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研究心得(精选17篇)
总结是对过去的回顾,对未来的规划。写总结时要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不宜过于冗长。希望大家在阅读这些总结范文的同时,也能够对自己的写作进行反思和反馈。
教师读书研究心得篇一
摘要: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为教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教师要迅速地成长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树立研究意识,更新教育观念,多读书,多实践。
关键词:研究意识;更新观念;读书;实践。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为了刻意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而解决某个问题,而是应该成为一个研究者,通过研究,探索出教育教学的新路子,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要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研究意识。
研究并不是专家学者的专利,一线教师有着更加便利的条件。理论只有在具体实践的情境中才能发挥功效,也必须通过自我实践的反思和训练才能得到和确认,而不能只靠他人的给予。知识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技能的提高要靠自我的悟性与经验的积累,而经验需要深入思考,需要像科学家那样探索,以理性的眼光审视自己和向他人学来的经验、使用的方法,从而把实践上升到理论,成为自己的'东西。日积月累,使自己知识广博,头脑聪慧,思维敏捷,理论功底扎实。
二、更新教育观念。
先进的教育观念产生积极的教育行为,使教育获得成功,而落后的教育观念,则产生消极的教育行为,导致教育的失败,甚至伤害了我们的学生。比如,我们一直在探索怎样才能让学生考试取得好分数,于是精心备课,认真批改作业,对学生严格要求。可是,近几年来,学生思维活跃,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但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学校,不喜欢老师,不喜欢上课,不喜欢空洞的说教,对半蒙半骗的教育手段强烈反感,说到底就是已经从心底拒绝了学校教育。这时候,我们需要研究的,并不是如何去迎合学生的喜好,而是更为根本的两个问题:(1)现在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2)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如果还像以前那样对全体学生采取一样的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教学效果就会事倍功半。()所以,研究型教师要随着时代的改变,随着学生情况的改变而更新教育观念,研究的问题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从读书中吸取精华。
书籍是前人智慧的结晶,研究型教师必须广泛读书,不仅要读专业书籍,还要读一些开阔视野的书籍,把对自己研究非常有实用价值的知识记下来,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或宝贵材料,促进研究,促进教改。
四、在实践中探索。
一个研究型的教师要勇于实践探索,把实践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教学过程应当是教师带领学生主动认识、探究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当以探究为切入点,组织教学活动。学生是教师的探究伙伴,师生一起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做一个激励学生思考的人,为学生提供咨询的人,同学生平等交换意见的人,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而不是提供现成结论的人,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人。探究教学的内质是以人为本,重视全面发展,重视个性特长,重视潜能开发。遇到问题,主动、诚恳地说出自己的体验感悟,与同行多交流,一起探讨,找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
今天,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引向了全面化,深入化,为我们的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我们更应该迅速地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县徐镇第一初级中学)。
教师读书研究心得篇二
初次邂逅《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家庭教育书籍,是在长春的联合书城。当时和好朋友一起去买书,为了凑够买300元钱的书就能够办一张会员卡,我就毫不犹豫的听了书店工作人员的介绍买了这本书,理由是这本书书是师大附小的老师推荐给家长看的。
回到家之后,利用空闲时间慢慢品读,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读了一遍后,又挑重点地方读了第二遍。本书的作者是刘称莲。她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实践中摸索出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倡导和谐的亲子关系,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孩子,18年的时间,她培养了一个素质全面,成绩优秀的女儿,她的女儿同时被北大和香港大学录取。本书重点记录的她的女儿在小学阶段成长的点滴。
读完此书,作为教师的我才感觉到对自己儿子的教育与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颜。在培养孩子的写作潜力上,我没有像作者那样给孩子写“下水”作文;在培养孩子的耐心时,我不会像作者那样陪孩子一起玩拼图,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输得起”的人生态度;在节假日,我没有把逛书店作为孩子休闲交流的地方,让孩子泡在书海中学习和感受……这一桩桩事例,无不体现出作者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有利于孩子成长来思考的。
看到儿子有主动读书的愿望,我没有吝啬钱,在网上给儿子买了全套的.《淘气包马小跳》共20本。看到儿子捧着新爱的书读的时候,我真的感觉的由衷的高兴,当儿子读完这一套之后,又读了杨红樱的《笑猫日记》全套16册和《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系列。此刻每当我和儿子去吉林或者长春的时候,孩子最爱去的地方不是游乐园,而是书店。我们母子都喜欢在书海中漫步,畅游。如今,儿子读完的书已经有几十本了。这中间包括校园文学、四大名著、科普知识等等,只要是儿子买书的要求,我一律同意。此刻我感觉到儿子写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样“词穷”了。书读多了,他的想象力也丰富了。每一天我家睡觉前都会看到我和儿子各持一本书在床头品读,虽然是个读个的,但孩子真的是爱上了阅读。
教师读书研究心得篇三
一个教师如果只管按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只做解释式的教学,顶多只是个教书匠。在课堂上只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强行的接受,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者可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教学三方面做起:多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
人常说:教师要有一桶水,才会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如果对教材掌握熟练到精宜求精,再加之认真研究,那再给学生讲起来真可谓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学生就是多方位提问题,教师回答并和学生讨论、研究起来也会从容不迫,激情四溢。
学生的素质高与低都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力要强,只是教师的出发点不同。
教素质高的学生,教师更要学富五车,情系学生的心扉,充分调动他们的自学能力并尊重他们的自尊、自信与自强,百般呵护和支持他们的人生美好追求,对于他们只要“指引”得方,定能成才。
对于处于末流的学生,这是个老大难问题,他们影响着班里的学习风气,他们是“研究学生”中的难点。
这类学生,由于他们本身的家庭教养、生活环境差,自身的素质更差,所以就表现为以下特点:逆反心理重,爱使坏和捣蛋,胆大妄为,不知天高地厚,承认和忘记错误都很快,管不住自己。他们不得已在家长的'逼迫之下来到了学校学习,想混个毕业文凭;或家长管不了,让学校来管教。所以根本就学不进去,好像来学校就是为了出出风头、玩一玩,时时捣乱课堂,他们构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当然,这类学生身上也有优点:讲义气、重面子、爱出风头、爱干跟学习不沾边的活;头脑反应灵敏、社会经验与活动能力强,有些还有文体美等其它方面的特长。
对于这些学生,如果教育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及课堂教学。相反,如果教育得方,遇事处理得当,他们更容易在某些方面有独到的才能和表现。
我们试着从以下方面做起:
1.千万不要歧视他们,也不要纵容他们的缺点,从爱心出发去更加关心他们,因为他们的心理更脆弱,一旦心理防线一倒,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
2.对于他们的学习成绩,只要看到进步,不管考什么成绩都应表扬与鼓励,他们的教育在于成人,其次成才。要想到,只要他们一天错误犯得少一点、小一点,就是进步。
3.找到他们身上好的一点,多鼓励多表扬,从而以点带面,突破这教育的难点,打开一些僵局。还要设法引导鼓励他们去干能发挥自己特长、感兴趣的事,或许,以后能成“正果”。
4.课堂上他们爱出风头,适当给他们一些机会,如果回答问题或表现有进步就适时表扬,从而给他们做人应有的自尊和一些成就感,他们就有可能打消一些自卑、自弃心理,在希望中崛起,而不走邪。
首先要看老师怎么教,学生才怎么学。当前我国教育评价体制上存在的严重不足也导致了我们教与学上的一些混乱。
1.教育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让他们在建立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去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再加以引导。教师千万不要“一鞭子抽式”的在迫于要出成绩的约束和压力下,去抹杀学生兴趣式的自主学习,比如有些学校教师,学生如果一题没答对,一字或一个单词出了错,一次没考好就像犯罪了一样被打手掌、抄写数遍作业、写下几百字的检讨等方式来惩罚,这样下去就给学生燃烧起来的学习热情火焰不停地浇冷水,他们能建立起来兴趣吗?他们的兴趣能长久吗?我们都要记住:哀莫大于心死!
2.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的各种考试只是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方式,绝对不是目的,目的是:只要让学生树立努力成才的坚强信念和远大理想;建立各种成才的兴趣,围绕兴趣去投身种种学习与研究才是真正的宗旨。可眼下,一考定终身、学分是学生的命根、一分值几千几万元钱的各种不正确的人才评价体制,严重阻碍了人才的成长之路,以致于出现了各种为谋取高分而采取的各种虚假的手腕与手法层出不穷;各种因此而引发的悲剧也屡见不鲜;也造成社会风气的败坏等等。全社会在这种只看果不问因、只看症不看病、只管现在不管未来、只看分数不管能否成才的分数决定成败的不良思维观念和人才评价体制中,不知坑害了多少本应成才却成不了才的一些真有天赋的孩子。在应试教育的独木桥上,那些不适合这种教育的各种人才却纷纷被挤下马落下河。这难道不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吗?无怪呼有人大喊“何时中国也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多好!”“中国的基础教育做得太好了,而高等教育及科研与成果却比不上发达国家”,“中国的中小学生负担太重了,在现阶段元气都快耗尽了,将来怎么办?”等等。
围绕以上理论,我认为教师应牢固树立“教书先育人,教学为成才”的正确思想,要配得上“师如父母”,“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我们国家应改变人才评价体制,让我们教师把应试考试放在第二位,全身心投入到真正培养国家有用人才的宏大事业中去;把金钱,名誉、地位看淡一些,希望社会风气好一些,让教育还回到“她”本来面目。
只要纲举正了,目才能张,那么,我们教师的教法就在这种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地有兴趣地以成才为目的的前提下去教与学,我们才是真正在搞教育,我们国家教育的百年大计才有希望早日实现。
让我们永牢记:永远尊循教育规律,成才第一,分数第二,千万别颠倒了。
教师读书研究心得篇四
我认真拜读了王晓春老师的著作《今天怎样当教师》,虽然书中的100个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小学校园,然而却关系到所有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当教师?书中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
要当好教师,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工作中,对待问题要多问“为什么”,学会理性的思考进行分析。下面对书中的一则案例发表自己的感触:下面对书中的一则关于教师的爱的案例发表自己的感触:
案例中讲的是一名老师帮助一个学习成绩差且没有兴趣的孩子培养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的案例,案例中,那名老师的耐性让人佩服,他真的是倾注了自己的爱给学生。感动之余不仅想到,如果有人问我:“你会喜欢每一个学生吗?”在没有看书之前,我会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爱每一个孩子是教师的职责。这不正是经常教导我们的思想吗?要全身心的把爱无私的奉献给每一个孩子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不正是教师的职业精神吗?我们的教师行为是否与说的相一致?面对案例中的学生,自己是否能向那位老师那样耐心呢?这时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在看到成绩优秀同学那一字不差的作业时的心花怒放,和看到成绩较差同学那满是狼籍的作业时的怒火攻心,反省一下,我是否真的做到自己所说的爱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呢?细细品位王老师的点评,不禁让我感触颇深,她说:“要区分职业的爱和私人的爱”,书中说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主要是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因为任何一个人爱的付出,都是有选择,有重点的,“博爱”不仅会把人累死,更把教师的职责范围扩大。是啊,职业的爱是必须做到的,但私人的爱是无法强求的。教师就必须用教师的职业的爱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在孩子有困难时,在孩子做错事时,在孩子得到进步时,作为教师才能一视同仁的对待,教师的爱就是渗透在平时的点滴中,贯穿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简单的几句话让我豁然开朗。
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个极端的教育谎言像枷锁一样天天束缚着我,使我常常生活在自责和愧疚之中,使我天天怀疑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我真的.就认为我就是那个不会教的教师,否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学生不会学习呢。今天通过学习我才知道,它只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宣传鼓励口号,而绝不是评价教师工作的客观标准。
老师们,让我们轻松上阵,用智慧教出趣味,用新观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做一个享受教育的阳光教师吧!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其实这些都只说了一半。因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我则认为:教育首先是一种服务,教师是一种带有浓厚服务性质的职业。一种为每一个幼儿健康成长提供帮助的服务,一种为社会培养健康健全的人类的服务。也惟有如此,作为教师心怀一种服务思想,才可能从过去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误区中走出来,走进幼儿,亲近幼儿,关心爱护幼儿,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提供最切合实际的东西,才能为他们铺设好最适合他们的道路,让他们茁壮成长。作为当代的教师还应该”善思“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思想的芦苇。“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教师应该是个思想者。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做个有心人,去认真总结工作的得与失。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总之,今天要做一位合格的老师,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攀登,与时俱进,才能去迎接一个新的挑战!
教师读书研究心得篇五
在《我的教学生涯》一书中,斯霞教师强调:“为人师者,异常是小学教师,被孩子看作是智慧的化身、言行的典范,稍有不慎就会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这样那样的错觉。所以,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这是多么贴切的总结,这是多么深刻的认识。让我的心灵一次又一次的受到洗礼。
一名成功的教师总是会用微笑来欣赏每个学生,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活力,更有利于让学生构成良好的思想品行,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正所谓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赞扬一则让他们渴望赏识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二则在满足的情景下能够作到洗耳恭听,甘愿理解自我的缺点并加以改正。
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做到既尊重学生,又严格要求学生,不挫伤其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对犯错误的学生,不用尖刻的语言去批评他,而是换个方式,换种说法,让学生从我的'语言中明白自我所犯错误,并能自觉地改正错误,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学生的个性特点各具形态,对于学生的某些个性特征,比如内向、好动、烦躁等,应循循善诱,不能讽刺挖苦,更不能强暴的扼制。
每个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人生世界,我们要经过多方面多渠道的疏通,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教师或朋友的身份展开谈话,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引导学生,为人师表。那么,我们必须能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
教师读书研究心得篇六
以前一直没有接触过论文,对于论文的理解也就从要毕业时的毕业论文,在自己最初的印象里,感觉论文就是写一篇文章,里面分为七大块:题目、论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和注释,但当时对于为什么要写论文?论文应该怎么写?怎么写好论文?等等概念都特别模糊,到了工作以后,慢慢接触多了,对于论文的概念终于有了一定新的认识。
文中说“我们进行教育科研、思考问题,只凭脑子想是不可能的,需要用文字把思考的问题、研究的成果进行加工、整理、提炼、记录下来,使创造性的思考一层层展开、一步步深入,并在纸上视觉化,这就是教育论文。”另外,书中还提到教育论文常见的几种类型,分为:研讨型论文、经验型论文、述评型论文、报告型论文、学位论文、叙事研究报告等等。并且对不同类型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这样一来让我们更加清楚适合自己撰写论文的类型,也让自己以后在组织活动中更加懂得留意、更加清楚应该留意些什么,关注些什么等等,并且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在论文中作为资料展现出来。
在日常的生活中,现在最适合我们撰写的是“研讨型论文”,它的关键是“立论”,撰写这类论文,所研讨的问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以确凿可靠的材料为理论的一句,重在以事论理,结合平时的教学活动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并且要融入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及其实用价值。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们也应该多留意身边的孩子、多关注身边的孩子,多反思、多思考、多看、多写;每天如此,我们等于向专业的教师迈进了一大步,同时离研究型教师也就越来越近了。
教师读书研究心得篇七
假期里,我阅读了《小学语文教师》六月刊的《“随文练笔”研究专辑》,让我在作文练笔这一块中顿感明朗,读着读着,时而倍有同感,时而像被指引导航,时而灵感顿生,让我对“随文练笔”教学有了更宽广的了解,更系统的认识。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因为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紧随阅读教学,而且形式多样,丰富学生的习作色彩,学生负担少,因而在课堂中是颇受师生欢迎的一项习作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随文练笔设计的随意性,练笔的时机、方法、难易度把握不当等,往往导致训练低效甚至无效。如何实施有效的“随文练笔”策略,是我们当前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而在文本教学中找准切入点,是随文练笔练习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本人就学习前人的经验以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找准随文练笔的切入点整理及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拓展文本空白处——与文本角色对话。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文质兼美的文章大都有让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只要我们善于挖掘,自有一片与文本交流的空间。如人教版十一册《草虫的村落》,课文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巧设练笔的空间。如,“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这是甲虫夫妻间爱意的流露,在这深情的对视中,作为与丈夫阔别多时的妻子的你,会与丈夫倾诉些什么呢?又如,“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如果你是蜥蜴,看着这群好奇的小甲虫们,你会如何向它们讲述外面的大千世界呢?它们会向你提出那些新奇有趣的问题?在这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那奇异的想象得到驰骋,加上受到作者文中童心童语的感染,有了作者笔下草虫的世界这个大环境的渲染,学生练笔的情感被激发了,必然又产生一幕幕生动、有趣的情景。当然学生的语言也得到了有质量的训练。
教师读书研究心得篇八
(2)不要贪大责备。如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大了些,假如改成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思惟特点的研究,就比较合适一线教师做。(3)重视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意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甚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题目,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反思。(二)做好方案一个详实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曾不止一次地听弄科研的专家说: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设计方案的基本框架(1)课题名称(2)题目的提出(3)研究的根据和研究假定(4)研究的内容(5)研究的方法(6)研究对象(7)研究步骤(8)研究保障(9)成果猜测(10)课题组的组成及分工(11)经费预算(12)资料附录预备阶段:1、理论预备。搜集、查阅、分析有关课题的资料;通过浏览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报刊和杂志熟习与课题相干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等。2、方案设计。确定研究的内容、目标、步骤、研究保障等。修正、完善课题的研究方案。3、课题论证。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论证。实践阶段:1、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策略进行扎实的实践,不走过场、不玩花梢。2、记录、搜集实验的原始材料,包括阶段性报告、总结、个案分析数据等。
教师读书研究心得篇九
粗读了王鉴博士的《课堂研究概论》,才浅浅体会到课堂研究的实质是在课堂中进行课程与教学问题的研究,而非我们通俗所想的研究课堂本身。一直以来我总是混淆这个概念,而今虽有点体会,但还不是很深。当翻到第十八章的时候,觉得这个题目——“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比较熟悉,因为近几年我们学科也一直在讨论这个课题,什么样的体育课才称得上有效?缘此,故细细地拜读了几篇,现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想法。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1、合理的教学设计
我们进行的教学设计应该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乐于接受,同时也学到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教学设计中应围绕主题,选择各种趣味性的游戏,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而对那些单调、乏味、重复的教材进行改编,使之体现游戏性和竞争性。如教学设计中要注意队列队形的转换与衔接以及每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意图。
2、合理的教学目标
目标统领内容,引领学生发展是有效教学的依据。教学目标过高则难以实现,就会使学生丧失信心,但是过于简单又无法起到激励的效果。如去年我们城东片教研活动时,有一位老师上的是小学二年级教材,要求掌握军事五项素质:有前后滚翻、向左右转走、头上方抛球等,我想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求过高了吧!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具体明确,有可操作性,并还需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3、合理利用场地器材
合理利用场地器材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有效的场地器材布置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如上半年“潮涌普陀”张其斌老师上的篮球课中,将学习篮球运球技能的场地划成一个同心圆,分前后排,这样既将学生都在自己的视野之内,又很好的解决了练习的密度和强度等等,使学生有强烈的兴趣来学习这节内容。
二、驾驭课堂要自如
驾驭课堂的能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学习方法的引领是有效教学的重点,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有很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一般,将课堂上的“三有”即“有序、有趣、有味”处理好,我想已经是成功一半了吧!
1、课堂的有序
有序是指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步骤清晰,包括场地器材的安排简单、经济,以便于操作和组织教学。因此教学中应该加强体育课堂常规的要求,安排常规内容上不应经常变动,必须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且要将常规要求体现在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上,平时要不断提醒,对于违反的同学要求其及时改正。整个课堂的有序,是上好体育课的基础。
2、课堂的有味和有趣
课堂的有趣和有味,将它合起来称其有趣味。就是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有趣味,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游戏就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由于学生天生好动,兴趣广泛,采用有趣味和竞争性的游戏组织形式,有利于完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体育游戏的教学不仅要遵循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而且还需要重视弱势群体的需求,以促进学生增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将具体、枯燥的基础知识、技能融入有趣、活泼的活动或比赛中。让学生回味无穷,希望每节都是体育课。
有趣味还应表现于教师的语言,语言是师生间传递信息的最重要工具,教师语言的艺术性越高,则教学效果越好。人们往往以为,只有进行思想教育,传授文化知识的教师应该讲求语言的艺术性,可是我认为只要是一名教师就应该讲求语言的艺术性,这就是教师的职业特点。对于体育课,由于教师教学环境相对开阔,学生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所以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用适当的模仿动作和适当富于表情的手势进行教学,同时还要用爽朗干脆、铿锵有力、亲切感人、充满活力的语言去感染、鼓励、吸引学生。我记得舟山蓉蒲学院的严老师讲过:特级教师最厉害的就是一张嘴,他在一节课中表扬学生的话从没重复过。
三、课后反思要深刻
课后反思促进教师进步,教学是永远无法达到完美的,因此在每次课堂教学后,进行反思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反思所写的内容可以是:(1)写成功之处(2)写不足之处(3)写学生创新(4)写教学灵感(5)写教学中困惑的问题等等。
课后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思想、行为、效果等方面的理性思考,是一位教师业务提高的必要手段。一个只顾教课而不善于反思总结的教师,是难以成为名师的。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最后,就像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查认为的那样,“如果使学生习惯简单的接受或者被动学习,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体育课堂就要求学生动起来,在玩中学,在笑中练,一张张稚嫩的脸上都带着汗水的笑脸!
希望自己片面的理解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结合,不断提高,使自己更有信心的面对新课改要求下的体育教学发挥出更有效的积极性,真正的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读书研究心得篇十
作为小课题研究的实施者,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你知道课题研究读书心得是什么吗?接下来就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课题研究读书心得,供大家阅读!
忙忙碌碌一年的小课题研究工作就要结束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收获过、困惑过、欣喜过、苦恼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所有课题组老师在成绩面前相互鼓励,在挫折面前从不气馁,一年的研究和实践,使我们得到了很多。
首先,我们坚持历史单元主题的教学原则,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就是从历史学科的实际出发,根据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使教学按知识系统进行,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的主题教学。是从更为宽泛、更为广阔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与定位的历史教学。脚踏实地的学习研究,真正的贯彻单元主题教学理论。而新课程历史教科书的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历史阶段,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研究课标、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改变以往备课时只着眼于某一节课的思维模式,而从单元组织的角度出发,进行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从而将某一节课的准备纳入单元教学的序列之中,从整体上构思单元学习主题的教与学,以单元主题为主线来进行教学设计。在课程上我们大胆尝试,立足课堂。
其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依据新教材主题教学的特点及教育教学因素进行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既符合新课程的创新理念,又适应了学生的学习规律,既可以突出历史重点和主干知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可以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率,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的新趋势。从教学实践上看,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他们投入很大的兴趣和老师一起进入探讨,并且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上课不用听看书则可以的不良学习品质,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惊奇的发现,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整合兴趣非常大,他们主动进行总结,归类,将历史纵向联系,达到了历史的时序性。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理论。
通过这个活动,课题组的老师教学态度和风貌也发生了改变,大家积极探索、学习研究,是教师的团队意识空前加强,听课、评课共同进步。对老师的个人教学能力、教师素养等各方面都有提高,新的教学理念也开始渗透,开阔了眼界,。学生对历史课也表示出了重视了,历史教学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新意不断。虽说以前的教学活动中也有类似的环节,可是没有做系统的收集和研究,因而没有这样强烈感悟。当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成绩,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我们得到的很多很多……。
最后,我们要感谢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室,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教研室,以及西安市东元路学校所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支持,还要感谢指导老师的指点,谢谢!
首先,导语设计中,我们坚持设计原则,力争在每节课的备课中都体现这一原则。从实践看,学生感觉新奇,他们有兴趣和老师一起进入知识探讨环节,并且克服了以往教学中的无所谓习惯,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结束语教研活动中,老师紧扣教学内容,或进行总结,或延展拓展,或引入下节课内容,或给学生留下想象空间。总之,学生对单调的历史课有了重新的认识,部分学生在课后还能向老师继续请教一下课外知识,这让老师非常欣慰。
另外,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学生对来自于导语或结束语中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兴趣较大,他们或评说,或探究,或用于其他课的学习中,或将语文中的知识用于历史课的学习中。如此,学生们真正的学起来了。
通过这个活动,参与研究的老师们也感到了学生的变化,大家一致认为,教学比以前有意思了,学生重视了。虽说以前的教学活动中也有类似的环节,可是没有做系统的收集和研究,因而没有这样强烈感悟。当然,对老师的个人能力、素质各方面都有提高,教学理念也有提升,也了解了更多的史学前沿动态,开阔了眼界,站的角度也会更高,对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
最后,我们要感谢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室,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教研室,以及西安市东元路学校所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支持,还要感谢闫璟老师的指点,谢谢大家了。
12月19日,学校领导请来了教研室李主任,我有幸听了《怎样进行小课题研究》的讲座,听后,让我耳目一新。讲座中首先阐述了康川学校教师课题研究的现状。具体说来,现状一:重申报,轻研究。现状二:课题又大又空。现状三:缺乏课题研究的动力。现状四:很多教师没有机会做课题研究。现状五:课题研究要求过高。现状六:课题研究的时效低。借鉴苏霍姆林斯基一段话,他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很显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教师坚持做教育教学研究的话,那么,教师的劳动就会成为一种乐趣,天天上课就不会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教师就会很幸福!有时我们的生活中也许就恰恰少了一点“研究”和“琢磨”的过程吧!而以往的我对于课题研究也是很迷惑,通过讲座明确了进行小课题研究一般有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发现问题。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这是进行研究的前提。不能跟风,选择的课题应该越小越好更重要的是要是自己熟悉的内容,还有就需要课题一定要有价值。实际上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很多的,如一个问题的讲解、后进生的转化、某节内容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学生上课不专心、作业安排等等。课题的价值有赖于有效的反思。
第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小课题研究寻找方法其实。
也就是一个借鉴的过程,就是要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寻找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是小课题研究非常重要的一步。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还包括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获得直接研究材料,还可以通过体验取得有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
第三,解决问题。教师要先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可采用案例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应特别强调,小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研究过程要充实、切实。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教师要随时记录、反思和总结。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方法不能实施奏效,应该再回到第二步寻找更好的方法。要特别重视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注意对细节的反思与改善。
第四,解决过程总结出来。这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一定要努力把它写出来。这曾是我最匮乏的部分,而听了讲座后才发现其实没有那么难,总结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更可以是“教育教学反思”。第五,把总结出来的方法应用与教育教学。就是把总结出来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这是小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这是第二次从理论到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有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改进。经过讲座系统的归纳回头看看自己,身为一线的教师,其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一些小课题的研究工作,只是我们缺少一些搜集、整理、总结概括的过程,没有形成一些科学的体系而已。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意识,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一个一个小问题、实际问题的同时,让自己成长为专业化、科研型的教师。
教师读书研究心得篇十一
研究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也有了很多体会和感悟,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教师研究心得体会。
第二段:积极参与研究是教师发展的必然选择。
教学研究是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所在。如果教师不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研究活动,将会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下降,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随着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不积极参与研究活动,就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和要求。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积极参与研究是教师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三段:研究能够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教育教学研究是一种深入思考、创意性和实践性极强的活动。研究包含了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考、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探索、对教学策略的优化以及对教师和学生的能力提升等一系列过程。研究活动所形成的教育资源、优质课程等都是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要的部分,能够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这也正是我们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原因所在。
第四段:教育教学研究能够激发教师的创造力。
教育教学研究能够让教师充分调动思维潜能,不断挖掘和发掘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改善和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教师需要阅读、实践、总结和分享,这些过程能够帮助教师锻炼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创造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能从同行中获取更多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从而促进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第五段:结尾。
总之,教育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实行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的前提条件。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不仅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更是一种自我提升和发展的良机。我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为广大教师激励,激发更多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和动力,为打造更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读书研究心得篇十二
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关键点,也是全面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的教学策略设计可以使得教师能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工作框架,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课堂面貌得以改观,促进和改善师生教与学的质量,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它是由特定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直接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问题服务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首先要对教学目标等各种影响教学的可能因素有明确的认识。在设计教学时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要善于深入钻研教材,预设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情感。而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运用启发性教学来激励学生的思维活动。充满情趣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热烈探求。教师预设的有价值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与文本对话,主动地去探寻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内容到中心、由外在到内心的过程,使学生处于一种兴奋状态,积极地去思考、去表达,迸发了智慧,同时情感受到了熏陶。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了这样的对话,学生自然融入其中,做到了以情激趣,以趣诱知,情知和谐。
渲染创境,激发学生情感。教师运用语言进行渲染。在教学中,教师运用语言进行渲染,在总结学生发言的情况下,梳理了学生的思维,及时提升学生的情感,这时候再进行有感情朗读指导就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补充资料,激发学生的情感。数学学习应当有一个开放的空间,数学学习源于生活,还要结合生活、回归生活。
创设复述法。激发学生的说话动机,消除学生懒说话、怕说话的思想情绪和心理障碍,产生想说的欲望,锻炼敢说的勇气。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着力营造这种“欲说”的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疏通学生的思维,从而实现“情动则辞发”。
教学策略种类很多,以思维碰撞为主的策略。主要是运用了讨论法。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话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或交流引导学生在群体思考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进行相互学习。以讨论来促进学生的交往,促进他们掌握参与倾听、表达、竞争、协作等各种技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运用这个策略的时候,要把握好时机,只有在学生经过独立的思考,有交流的需要与必要时,展开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
以感知为主的策略。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这类方法的特点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具体性和真实性。
教学媒体的选择。是教师设计教学策略时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社会的教学条件下,新的教学媒体层出不穷,功能越加丰富,在进行媒体选择时,应该根据各个教学要素的不同情况,选择相对最佳的教学媒体,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以及各种媒体的特性,有机结合地选择教学媒体,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
课堂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启迪学生思维和鼓励学生创新的过程,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能资源,有利于学生构建新颖的思维方式,也有利于培养其创新能力。人类智力的开发离不开创造,教学方法的发明创造又赋予智力开发以新的形式,我们在重视继承传统教学策略的同时,善于学习中外先进教育理论,在继承的同时,注意创新。
教师读书研究心得篇十三
读书是我们获取知识和思考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我们能拓宽视野、增添见识,丰富自己的内涵。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我一直致力于研究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受启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我将在下文中做详细阐述。
第二段:培养阅读兴趣的重要性。
读书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而培养阅读兴趣是持续读书的动力源泉。我发现,对于我来说,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是非常重要的。一开始,我选择的书籍范围过于狭窄,使我对阅读逐渐失去了兴趣。后来,我开始尝试不同类型的书籍,如小说、历史书籍、科普读物等,发现我对历史和人文社科更有兴趣。因此,我建议大家在读书的过程中多尝试不同类型的书籍,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这样才能保持长久的阅读动力。
第三段:注重阅读方法和技巧。
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对于提升阅读能力至关重要。首先,要有系统性地进行阅读计划,制定阅读目标,合理安排时间。我通常会每天安排一段时间专门阅读,这样可以确保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量。其次,注意阅读环境的选择,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专注于阅读内容,并提高阅读效率。此外,要养成记录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读内容,并且方便以后复习和回顾。
第四段:阅读的积极影响。
阅读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认知能力,还有很多积极的影响。首先,阅读能够开拓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了解到更广阔的世界和不同的文化。通过阅读,我了解到许多我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和知识,大大拓宽了我的眼界。其次,阅读能够培养我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判断力,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阅读也是锻炼我们情感和审美的重要途径,能够让我们更加细腻地感受和理解世界,提高我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第五段:持之以恒,不断完善自我。
阅读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任务,没有捷径可言。我认识到了读书需要时间和耐心,同时也明白了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在阅读中取得更大的收获。我会继续坚持读书养性,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希望未来的我能够成为一个博览群书、卓有见识、立足于时代潮流之上的人。
总结:
通过对读书心得的研究,我认识到培养阅读兴趣,注重阅读方法和技巧,积极体验阅读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坚持不懈地读书是非常重要的。读书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种修养和思考的方式。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用心去读书,必将会在阅读中收获更多。
教师读书研究心得篇十四
读书乃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阅读书籍,人们可以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高修养。而当我们站在研究的视角来看待读书时,它便会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我曾进行过对读书的研究,并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下面将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谈谈对于读书的研究有何体会。
第一段:阅读是研究的基础。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阅读是研究的基础。没有多少人具备天生的知识,大多数的知识都需要通过读书才能获得。读书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首要途径,而在研究中,对书籍的阅读显得更为重要。我们需要通过大量阅读相关的著作和论文来扩宽研究领域,深入了解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学者们的经验。只有具备了扎实的阅读功底,我们才能在研究中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第二段:研读要系统而有针对性。
其次,研读是阅读的高级形式,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研读技巧。在研究读书中,我们不能仅仅是快速地浏览,而是应该有目的地去研读。我们需要掌握如何在一大堆书籍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和重要的观点,如何准确地理解和评价这些信息,如何将这些信息与自己的研究课题联系起来。通过系统而有针对性的研读,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为自己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段:研究读书是一个与他人交流的过程。
然而,在研究读书中,与他人的交流也显得尤为重要。毕竟,共同研究是促进学科发展的一项重要方式。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和交流,我们可以相互启发、互相补充,共同推动学术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互相借鉴对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研究。同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我们可以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研究人员,建立起广泛的学术网络,共同合作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工作。
第四段:研究读书需要多角度思考问题。
另外,研究读书还需要我们具备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是进行研究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通过深入阅读和分析后,我们必须能够运用自己的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在研究读书中,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发展自己的独特观点。而多角度思考问题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还能够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五段:研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最后,我们要认识到研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研读需要时间、精力和毅力的投入,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在研读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研究课题,与时俱进地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同时,研读也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不断积累和提升自己在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总之,研究读书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阅读功底、系统而有针对性的研读技巧、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通过研读,我们能够更好地拓展研究领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升自身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应该一直坚持这一学术传统,不断深化对读书与研究之间关系的认识,努力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教师读书研究心得篇十五
作为一名教师,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是我们成长所必需的过程。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进行着研究。本文将以“教师研究心得体会”为主题,分享一下自己近期的研究心得与感受。
一.研究的动机。
首先,我想谈一下研究的动机。研究是我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途径。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教师个人和学生都有好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研究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地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方法很多,也有很多途径可以获取到更多的教学资源和资料。我比较喜欢参加研讨会,学习新思想和新概念。同时,网络也是我获取教学资源和资料的重要途径之一。当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单纯地抄袭和借鉴别人的学术成果,而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整合和创新。相信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研究成果,才会在实际中有所收获。
三.研究的成果。
研究的成果应该具有可实施性和实际指导性,能够为实际教学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例如,我之前针对学生的阅读障碍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和观察实验等方式,探讨了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最终找到了一些有益的指导性建议。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也为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帮助。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有一些得失和心得体会。研究需要一颗耐心的心,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毅力和精力去完成研究过程,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研究也需要我们高度的责任和敬业精神,才能真正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在我自己的研究过程中,我也经常感到困惑和迷茫,但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摸索和尝试,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五.研究的意义。
最后,我想谈一下研究的意义。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职业素养和学术水平;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贴近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研究可以为学术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为教育事业的发展积累更多的力量。总之,研究对于教师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教师,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教师读书研究心得篇十六
作为一名终身学习者,我相信功夫下在平时,学习在平淡中。一直以来,我都深刻地认识到阅读对于我们的成长有多重要。它不仅可以扩展我们的知识面和视野,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和提高我们的创造力。而在读书研究的过程中,我也获得了很多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了解自己的需求。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需求,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并制定一个明确的阅读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学习新知识、拓展思维方式或者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当我们明确了阅读的目标,我们就可以有目标地选择适合我们的书籍,突显出阅读的价值。
第二段:主动思考,积极做笔记。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主动思考并记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疑问。通过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书中所阐述的内容,加深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在阅读完一本书后,我们可以回顾自己所做的笔记,加深自己对书中内容的记忆,并思考如何将所学到的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积极思考和记录不仅是学习的必要方法,也是提高自己能力的必要手段。
第三段: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阅读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我们不能期望通过一两本书就能够掌握所有的知识和技能。相反,我们需要以长期的视角来看待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保持耐心和坚持。每个人的阅读速度、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都不相同,我们不需要在乎速度,更应该注重质量和深度。通过长期的积累,我们可以逐渐掌握更多优秀的思想和技能,进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段:多元化的阅读。
阅读不仅仅只是阅读书籍,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报纸等方式获取知识和信息。而且,不同书籍和媒介可以带给我们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视角,因此我们应该尝试多元化的阅读。多元化的阅读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面,也可以培养我们在不同领域的综合能力,让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更具有竞争力。
第五段:持续学习。
学习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我们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来提升自己。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保持虚心学习的态度,不断寻求新的知识和技术。通过持续学习,我们可以不断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和技能,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总之,阅读研究之于我,不仅开拓了眼界,更带给我许多的启示和感悟。作为一本开启真正人生的钥匙,读书让我们悟出很多生活中的真理,也使我们更具有修养和思想深入。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多方面考虑,做足功课,不断面临挑战,才能彰显出阅读的价值,让学习真正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快乐。
教师读书研究心得篇十七
《课堂研究概论》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重点教材,注重新型师范教育模块课程的建设,为培养师范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全面体现“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和“实用、适用”的教学要求。内容安排上基本上按照“课堂研究的背景”、“课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课堂研究与课堂教学”三条线索展开。深刻揭示了传统教学论面临的种种困境,推动教学论研究范式的转型,是对对整个课程与教学研究的警语和启示。
本书从传统教学论、课堂教学论、课堂和教学等几方面对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做了深刻的研究和批判。对当今教育面临的危机和种种窘境都予以深刻的解释和合理的建议。下面我就浅谈对本书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读书心得。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是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西方学者就是从研究有效教学的指标及策略的角度来提出课堂教学的方法的。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的好不好,如果学生学的不好,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很认真,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为能主动地认识社会、创造性地改造社会的主体。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充分重视学生的禀赋与创造才能,让学生敢说、敢笑、敢争论,敢于最充分地表现自己。一潭死水的课堂绝不是好课堂,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是一条生命涌动的河流,学生在其中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施展自己的才华,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珍视生命的灵动,张扬学生鲜活的个性,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运用激励赞赏等艺术手段,让学生享受到幸福感,让课堂焕发出无穷活力。
1、发挥主体作用,激发主动意识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往往以“绝对权威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将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的容器,使课堂变得机械、沉闷,缺乏活力。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这样会伤害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不自觉的抵制或抗拒。教师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心理需要,重视心理反馈,要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和表现的空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程实施的每个环节,教师都必须充分考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用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遵循主体参与原则,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在知识中遨游,在智慧中穿梭,让激情荡漾。这样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充满热情地参与教学活动,并能从中体验想象的兴奋,成功的喜悦,自主的豪迈,课堂也因此充满活力有效,从而远离单调、沉闷和机械化。
2、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习热情
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领路人,成为学生很好的合作伙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型师生关系,更要创造一种朋友式的民主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和权利,师生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教师不强求学生服从自己,学生也不盲从教师,敢于向教师发问,敢于提出和教师不同的见解;教师也要不耻下问,虚心向学生学习,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真心诚意地与学生进行平等交往和交流,克服教学专制,体现教学民主。教师必须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要以真正民主的心态与学生交流,平等待人,以理服人,而不是动辄训斥、压制学生。同时还要重视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学生观点是偏激的,甚至是错误的,也不要武断地加以否定,而应该做大量的引导工作,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怕错而不敢举手、不敢发言。所以要坚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为学生创造发表看法的机会,只要他们有发表看法的欲望,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努力营造一种平等的、轻松的、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被最大限度的激发,学习主动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老师不再是课堂上的“权威”,只是给学生提供思考、发现、创造的最大空间的服务者,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让课堂充满活力。
3、挖掘学生特长,激发表现欲望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尤其是初中学生,他们都有自己的特点,拥有自己的特长,他们或擅长歌唱,或擅长绘画,或思维敏捷……教师若能根据学习的内容挖掘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在课堂中充分展示自己,从而体验到参与教学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课堂也因此充满活力。如在学习“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发挥特长,展示自我,我提前布置作业:要求他们围绕“炼就慧眼,维护权益”为主题搜集资料,通过合适的方式表现出来。学生觉得有了让他们发挥才能的舞台,热情非常高涨,准备也非常充分,有编写、表演小品“维权”的,有展示漫画“有奖销售”的,有编顺口溜反映“消费现象”等等,尤其是小品表演,他们对每个环节都进行精心设计,语言、动作、神态都表现得恰到好处,幽默风趣,赢得学生阵阵掌声。课堂气氛的活跃,学生参与的热情,感染了所有的学生,就连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也更主动了。好的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在其中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施展自己的才华。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积极地审美创造,设计一个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目标,带领学生为实现着一目标而努力。使课堂真正成为激发学生活力,促进学生发展的有力手段,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才能找到自信,焕发热情。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注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而是一味简单说教,对于今天知识面广、求知欲强的中学生来说,必然会缺少兴趣,视学习为负担,课堂气氛自然就死气沉沉,更不用说教学效益的提高了。而良好的情境设置,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感,形成对问题探索的强烈热情,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撞击学生心灵,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以愉悦的心情激起生命活力。而且因其特有的.气氛、生动的情境,成为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接受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育艺术。如在教学“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这一内容时,我播放电影《长征》并配以歌曲:“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那优美感人的旋律, 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特定的年代:在战火纷飞、环境险恶的艰难环境中,中国红军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克服千难万险,摆脱敌人围追堵截,取得长征的最后胜利。学生很受受感染,思绪万千,我顺势利导:今天的我们要不要提倡艰苦奋斗精神?我们该怎样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学生有感可发,思维活跃。从学生喜爱的图片、录像、诗歌、时事热点、每日新闻、小品表演导入,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将学生的心智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将实际生活与生命教育联系起来,试图从多角度激发学生兴趣,使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创设了一种具体形象、震撼心灵的教育氛围。
新课程实施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时尚,给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并取得良好的课程效益。但现实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目的、意义、操作方法和规律等方面的认识上存在偏差,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
1、精心设计合作方略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是总体设计师,又是主要组织者,教师必须对合作进行精心设计,从分析学生、目标设置、分组策略、任务选择等都要进行全面设计,同时可事先让学生知道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去搜集资料,提前思考,使学生对问题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在实际操作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及时点拨,给予适度的组织和调控,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
2、问题设计要恰到好处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难易适中,要适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让学生“蹦一蹦,够得着”,如果问题过大过难,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思而不得,劳而无获;如果问题过小过易,学生虽能对答如流,只是表面上的热闹,久而久之,使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失去动力和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是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既要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又要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
现代教育倡导自主的、互动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同时也倡导关注全面性、差异性和独特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重视运用教学技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课堂活力,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