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海底说课稿(通用12篇)
总结是一种思维的整理和归纳,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总结要全面地反映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或学习情况,尽量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的描述。通过以下总结范文的阅读,相信大家会对总结的写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神奇的海底说课稿篇一
感悟文本,学以致用——《海底世界》是一篇有关海洋的常识性课文。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并使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课文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地介绍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课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介绍海底的动物,另一部分是介绍海底植物、地貌、矿藏等。对海底动物的介绍,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也是黄老师这节课的内容。黄老师注重挖掘语言文字,紧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新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黄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探索、读中拓展,丰富语言积累。
黄老师能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把握时机,把学生带进海底美丽的景色情境中。例如她在导入时说:“孩子们,你们还想更深入地了解海底世界吗?”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很巧妙的引入新课。这样的设计既加深了对海底世界的了解,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积累语言的兴趣,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在多媒体环境的作用下,帮助学生了解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引导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以此点燃情感,呼唤悟性,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
在《海底世界》一课的执教中,如:黄老师讲到海底很宁静,但并不是一点声音也没有的这一环节,黄老师能针对声音,注意培养学生语感。
黄老师对词的教学有独到的处理。“窃窃私语”一词的教学很能体现作者的智慧。当学生体会到此词时,教师作了机智的处理,转换角色,通过用水中听音器听一听,声音的演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丰富的,而且清晰地诠释了这几个象声词,这样一下就解决了词义,经历了如此的过程,这比强加给孩子好上许多。
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是各种各样的,黄老师首先让学生去听书上所描写的四种声音,使其从听觉上去感知和辨别,而后抓住一个省略号引导学生去感受别的不同声音,并设计了说话训练。这样,在感受海底声音丰富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用书上的句式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教师重视字词句的训练,立足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自始至终都让孩子们沉浸在美的熏陶之中,使孩子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与幸福,很好地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黄老师采用《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自己去读书感悟、小组学习,研究语言文字。如在学习第三段时,通过读,找出段落的中心句,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先总后分的组段表达方式;在找出中心句的基础上,老师还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了写作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来交流了解动物的活动特点时,介绍了采用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这样的渗透对孩子们的写作有所帮助。在交流过程后,并让学生也尝试用文中的方法去介绍课文之外海底动物(海马和剑鱼),进行说话训练。这样一读、二划、三合作、四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经历了学习的过程,体会了学习的快乐。
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第三自然段表达方法之后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定量的片段练习,是本堂课的一大亮点,结合红塔山、菜市场、学校社团展示,实现学写迁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思维又一次激发,思维探索纵横发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纵观黄老师的整堂课,教师用各自亲切自然的课堂形象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教师的赏识教育贯穿于课堂始终,让每个学生都能一种快乐学习的情感体验,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使教者情和学生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加上学习内容的生动有趣,课堂显得其乐融融。整个过程设计,不仅让学生从文字中去感受海底的奇异景色,更通过直观的图片去感知,唤起了学生的海洋意识。当然教学时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改进、完善和提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点点美丽的遗憾。
比如:黄老师很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设计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的第三自然段,然而在反馈交流时却没有给学生自由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动作、语言等独特的感受来交流,还是一开始就引导说,引导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个性化表现突出的不够。
总的来说,本堂课体现了语文课的特点,上出了语文的韵味,有许多闪光之处值得我学习,我认为这是一堂较为成功的高效课堂,有许多闪光之处值得我学习。以上就是我对黄芳老师上的《海底世界》的评课,有说的不恰当的地方,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出,谢谢大家!
神奇的海底说课稿篇二
教学内容:《海底世界》是人教版美术教材第四册第六课的课题。本课题主要通过让学生欣赏海底世界图片和学生优秀作品等,使学生对色彩有了初步的视觉感知,进而认识冷色。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运用色彩对海底世界进行大胆的创新描绘,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表现大自然的情感。
根据教学大纲:逐步培养学生认识各种色彩,学会运用冷色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实际认知水平等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知领域:初步感受和认识冷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2)、操作领域:学会运用大面积的冷色表现美丽的海底世界,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表现能力。
(3)、情感领域: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已经明确,那么知识点自然就凸显出来了,那就是认识和运用冷色。因此我拟定: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和认识冷色,运用大面积的冷色表现大自然中的美。
但是,我们的施教对象是年龄较小的小朋友,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都会相对的弱些。考虑到以上因素,我将教学难点定为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能运用冷色描绘美丽的海底世界。
二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新奇的事物都很感兴趣,而《海底世界》正好迎合了他们的猎奇心理,在这片丰富多彩、无奇不有的海洋天地里,有着他们想知道又不太了解的各种东西。因此在这基础上,教师要抓住时机,适时适度地为他们解惑,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进而激发他们表现海底世界的欲望。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小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差一些,我们可通过引导想象和教授方法步骤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期待进一步拓展和升华。
我认为教学本课时不能够作过多的的说教,毕竟小学生很难有耐心也不容易理解你的说教。所以我主要采用的是复习巩固和直观演示教学法。因为教学本课之前我们已学习了《温暖的阳光》这一课,该课题讲授的是暖色调的色彩知识,而本课学习的是冷色调的色彩知识,它们相互关联又各有千秋。因此,通过复习可加深理解并延伸到本课,起到一个承前起后的作用。另外,这是一种动手绘画的课题,由于年龄特点的原因,学生需要简要明了的方法进行学习,也希望得到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表现,而且通过演示,学生可知道如何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表现生活中的美。因此,直观演示教学法非常适用于本课,它让学生一目了然且容易掌握。另外,学习过程中的最佳状态是眼、脑、手并用,只要做到这三者并用,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就会得到提高。因此,我将本课的学法归纳为:看——欣赏图片,感知冷色。想——展开想象、认识冷色。做——运用冷色、大胆表现。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教具、学具准备: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准备了海底世界图片若干,也让学生准备油画棒、白纸、橡皮等。
教学本课时,巧妙成功的导入是学习的关键,而生动正确的引导更是必不可少。因此,结合本课的知识要点和对学生的大致了解,我特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的首要条件,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导语:
同学们还记得吗?不久前我们学习了《温暖的阳光》这一课的色彩知识,那热烈的暖色令我们兴奋不已。同学们学得都很好、大家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大家还记得暖色有哪些颜色吗?(红、橙、黄等)。那么今天我们也是学习色彩知识,但是它跟《温暖的阳光》中的暖色有所不同,它是暖色的“对立”色——冷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运用冷色来表现海底风光,好吗?揭示学习课题——《海底世界》,以此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引导观察,感知冷色。
在学生兴趣正浓的时候,抓住时机,出示海底世界的图片进行欣赏、引导:同学们知道吗?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71%的面积是蓝色的海洋。而在这广阔无垠的海洋深处的海底世界里,还生存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它们丰富多彩,形态各异。富丽堂皇。那么,如果让大家用色彩来表现这个美丽的海底世界,你们会选择哪些颜色呢?进一步激起学习热情。引导观察:海水——蓝色,海洋生物——绿、青等。认识冷色:蓝、绿、青等。然后启示:这些颜色给人宁静、沉寂、寒冷的感觉;像冰雪,像夜晚,像海洋一样,让学生进一步从客观上认识冷色,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
3、演示方法,引导创作:
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冷色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运用大面积的冷色来描绘海底世界,教师演示:用基本形(圆、半圆、椭圆、三角、梯形、扇形等)想象组合海底的生物形态。提出创作要求:运用冷色调进行描绘,大胆发挥想象,套用基本形表现海底世界生物。教师巡视指导。力求画面丰富饱满,体现出学生心中的海底世界。至此,教师再提出: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各种冷色,学会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去解读生活中的所见,进而发现和表现生活中的美。
4、作品展示与课堂总结。
在学生创作完成以后,收集部分比较突出的优秀作品和一些相对较差的作品来展示,先让学生来自评或赏析,鼓励他们说出创作意图,然后教师再作指导总结。主要从他们对冷色的运用,画面的布置安排以及造型能力等方面进行比较,指出它们好在哪里,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让学生加深理解,巩固知识。另外,肯定和表扬优秀者,同时鼓励相对较差的学生进行课后创作,力争有更好的表现,让他们重获信心,或通过创作感受和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大自然。以此来拓展本课的教学目标,使目标得到进一步延伸.
科学合理的板书设计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而且学生的认知过程也很轻松。考虑到本课的知识点比较集中,因此,我将板书设计如下:
一、感受冷色——欣赏图片。
二、认识冷色——蓝、青、绿等。
四、表现海底生物——套用基本形。
神奇的海底说课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语文组6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海底世界》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2总括语。
根据新课标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么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3教材分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定的分析。《海底世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作者通过描述海底声音,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底植物的差异性和海底矿藏等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和研究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分析好教材,还要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4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自主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能与能力目标:学生掌握窃、私、属等生字词。并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法。能够提升分析段落结构及句式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海底世界的喜爱之情,激发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基于以上三维教学目标的确立,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划分如下。本节课的重点是朗读课文,并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是由学生体会作者对海底世界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5学情分析。
光对教材的分析还不够,因此我将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会出现波动,有时相当激烈、粗暴甚至失控,有时情绪高涨、热情洋溢,有时又消极低沉、孤独压抑。情绪的偏差可能会导致行为的偏差。帮助青春期学生正确认识情绪、学会积极面对情绪,塑造健全的人格显得尤为重要。
6教学教法。
叶圣陶认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时我为了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讲授法,提问法,任务驱动法等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我的教学。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同学们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学习。
7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通过导入、新授、巩固、小结以及作业等5个环节来展示我的教学过程。
导入。
好的导入,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因此在上课伊始我将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导入。同学们,你们假期的时候有没有去过海边呢?嗯,我听到同学们都说去过,那哪位同学愿意来分享一下大海是什么样的呢?嗯,好,请最后排高个子的男生你来分享。哦,他说大海一望无际,看不到边际,有轮船,有海鸥,还有许许多多的贝壳,可漂亮了。好,这位同学说的非常棒,语言表达能力真不错。那么你们想想,我们刚才只看到了大海的表面以及它周边的事物,那我们的海底又是怎么样的呢?好,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去《海底世界》游玩,好不好?通过提问式的导入方法,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授。
首先,我会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掌握窃、私、属等的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在这一环节中,我将会采用不同学生的范读和集体朗读的方式,来检查他们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我将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分为几部分,在这一环节中,我将采用问答的形式来启发学生理解主要内容。通过问答的形式启发学生得出这篇课文主要分为海底世界的环境,动物,植物,矿藏,等几个方面呈现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最后,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第1段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2、课文第3~5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关于这一部分,我将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全班共分为6个小组,每组6人讨论时间为5分钟。时间到后分别请小组代表来发言。从而总结得出,第1段用了提问的形式引出主题。课文3~5自然段在结构上是总分结构。整篇课文以总分总的结构呈现,显的整个文章结构清晰,并且通过体会作者对海底世界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通过这样的安排,层层递进,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字词,理解字义,还能提升学生团结协作能力,了解事物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引导学生再次以开火车的方式朗读课文。从而加深对海底世界的认识。新疑独特的巩固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而且更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小结。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我会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今天所学内容。以此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并且掌握了本节课的生字词,以及了解了文章大意,以及段落结构和句式。
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搜索关于海底世界的相关的视频分享给大家。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使学生巩固新知,而且能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是教学过程的呈现。
8板书设计。
最后讲一下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主要分为左中右三个板块,左板块写本节课的生字词,中间部分黑板最顶端写本节课的标题,中间写本节课的新授内容,右板书主要是用于练习,我的板书简单明了,直观易懂,清晰的展现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以及行文脉络。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考官。
神奇的海底说课稿篇四
28号在xx小学参加了县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活动,共听了七节课,现重点对第七节李xx老师的海底世界这一课做评述。
李老师的字不仅漂亮,而且苍劲有力。板书构思巧妙,工工整整、一笔一划,这样的字会给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孩子)潜移默化的想写好字的影响。而且李老师声音甜美,普通话标准,每一句话都贴近孩子,语速适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对于字词的复习,李老师没有局限于形式主义似的认读词语。她所出示的每一个词语,每一组词语,甚至于先出示哪一个,哪一组都是有自己的思考和用意的。一遍读完,再看整个词语的谋篇布局和排列,你会不由自主的赞叹,李老师真可谓匠心独具哦。看着李老师的词语排列,孩子们能较容易的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点,如有的写植物,有的写动物,有的写矿产,有的写声音,有的写行动,还有的是拟声词等等。孩子概括完了,也就在不知不觉间了解了文章的大意。
对于说明文的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孩子首次接触,如何让孩子理解,学会呢?李老师紧紧抓住文本,有意识,有目的的提出一个个问题。并把孩子回答的重点的句子列举出来,引导孩子读,观察、思考、讨论,于是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这些说明方法孩子也就掌握了。
在学习第三段时,李老师以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写了哪几种小动物?从而引导孩子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并明确了本段总分的构段方式。在孩子充分读书,练说的基础上抛出了练笔的话题:仿照第三段的写法,描绘一下你心中的海底世界。
1、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
2、海底真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
孩子可以任选一个。孩子们写的都比较好。
当然有成功就会有失败,李老师的课堂也有不足之处,如让孩子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时,总感觉老师给孩子读的少了,拔高了要求。还有让孩子理解“窃窃私语”这个词时,让孩子窃窃私语的读书感觉也有点不妥。
喜欢李老师动态的,优美的,给孩子自由的课堂。
神奇的海底说课稿篇五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海底世界》是人教版美术教材第四册第六课的课题。本课题主要通过让学生欣赏海底世界图片和学生优秀作品等,使学生对色彩有了初步的视觉感知,进而认识冷色。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运用色彩对海底世界进行大胆的创新描绘,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表现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逐步培养学生认识各种色彩,学会运用冷色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实际认知水平等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知领域:初步感受和认识冷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2)、操作领域:学会运用大面积的冷色表现美丽的海底世界,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表现能力。
(3)、情感领域: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已经明确,那么知识点自然就凸显出来了,那就是认识和运用冷色。因此我拟定: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和认识冷色,运用大面积的冷色表现大自然中的美。
但是,我们的施教对象是年龄较小的小朋友,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都会相对的弱些。考虑到以上因素,我将教学难点定为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能运用冷色描绘美丽的海底世界。
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新奇的事物都很感兴趣,而《海底世界》正好迎合了他们的猎奇心理,在这片丰富多彩、无奇不有的海洋天地里,有着他们想知道又不太了解的各种东西。因此在这基础上,教师要抓住时机,适时适度地为他们解惑,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进而激发他们表现海底世界的欲望。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小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差一些,我们可通过引导想象和教授方法步骤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期待进一步拓展和升华。
五、教、学法分析:
我认为教学本课时不能够作过多的的说教,毕竟小学生很难有耐心也不容易理解你的说教。所以我主要采用的是复习巩固和直观演示教学法。因为教学本课之前我们已学习了《温暖的阳光》这一课,该课题讲授的是暖色调的色彩知识,而本课学习的是冷色调的色彩知识,它们相互关联又各有千秋。因此,通过复习可加深理解并延伸到本课,起到一个承前起后的作用。另外,这是一种动手绘画的课题,由于年龄特点的原因,学生需要简要明了的方法进行学习,也希望得到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表现,而且通过演示,学生可知道如何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表现生活中的美。因此,直观演示教学法非常适用于本课,它让学生一目了然且容易掌握。另外,学习过程中的最佳状态是眼、脑、手并用,只要做到这三者并用,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就会得到提高。因此,我将本课的学法归纳为:看——欣赏图片,感知冷色。想——展开想象、认识冷色。做——运用冷色、大胆表现。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教具、学具准备: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准备了海底世界图片若干,也让学生准备油画棒、白纸、橡皮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本课时,巧妙成功的导入是学习的关键,而生动正确的引导更是必不可少。因此,结合本课的知识要点和对学生的大致了解,我特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的首要条件,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导语:
同学们还记得吗?不久前我们学习了《温暖的阳光》这一课的色彩知识,那热烈的暖色令我们兴奋不已。同学们学得都很好、大家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大家还记得暖色有哪些颜色吗?(红、橙、黄等)。那么今天我们也是学习色彩知识,但是它跟《温暖的阳光》中的暖色有所不同,它是暖色的“对立”色——冷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运用冷色来表现海底风光,好吗?揭示学习课题——《海底世界》,以此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引导观察,感知冷色。
在学生兴趣正浓的时候,抓住时机,出示海底世界的图片进行欣赏、引导:同学们知道吗?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71%的面积是蓝色的海洋。而在这广阔无垠的海洋深处的海底世界里,还生存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它们丰富多彩,形态各异。富丽堂皇。那么,如果让大家用色彩来表现这个美丽的海底世界,你们会选择哪些颜色呢?进一步激起学习热情。引导观察:海水——蓝色,海洋生物——绿、青等。认识冷色:蓝、绿、青等。然后启示:这些颜色给人宁静、沉寂、寒冷的感觉;像冰雪,像夜晚,像海洋一样,让学生进一步从客观上认识冷色,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
3、演示方法,引导创作:
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冷色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运用大面积的冷色来描绘海底世界,教师演示:用基本形(圆、半圆、椭圆、三角、梯形、扇形等)想象组合海底的生物形态。提出创作要求:运用冷色调进行描绘,大胆发挥想象,套用基本形表现海底世界生物。教师巡视指导。力求画面丰富饱满,体现出学生心中的海底世界。至此,教师再提出: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各种冷色,学会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去解读生活中的所见,进而发现和表现生活中的美。
4、作品展示与课堂总结。
在学生创作完成以后,收集部分比较突出的优秀作品和一些相对较差的作品来展示,先让学生来自评或赏析,鼓励他们说出创作意图,然后教师再作指导总结。主要从他们对冷色的运用,画面的布置安排以及造型能力等方面进行比较,指出它们好在哪里,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让学生加深理解,巩固知识。另外,肯定和表扬优秀者,同时鼓励相对较差的学生进行课后创作,力争有更好的表现,让他们重获信心,或通过创作感受和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大自然。以此来拓展本课的教学目标,使目标得到进一步延伸。
七、板书设计:
科学合理的板书设计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而且学生的认知过程也很轻松。考虑到本课的知识点比较集中,因此,我将板书设计如下:
一、感受冷色——欣赏图片。
二、认识冷色——蓝、青、绿等。
三、运用冷色——表现海底世界。
四、表现海底生物——套用基本形。
神奇的海底说课稿篇六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这是一篇科普知识性课文,全文共七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以一个问句总领全文,激发读者的兴趣;最后一个自然段针对第一自然段的提问作答,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中间2——6自然段具体讲述了海底的景色和物产。文章生动有趣地讲述了海底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物产,以此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和伟大,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唤起学生海洋环保意识。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物产。
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三、四自然段的学习,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学习本文作者抓住事物特点,仔细观察并运用对比、拟人、数字说明等表现方法。
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了解,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唤起学生的海洋意识。
本文的重难点是指导理解三、四自然段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海底世界》虽然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但由于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所以毫不枯燥乏味,反而显得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课文、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因此,本课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所掌握的知识程度、学习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我设计了“激趣、范读、重点指导、示范自学、随文识字”的教法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触类旁通、说说、想想、画画”的学法。这样设计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通过带领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了解、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学习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审美意识,增进学生对海底知识的了解,唤起学生向往、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意识。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蔚蓝的大海无边无际,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澎湃,鱼群在海中游弋,轮船在海面航行,海鸥在空中飞翔,给人以襟怀开阔的壮美,令人陶醉和向往。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去领略大海的壮阔和美丽。(稍停)海面上这么美,可你们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请大家随着老师的朗读到海底世界去游一游。(这时教师范读课文。)读完之后,指导学生观看海底美景图,并导出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一起要学习的内容:23、海底世界。(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解课文。
由于本篇课文的结构是“总起——分述——总结”,所以在教学新课时,我将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先对海底世界有一个总的认识,再从整体到部分,具体学习中间2—6自然段分述的内容,最后再回到整体认识上来。
其具体做法是:
(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个词。)。
(2)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a、课文开头是一个什么句式?这样的开头方式叫xxx__开头法。
b、回答课文第一自然段提出的问题是哪一句话?
c、其它几个自然段分别围绕哪两个方面在写?(景、物)。
d、这样的课文结构叫:xxx——xxx——xxx。
这一部分的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去读课文首尾两段。其中教师应给学生讲:这叫设问式开头。这样的课文结构是总起——分述——总结。在回答c这个问题时及时板书“景、物”两字,并引导学生区别“奇异与奇怪”这两个词。
三、阅读赏析,落实目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并不是说要贬低以至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相反,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依靠教师善于正确发挥主导作用。但讲读课文也并不是老师“整堂讲,满堂灌”,教师应掌握一个适当的度,导得恰当,放得适度。虽然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学过一些阅读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过一些讲读课文,但这些学生还处于中段学习状态,他们的智商还有待开发,知识经验也不丰富,不可能完全掌握学习的方向、内容和方法。因此,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仍然离不开教师相应的辅导。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是这样做的:
(1)谈话导入:刚才同学们说2—6自然段是围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方面来写的,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自然段是写景色奇异,哪些自然段在写物产丰富。
(2)学习“景色奇异”的部分。
让学生齐读2、3自然段,再回答问题:
a、从哪个方面可以看出海底景色奇异?(黑暗却有光点闪烁,宁静却有各种声音。)。
b、课文是怎样写海底很黑暗的?
“阳光射不到海底,”(黑暗的原因)。
“有许多光点像闪。
烁的星星”(以明衬暗)(板书:黑暗—光点闪烁)。
c、课文是怎样来描写海底很宁静的?
“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依然很宁静。”(依然—依旧,对比衬托)。
“风浪只能影响到海面下几十米深。”(宁静的原因)。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是否——是不是,设问,总领全段,承上启下。)。
d、海底有哪些声音?作者用了哪些表现方法?
“窃窃私语”一词把物当人写(拟人),段中用了4个打比方的句子组成一组句子(排比),用了3个拟声词,对海底动物的声音进行了具体描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板书:宁静——许多声音)。
e、写海底很宁静可为什么又要写有许多声音呢?
“宁静但不是死寂”,援引古人“蝉鸣山愈静”的手法,以声衬景更显寂静。)。
小结:黑暗中有许多光点闪烁,宁静中有许多声音共鸣,这就是海底景色的奇异之处。
(3)学习“物产丰富”的部分。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老师刚才指导的分析课文的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学4、5、6自然段。
列出自学提纲:
a、从哪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海底物产丰富?
b、海底的动物着重写了哪几种?它们的活动方式是怎样的?
d、写动物、植物、矿物用了哪些方法?
相机板书:(动物、植物、矿物)。
让学生先独自自学,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讨出较为正确的答案,教师稍作评讲。
总结:写海底物产丰富时,作者抓住特点,归类分述,详略得当,生动形象,相得益彰。
(4)课文第四自然段。
让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回答问题:这段话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是什么?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进行联系的?从而让学生体会句与句间的紧密联系,学会分析句子逻辑,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5)总结全文: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浩翰的大海,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十分之七,海中生物有二十多万种,仅海产品年产量可供三千亿人食用,而地球上目前只有五十三亿人,是人类的天然粮仓。陆地上的矿物按目前的开采速度,几十年就会开采一空,而海底是个巨大的聚宝盆,已经探明的白银有数百万吨,黄金有一千万吨。人类未来发展的出路,就是走向海洋。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学习,进一步探索海洋的秘密,将来去开发海洋,造福人类!
四、合作探究,深化主题。
任何一篇课文都是情感与载体的和谐统一。我们在教学时,要把语言文字训练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学中,我除了给学生介绍海底知识,还让学生从理解课文内容入手,再配以画面,辅以音乐,深化主题,从而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让学生从学习过程中去体会海洋的神奇富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讨论,再选代表发言。
(3)画画:假若我们以后的生活空间要转移到海底,你将准备怎样去营建你的新家?请把你的设计图画出来。
谢谢大家!
神奇的海底说课稿篇七
海底世界是充满着神奇的。下面小编收集了神奇的海底世界手抄报,供大家欣赏!
海底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满怀好奇心,跟着老师到多媒体教室去看海底世界的.视频。
从视频里,我看见了可爱的蓝鲸,毒性超强的水蛇……还有一种皮肤像石头的鱼,它会趴在石头堆里,等鱼儿游过来时,发起突然袭击,可怜的鱼儿就莫名其妙地成了它的美餐。
最让我叹为观止的是那鲶鱼群,它们足有上万只聚在一起流动着,既像一朵巨大的乌云,又像连绵起伏的海浪在翻滚。
我情不自禁地说:“海底真是个神奇的世界!我真想当个潜水员,去探索海底的奥秘!”
走进海底世界,我发现前面有一个大水池,水池被分成4份,上面有双层玻璃。里面有各色各样的珊瑚礁,还有一些假章鱼。姑姑走了过去而我却不敢走进去,因为我担心玻璃会突然间破裂。看到我胆小的样子,姑姑说:“快过来吧!没事的,因为这是双层玻璃。”在姑姑的鼓励下,我胆战心惊地走了过去,这才知道刚才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
下午1点钟左右,广播里传出有关海豚表演的通知。于是,我和姑姑飞快地跑向海豚表演区。海豚表演开始了,只见两只海豚随着舞蹈员跳起了舞,这一跳逗得我们哄堂大笑,我简直要把肚皮笑破了。真幸运,海豚还跟我握了握手呢,当时我高兴得无法形容!
离开了海豚,我和姑姑到了食人鱼区。我们看见那儿有两个阿姨,她们拿着一条小鱼,把这条鱼放到一个钩子上,再把钩子放到食人鱼池里,它们便在水中争抢这条小鱼。突然,一阵水把我们身上都弄湿了,再看看,池里那条小鱼不见了,原来是一条个头大的食人鱼把它给吃了。
傍晚,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神奇的海底世界!
神奇的海底说课稿篇八
海底探险,创造奇迹?很有意思吧?这就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写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里面的故事,我特别喜欢!
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又去逛书店。我一下子就被《海底两万里》吸引住了。海底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有两万里?难道是在海底环游世界吗?一连串的问题让我越发好奇了,便缠着爸爸妈妈快快给我买一本。
—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书“啃”了起来。真是一本好书哇,绝对物超所值!
书中主要写的是阿龙纳斯教授等人在海底历时十个月冒险旅游的故事。故事是由“海怪”的出现引起的,阿龙纳斯和他的伙伴本来是要去追逐海怪的,结果却不得不在“海怪”的身体里生活了十个月。十一万公里的旅程,—路上见到了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可以说是无奇不有。他们每天可以喝到鲸鱼奶,吃到各种海鲜,还尝过一次“美人鱼”呢!
怎么样?海底探险够刺激、够有趣吧?想知道他们怎么在海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吗?赶紧行动吧,开卷便有益!
神奇的海底说课稿篇九
今天,是我们去北京旅游的最后一天。我们走出北海公园的大门,就看见了一排车。一打听,都是去“海底世界”的。我说:“妈妈,我想去海底世界。”这时又听到闫姨家的小弟弟也说要去,我们走到一个面包车旁边,司机阿姨说:“去不去海底世界呀?”经过阿姨的解释,妈妈、闫姨终于同意了。我们乘车来到了建在中央电视塔下面的海底世界。
我走进大门,首先看到了一个比我还高的大地球仪,我还跟它合影了呢!然后我们顺着指示标往里走,这里又黑又凉快。只能看见一个个小光点,圆圆的黄黄的,这是什么呀?原来是一条条小黑鱼在游来游去。这里有很多很多我以前不知道的海洋生物,有海龟、电鳗、海豹、鲨鱼……最令我惊讶的是这里还有企鹅!你看他白色的大肚皮,好象穿了一件白色内衣,黑色的后背,好像披了一件黑大挂。她长着黄色的小嘴还有黑白相间的小翅膀真是太可爱了。它们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它们的小房子建在冰雪世界里,个着玻璃,我都能感觉到一阵阵的凉气呢!
神奇的海底说课稿篇十
《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知识的文章,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和伟大,让学生在美的享受重,产生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能正确读写后,全班评议谁说的最精彩。通过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其一、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海底景色其一、物产丰富的特点,指导学生理解三、四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理解全文,弄懂每段主要讲了什么,从而体会到海底是景色其一、物产丰富的世界。
教学准备:
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海底生物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在纸上画出来。海底世界的录像,老师准备出示海底植物和生字以及课文重点段落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a放录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请你认真看录像,一会要请你起来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看完以后,让学生起来交流)。
其实,最为精彩的还是课文里生动的描写,打开书115页,让我们再去领略一番。
1、请你自由朗读课文,遇到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从课文中你都读懂了什么?读完课文以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2、刚才看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相信生字掌握得也很不错。
(课件出示生字,先开火车读,然后请一排同学领读)。
3、通过读课文,你都了解了哪些内容?请你起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好吗?(学生根据自己的收获发表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自学探讨。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方面,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进行介绍,看看那位同学的介绍能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一分钟准备时间。
(1)声音部分。
课件出示各种动物的声音,猜一猜会是什么动物的声音?
课件出示声音部分的课文内容。“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你喜欢这一个自然段吗?谈谈你喜欢的理由好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
读了这一个自然段以后,让我们对海底动物的声音有了非常清楚的了解,那么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写清楚的呢?能不能结合这一段中的有关语句来谈一谈?(“有的……有的……有的……”排比的运用。“像……像……像……”打比方的运用。)。
你想一想除了书上给我们介绍的这几种以外,还会有什么样的声音呢?
(学生自由谈)。
(2)活动方式多样部分。
请两、三位同学起来读。
请四位同学到前面来,分别扮演海参、乌贼、梭子鱼、贝类,介绍自己的独特的活动方式,请一位小记者来采访,采访语尽量活泼生动。其间补充章鱼的相关资料,由老师补充:章鱼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变换体色,也就是说,章鱼高兴的时候身体呈现一种颜色,而当他生气的时候,会呈现另一种颜色,这多么有趣呀!
再来练习读一读。学生可以补充相关的资料。
(3)介绍海底植物部分。
请一位同学起来介绍,谈一谈自己最喜欢哪里?为什么喜欢?
课件出示海底植物的图片,让学生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再来读一读,读出自己对海底植物的喜欢之情来。学生可以补充资料。
(4)介绍海底矿藏。
读一读,补充相关资料。
看来,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学生接上)。
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谈一谈。
同学们,面对这样一个充满着无穷魅力的海底世界,你想到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其实海底还有很多没有被人类发现的宝藏和没有破译的现象,这个任务落到你们肩上,希望你们长大以后探索到更多大自然的秘密,为人类做出贡献。
(二)、海底世界展厅展示,课堂延伸。
学生根据课前分好的小组,制作海底世界展示牌,由小组长负责,解说员进行解说。时间大约6到8分钟。
老师小结下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神奇的海底说课稿篇十一
一望无际的大海给人期盼,给人美感,给人温暖的母爱。
大海像一首诗,灵动跳跃,像一幅画,丰富多彩,又像一支交响乐。在我心中,大海就是一个生命的摇篮,孕育着许多生命。
海是鱼儿的家园,没有了大海,也就没有鱼儿。鱼的品种有很多,有恐怖的食人鱼,你可别小看食人鱼,虽然它的头很小,看起来不怎么样,但是它可会吃人的,它专门吃有肉的生物,听起来有没有觉得很恐怖?有可爱的小丑鱼,小丑鱼的身上布满了彩色的.条纹,可漂亮了。还有小金鱼,好像在和同伴比美,身子扭来扭去。
巨鳌蟹是世界上最大的蟹,它就像一只巨大的蜘蛛,据说它的钳子展开可长4.2米。我想凶恶的大鲨鱼恐怕得让它三分。鱼儿们在珊瑚丛中穿梭嬉戏,一会儿是鲷鱼,一会儿是蝠鲼,一会儿是鲨鱼......真是让人看得应接不暇、眼花缭乱。
海洋里的生物可真可爱!我以后一定要成为海洋学家,为海洋做贡献。作者:三年级谢逸洋。
神奇的海底说课稿篇十二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叙述了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内容如下。
开学拿到语文书,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目录瞟了几眼。映入我眼帘的是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是怎样的一个科学与幻想之旅呢?是我当时脑海出现的问题。
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我看到一套初中生语文新课标必读,内附有12本名著,而《海底两万里》也是其中一本。
这些东西如今都已变成了现实,我感叹作者儒勒.凡尔纳的想象力,竟能在还未发明电灯的社会中预料到未来世界,把科学与故事结合,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
鹦鹉螺号的尼摩船长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性格阴郁,却又知识渊博。他可以为法国偿还几百亿国债;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地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会逃避人类,施行可怕的报复……尼摩船长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满无尽的痛苦,却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作者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要重视防止被利用、早在两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吁,我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此书只是让读者感受丰富多彩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吗?不,它是在启发我们,让我们的心灵对自然科学有更大的收获。
儒勒.凡尔纳是在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