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范文(18篇)
写总结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在写总结时,要注重突出事物的本质和核心,同时也要注意逻辑严密和语言简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总结写作技巧和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一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的产业范围,形成了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产业特色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考察某地区或某个经济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多年来,凉山州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但是这些民族地区的经济实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在凉山州发展矿业产业集群,凉山州的矿产资源才能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形成内部机制稳固的矿业集群发展模式。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也是资源富集的欠发达民族地区,开发潜力巨大。但是由于资金、技术、交通、信息、人才等因素,使得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相当滞后。
凉山州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矿种84种,主要矿种中,钒钛磁铁矿保有储量13.73亿吨;富铁矿4985.8万吨,居全省第二位;轻稀土氧化物总量103.06万吨,居全省第一位,全国第二位;铜、铅、锌、锡485.07万吨,居四川省第一位,在大西南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凉山州是建设综合性、集团性的大型钢铁、有色稀土、贵重金属等原材料基地的适宜地区。[1]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凉山州矿业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构筑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促进矿业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矿业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但总体还处于雏形阶段,没有形成真正的成熟稳固的集群。
1.矿业产业集群网络的缺失。
凉山州矿业产业集群内的矿产企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现有的一些工业园,经常是把一些类似的企业吸引到一起,堆砌起来,没有从产业链出发对其做出整体的规划。因此,现有的一些矿业工业园中的企业之间并不存在协作关系,这样就不能发挥产业集群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和区域经济效应。凉山州矿冶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机构网络的缺失,使得矿产企业的矿产开采以及后续加工技术含量较低、没有技术创新、产品缺乏竞争力,这样就让凉山州当地的矿冶企业无法与外地的矿产企业竞争。凉山州的矿产加工产业与运用这些矿产资源的精细企业缺乏网络联系,凉山州的矿产加工企业往往注重的是矿产的开发、冶炼和后续的一些简单的加工利用,并没有对其开采出来的矿产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利用。
2.涉及矿业领域的各项管理不规范。
目前,凉山州的矿产加工企业有很多,大都集中在木里、会理、会东、普格等一些县城或者是镇上,这些矿产加工企业大都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其中以小型矿产企业最多。凉山州政府对这些矿业产业集群未能进行引导,任由很多小型矿产加工产业自生自灭。对于矿产加工产业的各项管理也不规范,对各矿产加工及相关产业征收较高税赋,小型矿产加工企业负担较重。
3.矿业企业的产品附加值较低。
凉山州矿业企业从事初级加工的小型企业较多,这些小型矿业企业往往采用落后的生产设备,生产加工过程中技术含量较低。只是对开采出来的矿产资源进行简单的除杂、冶炼并加工成最简单的初级工业品,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对产业链终端产品的研发,出售的产品附加值非常低,导致凉山州的矿产加工产业只能在较低层次上进行竞争,并且竞争力较低。
4.矿业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不够精细。
专业化的分工是与生产的技术可分性以及垂直分离的生产组织方式相关的,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二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变化,我们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早已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成果颇丰。但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同样是不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各种各样的问题挑战相互并存的,正是在这样的一个矛盾体中得到创新发展的。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职业技术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样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亟待我们创新工作思路,依靠改革,破解难题,推进工作。
一、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职普发展不平衡,比例严重失调。以我市为例: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在全民义务教育中所占比重很小,职普比例严重失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和社会导向的双重影响,人们普遍重视基础教育,而轻视职业技术教育;其二,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尚不够健全,措施办法还不到位,学生对口升学面狭窄;其三,绝大多数农民家庭的孩子都希望跳出农门的思想观念根深蹄固,出现职业技术学校涉农专业招生难的现象长期存在。
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课教师严重匮乏。其一,职业技术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大都是由基础课教师通过转岗而来,他们尚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锻炼过程,学校一部分教师难以适应目前岗位的教学工作,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其二,学校外聘专业课教师工资费用较高,学校无力长期承受这样的资金压力;其三,外聘适宜的大学生来校任教,人员编制问题往往有无法解决,一些志愿到职业技术学校任教、学习用人方面又求之不得的人才无法迈进学校的门槛。
第三,实践实训设备不足。职业技术学校普遍存在着教学设备落后和教学设备不足的现实问题,如汽修、数控等等专业对实际技能要求比较高。但是由于实训实践课的严重不足,课堂教学远远多于实践教学,使学生专业技术不精,实际操作能力差,导致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缺乏,难以满足用人企业的岗位需求。
第四,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标准过低。学生学非所用的现象非常严重,专业对口率不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应主要培养从事生产和经营一线的操作技术或经营管理的人员,他们就业的最大优势就是专业技术特长,而从就业的实际情况看,超过百分之五十的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初次就业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更换岗位较频繁。毕业生经常更换工作岗位已成为家常便饭,一些毕业生试用期未满就更换了岗位。毕业生工资福利待遇较低。毕业生初次就业工资标准仅仅在全市最低工资线上,就一千五、六百元。
第五,用人单位用工持证上岗不到位。用人企业在招录工人时往往没有依据劳动法办事,部分工人无证上岗。这样势必造成培训不培训一个样,有证无证一个样,对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就业造成一定的冲击。第六、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面临“结构性失业”问题。经济新常态下,随着经济结构性调整的不断加快,尤其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坚实基础,客观上要求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从业人员的大量涌现。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企业用工的“技工荒”和大量的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就业难”。
第一,从实际出发,整合职业技术教育公共资源,创建县区级公共实训基地,切实解决培训基地不足的问题。对职业技术学校全面进行调查摸底,作出评估。对已经停止招生的或生源非常困难,发展前景并不看好的学校要进行撤并重组整合。600多名在校生、6000余平方米的实训基地和实习车间,各式车铣刨床、焊机60余台,学校免除了农村生源的全部学杂费,涉农专业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每年还能获得2000元助学金,毕业学生就业率达到百分之百……。这就是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职教中心,靠政策扶持、行业助推、就业通畅。
第二,从体制上深化改革,解决专业课教师匮乏问题。职业技术教育迫切需要教学和技能都过硬的双师型人才,应改进招聘录用办法,千方百计吸引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教师到职业技术学校任教。其一,安排教师到生产基地学习充电、进修实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人人争做双师型教师。其二,科研院所要定期为教师进行培训授课,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撑,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工作水平。其三,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各学校对教师的需求状况,集约优化教师资源,统筹分配各专业教师。其四,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可以根据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分析行业发展用人需求,设置相应对口专业。
第三,改革职业技术教育考评管理,创新考核机制。切实加强对教师的业绩考核管理。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更要注重实践实训。所以对教师的工作考核不能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考核,而是更加注重对实践实训的考核。不妨可以参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增加实践实训考核科目,推行理论实践双评制度;职称评定中提高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训课的授课时间的考评权重,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强化对毕业生的考试和考评。要改变过去的唯分数考试,可以借鉴交管部门考驾照管理方式。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可以进行县市区范围内的统一考核,合格后方能获取毕业证书。
第四,多措并举推进职业技术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积极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对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采取特岗教师待遇;定期举办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和劳动竞赛等等。
参考文献:
[1]李香钻.让职业教育永远走在春天里[j].中国政协,2014(15).
[2]刘文娅.浅谈技能大赛主推职业教育发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26).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三
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不仅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农村职业教育对台湾农村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认为是台湾农村经济腾飞的一项秘密武器,这是被台湾舆论界所公认的,也被认为是台湾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技术及职业教育”是台湾技术教育的又一别名,简称“技职教育”。所以,在有关台湾的文献资料中发现技职教育这样的术语,其实是指其职业教育。据此,本文就台湾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领导与制度保障、硬件建设、专业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分别作一简要探讨。
台湾农村职业教育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吸收现代西方职业教育先进理念,特别是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确立了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思想,并在台湾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在办学的指导思想上,职业学校注重升学和就业并重,许多学校不再把升学看作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指标,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就业,为当地经济服务。在招生体制上,台湾农村职教招生不以单纯的考试分数录取学生,而是全面考察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总之,台湾农村职业教育确立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教观,促进了台湾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劳动者,为台湾农村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制度关联理论认为:不同制度之间是有关系的,这种关系的发生需要一定条件,那就是要在同一种制度内,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或互补的关系,并具有整体协调性的特点。由于完整的制度系统是由不同的制度组成的,要想使这个系统有序、高效的运行,就必须使不同的制度之间是彼此联系的、有关联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这就是制度关联理论的意义所在。从这点上来说,台湾农村职业教育也是由职业教育劳动就业制度、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制度等多种相互关联的制度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些相互关联的不同制度共同推动着台湾农村职业教育的和谐、健康的发展。台湾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之所以取得重大的成功,关键在于有坚实的领导与制度保障。
(一)协调部门与城乡关系,建立纵向垂直的职教管理体制。
台湾农村职业教育是一个由多种不同的制度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些不同的制度在其中所处的地位是不等的,处于基础地位的管理体制制度就决定了其他相关制度是否会正常运行,进而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台湾现行的县级职业中心的领导体制是:成立教育局(技术职业教育司)统一领导管理全县职业技术教育。这种领导体制的好处就是机构的任务明确,精力集中,工作摆上位置,减少了过去的扯皮现象,便于统筹规划就业前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成人教育,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上级的指示、要求能得到较快贯彻落实,提高了服务能力。台湾农村职业教育是否得到切当安排、各层级间的教育是否实现有效衔接、课程是否得到切实实施都有赖于这种职教管理体制是否合理、有效。
(二)明确各利益主体的责任,确立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新体制。
经费投入为台湾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决定了台湾农村职教发展的水平和规模。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投资有多种形式,教育是其重要的形式之一。通过对教育的人力资本的合理投资,就可以得到良好的收益,如促进国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台湾,大部分的学者、经济学家及政府官员对此都达成了共识。基于这样的认识,台湾当局把教育作为发展经济、提高民众素质的根本。因而,台湾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非常注重对教育的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近年来,台湾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趋势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是上升的,其增长率超过了gdp与政府其他支出的增长率。并且台湾农村的私立教育也很发达,私人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很高,积极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筹措,这些都为台湾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三)面向企业与社会需求,构建规范统一的职业证照制度。
职业证照制度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保障农村劳动者合理、有效就业的制度,吸引更多的学生接受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它所要解决的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外部问题,担当着中介的角色,实现农村职业教育与社会、企业的有效沟通,打破传统教育与社会、企业的藩篱,在学校、社会与企业之间架起一座可以“交流”的桥梁。台湾农村职业证照分为丙、乙、甲三级,学生主要是通过考试的途径来取得相应的执业证照,执业证照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就业、升迁等方面。因此,台湾农村职教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不仅能拿到毕业证书,通过自己在校努力还能拿到相应等级的执业证照证书。据不完全统计,在1992至1998年期间,就有大约35万职教学生取得了丙级执业证照证书,其中也包括台湾农村职业教育的学生。
注重实践教学是台湾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特色,也是其亮点之一。良好的实践教学就需要过硬的硬件设备支撑。政府及社会人士的大力支持为台湾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使其能提供精良的实习设备,充足的实习岗位。台湾的农村职教学校还注重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据统计,台湾某些中等职业学校甚至配备了大约1000多台计算机,真正实现教学的数字化、网络化。
(一)基地建设:科技推广示范园,带动农民科技致富。
杜威提出“从做中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基地就是这样的一个“实验室”,一个学生可以在其中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能将教师在课堂讲的书本理论转化为自己的实践知识。因而,基地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也是社会、学校及企业向学生推广技能知识的重要场地。因此,衡量台湾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师资水平的高低及专业建设是否合理就是看其基地建设的好坏。台湾农村职业学校要想保证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及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不断加大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的科技含量,真正做到使基地成为高新科学技术的辐射源和农业现代化生产经营的实体,并促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及实现教育与台湾当地农村经济的紧密结合,从而带动经济的健康、长足的发展,实现区域协调。
(二)教学设备的现代化。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也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并且大量涌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如智能广播、数字化图书馆及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引入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村职业学校的飞速发展。台湾农村职教学校在教学领域大量地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音像录音技术、在学生个体之间的相互观察、交互学习中大量使用网络通信技术之后,农村职教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中通过运用多媒体的音像功能,将书本上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直观的音像,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促进了台湾当地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农村职业学校的现代化。
专业对职业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沟通社会与经济上,以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为切入点,也是职业技术教育学校进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主要受其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的影响,因而加强台湾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至关重要,是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及全面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关键之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设置与开发、专业基础能力建设、专业管理与专业评估。台湾农村职业教育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突出的成效。
(一)合理的农村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满足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应对台湾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县域职业教育现已形成面向一、二、三产业的专业层次体系。台湾农村职业学校根据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学生的需求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当地的条件为基础,创造性地开设有关职业教育新的专业,拓宽、更新老专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形成优势的、有当地特色的专业群。
(二)加强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提高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实力。
台湾农村职业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实施产学合作,积极寻求企业的支持,行业、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提供今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规格。企业参与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反映企业和岗位的需求,也有利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就业。
(三)开展县域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评估工作,建立健全督导机制。
在台湾,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对学校专业建设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建立多重、多渠道的.、高效透明的监督领导机制。针对不同地方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其质量标准是不同的。同时,还鼓励社会、企业对学校的专业建设进行评估以及监督,以实现对学校、地方政府的双重监督,防止学校与地方政府联合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真正做到透明、公开。增加农村职业学校的透明度,从而规范农村职业学校间的竞争行为,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全面提高当地农村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五、台湾农村职业教育教学内容。
培养农村职教学生及农民的基础知识能力及通识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育新世纪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台湾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内容的总目标。其教学内容具体有:
2.培养学生充分认识信息化社会特质,加强运用信息的能力;
3.重视人文精神的陶冶、职业道德的养成,强调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养成;
5.实行新的课程标准,即“学年学分制”。在教学内容上,台湾农村职业学校还十分重视中国传统美德和技能实训培养。
台湾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也颇具特色,主要有:
(一)校企协作教学法。
校企协作教学法是近些年来台湾农村职业教育一直提倡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校企协作是教学由简单的理论传授到实际应用的一种转变,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台湾农村职业学校对校企协作教学法运用很好。其主要做法: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学校的课程与学生以后从事的职业相关,学生利用寒暑假,由学校推荐到相关的企业实习和勤工俭学,培养其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学生毕业后会被优先推荐到这些单位就业。目前,在台湾的农村职业学校里,主要实行“季度学习法”,即在校的3个月时间学习岗位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再到实习岗位接受3个月左右的实习,每6个月轮换一次,并通过考试进行检测。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企业所急需的大批人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与就业能力,促进了台湾农村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引导探究教学法。
引导探究教学法是由德国的一位名叫ru-dolf.waltz的学者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率先提出来的,最初是项目式培训的一种补充形式,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慢慢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之中,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种知识与已有经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有异曲同工之处,优点就是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学习积极性。台湾农村职业学校在实际教学中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改变了学生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态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也改变了教师的行为方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为提高台湾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总之,引导探究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
七、台湾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保障。
一支精良的师资队伍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台湾农村职业教育为建设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实行严格的录用制度。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台湾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是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的。首先,必须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这是迈向教师职业的第一道门槛。然后还要经过考试。台湾于1967年5月修正公布的《职业学校法》规定,专业课教师既要有良好的“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师德;又要有本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二)多渠道引进师资。
台湾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引进师资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通过正规考试的途径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模式。如以职业学校为基地培养急需的教师,重金礼聘社会上有名望的人士来校授课,同时还聘请技术专业人员充实本校的师资队伍,这些方法切实可行地解决了台湾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匮乏的问题。台湾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学人员绝大部分来自企业,具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这些教师不但学历层次高,而且还具有广泛的社会关系,能够推荐学生去相应的单位实习,同时这些教师的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台湾地区在推进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十分重视人事制度改革,打破农村职业学校在聘请人员时所谓的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的局限性,这一措施极大地吸引了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到农村职校任教。
(三)实行优厚的待遇。
在台湾,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都比较高,教师职业是吸引人的职业之一。除基本工资外,还有各种奖金和津贴。政府于1967年5月修正公布的《职业学校法》以及1978年修正公布的《职业学校规程》规定:“承认专业课教师的行业工龄为教龄,发给相应的教龄津贴,与在校的教龄累计也可享受退休后拿百分之百的待遇。”这个法律的颁布为台湾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地位、工资待遇提供了法律保障。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四
教育部公布的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中,20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目标是2179万人(见表2)。通过政府及各个部门的努力,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68.52万人,比上年增加56.41万人,而在校生2195.16万人,比上年增加108.07万人,达到并超过了制定的在校生数2179万人的目标。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近50%,基本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的在校人数达到最高2238.5万人,这已十分接近在校生2250万人的目标,但在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到20是否能顺利地完成目标,这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在政策的推动下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出现了如招收人数增加但是教育质量及投入并没有随之提高、对教师及教学不能科学有效的评价等一系列问题。虽然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快速增加,但是教师数量、所学课程设置、学校设施、教学管理等却没有相应地快速提高。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应不仅仅是在校生人数规模达到目标,更重要的是对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管理、专业课程设计及教材建设等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对教学系统及教师进行科学评价,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及学生质量等,这些是今后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今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保证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快速的发展,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五
从不同学者对职业教育制度的解释来看,关于职业教育制度目前还缺乏较为规范统一的认识,对其概念理解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要对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制度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就必须对职业教育制度进行规范化界定。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制度是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了更好地协调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与各方利益相关者(学生、教师、教育行政机构以及社会其他组织或机构)的关系,以保障职业院校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人们所制定的社会各方成员共同遵守的职业教育活动行为准则以及道德规范体系。根据这一理解,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制度就是指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为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以及保障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受教育权利,所制定的协调城乡职业院校利益关系的政策和制度体系。理解这一制度还要明确两点:一方面,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制度是为解放和发展城乡职教生产力服务的;另一方面,是为促进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服务的,以推进城乡职教资源的交叉互动,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制度固态化严重。
城乡统筹发展要求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关系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关系着农民的增收,关系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而当前的职业教育制度与城乡统筹发展脱节,脱离农村、农民、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严重背离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思想。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担负起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的职责,使其掌握一定职业技术,顺利转移就业;此外,职业教育还要担负起传授现代农业知识,使农民具有现代农业技能,进而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职责。但是,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办学机制和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城乡统筹发展缺乏来自农民自身的推动力。
2.职业教育制度僵化,缺乏灵活性。
制度的存在就是为了分配利益,维持和稳定现有秩序,协调各方利益,调解冲突[6]。职业教育制度的存在就是为了更好地分配教育资源,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国家制定统一标准化的职业教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我国不同地区的城市和农村不管是在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是在社会环境、发展战略机遇上都存在差异,不能适应统一的制度要求。但是当前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制度供给没有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整齐划一的制度供给模式不利于在实质上推进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发展较快较好的地区想要更进一步发展,但受到旧有制度的约束,致使当地的优势得不到切实发挥;而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则达不到制度要求的发展水平,办学条件落后,“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实践操作基地和实习设备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仍普遍存在。因此,增强制度的灵活性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制度供给不足。
教育发展离不开教育制度的保驾护航,职业教育发展自然也离不开职业教育制度的保障。并且制度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其制定是与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代表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发展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对职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精、尖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然而,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制度供给不足,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也未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况及时制定相适应的制度。从目前来看,我国职业教育在立法制度、教育经费投入制度、办学制度等方面都还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具体来说,我国职业教育制度在市场调节机制方面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较少,办学制度不够灵活,缺乏职业教育特色,教育经费投入制度不够合理,缺乏有效合理的投入监督机制。这些关键领域的制度缺失严重阻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强调的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在农村职业教育供给方面尤为欠缺。作为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之一的统筹城乡发展,农村的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所在。“三农”问题的解决就是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而职业教育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培养具备现代农业知识的新型农民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制度供给不足,没有制度保障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举步维艰。因此,要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就需要在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投入、师资配备以及企业参与办学等各方面加强制度供给。
(三)制度供给不平衡。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深受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职业教育制度的供给也带有城乡二元特色。与农村职业教育相比,城市职业教育发展具备更多的优势条件,首先,办学条件方面,城市职业教育在优势制度的保障下,拥有先进的实践操作基地,与企业联系也更为紧密,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技能水平;而在广大农村地区,职业院校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和实践操作基地,参与办学的企业也很少。其次,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城市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明显多于农村,城市职业教育经费来源广泛,主要有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拨款、参与办学的企业投资、社会民间组织的赞助等;而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绝大多数是靠政府的教育拨款,其他方面的来源则很少,再加上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本来就起点低,需要教育经费开支的地方很多,有限的教育经费不能满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由于职业教育制度的城乡供给不平衡,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和城市职业教育相差甚远,也就谈不上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
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一切不平等的根源在教育的不平等。教育不平等,就业就不平等;就业不平等,收入就不平等;收入不平等,生活就不平等;生活不平等,下一代就不平等,依次循环往复,形成了一个闭环的环路。”罗伯特达尔也认为:“不平等来源于制度的偏狭,一种是制度排斥,另一种是利用制度来制造不平等。”[7]当前我国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制度的建立存在一定的城市偏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深刻影响着国人的思想观念,优先发展城市,农村支持城市发展,集中农村资源支持城市工业发展等观念根深蒂固。职业教育制度供给的城市偏向性主要表现为各级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度设计时忽略了城乡之间在教育发展环境、教育资源、办学条件上的差异,基本上以城市教育和工业发展需求作为制定政策、建立制度标准,难以发展出具有农村特色的职业教育,更难以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城市偏向型的职业教育制度供给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政府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制度的供给或设计中发挥作用,加快建立健全城乡统筹发展的职业教育制度,进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六
要扭转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制度建设不均衡、农村职业教育制度滞后的局面,有效的制度设计非常必要。制度作为一门科学,在其设计过程中要遵循自身的规律和原则,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设计同样也要依照这一原则。“政府本质上是一个安排者或提供者,是一种社会工具”,其主要职能是“决定什么应该通过集体去做,为谁而做,做到什么程度或什么水平,怎样付费等问题”[8]。这就要求政府必须秉承公平正义、和谐的原则,并通过建立一套系统、合理的制度体系,对公共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合理安排。
1.公平原则。
任何制度的设计都承载着一定的道德和伦理价值,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罗尔斯在其著作《正义论》中写道:“在制度设计中首要价值就是公平正义,犹如真理是思想折射的首要价值一样。”[9]众所周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没有教育公平,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公平。然而,我国城乡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受到效率优先政策的影响,并且这种效率优先政策逐步被放大,其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教育领域也深受影响,使得原本就薄弱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城市职业教育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要改善这一局面,对职业教育的制度变革势在必行。一方面,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能够保障城乡居民平等接受教育,保证公民的受教育权益和自我发展机会;另一方面,统筹城乡职业教育也能为农村居民以及妇女等弱势群体提供继续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机会。从国外的教育和社会发展经验来看,职业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以及给予人们受教育权利和机会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制度设计时,要牢牢抓住制度设计的公平性,把公平原则作为教育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和最终落脚点,保证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
2.和谐原则。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辩证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以及共同发展的关系。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制度必须遵守和谐原则,这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制度环境的基本准则。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应以和谐社会的价值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城乡职业教育交叉融合和均衡协调发展,增强城乡职业教育的区域服务能力。与此同时,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制度设计的目的还在于尽快改变我国城乡教育之间的制度性落差[10],加快和谐教育制度格局的构建。
3.系统原则。
设计并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仅要求政府与职业学校之间的沟通配合,还要充分把握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历史节点。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制度的设计不是孤立存在的,关起门搞制度设计不仅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城乡职业教育制度设计时要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进行综合分析,切实将城乡的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以及内外部条件结合起来[11]。同时,也要求在理论视野上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制度的系统性,并且在实践层面遵循系统性原则进行制度设计。制度系统涵盖理念、对象、规则和载体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在制度设计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缺一不可[12]。制度设计中的理念要素代表的是对所设计出的制度进行的价值期许和定位,不同价值理念定位下所创设的制度体现出不同的性质。对象是指在制度设计过程中对制度进行的范围指向,也是对制度所涉及的范围、领域进行界定和划分。规则代表的是制度的具体内容,由一系列的.准则、标准和规范等组成。载体指的是制度的实现形式,其形式主要有法律条文、规章以及正式制度。这四个要素在制度设计中是相互联系的一体化系统,各要素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因此,为了更好地建设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需要对制度要素进行系统性把握,以保证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法国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在其巨著《社会契约论》中写道:“基本公约不仅没有摧毁自然的平等,反而以道德的法律的平等来代替自然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身体上的不平等。”[13]制度作为公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制度设计,最根本的目的是保证城乡居民平等享受职业教育服务的机会和权利,改变我国职业教育城乡失衡现状,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在对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制度进行设计时,要明确城乡职业教育目标的一致性,着眼于为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服务[14]。明确了制度设计的目标方向后,就要以区域统筹为重点,着手建立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框架结构。首先,国家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以及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树立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全域理念,在统筹城乡职教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全面、综合地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其次,在市域范围内,要切实根据中央教育部门制定的制度建设架构,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城乡职业教育进行统筹管理,落实对城乡职业教育管理的政策一致性。最后,在县域范围内,要畅通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互动通道,以农村职业教育为重点,完善补偿性政策所对应的制度安排,实现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基层制度设计目标。
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制度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利益间的协调性,这里所说利益协调性主要是指设计出的制度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要能够很好地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社会制度是各种利益的集合体,同时也是调节各方利益关系的准绳,职业教育制度也不例外,其设计也包含了一定利益阶层的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其中的两大组成部分。因此,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制度设计中,在强调公共教育利益的同时,还应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这里的各方利益关系主要包括城乡之间、城乡职业院校之间、职业院校与师生之间以及职业院校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具体来说,城乡之间以及城乡职业院校之间的利益关系主要涉及到国家对教育投资以及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职业院校与师生间的利益关系主要是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和教学运行过程中各种利益的协调;职业院校和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包括学校的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所需之间的关系。总而言之,如果这些基本利益关系在制度设计中处理不好,必将影响制度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也不利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因此,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制度设计中必须注重利益主体间的协调性,同时也要加强职业教育制度设计能力建设。
这里的双向性是指职业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具体包括师资、教学资源、信息以及资金等要素在城乡职校间的流动。目前,城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城乡教育资源的二元化,即城市与农村教育基础设施配置以及师资资源的不均等化。具体到教育类别角度,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在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中也表现出不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城市职业教育学校规模优于农村,城市职业教育师资配备以及教学基础设施优于农村,使得城市职业教育教学资源整体上都优于农村。而要改变这一现状,地方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城市与农村统一协调发展,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设计中,要注重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过程的双向性,在这个过程中,要增强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双向流动,可以适当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制度倾斜。在前期阶段,职业教育要素的流动以从城市到农村为主,当城乡差距缩小到一定程度时,双向交流就进入正常、有序、均衡、互补的质态,使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形成有机的统一体,真正实现“城乡共建、城乡互补、城乡共享”。
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存在很大差距是一个公认的事实,由于长期受到原有重城轻农政策的影响,城乡职业教育在发展速度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城市职业教育发展速度远快于农村,如在制度层面不加以干涉,这种差距还会持续加大。因此,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设计中要注重二者发展的协同性,推进城乡职业教育协同化发展。这里所说的协同化发展,不是暂停城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等待农村职业教育的追赶,当然也不是单一地理解为城市支持农村或者说农村依附于城市。相反,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追求的是一种协调的发展和动态的均衡,是城乡职校携手共同发展、共生共荣。同时,也要认识到城乡职业院校在原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平衡,这就要求在发展中还需要适当的差别对待。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很大原因是过去几十年间重城轻农的历史“欠账”问题,所以要加快完善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补偿性制度,弥合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差距。
总之,职业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是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政策制度设计是价值层面最为根本的保障。与此同时,充足的公共财政资金投入是实现城乡职业教育协调统一发展的重要物质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在制度设计向农村倾斜的基础上,还要适当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设计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要逐步消除阻碍其发展的制度和体制壁垒,构建一个城乡职业教育和谐共生的制度环境。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七
摘要:
新时期国家提出发展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在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教体系。
本文首先介绍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认识,然后阐述“后示范时期”的高职院校的发展思路,再分析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思路,最后从自身来思考青年教师如何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深化改革。
近年来,我国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与文件。
尤其在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教体系。
从1980年初建立职业大学到现今,由于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制度方面的原因,我国高职教育总存在一种被视为次等教育的偏见,由于学历层次的原因社会大众对高职毕业生认可率低。
在《决定》中,国家为高等职业教育开辟了一条创新发展路径,即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推行一部分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并逐渐规划培养专业硕士,甚至博士。
以此也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视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自1917年黄炎培先生与各位先贤创建中国职业学校以来,“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办学思想始终贯穿着整个中国职业教育理论体系。
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如中华职业教育社副总干事杨农认为职业教育的伦理起点是“不劳动者不得食”。
在工业化推动经济模式的时期,经济社会的根本是“多劳者多得”,职业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在目前工业与第三产业并行推动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职业教育以顺应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引发的国际教育变革浪潮,蜕变成为服务于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现代职业教育。
现今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的教育模式,其实正是对黄炎培职教思想的传承与延续。
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方面,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的深度融合对人才培养起到了支撑作用,并且为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技术手段。
“互联网+教育”将加速职业教育的自我进化能力,以及教学模式、组织、理念上的创新。
moocs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与全世界教师同台竞技的机会。
当“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将倒逼“互联网+教育”的全面实施。
而高职院校将如何应对教学新型的需求,如何应对国际同行的挑战,如何做到个性化培养,都是放在眼前最迫切的挑战。
二、“后示范时期”的高职院校的发展思路。
“后示范时期”是指在2009年经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验收后的时期。
在优秀高职院校“示范”、“骨干”称号的成功验收后,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质量提升设迫在眉睫。
在各高职院校争创“双一流”的过程中,“一流”的体现应首选在学生的发展。
要做好这一点,必须要有一流的师资、软硬件、社会服务、鲜明专业特色等。
那么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建立专业动态调整的新机制,形成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新常态,同时还要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和信息化素养,以便优化素质教育和突出学生个性化培养。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首先在“建”,即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其次在“诊”,即自我诊断,再次才是“核”,即诊断复合。
而诊改工作的重点是建立有效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而不是复核。
那么学校层面首先要明确发展目标,定位要科学明确,其次专业规划要符合学校发展实际。
诊改工作应从目标标准开始,基于质量改进模型,制定的诊改方案要体现办学特色。
为保证办学质量,诊改工作应做到常态化。
三、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思路。
高职院校要提升办学质量,就少不了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施。
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旋律。
不论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还是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解读,都是从本质上体现出现代高职教育的成功发展关键在于传统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
“产学结合”之所以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超高度,是在于高职教育的发展需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结合。
一方面,学校本位的关键在于学生在校接受与用人企业要求所匹配的优质教育。
建设教学资源库应该深度挖掘企业资源,而目前的绝大数现有资源库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那么,在高职院校今后建设品牌专业、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最应该依据专业调研报告,而专业调研工作的开展必须从相关企业中展开。
另一方面,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由于以知识点链接的知识逻辑与工作过程中的任务逻辑的不同,使学生往往觉得学了很多知识但工作用不上。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企业回归职业教育主体之一,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这恰恰是学校所提供的实训无法提供的——真实的工作环境。
当学校和企业相互认同,两者便形成了育人共同体,所以现代高职教育应是“学校本位”+“企业本位”。
目前的高职教育是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在课程体系中设计了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实训过程应是培养“工匠精神”的主要过程,而且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从细节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学校要切实落实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培养,必须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同步设计、同步培养、同步考核。
四、高职教育质量的保证在于教师。
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速度跟不上。
而教师发展的关键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课堂,二是教师本身。
现今院校之间的竞争归根在于办学质量的竞争,而办学质量体现在教师的每一堂课中。
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教育心理学与教学论的融合。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中,如何正确使用教育心理学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学生的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如何进行有效沟通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名优秀的高职教师必须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活动,而优质的教学活动体现在上好每一堂课教师的课堂要做到让学生满意,首先,学生所学应该是学生所需。
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都应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具体行业中的实际岗位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做到职业能力标准与课程标准对接,缩短学习和就业的距离。
其次,每一堂课学生能够学有所获,那么教师在教学伊始要进行“学习者的特征分析”,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语手段,即“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有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使用科学的方法。
教师在授课中应该以高职学生的学习特征为出发点,合理运用现代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导,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而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不同知识点都应该灵活选择与学生情况所适应的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即“教无定法”。
而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都不应该流于形式,需要在课程内容设计以及课堂教学活动中反复摸索,这样才能准确达到教学目标,所以说“贵在得法”。
现代高职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不仅“上得了一堂好课”,还要“干得了一手好活”。
即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积累,还有兼备过硬的实践能力。
对于教师本身的发展,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职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积累,还要深入行业、企业,培养过硬的时间能力,向“双师型”发展。
另外,高职教师就需要尽快设定明确的目标,不仅要培养娴熟的教学能力,还需要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
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学实践的又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
教师的科研能力决定着一位教师能否进行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是否能开创性地、高效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传统的师生关系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
教师要从绝对权威的“神坛”上走下来,尽快转变为“教练型”的新型教师。
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青年教师应该尽快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积极投入到对行业与企业的了解中去,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
总之,在世界经济转型升级的今天,我国高职院校必须转型升级,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也是应对世界工业革命的不二选择。
高职院校真正的改革更在于教育理念的改革,教育理念最终决定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决定着其工作重心与工作方法,落实到实际中来,就是要依照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进行改革。
作者:杨博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4]…刘海峰,顾永安。我国应用技术大学战略改革与人才培养要素转型[j]。…职业技术教育,2014(10)。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八
目前,日趋成熟的密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冶金、石化、电子、化纤、机械、水利、发电等多个领域,尤其是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也给橡塑密封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国内对密封产品使用上来看,风电、盾构机、高档轿车等领域仍然使用进口件居多。虽然工程机械已大量使用国产件,但是为高端装备配套的橡塑密封件还是以进口为主,这也给国内橡塑产业创新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铁岭橡塑产业集群位于沈阳经济圈内,南与沈阳、抚顺毗邻,北与四平、长春相连,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橡塑密封件作为高技术含量的基础元器件,可以为汽车产业、机械行业等配套。尽管铁岭橡塑产业集群发展时间较短,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新一轮东北振兴,汽车、航空航天、铁路交通、工程机械、石油化工、煤炭等行业将逐渐走强,将为橡塑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重大契机。
一、铁岭橡塑产业发展现状。
1.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橡胶产业是铁岭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曾是中国橡胶制品特别是密封橡胶制品的重要生产集中地,上世纪90年代初,铁岭拥有多家国有橡塑企业,其产品曾一度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50%以上,拥有很强的研发实力和人才、技术优势,为铁岭重新发展橡胶产业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2.政府积极推动产业快速发展。铁岭市政府十分重视橡塑产业发展,在政策、资金、服务、科研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并在铁岭经济开发区在帽山工业园区规划兴建了1.27平方公里的橡塑产业园,主动吸纳零散的民营小企业来引导产业集群式发展。此外,铁岭市政府还通过搭建橡塑工业电子商务平台、举办展会等形式,为产品全国销售提供网络支持和展示平台。
3.橡塑产品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目前,铁岭橡塑产品已经涵盖到原料制造、产品研发、橡塑加工与制品,助剂生产、橡塑机械制造、橡塑物流仓储等多个行业,可与汽车、机床、电器、液压、工程机械、油田、冶金、船舶等多个行业进行配套,部分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国内领先,产品出口到台湾、东南亚、缅甸、印度尼西亚及欧、美等国家(地区)。
4.注重促进生产和研发结合。铁岭橡塑产业注重技术进步和创新,建立了铁岭市橡胶设计研究院和橡胶产品检测中心等研发平台,为企业技术改造、产品检验检测以及高质量混炼胶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部分生产企业也开展注重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广泛合作,提升新产品开发能力和行业竞争力。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集群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整体上看企业规模较小。虽然铁岭地区橡塑产业发展较早,目前也拥有一定数量的相关企业,但不论是企业数量,还是产品产值较相对成熟的橡塑产业集群都有一定的差距。
2.尚未形成关联度较大的产业链。铁岭橡塑企业多为橡塑制品生产企业,上、下游企业相对缺乏,行业间、企业间配套协作不紧密,产业链条整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并且行业龙头企业的作用不突出,产业抵御市场竞争力和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3.产业集聚度有待提高。橡塑企业比较分散,只有不到50家企业集中在铁岭经济开发区橡塑产业园中,没有形成集群的整体合力。
4.产品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目前具有研发实力的企业数量有限,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质量的产品生产能力不足,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亟待提高。
三、对策建议。
1.应积极引进大型橡塑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要积极引进行业内具有带动性的知名企业,鼓励发展混合式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壮大行业龙头企业,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以重大技术项目为核心,通过资源整合,组建一批技术领先、具有较强资本实力和产业规模的大型橡塑企业,辐射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发挥集群骨干企业作用,瞄准行业前沿和制高点,引进和吸收新技术,改进产品工艺,适当走高端路线,加强企业间交流合作,形成集群内企业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2.统筹产业发展,加快传统园区向集群经济转变。统筹规划,根据铁岭橡塑产业优势,形成分工有序、相互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充分发挥炼胶基地作用,推动产业互动和链式发展。大力推进橡胶研究院精炼胶项目的辐射作用,打造规模化炼胶基地,提升橡胶原料的本地使用效率。积极推动橡塑产业与铁岭专用车以及沈阳华晨宝马和长春一汽大众等汽车生产行业进行配套,按其需求开展密封、减震、制动、传动和输油输气等配套橡塑制品的研制和生产,推动产业配套和能力建设。
3.注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企业研发能力。积极开展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打造铁岭密封件国家级研发检测中心。以沈阳化工大学、铁岭橡塑研究设计院等科研单位为依托,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和技术成果转化,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以辽宁省橡胶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为依托,不断完善机构研发检测功能,为企业稳定生产和产品创新提供检测保障,将辽宁省橡胶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打造成国家级研发检测中心。
4.注重自主品牌建设,打造区域竞争名片。积极引导集群企业从数量经济、质量经济向品牌经济迈进,建立激励机制调动集群企业创建品牌的积极性。以产业链为指导,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实施集群内优势资源的整合,引导企业由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经营转变。支持核心企业做大做强,围绕企业品牌进行全国推广,扩大知名度。中小型企业以铁岭橡塑产业优势为依托,共建合作经营模式,共同塑造地方特色品牌旗帜。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九
摘要:教学管理是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在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职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管理模式模式机制。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里提出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加强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
可以看出高职院校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然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在保证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中是核心内容之一,可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作用重要。
现就我院教育教学管理做如下几方面探讨:
一、加强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管理。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新类型,其基本特征就是以专业建设为基点,因此,必须基于岗位设置和社会分工来建立专业,并围绕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健全专业建设机制,既要提高认识,调整管理体制,也要突出重点和重心,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考评办法保障机制,也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创新教学管理观念等方面加强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管理。
二、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具有社会性、差异性和综合性等主要特征。我系探索了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项目教学法相适应的“一分三”的教学管理模式。“回归高职本质、体现企业要求”,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分析组成该模式的高职教学标准系统、教学监控系统和教学评价系统的`具体内容。
三、健全高职教育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目标、方法、手段等在当今经济情况下有特殊性。高职教育是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新的教学管理机制要求致力于有效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人文化要求。其基本特点是:管理体系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管理组织从单一控制型转变成综合支持型,管理模式由刚性向弹性转变,管理方式由过程型向目标型转变,管理方法由行政化、控制为主向服务化、引导为主转变,管理手段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网络化转变。基于以上思考,对于怎样健全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做出了以下探讨:1.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形成有效组织保障。完善教育教学工作决策、执行、监控和信息反馈系统,构建结构完整、环环相扣、体现整体优化的教学管理工作。一是完善教学工作决策子系统;二是完善教学工作执行子系统:教务处(系、部)及其所属教研室是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决策执行机构;三是完善教学工作监控子系统:通过课程监控、人员监控、制度监控及考核评估,形成立体化的监控体系。
2.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弹性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稳定、规范的特有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质量保证的组合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
3.完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形成良性运作机制。第一,构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教学岗位优质优酬机制。第二,构建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体系,建立优秀学生奖励机制和学习创新激励机制。第三,构建学院级教学状态评价体系,建立教学工作奖优扶重机制。对学院级教学过程、教学建设、教学改革研究和教学管理状态采取目标管理。
4.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在考核时不仅要有数量,还要有专门的人员对质量进行把关。
四、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适应性改革。
1.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适应性改革:从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的要求来说,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紧密围绕社会的需求,以职业对技能知识的实际需要为依据,课程应按职业和岗位所包含的技能训练和技能体系为基础来设置,课程内容不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相关知识的深度,而是适当扩展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内容,增强操作性和应用性内容,加大实践性环节比例,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高职教育的教学组织与教学形式的适应性改革:高职教育教学过程注重能力培养,密切结合职业岗位的通用性知识和技能需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专业基础课要做到学与练相结合,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动手,增强对所学内容的真实理解和实际掌握。专业课内容采用以学生实际训练为主、教师课堂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具体表现在:其一,在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上,要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职业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性教学观念。其二,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学时所占的比例要有所提高。其三,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探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无论是加强理论教学,还是加强实践教学都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即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其四,将前三点固定在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中,体现在教材中,体现在教师的实践教学中,强化“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工人,方案即产品”的理念。
3.教材建设的适应性改革:教材问题是目前困扰和阻碍高职教育顺利发展的难点问题之一。
4.思想教育及日常行为管理工作的适应性改革:随着教育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高职学院扩大办学规模和后勤社会化的深入,给思想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带来了新的困难。
参考文献:
[1]张宁.浅谈教务管理中柔性管理的重要性[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
[2]王峰,张晓晓.论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之我见[j].中国教育研究2007,(5).
[3]李建忠.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趋势及中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对策【j].外国教育资料(沪),,(6).10-20)[4]袁德宁.教学管理现代化与教育创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3).
[5]王峰,张晓晓.论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之我见[j].中国教育研究2007,(5).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十
成人教育主要是针对社会成员中被视为成年的人增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和专业资格的普通教育后的教育。从成人教育的基本含义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成人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事实上是职后的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是指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从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含义中,我们可以探寻到两者既有本质上的共通性,又有规定性的差异,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有着十分明显的相融性趋势。从教育目的上看,成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扩大教育机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终身教育。职业教育是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的需求为目的,同时以保障学生的就业为根本目标,来进行职业教育培训。由此可以看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扩大就业机会等方面的目的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这一教育目的上的共同点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与融合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从教育内容上看,成人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对在职从业人员、转岗人员和待业人员进行文化知识、专业技术和实际能力的教育和培训;二是对已经接受高等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的更新和扩展知识、提高能力的教育;三是为老年人、妇女乃至全体公民所开展的法律常识、妇幼卫生、美容美发、烹调营养、花卉栽培等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教育。而职业教育主要是针对职工的就业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以及对职业院校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术、技能和职业能力所进行的培训等。通过对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内容的了解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部分内容是高度重合的。因此,这一教育内容上的重合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与融合奠定了现实基础。从教育形式上看,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想要提高自身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而成人教育刚好能帮助人们实现这一美好愿望。因为成人教育主要是针对在职从业人员所进行的教育和培训。其教学形式主要有成人高考(学习形式有脱产,函授,夜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广播电视大学(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和远程教育等,所有这些教学形式很好地满足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知识需求的人的需要。而职业教育教学形式相对比较简单,其教学形式基本上沿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在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不但动脑,而且动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管是成人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不能彻底抛弃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因此,课堂教学的特点与要求使得两者在教学形式上的沟通与融合成为可能。
二、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与融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建立相对独立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近年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职业教育在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突出问题。通常说来,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在内部的各个层次能很好地衔接、在外部又能很好地与其他教育互联互通的开放性体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很多职业院校所招收的学生大都为普通中学毕业生,对学生的文化成绩及职业基础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有意向来校就读就行了,这样一来导致学生的专业教育基本上是从零开始的,学生在校接受三年的教育后,虽然获得了一定的职业技术和技能,同时也拿到了诸多的职业资格证书,但形成了事实上的“断层教育”,这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为了建立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党中央国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国家必须建立起从初级到高级且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同时还能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上大学不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这就给成人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学历提升的教育任务已逐步完成,另一方面成人教育办学模式日益“趋同化”,缺乏应有的特色,久而久之,成人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逐渐失去了自己应有的地位。成人教育究竟应该何去何从?这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唯有全面创新才能使成人教育摆脱目前的困境。当前,成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转换工作思路,由原来的学历提高为主的教育,逐步转移到以更新知识和培训职业技能当中,以达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只有这样,成人教育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实现自己的新发展。
三、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与融合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管理。
当前,我国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管理不完善,管理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工作分属两套不同的班子,且各自按照自己的管理办法和规定行事,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矛盾和问题(比如争抢生源、开空头支票、滥发证件等)。为确保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沟通,就必须改革当前的这种多头领导体制。因此,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应加强宏观调控,而行业和县(市)则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来安排两类教育相应的管理形式和管理办法,这样,就可以创设出一种新的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二)盘活存量,优化资源配置。
当前,我国的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也存在着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分割封闭、重复交叉等严重问题,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同时也严重地制约了我国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和教育综合效益的提高。加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与融合,以系统的、全面的视角来推进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发展,通过对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及职前、职后教育的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样,能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和综合效益的目的。目前,我国的一些院校通过对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组织结构一体化整合后,调整了体系内部结构,优化了资源配置途径,克服了分割封闭、重复建设、教育规模偏小、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等不足,大大盘活了资源存量,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实行双证书制,契合教育壁垒。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这就给成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事实上,想要再以在职学历提高教育来支撑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成人教育究竟应该何去何从?这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成人教育特别是成人在职教育必须转变办学思路,以原来的在职学历教育为主全面走向以市场为主导、以培养职业和能力为目标定位的方向转变。而在当前,我国成人教育无论是在教育观念上还是在教育体制和程式上都还没有做好充分的转轨准备。目前,我国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仍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这无形之中阻碍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实行双证书制(学员证书与技术等级证书制度)是有效解决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融合发展,消除教育壁垒的重要途径。双证书教育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一是使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更加明确;二是使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三是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设备、设施,使得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发展有了充分的物质保障。
(四)调动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性,实施重点建设项目补助机制。
为进一步调动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性,加强县(市)一级对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统筹,针对当前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设置具体的建设项目和补助资金。项目补助不搞平均主义,而是通过申报、评审、公示等多个环节,以竞争择优的方式确定。以落实“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建设”为目标,推进中高职院校示范实训基地建设、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校企合作产学研联合体建设、特聘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引导各地各校在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重点领域加强改革创新,提升内涵水平。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十一
党的十七大提出,新时期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指出,要“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
作者:肖芸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刊名:魅力中国英文刊名:charmingchina年,卷(期):“”(27)分类号:g71关键词: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十二
教育工作是一项没有定数的工作,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拥有不同的方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本研究中提及的方法并非绝对。但本着对教育工作的认真、负责的态度,走近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激发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学习,相信能够帮助他们成长为社会所真正需要的技术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的现状。
(一)招生门槛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
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虽与普通学校有所不同,从行业需求角度而言,职业教育中的经验技术大于理论知识,学生毕业后即可参与专业技术工种的工作。在这类学校招生之初,对学生的文化成绩要求并不高,于是这类学校中的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平均值远远小于普通学校,课堂中也易于出现多样的不良行为,扰乱课堂正常教学秩序,课堂学习效率低。
(二)不当的课堂管理方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管理失范的教师在课堂上缺乏适当的管理,也是诱发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职业教育学校课堂教学问题由来已久,学校在加强规章制度的同时,还应对教师课堂管理方式进行培训。纵观近些年的职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大多关注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课堂的管理,或者有心管理,却无从下手,管理后效果甚微或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心理和社会因素引发课堂不良行为。
在我们对比过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课堂表现的时候,可以明确地发现:在职业教育课堂上学生出现不良行为的几率和频率远远高于普通学校的课堂。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也明确表示他们在教学过程力不从心的程度远远大于普通学校的教师。通常职业教育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成果缺乏自信和较高的期盼值。职业教育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并非是学生本身或者教师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社会因素和学生心理因素造成的。教师的本意是友善的,希望指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成长,但是学生却错误地理解教师的意图。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在师生之间存在交流的误区,在理解过程中产生不一致的地方,而这些不一致会被不断放大,最后变成师生之间的矛盾。
(四)无目的学习使中职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人生就像赛跑,终点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始终在通往终点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失去目标,也就等同于失去前进的方向,成为盲目在海中漂流的小舟,努力与否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很多职业学校学生抱着混过一日算一日的心态,整日游手好闲,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做什么、要做什么。社会对这一类学校学生的尊重感和就业期望值普遍偏低,这也促使他们认为学习无用、放弃学习。过往一些学生毕业后不理想的工作环境,也会促使仍未毕业的学生对学习失去希望,在内心深处产生学习无用论的观念。
三、改变职业教育现状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学习课堂管理知识当外界对职业教育存在异议的时候,改变现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形象。首先就是要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能力。教师作为职业教育改革中的践行者和完善者,其专业能力发展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借着互动的机会,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所适用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应对课堂不良行为有一定的预见性,可以不定期地与学生讨论学习的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学生对制度的认识。
(二)加强校企合作。
合作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态势。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不是很长,它是古代传统的师父收徒弟、口传心授的升级版和学校系统教育版。在职业教育中,职业教育学校可以与该行业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学生能够将学校教育中的理论知识尽早地融入实际操作中。这种实习可以每一学期都设置,时间不用很长,但是要与这一阶段的课程相适应。在阶段性的实习结束后,学生又可以带着实习中的经验和问题回到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就问题进行讨论和再学习。这种反复的教育方式,相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学习效率。同行业的校企合作,对学校和企业是双赢的选择。一方面,学校可以借用企业的产业培养和训练学生,将文字知识转化为技能经验。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借用学校的资源研发新的技术,对原有技术进行升级,在吸收职业学校优质毕业生的同时,也能够把企业员工送入学校进行统一的、有针对性的培训。
四、总结。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从教师、学生、社会、企业等多方面着手进行改革,相信能够帮助我国的职业教育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佟恒敏.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2]陈战胜.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十三
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骨干教师缺乏,初级职称教师多,中、高级职称教师少,学历层次偏低。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比例严重失调,缺乏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课教师,缺乏由行业企业引进的兼职教师,专职实训指导教师比例较低。
1.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水平差距大。
“双师型”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双师型”教师总体比例偏低,而且,目前好多高职院校对“双师型”只是停留在有“双证”的层面上,多数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缺乏真正的实践经验或应用技能,和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存在明显差距。
1.3科研整体水平偏低,含金量不高。
高职院校起步晚,底子薄,科研资源有限,科研人才缺乏,没有专业的科研人才带头搞科研。大多数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科研知识培训,缺乏基本的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方法。因此部分教师虽有较强的科研欲望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如何搞科研无从下手。很多教师平时教学任务比较重,无暇顾及科研,到了该晋升职称的时候才匆匆忙忙写几篇文章发表,造成文章质量偏低,含金量不高。
1.4专业设置结构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随意性、盲目性较强,不考虑学生的职业需求,不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而盲目争办一些“热门”专业,面向市场的办学机制没有完全形成。从而导致招生数量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1.5校企合作不完善,实践教学成效低。
高职院校和企业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系,书本上学到的好多知识在企业早已经不用,造成了理论和实际的严重脱节。好多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设备陈旧、设备数量不足、配套设施缺乏等给实践教学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很不利于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二、解决的对策。
2.1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高职院校要给中青年教师更多的机会,并实行“一带一”的“导师负责制”,在老教师的传、帮、带下使中青年教师承担起教学和科研任务。选拔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和提高。制定教师培训计划,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改善知识结构,逐步提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双师”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必须是一支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要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支持教师到企业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二要拓宽“双师型”师资引进渠道,把具有2年以上实践经验的、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一个重要来源,优化专职教师队伍结构。三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师到国家重点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进修、培训,不断提高“双师”素质。
2.3更新观念,树立科研意识,加强科研团队。
建设,提高科研整体水平高职院校应该有计划的组织开展专题科研培训,在培训环节上,要“走出去、请进来”,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目前,普遍认为科研团队是指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由为数不多的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2]。高职院校应该上上下下动员起来,树立科研强校的理念,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实施“教科研一体化”工程,共同把科研工作做好,形成人人爱科研,个个作科研的良好氛围,提高科研整体水平。
2.4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
“贴近市场需求培养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以职业岗位、职业群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依据来设置专业。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要面向社会、面向地区、面向基层设置专业,坚持“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2.5加强校企合作,加快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做到“做中学,学中做”,使学校所学及时用到工作实际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企业接受师生实践实习基地,发挥企业技术能手的传、帮、带作用,积极鼓励企业参与学校办学,开展“订单式”培养,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步伐,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把校内实训基地建成工厂或企业的形式使学生对未来的工作环境有更直观的认识,现在训练的就是将来工作中要做的,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零距离”对接。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要充分抓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也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面临的诸多挑战,加大改革和发展的力度,注重师资“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科研整体水平;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为目标,有针对性地,灵活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体制机制建设;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合作中促发展,在创新中抓机遇,在务实中做跨越,使高等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十四
1.办学层面。西部少数民族办学规模地域优势明显不足。办学条件有限,教育设施落后,实践场地明显不足;师资建设落后,优秀师资难于引进,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陈旧,师资队伍薄弱;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课程体系不够全面,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条件不足;传统教材不适应少数民族职业教育。
2.社会层面。办学方针落实不到位,重知识轻素质,重智力轻情感,不能满足地方需求,再者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背景特殊,民族差异明显,社会观念落后,职业教育认同度低。由于教育长期隐性效应,受地域因素,经济条件制约,地区产业化程度不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滞后。处于落后边远地区,不能很好适应新环境压力,社会接受时代信息较少,被动依赖感强,人才就业地点局限。
3.学生层面。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多处于闭塞偏远贫困地区,受社会经济、民族文化、家庭因素影响,普遍表现以下问题:基础较差,文化程度参差补齐,学生素质差异明显;虽求知欲强,学习兴趣浓厚,但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合理,缺乏学习主动性,常处于被动状态,对学习动机激发不够;人生价值观不稳定,心理状态自尊心强、自信心不足,身心发展水平不均,人际交往能力弱,自我约束能力差;经济贫困,依赖心理强,生活压力困难;文艺才能突出,就业压力大。
东西部职业教育办学地位悬殊。西部实训条件不足,师资水平有待提升,校企对接不畅通。西部地区必须正视现实,缩短差距,从实际出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了培养地方经济社会需要的人才,发展职业教育可以为地方经济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大力扶持西部职业教育,提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专业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深远意义。
1.学习经验,与东部建立一对一学习。共享资源,帮扶发展,加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基础建设,吸收发达院校经验,培养高质量人才。
2.立足地方经验,校企深度合作,建立对口支援积极机制。贴近市场,提高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水平,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产学研结合,完善投入机制,注重内涵发展。
4.推行教材建设,西部地区局限于教材的制约,应开发适合学生的教材,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有助于学生探究主动学习。力求在方法改革的同时,突破创新。
5.加强学校管理,在学生管理上,鼓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鼓励学生认真学习,适当调整管理规定与成绩评定,奖惩分明,规范行为,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现代职业教育、终身发展的要求。帮助学生确立目标,准确自我定位。树立正确人生观,学会生存技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不仅要借鉴东部发达地区办学成果,面对西部少数地区普适化和个性化需求矛盾、统一教学方法与不同认知风格矛盾、单一评价策略和多元化发展矛盾,面对社会经济价值取向多元化,民族职业教育面临挑战。要突出民族化,挖掘少数民族聚集地优势,发挥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特色,开展民族化教学改革,将民族纳入专业建设实践。少数民族区域应发展自身特色。不应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束缚。
1.突出办学专业特色,发展民族文化传承。注重本土化专业建设,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设少数民族特色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保护传承发展少数民族医药、民族艺术。提供民族文化交流平台,增强少数民族文化底蕴,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满足民族地区人才培养需求,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发展和振兴民族地区经济问题。
2.重现少数民族语言教学,开发民族特色教材。双语教育是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手段。加强在校生少数民族语言学习,达到提升各少数民族文化素质目的,有利于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针对普通教材少数民族适应性差的问题,民族地区拓展自主教材,克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困难,激励教师创新。创造良好学习环境,民族创编,丰富教材引导内涵建设。
3.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注重民族交往技能。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良好自我意识和学习习惯。教师注重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族优秀经验及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技能。探求适合少数民族地区教学方法,探索民族教学模式,树立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交往技能。由于少数民族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发展与汉族不同,少数民族渴望同其他民族平等相处,在交往中注重民族团结,民族文化交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呵护少数民族学生自尊心,对少数民族学生人格尊重,平等信任。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意识强,注重引导民族消极意识转化为积极意识,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宗教信仰。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少数民族团结意识、社会意识,保护各民族文化,进行文化融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立足本土经济、发挥民族特色,进行教学改革,发展特色职业教育,使当地人才本土化,职业教育民族化。培养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人才,通过职业技术教育,振兴发展滞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具有复杂性,在现代学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适应区域发展人才培养,探索适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将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成高素质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人才。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十五
[摘要]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一直没能引起传统教育学者关注的学科,长期以来,人们都习惯于把高等教育学认为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其实,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问题没有分支学科说那么简单。通过对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学与传统教育学的关系。
[关键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
一、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从学科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学科都必须有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的把握直接影响着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而在一门学科创生之初,人们对它的研究对象的认识往往并不十分明确。对于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在几部高等教育学著作中,分别是这样论述的: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揭示高等专业教育的特殊规律,论述培养专门人才的理论与方法为研究任务的高等教育学新学科。――潘懋元著的《高等教育学》(1984)。
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研究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科学。――田建国著的《高等教育学》(1990)。
上述关于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认识上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不同内容的高等教育学的产生。这种差异性的存在是次要的,关键的问题是每一种高等教育学是否揭示出了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或特殊规律。我们所要探讨的是关于作为基本的一门学科的高等教育学的问题,以及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之间的关系问题。
长期以来,受教育学局限性的影响,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高等教育一直没有引起传统教育学者的关注。传统的教育学固守其普通教育的“地盘”。但是,我国的普通教育学却又以中小学教育为研究对象,对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其他教育现象关注不多甚至视而不见,那些对教育学感兴趣的学者也主要是关注中小学教育而不关注高等教育,其结果是高等教育不但被社会科学家忽视,而且被教育领域的研究者所忽视。因此高等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找不到理论根基,在传统的“教育系”或“教科院”这些教育学的组织建制里高等教育研究难有安身之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如果要健康发展,就必须构建自身相对独立的逻辑结构。在这个逻辑结构中,由高等教育学承担理论建设的任务,以人类一切高等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的方法,探索和揭示高等教育活动的规律,反映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和本质属性,并对现存的高等教育概念和原理进行制度化梳理,为人们提供一系列由概念、原理、原则、规律等构成的具有逻辑性的知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据笔者分析,无论是在学科建制方面还是在研究对象方面,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并列的兄弟关系。
但是一般人却认为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既然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为什么高等教育学研究还要进行学科化的探讨;为什么长期以来,教育系(学院)里面一直没有开设高等教育学方面的研究,而是以中小学教育为研究对象呢。因此,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问题,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我们可以通过对教育学学科演进历程的客观分析,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以及高等教育学自身的建制的问题。
三、教育学的演进过程。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兴起了国民教育运动,伴随着国民教育运动的展开,中小学的师资培养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情况下,进行师资培训的师范院校应运而生,为了满足中小学师资培训的实践需要,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便诞生了。在中小学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教育学就成为了一门必需的课程。对此,赫尔巴特在其《普通教育学》里指出:“也许教育学是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意图提供系统说明,并帮助他们掌握传授知识的方法。”基于这种背景,当时的大学为了更好地为师范学校培养师资,便开始开设教育学讲座。当时的教育学,根据实践的需要,其研究对象只能为普通教育,其关注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其存在的形式是成为中小学师资培训中的一门课程。教育学形成学科,最大的动力来源于社会实践的迫切需求,即普及教育所导致的师资培训的压力。“教育学”便是用来培训职业教师的,最初的目的就是指导与规范学校教育的实践。
赫尔巴特之后,教育学的进展一直不大,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名不符实,名为教育学,实为普通教育学。其二,由于教育学以师资培训的课程形式存在,因此其内容主要关注教学的方法、原则、程序、规律等问题。这种传统的沿袭,教育学就成了研究“教什么、怎么教”的学问或艺术,而非研究“教育是什么”的科学。其结果是“当固定化的学制、教科书和班级授课制这“三位一体”的学校体制形成的时候,当以学校为中心,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三中心形成的时候,大规模的培养人才的本质在教育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传统教育学本身,却走向了衰微。
总之,由于历史的局限,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无论是在研究对象的界定上,还是在研究方法的选取上,一开始就是不完备的,而且一直没有完备起来。可以认为,历史上的教育学只能相当于普通教育学。
历史上,高等教育的兴起远远早于普通教育。自古希腊起,接受教育就是少数统治者子弟的特权,因此,在古代,教育一直就具有高等教育的性质,教育的理论就是高等教育的理论。但是等到近代民主思想勃兴,接受教育成了每个人都该有的权利之后,普及的全民的教育理论才应运而生,教育讨论的也就多集中于中小学教育的问题上,似乎并未注意到高等教育所独有的问题。换言之,就教育研究的历史来看,整个教育研究一开始就是以高等教育的研究为开端的。但是,在近代普及的全民的教育出现之后,教育学却是以普通教育为研究对象的,由于普通教育最先面临普及化的任务,出于师资培训的需要,普通教育成了教育学关注的主要对象。与之相比,高等教育虽然兴起较早,但一直居于象牙塔中,世俗化较晚。
中世纪大学以后,现代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集中于20世纪上半叶。经过了这次大发展,整个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的社会影响开始显现,高等教育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研究的热潮开始兴起。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教育学局限性的影响,高等教育还没有成为传统教育学者关注的对象。传统的教育学仍然固守其普通教育的“地盘”。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要想得到关注,必须构建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以中国为例,20世纪中期潘懋元先生首倡加强高等教育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分析当时形势,高等教育研究毫无基础,要建学科谈何容易,但是不建学科,高等教育研究又无从谈起。当时的情况,就学科的合法性而言,在教育系里谋求高等教育研究的建制,借助教育学的名义开展高等教育研究较为有利。但当时的教育系由于对高等教育毫无研究,因此对于高等教育研究一直持排斥态度。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便依托综合大学成立“高教所”发展起来。不过,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虽名为“学科”,但经典的成果不多,学科的含义并不强。而且由于历史的局限,我国高等教育学的草创基本延续了教育学的体系,重走了普通教育学的老路。
不少学者形成了“由普通教育学而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式。这种方式虽然促进了高等教育学的初建和成型,但也使高等教育学成为普通教育学的直接延伸和简单移植,高等教育学自身的概念、范畴和体系不完善。因此,必须突破普通教育学研究定势的束缚,尽快摆脱高等教育学对普通教育学的依赖,站在高等教育学立场上,以自身的逻辑为线索进行学科的研究和建设。那么,既然高等教育研究在大学里获得了独立的建制,高等教育进行学科诉求,就成为了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应有之义。事实上,就学科本义而言,学科就是独立学科,二级学科进行学科诉求的意义不大。因为在学科的含义里,一个重要的内含就是学科建制。可以想象,如果教育学是完备的,那么,高等教育学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在教育学的门下开展研究,就好比经济学门下的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一样。但由于教育学不完备,高等教育学在教育学门下既无法建制,又无法利用它的学术资源。高等教育研究不得不另立门户,重新创业。那么,既然是重新创业,“名正言顺”则尤为重要。事实上,既然高等教育研究有了自己独立的建制,那么证明自己是独立的学科便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高等教育学明知逻辑上不可能取得与教育学并行的独立学科地位,却又不得不努力地去证明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对此论述,很多学者可能不以为然。因为,在一般人的眼里,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似乎就是要诉求成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我认为,这种想法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讲可能都是对于常识的一种误解。原因在于,如果教育学是完备的,高等教育自然而然是一个二级学科,无须诉求,就象教育统计学,教育管理学一样,就是一个二级学科,无需争论高等教育是不是学科,能不能成为学科。现实情况是,教育学是不完备的,教育学仅限于教育学,这时说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则有其名无其实。因为,无论是在学科建制方面还是在研究对象方面,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明明是“兄弟”关系,现在在“逻辑”上却一定要说它们是“父子”关系,确实有点勉为其难。
高等教育学的诉求经历告诉我们,高等教育学实现学科独立的历史还很漫长。近年来,教育学重建思潮的兴起提示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学,即完备的教育学,也许将会出现,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独立问题可能自动消解,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将不再成为问题。那么,教育学应如何进行重建呢?通过教育学的重建,教育学将成为真正完备的教育学科,这样,高等教育学的学术研究才会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学.1984.
[2]王道俊,王汉谰.教育学,1999.
[3]侯怀银,王霞.高等教育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教育研究,2006,(4).
[4]李硕毫.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辨析.高等教育研究,2002,(1).
[5]王建华.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关系争议――兼论教育学的未来.学前教育研究,2007,(4).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十六
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也正在由“供给导向”逐渐向“需求导向”转化。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越来越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的内容很多,涉及社会观念、教学理念、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本文重点围绕高职院校如何瞄准社会需求搞好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改革提出如下三点思考。
一、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实现对接与互动。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目的就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而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又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的关键环节,因此,专业设置能否与社会需求实现对接与互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革的成效。就业导向赋予高职教育很强的市场特征,正如能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一样,能不断培养出社会急需的、抢手的人才的学校才有发展潜力和光明的前景。从这个意义上讲,哪个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对接的好,并能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和组合,这样的学校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不断开拓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1.专业设置应当瞄准社会需求。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是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这里涵盖两个方面:一是当前市场缺什么样的人才,是现实需要问题;二是未来几年内,市场将需要哪些类型的人才,这是需求趋势问题。这两个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市场特征,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把握起来,难度较大。正是因为如此,高职院校在规划设置专业时,对自身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具体讲,从宏观层面上:需要对世界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中观层面:需要对国家特别是学校所在地区的产业规划和布局进行深入研究。从微观层面,需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和用人趋向。只有准确把握了这三个层面,才能做到审视现实、前沿研究、全面规划,实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与互动。
2.专业设置要突出行业特征。
在设置专业前必须综合考虑社会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认真进行行业的分析,然后再确定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所开设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专业理论知识也应根据职业和岗位的需要系统化。可以考虑由行业主管部门参与专业设置方案的制定,面向行业设置和按行业归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应根据市场的需求来颁布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性专业目录。
3.专业设置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多变性。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迅速,职业岗位不断更新。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市场需求”,不仅要适应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行业的需要,还要密切关注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技术结构的不断升级而带来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多变性和人才效益获得的急切性等特征。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积极开发一些“超前性”的专业,以满足社会对职业人才的未来需求。当然,专业调整不能草率、盲目、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否则,将难于培育名专业、名教师,难于保证教学质量,同时还会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浪费。
4.专业设置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性。
科学技术日趋综合化的趋势,使职业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往往不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因此,高职教育要针对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拓宽专业口径,增强覆盖面,形成“一专多能”效应,以适应科学技术日趋综合化的趋势,利于学生就业和学校持续发展。
二、课程设计——突出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计,不应再单纯地强调专业知识、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应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突出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1.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课程结构。
高职院校课程结构优化的重点应当是构建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依托的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和市场的变化,特别是生产技术呈复合化的趋势,可将课程分类组织成若干模块,进行课程的重组和调整,对课程进行科学、合理、有机地综合。结合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结构的不断升级,不断调整和充实课程内容,充分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体现实用性和先进性。由于社会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所以,高职院校的课程优化也是一个不断变化更新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才能及时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使毕业生始终具有上手快、适应性强等职业特点。
2.围绕“应用”设计好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
按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对基础课与专业课和实践课的课程设置及时地进行调整、补充、修订乃至更新。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现代内容和传统内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关系,认真研究各类课程之间的结构、比例和权重,以满足学生从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3.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设计学生人文素质课程。
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将面对的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文化环境,如果学生社会适应力比较差,就会直接影响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认可度,最终高等职业教育的活力就难以维持。所以,高职院校要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顺利对接,除了围绕“技术应用能力”设计好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外,应当高度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但是,从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看,不可能开设系统全面的人文素质课程。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在课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高职教育的特点,可重点设置能够显在地作用于学生的人文能力的培训课程,这种课程的设置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引导来强化习惯的养成直至影响到内在精神世界的变化。除此之外,考虑到高职教育课时的局限性,更多的是把学生人文能力实训实践与专业技能实训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其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特别要注意在专业技能实训实践中融入人文能力养成。这样由外而内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
三、教学模式——推行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双元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市场需要的、抢手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不是那些基础知识扎实但毕业后仍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和再教育之后才能胜任工作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上应该尽快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过去的以学科为中心,片面追求理论系统性、完整性的教学模式,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变。二是由注重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教学模式转变。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关键要抓好以下二个方面:
1.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个板擦包打天下的状况,一方面要在校内创造“仿真”环境,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术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另一方面要组织学生深入到实践一线,通过岗位实训,提高其从事相关岗位群的实际工作能力。与此同时要聘请部分职业经理、总工程师担任学生实验、实习、实践的指导顾问。同时,还要更多地引进多媒体技术,嫁接改造现有的教学手段,坚持以图代文,图文并茂,边讲边学,增加学生的感知认识和学习的立体感、动态感。为适应教学模式的转变,高职院校应当重视与真实职业情境直接相关的学习场所的创建,结合学校实际加强校内实训室、实习基地包括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有条件的学校要尽可能做到:从实训设备、实训工具到现场工况都按照实际的职业情境不经过加工而直接使用,把学习情境塑造成“现场实践”的“真实存在”的状态,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提高技能,增长知识。
2.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建立行业、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的运行机制。
紧密依托行业和企业,共同建立行业、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的运行机制,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对接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走产学结合的道路,这是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能否真正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所在。行业、企业和学校合作的模式很多,从行业和企业看:行业和企业可按自愿原则向高职院校注入资金,派出人员参与学校管理和重大事项决策,与学校共同把握办学方向;可向学校提出人才需求的规模与条件,进行订单式培养,参与制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另外,企业还可以委托学校帮助培训员工,节省培训时间、场地、师资和费用。从学校看: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借助企业实力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作学校的兼职教师,帮助学校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这种合作或共建,对企业和职业技术学院是互补的,能达到企业和院校的双赢。
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职院校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实际上是一种市场运作行为,是对人才市场、就业市场的一个深度挖掘,因此,加强学校与企业、行业的沟通与联系非常重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高职院校加强对国内企业特别是地区企业的现状、发展趋势、用人趋向等方面的研究非常重要,了解对方所需,主动上门推销自己,当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应主动服务,搞好牵线搭桥,推动企业与学校的联合。
参考文献:
[1]侯静,王庭宽.谈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教育与职业,2006,24.[2]易兰华.高职教育功能与价值的内涵及特征研究.职教论坛,2005,31.[3]刘振华,高书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之我见.中国科技信息,2006,2.[4]马庆发.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本土化思考.职教论坛,2007,1.[5]武怀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启示.职教论坛,2005,21.[6]张喜春,戚文革,关键.高职新“2+1”教育模式探究.教育与职业,2006,33.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十七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校每年都以较大的比例扩招.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作为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却面临举步维艰的局面.国家在很长时期内,一直倾向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则是极少关注.本文力求寻找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的根源,并探究其发展路径,为三农服务.
作者:吴世香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刊名:法制与社会英文刊名:legnsystemandsociety年,卷(期):2009“”(23)分类号:g71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三农中国特色
集群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论文篇十八
摘要: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小学教育发展迅速,但仍存在短板,面临着教育机会不均、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手段“棍棒化”等问题。小学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奠基性的推动作用,是推动西部教育发展的坚实力量,促进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因此,学校在改善学校物质环境的同时,应注重营造良好人文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家长和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的发展往往与国家和地区的兴衰紧密相关。西部是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也是教育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小学教育作为西部发展的推动力量,理应受到重视与优先发展。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西部地区的教育和国内其他地区同样获得较大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保障义务教育,因此相对来说西部小学教育经费较为充足,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与学习能得到基本保障,如走读生一天可以领两份“营养餐”,包括面包、饼干和水果。但与东部地区的小学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资源分配、教育机会不均。
目前我国教育物质资源分布的区域不均衡,尤其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不均衡已成为影响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的重要障碍。[1]据相关数据表明,上海市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达标率已达91.0%,但西藏、青海等地达标率不到10%[2]。西部地区的主要问题是教育公平问题,即在不断普及和扩大教育的过程,保证我国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阶层和人群能有大致相同的教育机会。由于义务教育的不断普及,绝大多数的适龄儿童均能接受适当的教育,但民族地区的居民由于受民族传统与传统宗教信仰的影响,“重男轻女”的观念仍然存在,从而导致男女生比例出现失衡。如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h校中,六年级的男女比例为3:1。
(二)师资力量不足。
青海小学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长期以来,国家对于进入西部民族地区师范学校学习的民族学生给予政策照顾,旨在通过降低这类学生的入学分数来保证师范学校的生源,但这种做法却直接导致西部地区的教师质量不高,男女师资比例失衡。就笔者的实地调查得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三所小学教师数量为95人,其中男女教师比例为2:8,年龄在40岁以上的教师占近40%,30岁以下的教师占15%,教师行业亟待注入新鲜血液。此外外地优秀人才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等原因不愿来西部工作,青海本地高校培养的师范生则千方百计选择经济好的地方就业,人才流失严重,教育资源积累难以提高,青海省累计流失人数超过3万人,调走或者自动离开青海的科技人员估计5万人以上[3],导致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教师结构的合理性难以维持。
(三)棍棒式教学、逃学事件冷处理。
教师普遍认同教学过程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a很肯定地向我这样说道:“我以前在江苏进修过,听过很多当地教师的公开课,确实如你们所说的,他们上课很有激情,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确实比我们强得多”,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情况并非如此乐观。教师b认为西部教学质量低的原因在于高海拔的相对缺氧的生活环境导致西部地区学生的智力不如东部地区,学生普遍注意力分散。为了提高小学教育的教育质量,他们常采用棍棒式教育,“我们也不想通过棍棒式教育,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书本知识我们也了解,但在实际教学中想提高学生成绩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体罚”。此外教师对待学生逃学事件的处理方式与东部不同。腼腆的五年级学生a逃学,没上学也没回家,家长和教师均没有外出寻找a,教师c解释道“这种事很常见,他们饿了会自己回家”,三天以后a确实独自回家了。而在东部地区的大部分家长面对此类情况会选择报警而非置之不理。
(四)特殊儿童混班教学。
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东西部地区共同面临的问题,在青海地区,普通小学将特殊儿童纳入教育范围中,但在如何教育特殊儿童的问题上尚无定论。就一案例进行说明:三年级小朋友b,性格内向,看到老师时总是小心翼翼的样子。由于所带班级较多,我并不能认清所有学生,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b。直到班主任d告诉我这名学生家族遗传性智力存在缺陷,动作迟缓,我才注意到他。有次我的课结束,但因为要做眼保健操,必须要有教师守在班级中,我就暂时留在班级中了,实际上学生只是各自玩各自的。我无意间发现b似乎在拨弄自己的衣服,便走过去看看。原来因为天气较热,他想把自己的毛衣脱掉,但总是拉不开校服外套的'拉链,于是我帮了他。我在帮他弄时很多其他学生围了过来,我便告诉他们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看到别人陷入困境时应帮助他人。我只是随便说了一句,效果却出奇的好。令我惊讶的是,自此之后,b常常在我上课之前的两分钟前递给我一些自己的零食,有时是一小撮蚕豆,有时是葡萄干或者板栗。这让我很感动,不是为这些零食,而是孩子愿意与教师主动交流,这是他交流进程中迈出的一大步。在这个班级中,特殊儿童进行一对一教育,学生对于诸如宋文明的同学并无特殊待遇。尽管在教育过程特殊儿童常跟不上学习进度,但教师常会利用课余时间对其进行单独辅导。此外,由于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对于小学的重视度较低,更多关注的是初中。学生初中一毕业,考不上当地的高中,就出去打工或者去寺庙念佛经。青海省贵德县唯一的普通高中每年大约接收450名高一新生,而整个县城约有1000名初三学生,中考之后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去出去打工或上职业高中,职高上完之后就回家放羊或从事某种技工类工作。由于政策倾斜,当地绝大部分高中生都能进入高等教育阶段。
二、青海小学教育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试图改善青海地区小学教育的现状首先应追本溯源,寻求其教育发展较为落后的原因。在影响青海地区小学教育发展的诸多原因之中,最关键的是无法确保财政资金分配的效率性以及社会观念存在偏差。
(一)财政拨款的效率。
当前西部民族地区主要采取的是“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义务教育支出资金80%由县级政府负担。对以青海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来说,相对固定的资金来源能为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但在财政拨款的使用效率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即县级政府的教育拨款无法确保其经费的配置效率。青海地区学校的特点在于建筑、设施配备与东部地区差距不大,但在影响教学质量的其他因素上,如教师个人能力、师资培训方面投资等方面的比重较小。正是财政拨款的效率性存在不足,导致青海地区小学教育质量呈现不均衡的特点。
(二)社会观念的偏差。
生态学理论主张个体的生存环境是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其中微系统是个体在环境中直接体验着的环境。教师作为教育系统的一员,受到教育系统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家长和社会大众对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会直接影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青海地区的大部分家长对教师职业持有以下观点,“你知道学生的家长如何对自己的孩子怎么说教师这个职业吗?他们往往说”你们再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只能当个老师!””言外之意是在家长的认知系统里,教师这个职业是所有职业中最差或者最不屑去从事的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存在偏见。教师的职业声望在西部地区处于偏低水平,这与当地的风俗人情相关,教育自身不被重视,使得教师职业声望较低。
鉴于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全国统一的小学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青海等西部地区的实际,不能满足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
(一)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由于政策的适度倾斜,大部分学校的物质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基础教学设施配备齐全,但在经费使用多是用于改善学校的建筑环境,相对忽略人文环境的建设。学校管理层对政府拨款的使用应具有谋划性,在积极改善物质环境的同时,应加强精神环境的建设。教师的外出培训经费、各年级部相关学习活动的经费应有所增加,减少形式化的经费投入。此外,为促进各民族学生和教师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建议学校多举办民族文化竞赛,既能丰富课余生活,又能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维护民族统一。
(二)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的主体包括父母、教师以及社会人员。家长作为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应承担儿童教育的义务,重视教育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性。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教师的作用,主动与教师共同交流。由于西部地区多数家长忙于自己的事业,因此多是将孩子送往寄宿制小学,家长认为“既然孩子在学校学习,那么教师就要为孩子百分之百负责”,家长应意识到孩子的教育是多方合力的过程,绝非单靠教师个人能够成功,因此家长应转变“教师负责制”观念;教师作为儿童学习生涯中的重要他人,应转变“棍棒教育”观念,树立全纳教育观。棍棒教育是迫于无奈的办法,但教师应相信每个儿童是善良纯正的个体,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生和智力障碍的学生进行课业辅导,多与学生交流,教学是教学相长的过程,而非此长彼消的过程;此外社会人员作为影响教育质量的间接因素,应树立“人人参与教育”的观念,而不只是以教育系统以外的旁观者自居,肯定教育的价值,认同教师的作用,进而提高教师职业声望,间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知识与技能、思想观念等都会影响教育事业的前进与发展。
1.培养“留得住”的师范生。
高等教育的师范生是提升西部教育质量的后备军,改变西部教育滞后的现状必须将发展师范生教育视为先导性工作。西部高校培养的师范生并不少,解决西部人才危机的关键在于如何留得住本地人才。师范生首先应掌握相关教育教学知识,以确保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其次,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师应鼓励师范生留在西部工作,尽管西部条件不如东部优越,但大学教师应注意搜集西部教育的现状资料,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第三,鼓励师范生深入西部贫困地区体验教学,使师范生切身体会到西部师资力量的不足,了解西部教育的现状。
2.改善教师生活待遇。
政府部门和学校应注重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政府可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如提高薪酬待遇、实行轮换制教学,延迟退休年限等,使教师能安心工作,维持师资队伍的稳定性[4]。学校应大力支持与鼓励教师培训进修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通过外出学习提高在岗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识能力,此外教育机构的相关领导应关注东部学校的相关信息,与东部小学教师和领导就学校建设和教育问题进行沟通交流,注重借鉴东部的优秀教学经验,同时,应实时更新教学硬件,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物质性保障。
3.积极引进东部地区人才。
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多方力量集中的结果,促进西部教育发展需要东西部的协同合作。西部高校在提高自身师范生教育水平的同时,应积极吸收东部地区人才。自然环境恶劣以及经济条件的落后使得中东部教育人才望而却步。积极引进外地人才,首先应促进西部的经济发展,改善生活环境,向西部较为发达地区和东部地区借鉴经验;其次促进东西部文化交流,如江苏省对口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研究生支教行动已取得较好效益,建议西部地区应当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从中东部选派优秀大学生或优秀骨干教师到西部贫困地区支教。
作者:包钰单位:南通大学。
参考文献:。
[1]徐小洲.教育优质资源配置中外比较[j].人民论坛,(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