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疼痛读后感(通用16篇)
读后感是衡量一个人对文学作品理解程度和感受深度的重要标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好的读后感呢?首先,要认真理解和消化所读内容,抓住核心思想和观点。其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思考,深入挖掘主题和意义。同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用词得体、条理清晰。此外,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盲目照搬原文,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最后,要仔细检查和修改,确保读后感的内容完整、准确、有条理,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阅读后,以下是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分享,或许你会有不同的触动。
爱的疼痛读后感篇一
今天,我读《至死不渝的爱》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
这篇文章讲了在网络中传播很广的两则故事。第一篇讲的是一位母亲在震灾时,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了,但是临终之前还用尽最后一口气保护自己的孩子,这才使的那个孩子毫发未伤。她死前给孩子写了一封信,希望孩子能看到。另一则讲的是一名年轻的妈妈在废墟中,把自己的女儿护在怀中,不让她受伤。但是那名年轻的妈妈在临终前想的还是孩子,为了不让孩子饿着,死前还给那名女婴喂奶。
这两个故事都是讲两位母亲用尽最后一口力气,保护她们的孩子,她们都爱自己的孩子,却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爱自己的孩子,即使把自己的生命都搭进去,也不埋怨或后悔。
第一篇的故事里的妈妈她给孩子写的信其实是这样的﹕“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从“亲爱的宝贝”这句话中,我能体会到这位妈妈是有多爱自己的孩子。直到死前都有可能想着﹕“孩子,妈妈非常的爱你,为了妈妈的爱,你一定要坚强的活下去。”这位妈妈写的那封信就是想让孩子知道自己是爱孩子的,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憎恨自己抛下他,自己一个人走了。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啊!
是的,这是奇迹,是母亲用爱创造的奇迹。也只有至死不渝的爱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自己的父母,趁现在,父母还没离自己而去,好好的孝顺自己的父母吧。
爱的疼痛读后感篇二
张爱玲的散文《爱》短小精悍、洗尽铅华、脍炙人口,不是传奇,胜似传奇,让人叹为观止,堪称最美爱情悲剧。
开头一段,仅为四字,故事性极强,引人入胜。“这是真的”,其真实感不仅体现在对比技巧的真实,还体现在回忆的真实感和叙事的真实性。
为何提及“小康之家”,无论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都不大可能被拐卖,小康之家之说,表明故事的真实性,也反映出事物的普遍性。“生得美”写出了女子的绝世之美,用“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则落入俗套,“生得美”说明了一生下来就是美人胚子,无需任何修饰,纯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跟潮汕方言“生好”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赞人“女大十八变”并非好话,有之前很丑或者整容之嫌。“被亲眷拐了”,深深的凄美之感便升腾而起,因为美的东西有价值,一旦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那就是悲剧。这里先是“月白”,其实为凄景、凄物,再是“各自走开了”,意味着唯一的幸福瞬间幻灭,到了“就这样就完了”,让人感觉到美好的事物或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接踵而至的是无尽的苦难,痛苦又漫长,刚好印证了“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与美好甜蜜形成强烈的对比,让女子刻骨铭心,“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从前那最温柔最触及灵魂深处的人和物,以至于“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青人”,让人怜惜不已、感慨万分。
爱,要怎么说出口?“噢,你也在这里吗?”是“我爱你”的张氏语言,含蓄美,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而“说了一声”和“问一声”,看似相似,其实略有不同,前者更倾向于明知故问,脉脉含情。后者,已然是冷冷的陈述,或者是热烈之后的凄怆。
“春天的晚上”和“后门口的桃树下”,看似简单,实为化用“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于无形,营造出美好、朦胧的爱情氛围。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意境雄浑辽阔,与微信登录界面神似,时空感强烈,存在着巨大的张力美,比起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有过之而无不及。
《爱》从绚烂始,以平淡终,凄美至极,有如一颗璀璨明珠,集爱情、时空、人性等永恒主题于方寸之间,今昔感强烈,物是人非,葱绿配桃红的苍凉,闪烁在浩瀚散文之中,让人爱不释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爱的疼痛读后感篇三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父母的爱如同我们人生道路上的避风港,不管何时遇到了困难,挫折,都能在这避风港中得到安慰。今天,我读了一篇感人的文章――《超越生命的爱》,这篇文章使我颇有感受。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位13岁的女孩和她的母亲在感情上出现了分裂,母亲不管怎样为她忙碌,也不能使她快乐起来。20xx年2月,她们去雪山上滑雪,由于缺乏经验,偏离了滑雪道迷了路,这时又遇到了可怕的雪崩,她们在雪山上挣扎了两天两夜,终于,女儿因为体力不支晕倒。等到醒来时,才发现自己在医院里,而母亲已经去世了。原来,母亲为了救她,割断了自己的动脉,在雪地里艰难爬行,染红了一大片雪,终于使直升机发现了目标,救了她。
这篇文章使我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为了女儿生命的延续,她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生命,那一刻,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把自己的女儿救出来,护送到安全地带。而在这样一个荒无人烟的雪崩地带,这样的希望该是多么渺茫,但是,这位母亲并没有放弃任何一线希望,尽管母女二人曾经出现过感情上的裂痕,但母亲对女儿的爱,却一如既往。这使我联想到了我的母亲,她爱唠叨,但也是为我好,刮风时,她提醒我多加点衣服,下雨时,她提醒我上学记得带伞,有时,我也会不耐烦,但母亲总是在背后默默地爱着我,为我奉献着。学走路时,母亲不厌其烦的叮嘱我要小心;牙牙学语时,母亲耐心地教我识拼音,认字;我上学了,母亲每天早上为我系红领巾,收拾衣服……在这里,我要对天底下所有的母亲说:谢谢你们,给了我们茁长成长的环境,给了我们物质上的一切,精神上的安慰……谢谢你们!
冰心奶奶说过:“世界上若没有了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是啊,这世界正是因为有了母亲,有了母爱,才会变得这么美好,这么多姿多彩!
爱的疼痛读后感篇四
因为布布我差点跟《如果爱》失之交臂。嘿嘿,说明我和布布同志虽然有很多交集也有很多不同,所以我们偶尔的交流才会象干柴遇到烈火我们需要不断的相互学习以汲取对方身上的营养。
一个msn上的同学问我看没看《如果爱》,我引用了布布的若干论点,大意是应该不好看。他很深沉的说很好的说不好看的都是没有看懂(布布同志呀!),他看了两遍了还打算进电影院看第三遍。我素来相信别人跟我一样都是有着七情六欲的正常人,他们沉迷必是有理由的,况且鱼翅有人喜欢有人讨厌,我不吃点总觉得有点吃亏,所以我托着腮隔着屏幕说:我会看的。
讲到后来我无比惊惧的发现我根本不会讲话了。我恨他!
在极度的自卑的压抑中我悲凉的预测,下周日我的普通话考试凶多吉少。所以当我孤独地飘荡在天桥上看到一个跟我一样衣衫褴褛的讨生活的哥们,我不由得不惺惺相惜,他卖盗版dvd我讲盗版普通话我没有理由不去抚慰他,所以我半推半就的买了他几张碟。
――――――――前天写的,算是序,下为正文。
说起周迅,是个很有争议的人,那天我看了一篇八卦文,把她和张柏芝进行比较,我觉得挺有意思――她们二人有很多相似之处,一律的瘦,一律的漂亮,一律的有灵气,一律的哑嗓子,一律的情感易受伤害但是还是坚持爱,她们的男友都跟王菲有着亲密的关系,现在她们主演的电影也在同一时间播映,据说两个导演的夫人女友还在对骂。
我个人认为周迅非常漂亮,灵气逼人,胜过张柏芝,但是几乎很多男孩子都不喜欢她,一提起她就满脸鄙夷之色,这倒真是咄咄怪事。
有一年我买了一张《恋爱中的宝贝》,这个片子让西西倒足了胃口,我咬着牙关坚持了很久还是没有看明白看到后来倒是有点毛骨悚然,我相信周迅对片子的理解,但是那非我们常人能及,所以我想也许她走火入魔了。
进入正题。《如果爱》的片头让我想起王家卫的文艺片,我很喜欢旁白的声音,也喜欢开头的那些旁白。很快是歌舞出场――布布说没有什么好听的歌,我倒是觉得都挺好听,歌词写的也好。歌舞片我看的少――《红磨坊》我没有看完,记得那天看的时候太困了就睡了,大概情节也不是很吸引人,只记得支支哇哇唱得让我睡觉都不踏实――我老了,听着觉得吵。
不过今天我觉得歌词余韵悠长。其实这是一个很老套的故事,一个为了事业而背叛爱情的女演员,她很幸福是有两个人真心的爱她,很不幸是因为她似乎两个都爱――这个片子过程中好几次让我非常感动,一回是周迅离开金城武,她拖着包出门了金城武急急趴在窗户边看她,她停住了,在雪地里,只看见她的高筒靴,她忽然猛地踹了栅栏一脚震得窗户砰砰作响然后她就奔跑着消失了。一回是看周迅躺在雪地里,象婴儿一样纯净无辜绝望。周迅有一张婴儿般的面孔,但是她有着最沧桑的声音和思想,这种强烈的反差细想进去还是很伤感的。我喜欢台词中的一句:如果她们跟我一样经受过那些苦,她们也会跟我一样。
我一直相信:苦难会让你变得更会保护自己,很多自私的人都是源于此,不过这不是原谅的借口。
还有一回是金城武(看了十面埋伏以后我一点没觉得他多么帅,不过今天我觉得他确实很好)在清晨把周迅扔在北京的旧房子里,周迅打开录音机听到他的留言,并没有太多惊讶,只是微微睁大了眼。而金城武这厢并不能真的能做到放弃,在机场忽然疯狂往回跑去寻找周迅――其实这样的情节我没少看,但是这回我还是深深深深被打动了。爱,剪不断理还乱。
张歌神唱得自然是无与伦比,其实我以前总觉得张学友比较搞笑,大概是看了太多他年轻时候拍的喜剧片,反而忽略了他的唱歌,但是这次我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张学友,他老了,沧桑了,却更有男人气质了,他的形象高大了很多。他的歌词也非常有意思。尤其是那几句。
我只想听你说,你到底爱不爱我?现在就给我回答。
不,不要回答。因为,你是爱我的。
也许,你是爱我的。
一步一步的退让,当真是十分的辛酸,我忍不住微笑了。
好的电影会有很多经典台词,据说《无极》里边的煽情却让观众频频笑场――并不是含泪的笑,说明还是没有打动人心。《如果爱》里边有很多经典的台词,我印象深的有以下: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人生的主角,但是在别人眼里,也许她早已被剪切了。
你要记住,最爱你的人永远都是你自己。
我会保留这盘磁带,因为我知道我永远不会再这样说话。
恨的那个人远远比被恨的人痛苦。
最痛苦的莫过于爱上一个我鄙视的人,为此我鄙视我自己。
让我成为你的回忆。
……。
这部片子让我深入其中并且感到痛苦,因为我不知道怎么结局是最圆满的,所以当张学友唱到:宁可当初我没有遇到你,我是深有同感的。爱本身很沉重,况且是辜负的爱。
结局是开放式的结尾,陈科辛导演也说,他相信周迅还是跟张学友好了,因为他们虽然没有好的初衷但是也有感情,而且还有经济基础。
在网上搜了一些评论,说金城武代表“记住”,周迅代表“忘记”,张学友代表“嫉妒”。我并不喜欢这样的诠释,现在我当老师后有了很多职业病,突出的表现就是喜欢总结个一二三。看这部片子我总结如下:
1、真正的爱是痛苦的宽容。
2、爱和人品好坏无关。
3、如果爱无法抉择,那么成为回忆吧――妈的,确实太痛苦了。
4、恨能释放爱,其实是暂时的――有一种东西确实能超越死亡,那还是爱。
这个观后感爱来爱去的太肉麻了:)。
下午搜到一篇博克,很有趣,说夫妻俩去看《如果爱》,回来妻子说:周迅有时候也很好看。老公说:金城武有时候也挺好看。
结论是:他们两好不好看要看运气了:)。
刚才不小心在电视上看到春春,赶上了一个尾巴我太郁闷了,电视这东西太不靠谱了。
一个台在放上海的国际模特大赛,老外模特长得一个模样,那身胚子太让我羡慕了,想到这辈子下辈子我的女儿的女儿也不定有指望长那么高我真是有点绝望。
又不小心进了中央六台,居然是张艺谋《千里单骑》的一个什么发布会,很隆重啊,虽然我赶上的又是一个尾巴――不过我觉得陈凯歌会很郁闷的。也许差之毫厘,但是隔之千里,现在好像网站上头条都换成《千里单骑》了,而这个成本要低很多呀。被动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做人难。
爱的疼痛读后感篇五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让自己感动而无以忘怀的书:《无声的爱》。文中的哑桥是个被遗弃的小孩,天生聋哑,在屈老仙人的帮助下,他懂得用手语交流,待人谦和,与同龄人邱菊花成为朋友,在总为小事插嘴的讨厌邻居金嫂扑火,抢救钱财时不幸受伤;为别人送亲自采的姜木子。他用爱帮助人,用行动保护每个人。
读到这儿,再想想自己,便十分羞愧,我会像哑桥般待人友善吗?我听过一个故事:曾经有个穷苦的女孩,她只有一顶帽子一个面包一件外套一条打补丁的裙子。她每遇到一个苦孩子就把东西分给他,最后她只有一条裙子了,冻得蹲在地上,她的诚意感动了上天,她便成了一位富人。生活中多少人是“慈善家",又有多少人是"受困者",有人掉进"泥潭",你是该在看热闹,还是该扶他一把呢?我来回答:扶!如果你帮了他,以后你有困难他也会帮你,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嘛!如果每个人都有爱,世界就没有战争、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只有和平、笑容和幸福。
在读《无声的爱》时,我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在哑桥被误会时,我为他打报不平;在哑桥开心时,我也会有满足感;在哑桥唯一的亲人屈老仙人去世后,我悲伤、痛苦。。总之,我好似与书融为一体,我敬佩屈老仙人那种"只为人看病,不求他人财”的精神,我爱书中的好人:哑桥、菊花、邱糍粑、邱绣花也希望对好人有偏见的人能改邪归正,如:金嫂这个斤斤计较的人。
爱的疼痛读后感篇六
刚上高三,《与爱同行》这本书就跟平时的书籍一样被发了下来。我本来以为这本书并没有什么特别平时看看就行,翻了几页后,里面那些感人肺腑的故事,让我继续看了下去。当我看完它时,才真正感慨爱原来无处不在,爱原来一直陪伴着我。
这本书里所讲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无欺,每一个主人公都是满怀着爱,去帮助、去报答、去关心,这些爱是无尽的,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这些爱值得我们所敬仰。
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有的爱只是昙花一现,有的爱可能是一生一世,有的爱只是默默;有的爱可能是清晰可见;有的爱只是虚渺,有的爱可能是大无边的......
有些爱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从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生活习惯还有不同的社会,但一方有难,另一方就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些都是无需理由的。
是理解,是包容,是接纳,因为有爱,你愿意去理解包容他,你愿意去关心他,你愿意去帮助他改变得更好。
爱的方式多样,那就要看我们如何去传递。被爱的人如春,有爱的人如夏。
有一次,我乘公交车回家,车上有很多人,很挤,但我却抢到了一个坐位(我心里暗自高兴着)。我拿出mp3,听着音乐,好像周围什么事都与我无关。忽然,一个急刹车,车子狠狠地抖动了一下,使我的脑袋撞到了前一个车背上,这才使我注意到在我旁边站着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刚才那个急刹车使她差一点滑倒,我的心中产生一个念头:把这个位子让给这位妇女。但是,这车上这么挤,站着可不是很难受吗?忽然又一个急刹车,这位阿姨抱着孩子扑在我身上。我毅然决定了,摘下mp3,站起身来,对那位阿姨说:“阿姨,您到我这儿来坐吧。”阿姨高兴的答谢着,脸上溢出了幸福的表情。而我呢,虽然站着很不舒服,拉着扶手,手很软,但是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久久没能平息。
可能大家都听说了从普通人成为英雄的人物――文花枝。她是湖南省湘潭新天地旅社的一名导游。20xx年8月28日下午,陕西省洛川县境内210国道发生了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正前往延安的旅游车与一辆超速改道的货车迎面相撞,导致6人死亡,22人受伤,其中15人重伤,现场惨不忍睹!文花枝听到了大家的呻吟声,就不顾一切地安慰大家:“大家一定要坚持,等待救援,要活着出去!”当文花枝拼命地安慰他们时,却不知道自己的伤比他们还重。不久,救援队伍来了,当救援人员要先救她时,她却请求先救游客。最后,游客纷纷获救,她却因延误了最佳抢救时间而必须实施左腿高位截肢,当所有的人听到这个消息时,都被深深地震撼了!她献出了一份爱心,而得到无数人的爱心,由一个平凡的人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真可谓:枝折了,花儿仍然坚强!
爱的疼痛读后感篇七
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篇感人的课文――《爱是什么》。
上完了课文,我反反复复地读了《爱是什么》,我不禁想起了爸爸关爱我的事来。
记得我刚上四年级的`时候,开学第一周,我感冒了,爸爸带我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要住院治疗。”我听到这个消息就很伤心。我住院了,全家人就更忙了。妈妈忙着上班,妹妹要读书。就只有爸爸一个人照顾我。爸爸陪我住院时问我:“女儿,你想吃什么东西吗?”我想:爸爸一个人照顾我。我什么东西都不要。我说:“我什么都不要。”可是,爸爸转身就出了病房走。一会儿,爸爸回来了。爸爸手里提着我喜欢吃的东西――臭豆腐。爸爸高兴地说:“女儿,快吃臭豆腐吧!”我感动得快要流泪了,于是大口大口地吃臭豆腐。
过了几天我的病就好了,真该歇歇爸爸对我的关照。
因此,从这篇课文,我懂得了,爱是一种看不见的东西――爱是亲人对自己的一种关心照顾。
爱的疼痛读后感篇八
飘忽的天空散落着云的思念,雨丝丝点点迷失了前世的路,一个转身已是天地之间的转换千年。
她在爱的边缘再也找不到她的美,她在痛的边缘再也找不到他的爱,她在记忆的深处再也找不到自己,曾经的他是如此狠心的让她失去了方向。
付出的爱已经收不回,在寂寞的深处找不到你的安慰,在酒的深处找不到可以高兴的理由,你怎么可以如此狠心的让我心去崩溃。
往事薄如烟,无声的寂寞是无形的摧毁,我不想再为谁而坚强,今夜只想好好的为自己哭泣。总是无人在该记得我的时候把我想起,有时我也在想也许这一切全是我一个人的过错,水中的荷花苞儿尖尖始终柔弱不禁风雨会垂下,你不要为我惋惜。
飘逸的长风浩荡在空际,它再也追寻不到谁人来时的踪迹,苦苦的爱,偏偏又要执傲的放你远行,想爱不敢爱是太痛苦的爱。我把一生最疼痛的时候化为了诗篇让一字一字去哭泣,只是我不会让你看到,也不想让你去明白,我不是那个对的人不能陪你一生,只是那偶尔经过的那片云,当雨落下的时候也意味着要结束了。
朝云暮雨,荡荡楚天阔无边,星还是昨天的星,月还是那时的月,收起昨天的誓言,扬起今天的帆,你依然是我的故知,我还是那没有结局的诗歌。你的空间曾经有我为你洒过的泪,它成了你翻阅而过的一页深情,我的所有沉默你从来都不曾读得懂。
可能的,可以的我都做了,幸福还是溜走了。曾经也以为我们也可以与众不同,在该勇敢的时候好好的勇敢,可你那时眼睛的样子太受伤,让我的心也只能失望的离开,不能责怪我今日的'无情,我已是零度的体温温暖不了自己也无力再为你撑起伞,看着你安静的走开在雨中湿了,我也忍不住为你再次伤心。
我总是在寂寞中燃烧着爱你的灵魂,我总是在孤独中缅怀我们曾经有过的挚恋,我总是独自守着一窗的星辰遥望着你的方向,我这一生在滚滚的红红尘中已纤细了腰身,熏干了容颜。
失真的承诺,失纯的谎言,厌倦了虚假,痛恨了虚伪,已经被刺破的心从今以后自己一个人收藏。
迷迭香四溢在海底无人知晓,她总是捧着一束鲜花躺在海的中心,迷茫中不知所措,半清醒半迷醉,黑暗中她不想再期待谁的到来。
月中央有花蕊垂下痴心的泪,有缘再见时一切皆已是物是人非,他看着她的憔悴很心疼,她说“幸福早已经哭过了,今生你我再也无缘了!”原来爱得太伤心时,爱就已经死了,分手时他问她何时可以再见面,她淡然且冷漠的说有缘再见吧。
女人说,“流星只是一瞬间的美丽,爱不是你想爱就可以。缠绵到手又会溜走,缘分也许并没有多久。”
秋天的叶在茫茫的人海中尚存的最后一丝的温柔也在雨水中遗失殆尽,你是我最痛苦的最爱,有时离开只是不想再一次受伤,有时离开只是想保留仅存的一点尊严,有时离开只是希望可以不再心碎。
女人在他转身的时候把泪落下,她说她宁愿在淡淡的回忆中用轻轻的泪含成他的名字,他还是她最想要心疼的宝贝,只是他的爱让她太疼痛了,她也实在是爱不动了。“当天亮了,你走了,我没有再找你,你的最后一个背影成了你留给我的唯一纪念品。”
爱的疼痛读后感篇九
【商品名称】复方熊胆薄荷含片(太极)。
【拼音全码】fufangxiongdanbaohehanpian(taiji)。
【主要成份】每片含三氯叔丁醇0.6毫克、熊胆粉3.0毫克、薄荷脑3.3毫克、薄荷油0.002毫升。
【性状】复方熊胆薄荷含片(太极)为淡绿色片;具薄荷特殊香气,味甜、微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缓解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咽喉部不适。
【规格型号】8s*2板。
【用法用量】含服。一次1片,一日5~7次。
【不良反应】偶见过敏反应、恶心、胃部不适。
【禁忌】1.对复方熊胆薄荷含片(太极)过敏者禁用。2.糖尿病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1.复方熊胆薄荷含片(太极)应在口中逐渐含化,勿嚼碎口服。2.当复方熊胆薄荷含片(太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3.学龄前儿童不推荐使用。4.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儿童用药】遵医嘱。
【老年患者用药】遵医嘱。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遵医嘱。
【药物相互作用】如正在使用其它药品,使用复方熊胆薄荷含片(太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毒理】复方熊胆薄荷含片(太极)中所含熊胆粉具有清热泻火与凉血止痛作用;薄荷脑与薄荷油外用时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消炎、止痒、止痛的作用;三氯叔丁醇为消毒防腐剂,具有抗菌作用。
【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
【贮藏】密封保存。
【包装】铝塑泡罩包装,每板装8片,每盒装2板。
【有效期】36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0021952。
【生产企业】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有限公司。
复方熊胆薄荷含片(太极)的功效与作用复方熊胆薄荷含片(太极)用于缓解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咽喉部不适。
爱的疼痛读后感篇十
《简爱》这本小说,主要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然而,她并没有绝望,她并没有自我摧毁,并没有在侮辱中沉沦。所带来的种种不幸的一切,相反,换回的却是简。爱的无限信心,却是简。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不幸,在学习生活中,简。爱仍然是承受着肉体上的受罚和心灵上的催残。学校的施主罗可赫斯特不但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诋毁她,而且把她置于耻辱台上示众。使她在全校师生面前丢尽了脸。但简。爱仍坚强不屈,化悲愤为力量,不但在学习上飞速进步,而且也取得了师生们的理解。
不久,简。爱又陷入了爱情的旋涡。个性及强的她同样保持着个人高贵的尊严,在情敌面前显得大家闺秀,毫不逊色,对于英格拉姆小姐的咄咄逼人,她从容面对。
同样,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她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感到自惭性秽,同时对她肃然起敬,并深深地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后来,简。爱发现罗切斯特已有了妻子,她的自尊自重再次出现,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他,她对爱情的专一,让我敬佩。
最后,简爱得知,罗切斯特为了拯救在活中的妻子不幸双目失明。躯体严重残疾,完全丧失了生活能力,而同时又妻亡财毁。简爱全身心的爱再次投入了他的怀抱。
爱的疼痛读后感篇十一
周末的晚上,一个人在家里,偶然翻了翻一本小杂志,有篇小文《爱》,题目好象是通俗了一些。可没看几行,便不能自禁。读书的绝妙境界总是在无意间来到,原来是张爱玲的作品。我便把阅读时的天马行空的感受写了下来。
“……那是她不过十五六岁,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读至此,就被这简简单单的文字吸引了,有一种只可意会的感觉胸中涌动,仿佛是有沧桑古意拂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皎洁的月光,疏疏朗朗的镶嵌在桃树林荫里,偶尔一逢,“噢,你也在这里吗?”此情此景,一言一声,站了一会,虽是淡淡的感觉,而今读起,似乎是多么的`熟悉而令人心神荡漾。
后来,这女子被人拐买转卖,历尽人生坎坷风波。老了的时候,还常常说起,在那个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老妇人回忆的是那少年,不知道女作家此时思念的是谁?是那傻不愣瞪的少年,抑或是灿若桃花的女子?两者某种似有若无的联系。但一切只成了美好的回忆,沧桑与凄凉也如一丝一线,时断时续上来了。
人们都说,张爱玲的小说太沧桑太悲凉,其实她的散文又何尝不是呢?“于千万人中遇见你所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什么别的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这一次又略不同,沧桑中带了那么一点爱,空旷寂寥的感觉笼罩在周围了。原来爱是这般稍纵即逝,又亘古不变。
爱的疼痛读后感篇十二
在一个炎热的夏季,此地水资源溃泛。一天,军队的车送水路过这里。
一头憨厚的母牛,为了自己的孩子拼死争扎,只为求得一点水给孩子解渴。自己却被主人打的皮开肉绽也默不作声,最终赢得了所有人的同情。送水的军人也冒着处分给了小牛一小桶水。小牛喝的津津有味,母牛却只在一旁深情深情的望着小牛,滴水未沾。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母爱是所有母亲所具有的爱,它不分人还是动物。
母爱可以算得上是最高尚的爱,最无私的爱了。它只为付出,而不为索取。它如同雪中的炭火,让我们感到温暖;又如同雨中的花伞,为我们遮风挡雨;还如同冬天的太阳,让我们感受到世界上的温存。
人一生要经历多少风风雨雨?而我们身后的支柱又是谁?正是父母。仔细算一算,我们欠母亲的债有多少。母亲十月怀胎所受的苦又有谁能理解?“你入学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伤心的泪花有人给你擦……”那这个人又是谁?正是母亲。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话一点也不假。母亲以我为希望,我以母亲为自豪。用一颗感恩的心来报达这位天底下最最伟大的人。
爱的疼痛读后感篇十三
幼儿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的工作必须依靠师德来完成。陶行知说:“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活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大家愿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小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造。”这都要求我们要具有奉献精神,在经济高度发展的新时代,尤其要求我们要向陶先生学习,以一种奉献的精神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
有人说我们是燃烧的红烛,有人说我们是高级保姆,无论别人对我们怎样评价,我们却深深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有多重大。幼儿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奠基阶段,幼儿时期所受的教育对孩子今后的道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们掌握着孩子成长的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相当于掌握着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方向。有人曾开玩笑说:她想当一名伟人但没有成功,于是想当伟人的妻子却也失败,现在她想通了,她要做伟人的老师。我并不奢求我教的'孩子能成为伟人,只希望他们将来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足够了。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陶先生不仅热爱儿童,热爱青少年,而且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热爱祖国人民、热爱全人类。爱是陶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教师,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无尽的爱为孩子们的世界添抹一蔟缤纷。
爱孩子,要让每一个孩子共同进步;爱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一、播下爱的种子作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满爱的阳光,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就能让娇嫩的幼苗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当教师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
二、浇灌爱的雨露爱是雨露,她能滋润人;爱是夏日,她能温暖人;爱是奉献,她的无私能让幼苗茁壮地成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希望得到爱的滋润,爱的温暖,更何况那些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学习和行为上暂时落后的学生。滴水,可以穿顽石;清泉,可以润心田;爱心,可以拨心弦。伸展在孩子们面前的生活之路也许不是那么平坦,但我想,我们老师可以把爱的雨露洒进每个孩子的心田,做孩子前进道路上的铺路石。
三、收获爱的回报以真诚对待孩子,必将收获丰硕果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平日里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度的关爱,照顾,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受到重视的,那么,在孩子心里就会很满足,很满足,他们也会特别感激你。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以广博的爱教育人,以崇高的精神感化人,以美好的心灵塑造人。
让我们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坚定自己心中“以爱育人”的信念,在教育旅程中抒写最为壮丽的诗篇,奏响一曲激昂的人生凯歌!
爱的疼痛读后感篇十四
放假前的某一天,我躺在妈妈卧室床上,无意中看到了书架上的《简爱》,想到了在新华书店里也经常看到这本书,就产生了好奇,萌发了读一读世界名著,增长点见识的想法。
《简爱》的封面是由简单的横竖直线绘成的一幅线描画,黑色的底色显得庄重,跟我以前看的书相差很大,也比它们更厚重。这可是我第一次读世界文学名著,我花了五个晚上终于把它“啃”掉了。
虽然简爱身份卑微,但她在贵族面前不低三下四;虽然她很贫穷,但她穷得很有骨气,保持自己的尊严;虽然她的话总是咄咄逼人,但她也有柔情的一面。“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简不就是这样的吗?她独立,倔强,非常特别,她的身上散发出一种人格魅力。
罗切斯特先生也是个怪人,他完全有地位有资格去和高贵、美丽、骄傲的英格拉姆在一起,却偏要追求相貌平平、贫穷的简,不可思议!两个特别的人在一起是幸福的。
从《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到《乱世佳人》的斯佳丽小姐,个个都是美丽动人的,可简爱却颠覆了历史,这应该就是《简爱》的成功之处吧!
妈妈的话:《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女儿没有读出书里缠绵感人的爱情,更无法体会小说渗透的女性独立意识,其中的很多内容她都不知所以然,但是她能自己主动去接触世界名著,这还真是个不小的进步!
爱的疼痛读后感篇十五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读完了《简·爱》,我也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爱自己,才会爱这个世界。
书的主人公简·爱从小便有一种富于反抗的精神。与欺负自己的约翰·里德搏斗,扯下好友海伦被绑在额头上写着“邋遢鬼”三个大字的纸牌。她敢爱敢恨,面对罗切斯特疯妻的存在,自尊的她选择了出走。罗切斯特使出全身解数,对她进行了解释和挽留,简·爱却没有听从罗切斯特的劝说,而是离开了他。她的恨合情合理,你没有资格说她这样远离一个爱她却又欺骗她的男人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当然,简·爱也绝非女汉子一样单一武断。
简·爱无疑是我们好的榜样,她非常地重视自我,她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当简·爱发觉她深深地爱上主人后,在地位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她却敢于去爱,因为她坚信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她的心并没有被丑恶的现实所摧毁,她的精神却因粗粝的生活而锤炼得顽强。当我们撑不下去的时候,想想简·爱,想想《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在发表《简·爱》时,夏洛蒂不得不使用了一个男性化的化名柯勒·贝尔,这是由于19世纪的英国妇女从事文学创作仍有极大的偏见和抵触情绪。
所以,为了心中那块最干净、最纯净的地方长存于世间,为了不再迷茫,永远都要保留本心,才会快乐地活下去,才会爱自己,爱自己的父母,爱他人,爱这个世界。
爱的疼痛读后感篇十六
在我们的日常理解中,疼痛,到底是一个生理问题,还是一个心理问题?法国历史学家罗塞林?雷伊则告诉你,纵观疼痛的历史,它本质上其实是一个文化问题。在《疼痛的历史》这本书中,雷伊开宗明义的指出:疼痛被发现和承认的历史,就是现代医学知识体系的边界和内容不断厘清的历史,科学和玄学分野的历史,个体的自由意志得到彰显的历史。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文化视野中,疼痛所具有的含义也不相同。譬如在远古时代,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文化中,即使在这些文化中,关于疼痛的理解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
荷马史诗中经常会出现由于战争而遭受的疼痛,这种疼痛的特征是快速的、尖锐的,然而史诗中的英雄们个个气势如虹,在他们眼中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疼痛概念,如《伊利亚特》中的阿喀琉斯所说:“我并不害怕这样的疼痛,我每天都可能在战斗中失去生命。”这也就意味着:当史诗中的英雄谈到疼痛时,指的是别人的疼痛,自己并不感觉疼痛。
而在索福克勒斯的悲剧里,剧中人物对疼痛的感受明显比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们丰富。个体开始对疼痛有感知,当赫拉克勒斯遭受凶猛剧烈的疼痛时,他“躺在地上翻滚、跳跃,大喊大叫,声音都变了。”而菲洛克忒忒斯被疼痛折磨得神志不清,他只能疯狂的吼叫。但是人们无法解释疼痛的本质,只能认为这是神的旨意。
古希腊最著名的医生当属希波克拉底,他创造出了类似于中国古代医学的望、闻、问、切的诊断疾病的疗法,他的医学体系就是要在诊断过程、医生以及病人之间建立一种关系,叫做“希波克拉底三角”。在这个关系中,病人要主动从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出发,描述疼痛的症状。从病人的主观感受中,希波克拉底发现疼痛不是一种孤立的'症状,它往往对应着身体某个部位的病变。尽管希波克拉底想出了一些减轻疼痛的办法,但是仍然受医学条件所限,认为疼痛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无法避免。
古罗马时期的医学知识开始变得普及起来,著名的医生瑟尔苏认为疼痛就意味着疾病本身,并且能够预示病情的走向;而随着解剖学的发展,开始有医生从脑的感觉神经传输来研究疼痛,并且会分析疼痛的起因。
这个时期,人们对疼痛的探究不仅仅是从生理学或医学的角度展开的,哲学流派中,伊壁鸠鲁主义主张人们应当享受欢乐,抵制痛苦。伊壁鸠鲁主义的信条被人们严重曲解了,他们认为伊壁鸠鲁主义只为了追求穷奢极欲的放纵和无节制的寻欢作乐。而真实情况是,伊壁鸠鲁主义实际上强调的是要过一种有节制的生活,尽量避免遭受更多的痛苦。古罗马时期,禁欲主义在与基督教结盟之后,一起反对伊壁鸠鲁主义,他们信奉“只有精神上的罪恶,没有肉体上的罪恶”。因此对待肉体上的疼痛,禁欲主义的态度就是:咬紧牙关,无动于衷。
中世纪作为欧洲历史上的“黑暗时代”,教会基本上统治了当时欧洲社会的各主要方面,科学受到宗教的迫害。在基督教的教义中,把疼痛看作是上帝惩罚人类罪恶的一种方式,或者是赐予人类的一种礼物。在基督徒和修行者中间盛行“炼狱”,他们往往用折磨肉体的方式希望得到上帝的宽恕,考察那时的绘画艺术就可以发现,圣徒们在遭受巨大的痛苦时流露出的却是自我满足的状态,对他们而言,面对疼痛,不仅仅要学会忍耐,更要学会享受它。
从文艺复兴之后,个体自我意识开始逐渐觉醒,人们在面对疼痛时,不必做任何掩饰或伪装,可以直接地表达出疼痛的感受。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文艺复兴后期的社会战乱带给人们巨大的疼痛,那时虽然已经发明了乙醚,不过在外科手术中并没有大范围的应用,仍然使用传统的“绑扎”进行止痛。
在剧烈疼痛的折磨下,人们认为死亡是解脱的最好方式,譬如西塞罗在他的《论神之本性》中就谈到过这一点,大思想家蒙田由于被石头所伤,不得不忍受由此带来的长期疼痛,他在《随笔集》中表达了对疼痛的看法:“疼痛是降临在我们身上的最大不幸,如果不能治愈,我们至少要缓解,但是如果想尽诸种办法都无能为力,死亡就是最好的解脱方式。”蒙田虽然信奉禁欲主义的某些教条,但是在对待疼痛的观点上,蒙田与其南辕北辙,他认为当人们遭受疼痛的折磨时,大声地表达出来并不是什么丢面子的事情,应当想办法缓解疼痛,而不是咬紧牙关苦撑。
进入17世纪后的理性主义,一方面,医学知识突飞猛进,另一方面,人的主体意识开始张扬。笛卡尔在他的《哲学原理》中断言:大脑才有疼痛感觉,人的肉体和精神都会产生疼痛。但是我们知道,笛卡尔解释自我意识的由来,把它归结为万能的上帝,同样他把这种思路套用在解释人的疼痛问题上,于是模棱两可地指出:疼痛是由人的灵魂决定的。这说明那个时代人们对疼痛的认知仍旧未能摆脱基督教的影响,不过那时在医学上出现了一个可喜现象,人们研制出了一种叫做“鸦片酊”的止疼药,医生们在实验中开始发现鸦片是一种非常好的缓解疼痛的药物。
人们对疼痛的认知真正明晰起来始于18世纪的启蒙时代,这个时代的哲学革命开始把客观观察作为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并由此催生了医学上“精细解剖”的概念,可以说,这是一种科学与神学开始分离的表现。人们逐渐建立了一种关于疼痛的症状学,来分析疼痛的价值和功用是什么。关于对疼痛的分类、定位、测量的研究开始变得系统化。同样在疼痛的治疗学上,医生们的手段逐渐多样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症下药”。人们不再“谈疼色变”,而是认识到疼痛能够给予生命以新的力量。
毫无疑问,19世纪的神经学大发现为疼痛研究提供了更多学理上的支持。这时期的各种殖民战争频繁,也促使医生们开始考虑如何减轻士兵们的痛苦,1828年在英国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人工麻醉手术。麻醉剂是这个时期医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从艾草、氧化亚氮、乙醚到氯仿,一直处在不断研究和实验中,由此难免会造成医疗事故,即由于对麻醉剂的使用不当发生病人死亡的情况。一度引起了伦理学的批评,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由于人们对疼痛的恐惧和厌恶,因此患者宁愿承担手术中的风险,也要极力避免手术中的疼痛。这说明人们当时认同这样一种观念:医学是一种可能性的艺术。
到了20世纪,受达尔文和斯宾塞进化论的影响,人们开始把疼痛作为一个危险的信号。也就是说,痛觉是生物自我保护以及生存的必不可少的能力,如此才能预知迫在近前的威胁。人们对疼痛的理解就不仅限于它是一种感觉,而是和人的情感因素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人们开始逐渐获得一种关于疼痛的意识,特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作家兼记者的朱利安?泰普反对“疼痛的暴政”,“疼痛有益主义”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这种观点认为,疼痛是一种自我发现的方式,当疼痛发作时,它能主宰一个人的自我。当然,这个时期的缓解疼痛的药物被大量研制出来,特别是吗啡的大规模使用。
然而疼痛毕竟总是令人不快的感受,现代社会的医生们在面对患者的剧烈疼痛时,出于人道主义,不能把这种“疼痛有益主义”作为某种哲学术语加以把玩,医生们的职责应当是采取紧急措施,让患者尽量避免遭受痛苦――这是作者雷伊在本书结尾处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