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室教案大班(专业23篇)
教案的编写是教师备课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教案范文中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明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舞蹈室教案大班篇一
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感受和表现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借助简单的节奏型,探索丰富的动作表达,并在游戏情景中,建构完整的舞蹈结构。
3、在腕花的提示下,掌握交换舞伴的方法,并享受交换舞伴和舞伴共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了解幼儿对集体舞的经验。
关键概念:单圈、双圈、面向圆心、背向圆心、面向圈上。
2、幼儿会玩老狼游戏、照镜子游戏、领头人游戏。
3、一半幼儿戴橘黄腕花,一半幼儿戴红腕花。
4、活动室内的椅子排成圆形,椅子之间有一定距离,便于幼儿进出。
5、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玩“老狼游戏”游戏进场。
1、老师和幼儿在活动室外准备,相互牵手,呈链状队形。老师扮演“老狼”,带着幼儿跑四步后突然回头,全体幼儿迅速停止跑动,静止不动。依次反复。
2、随着进场人数的逐渐增多,原先的链状队形演变成单圈队形。全体幼儿面向圆心,继续玩上述游戏。
3、音乐结束,幼儿随意找张椅子坐下,老师和幼儿围坐在一起。
4、喜欢刚才的音乐吗?音乐给你什么感觉?
二、单圈玩“照镜子”游戏,表现简单的节奏型。
1、教师提议玩“照镜子”游戏,并提供“拍,拍,扭一扭”(xx__x)的动作模式让幼儿模仿。
2、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替换“拍”的动作,再带领全体幼儿练习。如:“跳,跳,扭一扭”等。
师:除了拍,还可以做什么动作?再想一个其他动作!
师:我们还可把晨间玩过的游戏编到舞蹈里面。
3、邀请几名幼儿轮流做领头人,理解轮流的意思。和全体幼儿随着音乐玩“照镜子”游戏。
三、双圈玩“照镜子”游戏,尝试两人的配合。
1、站双圈,面对面随着音乐玩照镜子的游戏。
请戴橘黄色手腕花的小朋友围成一个圈,双手放下,背对圆心。每个戴红色手腕花的小朋友去找一个戴橘黄色手腕花的好朋友,和他面对面站好。
2、提取幼儿最喜欢的两个动作,随着音乐集体操练。
3、老师邀请一对幼儿做示范,从中发现“照镜子”规律:做一模一样的动作,朝着一个方向。
四、找新舞伴,听音乐玩“找朋友”。
1、激发幼儿交换舞伴的兴趣。
(1)指出并说出新朋友。
和你现在的朋友面对面站好不动,伸出戴腕花的手,顺着腕花的方向向下指对面的新朋友。
(2)跳过去找新朋友。
里圈橘黄腕花孩子不动,外圈红腕花逆时针跑到新朋友前握握手。
2、跟着音乐玩“找朋友握手”游戏。
五、完整随音乐跳双圈集体舞。
1、大家一起再回忆一下集体舞的过程:老狼游戏、照镜子游戏、换朋友游戏。我们把三个游戏连起来,就是一个很好看的舞蹈。
2、完整舞蹈。
前奏:全体幼儿双圈方向站立,和朋友手牵手静止等待。
a段音乐(8个乐句):跑,跑,看(重复八次)。最后一个乐句,老师提醒幼儿面对面站立。
b段音乐(8个乐句):x,x,扭一扭(重复四次);x,x,扭一扭(重复四次),动作幼儿创编。
间奏(4个乐句):跑,跑,握握手(重复四次,即交换四个朋友)。
间奏结束部分(变奏部分):做自由放松动作。
重复a、b段动作。
间奏(2个乐句):跑,跑,握握手(重复两次,即交换两个朋友)。
间奏结束部分(尾奏部分):静止造型。
六、邀请客人老师参与集体舞。
每个小朋友找一个客人老师,和客人老师拉拉手站成双圆圈,幼儿在里圈,客人老师在外圈。在做放松动作时,客人老师给小朋友一起挠痒痒。在玩照镜子游戏的时候,可以请客人老师轮流当领头人。领头人做什么动作,大家就跟着做什么动作。音乐最后,幼儿和客人老师一高一矮静止造型。
七、活动结束。
舞蹈室教案大班篇二
设计意图:
幼儿对线有很大的兴趣,为了使幼儿知道更多线的用途,而且大班幼儿的身体动作的发展较快,故设计此创编舞蹈的活动。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及歌词内容,边唱歌边按歌词合拍地绕线,拉线,钉鞋等动作。
2、借助修鞋的经验及歌词情境,自己创编动作。
3、体验鞋匠劳动时的愉快心情,并了解线的用途。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录像机、录像带《老鞋匠的故事》。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柳树姑娘》进入活动室。
二、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做拍手、拍脚、拍肩的动作,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进一步熟悉歌词内容。
三、看录像《老鞋匠的故事》,让幼儿感受鞋匠师傅劳动时的愉快心情,知道线的用途。
四、听音乐创编动作。
1、鼓励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按自己的意愿大胆地表现绕线、拉线的动作。
2、将幼儿编的动作与老师编的动作串起来,师生随音乐共同表演。
3、引导幼儿在前奏是迅速找一个同伴,在音乐开始时面对面地共同白哦眼。
五、复习音乐游戏《抬花轿》,并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这一节音乐欣赏活动。孩子们忘情地随乐拍手,尽情地随乐舞蹈,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快乐与满足。活动中尊重幼儿的目标、多通道参与的方法、注重冗余度的程序等,对于幼儿园音乐欣赏来说,是最为合理和有效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音乐欣赏的最高境界——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喜欢。
舞蹈室教案大班篇三
1在原有的基础上将新创编的舞蹈表演得更加熟练。
2应用原有的动作、队形知识和教师新提供的动作语汇,分小组进一步完善自己创编的b段舞蹈。
3在小组活动中体验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1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舞谱比较熟练地表演a段舞蹈。
2三个小组各自创编了不同的b段舞蹈和舞谱,并能够比较熟练地表演各自的舞蹈。
1幼儿表演已经学会的舞蹈。
2欣赏和模仿教师示范的新动作。
幼儿饶有兴致地观赏老师表演的太平鼓舞。教师表演之后,组织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你喜欢老师表演的什么动作?为什么喜欢?
幼儿1:我发现袁老师做了一个在后背打鼓的动作。
教师:噢,后背打鼓的动作像什么?
幼儿2:像人们在搓澡,很有意思。
幼儿3:我看到老师打鼓时,头先往后绕一下,再转到前面来打鼓,像照镜子一样!
教师:请你来学一学这个照镜子的动作好吗?(幼儿3模仿表演这一动作)。
幼儿4:我喜欢腿下打鼓的动作,像满族人骑马的样子,很勇敢、很神气!
教师:咱们一起来表演腿下打鼓的动作,看看像不像骑马?(全体幼儿跟随着老师表演这一动作)。
幼儿5:我喜欢两边打鼓的动作,这个动作特别有气势。(幼儿4边说边表演)。
幼儿6:袁老师“向上跳打”的动作,好像要摸白云!
教师:“向上跳打”这个动作特别有气势,表现出满族人豪放的性格,请小朋友一起来表演这个动作。(全体幼儿跟随着幼儿6表演这一动作)。
幼儿7:我喜欢老师敲鼓沿的动作,感觉像跑步一样。(幼儿7边说边表演)。
幼儿8:我觉得老师扭腰铃的动作特别好看,铃声也好听。
教师:你们知道扭腰铃的动作,为什么又好看又好听吗?
幼儿9:老师前后扭腰铃,扭得很用力。
教师:小朋友说对了,因为满族的腰铃特别长,所以要前后扭动,才能使腰铃发出清脆、好听的声音。咱们一起来扭一扭吧!(全体幼儿跟随着老师表演扭腰铃的动作)。
(本环节。教师舞蹈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舞蹈语汇,激起了幼儿发现学习的欲望。教师适时将新的舞蹈动作学习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引导幼儿去发现新动作,联想丰富的动作,并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动作,以加深幼儿对新步法和舞法的理解、学习和掌握。)。
3分段创编。表演展示。
(1)根据a段乐曲的节奏鼓谱,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创编。
教师:上节课中,老师和小朋友一起为《满童乐》这首乐曲设计了节奏鼓谱。请小朋友看a段乐曲的节奏鼓谱。(出示a段乐曲的节奏鼓谱)。
幼儿1:用四分音符打鼓,能发出又响、又有力的声音。
幼儿2:能表现出满族人民的勇敢。
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作适合打大鼓?
幼儿1:一只手把鼓高举在头上,用另一只手来打鼓。
幼儿2:两边打鼓。
幼儿3:上跳打鼓。
幼儿4:在腿下打鼓。
幼儿5:下腰打鼓。
幼儿1:跪着敲小鼓,要用快的动作敲。
幼儿2:敲鼓沿。
幼儿3:转圈打小鼓。
幼儿1:蹲下扭腰铃。
幼儿2:半蹲扭腰铃。
幼儿3:跪下扭腰铃。
(教师出示直观形象的节奏图谱,引导幼儿通过分辨“大鼓、小鼓和腰铃”的图形标记,复习和巩固了幼儿原有的知识技能,并通过有序的提问,引导幼儿将其拥有的丰富经验应用到新舞蹈的创编中去。)。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你自己喜欢的动作编到a段乐曲的鼓谱中去,要注意给大鼓、小鼓和腰铃选择合适的动作,过一会儿,老师邀请小朋友来表演。
(幼儿根据图谱中的节奏型展井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幼儿自主创编、有的幼儿与同伴合作创编。教师鼓励幼儿把已掌握的舞汇、发现的新动作和自己创意独特的动作,融入到a段乐曲的创编中。)。
教师:刚才,老师发现许多小朋友编出了非常好看的动作。下面,老师请小朋友来表演。
全体幼儿安静地坐在地上,观看个别幼儿的表演。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你喜欢他们表演的什么动作?
幼儿1:我喜欢两边打鼓的动作,因为两边打鼓很漂亮。
教师:这个动作我也喜欢,因为两边打鼓,像满族的小女孩在行礼,真好看!
幼儿2:我喜欢上跳打的动作,胳膊伸得很直、很好看!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表演的太平鼓舞很精彩!在表演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创编的动作和鼓谱节奏配合在一起,非常好!(教师指着活动室的场地对幼儿说)现在,这里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请小朋友用你们优美的舞姿,随着音乐尽情地跳起来吧!
教师示意幼儿安静地听前奏音乐,然后,全体幼儿自主、激情地表演创编的a段太平鼓舞。
(本环节的创编活动,突出了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意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够把创编的动作与a段乐曲的节奏建立联系,体现了动作与节奏的和谐统一,表现了舞蹈的创意美,为b段进行合作创编、合作表演奠定了基础。)。
(2)根据b段乐曲的节奏图谱,引导幼儿进行合作创编。
教师:太平鼓舞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有适合个人表演的,也有许多人在一起合作表演的。现在,老师请你们欣赏一段录像。看看人们是怎样合作打太平鼓的。
幼儿1:在外面围个圆圈打鼓,里面有一个人在中间跳舞。
幼儿2:大家一起跑个大圆圈打太平鼓。
幼儿3:两个人对脸打鼓。
幼儿4:有串排的动作,两排人换位置打鼓。
(本环节的教学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看录像片,自主地发现太平鼓舞队形的变化和伙伴间配合表演的形式,为小组合作创编太平鼓舞做好铺垫。)教师:(出示带有“红、黄、蓝”标记的b段乐曲的节奏图谱)现在,老师把小朋友们分成三组:第一组是红队,第二组是黄队。第三组是蓝队,请各组小朋友按照你们预先设计好的节奏图谱创编太平鼓舞。
教师提示:各组在编舞的时候,能根据鼓谱中的节奏变化,注意小伙伴之间的合作与配合,要体现出舞蹈队形的变化,可以把满族人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情编进舞蹈中。
(3)幼儿按照“红、黄、蓝”的标记开始分组,并进行自由讨论,商量动作的编排。
(4)各组按照编排的动作,进行变换队形的练习。
(b段乐曲的节奏鼓谱,是各组小朋友在上节课中预先设计好的。教师将幼儿分成三组讨论,目的是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会尊重和接纳别人的意见和想法,感受相互配合的默契,体会共同创编的快乐。)。
(5)大组交流。
教师:下面,请各组的代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创编的?
第一组幼儿:我们小组编的是,草原上小朋友们在玩翘翘板。一个小朋友站起来打鼓,另一个小朋友蹲下打鼓。
教师:让我们来欣赏红队小朋友的表演吧!看看他们合作表演了哪些好看的动作?(第一组红队的幼儿进行表演展示。)。
幼儿1:有的小朋友先站着向上跳打。有的先蹲下来扭腰铃,然后再交换动作,很好看!
幼儿2:打大鼓时,他们做了好几个不一样的动作,有上跳打,有腿下打,有后背打。
幼儿3:晃腰铃时,有站着摇,有跪着摇。
第二组幼儿:我们编的是,草原上赛马比赛。前后串排的动作像赛马一样,比赛结束了大家很高兴,一起跳了起来,做后背打鼓的动作。
教师:原来你们是草原上的小骑手在赛马呢,表演给我们看看吧!(第二组黄队的幼儿进行表演展示。)。
第三组蓝队的幼儿:我们编的动作是,一个小朋友当大树,另一个小朋友当小动物,围着我转,就像在森林里捉迷藏一样。
教师:噢,你们的创意真好!请小朋友欣赏他们的表演吧?(第三组蓝队的幼儿进行表演展示。)。
教师总结:第三组小朋友创编的“围着一个小朋友转圈跑,然后把鼓放在头上扭腰铃”的动作很有趣,很好看!
教师:现在,我请三组的小朋友共同合作,随着b段乐曲的节奏,表演你们创编的太平鼓舞!(播放b段乐曲,三个组的幼儿进行合作表演。)。
(从本环节我们不难看出:没有先前积累的丰富的太平鼓舞知识技能和先前逐渐培养起来的想象、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水平的创编、合作和交流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教师:《满童乐》是一首欢快的乐曲,小朋友在表演时,要用好看的表情把我们喜悦的心情表现出来。现在,请小朋友随着这首欢快的'乐曲完整地表演吧!
教师语言提示:a段乐曲,小朋友们用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b段乐曲,用小组合作创编动作的表演:c段乐曲和a段乐曲一样,还用小朋友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当音乐停止时。每个小朋友要非常高兴地做出一个喊起来的动作,看谁的动作造型最优美、最独特。
(本环节,是完整的乐曲与完整的表演融合再现的过程,是把幼儿个人创编的舞蹈与小组合作创编的舞蹈进行完整展示的过程。表演中,幼儿根据乐段的变化调整着自己的情绪,表达着对太平鼓舞艺术的独特理解与喜爱,此时孩子们的激情表演把教学活动推向了高潮。达到了“艺术整合”的教学效果。)。
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在发现学习、舞蹈创编、合作能力培养等几方面,并在教学活动中着重体现了以下四方面的教学策略:
1运用了启发联想,激发情感的教学策略。教师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说出“你创编的动作像什么”“你能学一学这个像照镜子的动作吗”“咱们一起来表演这个动作,看看像不像骑马的姿势”等,帮助幼儿感知、理解和记忆新动作,并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和丰富的词汇去描述他们的动作,使幼儿在此过程中既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动作学习的要领,又有效地锻炼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2运用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策略。教师经常通过适时的提问,如“你喜欢老师的哪个动作”“你觉得哪个动作更适合大鼓?适合小鼓”等,支持鼓励幼儿自由地表达和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使幼儿通过语言的表达加深了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3运用了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先后播放了两次录像片、一次由教师个人示范表演了舞蹈。通过观看纪录片,使幼儿了解了满族文化与民俗风情特点,发现了太平鼓舞各种队列的变化和多人合作表演的方式,为幼儿进行创编活动提供可供参考的“高级榜样”。通过欣赏教师的表演,让幼儿从中发现了许多新动作,这也为幼儿自主创意性表演提供了更丰富的可用舞蹈语汇。
4运用了节奏图谱的教学策略。《满童乐》是一首在曲调上富于变化的乐曲,为了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结构特点,教师引导幼儿集体设计了鼓谱,把鼓谱中的4分音符、8分音符、4分休止符分别用大鼓、小鼓、腰铃等图形标志出来,按照乐曲的结构组织排列。在小组合作创编活动中,还分别用“红、黄、蓝”帮助各组区分各自原先创编好的鼓谱。直观形象的鼓谱较有效地降低了幼儿理解和记忆的负担,为幼儿的创编、语言交流和合作表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之,我们在活动中所看到的,是幼儿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活动,在音乐、舞蹈、语言、创造、合作等方面获得的综合发展。这样的高质量的发展,是教师精心培养的结果。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这次活动中该班级的幼儿才能够有这样精彩的表现。
舞蹈室教案大班篇四
1、熟悉舞蹈音乐及动作结构,学习跟随音乐跳集体舞。
2、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舞蹈动作的含义及顺序,按规则交换魔术帽。
3、体验和不同同伴舞蹈和竞争带来的乐趣。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1、电脑、剪辑好的音乐。
2、幼儿座位,排在圈外。
一、熟悉音乐,了解基本动作。
1、出示魔法帽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讲述游戏情节,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二、跟随教师,初步学会玩游戏。
1、教师示范游戏动作,帮助幼儿初步熟悉音乐的.旋律。
2、教师再次完整表演一次,帮助幼儿整理动作顺序。
3、教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4、幼儿战圈找同伴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5、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游戏的玩法。
6、幼儿听音乐尝试玩游戏1遍。
7、幼儿听音乐玩游戏。
三、学习交换舞伴游戏。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学习交换舞伴的方法。
2、完整跳集体舞并游戏一遍。
在"变魔术"这一环节,我让幼儿想象、创造出自己想要变的造型。这也是他们展示自我的一个部分,更能表现出他们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认识。
舞蹈室教案大班篇五
1、能理解歌词内容,体会歌词表达出来的情感。
2、能掌握歌曲旋律,学会唱这首歌。
3、通过角色游戏,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并能更实际地表达对母亲的爱。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经验准备:生活中与妈妈在家里的互动。
物质准备:小桌子、小椅子、杯子、妈妈头像的挂饰,能表现歌曲内容的图片三张。
一、理解歌词大意,体会歌词情感
1、提出问题,引入情景
师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自己的妈妈平时工作辛不辛苦呀?"(幼儿初步感受歌词表达的情感)
幼儿:……
师问:"小朋友们,你们爱不爱自己的妈妈?妈妈下班回到家时,你在做什么?对妈妈辛苦工作回到家,有什么表示吗?"(幼儿进一步体会歌曲情感)
幼儿:……
2、观察图片,讲解歌词大意及情感
教师向幼儿按歌词内容分别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表述自己的感受,让幼儿形象具体地理解歌词内容,直观感受到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的对妈妈的爱。
二、掌握歌曲旋律,清楚有感情地演唱
1、教师示范,熟悉旋律
教师先用手打着拍子,将歌曲旋律表现出来。幼儿跟着教师大拍子逐步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唱的.时候能抓准节奏。
2、教师领唱,幼儿学唱
教师有感情地先将歌曲演唱一遍,然后在分段让幼儿跟着学唱。在幼儿学唱时,教师要强调,把握节奏,充满感情地演唱。
三、角色游戏-我的好妈妈
将幼儿分为两组,一组扮演歌曲中妈妈,一组扮演歌曲中幼儿。幼儿边唱边表演歌曲内容,然后角色进行互换。
幼儿在表演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歌曲带来的快乐,而且能懂得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妈妈的爱。
幼儿回到家,对妈妈表演《我的好妈妈》。并用除歌曲内容外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妈妈的爱,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舞蹈室教案大班篇六
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增强自信心。激发幼儿愿意表现,勇于表现的愿望。
2、能随乐曲节奏进行走台步表演。
3、以欢快的情绪,夸张的动作感染幼儿,让幼儿体验参与化装舞会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1、各种人物、动物图片。
2、化妆用具;参加化装舞会所需要的服饰和头饰。
3、迪士尼乐园背景图片一幅。
4、活动所需的音乐。
一、通过语言激发幼儿参加化装舞会的兴趣。
教师以“米”的.形象出现在幼儿面前,引起幼儿对化装舞会的兴趣。
二、出示迪士尼乐园背景图片,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幼儿在“米”的带领下,听着音乐前往迪士尼乐园参观(幼儿进行热身运动)。
三、幼儿自主化装。
1、“米”巡回指导幼儿化妆。
2、鼓励幼儿大胆地在脸上进行化妆。
3、提醒幼儿画的要与别人不相同。
4、请动作快的幼儿帮助同伴完成。
四、请幼儿上台自主表演。
1、幼儿随乐曲节奏进行台步表演。
2、大家一起跳欢快的结伴舞。
五、舞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拉上帷幕。
评委点评。
优点:
教师对本次活动做充分的准备,利用废品制作了很多道具,敬业精神可嘉。
不足与建议:
1、活动目标的确定及活动过程均没有体现音乐活动的本体特征。
舞蹈室教案大班篇七
1、熟悉《挪威舞曲》曲调,初步感知乐曲的aba结构。
2、借助故事情节,结合音乐形象,创编鸭子游泳、嬉水以及大风的动作。
3、在游戏活动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并以此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音乐磁带、鸭子、大风头饰若干。
一、幼儿伴随音乐《鸭子走路》进教室。
二、幼儿欣赏音乐:
三、教师讲述故事: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了自己听了这首音乐后的感觉,有的小朋友把自己听了音乐后想到的告诉了老师,老师听了这首音乐后,想到了一个小故事:清晨,鸭妈妈带着她的鸭宝宝来到草地上,走走、玩玩,有的鸭宝宝池塘里去游泳、嬉水,玩得真高兴。突然,天气变了,刮起了大风,鸭宝宝可害怕了,鸭妈妈说:“孩子们,别怕,赶快找个地方躲起来,一动不动,大风就不会把你刮走。后来,风停了,鸭妈妈继续和她的鸭宝宝在草地上走走、池塘里游游,玩得很高兴。
四、幼儿完整欣赏音乐,联想故事情节,鼓励幼儿自由表现对乐曲的`理解。
师:现在请小朋友再来听一遍音乐,听听音乐的哪里是鸭妈妈和鸭宝宝在草地上、池塘里玩耍,哪里是大风来了,如果你听出来就用动作表示出来。
五、分段欣赏,引导幼儿创编动作,感知乐曲的aba结构。
(1)欣赏第一段,师引导幼儿创编鸭子游泳、嬉水的动作。
(2)欣赏第二段,师引导幼儿创编大风的动作。
(3)欣赏第三段,师引导幼儿理解乐曲的aba结构。
六、完整欣赏音乐。
师:现在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老师师扮演大风,小朋友扮演鸭宝宝,记住大风来了,一定要一动不动,不然就会被大风刮走。
七、结束活动:
鸭妈妈带着鸭宝宝在草地上开心地玩了一天,现在她们也累了,鸭妈妈带着她的鸭宝宝们回家休息了。(幼儿随音乐,模仿鸭子走路走出教室。)。
舞蹈室教案大班篇八
1、欣赏皮影舞,了解其基本动作特点。
2、能控制身体的关节随音乐表演,模仿并创编皮影人的各种动作,控制身体创意造型。
3、喜欢参与活动,感受皮影舞的魅力。
初步感知皮影舞蹈是由皮影戏改编而来,感受皮影舞夸张诙谐的动作特点。
敢于大胆模仿舞蹈动作。
1、比较亮的灯(太阳灯),白色的幕布。
2、教师教学资源《俏夕阳》;《快乐的皮影人》音乐。
3、幼儿对皮影及皮影戏的已有经验。
一、完整欣赏《俏夕阳》视频,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有趣的视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里的人在。
干什么?你认为皮影舞哪里好玩?她们的动作和我们平时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视频里的人在跳的这种舞蹈叫皮影舞,也叫影子舞,是由皮影戏改。
编而来,现流行于我国的河北地区,20xx年时还上过央视春晚呢!平时我们跳舞都是面向观众,而皮影人跳舞都是侧身站位;平时我们的`动作都很优美舒展,而皮影人的动作则是僵硬夸张。
二、通过欣赏视频和模仿,引导幼儿发现皮影舞的动作特点,并掌握其动作要领。
1、再次欣赏视频,引导幼儿发现皮影舞的动作特点。
提问:皮影人都是哪里在动?都是怎样动的?你喜欢视频里的哪个动作?
它是怎样做的?
小结:皮影人胳膊、腿、脖子的动作最多,他们的动作都非常的夸张、僵直。
2、师幼共同尝试表现皮影舞的动作,进一步感受皮影人身体动作的配合及协调性。
提问:皮影人全身动作是怎样配合的?谁想到台前模仿一下?
小结:按一定的节奏,胳膊、腿、脖子相互配合,像机器人一样走路。
三、通过创编皮影人的动作和表演皮影舞,引导幼儿感受皮影舞的独特魅力。
(1)鼓励幼儿听音乐,尝试创编动作进行表演。你觉得皮影人还可以做什么动作?自己试一试吧!
(2)拉上窗帘,拉开幕布,打开灯光,请幼儿做“皮影人”进行表演。
可以部分做演员部分做观众,交换欣赏。
表演区投放皮影舞表演所用幕布和射灯,鼓励幼儿大胆地表演“皮影人”。
舞蹈室教案大班篇九
爱音乐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他们听到音乐便能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身体反应。因此,从音乐入手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纲要》指出艺术活动是幼儿获得自我满足感的最佳舞台,是“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使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本次活动,利用身体动作帮助孩子认识节奏,注重音乐对幼儿的整体影响,重视让幼儿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感受音乐、主动地表现音乐,重视从节奏入手,让幼儿感受互相合作的乐趣,领略音乐欢乐的气氛。
1、看懂节奏图谱,并能根据图谱的提示打出节奏。
2、能看指挥协调一致地用铃鼓、碰铃、圆舞板、小锣等打击乐器合奏欢快的乐曲《小看戏》。
1、幼儿已经学会舞蹈《小看戏》。
2、《小看戏》音乐,手绢花。
3、乐器:铃鼓、碰铃、园舞板、小锣等打击乐器。
4、乐器图片,“身体动作图谱”。
幼儿能根据“身体动作图谱”,用打击乐器合奏乐曲《小看戏》。
1、教师与幼儿共同舞蹈,熟悉乐曲旋律。师:孩子们,听着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扭起来喽!(舞蹈《小看戏》)。
3、教师指导幼儿集体、分组练习“身体动作图谱”。(1)教师带领幼儿做整节奏动作。(2)将幼儿分成两部分,师指挥练习节奏动作。
4、教师引导幼儿探索打击乐器配乐方案。(1)师出示乐器铃鼓、碰铃、园舞板、小锣等,幼儿说出乐器名称,师带幼儿巩固演奏方法。(2)引导幼儿根据乐器发出的声音,为乐曲配乐。{配器建议}:
拍手:铃鼓、碰铃、圆舞板(齐奏)。
拍肩:小锣。
拍手、跺脚:编制上的全部乐器。
5、幼儿自由选择乐器,教师指挥幼儿进行乐器演奏。
6、交换乐器看教师指挥练习乐器演奏。
7、联系“六一”,师带幼儿去找园长老师审查节目,走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将节奏乐谱张贴于表演区,并投放大量乐器或自制乐器,供幼儿继续练习。
舞蹈室教案大班篇十
师:孩子们,春天来了,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踏青,好吗?好!让我们赶快出发吧!
在《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声中,集体表演基本步法队形组合,进入舞蹈场地。
二、环境导入。
1、环境激发,复习热身。
2、师:孩子们,这儿真美!让我们在这美丽的地方,随着动听的音乐动一起来舒展一下身体吧!(集体复习地面基训组合)。
3、老师播放课件,表演唱歌曲《七色光》。
4、让我们听着这首欢快的歌,唱起来跳起来吧!”
5、听音乐启发学生自由创编表演。
三、讲解示范,新授动作。
1、教师示范。
师:看小朋友跳得这么开心,我也忍不住编出了一段动作,请大家看一看,老师这段舞蹈中,有哪些你们学过的舞步?(碎步、跑跳步)。
2、练习、蹦跳步。
3、教第一段动作,不断帮助小朋友协调练习。
4、听音乐连贯巩固、练习第一段动作。
四、纠正表演,激发情感。
1、纠正小朋友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2、指导小朋友连贯练习。
3、激发小朋友体验歌曲积极的情感和欢快的节奏,共同或分组表演第一段。
舞蹈室教案大班篇十一
2.在感受音乐和认识竖排队形图示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表演。
3.体验同伴间合作舞蹈的愉悦。
1.刚才我做了哪些动作?
2.根据幼儿回答逐个示范动作。
3.出示相应图片,请幼儿尝试。
4.请幼儿跟着老师做动作。
1.幼儿分组制作舞谱,自己分配任务。
2.幼儿制作图谱,教师巡回指导。
3.张贴幼儿完成的舞谱,教师带领幼儿跳彩带舞。
1.除了动作在变化,还有什么在变化?
2.播放教师跳的绸带舞视屏。(有队形变化)。
3.出示队形图(脸的朝向图),解决竖排、横排。
1.教师带领幼儿看图示跳。
2.教师带领幼儿跳。
3.面朝客人老师跳。
4.教师带领幼儿围成大圆,面向中间,在教师带领下跳绸带舞。
首先,我觉得在公开课中开展舞蹈活动,精神可嘉,一般老师都不太敢尝试舞蹈活动,一怕乱,二怕自身舞蹈素养不够,但是周老师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舞蹈素养好,上课精气神十足,教态亲切。
其次,教师选用的教学策略也比较好,通过让幼儿绘制图谱来创编动作,完善彩带舞;运用视屏及图谱让幼儿知道如何变换队形,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整个活动的关键词是“舞”,应该让幼儿舞起来,从表达到表现,要让幼儿感受音乐与彩带的关系;舞姿与彩带的关系;幼儿的动作与彩带飘逸的'关系;幼儿所有动作与彩带的关系。除了舞动彩带,身体也应该随着彩带舞动起来,最后的整套动作应该与音乐进行匹配,幼儿应该可以看着图谱,随着音乐,完整地演示彩带舞,音乐与动作应该配套。
建议摒弃“教”的痕迹,可以先让幼儿听着音乐自由舞动,然后动作与图片匹配,然后与音乐配合,完整表演。同时可以研究上下左右的空间关系,让彩带在上下左右都飘动起来。
舞蹈室教案大班篇十二
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照镜子—学习双圈交换舞伴—完整跳集体舞。
初步感知乐曲欢快的节奏。
引导幼儿根据节奏创编动作。
(1)教师示范动作,幼儿模仿。
师:小朋友跟老师玩照镜子的游戏,那你们的动作跟我的动作应该怎么样?
(2)同伴间玩“照镜子”的游戏。(坐在椅子上﹑散点、集体)。
(1)学习在圆圈上交换舞伴(里圈﹑外圈的小朋友,伸出戴手腕花的手指,指向你下一位朋友,外圈幼儿和里圈幼儿拉手,换一换位置)。
(2)幼儿练习交换舞伴的动作。
(3)听音乐练习交换舞伴的动作。
(1)幼儿完整跳集体舞。
(2)邀请客人老师一起来跳集体舞。
舞蹈室教案大班篇十三
1、感受音乐的特点,能通过动作表现音乐强悍、有利的气势,体验男子汉的威武和强壮。
2、了解方阵舞的.基本特点、学会利用地上的标记保持队列队形的整齐。
3、能在舞蹈中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1、《男儿当自强》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教师按幼儿人数在地面上贴点,每个点子间的距离大约一米。
1、教师组织幼儿采用模仿解放军操练的游戏形式,感受音乐的气势。
2、引导幼儿学习方阵舞的基本动作。
(1)请幼儿按照地上的圆点站成方队,教师告诉幼儿:右脚踩在点子上,左脚向旁边跨一步,比肩膀宽一些;双手掐腰。提醒幼儿在点上做动作才能保持队伍的整齐。
(2)教师随音乐完整的示范一遍动作。
(3)教师示范,帮助幼儿学习马步,弓箭步的动作要领。
(4)教师哼唱,教幼儿完整的学做两遍动作。
3、鼓励幼儿探索90°转身的方法,并掌握音乐的旋律做转身的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并掌握并转身的方法,请个别幼儿示范:右脚不动,左脚向前跨一步,身体向右转。
(2)教幼儿学习听口令,“一二三四”,在第四声时转身的动作。
(3)练习听“咚咚咚咚”;在第四个“咚”时转身的动作。
(4)练习听音乐,在第四个“咚哒咚哒“时转身的动作。
4、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分别朝三个不同的方向完整地做动作,并用暗示性语给幼儿动作提示。
5、教师指导幼儿随音乐加上‘嘿’的叫喊声集体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舞蹈室教案大班篇十四
1、学习基本动作"踵趾步"
2、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能够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
3、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学习基本动作"踵趾步"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
知识准备:
1、棍棒操
2、会唱儿歌《两只老虎》
物质准备:
一、开始部分:
音乐导入:棍棒操
二、基本部分:
(一)欣赏音乐导语:小朋友跳的可真棒,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来听一听,歌里唱到了谁?(小老虎),小老虎住在哪里呢?(森林、动物园)
(二)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三)教师示范并引导幼儿学习导语:老师也学一学小老虎跳舞,小朋友看老师学的像不像?老师跳的`像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学?那你们要先学会脚的本领,先看老师做一遍。
1、教师示范基本动作--踵趾步
2、幼儿练习,并指导幼儿。
右腿直直脚前翘,左腿弯弯手叉腰;右脚尖尖向后点,左腿直直向右瞧;一步一拍后踢步,绷着小脚踢屁股!
左腿直直脚前翘,右腿弯弯手叉腰;左脚尖尖向后点,右腿直直向左瞧;一步一拍后踢步,绷着小脚踢屁股!
3、教师清唱,引导幼儿完整的跳一遍舞蹈。
4、幼儿听音乐,有表情的完整跳一遍舞蹈。
(四)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并表演。(按组)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学会了吗?回家跳给爸爸妈妈好不好?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舞蹈室教案大班篇十五
增强对舞蹈的兴趣感,提高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感。
增进幼儿的灵活的形体,培养幼儿群体的.合作精神。
脚腕训练、
胯关节训练、
腰的训练、
胯的训练、
走跑跳训练,
1、左手掐腰,抬左腿,左腿向旁侧抬起,抬起时脚尖向下,右手五指张开向左侧伸出,举过头顶,手心向前,此动做为第一拍,右手向下弯曲呈拳型与间平行,手心向着自己,腿放在地上为第二拍,从中增进幼儿的灵活的形体。在熟练的情况下,加快速度在诙谐曲中练习,提高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感。
2、律动《表情歌》训练幼儿的表情,做出丰富的脸部表情。(哭、大笑、捧腹大笑、生气、偷笑、小声笑)在舞蹈游戏中进行舞蹈练习。主要练习嘴角向上翘,保持微笑。
3、模仿踢小球动作。学习原地跑。模仿、踢球、抱球、用头顶球、双脚跳起、双手抱球等动作。
4、双手呈抱球状,向左,左脚脚尖向左翘起,身体向左弯曲大约15度左右,然后左腿收回并拢,左手收回至胸前,反方向做一次,重复两个八拍。
5、把两个动作连起来做。
6、加音乐练习。
回家可以玩一玩球,体会手抱球的感觉。
舞蹈室教案大班篇十六
1、让幼儿学会在跳邀请舞时,邀请者与被邀请者互换位置跳舞。
2、培养幼儿热爱和尊敬解放军的情感。活动准备:歌曲。
1、《山谷回音真好听》
2、《小鸟醒来了》
3、《挤奶》
4、《采茶》
1、播放歌曲录音,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名称。
2、这首歌曲讲的是什么事情?献哈达的动作怎么做?
3、复习歌曲,要求幼儿唱准附点音符,并有表情地演唱。
4、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复习歌曲。
全班幼儿站在位置上。
前奏(乐曲的最后一句):邀请者右脚开始踢踏步前进(第一拍右、
左脚各跳动一次,第二次拍右脚脚跟伸向前方点地),同时两手从胸前经两侧摆起,右臂屈成弧开,手心向上(托掌)在臂侧平举手指翘起(顺风旗)。最后站在被邀请者前。
1-2小节:邀请者右脚开始做弹簧肯四次,同时两手落下后从两侧下方向胸前渐渐托起(手心向上),做托哈达状。
3-4小节:继续做弹簧步,同时两手向左绕一小圈后摆向右上方(手心向上),眼睛看右手。
5-6小节:右脚开始原地做踢踏步两次,同时手臂动作同前奏动作。
7-8小节:右脚原地顿四次,同时左臂轮流向上甩袖四次。
9-10小节:邀请者与被邀请者右臂屈举肩上方,左手叉腰,用弹簧步互换位置。
11小节:右脚开始原地踢踏步一次,同时两臂动作同前奏动作。
12小节:两脚做踢踏步一次,同时上体前弯,两手从胸前向内翻掌后向两侧打开(手心向上),做献哈达状。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表演律动两遍。
2、全体幼儿表演律动。
3、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弓箭步和跪姿的挤奶动作。
4、幼儿表演律动《哈达献给解放军》。
5、个别幼儿上前表演律动。
大班音乐教案:舞蹈9
1、学习秧歌基本步伐
2、知道秧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感受秧歌热闹、喜悦的舞蹈特性。
1、舞蹈录象、录音资料
2、秧歌道具手巾花、绸带等
3、十字步图谱
一、观看录象,东北秧歌,引出课题
1、师提问:有谁能告诉我这个舞蹈的名称?录象中看到了什么?(师小结:秧歌舞最早流行在东北,东北地区的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就会用扭秧歌的`形式来庆祝,后来我们江南的人们把秧歌改变成地方秧歌,因此手里的道具呢,用的最多的是阿姨们用手绢花,叔叔们呢则用绸带。)
2、在看一次,提出要求:仔细看,试着学一学。(试试手,脚的动作)
二、学习秧歌十字步
1、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秧歌的基本步伐,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秧歌十字步”(出示秧歌十字步大图示,为幼儿讲解图示的看法,并让幼儿试着看图自己先走一走,老师指导理解图谱意思)
2、老师示范秧歌步动作
秧歌步:第一拍,左脚起步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二拍,右脚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三拍,左脚向后交叉方向走,第四拍,右脚向后交叉方向走。注意,准备的时候,双脚站在小脚印上,走步时,可以根据图谱上的口令提示走。注意脚步和颜色的对应。
3、幼儿学习秧歌十字
师:小朋友们别着急,我们随着秧歌十字步图示,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很快就能学会了!
幼儿人手一块十字步图谱,幼儿练习老师观察辅导.
鼓励幼儿跟随音乐边唱边练习秧歌十字步,老师个别辅导。
4、小朋友们快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道具,手巾花、绸带。男小朋友拿绸带,女小朋友拿手绢花,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几位奶奶,她们也是扭秧歌的高手,现在我们请奶奶跟我们一起跳起来。双手自由舞动听音乐练习。
三、小朋友们跳得真好,让我们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好吗?
舞蹈室教案大班篇十七
1、根据图谱在跳舞毯上进行基本的步伐练习。
2、体验在跳舞毯上舞蹈的乐趣。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动感节奏的音乐磁带、录音机、泡沫板拼装的跳舞毯人手一块、箭头符号图片、跳舞图谱谱一张,跳舞录象一段。
一、观看录象,激发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录象,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录象)。
(2)提问:他在做什么呀?他站在什么上面跳舞呀?
二、理解箭头含义,学习基本舞步跳法规则。
1、认识箭头,学跳基本的几个方向跳法。
(1)教师:看!老师这儿也有一块跳舞毯,上面有什么?(箭头、圆点)。
箭头有什么方向的?(前、后、左、右)。
这些箭头表示什么意思?(个别幼儿回答)。
教师:原来跳舞毯上有四个箭头,箭头表示脚跳舞的方向。向上的箭头表示脚往前,向下的箭头表示脚往后,左边的这个箭头表示脚往左,右边的箭头表示脚往右。中间的圆点是表示把两个脚收回的意思。那我们一起来试试。(带领幼儿练习,教师喊口令:“一、二、三、四、五、六、七、起:左回、右回、前回、后回”)。
(2)练习单脚跳。
a、第一遍,出示图谱(第一段音乐的图谱)。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张图谱(贴好的图谱),上面也有箭头和圆点。一个箭头几个脚跳?一个箭头,一个圆点,一个箭头,一个圆点。这个箭头往哪边?(右边)那我们右脚往右边踩一下,再收回来。那这个箭头往哪边?(左边)那我们左脚往左边踩一下,再收回来。右回、右回、左回、左回(教师适当示范一小段)能不能看着图谱跳呢?谁来试一试?看好图谱,丁老师来帮你喊口令,要看好图谱跳哦。(请个别幼儿跳,及时纠正幼儿的动作,提醒幼儿看图谱跳)。
教师:真棒,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试试?
b、带领全班幼儿练习,教师帮忙喊口令。
c、随音乐跳。
教师:那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跳一遍。
(3)练习双脚跳。
a、出示第二段音乐图谱。
教师:老师这还有一张图谱,刚才一个箭头表示一个脚跳,现在有两个箭头,怎么跳?(幼儿回答)。
教师:老师知道了,原来他是两个脚一起跳。
那我们也来试试,看好图谱哦,老师来帮你们点。
b、带领幼儿练习。
d、看图示,随音乐跳。
教师:那我们也来配上音乐再来试一试。
三、出示跳舞图示,看图示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跳舞。
(1)完整欣赏音乐。
播放音乐,幼儿欣赏,教师提示:“这里是前奏,5、6、7起”,教师开始点图谱,间奏部分:“这里是间奏,5、6、7起”,教师继续点图谱。
教师:你们听出来没有?音乐开始的时候跳不跳?还有哪里是不跳的?(幼儿回答)。
教师:音乐开始不跳的一段是前奏,是让我们小朋友做准备的。音乐中间也有一段不跳的是间奏。
(2)跟着音乐看图谱跳。
教师:是不是都想跳呀?那我们一起来吧!跳的时候,小眼睛要看好图谱哦。丁老师要看到你们高兴的样子。
(3)第二遍,和客人老师互动。
教师:客人老师,你们觉得我们小朋友跳的好不好?给我们来点掌声呀!请客人老师来和我们一起跳吧。这回跳的时候,你的小手可以自由动起来,但小眼睛也要看着图谱哦。(幼儿请客人老师一起跳)。
六、结束部分。
(1)欣赏教师跳舞。
教师:你们跳的太棒了,丁老师也想来跳一跳。想不想看丁老师跳?看看我和你们跳的一样吗?(欣赏教师舞蹈,发现步伐的不同)。
(2)教师:原来在跳舞毯上还有不一样的跳法,下次丁老师再和你们一起来跳。(带领幼儿一起手持跳舞毯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了,我很投入地进行着这个活动,孩子们也在积极配合……活动结束后,武老师及其他老师及时为我做了点评……我用心听着老师的`每一句话。使我一下子明白了很多……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和锻炼机会。作为一名年轻的幼儿教师,我感到了自己的不足。“整节活动孩子们和老师融为一体,感受到了音乐所带给他们的快乐。
教师的动作、表情、语言都不错……”不足的是在设计《兔子音乐会》的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幼儿尽情用自己的方式去大胆地表现和体验,从而来感受音乐所带给他们的快乐。音乐是兴奋的语言,对幼儿有极大的感染力。在幼儿获得愉悦的同时,通过欣赏音乐、讲故事等方法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从而来大胆表现木偶兔的动作。
其次,在听完木偶兔子故事后,不应让幼儿单纯地做兔跳和蹦的动作。应让他们自由发挥,兔的动作可以很多种,不只是跳、蹦,还可以走、拍手、跺脚等。在尝试创编木偶兔子动作的过程中,通过引导他们仔细听,并联系音乐做即兴的肢体动作外,还可通过语言、表情来引导幼儿,让幼儿不但能听到老师所说的内容,而且还能自己创编动作。让所有幼儿都能参与进来,增加师生与幼儿互动的机会,来满足幼儿的期待感。
在活动中不能让幼儿一直跳或一直休息,要动静结合,这样孩子们才不会觉得累……最重要的要给每位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还要鼓励每位幼儿!通过幼儿身体动作的参与,可以促使幼儿自然地投入音乐,使教师与孩子融为一体,充分感受音乐所带给的快乐。这样,课堂的气氛便会更加的活跃起来。
在这次公开教学过程中,我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与教训,这仅仅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和锻炼机会。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多组织一些音乐活动,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作品,熏陶孩子的乐感,并培养他们大胆地表现音乐!我会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一点一滴的积累经验多摸索、多琢磨、多用功、多动脑、多询问、多反思,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舞蹈室教案大班篇十八
引导幼儿对舞蹈的创编。
多媒体课件、播放器(进场音乐和七月火把节音乐)、成人彝族服饰一套。
一、导入部分
组织幼儿律动《哈密瓜熟了》进活动室。
提问:(1)这首乐曲是哪个民族的?(新疆)
(2)我国有多少个民族?(56个)
(3)你们都知道哪些民族?(汉族、蒙古族、彝族等)
我们今天就一起去感受一下彝族文化吧!
二、开始部分
1、出示课件
火把节流程:迎火―颂火―送火
2、观看视频
《火把节篝火晚会》
3、出示课件
彝族服饰
4、学习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小跳步、踏点步)
(1)教师引用彝族阿妈送服饰,给幼儿悬念,教师通过穿彝族服,两次音乐依次跳出小跳步、踏点步。
(2)引导幼儿舞蹈创编。
三、结束部分
师幼一起跳篝火舞《七月火把节》
四、延伸部分
舞蹈室教案大班篇十九
1、欣赏民族的舞蹈,在情景中大胆创编、模仿xxx舞的各种姿态。
2、感受维吾尔民族的音乐、舞蹈特有的风格。
3、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各个民族。
1、多媒体:彝族火把音乐节、傣族音乐、xxx舞音乐及视频、ppt。
2、铃鼓一个。
(一)欢乐的火把节。
重点:感受少数民族舞蹈、音乐的欢快、热烈。
1、欣赏彝族火把节音乐。幼儿和老师一起跳起快乐舞蹈,过热闹的火把节。(放火把节图片)。
引导语:“小朋友,你们看到这张图片,知道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彝族)你又知道火把节的时候彝族人民他们要做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围着火把跳舞)今天我们大五班的孩子也和彝族人民一起快乐的`跳舞吧!请小朋友围成圆圈(放入火把)。
2、引导幼儿奏,跑、跳、欢呼、打击身体的各个部位。
(二)一起来跳xxx舞。
重点:在情景中大胆创编、模仿xxx舞的各种姿态。
1、老师和孩子一起开着xxx小火车(踏点步)去xxx旅行了。
引导语:“你们刚才和彝族人民一起跳舞过节了,现在还想去什么少数民族看看?(幼儿自主回答),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去xxx玩一下好吗?哎哟,xxx离这里有点远,我们要坐火车去,大家来看我的火车是怎样开的。
2、播放音乐,幼儿欣赏教师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做着踏点步。
引导语:“刚才,老师的小火车是怎么开的?你们发现了吗?。(幼儿自主回答:插着腰、踏点步开)这是我xxx特殊的火车,你们想不想也来开踏点步火车,(幼儿;想),现在快上我的火车,(引导幼儿位子站开)听着音乐有节奏的踏点步前行。
3、踏点步练习。
1)第一遍:孩子和老师一起尝试踮步前进,个别孩子展示和表演。
引导语a:“刚才老师发现有些小火车,它开得很稳,你们想不想来看一下他们是怎样开到xxx的?(请个别孩子展示和表演),她开得好不好?哪里好,谁来说说看?(幼儿:她的方向盘插得很紧、她的小脚是踏点步,膝盖要弯弯的)。
2)第二遍:教师用铃鼓帮孩子伴奏,强调重拍。
a: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踏点步的特点。
引导语:“因为今天要到xxx,路有点远,所以要小朋友帮我踩一下油门。(教师再次示范)快来,别忘了脚要踩下去,膝盖要弯曲。老师请来了一个小乐器帮帮你们的忙,什么东西?(铃鼓),它今天要指挥着我们的小火车开到xxx去,我们的小铃鼓响一下,我们的小脚就踩一下油门,试试看,准备开始。
b:引导幼儿先跟着铃鼓节奏练习踏点步,再跟着音乐一起做踏点步(开始音乐做其它动作准备先瞻望、叉腰后前行,过渡的音乐做招手、拍手动作)。
4、学习摘葡萄的动作。
重点:眼睛看着手,发散不同的动作,站着、跪着、转着、边走边摘等。
舞蹈室教案大班篇二十
1、进一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及一些生活习性。
2、大胆创蝌蚪成长的舞蹈动作,体验创编舞蹈的乐趣。
挂图、录音机、磁带、小青蛙头饰。
一、开始部分:
播放音乐,让幼儿随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进入活动场地。
二、基本部分:
(一)播放vcd幼儿舞蹈《小蚂蚁》引题:
问:你们知道舞蹈里小朋友是模仿什么动物做这些动作的呢?
(二)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1、出示图一。
(1)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在干什么?
(2)小蝌蚪是怎么长成小青蛙的?先长出什么?(幼儿回答后出示图二)。
(3)小蝌蚪接着长出什么呢?(幼儿回答后出示图三)。
(4)最后小蝌蚪长成什么样?(幼儿回答后出示图四)。
(三)指导幼儿创编动作: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试试看把小蝌蚪的生长过程用动作来表示好吗?
1、创编小蝌蚪动作。
(1)谁能编出小蝌蚪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泳的动作?(请个别幼儿创编动作)。
(2)师简评幼儿创编情况。
(3)请全体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
2、创编小呼天抢地长出两条后腿的动作。
(1)谁能编出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的动作?(请个别幼儿创编后)。
(2)师简评幼儿创编情况。
3、创编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的动作。
(1)谁能编出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的动作?(请个别幼儿创编)。
(2)师简评幼儿创编情况。
(3)放音乐全体幼儿自由表演。
(四)让幼儿学习将自己的创编的几个舞蹈动作结合起来,组成舞蹈《小蝌蚪长大了》。
1、放音乐请个别幼儿学习创编舞蹈。
2、师和幼儿共同评价表演幼儿的创编情况。
3、师与幼儿共同讨论选择动作创编成完整的舞蹈《小蝌蚪长大了》。
4、放音乐,师带着幼儿一起学习表演舞蹈两遍。
5、师简评幼儿表演情况。
三、结束部分。
2、放音乐,幼儿跟随老师表演并出声场。
舞蹈室教案大班篇二十一
播放视频队形3:
师:这段音乐枫树、杏树是怎么跳的呢?(提手部动)。
(杏树把手放在枫树精灵前面拉好,举到上面。枫树再向前走一步,手拉手举到上面)。
师:大家真聪明,都会跳了,跟着音乐来一遍吧。(音乐a2)。
师:我们接着往下看。
师:谁看懂这图谱了?(幼儿讲述)。
师:没看懂的没关系,我们再看一坎。(不超3遍)。
师:我把这些动作编成了一个口令:转,牵,走走,面对面。
师:遇到困难了吗?请你提出来。(幼儿提出问题,一起解决并练习)。
师:老师发现有一对跳的特别好,请他们来说说他们是怎么跳的?怎么样很好的.配合的?(请成功的小朋友介绍经验)。
教师和幼儿示范:边嘁口令边走(转牵走走,面对面)。
听音乐练习数遍(音乐a3)。
师:我们来听着音乐,看着图谱,看树精灵舞一遍吧o(幼儿休息看a完整)。
边看教师边说:枫树先走,再是杏树,杏树拉手向上举……。
师:我们把这些好看的精灵之舞的动作连起来吧,和精灵一起跳舞了!(2-3遍由慢到快)。
(l)播放第二段舞蹈图谱:看,又是怎么跳的?
(2)幼儿自由回答看到了什么?
(3)点击播放大的图谱:师:再来仔细看看。
师:他们是伸出哪只手7.(带花的右手)o拉拉手,向前走(教师示范)。
(5)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位置换了,背对背,手放开了)。
师:我们一起来试试吧,起立,和好朋友面对面(教师喊口令)。
师:找到新朋友了吗?位置交换了吗?看看你的好朋友变成谁了?和你的新朋友再来跳一跳。连续做几遍。
(6)完整做b段动作:我们来跟着音乐跳一跳吧。(播放b反复)站在现在的位置上不动,和你的新朋友打个招呼,再来一次。
师:精灵舞会要开始了,我们一起来跳树精灵之舞吧。
第一遍提醒幼儿留在该位置上不动和新伙伴继续从头跳(前奏要点点头,认识新朋友)第一遍结束后稍微提示。
第二遍后若发现幼儿行,那继续往下跳,若不行再提要求。
笫三第四遍连着放。
(播放爹右手循环)。
师:树精灵们,树精灵的舞会结束了,天快要亮啦,我们要回家啦。(播放退场舞)。
舞蹈室教案大班篇二十二
音乐《请你和我跳个舞》旋律活泼、节奏明快,歌词有反复的特点,易记、好懂。邀请舞的舞蹈动作则与歌词紧密结合,整个舞蹈表现了幼儿与同伴携手共舞的欢乐场景。歌曲中的反复部分动作提示很清晰,可请幼儿结合已有的舞蹈经验自主创编伸脚、踏脚、点头、弹手指等动作。在邀请和被邀请的动作上、舞伴们交换的方法上可能会有困难。因此,教师可运用视频帮助幼儿获得跳邀请舞的相关经验,创设“舞会”的情境,引导幼儿通过歌唱与动作的配合、眼神和表情的相互交流以及舞伴的交换,体验与同伴一起歌唱、舞蹈的乐趣。
1.了解邀请舞的基本特点,掌握侧踵步、吸跳步等舞步,学会在音乐间奏处自由找到舞伴共同舞蹈。
2.能根据歌词内容创编手的动作,并与同伴动作一致地跳邀请舞。
3.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4.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3.体验请同伴、与同伴共舞的快乐。
1.物质准备:《邀请舞》视频、音乐。
2.经验准备:幼儿初步学唱歌曲《请你和我跳个舞》。
1.播放音乐《请你和我跳个舞》,带领幼儿复习演唱歌曲。
请幼儿演唱歌曲《请你和我跳个舞》,交流对歌曲的感受,引导幼儿体验音乐欢快的旋律。
2.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舞蹈的基本动作。
(2)总结幼儿的的创编情况,引导幼儿说说哪些部分比较难跳,师幼共同想办法解决。
(3)请幼儿随音乐自由结伴跳邀请舞。
3.播放《邀请舞》视频,引导幼儿了解邀请舞动作、队形等特点,尝试与同伴完整地跳邀请舞。
(1)请幼儿看《邀请舞》视频,尝试视频中的邀请动作。鼓励幼儿用自已喜欢的动作进行邀请。
提问:舞会上男士如何邀请女士的?女士用什么动作接受邀请的?你喜欢视频中的哪个动作?重点指导幼儿学会用侧步、吸跳步等简单步邀请同伴。
(2)请幼儿学习视频中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练习,引导幼儿与同伴协商怎样跳能让两个人的动作一致。
4.组织舞会,集体跳邀请舞。
请幼儿随音乐完整表现邀请舞,结合幼儿舞蹈动作、交换舞伴等情况进行评价,引导幼儿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动作建议:
准备:女孩围成圆圈,正步位旁按手位准备;男孩在圆心,双手拤腰做准备。前奏:女孩正步位旁按手位左右点头;男孩双手拤腰左右点头选择自己的舞伴。
1x4小节:男孩吸跳步或跑跳步跳到舞伴面前;女孩1x2小节胸前左右拍手,
3x4小节:双手向前平伸并打开,表示示接受舞者邀请。
5x6小节:男孩、女孩共舞,左脚侧步,收回;右脚侧步,收回。
7x8小节:男孩、女孩手拉手小碎步转圈,交换位置。
9x12小节:男孩、女孩共舞,右脚侧步,收回,踏地3下;左脚侧步,收回,拍手3下。
13x16小节:女孩左脚侧步,收回;右脚侧步,收回;小碎步自转一圈,挥手与舞伴道别。
本次活动是一次舞蹈活动,因此更多的是关注孩子动作的表现。活动中,我通过欣赏、表现、个别示范、集体尝试等多种方法,帮助幼儿更好地借助歌词进行表演。由于动作的表现有歌词的依托,因此表现难度还是比较低的,但是我通过对个别孩子表现力的关注,从而提升孩子表现的表情、动作的优美,同样对孩子的舞蹈动作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
活动的亮点在于利用简单的'道具(一个有颜色的记号),既很好的解决了活动中容易出现的左右脚的区分,又降低了集体舞的难度,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孩子,和孩子产生良好的互动。集体舞的学习以孩子自主探讨为方法,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但在这个环节,我还可以更退后一点,不要太急于抓住一个正确的答案就马上尝试,可以多听听其他孩子的想法。
舞蹈活动是一种美育活动,教师优良的教学素养和音乐才能也为孩子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因此整个活动孩子情绪愉悦、积极,表现欲望非常强。
舞蹈室教案大班篇二十三
1、鼓子秧歌舞曲具有脚尖、刚柔相济的舞蹈语言和强悍粗犷、气势磅礴的独特风格,并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突出地表现了山东人民敦厚、朴实、骠悍、倔强的.性格和气质。
2、准备鼓子(可用手鼓代替)、鼓槌、录音磁带。
3、教师先像幼儿介绍鼓子秧歌是山东三大主要秧歌形式之一,再让幼儿欣赏鼓子秧歌舞曲,感受舞曲欢快的节奏和情绪,可让幼儿跟着音乐拍节奏,以加深幼儿的感受。
4、教师可利用语言讲解与动作示范等形式,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跑鼓子、走鼓子、蹲鼓子等动作。学会下肢动作后,再进行上肢动作练习。引导幼儿动作做得协调、自然。熟练后,在要求幼儿尽量表现出舞蹈特有的情绪风格。
5、学会基本鼓子动作后,可让幼儿创造其他形式的队形变化进行舞蹈,如围大圈、两人一组等。
6、活动后,可将鼓子、鼓槌、录音磁带放置在音乐区中,幼儿自由练习。
7、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8、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准备:站在椅子前,左手持鼓,右手持槌。
第一遍音乐:
第(1)-(2)小节:跑鼓子(左脚向前跑一步,右脚向前跑一步。跑时双膝略屈,小腿向后踢起)。一拍一步,向左跑四步。
第(3)-(4)小节:原地走鼓子击鼓,左手端鼓在腰前,右手用力击鼓至胸前方。收鼓、双手收于胸前。一拍出,一拍收,共做两次。
第(5)-(8)小节:同第(1)-(4)小节的动作,方向相反。
第二遍音乐:
第(1)-(2)小节:同第一遍音乐的第(1)-(2)小节的动作,向后做。第(3)-(4)小节:同第一遍音乐的第(3)-(4)小节的动作,原地做。第(5)-(8)小节:同第一遍音乐的第(5)-(6)小节的动作,向前做。
第三遍音乐:
第(1)-(2)小节:同第一遍音乐的第(1)-(2)小节的动作,向左绕到椅子后边做。
第(3)-(4)小节:原地蹲鼓子(大八字步半蹲,左手端鼓在腰前,右手端鼓用力击鼓后拉至山膀位),一拍击鼓,一拍拉开,同时一拍一次跺地,共做四次。第(5)-(8)小节:同第(1)-(4)小节的动作,向左绕到椅子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