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木头教案(优质13篇)
教案的编写要细致入微,合理安排时间,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案要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锯木头教案篇一
1、一起叫口令:“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不许走路不许笑!”
2、口令完毕立即保持静止状态,无论本来是什么姿势,都必须保持不动。
3、如果有一人先忍不住说话,或者笑,或者行动,则这个人是游戏的失败者。
4、然后再开始下一轮木头人游戏。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在进行游戏时,能熟悉游戏的基本玩法。
二、创新玩法。
玩法:一人趴在黑板上,当趴着的人说一二三木头人是,其他小朋友就不能动,动的则换人,当另一个人碰到趴着的人时,便去追赶其他幼儿。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做出反应控制。
评价重点:能否第一反应做出身体控制。
三、新玩法:听到不许动时,马上摆出不同造型,教师拍照并奖励那些自主创编的小朋友。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评价重点:能否第一反应做出创编动作。
四、游戏升级:听着音乐进行游戏,并模仿小动物走路。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听音乐节奏并进行创编动作。
评价重点:能否幼儿听音乐节奏并进行创编动作。
锯木头教案篇二
1.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2.在许多人面前能大胆的表现自己。
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幼儿熟悉儿歌。
开始部分:幼儿分两组,站成圆形,做身体的热身基本部分:
幼儿请一个"领导人"站在中间,游戏开始,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走动,念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静止不动,看谁能控制自己.
结束部分:
为了提高幼儿兴趣,站在中间的小朋友可以说完最后一个字时做一个动作,如"平衡"、"小猫"、"小猴"等。其余幼儿学样并静止,学错动作就是输了,幼儿也可以自由发挥做各种动作。
整个活动流程下来,其实还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和反思的地方。有的幼儿在玩木头人的时候,坚持没几秒,就开始动来动去,觉得很好玩。我就有些着急,提醒乱动的幼儿,木头人是不能动的哦。但是,时间稍长,更多的幼儿也坚持不住,开始微微动起来。在活动到这种过程中,我及时分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对遵守规则、表现良好的幼儿给予关注和表扬。在再玩“木头人”这个游戏的时候,我就注重欣赏和关注孩子的造型,夸赞好的造型,来肯定孩子。几个调皮的孩子慢慢地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动,不再因为得不到关注而表现出混乱。
锯木头教案篇三
1.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游戏活动写清楚,有重点地把经过写具体,并写出游戏所得的`感悟,使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
2.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游戏活动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乐写作文的兴趣和善于调动各种感官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调动各种感官观察后说说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再用笔写下来。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一、激趣导入。
初次见面,我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想玩吗?
二、初玩游戏,初写作文。
1.学习游戏规则。
游戏都有规则,每个人必须遵守,否则就玩不下去了。请看这个游戏的规则:每个人学一种动物的样子行走。等老师喊完“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之后,所有人的动作马上停止不动,就像被孙悟空点穴一样,谁动谁就输了,游戏也就结束了。
指名读,说一说这个游戏该怎么玩?
2.秘诀分享。
玩这个游戏的时候还有一个秘诀呢!想不想知道?
自己的动作尽量夸张,这样静止下来就很搞笑,就能成功逗笑别人,获得胜利,不过自己要保持好姿势,不然一动也就输了。
3.初玩游戏。
谁想先来玩?指八名学生上台。
你想扮什么动物?要走出这种动物的特征。走走看!
思考:要把这场游戏生动地描写出来,需要抓住什么进行描写?要怎样观察才行?
(板书: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猜别人)看听想)。
调动全部感官,先要观察全场,再锁住一个印象最深刻的目标观察仔细,还要用眼睛的余光继续环视全场及观众的反应,这样就能做到点面结合,既顾及全局又突出了重点。(板书:点面结合)。
4.其他台上同学玩游戏,台下其他同学要细心观察哟!
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学生观察后练说。重点引导学生把游戏过程说具体。相机记下关键词。
4.学生练写,游戏开始了,。在交流评价中巩固上述写作方法。
(板书:点面结合)。
三、再玩游戏,说出自己参与游戏的感受。
1.想不想一起玩?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就在座位附近活动就行,注意动作要夸张,反应要迅速。
全班一起玩游戏。
说一说,你在游戏时感受到了什么?描述要具体一点。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重在心理描写。
2.学生交流练说,重点引导学生站在一个游戏者的角度把话说清楚。
3.学生接着写作文。这一次,是全班同学一起玩游戏。
四、修改自己的作文。
出示: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要求:拿起笔,大声念,多念几遍,不合适的就及时修改。
评价:文章内容、行款格式和书写。(疏密有致、规范、整洁、流畅、美观)。
五、写出自己游戏的收获,提升作文质量。
2.如果用这些收获作为结尾,文章就有了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增加了文章的深度。
3.小结游戏(活动)作文的写法。
写游戏作文的时候,要按照游戏活动的顺序,抓住游戏人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把游戏的过程写得悄悄具体清楚,在末尾处还可以写出自己游戏的感悟或者收获,使文章达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六、小结游戏作文的写法。
写游戏作文的时候,要按照游戏活动的顺序,抓住游戏人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把游戏的过程写得悄悄具体清楚,在末尾处还可以写出自己游戏的感悟或者收获,使文章达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七、作业:
1.课后加上开头,拟个题目,完善作文。
2.玩玩别的游戏,按照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练写作文。
锯木头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了解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及用途。通过观察和触摸活动,能探索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对周围生活及探索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能说出周围物体的名称,认识玻璃和木头。
物质准备:
木制玩具及玻璃制品(金鱼缸、小木偶、玻璃球、玻璃杯)木头块和一盆水、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感知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
1、师:大家看,老师的桌子上有哪些东西?(幼儿说出物体的名称)。
2、大家摸摸、捏捏,仔细看一看,还可以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你们知道这些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吗?(如金鱼缸是玻璃做的,小木偶的木头做的等)。
4、木头和玻璃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比较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
小结:玻璃是透明的,木头是不透明的,玻璃摸上去是滑溜溜的,木头摸上去的粗糙的、硬硬的。
二、操作实验。
1、师:如果将玻璃和木头放入水中,大家猜一猜,会怎么样?
2、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操作实验,将玻璃和木块放入水中观察。师:你们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过程和结果)。
三、寻找教室里的玻璃制品和木制品。
师:在我们活动室里有玻璃或木头制成的东西吗?我们大家一起找一找吧。(幼儿找一找)。
四、了解木头和玻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师: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是木头或者玻璃制成的?
2、启发幼儿想象各种木制品和玻璃制品,如:木头做的东西有桌子、椅子、梳子、床等,玻璃做的东西有玻璃杯、镜子、玻璃窗、玻璃瓶等。
锯木头教案篇五
1、师:宝宝们!老师今天请来了许多玩具来和我们玩游戏呢,想知道谁来了吗?(师摇晃盒子),宝宝们每人在盒子里面摸一样,然后拿出来,看看你摸到的是什么?(幼儿说出物体的名称)。
2、师:你们知道你摸到的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吗?(如玻璃瓶是玻璃做的,积木的木头做的等),现在我请手里拿着玻璃玩具的宝宝把玩具举起来挥一挥,请手里拿木头玩具的宝宝把玩具举起来挥一挥。(出示木头盒子和玻璃盒子)师:这是玻璃玩具的家,我把它放在这里,这是木头玩具的家,我把它放在这边,注意了送玩具宝宝回家的时候要轻轻的放喔,不然玩具宝宝要哭的。现在我请宝宝们轻轻地把你手里的玩具宝宝送回家吧!
二、通过观察感知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
1、师:我们知道了这边的玩具是玻璃做的,这边的玩具是木头做的。宝宝们,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这个呢,看!(出示玻璃片和木头块)你们可以摸摸它们、捏捏它们,仔细看一看它们,然后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注意了摸的时候要轻轻的摸喔,拿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掉在地上了。(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玻璃是透明的,木头是不透明的`,玻璃摸上去是滑溜溜的,木头摸上去的粗糙的、硬硬的,玻璃是很容易破碎的,你们看老师这里就有一块不小心打破的玻璃(出示打破的玻璃)。
三、课外延伸师:在我们活动室里有玻璃或木头制成的东西吗?让我们一起找一找吧。(幼儿找一找)。
锯木头教案篇六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正确发出“山、上、三”等字音,区别s和sh,an和ang等音。
2、帮助幼儿听懂并理解游戏规则,提高对指令性语言的倾听水平。
3、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听说应变能力。
活动叙事:
首先播放木偶视频,创设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其次,向幼儿介绍游戏的规则及玩法,游戏时须念儿歌,并可自由做动作,儿歌说完后就不能动,也不能发出声音。教师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分别与全体或个别幼儿进行交往活动,给幼儿观察和练习的机会。接着,幼儿自主游戏,幼儿与同伴结对,自由组合,自主地开展游戏活动。注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友好合作游戏。最后创编游戏,“你还看见过用其他材料做成的人吗?”引导幼儿说出“铁皮人”、“石头人”、“稻草人”等。
活动反思:
本游戏中要求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游戏,充分体现了语言练习的要求,教师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念儿歌,在幼儿学习过程中,及时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发音,孩子们玩得非常开心,很快就学会了儿歌并进行了相应的创编。
附儿歌:《山上有个木头人》。
山,山,山,
三,三,三,
不许说话不许动。
活动目标:
1、能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在规定时间内努力做到一动不动。
2、能根据指令变换模仿动作,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
活动叙事:
首先以“魔法师”带孩子们做小动物的模仿动作进行热身,其次,和孩子玩“山上有个木头人”的游戏,老师分别出示图片与听口令的方法,要求幼儿及时变换动作,并保持不动。接着,“魔棒”指到哪个木头人,这个“木人”不动,其他木头人变成指定动物。听到“魔法师”吹口哨,“木头人”就要停止动作。“魔法师”不断发出“变成青蛙跳”“变成大象甩脖子”“变成小兔跳”等指令。然后和孩子们玩跳数字游戏,引导“木头人”按照1—10的顺序跳。如跳错“魔法师”就把他“定”在原地不动。最后“魔法师”送“木头人”回家。
活动反思:
本次《快乐的木头人》采用了多种游戏的方式,每个步骤紧紧相连,以不同的游戏方式来完成同一个目标,增加了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又强化了活动目标。让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其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通过不同的游戏形式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达到本次活动的目标,既丰富了活动的形式又强化了活动目标。最后送“木头人“回家的环节让幼儿知道“木头人们”累了,该回家休息了,充分尊重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时调整活动强度。
不足之处:由于班上个别幼儿自控能力较差游戏中特别兴奋,不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动作,需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做到关注每一位幼儿。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节奏,学习用身体语言表现音乐快慢变化。
2、能在乐曲最后一句句尾处表现木头人的不同动作造型。
3、体验“木头人”的风趣与幽默,享受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叙事:
首先让幼儿在音乐里做“山上有个木头人”的游戏,这个游戏孩子已经不陌生,主要是感知乐曲的旋律与节奏;其次以“木头人”去找好朋友结伴同行为话题,做找朋友的游戏,这个环节有一个跟节奏换朋友的活动,这是一个难点,以“上车往里去”来让幼儿感知按顺时针方向走;接着是与好朋友在一起玩耍,这里增加创编的成份,可以随机变换不一样的动物,幼儿随音乐做模仿动作。最后与好朋友一起双手搭肩跟着歌曲“坐”上火车去旅行。
活动反思:
本课以“木头人”去旅行为主线,整个活动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各环节衔接自然。“木头人”找好朋友游戏是一个难点,,这个环节有一个跟节奏换朋友的活动,于是以“上车往里去”来让幼儿感知按顺时针方向走,幼儿很容易掌握;在随着不同的乐曲节奏变换不同的游戏内容时,变化出不一样的队形也是一个难点,这一环节通过“走”、“转”“跑”“笑”的形象的语言,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木头人与好朋友玩耍”的环节,根据音乐旋律的快慢让幼儿自由创编喜欢的小动物模仿动作,形象生动,充分自主地进行游戏活动,极大的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活动过程中,老师与孩子们一起游戏,有效互动,既是组织者又是参加者。幼儿自始至终都十分投入,玩得非常快乐,对音乐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附说白词:
走走走,走走走,
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
蹲蹲蹲,蹲蹲蹲,
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
摇摇摇,摇摇摇,
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
123,木头人!123,木头人!
走走走,转转转,跑跑跑,笑笑笑!
木头人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木头人变小猫,喵——喵——。
木头人变青蛙,呱——呱——。
锯木头教案篇七
锯木头是一个需要一定技巧和经验的工作,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乐趣和挑战的过程。在锯木头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技巧和体会,并且逐渐发现了这个过程的美妙之处。通过锯木头,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技能,还学会了如何面对挑战并取得成功。下面就让我来分享我对锯木头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调整锯的角度和力度。
在锯木头前,我们首先需要调整锯的角度和力度,以达到最佳的效果。通过实践,我发现角度稍微大一些会更容易切割木头,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让锯过度迅速,否则会影响切割效果。正确的角度和力度是保证切割效果的关键。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也体会到了要随时观察木头的纹理和硬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锯木头的稳定性和切割效果。
第二段:保持锯的锋利。
锯木头过程中,锯的锋利度对结果影响巨大。锋利的锯能够更容易切割木头,减少木屑和破损。因此,保持锯的锋利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保持锯的锋利,我们需要定期磨削锯齿,并注意锯的清洁。在实践中,我发现锯锋利度下降后,锯木头的效率明显下降,切割结果也不太理想。因此,我经常在锯木头前检查锯的状态,确保锯的状态处于最佳状态。
第三段:固定木头并保持平衡。
锯木头过程中,保持木头的稳定和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木头必须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以保证切割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在锯木头时,我经常使用夹子将木头固定在工作台上,以确保木头不会滑动或晃动。另外,保持锯木头时的身体平衡也是至关重要的,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通过实践锯木头,我也学会了如何正确的调整和固定木头,以保证切割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四段:保护好自己的手指。
锯木头是一个需要非常注意安全的工作,尤其是保护好自己的手指。在切割木头时,手指很容易受伤,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手指。可以通过佩戴手套和保护片等措施来降低受伤的风险。另外,要时刻保持专注,集中精力在切割木头的过程中,避免因分散注意力而导致伤害。在锯木头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保护手指的重要性,时刻提醒自己要注意安全,保持专注。
第五段:享受锯木头的乐趣。
虽然锯木头是一个需要技巧和经验的工作,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在锯木头的过程中,我可以感受到木头的质感,体验到锯齿与木头碰撞的刺激感。每当我锯下一块美丽的木头时,都会充满成就感。锯木头不仅仅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更是为了享受这个过程的乐趣。通过锯木头,我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并逐渐掌握了技能,这让我更加热爱这个过程。
通过锯木头,我学到了很多技巧和经验,并且体会到了锯木头的乐趣与挑战。锯木头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体验和享受。在锯木头的过程中,我变得更加专注和耐心,学会了如何面对挑战并取得成功。我相信,通过不断练习和锻炼,在锯木头的道路上,我会不断进步,取得更好的成绩。
锯木头教案篇八
从我记事起,我家就一直管理果园。少的时候是一片苹果园,多的时候则是一片苹果园和一片梨园,苹果树是自己家里栽种的,梨园则是租的村里的。父亲和母亲在果园里辛辛苦苦地忙活大半年,最后的收入却很微薄,扣除交付给我和姐姐的学费和生活费外,所剩无几。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会在心中愧疚:我为自己曾经的调皮捣蛋到处惹祸而愧疚,我为自己曾经的疏于学习懒散生活而愧疚,我是拿着他们的血汗钱在浪费青春。父亲和母亲忙活了大半生,好不容易才把我供到毕业,期间的辛苦怎么可能用一两句话说得清。刚踏入社会的我却没有能力回馈他们多少,我的工资实在是可怜,除去房租和生活费后几近月光。随着我年龄的长大,他们还得为我操心这操心那的。年初的时候为我买房,父亲头上的白发又增添了不少。我心里着急,恨自己本事太小,工作两年了也没能让他过上好日子。
苹果、梨和桃这些常见的水果我家都曾种过,管理的方法大同小异。管理过果园的人都应该知道,果树是需要精心管理的。我们需要像伺候家里的长辈一样好生地对待果树,授粉、套袋、浇水、施肥、打药等等,哪样都不能少,哪样都不能马虎大意,否则后果会很严重,轻则减产、病害,重则果树死亡。每年冬天当果树的叶子落光的时候,父亲都会去剪树枝并顺便梳理一下果园果树的整体密度和布局。剪树枝是为了让果树更好的生长,所以必须把那些不挂果的枝和有病的枝剪掉。果树和人一样,也会生病,最常见的就是枝的干枯,这就像人的四肢一样,长时间没有血液流通就会坏死。这些干枯的树枝不仅不会长果,而且会占地方,硬硬的枝条很容易伤人。因此必须剪掉这些枝条,除去枯树枝后节省果树空间的同时,还可以为家里提供燃料烧火做饭取暖,真是一举多得。
自从我大学毕业,家里的经济压力少了很多,梨园恰好在这时候到期,因此就没再续租,父亲和母亲就一直专心的管理着家里的苹果园。去年我家的苹果园坐果率一般,可能是授粉的时候蜜蜂太少,也可能是果树开花的时候被冻了,更有可能是树木的苍老得病。到了冬天,父亲把许多老树清理了一下,树枝树干剪掉锯掉了很多。年后,父亲也没时间收拾,除了田里的农活外,他还要忙着给苹果授粉和套袋。直到前几天我回老家,我们才得空把这些伐掉的老树收拾了一下,胳膊粗的树枝和大腿粗的树干收拾了整整一三轮车。这些树老了,就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一年,树干和树枝有些干枯,满身伤痕,不能再多挂几个苹果。虽然对于相处了二十多年的树我们也蛮有感情的,当电锯锯在它们的躯干上的时候,我们仿佛能听到它们痛苦的呻吟,心里满是不舍,但是为了生计我们也没办法,只能伐倒它们。
回到家,我们急急忙忙地卸完车。看着有点阴沉的天空随时可能下雨,我来不及休息,就和父亲就开始了剧木头大业。剧木头,只有三个字,听起来应该很简单。其实不然,整过过程走下来,我能清楚地感觉到,原来剧木头也孕育着大智慧。个中道理,只有锯过木头的人才能体会。我是递木头的人,负责控制木头;父亲是操作电锯的人,负责锯木头,两个人的配合显得尤其重要。
由于果树长得不像杨树和松树那般挺直,枝干和树枝都是弯曲的,所以对锯的位置的和剧的方向要求比较高。电锯在电流的驱动下发出了低沉的轰鸣声,链条急速旋转,每每看到链条中隐藏着小小的弯刃,我总会想起了电影中的血滴子这种武器。我心里会有点小慌张,有一阵寒颤。我不适应农活的手根部受不了树皮的粗糙,父亲早有准备的给了我一副手掌带有胶皮的线手套,这样我的手就不会受伤。父亲找来了一个凳子,将待剧木头垫高的同时,也可以让我在放木头的时候借力,这样在他锯木头的时候方便了很多,并且也不会让电锯碰到地面。刚开始,我先找了几根胳膊粗细的小树枝试锯,电锯果然是锋利,一两秒钟就锯断了木头。一截一米半的木头很快就被锯成了三十公分左右的一块块的木条,只留下了点点木屑。父亲熟练的操作着电锯,锯和停的火候掌握的很老练。我在经过了几次试探之后,终于放下心来,不再担心电锯的'安全性问题。于是乎,我取来一棵树的躯干,大约有两米长,根部有我大腿粗细,我抱起来都挺吃力的。我抱着树的根部把它拖上了凳子,父亲见我抱不太动,也出手帮我扶了一下。我见父亲一手持剧,一手扶着树干,生怕有什么危险,情急之中一下子就按稳了树干。父亲将锯齿靠在要切割的地方,慢慢按下按钮,电锯慢慢加速,快速转动的电锯带动着树的躯干在颤抖。我有点按不住的时候,灵机一动,一屁股坐着树躯干稍微靠顶的地方,再双手用力按住它,树干抖动降低了很多。一段时间后,父亲终于把那截根部锯了下来,我也暗暗松了一口气。如法炮制,我们很快的将这根木头锯完,看了看地上散落的木头,我不禁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接下来的过程仿佛简单了很多,我和父亲配合的越来越默契。我递木头的位置越来越合适,父亲下锯也越来越方便,我们锯得也越来越快。有些长有粗粗的侧枝的树干是个大难题,我们不能再按老方法处理它们。只好根据树干的走向,有时候是横着放倒树干,先锯掉侧枝;有时候则是把树干竖起来,再锯掉侧枝;总之,遵守了先易后难的原则,分别解决它们。在电锯持续的轰鸣中,地上堆满了越来越多的木头,也堆积了越来越多的木屑。父亲和我的身上也开始冒汗。我们时不时地挪动一下凳子的位置,以便更近距离、更舒服的锯木头,我们的胳膊、脚上、衣服和裤子上满是木屑,脏的要命,但剩余的木头也越来越少。到最后,我们用了大约两个小时就锯完了那一车木头,汗水湿透了我和父亲的衣衫。我擦了擦汗,父亲则收好电锯后坐在凳子上抽起了烟。
父亲抽完烟后让我回家歇着去,看着满地的木头,我怎能忍心让父亲自己独自收拾满地的木头和木屑。我坚持要和父亲收拾木头,父亲只好微笑答应。他从院子里推来了独轮车,上面有个柳条编制的筐子,能够装不少东西。我们将木头扔进筐里,木头自然而然地就会交错排列,不会掉到筐外。我不禁感慨,大自然才是最厉害的设计师,错乱排放的木头,会受重力影响形成最合适当下格局的建筑结构。
我们很快装满了一木筐,父亲将独轮车推进院子东头的一个储存室。只见那里面已经整整齐齐地堆放了很多木头,那是父亲自己抽空堆的。看到这里,我心里有点堵得慌,父亲劳累了大半辈子,如今我已经毕业几年了,他还要干这么多活,不能享几天清福。我们还是分工干活,我负责从木筐中拿木头然后递给他,父亲则负责将木头堆放整齐。堆木头是个技术活,木头的长短粗细都会对整体布局造成影响,我怕我堆起来的木堆会倒塌;同时堆木头也是个体力活,胳膊长时间的处于悬空的状态,肌肉很容易疲劳,父亲见不得我胳膊发抖的样子。两个人的配合果然很快,很快一木筐木头就见底,我们的额头又冒出了汗水。我拉起小车就往外走,我们两个重新装筐,堆木头,大约四五趟之后,终于将这些木头搞定了。我虽然满身汗水和泥土,但还是抢先用笤帚扫了扫地上的木屑,用铁锨铲到篓子里,因为我知道这个时候父亲比我更需要休息。这些木屑晚上烧火的时候正好用掉,这应该是最好的燃料了,洒上一把,用鼓风机一吹,火星喷射像星星一样特别好看。
我招呼父亲先去洗澡,我则打了满满一脸盆水,好好地洗了洗脸、脖子、胳膊和腿脚,水变得脏兮兮的,不禁心中感慨父亲每天这样辛勤地劳作真不容易,我心里暗下决定一定要努力挣钱让他以后能过上好日子。
晚上,我揉着酸痛的肩膀和脖子,看着父亲贴着膏药的身体,眼眶有点湿润。父母用大半生照看着这片果园,温饱了我们这个家庭,供养着我和姐姐上学。姐姐很懂事,初中毕业就早早地下学外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而我只需要无忧忧虑地读书,考入大学。如今大学毕业的我,靠着家里的帮助,在青岛这个城市也扎下了根。我从心里感激他们为我付出的一切,我一定要努力工作,积极进取。在未来我一定要过上好日子,同时也要带他们过上好日子。
锯木头教案篇九
1、了解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及用途。
2、通过观察和触摸活动,能探索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经验准备:幼儿能说出周围物体的名称,认识玻璃和木头。
物质准备:1、仿真娃娃一个,木制玩具及玻璃制品(水晶球、木头小汽车、玻璃球、玻璃杯)木头块、若干木头制品和玻璃制品的图片、四盆水和四块抹布。
2、制作ppt:木头和玻璃制品的图片若干。
一、感知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
师:老师发现玻璃做的水晶球稍微要重一点,而木头做的小汽车要轻一些,玻璃和木头还有好多不一样的地方,下面老师在后面的桌上为你们准备好多木块和玻璃杯,请小朋友们去摸一摸、捏一捏,用眼睛仔细看一看,还可以玩一玩,然后到前面来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来,小朋友们,我们四人一组来玩一玩吧!(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3、师:宝宝们,请你们坐到前面来告诉老师你们玩了木块和玻璃杯以后发现了什么吧?通过你们的小手和眼睛,你们发现木头和玻璃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比较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教师小结:玻璃是透明的,木头是不透明的,玻璃摸上去是滑溜溜的,木头摸上去的粗糙的、硬硬的。
二、幼儿操作实验,感知木头和玻璃在水中的不同。
1、师:其实木头和玻璃还有一个地方不一样,如果把玻璃球和木块放到水中,大家猜一猜,会怎么样?下面老师就请宝宝们亲自动手做这个实验,老师在后面的每个桌上放了一盆水,盒子里面有玻璃球和木块,请宝宝们放玻璃球和木块的时候要轻轻地放入水中,然后观察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过一会再到前面来告诉老师你的发现,好吗?(教师指导幼儿做实验,提醒幼儿不要弄湿衣袖。)2、幼儿操作实验,将玻璃和木块放入水中观察。
师:现在请宝宝们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过程和结果)小结:木头是浮在水面上的,玻璃珠沉在水底。
三、了解木头和玻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师:在我们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是木头或者玻璃做的呢?
启发幼儿想象各种木制品和玻璃制品,如:木头做的东西有桌子、椅子、梳子、床等,玻璃做的东西有玻璃杯、镜子、玻璃窗、玻璃瓶等。
2、出示ppt,欣赏木头制品和玻璃制品的图片。
四、了解木头和玻璃的特性后,教育幼儿如何使用它们。
师:木头做的物品虽然很结实,但是它们也怕尖尖的东西去伤害它们,所以平时我们不能用指甲和小刀去划木制的物品。还有玻璃做的物品容易摔碎,所以我们拿玻璃做的物品时要轻拿轻放,万一摔碎了你们也不要用手去捡,等爸爸妈妈来处理。你们记住了吗?好,请宝宝们回去后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说说周围还有哪些物品是木头或者是玻璃做的。宝宝们,再见!
《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木头和玻璃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品,用途很广泛,但是幼儿很少去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本次科学活动通过幼儿的两次触摸活动和讲述,引导幼儿探索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及用途。在活动中,幼儿对实验活动非常感兴趣,但是也有幼儿对老师提出的“透明”这个词有点陌生,我接着用窗户上的玻璃进行了讲解,通过玻璃我们能看到外面的景色,说明玻璃是透明的。最后启发幼儿继续探索周围生活中木头或玻璃做的物品。
锯木头教案篇十
1、能区分木制品和玻璃制品。
2、通过观察和触摸活动,能探索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征。
3、对探索活动感兴趣。
经验准备:幼儿能说出周围物体的名称,认识玻璃和木头。
物质准备:木制玩具及玻璃制品(木头积木、玻璃球、玻璃瓶)木头块和一盆水、一块抹布。
一、初步感知木头制品和玻璃制品
1、师:宝宝们!老师今天请来了许多玩具来和我们玩游戏呢,想知道谁来了吗?(师摇晃盒子),宝宝们每人在盒子里面摸一样,然后拿出来,看看你摸到的是什么?(幼儿说出物体的名称)
2、师:你们知道你摸到的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吗?(如玻璃瓶是玻璃做的,积木的木头做的等),现在我请手里拿着玻璃玩具的宝宝把玩具举起来挥一挥,请手里拿木头玩具的宝宝把玩具举起来挥一挥。(出示木头盒子和玻璃盒子)师:这是玻璃玩具的家,我把它放在这里,这是木头玩具的家,我把它放在这边,注意了送玩具宝宝回家的时候要轻轻的放喔,不然玩具宝宝要哭的。现在我请宝宝们轻轻地把你手里的玩具宝宝送回家吧!
二、通过观察感知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
1、师:我们知道了这边的玩具是玻璃做的,这边的玩具是木头做的。宝宝们,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这个呢,看!(出示玻璃片和木头块)你们可以摸摸它们、捏捏它们,仔细看一看它们,然后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注意了摸的时候要轻轻的摸喔,拿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掉在地上了。(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玻璃是透明的,木头是不透明的,玻璃摸上去是滑溜溜的,木头摸上去的粗糙的、硬硬的,玻璃是很容易破碎的,你们看老师这里就有一块不小心打破的玻璃(出示打破的玻璃)。
三、课外延伸师:在我们活动室里有玻璃或木头制成的东西吗?让我们一起找一找吧。(幼儿找一找)
《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木头和玻璃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品,用途很广泛,但是幼儿很少去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本次科学活动通过幼儿的两次触摸活动和讲述,引导幼儿探索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及用途。在活动中,幼儿对实验活动非常感兴趣,但是也有幼儿对老师提出的“透明”这个词有点陌生,我接着用窗户上的玻璃进行了讲解,通过玻璃我们能看到外面的景色,说明玻璃是透明的。最后启发幼儿继续探索周围生活中木头或玻璃做的物品。
锯木头教案篇十一
1.复习分类配对,学习按序号拼装木块的方法。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合作的重要,探索合作的方法,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已学习了拧螺丝的方法。
2.贴有数字标记的木头人拼装部件,装饰成红、黄、蓝、绿的“小树”匹棵?衣服四套。
3.相关课件(两段视频片段)。
活动过程。
1.音乐律动,导入主题。
带领幼儿听音乐进入活动室。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2.引导幼儿分组搬运游戏材料。
(1)按颜色分类。
场地上四个角,各放一棵小树(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颜色树上的叶子作为自己的标记。同样颜色标记的幼儿就是一组。
(2)搬运木块。
介绍游戏名称,引起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讲解游戏规则,让幼儿按颜色分类,又轻又快地搬运木块。
评价幼儿“搬运木块”的情况,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一说搬运木块的方法.感受合作的重要。
(1)引导幼儿观察木块上标记的数字规律。
师:请你们仔细看看木块上面,发现了什么?都有哪些数字?每个数字又有几个呢?
(2)让幼儿自己探索木头人的拼装方法。
(3)各队幼儿合作拼装木块,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建立合作意识。
师: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等会儿请每个队把完成好的作品,挂在支架上.然后一起把它抬到前面来放好,所有队员都回到自己队的位置,就算完成任务了。哪个队拼得又快又好,就奖励一张笑脸娃娃!
(4)展示评价各队拼装的作品,分享探索方法和合作经验。
师:请最快拼好木头人的队,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拼的?其他队的小朋友也是这样做的吗?
师:每个队的小朋友都完成了。在你们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合作下,木头人都开心地对我们笑呢!你们高兴吗?我们来玩个“木头人的游戏”吧!
(1)与幼儿共同观看经装扮后的木头人视频,激发幼儿装扮木头人的兴趣。
(2)分别请两名幼儿为木头人穿上不同类型的衣服,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问题,体验合作的重要,并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给木头人穿衣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相信的话,我们就请两个小朋友来试试。
(3)引导各队幼儿讨论、协商,进一步探索合作的方法,分工合作装扮木头人。
(4)展示各队装扮好的木头人,组织幼儿小结合作经验,充分体验合作的快乐。
师:现在各个队都把木头人装扮好了,你们说,漂亮不漂亮呀?刚才哪个队最快?他们穿得怎么样?他们刚才是怎么分工合作的?其他各队的小朋友也表现得很不错,正是你们的共同配合才使木头人变得这么漂亮!你们真能干,我们为自己鼓鼓掌。
活动延伸:
将木头人投放在游戏区角中。在表演区,创造“小舞台”的场景,鼓励互相配合操作木头人,让木头人动起来,尝试表演木偶戏。在娃娃家,收集各种材料,装扮木头人,鼓励幼儿大胆创意,为木头人设计发型、服装、表情等。
设计意图。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一家童装店发现了几个店主准备丢弃的“木头人”模特。跟真人几乎等高的“木头人”看起来形象生动,而且身体的各个部分可以拆卸、拼装,很有意思,但要一个人独立完成拼装也有些难度。如果以“木头人”为素材,设计一些有趣的合作游戏,通过带有挑战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探索、感受、体验合作,肯定会受幼儿欢迎。
锯木头教案篇十二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不论什么年代,幼儿总是在游戏中成长。民间游戏渊源流长,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流传和发展,在我们的民间中流传着许多具有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游戏,这些民间游戏简单易学,不受场地、人数、孩子接受能力差异的'限制,三五成群就可以进行了,从幼儿教育的层面上来看,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在体能、感知、语言、社会性等发面的发展。本游戏就体现了这些方面对幼儿的发展。
1.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2.在许多人面前能大胆的表现自己。
幼儿熟悉儿歌。
幼儿分两组,站成圆形,做身体的热身基本部分:
幼儿请一个"领导人"站在中间,游戏开始,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走动,念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静止不动,看谁能控制自己.
为了提高幼儿兴趣,站在中间的小朋友可以说完最后一个字时做一个动作,如"平衡"、"小猫"、"小猴"等。其余幼儿学样并静止,学错动作就是输了,幼儿也可以自由发挥做各种动作。
锯木头教案篇十三
数学课上,沈老师讲得眉飞色舞,激动地挥舞着双臂。正当他讲得激情澎湃时,从某个地方传出了“卡拉、卡拉好像锯木头的声音。
胡心瑞这只千里眼立即开始搜索了起来,两盏明亮亮的像灯一样的眼睛瞪得比皮球还大,一会儿看看这儿,一会儿瞧瞧那儿。我的顺风耳也立马竖了起来,一只听着沈老师讲课,另一只关心着那“卡拉、卡拉声。
沈老师也发现了异样的吴若彤,便悄无声息地走到了她旁边,然后突然一转身,盯着吴若彤不停地看。我仿佛看到了沈老师利剑一样的目光,可吴若彤还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差点就要哈哈大笑起来。
为了这件事,沈老师可大动肝火了,我在下面为吴若彤暗暗地担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