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优质19篇)
读后感是对阅读过程中感悟和启示的记录,是对自己思想发展的一种呈现。读后感的写作可以从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入手,结合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个人思考和评价。下面是一些名著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经典之作。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篇一
这个暑假,学校发给老师们人手一本教育专家林格所著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一看书名,我就一楞,《教育是没有用的》,心里充满了疑惑,急切地想把书看完。
这本书的书题“教育是没有用的”,其实这里的“教育”所指的是“传统教育”,并不是指所有的教育。他对传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进行了批评,继而提出了新的适合学生的好的教育。
文章第一章就提出当今教育的困惑,即学生的厌学。接着指出导致当前中国学生厌学的三个非体制原因。后面几章都是作者用大量教育教学案例阐明他的教育观点和方法。主要是教育者从生命发展规律出发,怎样用心灵引导孩子的心灵,激发生命本来的潜能,让孩子主动学习。
对于“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这一点,我是有深切的感受。中国传统教育有个特点就是“说教”,一提到这个词,大家脑袋里就浮现一个画面:长辈在训斥,晚辈唯唯诺诺地听,完全没有平等。现在有一部分家长、老师有所觉悟,但整体上还是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学生没有平等话语权。
其实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就是要从改变他的内心开始。比如有些人沉迷网络,那样连续上网真的很辛苦,但是他们自己不觉得。如果单位要他多加班,他会觉得特别累,因为他心里不平衡。所以如何让学生不是为了父母读书,而是自己要读,还真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7月31日,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的科学家钱伟长逝世,又引发了去年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辞世后社会发出的感叹“为什么现在就培养不出上世纪那样的人才?”确实,不论社会、家庭的条件,还是各方面对教育的重视,应该说现在都是出人才的时代。中国科学界的“三钱”(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和国学界的“两钱”(钱钟书、钱仲联)的成就,都是“一心评古今文章、两脚踏东西文化”的“复合型人才”。钱伟长进入清华读的是文科,日本侵略中国,他说我要学造飞机大炮,转学物理,终成文理皆通一代大师。基于自己的成材经验,钱伟长提出推倒“四道墙”,即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破师生之间的墙,破科系之间的墙,破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
现在的教育,学生从小就不是自主读书,一切都是家长、老师、升学安排好了,全以功利为目的。英语是任何升学、晋级都必须的,所以全社会都来学英语。3岁就被父母送到培训机构学英语的孩子比比皆是,还有更小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学习就是在课堂上,老师给他上课。有的学生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觉得不知道还能干什么。这样学习方式培养的学生,还能指望他能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啊?中国的教育每个人都被卡死了,容不得你动弹的。卡在最底下的是学生,他只能每天在学校、家、培训班这些地方完成不得不完成的作业。很小的年龄就说没时间,有时有点自己的爱好,却因为时间原因只能忍痛割爱。
可是怎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杰出的学生,才能提高中国的创新竞争力呢?这个问题牵涉的面太广了。20xx年温总理在看望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据说温总理20xx年拿这个问题请教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
这种回答其实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
确实,以前的大学就做大做强了?以前的基础教育的教师就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了?我看就是所谓的“做大做强”,什么都是急功近利,害了教育,害了国家。
文章提出“家庭教育的无效,是因为父母说得太多。学校教育的低效,也来自老师们的耳提面命。”确实,要留给孩子思考的空间,留给孩子改错的时间。我想到自己小时候也犯过不少错,有的现在想来真是可笑,幸亏没有老师和家长看见。如果像现在,整体生活在老师和父母的眼皮底下,还不知道会认为,是个思想品德多不好的孩子。很多问题是有年龄阶段的,孩子所犯的毛病是相同的。这些问题会像小河不停地流一样,过段时间一看,问题没有了。
我们总是很急躁,急于把学生都培养成各方面优秀的学生。其实我们自己中学时,就学过孔子的教育名言“因材施教”,可是真正用于教育的又有几人?你了解自己的学生吗?你尊重他们的思想吗?我自己都觉得自从当上老师后,越来越喜欢说,有了儿子后,更是变本加厉,每天都演练“苦口婆心”这个成语。这一年来,我也思考了很多。想一想,学生每天在家里听家长教育,到学校听老师教育,还有上课外班的时间,也是不停地塞。所以一定要留给孩子时间好空间,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在一起,他们自然会开展游戏,互相交流,在活动中会提高课堂学习中学习不到的能力。
以后我尽力要留给孩子思考和活动的空间,保护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将是个艰难而长期的任务,希望我的教育能是对孩子真正有益的教育,不要辱没了“老师”这个神圣的称呼。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篇二
最近读了我国著名教育家格林先生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书中内容不仅有高度、深度,有震撼力,同时也给读者展示了许多教育试点的成功案例,细细品味,印象深刻,深受教育和启发。
书中的很多教育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要花功夫的。如果只能生搬硬套,不能理解和融会贯通,也就是不能悟出里面的内涵,那也是做不好的。“学习是人的高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既然教育没有用,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呢?我谈点体会:
书中第一章《教育之困》中讲到的“摁着牛头吃草”的故事中讲的是什么拴住了这头牛呢,是小小的木桩吗?不!拴住这头牛的不是木桩,而是由木桩形成的心理枷锁。一厢情愿地强化孩子的自我控制,置他们的主动性于不顾,孩子就会像那头被小木桩拴住的牛一样,小的时候想拔木桩,拔不动,等到长大了,有足够的力气去拔木桩了,却已经没有欲望了。
当代教育者的最大困境其实就在于"摁着牛头吃草",一厢情愿地训练"牛嘴"要张开多少度、如何吃草,岂不知"吃草"是它的本能。这样强硬和机械训练的结果是"牛"很累,教育者也很累,教学的效能却极低。过去几十年,教育者长期执着于为孩子设计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是对孩子主动发展的一种人为控制。变"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是当前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通途。
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孩子的主动性。我们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更为重要,更应引以为戒,不能按照自己一厢情愿的教育设计,迫使孩子们就范,忽视甚至控制了人的主动性,而进行被动教育,造成孩子对学习产生消极抵抗的心理,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孩子。
兴趣是人生普通但神奇的“方向盘”,对人的知识的增长、智能的提高、情感的调动、品格的形成、潜能的发挥等,都起着巨大的作用。从社会角度来看,兴趣是爱学、会学的重要基础,是终身学习的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
书中讲到激发孩子的兴趣,有三种思路:“一是感觉引导,二是降低难度,三是协助孩子发掘学习的快感。”
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中,有一个顽皮的孩子向老人扔石头的故事,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扔石头是出于内在动力的驱使,扔石头让他们觉得新奇、好玩、冒险,因此,那位老人越管,他们就越逆反。可是,从老人给他们第一笔钱的时候,这些孩子扔石头的原因或者说动机就发生变化了,他们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于兴趣,而是从内心的渴望转变为外来金钱的刺激,当外来的刺激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消失的时候,扔石头的行为也就失去了激励因素,其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可以从中洞见孩子内心变化的基本线索,这也是吸引孩子从内心里出发爱上学习的基本线索——感觉引导。当孩子感觉到学习是为了别人,无论是满足家长还是老师的要求时,学习的动力就会降低;当孩子的学习能满足自己的好奇,能收获美感和满足感,不用别人催促和监督,这种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孩子不爱学,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尝到甜头。而让孩子尝到甜头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知识总量,降低学习难度,使孩子不断获得小成功,尝到小甜头。在学习过程中,把一个大目标科学地细分成若干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得到一次激励,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断获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从而走向“大成功”的。如果学习的目标太高、难度太大,孩子努力了还达不到,失败几次之后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理想的学习是“站着坐着够不着,跳起来正好”,不断尝到小甜头,才可能逐步走向最终的成功。
格林在书中说道:“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尽可能闭上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孩子,也是教育行为转变中的一个关键。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场所,但同时也是孩子吸取知识的场所,需要的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老师在台上高谈阔论,孩子在台下死记硬背。老师说多少、孩子记多少的学习是机械的,孩子充分思考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
好问、好说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让孩子学会“问”而不是学会“答”。课堂上我么美好更应该引发孩子“问”、“说”的兴趣,交给孩子“问”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只关注结论,忽视学习的体验过程。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有时需要等待,需要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心态和方法去品味教育、反思教育、探索教育!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篇三
读完林格老师的《教育是没用的》这本书,深深为作者对教育的思考、追寻所感动,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有多少观念期待进步和更新,作为教师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别人的先进思想,了解当今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和教育的进步。
林格老师在书中写道: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是保护甚至捍卫学生的主动性。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告诉了我们在学习中要全面依靠学生这个道理。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曾经自己也为如何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潜力、如何调动学生自学的能力困惑过,读完这章文字,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更明白了教育不能光凭感觉,更应该科学的深入思考。这一点就是和时下很热的郭思乐老师倡导的生本教育是相通的。
在以前的思品教学中,总感觉到在课堂上不能充分发挥学生探究能力,学生的思维不能充分打开。后来意识到这一点后我总结分析原因大概是这样的。在自己刚踏入教师行业,初为人师接手了初二年级,因为是半路接班在加上自己刚当老师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讲课时特别注重学生的纪律和对学生的管理,相信我们一线教学的教师都有着同样的感受就是纪律是学好习的保障。所以维持好纪律的同时就不得不对学生的放手少了一些,担心学生不能很好的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就相应的减少自主学习,担心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不集中精力、破坏秩序就相应的减少讨论,担心问题太难学生找不到思路就急切的提示过多或自己把答案说出来。后来在对我的听课中,热心、负责的同事们也真诚的提出了对我这个问题的建议,于是我茅塞顿开的明白了自己存在的问题。
不能发挥学生的作用就不能打造有效课堂!如果老师越俎代庖,把该做的做了,把该属于学生的也做了,那么学生怎么会有学习的积极性,怎么会主动的探究,没有了探究这样的学习何谈高效。
文中提到的一个例子就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以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以5等于几,这就有一点教学了,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以5等于14?那就更等于教学了。很简单的例子,却告诉了我们在课堂上设疑,然后引导学生大胆的质疑和思考才是有效地教学,这就是为何同样的课本、同样的时间,不同的老师和不同的教育方式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的原因吧。
大胆的放手给学生,相信学生的创造和能力吧,把属于学生快乐探究和思考的机会充分的给以学生,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这样的课堂才会更加的精彩,是的,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篇四
我们的一生都将与教学为伍。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愿意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思考过。假期里我读了林格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所获颇多。
(一)学习贵在引导。
(二)学习习惯是养成的。
拿我自己来说。我喜欢吃水饺,当然也想学,可是当我第一次把水饺包出来放到面板上时,妈妈就说:“你看你包的,馅太少,形状太难看,还是别包了,去一边玩去。”下一次还是这样,年复一年,我到现在还是那样包。可见,我们学习一件新事物时,第一次非常关键。用到教学上,也就是说,新课是最重要的,新课学得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对以后的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新授课的设计。
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说到底,坚持到底最重要。长期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一种习惯的养成也是这样。我们要求学生坐端正,可能学生第一天觉得新鲜,能够做到;第二天还有新意,也能完成;可是慢慢的,一星期,一个月,一年…往往就懈怠了。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要想完成,首先就要戒掉我们身上的种种浮躁之气。
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结尾:有时候,我们离成功仅一步之遥,但如果不善始善终,就很可能使那小小的一部成为无法逾越的距离。成功就在于每一天的坚持。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篇五
十月的读书计划是于漪老师的《教育的姿态》,我加入叙事者的时间比较短,准备读这本书的时候已经到了十月底了,很快从网上购得,马上开始阅读。
从前言开始,就能感受到一位从事教育工作60年的老教师的赤诚之心,她对孩子的爱是热烈的,是深沉的。始终以学生为本,是于老师的教育理念。这在今天也是极力倡导的。
从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大爱与无私。
现在的孩子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普遍面临道德缺失,情感冷漠。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温暖孩子的心灵,点亮孩子的心灯。一棵小树尚且需要修枝剪叶,才能茁壮成长,何况是一个人呢?所以对待孩子的错误我们要有一颗包容的心。
七年级上学期时,一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备课,一个学生过来找我,“老师,我丢了20元钱”,“哦,是吗?怎么回事?是不是你忘记放在哪里了?”“不是的,我怀疑是小美偷的”。我心里一惊,不会吧?这个学生很文静,不会做出这样的事吧?表面上我不懂气色的说,“不要乱说,我相信她不是这样的人。你先回去上课,我会给你查清楚的。”我悄悄找了几个同学了解情况,小美家里比较困难,平时很节俭的,这两天突然大方了,买了不少零食吃。我心里已经大题有数了,但是我没有去找她当面交流,而是放出风声说,钱找到了。我观察小美的变化,刚开始她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后来她低下头想了好久,像是下决心似的。我知道她会来找我的。果然,一个课间,她来到办公室找我,“老师,我捡到了10元钱”“哦,是吗?在哪里捡的?”“教室外面。”“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值得大家学习!”我看到小美的脸红红的,她的内心一定是纠结了好久的,不过总算战胜了自己!我在心里暗暗祝福这个孩子。虽然我搭上了10元钱,但是维护了一个人的自尊,这才是重要的!
这个世界不光需要参天大树,同样也需要小花小草,只要是健康快乐的成长就好了!!祝福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篇六
假期,学校给老师准备了一道丰盛的精神年货,那就是《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本书,作者是林格。说实话,在之前并没有听说过,不免在想,是什么样的大教育家敢说出这么狂妄的话,于是对这本书的好奇之心更浓,只想一睹为快。
看到封面,标题的下面是一个问句:你还在用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吗?于是明白,教育并不是没有用的,是要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封面的下方写着百所知名校长联名推荐,作用就是化解全民教育焦虑,拯救家长和老师。由此来看,应该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书的第一页,就是格林十大观点。这些观点真真切切的反映了教育的现状,是啊,那个孩子愿意在被管制的情况下学习,学校有老师盯着,家里有父母盯着。时间长了,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可升学压力又在不断的刺激老师、家长,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为了这个竟然有了可怕的国民共识,其中林格老师有句话说的很幽默:全中国的家长没在一起开过会,但有一句话异口同声:孩子,只要你有了好分数,其他的一切都不要管。这真是一个可怕的国民共识。
我想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有人性的。除了知识,要教给学生善良、自信。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有三名学生即将通过面试分别被大学录取,a。第一名学生是一位可爱的女生,成绩全a,小钢琴家,能歌善舞,家境优越,从小接受很好的教育。b。第二名学生是一位肯尼亚裔的女生,她的成绩平平,父亲是铁道工人,母亲是超市收银员,家境贫困;更要命的是她的听力自小还有障碍,但是她一直坚持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c。第三名学生是一位西班牙裔的男生,他的成绩略微有些差,父亲是个在监狱服刑的罪犯,他从小就缺失父爱,跟母亲住在一个犯罪率很高的社区里,家境十分贫困,经常要申请政府救济金。
如果你是录取委员会中的一员,面对上面三位学生,你会做出什么顺序的选择呢?
如果你是一个中国大学招生办的老师,你的答案一定会是a——b——c,因为按照中国大学的录取考核制度,一定是按照成绩至上的“法则”来选择的。中国所有的名牌大学都是希望招到成绩最优秀,“素质”最全面的学生。
如果你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你可能会选择b——c——a,因为残疾人和穷人家的孩子值得同情。
而在美国,有两所大学的录取委员会也面对过这样的考题,只是他们的考题没有这么完整。他们面对的答案都只有两个,而且他们必须单选。
第一所大学是有“小常青藤”之称的斯坦福大学,它面对的答案只有a和b两个,在一个成绩优秀素质全面的女孩,和一个有听力障碍、成绩平平的学生面前做选择。他们的答案令人惊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而放弃了前者。
为什么呢?他们的答案是:这个孩子虽然成绩平平,但是我们能在她身上,看到她勇敢地克服了巨大的苦难,我们没有理由,不让一个刻苦的孩子,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第二所大学是赫赫有名的贵族大学艾姆赫斯特学院,它面对的答案只有a和c两个,在一个成绩优秀素质全面的女孩,和一位成绩不够好,且犯罪家庭出生的孩子之间做选择。这所大学的老师们的答案居然也出人意料,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而放弃了前者。
这又是为什么呢?他们的答案是:这个孩子面对的状况十分危险,因父亲而背负道德压力的他,随时可能陷入犯罪陷阱,作为一所旨在教人向上的大学,没有理由不让一个这样处境的学生,获得教育机会,因为这个受教育的机会,可以坚定他对人生的信心。
这两所学校都是美国一流的大学,他们有着一流的录取系统和标准,这种标准近乎苛刻,但是充满着人性光辉。
我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不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用无为培养学生的有为,有为是让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真正的教育在于“于无声处响惊雷”,孩子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无为而无所不为,不教而教。
教育应该是一种心与心的感应,让孩子在心灵上得到温暖,在心灵的碰撞和感动中获得成长有用的教育是一种鼓舞、一种激励。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洁净的灵魂去感应另一个灵魂,传递精神力量。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篇七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有什么问题?有多大的问题?在教育专家林格先生看来,时下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已经走向了教育本质的反面。下面看看小编为你整理的《教育是没有用的》。
读后感。
吧。
今年寒假期间学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本书在假期里面读,这本书是《教育是没有用的》。本书是是作者若干年对中国教育考察、实践、研究的心得。指出了中国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的最大问题,我们过于迷信教育技术,迷信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可以实现的,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都在孩子面前赤裸裸地实施教育行为,他们并不能意识到,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受教育的时候,教育已经失效了。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体,把家长和教师都解放出来,是教育的本质,也是在应试教育之下能让教育提升的根本方法。本书立意深远,说理清透,是一本可能会对中国教育观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理念性作品。
书中讲到我们的教育承担了许多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的社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和家长、教师、校长的身上。有一位全国著名中学的女老师说:“我们每天至少需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周末也基本上没有休息,没有时间与人交往,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朋友,连家庭也照顾不了。”
人的短视是因为看不远,因此,我们需要站在高处,把目光投向远处。教育,至少需要我们往后看三十年,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使命。所谓“往后看三十年”,就是想象过了三十年后,孩子已经三四十岁了,你希望他们是什么样子,再回头来看当下的教育,心态可能就会中正平和了。
读了林格先生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习惯是教育的最终成果》。尤其是在全国推行的六大习惯,我更觉得非常全面。
习惯与做人品格的培养存在着一种线性关系,人格决定了人的发展发向。如果健全的人格是一个大屋子,那么需要找到门和把手,否则知其门不得而入。这个门把手,就是习惯。
养成教育课题组经过三年的论证最终确定以下六大习惯向全国推广: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2、孝敬父母;3、说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4、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5、认真写字;6、从错误中反思自己。
林格先生认为:习惯是教育的最终成果,一个人习惯的好坏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在我们的身边不乏有这样的家长,认为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只要成绩好了,其它的都不重要。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试想一个人成绩再好,就算考上大学了,没有一个好习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吗?能在以自学为主的大学校园里取得更大的收获吗?进入社会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吗?能在自己的工作上创出一番事业吗?有一句话叫“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成绩只是“芝麻”,而好的习惯才是“西瓜”。
曾经看过一则故事: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习惯形成你的能量。”用行动培养习惯,用习惯收获性格,而性格会照亮你的人生。
俗话说的好:习惯成自然,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人的一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齐白石老先生说:“养成好习惯,必有好人生。”
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你的习惯无法改变,但可以用好的习惯来替代。成功很简单,只要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养成习惯,如此而已。
严是爱,宽也是爱。宽容是以心对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作为教师,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应设身处地替他们想想,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失态,给学生心灵造成伤害。
还记得教过的一个男孩子,就称他“小五”吧。小五不笨,知道为他人着想,但做事很拖拉,尤其是写作业,再加上好玩、有点懒,以致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尤其是自己觉得有难度的作业,就望而却步索性不写。我多次找他谈心,他也会信誓旦旦地承诺以后会及时完成,但好上一段时间后便会“旧病复发”。一天放学时,作业组长向我汇报,他又没交作业。当小五看到我站到他面前盯着他时,他低下头,心虚地不敢正视我。当时我真想痛骂他一顿,都说事不过三,我都记不清他是第多少回没交了;都说忍耐是有限度的,我都不记得一忍再忍地找他促膝长谈过多少回了。但看到他低着头,不安地揉搓着手中橡皮擦的样子,我知道是他身体里那股自由散漫的势力再一次打败了他想要进取的心,说不定此刻他也正在懊悔不已。现在对他一顿痛骂或许能消点我此刻心头“恨”,但对他有用吗?我强压住火说:“小五这几天已经在赶着补各科作业了,而且也补上了不少,我相信他今天放学前一定能把语文作业补好交给我的。”听我这么一说,他低着头的脸一红,也停止了揉搓橡皮,紧紧地捏着橡皮静静地坐着。“利用下课时间抓紧做吧,我等你。”听我心平气和地说完,他顿了一下,就开始安静地补作业了。放学前,我收到了他的作业本。看着他带着浅浅的微笑一身轻松地离开,我庆幸自己当时没发火,我宽容了他也宽容了自己。此后,虽然他还是有作业没按时交的情况,但次数越来越少了,他也会尽他所能地尽快补好。
像小五这样某一方面后进的学生,他们的进步的过程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我知道自己不能急于求成。对于他们,我让自己把更多地把目光放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上,在他们出现反复的时候,帮助他们保持学习的信心。相信这些孩子会感受到老师的这份宽容,会感受到老师为他们着想的心,会真心地尊重和爱戴老师。
教师以包容之心对待学生,久而久之,也会把这种智慧和美德潜移默化到学生身上。使他们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懂得只有学会包容,做到宽厚待人,才能化解矛盾,消除隔阂;才能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才能搞好同学之间的团结。这些也正是现代社会提倡的“学会合作”的重要条件之一。当然,包容并不等于放纵,并不是毫无原则的一味退让、忍耐。包容的前提是对那些可以宽容的人和事。包容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格,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别。
疏松的土质能使植物更加茁壮成长,宽松的环境能让心灵更加健康发展。教师的包容能造就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更能造就一颗颗健康明净的心灵。
《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本书的作者,是教育专家林格。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亲自走过1200多所学校,考察过20多个国家的教育状况,探究中国教育内涵发展与突破之路,被誉为“坚持用脚做学问的人”。书中的一些鲜活的案例和观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
有这样一个案例:以前农民种水稻需要人工插秧,就是把培植好的秧苗,按照事先牵好的绳索和格子,整齐地种植到农田里。这个方法在我国沿用了约三千年,农民插秧后腰酸背痛,苦不堪言,但是水稻并没有因此而增产。20世纪,我国开始了一项重大的农业改革,应用抛秧技术,把培育好的秧苗一把一把“天女散花”似的随意地抛向水田里,结果彻底解放了生产力,且实现了增产增收。
“插秧”?还是“抛秧”?初看起来十分奇怪,勤劳的没有得到相应报偿,悠闲反而享受着丰收的果实,这似乎不符合“天道酬勤”的古训。细想想,密植插秧固然贯注了人们丰收的意愿,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反之,看似放任的抛秧却为秧苗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保护它的自然生长。
原来,抛秧是一种比插秧更科学、更有效地方法。看来,抛秧不仅解放了人,而且也解放了秧苗!
仔细一想,教育也同此理。我们的老师、家长如农民,我们的孩子就是秧苗,而今天的教育却更像是“插秧”,那么多的规矩,人为控制孩子的生长,结果老师和家长累得苦不堪言,而我们的孩子也“长势不良”、“产量低”。
不是吗?
现在的学校教育如同“插秧”。教育的根本是育人,不是训练人。而我们的学校总有许多的校纪班规,要求学生“不准这样”“禁止那样”,甚至连上课时学生的坐姿也有统一的要求。而至于学生的学习,学校早已经牵好了一根绳索,那就是上课、作业、考试,沿着这根绳索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得更高的分数,考取更好的学校。
现在的家庭教育更像是“插秧”。父母给孩子定好了各种各样的计划,学习这样,学习那样,要怎么怎么吃饭,该如何如何做事。甚至有的父母连孩子的未来都已经设计好,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早已经牵好的绳索按部就班地长大、生活。
时代要求把儿童从片面追求升学率中解放出来,不用功课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给他们活动的自由,让他们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使他们的知识、情感、意志、能力及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
要创新就要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去实践、去思考。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当然,我们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巧妙地安排时间,以真正达到解放的目的。
教育,呼唤抛秧式!给孩子适宜的土壤,充足的条件,然后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孩子自主发展,孩子的生命终将长得生机勃勃、积极向上。
假期,学校给老师准备了一道丰盛的精神年货,那就是《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本书,作者是林格。说实话,在之前并没有听说过,不免在想,是什么样的大教育家敢说出这么狂妄的话,于是对这本书的好奇之心更浓,只想一睹为快。
看到封面,标题的下面是一个问句:你还在用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吗?于是明白,教育并不是没有用的,是要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封面的下方写着百所知名校长联名推荐,作用就是化解全民教育焦虑,拯救家长和老师。由此来看,应该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书的第一页,就是格林十大观点。这些观点真真切切的反映了教育的现状,是啊,那个孩子愿意在被管制的情况下学习,学校有老师盯着,家里有父母盯着。时间长了,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可升学压力又在不断的刺激老师、家长,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为了这个竟然有了可怕的国民共识,其中林格老师有句话说的很幽默:全中国的家长没在一起开过会,但有一句话异口同声:孩子,只要你有了好分数,其他的一切都不要管。这真是一个可怕的国民共识。
我想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有人性的。除了知识,要教给学生善良、自信。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有三名学生即将通过面试分别被大学录取,a。第一名学生是一位可爱的女生,成绩全a,小钢琴家,能歌善舞,家境优越,从小接受很好的教育。b。第二名学生是一位肯尼亚裔的女生,她的成绩平平,父亲是铁道工人,母亲是超市收银员,家境贫困;更要命的是她的听力自小还有障碍,但是她一直坚持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c。第三名学生是一位西班牙裔的男生,他的成绩略微有些差,父亲是个在监狱服刑的罪犯,他从小就缺失父爱,跟母亲住在一个犯罪率很高的社区里,家境十分贫困,经常要申请政府救济金。
如果你是录取委员会中的一员,面对上面三位学生,你会做出什么顺序的选择呢?
如果你是一个中国大学招生办的老师,你的答案一定会是a——b——c,因为按照中国大学的录取考核制度,一定是按照成绩至上的“法则”来选择的。中国所有的名牌大学都是希望招到成绩最优秀,“素质”最全面的学生。
如果你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你可能会选择b——c——a,因为残疾人和穷人家的孩子值得同情。
而在美国,有两所大学的录取委员会也面对过这样的考题,只是他们的考题没有这么完整。他们面对的答案都只有两个,而且他们必须单选。
第一所大学是有“小常青藤”之称的斯坦福大学,它面对的答案只有a和b两个,在一个成绩优秀素质全面的女孩,和一个有听力障碍、成绩平平的学生面前做选择。他们的答案令人惊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而放弃了前者。
为什么呢?他们的答案是:这个孩子虽然成绩平平,但是我们能在她身上,看到她勇敢地克服了巨大的苦难,我们没有理由,不让一个刻苦的孩子,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第二所大学是赫赫有名的贵族大学艾姆赫斯特学院,它面对的答案只有a和c两个,在一个成绩优秀素质全面的女孩,和一位成绩不够好,且犯罪家庭出生的孩子之间做选择。这所大学的老师们的答案居然也出人意料,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而放弃了前者。
这又是为什么呢?他们的答案是:这个孩子面对的状况十分危险,因父亲而背负道德压力的他,随时可能陷入犯罪陷阱,作为一所旨在教人向上的大学,没有理由不让一个这样处境的学生,获得教育机会,因为这个受教育的机会,可以坚定他对人生的信心。
这两所学校都是美国一流的大学,他们有着一流的录取系统和标准,这种标准近乎苛刻,但是充满着人性光辉。
我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不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用无为培养学生的有为,有为是让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真正的教育在于“于无声处响惊雷”,孩子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无为而无所不为,不教而教。
教育应该是一种心与心的感应,让孩子在心灵上得到温暖,在心灵的碰撞和感动中获得成长有用的教育是一种鼓舞、一种激励。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洁净的灵魂去感应另一个灵魂,传递精神力量。
这个暑假,学校发给老师们人手一本教育专家林格所著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一看书名,我就一楞,《教育是没有用的》,心里充满了疑惑,急切地想把书看完。
这本书的书题“教育是没有用的”,其实这里的“教育”所指的是“传统教育”,并不是指所有的教育。他对传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进行了批评,继而提出了新的适合学生的好的教育。
文章第一章就提出当今教育的困惑,即学生的厌学。接着指出导致当前中。
国学。
生厌学的三个非体制原因。后面几章都是作者用大量教育教学案例阐明他的教育观点和方法。主要是教育者从生命发展规律出发,怎样用心灵引导孩子的心灵,激发生命本来的潜能,让孩子主动学习。
对于“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这一点,我是有深切的感受。中国传统教育有个特点就是“说教”,一提到这个词,大家脑袋里就浮现一个画面:长辈在训斥,晚辈唯唯诺诺地听,完全没有平等。现在有一部分家长、老师有所觉悟,但整体上还是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学生没有平等话语权。
其实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就是要从改变他的内心开始。比如有些人沉迷网络,那样连续上网真的很辛苦,但是他们自己不觉得。如果单位要他多加班,他会觉得特别累,因为他心里不平衡。所以如何让学生不是为了父母读书,而是自己要读,还真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7月31日,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的科学家钱伟长逝世,又引发了去年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辞世后社会发出的感叹“为什么现在就培养不出上世纪那样的人才?”确实,不论社会、家庭的条件,还是各方面对教育的重视,应该说现在都是出人才的时代。中国科学界的“三钱”(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和国学界的“两钱”(钱钟书、钱仲联)的成就,都是“一心评古今文章、两脚踏东西文化”的“复合型人才”。钱伟长进入清华读的是文科,日本侵略中国,他说我要学造飞机大炮,转学物理,终成文理皆通一代大师。基于自己的成材经验,钱伟长提出推倒“四道墙”,即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破师生之间的墙,破科系之间的墙,破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
现在的教育,学生从小就不是自主读书,一切都是家长、老师、升学安排好了,全以功利为目的。英语是任何升学、晋级都必须的,所以全社会都来学英语。3岁就被父母送到培训机构学英语的孩子比比皆是,还有更小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学习就是在课堂上,老师给他上课。有的学生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觉得不知道还能干什么。这样学习方式培养的学生,还能指望他能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啊?中国的教育每个人都被卡死了,容不得你动弹的。卡在最底下的是学生,他只能每天在学校、家、培训班这些地方完成不得不完成的作业。很小的年龄就说没时间,有时有点自己的爱好,却因为时间原因只能忍痛割爱。
可是怎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杰出的学生,才能提高中国的创新竞争力呢?这个问题牵涉的面太广了。20xx年温总理在看望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据说温总理20xx年拿这个问题请教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
这种回答其实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
确实,以前的大学就做大做强了?以前的基础教育的教师就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了?我看就是所谓的“做大做强”,什么都是急功近利,害了教育,害了国家。
文章提出“家庭教育的无效,是因为父母说得太多。学校教育的低效,也来自老师们的耳提面命。”确实,要留给孩子思考的空间,留给孩子改错的时间。我想到自己小时候也犯过不少错,有的现在想来真是可笑,幸亏没有老师和家长看见。如果像现在,整体生活在老师和父母的眼皮底下,还不知道会认为,是个思想品德多不好的孩子。很多问题是有年龄阶段的,孩子所犯的毛病是相同的。这些问题会像小河不停地流一样,过段时间一看,问题没有了。
我们总是很急躁,急于把学生都培养成各方面优秀的学生。其实我们自己中学时,就学过孔子的教育。
名言。
“因材施教”,可是真正用于教育的又有几人?你了解自己的学生吗?你尊重他们的思想吗?我自己都觉得自从当上老师后,越来越喜欢说,有了儿子后,更是变本加厉,每天都演练“苦口婆心”这个。
成语。
这一年来,我也思考了很多想一想,学生每天在家里听家长教育,到学校听老师教育,还有上课外班的时间,也是不停地塞所以一定要留给孩子时间好空间,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在一起,他们自然会开展游戏,互相交流,在活动中会提高课堂学习中学习不到的能力。
以后我尽力要留给孩子思考和活动的空间,保护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将是个艰难而长期的任务,希望我的教育能是对孩子真正有益的教育,不要辱没了“老师”这个神圣的称呼。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篇八
卢梭说:教育就是生长,这意味着教育本身的目标就是生长,而并非其它。
从另一个角度说,学习是人的高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
真正的教育是一种潜教育,造成目前教育障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孩子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孩子的本性是不愿意感受到有人在教育他的,当孩子意识到他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教育的意义就失去了。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无为而无所不为,不教而教。
我从来认为,教育是道,而不是技术。
我认为中国教育的希望,就在于依靠一种静静的精神力量,自下而上进行一种改变与推动,就像水一样,浸润万物而无言,静静流淌而涤尽污秽烦扰,以一种低调的旋律,把自己放到“无用”的人生位置上,最终实现“无用为大用”
“无为”就是不做任何违反自然规律、有损道德规范、违反社会法则,有害众生的事。但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老子还曾谈道,“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做不到、办不好的。因此,老子所讲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等待,毫无作为的,而是“为无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即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最本质的内蕴真的是要传授给孩子什么吗?
教育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步呢?
让我们继续追随智者的思考前行吧!
谁都知道“摁着牛头”吃草是行不通的,但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却有许多家长为孩子制定着种种计划并逼着孩子按其行程去做,其实,正如作者所说,正牛吃草是种本能一样,孩子的学习欲望也是种本能,父母也好,老师也好,所要做的是顺应孩子这种本能的需要恰当地引导孩子去学习,也唯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好孩子的求学意识,但现实上,却并非如此。
作者在文章开始,就要求我们懂得教育的真正使命:发现孩子,解放孩子。
发现孩子,遍地都是需要被关注或被关注过多的孩子;解放孩子,要求要懂得孩子,懂孩子的前提则是尊重孩子。为什么教育总走向背离本性的方向,我个人认为,就出在教育者没有真正尊重孩子上。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窗边的小豆豆》,那巴学园成为孩子的乐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校长小林先生懂得尊重孩子并信任孩子,让孩子自己学会选择课程,并将自然、历史与生物的知识融入与孩子实践性的学习中,这种教学模式,是常规教育中感到不可思议的,但却是这种教育模式,让千万读者为之痴迷并向往---这才是我们所向往的学校呀。
楼主在书中给出我们答案,都指向同一方向,是否背离孩子的本性需求,是否符合主动性规律。其实,要让孩子去主动学习,每个教育者都懂得,但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主动去学习呢?就是顺应孩子的感觉,降低学习难度,协助孩子挖掘学习的快感。
学习有天生愉悦性的,但重复不断的学习却是件苦差事了,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深入的学习常让人感觉肉体的疲惫,但对心灵而言,却又意味着满足与快乐。这种满足与快乐,就是自我成长充实度的认可,也是自信心增长的基石,人在成长中,基本需要中尊重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由此而延伸的,延伸的自我价值的体现,验证个体的存在价值,会有愉悦感与满足感的。
学习,其实是种宽领域范畴的东西,而许多时候,家长或学校会将这种学习变成单纯的学科性的学习,当学习成为一种目的.桎梏时,学习的愉悦感觉就会消失了。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任何一搞教育的都知道,但是如何保护好孩子的相象力,却不是每个教育者懂得并身体力行的事了。
规范,一定要规范,否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但凡读过点书的人都对“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耳熟目详,从小学到大学,从学生到老师,大大小小的考试哪个不是身经百战呢?为什么学校那么热衷于考试?就是想验证一下,老师教得怎么样,学生学得怎么样。
其实,自己的学生,如果用心去教了,学生学得怎么样了,老师心里明镜儿似的,还需要用考试来验证吗?需要,因为你授课老师心理有数,但家长心里没数,学校领导心里没数,为了让他们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对不起了,那就考吧。
考,就考,还不限于本班考、本校同年级考,还广而推之几所学校进行联考,考的目的为什么?这时并不仅是从考察孩子掌握知识角度出发了,其中更多的还有同类学校的教学质量的评比估测算的标尺了。
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懂得以生为本,但有些做法却与学生的需要背道而驰,我特别欣赏外校的考试模式,他们不像二中、三中那样周练、月考搞得孩子总处于紧张的焦虑状态,但经过三年学习,出来后的孩子并不比哪所学校差。
想必,是很难的。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篇九
因为参加了我校一次教师研讨读书会,讨论的中心话题同样围绕一本书--教育是没有用的吗?这本《教育是没有用的》书是全国100所知名中小学校长联名推荐老师阅读,在温州书城一度卖到脱销,而讨论会上也引发了我校老师们的激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好的学生不是学校教出来的,在学生成功的道路上,老师只是阶段性的领路人而已;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比教育更好的方式,去改变一个孩子的现在和未来。
带着研讨会上的激动和困惑,我回家坐下来重新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阅读着这本书,对书中林格先生提到的观点进行了深深地反思。
林格先生在开篇里提到:我走了很多学校,面对过数以万计的家长,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我们现在的老师和家长太累了。我们的教育承担了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的社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司、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的和家长、教师的身上。有一位全国著名的女老师对我说:“我们每天至少需要工作12小时以上,周末也基本上没有休息,没有时间与人交往,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朋友,连家庭都照顾不了,甚至性生活都不合谐。”我听了很震惊。很多人把原因全部归结到应试教育体制上去,我不赞同。我认为解放老师和家长的出路在于转变观念,从教育内涵方面寻找突破口,才是正道。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无条件保护甚至扞卫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控制它。
确实,现在我们对教育的期待,总是把与各种未来的名利之实捆绑起来了。同样作为一名家长,我希望现在自己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让孩子以后享有更多的自由。这种自由度体现在:自由的选择去做喜欢的事情;自由地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自由地选择a自己游走的空间。而这一切自由的前提,是他要拥有足够的能量。我们只要播下这棵种子,以爱的水与阳光去浇灌,它总会发芽生长,但至于它要朝哪个方向生长,或者在什么时候结果,结什么样的果,却是超出我们的预期与无法控制的。
林格先生提到:教育,应当回归到心灵深处。历史止的圣人先哲,用了不同的词阐述基本的心性。基督教徒称之为上帝,印度教徒称之为婆罗门,佛教徒称之为佛性,所有的宗教,都有一个基本的核心,并要求它的教徒用一生深化和体悟这个会核心,这个核心就是心性。我们的日常生活被种种的情绪、思想和欲望所主宰,但有些时候,我们依然能其间清晰、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心灵,可能是在欣赏一支美好的曲子时,可能是在宁静的大自然中流连时,可能是在品尝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时。当我们看到雪花翩翩飘下,看到太阳缓缓升起,看到一束光线射进屋里,都可能让我们瞥见自己内心深处那无比宁静和美好的地方。这些光明、安详、喜悦的感觉,都曾出现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从本源上,教育就是用心灵去感应、孕育、温暖另外一颗心灵,让孩子的心灵充满温暖与阳光。这个感应、孕育、温暖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被培养和被教育的的过程。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三个维度,即长、宽、高。长,指擅长,人有一技之长,并能不断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宽,指能与人相处和合作。因为我们是一个社会的人,我们的人才必须善于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更要有包容之心。高,指一个人人格的构建,“高”决定这个器的容量,是关键,因为教育的最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林格先生说:正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人性中的另外一个需要彰显的美是正直之美。树不直,难以长大成材,因为在生长过程中难以舒展,也无法抵抗更多的风雨雷电。人的成长也一样,不正直则不能顺利地接受成长本身所带来的风险,一棵树要健康正直地生长,主要依靠的是:树根的扎实深刻(才能充分吸收养分);树干的力度(才能保持正直生长的方向);树枝的正直向上(才能潇洒自主)。求知也是如此,“树根的扎实深刻”就是稳健踏实的作风,这样才能不断深,从而具备钻研的底气和实力;“树干的力度”就是战胜怠惰克服干扰因素的力量,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求知欲;“树枝的正直向上”就是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只有爱憎分明,勇于选择,才能树立远大的目标。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早期教育对人生的影响,在全美国选出50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给他们信,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在收到的回信中,有两封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的着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着:“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各不相同。我一眼就看中一个又大又红的,十分喜欢。这时弟弟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瞪了他一眼,责备地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留给他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口,并把那个最大的苹果奖励给了我。从此我学会了说谎,学会了不择手段,学会了打架,学会了偷抢。反正我可以使用一切投入手段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直到现在被送到了监狱。那位来自白宫的成功人士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了几个苹果,我和哥哥弟弟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的苹果拿在手上高高举起,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个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最大的苹果。’我们三人比赛锄草,结果我赢了它。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篇十
假期里,我阅读了与自己工作中相关的书籍——《教育心理学》,觉得很有收获,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有帮助。下面是我对书中内容的吸收和思考:。
我在书中没有找到作者对教育心理学的明确定义,而是通过介绍教学过程,通过与邻近学科的比较向我们展示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和意义。
对教学过程,我是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我认识到教学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在每一个过程都应当有正确的理论去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育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这两个学科比较好区分,我的认识是教育学更多的是重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我们的教育教学,而教学心理学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教学过程。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学是以它们为学科基础的,却不好说谁包含了谁,谁从属于谁。教育心理学更好的帮助了我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和实践。
在通读这本书后,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这本书谈到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由于受教育体质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教育心理学也要联系到体质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此外,教育过程也可以说是师生协同活动的过程,而且教师在这种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关于教师的心理学问题,也是教育心理学应该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应该是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的,即教育心理学是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性质,而且是以前者为主的一门边缘科学。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也共同点和不同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目的,我们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是完全适应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是以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为出发点,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目的的。
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呢?
归纳书中的观点:。
第一:是因为教师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书中强调的是,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
第二:是因为教师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书里对此作归纳和概括:
1、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心理学问题比比皆是。但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品德。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按照正确的面貌来塑造一代新人。
如果我能将教育心理学切实的应用到我的工作中去,无疑的,对于教学工作,我想这本书能够提供很大的帮助。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篇十一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最近读了我国著名教育家格林先生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书中内容不仅有高度、深度,有震撼力,同时也给读者展示了许多教育试点的成功案例,细细品味,印象深刻,深受教育和启发。
书中的很多教育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要花功夫的。如果只能生搬硬套,不能理解和融会贯通,也就是不能悟出里面的内涵,那也是做不好的。“学习是人的高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既然教育没有用,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呢?我谈点体会:
一、保护孩子的主动性。
书中第一章《教育之困》中讲到的“摁着牛头吃草”的故事中讲的是什么拴住了这头牛呢,是小小的木桩吗?不!拴住这头牛的不是木桩,而是由木桩形成的心理枷锁。一厢情愿地强化孩子的自我控制,置他们的主动性于不顾,孩子就会像那头被小木桩拴住的牛一样,小的时候想拔木桩,拔不动,等到长大了,有足够的力气去拔木桩了,却已经没有欲望了。
当代教育者的最大困境其实就在于"摁着牛头吃草",一厢情愿地训练"牛嘴"要张开多少度、如何吃草,岂不知"吃草"是它的本能。这样强硬和机械训练的结果是"牛"很累,教育者也很累,教学的效能却极低。过去几十年,教育者长期执著于为孩子设计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是对孩子主动发展的一种人为控制。变"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是当前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通途。
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孩子的主动性。我们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更为重要,更应引以为戒,不能按照自己一厢情愿的教育设计,迫使孩子们就范,忽视甚至控制了人的主动性,而进行被动教育,造成孩子对学习产生消极抵抗的心理,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孩子。
二、激发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人生普通但神奇的“方向盘”,对人的知识的增长、智能的'提高、情感的调动、品格的形成、潜能的发挥等,都起着巨大的作用。从社会角度来看,兴趣是爱学、会学的重要基础,是终身学习的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
书中讲到激发孩子的兴趣,有三种思路:“一是感觉引导,二是降低难度,三是协助孩子发掘学习的快感。”
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中,有一个顽皮的孩子向老人扔石头的故事,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扔石头是出于内在动力的驱使,扔石头让他们觉得新奇、好玩、冒险,因此,那位老人越管,他们就越逆反。可是,从老人给他们第一笔钱的时候,这些孩子扔石头的原因或者说动机就发生变化了,他们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源于兴趣,而是从内心的渴望转变为外来金钱的刺激,当外来的刺激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消失的时候,扔石头的行为也就失去了激励因素,其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可以从中洞见孩子内心变化的基本线索,这也是吸引孩子从内心里出发爱上学习的基本线索--感觉引导。当孩子感觉到学习是为了别人,无论是满足家长还是老师的要求时,学习的动力就会降低;当孩子的学习能满足自己的好奇,能收获美感和满足感,不用别人催促和监督,这种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孩子不爱学,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尝到甜头。而让孩子尝到甜头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知识总量,降低学习难度,使孩子不断获得小成功,尝到小甜头。在学习过程中,把一个大目标科学地细分成若干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得到一次激励,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断获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从而走向“大成功”的。如果学习的目标太高、难度太大,孩子努力了还达不到,失败几次之后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理想的学习是“站着坐着够不着,跳起来正好”,不断尝到小甜头,才可能逐步走向最终的成功。
三、给孩子说的机会。
格林在书中说道:“在课堂上,教师如果尽可能闭上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孩子,也是教育行为转变中的一个关键。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场所,但同时也是孩子吸取知识的场所,需要的是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老师在台上高谈阔论,孩子在台下死记硬背。老师说多少、孩子记多少的学习是机械的,孩子充分思考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
好问、好说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让孩子学会“问”而不是学会“答”。课堂上我么美好更应该引发孩子“问”、“说”的兴趣,交给孩子“问”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只关注结论,忽视学习的体验过程。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有时需要等待,需要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心态和方法去品味教育、反思教育、探索教育!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篇十二
我们在以前学到的对老师的歌颂中经常听到这么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今天我却看到了格林老师这样的一个观点,他说:教师要做“火柴”,不做“蜡烛”。长期以来,我么教育者以蜡烛自喻,认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情操与美德。实际上这个自喻表明了教育着内心的虚弱与执拗,最根本的原因教育是一种互动,教育的目标是对象的完善,当教育者满怀深情的歌咏自己的时候,他已经把教育的目标遗忘了。所以教是为了不教,我的理解就是教师要做引导者,做“律师”不做“法官”。做“农夫”不做“园丁”,做“拉拉队”不做“陪跑者”。
实现不教而教非教育家的专利,只要你愿意凝神静心,回归心灵的深处,品位教育的真味,普通人也可以实现,如果天下所有的教育者都能实现不教而教,那么我们的'孩子就有福了。
实现不教而教,关键在于“自我概念”者四个字,孩子建立了自我概念,就可以自己教自己。而协助孩子建立自我概念的前提是了解人的需求,关于需求就是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感情上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教育实践中,尊重并满足孩子的层次需求,是建立孩子良好自我概念的基本线索。
在这里我认为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问题,尊重每一个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也渴望孩子不用我们一遍遍的唠叨就能很好的遵守纪律、认真学习、表现优异。可事实并非这样,往往就有些学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于是作为教师,我们就一遍遍的苦口婆心的劝导,从好好学习对自己的好处、家长老师的期望等方面让学生明白他应该努力地去付出,可效果怎么样?我相信对一些学生是管用的,对一些学生在一段时间也是有效果的,反而有一些成了我们教师叮咛的常客。是我们说的还不够打动他们吗?是这些学生太麻木了吗?他们没有动力,最跟本的不就是没建立起自我概念吗?自己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没有目标和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该达到什么目标,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就这样漫无目的的在校园里,看到别人学习就看点书,没有了暂时的激励就不学习了。没有长远的持久的动力,没有坚定地奋斗和追求,就想没有航行目标的船,整日在大海游荡而到达不了梦想的彼岸。那么学生没有目标我们就不管了吗?不,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就是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自我概念,去给他们的人生导航,为他们梦想的小船扬起风帆,这就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如果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坚定地信念和努力的目标,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不需扬鞭自奋蹄了!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篇十三
《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本书的作者,是教育专家林格。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亲自走过1200多所学校,考察过20多个国家的教育状况,探究中国教育内涵发展与突破之路,被誉为“坚持用脚做学问的人”。书中的一些鲜活的案例和观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
有这样一个案例:以前农民种水稻需要人工插秧,就是把培植好的秧苗,按照事先牵好的绳索和格子,整齐地种植到农田里。这个方法在我国沿用了约三千年,农民插秧后腰酸背痛,苦不堪言,但是水稻并没有因此而增产。20世纪,我国开始了一项重大的农业改革,应用抛秧技术,把培育好的秧苗一把一把“天女散花”似的随意地抛向水田里,结果彻底解放了生产力,且实现了增产增收。
“插秧”?还是“抛秧”?初看起来十分奇怪,勤劳的没有得到相应报偿,悠闲反而享受着丰收的果实,这似乎不符合“天道酬勤”的古训。细想想,密植插秧固然贯注了人们丰收的意愿,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反之,看似放任的抛秧却为秧苗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保护它的自然生长。
现在的学校教育如同“插秧”。教育的根本是育人,不是训练人。而我们的学校总有许多的校纪班规,要求学生“不准这样”“禁止那样”,甚至连上课时学生的坐姿也有统一的要求。而至于学生的学习,学校早已经牵好了一根绳索,那就是上课、作业、考试,沿着这根绳索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得更高的分数,考取更好的学校。
现在的家庭教育更像是“插秧”。父母给孩子定好了各种各样的计划,学习这样,学习那样,要怎么怎么吃饭,该如何如何做事。甚至有的父母连孩子的未来都已经设计好,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早已经牵好的绳索按部就班地长大、生活。
插秧式的教育,最终的结果是苦了老师和家长,害了孩子。学生完全为提高成绩而学习,夜以继日地做着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时间去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没有精力去感知世界的人文变化,机械地围绕一本书、一支笔、一张课桌度过天真的青春。
时代要求把儿童从片面追求升学率中解放出来,不用功课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给他们活动的自由,让他们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使他们的知识、情感、意志、能力及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
要创新就要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去实践、去思考。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当然,我们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巧妙地安排时间,以真正达到解放的目的。
教育,呼唤抛秧式!给孩子适宜的土壤,充足的条件,然后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孩子自主发展,孩子的生命终将长得生机勃勃、积极向上。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篇十四
这几天中午在我姐家吃饭,也忘了是我的推荐,还是我姐自己买的。她的床头放着林格著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的一书,我又翻开看时,真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它可以是教育人剥去现在教育的迷雾,仰望教育的晴空,为所当为,少为或不为“没有用的教育”,诸如:仅要分数的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摁着牛头吃草的强迫教育;被动灌输、机械训练,毁坏学生想象力的教育;加班加点的恶补,损害学生健康的教育等等,这样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甚至从长远看是有害的,赶快像山东省那样对“伪素质教育”强力叫停,出重拳,规范办学行为,寻找有用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那么,什么是有用的教育呢?
有用的教育应使孩子心中春意盎然。真正有用的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林格先生认为: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有用的教育是一种鼓舞、一种激励。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洁净的灵魂去感应另一个灵魂,传递精神力量,宁静致远。
有用的教育应使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著名文学家冰心老人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有用的教育就是教育者要成为麦田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的责任就是像农夫看护自己的庄家成长一样,让庄稼合乎时令自然成长。
有用的教育是唤醒人性光辉的。有用的教育是把学的知识都忘记后仍保留的那些东西,那些东西是成长和发展的元素,诸如:善良、正直、自信、包容、进取等,正如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回答记者提问:“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有用的教育就是合作共享、学会思考等,这些是终身受用的。
有用的教育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作者经过实验论确定了六大行为习惯是家长和教师都要特别关注的:
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
2)孝敬父母;
3)说了就一定努力去做;
4)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5)认真写字;
6)从错误中反思自己。好的习惯可以成就精彩的人生。
此外,有用的教育培养个性化的教育。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做,按着他们的最佳才能区打造一条通向他们潜能的通道,让他们的才智发挥到极致;有用的教育其目的是教是为了不教,让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有用的教育,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去摸索,其要义是让孩子们得到自由、充分、和谐全面的发展,既为孩子的现在负责——让他们充满自信的健康成长,又为他们的明天负责——让他们的未来幸福和谐,可持续的生态化的发展!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篇十五
这是一个远离元本的时代。
我们的教育也难逃其劫——。
着名学者吕叔湘先生曾作过这样一个类比: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工业是把原料按照规定的工序,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农业可不是这样。农业是把种子种到地理,给它充分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等,让它自己发芽生长,自己开花结果。
但即便是农业有时也难逃其劫——。
江西一年收获两季水稻。人们只吃第二季大米,第一季几乎没人吃。由于怕耽误第二季,农民会使用各种方法包括化肥农药对第一季揠苗助长。而对于第二季,由于没有压力,农民就顺其自然成长。其结果就是第二季大米好吃有市场。我想,有孩子的家庭不妨让您的孩子成为第二季。因为,不是所有第一都好。
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再看一个农村母亲的教子之道——专家采访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母亲,问她是怎样教育成功孩子,让孩子考上清华大学的。没想到这问农村母亲的回答却让专家们大跌眼镜:
“考上清华就叫好?学费贵着呢!读完大学不知道能否找到工作。”
“您平时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我没有啥教育啊,我只是让他老实做人,踏实做事。”
“比如做事,您有没有比较特殊的方法或方式?”
“没有。不过,这孩子打小我让他做的事,我先做一半,剩余的让他自己看着办。比如,穿袜子,我帮他穿一个,筷子掉到地上,我只捡一个。”
这位母亲回答显然不像专家想象的那样有什么高深的秘诀,但细心思考,这位看似没有知识的母亲却有着不寻常的文化。先是交给孩子为人处事,再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让孩子养成生活等方面的好习惯。那学习呢?其实,一个人如果他的为人处事、生活习惯渐趋优秀时,学习的习惯和品质也就不在话下了。
这样的观点我们很容易在《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中找到。相信许多人都会和我一样对这样的一本书的书名产生质疑:教育是没有用的?!作者林格说:传统或者流俗的教育理念,往往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无所不至、无所不能的,一切教育目标都可以通过教育技巧实现,这恰恰也是当前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冲突的内隐症结所在。
笔者认为:现行教育更多充斥着分数、名次、重点、次重点,但人于社会,却是由其综合素质所决定的。
试举一例:我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我们接送孩子都是提前,但有一次孩子却说:“妈妈,你能不能迟一点再来接我”。我们有点疑惑。
“反正你们就迟一点再来接我嘛。”我们答应了孩子的要求。
第二天放学时间到了,家里的电话响了。
“妈妈,我现在在学校向你们汇报,我放学了,你可以来接我了。”我们一听,才知道我们卖给他一张电话磁卡,孩子为的是有一个机会可以自己去打电话。
这件小小的事情却给我们很大的震撼:孩子渴望独立,渴望尝试。我们老是在孩子自己需要或喜欢自己去尝试的时候帮他们包办了一切,比如叫醒、提书包、整理学习资料、卫生打扫,等等,殊不知,我们表达了对孩子的关爱的同时,却也让孩子失去了一个个锻炼的好机会。、孩子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们带他去订报纸;今年订报纸时,我们只带到了邮局门口,他就轻车熟路地进去办手续。什么是养成教育?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让孩子做同一样事情时他能一点一点的进步,直到我们达到想要的预期效果。我们家长或者教师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替孩子设计好未来,然后要求孩子去实现,这恰恰是对教育本质的违背和对孩子天性的劫持。卢梭说过:教育就是生长。这就意味着教育本身的目的及时生长,而非其他。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这里的“一”就是教育根本,具体而言,就是提升生命质量,寻求教育之根。
那真正教育的'元本是什么呢?
作者林格说: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比如:许多家长总喜欢向孩子碗中夹自己想让孩子吃的菜,但孩子却是拒绝,许多时候孩子都是堵着气吃饭,再好的饭菜到了这个时候就没有什么胃口了。怎么呢?改变菜的做法,颜色搭配考虑孩子兴趣,在鼓励、游戏中让孩子尝试。
比如做家务,只要孩子能完成,不妨让他做一点,比如摆放碗筷,比如整理自己的房间,比如浇花等等。孩子做家务最起码有几个好处:一是培养孩子家庭成员平等意识;二是培养孩子劳动习惯;三是让孩子初步观察生活,为说话表达积累素材。
再比如提到看电视,许多家长就头疼,我们也曾经非常苦恼,想了一些方法,都觉得不大科学,目前我们的做法是:让孩子明白看电视是一种休闲,也是一种学习,所以看电视也要投入、认真;二是让他自己学会安排时间,比如每天看多时分钟,你自己根据频道节目安排,但不能太集中;三是跟他一起看节目,比如“超级变变变”等有益的节目;四是用节目内容作为交流的话题,引导孩子。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觉得看电视跟学习语文数学其实也是一样重要,看电视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还有许多……。
我很欣赏林格的这句话;最好的鞋就是你穿在脚下但并不时刻感觉到它的存在,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并在他们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才出手。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篇十六
读后感。
欢迎阅读借鉴。
今年寒假期间学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本书在假期里面读,这本书是《教育是没有用的》。本书是是作者若干年对中国教育考察、实践、研究的心得。指出了中国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的最大问题,我们过于迷信教育技术,迷信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可以实现的,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都在孩子面前赤裸裸地实施教育行为,他们并不能意识到,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受教育的时候,教育已经失效了。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体,把家长和教师都解放出来,是教育的本质,也是在应试教育之下能让教育提升的根本方法。本书立意深远,说理清透,是一本可能会对中国教育观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理念性作品。
书中讲到我们的教育承担了许多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的社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和家长、教师、校长的身上。有一位全国著名中学的女老师说:“我们每天至少需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周末也基本上没有休息,没有时间与人交往,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朋友,连家庭也照顾不了。”
人的短视是因为看不远,因此,我们需要站在高处,把目光投向远处。教育,至少需要我们往后看三十年,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使命。所谓“往后看三十年”,就是想象过了三十年后,孩子已经三四十岁了,你希望他们是什么样子,再回头来看当下的教育,心态可能就会中正平和了。
读了林格先生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习惯是教育的最终成果》。尤其是在全国推行的六大习惯,我更觉得非常全面。
习惯与做人品格的培养存在着一种线性关系,人格决定了人的发展发向。如果健全的人格是一个大屋子,那么需要找到门和把手,否则知其门不得而入。这个门把手,就是习惯。
养成教育课题组经过三年的论证最终确定以下六大习惯向全国推广: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2、孝敬父母;3、说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4、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5、认真写字;6、从错误中反思自己。
林格先生认为:习惯是教育的最终成果,一个人习惯的好坏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在我们的身边不乏有这样的家长,认为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只要成绩好了,其它的都不重要。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试想一个人成绩再好,就算考上大学了,没有一个好习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吗?能在以自学为主的大学校园里取得更大的收获吗?进入社会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吗?能在自己的工作上创出一番事业吗?有一句话叫“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成绩只是“芝麻”,而好的习惯才是“西瓜”。
曾经看过一则故事: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习惯形成你的能量。”用行动培养习惯,用习惯收获性格,而性格会照亮你的人生。
俗话说的好:习惯成自然,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人的一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齐白石老先生说:“养成好习惯,必有好人生。”
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你的习惯无法改变,但可以用好的习惯来替代。成功很简单,只要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养成习惯,如此而已。
严是爱,宽也是爱。宽容是以心对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作为教师,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应设身处地替他们想想,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失态,给学生心灵造成伤害。
还记得教过的一个男孩子,就称他“小五”吧。小五不笨,知道为他人着想,但做事很拖拉,尤其是写作业,再加上好玩、有点懒,以致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尤其是自己觉得有难度的作业,就望而却步索性不写。我多次找他谈心,他也会信誓旦旦地承诺以后会及时完成,但好上一段时间后便会“旧病复发”。一天放学时,作业组长向我汇报,他又没交作业。当小五看到我站到他面前盯着他时,他低下头,心虚地不敢正视我。当时我真想痛骂他一顿,都说事不过三,我都记不清他是第多少回没交了;都说忍耐是有限度的,我都不记得一忍再忍地找他促膝长谈过多少回了。但看到他低着头,不安地揉搓着手中橡皮擦的样子,我知道是他身体里那股自由散漫的势力再一次打败了他想要进取的心,说不定此刻他也正在懊悔不已。现在对他一顿痛骂或许能消点我此刻心头“恨”,但对他有用吗?我强压住火说:“小五这几天已经在赶着补各科作业了,而且也补上了不少,我相信他今天放学前一定能把语文作业补好交给我的。”听我这么一说,他低着头的脸一红,也停止了揉搓橡皮,紧紧地捏着橡皮静静地坐着。“利用下课时间抓紧做吧,我等你。”听我心平气和地说完,他顿了一下,就开始安静地补作业了。放学前,我收到了他的作业本。看着他带着浅浅的微笑一身轻松地离开,我庆幸自己当时没发火,我宽容了他也宽容了自己。此后,虽然他还是有作业没按时交的情况,但次数越来越少了,他也会尽他所能地尽快补好。
像小五这样某一方面后进的学生,他们的进步的过程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我知道自己不能急于求成。对于他们,我让自己把更多地把目光放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上,在他们出现反复的时候,帮助他们保持学习的信心。相信这些孩子会感受到老师的这份宽容,会感受到老师为他们着想的心,会真心地尊重和爱戴老师。
教师以包容之心对待学生,久而久之,也会把这种智慧和美德潜移默化到学生身上。使他们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懂得只有学会包容,做到宽厚待人,才能化解矛盾,消除隔阂;才能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才能搞好同学之间的团结。这些也正是现代社会提倡的“学会合作”的重要条件之一。当然,包容并不等于放纵,并不是毫无原则的一味退让、忍耐。包容的前提是对那些可以宽容的人和事。包容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格,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别。
疏松的土质能使植物更加茁壮成长,宽松的环境能让心灵更加健康发展。教师的包容能造就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更能造就一颗颗健康明净的心灵。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篇十七
说实话,一开始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题目,教育是没有用的?那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从事的是无用功?我带着些许的疑惑,开始了阅读之旅。
哪些教育是没有用的呢?诸如:仅要分数的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摁着牛头吃草的强迫教育;被动灌输、机械训练,毁坏学生想象力的教育;加班加点的恶补,损害学生健康的教育等等,这样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甚至从长远看是有害的。
那么,什么是有用的教育呢?
有用的教育应使孩子心中春意盎然。真正有用的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林格先生认为: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有用的教育是一种鼓舞、一种激励。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洁净的灵魂去感应另一个灵魂,传递精神力量,宁静致远。
有用的教育应使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着名文学家冰心老人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i卫孩子的主动性。有用的教育就是教育者要成为麦田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的责任就是像农夫看护自己的庄家成长一样,让庄稼合乎时令自然成长。
有用的教育是唤醒人性光辉的。有用的教育是把学的知识都忘记后仍保留的那些东西,那些东西是成长和发展的元素,诸如:善良、正直、自信、包容、进取等,正如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回答记者提问:“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有用的教育就是合作共享、学会思考等,这些是终身受用的。
有用的教育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着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作者经过实验论确定了六大行为习惯是家长和教师都要特别关注的: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2)孝敬父母;3)说了就一定努力去做;4)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5)认真写字;6)从错误中反思自己。好的习惯可以成就精彩的人生。
此外,有用的教育是培养个性化的教育。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做,按照他们的最佳才能区打造一条通向他们潜能的通道,让他们的才智发挥到极致;有用的教育其目的是教是为了不教,让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有用的教育,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去摸索,其要义是让孩子们得到自由、充分、和谐全面的发展,既为孩子的现在负责――让他们充满自信的健康成长,又为他们的明天负责――让他们的未来幸福和谐,可持续的生态化的发展!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篇十八
《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是教育专家林格颠覆现行教育观念的力作,是拯救孩子,解放家长和老师的一本好书,全国100所知名中小学校长联名推荐的具有现实教育价值的书籍。书中收录了他对教育的一些真实的感悟。倡导要回到教育的本质,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体,把家长和老师都解放出来。
林格老师踏遍全国将近1000个县,走进了1200所学校,面对过数以万计的家长,考察过20多个国家的教育状况,他从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高度剖析目前教育的困境,“摁着牛头吃草”、孩子厌学等等。过去几十年的教育未把孩子看做教育的主体,以知识为中心人为设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只是把孩子当作知识的接收器,而不是知识的主宰者。孩子何时何地都是“被教育”的对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很多家长和教师,唯恐在孩子面前不能立威,习惯于高高在上,习惯于无所不知,面对孩子犯下的错误往往疾言厉色。
林格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感应。教育就是“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我们过于依赖大脑,依赖知识的传递,就会使心灵失去了感知、感觉、感应的能力。我们的日常生活常常被种种情绪、思想所主宰,但有些时候,我们依然能极其清晰、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可能在品尝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校提出:“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打造幸福人生,提升生命质量”等的办学指导思想,且不评价办学目标提得如何,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教育的目的要为孩子的生命质量服务,创造适合学生成长的生活、学习状态。欲望使我们存在,而心灵决定我们存在的品质。身处陋巷的颜回,只有粗粮清水但快乐无比。所以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本身不由你获得多少来决定,而是决定于你感受到多少。
无论家长还是教师,要了解孩子最需要什么?这是最重要的。有不少教师和家长,与孩子分明日日相处,身体上的距离最近,心灵之间的距离却很远,根本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几年前,北京发生了一幕家庭惨剧。夫妻俩都是一所着名大学的教授,家庭条件优越,但是,他们16岁的孩子却因为忍受不了家庭的压迫以及父母对他交往女朋友事情的强加干预,用菜刀残忍地把父母杀害了。后来法官在法庭上问他真正的杀人动机,他说了一句话:“是因为我的父母到死之前,仍然不知道我需要什么。”这句话,我想是对所有教育者说的。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是孩子的一种内在需要。无数事实证明,只要让孩子感应到你真的在乎他,他就不会让你太失望。孩子是整个家庭中是重要的一员,家庭里的事情要适时与孩子交流,在不断地交流中更能够体现对孩子的爱和欣赏。
林格老师还指出: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以健康发展,和种树、种庄稼时疏松土壤,兴修水利一样,让根系自然生长,()而不是强迫儿童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场所,同时也是孩子吸取知识的场所,需要的是老师和同学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老师在台上高谈阔论,孩子在台下死记硬背。上课更多的应该引发孩子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教给孩子探究知识的方法。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情感受到重视,教育者需要先打开心门,不可抱着一颗焦躁的心来面对孩子,我们需从自己身上流露出一种温暖平和,需要让孩子感受到“阳光”。
传统或者流俗的教育理念,往往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无所不至、无所不能的,一切教育目标都可以通过教育技巧实现,这恰恰也是当前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冲突的内隐症结所在。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能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林格教授指出:人的素质是逐步养成的,而不是教诲而来。我想,这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精髓。许多着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思想家都认为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人在成年以前,尤其是年幼时,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少年儿童成长中的每一天都是习惯培养的好时机。正如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所指出的:“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起,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人的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小养成。”尤宗周先生在《国学概说》中明确了人生四个阶段的教育理念。幼儿养性――优美人格的奠基。童蒙养正――圣贤智慧的陶冶。少年养志――理想报负的鼓舞。成人养德――真实生命的开展。这四个阶段关键词就一个养字。养是一个渐变的、无意识的教育存在,更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精神滋养的过程。
少年儿童时期,由于人的身心发展还未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可以说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帮助孩子培养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以便为孩子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一件省力而高效的工作。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三篇十九
放下自我,敢于“装傻”
佛经里说:“放下执着,就成为阿罗汉,放下分别,成为菩萨,放下妄念,成为佛。”这对与我们的教育来说是用重要启迪作用的。
在细节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味干巴巴的对孩子强调自信,只能让孩子感觉紧张,或者盲目相信自己,不顾真实状况。自信有可能变成可怕的自大、自恋。自信的来源是孩子在你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些他之前不认为自己能完成的事,或者实现了一个向往已久的目标,那么自信的疏导和建立就会水到渠成。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他们树立自信。最胆小怯懦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也会做得很好,也许在常人看来这微不足道,但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更要对孩子在实践中所做的任何一点努力和克服微小的困难都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并尽可能地让他们尝试成功,因为成功感是建立自信心的动力。我们应该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允许孩子尝试错误,放手让孩子去想,去做;只是在过程中注意指导,多提建设性的意见。
教育不是没有用的,当我们教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当我们让孩子们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当我们既为孩子的现在负责--让他们充满自信的健康成长,又为他们的明天负责--让他们的未来幸福和谐时,教育才是真正有用的,教育才能真正地为孩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