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论文(汇总14篇)
注重思维的拓展,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总结中,我们可以结合实际例子来具体描述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情况。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写总结的技巧和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写出更好的总结。
广东海洋大学论文篇一
随着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在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对生态的破坏与环境的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现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的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所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一种文明如果是通过掠夺来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不论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社会经济发展,也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成为人类环境保护工作的转折点,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从全球来看生态环境破坏比环境污染更严重。冲破了就环境的狭隘观点,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协调人类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人的集体努力与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我们共同的未来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现代人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广东海洋大学论文篇二
广东海洋大学(guangdongoceanuniversity),坐落于广东省湛江市,是国家海洋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粤港澳高校联盟成员[1],入选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2]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1997年1月10日,湛江水产学院和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全国重点中专湛江气象学校并入。2005年6月15日,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截至2021年8月,学校有湖光校区(校本部)、霞山校区、海滨校区三个校区总面积4892亩,校舍总建筑面积80.3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92万册,教学科研设备值5.51亿元,固定资产值20.68亿元;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有81个本科专业,39个高职高专专业;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5万人,独立学院2.1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2万人。
高考选大学的三个技巧。
一是选择哪个学校。
选择学校的原则是既要好、又要自己力所能及。一所学校的“好坏”,网上已经有很多这样的排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比如中国大学的“绝代双骄”——清华、北大,“华东五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坚九校”——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等。
这些学校都是实力比较强的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有一个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学习条件相对更好、就业找工作相对占优势。好学校人人都想,但却不是可以随便选择的,必须找到与自己的学习成绩匹配的,才是最合适的。
二是选择哪个专业。
选择专业的原则是自己喜欢和适合自己。专业,一定程度上决定你毕业以后找什么样的工作、从事什么样的行业和职业。因此,对自己的未来有较明确规划的人、对行业和职业有较强要求的人,最好是选择自己想要的专业,以免等到工作以后才发现这不是自己所喜欢的。虽然工作以后也可以转行、也可以跨界,但如果与大学所学专业完全无关,还是会增加一些难度或代价,或者说失去一些优势。
当然,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没有特别爱好的专业,或者自己适应性比较强,对专业没有那么挑剔,不妨“功利”一点,选择就业前景好,或者收入高的职业对应的专业,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三是查看该校所选学科的水平。
这方面可能是很多人不知道或者容易忽视的。有人说,学科是什么?不就是专业吗?不是的,大学专业一般是指根据社会分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科的发展和分类状况而划分的“学业”门类,而学科是一种“学术”的分类、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简单形象点说,专业象产品,是对学科的选择或组合后的应用;学科偏知识本身,是客观存在的知识。学科与专业的对应关系很可能是多对一,也可能是一对一或一对多。
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水产养殖、食品科学与工程。
广东省重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海洋科学(海洋生物)、海洋科学。
黑龙江重点建设学科。
攀峰重点学科: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优势重点学科:海洋科学、水产。
特色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
广东海洋大学论文篇三
生物能源主要是指在生物体(尤为植物)内,经一系列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能源。其实,世界上90%的能源消耗来自植物光合作用所积累的能源,比如地球演变的历史上所积累的矿物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因为它们是堆积在一起的有机物经地质作用形成的),但总有一天矿物能源会消耗殆尽。能源危机威胁着人类的发展。所以发展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利用植物光合产物转化成便于利用的能源,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人类利用生物能源,实质是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碳的能量释放出来。它的好处在于:一、中性的碳循环,即无温室效应;二、生物再生的能源有助于克服化石能源供应的萎缩。并且,发展生物能源不仅可以解决资源、环境的问题,还可以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实现环境与经济效应的双赢。
谈,并聆听纤维素技术。我了解到纤维素的降解和转化是十分关键的步骤,也是巨大的难点。纤维素犹如植物坚硬的骨架,因此它远比淀粉类物质难分解。而突破口是找到合适的能高效分解纤维素的酶。在这方面生物又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牛吃的是充满纤维素的草,却能够胜任拉车、耕田的重活。牛胃的反刍作用,其中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都是很值得我们去模拟的。我们的课外科技活动就从这里开始,从分离和改良纤维素酶基因开始。而从另一个角度,我们还可以通过提高植物体内的纤维素含量,来提高转化效率,降低成本。天然的甜高梁、柳枝稷是目前已知的高纤维素含量植物,而通过对它们进行转基因处理,我们能从单位植株中获得更多的纤维素。
生物能源的开发与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密不可分。北大的老师向我讲述了基因工程在培育能源植物中的作用。其中包括促进光能产物的积累,促进采收后纤维素的降解,以及要使能源植物在缺水的环境中生长,要使这些植物耐受低温、增加一年中光能转化的时间。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基因操作技术来实现。这些工作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明天要做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多学习这方面的高新技术知识。
作为当代的青少年,我们需要放眼世界,密切关注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过去,我们曾开展节水宣传、参与植树造林,为美化环境做出贡献。而现在我们要身体力行,加入到开发、宣传新能源的行列中。比如,我们可以在实验田里学农劳动,负责原料作物的种植和养护;有组织地进行野外考察,研究各种作物的成分及价值,提供给有关部门。或者科学合理地运用已有的知识,为增强农作物的环境适应性、解决荒漠化问题积极献言献策。我们还可以在学校内做培养微生物、植物的组织培养等实验,提高对生物工程技术的认识水平;加入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进入科研院所,与导师合作研究相关课题。或者是在学校、社区中宣传生物能源的使用前景……总之,有无数活动与创意等待我们去实施。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能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还可以提高科学素养,锻炼能力!其实,我们的力量并不微小。只要我们报有一颗热爱科学的心,将热情与智慧投入其中,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而我们的家园,也必将在你我的行动中,变得越来越美丽!
广东海洋大学论文篇四
最低位次。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海南。
586分。
12038。
2021。
综合。
本科批。
海南。
577分。
13597。
2021。
综合。
本科批。
湖北。
572分。
9573。
2021。
历史。
本科批。
海南。
570分。
14877。
2021。
综合。
本科批。
湖北。
565分。
11546。
2021。
历史。
本科批。
湖南。
549分。
11287。
2021。
历史。
本科批。
江西。
544分。
32382。
2021。
理科。
本科一批。
四川。
542分。
62819。
2021。
理科。
本科一批。
四川。
542分。
17803。
2021。
文科。
本科二批。
重庆。
542分。
12827。
2021。
历史。
本科批。
湖南。
541分。
14032。
2021。
历史。
本科批。
广东。
539分。
24217。
2021。
历史。
本科批。
江苏。
536分。
21087。
2021。
历史。
本科批。
湖南。
535分。
16387。
2021。
历史。
本科批。
广东。
533分。
89973。
2021。
物理。
本科批。
广东。
532分。
90712。
2021。
物理。
本科批。
江苏。
531分。
23578。
2021。
历史。
本科批。
广东。
531分。
92640。
2021。
物理。
本科批。
江苏。
530分。
55954。
2021。
物理。
本科批。
湖南。
528分。
56731。
2021。
物理。
本科批。
湖南。
527分。
57571。
2021。
物理。
本科批。
云南。
526分。
35079。
2021。
理科。
本科一批。
广东。
523分。
33907。
2021。
历史。
本科批。
广东。
523分。
33934。
2021。
历史。
本科批。
湖南。
523分。
61005。
2021。
物理。
本科批。
广东。
522分。
34243。
2021。
历史。
本科批。
广东。
522分。
34391。
2021。
历史。
本科批。
湖北。
522分。
55941。
2021。
物理。
本科批。
湖南。
521分。
62738。
2021。
物理。
本科批。
重庆。
521分。
49858。
2021。
物理。
本科批。
广东。
520分。
106100。
2021。
物理。
本科批。
广东。
520分。
35926。
2021。
历史。
本科批。
广东。
519分。
108368。
2021。
物理。
本科批。
广东。
519分。
36709。
2021。
历史。
本科批。
湖北。
519分。
57553。
2021。
物理。
本科批。
湖南。
519分。
64513。
2021。
物理。
本科批。
湖南。
518分。
65469。
2021。
物理。
本科批。
江西。
518分。
49606。
2021。
理科。
本科二批。
湖南。
517分。
66378。
2021。
物理。
本科批。
广东。
515分。
113888。
2021。
物理。
本科批。
广东。
515分。
113328。
2021。
物理。
本科批。
广东。
515分。
113617。
2021。
物理。
本科批。
四川。
515分。
89002。
2021。
理科。
本科二批。
福建。
513分。
46683。
2021。
物理。
本科批。
广东。
512分。
117341。
2021。
物理。
本科批。
湖北。
512分。
61264。
2021。
物理。
本科批。
山东。
512分。
125265。
2021。
综合。
普通类一段。
福建。
511分。
47657。
2021。
物理。
本科批。
江苏。
510分。
76138。
2021。
物理。
本科批。
河南。
510分。
128279。
2021。
理科。
本科二批。
江苏。
509分。
77188。
2021。
物理。
本科批。
广东。
509分。
120890。
2021。
物理。
本科批。
湖北。
509分。
62933。
2021。
物理。
本科批。
天津。
509分。
31585。
2021。
综合。
本科批a段。
云南。
509分。
44415。
2021。
理科。
本科二批及预科。
湖北。
508分。
63446。
2021。
物理。
本科批。
天津。
508分。
31809。
2021。
综合。
本科批a段。
江苏。
507分。
79260。
2021。
物理。
本科批。
福建。
507分。
49724。
2021。
物理。
本科批。
广东。
507分。
124067。
2021。
物理。
本科批。
广东。
507分。
123712。
2021。
物理。
本科批。
湖北。
507分。
63957。
2021。
物理。
本科批。
广东。
506分。
125816。
2021。
物理。
本科批。
江苏。
505分。
81375。
2021。
物理。
本科批。
广东。
505分。
127090。
2021。
物理。
本科批。
广东。
503分。
129225。
2021。
物理。
本科批。
江苏。
502分。
84457。
2021。
物理。
本科批。
广东。
501分。
131947。
2021。
物理。
本科批。
河北。
501分。
86253。
2021。
物理。
本科批。
湖北。
499分。
68158。
2021。
物理。
本科批。
广东。
498分。
136702。
2021。
物理。
本科批。
广东。
497分。
137732。
2021。
物理。
本科批。
江苏。
496分。
90561。
2021。
物理。
本科批。
辽宁。
495分。
45806。
2021。
物理。
本科批。
江苏。
494分。
92664。
2021。
物理。
本科批。
海南。
491分。
32335。
2021。
综合。
本科提前批。
安徽。
485分。
92385。
2021。
理科。
本科二批。
广东。
484分。
156382。
2021。
物理。
本科批。
广西。
477分。
49859。
2021。
理科。
本科二批。
江西。
477分。
85098。
2021。
理科。
本科提前批。
江苏。
475分。
111348。
2021。
物理。
本科批。
广东。
473分。
170399。
2021。
物理。
本科提前批。
江苏。
471分。
114984。
2021。
物理。
本科批。
山西。
471分。
53966。
2021。
理科。
本科二批a段。
新疆。
470分。
-
2021。
文科。
本科二批。
北京。
461分。
30039。
2021。
综合。
本科批。
江苏。
456分。
127775。
2021。
物理。
本科批。
北京。
450分。
31535。
2021。
综合。
本科批。
北京。
442分。
32532。
2021。
综合。
本科批。
上海。
442分。
28283。
2021。
综合。
本科批。
贵州。
440分。
60081。
2021。
理科。
本科二批。
广东。
437分。
215782。
2021。
物理。
本科提前批。
辽宁。
432分。
69893。
2021。
物理。
本科提前批。
甘肃。
427分。
40986。
2021。
理科。
本科二批k段。
陕西。
424分。
72379。
2021。
理科。
本科二批。
上海。
414分。
33499。
2021。
综合。
本科批。
上海。
411分。
33982。
2021。
综合。
本科批。
新疆。
402分。
-
2021。
理科。
本科二批。
黑龙江。
399分。
43896。
2021。
理科。
本科二批a段。
贵州。
379分。
116285。
2021。
理科。
本科提前批。
内蒙古。
369分。
42123。
2021。
理科。
本科二批。
青海。
348分。
14460。
2021。
理科。
本科一段。
填报高考志愿误区。
误区1:过多的家长意志。
对策:考入什么样的学校,上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上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如果父母给报的专业他不喜欢,甚至一点兴趣都没有,将来上大学就会造成一个被动状态。
误区2:不仔细看招生章程。
对策: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层次、办学类型,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课程)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等,可见招生简章里面的信息介绍很关键,不可轻易忽视。
误区3:全部填报热门专业。
对策: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误区4:照搬往年的录取分来报志愿。
对策: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有的还有“大小年”现象,即一年高,一年低。考生要多分析几年的录取情况,还可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
误区5:选专业时不考虑兴趣和特长。
对策:在选择高考志愿时,要考虑考生的自身特性。考生自身特性包括:个人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特征、个人能力所及、个人身体条件等方面。
总之,考生必须先准确定位自己,中教君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先查看各个学校的《招生章程》,看孩子的自身条件有没有受到“录取规则”的限制,还可以查看学校的招生计划和近年录取线,科学分析院校的录取数据来进行志愿填报。
千万不要盲目填报那些有一点希望却无十足把握的院校!
广东海洋大学论文篇五
年份。
录取批次。
选科/专业组。
分数线。
录取位次。
省控线。
安徽。
理科。
本科二批。
-/-。
498。
98513。
435。
江苏。
理科。
2020。
本科一批。
-/-。
350。
76258。
347。
江苏。
文科。
2020。
本科一批。
-/-。
344。
19034。
343。
福建。
理科。
2020。
本科批。
-/-。
488。
49022。
402。
北京。
综合。
2020。
本科批。
物理必选/(02)。
483。
30436。
436。
北京。
综合。
2020。
本科批。
物/化/生(3选1)/(03)。
475。
31738。
436。
北京。
综合。
2020。
本科批。
不限/(01)。
474。
31899。
436。
甘肃。
理科。
2020。
本科二批k段。
-/-。
446。
42020。
372。
广东。
理科。
2020。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497。
110629。
410。
广东。
理科。
2020。
本科批。
-/-。
484。
125938。
410。
广东。
文科。
2020。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10。
35928。
430。
广东。
文科。
2020。
本科批。
-/-。
510。
35539。
430。
广西。
理科。
2020。
本科二批。
-/-。
474。
53089。
353。
贵州。
理科。
2020。
本科二批。
-/-。
460。
57948。
384。
海南。
综合。
2020。
本科批。
物/化/生(3选1)/(05)。
582。
12193。
463。
海南。
综合。
2020。
本科批。
物理/化学(2选1)/(04)。
581。
12353。
463。
海南。
综合。
2020。
本科批。
物理必选/(03)。
571。
14105。
463。
海南。
综合。
2020。
本科批。
化学/生物(2选1)/(06)。
566。
15025。
463。
海南。
综合。
2020。
本科提前批。
物理必选/(01)。
463。
36545。
463。
河北。
理科。
2020。
本科批。
-/-。
537。
82364。
415。
河南。
理科。
2020。
本科二批。
-/-。
542。
113569。
418。
黑龙江。
理科。
2020。
本科二批a段。
-/-。
444。
42719。
301。
湖北。
理科。
2020。
本科二批。
-/-。
505。
63787。
395。
湖南。
理科。
2020。
本科二批。
-/-。
508。
73336。
464。
湖南。
文科。
2020。
本科二批。
-/-。
549。
20334。
526。
江西。
理科。
2020。
本科一批。
-/-。
564。
26490。
535。
江西。
理科。
2020。
本科二批。
-/-。
529。
47751。
463。
辽宁。
理科。
2020。
本科批。
-/-。
483。
49480。
359。
山东。
综合。
2020。
普通类一段。
-/-。
531。
111964。
449。
山西。
理科。
2020。
本科二批a段。
-/-。
492。
60833。
449。
陕西。
理科。
2020。
本科二批。
-/-。
441。
69437。
350。
上海。
综合。
2020。
本科批。
物/化/生(3选1)/(02)。
445。
28220。
400。
上海。
综合。
2020。
本科批。
物理必选/(01)。
407。
35287。
400。
四川。
理科。
2020。
本科一批。
-/-。
553。
59703。
529。
四川。
理科。
2020。
本科二批。
-/-。
523。
87139。
443。
四川。
文科。
2020。
本科二批。
-/-。
529。
16873。
459。
天津。
综合。
2020。
本科批a段。
物理必选/(01)。
518。
32296。
476。
天津。
综合。
2020。
本科批a段。
物/化/生(3选1)/(02)。
518。
32296。
476。
新疆。
理科。
2020。
本科二批。
-/-。
426。
-
317。
新疆。
文科。
2020。
本科二批。
-/-。
485。
-
370。
云南。
理科。
2020。
本科一批。
-/-。
538。
33351。
535。
云南。
理科。
2020。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19。
42603。
440。
浙江。
综合。
2020。
平行录取一段。
-/-。
598。
49231。
594。
浙江。
综合。
2020。
平行录取二段。
-/-。
564。
85515。
495。
重庆。
理科。
2020。
本科一批。
-/-。
504。
40099。
500。
重庆。
理科。
2020。
本科二批。
-/-。
476。
53810。
411。
重庆。
文科。
2020。
本科二批。
-/-。
534。
11590。
443。
填报高考志愿的窍门是什么。
1、选择哪个学校。
在这提醒朋友们,填报的几个志愿中一定要注意梯度,尤其是分数正好卡线的朋友。不要一味的追求名校,把所有志愿选择同一层次的学校,更忌全部志愿扎堆名校。
2、选择什么专业。
其实专业并无冷热之分,就算当时火热,谁也说不上等你毕业的时候会是什么样。而且,大学毕业后,很大一部分人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不对口。选择专业最主要的是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基础,或者毕业后想从事的工作有特殊要求的专业,比如想当医生,就得选择相对应的专业。
3、尽早了解填报的相关信息。
不要高考完就一味的进入疯狂模式,要尽早的去了解学校和专业。很多名称看起来相似的专业其实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禅意是非常大的。举个例子: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压根不能当牙医,能当牙医的是口腔医学专业。所以不要等到该填报了,才想起来去了解。
广东海洋大学论文篇六
院校(招生方向)。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海南。
综合。
本科批。
586。
12038。
2021。
海南。
综合。
本科批。
577。
13597。
2021。
湖北。
历史。
本科批。
572。
9573。
2021。
海南。
综合。
本科批。
570。
14877。
2021。
湖北。
历史。
本科批。
565。
11546。
2021。
湖南。
历史。
本科批。
549。
11287。
2021。
江西。
理科。
本科一批。
544。
32382。
2021。
四川。
理科。
本科一批。
542。
62819。
2021。
四川。
文科。
本科二批。
542。
17803。
2021。
重庆。
历史。
本科批。
542。
12827。
2021。
湖南。
历史。
本科批。
541。
14032。
2021。
广东。
历史。
本科批。
539。
24217。
2021。
江苏。
历史。
本科批。
536。
21087。
2021。
湖南。
历史。
本科批。
535。
16387。
2021。
广东。
物理。
本科批。
533。
89973。
2021。
广东。
物理。
本科批。
532。
90712。
2021。
江苏。
历史。
本科批。
531。
23578。
2021。
广东。
物理。
本科批。
531。
92640。
2021。
江苏。
物理。
本科批。
530。
55954。
2021。
湖南。
物理。
本科批。
528。
56731。
2021。
湖南。
物理。
本科批。
527。
57571。
2021。
云南。
理科。
本科一批。
526。
35079。
2021。
广东。
历史。
本科批。
523。
33907。
2021。
广东。
历史。
本科批。
523。
33934。
2021。
湖南。
物理。
本科批。
523。
61005。
2021。
广东。
历史。
本科批。
522。
34243。
2021。
广东。
历史。
本科批。
522。
34391。
2021。
湖北。
物理。
本科批。
522。
55941。
2021。
湖南。
物理。
本科批。
521。
62738。
2021。
重庆。
物理。
本科批。
521。
49858。
2021。
广东。
物理。
本科批。
520。
106100。
2021。
广东。
历史。
本科批。
520。
35926。
2021。
广东。
物理。
本科批。
519。
108368。
2021。
广东。
历史。
本科批。
519。
36709。
2021。
湖北。
物理。
本科批。
519。
57553。
2021。
湖南。
物理。
本科批。
519。
64513。
2021。
湖南。
物理。
本科批。
518。
65469。
2021。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518。
49606。
2021。
湖南。
物理。
本科批。
517。
66378。
2021。
广东。
物理。
本科批。
515。
113888。
2021。
广东。
物理。
本科批。
515。
113328。
2021。
广东。
物理。
本科批。
515。
113617。
2021。
四川。
理科。
本科二批。
515。
89002。
2021。
福建。
物理。
本科批。
513。
46683。
2021。
广东。
物理。
本科批。
512。
117341。
2021。
湖北。
物理。
本科批。
512。
61264。
2021。
山东。
综合。
普通类一段。
512。
125265。
2021。
福建。
物理。
本科批。
511。
47657。
2021。
江苏。
物理。
本科批。
510。
76138。
2021。
河南。
理科。
本科二批。
510。
128279。
2021。
江苏。
物理。
本科批。
509。
77188。
2021。
广东。
物理。
本科批。
509。
120890。
2021。
湖北。
物理。
本科批。
509。
62933。
2021。
天津。
综合。
本科批a段。
509。
31585。
2021。
云南。
理科。
本科二批及预科。
509。
44415。
2021。
湖北。
物理。
本科批。
508。
63446。
2021。
天津。
综合。
本科批a段。
508。
31809。
2021。
江苏。
物理。
本科批。
507。
79260。
2021。
福建。
物理。
本科批。
507。
49724。
2021。
广东。
物理。
本科批。
507。
124067。
2021。
广东。
物理。
本科批。
507。
123712。
2021。
湖北。
物理。
本科批。
507。
63957。
2021。
广东。
物理。
本科批。
506。
125816。
2021。
江苏。
物理。
本科批。
505。
81375。
2021。
广东。
物理。
本科批。
505。
127090。
2021。
广东。
物理。
本科批。
503。
129225。
2021。
江苏。
物理。
本科批。
502。
84457。
2021。
广东。
物理。
本科批。
501。
131947。
2021。
河北。
物理。
本科批。
501。
86253。
2021。
湖北。
物理。
本科批。
499。
68158。
2021。
广东。
物理。
本科批。
498。
136702。
2021。
广东。
物理。
本科批。
497。
137732。
2021。
江苏。
物理。
本科批。
496。
90561。
2021。
辽宁。
物理。
本科批。
495。
45806。
2021。
江苏。
物理。
本科批。
494。
92664。
2021。
海南。
综合。
本科提前批。
491。
32335。
2021。
安徽。
理科。
本科二批。
485。
92385。
2021。
广东。
物理。
本科批。
484。
156382。
2021。
广西。
理科。
本科二批。
477。
49859。
2021。
江西。
理科。
本科提前批。
477。
85098。
2021。
江苏。
物理。
本科批。
475。
111348。
2021。
广东。
物理。
本科提前批。
473。
170399。
2021。
江苏。
物理。
本科批。
471。
114984。
2021。
山西。
理科。
本科二批a段。
471。
53966。
2021。
新疆。
文科。
本科二批。
470。
-
2021。
北京。
综合。
本科批。
461。
30039。
2021。
江苏。
物理。
本科批。
456。
127775。
2021。
北京。
综合。
本科批。
450。
31535。
2021。
北京。
综合。
本科批。
442。
32532。
2021。
上海。
综合。
本科批。
442。
28283。
2021。
贵州。
理科。
本科二批。
440。
60081。
2021。
广东。
物理。
本科提前批。
437。
215782。
2021。
辽宁。
物理。
本科提前批。
432。
69893。
2021。
甘肃。
理科。
本科二批k段。
427。
40986。
2021。
陕西。
理科。
本科二批。
424。
72379。
2021。
上海。
综合。
本科批。
414。
33499。
2021。
上海。
综合。
本科批。
411。
33982。
2021。
新疆。
理科。
本科二批。
402。
-
2021。
黑龙江。
理科。
本科二批a段。
399。
43896。
2021。
贵州。
理科。
本科提前批。
379。
116285。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科二批。
369。
42123。
2021。
青海。
理科。
本科一段。
348。
14460。
志愿填报方法技巧。
一是以成绩为基础。高考成绩是考生被录取的基础因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的院校的层次和专业去向。
二是院校综合情况。院校是考生选择志愿的重要因素,是选择与哪些人在一起学习、到哪里去学习、学些什么等问题。考生在选择时,既要看院校的历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综合办学实力。
三考虑专业和就业。专业是考生志愿选择的核心因素,一般关系到大学学习的兴趣和职业趋向。重点大学有优势专业、普通院校也有特色专业,是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不能一概而论;考生要选自己喜欢、符合个性特长的专业,改革省份考生还要考虑选考科目范围等因素。专业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关,有的专业报考很热门,到了就业却遇冷,需要理性判断。
四结合身体等条件。专业与身体状况有关联,有的专业受视力、色觉、器质性健康状况的限制;部分院校按专业学习要求,会对单科成绩和外语口语等方面提出规定。还有一些中外合作专业、民办院校收费较高,选报时还应考虑家庭经济状况。
广东海洋大学论文篇七
广东海洋大学属于一本大学,该校是一所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为主体的多科性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是入选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范围的高校。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几经迁徙之后升格发展成农业部直属的湛江水产学院。1997年1月,由具有62年办学历史的湛江水产学院和39年办学历史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实质性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2005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学校坐落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市,校园总面积4892亩。现有的湖光校区(校本部)、霞山校区、海滨校区分别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东侧、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滨大道中5号。学校交通便利,湛江作为北部湾中心城市、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拥有发达的海运、铁路、公路和航空等立体式交通体系,湖光校区距离高铁站仅12公里。学校濒临大海,绿树长青,鸟语花香,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近3.2万人,独立学院2万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4万余人。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战略,立足广东,面向南海,辐射全国,以建设海洋和水产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海洋大学为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富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广东海洋大学论文篇八
以下广东海洋大学专业名单由本校学长学姐实名推荐:
1、水产养殖学推荐指数:4.7(245人推荐)。
2、航海技术推荐指数:4.6(241人推荐)。
3、船舶与海洋工程推荐指数:4.5(217人推荐)。
4、轮机工程推荐指数:4.4(191人推荐)。
5、热能与动力工程推荐指数:4.3(134人推荐)。
6、经济学推荐指数:4.2(109人推荐)。
7、国际经济与贸易推荐指数:4.3(100人推荐)。
8、法学推荐指数:4.1(98人推荐)。
9、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推荐指数:4.6(92人推荐)。
10、食品科学与工程推荐指数:4.5(83人推荐)。
1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推荐指数:4.8(73人推荐)。
12、英语推荐指数:4.4(61人推荐)。
13、海洋科学推荐指数:4.3(56人推荐)。
14、食品质量与安全推荐指数:4.7(53人推荐)。
15、大气科学推荐指数:4.7(51人推荐)。
16、会计学推荐指数:4.5(50人推荐)。
17、海洋技术推荐指数:4.5(50人推荐)。
18、工业设计推荐指数:4.5(46人推荐)。
19、工商管理推荐指数:4.5(45人推荐)。
20、软件工程推荐指数:4.4(45人推荐)。
按专业满意度排名。
序号。
专业名称。
1
能源与动力工程。
4.5(11人)。
2
舞蹈编导。
4.5(171人)。
3
美术学。
4.4(20人)。
4
畜牧兽医。
4.4(130人)。
5
防雷技术。
4.3(68人)。
6
政治学与行政学。
4.3(227人)。
7
动物医学。
4.3(118人)。
8
大气科学。
4.3(184人)。
9
会计学。
4.3(420人)。
10。
材料工程技术。
4.3(16人)。
广东海洋大学论文篇九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为主体的多科性海洋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几经迁徙之后升格发展成农业部直属的湛江水产学院。1月10日,由具有62年办学历史的湛江水产学院和39年办学历史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实质性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12月,全国重点中专湛江气象学校并入。6月15日,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在78年办学历程中,学校肩负兴海使命,立足广东,面向南海,辐射全国,为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10多万名“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成为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南海研究开发的重要力量。
学校现有主校区、霞山校区、海滨校区、寸金校区4个校区,分别位于湛江市西郊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风景区旁、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大道43号、麻章区学智路2号。校园总面积4911亩(不含独立学院寸金校区),其中主校区占地4200亩,依山面海,环境优美,是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学校设有水产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农学院、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航海学院、信息学院、软件学院、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中歌艺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以及1个独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学校现有66个本科专业,39个高职高专专业,8个省级以上特色专业(其中5个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1个广东省重点专业。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8万余人,独立学院1.4万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3万余人。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现有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点;6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被列为“攀峰重点学科”;海洋科学、水产2个一级学科被列为“优势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被列为“特色重点学科”。
学校教学科研平台优良。现拥有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等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工程训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等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水产经济动物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等7个厅级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有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实验室――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海洋实验室、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等69个校级教学科研实验室。有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建设项目15个。有全国高校中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水生生物博物馆以及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建的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2个“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学校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教职工1769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964人,拥有副高职称以上人员458人,博士学位者230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双聘院士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7人;先后有105人次入选近四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
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以及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基本教学生活设施完善。校舍总建筑面积达62.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21万册,教学科研设备值2.89亿元,固定资产值约15.7亿元。建有规模可观、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校园网。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和“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相结合,以质量提高为主;外延拓展与内涵充实相结合,以内涵充实为主;综合发展与强化特色相结合,以强化特色为主”的办学思路,通过优化学科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充分肯定。近五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8%,居广东省高校前列;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有498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1704人次获得省部级奖励。、、我校学生分别应邀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五周年和香港、澳门回归十周年文艺演出,受到了文化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的高度赞扬。
学校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近五年,学校承担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在内的科研项目共133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9项、省部级项目403项;科研经费总额达2.56亿元;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86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省部级二、三等奖19项。“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附壳造型珍珠和优质海水珍珠养殖及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日本囊对虾和斑节对虾地膜覆沙池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项目获20海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墨西哥湾扇贝养殖技术研究及推广”、“马氏珠母贝标准化养殖与示范推广”项目分别获、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对虾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名贵鱼类的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鱼类病害防治、珍珠贝的养殖及育珠、水产品加工及贮藏、杂交水稻育种、区域海洋学等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的广泛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南方海洋水产业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我校技术的有力支持下,目前仅湛江地区的海水珍珠产量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对虾的`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量等七个方面均为全国第一。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3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与全国多个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部队单位进行广泛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合作。
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是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开发海洋,科教领航。目前,学校正全力贯彻落实党的十八提出的“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国家将重点研究开发南海、广东全面实施国务院批准的《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发展规划》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广东海洋大学三大行动计划(“质量30条”行动计划、“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南海战略”行动计划),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鲜明、优势学科水平较高、与我国海洋事业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国内外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二、收费标准和优惠政策。
(一)收费标准。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1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887号)等文件的有关精神及规定,从20秋季学期起,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缴费上学,我校收费标准是6000元/学年。
(二)优惠政策。
为了鼓励更多优秀学生报考我校研究生,学校和学院出台优惠政策对研究生给予资助,具体举措如下:
1、年推免生和第一志愿报考广东海洋大学的考生,凡被正式录取者,入学后由学校一次性奖励1200元。
2、我校从2014年起计划实施新的研究生奖学金办法,拟定平均达到600元/人.月,具体实施方案另行文件通知。
3、学院资助(定向就业生除外):
水产学院的水产养殖、捕捞学、渔业资源、海洋生物学:发放科研津贴每生300元/月。由学院统筹,在导师科研经费中列支。
海洋与气象学院所有招生专业:发放科研津贴每生500元/月。由学院统筹发放,在导师科研经费中列支。物理海洋学专业优先录取海洋科学、大气科学、海洋技术、数学和物理及相关专业的考生。
广东海洋大学论文篇十
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单位、教育部首批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全国财经院校“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化产学研合作联盟成员单位。
1983年,学校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校名为广东财经学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广东商学院;2013年,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学校于建校伊始即开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7年获批为广东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广东海洋大学论文篇十一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是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范围的高校。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几经迁徙之后升格发展成农业部直属的湛江水产学院。1997年1月,由具有62年办学历史的湛江水产学院和39年办学历史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实质性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2005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学校坐落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市,校园总面积4892亩。现有的湖光校区(校本部)、霞山校区、海滨校区分别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东侧、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大道43号。学校濒临大海,绿树长青,鸟语花香,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面向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1万余人,独立学院2万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5万余人。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战略,立足广东,面向南海,辐射全国,以建设海洋和水产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海洋大学为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富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我国南海之滨唯一的海洋大学,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1997年1月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在为海洋大学校牌揭幕时高兴地说:我们国家很需要这样一所大学。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李长春、张德江和汪洋均对海大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寄予厚望。2014年1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莅校视察时指出,广东海洋大学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办一流学科、一本院校,努力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欧广源、李容根、刘昆同志和现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邓海光同志还先后担任学校董事会主席。
学校设有水产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农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航海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政学院、外国语学院、中歌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二级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学科专业齐全。学校现有“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海洋科学”等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共11个领域);73个本科专业(其中38个专业列入“一本”招生)。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被列为“攀峰重点学科”,海洋科学、水产2个一级学科被列为“优势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被列为“特色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8个广东省特色专业、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1个广东省重点专业、9个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3个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1987人,其中专任教师1434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660人、博士学位者379人;博士生导师24人、硕士生导师259人;“共享院士”3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青年珠江学者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6人;先后有123人次入选近四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现有15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8人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现有9个省级教学团队、7名省级教学名师、8名教授受聘为教育部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5名教授受聘为广东省第二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学科研平台优良。学校现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广东省珍珠养殖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广东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海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与国家海洋局共建)、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等1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工程训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等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水产经济动物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等13个厅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7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5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拥有1个首批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培育对象——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建有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具有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实验室)、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等69个校级教学科研实验室。有全国高校中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水生生物博物馆以及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建的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2个“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办学条件设施完备。学校拥有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校史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以及海洋广场、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完善的教学生活设施。校舍总建筑面积达77.7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02万册(含电子图书108万册),教学科研设备值3.3亿元,固定资产值约17.3亿元。建有规模可观、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校园网。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建校80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16多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了以新中国第一位远洋船长陈宏泽、中国四大家鱼全人工繁育之父钟麟、中国珍珠大王谢绍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获得者、深圳报业集团原董事长吴松营,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原局长、中国知名海洋专家吴壮,全国劳动模范、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湘峰,全国青年科技致富带头人、茂名市世和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学济,首届深圳新生代创业风云人物、深圳市中深装建设集团董事长柯颖锋,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奖获得者李周葵以及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抗震救灾模范”刘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英才。长期以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就业质量逐年提升。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华南沿海等地区,其中大多数已成长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或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为中国海洋水产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近五年,学校承担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共285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43项;科研经费达6.3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9项;获得授权专利432项。“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附壳造型珍珠和优质海水珍珠养殖及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河蚌有核珍珠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均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海水多环芳烃分析检测方法”项目获得国家海洋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服务社会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创立了空中无人机和海洋卫星遥感、海面船舶调查、海洋潜标、海底原位监测“三维一体”的立体监测体系,并已成功应用,为广东海洋环境变化监测、海洋生态安全、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主持首次制定海水中pahs测定国家标准,提升了海洋环境监测水平,提高了海洋有机污染的预防与治理能力。研发了人工生态珊瑚礁修复、红树林生态保育与滨海湿地修复以及南方沿海大型海藻生态系统恢复等海洋生态修复综合技术;该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成效得到了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海洋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央视、凤凰卫视、深圳卫视、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均进行了报道。研发了基于北斗星通导航定位技术的南海渔业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南海渔业资源数据化和金枪鱼探捕国产化。攻克沙锥鱼全人工繁育的国际难题,实现了国内外沙锥鱼全人工养殖的产业化。培育出的第一个国家级农业新品种——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该品种已在广东和广西等地示范养殖与推广应用,为振兴我国南珠产业,促进南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攻克了“插核育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并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使优质珍珠产出率提高20%以上,珍珠附加值提高50%以上,产生经济效益40余亿元。“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等相关成果在南方各省的推广面积达2.2万公顷,实现产值116亿元,解决了近50万人就业,使湛江对虾的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量等七个方面均为全国第一。香蕉、红江橙、海大菠萝蜜、茂海辣椒系列、火龙果等一大批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园艺作物新品种、新技术从海大走出湛江,服务粤西,辐射华南,走向全国。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主持编制了《广东海洋文化强省建设规划》《广东省现代水产种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等一系列重大规划。积极参与支持湛江市政府成功获批“湛江特色水海产业国家农业科技园”。向农业部、外交部提供30多份“南海渔业问题”内参报告,为我国南海渔业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在2014年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广东海洋大学展馆展示了学校服务国家海洋事业的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广东省省长朱小丹等领导的点赞。
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5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关系。
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也是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开发海洋,科教领航。目前,学校正全面贯彻落实“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强化办学特色,以更加先进的理念培育社会英才,以更加执着的努力提升科研水平,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延揽高端人才,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进国际化进程,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海洋和水产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海洋大学而努力奋斗。
(更新日期:2016年09月30日)
广东海洋大学论文篇十二
(一)招生人数。
我校20共有19个学术型学科、专业和3个专业学位类别面向全国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的年研究生招生规模为准。各学科实际招生数将视生源和学科情况做适当调整。学术型研究生学制为3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2-3年。
我校接收获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生报读,有意者请及时与我校研招办联系。
(二)招生类别和学费。
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在职人员考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律录取为定向就业。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缴费上学,我校标准是:学术型专业及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硕士6000元/学年,艺术硕士14000元/学年。
(三)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的同意。
(四)报名时间、地点及事项。
1、报名:采取全国统一的网上报名和现场照相、交费和确认相结合的报名方式。
网上报名日期:2014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预报名时间为2014年9月25日至9月28日(每天9:00-22:00)。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教育网址:,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2014年11月10日―14日。逾期不再补办。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到报考点指定的地方进行现场确认。
(2)考生提交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在2015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4)考生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2、资格审查:我校根据教育部规定,对报考我校考生信息和现场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以确定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准考试。网上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应在我校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否则不准参加考试。
3、考试时间、地点:2014年12月15―29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初试时间是2014年12月27―28日,考生的具体考试地点由报考点安排。
4、我校招生最新信息将及时在我校网站公布,请考生关注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如国家政策有变化,请以最新国家文件规定为准。
(五)单位信息及联系办法。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湖光岩东;邮政编码:524088。
电话:(0759)2362490(3-5月份)、2396185。
传真:(0759)2362490(3-5月份)、2396186。
电子信箱:gdouyjs@。
学校主页:。
研究生处主页:
广东海洋大学论文篇十三
广东省重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海洋科学(海洋生物)、海洋科学。
黑龙江重点建设学科。
攀峰重点学科: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优势重点学科:海洋科学、水产。
特色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
广东海洋大学论文篇十四
师资力量:
有教职工2061人,其中专任教师1464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703人、博士学位者535人;博士生导师72人、硕士生导师339人;特聘院士3人。
双聘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珠江学者1人;先后有123人次入选近四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现有15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8人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