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四教案参考(模板15篇)
编写教案需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性,让学生能够轻松理解教学意图。编写教案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请参考以下教案范本,了解如何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内容。
识字四教案参考篇一
目的:1.教孩子学会将象棋子摆在棋盘的固定位置上,认记读象棋上的字。
2.培养幼儿初步的空间感知力。
准备:32枚与棋子一样大的圆形纸板,将原象棋上所有的字,用红绿两色笔分别照抄在圆板纸的一面。
玩法:1.将棋盘铺好,成人用胶水将圆纸板粘在棋盘的正确位置上,露出有字一面。
2.将原棋子倒出,由孩子分为红绿棋两组,成人引导孩子根据棋子上的字在棋盘上对号入座,把棋子摆在棋盘的对应位置上。
3.孩子会摆会,成人和孩子各摆一组,看谁速度快,谁为第一。
4.孩子摆熟后,将圆字板拿走,让孩子试着把棋子直接在棋盘的正确位置上摆好。
识字四教案参考篇二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6个字。
2.借助拼音和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学会对对子。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关于大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们都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家园当中,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还有许多小动物,孩子们你们喜欢它们吗?(喜欢)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同走进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大自然吧!
(板书:识字3)。
二、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1.自学(读文正音,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1)学生借助拼音朗读句子,注意读准字音。
(2)边读边思考画出本课生字。
2.识字(利用学生已有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识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识字的快乐)。
(1)同桌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情况。
(2)出示生字、词卡,认识哪学读哪个字同时介绍自己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
(3)出示图片、课件学习本课生字。
(4)按偏旁归类学习生字。并举出带“雨、木”的字。
(5)猜谜语进行识字,例:多字少一半就是夕。
3.检查识字。
(1)小组内互考、师检验。
(2)开火车读字,组词竞赛。
(3)帮生字找家:分别找出带“雨、虫、木”的字。
(4)互猜互动:一个同学说谜面,另一个同学说出谜底。
三、多种方式加强朗读的训练。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引导发现课文特殊呈现方式。
(2)男、女生对着读。
(3)拍手背着读。
(4)师生交叉读。
四、指导书写,进行评议(分散写字任务,提高书写质量)。
重点指导:和、秀、香。
(1)学生先说出这些字的相同点及区别写时应注意什么。
(2)师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师及时纠正。
第二课时。
一、巧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大自然的画面,你能用学过的词语描绘一下吗?说完后把词语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二、拓展延伸,挖掘潜能。
1.绘画。
(1)在文中挑选一个或几个喜欢的字,用它们扩词,并用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同时自己配上画面。
(2)拿出自己的作品在组内交流,大家互相评议,猜猜他画的是哪些词语。
2.练习。
(1)挑字卡找朋友。
我是翘舌音朋友:我是翘舌音“朝”,我的朋友在哪里?
结构朋友:我是结构朋友“秀”,我有上下两层楼,我的朋友在哪里?
偏旁部首朋友:我是昆虫小蜜蜂,我的朋友遍天下。
反义词朋友:我是“朝”是一天的开始,我的朋友在哪里?
(2)“火眼金睛”:儿歌中哪些字是今天学的',看谁找得多?
红脸儿朝阳出东方,专给小朋友洒霞光。
碧绿的田野禾苗壮,万紫千红花儿香。
蝴蝶姐姐花间舞,蜜峰妹妹采蜜忙。
杨树摇摆千条枝,桃李傍晚送夕阳。
(3)“金话筒”:任意选择书中的几个词语,连起来说几句话,看谁句子说得美。
(4)“最佳搭档”游戏:学生各选一个词语写在卡片上,找到与自己相对的词语,比一比谁找到的搭档多,没找到的可以重新选择一个词语,直到找到为止,同时体现了学生互帮互助。
三、指导书写,进行评议(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会汉字的结构之美)。
1.认读“千、语、李”学生先观察,说出写时应注意什么,有什么特点?再进行描红。
2.教师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并展示优秀的作业。
四、在生活中识字,并学会运用。
请学生在师准备好的包装上找一找今天我们学会的字,赶紧动手吧!
五、师总结。
其实在生活中处处是一个识字的乐园,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成为那些生字宝宝的知心伙伴,成为生活中最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孩子。
识字四教案参考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对子。
4会写“香、秀”等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蜂、蝶”
1、引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大家都爱她,今天地球小天使也来到课堂,谁来和它们打招呼,出示动物“蜂、蝶”,谁再能大声叫出他们的名字,出示生字卡,练读一次。
2、过渡(指导方法)。
(1)借助拼音识字。
(2)查字典。
(3)请教别人。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1、生自渎课文。
2、学生字(出示11个生字)。
(1)学生随机认读某个生字,带读。
(2)图字结合浅析某些字义,组词或抒发感受。
(3)开火车认读所有生字。
(4)归类同一部首识字。
3、种种子宝宝(把生字种到下面,每读一个读一次)。
三、学词、学文。
1、读词(个别读小组读)。
2、对对子。
3、学文(过渡请一位同学大声读注:提出读的要求和听的要求以多种形式对读)。
四、书写生字。
1、具体教导、范写“香、秀”
2、学生书写。
五、扩展。
1、归纳:相对、相近事物可以对对子。
2、作业:比一比,谁的对子多。
3、小结。时间过得真快,小天使们还要忙着到别的地方绿化、美化环境,我们就到这里,跟小天使说:再见!
识字四教案参考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读,了解几种汉字的构字规律,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2、认识“尘、灰、众”等9个字,学会写“土、尖、灭、明、林”6个字。学习偏旁“日、木”,巩固以上到下,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
3、指导学生正确,美观的书写,提高写字能力。
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旧知1、指名板演:连一连,把组成的新字写下来2、认读生字。
二、激趣导入新课。
三、初读课文,感知字词。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2)师指名读,挑战读。
(3)再读文,圈出本课要学的生字,发现识字规律。
(4)龙龙和文文在读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新的识字方法,你发现了吗?
四、识字、写字。
1、交代学习目标:
2、识字:
(1)看拼音读;
(2)拼音、汉字对照读;
(3)只读字;
(4)看卡片读。
五、合作拓展、巩固成果。
1、把下面的字去掉一笔,变成一个新字,再组词。
2、文字接龙。
3、摘苹果游戏把两个学过的字组成一个新字,摘对的,师奖励一个“苹果”,用苹果换两个小红花。
识字四教案参考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文中汉字演变过程、山水图、儿童作画图、儿歌”;录象“祖国好河山画面”;每学习小组一张铅画纸、轻音乐磁带、词语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
一、运用媒体,在情境中感知。
过渡: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他们看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事情。请小朋友看大屏幕。
1.播放轻音乐,创造一种氛围,运用多媒体演示“实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屏幕出现“船”的实物图,接着屏幕依次出现“竹子、石头、泉水、河川、燕子”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认识)。
1.师述:由于劳动和生活的需要,他们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下来,可是那时候还没有文字,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是富有智慧的,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们看见“船”就把“船”画下来。(屏幕上以动画形式依次出现由实物图变成象形字的过程)这就是我们的祖先用画图的方法创造除了的象形字,这是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为了便于书写,后来,人们就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的汉字。(品古上依次出现现代汉字“舟、竹、石、泉、川、燕”,让学生读一读,认一认,初步感知字音、字形)(指大屏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识字3》。(板书课题)。
二、看图想象,在情境中认知。
1.学习词语。
认识了汉字的演变,老师要带大家去欣赏一幅祖国的山水画。(出示山水图)你喜欢哪些景物?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语“竹子、燕子、河川、石头、泉水、小舟”。(指名读,师领读,齐读)。
2.学习儿歌。
过渡:画儿真美,老师这儿还有一首更美的儿歌呢!你们想读吗?(出示儿歌)请小朋友自由地读,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学生自由读)谁来当一回小老师,领着大家读。(指名领读)想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吗?(走下课桌找朋友读)。
3.读好儿歌。
过渡:这么美的.儿歌,老师也想读读,你们愿做老师的好听众吗?范读儿歌。老师读得怎样?为什么老师读得好呢?(指图,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象山水图的美景,想象儿童画画的表情、心情)愿意像我一样读吗?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练读,不足之处,请小组长指点指点。(小组合作练儿歌)。
这么美的儿歌,老师指导你们一定能把它们读好。(男女生赛读,齐读)。
三、小组合作,在讨论中深化。
1.小组合作,读懂儿歌。
请小朋友分小组自读儿歌,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学生小组自学讨论)(大屏幕放映祖国河山画面图,教师随机简介)。
2.诵读儿歌。
这么美的祖国河山,你想用你的朗读加上你的情感和动作来赞美他吗?(出示儿歌)(学生自由表演,诵读儿歌)。
四、.总结延伸,在创作中巩固。
1.即兴作画。
祖国的河山真是美丽壮观,你想用你手中的彩笔,来画一画这美丽的河山吗?(播放轻音乐,学生小组合作即兴作画)。
2.创作儿歌。
你们能仿造课本上的儿歌,给你们的画编上儿歌吗?编好后先在小组中读一读。(小组合作自创儿歌)等一下我们请各组的代表把你们一组的画于儿歌一起介绍给大家。
五、导书写生字,完成《习字册》。
1.认读要求书写的生字:舟竹石川燕笔黑什。
2.扩词。
3.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你愿意教大家写哪个字?试着说一说,学生跟着书空。其中新出现的偏旁:四点水、竹子头、单人旁,应指导学生认识)。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描红,边描边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5.完成《习字册》,教师巡视指点。
识字四。
教学要求:
1.学会课文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几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其他字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诵读谜语,理解谜语,体验猜字谜的乐趣。
教学重点:
1.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能书来年认读,正确运用“池”“驰”这两个字。
2.读好字谜。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观察字盘。
1.师板书“也”。
2.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个字吗?今天老师给“也”找来了。
几个朋友,你们看。(出示字盘)。
3.师转动字盘,将“也”分别与“土、马”组合、演示。
4.板书“他、地、池、驰”。
二、读准字音,学习词语。
1.。
生借助拼音,自由读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词儿连读。
2.。
四人一组交流:哪些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在书上用“。”做记号,多读几遍。
3.检查指导。
(1)指名读生字及词语。
(2)相机指导:“池”“驰”是整体认读音节。“奔”的韵母是“en”,不要读成后鼻音。“塘”的韵母是后鼻音。
(3)齐读生字及词语。
(4)理解。
看图理解“田地”、“池塘”。
师生对话表演,用上“你我他”。让学生感知“你我他”的用法。联系图来理解“奔驰”。
三、游戏巩固。
请一名学生当小老师,转动字盘,让其他学生用字盘辩字,并口头组词。
四、学习字谜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圈出生字,读准音。
2.出示卡片,开火车检查字音。
提醒学生注意:“行”韵母是后鼻音。“稼、千、虾、庄”都是三拼音。
3.指名读字谜歌。
告诉学生:这是一首字谜,让我们猜一个字。
4.四人一组讨论:这首字谜的谜底是什么?
5.全班交流。
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转动字盘,显示学生所说的字。并引导学生看相应的插图,帮助理解字谜。
6.指导朗读。
(1)。
教师范读,读出韵味,读出猜字谜的情趣。让学生说说听了老师的朗读,觉得怎么样。
(2)。
生自由练读。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中的拖腔唱读或停顿读。
(3)指名读字谜歌。评一评。
(4)同桌一起读字谜歌。
7.课外延伸。
小朋友,猜字谜有趣吗?课外请小朋友搜集一些字谜,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猜。
五、析记字形,指导书写。
1.析记字形。
(1)认读生字“奔驰、池塘”。
(2)教学新部首:“马、大、土”。
(3)交流记字方法。教师及时小结学生的记字方法。
2.指导书写。
(1)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帖中的范字“池塘、奔驰”。
(2)说一说怎样才能把“池塘、奔驰”写规范,写漂亮。
(3)教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
“奔”大字头的撇、捺要写得分开些,舒展些。“十”写得小些,扁些。下面横要写得稍长,撇竖要分开些,能承受住整个字。“驰”左窄右宽。马字旁最后一笔是提。“塘”左窄右宽,“土”要写得偏上些,短些。
(4)播放音乐,生说写字姿势歌。
(5)师巡视,及时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给“也”字找朋友,并口头组词。
2.读生字新词。
3.诵读字谜歌。
二、析记字形,指导书写。
1.析记字形。
(1)认读生字:行、千、庄。
(2)教学新偏旁。
(3)说说怎么记住。
识字四教案参考篇六
1、会识记“雾、霜、霞”等13个生字,会写“和、秀”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3、热爱自然,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识记13个字,书写6个生字以及读背对子歌。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上单元我们认识了懂事的兰兰,孝顺的小峰,告诉老师,你在家是不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是)你是怎么懂事的,说出来我们一起分享。
2、今天和老师一起走进第三单元,走进美丽的大自然,去欣赏美丽的景物,好不好?
二、学习“蝶”、“蜂”
1、出示“蝴蝶”图片,这是什么?(蝴蝶)。
师:用一个字说就是——蝶。(黑板上贴“蝶”字)。
2、出示“蜜蜂”图片,这是什么?
师:用一个字说就是——蜂。(黑板上贴“蜂”字)。
3、看看这两个字,发现了什么?
生:他们都是虫子旁的字。
4、为什么都是虫字旁呢?
生:因为他们都是虫子。
5、是的,虫子旁的字都和昆虫有关。指名组词。
6、蝶和蜂还可以这样读:出示“蝶对蜂”。指多名同学读。
过渡:好玩吧,今天,我们学习的《识字3》就是这样的对子歌。
三、自由读文,感知对子歌。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好后举起你成功的小手。
2、谁敢来当小老师领读。(指名领读)。
3、(纠正读错的地方)师:想不想把这篇课文读得有趣?全体起立,拿出双手,(摇头,拍手)逐句领读。
4、全班摇头拍手齐读。
四、学习第一节。
1、接下来,和老一起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吧!
出示“雾”“霜”“霞”风景图片。
2、(出示“雾”“霜”“霞”汉字图片)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三个汉字有什么地方长得是一样的?(雨字头)。
3、指名组词。
4、同学们真了不起,组的词真多。现在看看老师组的。(分组读组词)。
5、(出示“朝”)可以用什么方法记忆?(指名回答)学习它的另一个读音。
6、谁敢来读第一节。(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拍手打节奏)。
7、谁敢来挑战他。(继续指名读)。
五、学习第二节。
1、(出示蓝天碧野)同学们看,这是什么美丽的景物?
2、什么是碧野?(碧绿的田野,野外的草地)。
3、用什么方法来记“碧”字。(因为碧是青绿色的玉石,所以下面有一个“石”)。
4、(出示“百花”图片)先让生闭眼睛,出示后睁开。你看到了什么?可以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可以在书上找找。(万紫千红)。
5、谁有办法记住“紫”字。(编儿歌:远看此人,身穿紫袍,原来小人。中间绞丝在过去就是布,布衣的意思。)。
6、谁敢来读第二节?(指名读)谁敢来挑战?(指名挑战)。
六、学习第三节。
1、还想挑战的同学我们继续读,逐句出示图片和句子,逐句读。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美丽的自然景物为什么能“对”得起来?(同是景物、植物、动物、水果)。
2、对,这就是对子。
3、师生对读。
4、老师还发现(课件把“对”去掉),把“对”字去掉,又有新的词语出现了。你们读一读。
5、学生开火车读。
七、书写汉字。
1、仔细观察“和、秀”,你发现了什么?
2、生:都有个“禾”。
生:禾字在左边,捺变成点。
生:禾字在上面,中间的竖写短,撇和捺写舒展。
3、师范写,学生书写两个。
4、师挑选写得好的和有问题的在全班指导。
八、总结拓展。
今天的收获真大,会读对子歌,会认13个生字,还积累了词语,书写了汉字。现在,老师把生字宝宝藏在了这首对子歌中,如果你会读了,可以领到老师的奖品。(出示改编之后的对子歌)。
九、作业布置。
1、书写“李、香”
2、继续背诵对子歌。
十、板书设计。
识字3。
蝶蜂朝紫。
识字四教案参考篇七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以运动的方式来学习动词:跳、爬、吹、打、并初步理解和运用这些动词。
2、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看动画识字。
有些小动物今天来到幼儿园,还要为我们表演节目,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
a:
(1)图上是谁?它在干什么?我们来学学小公鸡吹喇叭吧!
(2)小公鸡还带来一个字宝宝,认识一下吧,这是“吹”宝宝,请“吹”宝宝也表演一个节目。
(3)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吹呢?是用什么吹的?“吹”宝宝的身上有什么?
b:
(1)这位表演的朋友是谁呀?它在干什么?。学学小熊也来大大鼓吧!
(2)小熊带来一个字宝宝,这是“打”宝宝。
(3)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打?你用什么东西来打?“打”宝宝身上也有什么?
c:
(1)这是谁?它在干什么?学学小猴爬吧。
(2)小猴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爬”宝宝,这是“爬”宝宝。
(3)还有什么会爬?
(4)它们都用什么东西爬?爬宝宝也由脚。
d:
(1)谁在为我们表演节目?它在干什么?学学小兔跳。
(2)小兔的朋友就是“跳”宝宝,让跳宝宝也跳跳舞吧。
(3)还有什么会跳?
(4)它们都用什么跳?跳跳也由腿。
活动小结:
一、今天四位小朋友又为我们表演了节目,它们带来的“跳、爬、吹、打”四个字宝宝也为我们表演了节目。
二、游戏。
“跳、爬、吹、打”这四个顽皮的字宝宝表演完节目后就躲到这个骰子里去了,小朋友能找到它们吗?做游戏《抛骰子》。这是哪个字宝宝?学一学。
三、结束活动:幼儿自由表演节目。
结束,告别字宝宝回家。
识字四教案参考篇八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认为难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分角色读短文,互相正音。
4、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评价。
5、师指导读好短文,要求爷爷的语气要读得亲切,元元的语气要读得天真、可爱。
6、读了这篇短文,你知道了什么?
识字四教案参考篇九
教材分析:
《识字3》是一组以介绍公园景物与设施的词语串连起来组成的韵文,并在“公园”的统辖下按“自然美景”、“景物设施”、“儿童娱乐设施”分类组合而成的“模块”,《识字3》教案设计反思。编者通过韵文在情境中识字,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能力,而且为今后的阅读、写作做好必要的储备。另外,课文配以相应的图画,形象地描绘了公园的美景与设施,图文对照也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和理解词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3种新笔画,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帖。
2、通过诵读—看图—活动,介绍公园的景物与设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词串。
3、初步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识读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词串。
2、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7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邀请设计,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玩过哪些觉得好玩的地方?根据回答相机板书:公园。
2、教学“公园”一词。
二、分类布景。
1、谈话:你们准备在小公园里设计些什么呢?(分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尽情表达)。
2、集体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的图片,共同欣赏,并请学生说说设计的理由。
3、小朋友们,你们为校内公园设计了许多美景,有自然风光的美,有各种造型设施的美,还有各式各样的儿童玩具,大家能不能把它们分分类来布置一下?比如:这儿是景物,那儿是玩具,只要有道理,怎样布置都行。4、学生继续小组合作给词语分类,汇报分类结果。教师板书。
5、谈话: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子就分对了,教案《识字3》教案设计反思》。(师读词语)这样排放读起来不太顺口,请你们读一读,看看怎么样排放读起来才美。
6、学生分组边读边讨论。
7、交流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
三、共同欣赏。
1、谈话:小朋友们刚给小公园里设计了这么多的东西,现在我们把他们组合起来,看看我们设计的公园是什么样儿的。
过渡:你们设计了这么美的公园,想不想请家长或好朋友来公园里坐一坐,玩一玩?他们实效来不清楚我们公园是什么样儿的,那怎么办?对,向他们介绍我们自己设计的公园。要介绍公园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你首先要记住公园里所有的景物与设施的名称,还要能用你的语言和动作把它们美美地表现出来,才能让家长或朋友喜欢,愿意来玩。
四、指导朗读,背诵词串。
1、分行指导。(让小朋友们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把词语表现出来。)。
2、学生试读全文,边读边想象图中的美景与设施。
3、指名到前台试背、表演。
4、播放轻音乐,集体边背诵边表演。
五、自编韵文。
1、小朋友,你知道公园里还有什么?
2、我们可以把这些词语和我们韵文中的词语进行替换,如:将第三行更换为吊环、碰车、山洞把它们接在韵文下面,三个一组,这样你们也就能编书了。
3、学生小组合作替换、继写韵文。
4、集体交流小组的合作成果。
六、手脑并用,课外延伸。
让学生当小导游,向同学、家人、朋友介绍美丽的公园。第一册识字三采用“词串”的形式,围绕儿童乐园内的景致或设施,将一组词语组成了韵文让学生认读。
内容是:公园绿树红花/小桥流水宝塔/转椅火车山洞/滑梯荡船木马/四组排列整齐的词语连起来读,押韵上口,便于记忆。课文配以相应的图画,不仅能使学生借韵文形式和情境图识字,还能帮助生理解词语,认识事物,受到美的熏陶。
图文结合,玩中学词。本课出现的词语都能在课文的图画中找到与词语相对应事物的图像。图画描述的事物、词语的读音、词语的意思是小学生已有的经验。考虑到在他们接触课文以前,所缺的仅仅是与以上三者相匹配的符号——文字。在设计中,我将所要掌握的字词与以上三者整合起来,在课堂中,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教学,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他们就能够较为轻松地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直观具体形象的画面展示,伴随优美的音乐,将识字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温馨的富有情趣的识字环境,使枯燥的识字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读的时候琅琅上口,情趣盎然。
开发孩子的语言,给孩子积累词语,为孩子今后写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教学中我将语言训练始终穿插在教学中比如让孩子说说图上看见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看见绿树、红花。”我就会启发他说说:“那是什么样的绿树?什么样的红花?”学生就会说出很多修饰绿树、红花的词,比如:茂密的绿树、郁郁葱葱的绿树、枝繁叶茂的绿树、鲜艳的红花、美丽的红花……对于学生其中的语病要及时指出更正如有的学生说火红的红花,我就会告诉他这里词重复了,应该如何表达。对于一些不太常用的词,很多孩子不知道的词,我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并且通过板书、多读等方法,尽量使更多的孩子记住这些新学会的词语并使用它们。
拓展延伸,让学生发挥想象力。通过介绍公园的景物,直观的感知图片,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更有兴趣学习,更爱学习,更乐于接受知识。
但这节课也还有不成熟的地方,例如,让学生想象一下公园的事物时,没有给学生一个特定的范围,使学生的思维呈放羊式。这样就使提问的目标太散太凌乱。不利于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
识字四教案参考篇十
1、通过“立定跳远”的学习,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构成正确的概念。
2、增强学生的弹跳力以及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的发展。
3、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发展奔跑潜力。
1、跳远:(立定跳远)。
2、游戏《换物接力》。
(1)准备部分:
1、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要求:集队要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动作正确、整齐。
2、宣布课的'资料和要求,安排见习生。
3、准备运动。
(2)基本部份。
动作要领:两脚自然左右开立,上体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各一次,两腿配合作自然弹性屈伸,然后两臂用力向前上方摆,同时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跳出,落地时以脚跟先着地。
重点:向前上方摆臂迅速有力,蹬地收腿。
难点:动作连贯,蹬摆配合。
1、教师讲解示范,提出重难点。
2、学生做一、二、三“三拍法”的摆臂练习。
3、学生做摆臂向上跳起的练习。
4、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摆臂向前上方跳跃的练习。
5、教师指出易犯错误,并进行纠正。
6、学生进行比较练习,分组练习。
游戏方法:在场上画一条起跑线,线前10米处并排画四个圆圈,间隔3米,圈内一个实心球。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路纵队,正对圆圈站在起跑线后,各队排头手持一个小皮球。发令后,各队排头迅速跑向本队前面的小圆圈,将皮球放在圈内,拿起实心球往回跑交第二人,第二人按上述方法进行,用实心球换回小皮球。如此依次进行,以先跑的队为胜。
游戏规则:交换物务必放在圈内,如滚出圈外,要拾回放好再跑。
要求:认真游戏,听从指挥,注意安全。
(3)结束部分。
识字四教案参考篇十一
2、指导认读第四行词串:天上的星星那么多,怎么数得清呢?快看,这些星星还有一些有趣的名字呢!谁认识?(出示:牵牛织女北斗星)指导试着用星形物件摆一摆。
3、指导认读第三行词串:迷人的星空多么惹人喜爱呀!你们看,在农家小院里都有谁在看星星呢?(出示:爷爷奶奶小丁丁)为什么先说爷爷、奶奶后说小丁丁呢?爷爷、奶奶爱你们吗?让我们带着满心的爱喊他们一声——爷爷、奶奶;小丁丁也等着你们喊他呢——小丁丁。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三个词的读音,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我请一排小朋友来读,读的时候注意读准轻声。
3、看到第三行词,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画面用最美的声音读出来。
4、看到牵牛织女北斗星这几个词,老师想到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师配乐讲故事)。简要介绍北斗星。你们觉得这些星星有趣吗?让我们再来指着天空认一认。(展示:牛郎织女图、北斗星图)。
7、我们用《闪烁的小星》这首歌曲的旋律,把今天学得这篇韵文唱一唱,你们说好吗?
识字四教案参考篇十二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颗美丽的星球上,这里天空蔚蓝,鸟儿自由地飞翔,这里地貌各异,生活着各式各样的动物植物,你们知道吗?让我们一块儿进入这神秘的水中世界,来,赶紧穿上潜水衣,我们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水中多美呀,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三、自主识字。
1、对照拼音自由朗读带有鱼旁的生词,注意把字间读准。
2、抽读:刚才我们在水中见到好多鱼儿,他们到底叫什么名字呢?
3、齐读:我们一块儿和他们认识认识,打打招呼吧。你认识哪种鱼,给大家介绍吧!
4、指导朗读:“鲨鱼”读得凶猛些,“鲤鱼”读得轻柔一些。
四、实物演示,扩展识字。
1、出示一条鲜活的鲫鱼,请学生观察觚摸。
3、教师相机出示词语卡片:鱼鳞、鱼鳔。
五、写字训练:
1、有一个字已经等不及了,它跳出来跟大家打招呼了“鲜”。
2、有什么办法记住它吗?
3、怎样把它写漂亮些?
4、来展示一下你写的字吧。
识字四教案参考篇十三
看,我们的小向导萤火虫提来了这一课的生字,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吧!这些生字你最喜欢哪个?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他们呢?今天,我们就先来学写“星奶丁”这三个字。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三个字,想想怎样才能把他们写好呢?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按正确的笔顺写写这三个字。(师在黑板上边范写边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要领)下面请小朋友们拿出《习字册》描红和临写这三个字。(生写完后师讲评)。
识字四教案参考篇十四
1.了解两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看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从而理解诗句含义,了解诗的内容。
3.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炼,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4.能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默写《示儿》。
1.使学生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
2.使学生领会这两首诗明白如话而又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二课时。
(一)初读课文,通过读文、看注释,使学生初步理解诗句的含义,了解诗的内容。
(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三)能正确、流利地读诗。
(一)学会生字新词。
(二)了解诗的内容。
同学们,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丰富,还十分讲究节奏和韵律,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唐诗三百首》中,就有许多力作,为同学们所熟悉,并深受大家的喜爱。另外,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也数不胜数,奇才辈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等等,他们的许多诗句已流芳百世,为后人所传诵。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两首诗。一首是宋代的爱国诗人陆游的《示儿》;一首是唐代爱国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陆游(1125~1209),南宋著名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当中创作的诗歌很多,至今保存下来的就有9000多首。诗歌的内容极为丰富。他的诗有的抒发政治抱负,有的`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了其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本文所选的《示儿》,是陆游临终前所作,相当于遗嘱。诗人临终前,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喜事告诉他。这就充分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爱国情感。
杜甫(712~770),唐代著名大诗人。字子美,巩县(今属河南省)人。他的一生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诗中都有真实的反映,曾被世人称为一代“诗史”。他的诗在当时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本文选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说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当时诗人杜甫正在梓州(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他听到这个胜利的消息后,立即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终被平息,祖国又重新获得了统一而感到的无比欢快的心情,同样也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万事空(kong)告乃翁(weng)。
蓟北(ji)襄阳(xiang)。
本课共有4个生字,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写出每个字的偏旁部首、余笔,再看注释,结合诗句和字典,看应选择什么意思。
在分析字形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比如:“涕”,左边是“氵”,右边是“弟”,合起来是“涕”。还可以记成“弟弟”的“弟”加上“氵”就是“涕”。在书写时要注意右半部分的“弟”的写法和笔顺。“洛”,左边也是“氵”,右边是“各”,合起来是“洛”。还可以记成“各位”的“各”加上“氵”,就是“洛阳”的“洛”。在书写时要注意“洛”的右上角是“夂”,不是“攵”。“乃”字可以用旧字去掉一部分的方法来记住字形。如:“奶奶”的“奶”去掉“女”字旁,就是“告乃翁”的“乃”。同样,“祭”也可以用旧字去掉一部分的方法来记住字形。即“警察”的“察”去掉“宀”,就是“家祭”的“祭”。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让学生利用形近字组词的方法,作巩固练习,帮助学生在对比中记住字形,加强记忆和理解。如:
以“元”字为例,“元”字在诗句中是“死去元知万事空”,通过看书下注释,我们知道“元”同现在的“原”,又通过,我们又得知“原”是“原来、本来”的意思。“原知”就是“本来就知道”的意思。又如:“乃”字在诗句中是“告乃翁”,我们通过看书下注释便可知道,“乃翁”就是“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告乃翁”是指告诉你的父亲,意思是让儿子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自己。
九州同:古代把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常用九州指代中国。九州同:指全国统一。
王师:文中指南宋军队。
中原:文中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祭祀祖宗。
告乃翁:告诉你的父亲。
但悲:只是为了……而感到悲痛。
无忘:不要忘记。
北定:向北进军平定。
剑外:现在四川省剑阁县北,大小剑山之间有剑门关。初闻:刚刚听到。
涕泪:因喜而下的泪水。
漫卷:胡乱卷起。
放歌:放声歌唱。
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
1.教师先指名读预习,让学生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去读诗。边读边想2.再指名读诗,边读边了解诗的内容大意。
3.学生自由读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一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采用范读,指名读、齐读等方法。
1.读诗。
2.写生字。
识字四教案参考篇十五
1.会认和会写本课要求的生字,自主积累词语,学会用词说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情绪感。
3.理解课文资料,能够正确的应对生活,树立生活的自信,同时懂得要主动地鼓励和关爱别人。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情绪感。
2.理解课文资料,能够正确的应对生活,树立生活的自信,同时懂得要主动地鼓励和关爱别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能够读准课文中生字词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资料。
预习资料:
一、我会读。
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状况注视热烈。
持久平息情绪讲述动听鼓励慢吞吞普通话。
落下残疾调来。
二、我会填。
以前的英子是一个()的孩子,此刻的英子是一个()的孩子,是()使她发生了变化。
三、我明白。
我明白课文一共写了几次掌声,每次掌声都是在什么状况下响起来的。
四、我的疑惑。
在预习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请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这天有这么多老师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用什么行动来欢迎老师们的到来呢?掌声这么热烈,真是一群热情好客的孩子。掌声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能够把心中想说的表达出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掌声》。
齐读课题。
二、交流预习学案。
1.小组交流预习学案。
2.全班交流预习学案。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感受小英的变化。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划出表现英子忧郁的句子。
2.指名汇报。板书:忧郁。
3.指导朗读这句话。
4.她为什么“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此刻的英子变得自信了,从哪里看出来?
2.指名汇报。板书:自信。
四、小组探究。
自主阅读2——4自然段,思考同学们给了小英几次掌声,用“——”画出描述掌声的句子。用……划出英子在同学们鼓掌之前的表现。
(一)学生汇报交流:第一次掌声。
1.课件出示句子: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热烈持久的掌声。
“骤然”还能够换成什么词语?
2.第一次是什么样的掌声?指名回答,板书:鼓励。
3.学生汇报,出示描述英子的动作、神态句子体会:
(1)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2)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起来,眼圈红红的。
(3)在大家的注视下,英子最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就在小英万般无奈之时,是掌声给了她勇气,给了她力量。
(二)交流汇报:第二次掌声。
1.这次经久不息的的掌声其实是对英子的——(赞扬、肯定)板书:赞扬。
2.指导朗读这句话。课件出示: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又一摇一晃地走下讲台。
3.英子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无数的话语在小英心头涌动,她想说——(生答)英子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引读)有了同学们的肯定,英子变得自信了。英子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对自己也充满了信心!这是多么的神奇的掌声啊!在英子最需要的时候,是掌声给了她勇气和力量,是掌声给了她自信的微笑。让我们一齐深情地读好这段话。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感悟信的资料。
这是多么神奇的掌声啊,它能够改变一个人,使她重新树立生活的勇气,迈出成功的一步。难怪,英子在给我的来信中说:……(课件出示英子的信,引读。)。
六、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学了《掌声》一课,我们明白了人人都需要掌声,个性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2.你什么时候给过别人掌声?什么时候你得到了别人的掌声?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课堂检测:
一、在括号里填上适宜的词。
()的掌声()地鞠躬自卑得()()的眼泪。
()地注视感动得()()的故事()地坐下。
二、照样貌写词语。
1.默默地:、、、
2.慢吞吞:、、、
3.一摇一晃:、、、
板书设计:
鼓励。
忧郁自信。
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