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一年级教案范文(16篇)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资源。教案的编写需要与其他教学资源结合,提高教学效果。通过阅读教案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优秀教师的教学思路和策略,以及课堂教学的具体安排。
认识图形一年级教案篇一
活动1、投影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实物,把你认为形状相同的一类放在一起。
学生观察后独立完成分类,教师巡视。
(有的学生会漏掉其中的某些物体,有的学生会一个物体重复分类,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其它学生说说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经过讨论总结出可以分一个做一个标记。)。
活动2、针对分类的结果进行讨论。
问题1:这些图形一共分成了几类?
生:四类。
问题2:针对第一类(正方体)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
(这时有的学生会说它们都是方方的,有的学生会说到正方体的一些特征如六个面大小一样,而且都是平平的,有的会说到名称)。
小结:经过我们刚才的讨论可以得出虽然这些物体的颜色、材质、用途不同,但从形状方面来观察都是相同的,就是刚才同学们说到的那些特点。
问题3:你能在学具中找出和第一类形状相同的物体吗?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待学生找出后投影出示正方体模型。
(大部分学生可以说出正方体,但也有的学生会说正方形,这时可以强调回顾一下课前讲到的体和形的区别,避免以后犯类似的错误。)。
活动3: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学生举例,教师点评。
(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到生活中有些正方体棱角不分明,这时可以简单的说它们是生活中美化了的正方体。)。
这个环节中教师出示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有的学生就误认为是正方体,此时可以先请其他学生说一说,之后再进行下面的讨论。
师:你为什么说它不是正方体?
生:因为它的六个面不是都一样大的。
师: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你的想法呢?
这时学生的方法很多,有的说可以用绳子比一比他们的边(正方体的棱长),有的说直接用尺子量一量,有的说可以把正方体放在纸上,把它的每个面画下来比一比大小等等。
教师肯定这些同学的想法,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验证。
小结:如果用眼睛一下不能辨认出来的时候,这时我们就要根据图形的特征来选择合适的。
工具和方法动手去验证它。
认识图形一年级教案篇二
1、多媒体动画:故事内容为机器人(带音乐)叮当来到了小朋友们的中间,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跟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人都说说。
2、各种物品的演示。
3、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
4、生活中的物品形状、举实例。
(1)冰箱、洗衣机、彩电、柜子。
(2)鞋盒、肥皂盒、酸奶盒、易拉罐、笔筒、乒乓球、皮球。
认识图形一年级教案篇三
1、让学生经历观察、分类、建模的过程,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2、能够辨认和区别立体图形,初步感知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可以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一些物体的形状。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本节主要内容是在物体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种立体图形,感知它们的特征。
针对刚上一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得他们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了解但不能够用语言准确的表述出来,对"特点"一词比较陌生。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师生共同总结提升。
(这时学生的答案很多,大部分学生认同“一个胖的,一个扁的",此时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师再次出示学具中的一些图形,让学生区别哪些是“胖的、扁的”
小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这些“胖”的物体,他们都属于立体图形,那么那些“扁的图形我们把他们统称为平面图形,在以后会学习到。
活动:打开自己的学具盒,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立体图形都拿出来。
同桌相互检查,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1、投影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实物,把你认为形状相同的一类放在一起。
学生观察后独立完成分类,教师巡视。
(有的学生会漏掉其中的某些物体,有的学生会一个物体重复分类,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其它学生说说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经过讨论总结出可以分一个做一个标记。)。
活动2、针对分类的结果进行讨论。
问题1:这些图形一共分成了几类?
生:四类。
问题2:针对第一类(正方体)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
(这时有的学生会说它们都是方方的,有的学生会说到正方体的一些特征如六个面大小一样,而且都是平平的,有的会说到名称)。
小结:经过我们刚才的讨论可以得出虽然这些物体的颜色、材质、用途不同,但从形状方面来观察都是相同的,就是刚才同学们说到的那些特点。
问题3:你能在学具中找出和第一类形状相同的物体吗?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待学生找出后投影出示正方体模型。
(大部分学生可以说出正方体,但也有的学生会说正方形,这时可以强调回顾一下课前讲到的体和形的区别,避免以后犯类似的错误。)。
活动3: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学生举例,教师点评。
(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到生活中有些正方体棱角不分明,这时可以简单的说它们是生活中美化了的正方体。)。
这个环节中教师出示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有的学生就误认为是正方体,此时可以先请其他学生说一说,之后再进行下面的讨论。
师:你为什么说它不是正方体?
生:因为它的六个面不是都一样大的。
师: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你的想法呢?
这时学生的方法很多,有的说可以用绳子比一比他们的边(正方体的棱长),有的说直接用尺子量一量,有的说可以把正方体放在纸上,把它的每个面画下来比一比大小等等。
教师肯定这些同学的想法,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验证。
小结:如果用眼睛一下不能辨认出来的时候,这时我们就要根据图形的特征来选择合适的。
工具和方法动手去验证它。
同认识正方体活动一样,针对第二类(长方体)的分类情况进行讨论。
问题1: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或者说它们有一些什么样的共同特征呢?
(每个面都是平平的,都有6个面,对着的两个面一样大等。)。
问题2:你能在学具中找出和这一类形状相同的物体吗?(明确长方体模型后投影出示)。
问题3:那么这一类物体又该叫什么名字呢?(长方体)。
问题4:和我们刚才学习的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点评,小结:正方体的六个面都一样大,而长方体不是,或者说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而长方体不是。)。
问题5: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针对第三类(圆柱)的分类情况进行讨论。
问题1:它们又有一些什么样的共同特征呢?
学生讨论后小结:有的面是平的(平面),有的面是弯的(曲面),上下两个面都是圆而且一样大,出示圆柱模型图及名称。
活动:从学具中找出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用手摸一摸,感受平面和曲面的不同。
问题2: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
最后一类球学生能够很快说出它的名称、特点(曲面、易滚动等)及生活中是球体的物体。(有部分学生会认为是圆,这里只需结合实物如篮球或学具盒里的球体与黑板上的圆形做对比,再次强调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即可。)。
1、课后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通过滚动圆柱、推长方体、转球、摸球等活动进一步感受平面与曲面的区别,初步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
2、投影出示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完成下题,
正方体()个,长方体()个,圆柱()个,球()个。
(巩固对各种立体图形的认识,学会分类的方法)。
(通过想象月饼盒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感受面在体上的关系,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各种立体图形的认识。)。
认识图形(立体图形)。
正方体长方体。
圆柱。
认识图形一年级教案篇四
儿童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运动的,这有利于增进他们对所处环境的认识,为将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关于形状,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的感知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需要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我的学生大多是五六岁,年龄偏小,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还非常弱,加上班上人数多(56人),分组活动不容易组织。另外,据我课前调查,学前班虽然也认识过这些图形,但很多孩子将“长方体”说成“长方形”,将“正方体”说成“正方形”,也有将“圆柱”说成“长方形”的,将“球”说成“圆”的更多,所以教学目标不能定得太高。
认识图形一年级教案篇五
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包括: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因为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认识立体图形排在平面图形之前。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
认识图形一年级教案篇六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学生应采用这样的学法:一、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仔细观察,更要多动手操作;二、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三、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教”是服务于“学”的,与这些学法对应,教师该做的是:一、准备大量的实物和模型,为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提供材料;二、营造好学习氛围,组织好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探究;三、适当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认识图形一年级教案篇七
·学习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32、33页。
·组织形式:小组合作讨论。
·学习流程:创设情景—讨论探究—巩固拓展—实际应用。
·评价方法:目标评价、师生互评、小组讨论评议。
·教学重点:认识所学几何图形,并说它们的名称。
·教学难点:从生活中找出各种形状的物品说名称。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及放置这些用品的用具,遮盖这些用品的用具(布或纸)。
(2)学生每人准备一盒橡皮泥、积木一盒。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目标:从儿童喜爱的机器人叮当如上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与课本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
过程:电脑出示动画(见学习资源)。
针对学生提出的生活中的物品形状,说说是怎样分类的?
2、探究释疑:
目标:让学生自主探究分类的方法。
过程:
(1)教师用电脑出示讨论题:
a、说说你是怎样分类的?
b、把你分的“形状相同的”每一类物品告诉大家,你觉得它们分别长的是什么样子?
c、你是怎样感觉到的?
(2)让学生按以上步骤在小组中讨论,教师巡视。
(3)交流:
探索的途径:指几生上台演示他们是怎样感知的,电脑再显其过程(学习资源)。
(4)讨论与小结:
a、说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b、电脑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几何图形、名称。
3、巩固与拓展:
目标:利用电脑展示各种动态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认识所学几何图形,并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创造情感和浓厚的兴趣。
过程:
(1)课本中的题改编:看图形,说名称。
(2)数数制造叮当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数,也可以自由组合数。
(3)搭学具:
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并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拿出自己的积木,分工合作完成。
汇报:城堡、动物园、飞机、世贸大楼、航空的母舰……。
(4)转化:
认识图形一年级教案篇八
2、我们来看一看、摸一摸、来感受一下这些不同的形状有什么特征。
(1)找一找学具中有没有和这些形状一样的,一起找一找有什么特点:
方法:
1、看一看每个面什么样子;。
2、摸一摸面有什么感觉,平的还是鼓鼓的;。
3、轻轻的推一推、滚一滚,那些能推动,那些能滚动,滚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长方体,每个面什么样的(长长方方的,每个面平平的)。
正方体,每个面什么样的(正正方方的,每个面平平的)。
圆柱,面什么样的(两个面是平平的,一个面是鼓鼓的,可以滚动)。
球,什么样子,(圆乎乎的,可以滚动)。
3、玩游戏,小组比赛。
教师说名称,学生分三组,每组一次拍一个代表来比赛,教师先说名称,学生在实物袋子中,找出相应的形状的物体展示,然后教师说特点,让学生拿出来相应形状展示,分小组评比,对的画五角星展示评比结果。(小黑板粘贴展示评比结果)。
4、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演示各种图形实物和相应的画出来的图形。
5、小组拼一拼摆一摆,
问题一: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能摆成什么形状?
问题二:4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能摆成什么形状?
问题三:书上35页做一做。
6、课堂练习:书上37页1、2题。
7、作业,下课和同学们找一找教师中哪些是我们今天学到的形状。
回家和父母说一说,找一找家中那些是我们今天学到的形状。
认识图形一年级教案篇九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认识图形一年级教案篇十
(这时学生的答案很多,大部分学生认同“一个胖的,一个扁的",此时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师再次出示学具中的一些图形,让学生区别哪些是“胖的、扁的”
小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这些“胖”的物体,他们都属于立体图形,那么那些“扁的图形我们把他们统称为平面图形,在以后会学习到。
活动:打开自己的学具盒,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立体图形都拿出来。
同桌相互检查,教师巡视指导。
认识图形一年级教案篇十一
2、用尺子碰碰你的手,说说什么感觉,为什么会觉得疼呢?尖尖的叫角,念三遍。
3、下面数学王国的小朋友们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大家帮他们解决,你们愿意吗?
a、长方形有()条边,()条长边,()条短边,两条长边,两条短边,()个角,角都是()的。
b、正方形有()条边,()个角,四条边都(),角都是()的。
c、三角形有()条边,()个角。
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个,哪个组说得最多就奖给他们组一个智慧人。
4、生汇报师填空。
对于正方形,让学生摆火柴棒,用四根小棒摆出1个正方形,再把这四根小棒折下来比一比它们四条边谁长,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
6、玩游戏找朋友(出示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角是直的并板书。
7、听听数学宝贝的自我介绍,好吗?(放录音)。
8、闭眼摸图形。
9、你们帮数学王国的朋友解决了问题,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那考考你们是不是认真观察的孩子,请说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10、这节课,数学王国的朋友看到大家学得这么好,送来了一份礼物,想看吗?这是什么?(蜻蜓)对了,它是由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拼出来的,谁能说出来,谁说得多,我就给它奖励,注意还要说出有几个图形。
11、那你们回送一个礼物,好吗?看谁用得最多,摆得最像,最漂亮。
认识图形一年级教案篇十二
学生讨论后小结:有的面是平的(平面),有的面是弯的(曲面),上下两个面都是圆而且一样大,出示圆柱模型图及名称。
活动:从学具中找出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用手摸一摸,感受平面和曲面的不同。
问题2: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
认识图形一年级教案篇十三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揭示概念。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投影出示“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图,抽象出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应的实物。
2、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应的实物。
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让学生闭上眼睛按教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摸教师给出的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
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圆柱、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做一做”l。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搭一搭。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比较稳固。
2.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看谁摸得准(做一做2)。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
3)数图形。(练习五2)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
五、小结。
认识图形一年级教案篇十四
1、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思考和探究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活动一:玩中认图形(教师在桌子上摆几个学生常见的物品,有印泥盒、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三棱柱。)。
师:你们喜欢玩魔术吗?(教师给大家表演:先放一张白纸在讲桌上,挡住学生的视线,隔一会儿再让学生看白纸,咦,白纸上怎么有一个圆?学生很奇怪。)。
师: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变出圆的吗?(由于所用的物品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他们很快明白了魔术的奥妙,纷纷举起小手:我知道,我知道!)。
师:老师是拿圆柱体往印泥上一按,再在白纸上印一下,白纸上就有圆啦!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个给大家看一看?(教室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学生纷纷拿起事先准备好的学具,印出不同的图形。
生1:老师,我用长方体印了一个长方形生2:我印了一个正方形,是用正方体印的`生3:我用三棱柱印了两个三角形。
(就这样,在玩中,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在动手玩中,具体感受到了面在体上这一数学思想。)。
(二)活动二:分中找图形。
师:我们的淘气遇到了一点麻烦,你们能帮帮他吗?(听说要去帮助别人,学生马上聚精会神地听我说。于是,我出示了各种形状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让他们进行分类。)。
师:请你们看一看,比一比,你们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
生1:长长的是长方形,放在一起;方方的是正方形,放在一起。
生2:有三个角的都是三角形,所以要放在一起。生3:三角形有三条边,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
(学生的回答十分精彩,把这几种图形的特征分析得很透彻。)。
(三)活动三:动中摆图形。
师:你们能用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吗?(很快地,一双双小手摆出了各种图形。)。
师:有一个图形你们谁也没摆,是什么?生:圆。
师:为什么?生1:因为圆的边是弯曲的,小棒是直的,我们没办法摆出来。
生2:老师,我摆正方形用的小棒一样长。生3:老师,我摆长方形时,有两边用的小棒一样长,另外两边用的小棒也一样长。
生4:老师,我用一样长的三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生4:老师,我摆三角形时用的小棒不一样长。(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各种图形的本质特征,很了不起。)。
(四)活动四:忆中说图形。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你还见过这样的图形吗?
生1:教室的门是长方形。生2:应该说教室门的表面是长方形的。
生3:我们到酒店吃饭时,很多桌子的面是圆的。生4:魔方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大家众说纷纭,气氛非常活跃。直到下课铃声响起,也不愿离开。)。
〖教学反思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设计各种形式的活动。第一个活动:认图形,对平面图形有一个基本了解;第二个活动:找图形,比较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第三个活动:摆图形,挖掘平面图形之间的本质区别;第四个活动:说图形,进一步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动中悟,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探究能力。
《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地指出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点在本节课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四个活动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体验,增强理性认识。其次,教师也注意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如,用小棒摆图形这一活动中,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圆与其他图形的本质区别,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探究能力,全面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认识图形一年级教案篇十五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书上98页练习二十的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名称
能力:能够辨认这些图形
教学重难点:能够辨认这些图形
突破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2、初步认识正方形
3、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4、辨认正方形、长方形
5、联系实际加深认识书上98页做一做第2题
二、小结
三、练习
1、做练习二十一的第一题
2、动手涂色让学生看练习二十一第3题
四、有余力的学生选做书上98页思考题
板书设计: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书上99页练习二十一的4、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知道三角形、圆的形状和名称
能力:通过实际活动使学生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能够辨认出三角形和圆
教学重难点:学生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能够辨认出三角形和圆
突破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听算20道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题
2、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名称和边的特点
二、新授
1、初步认识三角形、圆
(1)初步认识三角形
(2)初步认识圆
2、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三角形圆的认识
(1)做书上99页做一做第1题
(2)做书上99页做一做第2题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做书上99页做一做第3题
三、达标测评
1、练习二十一的第4题
2、动手涂色,练习二十第5题
四、板书设计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认识图形一年级教案篇十六
最后一类球学生能够很快说出它的名称、特点(曲面、易滚动等)及生活中是球体的物体。(有部分学生会认为是圆,这里只需结合实物如篮球或学具盒里的球体与黑板上的圆形做对比,再次强调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