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册教案(热门18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适当的教学材料和工具。编写教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明确学生需要达到何种水平。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学科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案范例进行参考和应用。
第四册教案篇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感到部首与汉字的关系,感悟汉字的趣味性。
2.正确、规范地书写“假、似、准、谁”。
3.继续练习。
4、继续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及时记录生活中的所观所感。
过程与方法:
1.从“趣”入手,以知识之“趣”调动学习之“趣”。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态度、情感、价值观:
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体验、感悟汉语言文字中蕴涵的美妙之处。
二.教学准备:汉字卡片。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小笑脸”)想得到它吗?那你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些“小笑脸”就愿意和表现好的同学在一起,有信心得到它吗?现在和老师看下面的题目。
二、教学过程。
(一)有趣的汉字。
1.出示题,请学生认真观察。
2、你发现了什么?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在全班汇报。
(二)把字写好看.
1.请平时写字好的学生说说如何把字写好。
2.观察“假、似、准、谁”四个字的特点(左中右结构)。
3.小组讨论如何写才能把这些字写漂亮。
4.描红写字,评出(写字小能手)。
(三)我的采蜜集。
你们的“采蜜集”里一定有采了不少“蜜”吧,快拿出来让大家“尝一尝”。
1.在小组内读自己的“采蜜集”,最好说出从哪里“采”到的。
2每组推举一个优秀的在班内展示。
4教师鼓励学生继续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好篇。
(四)读读背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并背诵。不认识的字可以。
2.你还搜集到了哪些描写夏天景色的文章?
3.小组内展示。
第四册教案篇二
本单元有2篇主题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第四单元。主题课文下面依次列识字表、写字表和供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语文天地”包括写字及拼音的要求和指导,巩固扩展主题课文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的练习。以及各种旨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语文活动。
1、熟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
2、初步了解大树和种子的一般知识。
3、掌握边阅读边想象边加动作的方法。
4、认字31个(最低),写字14个。
5、用普通话,积极的、有创造性的完成语文天地中的口语交际。初步形成合作、探究的意识。
6、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观察力、判断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
1、初步了解大树和种子的一般知识。
2、掌握边阅读边想象边加动作的方法。
3、认字31个(最低),写字14个。
投影仪、生字卡片、挂图、小黑板。
7课时。
第一课时。
老树的故事。
学生学习过程:
1、先让学生说出自己以前已经认识的字,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2、放录音。
3、谁愿意再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人一段。)。
要求:其他人认真听,想一想,老树会怎样回答小动物们的问题?
4、小组内互相学习读课文。
5、一组一段,讨论老树会怎样回答。
6、比赛:看哪个组学得最快最好。
7、你还能对老树提什么问题?
8、组内互议,互相解答。
出示生字卡,请学生来说一说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找出其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偏旁部首以及一些笔画。
这百吗身安谈礼服音乐告诉吧所童。
学生观察后说说应注意什么?
作业设计:
制作生字卡片。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这百吗身安谈礼服音乐告诉吧所童。
教学内容:
学习本课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老树的故事》。
朗读《老树的故事》。
开火车读生字。
指五名学生分段读一读。读音请学生自己纠正。
学生读后说说学了这篇课文知道了些什么?
1、出示生字卡,请学生来说一说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找出其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偏旁部首以及一些笔画。
2、你认为这个字怎样写好?
3、学生自由讨论字的笔顺师纠正并在田字格里示范:
老故百岁安家来那。
4、学生观察后说说应注意什么?在自己的本子上写。
你对老树这样的植物感兴趣吗?课下留心身边的植物积攒一些有关它们的知识会很有用的。
板书设计:
老故百岁安家来那。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一粒种子》。
学生学习过程:
1、(放音乐,老师朗诵课文)。
要求:边听边看,标出你还不认识的字。
2、分组读课文,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3、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音。
4、找一个你记得最牢的生字,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5、谁想当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6、游戏:我说你对。
7、小组合作进一步学习生字。
谁能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生字的。(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字分析生字)。
8、把自己当作一粒小种子,带着感情读读课文。
---------------------------。
先练习,再指名读。
第四册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过程与方法: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难点:认识计数单位“百”,对计数单位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实物。
导学共乐。
1.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20是()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个十和()个一组成17。
2.出示第33页图。
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自学共思。
1.先估一估,图上一共有多少只羊?
2.用自己的方法数数,图上有多少只羊?
合学共研。
1.课件示例1。
(1)数数----一个一个(或一根一根)地数,从一数到三十;从一数到五十二;从一数到一百。
(2)认识计数单位“百”,十根十根的数,数十次就是一百。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之间的关系。
2.课件示例2。
(1)明确几十的组成。(摆小棒)。
(2)明确几十几的组成。(摆小棒)。
展学共享。
1.课本第35页“做一做”。
2.再投影出示第33页图。
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延学共促。
1、估一估两种夹子各有多少个?p38练习八第一题。
(1)观察两种夹子,哪种颜色的夹子比较好数?为什么?
(2)数黄夹子有什么好方法?
(3)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之间交流。
2、独立完成p38练习八第二题。
先圈出10颗,再估计并记录结果。
检学共长。
1.基础训练。
(1)我能数出下面各数后面连续五个数。
二十七五十六七十三八十八。
(2)在下面各数后面数出4个数来。
三十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十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十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力提升。
3个十和5个一组成()32个一是()。
6个十是()8个一和1个十组成()。
3.思维拓展:写一写。
51、53、()、()59。
38、()、34、32、()、()。
90、()、()、93、94、()。
80、79、()、()、()。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总序。
主备人。
曹鹰。
审核人。
刘亚萍、黄凤晖。
课型。
新授。
课题。
读数、写数。
单元。
第四册教案篇四
单元整体感知:
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心愿》、《树上的橘子》、《美丽的公鸡》、《小马过河》。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含有丰富的营养,可启人心智、教人醒戒,告诉了孩子们很多道理。如:槐树妈妈的心愿――让槐树籽娃娃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上安家,把那里变成一片片树林;《树上的橘子》表达的是孩子们对生命的珍惜与热爱;《美丽的公鸡》直白的告诉人们什么是真正的美丽;《小马过河》告诉我们遇事要多动脑筋,要实践;本单元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到文章中去吸收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四篇课文的故事。
2、认读48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3、会写32个生字,并写工整漂亮,掌握笔画、笔顺和偏旁。
二、过程与方法:
1、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
2、适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交流意见,多方位体验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感悟、体验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学会做人。
课时设置:
《心愿》………………………………………………2课时。
《树上的橘子》…………………………………2课时。
《美丽的公鸡》………………………………………2课时。
《小马过河》…………………………………2课时。
综合学习四……………………………………………2课时。
口语交际:书中人物大家谈…………………1―2课时。
综合测评…………………………………………1―2课时。
本单元共用去约13课时,还剩余4课时用于扩展阅读哲理故事和小本本的写话练习。
第四册教案篇五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7个生字,会写好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大自然、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培养学生用心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探索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课前准备:字词卡片。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都喜欢到大自然中去游玩、观赏,如果在野外迷了路该怎么办呢?(板书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当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就能解答这个问题了。
(二)初读课文,识字,把课文读正确。
1出声试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用波浪线画出你认为不容易读正确的字、词、句,反复读一读。
3圈出不懂的词语,或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
4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指名读、齐读。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音评议,把句子读通顺。
3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四)细读课文,了解内容,指导朗读。
1导学第1小节:(l)指名读第1小节,说一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2)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是指些什么?(“指南针”原指用磁针制成的能指示南北方向的一种仪器,在课文中指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等。)。
(3)小结:第1小节讲如果在野外迷了路,天然的指南针会告诉你准确的方向。(4)指导朗读第1小节。
2自学第2-5小节,想一想,天然的指南针怎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齐读。野外指南针告诉准确忠实诚实慌乱积雪确实积极诉说忠诚2、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本课是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全诗共六节,讲了利用自然景物辨别方向的方法:中午时看太阳,因为正午太阳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黑夜有北极星出现的方向是北方;阴雨天时要观察大树,记清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下雪时要看地上的积雪,因为南面朝阳积雪化得快,北面背阴积雪化得慢。
(二)导读课文1、默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天然的指南针怎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2、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交流。
(1)太阳帮助人们辨别方向:思考: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出示图片,看“中午阳光树影图”。(中午,树影正指着北方。)指导朗读。小结:晴天的中午,可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
(3)利用大树辨别方向。大树怎样给我们指示方向?它为什么能给我们指示方向?(因为朝南的枝叶平时受阳光照射多,朝北的枝叶平时受阳光照射少,所以才形成南稠北稀。)相机理解“稠”、“稀”两个词。指导朗读。小结:阴雨天,大树枝叶的稠密可以指示方向。
(4)积雪指示方向。严冬时,积雪怎么会为我们指示方向?为什么?(因为沟渠的积雪朝南的阳光足,而且日照时间长,雪化得快;相反,北边化得慢。)结合看图理解。指导朗读。小结:大雪天积雪融化的快与慢能指示方向。
3、总结2-5小节内容:以上四小节具体介绍了在野外迷失方向时如何辨认方向的几种方法。虽然没有指南针,我们也能分清东南西北,所以称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为天然的指南针。
第四册教案篇六
单元教材分析:本组共有四篇课文,其中《动手做做看》《邮票齿孔的故事》《画风》是精读课文;《充气雨衣》是略读课文。《语文园地四》是综合性训练。本组课文中的四个小故事都是围绕动手和动脑来组织的,教材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在阅读精彩小故事的同时,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本组内容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以鼓励学生把课文中的人做过的事再做做,一边做一边想,看看有什么感受或者新的发现。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受到启发,学会留心身边的事物,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己动手,大胆创造。在开展“我们的小制作”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从利用身边的材料做一些小制作开始,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创造。单元目标:1.指导学生能正确认读本组的35个生字和会认、会写、会用本组的33个生字。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组课文。3.指导学生积累本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理解重点句、段的意义。4.通过“我们的小制作”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13动手做做看[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记忆字形。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不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3.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结合词语的学习,记忆字形。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不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察插图,导入新课1.出示课文插图或投影片,问:图上画了什么?(小女孩看到水从杯子里漫出来,非常吃惊。)2.水从杯子里漫出来,小女孩为什么吃惊?让我们一起学习13课。(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二、朗读课文,初知大意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边读边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2.出示生字课件,检查学生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把他们读错的地方做上记号。4.谁来当小老师为他们纠正错误?三、合作学习,理解内容1.四人小组自学课文后,讨论合作完成以下问题。(1)“奇怪的问题”指的是什么?(2)伊琳娜回家做了个什么实验?实验结果怎么样?2.请四人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3.再读课文,合作完成填空。出示句子: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伊琳娜回家做了个实验,实验结果证明科学家的话()。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同学们讨论一下,实验的结果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5.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想一想,伊琳娜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四、表演课文内容,加深理解1.分组熟读课文,互相展示自己喜欢读的段落。2.表演课文内容,鼓励创造性的表演。(如想象伊琳娜听懂朗志万的话之后所说的话)五、启发想象,练习写话1.读课后练习“说说写写”中“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进行想象。2.互相交流,把自己想象的话说给同学听。六、布置作业将“说说写写”中自己想到的话写下来。七、板书设计13动手做做看科学家郎志万提问题小朋友伊琳娜动手验证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将上节课自己想到的话在小组中交流,评选出优秀的同学在全班交流。2.导语:伊琳娜小朋友的这种不迷信权威、不轻信、不盲从、勇于实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学习中,我们也应该像伊琳娜那样,认真开动脑筋,用我们的智慧解决困难。下面,老师要看看你们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二、识字、写字1.识字。(1)出示生字课件,请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提示学生:可用熟字对比记忆生字:如林―琳,那―娜,扁―骗;可用部件组合的方法记忆:如慢―漫,洪―哄;可用换偏旁的方法记忆:如“志”字是由“士”和“心”构成的。)(2)谁还有更好的记字方法?说给大家听听。2.写字。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谁来说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漂亮?(1)指导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找出特点。(如“题”和“提”中都有“是”,但写法不同,“题”中的“是”捺要长;“另”和“志”都是上下结构,“另”是上短下长,“志”是上略比下长;田字格下边两行的6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其中5个字是左窄右宽,只有“朗”是左右宽窄差不多。)(2)教师有重点的范写指导。(3)学生临摹,老师巡视指导。(4)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字,师生点评。三、实践活动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读后的感受讲给同学听。四、布置作业用“问题、哄骗”写话。五、板书设计13动手做做看另志题提漫朗哄喝骗(把要求会写的字板书在田字格里)[教学提示]课文揭示的道理,应该让学生把握准确,即“认真观察和独立思考是很重要的,动手做做看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句话的含义。14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理解字义,记忆字形。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3.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用心思考,不断实践。[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记忆字形,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懂得生活中要善于观察,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简介邮票、激发兴趣1.(出示一枚邮票)同学们知道邮票的用途吗?(用于寄信、文化交流、欣赏、记录重大事件、收藏……)2.每一枚小小的邮票都有一个故事,今天我们就要了解一个有关邮票齿孔的故事。板书课题:邮票齿孔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思考:邮票齿孔是怎么发明的?2.学生自读课文。(1)自读课文,勾画生字,读准字音。(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互相评议。3.认读生字卡片,交流记字方法。4.指名朗读课文,正音。三、质疑互答,合作学习1.小组内读课文,读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汇总。2.出示小组提出的疑问,全班讨论解决。四、具体演示,促进理解1.老师提供几张纸,让学生撕下纸中的“邮票”。这样撕邮票有什么不便?2.同桌读课文第二至第三自然段,合作表演英国发明家阿切尔看到的情形。3.选几个学生上讲台来,为他们提供纸、别针,让他们表演课文中的情节,让学生充分了解阿切尔敏锐的观察能力。4.导读第四自然段,用直线勾画出阿切尔思考的内容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写邮票打孔机作用的句子。五、充分想象,感悟课文1.读第四自然段,启发想象:阿切尔会怎样进行他的研究工作?(反复构思、画图、设计、制作、实验)2.再读课文,你认为阿切尔是一个怎样的人?3.总结课文:正因为阿切尔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他才成了生活中的有心人,才有了邮票打孔机的发明,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4.通过读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邮票齿孔的故事,认识了阿切尔这个伟大的发明家,你想向阿切尔学些什么呢?5.假如阿切尔就在我们身边,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六、布置作业1.把这个有趣的小故事讲给家人听。2.收集邮票,讲邮票上的内容或故事。七、板书设计14邮票齿孔的故事阿切尔(英国发明家)看:翻找求助想取刺拽想:机器打孔做:研究很快造出善于观察、思考、实践第二课时一、作业展示1.先说说自己是怎么讲的,爸爸妈妈听了是怎么说的。2.选代表在全班讲一讲。3.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邮票,介绍邮票上的内容或故事。4.展示介绍自己收集的邮票。二、互动识字、写字1.“我会认”。(把要求会认的生字读一读,口头组词、造句子。)2.“我会写”。(1)认读要求写的字,口头组词、造句。(2)介绍自己识记这些字(要求写的字)的方法。(如:“力”字的第二笔不出头就是“刀”,“你”字去掉单人旁就是“尔”,“扔”字的提手旁换成单人旁就是“仍”。)(3)重点指导“使”“整”“式”的书写笔顺。3.书写生字。(老师巡视检查指导,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写字姿势。)三、练习1.完成课后的“读读填填”。2.组词。刀()尔()更()正()力()你()便()整()四、布置作业写几句话介绍自己感兴趣的邮票。五、板书设计14邮票齿孔的故事刀()尔()更()正()力()你()便()整()[教学提示]让学生模拟阿切尔的思考发明过程,再次感受“认真观察和独立思考是很重要的,动手做做看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第四册教案篇七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能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
1、背1~9的乘法口诀。
2、视算。
3、用语言表达计算过程42÷6=?15÷5=?
第5题:说说可以怎样想?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第6题:理解题意,分析解题步骤,先算出结果,再把除法算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7题:引导学生认真看插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第9、11题:(1)读题,分析条件和问题,
(2)找出并分析关键句,
(3)列式计算。
第8、10、12题:计算题,学生可以独立完成。
第四册教案篇八
一、教学目标:
1.关注椅子的设计及公共环境的美化,关注生活。
2.通过对椅子的观察与描画,了解椅子在生活中的作用,对其功能性与观赏性的统。
一有较充分的认识。
3.培养良好的设计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椅子的主要种类,对其功能性与观赏性的统一进行总体评价,画出自己喜欢的椅子。
教学难点:对自己知道的椅子的优劣提出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改进建议。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椅子的.图片,包括网上下载的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查找有关椅子的资料,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回忆。
(2)中国明代的椅子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她美在哪里?全班同学集中交流。
2.辩论。
创作与表现:
1.向同学描述自己最为满意的一把椅子,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评述其在功能性和观赏性方面的精妙设计。
2.选择自己生活当中印象深刻的椅子,也可以参考美术书上的图片的样式,用彩色水笔画出它的外形,并在其周围添画适当的背景,如房间、公园等其它公共场所,完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3.指导画面(教师扳演作画步骤)。
(1)定位。
(2)从前往后画。
(3)添加细节。
评价与反思:
1.同学将自己完成的作品向同桌同学展示,再互相说说自己创作的经过,大家互相观看并发表自己的意见,看看与周边环境是否和谐统一。
2.学生从功能性和观赏性统一的角度谈谈自己对椅子的看法。
第四册教案篇九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及连加的笔算方法,对千以内的加法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使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自觉进行估计,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口算、笔算、估算以及三位数的连加的笔算方法。
能准确进行笔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及连加。
一.揭题: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今天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好。(课题)。
二.计算练习。
1.复习第1题。1)出示口算题。
2)生独立计算。3)汇报核对。4)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复习第2题。
1)指名读题,弄清题意。
独立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指名板演)。
2)指名汇报,集体核对。
3)指名说自己是怎样验算的?要检查些什么?
(检查时要看验算的结果与竖式的结果是否一致,还要看数字有没有抄错。)。
3.复习第3题。
1)先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连一连。
2)独立计算,然后同桌互说。
3)汇报。说说要注意什么?
4):在估算时,我们要把这些加数看作是与它接近的整百数,再将它们相加,结果不是一个具体的数。
4.复习第4题。
1)指名说图意。
2)生独立计算。汇报。
5.复习第5题。
1)指名说图意。
2)问:“三年级去的人数与一年级同样多”是什么意思?。
3)生独立完成,要求:先估计一下,三个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再算一算你估计得对不对。
三.课堂。
1.在分析和解答“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意义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
2.使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自觉进行估计,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分析和解答“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能准确找出“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一.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千以内数的加法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6.复习第6题1)出示: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346+113552+175。
346+213452+275。
346+313352+375。
2)指名学生说一说。
3)学生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4)学生汇报结果,验证。
5)。
第一组: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每题分别比上一题增加100,和也相应地增加100.
第二组:第一个加数每题分别比上一题减少100,第二个加数每题分别比上一题增加100,结果和不变.
三.解决问题练习。
1.复习第7题。
1)学生自读题目。2)问:要求“下午用电缆多少米?”怎么想?
3)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生独立计算。
2.复习第8题。
1)说图意。2)独立计算。汇报。
3.复习第9题。
1)说图意。2)独立计算。3)汇报。说说这两个问题分别用了哪些条件。
4.复习第10题。
1)小组里说说:下面每组数中,你认为哪一个数最特别?为什么?
2)指名说。
三.课堂。
第四册教案篇十
a.物体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
b.物体重心就是重力作用点。
c.物体重力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d.地面上的任何物体都有重力。
2.重力约4n的物体可能是[]。
a.物理教科书。b.一枚图钉。
c.一个鸡蛋。d.一只母鸡。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重力与质量是相同的。
b.粗略计算时1kg物体的重力是10n。
c.重力的施力体是地球。
d.以上说法都正确。
4.对g的说法正确的是[]。
a.1kg等于9.8n。
b.1n等于9.8kg。
c.1kg质量的物体,受到重力9.8n。
d.1n重力的物体,质量是9.8kg。
5.质量是2.5kg的物体,受到重力是______n,约______n。一个物体受到重力是4.8n,则物体质量大约是______g。
6.地面附近或地面上的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引力,这个力叫______,方向总是______。
7.质量为1.2t的重物,所受重力是______n,当其被吊车加速向上吊起时,物体重力将_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吊车吊升距离与地球半径相比可忽略不计)。
8.一个质量为40kg的学生,在地面上时,对地球的吸引力大小约为______n。
9.斜面上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a,沿斜面下滑时(图1),画出物a重力的图示。
10.质量为12kg物体受到竖直向上、大小为160n。
1.c2.a3.c4.c5.24.5,25,480。
6.重力,竖直向下。
7.11760,不变。
8.400。
9.略。
10.略,标度选40n,要两个力。
第四册教案篇十一
萤火虫复习“吉达巴”节奏。
二年级第二学期。
1、指导学生学会演唱歌曲《萤火虫》。2、通过歌曲《萤火虫》感受歌曲优美深情的旋律,抒情愉悦的情绪以及孩子对萤火虫的亲切情感。3、在游戏活动中复习“吉达巴”节奏;感受2/4、3/4拍乐曲的不同特点。
指导学生学会演唱歌曲《萤火虫》,唱出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
“听觉领先,动觉切入”创设情景,通过听听、跳跳、画画、敲敲等活动不断感受歌曲,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学会演唱歌曲。
本课时重点是进行歌曲新授,在歌曲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审美活动,运用“以听觉领先,动觉切入”为新歌教学理念。我创设多种有效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听听、演演、跳跳、敲敲、唱唱的活动过程中体验音乐风格,感知音乐情绪,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音乐的旋律,为后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还强调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学习的实践与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音乐实践能力。同时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景,诱发学生创造的兴趣,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培养学生“即兴创造”的意识。
一、复习部分1、听音乐律动:听2/4拍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律动跳吉达巴。方法:听着音乐的跳吉达巴舞步。2、复习吉达巴舞步典型节奏。3、复习歌曲情绪、拍号2/4,强弱规律4、复习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且用打击乐器伴奏。说明通过复习歌曲再次感受欢快活泼的音乐形象,同时进一步理解2/4的特点,为歌曲学习作铺垫。
二、歌曲新授部分(一)、导入部分(1)、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2)、学生用跳跳、画画、拍拍等形式体验音乐情绪。(3)、师生共同小结音乐的情绪、风格。(4)、复习3/4拍的强弱规律(5)、创遍简单的3/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说明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生运用喜爱的形式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体验3/4拍的韵律、强弱规律。
第四册教案篇十二
课本p34、35例1、2。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教学过程。
1.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20是()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个十和()个一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出问题。
(1)画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个)。
(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1.教学例1。
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满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
(2)教师拿出一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
(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十是一百。(板书)。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l0。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l0,。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l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强调数到三十九根再数一根是多少)。
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
(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3)做课本第35页例2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引导学生认真观察。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呢?(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
1.做课本第35页例2下面的做一做。
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甲:我是15号。十五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乙:我是50号.五十是由5个十组成的。
丙:我是32号.三十二是由3个十和2十一组成的。
本节课学生学生的数数积极性很高因为他们都有基础所以学起来很轻松。教学效果很好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达到了要求。是一节比较轻松课。
第四册教案篇十三
这学期本人承担了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传统的思品教学是“封闭”的,“静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儿童畅想、畅言,缺少主体参与。本学期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突破口:
1、广阔的教学阵地。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领学生在校园内进行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打扫落叶”、“你丢我捡”的活动。强化“知”、“行”统一,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互动的动态式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我们去发现”这个单元教育学生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要求学生能够自己动脑、动手,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能够应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学生们主体积极参与,萌发了高度的热情。他们有的提议要成立“小小发明家”协会,有的提出“让我们每天都有一个“新发现”的要求……虽然这些想法很稚嫩,但正是孩子们的“异想天开”,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场所,使课堂成了信息交流所。
3、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我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在教“愉快的收获”这个单元时,我组织学生开了一个丰收会,让学生展示一学期来的学习成果,教育学生积极向上,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4、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你好,祖国妈妈”这个单元教育学生爱家乡、爱祖国;要求学生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我布置学生与爸爸妈妈一起,通过上网、看报、走出家门等方式,了解为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升华爱国情怀。
5、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学生的天性是乐于自己探索,好游戏、活动,课堂上的说教再生动也缺乏形象性、参与性,而少先队活动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因此,作为班主任兼品德教师,我不失时机地把思品教学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从班队活动中深化思品教育。“献出我们的爱”这个单元教育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要求学生诚实友爱,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品德与生活教学,我制定了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册教案篇十四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体验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3、情感与态度:
通过生活情境和游戏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掌握并正确运用7、8、9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联系生活运用求商的方法并解决实际问题。
一、故事引入,游戏激发,复习旧知。
1、故事:“三七二十一”小故事。
2、游戏:请你认真听并说出正确答案。(请你快速站起来)。
3、复习:复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探究求商方法。
(一)情景引入。
师:我们都有哪些节日呢?你最喜欢哪个节日?有没有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
生:“六一”儿童节。
师:瞧,小朋友为准备这个节日正忙着呢?(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探究体验。
师:请你仔细观察:三个小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他们有的在做彩旗,有的在做五角星,还有的在准备爱心气球。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这几个小组,看他们准备得怎么样了!
教学例1:课件出示:做彩旗。
1、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课件出示)。
2、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他们一共要做多少面小旗?)。
教学例1:课件出示:彩旗。
3、读题,谁来解决这个问题?(指名独立解答)。
4、引导学生列式并板书:7×8=56。
由乘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列出:56÷8=。
56÷7=。
5、探索求商的方法。利用知识的迁移,用乘法口诀求商。56÷8商几(指名独立解答),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商是7)你为什么会想到用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求它的商呢?引导得出:要知道56÷8等于几,就要想到几乘8等于56,所以可用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求商。那八是除法算式中的什么数?五十六呢?七呢?算式中缺了7,所以商就是七。
小结:用正确的乘法口诀求商,观察除法算式中少几,那么商就是几。
齐说算理。
56÷7该怎么计算?(指名解答)。
交流:56÷7=8你是怎样想的?(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商是8)。
6、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它们使用了同一句乘法口诀求商。)。
7、巩固练习用一句乘法口诀解决三个算式。
(三)尝试练习。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三组小朋友完成的情况。
1、从第二组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小朋友做了49颗星星,平均分给7个小组)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每个小组分几颗?)。
交流汇报。
2、从第三组中,你又能知道什么信息?提出什么问题?(第三组小朋友带来了27个气球,每9个摆成一行))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以摆成几行?)。
交流汇报。
3、归纳小结求商的方法:在计算除法时,可用什么方法求商?(“用乘法口诀,口诀少几商就是几”)。
三、游戏激发,主动参与。
1、传球游戏。
(规则:可以将球传给任意一个小朋友,得到球的小朋友按照指令完成求商任务。)。
2、举牌游戏。
(规则:分组举牌,商是几就举起几的牌子。其他组监督并指出错误。每组选出一个小朋友来读题。)。
要求求出商,并说出用了哪一句乘法口诀,用了几的乘法口诀。
通过积极参与,自主独立的思考,得出这些算式都是用乘法口诀来求商,用了7、8、9的乘法口诀。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想想,这节课有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让你给这节课的内容取个名字,你取什么?(引导学生自由取名后,老师在揭示课题。)。
帮助小兔子过河采蘑菇,顺利过河的小朋友得到小兔子带来的数字卡片。
四、课堂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们的表现都很棒,你们能跟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学会了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倾听;帮助;上课发言积极;声音洪亮。。。。。。)。
第四册教案篇十五
1.矿产资源的概念。
2.矿产资源的分类。
三、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
四、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展示矿物标本]煤、石油、铁矿石。同学们来确认一下,这些矿产是什么?煤、石油、铁矿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的矿产资源。
第四册教案篇十六
它们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指生回答:米,分米,厘米,毫米并板书。)。
师:说得真好.那谁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大约各有多长呢?(生分别用手势比划1米,1厘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
师:还有谁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当测量或形容比较短的长度时我们一般用米、分米、厘米、毫米。那我们在测量比较长的长度单位时一般用什么单位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千米有多长”(并板书课题)。
第四册教案篇十七
1、让学生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转化的数学方法。
2、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现象,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利用混合运算并进行逆向推理的.练习,并用多种解决方案。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
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教学第63页主题图。
师:你看懂了什么?
2、学生自我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出示第66页第8题的主题图)。
三、知识应用,体验成功。
1、学生做第64页的第3题。
2、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第7题。
3、第66页的第9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同桌的两人进行猜数活动。
4、做第66页中第10题。
四、课堂小结。
第四册教案篇十八
1、提高运算能力,培养数感。
2、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课件。
(一)回顾旧知,梳理知识结构。
1、请同学们回忆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梳理。
2、在组内进行交流,然后以组内单位进行汇报。
3、汇报,在学生的整理基础上进行整理,完善。
(二)口算、计算。
1、完成练习十三第1题。
32×3=14×5=190×2=13×60=。
17×40=60×90=24×5=25×80=。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反馈订正。
2、完成整理和复习第1题。
在空格里填上相应的积。
(1)哪些积是口算得到的?是怎样口算的?
(2)哪些积是笔算得到的?是怎样笔算的?
口算:两位数与整十数相乘,只用两位数与整十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在所得到的积后面添上1个0。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先用第二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3、比较每组算式得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30╳30=31╳29=32╳28=33╳27=。
50╳50=51╳49=52╳48=53╳47=。
(1)个人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
发现:在乘法中,当两个因数的和不变时,这两个因数的差越接近,积越大。
4、比较下列算式得数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11╳11=21╳21=21╳31=21╳41=。
51╳61=31╳61=41╳71=51╳81=。
发现:头乘头,头相加,尾乘尾。(够进位的要进位)。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28╳22╳6=3696(个)。
答:小王半年一共投递3696个快递邮件。
(1)个人独立完成。
(2)组内交流:1260÷7÷9=20(元)。
答:平均每小时20元。
(四)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