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边卫国英雄事迹心得体会大全(15篇)
心得体会是增进自我认识和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写一份有价值的心得体会呢?首先,我们可以先回顾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过程,找出其中的亮点和不足;其次,要结合实际情况,把握问题的关键点和核心要素;还应该注重实践和反思,通过实际应用和总结反思,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心得体会。此外,要注意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用简练的语言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表达出来,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通过阅读这些心得体会范文,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与见识。
戍边卫国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一
祁发宝,男,汉族,1979年3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x市天祝县哈溪镇人。
自古凉州多烈士武臣。1997年,高中毕业的祁发宝因为家境贫困,上不起大学而选择入伍参军,进驻到xx地区,开始了他漫长而精彩的戎武生涯。这里是世界上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也是一名戍边军人最接近使命的地方。于是,他用24年的如火青春,灌溉着x贫瘠却宝贵的土地。
2005年7月,祁发宝带队骑马巡逻,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波涛汹涌的象泉河,途经一段不足50厘米宽的陡峭马道时,军马突失前蹄、摔下悬崖,瞬间被河水吞噬,祁发宝也被重重地摔在悬崖边上昏了过去,醒来时发现后背被划出6、7道口子,鲜血直流。
2009年7月,祁发宝的父亲突发重病,而他却远在千里之外带队参加比武竞赛,没来得及看父亲最后一眼,老人去世后,这成为祁发宝一生的遗憾。
由于任务需要,祁发宝曾经8个多月没给家人打过一个电话,直到任务结束才向家人报平安。电话那头的妻子泣不成声地说:“你还活着呀?我还以为你不要我和孩子了呢!”
2014年,祁发宝带队在某前哨执勤,每天徒步巡逻距离达30公里以上。为了能在哨所里用上热水,让战士们在睡前洗个热水脚,祁发宝想尽办法改造取暖火炉,利用晚饭后到点名前的时间给大家烧洗脚水,又利用熄灯后的时间烧第二天喝的开水。连续5个多月,每晚忙到凌晨两三点,烧了6000多暖瓶的开水。在那100多个不眠的夜里,祁发宝在火炉前忙碌的身影,通过一盆盆开水深深地、稳稳地扎根在战士们的心里。
入伍20多年来,他先后上千次带队组织巡逻执勤,80多次参加边境管控行动,23次带领执勤分队出色完成急难险重任务,40余次遭遇暴风雪和夏季雪融性泥石流,12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陪伴过他的军马有5匹受伤或牺牲。
万千将士如斯,万里边关如铁。祁发宝说:“因为在我们的心中,站在没有边界线的国土上,我们就是祖国移动的界碑!”而为人民戍边、为祖国守防,成为一代代边防官兵赓续传承的血脉信念。
在x工作的20多年,祁发宝多次放弃了到条件较好单位工作的机会,有人说他傻,家人也劝他调换岗位。他却说:“x确实很苦,如果因为苦大家都不愿意呆在这里,那我们的边防谁来守?况且组织把我放在这么重要的岗位上,只有踏实尽责的义务,没有挑三拣四的权利。
戍边卫国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二
普通人遇到喀喇昆仑后会是什么?是崇拜,因为这是世界中、低纬山岳冰川最发育的地区;是残酷,因为这里终年低温,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是敬畏,因为这里山势高大陡峻,处处是绝壁和塌磊。而戍边军人遇到喀喇昆仑后,崇拜变成了忠诚担当,残酷变成了艰苦奋斗,敬畏变成了无私奉献,他们的负重前行,只为那一句庄严的宣示:“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忠诚担当守护山河无恙。巍巍喀喇昆仑,座座雪峰耸峙,与之相对的是一条条狭窄、深邃、陡峭的河谷,但在此深处却有一线官兵蹚冰河、踏雪原、御寒风,就像陈红军营长说的一样:“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戍守边疆是他们身上肩负的天职,不让寸土即是他们立足岗位的担当作为。年轻干部大多是从单纯美好的象牙塔中走出来到基层,但基层工作繁琐复杂,没有那么“高大上”,容易让人心生倦怠变得浮躁。然而年轻干部在每一个岗位中都要有心怀家国天下的赤子之心,对国家忠诚,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以强烈的担当意识,积极主动作为,在繁琐小事中磨炼耐心,在服务群众中锤炼初心。我们不能像戍边官兵一样守家卫国,但可以在山河无恙的沃土中绽放青春之花。
艰苦奋斗照耀万家灯火。在海拔5380米喀喇昆仑山口的神仙湾哨所是喀喇昆仑精神的发源地,这里是冰封雪裹、大气稀薄的“生命禁区”,官兵们以守卫祖国最艰苦的地方为荣,战风雪、斗严寒、抗缺氧,逐步形成了闪烁着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光芒的喀喇昆仑精神。新时代的年轻干部,从小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大多都较为优越,甚至部分年轻干部在走出校园前都未下过农村,工作之后面对基层工作生活的“困苦”容易萌生退意,但我们现在眼中的“困苦”,其实是戍边官兵为我们守卫的岁月静好。广大基层干部要学习喀喇昆仑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特征,把眼前的“困苦”当作培养坚强意志的磨刀石,真正做到“撸起袖子”“挽起裤腿”,在基层工作中砥砺奋进新时代。
从古至今,无数华夏儿女为保家卫国而牺牲。他们毫无怨言,只为建设更好的中国而付出。因此也引发了我的一系列思考:我生于和平地带,不愁吃穿、更不愁战乱,不必为提防敌人而烦恼。只需勤勤恳恳地投入学习便是,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我认为,既然生来优渥,更要把自己应做的事做好。即使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会参与战争,只要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好好沉下心来打磨自己,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把心献给祖国,也是爱国的一种体现。
很遗憾以这样的方式认识这些英雄们,他们将永远被我们中华人民铭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致敬英雄!
戍边卫国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三
时代铸就精神,精神感召奋进。***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近日,一段去年发生在中国西部边境地区的军事冲突现场视频走红网络:外军公然违背双方达成的共识,悍然挑衅越线并与我军发生激烈冲突。在这场殊死搏斗的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肖思远和王焯冉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完整,铸就了气壮山河的戍边精神。作为党员干部,当汲取不朽的戍边精神,忠诚担当、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奋力书写复兴路上的灼灼华章。
一诺千金,树牢公信力。牺牲时不满19岁的戍边战士陈祥榕曾在日记里写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班长曾问他:“你一个00后新兵,口号这么‘大’?”陈祥榕回答:“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斩钉截铁的回答,折射出一名年轻战士的爱国情怀和一诺千金的人格操守,实践证明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一诺千金,说到就要做到,务求扎实,开空头支票不行。”作为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面前就要说到做到,谨防失信于民。“大家组上的饮水问题我过两天一定解决。”“你两家的纠纷我最近就来调处。”然而转身便是“一万年”,将诺言抛之脑后,徒留群众望穿秋水、等来一锅白开水。信口开河、言而无信,如此久矣,必将遭到群众指责、唾弃,从而失信于民、影响党的公信力。
忠诚担当,定航稳舵。肖思远曾在日记中写到:“走在喀喇昆仑,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无比自豪。”彰显出他忠诚担当的使命追求。边关没有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没有万家灯火人声鼎沸,只有一望无际的山川、凛冽刺骨的寒风和一年里六个月的大雪封山,戍边卫士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依旧不惧艰难险阻,日复一日默默无闻地巡查边境线,护祖国平安。作为党员干部,当立足岗位,在工作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坚定的理想信念锤炼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知行合一、表里如一、不偏不倚,在复杂形势中乘风破浪干成事。
立家国情怀,识大体顾大局。祁发宝说:“亲人的感情债可以慢慢还,戍边大事耽误不起。”折射出祁团长舍“小家”为“大家”的无尚家国情怀。党员干部是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爱国爱党爱人民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因此,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家国情怀,特别在大是大非面前要识大体、顾大局,要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精神境界无私奉献、担当作为。
戍边卫国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四
喀喇昆仑精神是我当年所在的新疆战区部队广大边防官兵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博大情怀和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坚强意志的高度提炼。概括为“忠于祖国、热爱边防,励精图治、艰苦创业,扎根高原、建功边疆,顽强拼搏、牺牲奉献”。这些在老功臣的经历中都有体现。
老前辈是普通人,因卫国戍边英勇参战而伟大;。
老前辈有平常心,由于众多战友牺牲而自己有战后余生倍感满足!老前辈已作古,作为后辈,我觉得应该圆了他老人家的愿望,也兑现我这位曾经奋斗在边防一线,与这位参战老兵有着忘年之交战士的承诺,将老前辈从军的不凡经历讲述给大家,让喀喇昆仑精神的鲜艳旗帜在我辈和后来人的心中高高飘扬!
在一线,官兵叫响“缺氧不缺精神、山高斗志更高”的口号,纷纷递交请战书要求上战场。
在一线,很多官兵主动推迟婚期、放弃休假,把执行边防斗争任务当成一辈子最为自豪的经历。
战斗热情在一线高涨,关怀温暖也向一线汇聚。在各级共同努力下,任务部队住进了保温营房,看上了卫星电视,穿上了防寒被装,打上了亲情电话,吃上了新鲜蔬菜水果……官兵们卫国戍边豪气充盈、斗志昂扬。
喀喇昆仑高原驻训的新疆军区某师指导员张志鹏说:“英雄的事迹精神,极大鼓舞了边防官兵的战斗意志。现在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但全体官兵卫国戍边的热情高涨。我们宁肯高原埋忠骨,决不丢失一寸土。”
戍边卫国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五
巍巍喀喇昆仑,座座雪峰耸峙,与之相对的是一条条狭窄、深邃、陡峭的河谷,但在此深处却有一线官兵蹚冰河、踏雪原、御寒风,就像陈红军营长说的一样:“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
英雄是时代的杰出代表。以团长祁发宝为代表的英雄群体,是我们这个时代英雄精神的写照。这些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成才在火热军营,在关键时刻为了祖国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舍生忘死,以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体现了敢打必胜、矢志打赢的使命担当,彰显了听党指挥、听令而战的忠诚品格。在他们的身上,传承着革命英雄主义的基因,燃烧着爱国主义的热血,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官兵一致是战斗力的源泉。“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这是祁发宝所在团不成文的“规定”。官兵一致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是我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正是因为有着官兵一致的深厚战友情谊,才有了生死与共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
喀喇昆仑精神,是钢铁战士们不忘初心,不辱使命。高原缺氧,使官兵们的记忆减退,忘了朋友,忘了家人,但他们没有忘记戍边的使命。这群钢铁战士扎根在神仙湾哨卡,用汗水铸就了卫国戍边的钢筋铁骨,用热血书写了无悔的青春。海拔4000多米的康西瓦烈士陵园里,英雄长眠此地,生前,他们冒着苦寒,守卫边疆,死后,常埋此地,戍边斗志却不可磨灭,鼓舞一批批官兵把心安在高原,把根扎在边关。岁月依旧,同一片天地,不同岗位,但初心是一样的,初心指引着官兵们日复一日守卫祖国,也指引着我们为祖国的繁荣而奋进。
喀喇昆仑精神,是钢铁战士们不畏艰辛,顽强奋斗。这是和平的时代,我们享受着这份宁静,却不能忘记,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吃饭都要靠比赛,“一个馒头及格”,实在难以想象神仙湾这个地方的条件到底有多苛刻。但在这个“生命禁区”里,战士们头顶日月,冒风雪,数十载春夏秋冬,书写了一篇篇边防军人卫国戍边的故事。他们身上所迸发的昂扬斗志,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他们是新时代的捍卫者,是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这场斗争中,官兵们面对疯狂挑衅和暴力攻击,毫不畏惧,不惜牺牲生命保护战友,以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和以身报国、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体现了团结奋战、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戍边卫国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六
据报道: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搭设帐篷。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往交涉。
官兵们组成战斗队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对方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见此情景,机步营营长陈红军带人立即突入重围营救团长,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摄像取证的肖思远也冲到前沿投入战斗。
增援队伍及时赶到,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取得重大胜利,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
祁发宝被救出后,左前额骨破裂,有一道十几厘米长的口子。包扎伤口时,“他一把扯掉头上的绷带,还想起身往前冲,那是他最后一丝力气,随后又晕倒了”。
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为救助战友牺牲。
祁发宝所在团的肖思远牺牲后,战友们整理遗物时,看见他在一篇战地日记中写道:“走在喀喇昆仑,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无比自豪!”
这种爱,无关年龄,都是一腔“党叫干啥就干啥”的赤胆忠诚——。
一个英雄的集体,必然是团结的集体。“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回顾那场战斗,一名指挥员动情地说,我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是这次战斗以少胜多的关键所在。
祁发宝也曾说过:“假如我能活到60岁,那么前20年我献给了学校,我在那里学习与成长;中间20年我献给了祖国,哪里需要我,哪里就是我必须坚守的阵地;未来20年,我要献给家庭,尽最大努力去补偿妻儿为我受过的委屈、流过的眼泪。”
这,就是军人,这就是中国军人,这就是中国边防军人!是所有在边防牺牲奉献的军人之一......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致敬!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我用生命捍卫守候。
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
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
——高原边防官兵喜爱的一首歌。
戍边卫国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七
今天,解放军报《英雄屹立喀喇昆仑》等报道全网刷屏、引燃评论:祖国西部边陲,喀喇昆仑高原,常年冰雪覆盖、高寒缺氧。就是在这样的生命禁区,一茬茬年轻的官兵战斗在卫国戍边一线,守卫着祖国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宁。因在边境冲突中誓死捍卫国土,中央军委为5名官兵授予荣誉称号、记一等功,他们是团长祁发宝,被授予“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营长陈红军,被追授“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被追记一等功。
雪山回荡英雄气,风雪边关写忠诚。当我们致敬5名英雄时,猛然发现,团长祁发宝和营长陈红军都是x籍——祁发宝是x市天祝县人,陈红军是x市两当县人。
两位陇原铁血汉子,在与越线外军的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突入重围营救,英勇牺牲。展现了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
祖国山河终无恙,守边护边志更坚。请记住英雄的名字!
戍边卫国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八
喀喇昆仑高原,大河冰封、群山耸立,是祖国的西部边陲,更是守卫和平安宁的一线。来自祖国各地的官兵,扎进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
2020年4月以来,外军公然违背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边防团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英勇牺牲,他们用生命誓死捍卫祖国领土,他们用行动彰显英雄赤胆忠诚。《英雄赞歌》里这样唱道,“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为英雄唱首赞歌,歌声嘹亮,响彻云霄。
这体现了习主席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且矢志不渝的精神。“无我”是一种信念,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境界。实现全面小康、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党员干部应戮力同心担起的重担,也是需要党员干部以“无我”的状态去奉献的目标。
“无我”是一种信念,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不悔。党章的总纲有规定:“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共产党人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须把“无我”作为一种信念去坚守。无论是扎根基层的一线乡村干部还是各级机关干部,无论是企业的一线员工还是管理领导,无论是流动在外的农民工还是返乡创业的新农民……都需要坚定无我的信念,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耕耘,将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时刻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准备。
“无我”是一种胸怀,是“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博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作于1842年的诗充分体现了林则徐不顾个人安危、忘我牺牲的坚强意志,国家虽无战争,但每年为了保护人民利益牺牲的边防战士、警察等依然不在少数,有人感叹“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并不是这些人不想活着,而是在人民的利益面前,把自己放在了一边,这些人都有着博大的胸怀,愿意为了人民牺牲一切。广大党员干部应处理好“公”和“私”、“大我”和“小我”的关系,以博大的胸怀、广阔的胸襟,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
“无我”是一种境界,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高尚。习主席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袖,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至高无上的追求,将人民的利益视作至高无上的利益,身为领导人,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着实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榜样。我们应热爱祖国的每一寸河山,努力扎根群众,向群众学习,以群众为师,从群众中汲取经验智慧、增强执政本领;我们应在实践中锤炼品行,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规章制度,公道正派处事、无怨无悔做事。
戮力同心担重担,齐心协力谋复兴。广大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将无悔的信念、博大的胸怀、高尚的境界作为“无我”的真义,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投身到实现全面小康、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广阔实践中去。
戍边卫国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九
近日,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祈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4名官兵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军人忠诚、担当、勇敢、奉献的优秀品质,他们的英雄本色与日月同辉,他们的凛然正气树起巍峨丰碑。
界碑所在,尽是国土。曾记否,近代以来,列强入侵。从清政府被迫签下《南京条约》,一系列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的不平等条约带给了近代中国屈辱的伤痕。现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每一座界碑、每一寸国土、每一份尊严,都不能丢!
戍边卫国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十
祖国西部边陲,喀喇昆仑高原。去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英雄虽已离去,精神永驻边关!
这一精神,既是神仙湾哨卡官兵热爱边防、艰苦奋斗的生动写真,也是戍边部队在执行进军新疆、建卡守防、戍边维稳等重大任务中所孕育的革命精神的高度概括。
这是戍边部队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集中体现。从进军新疆到挺进阿里,从剿匪平叛到平息暴乱,从执行特殊任务到自卫反击作战,新疆军区部队官兵都能挺身而出,卫国卫民,用生命和忠诚谱写了报效祖国、为国尽忠的壮歌。
这是广大官兵在严酷环境中顽强拼搏、创新发展的生动写照,也是喀喇昆仑精神的基本特征。戍边部队官兵发扬愚公移山、燕子垒窝的精神,在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建成整齐划一的营区,生产出新鲜蔬菜,用自己的双手让昔日荒凉哨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几十年来,历代官兵以高原、边防为家,把风雪边关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把御外稳内作为创造军旅辉煌的崇高事业,把岗位作为爱军习武、精忠报国的阵地,用生命丈量雪域高原,用忠诚守护万家团圆。
戍边卫国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一
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近日,一篇《英雄屹立喀喇昆仑——走近新时代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的文章在媒体上迅速传播,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作为有着21年军旅生涯,曾经与战士朝夕相处、摸爬滚打的一线带兵人,当我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虽然离开部队已经12年了,但部队生活凝聚着我的青春和热血,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深入骨髓,不管离开部队多少年,我都是一个兵,一个随时听候党和国家召唤冲锋陷阵的兵。正因如此,我才对报道里的英雄群体有着更深的感情和更强的共鸣,因为他们就是我的战友、我的兄弟,我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英雄是时代的杰出代表。以团长祁发宝为代表的英雄群体,是我们这个时代英雄精神的写照。这些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成才在火热军营,在关键时刻为了祖国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舍生忘死,以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体现了敢打必胜、矢志打赢的使命担当,彰显了听党指挥、听令而战的忠诚品格。在他们的身上,传承着革命英雄主义的基因,燃烧着爱国主义的热血,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官兵一致是战斗力的源泉。“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这是祁发宝所在团不成文的“规定”。官兵一致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是我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正是因为有着官兵一致的深厚战友情谊,才有了生死与共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在这场斗争中,官兵们面对疯狂挑衅和暴力攻击,毫不畏惧,不惜牺牲生命保护战友,以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和以身报国、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体现了团结奋战、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人民军队是祖国的钢铁长城。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但是,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和平的生活和发展环境时刻需要保卫。而担负着这神圣职责的,就是我们的人民军队,他们用实际行动,用鲜血和生命,打败一切来犯之敌,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践行了“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铿锵誓言,他们是祖国的钢铁长城。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正因为有了他们,人民才能生活在安宁和幸福之中。
戍边卫国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二
近日,一篇《英雄屹立喀喇昆仑——走近新时代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的文章在媒体上迅速传播,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国人民,当我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虽然我们距离边防有着很远的距离,但我们得幸福生活正是有千千万万个戍国英雄的坚守。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英雄是时代的杰出代表。以团长祁发宝为代表的英雄群体,是我们这个时代英雄精神的写照。这些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成才在火热军营,在关键时刻为了祖国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舍生忘死,以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体现了敢打必胜、矢志打赢的使命担当,彰显了听党指挥、听令而战的忠诚品格。在他们的身上,传承着革命英雄主义的基因,燃烧着爱国主义的热血,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官兵一致是战斗力的源泉。“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这是祁发宝所在团不成文的“规定”。官兵一致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是我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正是因为有着官兵一致的深厚战友情谊,才有了生死与共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在这场斗争中,官兵们面对疯狂挑衅和暴力攻击,毫不畏惧,不惜牺牲生命保护战友,以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和以身报国、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体现了团结奋战、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人民军队是祖国的钢铁长城。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但是,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和平的生活和发展环境时刻需要保卫。而担负着这神圣职责的,就是我们的人民军队,他们用实际行动,用鲜血和生命,打败一切来犯之敌,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践行了“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铿锵誓言,他们是祖国的钢铁长城。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正因为有了他们,人民才能生活在安宁和幸福之中。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新时代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是钢铁的战士,是时代的先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精神光照千秋,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从他们身上汲取宝贵的精神营养,坚定必胜信念,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拼搏。
戍边卫国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三
2021年2月19日,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当晚,加勒万河谷冲突现场视频公开。面对外军悍然越线挑衅时,戍边英雄们面对数倍外军张开双臂阻拦,以血肉之躯在国境线上立起了一座座界碑。以身许国,英雄千古!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界碑守护背后的山河。《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是高原边防官兵喜爱的一首歌,也是每一位戍边战士的心中所唱。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有国境线5.4万公里,其中海岸线总长度3.2万公里,陆地边界线总长2.2万余公里。在漫长的国境线上耸立着成千上万座界碑,界碑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守护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是一座座“人形界碑”。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面对数倍外军时,身先士卒,张开双臂挡住来犯之敌;与外军谈判交涉时,只身被围,仍不忘喊话交涉、坚守国土;遭到对方蓄谋暴力攻击时,重伤不下火线,与外军展开殊死搏斗……国境线上守国土,喀喇昆仑写忠诚。正是戍边官兵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发扬喀喇昆仑精神,在这次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边防斗争中,保境安民,山河无恙。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界碑守护国家的尊严。边塞之地,自古便是国家尊严的关键所在。“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界碑虽小,却象征国家;界碑所在,尽是国土。曾记否,近代以来,列强入侵。从清政府被迫签下《南京条约》,一系列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的不平等条约带给了近代中国屈辱的伤痕。现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每一座界碑、每一寸国土、每一份尊严,都不能丢!一方面,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树牢“以战止战”的战略思维,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另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喀喇昆仑精神”,面对“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的严峻形势,我们要敢于斗争、敢于拼搏,将“学英雄、当英雄”的思想热潮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界碑守护你我的爱国心。加勒万河谷冲突现场视频公开后,“他们是为我而死”的网络话题被热烈讨论。是戍边英雄化身界碑守护着你我,是戍边英雄让人们意识到世界环境的波谲云诡,是戍边英雄让我们将目光凝向每一颗爱国之心。“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戍边英雄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在他英勇牺牲后,陈祥榕的母亲说:“我没有什么要求,我只想知道榕儿战斗的时候勇不勇敢。”陈祥榕烈士牺牲时不满19岁,他将最好的青春、最清澈的爱留在了雪山,也将最清澈的爱国心、最纯粹的初心传递给了每一位青年人。身为基层的青年干部,我们理应接过这份传递。奉献青春,坚守初心,守护着身边每一个人的爱国之心。
戍边卫国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十四
向英雄致敬奏响信仰的“三部曲”
2月19日,首次披露2020年6月我国4名解放军官兵在中印边境牺牲的过程,面对外军公然违反协议,悍然越线挑衅,我军战士毫不畏惧,与数倍于己的敌军战斗,用满腔热血换得山河无恙。他们守正静心,滤去心中浮华扎在风雪边境;他们矢志报国,把守卫锦绣山河作为心中所向;他们赤胆忠诚,愿以生命为代价击溃犯我中华者。他们,将“祖国”作为最真诚的信仰,用最“清澈的爱”,奏响了信仰的“三部曲”。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践行信仰需正心。在祖国西部的边陲,在高寒缺氧的极地,他们远离了自己的小家,放弃了自利的小我,选择在生命的禁区保卫大家、成全大我。都说边地的风雪净化心灵,但如果有没有一颗至真至纯的爱国心,哪来数年如一日的顽强坚守,甘之如饴。司马迁有言:“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习近平总书记在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时也曾说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当代青年应树立为国为民、忧国忧民之心,把小我融入大我,在实现大我中兼顾小我,保持奋发有为的激情,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以强烈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感,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站在新的起点上大步向前。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践行信仰要明志。战士们的志向是击退外敌、保卫边疆,不容祖国的领土丢失一寸,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鲁迅先生的志向是救国救民,为了唤起“昏昏沉沉”的民智,他弃医从文,用犀利的笔锋打开思想的枷锁;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三十年,终与团队合作研究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为我国的国防事业筑起一道新的钢铁长城。有志才有方向,志坚方能坚毅。“祖国山河终无恙,守边护边志更坚”,护我山河的豪情不仅激荡在喀喇昆仑高原,更应该徜徉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让报效祖国成为壮志,让奉献社会成为雄心,让服务人民成为宏愿。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践行信仰靠笃行。牺牲时不满19岁的陈祥榕曾在日记里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他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一名边防战士的赤子忠心。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身处“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大棋盘中,我们要扎实走好自己的第一步棋,脚踏实地地奋斗,扎扎实实地工作,合力推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戍边卫国英雄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五
近日,解放军报刊发了反映中印边境任务部队官兵卫国戍边先进事迹的综合报道,同时报道称,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历史不容篡改,英雄不能遗忘。在印方多次渲染炒作去年6月的边境冲突伤亡事件,歪曲事实真相,误导国际舆论,污蔑中国边防部队官兵的情况下,中国媒体将事件真相进行客观报道,不仅有利于人们了解事实真伪和是非曲直,也让人们认识了一批热爱和平、忠诚使命、捍卫正义的英雄官兵,表达了对卫国戍边英雄烈士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
雪山回荡英雄气,风雪边关写忠诚。在去年6月的边境冲突中,面对印方的非法挑衅和暴力行径,边防官兵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勇往直前、敢于斗争,用“宁洒热血,不失寸土”的赤胆忠诚和“官兵一致,生死与共”的战斗精神予以坚决回击,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但令人痛惜的是,队伍中有4名官兵牺牲、1名团长受重伤。在牺牲的官兵中,有人还有4个多月就要做爸爸了,有人一直憧憬着娶上他心爱的姑娘……但是很可惜,他们没能等到这一天,而是将生命和青春永远留在了高原,献给了祖国。
万家团圆时,将士未下鞍。在万家灯火、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刻,我们不能忘记,有一群铮铮傲骨的钢铁英雄,他们驻守在祖国边疆,忍受着恶劣的环境和无尽的孤独,保卫祖国的锦绣河山,守护我们的幸福家园。无论是海岛荒漠还是雪山冰川,他们御敌守边、枕戈待旦,艰苦奋斗能乐在其中,辛苦备战也毫无怨言。“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他们唯一的信仰。在危险面前,他们刚毅果敢、挺身而出、无私无畏,把一个个哨位、战位、岗位变成敌人无法逾越的钢铁堡垒,捍卫着国家主权,守护着祖国疆土,用“无我”精神谱写新时代强军伟业的壮丽篇章。
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边防官兵的“无我”精神,不仅是最珍贵的精神品质,更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的精神共勉。不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担任什么职务,我们都应该学习边防官兵“愿得此身长报国”的赤胆忠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不懈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豁达乐观,奋蹄新时代,犇向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