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四年级教案(专业21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有序性。教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接下来分享一些优秀的教案案例,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篇一
提问:
(1)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转杆分别是怎样转动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转动例子?
小结: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转杆打开是逆时针旋转90°,转杆关闭是顺时针旋转90°。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篇二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数量关系,请同学们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以下题目:(用字母表示课件出示)。
二、新授。
1.情境导入。
生:想。
2.自主探索。
师出示情境图提问: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和咱们数学有关系的信息?
生1:科技书有475本。
生2:故事书有282。
生3:文艺书有225本。
问题1:科技书和故事书一共有多少本?
问题2:故事书和文艺书一共有多少本?
问题3:科技术和文艺书一共有多少本?
问题4:科技书比故事书多几本?
方法一:(475+225)+282。
方法二:475+(282+225)。
师生共同分析两种方法在计算方法、结果、解题思路上的相同点不同点。
指生回答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在加法算式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
师:这个规律在其他算式里是不是也适用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试着写几个这样的例子验证一下。
师:刚才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你能用自己喜欢的字母把它表示出来吗?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板书:加法结合律)(a+b)+c=a+(b+c)。
师:学习了加法的结合律,第七个问题解决了。咱们来看第一个问题:科技书和故事书一共有多少本?找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做,其他同学做到自己的练习本上。生:它们的加数交换了一下位置,和没变。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二个规律------加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变。
三、总结。
谈谈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课本自主练习第5题。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篇三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了小数的特征,并掌握了小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内容的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经历购买学习用品这一简单的生活实际情况来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那时比较一、两位数大小,一般不脱离现实情景和具体的量来抽象地比较数大小的,且仅限于整数。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不仅不受小数位数的限制,而且还要求学生渐渐脱离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策略来比较小数的大小。本课中安排了一个“购买学习用品”的生活情境,结合生活经验比较小数的大小,并得出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这样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日益高涨,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讨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获取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法学法。
情境教学,在例题的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生活情境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学生们经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等学习活动,自主探索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重难点:
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提问提供话题:你喜欢运动吗?最喜欢的项目什么?运动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交流活动,教师加以鼓励评价。
2.小结:运动有益于健康,运动中,还藏着很多数学问题。引出课题。
(二)学习新知。
1.情境展现,主题图(运动会上跳远比赛的成绩单)。并出示如下信息:
总结比较方法:两个小数比大小,先比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从十分位开始依次比较小数部分。
2.出示课件巩固练习。
3.知识迁移。
这样学生们能够进一步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一次知识的延伸与扩展。从而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教师提问: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你对小数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
在学生们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比较时是从整数部分开始比较,整数部分大,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这个数就大.)。
4.比较分析。
教师:我们归纳出来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与你最初的猜测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拓展运用。
1、出示运动会上110米栏成绩单完成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谁能说一说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吗?希望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四边形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内容是对四边形进行分类,通过分类让学生了解梯形的特征,并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四边形按两组对边是否平行可分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其它四边形,意图在于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渗透集合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四边形边的特征,能把四边形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方面: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种类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探索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难点:
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处于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转化阶段,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大部分学生思维灵活、动手能力强。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空间观念,但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讲,都比较抽象,也较难掌握。因此,在课堂上我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悟”,“悟中创”,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多层次的感知,多角度的思考,把四边形进行分类,概括出特征。
三、说教法。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根据中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形式的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我将运用直观的教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将情景教学法、小组探究法、直观演示法和快乐教学法等有机地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密室闯关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的有趣、有益、有效。
四、说学法。
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论的知识。”这充分说明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学习为主,通过师生交流、合作探究、生生交流等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指导学生运用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比较法、交流法来学习知识,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组合,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探究新知识的过程。
五、说教具准备和学具准备。
课标强调:“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因此,为了体现这一理念,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突破了难点,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益。
另外,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我又准备了本节课所需要的12个图形、表示图形之间关系的集合图和学生练习环节所需的图形和剪刀,为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做了充分的准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
六、说教学过程。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课标理念和学生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成“激趣导课——探索新知——巩固应用——课堂总结”四个环节。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激趣导课。
多媒体显示四根不同长度的线段,问学生:用这四根线段你能围成一个什么图形?从而引出四边形的概念。紧接着出示各种四边形,让学生说出各个图形的名称,并且指出,无论是平行四边形还是梯形,都是四边形。告诉学生在四边形这个大家族里,你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各有特点,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四边形的特点,让学生明白这节课咱们就根据四边形边的特点给它们分类。(板书:四边形分类)。
这样,赋于数学知识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
2、探究新知。
(1)观察课前准备好的12个四边形。“观察-比较”是现代科学探索中常用方法。让学生观察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再进行比较。使学生从具体的实物中建立了丰富的表象。
(2)小组合作。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并分类摆放,再说一说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这样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正确或错误的分类方法。
(3)反思评价。多媒体展示将12个图形分为三类的方法,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组图形的对边的特点,从而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引导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师生共同概括分类的方法,同时利用集合图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4)欣赏生活中的四边形,让学生从中感悟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巩固应用。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我将练习环节与综艺节目“疯狂的麦咭”联系起来,带领学生进入密室闯关,设计了“抢答密室”(问学生下面的图形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哪个是梯形?);“拼图密室”(下面哪两个图形能拼成长方形?哪两个图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哪两个图形能拼成梯形?)和“魔术密室”(让学生用剪刀动手操作,只剪一刀,将告诉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剪成不同的两个图形),这三个习题的设计,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获得成功的体验”的理念。
4、课堂总结。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总结本节课你所学到的知识。通过学生自主总结梳理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2)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如何?让学生学会评价,激励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的信心。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吧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意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来,体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体现,为了突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将标题《四边形分类》醒目的写在黑板上方的正中间,在标题的下方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准确的书写出来,并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关系用集合图的形式展示在定义的下面。整个板书的设计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给人直观、醒目的感觉。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篇四
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可以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物体在中心点的哪个方位和偏角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用的小卷、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游戏:找找我在哪?
游戏说明:在全班同学的座位上,编好行和列,根据老师指定同学的位置,说出他所在的行和列,快者获胜。
师:请根据老师指的同学的位置,快速定位第几行和第几列。请根据老师报的行和列快速确定同学,并说出他的名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用游戏的形式,以小组竞争的方式复习根据行、列两个条件确定位置的方法,既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小结。
师:怎样才能快速地确定位置呢?如果只告诉你们行或者列,你能快速找到确定的位置吗?
二、新知探究。
(一)情境创设。
这就是小王演习的炮兵阵地。(出示地图)。
小王在哪呢?(出示大炮)。
再来找一找他的训练目标……(出示目标1)。
让小王先开几炮咱们看看。(开炮4下不准)。
(画面出示)“哎……要是有人能帮帮我,告诉我目标的位置,我一定可以百发百中的。”
看得出来,小王真的挺苦恼,那咱们同学愿意帮助他吗?
那就请同学们来当小王的阵地观察员怎么样?
(二)角度确定方向。
谁能告诉小王目标1的位置在哪里?
(学生可能会说出在东面,在北面,或者在东和北中间等等。)。
你是根据什么说出目标1的位置的?(引导学生复习看地图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刚才同学们描述的都是大炮的大概位置,像你们所说的方向开炮,能击中目标吗?
军事上对目标的描述要求是分毫不差的,同学们可要准确地向王叔叔汇报呀!
你认为我还要提供什么?
(引导说出角度)。
用手臂做出东偏北方向,或北偏东方向,并说出偏多少度。(板书:方向)。
两种角度的表示方法都可以,他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强调起始角度不同,但所描述的方向都是一个方向.)。
(三)距离确定位置。
可以了吗?现在可以告诉小王了吗?开不开炮?
a.开(打不准,或远或近)。
b.不开,那你还要告诉他什么?
(引导说出距离)。
怎样确定目标1的距离呢?
你从哪里发现了秘密?
(观察1段表示300米,量出有这样的几段)(板书:距离)。
那么目标1到大炮的距离是多少米呢?
(四)总结方法。
一切都ok了吧,现在我们把勘察的数据报告给小王。
谁来报告?
既然是在训练阵地,我们就要像部队军人一样,提出报告形式。
(报告,目标1在大炮的北偏东40度方向,1200米处。)。
还可以怎么报告。(角度的另外一种)。
准备开炮,你们认为小王能打中吗?
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课件演示:击中目标)。
这小王还真有两下子。当然这也和咱们同学报告的准确数据是分不开的。
像这样,把一个位置可以很清楚的表述出来,需要提供哪些要素才行?
(方向,距离,观测点)。
小结:我们具备了观测点,同时利用角度来表示它的方向,利用距离表示它所处的位置,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一个物体的位置很清楚的表示出来。
三、巩固练习。
还想不想再试试?(出示目标2、3、4)。
1、先观察目标2。(有准确的角度和明确的距离)。
(说到角度时做偏离动作)。
向王叔叔汇报目标2的准确位置。
课件演示:击中目标。
2、再观察目标3,缺距离。
依照前面的报告形式,向王叔叔汇报目标3的位置。
为什么不能一下子汇报成功?
学生测量,得出数据,然后汇报。
答案填在小卷1题。
目标3在大炮的____偏___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米。
打目标3(课件演示)。
3、最后观察目标4(缺角度)。
这次能不能一下子汇报成功?
学生测量,得出数据,汇报。
答案填在小卷2题。
目标4在大炮的____偏___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米。
正确答案是42度,教育学生量角度时要认真,不能单纯地依赖感觉。
4、打目标4(课件)。
汇报完成后,然后打目标4,(打不到位置,出示对话,“对不起,由于此炮的射程只有1400米,请考虑移炮到目标2。”)。
我们该怎么走,谁能给我们描述一下路线?
现在大炮移到了目标2,请问我们现在开炮,可以吗?
(学生提出质疑,重新勘测方向)。
得出结论:观测点发生变化,需要重新勘测数据。
在小卷上完成第3题,测出目标4在目标2的方向。
汇报,开炮。
四、总结提高。
1、课件演示:空炮,提示:没有炮弹了,请去弹药库取炮弹。(出示有关弹药库位置的数据)。
你们能告诉王叔叔去弹药库怎么走吗?
谁能告诉他该怎么样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与方向呢?
3、再次强调先确定观测点,再根据角度确定方向,最后根据距离确定位置。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篇五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课学习的`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延伸,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图形的旋转,意在通过欣赏、探索、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简单图形变成复杂图案的过程,理解旋转的中心点、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图案也不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图形变换奠定基础。
1.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
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应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如“图形的旋转”活动(教材第54页),教材中展示的两幅美丽的图案是由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而得到的。教学中,可以准备四张画着同一图案的纸,然后逐张围绕某一点进行旋转,旋转90°后,贴上一张纸,再旋转90°,再贴上一张纸,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在旋转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观察并思考:图案发生了哪些变化,是绕着哪一点旋转的。
本单元的很多练习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课前可以请学生准备一些小的学具,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有操作的机会。练习中的一些问题也通过学生的操作回答,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2.在图形的变换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
一个图形经过变换后,可以得出新的图形,但得到同样的新图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因此,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纸上试一试,然后全班来说一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活动中去,从中发现学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并给予鼓励与肯定,为学生互相学习与交流提供条件。
3.在欣赏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设计制作美丽的图案。
本单元的数学欣赏内容是任意一个简单的图形,当它围绕一点进行旋转,并把每次旋转后的图形沿轮廓画下来,那么就会形成一个美丽的图案。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欣赏了正方形旋转的过程,并进行了制作。本单元把这一内容进一步扩展,可以是任意的简单图形。在教学中,先请学生欣赏,然后,每个学生用硬纸剪一个任意的简单图形,接着进行变换制作。对学生制作的图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师就应肯定。对一些设计特别优秀的学生,也可以让他们当场再演示一遍,以带动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篇六
一、情景引入:
这是一只小朋友很喜欢玩的风车。
请两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一玩。(生操作)。
其他孩子请注意观察风车是怎样运动的?
谁来说说,在风车的运动中,你看出了什么?
(解决旋转、旋转中心、旋转方向)。
出示钟面。
在数学里,我把向这个方向旋转的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
逆时针方向。
手势,比划。
小结:在刚才的运动方式中,我们可以说,
风车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
或者风车绕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
会说了吗?
二、新授:
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有的是简单的图形通过平移、旋转得到的。
你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吗?(想知道吗?)。
那我们今天就进一步研究“图形的旋转”。(板书课题)。
那么我们选一副简单的图案,由易到难研究它是通过怎样的简单图形,怎样旋转而成的,请仔细观察。
课件展示。
为了便于研究,老师还专门做了一个这样模型把它粘贴在黑板上。
讨论:
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形状、大小都不变)。
师:从图形a到图形b是如何变换的?
是如何旋转的。(绕点o顺时针方向。)。
旋转了多少度?
你是怎样判断它旋转了90°的呢?
(有什么方法,想一想,互相说一说)。
结合图例,图中画出对应边,标出旋转角。测量。
这个度数叫做旋转度数。
小结出,图b可以看作图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
谁能完整地再说一遍。
强调三要素。
师:从图形b到图形c是如何变换的?
图形a到图形c呢?
同学们,我们可以说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得到图形c;还有其他的说法吗?(配合手势)。
逆时针方向。
看到这副图,你还能像这样说些什么吗?
师小结,只有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度数三者都确定了,旋转以后的位置才能确定。
三、巩固练习:
1.转一转。(动手操作)。
说一说这些三角形是以哪个点为中心旋转的。
四、欣赏,升华。
感受旋转的美,数学的美。
由什么简单图形旋转而成的?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会用正数、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数、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数、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体现正数、负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设计: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出示本课目标:
1、正数、负数怎么读、写?
2、怎样用正数、负数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正数、负数和0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数、负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景,初步感知正、负数。
1、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三组数据。
老师说几组数据,请你记在记录单上,注意你的记录一定要让别人看明白。(附:记录单如下)。
教师叙述:
第一组数据:一支球队在比赛中,上半场进了3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第二组数据:本学期,我们班转入2人,转走1人。
第三组数据:王阿姨做生意,一月份赚了4000元,二月份赔了2000元。
2、展示并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四种情况:(只写数字;数字前面写字;用符号;前面加正负号)。
师选择用文字表示的,用投影展示出来。
问:有没有与他不同的表示方法?学生会出示用符号表示的方法。
问:你为什么这样表示?
这两种记录方法否非常详细,你认为那种方法表示更好?为什么?当学生出现认为文字表示方法比较好的时候,我会这样引导:有的时候遇上不会写的字,或者出现错别字,采用这种文字表示,容易让别人错误的理解你的意思,所以,我们就采用不易理解错误的符号记录。
3、认识正负数。
你们知道像+3这样的数叫什么吗?(正数)。
观察正数,你发现了什么?(数字前面带了一个“+”)你会读吗?
生:读加三。
师导读:正三生齐读。
象“—2”这样的数是什么数?(负数)。
观察负数你发现了什么?(数字前面带了一个“-”)你会读吗?
生:负二生齐读。
我们以前在什么地方见过“+、-”?(在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里)在数字前面,“+”是正号“-”是负号。
4、读统计单里的后面两组数据。
5、抢读。-200、+3.8、-5.4、15、-7/8、-2/5、+5.4。
问:请读出下面的数,并告诉大家你读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并分类贴于黑板相应位置)。
生:十五。
你能总结出正数的读法吗?(读正数时,带“+”的,一定要读出“正”字;省略“+”的,这个“正”字也要省略不读。)。
师:负号“-”,可以省略吗?为什么?
观察这些正、负数,正、负数可以是什么数?
正负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三、联系生活,理解正、负数的运用。
1、到中国的热极------新疆的吐鲁番去走走。
我们刚认识了新朋友正负数,现在我们带着新朋友一起去美丽的新疆走走吧!(出示课件)。
(!)吐鲁番素有“火洲”之称。夏季平均气温在38℃左右,盆地中心的气温达到49℃以上,有记录的地表气温达82℃。是中国最热的地方,堪称中国的“热极”
(2)“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的是吐鲁番的日温差特别大。3月份日平均气温在零上13℃左右,日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
(3)四季温差也很大,夏季达到炎热的极致,但到冬季平均气温则降到零下10℃左右。
(4)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而新疆天池则位于海平面以上8870米。
师:(1)出示课本信息窗的第二条信息,这些信息中的温度数据你能用正负数表示吗?(学生可能回答: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
那温度怎么用正、负数表示呢?“0”是正数还是负数?“0”上面是什么数?0和正数比较,你发现了什么?“0”下面是什么数?0和负数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然后,在正数和负数的中间板书“0”)。
这里的“海平面”相当于温度计里的哪个刻度?
(3)出示数轴:观察正负数的位置。
总结:所有负数都比0小,正数都比0大。正数都比负数大。
2、正负数的其他运用。
我们用正负数表示温度的高低、地势高低,还有刚上课时说到的进球、丢球、赚钱、赔钱,其实正负数还可以表示生活中许多这样相反的现象。
(1)如果上车12位乘客用+12表示,那么下车8位乘客用()表示。
(3)王叔叔三月份收入2000元,支出800元,用正负数怎样表示?
(4)一个仓库,周一进货1000吨,周二出货360吨,用正负数怎样表示?
思考:每一题中的两个量都是什么关系?
说明: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自主练习1题和3题2、判断:
(1)海拔-155米表示比海平面低155米()。
(2)温度0℃就是没有温度。()。
(3)0大于所有的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4)如果向南走记为正,那么-10米表示向东走10米。()。
五、拓展知识。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所理解的正数、负数吗?
板书设计:
正数、负数的认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篇八
小结:像这样的运动现象我们把它叫做旋转。
师: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还有很多,你能举个例子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图形的旋转现象。(揭题)。
出示旋转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顶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篇九
生:间隔排列的规律。
师:我们能不能运用学过的规律帮助它们解决困难呢?
生:能。
师:我们一起去吧!
1、出示例题的上半部分及情境图(暂不出现问题)。
师:从情境图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生1:林**旁的树。
生2:做操的兔子。
生3:送花盆的猴子。
师:请阅读题目中的文字,了解题目的数学信息 。
师:怎样理解"从一端到另一端共栽了7棵树","相邻的两棵树相隔3米" ?
学生:7棵树分成了6段,每段3米。
学生:这里实质求6个3米是多少。
师:林**的两头都栽树,相邻两棵树相隔3米,也就是林**被树分成的每段的长度是3米。
2、出示第(1)个问题:林**长多少米?
生:会
3、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如发现不同的解法都让学生写在黑板上,并组织讨论。
(2)在两头都栽树的情况下,林**被树分成的段数与树的棵树有什么关系 ?
(3)这道题应该分成几步计算?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
4、出示第(2)个问题:兔子做操的队伍长多少米
学生独立解答,共同订正。
师:谁能说说每步求出的是什么?
生:5-1=4表示5个兔子分成了4个间隔。
生:4×2=8表示每两只兔子相隔2米,4个间隔共8米。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是根据什么想到的?
生:根据我们上节课学的间隔排列规律想到的。
5、做“试一试"
师:这道题中的林**指的是哪一条林**?
生:就是例题里的那条林**。
师:全长知道了吗?
生:全长是18米。
学生独立完成。
师:比较(1)(2)两题,在物体的排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
生:都是从一端到另一端,物体的间隔长度一定。
师: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段数比物体的个数少1。
生:每段长度与段数相乘得总长度。
师:(板书)
物体个数-1=段数 每段长度×段数=总长度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将运用间隔排列的物体数量间的关系,也就是我们上节课找到的规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1、做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一人做在小黑板上,全班共同订正。
师:走廊两端放花和不放花一样吗?
生:不一样
生:两端放花,花的盆数比分的段数多1。
生:两端不放花,花的盆数有可能和分的段数相等。
生:也有可能比分的段数少1。
2、做第2题。
(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指明板演,集中交流订正,说出每步算出的是什么。
师:植树方案包括哪些?
生:栽什么树。
生:怎样栽。
生:跑道两头栽不栽 ,草坪四个角上栽不栽 ,每隔几米栽一棵。
生:需要多少棵
(2)各小组讨论植树方案,填制下表。
植树方案
植树地点
植树品种
树苗棵数
(3)各小组展示植树方案,全班评议。
评议重点:
1)根据树的品种考虑相邻两棵树的距离是否合适。
2)根据设计的栽法,树苗棵树的计算是否正确。
生:我们运用了间隔排列规律解决了植树问题。
师:我们今天解决的植树问题,类似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很多,希望同学们做有心人,发现这样的问题,并努力解决它。
找规律(间隔排列)
物体个数-1=段数 每段长度×段数=总长度
两端放花,花的盆数比分的段数多1
两端不放花,花的盆数有可能和分的段数相等或比分的段数少1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篇十
(1)观察、交流;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从6:00到9:00与从9:00到12:00时针都旋转了90度。
(3)如果去掉台秤上的物品,指针又是怎样旋转的?转盘上的指针呢?
2、“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你是怎样画的?
共同小结:要确定旋转后长方形的位置,关键在于确定相交于a点的两条邻边的位置;要确定旋转后小旗图的位置,关键在于确定旗杆的位置。
3、“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
(1)观察每组中的两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2)你能旋转每组中的一个图形,使每组图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吗?
(3)你是怎样画的?最后一个图形只旋转一次能成吗?它一共旋转了多少度?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篇十一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篇十二
1、通过具体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简单的描述路线图。
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准备:幻灯片。
1、出示投影:
照样子,填一填。
1号检查点在东偏北45的方向上。
2号检查点在偏的方向上。
3号检查点在偏的方向上。
4号检查点在偏的方向上。
(1)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发言,补充。
(3)老师讲评。
2、(1)小芳看小敏在东偏南30的方向上,小敏看小芳在什么方向上?
(要求学生在观察点上画出方向,再观察。)。
(2)书本p81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根据上题的练习,单独完成。请学生说说结果。(同桌说说)。
3、找位置,说距离。
(1)学校在小芳家北偏东40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2)学校在小芳家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3)学校在小芳家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4)学校在小芳家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a.学生观察后回答有关的问题,先同桌说说,再请学生复述,其他补充。
b.老师小结。
4、完成81页练一练第2题。
5、课堂小结。
6、布置作业。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篇十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的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以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八的第6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常用的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以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1千克的物品,投影仪,重量单位表、时间单位表的投影片;将练习十八的第6题制成卡片。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学生回答出需要用重量单位来计量后,教师导入课题。
我们今天就来归纳一下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
板书课题:重量单位
2.复习重量单位。
以前我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
引导学生答出吨、千克(公斤)、克。
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物品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先感受其重量再说出大约有多重,以加深对1克和l千克的感知。
掂量物品,可让前后两排的四名学生为一组,相互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物品的重量。 掂量后,教师指名一些学生说说物品的重量。
然后问:你们以前称过体重吗?谁能说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7此时若发现有的学生用多少斤回答,应及时予以纠正,以强化学生要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指名两、三个学生回答后,可继续问:那么比千克重的单位有哪个呢?学生会答出吨。
你们看,我们教室里有1吨重的东西吗?由此向学生说明:1吨是比较大的重量单位,我们人体是无法直接感受其重量的,只能凭经验估量或用衡器测量。
不过,我想问问大家1吨等于多少千克?(1000千克。)
请大家想想,假若你们每人的体重平均是40千克,那么多少人的体重加起来才能达 到1吨呢?(25人。)
现在请大家将进率填写在教科书第86页上。
同时让一学生填写在投影片上。订正时,教师可多指名几个学生回答填写的结果,并用投影映出正确的进率表。
3.做一做。
做教科书第86页重量单位的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巡视,然后集体订正。可以指名一学生念自己的答案,由教师在投影片上写,全体同学判断正确与否。
l.导入课题。
下面我想问问大家,你刚才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大约用了多长时间?
(一分,两分。)注意分不要表述为分钟。
你用到了什么计量单位? (时间单位。)
那么,我们要想知道时间的长短,是不是要用到时间单位来计量呢?
板书课题:时间单位
2、教学日、年的来历和世纪。
同学们以前听爸爸妈妈讲过日和年的'来历吗?
在时间单位中,比年大的单位是世纪。通常是100年为一个世纪,比如,从公元1801年到1900年是十九世纪,20xx年到2100年是二十一世纪。
3.复习时间单位表。
1年有多少个月?(12个月。)
1个月有多少天?引导学生按月叙述,二月应分平年闰年叙述。
l天有多少小时?(24小时。)再次强调小时在作为单位名称时应按规定记作 时。
1小时等于多少分?(60分9)
1分等于多少秒?(60秒。)
让学生将进率填写在书上。
填写快的同学可继续完成教科书第87页做一做的两道题。
1.做练习十八的第6题。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卡片,让学生抢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做练习十八的第12题。
教师读题目要求,再说出各个年份,让学生分别说出是平年还是闰年。
3. 做练习十八的第14题。
教师读题后,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4.做练习十八的第13、19、11题。
先做第13题,让学生自己填写在教科书上。
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巡视。然后再集体订正,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做法。
练习十八的第7、8、10题。
第10题,要告诉学生本月的1号是星期几。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练习十八的第15*题和思考题。
第15*题,因为无论是平年还是闰年,,只是二月份的天数不一样,而其它月份的天数都是一样的。所以第二、三、四季度都不变,分别是91天、92天和92天,而第一季度平年为90天,闰年为9l天。
思考题的解法是:要盛出5千克水,关键是如何盛出1千克水、可以这样做:分3次把小水桶倒满,再倒进大水桶中,3小桶水是12千克,倒满大水桶后正好剩1千克水。然后把大水桶的水例掉,把l千克水倒入大水捅,再用小水桶盛满水倒进大水桶就得到5千克水。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篇十四
一、情境引入:
师生谈话引出生活中的乘法话题。
二、展示目标。
1.经历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的过程。
2.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三、自学与交流研讨。
1.出示例1。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
2.学生自己试着用竖式计算,指一人板演。算完后用计算器验算结果是否正确。
3.完成后说说是怎样算的。
同桌说说后,在全班说说。
4.用计算器验算结果是否正确。
四、质疑答疑。
五、专项练习。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68×19=292×46=109×37=。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1.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等活动中,经历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简便算法的过程。
2.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口算整百、整十数乘整十数。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知识迁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情境的创设:
教师谈话,引出旅游团就餐问题。
二、展示目标。
1.经历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简便算法的过程。
2.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口算整百、整十数乘整十数。
三、自学与交流研讨。
1.观察情景图说说了解到的信息。
2.分别计算选择两种自助餐各需要多少元钱。
3.学生试着笔算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
找不同选择的同学各一人板演,其余的写在本上。
交流计算的方法。
重点交流乘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
四、质疑答疑。
五、专项练习:试一试。
先估计积是几位数再口算。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七、综合练习。
采用书中的练习题。
第三课时。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的过程。
(2)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乘法估算,会解答有关乘法估算的实际问题。
(3)估算、计算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培养估算的习惯,培养数感。
设计意图教学是一门需要不断更新和反思的艺术,只有牢牢搭住时代发展的脉搏,与时具进,才能教给孩子更多的东西,这朵艺术之花才会永不凋谢。
一、情境的创设:
谈话引入(也可用其他形式引入)。
二、展示目标。
1.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的过程。
2.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乘法估算,会解答有关乘法估算的实际问题。
三、自学与交流研讨。
1.让学生看图并说出图中的信息,再提出问题:估算这列火车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2.展示:说说这列火车大约有多少个座位,你是怎样估算的。先小组内交流,再班级交流。
四、质疑答疑。
五、专项练习。
试一试。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综合训练。
采用书中练一练的习题。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篇十五
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纸片。
一、创设情境。
1、欢欢和笑笑给同学们发来请贴,邀请大家到数学王国做客.但路上有两道关卡,只有顺利通过才能得到通行证.
第一关:准确地认出他们,并说出他们的特征.(课件出示锐角、直角和钝角)。
第二关:给他们取个形象又合适的名字.(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同学们顺利过关,来到了数学王国.它们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来迎接我们。(课件出示各种三角形)。
1、哟,它们长得很相似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
2、有这么多共同点,老师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别的,你们发现了吗?
3、看着这些长得相似,但实际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书:三角形分类。
4、学生自由讨论,给三角形分类.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5、学生展示分类结果:。
从边分:等腰三角形和没有相等的边的三角形。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从你们的学具中找出等腰三角形,你怎么知道它是等腰三角形的?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没有三条边都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找出等边三角形并证明.
三、实践应用。
1、画三角形。选择你最喜欢的三角形画下来,并向同学们介绍你的三角形.
2、猜三角形:。
出示一个直角。
出示一个钝角。
出示一个锐角(能不能正确猜出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3、填一填。
4、找一找:在孔雀图中找出你喜欢的三角形说一说。
四、总结,拓展。
在这节课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研究些什么?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篇十六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栽了蒜苗,还记录了它在15天内生长情况的数据,昨天,大家把自己栽种蒜苗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制成条形统计图,举在手里,展示一下。
展示一学生的条形统计图
生汇报图中数据
2.提出问题,学生探究作图
师:如果我们还想了解它从第3天到第15天整个的生长变化的情况,该怎么画呢?老师这有几种统计图,请你仔细观察,看哪一种更合适。(师出示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生任选其一。
能不能在你作的条形统计图上作一些修改或补充,把它变成这种统计图呢?
学生在小组内先讨论,再在图上试一试。
学生作图后展示,汇报作了哪些修改,表示什么意思?
3.生成新知,揭示课题
提醒同学们:变成真正的折线统计图还要把原有的条形统计图擦掉
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
1. 读点
师:图中的点表示什么呢?
生说点的意义,(课件显示并标数量)
2.读趋势,
师:同学们都读出了点所表示的数量(板书数量),由点连成的线呢?
生说表示蒜苗从矮长到高的生长趋势。
读局部趋势,从第几天到第几天长得快,从第几天到第几天长得慢(板书趋势)
3.估计
根据这一趋势请你估计蒜苗第1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
4.预测
预测第2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并说说你的想法。
师:我们会读折线统计图了,那你会画折线统计图吗?怎么画呢?
出示笑笑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你能将它制成折线统计图么?
学生独立绘制笑笑的蒜苗生长情况折线图
汇报评价
说说图中的信息
对比自己与笑笑的蒜苗生长趋势,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1.出示 北京地区20xx年5月新增病人的统计图
(1)从上图中你能说说非典新增病人的变化趋势吗?
(2)你能与同学说说产生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吗?
2.出示小玲家室内气温的变化统计图
(1)小玲每隔( )时测量一次气温
(2)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如何变化的?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3、出示百货大楼一年销售冰箱的总数量统计图
根据趋势,作出决策
师:如果你是销售经理,根据今年销售趋势,明年你有什么打算?大约进多少?为什么?
下课后收集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下节课交流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篇十七
教科书第6-7页例3、例4,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6、9、11、12题。
1、使学生在己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3、结合显示素材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1、重点:教学写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并以万以内数的写法为基础,把个级写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写亿以内的数。
师:含有亿以内数相关信息的音像材料,数位顺序表。
生:收集现实生活中亿以内数的信息数条,计数器或算盘。
一、出示信息,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
1、播放新闻。
荆州长江大桥总长四千三百九十八米。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北京路二小现有学生一千九百五十三人,校园面积为九千五百平方米。
2、师:你在刚才的画面中了解到了哪些数据?你能把这些数据写出来吗?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万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哪一位是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二、利用信息,学习有亿以内数的写法
1、继续播放新闻:
据统计,20xx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动,三千零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2、提问:在刚才的新闻中你注意到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数都很大,它们都占有两个数级……。学生的回答只要有道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师:你能试着写出这些数吗?先独立写一写,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倾听小组意见,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
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意见: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写,如果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2)一级一级地写,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教师鼓励同学提出质疑或进行补充。
3、即时练习:让学生试写第6页“做一做”的四个数。
师:这些数的位数很多,写的时候可能会出错,谁有好的检查方法介绍给大家呢?学生可能提出两种方法:
(1)写完后可以把写出的数再写一遍,看是否与要求写的数一致。
(2)根据最高位的判断这个数是几位数,然后进行核对。
教师肯定学生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写完后注意检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9页第6题,先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然后再写下来。
2、数学游戏:
由新闻发布官发布自己在课前收集的信息,各位小记者负责将信息中的数据记录下来,最后统一核对,考察小记者工作是否合格。
如:三年内中国数字电视用户将达到三千万。
四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发言后,教师板书课题。
五、课堂独立作业
课本第10—11页7、9、12题。
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进行指导和帮助。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篇十八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问题情境自主掌握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
1、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1课时。
1、分别出示45页六种交通工具时速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的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
2、根据图里的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让学生独立口算。16×3=。
(师巡视,注意统计不同口算方法的种类)。
4、汇报交流。
1、出示题目: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60×3=,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
2、引导学生对比16×3=和160×3=,让学生从16和160的关系中,总结出几百几十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方法。
3、将第1题增加1个条件“30小时行多少千米?”
16×30=。
4、让学生在与“16×3”的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
1、练习六第1题。
让每位学生独立口算,将得数写在该题(树叶)的旁边,然后让部分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及时反馈学生口算情况。
2、练习六第2题。
可向学生展示两种花卉的部分品种,引发学生的生活美感。
3、练习六第3题。(开放题)。
在反馈时,引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
还可利用本题资源,扩大解题视野。
教学反思: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篇十九
1、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连减时不同算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寒假期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出示情境图。(多媒体演示)
《自助旅游》这本书共234页
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问:还剩多少页没看。
师:这个问题同学们会解决吗?那就试试吧。
2、小组交流汇报。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第一种解法:234—66—34(从总页数中减去昨天看的,再减去今天看的。)
第二种解法:234—(66+34)(先算出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从总页数中减掉。)
第三种解法:234—34—66(先从总页数中减去今天看的,再减去昨天看的。)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就请你从这三个算式中任选一个计算一下吧。
3、交流。
你是用哪种方法计算的?
4、小精灵(动画人物)总结。
通过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掉;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可以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连减的计算。(板书课题:简便运算)
5、现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你认为怎样计算简便?
(学生思考回答)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谁的方法简便。
621—82—18560—178—22756—189—156
3、提出可以用连减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四、小精灵总结全课
同学们在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连减计算的不同方法,并且都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巧妙的运用到生活中。希望你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发现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篇二十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2、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抽象概括(即符号化)的过程。
一、儿歌导入。
【课件出示】。
1只青蛙1张嘴。
2只青蛙2张嘴。
3只青蛙3张嘴。
4只青蛙4张嘴。
…………。
师:相信大家还能说下去。但老师现在想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列数有什么特点?
生1:前面是1,后面也是1;前面是2,后面也是2,……。
生2: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一样的。
师:前面的数表示什么?(青蛙的只数)。
后面的数表示什么?(有多少嘴)。
生:青蛙的只数等于嘴的数量。
师:那n只青蛙有多少张嘴?
【课件出示】n只青蛙n张嘴。
生:因为嘴的张数和青蛙的只数是相等的。
师:在这里,n可以表示很多数,可以是1,2,3,也可以是100,1000,等等。看来用字母表示数真的很方便。这里我们很容易就看出青蛙的数量和嘴的数量是相等的。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用字母表示数】。
二、拓展探究。
情境一:摆小棒。
师:摆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3根)可以这样列式:13。
如果你想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怎样列式?如果这样摆3个呢?4个呢?
生:摆2个三角形用小棒根数为23。
摆3个三角形用小棒根数为33。
摆4个三角形用小棒根数为43。
【板书】三角形的个数小棒根数。
113。
223。
333…………。
师:仔细观察,再思考,若摆a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呢?【板书:a】。
生1:三角形的个数3就是小棒的根数。
生2:摆a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为a3【板书:a3】。
师:在这里,字母a可以表示那些数?
生:a可以是1,2,3,……,100……,1000,……。
师:这些数我们叫做自然数,刚才的13,23,33,……,这么多的算式,只用a3就把刚才的式子的式子表示清楚了,看来字母用字母表示数真的变简单了,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
师:观察,能简便的是哪种运算符号?
生:乘号。
情境二:妈妈的年龄。
(1)师:上个星期日就是母亲节,我们的朋友淘气出了一个与妈妈有关的问题给大家。
课件出示:
淘气说:妈妈比我大26岁。那么当我1岁时,妈妈几岁?2岁时,妈妈几岁?3岁时?
【板书】。
师:观察妈妈和淘气的年龄,什么在变,什么不变?生:1,2,3,淘气的年龄在变,妈妈的年龄中+26没有变。
师:为什么1,2,3会变化,而+26不变呢?
生:说明淘气在长大,年龄变化了。妈妈比淘气大26岁是不会变的。
师:x+26中还可以看出妈妈与淘气的年龄差是——生:26。
师:x+26不仅可以表示妈妈的年龄,还可以看出妈妈与淘气的年龄差是26。
淘气:你觉得x会是哪些数?
生可能会随便说一个数字,教师随机应变。
小结:取值要符合生活实际。
(2)小组合作。
师:淘气比妈妈小26岁,当妈妈27岁时,淘气的年龄?28岁时?29岁时?请你根据之前的列表方法,用自己喜欢的字母来表示淘气的年龄。
鼓励学生先思考,再参照黑板上的表格进行列表解答淘气的年龄。
师:在这里y可能是哪些数?师:字母变了,字母的式子变了。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却没有变化。年龄差还是26岁。数学就是研究千变万化中不变的规律。
三、回顾总结。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也明白用字母表示数会给我们带来方便,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但可以表示某一数量,还能从中看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我们来试一试用字母表示数。
【试一试】。
1、面式子能简写的用简便方法表示。
x—51bxy9+3c44。
2、1只手有5个手指;
2只手有10个手指;
n只手有个手指。
3、我们每76年才见到一次哈雷彗星,在公元s年出现后,下一次出现将是公元年。当s=1986时,再一次出现将是公元年。
4、如果用c表示正方形的周长,a表示边长,那么正方形周长公式可以写作:
四、再次感受字母“简”
1、用字母表示学过的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2、用字母表示你学过的运算律。
五、巩固练习。
师:完成作业纸(即书本练一练第1、2题)。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教案篇二十一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第二单元《画角》。
教材分析:本教材是在学习了量角器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使学生认识到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而且还能帮助我们画角。
本班情况及学生特点分析:本班有学生19名,其中男生有12名,女生有7名,班上学习风气比较正,大多数学生能自觉学习,只有两名学生因年龄小有些吃力,学生合作意识比较强。
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教学重点: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难点:在使用量角器画角时,内外圈不分。
设计思路:
通过回忆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激励学生,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还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画角,你们愿意试试吗?自然地过渡到今天的知识点。之后给学生宽松的环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有用的技能和方法。同时边画边说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学生任意画角,并量出自己所画角的度数。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展示量角中读错的度数,巩固量角方法,引起学生注意
1、师:刚才画的角度数不一,小组能不能想办法让组内每个同学所画角的度数都相等?
师巡视,发现:有的小组同学没有按要讲求去做,仍“各自为政”,自画自角。
2、教师再次强调要求:
大多组:由小组同学发现直接用三角板画比较快,统一采用此方法
3、画角方法
(1)以50度为例:
生1:错误画法
生2:展示正确画法!
纠正画角中的问题:
a.点顶点。
b.画其中一条边。
c.确定另一条边另一条边如何确定?自学书本:p58页
(2)展示借助三角板画角的方法
4、小组再次画同样的角
要求:不画直角、平角、周角这类特殊角
5、巩固练习:
(1)画出下列度数的角:
40度140度
(2)在点和射线上分别画出70度、120度角:
1、画60度角(你想怎么画?)
(一般会出现有的用三角板画,有的同学用量角器画。)
说一说,哪种更方便。
2、画75度角
(你想怎么画?)
(一般会出现有的用三角板画,有的同学用量角器画。)
说一说,哪种更方便。
画150度角
3、画15度角
在发现用两个三角板拼不出来后,学生们都用量角器画角,只有一个学生采用展示量角器画15度角的方法。
展示用三角板“减角”的方法画。
4、画100度角
看到100度角很多学生采用三角板拼的方法,短暂时间后放弃三角板用量角器画。
师:三角板只能拼(减)特殊角,很多角需要用量角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