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术邀请函称呼 学术邀请函背景图(3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术邀请函称呼 学术邀请函背景图篇一
您好!
***研讨会定于20xx年*月**日—**日在****召开,诚挚邀请您参会。会议的有关事宜如下:
**
1.**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2.**建设与**的完善
3.**的经验总结
4.**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与途径
5.**定位
6.**等**问题
7.当前**的热点问题
8.***相关**问题
本届**研讨会,接收与上述专题相关的`、未公开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报告。
1. 投稿内容与格式
论文格式包括标题、作者基本信息、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几个部分。摘要字数在200-300字之间,且关键词最多不能超过4个。论文正文总字数应不少于5000字,中文使用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排版;含页眉和脚注在内,页边距设为2.5厘米。
提交的文章中凡采用他人原文或观点,务必加注说明。在引文后加括号注明作者、出版年份及页码,或者直接将引用以脚注方式标识清楚。详细文献出处作为参考文献列于文后,以作者、出版年份、书(或文章)名、出版单位(或期刊名)、出版地点排序。文献按作者姓氏的第一个字母依a-z顺序分中、英文两部分排列,中文文献在前,英文文献在后。引文中的英文部分,专著名用斜体,论文题目写入“ ”号内。作者自己的说明放在当页脚注。
2. 投稿电子邮箱
email:***@***(请在邮件主题标明:***研讨会)
3. 论文收录
研讨会筹备委员会将会收录您的投稿,并将制作论文集, 如有ppt文件,请一并发送至投稿电子邮箱并注明:***研讨会ppt。
4. 投稿截止日期
本次会议投稿截止日期为20xx年*月*日。
会议时间:20xx年*月**日报到,**月**日会议,**日考察。
住宿地点:**大酒店(****路**出口*行**米路*)
会议地点:*****
学术邀请函称呼 学术邀请函背景图篇二
各位委员、各位代表:
经多方协商,并报江苏省图书馆学会秘书处备案,“文学阅读与鉴赏暨江苏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研讨会由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习称“中国阅读学研究会”)、江苏省图书馆学会阅读与用户工作委员会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三家联合主办。
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是专门从事中外阅读基础理论研究交流及其教学实践,以及国民阅读促进和指导活动的阅读学专业学术团体。旨在提高公众阅读水平、倡导终身阅读习惯,进行阅读指导、推动阅读问题研究的,由各有关阅读团体和个人组成的全国性阅读学专业组织,邀请函《会议邀请函经典模板》。现有20多个省市的注册会员1000多名。
江苏省图书馆学会阅读与用户工作委员会是我省去年首次成立的,旨在研究、协调和指导江苏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专业组织,由我省公共、院校图书馆领导和高校有关专家、学者组成,本次会议将颁发聘书并兼有组织成立和首次业务工作研讨会性质,将共同商讨规划本届专门委员会的工作。
经研究协商,会务由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支持承办。
报到时间、地点
苏州市相城区“在水一方大酒店”(xx月xx1日午前报到)
(地址:相城区阳澄湖东路,“在水一方”客服中心电话:0512-xxxx18xx888)
会务联系人
韩静娴 电话:0512-xx9xx95xxxx2 1xx9155791xx7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图书馆
学术邀请函称呼 学术邀请函背景图篇三
尊敬的先生/女士:
党的报告发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号召。上海外国语大学决定组建全球文明史研究所,在相关方向开展学术研究与理论探索,努力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为本所成立之后的首次大型学术活动,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现诚邀我国世界史学界同仁于20xx年3月23日—26日莅临我校,共同以“中国对世界的认识:追问人类共同命运”为主题做出学术的回顾、反思和展望。会议的论题包括但不限于:
1、19世纪以来中国对世界的认识
2、中国传统史学理念与世界史研究
3、史学研究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新时代的全球文明史中国话语建设
会议定于20xx年月3月23日(周五)报到,3月24日(周六)-3月25日(周日)全天进行学术研讨,3月26日离会。请与会学者务必在3月15日之前以电子邮件方式提交论文纲要以编印会议资料、排定会议日程。
会议报到地点为上海市松江区文翔路1550号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内国际教育中心大厅,会议地点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国际教育中心会议室及上外25号小别墅二楼多功能厅。
本次会议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提供食宿,并依据财务制度实报实销与会学者国内城市间往返的差旅费(不含市内交通费)。
感谢您的支持,期待您的光临!
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