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为话题论元朝史范文(16篇)
社会化是现代社会不可回避的趋势,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要写好总结,我们可以采用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的方式来组织和展开文章。总结范文中的观点和建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改进和提升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以历史为话题论元朝史篇一
忽必烈统一天下后,根据刘秉忠的建议,用“上哉乾元”一句中的“元”字做国号,自称元世祖。他仿照汉制在全国置中书省与11个行中书省,行中央集权制,让八思巴国师(罗古罗恩监藏)蒙古文字,恢复统治秩序,社会经济与国力变强。
二、文化交流-----马克的·波罗东游。
因为水陆驿站的设立,使文化交流更便利,有数位欧商涌入中国,有的还来到了燕京(又称北平,现北京,元,明,清之都城)。
马克·波罗便是如此。马可的父亲和他的哥哥尼科洛·波罗与太奥·波罗途经中东,历时1275年,忽必烈已继位,宴请了他们。
来到中国以后,马可学会了蒙古语、汉语,且学的极快,得到了世祖的赏识,马可又在元朝任职。曾至中国十数个地方,数个国家,到过南洋。
因为思念故土,他们又经过了3年多的时间回了国。后来马可作为将领与一个叫热那亚的城邦打仗,后战败被俘,与鲁思梯谦同编《马可·波罗游记》。
三、元杂曲的作家们。
元朝时,除了诗词外,又有了一种新的作文方式---元杂曲,最强的“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与白朴。
关汉卿,号己斋,亦作一斋,汉卿为字,生于1229-1241年(金末),死于13前后(元成宗大德初年),有一座水星上环形山以其名命名。有《窦娥冤》、《西蜀梦》、《单刀会》等作。籍贯未知。
白朴,原名桓,字仁甫,后才改为名朴,字太素,号兰谷。隩州人(山西河曲),生于1226年,至13在世,后不知行踪。其家族与元家为世交。有《斩白蛇》、《归庄》、《绝缨会》等作。
马致远,生于1250年,死于13,字千里,号东篱,大都(北京)人,有《岳阳楼》、《汉宫秋》、《陈抟高卧》、《任风子》等作。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山西襄汾)人,生卒不详,有《三战吕布》、《周公摄政》、《倩女离魂》等作。
杂曲在元朝已至鼎盛,但元政黑暗,元朝将亡啊!
作者|黄晨珂。
公众号:冯栎钧是老师。
以历史为话题论元朝史篇二
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不是罗马帝国,不是大英帝国,也不是俄罗斯帝国,而是蒙古英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的时间里,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先后灭亡70多个国家,征服720多个民族,消灭各国军队人数超过千万,征服各民族人口数目达六亿,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蒙古帝国。其稳定时期版图面积超过3500万平方千米,版图最大时期面积超过4500万平方千米,占当时整个人类世界的五分之四还多.而现在整个亚洲的陆地面积(包括所有岛屿)不过4400万。
蒙古帝国与元朝,是容易被许多中国人混淆的、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两个概念。元朝是中国的疆域,不包括蒙古帝国其它的四大汗国。
13世纪伊始,在南宋与金朝的战争之中,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蒙古人的力量借机壮大。公元1206年,铁木真陆续统一蒙古各部后,被推举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统领的政权实体就是一个军事奴隶制国家,它当时的疆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南起大沙漠,北抵贝加尔湖。蒙古汗国的建立,是蒙古人真正意义上的军事扩张的开始,此后蒙古不断向外扩张。
12~1218年,蒙古人先后征服高昌回鹘与西辽,为其打开了挺进中亚与欧洲的门户;接着便是蒙古人的三次大规模的西征战争。三次西征奠定了这个世界性帝国的大部分版图,将现在的俄罗斯与欧洲大部、地中海东岸、两河流域、波斯与印度西北皆收入势力范围。
这些帝国的版图上,成吉思汗的儿孙统治着四大汗国。早期的四大汗国虽然是附属于蒙古大汗的“诸侯”,然而后来它们其实只是军事征服下的联合体,各自独立发展成为几个不相统属的国家。
而元朝是蒙古人在征服中原及击败南宋后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元朝的第一个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也是蒙古大汗的继承者,并且基本上与上述汗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以历史为话题论元朝史篇三
许衡是元代的著名学者,他在汉、蒙文化的融合交流方面,起过不小的作用。忽必烈即位后,曾任命他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
有一年盛夏,许衡遇到一件急事要外出处理,便顾不得烈日当空,带着几个人匆匆出门了。
骄阳似火。许衡一行在酷暑中赶路,一个个热得满头大汗,喉咙干得像要冒火。忽然,他们发现前面有一棵梨树,不禁高兴得争先恐后地向梨树跑去。
大家抢着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端坐树下。
两个下属摘了梨给许衡吃,却被他谢绝了。
“天气这么热,您难道不觉得口渴吗?”下属问。
“盛夏赶路,酷热难当,怎么会不口渴呢!”许衡回答。
“那您为什么不吃梨子呢?”下属又问。
“不属于我的东西,我怎么可以随便拿来吃?”许衡反问道。
下属劝他:“这梨树没有主人,您何必这样拘谨呢?”
许衡坚定地说:“梨树无主,我的心不可以无主!不管天下是混乱还是太平,不管他人是高尚还是卑鄙,我都要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只要心中有主,才能够不觉夏日的炎热烦躁,不怕口渴难熬;只要心中有主,才能够事业有成,无往不胜。”
许衡一席话,说得随行人员都很感动,也很羞愧。
忽必烈原来对中原文化并不熟悉,但他在当亲王时,就留意招揽各方面的人才,特别是汉族读书人中有才干的人。许衡只是这许多人中的一个。早在元太宗时,元太宗窝阔台曾下令考试儒术,许衡参加了考试,并且考中了,由此他开始出名。忽必烈当亲王时,特地派了使者去请他,并任命他为京兆提学。许衡到任后,大力兴办学校,讲授程朱理学。由于他名气大,来求学的人很多。
许衡当了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后,正式设立了国子学(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府),学生都是从忽必烈手下的蒙汉大臣的子弟中挑选出来的。许衡以朱熹的《小学》等为教材,向他们讲授程朱理学等儒家文化,课余还教他们学习儒家的礼仪和技艺。使他们了解了中原文化和儒家的治国方法,为元朝廷培养了不少人才。他的学生,后来成为宰相、大臣的有近十人,成为各部和地方长官的又有数十人。
忽必烈手下还有一位刘秉忠,是他最信任,也是最早任用的汉人谋士。刘秉忠十七岁时就担任了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二十二岁时到山中隐居,学全真道,后来又在天宁寺出家当和尚。1242年,禅宗高僧海云应忽必烈的召请,去讲佛法,他带了刘秉忠一同来到忽必烈的王府。在交谈中,忽必烈发现刘秉忠知识很渊博,天文地理、工程水利、诸子百家,他没有不知道的;对天下大事也了如指掌。因此海云禅师返回南方时,忽必烈把刘秉忠留在王府当书记。刘秉忠一直追随忽必烈,经常参加重要政治问题的决策,对忽必烈的决策,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都尊敬地称他为“聪书记”。
忽必烈即位后,刘秉忠按忽必烈的命令制定各项制度。他糅合蒙古的制度和中原的传统制度,制定了元朝的新制度,在建立中书省、使用“中统”这一年号、选用官员等方面,他都起了很大作用。他还和许衡等人策划立国规模,议定了官员的任命、俸禄等制度;又参照唐代的《开元礼》,主持制定了元朝的朝廷礼仪。
成吉思汗建国以后,一直用“大蒙古国”这一国号。忽必烈即位后,政治中心转到了中原。公元1271年,在刘秉忠的建议下,取《易经》中“大哉乾元”的意思,将国号命为“大元”。早在公元1264年(至元元年),燕京被定为中都,但因旧城被破坏得较厉害,1266年,忽必烈命刘秉忠主持建造新都城。刘秉忠将旧城东北的空地定为新城的城址,按中原都城的传统制度和规格作了全面规划,建起了一座新都城。1272年,按他的建议,中都改为大都,成为元朝的统治中心。
此外刘秉忠还向忽必烈引荐了不少有才干的汉族知识分子。如张文谦、姚枢等,都是他推荐给忽必烈的。在这些人的辅佐下,忽必烈巩固了他在中原的统治。从1279年灭南宋后,元朝再次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唐代末年开始的分裂局面,并且奠定了包括以后明、清二朝在内的长期统一的基础。
以历史为话题论元朝史篇四
元朝历史从至元八年(1271年)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开始,到洪武元年(1368年)秋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攻陷大都为止,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前后共计98年。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成吉思汗元年(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诸部,建立大蒙古国。蒙古先后攻打西夏与金朝,并于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8月攻灭西夏,元太宗六年(1234年)3月攻灭金朝,完全领有华北。
在西方,蒙古先后发动三次西征,使蒙古帝国称霸欧亚大陆。元宪宗九年(1259年)元宪宗蒙哥于征伐宋战争去世后,领有汉地的四弟忽必烈与受漠北蒙古贵族拥护的七弟阿里不哥为了争夺汗位而发生战争,最后于至元元年(1264年)由忽必烈获胜。忽必烈于至元八年(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即元世祖。
这场战争让蒙古四大汗国先后脱离与大汗忽必烈的关系,直到元成宗时期才承认元帝为大汗。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朝攻灭南宋,统一全中国,结束自唐末以来400多年的分裂局面。元世祖到元武宗期间是元朝的鼎盛时期,军事上平定西北,但在征伐日本、东南亚诸国却屡次失利,其中在元日战争战败。
元朝中期皇位频繁更迭,政治始终没有上轨道。元顺帝晚期,由于怠于政事、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为了治理泛滥的黄河又加重徭役,最后导致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发元末民变。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派徐达北伐攻陷大都。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建文四年(14)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国鞑靼,北元亡。
一、蒙古人建立元朝。
1、关于蒙古帝国与元朝。
蒙古帝国与元朝,是容易被许多中国人混淆的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两个概念。
13世纪伊始,在(南)宋与金的冲突之中,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蒙古人的力量得以壮大。1206年,蒙古各部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即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统领的政权实体就是历史上第一个蒙古军事奴隶制国家——蒙古汗国或大蒙古国。它当时的疆域东起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南起大沙漠,北抵贝加尔湖。蒙古汗国的建立,是蒙古人真正意义上的军事扩张的开始,此后骁勇善战的蒙古铁骑向西方大范围推进疆界。
1209~1218年,蒙古人先后征服高昌回鹘与西辽,为其打开了挺进中亚与欧洲的门户;接着便是蒙古人威镇世界的三次大规模的血腥的西征。三次西征奠定了这个世界性帝国的大部分版图,将现在的俄罗斯与欧洲大部、地中海东岸、两河流域、波斯与印度西北皆收入势力范围。
在这些帝国的版图上,成吉思汗的儿孙统治着历史上著名的几大汗国。几大汗国其实只是军事征服下的联合体,各自独立发展成为几个不相统属的国家。
而元朝是蒙古人在闯进中原及击败南宋,将中华大地纳入游牧民族棋局的基础上建立的。
2、元世祖忽必烈。
忽必烈生于l215年,其祖父就是成吉思汗。1260年忽必烈称帝,即元世祖,并于1264年(至元元年)击败与其争夺汗位的幼弟阿里不哥,建都燕京,时称中都;1271年采纳汉人建议,定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即今天的北京);1279年剿灭南宋统一中国。1294年,元世祖忽必烈辞世。
元世祖忽必烈结束了中国长期的分裂状态,巩固和发展了我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民族融合得到进一步加强。
3、文天祥的抗争与南宋灭亡。
文天祥,1236年生于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他1256年中进士,1273年任湖南提点刑狱,次年调任“知赣州”,并组织万人起兵勤王以保行将就木的南宋王朝。
1276年,在与元军的战争中,南宋军节节败退,投降元军者不计其数。在这种形势下,文天祥被南宋朝廷派往元营谈判宋军投降事宜,被扣留,后寻机逃脱。次年,文天祥的部队曾一度收复江西兴国等地,但终因其南宋部队多为民兵武装,远不及元军骁勇,故一路溃败之势无法逆转,文妻亦被元军俘获。文天祥遂南逃至现今广东潮、汕一带俟机抵抗。1278年,已经名存实亡的南宋皇帝封文天祥为“少保”、“信国公”。同年,元军运用先进战术发起海、陆联合进攻,文天祥不敌,至五坡岭被元军抓获。
1279年,文天祥在押解途中经珠江口零丁洋,写下传世绝唱《过零丁洋》——“……自古人生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后经过近9个月的押解行程,文抵元大都,在狱中写下著名的《正气歌》。1283年,文天祥在柴市(现东四北大街府学胡同,或说为宣武门外菜市口)就义,时年47岁。
在与南宋的战争中,元军最终在军事上取得绝对优势,一举消灭南宋,主要是由于元军选择的战略、战术正确,以及元军的能骑善射、灵活骁勇;而南宋朝廷长期沉湎于享乐,南宋人身形短小,善于弄文墨拙于肉搏。此外,元军在战争初期在打垮南宋抵抗力量之后所采取野蛮的屠城政策,对于南宋军民产生极大的威慑作用。从元军的人员组成来看,其实非蒙古人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以及突厥人和中亚其它一些民族的穆斯林占有相当的数量,由他们组成著名的“西域亲军”参加灭宋战争者多达数十万人。这些来自原先阿拉伯帝国的军士,许多人是研究、制造先进兵器的专家与工匠。例如,当元军由于攻城不克调来采用阿拉伯与波斯技术制造的威力巨大的“回回炮”时,有的城防坚固的城池甚至来不及抵抗顷刻之间即遭沦陷。
4、元朝的疆域。
元朝不仅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由亚洲推广到欧洲和非洲,而且它的疆域辽阔广大,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到新疆、中亚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部分岛屿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
明代宋濂之《元史·志第十地理一》首段亦有讲述。“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浅议元朝的政治制度与经济、科学技术及文化艺术等成就。
1、政治制度与经济开放。
元朝的行政管理体制,设置有中书省,此外还有枢密院、御史台、司农司、宣政院、将作院、通政院及五卫亲军等。其中,中书省总领政务及百官,枢密院负责全国军事防务与作战,御史台相当于今天的最高检察院,专门监察官吏腐败与渎职事宜。
元朝仿效阿拉伯及罗马帝国的行政体制,首次在中国设立行省,即今天的省级区划制度,计有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征东等11个行省(河北与山东西部由中书省直接管辖)。行省制度是自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是中国行政管理制度的一次巨大革命,对后来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保留至今。
谈到元朝的政治制度,有一个不能回避的黑暗篇章是等级制度,即在政治上把国人分为4等,由下至上依次为南人、汉人、色目人(回回)与蒙古统治阶级。蒙古统治阶级出身于游牧民族,自身对于中原的农耕文化,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并非在行。这就决定了蒙古统治阶级在发展国家经济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必须要完全依靠其它民族的智慧与劳动,而等级制度毫无疑问是与之不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按今天的话说是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等级制度在元朝末期激起普通中国人的极大反抗。也许这是元朝最终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元朝在经济上奉行开放的政策,积极鼓励并参与同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经济强国。而陆路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空前繁荣,无疑是元朝经济发展的最直接动力。元朝继承与发扬两宋开放沿海与沿江的政策,并且较之有大幅度的提升,例如进一步扩大口岸开放,在口岸城市设立专门管理商业船运及贸易的行政机构。元朝口岸极其繁华,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均远远超过两宋时期。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专家学者考证,当时的刺桐港(今福建泉州)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列的世界两大港口之一。至今屹立在泉州沿海的六胜塔,就是当年引导航船进出的灯塔遗迹。当时的刺桐港港口里船舶相连无边无尽,巨宗货物堆积如山。
在元朝开放的经济政策鼓舞之下,阿拉伯、波斯与印度等地的香料、药材等物质大批舶至中国,以至“来华商贾不绝于途”;而中国著名的丝绸、瓷器亦大批漂洋渡海,甚至远赴欧洲。
这是中国历史上向世界、向海洋开放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对世界与世界对中国的影响都是空前的。而自此后的明代伊始,由于统治者盲目推崇惟我中华独尊的孤立主义思想,进而一概采取严格的“禁海”政策,中华民族因此逐渐淡出世界强者之林,并且最终难逃近、现代长达近两个世纪的屈辱。
虽然蒙古统治阶级发源于草原游牧民族,但是元朝入主中国之后,在元世祖时期即开始重视农业,很好地制定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使得农业水平有了提高。
王祯编著《农书》一书有三十七卷(现存三十六卷),是中国古代一部对农业生产进行全面系统论述的伟大著作。
中国古代关于农业方面的著作,《吕氏春秋》与汉朝的《氾胜之书》(“氾”音同“范”),仅残存片言只语,而后魏的《齐民要术》在系统性上也远不如王祯的《农书》。《农书》全书约有13多万字与300多幅图画,全文分为《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大部分。
元时中国南方棉花种植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并带动了纺织业发展,黄道婆等对改进与发明棉纺织技术做出了巨大贡献。纸币开始在中国大量流通,使元朝的经济生活进一步繁荣。
元大都不仅是元朝的政治中心,还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从运河和陆路,都有大量商品进入这座大都市。来自亚洲各国、欧洲,以及非洲海岸的商队和使者络绎不绝。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沿着时间的纵轴把今天的北京在世界上进行横向比较的话,不足百年的元大都,是北京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2、科学技术及文化艺术等成就。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异族”统治时期,一些中国人似乎认为这段历史不存在最好。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作祟使然。既然今天的中国人能够为虚假的雍正辫子王朝喝彩一片,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承认元朝的科学文化之成就?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回避,因为人类文明的成果是具有继承性的。所有中国人毫无疑问本应是这片土地上一切文明最直接的继承者。况且今天的中华民族本身早已经是一个聚集各民族血液与智慧的综合体。
元朝的科学技术达到或取得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甚至医学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
彼时,领先于世界的阿拉伯与波斯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原因恐怕在于元朝的帝国有实力征调大批阿拉伯、波斯等地的科学、技术精英前来中国。这些精英掌握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们大多是伊斯兰教徒。这些伊斯兰教徒和其他先前来华穆斯林一道,与中国其他一些民族经过长时间的融合,遂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回。回回把阿拉伯与波斯甚至希腊与罗马的天文、数学、化学、地理、医学、文学、哲学、历史等各方面知识在中国加以传播和介绍,其中尤以天文、数学等科技图书最多。
应该说这些人类文明成果,尤其是一些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出现在元朝时期的中国,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几千年来,中国在传统上一贯推崇“学而优则仕”及“重文章轻科技”的思想,例如缔造天府之国的李冰父子,远远无法与孔孟、朱熹等思想家或理学家,以及苏轼之类的文学家相提并论。但是这种状况却在元朝却有所不同。
(1)、天文学。
元朝的天文学具有浓厚的“吸收”色彩,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在元朝,天文学方面的科学技术造诣是世界水平的。元世祖忽必烈在尚未登基之前,就征招“回回为星学者”。他们翻译及带来诸如托勒密的《天文大集》,伊本·优努斯(也译做尤尼)的《哈基姆星表》(也译作《哈基姆历数书》)等天文学著作。
1260年,元廷承金人旧制,设立司天台;1271正式设立回回司天台,1312设立回回司天监。后来还任用了一大批以札马剌丁(又译作扎马鲁丁、扎马剌丁)为代表的天文学家管理此类工作。札马剌丁等一批天文学家先后在这里工作,为中国天文历算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些天文学家们不仅带来或使用一批先进的天文仪器(主要来自阿拉伯及波斯),而且还设计并制造了许多先进的天文仪器。札马剌丁自己制作的天文仪器有多环仪、方位仪、斜纬仪、平纬仪、天球仪、地球仪,观象仪等七种。这些仪器,当时在世界上是罕见的。研究科学史的英国李约瑟博士在谈及地球仪时说:“除公元前2世纪马洛斯的克拉特斯古地球仪(已失传)外,没有比马廷·贝海姆1492年的纪录更早的人。”可是札马剌丁的地球仪却诞生于1267年,比马廷·贝海姆的记录整整早了225年!
札马剌丁的地球仪是球状的,体现了寰球这一科学概念与设想。这无疑对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观念进行了勇敢的否定,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天文学家(及水利和数学家)郭守敬设计、制造了简仪、仰仪和圭表等天文仪器,比丹麦人第谷的同样的仪器要早300年。同时,他主张以实际观测为依据,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天文监测网[另外,郭守敬还设计、制造了大型计时仪器——七灯漏(大明殿灯漏),该仪器是反映中国古代计时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的代表作]。
在历法方面,札马剌丁依照阿拉伯历法编制有《万年历》;在此前后一段时间,尚有《回回历》被使用。《回回历》其实是阿拉伯太阴历,即目前仍在使用的伊斯兰教历。而王恂与郭守敬等合作,在反复学习、稽考《哈基姆星表》及其它资料的基础上,于1280年编制完成一部著名的历法——《授时历》。《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好的一部历法。在编撰《授时历》的工作中,王恂负责推演计算,郭守敬负责实际观测和制作仪器,另外还有许衡负责研究“天道”。《授时历》以365.2425天为一年,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只有26秒的差距,其准确程度相同于现行公历,但比公历的使用要早300年左右。《授时历》自元以来一直延续使用了约360年。
(2)、数学。
中国人使用阿拉伯数字是从元朝开始的。这些美妙的数字是元朝时期来华穆斯林赠与我们的礼物。1957年,在西安元代安西王府遗址中,考古队员发现五块铸有阿拉伯数字撤离形铁块,其中四块出土时夹在凿刻整齐的两块方石中。经研究,这是用阿拉伯数字排列的六六幻方,其纵、横、对角线的数字之和为“111”。上述遗迹是1273年修建安西王府时,作为奠基埋藏的。
元朝是继两宋中国数学济身于世界水平的黄金时期。中国数学家不但继承、超越了以往的数学成就,而且众多来华穆斯林将先进的数学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的数学研究在元朝有了质的飞跃。
1280年,元代数学家及天文学家王恂与郭守敬等制订《授时历》时,不但列出了三次内插公式(“招差法”),还使用“垛垒、招差、勾股、弧矢之法”进行缜密计算,其中将穆斯林发明的弧三角法应用于割圆术获得“弧矢割圆术”(即球面直角三角形解法)最为称奇。1303年,《四元玉鉴》问世。其作者数学家朱世杰将“天元术”推广为“四元术”(四元高次联立方程),并提出“消元”的解法;欧洲则在1775年由法国人别朱提出同样解法。朱世杰的另一项成就是对各有限项级数求和问题的研究,而且在此基础上得到高次差的内插公式;在欧洲1670年英国人格里高利、1676~1678年牛顿才提出内插法的一般公式。
一般认为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是明朝的徐光启在意大利人利玛窦的帮助下翻译并引进中国的,但是有学者认为,在此前的元代,此书已经被来华的穆斯林带到中国。
14世纪中、后叶明王朝建立后,由于科举大兴八股文模式并删减数学内容,以及珠算盛行,因此建立在筹算基础上的中国古代数学便衰落了。
(3)、医药学。
在元朝,中医药学有很大发展,出现了(金)元四大学派,特别是中国与阿拉伯、波斯等地密切而频繁的交往,不但大大促进了中国人的重大发明及中医药知识广泛向外传播,而且使得当时处于领先水平的阿拉伯及波斯医药学典籍被带来中国并翻译成中文。阿拉伯式的芳香挥发剂、滴鼻剂、露酒剂、油剂与糖浆剂等已经普遍得到推广应用。在元朝的秘书监中,保存了不少阿拉伯人关于医药学方面的著作。中国传统医药学此时已经深受这些外来医药学的影响,特别是中药学扩大了“中药”的内涵,大量吸收、使用由阿拉伯人、波斯人甚至印度人传来的“海药”。元朝政府在太医院下面专门设置广惠司,掌管回回医药事务;公元1291年先后在大都、上都建立“回回药物院”。著名的“回回药方”也是元朝时期从伊斯兰国家传来的。另外,元末杭州穆斯林已经开始设立比较正规的医院为国人治病。
元时的中国,医药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兼收并蓄、互通有无的局面,大大丰富了医药学知识的内容。
《回回药方》(以下简称《药方》)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回回医药学典籍(作者不详),原有36卷,少数残存本现可见于北京图书馆。该书多以汉语书写,同时夹杂许多阿拉伯语与波斯语医药术语及汉语音译。仅以少数残存本目录就可以看出,《药方》是一部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和皮肤病等科、内容丰富、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的医学典籍;研究中国医药史的学者根据残存部分推断,《药方》约有药方6000~7000首之多,其价值与中医古籍《外台秘要》相当。
(4)、元大都与“京通”大运河。
北京的历史约有年以上,然而今日的北京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就建筑学成就而言,元大都堪称享誉中、外的建筑学艺术瑰宝。元大都城在技术方面的主持设计与参与建设者,是来华穆斯林建筑学家亦黑迭儿丁。难以想象,这位建筑学家竟能够运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特色,结合世界上先进的建筑学风格,设计出格局宏大、规划严整,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元大都。参与元大都设计、建设的,还有一大批专家、学者、能工巧匠。全面地说,元大都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元大都自1267年开工兴建,至1285年历时18年建成。
除了一些伊斯兰教清真寺与__堂之外,元朝还在元大都兴建了国子监、孔庙,以及妙应寺、白云观等文化性和民俗性建筑。
元大都的经济繁荣同开凿通惠河密不可分。史书记载当时元大都每年要从南方运进粮食百万石以上,多时高达300余万石。在通惠河开凿之前,粮食从水路运抵通州后,要转经陆路方能抵达元大都城内。
公元1292年,郭守敬指挥修建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从通州到元大都,他设计七座水闸,这七座水闸彼此相距约半公里的地方,又设计有斗门。郭守敬就是通过水闸和斗门的关闭与开放,调节运河各段的水位高低,引导船舶顺畅通过。工程竣工后,元世祖亲自将这段164里长的运河命名为“通惠河”。通惠河是中国工程建设史上的杰作,其运用的巧妙方法与现在国外一些运河采用的技术是基本相同的。宋濂编撰的《元史·志第十六河渠一》亦有记载。
通惠河使用之后,前往大都的船只可由沿海进入河道,以及由大运河,最后经通州直达元大都城内码头(即今天北京积水潭)。这是北京历史上第一次由完全的内陆城市变成东方繁荣、昌盛的大港。黄仲文《大都赋》有“华区锦市,聚万国之珍异;歌棚舞树,选九州之秾芬”之写照。
(5)、活版印刷术的改进。
王祯(同时还是农学家)设计木活字及转轮排字架,并于1298年用木活字排印《旌德县志》;其《造活字印书法》(附于《农书》书末)是最早的系统地叙述活字排版印刷术的科技文献。
(6)、文学艺术。
元朝的戏剧空前繁荣,有《西厢记》、《窦娥冤》等一大批影响深远的作品相继问世。元朝小说创作也是十分繁荣并波及此后的明、清两代。而元曲成为与唐诗、宋词并称的中华优秀文学遗产,涌现出诸如马致远、马九皋、贯云石等散曲小令名家。
元朝对中国音乐的主要贡献是推广回回乐器——兴隆笙、殿庭笙、火不思、胡琴。其中火不思(又译“浑不似”)本是一种四弦的波斯弹拨乐器。将火不思四弦改造成二弦并使之成为拉弦乐器,就是现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胡琴。胡琴是中国最早的拉弦乐器。虽然胡琴的历史久远,但是与现代样式最为接近的胡琴出现于元代的中国。自元代伊始,胡琴这种伊斯兰乐器便取代先前在乐器演奏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传统乐器琵琶。后来的三弦也是在这两种乐器的基础上产生的。至今,胡琴、三弦更是广泛应用于中国戏曲音乐之中,成为所谓的“民族乐器”。
三、人在旅途——元代旅行家与中外交往。
元朝时期,不仅阿拉伯与波斯等中东地区与中国的交往日益频繁,而且通过这些地区,欧洲与中国出现了重要的联系。国外的使者、商人、旅行家和传教士纷至沓来,其中最有名的是大旅行家马可·波罗与伊本·白图泰。
1266年,马可·波罗觐见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即遣使臣随其西返,带去给罗马教皇的信,使臣因病阻隔于中途,信则被马可·波罗的父、叔二人辗转送达。数年之后,马可·波罗随二人东来,于1275年到达上都,向元世祖复命。此后马可·波罗遂留居中国达17年之久,还曾被委派为扬州官吏,并出使过一些国家。直到1291年,马可·波罗才离开他心爱的中国返回家乡威尼斯。
后来,马可·波罗因参加威尼斯的对外战争而被俘入狱,乃于狱中口授其旅行经历,由他人记录成为《东方闻见录》,即《马可波罗游记》。该书对元朝的政治、经济情况都有极详细的描写,盛赞中国的繁荣、富庶与发达。该书的问世使西方人大开眼界,引起他们对中国文明的向往。
马可·波罗以后,便是罗马天主教士接踵而来。意大利传教士约翰·孟德高维诺于1294年抵大都,建教堂三所,并用蒙古文翻译了__经典《新约全书》,后来还担任大都城区主教。孟德高维诺在中国前后居住将近30年。元朝末年,元顺帝曾经派遣一个使团前往罗马,受到教皇的盛情接待。随后教皇即组织一个多人的使团东来,该使团约在大都居住三年,然后取道海路返回欧洲。
欧洲人陆续来到中国和中国使者远赴西欧,这是元朝以前不曾有过的。
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于1346年(至正六年)来中国游历,考察中国风土民情。白图泰先后访问过泉州、广州、杭州以及元大都。返回摩洛哥后,白图泰将他的游历笔录成书——《伊本·白图泰游记》。这部旅行家笔录,以丰富翔实的资料,成为中世纪地理、历史、民族、宗教、民俗等方面一部价值极高的著作,被许多学者引用,至今仍是研究宋元时代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重要资料。
中国旅行家汪大渊,于1328~1332年和1334~1339年先后两次从刺桐港出发远航,穿越阿拉伯海、波斯湾、亚丁湾及红海,是第一个可以稽考的去过摩洛哥和坦桑尼亚的中国人。有关其航行与旅途的综合性记叙——《岛夷志略》,对14世纪阿拉伯等地的政治、宗教,以及经济、航海和社会生活加以详细的记述,是了解该地区中世纪历史的不可或缺的资料。
在札马剌丁领导下编撰的《大元一统志》是一部集地理与历史等大成的名著,为后人研究当时的自然及社会状况提供了既详实又珍贵的文献参考。
四、元朝的结束。
元朝末年,蒙古统治集团分裂,朝廷内部夺权斗争异常惨烈,使得元帝国变得摇摇欲坠;而连续出现的严重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崩溃以及等级制度,更成为农民揭竿而起直接原因。于是,元朝的灭亡便不可避免了。
1351年,刘福通领导农民在颖州暴动,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在十几年的反抗斗争中,朱元璋的农民起义军不断壮大,逐渐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1367年,朱元璋发布讨元文告,派将军徐达率兵向北进取中原,次年攻占元大都,元顺帝妥欢帖木尔逃往蒙古草原。
五、结束语。
哲学家说历史是一面镜子。镜子的作用是使人们认识自我。当我们面庞虚肿得必须要照镜子时,复习元朝的一段历史可以矫枉而不过正。
对于中国的历史,纯粹的文人教授已经“玩”儿的够多了。历史在这些文人教授的揉搓下,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蜕变成对“正统”的崇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狭隘的骄傲与自豪。
可是这种近乎封闭的崇拜能够为我们带来什么?
似乎忽视原本并非“异类”的元朝的历史对中国的影响并未为一些人在意,可是抱定一种自以为是的历史观终于让全体中国人付出了代价!
以历史为话题论元朝史篇五
科学。
哲学。
艺术等的综合,既是对过去的记录,也是对未来的启示,其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以下是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上的元朝故事,希望能够帮到你!
至正新政是元顺帝至正年间所行的改革。至元六年(1340年),元顺帝支持脱脱发动政变,驱逐权相伯颜,并以脱脱为中书右丞相。次年,改年号为至正,遂进行政治改革。至正新政前后共有九年(1341-1349),前四年由脱脱主持实施,废除伯颜旧政,昭雪诸王冤狱,恢复科举(至元元年被伯颜废除),撰修辽、金、宋三史,开马禁和减盐额等措施,对调整蒙古贵族与汉族豪强的关系、巩固上层统治者之间的。
团结。
及加强文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后五年由元顺帝亲政,颁行《至正条格》,以完善法制;定举荐守令法,以加强廉政;举逸隐之士,以选拔人才。虽然新政有些效果,但未能根本解决积弊已久的社会问题。
1341年,脱脱上台,开始脱脱更化。主要内容有,恢复被伯颜废除的科举。大兴国子监。置宣文阁,开经筵。恢复太庙四时祭及其他礼仪制度。平反冤狱。允许民间养马,减盐税。编辽史、金史、宋史。
伯颜倒台后,元顺帝下令减少宫廷开支,裁减宫女、宦官,至正五年(1345年)十一月书成《至正条格》。次年颁布,以完善法制;颁布举荐守令法,以加强廉政;下令举荐逸隐之士,以选拔人才。派遣使臣在各地巡行,考察地方发展状况,查办地方官员违法犯罪行为。裁减僧尼。
至正新政虽然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但并未触及社会矛盾的核心土地兼并问题,也没有解决财政困难。因此没有能拯救元朝。
仁宗自幼熟读儒籍,倾心释典,师从李孟、王约。曾下令将《大学衍义》、《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等书译为蒙文,令蒙古、色目人诵习。仿唐宋旧制,于延佑二年(1320xx年)诏行科举,尊崇。
朱熹。
之学,史称“延佑复科”。
皇庆元年(1320xx年),提倡汉化运动的元仁宗将王约恢复科举的建议列为令甲。皇庆二年下诏恢复科举。延祐元年(1320xx年)8月在全国的17处考场,举行乡试。延祐二年2月和3月相继在大都举行会试和殿试(廷试),因为本次科举是在延祐年间举行的,史称“延祐复科”,本次科举以程朱理学为考试的内容。
经过。
皇庆改元(1320xx年)仁宗特命其儒师王约为集贤大学士并将他的“兴科举”建议“著为令甲(法令的第一条)”(《元史》王约传)。
皇庆二年(1320xx年)农历十月,仁宗要求中书省议行科举。
皇庆二年农历十一月十八日(1320xx年12月6日),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
延祐元年(1320xx年)农历八月二十日,全国举行乡试,一共录取三百人。
延祐二年(1320xx年)农历二月三百名乡试合格者在大都举行会试取中选者一百人,农历三月七日,一百名会试中选者在大都皇宫举行殿试(廷试),最终录取护都答儿、张起岩等五十六人为进士。
此次科举仿唐宋旧制,尊崇朱熹之学,史称“延祐复科”。蒙元灭金、宋后,科举废弃,“延祐复科”距离宋亡36年,距离金亡更达81年,汉族士人至此方重获正常的晋身途径,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中国历代虽有以韩国女子为嫔妃的事,却没有以公主和亲高丽的史例。因而,元朝公主下嫁高丽国王,是中韩关系史上一个很特殊的现象。
元朝与高丽王室的联姻,并非如某些史家所说,是元朝强加于高丽王室的一个桎梏。事实上,此事由高丽方面最先提出请求,而由元朝皇帝加以允准的。
高丽国王的请婚,迫于内外交煎的情势。
对外方面,自1231年起,蒙古屡次挥兵入侵,蒙古铁骑所过之处,朝鲜半岛庐社为墟。高丽王室退保江华岛,才得以苟延残喘。在高丽内部,自1170年以来,王权旁落,武臣专政已达百年之久,崔氏更是独秉朝政60年,欺凌王室,恣意废立。1259年崔氏覆亡后,新武臣金俊、林衍又相继专政。武臣对王室顺服元朝殊为不满。
因此,当时在位的元宗决定牺牲国家主权,换取元朝对高丽王权的保障,请求公主下嫁便是其中的一个手段。
1270年,元宗前往大都(今北京)朝见忽必烈,为世子(即太子)谌求婚。而世子谌此时35岁,早在20xx年前就纳有嫔妃。元宗的请求是出于政治动机,而不是纯粹为子觅妇,乃属显然。
忽必烈对元宗请婚一事,并未立即应允。1271年,元宗遣使再度为世子请婚。不久,忽必烈即同意以幼女齐国长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下嫁。此时公主年仅13岁,不能立即成婚。3年后,世子谌才得以与公主完婚。
不久,元宗逝世,世子谌即位,是为忠烈王。据说,公主与忠烈王同车来到高丽国都开京(今开城)时,高丽父老奔走相告:“不想百年战火之余,还能再见太平。”可见高丽人对元朝公主下嫁的重视。
齐国长公主的下嫁,揭开了为时近百年的元朝与高丽王室联姻的序幕。
从忠烈王到恭愍王,在这7位高丽国王中,有5个国王娶了元朝公主。其余的两位国王,忠穆王冲龄即位,死时仅12岁;忠定王因狂悖而被迫逊位,年仅14岁。他们在位时未到婚龄,因而无法娶到元朝公主。
在当时,蒙元兵力笼罩之下的高丽政体,可用国王与公主共治来概括。忽必烈在齐国长公主下嫁4年后,撤回了驻在高丽的达鲁花赤(监察官),可能便是由于公主更能代表元朝皇帝监督高丽的缘故。
元朝与高丽的强弱之分,充分表现于元朝公主在高丽宫廷中的地位。就名份而言,不论高丽国王是否原有嫔妃,公主下嫁后即被册为正宫。齐国长公主下嫁时,忠烈王早已纳妃,而且伉俪情笃。但公主来后,原来的王妃不得不移居别宫,与忠烈王绝不相通。
在高丽后宫,元朝公主手操生杀大权,国王和其他嫔妃不得不仰其鼻息。例如,忠烈王对齐国长公主的无礼行为,往往“禁之不得,但涕泣而已”,而公主对国王则动辄以手杖敲打。事实上,高丽国王并非惧内症患者,而是迫于岳丈家的威势,以致乾纲不振。
元朝公主虽不断下嫁于高丽,但元朝廷并未纳高丽王女为后妃。这是颇可玩味的现象。自古以来,高丽女子就以婉媚著称,元朝官宦之家竞相收纳高丽女子为妻妾侍婢。而忽必烈曾有令禁止以高丽女子为后妃。他的做法,可能是遵循以蒙古人为后妃的传统,而不愿“黄金氏族”的血统被高丽人(元朝将其视为汉人)污染。
以历史为话题论元朝史篇六
关于中国历史上真实的元朝故事有哪些呢?历史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在现代历史教学中,需要年轻的教学方式,而一直作为传授历史知识的重要载体之一的历史故事,在历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便承担着传播年轻教学方式的使命。以下是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历史上真实的元朝,希望能够帮到你!
元睿宗拖雷(1193年—1232年),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台之第四子,蒙古族。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生元宪宗蒙哥、元世祖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子。1231年11月,蒙古军假道南宋境,沿汉水而下,1232年初与金军在均州(今河南禹县)遭遇,三峰山役毕,拖雷与自白坡渡河南下的窝阔台军会合。同年北返,死于途中,年四十一岁。
拖雷在成吉思汗及窝阔台时期曾经发挥过重大作用,当时人认为“拖雷之功,著在社稷”。但这样一位战功卓著,在蒙古汗国举足轻重的人物在41岁时突然“英年早逝”,其死因究竟何在呢?《元史·睿宗传》记载说:1332年“五月,太宗不豫。六月,疾甚。拖雷祷于天地,请以身代之,又取巫觋祓除涤疾之水饮焉。居数日,太宗疾愈,拖雷从之北还,至阿剌合的思之地,遇疾而薨,寿四十有(一)”。《元史·太宗纪》记载:“九月,拖雷薨。”它说明拖雷之死距离他饮“圣水”的。
时间。
相隔已经3个月,导致拖雷死亡的“疾病”是否与那杯“圣水”有关,也不得而知。《史集》的记载与《元史》大同小异,只是比《元史》详细得多,并比较清楚地说明了拖雷之死与那杯“洗病的水”有直接关系,因为正是在拖雷喝了那杯水才“过了几天,他就得病去世了”。而当拖雷的遗孀多次讲到拖雷是“为了合罕而去世”时,并没有遭到任何人反驳,包括窝阔台大汗也感到欠了拖雷夫妇的情。从《蒙古秘史》第272节记载来看,让拖雷喝下“诅咒的水”是巫师们有意安排的,又是窝阔台大汗直接批准的,在这种情况下拖雷不得不喝;而喝过这杯“诅咒的水”后只过了片刻,拖雷便去世了,说明这杯“诅咒的水”是一碗置人于死地的毒水。
但以上论述仍然属于推论,拖雷的死因究竟何在呢?国内外史学界有几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是说拖雷忠君爱兄,是真心实意地代兄领罪而亡,在《元史》、《史集》和《蒙古秘史》的作者眼里,拖雷生前死后都是一个值得效法的英雄,并没有对其死因提出疑问。
另一说法认为,窝阔台和拖雷都是愚昧的,他们实际上是被那几个萨满巫师愚弄和陷害了,那杯治疗疾病的巫水正是一杯毒酒,但当时窝阔台、拖雷都被蒙在鼓里。
第三种说法是窝阔台是知情者和主使者,他“害怕拖雷的威望和势力继续增高,构成对自己的威胁而设此骗局将拖雷害死”。
总之,史料中记载了元睿宗拖雷死亡有多种因素,究竟哪种说法合乎情理、实际,还有待考究。
安全。
遵顼德旺和末主,期间经历了重武尚勇安民求和崇文虔佛国道中落族灭国亡的曲折过程,最终灭亡于成吉思汗之手。鲜为人知的是,地震帮了成吉思汗的忙,使西夏很悲催。
13世纪初,蒙古部乞颜酋长铁木真(也就是后来的成吉思汗),以杰出的军事才能,击败了西起阿尔泰山东至兴安岭,南起阴山北麓,北至贝加尔湖的漠北草原各游牧部落,于1220xx年创建了蒙古汗国,结束了漠北数百年的分裂历史。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蒙古漠北地区无法获得。
生活。
亟需的农产品及其他更多的物资,为了满足经济上的需要,代表草原游牧贵族利益的成吉思汗,向四邻地区发动了一系列掠夺。
战争。
最初,成吉思汗的主要目标是女真族建立的金国,目的是反抗、摆脱金国的统治但是,作为战略家的成吉思汗,“深沉有大略”、“未敢轻动”,审时度势,没有首先把矛头指向当时尚能击败南宋的金国,而是选择了在辽、北宋及金、南宋两大势力斗争夹缝中求生存的西夏为突破口。
成吉思汗曾6次攻打西夏,从第一次进攻西夏的1220xx年算起,到1220xx年蒙古军第六次出征彻底征服了西夏,前后经历20xx年,时间延续如此之久,并非蒙古军无力征服西夏,而是在此期间,他征服和统一了境外诸部落,无暇顾及西夏之事,更无全力进攻西夏的可能。另一方面,西夏始终不甘心臣服于蒙古汗国,每当蒙古军出兵攻打时,在力不能支的情况下,则无奈求和归降,一旦势力有所恢复,形势对自己有利和有机可乘时,就“礼意渐疏,消极纳贡”,“阴结外援,蓄异图”。在20xx年的战争中,西夏毁约反叛多次,因而蒙古也用兵多次,由于西夏的伪降,使情况更加复杂化,形成了一打就降、一撤就叛的局面。加之蒙古军远征欧、亚的广大地区,无法尽早地解决西夏问题,这就是成吉思汗征灭西夏的战争为何用时较长的根本原因。
1220xx年,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军第一次向夏国发动进攻。这年三月,铁木真借口西夏收纳了蒙古逃人亦刺哈桑昆,率兵攻入河西,破西夏力吉里寨。并纵兵至瓜、沙诸州进行掳掠。四月,蒙古军在退兵时经过落思城,又大掠人口、牲畜而去。昏庸的夏桓宗纯佑对蒙古军的突然进攻束手无策,只得任其蹂躏。待蒙古大军撤退后,纯佑庆幸危机已过,于是下令大赦。修复经过战争被毁坏的城堡,改都城兴庆府为中兴府,表示夏国经过大难之后,必将中兴。同年十一月,纯佑听到蒙古军进攻金国,与金将河东监军完颜天骥相持不下,即领兵也进入金境,行数日一无所获,后得报金兵被蒙古军击败,遂遣兵救援,知力不胜撤兵而还。
天庆十三年(1220xx年)正月二十日,长久以来图谋篡位的镇夷郡王安全与纯佑的生母罗太后合谋,发动宫廷政变,废黜了纯佑,安全自立为帝,改元应天元年。三月,纯佑暴卒于宫中,死因不明,终年30岁。
为扫除征讨西夏障碍,使西夏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进攻西夏之前,成吉思汗已将西夏邻邦盟友——乃蛮部、蔑乞儿部、乌梁海部各个击破。同时在此次征讨西夏时成吉思汗还特别注重研究攻城中的心理战法。在万事俱备、志在必得的情况下,1220xx年8月,成吉思汗再次进兵西夏,攻克兀剌海城,兀剌海城就是今天的乌拉特中旗新忽热古城,这是成吉思汗从漠北南下、6次征伐西夏时第一个攻克的城池。新忽热古城北依阴山、南控河套平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兵家必争之地。这次征讨,蒙古兵在西夏境内掳掠数月,最后因作战线过长导致粮草不济而退兵。
1220xx年3月,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再攻西夏。在贺兰山中段的克夷门遭到西夏军重创,蒙古军伤亡惨重。相持两个月以后,蒙古大军还是包围了中兴府。西夏国主亲自上城督战,守城将士拼死防御。两个月后,蒙军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趁天降大雨、河水暴涨之机,引水淹城。中兴府被围困达一月之久,城中居民淹死者无数。后来,城墙坍塌,决堤的河水四溢,蒙古军队也受到洪水的淹溺,在万般无奈之时,借夏主纳女求和之机,顺水推舟,同意退兵议和。
1220xx年12月与1220xx年9月,成吉思汗又分别两次调集兵力征伐西夏,西夏两位圜主遵顼、德旺虽调兵遣将拼死抵抗,皆因军事实力过于悬殊而屡战屡败,以请降遣人质作为条件,换取蒙古军退兵。此间,西夏军队广大将士誓死保卫自己的疆土,打过不少胜仗,给蒙军以沉重打击,一度极大地鼓舞了西夏军民的斗志。但是,就蒙夏之间整个战局而言,还是以西夏王国尽失西域的河、瓜、甘、肃、凉诸州而告终。
公元1220xx年2月,成吉思汗又借口西夏迟迟不纳人质,以65岁高龄统兵十万第六次攻打西夏。虽然西夏的各处守将忠心竭力,守城御敌,但最终抵挡不住蒙占铁骑,被—一攻破。同年11月,成吉思汗大军直扑中兴府的北方重镇灵州城。守城的将领是西夏名将嵬名令公,他在灵州城西黄河沿岸层层设防。然而天助成吉思汗,干里黄河,朔风成冰,蒙古铁骑冲过黄河杀将前来。嵬名令公率军迎战,西夏将士倒下一批,又冲上一批,以死相拼。终于阻住了蒙古军如潮的攻势,蒙古军开始拨马往回逃了。成吉思汗见了逃兵,不禁大怒,挥刀砍死几个逃兵,重整旗鼓,再次猛攻,这才歼灭了西夏守军。这场战争非常惨烈,是蒙古军队东征西讨所遇到的最顽强的抵抗。因而激怒了成吉思汗,他发誓要荡平西夏,于是就挥师包围了中兴府,同时派军队把外地的西夏守军各个击破。并于12月命令蒙古军队攻克盐州(西魏置,治所于五原,即今陕西定边,后入西夏,蒙古废之),派兵四处烧杀抢掠,西夏民众“免者百无一二,白骨蔽野”。
1220xx年1月,成吉思汗留一部分兵力继续围攻中兴府,自己带领大部分军队渡黄河进攻积石州,以彻底卡断夏军后路。夏军日夜在都城坚守、抵抗。多次打退蒙军的进攻。5月,成吉思汗回师隆德,因天气炎热,在六盘山避暑休整,派人前往中兴府谕降。
“不征之国”是明朝宗藩制度和朝贡体系下的重要政策。
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对明代外交定下基调:一要奉行和睦,二则厉行海禁。奉行和平外交是华夏天朝传统的“怀柔远人”之道的延续,也是对蒙元统治者穷兵黩武对外扩张的否定。
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下令编纂《皇明祖训》宣布将朝鲜、日本等15个海外国家列为“不征之国”,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恣意征讨。这15个国家是:朝鲜国(今朝鲜)、日本国(今日本)、大琉球国、小琉球国、安南国(今越南)、真腊国(今柬埔寨)、暹罗国(今泰国)、占城国(今越南)、苏门答腊国、西洋国、瓜哇国、湓亨国、白花国、三佛齐国、渤泥国。
这15个“不征之国”的宣布,标志着明朝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也象征明朝政府承认了上述国家的主权独立。在此后给各国的诏谕中,明朝也一再表明“共享太平之福”的立场。
附:
这十五个不征之国里,日本排在第二位。据说是看见元蒙两次远征日本而遭遇顽强抵抗,最后反致。
失败。
太祖感其刚烈于是定其为不征之国。
但是,因为日本涉嫌卷入胡惟庸谋反案,朱元璋“怒日本特甚”,并且在《祖训》中指出日本“虽朝实诈”,但他却依然没有讨伐日本的意思,只是“决意绝之”。朱元璋的这种处理方式固然有受到忽必烈两次征讨日本均告惨败的教训影响,但最重要的原因在他于洪武四年颁布的诏书中说的极其详尽明白。该诏书称:
“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古人有言,地广非久安之计,民劳乃易乱之源。如隋炀帝妄兴师旅,征讨琉球,杀害夷人,焚其宫室,俘虏男女数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载诸史册为后世讥。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惟西北胡戎,世为中国患,不可不谨备之耳。”
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的“不征”其实是受保守的思想所局狭的,日本的狡猾也跃然纸上。
又:据说地球上有三个国度的人最勤劳,分别是:德国、日本及中国。
日本出过丰臣秀吉,也出过足利义满;有东条英机,也有大平正芳。
极善与极恶并存,这个中国曾经不屑一顾的蕞而小国,中国人嘴里的倭寇、倭奴,欺负起主人来却最为凶狠。
以历史为话题论元朝史篇七
蒙古人特别重视搜集情报,当时驻波斯的蒙古首领,了解到欧洲人对占领耶路撒冷有莫名其妙的执着,便以此为契机,派使者去说我们联盟吧,打下来耶路撒冷归你,巴格达归我们。
法国王路易九世信以为真,立刻出征了。他带兵去打耶路撒冷,但是蒙古人却没有动窝,他们完全没想过跟欧洲人联盟,而是利用法王攻击耶路撒冷,吸引敌人兵力,而他们趁机攻打中亚其他地区,结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路易九世由于没有后援,被打得一败涂地,从此对东征灰心丧气。
以历史为话题论元朝史篇八
关于真实的元朝历史有哪些呢?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以下是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真实的元朝历史,希望能够帮到你!
许衡是元代的著名学者,他在汉、蒙文化的融合交流方面,起过不小的作用。忽必烈即位后,曾任命他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
有一年盛夏,许衡遇到一件急事要外出处理,便顾不得烈日当空,带着几个人匆匆出门了。
骄阳似火。许衡一行在酷暑中赶路,一个个热得满头大汗,喉咙干得像要冒火。忽然,他们发现前面有一棵梨树,不禁高兴得争先恐后地向梨树跑去。
大家抢着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端坐树下。
两个下属摘了梨给许衡吃,却被他谢绝了。
“天气这么热,您难道不觉得口渴吗?”下属问。
“盛夏赶路,酷热难当,怎么会不口渴呢!”许衡回答。
“那您为什么不吃梨子呢?”下属又问。
“不属于我的东西,我怎么可以随便拿来吃?”许衡反问道。
下属劝他:“这梨树没有主人,您何必这样拘谨呢?”
许衡坚定地说:“梨树无主,我的心不可以无主!不管天下是混乱还是太平,不管他人是高尚还是卑鄙,我都要。
坚持。
自己做人的原则。只要心中有主,才能够不觉夏日的炎热烦躁,不怕口渴难熬;只要心中有主,才能够事业有成,无往不胜。”
许衡一席话,说得随行人员都很感动,也很羞愧。
忽必烈原来对中原文化并不熟悉,但他在当亲王时,就留意招揽各方面的人才,特别是汉族读书人中有才干的人。许衡只是这许多人中的一个。早在元太宗时,元太宗窝阔台曾下令考试儒术,许衡参加了考试,并且考中了,由此他开始出名。忽必烈当亲王时,特地派了使者去请他,并任命他为京兆提学。许衡到任后,大力兴办学校,讲授程朱理学。由于他名气大,来求学的人很多。
许衡当了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后,正式设立了国子学(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府),学生都是从忽必烈手下的蒙汉大臣的子弟中挑选出来的。许衡以。
朱熹。
的《小学》等为教材,向他们讲授程朱理学等儒家文化,课余还教他们。
学习。
儒家的礼仪和技艺。使他们了解了中原文化和儒家的治国方法,为元朝廷培养了不少人才。他的学生,后来成为宰相、大臣的有近十人,成为各部和地方长官的又有数十人。
忽必烈手下还有一位刘秉忠,是他最信任,也是最早任用的汉人谋士。刘秉忠十七岁时就担任了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二十二岁时到山中隐居,学全真道,后来又在天宁寺出家当和尚。1242年,禅宗高僧海云应忽必烈的召请,去讲佛法,他带了刘秉忠一同来到忽必烈的王府。在交谈中,忽必烈发现刘秉忠知识很渊博,天文地理、工程水利、诸子百家,他没有不知道的;对天下大事也了如指掌。因此海云禅师返回南方时,忽必烈把刘秉忠留在王府当书记。刘秉忠一直追随忽必烈,经常参加重要政治问题的决策,对忽必烈的决策,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都尊敬地称他为“聪书记”。
忽必烈即位后,刘秉忠按忽必烈的命令制定各项制度。他糅合蒙古的制度和中原的传统制度,制定了元朝的新制度,在建立中书省、使用“中统”这一年号、选用官员等方面,他都起了很大作用。他还和许衡等人策划立国规模,议定了官员的任命、俸禄等制度;又参照唐代的《开元礼》,主持制定了元朝的朝廷礼仪。
成吉思汗建国以后,一直用“大蒙古国”这一国号。忽必烈即位后,政治中心转到了中原。公元1271年,在刘秉忠的建议下,取《易经》中“大哉乾元”的意思,将国号命为“大元”。早在公元1264年(至元元年),燕京被定为中都,但因旧城被破坏得较厉害,1266年,忽必烈命刘秉忠主持建造新都城。刘秉忠将旧城东北的空地定为新城的城址,按中原都城的传统制度和规格作了全面规划,建起了一座新都城。1272年,按他的建议,中都改为大都,成为元朝的统治中心。
此外刘秉忠还向忽必烈引荐了不少有才干的汉族知识分子。如张文谦、姚枢等,都是他推荐给忽必烈的。在这些人的辅佐下,忽必烈巩固了他在中原的统治。从1279年灭南宋后,元朝再次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唐代末年开始的分裂局面,并且奠定了包括以后明、清二朝在内的长期统一的基础。
公元1038年至1220xx年间,在中国的西北部,有一个与宋、辽(金)三足鼎立的少数民族王国——大夏封建王朝,史称“西夏”,都城为兴庆府(今为宁夏银川市),其统治范围大致在今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幅员辽阔。西夏王朝存在了189年,共有十主,即:元昊、谅祚、秉常、乾顺、仁孝、纯、安全、遵顼、德旺和末主,期间经历了重武尚勇、安民求和、崇文虔佛、国道中落、族灭国亡的曲折过程,最终灭亡于成吉思汗之手。鲜为人知的是,地震帮了成吉思汗的忙,使西夏很悲催。
13世纪初,蒙古部乞颜酋长铁木真(也就是后来的成吉思汗),以杰出的军事才能,击败了西起阿尔泰山东至兴安岭,南起阴山北麓,北至贝加尔湖的漠北草原各游牧部落,于1220xx年创建了蒙古汗国,结束了漠北数百年的分裂历史。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蒙古漠北地区无法获得生活亟需的农产品及其他更多的物资,为了满足经济上的需要,代表草原游牧贵族利益的成吉思汗,向四邻地区发动了一系列掠夺战争。最初,成吉思汗的主要目标是女真族建立的金国,目的是反抗、摆脱金国的统治。但是,作为战略家的成吉思汗,“深沉有大略”、“未敢轻动”,审时度势,没有首先把矛头指向当时尚能击败南宋的金国,而是选择了在辽、北宋及金、南宋两大势力斗争夹缝中求生存的西夏为突破口。
时间。
延续如此之久,并非蒙古军无力征服西夏,而是在此期间,他征服和统一了境外诸部落,无暇顾及西夏之事,更无全力进攻西夏的可能。另一方面,西夏始终不甘心臣服于蒙古汗国,每当蒙古军出兵攻打时,在力不能支的情况下,则无奈求和归降,一旦势力有所恢复,形势对自己有利和有机可乘时,就“礼意渐疏,消极纳贡”,“阴结外援,蓄异图”。在20xx年的战争中,西夏毁约反叛多次,因而蒙古也用兵多次,由于西夏的伪降,使情况更加复杂化,形成了一打就降、一撤就叛的局面。加之蒙古军远征欧、亚的广大地区,无法尽早地解决西夏问题,这就是成吉思汗征灭西夏的战争为何用时较长的根本原因。
1220xx年,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军第一次向夏国发动进攻。这年三月,铁木真借口西夏收纳了蒙古逃人亦刺哈桑昆,率兵攻入河西,破西夏力吉里寨。并纵兵至瓜、沙诸州进行掳掠。四月,蒙古军在退兵时经过落思城,又大掠人口、牲畜而去。昏庸的夏桓宗纯佑对蒙古军的突然进攻束手无策,只得任其蹂躏。待蒙古大军撤退后,纯佑庆幸危机已过,于是下令大赦。修复经过战争被毁坏的城堡,改都城兴庆府为中兴府,表示夏国经过大难之后,必将中兴。同年十一月,纯佑听到蒙古军进攻金国,与金将河东监军完颜天骥相持不下,即领兵也进入金境,行数日一无所获,后得报金兵被蒙古军击败,遂遣兵救援,知力不胜撤兵而还。
天庆十三年(1220xx年)正月二十日,长久以来图谋篡位的镇夷郡王安全与纯佑的生母罗太后合谋,发动宫廷政变,废黜了纯佑,安全自立为帝,改元应天元年。三月,纯佑暴卒于宫中,死因不明,终年30岁。
为扫除征讨西夏障碍,使西夏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进攻西夏之前,成吉思汗已将西夏邻邦盟友——乃蛮部、蔑乞儿部、乌梁海部各个击破。同时在此次征讨西夏时成吉思汗还特别注重研究攻城中的心理战法。在万事俱备、志在必得的情况下,1220xx年8月,成吉思汗再次进兵西夏,攻克兀剌海城,兀剌海城就是今天的乌拉特中旗新忽热古城,这是成吉思汗从漠北南下、6次征伐西夏时第一个攻克的城池。新忽热古城北依阴山、南控河套平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兵家必争之地。这次征讨,蒙古兵在西夏境内掳掠数月,最后因作战线过长导致粮草不济而退兵。
1220xx年3月,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再攻西夏。在贺兰山中段的克夷门遭到西夏军重创,蒙古军伤亡惨重。相持两个月以后,蒙古大军还是包围了中兴府。西夏国主亲自上城督战,守城将士拼死防御。两个月后,蒙军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趁天降大雨、河水暴涨之机,引水淹城。中兴府被围困达一月之久,城中居民淹死者无数。后来,城墙坍塌,决堤的河水四溢,蒙古军队也受到洪水的淹溺,在万般无奈之时,借夏主纳女求和之机,顺水推舟,同意退兵议和。
1220xx年12月与1220xx年9月,成吉思汗又分别两次调集兵力征伐西夏,西夏两位圜主遵顼、德旺虽调兵遣将拼死抵抗,皆因军事实力过于悬殊而屡战屡败,以请降遣人质作为条件,换取蒙古军退兵。此间,西夏军队广大将士誓死保卫自己的疆土,打过不少胜仗,给蒙军以沉重打击,一度极大地鼓舞了西夏军民的斗志。但是,就蒙夏之间整个战局而言,还是以西夏王国尽失西域的河、瓜、甘、肃、凉诸州而告终。
公元1220xx年2月,成吉思汗又借口西夏迟迟不纳人质,以65岁高龄统兵十万第六次攻打西夏。虽然西夏的各处守将忠心竭力,守城御敌,但最终抵挡不住蒙占铁骑,被—一攻破。同年11月,成吉思汗大军直扑中兴府的北方重镇灵州城。守城的将领是西夏名将嵬名令公,他在灵州城西黄河沿岸层层设防。然而天助成吉思汗,干里黄河,朔风成冰,蒙古铁骑冲过黄河杀将前来。嵬名令公率军迎战,西夏将士倒下一批,又冲上一批,以死相拼。终于阻住了蒙古军如潮的攻势,蒙古军开始拨马往回逃了。成吉思汗见了逃兵,不禁大怒,挥刀砍死几个逃兵,重整旗鼓,再次猛攻,这才歼灭了西夏守军。这场战争非常惨烈,是蒙古军队东征西讨所遇到的最顽强的抵抗。因而激怒了成吉思汗,他发誓要荡平西夏,于是就挥师包围了中兴府,同时派军队把外地的西夏守军各个击破。并于12月命令蒙古军队攻克盐州(西魏置,治所于五原,即今陕西定边,后入西夏,蒙古废之),派兵四处烧杀抢掠,西夏民众“免者百无一二,白骨蔽野”。
1220xx年1月,成吉思汗留一部分兵力继续围攻中兴府,自己带领大部分军队渡黄河进攻积石州,以彻底卡断夏军后路。夏军日夜在都城坚守、抵抗。多次打退蒙军的进攻。5月,成吉思汗回师隆德,因天气炎热,在六盘山避暑休整,派人前往中兴府谕降。
“不征之国”是明朝宗藩制度和朝贡体系下的重要政策。
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对明代外交定下基调:一要奉行和睦,二则厉行海禁。奉行和平外交是华夏天朝传统的“怀柔远人”之道的延续,也是对蒙元统治者穷兵黩武对外扩张的否定。
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下令编纂《皇明祖训》宣布将朝鲜、日本等15个海外国家列为“不征之国”,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恣意征讨。这15个国家是:朝鲜国(今朝鲜)、日本国(今日本)、大琉球国、小琉球国、安南国(今越南)、真腊国(今柬埔寨)、暹罗国(今泰国)、占城国(今越南)、苏门答腊国、西洋国、瓜哇国、湓亨国、白花国、三佛齐国、渤泥国。
这15个“不征之国”的宣布,标志着明朝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也象征明朝政府承认了上述国家的主权独立。在此后给各国的诏谕中,明朝也一再表明“共享太平之福”的立场。
附:
这十五个不征之国里,日本排在第二位。据说是看见元蒙两次远征日本而遭遇顽强抵抗,最后反致失败,太祖感其刚烈于是定其为不征之国。
但是,因为日本涉嫌卷入胡惟庸谋反案,朱元璋“怒日本特甚”,并且在《祖训》中指出日本“虽朝实诈”,但他却依然没有讨伐日本的意思,只是“决意绝之”。朱元璋的这种处理方式固然有受到忽必烈两次征讨日本均告惨败的教训影响,但最重要的原因在他于洪武四年颁布的诏书中说的极其详尽明白。该诏书称:
“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古人有言,地广非久安之计,民劳乃易乱之源。如隋炀帝妄兴师旅,征讨琉球,杀害夷人,焚其宫室,俘虏男女数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载诸史册为后世讥。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惟西北胡戎,世为中国患,不可不谨备之耳。”
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的“不征”其实是受保守的思想所局狭的,日本的狡猾也跃然纸上。
又:据说地球上有三个国度的人最勤劳,分别是:德国、日本及中国。
日本出过丰臣秀吉,也出过足利义满;有东条英机,也有大平正芳。
极善与极恶并存,这个中国曾经不屑一顾的蕞而小国,中国人嘴里的倭寇、倭奴,欺负起主人来却最为凶狠。
以历史为话题论元朝史篇九
关于元朝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呢?中国拥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各种典籍记载的历史故事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经典。以下是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元朝的历史故事,希望能够帮到你!
元末农民战争,北方红巾军之所以功败垂成,主要是三路北伐缺乏统一指挥,各路大军互不协调,没有明确的战略思想。加之主力远离中原,后方空虚,汴梁为元军袭取,使形势急转直下进入低潮。刘福通所领导的北伐虽然未取得预想目的,但其横扫元统治的北部广大地区,沉重打击了元军主力,为南方各起义军的发展以及最后推翻元王朝创造和奠定了条件和基础。朱元璋趁元军疲于对付北方红巾军,无暇南顾之机,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采取先西后东,先强后弱的战略,在具体作战中,稳步推进,集中优势兵力,先剪枝叶,然后动摇其根本,从而削平群雄统一了江南,为北上灭元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基础。
元末农民起义的主要问题有:
3、北方军有白莲教背景,被儒家视为异端。所以之后朱元璋把白莲教称为异教这有很大原因。
北方起义军是失败了。但是南方以朱元璋陈友谅的起义军还没失败,当时他们两大势力是南方的主要势力,不管谁战胜都将一统南方,以南方之力对抗当时四分五裂的北方元军都将统一天下,之所以朱元璋胜利那是军事上的战术问题了。本来朱元璋只在应天府江苏江西一带,但是打败陈友谅,两湖在其手中,本来他是兵精,如今粮也足了,南方已在其手,之后抓准时机,乘北方元军内部自相残杀之即,假道山东,直取大都水到渠成了,这其中很大的缘故在于,南方当时已经是中国经济的重心,南方包括江淮在朱元璋手中、元军已经没了粮饷的来源,尤其当时明军已经拥有火器和大量的骑兵,本来北方对南方最有利的骑兵优势也不复存在了。加上民族矛盾,元朝之灭在所难免。
涮羊肉在中国可是家喻户晓的名吃,据说他的起源还与元世祖忽必烈有关。直到现在在日韩地区,还有人把吃火锅叫做吃“忽必烈”
涮羊肉传说起源于元代。七百多年前,元世祖忽必烈统帅大军南下远征,经过多次战斗,人困马乏,饥肠辘辘。忽必烈猛地想起家乡的莱肴——清炖羊肉。于是吩咐部下杀羊烧火。正当火夫宰羊割肉时,探马突然气喘吁吁地飞奔进帐禀告敌军大队人马追赶而来,离此仅有十里路。但饥饿难忍的忽必烈一心等着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队开拔,一面喊着:“羊肉!羊肉!清炖羊肉当然是等不及了,可生羊肉不能端上来让主帅吃,怎么办呢?这时只见主帅大步向火灶走来,厨师知道他性情暴躁,于是急中生智,飞快地切了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了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人碗中,撤上细盐、葱花和姜末,双手捧给刚来到灶旁的大帅。
忽必烈抓起肉片送进口中,接连几碗之后,他挥手掷碗,翻身上马,英勇地率军迎敌,结果旗开得胜,生擒敌将。
在筹办庆功酒宴时,忽必烈特别点了战前吃的那道羊肉片。这回厨师精选了优质绵羊腿部的“大三叉”和“上脑”嫩肉,切成均匀的薄片,再配上麻酱、腐乳、辣椒、韭菜花等多种佐料,涮后鲜嫩可口,将帅们吃后赞不绝口,忽必烈更是喜笑颜开。厨师忙上前说道:“此莱尚无名称,请帅爷赐名。”忽必烈一边涮着羊肉片,一边笑着答道:“我看就叫涮羊肉吧!众位将军以为如何?”从此,涮羊肉成了宫廷佳肴。
但直到光绪年间,涮羊肉才逐渐走向民间。
蒙古人征服过数以千计的城市,然而成吉思汗屈尊进入的城市,历史上仅仅提到一座。通常,当胜利得以确保的时候,他就带着他的朝臣侍从撤回到远方更舒适的营地,而由他的勇士去完成剩余的任务。1220xx年(即龙儿年)3月的某一天,这位蒙古征服者打破他独特的传统,带领骑兵进入到新征服的布哈拉城中心。该城是花剌子模算端(今译“苏丹”)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今属乌兹别克斯坦。尽管布哈拉城既非首都,也非主要的商业城市,但在整个穆斯林世界,它占据了崇高的情感地位,被视为“高贵布哈拉”。因具有“为所有伊斯兰教徒带来荣耀与欢愉”的称号而知名于世,该城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由于成吉思汗非常清楚,通过征服并进入该城市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宣示意义,因此他耀武扬威地骑马穿过城门,经过一片遍布着木房与小贩货摊的拥挤区域,来到位于城市中心的巨大砖石建筑群之中。
在或许是军事史上最大胆创新的成功突袭之后,成吉思汗进入到布哈拉。当时,他的一部分军队从蒙古出发,沿着直线正面攻击算端的边境城市;而他自己则与辎重同行,率领另一支部队长距离远征,这一距离比任何其他军队行进的路线都要长——需要穿越两千英里的沙漠、山川及草原。最后,他们几乎不可思议地出现在敌方防线背后的纵深处。即便是商业旅行队也会绕道数百英里,避开克孜勒库姆沙漠,即传说中的“红沙漠”;不过这正好是成吉思汗选择从那个方向进攻的原因。通过与那个地区的游牧民建立良好的关系,成吉思汗得以率领他的军队,沿着至今仍未能确知的路线,穿越那片沙漠地带。
他的目标布哈拉城,矗立在阿姆河一条支流两岸的肥沃绿洲中部,那里的居民大多数是塔吉克人或波斯人,但却被新建立的花剌子模帝国的突厥部落所统治,花剌子模帝国是那个时代众多短命帝国中的一个。花剌子模算端所犯的一个严重的致命错误,就是他劫掠了蒙古商队,并把派去进行和平商业谈判的蒙古大使毁容,这一行径激怒了成吉思汗。虽已年近六十,但听到自己的人受到攻击时,成吉思汗毫不犹豫地召集了他那支纪律严明、作战经验丰富的部队,再次跨上战马,兴师问罪。
几乎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支重要军队,蒙古军队是轻便上阵,没有补给供应的。即便等到最冷的月份横跨沙漠,人和马畜也仅需少量的水。因为这样的季节有露水,可以刺激部分草的生长,这些草可供牧马,并可吸引到猎物,那是以狩猎为生的人所需的。蒙古人不是动作缓慢地运送攻城武器和重型装备,相反,他们带有快速机动的工兵部队,能当场使用可获得的材料,建造任何他们所需的东西。在跨越广阔的沙漠之后,蒙古人遇到第一片林子,他们就将其伐倒,制作攻城的梯子、武器及其他攻击器械。
当先头部队走出沙漠,发现有第一个小部落时,快速行动的特遣部队立即会改变速度,慢慢运行,动作迟缓,仿佛他们是来贸易的商人,而非快速攻击的勇士。在居民们意识到他们是谁,并在听到警报之前,蒙古军队正若无其事地漫步在城镇的门口。
出人意料地从沙漠中出现之后,成吉思汗并没有立即行进,并趁势攻击布哈拉。他知道,没有援军能离开正被他的部队所进攻的边境城市,因此,他可从容地运用一种令人痛苦的方式,左右布哈拉民众的忧虑和希望。这种策略的目标很简单而又往往是相同的:在战斗真正开始之前,用恐吓手段迫使敌人投降。起先通过夺取邻近的几个小城镇,成吉思汗的部队释放了很多当地的平民逃往布哈拉,逃亡者不仅充斥该城,而且大大地加剧了城内的恐惧氛围。蒙古人在敌军防线背后的侵袭,立即给整个帝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恐慌。正如波斯编年史家阿塔篾力克·志费尼所描述的那样,当人们看到环绕在他们周围的乡下居民时,他们“被骑兵和骑兵带来的暗如黑夜的灰尘窒息住了,惊吓和恐慌压倒了他们,而且担忧和恐惧盛行。”成吉思汗从给予民众两种选择开始,着手准备对一座城市展开心理攻势。他给城外的民众提供宽待的投诚条款,若他们接受条款就可加入到伟大仁慈的蒙古人之中,用波斯编年史家志费尼的话来说,“无论谁屈从于他们都可获得。
安全。
和自由,并远离严酷的恐怖与耻辱。”对那些拒绝接受苛刻条款的俘虏,蒙古人就会在下一次进攻中,将他们置于军前,充当战争的炮灰。
进攻被设计成一次势不可挡的兵力展示,观众不是布哈拉已被征服的民众,而是远方的军队和成吉思汗下一个目标城市——撒马尔罕的民众。蒙古入侵者展示了他们新造的围攻武器——弩炮、投石机,这些器械作为武器,已被围攻部队使用了几个世纪,它们不仅能投掷出石头和火焰,还能射出燃烧的液体、爆炸装置和燃烧物质。他们调来了装在轮子上的巨大弩炮,而大队大队的人马则带着可伸缩云梯攻上塔楼,从塔楼那里,他们能够击中内城中的守军。从城市上空进行攻击的同时,坑道工兵们开始在墙底挖地道。在展示空中、地面和地下令。
人生。
畏的技术威力的同时,某些情况下,成吉思汗还逼迫已被俘的内堡守军的同伴去攻城,有些囚犯冲锋在前,尸积城壕,有些则推着武器活着冲入到城堡之内,通过这种方式,成吉思汗加剧了守军的心理紧张。
蒙古人从曾经接触过的不同文化中吸收经验,发明和使用各式武器;而且通过这种知识的积累,他们还创立了全球性的武器库,能够适应所遭遇到的任何形势。蒙古人试验成功了会喷火或爆炸的武器,这些武器后来变成为迫击炮和加农炮。在志费尼的描述中,我们对其准确讲述他们周围发生过什么的证据感到困惑。他将蒙古人的进攻描写成“就像炽热的火炉吸收了坚硬的木头,火势更盛,从炉腰将火花射向空中。”成吉思汗军队将草原勇士所具有的凶猛与速度,和中华文明的最高科技智慧结合在一起。成吉思汗使用快速机动并训练有素的骑兵去对付地面上的敌军步兵,而通过使用新型的火力轰击技术和空前的破坏器械,则减弱了内堡城墙的防护威力,使蒙古军队得以突破要塞,从而胁迫城堡守军。随着炮火和死神纷纷降落到城堡内的守军身上,用志费尼的话来说,算端的勇士很快便“淹没在完全毁灭的汪洋大海中。”
成吉思汗认识到,战争不是一场身体的比赛,或仅仅是对手间的竞争,它是一种人反对另一种人的总体事业。胜利不会倾向于那些按规则行事的人;它垂青于制造规则并将规则强加给敌手的人。胜利不可能是局部的。它是完全的、全部的,而且也是无可否认的——或者什么都不是。战争时期,这意味着对恐怖和突袭的肆意使用;和平时期,它则意味着对一些基本要素以及不可动摇原则的坚定遵守,这种原则可以在平民大众中间建立忠诚。抵抗将面临死亡,而忠诚者则得以安全。
成吉思汗对布哈拉的进攻,被视为一种巨大的成功,不仅因为那个城市的民众投降了,而且还因为当蒙古人攻击的消息传到首都撒马尔罕时,军队也投降了。算端弃国而逃,蒙古人所向披靡。成吉思汗带领主力部队,翻越阿富汗山脉到达印度西北部的河流区域,而另一支分遣部队则绕过里海,穿越高加索山脉,进入到俄罗斯平原。从1220xx年开始的那天起,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苏维埃主义兴起时,成吉思汗的后裔作为布哈拉城的可汗和埃米尔,统治了该城正好七百年的。
时间。
这是历史上统治时间最久的家族王朝。
以历史为话题论元朝史篇十
关于元朝时期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呢?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人类的历史。人类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生产和。
生活。
方式的不同,便创造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化。因此,历史原本就是生动的。以下是本站小编精心整理的元朝时期的历史故事,希望能够帮到你!
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后一般都有陵墓,唯独元朝皇帝没有留下一座陵墓。这是一个千古之谜。
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然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当年成吉思汗去世,就是采用了这种方式下葬。据记载,成吉思汗在宁夏病逝后,其遗体被运往漠北肯特山下某处,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遗体存放在一个将大树中间掏空做成的独木棺里。独木棺下葬后,土回填,然后“万马踏平”。为了不让外人看出曾经动土的痕迹,还要用帐篷将周围地区全部围起来,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长出,与周围的青草无异,才将帐篷撤走,这样墓葬的地点就不会泄露了。
全套工作完成后,蒙古人在墓葬地表杀死一头小骆驼,这时,陪伴这头小骆驼前来的母骆驼就会十分悲痛地号叫,并且记住这个地点。第二年来祭祀的时候,把这头母骆驼牵来,在杀死小骆驼的地点,母骆驼就会悲痛地流泪。这样,前来祭祀的人就能找到墓葬的确切地点。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在灭亡金朝之后,又迫使朝鲜半岛称臣,志得意满之下定都于大都(北京)。他即位后很快开始进攻日本。
忽必烈对日本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第一,自唐代最后一代遣唐使之后,日本已经数百年未通中国,如果日本向忽必烈表示臣服,有助于增加元帝国的权威性,对忽必烈巩固权力颇为有利;第二,当时元帝国正在对南宋发动最后的进攻,而日本是南宋的重要贸易伙伴。从切断其外援的角度,获得日本的臣服颇为重要。第三,元军征服朝鲜半岛后,高丽“三别抄”军发动起义,曾寻求日本方面的支持,忽必烈感到了镰仓幕府对自己的威胁。
1275年,元军第一次进攻日本的战役打响了,元军选择的进攻地点是最近的北九州地区。
成功。
登陆对马岛。元军全歼岛上日守军,攻占对马岛。接着,于十四日发动对壹岐岛的攻击,战火开始烧近日本本土。十六、十七两日,元军开始攻击日本本土,在九州松浦、平户等地进行多点袭扰性登陆。二十日,这次战役中两军最大的决战在博多湾发生。此一战,十万日军全军崩溃,放弃博多等地,逃往北九州的首府太宰府。
战争。
的转机在不经意间出现。元军在追击日军的时候有些得意忘形,实际在前方指挥作战的左副元帅刘复亨位置一度突出阵前。日军大将少贰资景是一名神箭手,见此情景返身一箭将其射伤。尽管进展顺利,但因为主帅受伤,元军决定停止追击,撤回船上休整,第二天再次进攻。对日军的战斗力元军没有看在眼里。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去,就再也没有能够回来。当天夜里,北九州正好受到了一次台风的袭击,心惊胆战的日军守候一夜之后,第二天早上惊讶地发现海面上连一条元军的船都不见了。第一次东征日本,元军因大风造成大批船只失事,据称溺毙、失踪一万三千余人,损失惨重,被迫中止。
感到双方矛盾无法调和的镰仓幕府态度十分强硬,在1275年和1279年两次将忽必烈的使臣杜世忠、周福等斩杀。蒙古贵族上层对此极为震怒,忽必烈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1281年第二次出兵讨伐日本。这一次,忽必烈出动兵力约15万人,是当时世界上史无前例的大型舰队。然而,这次的作战进展比第一次要艰难得多。元军兵分两路,主力江南军约十万人因种种原因直到七月才抵达日本海岸,而东路军约5万人则循旧路再次登陆北九州。兵分力散的元军因为受到日本沿海防御工事的阻碍,寻找登陆点便花费很多。
时间。
登陆后,又遭到早已有备、装备训练都得到很大提高的日军的截击伤亡较大,加上疫病横行,元军前进速度十分缓慢。
农历七月三十日,在海上徘徊许久的元军再次遭遇台风,这一次的损失更为惨重,特别是迟迟方到的江南军因为仓促建造的战船质量低劣而几乎全军覆没,东路军损失也几乎达到七成。元朝的第二次对日征讨再次失败。以后,虽然忽必烈还计划过第三次征讨,但因形势所限,最终没有实施。
元末农民战争,北方红巾军之所以功败垂成,主要是三路北伐缺乏统一指挥,各路大军互不协调,没有明确的战略思想。加之主力远离中原,后方空虚,汴梁为元军袭取,使形势急转直下进入低潮。刘福通所领导的北伐虽然未取得预想目的,但其横扫元统治的北部广大地区,沉重打击了元军主力,为南方各起义军的发展以及最后推翻元王朝创造和奠定了条件和基础。朱元璋趁元军疲于对付北方红巾军,无暇南顾之机,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采取先西后东,先强后弱的战略,在具体作战中,稳步推进,集中优势兵力,先剪枝叶,然后动摇其根本,从而削平群雄统一了江南,为北上灭元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基础。
元末农民起义的主要问题有:
3、北方军有白莲教背景,被儒家视为异端。所以之后朱元璋把白莲教称为异教这有很大原因。
北方起义军是失败了。但是南方以朱元璋陈友谅的起义军还没失败,当时他们两大势力是南方的主要势力,不管谁战胜都将一统南方,以南方之力对抗当时四分五裂的北方元军都将统一天下,之所以朱元璋胜利那是军事上的战术问题了。本来朱元璋只在应天府江苏江西一带,但是打败陈友谅,两湖在其手中,本来他是兵精,如今粮也足了,南方已在其手,之后抓准时机,乘北方元军内部自相残杀之即,假道山东,直取大都水到渠成了,这其中很大的缘故在于,南方当时已经是中国经济的重心,南方包括江淮在朱元璋手中、元军已经没了粮饷的来源,尤其当时明军已经拥有火器和大量的骑兵,本来北方对南方最有利的骑兵优势也不复存在了。加上民族矛盾,元朝之灭在所难免。
以历史为话题论元朝史篇十一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王朝,它被历史学家们称为中国封建王朝的末代。元朝的历史时期虽然只有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但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政治、文化还是社会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价值。通过对元朝历史的研究和了解,我们可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在我看来,元朝的历史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和体会。
首先,元朝的统治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元朝的统治者采用了开明的治理政策,尊重并容纳各个民族的文化和宗教,使大城市内外的民族和宗教和睦相处,形成多元共生的局面。由于统一的政权和流通畅通的交通,商品的交换和文化的交流繁荣起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这种宽容的统治方式给我启示,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必须尊重和包容多元文化,倡导和谐相处,摒弃偏见和歧视。
其次,元朝的科技水平和文化繁荣让我对这个时期的中国感到惊叹。元朝积极引进外来的科技和文化,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并且鼓励各地方进行实践与创新。元朝的科技成就包括制作火药和火器的工艺发展,炼铁和冶金技术的进步等。此外,元朝还有众多的文化名人和文化瑰宝,如王贞白、马致远和袁枚等人和宝藏的《元刻本藏书》。元朝的科技和文化繁荣使我认识到,一个国家要实现持久繁荣,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只有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和技术,才能保持国家的竞争力和活力。
再次,元朝的崩溃和亡国给我留下了深思。元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统治者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元朝最终被明朝推翻,正是因为明朝革命的口号“除了元”。元朝统治者的腐败和专制倾向,导致了社会的不满和抵抗。与此同时,元朝的农村政策也严重伤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了农民起义的不断发生。元朝的灭亡使我认识到,一个王朝只有遵循公正、尊重人权和发展社会福利,才能稳定统治下去。
最后,元朝历史给我留下了文化的印记。元朝统治期间,元曲兴起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由于元曲的演出形式多样且能吸引大量的演员,而且元曲还催生了铜锣戏等戏剧形式,对中国戏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朝还有许多流传至今的古迹和遗址,如大都城遗址、太和城遗址等。这些文化遗产使我对元朝的历史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也更加珍惜和保护我们的文化传统。
综上所述,元朝的历史给我留下了许多重要的体会和启示。元朝的统治方式、科技文化繁荣、王朝的灭亡以及文化的流传都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朝的历史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元朝历史的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加珍惜和保护我们的历史文化,并从中汲取智慧,影响和推动现代社会的发展。
以历史为话题论元朝史篇十二
元睿宗拖雷(1193年—1232年),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台之第四子,蒙古族。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生元宪宗蒙哥、元世祖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子。1231年11月,蒙古军假道南宋境,沿汉水而下,1232年初与金军在均州(今河南禹县)遭遇,三峰山役毕,拖雷与自白坡渡河南下的窝阔台军会合。同年北返,死于途中,年四十一岁。
拖雷在成吉思汗及窝阔台时期曾经发挥过重大作用,当时人认为“拖雷之功,著在社稷”。但这样一位战功卓著,在蒙古汗国举足轻重的人物在41岁时突然“英年早逝”,其死因究竟何在呢?《元史·睿宗传》记载说:1332年“五月,太宗不豫。六月,疾甚。拖雷祷于天地,请以身代之,又取巫觋祓除涤疾之水饮焉。居数日,太宗疾愈,拖雷从之北还,至阿剌合的思之地,遇疾而薨,寿四十有(一)”。《元史·太宗纪》记载:“九月,拖雷薨。”它说明拖雷之死距离他饮“圣水”的时间相隔已经3个月,导致拖雷死亡的“疾病”是否与那杯“圣水”有关,也不得而知。《史集》的记载与《元史》大同小异,只是比《元史》详细得多,并比较清楚地说明了拖雷之死与那杯“洗病的水”有直接关系,因为正是在拖雷喝了那杯水才“过了几天,他就得病去世了”。而当拖雷的遗孀多次讲到拖雷是“为了合罕而去世”时,并没有遭到任何人反驳,包括窝阔台大汗也感到欠了拖雷夫妇的情。从《蒙古秘史》第272节记载来看,让拖雷喝下“诅咒的水”是巫师们有意安排的,又是窝阔台大汗直接批准的,在这种情况下拖雷不得不喝;而喝过这杯“诅咒的水”后只过了片刻,拖雷便去世了,说明这杯“诅咒的水”是一碗置人于死地的毒水。
但以上论述仍然属于推论,拖雷的死因究竟何在呢?国内外史学界有几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是说拖雷忠君爱兄,是真心实意地代兄领罪而亡,在《元史》、《史集》和《蒙古秘史》的作者眼里,拖雷生前死后都是一个值得效法的英雄,并没有对其死因提出疑问。
另一说法认为,窝阔台和拖雷都是愚昧的,他们实际上是被那几个萨满巫师愚弄和陷害了,那杯治疗疾病的巫水正是一杯毒酒,但当时窝阔台、拖雷都被蒙在鼓里。
第三种说法是窝阔台是知情者和主使者,他“害怕拖雷的威望和势力继续增高,构成对自己的威胁而设此骗局将拖雷害死”。
总之,史料中记载了元睿宗拖雷死亡有多种因素,究竟哪种说法合乎情理、实际,还有待考究。
以历史为话题论元朝史篇十三
元朝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历时近一百年,影响深远。虽然元朝的统治在当时饱受争议,但它对中国的发展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元朝历史的学习和分析,我对这个时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元朝历史的心得体会。
首先,元朝的建立给中国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元朝的创立由杭州大宋统治者赵桓及其统治基础奠定的朱棣发动的起义。元朝建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民众改革和政治变革。元朝统治者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巩固他们的统治,包括改革税收制度和建立强大的统治体系。这些措施为中国的统一和繁荣打下了基础,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其次,元朝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元朝的统治者建立了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集中了所有权力。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管理国家事务并确保统治者的权威。同时,元朝也采取了一些开放的措施来吸引外国人,包括设立蒙古出使馆和与外国建立贸易关系。这种政治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后来的政治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而,元朝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元朝统治者的蒙古族身份和当时的外族入侵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不安和抵抗情绪。同时,元朝的高度集权统治也导致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与此同时,由于与外国的接触和交流,元朝也引入了一些外来文化和宗教,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文化冲突和社会变革。这些问题是元朝历史中不可回避的一部分,它们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后,我认为元朝历史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教训和启示。首先,元朝的建立和发展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的统一和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改革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最后,元朝历史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也提醒我们,在社会变革和政治重组的时候,需要谨慎处理,以避免动荡和矛盾的发生。
总之,通过对元朝历史的学习和分析,我对这个时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元朝的建立和发展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它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改革为中国的统一和繁荣做出了贡献。然而,元朝历史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对中国历史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元朝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从中汲取教训和启示。
以历史为话题论元朝史篇十四
元末农民战争,北方红巾军之所以功败垂成,主要是三路北伐缺乏统一指挥,各路大军互不协调,没有明确的战略思想。加之主力远离中原,后方空虚,汴梁为元军袭取,使形势急转直下进入低潮。刘福通所领导的北伐虽然未取得预想目的,但其横扫元统治的北部广大地区,沉重打击了元军主力,为南方各起义军的发展以及最后推翻元王朝创造和奠定了条件和基础。朱元璋趁元军疲于对付北方红巾军,无暇南顾之机,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采取先西后东,先强后弱的战略,在具体作战中,稳步推进,集中优势兵力,先剪枝叶,然后动摇其根本,从而削平群雄统一了江南,为北上灭元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基础。
元末农民起义的主要问题有:
3、北方军有白莲教背景,被儒家视为异端。所以之后朱元璋把白莲教称为异教这有很大原因。
北方起义军是失败了。但是南方以朱元璋陈友谅的起义军还没失败,当时他们两大势力是南方的主要势力,不管谁战胜都将一统南方,以南方之力对抗当时四分五裂的北方元军都将统一天下,之所以朱元璋胜利那是军事上的战术问题了。本来朱元璋只在应天府江苏江西一带,但是打败陈友谅,两湖在其手中,本来他是兵精,如今粮也足了,南方已在其手,之后抓准时机,乘北方元军内部自相残杀之即,假道山东,直取大都水到渠成了,这其中很大的缘故在于,南方当时已经是中国经济的重心,南方包括江淮在朱元璋手中、元军已经没了粮饷的来源,尤其当时明军已经拥有火器和大量的骑兵,本来北方对南方最有利的骑兵优势也不复存在了。加上民族矛盾,元朝之灭在所难免。
以历史为话题论元朝史篇十五
“不征之国”是明朝宗藩制度和朝贡体系下的重要政策。
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对明代外交定下基调:一要奉行和睦,二则厉行海禁。奉行和平外交是华夏天朝传统的“怀柔远人”之道的延续,也是对蒙元统治者穷兵黩武对外扩张的否定。
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下令编纂《皇明祖训》宣布将朝鲜、日本等15个海外国家列为“不征之国”,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恣意征讨。这15个国家是:朝鲜国(今朝鲜)、日本国(今日本)、大琉球国、小琉球国、安南国(今越南)、真腊国(今柬埔寨)、暹罗国(今泰国)、占城国(今越南)、苏门答腊国、西洋国、瓜哇国、湓亨国、白花国、三佛齐国、渤泥国。
这15个“不征之国”的宣布,标志着明朝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也象征明朝政府承认了上述国家的主权独立。在此后给各国的诏谕中,明朝也一再表明“共享太平之福”的立场。
附:
这十五个不征之国里,日本排在第二位。据说是看见元蒙两次远征日本而遭遇顽强抵抗,最后反致失败,太祖感其刚烈于是定其为不征之国。
但是,因为日本涉嫌卷入胡惟庸谋反案,朱元璋“怒日本特甚”,并且在《祖训》中指出日本“虽朝实诈”,但他却依然没有讨伐日本的意思,只是“决意绝之”。朱元璋的这种处理方式固然有受到忽必烈两次征讨日本均告惨败的教训影响,但最重要的原因在他于洪武四年颁布的诏书中说的极其详尽明白。该诏书称:
“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古人有言,地广非久安之计,民劳乃易乱之源。如隋炀帝妄兴师旅,征讨琉球,杀害夷人,焚其宫室,俘虏男女数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载诸史册为后世讥。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惟西北胡戎,世为中国患,不可不谨备之耳。”
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的“不征”其实是受保守的思想所局狭的,日本的狡猾也跃然纸上。
又:据说地球上有三个国度的人最勤劳,分别是:德国、日本及中国。
日本出过丰臣秀吉,也出过足利义满;有东条英机,也有大平正芳。
极善与极恶并存,这个中国曾经不屑一顾的蕞而小国,中国人嘴里的倭寇、倭奴,欺负起主人来却最为凶狠。
以历史为话题论元朝史篇十六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被赞誉为汉唐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元朝的建立标志着南宋统治的终结,同时也奠定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通过对元朝历史的研究和思考,我深刻体会到了元朝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以及其特殊的历史意义。
首先,元朝的卓越统治者成就了它独特的历史地位。元朝的建立得益于蒙古族军队的战胜,而这也使得元朝的皇帝都是蒙古族人。蒙古族统治中国的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族源不同的王朝。元朝的建立者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强大的征服欲望征服了众多民族,并统一了中国大部分的领土。元朝的统治者们还采取了开明的统治政策,使得各民族得以和平共处。他们推行了等级制度,设立了行省,建立了大师、山川司等机构,加强了中央政府的统治,保障了政权的稳定。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促进了中国各地区之间的交流,还为后来明清两代的统一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元朝的文化交流与多元融合也是其独特的历史特点之一。元朝的统治者在征服中国后,并没有强制性地推行蒙古族的文化和语言,而是采取了容纳和吸收的政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和发展。元朝时期,蒙古族、汉族、回族等多个民族自治地并存,文化上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局面。如蒙古族的族内文化、伊斯兰教宗教活动和传统的一起存在,而汉族则遵循传统礼仪、负责居中文官兵的各个层面。这种多元融合的文化特点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对中国的文化与思想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然而,元朝时期的政治腐败与统治危机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朝王朝的统治逐渐开始腐败和衰落。穷兵黩武、压制民众的政策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百姓生活困苦,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而政府官员贪污腐败、阶级压迫和继任制度的问题也严重影响着元朝政府的稳定性。这些问题的累积导致了元朝政权的衰败和灭亡,为中国历史上的明清两代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最后,元朝历史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元朝时期的多元文化、强大的统一力量和较为开放的对外交流,为中国的民族和谐以及文化多元共存提供了借鉴。同时,元朝时期的政治腐败与统治危机也告诉我们,一个健康的政权需要有效的制度和廉洁的政府。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不仅仅在于对外征服的能力,更在于统治者的智慧和善治。
综上所述,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独特而重要的时期。我们应该从多个维度来认识和理解元朝的历史,体会它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意义。元朝的建立、文化交流与融合、政治腐败及其对中国历史带来的影响,都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希望通过对元朝历史的思考和探索,可以对中国历史的演进和未来的发展有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