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八年级语文教案大全(17篇)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教案的编写需要关注学生的评价和反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借鉴学习吧。
吆喝八年级语文教案篇一
2、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这一节课围绕以上两个学习重点,首先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结果各种各样,但我觉得学生思考的过程就是他们的思路清晰的过程。然后提醒学生找出语段之间的衔接过度语句和起概括作用的总起句,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句子分别承转了哪些内容,然后让学生思考文章的思路。最后师生共同梳理文章结构。学生的思考、概括、表达的能力在于老师的培养,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循序渐进。
3、体味“吆喝”的魅力,我让学生先细细品味作者的描写,再让学生从作者的描述中体会如果自己就是小贩大声吆喝出来,学生尽兴发挥,场面热烈。在让他们展现收集本土吆喝。
4、通过作业设计把学生学习兴趣由课内引向课外,让学生通过课外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
由于充分调动了学生,为了课堂时间,在从艺术的高度品味吆喝时,教师讲析太多,学生兴趣不高,完全没有达到我的预期目标,还需加以改进,如利用课件播放一些带有唱腔的吆喝声让学生品味吆喝的音韵美等。
吆喝八年级语文教案篇二
学习目标:
1、了解旧北京有关吆喝的民俗知识,学习民俗类散文的语言和写法。
2、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揣摩语言,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3、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
重难点:整体把握文意,揣摩语言,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学习民俗类散文的语言和写法。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吆喝()招徕()铁铉()行当()囿于()隔阂()钹()秫秸()。
2、查找资料,简介作者。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思考。
3、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
4、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三、精读课文,局部研讨。
6、在清早、白天、夜晚三者中,重点写的是什么?
7、写的最具体生动的是哪一种吆喝?怎样吆喝?
8、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体会其中的意味。
四、拓展延伸。
9.模拟吆喝,体味“吆喝”这一口头文化的独特魅力。
a.自由选择文中提及的吆喝声,进行模仿。请同组同学从语气、语速、语调、音量等方面加以点评。
b.五人一组,请两组同学分别进行表演,无规律地进行不同品种的吆喝,重现老北京街头的热闹场景。
五、课堂小结。
收获:
疑问:
六、达标检测:
阅读第10段,回答问题。
1、这一段的中心句是。
2.这一段一共写了几种叫卖的货色?
3.为什么我对卖蛤蟆骨朵儿的最有好感?
4.四季的叫卖中,哪一季写得最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本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吆喝八年级语文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用真正的北京口语(京白)介绍回荡在京城胡同小巷中的叫卖声。
2.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教学重点:
1.生动幽默的语言。
2.结构安排独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
教师播放一些街头叫卖的吆喝声,增加学生的听觉、视觉方面对“吆喝”的了解。
二、作者简介:
萧乾(1910~)原名萧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在作者看来,北京小贩货郎的叫卖声简直就是一种“戏剧性”的艺术。作者介绍了从白天的叫卖声到夜晚的叫卖声,从卖吃食的、放留声机的,到乞讨的,还有富有四季特色的叫卖声等等,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愉悦和怀想。
(二)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
全文共14自然段。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3段),总写旧北京城街头商贩为招徕顾客而发出的种种音响。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具体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
第三部分(第11至14段),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第1至3段。
提问:文章开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文章开头在写法上可以说是采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作品先将旧北京走街串巷的小贩为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分作两种:“器乐”和“声乐”,然后重点写“声乐”--各种小贩那醉人的叫卖。
写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突出了叫卖者的本事:他们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正因为叫卖者的这些种种特点,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介绍的各种吆喝声。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一层次(4~9),写从早到晚的吆喝声。
第二层次(10),写一年四季的吆喝声。
文章这里从两个方面写“吆喝”,作者按时间顺序展开,一天中按从早到晚,一年中按春夏秋冬,条理层次清晰。
提问:
作者写从早到晚的吆喝声,具体写了哪些叫卖声?重点又写了什么?
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明确:
作者从早写到晚。写早晨吆喝卖早点的:大米粥、油炸果的;和新鲜蔬菜的:卖青菜和卖花儿的。写白天卖日用百货和修理各种家具的,这就更热闹了。
然而重点是写晚上。北京胡同的晚上好不热闹:卖夜宵的,唱话匣子的,用凄厉动人的叫喊讨饭的,真是应有尽有。这一层作者重在写出北京胡同里小贩的叫卖声持续时间之长,种类之多。
五、小结:
主要理解北京胡同里小贩们在夜晚发出的各种吆喝,感受京城民俗风情。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吆喝八年级语文教案篇四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旧时吆喝的内容、种类、作用,把握文章的结构。
2、合作调查能力、搜集整理能力、表演能力等。
过程与方法。
2、自学讨论法、行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热爱本土俗文化的情感。
2、归类记录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为抢救工作做一点贡献。
【教材分析】。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2、每人模仿一两句旧时的吆喝声。
【教学目标 】。
1、交流学生调查或搜集到的旧时各种吆喝,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学习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及作者情感。
【具体步骤】。
一、导入 新课。
1、教师先模仿一句旧时本地的吆喝。
4、看看著名的作家、记者、翻译家箫乾是如何动笔写《吆喝》的。
二、整体感知。
3、文章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三、质疑解疑。
2、本文十分注意语段的衔接过渡,找出这些语句,看它们承转了哪些内容?
3、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会吓了马趴?(自然写实、幽默调侃)。
4………(学生自己提出)。
四、作业 布置:
1、将昨天采集的本地旧式吆喝整理成文(自拟题目、教师指导)。
2、以小组为单位,上集市搜集录音现时的吆喝,并将其排成简单的节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交流小作文,各小组调查汇报表演。
【教学步骤 】。
一、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小作文(旧时的各种吆喝整理)。
每小组推荐出一至两位代表。
二、班级交流,教师组织评点。
三、以小组为单位汇报集市吆喝调查,教师组织评价打分。
四、作业 布置。
2、以小组为单位将作品整理装订成册,选优送给政府负责文化的领导。
吆喝八年级语文教案篇五
知识与能力:。
1.学习作者用真正的北京口语(京白)介绍回荡在京城胡同小巷中的叫卖声。
2.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过程与方法:
以情景感受,重点研读,活动品味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生动幽默的语言。
2.结构安排独特。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招徕(1ai2)铁铉(xuan4)囿于(you4)。
隔阂(he2)饽饽(bo1)秫秸(shu2jie1)。
商贩(fan4)吹嘘(xu1)吆喝(yao1•he)。
小钹(bo1)荸荠(bi2qi2)。
2.解释下列词语。
招徕:招揽。
饽饽:馒头或其他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
秫秸:去掉穗的高粱秆。
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
囿于:局限于;拘泥于。
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二、导人。
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
教师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播放一些街头叫卖的吆喝声,增加学生的听觉、视觉方面对“吆喝”的了解。
作者简介:
萧乾(1910~1999)原名萧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在作者看来,北京小贩货郎的叫卖声简直就是一种“戏剧性”的艺术。作者介绍了从白天的叫卖声到夜晚的叫卖声,从卖吃食的、放留声机的,到乞讨的,还有富有四季特色的叫卖声等等,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愉悦和怀想。
(二)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
全文共14自然段。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3段),总写旧北京城街头商贩为招徕顾客而发出的种种音响。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具体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
第三部分(第11至14段),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第1至3段。
提问:文章开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文章开头在写法上可以说是采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作品先将旧北京走街串巷的小贩为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分作两种:“器乐”和“声乐”,然后重点写“声乐”——各种小贩那醉人的叫卖。
写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突出了叫卖者的本事:他们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正因为叫卖者的这些种种特点,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介绍的各种吆喝声。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一层次(4~9),写从早到晚的吆喝声。
第二层次(10),写一年四季的吆喝声。
文章这里从两个方面写“吆喝”,作者按时间顺序展开,一天中按从早到晚,一年中按春夏秋冬,条理层次清晰。
提问:
作者写从早到晚的吆喝声,具体写了哪些叫卖声?重点又写了什么?‘。
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明确:
作者从早写到晚。写早晨吆喝卖早点的:大米粥、油炸果的;和新鲜蔬菜的:卖青菜和卖花儿的。写白天卖日用百货和修理各种家具的,这就更热闹了。
然而重点是写晚上。北京胡同的晚上好不热闹:卖夜宵的,唱话匣子的,用凄厉动人的叫喊讨饭的,真是应有尽有。这一层作者重在写出北京胡同里小贩的叫卖声持续时间之长,种类之多。
五、小结。
主要理解北京胡同里小贩们在夜晚发出的各种吆喝,感受京城民俗风情。
吆喝八年级语文教案篇六
知识与能力:
1.学习作者用真正的北京口语(京白)介绍回荡在京城胡同小巷中的叫卖声。
2.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过程与方法:
以情景感受,重点研读,活动品味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生动幽默的语言。
2.结构安排独特。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招徕(1ai2)铁铉(xuan4)囿于(you4)。
隔阂(he2)饽饽(bo1)秫秸(shu2jie1)。
商贩(fan4)吹嘘(xu1)吆喝(yao1he)。
小钹(bo1)荸荠(bi2qi2)。
2.解释下列词语。
招徕:招揽。
饽饽:馒头或其他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
秫秸:去掉穗的高粱秆。
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
囿于:局限于;拘泥于。
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二、导人。
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
教师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播放一些街头叫卖的吆喝声,增加学生的听觉、视觉方面对“吆喝”的了解。
作者简介:
萧乾(1910~1999)原名萧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在作者看来,北京小贩货郎的叫卖声简直就是一种“戏剧性”的艺术。作者介绍了从白天的叫卖声到夜晚的叫卖声,从卖吃食的、放留声机的,到乞讨的,还有富有四季特色的叫卖声等等,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愉悦和怀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吆喝八年级语文教案篇七
1,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2,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千里马”。
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训练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概括中心的能力。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千里马”。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课件,图片
吆喝八年级语文教案篇八
互动:
互动1:阅读新闻要把握哪些要素?
明确阅读新闻要的“三五六”(即三个特点,结构的五个部分,记叙的六个要素)。
互动2:朗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全班交流。
互动3:再读课文,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主要内容。
互动4: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互动5: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互动7:文中写西路军所遇到的敌情时说“和中所遇敌情一样”,请你用课文中的话说说中路军所遇的敌情。
互动9: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文中的词加以说明。
4达标反馈:讨论课后练习三。
5、学习小结:内容总结;方法归纳。
吆喝八年级语文教案篇九
萧乾,原名萧炳乾(1910-1999),蒙古族,他的笔名为塔塔木林、佟荔。生于北京。萧乾先生是有重大国际影响的作家,我国著名作家、记者、翻译家,曾是世界二战期间西欧战场唯一一位中国战地记者。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老北京,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随处可闻,五花八门。吆喝也是一种文化,街头叫卖声,其实也包含着创造的成分。作家萧乾就用他那双善于捕捉美的眼睛,从平常的吆喝声中发掘出了艺术美。
《吆喝》一文记述了北京城大街小巷中有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流露出作者对往事的美好回忆,讴歌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民间蕴藏的丰厚的文化艺术积淀,传达出作者对生活、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本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3):英国诗人对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的音响的研究分类,为吆喝作铺垫。
第二段(4-10):介绍各种吆喝声,从卖吃食的谈论三种夜间吆喝和四季不绝于耳的吆喝声。
冯骥才,男,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慈溪县(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文艺家,画家。
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居,性格迥然相区别。近一百多年来,列举所有中华大灾大难,没有一个不首当其冲,于是产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然在显赫上层,另外在市井民间。作者听的很多,长记在心,所以,作者随想随记,描绘了解放以前出现的社会风土人情;每个人一篇,各不相关,最后写成一书,名为《俗世奇人》。
《泥人张》通过写泥人张智斗海张五来表现他的沉稳、干练,面对海张五的羞辱能镇定自若,喜怒不形于色。在斗争的两个回合中,他善于后发制人,以独特的方式,一招制敌。
《好嘴杨巴》中,描写了一个在小吃制作中构思奇妙和手艺精巧的杨七。能够随机应变、处乱不惊的杨巴。课文的语言本色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吆喝八年级语文教案篇十
针对本文的特点,我打算用“美”吸引学生,和他们共同去感受语句的音韵美,分析结构的层次美,揣摩描写的生动美,品味语言的简约美,体会情感的变化美,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如果学生能感知到这些美,就一定会陶醉其中,被其浸染,从而主动地去探究、去揽胜。
要实现这些构想,首先,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优美。因此,在每个教学环节的开始、小结或者与下个步骤的衔接、过渡处,我都设计了一段或长或短的引导语,力求在准确传递教学信息的同时,为课堂营造一个优美的语言氛围;在品味字词的锤炼、品析写景的方法时,我也尽可能的运用四字词语和排比、对偶等修辞句式使我的语言更接近文章语言的特点。
其次,我认为“美”感的获得主要还得通过“感”:感知、感受、感悟。而“感”的最佳途径应该是“读”。因此,读成为了我这堂课贯穿始终的方法。
文章短小,如果走马观花,仅从大处着眼,则难得其中三昧。因此,文中的美还需从小处人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学重心应放在对具体的字、词、句、段的品析上,这个环节要舍得花时间,学生个性化的感受应充分鼓励,学生肤浅浮泛的理解应给予引导,学生空洞偏离的分析应予以纠正。
美文自然应美读、美教,让学生获得美感,带着这样的收获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
1.感受作者笔下三峡的独特风光,激发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2.体会本文总分结合的层次美和变化多姿的写景方法。
3.学习掌握一些多义词语、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重点:文章结构及描写方法。
难点:部分内容的理解和个别特殊句式的掌握。
1.中国第一大河是——?(长江)。
2.那么,浩瀚的长江水流湍急,危崖壁立,景色最为壮观的风光当属——?(三峡)。
3.今天,我们就随着北魏时期的郦道元一起走进1500年前的三峡。
(由两个简单问题组成的导语,开门见山,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点明本文所写内容的地理位置、作者及写作年代,使学生花最少的时间获得课文的相关资料。)。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读错字,不加字、漏字。
(这是对课文的初读,只在准确层面上提出要求。)。
1.这是一篇描摹山水的美文,作者用具有音乐美感的语言,浓缩了万千气象,展现了无限风光,老师为大家范读一遍,请同学们看课文,注意节奏、语调。
2.请同学们自己再朗读一遍课文,这一遍要求读得流畅读出抑扬顿挫。
(对课文的二读,要求由准确上升到流畅和优美。教师的解重在强调本文语言的特点是具有音乐美感,而示范则是让学生明白要读好一篇文章首先要善于把握文章的语言特色。在布置学生朗读时,教师就提出了对节奏和语调的具体要求。)。
3.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文章的四个段落,比比看,谁读得好。
(这一环节是对二读朗读要求落实情况的检查,因此最好选择四位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不仅仅是让朗读水平高的学生展示他们的特长。如果中等水平的学生都没有达到要求,这个环节就需要再多给点时间反复读,方法可以是教师的指导读,也可以是学生的互助读。总之,要大多数学生达到标高,才可进行下一步的教学。)。
4.下面就请同学们参照注释细读课文,力求把课文读懂。同桌互相翻译,有疑难相互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举手提出。
(这一次读的目的是理解内容,比较适合通过默读进行。浅易文言的翻译应避免教师从头到尾的串讲。先自主探究,再通过同伴互助、合作解决问题,还有解决不了的,留待全班探讨。)。
5.释疑,扫除理解障碍。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即“自非亭午,不见曦月”、“自非夜分,不见月”两句合为了一句,精简了字词,保持了原意。)。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回清波,绿潭映倒影”。)。
既然“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怎么还会“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呢?
(“或有王命急宣”,“或”、“有时”都表明情况极为特殊,封建社会王权至上,皇帝有命令,行船者是冒着九死一生的生命危险,从而具体表明了夏水之疾。)。
6.教师补充学生的疏漏。
吆喝八年级语文教案篇十一
3、抓住作者重点介绍丽四方街的景物特征,感受它的魅力所在。(重点)
4、体会作者化身一滴水经过丽,介绍丽的新颖构思。(难点)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她的名字叫丽,因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聚的地方。作者阿来以一滴水的独特视角,带领我们去游览这座古城,更增添了一份新奇的美感。今天就让我们来赏读这篇佳作。
二、作者简介
三、关于丽
四、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1、文章标题有什么意义?
一滴水实际上是指作者自己。题目的含义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历丽,向人们介绍丽这座古城。
2、文章标题中“经过丽”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具体体现是,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我成水车转轮慢慢升高,看到了古城”,“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我穿过一道又一道小桥”,“我经过—————经过—————经过—————经过—————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黄昏时,三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中”,“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黎明时,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边,跃入流,奔向大海。”这些语句实际上交代了作者的行踪,可见文章的内容是按作者的游踪来安排的。
3、再读课文,画出文中重点词句,搞清作者在文中介绍了丽哪些景观?作者介绍了丽的四方街。
五、课文精读
1、文章的这一滴水在形体上有什么变化?
2、这一滴水到丽经历了哪些曲折?
先是玉龙雪山顶上的形体的演变,再是奔入丽却跌入水洞中,经历漫长黑暗与等待才冒出来,后又经历水车上的眺望和玉河中的徘徊,最终来到丽,穿行于最美丽的四方街。
3、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怎样介绍四方街的?作者在文中对它进行了三处介绍。
一是第三自然段,简单介绍了四方街的历史沿革,因徐霞客扬名天下。二是第十自然段,作者化作一滴水在水车上眺望,苍劲的老柏树,重重房屋,蜿蜒老街,自然美丽。三是第十三,十四自然段具体而详细的介绍,有银器小店,玉器店,字画店,纳西人家以及黄昏时的茶楼酒吧,喧哗的夜景,等等。
4、第8段有什么作用?
5、第13段中作者为什么介绍东巴文的水字?
6、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安排时间这一线索的?
7、作者为什么让自己化作一滴水游历丽?
8、我们能否以其他身份介绍自己曾游览的地方?
六、据以上问题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2):写自己是玉龙雪山的雪化成一滴水。
第二部分(3———15):具体介绍自己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的经过,重点是四方街。
七、拓展延伸
八、教学后记
吆喝八年级语文教案篇十二
一、教材分析:
《陋室铭》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它的显著特点就是语言精辟。采用大量的修辞方法,对偶工整,对比鲜明,互相衬托,虚实相生,引经据典,言志如诗,具有一种韵味如歌的音乐美,读来如行云流水,文气通达起伏,是我国古典文库中脍炙人口的珍品。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背诵全文;对韵文和韵脚有初步的'认识;学习课文“托物言志”和言简意丰的写法。
2、布置预习,首先让学生大致预习一遍,记下其中的难点,然后进入讲解;诵读法、点拨法、问答法。
3、体会刘禹锡安贫乐道、高洁伟岸。
三、教学重点:
1、让学生反复送读短文,在诵读中品味文章的意境。
2、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
3、托物言志的写法和衬托的运用。
四、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的写法和衬托的运用。
五、教学准备:
1、教师阅读教材、教参,制作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认清字词,并在疑难处作出标记。
六、教学环节: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山村图景图,请同学用语言描述这幅画面。同学们认真欣赏图片,用准确而生动的语言描述。
(二)、认识“铭”。找同学根据预习回答“铭”的知识。
多媒体展示: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吆喝八年级语文教案篇十三
style="color:#125b86">《吆喝》教案
知识与能力:。
1.学习作者用真正的北京口语(京白)介绍回荡在京城胡同小巷中的叫卖声。
2.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教学重点、难点。
1.生动幽默的语言。
2.结构安排独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介绍作者。
萧乾(1910-1999)蒙古族,原名萧炳乾,北京人,近代中国作家、翻译家和记者。三十年代步入文坛,在1939年至1946年,萧乾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做讲师,并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萧乾以战地记者驰骋欧洲战场,成为二战时期中国的欧洲战地记者。本文选自散文集北京城杂忆.本书获中国首届散文奖.
三、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招徕铁铉囿于隔阂饽饽秫秸商贩吹嘘。
吆喝小钹荸荠。
2
解释下列词语。招徕:招揽。饽饽:馒头或其他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秫秸:去掉穗的高粱秆。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囿于:局限于;拘泥于。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四、走进吆喝,感知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并找出文中提到的各种叫卖声,对吆喝声进行了哪些方面的介绍?。
作者儿童时北京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商贩的吆喝声。
吆喝的主要内容、时间;吆喝的声调变化;吆喝的音韵节奏。
2本文写了很多吆喝声,却不显得散乱,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把它们组织起来的?
(注意把握关键句和过渡句。)学生找的过渡句如下:
a、“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b、“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
c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买吃食。还有唱画匣子的。
d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
e叫卖实际就是一种口头广告。
教师归纳:从早到晚、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
五、赏析吆喝,品味语言。
你认为那些吆喝声好,好在哪里?
1
喝了蜜的大柿子。
拟人,生动写出了柿子口味之甜。
2
葫芦儿――冰塔儿。
比喻,生动写出了葫芦儿的晶莹可爱。
3
小玩艺儿赛活的。
写出了小玩艺儿的逼真。
教师小结;吆喝词,真可谓手法多样,贴切生动,比喻、拟人、夸张,写形、写色、写味儿。平实中透着儒雅,质朴又不失鲜活。从这些“戏剧性”的艺术中,读者聆听到那些奇妙无比、特色鲜明的“声乐艺术”,欣赏到富有京城特色的民俗风情。
六、领悟吆喝,体会感情。
1
吆喝人生活处境怎么样?从文中找出最能反映吆喝人生活处境的语句。
从第四段、第十段可以看出,他们从早到晚,非常辛苦。
馄饨皮儿薄,馅儿要大。可以看出他们真诚实在、热情乐观。
2
在那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飘荡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在学生找出体现作者感情的语句后分析作者的感情。
作者在对老北京街头吆喝声的娓娓介绍中包含着深厚的喜爱之情,也包含着对老北京民俗风情和对无忧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同时也对这些口头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而感到惋惜。
七
讨论吆喝,深入拓展。
吆喝八年级语文教案篇十四
1、调动训练学生联想想象思维,身临其境地阅读文本。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句,细品文本语言,感受文本含蓄委婉的情感之美。
3、深入发掘解读文本的个体生命意识及民族文化内涵,熏染其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激发学生心怀天下的历史责任担当。
引导学生品析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情感之美。
深入发掘解读文本隐含意蕴,理解其个体生命意识和民族文化内涵。
一、导入
昨夜伏案,掩卷静思,阿来笔下的丽唤醒了属于我的诗和远方。如梦如幻,多么美好啊!沉醉之中,我头脑中浮现出这样的字句:“何妨去做个诗性的古城人呢?哪怕做一天,沾沾诗气也值!”一位香格里拉的文人竟如此深知我心。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一滴水经过丽》,尽情畅游在丽的诗情画意里。
二、浸润经典赏画意
请你选取形象鲜明或印象深刻的景物、人物,进行合理的联想想象,简洁生动地描述画面。
提示:注意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预设:
1、玉龙雪山冰川剔透、白雪晶莹、雾气缭绕,巍峨挺拔矗立在苍茫云海间。“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四方街我赤脚轻踩在铺满五花石的老街,仿佛触到千百年前丽的清凉,嗅到家家户户沁人的花香,听到院落里悠扬的古乐和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3、马帮行色匆匆的马帮翻山越岭,和着百灵鸟的歌唱,杜鹃和山茶的舞动,消失在落日余晖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
三、字斟句酌品诗情
丽风光无限,风情怡人。让我们带着初遇丽的欢喜,细细咀嚼这座古城的悠悠诗情。请细心的你字斟句酌地精读文本,抓住重点字词句,品析本文的语言之美。
预设:
1、“又”“想”“被”
2、“看见了”“来到了”“经过”“看到了”“喧哗”
“一滴水”“丽坝,丽坝”“丽,丽”
示例:“一滴水”一滴水的来之不易。它带着美好的夙愿,经历着漫长的黑暗与等待,为即将开始的长途旅行积蓄能量。
3、“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示例:对比,让你感受丽古城净化心灵,安顿灵魂的静谧纯净,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丽古城的赞美和敬意。
4、“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示例:诗意的比喻,精妙的联想,把薄云掠过月亮的景象比作丽古城的银匠擦拭银盘,突出薄云掠过月亮星空的晶亮之美、飘逸之美、灵秀之美,让人慨叹并沉醉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仿佛能见到作者对丽之美的陶醉。
四、醍醐灌顶见真谛
位我上者灿烂星空,家国天下在我心中。“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相关。”
我们旅行,读书,并不是为了从中诉求什么,而是因为:世界如此美丽,生而为人,我们应该用心去欣赏它,触摸它,更幸福地生活。我以我心映照此文,获益匪浅,愿分享给大家,请善思的你静静聆听,希望抛砖引玉,让你重新审视文本的意蕴之美。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它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也是修德养性的关键,还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是国与国共处的原则。反复阅读文本,我在字里行间读出了传统文化“和”。
1、个体与自我的和谐。譬如,经过丽的这滴水,它执着寻访四方街的梦想,经历山高水长,激流浅滩,最终美梦成真,回归入海,完成了生命历程,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3、个体与自然的和谐。譬如,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山水之间的亭台楼阁……丽滋养了人们,人们也美丽了丽。人们在永恒美丽的大自然的怀抱里像个纯净安然的婴孩,返璞归真,找到了心灵安适之所,建构了赤子般的精神家园。
1、丽古城实现了传统和现代的逐步融合。譬如,丽四方街白须垂胸的老者演奏清雅古乐,也有华灯初上时灯红酒绿的夜夜笙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由此,得以窥见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脉络。
2、丽古城以其亘古不变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魅力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古今中外的人们前来观览膜拜。丽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变迁的缩影,当下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一样坚定有力,彰显了我们民族自信包容的博大胸怀和传统文化中“和”的智慧。
五、情真意切咏家乡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行走世间,我们不仅要仰望星空,更要亲吻大地。我们的生活的这片土地和丽一样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一样博大盛情,笑迎中外游客,四海宾朋。
请热情的你做一名古都洛阳的宣传志愿者,学习借鉴本文拟人的手法,为美丽的古城洛阳一句话,为美丽的洛阳花会添光彩!
示例:
1、我愿意是古城河边的一株垂柳,春风拂面,抚慰那远行的天涯游子。
2、我愿意是古城花园的一只夏蝉,守候在凋零的落红身边,初心不改。
3、我愿意是古城天空的一朵云,为姹紫嫣红的牡丹仙子送去一片阴凉。
作业布置:
1、复习再读《一滴水经过丽》,并参考课外阅读书目,完成课外阅读。
2、选择课外阅读的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字数不少于300字)
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威廉、华兹华斯
《一棵开花的树》席慕蓉
《我爱这土地》艾青
《牡丹的拒绝》张抗抗
《赤壁赋》苏轼
吆喝八年级语文教案篇十五
(二)
小贩(节选)孙犁
我们的村子是个小村,只有100来户人家。一年之内,春夏秋冬,也总有一些小贩,进村来做买卖。早晨是卖青菜的,卖豆腐的,卖馒头的;晚上是卖杆杂面的,卖牛肉包子的。闲时是打铁的,补祸的,锯碗的,甩绸缎的。年节时是耍猴,唱十不闲、独角戏的。如果打板算卦也可以算在内,还能给村民带来音乐欣赏。我记得有一个胖胖的身穿长袍算卦的瞎子,一进村就把竹杖夹在腋下,吹起引人入胜的笛子来。他自己也处在一种忘我的情态里,即使没有人招揽他做生意,他也心满意足,毫无遗憾,一直吹到街的那头,消失到田野里去。
这些小贩进村来卖针线的,能和妇女打交道,卖玩具的,能和小孩打交道,都是规规矩矩,语言和气,不管生意多少,买卖不成人情在,和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再进村,就成了熟人,朋友。如果有的年轻人调皮,年老的'就告诫说,小本买卖,不容易,不要那样。
我在保定上中学时,学校门口附近有个摊贩。他高个子,黑脸膛,沉静和气,从不大声说话,称呼我们为先生。在马路旁,搭了一间小棚,又用秫秸纸墙隔开,外面卖花生糖果,烧饼猪肉。纸墙上开一个小口,卖馄饨。当炉的是他的老婆,年纪不大,长得十分俊俏,从来不说话,也没有一点声响。只是听男人说一声,她就从小窗口送出一碗馄饨来。我去得多了,和她丈夫很熟,可以赊账,我只是从小窗口偶尔看见过她的容颜。
学校限制学生吃零食,但他们的生意很好,我上学六年,他们一直在那里。听人说,他们是因为桃色事件从山东老家逃到这里来的。夜晚,他们就睡在那间小小的棚子里,靠做这个小买卖,维持生活,享受幸福。
7.找出第1段中起总括作用的句子。
8.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是三个反问句,把它们改成陈述句。说说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9.本文要表现的中心是什么?
10.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吆喝八年级语文教案篇十六
1、理解课文内容,能分析雨林毁灭造成的巨大灾难。
2、掌握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培养学生正确的环保观,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
重点:目标2。
难点:目标3。
:先学后教、圈点批划法、朗读法。
(一)导入:
1、出示课件:展示热带雨林的风光。
2、导语: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雨林不仅美丽神秘,而且繁衍着大量的动植物。这些植物为地球生命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氧气,而动物则是非常珍贵稀有的。那如果它消失了,毁灭了,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课文的内容。
1、自学指导: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理解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雨林的毁灭会造成的怎样的巨大灾难?
在书上可采用圈点勾画的形式找出答案。8分钟后,老师提问。
2、学生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划下来。
3、老师提问,形成板书。
师小结:雨林的消失会让人类丧失大批动植物物种,而生命多样性的消失会给大气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引起全球气温升高,冰川溶解、洪水泛滥等一系列灾难,甚至会使地球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所以作者说,雨林的毁灭是世界性的灾难。
(四)细读课文,掌握说明方法。
1、自学指导:本文作者为了使说明的事理更加明白透彻、清楚,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列图表、作引用等。说明方法的作用的归纳方法为: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时间:7分钟)。
2、学生默读课文,划说明方法,并标上作用,先写完的同学可以先给老师看,或者同桌互相检查。
例如:刘易斯?斯科特的《雨林》一书列出数字表明,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相当于38个足球场)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运用了引资料,列数字,做比较的.说明方法。运用列数字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遭到彻底毁灭突出了雨林毁灭速度之快,令人震惊,而相当于40多个足球场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给人更直观形象的感觉,让人触目惊心,体现了语言的准确、形象、直观的特点。
3、师小结:本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引资料等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事理更加清楚,透彻,明白。而本文的语言也体现了准确﹑形象的特点。
(五)品读课文,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自学指导:说明文的语言具有准确的特点,体会语言要明确这些词语表示猜测、估计、还是表示范围、程度等,这些词语删去后句子的表达有什么不同,要把这些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分析。(时间:6分钟)。
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1)然而昆虫共有1000万种乃至一亿种,而且大部分在热带雨林生活。
(2)最严重的那次大约发生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
2、学生进行品析。
3、教师提问。
(六)总结提高。
教师提问:学习完本课后,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思考后,同桌互相讨论。
教师总结:地球是我家,人人要爱她,作为地球的主人,我们一定要树立环保意识,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小调查:在你的身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并为改正这些行为出谋划策,用调查报告的形式写下来。
吆喝八年级语文教案篇十七
1、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感情。
2、 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主旨。
1、 品味语言。
2、 理解文章主旨。
一课时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这“爱的感动”吗?请打开课本22课《散步》。
1、 朗读要求:流畅、有感情。
2、 读后解决生字新词。
3、 初步感知课文。
这篇课文写了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故事,反映了希望一家祖孙三代互敬互爱、幸福和谐的主题思想。
1、“我们在田野散步”。这一句中的“我们”指谁呀?
(指“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我的儿子”。)
2、请大家反复读一读,你能读出什么感情?
(自豪感、幸福感)
(是我的母亲)
(这个“本”字意思是说原先有想法,后来又改变了。)
5、母亲改变主意,是因为谁?
(“我”)
6、那“我”的意见被母亲接受了吗?从哪一句可以看出问题的答案?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这一句,表明母亲认可儿子的规劝,接受了儿子的建议。)
7、当儿子的不劝也罢,反正母亲也不想散步,可儿子为什么要劝呢?
(儿子希望母亲多走走,对身体有好处。)
(“这南方初春的 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9、这都是景物描写呀,没看到有高兴的心情呀。
(一切境语皆情语。这么优美的新绿,春天里这么动听的水声,渲染出来的就是欢欣,就是高兴,这是寓高兴之情于美景之中。)
10、“我”的母亲是幸运的,能和儿孙一道享受春天的美景。为什么说是“幸运”的呢?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有熬过了一个严冬。”这说明母亲身体不好,活过来很不容易。)
11、老师再想提几个问题,你从那几个字看到母亲活过来很不容易?
(“熬”这个字有艰难地撑着的意思。“太迟”的“太”字和“春天总算来了”一句的“总”字写出了环境的恶劣。)
(“我”考虑问题周到。)
15、总结。这篇文章写的事令人感动,在“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这个行动中,老师看到了一个词,那就是“尊老爱幼”,在儿子背母亲这个行动上,老师看到了一个大大的“孝”字。从“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我们感受到了老人对孙儿的慈爱。尊老爱幼这传统美德得到了完美地诠释,令世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