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汇报政府工作汇报(专业13篇)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了解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用一颗客观公正的心态对待过去的经历。欢迎大家参考以下总结范文,为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提供借鉴。
政府工作汇报政府工作汇报篇一
1、农村居民拥有并主要在农村地方使用的摩托车、三轮车和低速运载货车,免征车船税。(皖发„2012‟13号)。
2、支持村级道路向自然村延伸,逐步提高村级道路网络化水平,加快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
3、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对生存环境恶劣,不具备基本生产和发展条件的深山区、半山区及地质灾害重点区等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积极稳妥地实施异地搬迁扶贫。切实解决好搬迁户住房、就业、子女入学、医疗社保等实际困难和问题。
4、支持贫困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推进“一村一品”,大力发展茶叶、水果、油茶、核桃、中药材、丝绸、柳编、竹制品等特色产业,鼓励贫困户发展养殖业,支持种、养、加项目。
5、支持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加大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力度,加强城镇居住集中区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6、加大对贫困地区优抚、五保和低保对象等各类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优先安排五保供养,救助机构等项目建设。
7、加强农村要素投入保障机制,省级涉农财政资金和财政扶贫资金要进一步提高投入皖北三市九县比例,到2017年分别达到耕地面积和贫困人口占全省的比重。(皖发„2014‟18号)。
8、我省是扶贫开发任务较重的省份,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的新部署新要求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扶贫工作摆上更加突出、更为重要的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皖办发„2014‟19号)。
9、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以富民为目标,着力转变扶贫开发方式,逐村逐户建档立卡,制定帮扶措施,实施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努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皖办发„2014‟19号)。
10、实行单位包村。在现有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服务困难地区、省级领导干部和省直单位定点帮扶贫困县的基础上,实行单位包村制度,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定点帮扶单位。(皖办发„2014‟19号)。
11、实行干部包户。贫困村内的贫困户由帮扶单位组织干部职工联系,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皖办发„2014‟19号)。
12、省级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与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市、县要逐步增加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强化县级统筹,整合扶贫和相关涉农资金,向贫困村倾斜。(皖办发„2014‟19号)。
13、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导向作用,引导和鼓励商业。
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增加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信贷投放规模,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皖办发„2014‟19号)。
14、深化扶贫项目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广小额到户扶贫贴息贷款。改善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等经营组织的金融服务。(皖办发„2014‟19号)。
15、充分发挥定点扶贫的引领作用,推进定点扶贫重心下移,进村入户。加大行业扶贫力度,各部门要依托行业优势,在政策、资金、项目等各方面向贫困村倾斜,提升其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皖办发„2014‟19号)。
16、搞好谋划,建立机制,搭建平台,储备项目,使积极参与扶贫的组织和个人有针对性地参与社会扶贫。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愿选择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皖办发„2014‟19号)。
17、引导和帮扶贫困地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企业到贫困地区从事种养业和加工业,带动贫困农户稳定增收。积极开拓贫困地区农村市场,完善农村流通网络。(皖办发„2014‟19号)。
18、加大旅游扶贫到户力度,积极扶持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开辟贫困户增收新渠道。(皖办发„2014‟19号)。
19、大力培育和发展中小微企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实体经济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观光休闲农合和乡村旅游业,鼓励引导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和创业,鼓励创业促就业。(皖办发„2014‟19号)。
20、加快重点县危桥改造和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水平和服务能力。(皖办发„2014‟19号)。
21、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大小水库、小泵站等8类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力度,确保到2015年解决规划内贫困地区剩余的农村居民和学校饮水安全问题,贫困的确现有小型水利工程除涝灌溉能力得到有效发挥,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进一步提高。(皖办发„2014‟19号)。
22、加大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电力保障能力。(皖办发„2014‟19号)。
23、加大贫困地区危房改造推进力度,与易地扶贫搬迁相衔接,制定贫困地区危房改造计划,继续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到2020年,完成全省贫困地区所有存量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皖办发„2014‟19号)。
24、推进贫困地区建制村及中小学、
教学。
点接通符合国家标准的互联网。(皖办发„2014‟19号)。
业需求的职业培训。(皖办发„2014‟19号)。
26、加大贫困地区重大疾病和地方病防控力度,加强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对村卫生室全覆盖,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皖办发„2014‟19号)。
27、加大对计划生育扶贫对象的扶持力度,积极开展“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皖办发„2014‟19号)。
28、加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全面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大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利用各种活动场所,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皖办发„2014‟19号)。
29、重点县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履行职责,落实扶贫开发责任,形成扶贫合力。(皖办发„2014‟19号)。
30、把扶贫开发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党建扶贫的路子。(皖办发„2014‟19号)。
31、积极宣传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强不息、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
总结。
推广扶贫开发实践中的探索的成功经验,大力弘扬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广泛参与扶贫开发事业,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皖办发„2014‟19号)。
政府工作汇报政府工作汇报篇二
各位领导、同仁:大家下午好!今年上半年,农商行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人民银行和银监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帮助下,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以防范风险为前提,以发展为主题,奋力拓展业务,促进了各项业务的稳健发展,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亿元,较年初增长亿元,增长%。
户企业合作签约。
万元。截止六月底全行各项贷款总额亿元,较年初增长。
亿元,增长。
%,其中农贷。
亿元,占比。
%,较去年同期增长。
%。
三、以创新求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今年以来,我行坚持以创新求发展的经营思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积极与外界合作,推进金阿福贷记卡,金阿福理财,第三方存款托管等业务产品的上线;二是加快信贷电子化建设,完成信贷电子系统的上线。
四、以管理保发展,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今年以来,我行加强风险防范,不断完善内控机制建设,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一是加强内控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二是努力压降不良资产,截止六月底我行待处理抵债资产全额压降。三是抓好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工作;四是加大监审稽核力度;五是抓好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六是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安全无事故。
回顾上半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暴露一些缺点和不足,将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改进。展望下半年的工作,我行将继续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全局,团结奋进,勇于创新,努力完成好下半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努力方向:
一、推进金融强市,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亿元;三是针对新学年开学,主动做好助学贷款的发放工作。
二、抓好风险防范,密切关注企业发展动态。
下半年我行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注重信贷有效投放,加强贷后检查,密切关注企业动态,特别注重对“二高”、“五小”等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风险防控,确保信贷资产安全无损失。
三、深化案件专项治理,全面提升。
内控管理水平。
一是进一步深化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开展好督查工作,对前期的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督促整改到位,确保巩固和扩大案件专项治理成果;二是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职责明确的检查和制约机制;三是继续落实轮岗、异地交流,强制休假等制度,严防道德风险。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着力构建和谐发展银行。
一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规范员工行为,切实提高文明服务水平。组织开展好“迎奥运文明规范服务”系列活动,确保为奥运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使我行的文明规范服务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二是组织开展《市民文明公约》等普及及宣讲活动;三是做好员工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以上汇报,请指正!
政府工作汇报政府工作汇报篇三
宝坻区音乐家协会的筹建于2015年8月发起,2016年1月4日正式通过审批,办公地点设在宝坻一中立远楼。目前宝坻区音乐家协会共有国家级会员3人,市级会员13人,区级会员112人,共128人(还有13位顾问未在此列)。主席1人,副主席9人,理事17人。下设五个学会和一处一室,即,音乐教育学会、音乐文学学会、曲艺音乐学会、民族器乐学会、民族舞蹈学会,宣传处和办公室。
音乐文学学会,会长孙玉树石清波老师;民族器乐学会,会长由副主席杨树峰老师兼任;民族舞蹈学会,会长由副主席戚艳霞老师兼任;曲艺音乐学会,会长邱金鹏老师;音乐教育学会,由副主席秘书长贾云峰老师负责。音协宣传处主任王志民老师,音协办公室主任刘俊宏、王玉兴二位老师,地点在设在宝坻一中立远楼。
在2016年近一年的时间里,宝坻区音乐家协会共组织了十次大型活动,市级活动七次,区级活动三次,组织各学会活动共49次,其中音乐文学8次,民族舞蹈9次,曲艺音乐32次。
重点事项。
2016年2月1日(腊月二十三),和天津市音乐家协会一起走进郝各庄镇东郝各庄村,举行了送文化进乡村活动。
二.2016年四月18日,在我们的推动下,和文化局共同举办了“天津市音乐界赴宝坻采风团”下乡活动,芮区长亲自到场并致欢迎词。为宝坻的文化建设及音乐原创作品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2016年4月30日,承办了京津新城渔人节•周良生态观光旅游节暨“校地合作”揭牌仪式的演出活动。
五、2016年5月1日,在箭杆河畔五七干校举办了天津市宝坻区音乐家协会成立大会。
六.2016年七月一日,在周良街道举行“永远跟党走”庆七一专场。
七、2016年7月30日,在宝坻一中报告厅举办了“祖国不会忘记”——宝坻区纪念建军89周年文艺演出活动。
八:2016年9月3日,在五七干校举行了音协联谊演出交流活动,特邀名誉主席纪连祥老师和北京总政签约的宋红历老师到场并一起交流,宝坻音协的影响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
各学会的工作:
音乐文学学会2016年主要成绩:
与天津市音乐文学学会的词作家以及北京的宝坻籍军旅词作家们一起参加宝坻旅游村采风活动并多次召开创作研讨会。
七月组织了一次歌词创作培训讲座活动,并为八一的双拥专场撰稿。
八月底与文化局共同组织了“歌颂宝坻原创歌曲”的创作活动,石清波,窦青柏,李景华,王少会创作的歌颂宝坻的歌词发表在天津歌词报上。四位作者被天津音乐文学学会吸收为会员。
民族舞蹈学会。
*2016年4月30日参加了京津新城渔人节,周良生态观光旅游节*2016年5月1日参加了天津市宝坻区音乐家协会成立。
*2016年5月21日参加了“传承契丹文化,打造旅游新村”大型文*2016年6月30日参加了周良街道唱响红色旋律,永远跟党走”活动*2016年7月1日参加了宝坻区庆七一颂歌献给党演出活动*2016年9月28日参加了走进蓟州铁甲劲旅,慰问解放军官兵专场演出活动.曲艺音乐学会:
立足宝坻区,辐射“京津冀”,有常规的社团与基地培训教学,还吸引了很多京津冀京东大爱好者前来交流学习,同时也走出去与外地的朋友交流,分别到唐山文广新局、天津津南文化馆、天津古楼等地去交流。
1月初,和天津市文联,宝坻区文联,文化大院栏目共同举行“走进云山镇,给父老乡亲拜年”的文化下基层活动,此活动已经落实,宝坻电视台将在春节期间播出。
4月中旬,继续协助教育局的校园歌声活动,带动校园的文化建设。5月里,推进宝坻区音协原创作品的创作与展示,包括歌颂家乡的歌词征集活动并向市级推荐发表。组织原创歌曲作品演唱会等。
6月底,文化下基层,走进农家院旅游村,以此庆祝党的生日。8月1日,和今年一样,和民政局共同做好双拥慰问演出活动。10月初结合各学会的工作,分别进行,舞蹈专场,民族器乐专场,曲艺专场,教育师生合唱专场等艺术实践活动。
工作思路:
适时召开音协理事会扩大会议,听取大家意见,完善组织机构,扩大对外交流,推荐优秀会员加入国协和市协。
鼓励各学会成立专业性学术性的研究会,学会帮助大家和市级各专业机构接轨。
支持各学会提高水平,把我们的活动范围扩大到京津冀乃至全国,把家乡的文化传播得更远。
一年的时间虽然短暂,而我们却填补了宝坻区音乐事业的空白,也见证了全体会员们团结,奉献,向上,自强的精神风貌,当我们为党而歌,为祖国而舞的时候,我真的被大家真诚的情感而泪花闪烁,在这现实的世界里,有我们美好的身影和深情的歌声,是我们人生乃至社会最大的财富,协会就是我们的家,在这里,艺术与生活,理想与现实,在我们的交流中融为一体,感谢文联孙伯主席的大力支持,感谢全体会员的无私奉献,我们将以志愿者的身份,和兄弟协会一道,用我们辛勤的艺术劳动成果奉献给可爱的家乡。祝大家健康快乐!
政府工作汇报政府工作汇报篇四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20xx年度教育工作会,目的是总结去年的工作和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创新思路,推进全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刚才,县教育局党组罗方贵书记传达了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符培局长作了工作报告,我完全赞同,一会儿,范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并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增强抓好教育工作的紧迫感。
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的第一年,是中国教育改革浓墨重彩的一年,也是我县教育厚积薄发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扎实工作,创新发展,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顺利通过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县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履职情况暨全县教育工作的评估验收,农村中小学食堂建设工程顺利通过省的检查验收,全县教育工作获市教学目标管理一等奖,高考质量获市第二名,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关心支持教育工作的各级各部门和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的广大教职工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尽管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全县教育事业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较为薄弱,发展还不均衡,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城关学校教育资源紧张,大班额现象严重,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教师队伍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进而并认真思考对策和措施加以解决。
在保障公民教育权利和促进教育公平纳入了基础民生工程的今天,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发展的要求更高,更具体,更明确。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其教育必然发达。反之,教育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将得到有力推动。去年年底中央召开的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的创新发展作为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创新,归根结底还得通过教育途径。着眼到我们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把发展教育作为县域软实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意义更为重大。这就决定我县在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还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逐步消除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想方设法为教育发展铺平道路。概括说可归纳为两个词汇:一是做大。教育资源紧张,根本原因在资源缺乏和不足,无论是教育基础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因此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一方面加大自身投入,尽力扩大资源总量,另一方面营造宽松环境,引进各种资本注入教育,不断改善教育结构比例。二是做优。这些年全县教育的大投入,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客观来说,我们只是解决了孩子有书读的问题,如何读好,如何让更多的孩子健康成长和成才,我们面临的困难还很多。20xx年我县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边远地区孩子的健康问题,极端学生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缺失关爱的问题等,都在时刻警醒我们,我们离期望的教育还很远。因此,做大的同时还必须做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思想上树立大教育观念,只负责修建学校还不行,只负责招入教师还不够,如何让学校更美,更和谐,更能实施有效的教育,让学生真正进得来,留得下,乐学善学。如何让教师更乐业奉献,更善教爱教,这些方面优化的空间还很大,还大有可为。要真正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学校育人为本,教师以教为荣,学生乐学好学的大教育格局,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切实拿出一些科学可行的措施,把能调动的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真抓实干,突破瓶颈,才能逐步缩小差距,真正让教育在培养人才上,在构建社会基本意识形态上,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作出更大贡献。
二、夯实常规,狠抓重点,确保今年教育工作再获提升。
20xx年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持续推进的关键年。正在酝酿的高考制度改革,必将对基础教育产生深远影响。教育公平,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阶段教育均衡发展将得到深入推进。全面关注人的发展,尊重个性成长要求的教育观念愈加深入。规范办学,精细管理将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提升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的根本途径。
一要坚持德育为首,提高教育质量,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以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积极推进创新实践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全程发展和全人发展,坚定不移的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要以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作为出发点,将学生的阶段特点和时代发展特点结合起来,从实效性出发,创新开展好德育工作。要抓好教育内容、教学方式、评价制度的改革,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真正把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思想道德素质良好、适应社会发展、身心健康的“四有”新人。
二是以均衡发展为目标,加大资源优化配置力度,努力推进教育公平。继续完善、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午餐计划,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通过师资调配,均衡城区、集镇和村级学校的师资力量。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抓好农村寄宿制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尽量将农村留守儿童动员到学校入住,着力让寄宿制工程作为改善农村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的大事抓紧抓实。要坚持教育公益原则,在学校食堂实现自办自管,要坚持“零利润”运行,公开食品采购、人工工资等费用,让孩子们吃的明白,吃得舒心。要大力推进县委、政府已经纳入20xx年十大实事的城关地区学校的建设步伐,已经立项的建设项目,要排除困难尽早启动。还需规划的,要充分调研,得到基础数据,了解发展趋势,合理作出规划,确保与城区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要突出学前教育、普高教育和职业教育地位,全面推进教育协调发展。
学前教育一是要加快幼儿园的建设步伐,20xx年建设的9所幼儿园要确保3月份能投入使用,同时尽早启动20xx年7所幼儿园建设工作,力争在半年内修建完毕,9月能够招生。二是要做好学前教育教师的配置工作,要充分发挥好去年招录的30名幼儿教师的教学示范作用,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调配部分小学教师进入幼儿园,要力争建成一所,招生一所,规范一所。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学前教师的培训力度,出台科学规范的学前教育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切实构建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心智发育规律的学前教育。
普高教育一是要做好毕节实验二中后续建设工作,确保今年9月份全面投入使用;加快县第二高级中学扩建的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动工;二是要积极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引导优质高中进一步挖掘潜力,实行优质高中与薄弱高中同步发展,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实现普通高中教育提质和增量并举;三是要正确处理好普通高中发展速度与质量、普通高中教育与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促进普通高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要把中职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采取多渠道、多形式融资加快职业学校建设步伐,推进职业教育大发展。当前重点是做好县职中的扩建工作,认真做好申报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查缺补漏工作,同时开辟渠道,大力招商引资,抓好现代职教中心和贵州青年职业学院的筹办工作。
三要着力推进民办教育向纵深发展。
我县民办教育取得良好成绩。但民办教育发展的空间依然很大,我们要优而思进,做大做强民办教育,实现民办教育大跨越。要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在民办教育教师配置和待遇,财政资金鼓励和支持,民办学校申办条件和程序等方面,落实相关政策措施,真正促进民办学校规模化、品牌化、内涵式发展。
四要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和校长治校能力。
一是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教师培训,着重抓好教师专业学科的过关,让教师能教会教;优化师资配置,继续统筹做好教师队伍的“招聘、调剂、支教”等方面的工作,优化学校教师队伍结构,逐步解决好教师配置地域不均、部分学科专任教师欠缺的矛盾;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培养一支综合素质优良的校长队伍。在前期基础上,继续推行校长选拔、培训、任用、交流以及后备人才储备等措施,建立起一支德才兼备,懂教育、善管理的学校校长队伍。三是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蔚然成风。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关心教师疾苦,积极为教师办好事、办实事,要加快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进度,切实解决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的住房困难。通过一系列举措,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重教兴教的良好风尚。
五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的关键是抓落实,抓预防,抓整治,抓排患。要进一步加大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力度,为学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把工作做在前,措施有力,责任明确,时时预防,事事留心,有效杜绝校园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努力构建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明确任务,履行职责,推进全县教育工作实现新跨越。
20xx年全县教育工作任务很重,硬指标有四个大的方面,一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到初步均衡;二是高中突破工程通过省的验收;三是全面铺开农村义务教育营养午餐计划;四是中小学食堂全面收回管理。这四个方面都是省市下达的硬任务,必须完成,没有余地。从软硬两方面来看,硬的方面主要是一系列教育工程的新建和改扩建,包括黔西县第二高级中学、思源实验学校的新建,黔西职中、黔西三中扩建等,这些工程既有历年尾欠的项目,也有新上的项目,数量多,涉及面广,资金投入大,集中在20xx年建设,困难很大。软的方面主要有两块,一是教师的招录,本年度初步预计招录300名特岗教师补充到农村中小学,进一步平衡农村中小学师资配置。还需招录98名高中阶段教师,从以往的工作来看,高中教师招考这块难度较大,我们一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招录到位。二是教育管理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理顺,要围绕如何利用现有条件,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动心思,下功夫,建立和逐步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保障教育在一个相对宽松的整体环境下快速发展。从学校的角度出发,教育教学的规范和科学,教师的成长和活力,学生的健康和乐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则是一切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的基本要素,都应该认真研究。
围绕以上目标,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明确自身职责,积极有为,既要做好自身的份内工作,又要通力合作,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教育部门要科学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难点,针对每一项具体工作,拿出工作方案,制定具体的时间表和线路图,涉及相关部门职责职能的,要积极向县委、政府汇报,寻求支持和协调。各乡镇要强化对教育的管理,要充分理解教育自身的规律和教育发展的规律,既要防止不管不问,事不关己漠不关心,又要防止管得过多过死,给教育造成干扰,要把重点放在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上,需要乡镇党委、政府牵头和负责的工作,比如学校项目用地的征用,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学生入学率的保障等,均要切实履行职责,统筹安排开展好工作。由于今年教育方面一些非常规的工作集中启动,相关涉教部门的工作量也因此加大。在项目工程建设上,发改、规划、国土、建设、财政、环保、拆迁等部门要大力支持,在土地征用,项目立项报批、规划设计、资金划拨等方面给予最大帮助,能简化手续的简化手续,能提前安排的提前安排,要真正落实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项目建设工作,要尽最大努力为教育工程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保证教育项目实施。中小学食堂回收工作,事关数万学生的就餐问题,涉及承包方的经济利益,这块工作县政府已经下文作出安排部署,相关涉及部门一定要履行好自身职责,确保平稳回收。涉及近十万农村中小学生的营养午餐改善工作,按照初步方案,除条件较好的几所学校采用自行做餐供应外,大部分学校采用牛奶、面包和鸡蛋的送餐供应模式,这么大的用餐量,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检查机制,定期不定期对供应食品的来源、存储、配送、质量等进行抽查,确保孩子们安全食用。在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方面,工商、城市综合执法、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公安、文体广播电视旅游等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一是要保障学校出入通道畅通,要定期治理占用学校通道的小摊小贩;二要大力整顿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随时检查校园周边的商铺出售的食品和学生日常用品,对那些不按规定吸纳未成年人进入的娱乐场所,出售三无食品,销售非常出版物的商家,要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警告和处罚,对公路旁学校,交通部门研判该设置交通警示标志或设置减速带的,要抓紧落实。校车安全已经成为一个敏感词汇,对于非法营运车辆接送学生上学、放学等现象,运管部门要加大教育和查处力度,不能放任和手软。安全工作始终是头等大事,公安、消防等部门要加大广大师生安全防范等知识的宣传教育,经常指导学校的安全工作,在学生密集的路段和时段,要提高见警率,防止危害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故发生。在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编办等部门既要充分掌握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遵循人事原则,又要灵活地处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消除人事矛盾,让广大教职员工在一个良好的用人机制上乐业奉献,发挥所长。
县委、县政府把“科教兴县”战略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并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推进措施,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发展教育、抓好教育的信心和决心,希望大家认清发展形势,顺应时代要求,认真研究,科学谋划,坚定信心,鼓足干劲,进一步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为全县教育实现跨越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看过县人民政府领导讲话的人还看了:
政府工作汇报政府工作汇报篇五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参加大会的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中共xx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一手抓产业培育促进发展,一手抓解决群众疾苦促进和谐,圆满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全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一、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大力实施产业立县、产业兴县、产业富县战略,较好地实现了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和经济质量同步提升。年,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9.5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607万元,同比增长14.1%和28.9%。
工业支柱作用日益增强。坚持“集中精力抓产业,突出重点抓工业”的思路不动摇,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大力招商引资,加快技术进步,推动了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水电能源业增势强劲。马电公司与明光电力的合作成效明显,内部改革走向深入,企业利润成倍增长,税费达到3500万元;金电建设进展顺利,首台机组即将发电投产,成为工业经济强有力的增长点。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壮大。齐祥食品公司30万头生猪加工线改造顺利竣工,与重庆今普集团的合作正式签约;金华纺织、赛克斯、海峡丝绸、泰兴织布沉着应对国际市场冲击,抢抓机遇扩大生产,轻纺工业全面复苏;可口爽、绿源食品产销两旺;兴华药业gmp技改达标,成为川东北独家获得认证的兽药加工企业。机械冶金业不断提升。嘉宝公司国有股份竞卖成功,模具制造中心建成投产,新型车厢配件、摩托车系列产品远销重庆、河南;兴贵公司研发出铡草机等系列新品,国际国内市场份额不断增加;航星钢铁冶炼生产线技改顺利完成,生产能力大大提高;金坛、金鹰强强联合,环保扩能改造项目实施顺利。全县工业企业完成重点技改项目7个,总投资1.25亿元,企业实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22亿元,工业增加值6.28亿元,实现利润3345万元,入库税金4650万元,分别增长73.3%、59.9%、203.7%和31.7%。
农业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全年粮食总产量33.58万吨。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生猪产业快速壮大。巨农实业、四川七环、齐祥食品在河舒、周口、长梁等地建成了4个万头以上的生猪良繁养殖场,发展了8个1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大户,全县出栏生猪67万头,畜牧业总产值达11.5亿元。引进七环食品、天杰普华在工业集中区新建肉食品和饲料加工企业,集生猪良繁、规模养殖和肉食品、饲料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生猪产业链基本形成。水果产业稳步发展。夯实锦橙100号基地建设,妥善解决疫病,加强标准化管理。支持巨农实业公司投资建设水果标准化示范园和水果气调保鲜库,延伸产业链条。全年水果产量7000万公斤,产值1亿元。葛薯产业全面启动。引进北京荷田、重庆钰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规划落实了30个葛根种植基地乡镇,首批启动了12个乡镇57个村5600亩葛根种植,并做好了技术培训、种苗引进等相关准备工作。蚕桑产业逐步复苏。赛克斯公司租赁了27个乡镇茧站,巩固蚕桑基地,形成了栽桑、养蚕、缫丝产业链。在抓好四大产业的同时,深度开发劳务产业,全县输出劳务17.9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1.25亿元。
商贸旅游业日趋活跃。稳步实施商贸流通企业改革,稳妥化解商贸企业多年积淀的'资产债务、人员安置、养老保险等具体矛盾与困难。现代商贸流通快速发展,农资、粮食、水果、建材等物流中心基本形成。农村专合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市场布局和整体功能日趋完善。营造了以相如饭店为中心的黄金消费圈,商贸、服务、餐饮、住房消费持续升温。深入开展市场秩序整顿,实施药品食品放心工程,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完成间接出口783万美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零售总额9.7亿元,增长%。旅游产业稳步发展,总规通过专家评审,并启动了“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开发。
二、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招商引资破解资金“瓶颈”,大上项目,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面落实招商引资责任,积极创新招商方式,实行项目招商、以商招商、代理招商、回引招商、领导带队招商与小分队招商相结合,围绕工业支柱产业、农业特色产业等重点项目抓招商,北京荷田、四川七环、天杰普华、重庆钰峰等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企业落户xx工业集中区,拉动产业升位;外地餐饮业主、品牌服装、特色小吃等名店名品入驻xx,引领消费升级。全年共引进项目67个,到位资金7.3亿元,增长40%,其中引进工业项目27个,到位资金4.7亿元;农业产业化项目12个,到位资金1.5亿元。
四川核电站首选厂址落户xx。发扬“敢为人先,锲而不舍,无私奉献,共谋发展”的精神,以最开明的政策、最优良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争得四川一、二期总投资770亿元的核电站首选厂址落户xx,县域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积极论证、上报、争取了西部县级公路改造、农村卫生院建设、中小学危房改造等24个项目,落实补助资金7719万元。金溪航电枢纽工程全年完成投资亿元,淹没补偿工作进展较快;工业集中区一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征地、安置补偿工作进展顺利,已有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驻集中区;河舒――龙蚕油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车,南渠路xx段砂卵石铺筑全线完工,达成铁路复线改造、华(蓥)南(充)500kv输变电工程等重点建设正式启动。
政府工作汇报政府工作汇报篇六
为了贯彻上级关工委文件要求,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不断提升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关工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主题教育。
1.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关工委召开了学雷锋活动专题会议,对学雷锋活动做出了全面精心的安排和部署。要求学雷锋活动与德育活动相结合。以校内为主与校外活动相结合,实践雷锋精神。
2.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多姿多彩,相关征文也写得有声有色。各班级按计划纷纷召开了“雷锋精神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雷锋的生平,回顾雷锋精神。学校开展了“三要”(要以纯洁的微笑;要以高尚的情操;要以完美的人格)“三不要”(即向不文明语言说不;向不文明行为说不;向不文明习惯说不)活动。开展评比,争创文明小组、优秀班级。同学们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和积极性。学校关工委还组织学生以班为单位观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雷锋》影片,举行“弘扬雷锋精神,争做美德少年”主题演讲比赛。
3.学习活动成效显著。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同学们精神面貌有极大改观。各班涌现了很多学雷锋标兵。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将此项活动坚持不懈的做下去。
二、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1.预防青少年犯罪,人人有责。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多数停留在宣传、教育层面,帮教管控层面几乎处于放手状态,针对这一现状,我校充分做到“引”、“导”、“控”三步,把学校预防工作往纵深推进。宣传,即“引”,引领一种认知,引导一种氛围。利用多种渠道开展法制宣传,大力营造全校学生参与预防工作的氛围。广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教育,即“导”。学校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法制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在校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邀请法制教育报告队人员上法制课等。“控”,管控有力,切实提升预防工作实效。
2.网吧义务监督工作。
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的“五老”同志对于工作十分热心,在工作过程中,充。
分发挥默默无私奉献精神和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每周到网吧巡视3至4次,重点在周末时间到网吧巡视,还不时的在夜间对网吧进行突击检查,防止网吧接待未成年人上网和违规经营。
3家长学校活动常态化。
我校建校之初就制定并落实了家长学校制度,成立了班级家长学校、年级家长学校、家长理事会等机构,并制定学期学年计划,组织家长学校教案,利用集中培训、个别培训、校讯通联系等多种手段向家长传授教育孩子的方法,我校正在努力使这一活动常态化,以便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开展“五好”关工委创先争优活动。在市关工委和教育局关工委的关怀和指导下,我校关工委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齐心协力促进优良校风、班风的形成,从而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我校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1.领导重视,责任明确,领导班子建设好。
为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开展各项工作,我校专门成立了关工委工作领导小组,由刘亮校长担任主任,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班子分工明确,职责到人,协助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长期以来,学校始终把关工委工作当作党的重要工作来抓,每月召开一次有关关工委工作的会议,研究新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关心一下代工作的良好氛围。
2.多方联动,齐抓共管,“五老”作用发挥好。
学校关工委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六个平台”建设为基础,积极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合力,确保工作覆盖面广,工作措施扎实有效。发挥老同志的骨干作用,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学校关工委“五老”人员定期为我校学生开展教育活动。例如,邀请老教师关工委成员作“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讲座。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班主任将学生的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同时,领导也能采纳家长提出的一些建议,及时改进工作。寒暑假期间,发放家校联系书,共同确保学生安全。发挥好学生组织的基层作用。学校成立了校团委、学生会等学生团体,由学生来管理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强化平安建设。关工委配合学校做好“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成立学生“护校队”,确保校园秩序稳定,促进学校的平安建设。抓好宣传报道工作。利用校园广播及时报道学校关工委开展的各项工作;同时利用黑板报、手抄报和校园网进行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3.完善制度,管理规范,制度健全执行好。
学校关工委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总结,实现了规范化管理,保障了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建立了学习汇报制度。相关领导按时参加工作会议,遵照上级指示安排,科学制定工作计划重在贯彻落实。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工作管理水平。
学生组织的作用,坚持每天进行内务、仪容仪表、文明礼貌检查、评比;坚持每学期家校联系制度等活动,做到了活动有监督、有检查、有评比、有落实。
(2)活动内容创新求实。开展了以“提高自身素质、争做合格少先队员”为主题的队课培训;举办了“入团宣誓仪式”;开展了汇操等比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动态,及时进行引导和疏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我先行”活动,在全校掀起文明大行动的热潮,引导学生知礼向善,做文明的实践者;倡树新风,做文明的传播者;勇于劝导,做文明的捍卫者。并通过“小手拉大手,文明我先行”的文明传递方式,让文明大行动深入人心,让学生争做文明海南人,争创文明大环境,塑造海南国际旅游岛新形象。
(4)安全教育长抓不懈。学校党支部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工作,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学校关工委积极配合学校相关部门,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教育,充分利用课间操、校园广播进行安全教育,从交通安全到饮食安全、从消防安全到人身安全等方方面面进行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寒暑假期间是学生管理的薄弱环节,为保证学生在家的安全,采用了家校联系的方式,家长写出意见,学生返校时将家校联系书带回学校,使学校掌握学生在假期的基本情况,真正做到学生在家有人管,学生始终处于管理之中,从而杜绝学生在校外发生安全事故。通过努力,今年学校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5)长期开展法制教育。聘请钰华街派出所副所长王然为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给学生上法制教育课;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法制教育板报、手抄报比赛等。通过各种法制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牢固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一名知法、守法的社会公民。
4.积极探索与创新关工委工作。
(1)创新才能发展,才能有活力,学校关工委结合学校内涵发展,抓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尤其注重在抓特色教育,创品牌学校,在学校党委的重视支持下,关工委充分认识到教育要从起点抓起;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用体验教育的理念统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知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了全校学生对学习、生活、管理等方面的调研,开展了对单亲家庭学生的调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学生教育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关工委坚持与时俱进,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不断抓基层,抓落实,充分发挥“五老人员”的作用,加强我校的德育工作,丰富学校的德育活动。
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市关工委和教育局关工委的要求还有差距,今后我们将在上级关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再接再厉,奋发进取,将工作做得更细、更好,为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献上一份力量。
宝坻第八中学。
2012.11。
政府工作汇报政府工作汇报篇七
1、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共培训53人。
2、实施“短板攻坚工程”,化解矛盾纠纷4起。
3、组织马家庄村、北寨村、秋山村、良同村干部参加农村干部培训班。
4、收缴特殊党费3800元。
5、全乡赈灾捐款75274.1元。
6、按照县志办要求,编写了相关入志人物简介:《王三妮简介》和《张连友简介》。
二、综合治理工作。
1、认真落实“迎奥运、保平安、促发展”活动各项工作,解决在县挂号案件6起,另外两起正在解决中。
2、认真排查各村存在的矛盾隐患和不稳定因素,一经排查即由乡领导包案负责解决。
3、协助县纪检委调查秋山村村民反映该村财务一案。
三、计划生育工作。
迎接市县计划生育工作半年考核工作。
四、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1、投资500万元的河北李氏矿业有限公司完成安装调试设备,正在试生产。
2、投资1000万元的河北李氏矿业有限公司铁选厂项目正在建设。
3、投资1000万元的德利肉牛厂蚯蚓分厂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4、预计投资1000万元的青廉玻璃制品厂正在征地。
5、投资1000万元的瀚虹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正在建设。
6、预计投资3000万元的青廉化工园区环保建设项目正在规划。
7、预计投资50万元的良同村村西废弃排水沟整理项目正在跑办。
8、预计投资150万元的邳彤中草药协会中草药基地(北寨村)完成征地。
9、预计投资400万元、占地800亩的棉花种植基地完成征地。
10、预计投资1500万元的卫国养猪专业合作社(秋山村)项目开工建设。
11、投资30万元的马家庄至京卢线道路硬化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
五、其他。
1、开展并完成了农业污染源普查和畜牧业污染源普查。
2、完成全乡规模养猪场调查摸底工作。
3、完成全乡动物防疫工作。
1、对两新组织进行摸底。
2、建立了“短板攻坚工程”台帐,实施“短板工程”每周工作计划,并坚持进行周报。
3、完成搜集青廉王三妮新铸“恩惠鼎”第一手资料,并提交给县委宣传部。
二、综合治理工作。
1、开展“迎奥运、保平安、促发展”活动,目前正在进行第一阶段:排查隐患,解决问题。
2、认真排查各村存在的矛盾隐患和不稳定因素,现已成功解决2起,另外8起隐患问题由乡领导包案负责解决。
三、计划生育工作。
1、迎接市“民心工程”验收考核。
2、继续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
3、完成全乡独生子女奖金发放工作,共发放奖金1000元。
四、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1、投资500万元的河北李氏矿业有限公司完成安装调试设备,正在试生产。
2、投资1000万元的河北李氏矿业有限公司铁选厂项目正在建设。
3、投资1000万元的德利肉牛厂蚯蚓分厂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4、预计投资1000万元的青廉玻璃制品厂正在征地。
5、投资1000万元的瀚虹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正在建设。
6、预计投资3000万元的青廉化工园区环保建设项目正在规划。
7、预计投资50万元的良同村村西废弃排水沟整理项目已经立项。
8、预计投资150万元的邳彤中草药协会中草药基地(北寨村)完成征地。
9、预计投资400万元、占地800亩的棉花种植基地完成征地。
10、预计投资1500万元的卫国养猪专业合作社(秋山村)项目开工建设。
11、投资30万元的马家庄至京卢线道路硬化工程开工建设。
五、其他1、2008年民兵整组和兵役登记工作通过验收。
2、进行了民兵应急拉动点验。
3、完成粮食直补和综补发放,共发放补贴款853089.9元,其中直补117000.9元,综合补贴736089元。
1、按照南寨乡党委《关于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开展“大讨论活动,进入到整改阶段,全乡干部按要求进行了自查自纠,制定了整改方案。
2、建立健全乡政府工作人员请销假等制度,并迎接县委组织部和县人劳局检查组检查。
3、开展后进班子集中整顿“回头看”活动,并进行了书面汇报。
4、进行了“两新”组织摸底。
5、进行了基础组织建设调研,并完成调研报告。
二、综合治理工作。
1、认真贯彻县稳定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乡各村进行治安隐患大排查,共查出各种不稳定隐患36起,已解决32件,剩余4件正在解决。
2、集中力量排查火车站周边稳定隐患,安排专人负责。
3、成功调解青廉村变压器纠纷。
4、安排培训各村调解员。
三、计划生育工作。
1、开展全乡已婚育龄妇女普查工作,共服务3246人。
2、继续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
3、开展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工作,共免费服务1128人。
四、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1、投资500万元的河北李氏矿业有限公司完成安装调试设备,正在试生产。
2、投资1000万元的河北李氏矿业有限公司铁选厂项目开工建设。
3、投资1000万元的德利肉牛厂蚯蚓分厂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4、投资1000万元的青廉玻璃制品厂开始征地。
5、投资1000万元的瀚虹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开工建设。
6、预计投资3000万元的青廉化工园区环保建设项目正在规划。
五、其他。
1、开展2008年民兵整组和兵役登记工作,全乡共登记兵役217名。
2、植树节组织民兵到同下村植树1500余棵。
牛城乡关于。
灵政办【2008】7号和【2008】2号落实情况汇报。
1、牛城乡上半年生产总值增长15%。全部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1%。农民收入有实质性增长。2、5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已经完工的三个:石市冀力水泥厂技改;石市大坝水泥有限公司技改;牛城初级中学建设。1---6月总投资450万元。
3、初具规模的工业项目三个:牛城村东北部特色养殖小区;牛城村西南部特色养殖小区;西洼醋厂。1---6月共投资400万元。其中西洼醋厂已投入生产。4、5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裕宏食用菌责任有限公司西城南建设小区上半年投资80万元建10个温棚。
5、灌区建设。礠峪灌区古城段上半年投资50万元,正在建设中。
6、西洼旧村搬迁正在洽谈中。中王角旅游开发、牛城半岛生态观光园以及滹沱河湿地建设都在洽谈中。
7、深入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抓好乡道、街道硬化、村民活动中心和村“两室”建设。城西---南城东、中倾井---南倾井---新井线两条乡道和四个村3500米街道硬化;两个村活动中心和九个村“两室”开工建设。
8、在环境建设上,重点抓好美化、净化、亮化。乡政府所在地牛城村要按照“县城做美”的标准,建设高标准文明生态村;东王角第三批示范村完成达标验收;其余14个行政村主街道要达到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实现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10、羊毛加工业重点抓好产品细化分级,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已经加工成品2000吨,创产值4500万元。同时,通过扩大加工规模,转移剩余劳动力要1100余人。
11、关闭石粉厂13个;关停小灰厂1个、小煤厂2个;关闭小砖厂1个;整治木材厂2个。
12、积极推广秸秆还田,确保不堆积、不放火。推广修建沼气300个;改圈150处;改厕350座。
13、全乡对各村的植树、村务公开、动物防疫三项内容进行了检查评比。
14、截至6月25日已经拆违9300平方米。
15、截至到6月25日矛盾纠纷调处已经解决46个,结案率100%。
南寨乡人民政府。
关于落实灵政办【2008】7号和【2008】2号情况汇报。
1、投资500万元的河北李氏矿业有限公司完成安装调试设备,正在试生产。
正在规划中的:青廉化工园区环保建设项目(预计投资3000万元)、青廉玻璃制品厂(预计投资1000万元)、邳彤中草药协会中草药基地(预计投资150万元)。
2、植树节完成植树1500余棵。
3、完成粮食直补和综补发放,共发放补贴款853089.9元,其中直补117000.9元,综合补贴736089元。
4完成全乡独生子女奖金发放工作,共发放奖金1000元。
5、青廉村道路正在硬化,马家庄至京卢线道路硬化开工建设。
6、积极推广秸秆还田,麦收期间,专人死看死守,确保不堆积、不放火。
7、截至到6月25日矛盾纠纷调处已经解决7个,结案率87.5%。
政府工作汇报政府工作汇报篇八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参加大会的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5年,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中共xx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一手抓产业培育促进发展,一手抓解决群众疾苦促进和谐,圆满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全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一、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大力实施产业立县、产业兴县、产业富县战略,较好地实现了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和经济质量同步提升。2005年,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9.5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607万元,同比增长14.1%和28.9%。
工业支柱作用日益增强。坚持“集中精力抓产业,突出重点抓工业”的思路不动摇,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大力招商引资,加快技术进步,推动了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水电能源业增势强劲。马电公司与明光电力的合作成效明显,内部改革走向深入,企业利润成倍增长,税费达到3500万元;金电建设进展顺利,首台机组即将发电投产,成为工业经济强有力的增长点。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壮大。齐祥食品公司30万头生猪加工线改造顺利竣工,与重庆今普集团的合作正式签约;金华纺织、赛克斯、海峡丝绸、泰兴织布沉着应对国际市场冲击,抢抓机遇扩大生产,轻纺工业全面复苏;可口爽、绿源食品产销两旺;兴华药业gmp技改达标,成为川东北独家获得认证的兽药加工企业。机械冶金业不断提升。嘉宝公司国有股份竞卖成功,模具制造中心建成投产,新型车厢配件、摩托车系列产品远销重庆、河南;兴贵公司研发出铡草机等系列新品,国际国内市场份额不断增加;航星钢铁冶炼生产线技改顺利完成,生产能力大大提高;金坛、金鹰强强联合,环保扩能改造项目实施顺利。全县工业企业完成重点技改项目7个,总投资1.25亿元,企业实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22亿元,工业增加值6.28亿元,实现利润3345万元,入库税金4650万元,分别增长73.3%、59.9%、203.7%和31.7%。
农业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全年粮食总产量33.58万吨。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生猪产业快速壮大。巨农实业、四川七环、齐祥食品在河舒、周口、长梁等地建成了4个万头以上的生猪良繁养殖场,发展了8个1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大户,全县出栏生猪67万头,畜牧业总产值达11.5亿元。引进七环食品、天杰普华在工业集中区新建肉食品和饲料加工企业,集生猪良繁、规模养殖和肉食品、饲料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生猪产业链基本形成。水果产业稳步发展。夯实锦橙100号基地建设,妥善解决疫病,加强标准化管理。支持巨农实业公司投资建设水果标准化示范园和水果气调保鲜库,延伸产业链条。全年水果产量7000万公斤,产值1亿元。葛薯产业全面启动。引进北京荷田、重庆钰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规划落实了30个葛根种植基地乡镇,首批启动了12个乡镇57个村5600亩葛根种植,并做好了技术培训、种苗引进等相关准备工作。蚕桑产业逐步复苏。赛克斯公司租赁了27个乡镇茧站,巩固蚕桑基地,形成了栽桑、养蚕、缫丝产业链。在抓好四大产业的同时,深度开发劳务产业,全县输出劳务17.9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1.25亿元。
商贸旅游业日趋活跃。稳步实施商贸流通企业改革,稳妥化解商贸企业多年积淀的资产债务、人员安置、养老保险等具体矛盾与困难。现代商贸流通快速发展,农资、粮食、水果、建材等物流中心基本形成。农村专合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市场布局和整体功能日趋完善。营造了以相如饭店为中心的黄金消费圈,商贸、服务、餐饮、住房消费持续升温。深入开展市场秩序整顿,实施药品食品放心工程,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完成间接出口783万美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零售总额9.7亿元,增长%。旅游产业稳步发展,总规通过专家评审,并启动了“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开发。
二、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招商引资破解资金“瓶颈”,大上项目,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面落实招商引资责任,积极创新招商方式,实行项目招商、以商招商、代理招商、回引招商、领导带队招商与小分队招商相结合,围绕工业支柱产业、农业特色产业等重点项目抓招商,北京荷田、四川七环、天杰普华、重庆钰峰等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企业落户xx工业集中区,拉动产业升位;外地餐饮业主、品牌服装、特色小吃等名店名品入驻xx,引领消费升级。全年共引进项目67个,到位资金7.3亿元,增长40%,其中引进工业项目27个,到位资金4.7亿元;农业产业化项目12个,到位资金1.5亿元。
四川核电站首选厂址落户xx。发扬“敢为人先,锲而不舍,无私奉献,共谋发展”的精神,以最开明的政策、最优良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争得四川一、二期总投资770亿元的核电站首选厂址落户xx,县域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积极论证、上报、争取了西部县级公路改造、农村卫生院建设、中小学危房改造等24个项目,落实补助资金7719万元。金溪航电枢纽工程全年完成投资亿元,淹没补偿工作进展较快;工业集中区一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征地、安置补偿工作进展顺利,已有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驻集中区;河舒――龙蚕油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车,南渠路xx段砂卵石铺筑全线完工,达成铁路复线改造、华(蓥)南(充)500kv输变电工程等重点建设正式启动。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抚琴小区、紫苑小区建设快速推进,疾控中心、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公益项目建设进度较快,嘉陵路路面整治工程全面完成,城区新建公厕8座;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徐家、罗家等20个省级重点小集镇建设成效明显,城市化水平提升2个百分点。完成了市政府挂牌企业的污染治理和木桥河治理年度任务;城市管理不断加强,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成果持续巩固;投入300多万元,开展了县乡道路整治“大会战”;新建、改扩建村道公路公里;整治病险水库10座;建成6个场镇集中供水站,解决了1.4万人的饮水困难。新建13个扶贫新村,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把满足群众愿望作为行政第一追求,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200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48元,增长%和8.7%,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助民解困取得实效。把解民困作为构建和谐xx的重要举措,落实保障措施,建立特困群众低保制度,将城乡8004户特困家庭和600户失地农民全部纳入低保,全年共发低保金684万元,帮助山区群众完成红层找水打井6478口,切实解决群众生活难问题。建设经济适用住房8000平方米,对受灾群众建房实行每户元的定额补贴,切实解决群众住房难问题。全面启动就业再就业工程,全县216户“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就业零突破,全县新增就业和再就业人次;加强了再就业培训工作,建立了农民工培训制度,实施“十万农民培训工程”,培训城乡劳动力5.75万人,切实解决群众就业难问题。加快乡镇卫生院和医疗站点建设,建立特困家庭医保制度,率先在全市将城乡3000户特困家庭纳入医保,切实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建立扶贫助学制度,设立“圆梦助学基金”,发动社会捐助,资助贫困大学生199人;全面兑现义务教育贫困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名中小学生免交书费、学杂费万元,切实解决入学难问题。投资万元,新建村道公路公里,改扩建村道公路公里,切实解决部分群众行路难问题。涌现出了中坝新村和下河街社区先进典型社会事业再上台阶。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完成科技兴工、兴农项目个,科技成果转化率逐步提高。教育“双基”成果进一步巩固,中小学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教育质量得到提高。高中教育快速发展,入学率达到%。巨龙职中被评为省级重点职业中学。民办教育、成人教育持续发展。改造中小学危房16.94万平方米,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投资154万元,加强了村广播站和社区、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固定电话、有线电视村通率达到90.09%,信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快速推进,强化了禽流感等重大疫情的防控工作。计生工作继续加强,全面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扶助政策,全县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完成了经济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修志工作进展顺利。国防建设、民兵预备役工作进一步加强。
审计、人事、物价、气象、农机、档案、侨务、宗教、无线电管理、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两抢一盗”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维护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改进信访工作,主动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修订完善了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妥善处置了各类群体性和突发性事件。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强化隐患整治,加大监管力度,全县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明显减少。
四、民主法制与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齐抓,加快民主与依法治县、依法行政进程,倡导文明社会新风尚,开创了政通人和新局面。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598个村的村委会、25个社区居委会全部实行了“公推直选”。全面推进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加强基层民主监督与管理,对村干部每半年和年终实行述职评议,强化了群众监督作用。全面推行村务、财务公开,提高了群众的满意率和信任度。加强了《行政许可法》、《村委会组织法》、《村民自治章程》等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力度,圆满完成了“四五”普法任务,干部群众的知法、守法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得到加强,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提高。
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方针,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化载体建设,建立“xx爱心助学网”,创建文明单位15个,建成农村“万村书库”图书室76个。开展了行风评比和群众“满意单位”和“十星级农户”创建活动,政风、行风、民风进一步好转,全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扎实推进“三深入、三落实”和“三满意”活动,努力构建人民满意工程。加强廉政建设,完善了工程招投标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加大了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和完善了行政许可制度,全面清理行政审批项目,规范政府行政审批行为,注重发挥行政服务中心作用,集中办理的许可项目个。进一步健全了人大审议、政协评议、群众监督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114件,政协委员提案、建议、意见147件,满意率均在90%以上。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xx坚持在奋进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谋求跨越,在跨越中凝聚人心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抢抓宏观调控机遇的结果;是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的结果;是我们创新体制,完善机制,实施产业兴县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级干部、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向驻县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关心支持xx建设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效,为“十五”计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顾“十五”工作,我们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面对入世后的巨大压力和挑战,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事故,不畏艰难,沉着应战,敢闯敢干,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目标,把改革开放作为第一动力,把满足群众愿望作为第一追求,较好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过去五年,是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经济质量同步提升的'五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是的倍,年均增幅15.9%;三次产业结构由20的46.7:23.9:29.4,调整为35.3:35.5:29.2。过去五年是改革取得大突破、招商取得大成效的五年。“四个百分之百”的改革举措和外地客商资本的投入,一举盘活存量资产亿元,使户工商企业起死回升,各待岗、下岗职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特别是近三年来,县委、县政府以招商引资破解投入与发展“瓶颈”,引进项目个,资金亿元,分别是前十年总和的倍和倍,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过去五年是xx项目建设最多、投入力度最大的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57亿元,是“九五”投资总额的3.45倍。过去五年是城乡面貌明显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五年。交通、通信村通率达到%,有线电视村通率达到%,农网改造全面完成,城乡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不断加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创建成功,城市形象大步提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2000年的1.4倍和1.61倍,养老、就医、就业等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方面,传统农业比重偏大,农业产业化进展不够快,土地产出率不够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门路不够广,就业服务机制有待创新,就业观念亟待引导和转变;农业抗风险能力、集约化经营水平、组织化程度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民增收办法不多、途径不广。工业方面,结构矛盾和体制障碍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主导产业层次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企业较少,缺乏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经营者投资扩张意识较弱,规模企业较少;三产方面,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不快,专业市场集聚度不高,旅游资源开发滞后。社会稳定方面,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少数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热点、难点等问题引发的上访现象时有发生。机关作风方面,政府职能转变需进一步加快,行政效率、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还有差距。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十一五”奋斗目标。
“十一五”是本世纪头二十年中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开创经济社会建设的新局面,奋力推进xx新一轮新发展新跨越。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根本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工业立支柱,农业兴产业,三产上台阶,城市升形象,党建出成果”的发展思路,构筑“一城三线四区”区域经济布局,打造四川集水电和核电于一体的电力能源基地、西南优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川东北都市休闲渡假胜地,建设嘉陵江中游绿色生态屏障,促进全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59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4%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良性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建成工业经济强县、特色农业大县、商贸旅游旺县、民营经济新县、绿色生态靓县和财税收入富县。
政府工作汇报政府工作汇报篇九
陈常委一行深入梅仙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我们倍受鼓舞和鞭策。谨此,我代表梅仙镇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表示由衷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下面,向陈常委一行简要汇报我镇工作情况。
一、2005年工作情况。
梅仙镇位于尤溪县东北部,距县城15公里、京福高速公路8公里,辖2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3471个,其中农业人口29247人,土地总面积23392亩,其中耕地面积23392亩。过去的一年,我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真抓实干,奋力争先,取得了三个文明建设的新成果,在市、县年度考核中取得了三项第一名、两项第二名、三项第三名(县乡镇年度工作总评完成责任目标显著单位;市重点乡镇工业发展竞赛一等奖;县工业竞赛活动第一名;县“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竞赛活动乡镇项目工作一等奖;乡镇财政工作第二名;县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三等奖;县乡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三等奖;金丰铅冶炼项目获得县级重点项目工作续建项目第三名)。主要表现在: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全年共完成工业投资2.5亿元,比上年增加1.75亿元,比增338.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9亿元,比上年增加1.63亿元,同比增长228.9,工业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增长势头。投资4800万元的沈龙电站、投资1.27亿元的金丰铅冶炼有限公司、投资1亿港币的华港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均按序时进度竣工或推进。
农业经济亮点不少。科技兴农取得新突破,下保再生稻再生季单产实现亩产587.6公斤,刷新世界纪录。梅仙脐橙合作社入社农户从8户发展到126户,2005年销售脐橙鲜果80万斤,总收入200多万元,实现利润160多万元,二次返利分红56万多元,为社员增加收入近20万元;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建设取得进展,目前已完成经通、玉石、乾美等村“猪-沼-果”生态模式百亩示范片建设。
项目工作成果喜人。抓住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和梅仙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100个,全省3个)的契机,多渠道向外推介和宣传梅仙,利用中介招商、借台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扩大招商成效,在借助外力加快发展上不断取得突破。全年共实施“三个一”项目18个。其中总投资1亿港元的华港电源项目是全县引进外资项目的一大突破。总投资6亿元的10万吨锌冶炼项目于今年2月11日签约,将落户梅仙。
财政收入再创新高。呈现近年来的最好态势,镇级财政收入完成794.45万元,比上年增长130万元,村财收入446万元,人均纯收入3611元,同时加强“人、车、费、话”管理节省开支35万元,偿还债务275万元。
社会事业协调推进。村镇建设稳步推进,镇区管理逐步规范,逐步改变了镇区“脏、乱、差”的现象。文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投资50多万元的坪寨小学宿舍楼已建成投入使用;合理调整小学布局,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加大倒排岩风景区开发力度,目前正积极申报省级森林公园。认真做好低保工作,全镇1548名低保人员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加大人饮工程建设力度,投入20多万元,完成蕉坑、小蕉、玉石、丁地、东坪等5个村的人饮工程。强力推进农村路网建设,已硬化路面105公里,硬化率达80,交通环境进一步改善。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镇各项事业取得一定进步,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比较低,城镇化进展不快,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仍然较多;工业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不容乐观,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特别是软环境不够宽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不够等等。这些问题都要在今年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二、今年工作主要打算。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镇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本镇实际,紧紧围绕“做大工业,突破农业,开发资源,发展特色,带动整体,增加总量”发展思路,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总的目标是: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5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工业总产值5亿元,比上年增长48%;农业总产值2.2亿元,比上年增长4.3%;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镇财税收入41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村财收入469万元,比上年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3900元,比上年增长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为确保这些目标顺利实现,我们具体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巩固优势,提升工业主导地位。
1、坚持项目带动。一是到位落实“三个一”项目工作机制,确保全面完成项目工作任务。二是突出抓好两个亿元重点项目,确保华港电源、金丰铅冶炼两大项目建设按序时进度推进,并为10万吨锌冶炼项目落户创造良好环境。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招商活动,争取引进1—3个大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
2、
政府工作汇报政府工作汇报篇十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际市场波动、宏观政策调整等复杂形势,面对生产要素匮乏、自然灾害侵袭等诸多考验,在中共xx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县人民,深入实施省委“两创”总战略,围绕市委构建生态文明主题,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改革创新不松劲,保障民生不懈怠,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过去的五年,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大关,达到107.8亿元,年均增长14%,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大关,达到10.1亿元,年均增长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亿大关,达到5.1亿元,年均增长1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1.9亿元,是2005年的1.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2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78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64.9%和77.7%。全面完成“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预计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0%以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削减17.21%和17.75%,“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过去的五年,是三次产业协调并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五年。粮食生产保持稳定,中心粮库建成使用。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快速发展,产业化体系不断健全,新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家、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85家,农业总产值达10.7亿元,年均增长5%。工业总产值连续突破100亿、200亿大关,达到281.2亿元,比2005年增加2.2倍,位居全市第一。工业园区开发加快推进,集聚效应更加突显。缙云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产业、永武缙五金产业列入全省21个首批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选商引资成效显著,重点企业迅速壮大。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品牌建设卓有成效。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自营出口年均增长33.3%。仙都景区开发加快推进,公祭轩辕黄帝大典成功升格为市级,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旅游总收入达20.1亿元,比2005年增加3.3倍,成功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的五年。我们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共争取扩大内需中央投资和省公共建设投资补助资金4.5亿元,位居全市首位。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8倍。投入城市建设资金8.2亿元,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共创建示范村10个、环境整治村255个,实施旧村改造55个,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近2万户,山塘水库除险加固114座。基本完成农村通村公路和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公路通达率和通畅率实现“双百”目标,35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完成235个村的新农村电气化改造,成为全市首个省级新农村电气化县。投入资金930万元,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38处。基本完成滩坑水库移民安置任务。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五年。我们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全县80.2%的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实现增收脱贫。积极引导偏远山区农民下山脱贫和整村搬迁,实现农民异地转移2297户6893人。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率先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6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每月领到60元基础养老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成立县慈善总会和红十字会,社会化救助体系更加健全。五年来,县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达3.9亿元、社会救助资金达7000万元。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全部化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负债,全面落实农村中小学校教师津补贴,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民工子女借读费和中等职业学校困难家庭学生学费,成功创建省级教育强县。扎实开展省级卫生强县、省级文化先进县创建活动。有线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和“村村响”。重大疫病得到有效防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扎实有效。“平安缙云”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人口和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侨台、外事、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审计、司法、统计、气象、档案、方志、人防、双拥、人民武装等工作取得新的进步。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发展活力不断迸发的五年。顺利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乡镇总数从24个缩减到16个。积极对接扩权强县改革,省市下放的各项审批事项得到有效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招投标服务平台向乡镇延伸。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基本实现乡镇零负债。启动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率先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和政策性农房保险试点。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全面实施。扎实开展土地整理和“百万”造地保障工程,建成标准农田9.2万亩,新增耕地5.2万亩,调剂各类指标3.6万亩,回笼资金14.7亿元。金融组织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向农村延伸。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1.6亿元,受益农户达2680户。过去的五年,是民主法制得到加强,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的五年。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完成“五五”普法教育。全面贯彻监督法,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民主党派及工商联、人民团体的社会监督,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完善县政府领导领衔办理制度,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46件、政协委员提案653件。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严肃查处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加大企业帮扶解困力度,共解决挂牌督办难题292个。
过去的一年,我们积极把握经济回暖向好机遇,不断强化“五个一”理念,扎实开展“三年活动”,大力推进“五大发展”,全面完xx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一年来,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切实抓好项目建设。积极做好省市“十二五”重大项目对接,组织开展重点项目“百日攻坚”行动,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7亿元,同比增长21.8%,增速创2003年以来新高,总量位居全市第二。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缙云段、农民异地转移舒洪安置小区一期、商检大楼、110千伏雁门变、好溪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准备项目――42省道坝区段临时改线等工程顺利开工。42省道壶镇至早宅段改建、仙都中学(暂名)、农机培训学校迁建、220千伏白峰变等工程加快推进。42省道及平黄公路仙都景区段改线工程建成试通车,缙云中学宿舍楼、新碧初中一期顺利建成。二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启动两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9130亩。出台油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缙云麻鸭”通过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现场鉴定,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工业园区列入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一心三片区”建设规划。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列入省计划并全面启动建设。出台工业投资项目管理实施意见,工业项目新增用地管理更加规范。缙云灯管成立了全市首个行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创建为全市首个省级行业区域名牌。研究制订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扎实开展汽车下乡、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全面完成“十小”行业三年整规任务。完成黄帝南巡大型群雕、仙都影视博物馆等工程建设,成功举办中国·仙都公祭轩辕黄帝大典暨中国第三届黄帝文化学术研讨会。三是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壶镇镇列入全省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成立新区建设工作指挥部,妥善解决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加快42省道与330国道连接线等一批重点项目前期。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全面启动行政村规模调整,行政村总数从644个调整为253个,总数减少率达60.7%。积极推进农村“135”工程和村庄整治工程,启动建设中心村18个,创建生态文明村90个,完成村庄整治55个。四是积极破解要素制约。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率先在全省获批实施。争取到省里追加用地指标1796亩,全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达2348亩。清查转而未供土地4395亩。认真做好工业园区土地征收政策处理,基本完成土地征收历史遗留问题清理,完成1500多亩工业用地的征收报批,为下步开发建设打下了扎实基础。完成新区南区块拆迁范围的调查摸底和拆迁安置地块选址工作。认真梳理壶镇土地征迁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完成好溪水利枢纽工程潜明水库规模论证、水资源论证等25个专题报告,完成库区实物调查和移民安置区块选址工作。新组建两个国有融资平台,率先推出金融新产品“缙云通宝”,成立欣禾农村资金互助社,创建缙云杭银村镇银行。五是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和考核奖惩机制,顺利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新建溪新碧段生态防洪堤一期工程开工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试运行。建成乡镇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2个,成功创建全国生态乡镇1个。六是努力做好民生保障。“十大民生工程”各项任务按期完成。799名失业和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达12.6万人。低保边缘户家庭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来料加工队伍扩大到4.4万人,年发放加工费达2.1亿元。成功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xx县。婺剧《古村戏韵》获得全国大奖,成功承办省首届体育大会部分赛事,实现省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启动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抓好学前教育资源整合。成功组建两个教育集团。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切实抓好校园安保工作,全县公办学校和省三级以上幼儿园全部配备了安保设施和人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平安缙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安保任务圆满完成。各位代表,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有效化解了各类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有力处置了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破坏,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各项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xx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历届政府班子打下良好基础以及老领导、老干部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众志成城、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缙部队官兵、省市驻缙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缙云建设发展的县内外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过去五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要办好缙云的事情,必须着眼欠发达这一最大的县情,始终坚持用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必须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推动产业提质扩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科学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让缙云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创新,切实激发活力,增添动力,凝聚合力。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经济总量还不大,产业结构还不优,转型升级的任务还很艰巨;财政实力还不强,地方可用财力还太少;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住房等问题有待更好的解决;土地、资金、电力、人才、环境容量等生产要素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有待加快破解;少数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执行意识、廉政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所有这些问题,我们都将高度重视,积极面对,努力解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缙云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期。未来五年,宏观经济形势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转型发展成为最重要的阶段性特征,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革新意识和发展意识,在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转换中坚定信心,奋发有为,争取主动,努力开创缙云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按照省委“八八战略”、“两创”总战略和市委“三市并举”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富民强县、幸福家园”为总目标,实施“生态富民、工业强县”战略,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推进城乡统筹、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全面落实“五个一”工作理念,全力推进“五个一百”工程,全速推动“五大发展”,力争实现撤县建市,建成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为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今后五年,我县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完成“六项倍增”行动计划,实现“一城四县”联创,全力打造“一极四区”,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致力富民强县,建设幸福家园。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更加雄厚。到2015年,“六项倍增”行动计划全面完成,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7740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356元;工业总产值达到700亿元,在全市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旅游总收入达到60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8亿元。
——城乡发展更加协调。新型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县域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副中心城市初步成型,城镇化水平提高到55%。“经营乡村”行动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和公共服务配套功能更加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2亿元,年均增长15%,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社会发展更加和谐。全面完成省级教育现代化达标县、卫生强县、文化先进县创建,在全市率先“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五年新增就业岗位9000个,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更加繁荣,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更加宜人。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设施更加完善,完成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达到上级下达的任务要求。
——改革开放更加深入。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向纵深推进。区域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招商引资成效更加显著,外向型经济迈上新台阶,基本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为实现上述目标,《纲要(草案)》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这里从六个方面作重点报告。
(一)切实抓好“五个一百”工程,努力在项目投资上实现新突破“十二五”时期,我们将切实抓好百个城乡一体化项目,加快构建起布局合理、结构优良、设施先进、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体系。大力实施百个工业招商和技改项目,推动工业存量调整、增量优化、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努力建设百个旅游生态环保项目,使缙云的山水优势变成旅游优势、经济发展优势、农民增收致富优势。全面落实百个惠民行动项目,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积极推进百个重大项目前期,努力为缙云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重点打造四大综合网:
一是打造综合交通网。完成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缙云段工程,上马建设七里火车站,争取建设金台铁路缙云段,尽快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快速轨道交通网。完成42省道壶镇至早宅段、42省道潜陈至壶镇段、330国道莲都至缙云段、330国道缙云至永康段、岩沿至西岸公路等改建工程;加快推进一批景区联网、乡际联网、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努力构建“四纵四横一绕十连”的公路网格局。
二是构建综合能源网。扎实推进500千伏输变电项目前期,新建、扩建220千伏变电所2座、110千伏变电所4座,全力打造适度超前、供电可靠的电力网架。积极推进电力调度大楼等项目建设。争取开工建设大洋山、括苍山风力发电项目。完成金丽温天然气干管缙云段、城市燃气管网工程建设。争取开工建设成品油输油管线工程。继续做好缙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
三是建设综合信息网。加快“数字缙云”建设,实施宽带接入网和ip骨干网扩容工程,建设以光缆为主的骨干传输网,推进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搭建园区信息化、景区数字化、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平台,深化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城管”建设,不断完善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
四是发展综合水利网。重点抓好好溪水利枢纽及灌区工程、中央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农田水利改造工程建设,继续抓好“千库保安”、“强塘固房”、“万里清水河道”等工程,切实增强全县防洪、防涝、防旱能力。完善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后管护机制,努力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二)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在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新进展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面推进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缙云片区开发,实施“东拓、南延、西扩”战略,把发展空间拓展到15平方公里,努力开拓50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结合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抓好壶镇产业转型提升区建设,加快形成10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框架。到2015年,两大区块实现工业总产值600亿元以上。实施工业转型升级“124”行动计划,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切实抓好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工业投资100亿元以上。加大重点企业培育力度,力争培育产值超50亿元企业2家、超百亿元1家,争取上市2家。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措施,完成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整合项目资金,认真抓好两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3个以上、特色精品园6个以上。实施农业发展“586”行动计划,着力提升畜禽、茶叶、蚕桑、果蔬、油茶五大特色主导产业。按照“接二产、连三产”思路,引导工商资本投向农业领域,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深入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工程”,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建成一批农业科研教育、生产示范、休闲观光、种苗繁育基地。
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牢固树立“全县大景区”理念,把缙云良好的生态资源、优美的田园风光、厚重的人文底蕴与旅游开发充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继续抓好“一二三”工程,积极争创仙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以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咨询、设计策划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商业流通网络,积极发展中介服务、家政服务、体育健身、文化教育等生活性服务业。
(三)不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努力在统筹协调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切实抓好中心城市开发。围绕构建中等城市和撤县建市目标,以建设山水名城、生态新城为导向,凸显山水优势,积极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全面实施县域总体规划,按照“北跃西扩、南延东优、中兴外联”战略,大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密切“三区联动”,积极促进“新老协调”,有序推进七里、东渡等区块组团发展,抓好一批市政设施、公共服务、供排水、燃气管网项目建设,促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
加大中心镇培育力度。以建设特色机械装备城、生态文化名城、台金丽三市交汇新xx市为功能定位,大力推进壶镇镇小城市培育试点建设,加快壶镇由“镇”向“城”跨越,努力把壶镇打造成产业定位清晰、经济繁荣发达、服务功能完备、体制机制灵活、有效辐射周边的县域副中心城市。认真抓好其他建制镇发展,积极打造魅力乡镇,努力把其他乡镇发展成连接城乡、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战略节点。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牢固树立“经营乡村”理念,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大中心村培育力度,科学做好规划布局,实现布局合理化。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加速壮大特色产业,促进产业规模化。鼓励农民下山脱贫、整村搬迁,推动人口集聚化。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设施配套化。加强农村环境整治,不断美化农村环境,促进环境生态化。突出抓好乡村旅游、农业观光、来料加工、农家乐等非农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渠道多样化。
(四)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构建新优势科学确定主体功能定位。综合考虑全县各地自然条件、发展现状、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结合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目标,科学划分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逐步形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
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开展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活动,加大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确保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强化农村垃圾清理。积极开展“森林缙云”建设,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
大力发展循环低碳经济。研究制订循环经济发展意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产业体系。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建设和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着力培育一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绿色企业。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全力抓好节能减排工作。鼓励合同能源管理,支持节能技术改造。严格排污许可管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完善污染治理设施,统筹推进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减排工作。健全节能减排责任落实、目标考核、监测管理体系,推动节能减排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
(五)继续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努力在竞争优势培育上增添新活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抓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原则,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积极推进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探索建立森林异地代保、碳排放权、林业碳汇等机制。大力推进城市管理建设体制改革,加快统筹农村产权制度、城乡户籍制度、农村社会管理制度等配套改革。探索建立土地和农村宅基地依法有偿流转机制。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创新金融服务体制,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做好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建立科技研发创新风险投资机制,逐步增加科技经费投入,力争科研试验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5%。抓好省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密切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制订出台人才培育、引进、管理、保障等一揽子政策,努力吸引更多人才来到缙云、留在缙云、服务缙云。
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坚持大视野、大开放、大融合理念,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海西经济区和浙中城市群,加快基础设施对接,深化产业合作,承接产业和要素转移,推动借力发展和错位发展。扎实开展“山海协作”工程。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外贸产品结构,鼓励创建出口品牌,积极培育以技术、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
(六)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努力在民生保障上取得新成效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施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工程,推动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标准。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合理优化学校布局,科学配置教育资源,稳步推进集团化办学。坚持“高质量、轻负担”的办学方向,深入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大力发展卫生文体事业。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县级医院改革。完xx县人民医院迁建。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快完善城乡文体基础设施。着力打造黄帝、婺剧、石头、影视、耕读五大特色文化品牌。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进一步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发展新闻传媒事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顺应社会管理转型需求,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断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畅通群众信访渠道,有效解决疑难信访问题。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大调解工作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积极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安全生产,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际市场波动、宏观政策调整等复杂形势,面对生产要素匮乏、自然灾害侵袭等诸多考验,在中共xx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县人民,深入实施省委“两创”总战略,围绕市委构建生态文明主题,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改革创新不松劲,保障民生不懈怠,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过去的五年,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大关,达到107.8亿元,年均增长14%,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大关,达到10.1亿元,年均增长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亿大关,达到5.1亿元,年均增长1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1.9亿元,是2005年的1.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2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78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64.9%和77.7%。全面完成“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预计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0%以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削减17.21%和17.75%,“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
过去的五年,是三次产业协调并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五年。粮食生产保持稳定,中心粮库建成使用。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快速发展,产业化体系不断健全,新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家、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85家,农业总产值达10.7亿元,年均增长5%。工业总产值连续突破100亿、200亿大关,达到281.2亿元,比2005年增加2.2倍,位居全市第一。工业园区开发加快推进,集聚效应更加突显。缙云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产业、永武缙五金产业列入全省21个首批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选商引资成效显著,重点企业迅速壮大。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品牌建设卓有成效。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自营出口年均增长33.3%。仙都景区开发加快推进,公祭轩辕黄帝大典成功升格为市级,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旅游总收入达20.1亿元,比2005年增加3.3倍,成功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的五年。我们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共争取扩大内需中央投资和省公共建设投资补助资金4.5亿元,位居全市首位。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8倍。投入城市建设资金8.2亿元,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共创建示范村10个、环境整治村255个,实施旧村改造55个,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近2万户,山塘水库除险加固114座。基本完成农村通村公路和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公路通达率和通畅率实现“双百”目标,35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完成235个村的新农村电气化改造,成为全市首个省级新农村电气化县。投入资金930万元,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38处。基本完成滩坑水库移民安置任务。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五年。我们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全县80.2%的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实现增收脱贫。积极引导偏远山区农民下山脱贫和整村搬迁,实现农民异地转移2297户6893人。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率先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6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每月领到60元基础养老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成立县慈善总会和红十字会,社会化救助体系更加健全。五年来,县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达3.9亿元、社会救助资金达7000万元。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全部化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负债,全面落实农村中小学校教师津补贴,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民工子女借读费和中等职业学校困难家庭学生学费,成功创建省级教育强县。扎实开展省级卫生强县、省级文化先进县创建活动。有线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和“村村响”。重大疫病得到有效防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扎实有效。“平安缙云”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人口和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侨台、外事、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审计、司法、统计、气象、档案、方志、人防、双拥、人民武装等工作取得新的进步。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发展活力不断迸发的五年。顺利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乡镇总数从24个缩减到16个。积极对接扩权强县改革,省市下放的各项审批事项得到有效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招投标服务平台向乡镇延伸。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基本实现乡镇零负债。启动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率先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和政策性农房保险试点。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全面实施。扎实开展土地整理和“百万”造地保障工程,建成标准农田9.2万亩,新增耕地5.2万亩,调剂各类指标3.6万亩,回笼资金14.7亿元。金融组织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向农村延伸。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1.6亿元,受益农户达2680户。过去的五年,是民主法制得到加强,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的五年。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完成“五五”普法教育。全面贯彻监督法,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民主党派及工商联、人民团体的社会监督,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完善县政府领导领衔办理制度,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46件、政协委员提案653件。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严肃查处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加大企业帮扶解困力度,共解决挂牌督办难题292个。
过去的一年,我们积极把握经济回暖向好机遇,不断强化“五个一”理念,扎实开展“三年活动”,大力推进“五大发展”,全面完xx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一年来,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切实抓好项目建设。积极做好省市“十二五”重大项目对接,组织开展重点项目“百日攻坚”行动,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7亿元,同比增长21.8%,增速创2003年以来新高,总量位居全市第二。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缙云段、农民异地转移舒洪安置小区一期、商检大楼、110千伏雁门变、好溪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准备项目――42省道坝区段临时改线等工程顺利开工。42省道壶镇至早宅段改建、仙都中学(暂名)、农机培训学校迁建、220千伏白峰变等工程加快推进。42省道及平黄公路仙都景区段改线工程建成试通车,缙云中学宿舍楼、新碧初中一期顺利建成。二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启动两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9130亩。出台油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缙云麻鸭”通过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现场鉴定,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工业园区列入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一心三片区”建设规划。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列入省计划并全面启动建设。出台工业投资项目管理实施意见,工业项目新增用地管理更加规范。缙云灯管成立了全市首个行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创建为全市首个省级行业区域名牌。研究制订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扎实开展汽车下乡、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全面完成“十小”行业三年整规任务。完成黄帝南巡大型群雕、仙都影视博物馆等工程建设,成功举办中国·仙都公祭轩辕黄帝大典暨中国第三届黄帝文化学术研讨会。三是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壶镇镇列入全省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成立新区建设工作指挥部,妥善解决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加快42省道与330国道连接线等一批重点项目前期。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全面启动行政村规模调整,行政村总数从644个调整为253个,总数减少率达60.7%。积极推进农村“135”工程和村庄整治工程,启动建设中心村18个,创建生态文明村90个,完成村庄整治55个。四是积极破解要素制约。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率先在全省获批实施。争取到省里追加用地指标1796亩,全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达2348亩。清查转而未供土地4395亩。认真做好工业园区土地征收政策处理,基本完成土地征收历史遗留问题清理,完成1500多亩工业用地的征收报批,为下步开发建设打下了扎实基础。完成新区南区块拆迁范围的调查摸底和拆迁安置地块选址工作。认真梳理壶镇土地征迁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完成好溪水利枢纽工程潜明水库规模论证、水资源论证等25个专题报告,完成库区实物调查和移民安置区块选址工作。新组建两个国有融资平台,率先推出金融新产品“缙云通宝”,成立欣禾农村资金互助社,创建缙云杭银村镇银行。五是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和考核奖惩机制,顺利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新建溪新碧段生态防洪堤一期工程开工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试运行。建成乡镇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2个,成功创建全国生态乡镇1个。六是努力做好民生保障。“十大民生工程”各项任务按期完成。799名失业和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达12.6万人。低保边缘户家庭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来料加工队伍扩大到4.4万人,年发放加工费达2.1亿元。成功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xx县。婺剧《古村戏韵》获得全国大奖,成功承办省首届体育大会部分赛事,实现省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启动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抓好学前教育资源整合。成功组建两个教育集团。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切实抓好校园安保工作,全县公办学校和省三级以上幼儿园全部配备了安保设施和人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平安缙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安保任务圆满完成。各位代表,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有效化解了各类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有力处置了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破坏,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各项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xx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历届政府班子打下良好基础以及老领导、老干部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众志成城、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缙部队官兵、省市驻缙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缙云建设发展的县内外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过去五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要办好缙云的事情,必须着眼欠发达这一最大的县情,始终坚持用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必须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推动产业提质扩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科学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让缙云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创新,切实激发活力,增添动力,凝聚合力。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经济总量还不大,产业结构还不优,转型升级的任务还很艰巨;财政实力还不强,地方可用财力还太少;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住房等问题有待更好的解决;土地、资金、电力、人才、环境容量等生产要素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有待加快破解;少数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执行意识、廉政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所有这些问题,我们都将高度重视,积极面对,努力解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缙云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期。未来五年,宏观经济形势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转型发展成为最重要的阶段性特征,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革新意识和发展意识,在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转换中坚定信心,奋发有为,争取主动,努力开创缙云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按照省委“八八战略”、“两创”总战略和市委“三市并举”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富民强县、幸福家园”为总目标,实施“生态富民、工业强县”战略,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推进城乡统筹、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全面落实“五个一”工作理念,全力推进“五个一百”工程,全速推动“五大发展”,力争实现撤县建市,建成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为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今后五年,我县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完成“六项倍增”行动计划,实现“一城四县”联创,全力打造“一极四区”,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致力富民强县,建设幸福家园。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更加雄厚。到2015年,“六项倍增”行动计划全面完成,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7740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356元;工业总产值达到700亿元,在全市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旅游总收入达到60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8亿元。
——城乡发展更加协调。新型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县域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副中心城市初步成型,城镇化水平提高到55%。“经营乡村”行动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和公共服务配套功能更加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2亿元,年均增长15%,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社会发展更加和谐。全面完成省级教育现代化达标县、卫生强县、文化先进县创建,在全市率先“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五年新增就业岗位9000个,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更加繁荣,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更加宜人。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设施更加完善,完成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达到上级下达的任务要求。
——改革开放更加深入。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向纵深推进。区域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招商引资成效更加显著,外向型经济迈上新台阶,基本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为实现上述目标,《纲要(草案)》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这里从六个方面作重点报告。
(一)切实抓好“五个一百”工程,努力在项目投资上实现新突破“十二五”时期,我们将切实抓好百个城乡一体化项目,加快构建起布局合理、结构优良、设施先进、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体系。大力实施百个工业招商和技改项目,推动工业存量调整、增量优化、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努力建设百个旅游生态环保项目,使缙云的山水优势变成旅游优势、经济发展优势、农民增收致富优势。全面落实百个惠民行动项目,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积极推进百个重大项目前期,努力为缙云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重点打造四大综合网:
一是打造综合交通网。完成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缙云段工程,上马建设七里火车站,争取建设金台铁路缙云段,尽快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快速轨道交通网。完成42省道壶镇至早宅段、42省道潜陈至壶镇段、330国道莲都至缙云段、330国道缙云至永康段、岩沿至西岸公路等改建工程;加快推进一批景区联网、乡际联网、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努力构建“四纵四横一绕十连”的公路网格局。
二是构建综合能源网。扎实推进500千伏输变电项目前期,新建、扩建220千伏变电所2座、110千伏变电所4座,全力打造适度超前、供电可靠的电力网架。积极推进电力调度大楼等项目建设。争取开工建设大洋山、括苍山风力发电项目。完成金丽温天然气干管缙云段、城市燃气管网工程建设。争取开工建设成品油输油管线工程。继续做好缙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
三是建设综合信息网。加快“数字缙云”建设,实施宽带接入网和ip骨干网扩容工程,建设以光缆为主的骨干传输网,推进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搭建园区信息化、景区数字化、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平台,深化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城管”建设,不断完善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
四是发展综合水利网。重点抓好好溪水利枢纽及灌区工程、中央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农田水利改造工程建设,继续抓好“千库保安”、“强塘固房”、“万里清水河道”等工程,切实增强全县防洪、防涝、防旱能力。完善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后管护机制,努力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二)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努力在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新进展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面推进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缙云片区开发,实施“东拓、南延、西扩”战略,把发展空间拓展到15平方公里,努力开拓50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结合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抓好壶镇产业转型提升区建设,加快形成10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框架。到2015年,两大区块实现工业总产值600亿元以上。实施工业转型升级“124”行动计划,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切实抓好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工业投资100亿元以上。加大重点企业培育力度,力争培育产值超50亿元企业2家、超百亿元1家,争取上市2家。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措施,完成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整合项目资金,认真抓好两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3个以上、特色精品园6个以上。实施农业发展“586”行动计划,着力提升畜禽、茶叶、蚕桑、果蔬、油茶五大特色主导产业。按照“接二产、连三产”思路,引导工商资本投向农业领域,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深入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工程”,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建成一批农业科研教育、生产示范、休闲观光、种苗繁育基地。
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牢固树立“全县大景区”理念,把缙云良好的生态资源、优美的田园风光、厚重的人文底蕴与旅游开发充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继续抓好“一二三”工程,积极争创仙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以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咨询、设计策划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商业流通网络,积极发展中介服务、家政服务、体育健身、文化教育等生活性服务业。
(三)不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努力在统筹协调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切实抓好中心城市开发。围绕构建中等城市和撤县建市目标,以建设山水名城、生态新城为导向,凸显山水优势,积极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全面实施县域总体规划,按照“北跃西扩、南延东优、中兴外联”战略,大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密切“三区联动”,积极促进“新老协调”,有序推进七里、东渡等区块组团发展,抓好一批市政设施、公共服务、供排水、燃气管网项目建设,促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
加大中心镇培育力度。以建设特色机械装备城、生态文化名城、台金丽三市交汇新xx市为功能定位,大力推进壶镇镇小城市培育试点建设,加快壶镇由“镇”向“城”跨越,努力把壶镇打造成产业定位清晰、经济繁荣发达、服务功能完备、体制机制灵活、有效辐射周边的县域副中心城市。认真抓好其他建制镇发展,积极打造魅力乡镇,努力把其他乡镇发展成连接城乡、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战略节点。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牢固树立“经营乡村”理念,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大中心村培育力度,科学做好规划布局,实现布局合理化。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加速壮大特色产业,促进产业规模化。鼓励农民下山脱贫、整村搬迁,推动人口集聚化。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设施配套化。加强农村环境整治,不断美化农村环境,促进环境生态化。突出抓好乡村旅游、农业观光、来料加工、农家乐等非农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渠道多样化。
(四)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构建新优势科学确定主体功能定位。综合考虑全县各地自然条件、发展现状、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结合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目标,科学划分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逐步形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
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开展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活动,加大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确保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强化农村垃圾清理。积极开展“森林缙云”建设,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
大力发展循环低碳经济。研究制订循环经济发展意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产业体系。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建设和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着力培育一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绿色企业。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全力抓好节能减排工作。鼓励合同能源管理,支持节能技术改造。严格排污许可管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完善污染治理设施,统筹推进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减排工作。健全节能减排责任落实、目标考核、监测管理体系,推动节能减排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
(五)继续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努力在竞争优势培育上增添新活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抓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原则,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积极推进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探索建立森林异地代保、碳排放权、林业碳汇等机制。大力推进城市管理建设体制改革,加快统筹农村产权制度、城乡户籍制度、农村社会管理制度等配套改革。探索建立土地和农村宅基地依法有偿流转机制。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创新金融服务体制,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做好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建立科技研发创新风险投资机制,逐步增加科技经费投入,力争科研试验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5%。抓好省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密切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制订出台人才培育、引进、管理、保障等一揽子政策,努力吸引更多人才来到缙云、留在缙云、服务缙云。
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坚持大视野、大开放、大融合理念,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海西经济区和浙中城市群,加快基础设施对接,深化产业合作,承接产业和要素转移,推动借力发展和错位发展。扎实开展“山海协作”工程。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外贸产品结构,鼓励创建出口品牌,积极培育以技术、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
(六)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努力在民生保障上取得新成效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施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工程,推动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不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标准。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合理优化学校布局,科学配置教育资源,稳步推进集团化办学。坚持“高质量、轻负担”的办学方向,深入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大力发展卫生文体事业。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县级医院改革。完xx县人民医院迁建。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快完善城乡文体基础设施。着力打造黄帝、婺剧、石头、影视、耕读五大特色文化品牌。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进一步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发展新闻传媒事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顺应社会管理转型需求,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断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畅通群众信访渠道,有效解决疑难信访问题。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大调解工作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积极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安全生产,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
三、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于巩固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县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建议今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工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0%以上,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自营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同时,着眼“六项倍增”行动计划,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提出了一套要求更高的争取指标,建议为:工业总产值增长争取20%以上;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争取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争取1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争取11%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争取12%以上。
做好2011年工作,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强化“五个一”理念,深化“三年活动”,更加注重转型发展,更加注重调整结构,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生态建设,更加注重作风优化,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一)全力抓好项目投资,努力掀起建设高潮。
启动实施“五个一百”工程。深化“项目投资推进年”活动,开工建设330国道莲都至缙云段改建、岩沿至西岸公路改建等工程,争取开工建设金丽温天然气干管缙云段、330国道缙云至永康段改建、42省道潜陈至壶镇段改建等工程,加快推进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缙云段、好溪水利枢纽、42省道壶镇至早宅段改建、消防队迁建等项目建设,完成仙都中学(暂名)、新碧初中、220千伏白峰变、110千伏雁门变、看守所(拘留所)迁建、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农机培训学校迁建等项目建设。扎实做好金台铁路缙云段、民生文化园、县交通运输综合管理业务用房、电力调度大楼、县人民医院迁建、缙云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六项机制”,全力开展攻坚克难专项行动,在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基础上,认真抓好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政策处理,全力保障项目顺利建设。
强化生产要素保障。认真组织实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向上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一批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文章。继续抓好“百万”造地保障工程,加大土地开发、建设用地复垦力度,完成土地开发2500亩。深入实施“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全面消化利用转而未供土地,努力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顺应国家货币政策变化,千方百计优化金融环境。积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拓宽政府性投资项目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争取上级信贷支持,不断优化金融服务环境。
(二)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推动工业提质扩量。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制订出台新的工业发展政策和高耗能企业转停产意见,形成推动转型升级的鲜明导向。启动工业转型升级“124”行动计划,大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全力抓好带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永武缙五金产业示范区试点。加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争取年内全面投入使用。积极打造工业发展平台,抓紧编制工业园区产业布局规划,启动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缙云片区建设,完成壶镇“三规合一”编制,推进壶镇转型提升区开发,开工建设提升区道路网工程,力争新开发工业发展空间2000亩。加大选商引资力度,全力开展工业用地政策处理攻坚行动,确保重大工业项目顺利落地建设。加快工业用地出让速度,确保完成出让1300亩,力争达到1500亩。深入实施“质量强县”战略,扎实推进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积极抓好重点企业培育。研究制订龙头企业扶持的有效措施,加快2家省级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新培育产值超5亿元企业2家、超20亿元1家。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建设。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完成商检大楼主体工程建设。
促进农业增产增效。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7980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2万亩。推进小仙都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两区九点”建设,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特色农业精品园3个。加快三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三区两园”建设,新建、低改油茶产业示范区3000亩、毛竹产业示范区1000亩、茶叶产业示范区2400亩、香榧精品园500亩。抓紧启动舒洪农产品加工功能区建设,加快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不断提高缙云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紧紧抓住国家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有利时机,以列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为契机,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35处,新建改建水渠40公里,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0亩。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见,新增土地流转面积7500亩。启动农业发展“586”行动计划,建立农业主导产业专项扶持资金,落实分类扶持措施,推进主导产业做强做优,提升亩均综合效益。大力扶持产业化组织发展,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切实增强农业公共服务水平。
政府工作汇报政府工作汇报篇十一
现将尹村镇今年重点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今年总的工作思路是:发挥三大优势(区位、土地、企业优势)突出两大重点(项目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夯实一个基础(抓班子,强队伍,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基础),推动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实现社会安定和谐。
工作目标是:1、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全年项目投入完成27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01,财税收入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县下达任务和指标。2、各项社会事业同步推进,协调发展。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完成市、县下达各项指标,努力实现晋档升级;全面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力度,争取在小城镇容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上有一个大的进展。3、高度重视社会稳定确保不发生有社会影响的事件,努力做到小事不出镇,大事不出县;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农村支部优秀率达到75以上,为各项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1、一季度全镇财税收入完成755.7万元,实现了开门红。
2、项目建设开局良好。今年我镇共计划安排25个项目,其中立县项目4个、立镇项目10个、立村项目11个,年度投资计划27700万元,目前完成投资11800万元,占年计划的42.6。县级以上项目进度情况是:投资6400万元的金隆水泥年产16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现正试车;投资6000万元的隆纺纺织3万锭精纺项目二期工程正在实施,已完成前纺设备投资500万元;远大集团精密铸钢项目今年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万兴建材公司二期工程项目准备工作正在实施。立镇、立村项目也在加紧谋划实施。
3、计划生育工作截至目前上站率、计生率、社会扶养费兑现率分别达到95.4、96.08、78.41。
4、信访稳定工作,截至目前,没有出现一起集体越级访,全国两会期间,没有出现进京赴省上访事件。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情况。
1、在项目工作上,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下一步,我们要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突出抓三点:一要力保4个县级以上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围绕远大为主的项目建设搞服务,并积极为其谋划今后发展协调解决土地问题,全力抓好远大投资2.5亿元,年产5万吨16―42兆帕铸钢阀门项目申报省级重点项目的工作和该集团不锈钢项目前期运作。同时认真做好纺织小区为缓解电力供应的100kv专用输电线路改造工作。二要实现两个转变,第一由过去的重项目建设向重项目谋划、重项目前期推进转变,全方位加大对项目前期工作的帮办力度;第二从重视抓大项目向大小项目一起上,工业农业项目一起抓转变,积极谋划一批短、平、快的支撑项目,促进农业增收致富的产业化项目。已经谋划了红山乳业扩建项目、东尹养殖小区扩建项目、玉珠淀粉二期工程项目等几个项目。三要加大三个力度,第一加大思想解放力度,计划组织镇村干部和部分企业老板分两批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学习考察;第二加大项目服务力度,牢固树立始终把服务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更加密切与企业的交流,更加关注中小企业的成长,在企业与部门之间充分发挥乡镇的沟通与协调作用;第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准备将东、西尹107国道两侧近4000亩未利用地规划成工业小区,充分发挥区位和土地优势,做好以地招商这篇大文章。争取今年通过招商引资新上1―2个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
2、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我们已在城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振兴路街道规划详规,按照县里的要求,正在制定《尹村镇小城镇建设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方案》,明确我镇小城镇的定位是,工业重镇、区域商贸中心。今年我们要重点抓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小城镇容貌综合整治工作,积极探索建立一支专职队伍,抓振兴路两侧绿化改造,建筑亮化,卫生治理。二是以107国道拓宽为契机,按规划全面启动破旧建筑的拆除和新建工作。三是从提升形象角度进一步规范振兴路广告牌位的管理,尤其是两侧电杆上的企业宣传广告牌的管理。争取用三年时间把尹村镇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工业重镇和区域商贸中心。
3、认真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
一是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粮食直补和综合补贴,要在规定时间内确保兑现。二是抓好东尹、西尹、田村万亩良种优质小麦的种植基地建设。三是养殖业方面,在抓好红山乳业和东尹养殖小区两个龙头带动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家庭散养与沼气池建设相结合。在家庭散养与沼气池建设相结合推广工作上,年内重点抓好西尹、彭村、小霍、大霍等。
几个村的试点工作,由此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四是抓好西尹村2000亩土地农业开发项目,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为企业发展置换用地指标打下基础。
4、统筹抓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一是抓好东尹至西尹、前良、后良三个村共3.6公里,投资65万元的农村公路改造工程。二是抓好西董小学的搬迁改造工作。三是抓好镇卫生院门诊楼建设。四是狠抓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完成年度指标,在各项检查中不出问题。
5、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力确保社会安定和谐。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我们拟组织村干部培训6次,以提高干部的政策意识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同时加强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确保支部优秀率达到75以上,彻底消除两年不发展党员村。在信访稳定工作方面,结合我镇特殊的区位特点,针对今年是特殊的年份,我们准备从三个方面来抓,一是落实信访稳定责任制,由片长和包村干部对其所包的片和村负责,重大信访隐患由镇主要领导亲自分包,继续实施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乡镇干部要经常深入乡村,深入基层。二是充实专职队伍,抽出镇纪委书记、信访主任,司法所长和一名专职信访接待人员,脱离行政包村工作,专职抓好信访接待、信访协调和疑难重大案件调处。三是加大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和对大信访稳定工作的政治敏锐性。实施矛盾纠纷“周排查”和“周一信访例会”制度,即每周由镇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对各村矛盾纠纷进行认真排查,对查出的隐患在落实到人头,限期解决;周一例会由镇班子成员、派出所、法庭、土管所负责人参加,集体研究重点信访案件,属治安案件由派出所配合,属涉法案件由法庭配合,属土地案件由土管所配合,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把矛盾化解在镇村,把隐患消除在基层,努力开创我镇安定和谐的新局面。
政府工作汇报政府工作汇报篇十二
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五”时期既是非常难得的黄金发展期”还是不可忽视的矛盾凸显期”从发展机遇看。国际产业资本转移大趋势不改变;国经济依然处在新一轮上升周期,国家积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在发展政策、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向中部地区倾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和打造省会经济圈,对合肥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作为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将更加有利于借助创新的动力发挥后发优势;经过多年的积累,市已经基本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全市上下奋力崛起、勇当先锋的氛围日渐浓厚,将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面临挑战看,国际竞争、国内区域竞争和产业竞争压力加大;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将相互交织,形成更加复杂的制约因素。因此,必须抢抓一切发展机遇,主动应对各种挑战,积极破解各种难题,奋力实现超常规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大和届五中全会精神,五”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提升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线,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创新推动、东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安徽崛起中勇当先锋,中部崛起中争先进位,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五”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5%,力争1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和11.5%;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年降低20%。经过5年奋斗,把我市基本建设成经济更加发达、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实施“五”规划中,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强化现代服务业支撑力,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全面提升重点产业竞争力。强化工业主导地位,集中优势资源,实施高强度投入,实现跨越式发展,基本形成技术高新化、产业集群化、信息化、标准化、资源集约化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建成国内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增强支柱产业竞争优势,突出重点产业支撑作用,做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围绕龙头企业,培育中小企业集群。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围绕城市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加强协作,错位发展,培育和形成各具特色的配套产业。积极培育铺天盖地的民营企业,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活动。强化现代服务业对工业的支撑作用,以发展区域性要素市场中心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会展以及文化、旅游、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发展。
加快县域经济突破,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核心,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促进城市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县域经济新突破。强化县域工业的同时,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经济、高效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集约化、市场化程度。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分类梯次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逐步形成以城市为核心、县城为副中心、中心镇为骨干、中心村为基础的城镇体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建设与现代化大城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探索创新型城市发展道路,以科技创新为先导。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为契机,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逐步把合肥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科技创新型城市。深入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完善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电子商务应用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能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健全节约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倡导生态消费,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创新体制和机制,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增强发展动力。立足“东向发展”思想观念、产业发展、要素流动、基础设施、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与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对接和互动发展构建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招商机制,扩大招商引资;完善贸易促进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优化贸易结构,支持和引导地方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大开放格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破除束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培育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提升形象,加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完善功能,增强城市辐射力。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总体思路,以更高的起点、更大的手笔推进城市规划和建设。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加快构筑“1个主城、4个副中心、1个新区”现代化大城市框架,逐步实现城市形态由单中心、高集聚向多中心、组团式转变,由“环城时代”向城市的演变,努力打造独具魅力的现代化城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合宁、合武高速铁路、合肥铁路枢纽改造和合淮阜、合六、环城高速公路建设,建成合肥新港集装箱码头,基本建成合肥新机场。构建城市快速通道,建设大运量的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形成立体通畅的交通网络体系。完善水、电、热、气等设施,提高城市保障能力。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型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人居环境最佳城市,实施高品位绿化,控制污染物排放,强化生态保护,改善环境质量,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全面加强社会建设。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巩固扩大义务教育成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建立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国民教育体系。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建设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监督管理体系,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特殊困难群体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强化政府预警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合肥”建设。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推进政府、企业、个人信用建设,建设“信用合肥”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形成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社会风尚,为推进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切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年的主要工作年是五”开局之年。对于顺利实施“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这个主题,采取强力措施,突出工作重点,努力在推动跨越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测指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财政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和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围绕以上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组织开展“加快工业发展年”活动。实施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制定加快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支持支柱产业加速发展,突出发展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8大重点产业,新增产值超百亿元工业企业1户、超50亿元2户。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入工业,确保完成工业投资120亿元,力争完成140亿元,重点推进“121”工程,实施好化工企业搬迁改造、联合利华工业园、江汽轿车、美的天威保变、乐凯工业园、佳通全钢子午胎等一批重大项目,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出台《工业产业空间布局导向目录》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引导产业合理分工。加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扶持一大批“专、精、新、特”中小企业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广泛推广清洁生产模式,突出抓好钢铁、化工、建材等高能耗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加快节能省地型住宅产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工程建设。
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组织实施“整村脱贫”项目。推进城乡思想观念对接、体制机制对接、规划对接、设施对接、产业对接、市场对接和人才对接,加快城市道路、公交、供电、供水、供气、环保、信息、金融、商贸等服务设施向县域延伸。继续抓好农村水利建设,进一步强化防洪保安和节水灌溉能力。加快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实施“村村通混凝土路”工程。加快村镇规划建设步伐,重点推进发展改革试点镇和中心镇、中心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三加快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积极探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新路子。认真分解落实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和服务机制,落实政策支持措施,出台目标考核奖励办法。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25家科技创新型企业,新增3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1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0家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积极探索产学研有效结合的新机制,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领头创办企业,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努力形成以科技合作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全方位合作形式;建立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制,设立试点市发展专项资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技工贸总收入达到570亿元,增幅达到27%以上;加快信息产业与其他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具有自主版权的应用软件,推进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继续办好中国·合肥高新技术项目—资本对接会,扩大合肥高新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推进试点市示范区规划建设,加大项目引进和投资力度,争取新开工10至15个项目,完成投资10亿至15亿元,推动示范区尽快成规模、出形象。加大创新型试点市宣传和推介力度,加强科学普及和人才工作,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
本站【】。
政府工作汇报政府工作汇报篇十三
**县政府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政策规定按照依法行政、从严治政的方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促使县政府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维护了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现将县政府领导班子20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汇报如下: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从制度上保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负起领导责任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县政府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措施加以推进。
一是成立机构。为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各乡镇、县政府各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主要领导为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是明确分工。为保证我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反腐败的整体合力,县政府制定了《关于落实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对全县廉政建设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了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层层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做到项目推进,责任到人,确保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实到位。
三是严格考核。县政府按照《**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考核细则》的规定,通过采取单位自查、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等多种方式,对各乡镇、县政府各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并把检查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做到事前有部署、事中有检查、年终有考核,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到位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完善制度,规范运作,不断创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新机制。
为从体制上消除滋生腐败的温床,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县政府加快了整章建制进程,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了事权。为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事程序,我县按照“简政放权”的原则,切实加大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全年共减少行政审批事项41项,取消收费项目2项。建立健全了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出让、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四项制度”,做到凡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都必须进入市场,实行公开招标投标拍卖。凡是违反规定的,视为违纪处理。2004年,全县共挂牌成交出让土地6宗,成交面积18.85公顷;政府采购中心共完成单位申报采购项目455次,节约采购资金196.5万元。
二是深化财政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了财权。切实强化了预算管理,推行和完善了部门预算、综合预算等制度,严格实行了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坚决查处设立“小金库”和“帐外帐”行为,清理整顿了行政事业单位开设的银行帐户,加强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全面推行了“收费统一管理,财务统一标准、会计统一委派”的管理方法,强化了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能,严格了对收款、收费、发票报销工作的控制,基本杜绝了资金体外循环。
三是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充分发挥班子的整体合力。进一步完善了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县长碰头会议制度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规范了各种议事规则和程序,做到凡是涉及政府重大问题的决策都要通过集体讨论,严格按照议事规则执行,决议一旦形成就要坚决执行,狠抓落实。县政府主要领导能够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定期、不定期地与班子成员交换意见,沟通思想,注重发挥班子的整体合力。特别是对一些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例如大额度资金的使用、重大项目的建设等,始终坚持不酝酿充分不上会,不形成统一意见不公开,较好地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三、强化督查,狠抓落实,切实加大了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力度。
一是严格推行了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全年共完成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9个,涉及领导干部任期审计26名,审计资金总额11265万元,查出违规金额1364万元。
二是加强了执法监察。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契机,结合我县工作的具体实际,重点加大了对土地出让、在建工程、附着物拆迁补偿等方面的执法监督力度,对违法乱纪行为依法进行了查处。如涉及乡村干部在出让土地过程中违法违纪问题,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调查,立案2起,2人受到政纪处分;按规定及时补发了**、**、**三个乡镇拖欠农民征地补偿款340万元。
三是加大了治乱纠风工作力度。按照中央、省、市治理“三乱”的通知精神,开展了治乱纠风专项整治活动,坚决控制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优良环境。如在政务、村务公开方面,在全县开展了“五务”公开活动,实行阳光作业;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严格执行“六不准”规定,减轻农民负担155万元,治理农村灌溉用水用电乱收费130万元;在治理公路“三乱”方面,受理来信来访来电8起,查处公路“三乱”问题1个,处分3人;在整顿规范中小学教育收费方面,印发了《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实施意见》和《教育收费“十四个不准”》等文件,严格执行了农村义务教育“一费制”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加强学习,注重宣教,着力营造党风廉政建设浓郁氛围。
加强学习、注重宣教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是营造党风廉政建设良好氛围的治本良方。一年来,县政府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把对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学习和宣传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在深化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采取中心组统一组织学习等多种方式,认真学习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两个条例》等重要文件,有力促进了班子成员队伍廉洁自律。
一是坚持做到“四个一”,夯实党风廉政学教基础工作。确定一个思想。班子成员首先统一了“反腐倡廉,学习为主、教育在先”的思想,始终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作为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狠抓落实。抓住一个主线。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采取多种方式,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构建一个格局。在党组的统一领导下,把党风廉政学习、宣传教育纳入党组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进行总体部署。落实一个责任。政府党组将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任务写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中,进行细化分解,明确目标和要求,实行工作责任制,任务到人,责任到位,严格考核。
二是选准学习教育主题,内容上求深。县政府从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党纪法规、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等四个方面,着眼于政府学习教育总体布局,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任务、不同对象确定宣传教育内容,持续不断地进行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一是对所有班子成员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理论的系统教育。二是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纪法规教育。三是针对部分领导干部在有职有位有权后容易放松学习的现象,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学习教育。
三是用好学习教育载体,方式上求活。在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学习、宣传教育中,县政府针对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一是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形式,用制度规定下来。先后形成了每月一个主题教育、每季度一次党风廉政培训、班子成员任职前廉政教育的教育体制。同时,把严肃的党风廉政学习教育内容与喜闻乐见的形式相结合,运用展览、座谈等形式,开展多样化的党风廉政教育。二是针对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精心设计党风廉政教育有效载体。三是发挥电视传媒的作用,广泛开展电教活动。
四是检查学习教育目的,效果上求实。为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学习、宣传教育质量,达到目的,一是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督查,强化过程管理,年终对照目标进行检查落实。二是强化措施,提供保证。政府制定了党风廉政学习、宣传教育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确定阶段性工作重点和重要工作措施。随着党风廉政学习、宣传教育和各项具体工作、措施的有效落实,班子成员的自律意识日益增强。大家谈经济的同时要谈廉政,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逐年提高。
五、改进作风,率先垂范,不断规范班子成员的从政行为。
加强政府班子党风廉政建设,领导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是关键。为此,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不断规范班子成员的从政行为。
一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县政府班子成员全部深入乡村挂点帮扶,帮助基层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以此为契机,要求每名班子成员深入群众,加强调研,真正扑下身子了解情况,解决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同时,针对一些困难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我们采取现场办公的形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是倾听民声,扶贫问苦。为便于政府听民声、察民意,县政府一方面通过“12345”市长热线,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并责成相关职能部门限时办结;另一方面实行了县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由值班领导当面受理群众的来访,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限时办结,提高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望。同时,为加大对特困人员和失学儿童的帮扶力度,县政府实行了结对帮扶制度,全县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负责帮扶2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负责帮扶1名特困人员或失学儿童,较好地改善了被帮扶弱势群体的生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进一步规范政府班子成员的从政行为,在思想上构筑牢固的拒腐防变防线,我们在七个方面对班子成员廉洁自律作了要求,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是领导干部不准利用职权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市场经营活动,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二是领导干部不准收受和索取礼品、礼金、有价证券。三是严禁公车私用、公款旅游、操办酒席借机敛财。四是坚决反对和制止各种奢侈浪费、公款大吃大喝行为;坚决制止公务活动中超标准接待,制止各种名义的公款宴请和送礼。五是严禁违规配备移动电话和报销通话费。六是坚决落实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从业规定。七是严禁在各类会议中赠送礼品和纪念品;严禁向企、事业单位摊派会议经费。
一年来,县政府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关于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各项规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扎实工作,树立“务实、廉洁、高效、创新”的政府新形象,努力开创廉政工作新局面,为我县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