒的离开;
绝望于清室覆亡和一种文化缺失的王国维,自沉湖底,这是无奈的离开;
无处可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理想生活的海子,卧轨自杀,这是失望的离开;
太多太多离开的例子:老舍、顾城、三毛、杰克·伦敦、海明威等等。
其人已去,我只能对同学们说: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这是最明达的做法。
第五段:
1.回过头来,我们看苏子的宽解是否使客的心情发生了变化?
齐读最后一段。
客喜而笑。看来,苏子旷达的宇宙观、人生观影响了客,改变了客,客听后高兴地笑了起来,现在主客一切都释然了,并且酒足饭饱之后酣睡在舟中,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已经超然物外了。
2.接下来想一个问题:这最后的“喜”与开头的“乐”是否一样?为什么?
不一样。前者是欣赏美景的暂时的陶醉,后者是大彻大悟之后的达观之乐,而且后者远比前者更稳定更持久也更深刻。
3.由此看,全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的?
以感情为线索:乐——悲——喜。
4.而这种感情的变化又是通过哪些表达方式表现出来的呢?
明确:写景、抒情、议论,概括来说就是景、情、理。
三.小结板书:
纵观全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赏美景之乐,再由客之箫声引出主客问答,从而引发了客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最后又通过作者旷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阐释来宽解客,从而使客从悲情中解脱出来,主客都表现出了超然物外的乐观与旷达。有描写,有抒情也有议论,但不论写景抒情还是议论说理,始终以眼前的赤壁为背景,以江月为依托,以感情为线索,创造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有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达到了景、情、理的完美融合。
巴金评价本文,说“《赤壁赋》给人一种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的确非常精当。
四.手法探源:
全文以主客问答的方式完成了人生的一次超越。
下面思考:这里的主客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呢?
一个人。本文采用了赋体文常用的主客问答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矛盾与斗争。所以主客问答其实就是作者思想的一次剖白,一次对话,一次斗争,主是道者的苏轼,客是儒者的苏轼,道者的苏轼是悲观的,遇到挫折就哀叹人生短暂自身渺小。道者的苏轼是达观的,遭遇失意却表现出乐观旷达、随缘自适的心态。主客问答其实就是苏子自言其愁又自解其愁,因为苏轼是最善于自我调节、自我解脱的人。
而主客问答,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手法,可以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找到影子。屈原自杀前与渔夫的对话其实就是屈原内心的一次痛苦的挣扎,最后决绝的思想战胜了懦弱的思想。类似的手法,《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也可以看作是人性四个方面的体现:唐僧的耐苦执着,孙悟空的嫉恶如仇,猪八戒的懒惰贪念,沙僧的踏实圆融等。当然我说的也只是某个方面的代表,没能涵盖全部。
五.拓展探究:
主客合二为一了。苏轼的一次赤壁之游结束了,他的思想得到了升华,积极乐观的一面战胜了消极悲观的一面。
历史上的苏轼给了我们乐观旷达的启示,那么我们近距离的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启示呢?先不必急于回答,看一段视频后也许能找到最好的答案:
在视频播放前老师简介视频主人公英国田径运动员德里克·雷德蒙的经历:
德里克·雷德蒙的运动生涯被伤病拖累,1988年雷德蒙在汉城奥运会400米比赛开始前两分钟被迫弃权。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纳奥运会之前,雷德蒙接受了五次手术,直到开赛前四个月时间,他才重返训练场。在巴塞罗纳,雷德蒙表现得很好,在第一轮比赛中,他名列第一,并且进入半决赛。半决赛比赛中,雷德蒙的起跑很不错,在还离终点还有150米的时候,他的右脚跟键伤势复发,他无法站立倒在赛场上,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我们看视频:
(屏幕显示这段视频)。
之后屏幕显示以下文字:
我们永远无法预知,
在命运的十字路口,
会发生什么,
但我们可以选择,
是就此放弃,还是忍痛前行。
奔向梦想的终点,
即便没有胜利的奖牌,
尊严和骄傲,
将与我们一路同行。
通往成功的跑道上,
只有快慢之别,
并无胜负之分。
战胜对手,只是人生的赢家,
战胜自己,才是命运的强者。
师补充:同学们不一定要做人生的赢家,但一定要做命运的强者,用你们的坚忍、坚韧、坚强和坚定!
最后送给同学们人生"七个然":艰辛曲折必然,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历尽沧桑悟然,得意淡然,失意坦然,愿你活得悠然。
高一语文声声慢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声声慢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把握文章抒情线索,学习象征手法,理解文章内涵。
2.过程和方法目标:启发引导学生把握文脉,深入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思想和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理解不屈的民族精神,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贰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
叁
教学方法。
读写赏悟、合作探究。
肆
教学过程。
一、导入“那抹绿”
当代著名诗人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一双慧眼来欣赏一组有关绿地图片。
欣赏完图片,相信同学们对绿都有自己的理解吧!在你的心中绿是什么呢?
学生阐述对绿的理解。
教师总结:绿是生命,是希望,是青春,是快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可是现在却有人要将它囚禁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陆蠡的《囚绿记》,去体味他对绿那份独特的情感吧。
二、走进“那抹绿”
看名家范读视频,检查预习,解决字词后,讨论。
1、绿是什么?“我”为什么如此热爱这抹绿?
关键句子赏读。
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2、为什么要“囚”绿?
关键句子赏读。
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3、我“囚”住了那抹绿吗?
关键句子赏读。
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象病了的孩子。
4、课文思路是怎样的?
课文中真正写“囚绿”的`只有第8段到第12段。“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两个字概括,并标明段落。
内容。
寻绿。
观绿。
囚绿。
放绿。
怀绿。
段落。
13。
14。
三、赏析“那抹绿”
自由诵读课文一遍。
合作探究:学生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探究一个问题,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展示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
探究一:文中“绿”的形象特点。
示例要点:
1、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2、可是在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3、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了柔绿,变成了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象病了的孩子。
4、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生命、希望。
美、青春。
绿色爱、幸福。
渴望光明自由。
倔强固执、坚贞不屈。
永不屈服。
探究二:作者对“绿”的感情变化过程。
示例:第一部分,因绿而毫无犹豫地选择了一个矮小潮湿的房间。第二部分,从作者“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天天望着窗口常绿藤的生长……・(细节描写)作者像对自己孩子一样时刻关注常春藤每一个细微变化看出作者对绿的喜爱。第三部分,作者对绿已经爱的着魔,于是产生自私的念头,想把它独自占有,于是因爱而囚绿。第四部分,放绿并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体现喜爱之情。第五部分,一年后仍对其念念不忘体现喜爱之情。
文章表现的对常绿藤的喜爱之情,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遇绿、赏绿、囚绿、放绿、念绿,作者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对绿的爱。文章最后,一年后还在怀念并“期盼再见”曲折有致地表现了我与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经历。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步步地把喜爱绿色生命的浪潮向前推进。
还有一个细节是作者对这绿常春藤的称呼的变化:绿影――绿色――绿友。这称呼的变化也充分体现出作者对绿的感情在不断加深。到“绿友”,作者已经把这常春藤枝条赋予灵性,把它人格化,当做自己的挚友,可见作者对它的爱之深。
探究三:从修辞的角度探究写“绿”的方法。
示例:
1、排比:“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这句通过排比修辞,使句子生动富有气势,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绿的赞美,为后文揭示主旨作好铺垫。
2、比喻:“我怀念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运用比喻,抒发了作者对绿的渴望和喜爱。
3、反复:“我开始了解……我开始了解……”“我要借绿色来比喻……我要借绿色来比喻……”
4、拟人:“有一天……会和我面生吗?”“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这句话表面上写自己离开北平后还一直挂念曾被自己幽囚的绿色,极写了对绿色的思念。其实这句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也表达了作者对胜利地无限期望。运用问句,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5、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由“绿色”到“绿友”到“囚人”,称呼的变化含蓄地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变化。“珍重”一词,更是隐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和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
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更加优美生动。优美生动的语言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作者表达的情感更为真切感人。
探究四:联系写作背景,探究“绿”的深意。
示例:本文是作者在抗日战争爆发一年后写的,作者回顾了一年前在北平寓所将窗关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因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因为绿永远向着阳光,固执,坚持已见;因为绿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因而将它囚。作者那份对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常春藤的不屈不挠;显示了生命不可侵犯。可以说,绿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常春藤柔弱的外表下有着固执的性格,作者文弱外表下有着铮铮铁骨;绿是国家艰难处境,被欺凌命运的写照。被幽囚的绿犹如被欺凌的民族;绿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是作者对光明和自由的渴望;绿是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的写照,宁可为自由壮烈地死,也不苟且地活。
作者借一株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绿色是自然给予人类的审美心理需求,它给人以和平安宁的象征,给人以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
四、拓展“那抹绿”
1、古诗词中就有不少写“绿”的名句,能背几句吗?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白居易)。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
诗句中写到绿,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感悟、思想,因此千古传颂。绿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色彩美;心理上使人愉悦,安宁。这就是一般人都喜欢绿,爱绿的原因。而我们的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不仅写爱绿,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象征意义。我们从中窥见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他确实有一颗――“黄金的心”。在那抗日救国的年代,《囚绿记》确实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民族的心灵。
自由发言。
正面的有司马迁、张海迪、史铁生、海伦?凯勒、保尔?柯察金、苏轼、李白等。反面的有海子、梵高、海明威、川端康成等。
总结语:艺术家的心灵和灵魂大都是纯净、复杂、深邃又有很多有痛苦的,有一些人自杀了,原因虽然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对自己对人类对这个世界感到绝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有一颗追求真善美之心,拥抱善良和纯真,善待生命,珍视生命,善待他人和世界,像司马迁、张海迪、史铁生、海伦?凯勒、保尔?柯察金一样,在人生的风风雨雨里,让生命之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五、抒写“那抹绿”
课内练笔(课件展示)。
请以“蓦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挚爱的绿友”作为开头,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结构)。
蓬勃、向阳、固执(物象)。
生命、希望;向往光明、自由;坚贞不屈(意蕴)。
托物言志,排比、比喻、拟人、反复(手法)。
高一语文声声慢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声声慢篇四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课《师说》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通过反复朗读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对比论证方法。
2、背诵全文。
3、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1、安排一课时教学。
2、早自习预习文章,疏通字义。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4、利用抢答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路,逐段背诵,直至背下全文。
诵读法、问答法、点拨法。
课件、记分牌。
一、导入。
(课前播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音乐全屏展示)同学们,上课前给你们播放的歌曲好听吗?宋祖英深情的唱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你们知道我国的教师节是哪一天吗?
为什么我国要设立这个节日,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大家说的很对。当今社会尊师重教已经巍然成风,但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却不是这样的,当时的'情况如何呢?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唐代散文家韩愈的千古佳作《师说》,从中去找寻答案吧。
二、解题、出示教学目标。
1、解题。
“说”,古代散文中的一种,属议论文范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通常这类文体我们可以理解为“解说关于的道理”,“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教学目标。
反复朗读、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三、朗读欣赏与指导:
1、让学生在配乐朗读中初步感知全文。
2、提出要求:听清字音、节奏。
四、研读课文,把握文章思路。
1、把全班分为三个大组,以抢答的形式进行竞赛,宣布比赛规则,每组派一位同学负责记分。
2、理清第一段思路。
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
提问:找出本段中哪些句子交代了:人为什么要从师?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
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一段从师的必要:孰能无惑。
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全班同学齐读第一段。
请同学按照思路背诵第一段。
3、理清第二段思路。
提问: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三组对比,抨击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人,请同学们找出相关句子。
明确:
故之圣人-------今之众人。
二段爱其子---------------与其身。
百工之人--------士大夫族。
找三位同学,师生合作共同朗读第二段,进一步明确三组对比的内容。(根据学生朗读情况稍加点评)。
分组背诵三组对比。
4、理清第三段思路。
全班男生齐读第三段。
提问:在“从师”这一问题上,孔子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作出了什么论断?
明确:
孔子的行为。
三段-------结论。
孔子的言论。
请同学按照思路背诵第三段。
5、理清第四段思路。
全班女生齐读第四段。
提问:这一段交代了什么?作者提到了哪些原因?
明确:
四段交代缘起好古文不拘于时。
六、齐背全文:
1、请同学根据板书背诵全文。
2、播放画面,配上音乐,师生共同背诵全文。
1、统计各组最后得分,宣布比赛结果。
2、布置课外练习。
高一语文声声慢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声声慢篇五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的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言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尝试对对子。
学习重难点:
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尝试对对子。
学习过程:
课前我能会:
1、对联,也称 ,形成于 ,盛行于 ,可谓源远流长。
2、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 工整, 协调。
3、对联无论长短,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 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
声。张贴对联,一般是面对读者的右边是 联,左边是 联。
模块一:识对联之形貌。
• 1、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除夕年尾,新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 2、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 3、日丽风和桃李笑,珠联璧合凤凰飞。
• 4、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 5、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学以致用】。
一、根据对联的特点,判断下列对联中的错误并改正。
1.上: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
下: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
2.上: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
下: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
3.上: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下: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
4.上: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
下:春雨润物长城外百花香。
二、 “对联寻亲”。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联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a.时雨点红桃千树 a.山静无人水自流。
b.亭闲有竹春常在 b.春风吹绿柳万枝。
c.无意东风花半露 c.夜市千灯照碧云。
d.晴空一镜悬明月 d.有闲春色燕双飞。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调整为:
模块二:赏对联之神韵。
一、赏析下列对联,选出你最欣赏的一副,并阐述理由。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
2、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悼念鲁迅挽联。
3、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岳阳楼楹联。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自勉联。
(不少于50字)。
二、朗读下列对联,感受语言魅力和意蕴之美。
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自勉联)。
2、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墓。
3、虽是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某理发店(行业联)。
4、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春联。
5、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扬州平山堂(集句联)。
模块三:试自己之身手——对对子。
《声律启蒙》节选: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对地,雨对风。大路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学以致用】。
一、根据对对子的要求,对出下列对子。
天—— 雪——。
朝—— 夏——。
祥云—— 暮雨——。
重阳—— 冬至——。
蚕吐丝—— 辞旧岁——。
画饼充饥—— 行千里路——。
福如东海阔——。
二、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 上联: ,弃之可惜;
• 下联: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三、为下列对联拟下联。
模块四:日积月累——作业。
一、同学之间相互对对子,看谁出的巧妙,对的工整。
二、为自己的班级拟写一副对联,要求符合班级特点,展现班级风貌。
三、课下时间搜集对联,并欣赏评价。
高一语文声声慢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声声慢篇六
《包身工》文中再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包身工制度对工人的迫害,针对帝国主义这种残暴掠夺进行了有力的揭发和严厉的抨击,它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了一定的作用。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高一语文《包身工》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了解包身工的涵义及包身工制度。
2、学习《包身工》的写作手法。
a.刻画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 b.艺术构思; c.细节描写; d.语言风格。
3、了解《包身工》的影响
:三课时
:讲授法提问探讨法
夏衍,原名沈端先(1900——1995),优秀剧作家,戏剧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主要进行话剧和电影创作,长期而多方面从事创作实践。著名的电影剧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并改编鲁迅《祝福》、茅盾的《林家铺子》为电影剧本。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长。
《包身工》发表于1936年6月上海《光明》月刊创刊号,是作者仅有的一篇报告文学作品,但在我国报告文学发展史上有较大的影响。文学在我国是三十年代新兴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以散文手法报导真人真事,它的特点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它的新闻性表现为严格的真实性、报导的时间性以及内容的倾向性,它的文学性主要在于语言优美形象生动。
《包身工》之前的报告文学往往存在偏重事实报导而缺乏艺术加工的弊病,而夏衍先生提炼生活中材料真实而生动,富有鼓动性,成为名副其实的报告文学作品,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作者夏衍先生当时为了写《包身工》这篇文章,选择一家日本工厂,名叫“三井系”,当时作者靠厂里一位朋友帮忙,以“外头工人”的身份混进工厂,并且对包身工的生活进行观察。他每天早上四点半左右出发,从上海郊县步行至三井系工厂。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他总在工房周围兜来兜去引起带工头的注意,认为他是“挑乱”来了,戒备很森严,夏衍先生只好中止对包身工的观察。
课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8段)记叙包身工起床情景。同时又议包身工制度的产生。通过写包身工起床的情景,介绍她们恶劣的住宿条件;通过写包身工的来历和身份,说明包身工制度的产生。
第二部分(第9-17段)记叙包身工早餐的情景,并议及包身工制度的发展。这一部分中第9段至第11段重点描写包身工吃早饭的情景,介绍恶劣的饮食条件;第12段至第17段,作者深入分析了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佣包身工的三大原因:可靠、安全、廉价,说明包身工制度的发展。并以“芦柴棒”被殴打侮辱为例,形象揭示出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残酷的压迫。
第三部分(第18-25段)记叙身工上工的情景,揭露帝国主义工厂对于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其中第18段至第23段,作者重点介绍包身工上工的情景。点出三大威胁,即音响、尘埃、和湿气,又指出殴打、罚工钱和“停生意”这三大危险。第24段至第25段归结出本文的主题,点明帝国主义由于利用了包身工这种廉价劳力而获得巨额利润。
第四部分(第26-33段)这是全文的总结,沉痛概述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愤怒控诉野蛮的吃人制度,并指出黎明即将到来。这一部分,作者以墨鸭作喻,形象地揭露、控诉包身工制度的野蛮和残酷。
1、 了解包身工的生活
作息时间:四点一刻:起床 要做多少事?其忙乱程度可想而知
五点上工 中餐及午休一小时 下午六点收工
除了十二小时强劳动,还有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务,而她们的年龄与在座的同学的年龄差不多。恶劣的生活条件,繁重的体力劳动,严重摧残着这些未成年少女的身心健康。在这样的环境里,她们变得麻木,像机器一样。差不多失去了作为女性最起码的羞耻感。
(三)生活条件
“吃”——早晚吃粥,中午干饭。中午的饭和晚上的粥,由老板差人给她们送进工厂里去。粥,它的成分并不和一般通用的意义一样。在南方,碎米和豆渣根本就是猪食。
“住”——每间工房七尺宽,十二尺长——面积约9.32平方米。要容十六、七个人,吃喝拉撒睡都在这里。
“行”——她们没有自由,只能在严密监视下往来于工房与工厂之间,两点一线。可见所谓“供给住食”用“饲养”一词更符合实际——猪狗不如的生活。
2、带工老板如何压榨包身工的?
(一)“两年来带工老板从‘芦柴棒’身上实际已收入二百三十元钱了。”
第三年若按第二年末的日工钱三角八分计算,并且就算是“芦柴棒”一年仅干340天,带工老板三年从她身上的收入是359块,除去包身费二十块,带工老板从“芦柴棒”身上至少榨取了纯利润339块。每个带工老板带三十、王十甚至一百五十以上的包身工,三年至少可赚10170块钱!多者可赚50850块钱以上。
全上海当年 有24000以上的包身工,她们仅在三年之内至少被带工老板榨取了8136000块钱以上。包身工身受日本资本家和带工老板双重剥削的,日本资本家获得会更多。
在上节课中我们分析了包身工们的实际年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被剥削程度。
a:豪华的不合时宜的穿着,揭示了那个男子的身份、地位和内心世界,与包身工们“衣服破烂”形成鲜明对比。在恶劣的劳动环境(音响、尘埃和湿气)的威胁下,经党挨打受罚而又只有两粥一饭的包身工们,每天从事繁重的工作长达十二小时,因而身体衰弱、精疲力竭,而“清晨四点一刻”那么早就又得起床,难免一些人一时起不来。但这不能说明包身工们懒惰,反而和包身工们所受的非人折磨和牛马般的生活,充分暴露出包身工制度的'黑暗。
a:这些都是一些反常的现象,是当时包身工们被压近得麻木不仁的悲惨生活的写照,完全合乎当时特定的“情理”。
q3:她们是如何沦落到这种地步的?
6-8 由包工头“招工”的实例指出包身工制度的起因
我们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原因及本质有了一个全面、概括地的了解,那么对于具体的例子也就是书上所说的点面结合的中典型人物“芦柴棒”、“小福子”遭遇:烧火、生病、抄身、挨罚。这样写的作用是:具体形象的面上的材料使课文的内容充分,典型突出的点上的材料使课文内容深刻鲜明。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增强了课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高一语文声声慢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声声慢篇七
教学目标: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1、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掌握文本思想。
2、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知识和技能:
1、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
2、了解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艺术表现力,掌握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难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掌握艺术手法。
教学设想:
首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采用语言勾勒或者图片展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知人赏词,从而走进词人的情感世界。
其次,引导学生自己动脑鉴赏本词,培养自己独特、细腻的情感及审美体验。通过物象、意象到意境,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对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中的“情”“景”有全面的理解。
再次就是要品味语言美,欣赏明畅错落和谐的韵律。
高一语文声声慢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声声慢篇八
1.感知诗歌的意想及特征。
2.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
3.并尝试新诗的写作。
把握诗的意象及主旨。
1课时。
初读诗歌,试着给诗划分节奏,体会其音乐美;
再读诗歌,初步感受诗人表达的情感;
自主质疑,提出你在读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检查学生朗读,你觉得在这首诗中弥漫着一种什么样的情绪,请用一个形容词概括。
学生活动。
教师引导明确:忧愁、哀怨、惆怅……。
(二)品读诗歌,把握意象。
结合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你从诗中哪些地方感受到这种情感?(通过学生的活动引出对意象的把握)。
教师明确:“雨巷”、“油纸伞”、“丁香一样的姑娘”等。
(三)赏析意象,把握主旨。
着重品读“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意象。
诗人为什么用“丁香”来形容姑娘?
学生活动。
教师补充:丁香的花是白色的,也有紫色的,它的花形很特别,一结一结的,人们习惯地称为丁香结。古代文人常以它作为忧愁情绪的代词,它是一种愁怨的代表,是悲伤的情绪(请同学一起看图片)。以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并非戴望舒的独创。李璟的《浣溪沙》中就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的《代赠》诗中也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戴望舒在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再加上丁香开在暮春时节,很容易引发文人的伤春情绪,所以丁香很自然地和感伤连在一起成为孤高、美丽、忧伤的代词。
学生活动:讨论、发言。
教师在学生的讨论中适时适当的补充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相关生平,帮助学生理解诗的主旨。
(四)再读诗歌,品味感悟。
在把握诗人情感和诗歌主旨的前提下,再次诵读全诗。
(五)教师总结读诗的方法。
1.整体感悟:初读感觉。
2.把握意象:吟读推敲。
3.知人论世(史学价值):拓展阅读。
4.个性体验。
(六)拓展阅读:
1.在古典诗词中有很多类似“丁香”这样的意象,如:柳、明月、黄花、杜鹃……,请你选择一两个意象,找出相关诗词,并对诗中意象作简单赏析。
2.尝试创作一首诗歌,并在诗中用意象来表达情感。
3.请把《雨巷》与胡适的《两只蝴蝶》作一比较,并作一简单评析。
高一语文声声慢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声声慢篇九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语文上册《底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了解希姆博尔斯卡的生平、创作风格和她的作品。
2.理解《底片》的内涵。
3.鉴赏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一、作者简介:
1953年成为《文学生活》周刊的编委,并主持该刊的诗歌部达20多年之久。
1954年出版了她的第二部诗集《询问自己》,并获当年的克拉科夫城市奖。
1956年以后,希姆博尔斯卡相继出版了诗集《呼唤雪人》(1957年)、《盐》(1962年)、《一百种乐趣)(1967年)、《任何情况》(1972年)、《巨大的数字》(1976年)、《桥上的人》(1986年)和《结束和开始》(1993年)。由于希姆博尔斯卡在诗歌创作上的杰出成就,她先后获得了波兰文化部颁发的国家文学二等奖(1963年),德国的歌德奖(1991年)、赫尔德奖(1995年)。1995年波兹南的密茨凯维支大学还授予她“名誉博士”称号。1996年,希姆博尔斯卡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中说她的诗歌“以精确的讽喻揭示了人类现实中若干方面的历史背景和生态规律”。诗人表示,她将把这笔奖金的一半以上用于发展波兰的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这对波兰非常重要。
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我们为什么活着》和《询问自己》为代表。在这个时期里,她的诗歌揭露了法西斯战争的残暴和罪行,热情歌颂了祖国波兰的复兴和建设。1956年以后,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无论是题材、主题,还是形式和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态势,想象力更为丰富,也更富于哲理性和思辨性。其诗歌主题大多涉及人的生存环境和人与历史的关系、人在历史上和自然环境中的位置等重要问题。自然和动物、科技和发明、爱情与婚姻、贫穷和富裕、欢乐与痛苦……都在她的诗歌中得到了反映。然而作者在描写这些客体时,并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又不完全采取超然的态度,她对所描写的主题既深切关注,又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而且往往被自嘲、幽默、讥讽等冲淡和掩盖。在表现手段上,希姆博尔斯卡喜欢采用提问和对话的方式去提出一些极富哲理性的问题,她的诗歌语言也极富个性,往往明白如话而又含义深奥,带有警句和格言的意味,令人回味无穷,从而使她成为波兰当今最杰出的一位女诗人。
希姆博尔斯卡是一位谦逊的诗人,她认为了解诗人的生平对理解她的作品无所助益,研究诗歌必须从哲学和语言角度入手。所以她从不写自传,不喜欢接受采访,更不愿意向他人吐露私生活。有关她的个人资料公开的非常稀少,给我们的搜寻带来很大困难。
二、这首诗比较难理解,可以让小组讨论,通过学生的争论,从不同角度尝试理解诗的内涵,这是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学生很少见到底片的样子,可以用幻灯展示几幅底片,帮助学生理解底片中的形象与真实形象的不同。学生阅读,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底片》中写了底片和其所反映的真实的事物在哪几个方面的对比?
1.作者对底片的影像做了准确的描述,指出了底片中的景物和人,她写到了天空、乌云、太阳、樱桃树、花和底片上的人。她特别注意到了底片和其所反映的真实的事物在几个方面的对比:
第一,黑白色的对比。真实世界是五颜六色的,反映到底片中只有黑白两色,这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效果,既真实又不真实。
第二,左右位置的互换。底片从正面看和反面看,它所反映的影像是一样的,但是左右刚好相反,而看底片的人很难知道哪一面是正确的。
第三,鬼魂与活人的对比。真实世界生动的人物到了底片中,感觉就像鬼魂一样。
2.诗的内涵的理解:
理解一:因为上述这些对比构成的奇妙的感觉,模糊了真实与虚假的界线,将内心的感觉与真实的世界融为一体,所以就有了问候和提问,这也可以看作自己向自己问候和提问。心灵的自我沉思借底片这一独特的客体找到了一种表达的方式。
理解二:是对生活真实性的怀疑。
理解三:现实生活是无法用一种形式准确反映的。
四、师生探讨:《底片》有哪些独特的艺术特点?
本诗的语言明白如话却含义深奥,令人回味无穷。
在表现方法上,本诗采用了白描、独白的方式。
在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单一和多样等等方面形成了一种张力,因此富于哲理性和思辨性。
高一语文声声慢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声声慢篇十
一、品读3—5段。
问1:第3段感情如何?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明确:写主客问答,主要是“客”的感慨,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既是英雄又是诗人的人物最终归于“空虚”。“客”通过几番对比,表达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
问2:第4段感情如何?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观点的?
明确: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变为喜悦。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问3:结尾段感情如何?
明确:“客”心悦诚服。心情更加喜悦。“喜而笑”、“相与枕藉”。
问4: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明确:结合背景分析,讨论理解。“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问5:本文的旨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怀是什么?
明确:这是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关键。阐述了自然界变与不变的哲理,苏轼思想中两种情绪的对抗表达了他矛盾痛苦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心情。
问6:为什么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
明确:。
(1)引出赋的特点。赋,始于两汉魏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总结了赋的特点:“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鸟赋》,张衡的《两京赋》等等。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的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2)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写法上:“主客问答”,“抑客为主”。形式上:句式对称整齐,声律和谐押韵(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体味)。
二、鉴赏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
全文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1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4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结合具体段落,找出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和段落以及标志情、景、理三者转换的语句,品味感受。
三、扩展:比较阅读。
1阅读《后赤壁赋》,体会两篇《赤壁赋》的思想意义、写法方面的异同。
讨论题:。
(1)第1段“找鱼找酒”的叙述在构成情感线索上有什么作用?
(2)梦中遇见道士的描写有什么寓意?
(3)写了梦游的经过后,作者又添了梦醒寻道士的一笔,寓意是什么?
4)《赤壁赋》有直接表达情感的特点,与之相比,《后赤壁赋》有什么不同?
2《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与《赤壁赋》有何异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表达了对建功立业的古代英雄的向往,这是强烈的家国情怀。同时发出功业难成、光阴虚掷的感慨。词表达了强烈的感情,可以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情。
《赤壁赋》:作者超脱了被贬谪的苦闷,也超越了人生短暂的苦恼,进入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深一层的思考。赋抒发了丰富的情感,更阐发了人生哲理,可以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理。
四、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写一则读书笔记。
高一语文声声慢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声声慢篇十一
情感需要表达。音乐家,用声音来传递心中的情感,于是有了贝多芬和他的《命运交响曲》;画家用色彩来描绘心中的情感,于是有了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而诗人呢?用诗。词人呢?用词。于是就有了李清照和她的传世名篇《声声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婉约词名作《声声慢》,走进李清照和她的情感世界.
看看李清照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什么情感?她又是如何表达这样的情感的?
二、朗诵感知。
自由朗诵,体会情感。
学生朗诵,正音;缓慢;低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大家的朗诵水平真是一日千里啊。)。
提问:词人在这首词中,写了一种什么情感?
齐读:就让我们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来传达女词人清照这种浓浓的哀愁吧。
三、具体分析。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中句句皆现愁”,(分组讨论),你觉得哪句最能体现“愁”字?为什么?
要求:确定一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产生。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觅什么?往昔快乐生活,并不是生来如此孤独愁苦,她也有过快乐生活。
《如梦令》:春游、饮酒。
结果如何?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为何要寻觅?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追忆往昔生活?说说生活体验。
可以调换?不可以,感情逐层深入:动作——身体——心理。
可以单字?叠字使情感更浓厚。
举例体会。“庭院深深深几许?”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
《听听那冷雨》“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
(投影)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
朗读随机。
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为何喝酒?借酒浇愁。“举杯消愁愁更愁。”
不足为奇,与其它的不一样的地方,“淡酒”说明什么?愁浓。
词人浓烈的愁绪,本以为可以解酒来消除,但酒淡压不住愁浓啊,更何况在这样一个风急得傍晚。
联系自己排解愁绪的方法谈谈体会:谈琴、散步。
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雁:急风、淡酒、浓愁的情境中,一群大雁给词人给人孤寂冷清之感。
“旧相识”:曾经寄来丈夫赵明诚的信。《一剪梅》,而现在大雁虽在,而人已去。
岁月依然无情远去,抛下她一个人在孤寂中打发冷清时日。
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憔悴损的只是菊花么?更是词人自己。女人好比一朵花,年轻时鲜丽娇嫩,嫁作他人妇,爱情滋润更是娇嫩异常,而后来世事变化,国破家亡,良人已去,晚年孤寂,千万愁绪无人倾诉时,再娇嫩的花也憔悴不堪了。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叶大。“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
兼细雨:你的感受?傍晚、细雨打在梧桐树上。
不是滴在树上,是滴在词人的心理啊。
小结:真是“句句皆现愁”啊。
四、体会意境。
(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在南宋,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秋风冷雨里,一位寡居的老人,无依无靠。她寻觅着往日的美好生活,但是遍寻不着,反而更添惆怅难耐。想凭借两盏淡酒浇去心中浓浓孤寂之愁,无奈敌不过冷冷秋风秋雨。看过去所见之景:是满地憔悴之菊,是哀戚的大雁,听到的是雨打梧桐,一滴一滴,声声滴在心里啊。
这样画面,怎一个“冷清”可以形容;这样的浓愁。又岂是一个“愁”字就能说得清的!
(朗读体会)。
加深了理解后,再次自由朗读,根据我们刚刚对词的分析和理解来处理。(要求:提高)。
提示:除了语速舒缓外,也许我们还应该在个别字上面,加以重音、语调的处理,情感投入。
表扬。
五、写作方法指导练习。
愁是抽象的情感。而词人李清照把抽象的愁化作了秋风冷雨,化作了两盏淡酒,化作了南飞的大雁,化作了满地的落菊,化作了梧桐和细雨……把抽象的情感化作了具体的意象。
历史:其实不仅是李清照,古往今来,很多词人都是如此传达他们的愁绪的。(投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问题:体会;回答分别是通过那些意象写愁的?写出了愁的量、形、重。
现实:联系我们自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也有万般情感,何不也用自己的生花妙笔,通过具体的意象去勾勒,去表达呢?也许一不小心,一个大文豪就诞生了。(练笔)。
练笔展示。
教师展示。老师也有愁绪,面对时间。共赏析。
高一语文声声慢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声声慢篇十二
体会诗歌主旨的多样性。
本诗的画面感和抒情性的结合是教学中的重点。
裴多菲是19世纪的匈牙利爱国诗人。他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1849年7月在职和沙皇军队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6岁。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在1846年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写了不少优美的爱情诗。1847年裴多裴与心爱的人结成伉俪。这首诗的创作可以看出爱情的表达。
《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全诗共五节,采用的都是“我愿意……”开头的格式。诗人把自己说成是“激流”“荒林”“废墟”“云朵”“破旗”。把爱人比作小鱼小鸟长春藤火焰夕阳构成五个有层次的充满活力的艺术画面,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1、多样解读。
首先将其看作一首爱情诗,它抒发了对爱人深挚的恋情,歌颂了纯洁而高尚的爱情;其次看作一首政治抒情诗,它委婉地表现出19世纪40年代匈牙利人民的解放斗争事业。歌颂了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诗中的“我”可能指诗人自己,也可能指革命战士们;“爱人”可以是诗人的爱侣,也可以是诗人追求的革命理想。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
2、意象的独特性排列:
本诗没有空泛的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鲜活意象的排列,递进,营造了一个情感流动的回旋天地,层层递进,使诗人情感富于变化,呈现出多侧面多层次,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我愿是我的爱人是。
急流(崎岖)小鱼(鱼水之情,是你的生命之源)。
荒林(狂风)小鸟(是你的可爱家园)。
废墟(荒凉)常春藤(是你的一生依靠)。
草屋(打击)火焰(是你的抒情小屋)。
云朵(破旗)夕阳(是你的,相依伙伴)。
在我的怀抱中接受我的关爱与呵护,我们相依相伴,我愿为你奉献一切。
注意修饰词语的暗色调,可体现:
1、生活的艰难。
2、男人的勇敢。
3、也可能是革命斗争的艰难。
自读导言。
1.理解本诗中“草莓”和“上帝”指代的具体内容及诗歌蕴涵的寓意。
2.扩展阅读:赏析芒克的诗《阳光中的向日葵》,理解诗中蕴涵的寓意。
(解说:这是一首蕴涵着深刻寓意的哲理诗,理解诗歌的寓意是学习本诗的重点,也是难点。)。
自读程序。
讨论:这首诗从表层意象看,写了哪几个层面?
明确:两个。一是小孩想摘草莓而又有所顾忌,另一个是上帝如果也是小孩,也会爬过篱笆去摘草莓。
1.诗中的草莓指代什么。
明确: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思考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水果。
2.“我”想不想爬过篱笆?为什么?
明确:想。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3.“我”能不能爬过?为什么?
明确:能。因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
4.那么,“我”愿不愿爬过?为什么?
明确:不愿。因为“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5.上帝又指代什么?
明确: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
6.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脏了围裙挨骂则说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心会遭受责备。归根到底,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
联系实际示例:
孩子本是纯真无邪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其中蕴藏着多少创造的萌芽啊。但我们现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规的行为,用很多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压制他们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解说:以上提供的只是示例,并非惟一的标准的答案。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讨论,只要言之成理,教者即应加以肯定,答案不强求一致。)。
7.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明确: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禁锢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走下神坛,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解说:这一层次的理解是这首诗的深刻之处,学生不容易理解,如“上帝”也是被禁锢者这一点,教者要作适当的提示。)。
高一语文声声慢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声声慢篇十三
(一)研习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诵。
2、看前两节诗,一共十行倒有三行重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学生发表看法。
明确:反复,突出诗人永难忘怀大堰河的养育之恩,浓浓托出深深怀念之情。
3、这三段中,大堰河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学生谈谈。
明确:连名字姓氏也没有,以她村庄的名字作名字,大堰河又是一个童养媳,后来又是地主儿子的保姆,在养活地主儿子的前提下养活自己。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妇女的典型。)。
4、诗中,称呼时而用“她”,时而用“你”,这怎么理解?你换一下试试。
明确:用“她”是客观的交待,用“你”是表达亲切的深情。
教师小结:第一部分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与我的关系,表现诗人对乳母的怀念之情。
(二)研习第二部分。
1、第三节有几个镜头?这些镜头给你什么印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学生试答。
明确:诗人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通过想象和联想,描绘了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荒凉的坟墓、冷落的故居、典押了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通过一连串的排比,在对悲惨凄凉气氛的浓重渲染中,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并由此自然地引出第二部分对大堰河悲惨一生的回忆。
明确: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的洁白无暇,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正因为这许多原因,艾青想起了这个给过他无限温暖的大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会地位(她是童养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想起了她死后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长了青苔的石椅,这一切在我们的心中构成了凄凉、衰败、荒寂景象,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悼和怀念之情。
3、我们在读这几节时,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朗读呢?
明确:低沉、舒缓。
明确:4节,7节。
明确:八个镜头,主画面是“抱在怀里,抚摩我”。
6、诗人运用这样的手法,是为了突出她怎样的品质?
明确:勤劳、慈爱。
7、这些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些排比句一方面了具体地铺叙了大堰河的极度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表明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养乳儿,时时给他以温暖,处处给他以爱抚,充分表现出大堰河的勤劳及对乳儿无私的爱。我们感到,这里尽管贫穷尽管粗陋,但这里有母爱的拥抱和抚摸。
明确:用了六个排比句,描写大堰河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地承担着如此繁重的劳动:洗衣、做菜、喂猪、熬汤、收麦、晒豆……但又始终含着笑,这突出了她勤劳、淳朴、宽厚、善良、本份,也渗透着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同情。她以自己的双手换取自己和一家最低的生活需求,她为此感到满足——她对生活的要求就那么低!
首尾的反复,表现了大堰河用她的一切,先是乳汁,后是双手,为“我”和我的一家所作的牺牲,表现了一个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伟大。
明确:第五节是淡笔点染,侧面烘托。用设问句“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间接地表现出她对乳儿离开的依依不舍和对乳儿内心的疼爱。第六节跟第四节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第四节说在大堰河家虽然物质条件很差,但蒙受的是深挚的爱。第六节说虽然物质条件很优裕,但精神上极其痛苦。在大叶荷家中,在将近五年的寄养中,他承受了乳母超越生母的爱,感受了亲人般的温暖,离开了乳母,便离开了母爱,这在幼小的孩子来说,是最最痛苦的事。尽管新家中挂着“天伦叙乐”的匾,实际上孩子失去了天伦叙乐。通过对比,反衬出大堰河家中虽然贫穷却充满欢乐充满爱。
10、第八节,又一次正面写大堰河对乳儿挚真的爱,在年节里,大堰河为了她的乳儿“忙着切那冬米的糖”把他乳儿画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对她邻居夸奖她的乳儿。这些描写,已经尽至了,但作者又深挖一层,把大堰河心底里的深情展示了出来: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说的梦。
在梦里,她吃着乳儿的婚酒。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而她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
11、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大堰河对她乳儿的爱原来如此深切真挚,就连梦中也念念不忘!她乳儿幸福就是她最大的满足!这个梦,把大堰河对乳儿的爱推向了高潮,倾注了她那慈母的深情。但是这个梦是不能说的,因为这个梦对大堰河来说是非份的,是一种执着的明知不可能实现却始终不能忘怀的期待。
三、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高一语文声声慢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声声慢篇十四
如何既做到文言文阅读字字落实,又能对作品文化的理解与发掘呢?对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如让学生在充分自我预习的基础上互相就文章的字词质疑、释疑,教师只需对一些过难的字句进行必要的解释。在这一过程中,我让学生充分提问并让学生自主解决,教师仅作补充和引导。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撬起来。”所以我们教师千万不要小觑学生的学习潜能,只要对他们提出一定要求,让他们掌握一定方法,他们就可以学得更好更高效。对于书下有着详尽解释的文言文,确实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精力时间由老师逐字逐句串讲或者是让学生站起来一人一句翻译。学生之所以觉得上文言文枯燥想睡觉是因为他们觉得授课方式单调。
而分小组合作学习则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而且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程度好的同学可以临时充当小老师的角色,于是一些简单的字词问题就可以由学生自行解答了,至于大家都不理解的字句则由老师来讲解回答,这也正是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但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有不少,如部分学生惰性很强,完全依赖小组其他成员,课前预习不充分,以至于上课时提不出任何问题,这不是都懂了,而是不懂得地方太多了的缘故。如何调动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一语文声声慢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声声慢篇十五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说课稿《声声慢》,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编排在必修四第二单元。在人教版高中语文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一个宋词单元。编者选取了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词人的作品。他们是宋词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四位词人的作品,题材、风格不同,带给后世读者的审美感受也各不相同。柳永词走婉约套路,苏、辛则是豪放词风的代表,李词细腻、含蓄。四者基本完整地体现了宋词的艺术价值,也大体反映了宋词的发展脉络。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部分唐宋词,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专项教学诗歌,教师已经比较系统地讲授了形象与意象的概念、特点,并初步培养了学生分析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与情感的能力。但高中阶段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篇作品、某一位作家,而要把他们放在整个宋词的发展脉络中观照、比较他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作品地思想和艺术价值。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诗词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性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以课程标准的相关表述和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为依据,确定本课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过程与方法:与《醉花阴》前后联系,了解李清照南渡之后创作风格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这首词情景交融的写法与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通过与《醉花阴》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感受“闲愁”与“丢家弃国之愁”的区别。
教学难点:通过合作探究,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
课前学生搜集有关宋词的资料必不可少。另外,宋词由于年代久远,文字的障碍很大,然而,过分纠缠于文字的疏通会破坏宋词的“气”,丧失宋词的“神”,所以在学习时,应舍去条分缕析的理论评价,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字,然后引领他们经由文字再现形象,经由形象领略情感,感受其中浓浓的情。诵读的环节是重要的,配以二胡独奏《长相思》,营造意境,学生沉浸在音乐营造的意境中反复吟咏,读出节奏,读出音调,读出感情,细细体味,让或优或喜的情愫萦绕心间,我们就触到了作者的灵魂。同时注意让学生质疑探究——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圈点批注,列出疑难问题。课堂上,鼓励学生互相质疑,互相解疑,达到掌握词作思想内容和情感基调的目标。
质疑探究后,出示本课教学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即如何解读“淡酒”、“雁”、“黄花”、“梧桐”等意象的问题,发动学生讨论,各抒己见,逐步形成对重点意象的一致认识。
教师要相机点拨——上述三种方法,还不足以帮助学生把握艺术特点。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叠字的巧妙运用,这些内容的学习应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分组讨论来完成,效果会很好。
(一)、新课导入
因为《醉花阴》在前,以别的方式导入本课都比较多余。直接以南渡为切入点,讲述李清照生活境遇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遭遇将对她的创作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二)、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引导:李清照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他以词代声,向世人诉说她的悲怀愁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聆听她的倾诉。
活动1:聆听配乐朗读录音,初步感知诗词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引导:你听懂了作者的倾诉吗?她在向我们倾诉什么?
活动2:学生交流听读体会。
活动3:学生自由诵读诗词,整体感知词意。
诵读要求:连读两遍,第一遍要读通读顺,注意读出感情;第二遍要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意思,并将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读后大家共同解决。
活动4:抽查学生诵读情况,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活动5:学生就诗词内容质疑,师生互动解疑。
(三)感悟词意,把握情感。
1、这首词直接抒情的句子有哪些?间接抒情的句子有哪些?
直接抒情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雁过也,正伤心”。其余为间接抒情。
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感悟,然后在全班交流。
教师提示与点拨:学生可选两首词中的任何一首谈自己的感悟。既可从整体谈,也可选自己喜欢的某一个句子谈,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与指导。
最后,教师点评并板书。
愁《醉花阴》——离别相思——苦!
《声声慢》——国破家亡夫丧——痛!
《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作品,主要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愁,但那只是离别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而从《声声慢》中我们看到的李清照的愁,不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的所谓“闲愁”,这个愁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性破灭后的失望所交织而成的,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因此,这愁字表现得更加凄厉沉痛。
最后,师生配乐同诵,二胡独奏《长相思》
结合柳永词和李清照词,谈谈自己对婉约派词的感受。
参考:婉约派词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词调蕴藉,委婉含蓄,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和谐婉约,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选做题:将苏轼或辛弃疾的词与李清照的词比较,体会豪放派和婉约派词风的不同。
一堂课在配乐师生同诵中结束。
高一语文声声慢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声声慢篇十六
1、品味诗中表现出来的求贤若渴的思想。
2、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3、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讨论分析。
【教学设想】通过诵读、分析讨论,体味《短歌行》“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具体教学步骤】。
一、#课件#导语。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以吐纳风云的气势,睥睨历代君主:“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_。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诚然,以毛泽东的文治武功,的确可以站在这样的高度去俯视封建君王。如果历____只有一个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这个人只能是魏武帝曹操。
二、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实行“唯才是举”的政策。“挟天子以令诸侯”。“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曹操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的乐府诗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有很高的艺术性。有《曹操集》。
三、写作背景。
赤壁大战前夕,在曹军用铁锁连舟之后,曹操看着大军威武的气势,以为不日就可扫平四海,统一中原,不禁喜从中来,于是备齐鼓乐,以歌舞壮军威,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意下抒发了自己立志统一中原的雄心斗志,不禁令人感慨,可惜不久之后,曹操即被孙刘联军大败赤壁,然而这首不朽的乐府诗却被广为传唱。
四、文题理解。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乐府又有《长歌行》。长歌、短歌是指曲调长短而言。行,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这大概是用于宴会的歌辞。
五、同学有感情朗诵示范朗诵。
六、整体感知、赏析全篇。
(一)解构诗句分节鉴赏。
在里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那么愁的是什么呢?格调(风骨)如何?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情调悲凉,慨叹人生短促和年华消逝;更重要的是全诗洋溢着高昂的情绪,蕴藏着及时努力的思想。而与诗人求贤未得、功业未就有密切关系。
在这八句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甚至反动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在这里所表达的愁绪就是属于后者,应该得到恰当的历史评价。
设疑:这里引用的哪些诗句?表达了什么内容?运用的是什么手法?
明确: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传给我音信?)曹操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用典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竭诚待以“嘉宾”之礼的。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的是诗,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即含蓄的表达方式)。
设问:这组诗句与前面诗段是怎样关联并发展诗意的?
提示:这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了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前四句又在讲忧愁,是照应第一个八句;后四句讲“贤才”到来,是照应第二个八句。因此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了抒情的浓度。再从表达诗的文学主题来看,这八句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含有深意的。
第一种说法: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掇”通“辍”,“晋乐所奏”的《短歌行》正作“辍”,即停止的意思);同样,我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下文还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这里不过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衬垫的作用。
第二种说法:“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字面意为“天上那明亮皎洁的月亮,什么时候才可以摘取呢?”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比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设疑:前四句的内容可作那些解读?
前四句是自然环境描写。相传这首诗写于曹操与孙权对战前夕,曹操在长江边宴请诸将,其实月近中天,使诗人豪兴大发。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贤士,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徬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完全是以通情达理的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也是充分发挥了诗歌所特有的感染作用。
设问:最后四句是怎样表达主旨的?
分析提示:最后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我,确切地点明了本诗的主题。引用“周公吐哺”的典故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
(二)根据所讲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1、诗作表达了什么样的主旨(主题思想)?
2、本诗运用了那些艺术表现手法?
3、诗人如何曲折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的?
七、小结。
《短歌行》的流露了作者渴望招贤纳士、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八、作业熟练诵读领悟主旨。
九、板书设计。
高一语文声声慢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声声慢篇十七
1、了解小说《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掌握文中生字词。
2、学习本文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进而分析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
3、了解诸葛亮深谋远虑、赏罚分明、严于自责的优良作风和马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死守教条的错误。
教学过程。
【导入语】。
生: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赤壁大战,过五关斩六将,失街亭斩马谡,草船借箭……。
师:看来,大家真是对三国故事十分熟悉啊。其中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失街亭》。历史上的街亭山高谷深,地势险要,它是诸葛亮率军初出祈山,攻打魏国的咽喉要道,成为蜀魏两军必争之地。蜀军一路上士气高昂,接连获胜,不料,在战局的关键时刻,街亭一战,失去进取中原的据点和有利形势,导致了诸葛亮初出祈山的全局失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失街亭”。我们知道,诸葛亮一向神机妙算,常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次为什么失掉了如此重要的街亭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对诸葛亮这个人物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在了解主人公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作者和《三国演义》。
【作者介绍】。
罗贯中:(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据说,他曾跟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张士诚有不错的关系,曾给张士诚当过幕客。他“有志图王”,足见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后来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了中国,他改而从事“稗史”的编写工作。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三国演义》介绍】。
《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小说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为内容,以蜀和魏的矛盾为主要线索开展全书情节,塑造了一大批王侯将相和政治、军事、外交上的英杰人物,有名有姓的人物共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他176人,其中主要的人物是诸葛亮、曹操和关羽,这三人构成“三绝”。
诸葛亮:“智绝”。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曹操:“奸绝”。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关羽:“义绝”。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的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勇猛有余,智略不足,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作者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被塑造成“义”的化身,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由此可见,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与课文有关的内容】。
本课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和第九十六回。第九十五回是“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本课截去了司马懿调兵遣将进攻街亭一段和他率兵占领列柳城一段,这两段写司马懿善于用兵,而本课重点人物是诸葛亮,故而截去。本回又大段截去“武侯弹琴退仲达”,即“空城计”的内容。第九十六回是“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后半部分内容是写孙吴与曹魏的明争暗斗,故截去。节选部分集中表现诸葛亮深谋远虑、料敌如神、赏罚分明和马谡刚愎自用、言过其实。
【生字词】(见课本)。
【故事情节】。
给出7到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孔明点将:司马懿、张邰挥师西进,诸葛亮料其必取街亭。参军马谡愿前往防守,并立下军令状。诸葛亮令王平协助防守绘制“图本”;又唤高翔“屯兵”街亭东北之列柳城,以作策应;再派魏延屯扎街亭之后。遂令赵云、邓芝出箕谷为疑兵,自统大军以姜维为先锋取眉城。
马谡拒谏:马谡“屯兵山上',王平规劝,马谡不听,二将分兵。
双方激战,蜀失街亭:司马懿围困街亭,断绝汲水道路,放火烧山,蜀兵不战自乱,马谡冲出重围,魏延来救,陷入包围之后,王平救,魏王二人回寨不成,来投高翔。三将谋复夺街亭,连连中计,迫不得已,退守阳平关。
布置退兵,挥泪执法:诸葛亮闻街亭、列柳城俱失,跌足长叹,布置撤军。回汉中后,赞赏赵云,挥泪斩马谡。
【故事线索】。
生:全文以街亭的攻守为线索展开情节,处处离不开街亭的攻守。
生:它是以战前孔明派将点兵为故事开端,以马谡拒谏为故事发展,以战中双方激战,蜀失街亭为故事高潮,以战后孔明布置退兵,挥泪斩马谡为故事结局。我们看出情节错综复杂,波澜曲折。但是线索十分清晰,结构井然有序。
【分析人物形象】。
生:三笑,三哭,三次嘱托。
诸葛亮的“三嘱”——一嘱马谡:“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廓,又无险阻,守之极难。”把困难说在前面,叮嘱马谡要明确责任,做到心中有底。二嘱马谡:“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说对手的情况,提醒马谡不可骄狂自大,草率从事。三嘱王平:“……汝可小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成图本来我看。……戒之,戒之。”叮嘱王平要商议行事。
师:很好,那么,这些嘱托表明孔明的什么性格特点呢?
高中语文课本《失街亭》节选于《三国演义》第95、96回,写三国后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在征南蛮泸水班师后北伐攻魏的一次军事行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失街亭》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声声慢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声声慢篇十八
1、积累字词,能读会写“嗅、叠、匿笑、花瓣、沐浴、祷告、妄弃、惊讶、倘若、无端、至爱”等词语。
2、了解两首诗歌中所表现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3、熟读背诵两首诗。
〖能力目标。
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
2、学习和借鉴两首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德育目标。
两首诗展示、歌颂母爱。学习它,激发我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把独特的歌喉献给我们至爱的母亲。
高一语文声声慢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声声慢篇十九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下面是高一语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请参考!
设计思路: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即为诗歌单元,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优秀诗篇,《再别康桥》是第二课,属于必读课。《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他短暂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与本诗表达得情感息息相关,诗中典雅柔美的意象让人陶醉,因此我将采用知人论世法,联系诗人生平,分析诗中意象,探究康桥情结在诗中的隐喻意义,品味意境中蕴含着的诗人情感。诗是感性的,诗是不可解读的,而诵读诗歌又是学习诗歌的重要方法。因而我将朗诵诗歌贯穿于教学中,在朗诵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美。这首诗语言华丽轻盈、章法、音韵柔美和谐,在诗意美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平,我将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康桥大学美丽的风光画面,在康桥画面的再现中使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诗意美。
学情分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往往对那种纯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情感体会较为肤浅,《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有极高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
教学目标:
1、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人情绪的变化和诗歌的美。
2、联系诗人生平,分析诗中意象,探究康桥情结在诗中的隐喻意义,品味意境中蕴含着的诗人情感。
3、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体会本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并学习这种写法。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诵读能力。
教学难点:从诗的意象中把握诗歌的艺术美。
教学方法:
本节课综合运用启发式、自主感悟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语言的张力,用联想比较、鉴赏评价的教学方式来学习鉴赏诗歌。以诵读为主,诵读入境,欣赏诗意,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
1、品读入境法:本诗所采用的意象典雅柔美,极富传统文化内涵,由此营造出的意境鲜明优美,让人陶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体会画面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2、知人论世法:徐志摩短暂而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息息相关。引导学生理解徐志摩与康桥的那段渊源一方面有助于加深诗境的理解,同样也能发现康桥情结在诗中的隐喻意义。
3、情景再现法:本诗灵动的文字、艳丽的画面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清新典雅、古色古香的康桥。在教学过程中我带领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把自己当作徐志摩,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艳丽的画面,并在情景交融的语言中读懂诗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音乐《回家》营造气氛,教师从古代离别诗导入新课。
自人类诞生以来,离别就是昊天之下的那轮古老的明月,伴随着人类告别蛮荒迈入文明的进程,见证着洒满古老驿道上的思念。离别是渡口处夕阳下渐远的白帆;离别是客栈里遥望远方的背影;离别是踏向远方时,深情的回眸一望。离别是一把打开诗国大门的钥匙,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成为历代文人不断吟颂的对象。
自古以来离别的诗数不胜数,同学们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谢别: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的送别,从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同时也写出两人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恋别: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深深的依恋和牵挂。
壮别: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惆怅之情,但因友人要去的地方是繁华的京城,因而更多的是对友人的羡慕。
阔别: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人一改以往送别诗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格调高昂,气象壮阔,雄浑豪放。把离别这件事看得很超脱,唱出了豪迈的歌声。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自然而然,毫无雕饰,这样的创设,可以让学生乘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诗人“摆脱哥伦经亚大学的博士衔的引诱”,从美国动身,横渡大西洋,到英国留学。,以特别生的身份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诗人在此树立了独立自由的思想,并接受了拜伦和雪莱的影响,开始新诗创作。
作品成就。
诗歌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共四集。
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共四集。
小说集:仅《轮盘》。
戏剧:仅《卞昆冈》。
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
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关于徐志摩的死亡。
1931年11月19日早八时,徐志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该飞机是张学良的专机,志摩免费乘坐),他要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当飞机抵达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时,忽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低飞行高度,不料飞机撞上白马山(又称开山),当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机上人员——两位机师与徐志摩全部遇难。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康桥,即“剑桥”(cambridge),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是徐志摩曾经学习生活的地方,有很深的感情。
在那里,他结识了影响他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一个重要女性——林徽音。
在那里,他遇到了当时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这位大师的影响。
康桥对徐志摩的意义。
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初步了解诗人,轻柔的音乐,让学生陶醉,为学生情感的融入创设情境,为诗歌诵读鉴赏作铺垫。
三、播放《再别康桥》朗读视频,初步感受诗歌意境。
设计意图:如画的风景,优美的音乐,动情的朗诵,立刻将学生带入情境。
四、分析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
1、《再别康桥》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水草,星辉,竹篙等自然景物。
2.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分析总结诗文内容并讨论其中问题)——品读情感变化。
明确: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提问:第一节中三个“轻轻地”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有无区别?在诵读的基础上仔细品味,并简要分析。
提示:首节连用三个“轻轻地”,实写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其中“正如我轻轻地来”一句中的“轻轻地”传达的是一种“故地重游”的欣喜,另两个“轻轻地”抒发的则是诗人对康桥深深的眷恋和不得不离开康桥的无限惆怅之情。诗人初来时的欣喜对其离别时的眷恋和惆怅起着反衬的作用,从而使之更加突出。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提问:第二节中,诗人为什么将“河畔的金柳”比做“新娘”?
提示:这是一个形象鲜明且极富诗意的平中见奇的比喻,首先,河畔的柳树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金黄的色彩,这与惯与穿红着绿的新娘具有形似的特征;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诗人曾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极为美好的时光,所以,康桥的一草一木都似一盏盏夜光酒杯,每一盏酒杯里都满注着诗人用自己对康桥的喜爱之情酿造而成的美酒,“新娘”这一形象正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诗人对康桥及其一草一木的无限喜爱之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提问:假如将“漫溯”改为“慢溯”,效果哪一个更好些?为什么?
提示:注意语素“漫”与“慢”之间的效果。(开放式话题由学生自主讨论)。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笙箫,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提问:诗人为什么别离的是“笙箫”而不是其它的乐器?
提示:此问有一定的难度从两个角度考虑,第一,从押韵上看,“箫”与本节第四句中的“桥”构成押韵。第二,“箫”抒写出此时此刻诗人特定的心理感受。“箫”是一种悲剧色彩较浓的乐器,常用来表现离别之苦、相思之苦。在这里,箫的这种独特的悲剧性格正好与诗人此时的心境相吻合,能恰倒好处地体现出诗人因不得不离开康桥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3、探讨本诗的主旨。
(1)“金柳”比作“新娘”的含义。
把“柳”比作“新娘”,亭亭玉立,秀外慧中,美丽、典雅、独特,出乎意外,联系1928年新婚的林徽因,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2)“水草”意象的内涵。
“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与裴多菲的《我愿是急流》异曲同工:“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只要我的爱人是小鱼……”巧合的是,《雪花的快乐》中林徽因有“柔波似的心胸”,《偶然》里徐志摩是“天空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这是为情而傻,为情而癫、为情而狂的徐志摩。
(3)揉碎的“彩虹似的梦”
梁思成与林徽因结婚,情敌是恩师的儿子。
(4)“不带走一片云彩”的纯洁和豁达。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4、指定三名学生伴随优美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把这首诗的意境表达出来。(教师指导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与深入理解诗歌各部分的内蕴,在整体领悟诗歌意境与情感,升华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五、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音乐美: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诗的开头和结尾采用重叠、复沓,加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旋律感。
(全班同学伴随音乐有感情地朗诵,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绘画美:七节诗,几乎每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的出的画面,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不能不惊叹于诗人对于自然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捕捉形象的本领。
(再次播放朗读视频,整体上感受诗意美。)。
六、布置作业。
试与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赏析提示:这是诗人随泰戈尔访日后的感怀之作。诗人捕捉到的是女郎道别时一刹那的姿态,“温柔”、“娇羞”、“蜜甜的忧愁”准确地传达出少女楚楚动人的韵致以及依依惜别的情怀,“不胜凉风”的水莲花的比喻也恰如其分,最终使诗人对日本之行的观感定格在“水莲花”般的少女“一低头”的温柔之中。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以及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高一语文声声慢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声声慢篇二十
教师介绍朱自清的生活经历,期间穿插学生朗诵朱自清的散文名篇片段,包括《我是扬州人》、《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白水祭》、《背影》、《悼亡妻》等。
第二课时。
教师带领同学概括文中出现景物的特点,分析写作方法,体味文中的语言美。
第三课时。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荷塘月色》所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让我们做这样一个比喻,把全篇文章比做一片树叶,那么,我们来说说看,是文章的哪些因素组成了它的叶脉?(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图)。
答:精美的语言、贴切的修辞、完整的结构。
请看这幅简单的叶片图,我们发现了它并不完整,缺少的是什么呢?
答:叶子的主脉,也就是文章的主干。
文章的主干究竟是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再次走进《荷塘月色》。
分析课文。
1请同学回答文中的景物可分成哪几部分。
答:小路、月色下面的荷塘、荷塘上面的月色、荷塘四周。
2根据课文分析这几处景物的特点(答案不必统一,能够体会出作者努力营造的意境即可)。
答:小路——幽僻。
荷塘月色——恬淡、安静、朦胧。
荷塘四周——热闹。
答:出门时——不平静。
在小路上——得到自由,超脱。
欣赏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聆听荷塘四周的热闹——重归失落。
惦记江南——无限向往。
走回家门——回到现实。
板书。
幽僻朦胧热闹。
不平静自由淡淡的喜悦和哀愁失落向往回归。
4经过这些分析,请同学画出作者的感情脉络。
学生将黑板上标注出的感情基点连接成线。
5连上了这段线,叶子成为完整的叶子,文章也是一篇动人优美的散文了。
大家可以看出,文中的景物,已不是单纯的作为景而出现,它被作者的感情涂上了一层新的色彩,这也就是散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
整体感知,体会升华。
请同学听三段音乐,然后说出哪一段的感觉与《荷塘月色》的风格最接近。
播放交响乐《命运》、琵琶曲《十面埋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分析:虽然作者的心情主要基调是不平静,但幽雅的荷塘与恬淡的月色缓解了他内心的焦躁不安,《命运》的强大震撼与《十面埋伏》的紧张都不适合于作者此时的心境,只有悠扬柔美的《梁祝》能够表达出作者心中的淡淡喜悦与淡淡的哀愁。
对比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事先将台湾作家颜元叔的文章《荷塘风起》印发给学生,以备课上之用。)。
1.请同学们根据这两篇文章,在头脑中分别作两幅画,然后将心目中的图画描绘给同学听。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从色调、色彩、构图等多个方面作描绘,但要说出他们清幽与明丽的不同意境色彩来。
2.请同学思考,为什么同样的荷塘,却能构筑出截然不同的两幅图画?
答:《荷塘月色》清幽的意境,是由朱自清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感情相结合而产生的。而《荷塘风起》虽然也描写了一个荷香芬芳、宁静翠绿的世界但它是由阳光、荷叶、清风和“我”的情感水乳交融而形成的,所以这样的意境更多的染上了阳光明丽的色彩。
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在散文家的笔下,景物因人的出现而变得充满动人的色彩,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是否也应用一种新的视角去审视身边的景物,从而使它们焕发出个性化的魅力呢?让我们一同来试试看,做到心中有爱,做到笔下有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