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玉米棒教案(模板18篇)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提前预习、准备教学资源、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在编写教案时,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金色的玉米棒教案篇一
《欢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诗歌,本诗共两句8行,写的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安门广场上缓缓上升的国旗,似乎听见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这篇课文应该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3)能够背诵课文,感悟欢庆气氛。
2、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国庆”的重大意义;
(2)展开想象,能为课文配上一幅插图。
3、情感目标。通过“读”“悟”“画”“说”等方式,对祖**亲产生深深的爱。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国庆”的重大意义。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二、说教法、学法。
这篇课文是一首描写国庆节欢快喜庆场面的小诗,语言优美生动,感情真挚热烈。但由于孩子们对“国庆”认识不多,对“国庆节”的重大意义不甚了解。因此,我在教学中,尽力做到依据教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国庆节的欢乐喜庆,做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悟”,我对课文中的语句不做过多的、细枝末叶的讲解和分析。同时,又不能仅仅拘泥于教材,我会跳出教材用教材,在学生对课文产生疑滞的时候,辅以相关资料(图片及学生为课文配插图等),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欢乐喜庆的国庆气氛,使情感得到升华。因此,我的教法主要是讲解法、“以读代讲”法,资料辅助法,视频展示法等,相应地来说,学生的学法就是多读、自悟、小组合作。
三、说教具。
所需教具有生字卡、课件。根据本课内容的添加了开国大典的资料,欢庆热闹场面的图片,四幅欢庆图,生字卡片等内容。
四、说教程。
(本课教学目标的完成必须用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熟读课文,初步认识课文中7个生字,会写“欢”和“庆”两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国庆节的节日喜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产生对祖国的热爱,试背诵课文。第二课时——巩固第一课时学过的生字,会写好6个字;背诵课文,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国庆的资料;完成课文后面“读读写写”的扩词练习。)今天,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下面我简单说说我的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3、师:“回忆这庄严的场面,真是令人激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欢庆国庆的小诗。(板书欢庆)请结合自己过节的感受说说什么是欢庆?”[问题是启发学生走向探索的引路人,敢于并善于提出问题是学生应该逐步养成的一个良好思维品质。由“欢庆”入手,抓住了课堂发展的一个重要线索。由此引发联想、训练学生的思维。](多媒体展示)是呀,国庆节那天,全国人民有的敲锣打鼓,有的唱呀跳呀,在欢天喜地地庆祝国庆,这就叫做欢庆。
5、指导书写:欢、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2、再读,把生字的音读准。
3、检查识字情况:去拼音读。
[设计意图:由字到词,利于巩固]。
(三)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过渡:“祖国妈妈的生日快到了,祖国大地到处是一片欢乐、喜庆的景象。老师带来了四幅欢庆图”。(出在课中划出与这四幅图相对应的句子示课件)。
“请同桌合作,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听”。
师:“你最喜欢哪幅图?课文中哪句话写了这幅图的内容?请你读一读。”(结合学生回答,随机出示下面句子)。
1、看图学习学习前四行:
a、理解什么是“旗帜”?“欢乐的乐曲”指的是什么?
b、指导朗读,只要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就能读得好。生多种形式读。
过渡:同学们,你觉得我们的国家美吗?你为生长在这样的国家感到自豪吗?感到骄傲吗?好,下面就请你们用骄傲、自豪的语气把后面四行读出来。
2、品读后四行:
(2)读自悟后四行。
(3)全班交流,朗读感悟。
小朋友们读得好认真,收获一定不少吧,你读懂了什么?
(4)生多种形式读,要把骄傲自豪和对祖国妈妈的崇敬之情表达出来。
3、品读全诗。
4、指导背诵。
(四)实践活动。
(五)总结。
学习《欢庆》这首小诗后,我们要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回去把这首小诗读给爸爸妈妈听。
金色的玉米棒教案篇二
秋后,小兔子藏起了三个最大的玉米棒。那黄澄澄的玉米粒,真逗人喜爱。
冬天,冷飕飕的北风吹在脸上像刀刮一样。小松鼠想,家里的粮食不多了,小兔子是我的好朋友,去向他借一个玉米棒吧。
“咚咚咚!”小松鼠敲门了。
“吱扭!”小兔子开门了。
小兔子告诉小松鼠,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他送给小松鼠一把干蘑菇。
雪花飘落了,大雪盖住了森林里的小路和山坡。有一只小松鸡抖抖口袋,剩下的粮食不多了。她想,小兔子是好邻居,去向他借玉米棒吧。
“咚咚咚!”小松鸡敲门了。
“吱扭!”小兔子开门了。
小兔子告诉小松鸡,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他送给小松鸡一碗小豆子。
小溪的冰融化了,泥洞里的小刺猬一觉睡醒,肚子饿极了。他想,我帮小兔子干过活,找他借个玉米棒准行。
“咚咚咚!”小刺猬敲门了。
“吱扭!”小兔子开门了。
小兔子告诉小刺猬,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他送给小刺猬两个红萝卜。
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后,小兔子在门前挖了一个个小坑,他剥下黄澄澄的玉米粒,一颗颗种下了。
秋后,小兔子收获了好多好多金色的玉米棒。他送一筐给小松鼠,送一筐给小松鸡,送一筐给小刺猬。大家过了一个快快活活的冬天。小松鼠、小松鸡、小刺猬也挑了三个最大的玉米棒藏了起来。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了吧!
原来小兔不借三个玉米棒给他的朋友和邻居,是把玉米棒留下来当种子呢!那你们知道小松鼠、小松鸡、小刺猬也藏了三个玉米棒是为了什么了吧?也是留下来当种子呢!留种子是很重要的,留下种子以后,来年才可以大丰收呢!
玉米娃娃的角色。
大花狗欢欢,准备导演一出‘秋天里的老爷爷童话剧。善良的老爷爷,是剧中的主人公。欢欢还没有物色到合适的人选,就上玉米妈妈家借道具——胡须来了。
——咚,咚,咚。欢欢敲门。
——谁呀,请进来。屋里闷声闷气的。
——是欢欢呀,来来来,快请坐。
——玉米爷爷,您好!欢欢客气地向玉米爷爷打招呼。
玉米爷爷弯腰,抖动着漂亮的胡须,给欢欢递了小凳子。
——真淘气,快把胡须摘下来,小心你爷爷揍你屁股。玉米妈妈呵斥“玉米爷爷”。
欢欢不明白怎么回事儿,看看玉米妈妈,又看看“玉米爷爷”。
“玉米爷爷”把胡须一卸,欢欢才看明白,原来是玉米娃娃。
——喷喷,真像。欢欢夸奖。
欢欢对玉米妈妈说:“我正准备排一出童话剧,想借一下玉米爷爷的胡须。”
玉米妈妈说:“好啊,没问题。我家玉米挺爱演戏,你们那里有没有空缺的角色?”
欢欢盯着玉米娃娃,眨巴半天眼睛才说:“让玉米娃娃演老爷爷吧。”
——噢,我是老爷爷喽。玉米娃娃高兴地做个怪脸。
送走欢欢,玉米妈妈说:“老爷爷可不是那么好扮的:你好好下功夫练吧。”
——好咧!玉米娃娃说。
玉米娃娃把胡须一挂,倒背着双手,弯腰,迈步,清嗓子,一招一式练开了。
——咳,咳咳。玉米娃娃咳嗽两声。
——妈妈,我这两声像不像?
——有点儿!玉米妈妈说。
——咳,咳,咳。玉米娃娃大声咳嗽。
玉米妈妈说:“你不能老练咳嗽,还有很多内容哩。”
玉米娃娃得意地说:“我知道。”
走路的姿势,说话的声调,玉米娃娃学得真不舍糊。他照镜子,请妈妈参谋,练得满头大汗。
妈妈说:“差不多了,歇歇吧。”
玉米娃娃乐滋滋地吻了妈妈一下。他想:这回,我该出风头了。哎,对,我先请导演过过目。
玉米娃娃顾不得擦汗,一溜烟就去找欢欢。
玉米娃娃找到欢欢:“导演,我练几趟,你看满意不?”
欢欢说:“好,表演到此为止,我诮兔子小白和你配合一下。”
’那个柿子只能满足一个人的一个愿望,你说出你的愿望,再吃掉那个柿子,你的愿望就变成了现实。老爷爷太老了,他想啊想,最后决定变得年轻一些。他摘下柿子,刚要许愿,兔子小白倒在老爷爷的面前:,可怜的小白,洪中猎人的机关。—-条腿被夹断了。
老爷爷说:“小白,小白,我可怜的孩子。”
小白痛得直哭:“老爷爷,你能帮我找个大夫吗?”
老爷爷说:“大夫也救不了你呀,小白。”
小白叫唤:“哎哟,哎哟,疼死我啦。”
老爷爷发现手中的柿子,两眼发光。老爷爷对小白说:“小白,许个愿,把柿子吃掉。”
小白垂泪:“那又怎么样呢?”
老爷爷鼓励:“兴许会有奇迹出现。”
小白低声说:“让我的腿重新接上吧,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自由、快乐地奔跑。”
小白咬了一口,又一口,再一口。
柿子没啦,小白也站了起来。
——老爷爷,谢谢您。
玉米娃娃手捂着柿子,对小白说:“给你,孩子,许个愿吧!”
欢欢一皱眉头:“停,停停!”
欢欢指着玉米娃娃说:“你给小白柿子,手指要平摊开,不要握着拳头。从头来。”
——给你……。
——停下。你的手指怎么搞的,为什么伸不直,伸不展?你有没有给的诚意?你是一个善良的老爷爷嘛。瞧你,就像一个小气鬼。欢欢有点生气。
玉米娃娃最爱吃柿子了,他才舍不得送人呢。不过,这是在演戏,没关系。
玉米娃娃想得没错,可一表演就出错儿。
最后,欢欢气得脸儿白了。欢欢一巴掌打在玉米娃娃的手心里:“练不好,我重找演员,”
玉米娃娃眼里挂着泪花,回到自己的家里。玉米妈妈心疼地问:“孩子,演砸啦?告诉妈妈,我来帮帮你。”
玉米娃娃一五一十给妈妈讲排练经过,妈妈叹了口气:“孩子,台上台下,戏里戏外,一个样啊,你若是小气鬼儿,怎么能觉得大大方方呢?都是我惯的。”
玉米妈妈拿出一个柿子:“来,给你,妈妈陪你练。”
——咚,咚,咚。小自在敲门。
——玉米娃娃,别难过,我陪你好好练练。我知道你不想丢掉机会。
玉米娃娃心里热乎乎的,他把妈妈给他的柿子往小白面前一递:“小白,给你。”
玉米娃娃出自真心,他可没想到这是排戏。小白接过来,惊喜地说:“太好了,你成功啦。”
——快吃,我家还有好多好多哩。玉米娃娃催促小白。
小白挺难为情:“玉米娃娃,咱们在排戏,不可当真呀。”
玉米娃娃说:“吃了再说。”
他们俩一个推,一个送,争执不下。突然,柿子掉了下去。不过,没落在地上,倒落在欢欢的手心里了。
欢欢呀,发火过了以后,有点后悔。他想向玉米娃娃道个歉。
欢欢进来那会儿,玉米娃娃和小白正在你推我送。欢欢搞不清楚:
这是怎么回事儿,剧中没有这一段呀?
欢欢很高兴:“玉米娃娃,你演j导真棒。”
玉米娃娃说:“导演,还没开始哩。”
欢欢告诉他们俩,明晚要正式演出,好好休息一下。
欢欢走了。
玉米娃娃傻了:导演是不是喝了酒,说胡话吧。只有玉米妈妈最清楚,玉米娃娃到底演的是什么角色。
稻草人阿洛捡到一粒玉米种子。
“太好了,想不到我阿洛今天交好运气了。”阿洛一拍手,叫起来。
“一粒玉米就能结出一个大玉米棒子,一个玉米棒子少说也有上百粒玉米。明年就能种上百棵,接一大筐一大筐的玉米呢,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变成个大富翁了。哈哈哈……”阿洛高兴得两眼放光。
他小心地把玉米种子放进破旧的衣兜里。阿洛把泥土刨好,用木头篱笆围了一块土地,写上“阿洛的庄园。”这才放心地把玉米种子种进去,浇上水。静静的等着种子发芽。
“咳休,咳休……”一队蚯蚓一扭一扭地来到阿洛庄园,一扭一扭地给玉米松松土。
“站住,你们想干什么?这是稻草人阿洛的庄园?”阿洛恶狠狠地说。
“我们只是想给地松……啊吆!”蚯蚓还没说完,就被阿得扔得老远。
过了几天,玉米发牙了,小小的,瘦瘦的,牙儿一直往上冒,阿洛乐呵呵地笑。
忽忽忽,飞来一只背着星星的瓢虫,停在玉米苗上面。她在玉米苗上面寻找着什么。
“喂!你想做什么,那是我的玉米。”阿洛大声吼叫着。
“我……我只想给他看看有没有蚜虫。”背星星的瓢虫被吓得从玉米叶子上滚了下来。
玉米越长越高,黄黄的,瘦瘦的。叶子底下好不容易吐出了须。
嗡嗡嗡,飞来一群提着小桶的小蜜蜂,围着玉米转悠,“可怜的玉米,你一定是生病了。”
“去去去,哪来的蜜蜂,提着小桶,你一定是想打我玉米的主意。”
“我……我只是想采……!”
“砰——砰”蜜蜂还没有说完,阿洛就举起弹弓向他射过来。蜜蜂赶紧逃。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玉米越长越高,高高的玉米杆上好象结出了玉米棒子,阿洛乐得合不笼嘴巴。
金色的玉米棒教案篇三
1、教材分析。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9课《金色的玉米棒》。《金色的玉米棒》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在秋天小兔藏起了三个玉米棒。到了冬天,松鼠、松鸡、刺猬分别找小兔借玉米棒,小兔没有借给他们,而是送给他们干蘑菇、豆子、红枣。到了春天,小兔种下了玉米,秋后收了好多玉米棒。送给他们各一筐,松鼠、松鸡、刺猬他们也挑了三个的玉米棒藏了起来。教材借这个童话故事,让学生知道:只有留下种子,才有足够的粮食!告诉学生一个道理: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粮食,要从小爱劳动!
2、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认识16个生字;其中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利作多媒体辅助教学、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激活教与学的气氛,力求教学过程的生动活泼。
3)情感态度目标:从内心喜欢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充分让学生体会到丰收果实带来的乐趣。
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阅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尤其是对二年级学生更不能做过多的讲解,而应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因为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阅读能力,要在语言文字中准确把握所蕴涵的情感世界,真正品出语言的味道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小兔不借玉米棒的原因。
二、说教法学法。
在这堂课中,为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朗读主线”的原则,根据教材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学法则以诵读、发现、感悟、体验为主,旨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程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三、说教学程序。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他们在感兴趣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特将本堂课的教学思路拟订为:激趣导入、感受乐趣——研读课文、体验乐趣——拓展思维、升华乐趣——布置作业、延伸乐趣。
(一)激趣导入、感受乐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的老师”,这一点对于低年级学生尤其重要。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于是,上课伊始,我就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让学生感受乐趣。
首先让学生猜谜语,猜出后我出示一个玉米棒实物,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从而引出课题:金色的玉米棒。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自然地引出了本课内容。
(二)研读课文、体验乐趣。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尤其是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提出: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要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基于以上对《新课标》要求的理解,及本课重难点的把握,我在第二版块“研读课文、体验乐趣”的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初读感悟。
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初读感悟之中去,我说:围绕这金色的玉米棒,森林里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然后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最后再听课件中的范读,加深印象。
2、深入研读。
新课程关注的.不只是学习结果,更关注的是学习过程。我采用分段研读的方法帮学生理解课文。首先,跟随课件学习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思考回答: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接着跟随课件学习松鼠向小兔借玉米棒的事。针对学习过程,我设计了几个问题:
(1)为什么借?
(2)小松鼠借到玉米棒了吗?为什么?
(3)小松鼠带什么东西回家了呢?
(4)小兔不借玉米棒,可为什么又给了松鼠一把干蘑菇?
学生边读边想,然后回答这四个问题,理解词语:肯定。从而明白:小兔是心地善良的,是乐于助人的。同时在读的时候,随文识字。
后面我就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松鸡、刺猬向小兔借玉米棒的经过。同时理解比喻句:北风刮在脸上像针扎一样。
然后理解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理解词句:“淅淅沥沥”的春雨说明是春天播种的季节到了。“一个个小坑”说明挖的坑多,多播种,就有多的收获。
3、猜心理,感情朗读,现场表演。
首先让学生猜猜小动物心里想什么,还会有什么样的动作,会说些什么话。然后指名猜,想猜哪句就猜哪句。充分肯定学生多元化的理解。接下来鼓励学生大胆地演动作、扮角色表演,进一步理解课文,达到品读感悟的台阶。并且对表演得好的学生未完行表扬。
(三)拓展思维、升华乐趣。
每一篇课文都要给学生一种思想的启迪,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生命。这篇课文的教育价值就在于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劳动,做一个勤劳的人。所以在第三版块“拓展思维、升华乐趣”中我让学生谈谈:你通过劳动,得到了哪些收获?就是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这也是让学生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运用语言的舞台。
(四)布置作业、延伸乐趣。
一节好的语文课一般都有扣人心弦的“起调”,引人入胜的“主旋律”和余音饶梁的“终曲”,这种精彩的“终曲”不但可使课堂气氛迭起,而且能让学生把这种情感延伸到课外,达到“课虽终,思未了,趣不尽,情更浓”的境界。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设计了一个延伸性和开放性很强的练习:
1、续编课文。
2、做课件中的练习,这是一个可以动手的题。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自由输入词语,句子。
四、说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做到了形象直观,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起到了深化主题、回顾中心的作用。
总之,本堂课的设计重自主、重探究、重合作、重感悟、重体验,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学生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并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建构课堂教学,力求体现新的课程观念。
金色的玉米棒教案篇四
玉米是秋天收获的农作物之一,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日常生活中,幼儿可以通过在种植园地种植玉米,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也可通过吃煮玉米、烤玉米了解玉米的外形特征、品尝玉米的味道。还可以结合种植活动探究、学习正确采摘玉米的方法,并通过品尝玉米食品感受劳动和收获的快乐。
1.初步了解玉米生长的过程及农民种植玉米的辛苦,知道玉米是一种健康食品。
2.能用清楚的语言描述玉米的生长过程,学习采摘玉米的正确方法。
3.喜欢吃玉米食物,感受采摘玉米的快乐。
1.在幼儿园的户外种植区种植玉米,引导幼儿以绘画的方式简单记录玉米的生长过程。
2.介绍玉米生长过程(播种、发芽、幼苗、植株)的图片4幅,“幼儿学习材料”——《秋天多美好》。
1、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谜语:一物生得真奇怪,腰里长出胡子来,拔掉胡子剥开看,露出牙齿一排排。
2、请幼儿请幼儿观察图片,交流、讨论玉米的生长过程。
(1)将幼儿分成4组,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并按顺序排列玉米生长小卡片。
组织幼儿分组观察每一幅图,根据自己栽培植物的经验给玉米生长图排列顺序。然后请幼儿介绍自己组的排列情况,尝试根据图片内容说出玉米生长过程每个时期的形态。
(2)教师结合图片介绍玉米的生长过程及农民伯伯的劳作内容。
教师结合4幅图片逐一介绍玉米在4个生长时期的样子及农民伯伯相应的劳作内容。
(3)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设计标志,按顺序记录玉米的生长过程。
(4)引导幼儿结合《秋天多美好》第16页和自己的记录交流、讲述玉米的生长过程。
引导幼儿对玉米的生长过程进行描述,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玉米在每个时期的名称、外观形态及农民伯伯相应的劳作内容。
3、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了解玉米可以制作很多食品。
提问:玉米可以做成哪些食品?你喜欢吃玉米食品吗?
结合《秋天多美好》第17页,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知道玉米可以做成稀饭、玉米饼、发糕等多种食品,是一种健康食品。鼓励幼儿多食用玉米食品(可提前与厨房联系,中午给幼儿食用玉米食品)。
4、带领幼儿到种植园采摘玉米,观察、认识成熟的玉米,学习正确的采摘方法。
(1)认识、分辨真正成熟的玉米。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成熟的玉米:外皮发黄,玉米须已经呈褐色并干枯在玉米棒上,玉米粒硬且饱满。
(2)指导幼儿学习采摘玉米的正确方法。
教师与幼儿一起学习正确采摘玉米的方法,知道采摘玉米时应该一手扶着玉米秸,一手用力掰下玉米。
(3)幼儿采摘,体验收获的喜悦及劳动的快乐。
带领幼儿将采摘的玉米放到活动区中,晾晒后指导幼儿学习剥玉米粒。建议有条件的幼儿园带幼儿到玉米地进行活动,参与玉米的收获劳动。
金色的玉米棒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2、让幼儿了解种子的作用。
3、培养幼儿知道与同伴互相分享,互相帮助的情感。
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ppt图片(玉米),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关于玉米的故事,请小朋友认真欣赏,听听故事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师讲述第一段故事。
师:
(1)哪些小动物跟小兔子借玉米了?
(2)小兔子借给它们了吗?
3、教师讲述第二段故事。
师:
(1)小兔子用玉米棒来做什么?
(2)它是在什么时候种下玉米的?又是在什么时候收获的?
(3)小松鼠、小松树、小刺猬为什么挑了三个中最大的玉米棒藏起?
教师总结:保留种子是很重要的,春天种下种子,秋天才会有收获。
4、讨论哪些粮食农作物是在春季播种,秋季收获的。
活动结束:
幼儿分组,一起播种粮食种子。
金色的玉米棒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片并引导学生大胆地猜测和讲述故事情节。
2、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保留种子的必要性。
3、利用图片完整的讲述故事。
4、乐意表演故事,体验表演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保留种子的必要性。
2、利用图片完整的讲述故事。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
2.角色表演道具:角色头饰若干个,蘑菇、小豆子、红枣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出故事。
——秋天到了,小动物们收获了许多东西,小兔子收获了很多很多的玉米棒,那黄澄澄的玉米粒,真逗人喜爱。小动物们也很喜欢,有好些小动物都来向小兔子借玉米棒,小兔子会不会借给他们呢?那我们就来听一听金色玉米棒的故事吧。
二、倾听故事“冬天----一把干蘑菇”
冬天,冷飕飕的北风吹在脸上像刀刮一样。小松鼠想,家里的粮食不多了,小兔子是我的好朋友,去向他借一个玉米棒吧。
“咚咚咚!”小松鼠敲门了。“吱扭!”小兔子开门了。
小兔子对小松鼠说: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你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他送给小松鼠一把干蘑菇。
谁来向小兔子借玉米棒了,小兔子有没有借给他?小兔子是怎么对小松鼠说的?(跟读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你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小兔子没有借玉米棒给小松鼠,送给小松鼠什么东西?(连起来讲一讲)。
三、倾听故事“雪花飘落----一碗豆子”
雪花飘落了,大雪盖住了森林里的小路和山坡。有一只小松鸡抖抖口袋,剩下的粮食不多了。她想,小兔子是好邻居,去向他借玉米棒吧。
“咚咚咚!”小松鸡敲门了。“吱扭!”小兔子开门了。
小兔子对小松鸡说: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你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他送给小松鸡一碗小豆子。
四、倾听故事“小溪的冰融化----几颗红枣”
小溪的冰融化了,泥洞里的小刺猬一觉睡醒,肚子饿极了。他想,我帮小兔子干过活,找他借个玉米棒准行。
“咚咚咚!”小刺猬敲门了。“吱扭!”小兔子开门了。
小兔子对小刺猬说: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你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他送给小刺猬几颗红枣。
五、倾听故事“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到最后”
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后,小兔子在门前挖了一个个小坑,他剥下黄澄澄的玉米粒,一颗颗种下了。
秋后,小兔子收获了好多好多金色的玉米棒。他送一筐给小松鼠,送一筐给小松鸡,送一筐给小刺猬。大家过了一个快快活活的冬天。
小松鼠、小松鸡、小刺猬也挑了三个的玉米棒藏了起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了吧?
教师小结:原来小兔子不借玉米棒给他的好朋友,是把玉米棒留下来当种子呢!留下种子以后,来年才可以大丰收呢!
六、借助教学图片,完整欣赏故事。
1、图片讲完了,下面完整的欣赏一下吧!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2、根据图片完整的讲述故事。
七、情景表演:借助头饰和实物表演故事。
运用头饰等材料在区角活动时表演金色玉米棒的故事。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9课《金色的玉米棒》。《金色的玉米棒》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在秋天小兔藏起了三个玉米棒。到了冬天,松鼠、松鸡、刺猬分别找小兔借玉米棒,小兔没有借给他们,而是送给他们干蘑菇、豆子、红枣。到了春天,小兔种下了玉米,秋后收了好多玉米棒。送给他们各一筐,松鼠、松鸡、刺猬他们也挑了三个的玉米棒藏了起来。教材借这个童话故事,让学生知道:只有留下种子,才有足够的粮食!告诉学生一个道理: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粮食,要从小爱劳动!
2、学习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天**动、富于想象的特点的认识,特制定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认识16个生字;其中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利作多媒体辅助教学、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激活教与学的气氛,力求教学过程的生动活泼。
3)情感态度目标:从内心喜欢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充分让学生体会到丰收果实带来的乐趣。
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阅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尤其是对二年级学生更不能做过多的讲解,而应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因为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阅读能力,要在语言文字中准确把握所蕴涵的情感世界,真正品出语言的味道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小兔不借玉米棒的原因。
二、说教法学法。
在这堂课中,为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朗读主线”的原则,根据教材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学法则以诵读、发现、感悟、体验为主,旨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程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三、说教学程序。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他们在感兴趣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特将本堂课的教学思路拟订为:激趣导入、感受乐趣——研读课文、体验乐趣——拓展思维、升华乐趣——布置作业、延伸乐趣。
(一)激趣导入、感受乐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的老师”,这一点对于低年级学生尤其重要。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于是,上课伊始,我就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让学生感受乐趣。
首先让学生猜谜语,猜出后我出示一个玉米棒实物,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从而引出课题:金色的玉米棒。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自然地引出了本课内容。
(二)研读课文、体验乐趣。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尤其是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提出: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要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基于以上对《新课标》要求的理解,及本课重难点的把握,我在第二版块“研读课文、体验乐趣”的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初读感悟。
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初读感悟之中去,我说:围绕这金色的玉米棒,森林里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然后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最后再听课件中的范读,加深印象。
2.深入研读。
新课程关注的不只是学习结果,更关注的是学习过程。我采用分段研读的方法帮学生理解课文。首先,跟随课件学习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思考回答: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接着跟随课件学习松鼠向小兔借玉米棒的事。针对学习过程,我设计了几个问题:
(1)为什么借?
(2)小松鼠借到玉米棒了吗?为什么?
(3)小松鼠带什么东西回家了呢?
(4)小兔不借玉米棒,可为什么又给了松鼠一把干蘑菇?
学生边读边想,然后回答这四个问题,理解词语:肯定。从而明白:小兔是心地善良的,是乐于助人的。同时在读的时候,随文识字。
后面我就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松鸡、刺猬向小兔借玉米棒的经过。同时理解比喻句:北风刮在脸上像针扎一样。
然后理解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理解词句:“淅淅沥沥”的春雨说明是春天播种的季节到了。“一个个小坑”说明挖的坑多,多播种,就有多的收获。
3.猜心理,感情朗读,现场表演。
首先让学生猜猜小动物心里想什么,还会有什么样的动作,会说些什么话。然后指名猜,想猜哪句就猜哪句。充分肯定学生多元化的理解。接下来鼓励学生大胆地演动作、扮角色表演,进一步理解课文,达到品读感悟的台阶。并且对表演得好的学生未完行表扬。
(三)拓展思维、升华乐趣。
每一篇课文都要给学生一种思想的启迪,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生命。这篇课文的教育价值就在于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劳动,做一个勤劳的人。所以在第三版块“拓展思维、升华乐趣”中我让学生谈谈:你通过劳动,得到了哪些收获?就是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这也是让学生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运用语言的舞台。
(四)布置作业、延伸乐趣。
一节好的语文课一般都有扣人心弦的“起调”,引人入胜的“主旋律”和余音饶梁的“终曲”,这种精彩的“终曲”不但可使课堂气氛**迭起,而且能让学生把这种情感延伸到课外,达到“课虽终,思未了,趣不尽,情更浓”的境界。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设计了一个延伸性和开放性很强的练习:
1.续编课文。
2、做课件中的练习,这是一个可以动手的题。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自由输入词语,句子。
四、说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做到了形象直观,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起到了深化主题、回顾中心的作用。
总之,本堂课的设计重自主、重探究、重合作、重感悟、重体验,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学生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并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建构课堂教学,力求体现新的课程观念。
金色的玉米棒教案篇七
通过本节活动课,使幼儿认识玉米了解它的实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
从而懂得不浪费粮食的道理,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
激发幼儿兴趣,积极探索,大胆表达,在活动中享受生活的快乐。
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大胆说出自己对玉米的理解。
活动重点:使幼儿认识玉米,了解它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活动难点: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
物质准备:课件(大屏幕展示:玉米成长的过程),完整的玉米棒若干,纸盒箱若干,玉米饼,玉米面煎饼,玉米粒粘贴画一张,玉米杆机器人一个。
经验装备:观察秋天的田野,收获的粮食。
一、活动导入: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说的是什么?
奇怪奇怪真奇怪,
头顶长出胡须来,
打开衣服看一看,
珍珠颗颗抱在怀。
提问:小朋友,你们猜到是什么了吗?
二、活动开始:
师:老师已经把它给你们带来了,就放在你们面前的纸盒箱里。现在,你们可以把小手轻轻地伸进纸盒箱里摸一摸,然后告诉老师你摸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活动,摸一摸,展开想象,也可以与其它小朋友交流。
提问:小朋友,你们摸到了什么?把你们的发现告诉老师吧。
幼儿回答问题,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
提问:小朋友你们觉得它会事什么呢?
幼儿根据自己的发现,说出名称。
师:那么,就让我们把它从纸盒箱里请出来吧,看一看它到底是什么,它究竟长什么样?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玉米的特点。
1、头顶长着胡须。
2、穿着一层一层的“衣服”
3、剥开“衣服”之后,露出了很多玉米粒,像珍珠一样。
小结:这就是玉米,我们班有很多小朋友家里都种了很多玉米。现在已经收回家了,就放在粮仓里。小朋友,你们知道玉米有什么用吗?(提示幼儿说出玉米的用处)。
师:用玉米可以做很多好吃的食物。它是非常有营养的,能帮助小朋友快快长大,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了几样玉米做成的食品,请小朋友尝一尝。
尝一尝:
1、玉米面饼子。
2、玉米面煎饼。
出示课件(玉米成长的过程),让幼儿观察玉米是怎样长大的,观察后,请幼儿说出玉米长大的过程。
1、先把玉米种子种到地里。
2、长出小苗之后要锄草、施肥驱虫等。、
3、长大之后就结出了玉米棒子。
4、到了秋天就要收获了。
提问:小朋友,你们从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能看出什么呢?(农民劳动很辛苦)玉米是很好的食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呢?想一想告诉老师。(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小朋友,玉米浑身都是宝,你们想一想,玉米棒拿回家了,剩下的玉米秸做什么用了?
幼儿回答问题后,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玉米的用途很多。
1、出示玉米粒贴画和玉米秸机器人给小朋友们欣赏。
2、再次展示玉米做成的食物。
小朋友,玉米粒和玉米秸也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也可以用它做很多种玩具的。
三、游戏活动:
小朋友,老师小的时候,家里没有钱给我们买玩具,所以我们就玉米身上的东西做玩具,这个玉米秸机器人就是老师小时候的玩具,老师小时候还用玉米叶做过娃娃,今天,老师教你们用玉米棒做手榴弹。
3、把一根小木棍插进掰开的玉米棒中心,手榴弹就做好了。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四、活动延伸:
用玉米身上的东西还可以做很多玩具,小朋友回家后,请爸爸、妈妈帮忙做好玩的玩具,明天带到幼儿园来,我们一起玩。
根据本节课的活动目标,设计的教学环节比较合理,教学具的准备也很充分,充分地调动了幼儿的眼、手、脑等参与感知活动。存在的不足之处就是在引导幼儿深处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方面有欠缺,思想教育的内容没有全面展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并存,充分调动的积极性。
金色的玉米棒教案篇八
2、让幼儿了解种子的作用。
3、培养幼儿知道与同伴互相分享,互相帮助的情感。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ppt课件。
开始部分:
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ppt图片(玉米),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关于玉米的故事,请小朋友认真欣赏,听听故事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师讲述第一段故事。
师:
(1)哪些小动物跟小兔子借玉米了?
(2)小兔子借给它们了吗?
3、教师讲述第二段故事。
师:
(1)小兔子用玉米棒来做什么?
(2)它是在什么时候种下玉米的?又是在什么时候收获的?
(3)小松鼠、小松树、小刺猬为什么挑了三个中最大的玉米棒藏起?
教师总结:保留种子是很重要的,春天种下种子,秋天才会有收获。
4、讨论哪些粮食农作物是在春季播种,秋季收获的。
活动结束:
幼儿分组,一起播种粮食种子。
1、在讲过一两遍之后,有些熊朋友已经能很好的复述故事内容了。应该在故事中找出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点,然后进行挖掘,交给幼儿一定道理。
2、应适当的改编原有的故事,使之能更好的突出想要强调的主题。
3、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有时应该抓住幼儿回答的内容中的一个点进行深入剖析。
金色的玉米棒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16个,会写其中的8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
难点:理解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磁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课文,其余同学听,师生评议。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
4.说一说课文中哪些字音要注意读准。
二、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领读正音。
2.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形的书写。
玉:“王”字加一点。
粒:米+立。
粮:米+良。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描红,再在田字格里书写。
三、组词。
玉()()()粒()()()。
粮()()()行()()()。
必()()()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16个,会写其中的8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
难点:理解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磁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指名分段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几个动物和玉米的关系。
二、朗读感悟。
1.理解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2.师生共同评价。
3.理解学习课文第4-10自然段,思考:
(1)松鼠向小兔借到了什么?(一把干蘑菇)。
(2)松鸡向小兔借到了什么?(一碗豆子)。
(3)刺猬向小兔借到了什么?(几颗红枣)。
4.研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1)男女同学分别读前两个自然段,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思考:小兔为什么不借玉米棒子?
三、总结全文。
四、作业:
照样子写句子。
例:冷冷的北风吹在脸上,像针扎一样。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片并引导学生大胆地猜测和讲述故事情节。
2、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保留种子的必要性。
3、利用图片完整的讲述故事。
4、乐意表演故事,体验表演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保留种子的必要性。
2、利用图片完整的讲述故事。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
2.角色表演道具:角色头饰若干个,蘑菇、小豆子、红枣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出故事。
——秋天到了,小动物们收获了许多东西,小兔子收获了很多很多的玉米棒,那黄澄澄的玉米粒,真逗人喜爱。小动物们也很喜欢,有好些小动物都来向小兔子借玉米棒,小兔子会不会借给他们呢?那我们就来听一听金色玉米棒的故事吧。
二、倾听故事“冬天----一把干蘑菇”
冬天,冷飕飕的北风吹在脸上像刀刮一样。小松鼠想,家里的粮食不多了,小兔子是我的好朋友,去向他借一个玉米棒吧。
“咚咚咚!”小松鼠敲门了。“吱扭!”小兔子开门了。
小兔子对小松鼠说: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你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他送给小松鼠一把干蘑菇。
谁来向小兔子借玉米棒了,小兔子有没有借给他?小兔子是怎么对小松鼠说的?(跟读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你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小兔子没有借玉米棒给小松鼠,送给小松鼠什么东西?(连起来讲一讲)。
三、倾听故事“雪花飘落----一碗豆子”
雪花飘落了,大雪盖住了森林里的小路和山坡。有一只小松鸡抖抖口袋,剩下的粮食不多了。她想,小兔子是好邻居,去向他借玉米棒吧。
“咚咚咚!”小松鸡敲门了。“吱扭!”小兔子开门了。
小兔子对小松鸡说: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你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他送给小松鸡一碗小豆子。
四、倾听故事“小溪的冰融化----几颗红枣”
小溪的冰融化了,泥洞里的小刺猬一觉睡醒,肚子饿极了。他想,我帮小兔子干过活,找他借个玉米棒准行。
“咚咚咚!”小刺猬敲门了。“吱扭!”小兔子开门了。
小兔子对小刺猬说: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你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他送给小刺猬几颗红枣。
五、倾听故事“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到最后”
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后,小兔子在门前挖了一个个小坑,他剥下黄澄澄的玉米粒,一颗颗种下了。
秋后,小兔子收获了好多好多金色的玉米棒。他送一筐给小松鼠,送一筐给小松鸡,送一筐给小刺猬。大家过了一个快快活活的冬天。
小松鼠、小松鸡、小刺猬也挑了三个的玉米棒藏了起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了吧?
教师小结:原来小兔子不借玉米棒给他的好朋友,是把玉米棒留下来当种子呢!留下种子以后,来年才可以大丰收呢!
六、借助教学图片,完整欣赏故事。
1、图片讲完了,下面完整的欣赏一下吧!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2、根据图片完整的讲述故事。
七、情景表演:借助头饰和实物表演故事。
运用头饰等材料在区角活动时表演金色玉米棒的故事。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9课《金色的玉米棒》。《金色的玉米棒》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在秋天小兔藏起了三个玉米棒。到了冬天,松鼠、松鸡、刺猬分别找小兔借玉米棒,小兔没有借给他们,而是送给他们干蘑菇、豆子、红枣。到了春天,小兔种下了玉米,秋后收了好多玉米棒。送给他们各一筐,松鼠、松鸡、刺猬他们也挑了三个的玉米棒藏了起来。教材借这个童话故事,让学生知道:只有留下种子,才有足够的粮食!告诉学生一个道理: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粮食,要从小爱劳动!
2、学习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天动、富于想象的特点的认识,特制定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认识16个生字;其中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利作多媒体辅助教学、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激活教与学的气氛,力求教学过程的生动活泼。
3)情感态度目标:从内心喜欢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充分让学生体会到丰收果实带来的乐趣。
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阅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尤其是对二年级学生更不能做过多的讲解,而应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因为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阅读能力,要在语言文字中准确把握所蕴涵的情感世界,真正品出语言的味道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小兔不借玉米棒的原因。
二、说教法学法。
在这堂课中,为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朗读主线”的原则,根据教材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学法则以诵读、发现、感悟、体验为主,旨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程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三、说教学程序。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他们在感兴趣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特将本堂课的教学思路拟订为:激趣导入、感受乐趣——研读课文、体验乐趣——拓展思维、升华乐趣——布置作业、延伸乐趣。
(一)激趣导入、感受乐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的老师”,这一点对于低年级学生尤其重要。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于是,上课伊始,我就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让学生感受乐趣。
首先让学生猜谜语,猜出后我出示一个玉米棒实物,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从而引出课题:金色的玉米棒。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自然地引出了本课内容。
(二)研读课文、体验乐趣。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尤其是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提出: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要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基于以上对《新课标》要求的理解,及本课重难点的把握,我在第二版块“研读课文、体验乐趣”的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初读感悟。
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初读感悟之中去,我说:围绕这金色的玉米棒,森林里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然后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最后再听课件中的范读,加深印象。
2.深入研读。
新课程关注的不只是学习结果,更关注的是学习过程。我采用分段研读的方法帮学生理解课文。首先,跟随课件学习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思考回答: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接着跟随课件学习松鼠向小兔借玉米棒的事。针对学习过程,我设计了几个问题:
(1)为什么借?
(2)小松鼠借到玉米棒了吗?为什么?
(3)小松鼠带什么东西回家了呢?
(4)小兔不借玉米棒,可为什么又给了松鼠一把干蘑菇?
学生边读边想,然后回答这四个问题,理解词语:肯定。从而明白:小兔是心地善良的,是乐于助人的。同时在读的时候,随文识字。
后面我就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松鸡、刺猬向小兔借玉米棒的经过。同时理解比喻句:北风刮在脸上像针扎一样。
然后理解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理解词句:“淅淅沥沥”的春雨说明是春天播种的季节到了。“一个个小坑”说明挖的坑多,多播种,就有多的收获。
3.猜心理,感情朗读,现场表演。
首先让学生猜猜小动物心里想什么,还会有什么样的动作,会说些什么话。然后指名猜,想猜哪句就猜哪句。充分肯定学生多元化的理解。接下来鼓励学生大胆地演动作、扮角色表演,进一步理解课文,达到品读感悟的台阶。并且对表演得好的学生未完行表扬。
(三)拓展思维、升华乐趣。
每一篇课文都要给学生一种思想的启迪,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生命。这篇课文的教育价值就在于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劳动,做一个勤劳的人。所以在第三版块“拓展思维、升华乐趣”中我让学生谈谈:你通过劳动,得到了哪些收获?就是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这也是让学生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运用语言的舞台。
(四)布置作业、延伸乐趣。
一节好的语文课一般都有扣人心弦的“起调”,引人入胜的“主旋律”和余音饶梁的“终曲”,这种精彩的“终曲”不但可使课堂气氛迭起,而且能让学生把这种情感延伸到课外,达到“课虽终,思未了,趣不尽,情更浓”的境界。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设计了一个延伸性和开放性很强的练习:
1.续编课文。
2、做课件中的练习,这是一个可以动手的题。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自由输入词语,句子。
四、说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做到了形象直观,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起到了深化主题、回顾中心的作用。
总之,本堂课的设计重自主、重探究、重合作、重感悟、重体验,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学生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并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建构课堂教学,力求体现新的课程观念。
金色的玉米棒教案篇十
《金色花》这篇文章要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以下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色花》教案,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去年母亲节时,德国一个九岁的孤儿,想把自己的爱献给妈妈,却又不知道自己的妈妈在哪里,于是他选择帮助别人,并请求受过他的帮助的人去帮助更多的人,他想,通过这种爱心传递的方式,总有一天他的.妈妈也会成为被帮助的对象的。
这个孩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关爱他的妈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文中的那个孩子也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去关爱他的妈妈。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印度诗人泰戈尔写的《金色花》。
当你1岁的时候,她喂你并给你洗澡,而作为报答,你整晚哭着。
当你13岁的时候,她建议你去剪头发,而你说她不懂什么是现在的时髦发型。
当你18岁的时候,她为你高中毕业感动的流下眼泪,而你跟朋友聚会到天明。
当你23岁的时候,她给你买家具让你布置你的新家,而你对朋友说她买的家具真是糟糕。
当你50岁的时候,她常患病,需要你的看护,你反而在读一本关于父母在孩子家寄身的书。
终有一天,她去世了。突然你想起了所有从来没做过的事,他们像榔头痛打着你心。
为我们洗澡穿衣,牵手走路,为我们远行牵挂的母亲,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读了这段话有没有一点感动?请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妈妈我想对你说……
走进《金色花》。
(出示幻灯)请一生朗读: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
(教师补充:20世纪初,是泰戈尔个人最不幸的时候,1902年,他的妻子病逝,第二年,他的一对儿女相继夭亡,可是他仍然能写出如此充满童趣、充满母爱的文章。)
1、初读课文。学生分散阅读,圈点批注不懂的字、词、句,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
2、教师配乐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标注出生字的读音,进一步感知文章的内容。
投影:(1)你听到了一个____________的孩子;
你听到了一个____________的妈妈。请说说你的理由。
(2) 你认为该用什么样的语速和感情基调来朗读?
(明确:稍快,喜悦,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3、由学生推荐三个同学来合作朗读全文,学生听读后点评。教师鼓励其他学生朗读自认为读得好的句子,然后再分角色朗读文中关于母子对话的最后两段(提示:可以想像配以适当的表情和动作)。
(一)、寻美行动 —— 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小组讨论学习)
老师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美去感受亲情美和母子的形象美。
(教师小结:泰戈尔通过写母爱的作品来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但他不同于同一时代很多作家的爱,他没把精力投入到揭露社会的丑恶,而是在美的领域里开垦、耕耘,他不是用鞭子去惊醒读者,而是用微笑融化读者,这是因为他的一生都怀着对人类的爱和不泯的童心。)
(二)、学法积累——通过以上的学习,你一定知道了学习诗歌方法。(学生自主归纳学习诗歌要把握的内容和方法)
明确:1、美读诗歌 2、品味语言 3、理解内容
4、鉴赏形象 5、感受意境 6、理解情感
(三)、问题探究——对于这一篇文章的学习,你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的帮助?
重点探究: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
以此为开头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文字。
(播放“烛光里的妈妈”mtv,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想想哪一句歌词触动了你的心,此时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教师投影“祝福天下所有的妈妈健康幸福!”师生齐读,结束本节课。
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而培养语感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所描写的情景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振,从而荡涤、升华自己的心灵,享受审美情趣。再指导学生利用学到的诗歌抒情手法现场创作小诗歌,不仅深入理解了诗歌的写作方式,更在构思中加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一举两得。最后通过全班讨论发言的形式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并能影响学生以后的生活,弘扬中华美德,使文章内涵得到拓展。
金色的玉米棒教案篇十一
1、观察图片并引导幼儿大胆地猜测和讲述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理解故事中语词变化,学讲对话,初步讲述故事。
3、乐意表演故事,体验表演的乐趣。
1、教学挂图。
2、角色表演道具:角色头饰若干个,蘑菇、小豆子、萝卜实物若干。
一、导入:秋天到了,我们的家里都收获了玉米棒(教师出示玉米棒)。
1、这是怎样的玉米棒?
2、小朋友一起说一说。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
二、出示图片、观察图片、猜测故事情节,讲述故事情节,理解故事。
1、出示图片一:
指导语:秋后,小兔子藏起了三个最大的玉米棒。那黄澄澄的玉米粒,真逗人喜欢。
2、出示图片二:理解语词变化,引导幼儿学说对话。
〈1〉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刚才小松鼠向小兔子借玉米棒的时候,它是怎么说的?模仿小松鼠和小兔子的对话。
〈2〉小松鸡向小兔子借玉米棒,会怎么说?
〈3〉丰富量词:把、碗、个等量词,幼儿进行对话讲述。
3、出示图片三、教师简单的分析小兔子种玉米棒和收玉米棒的故事情景。
〈1〉提问: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后,小兔子在门前干什么呀?
〈3〉它是一只怎样的小兔子?
〈4〉假如小兔子送给你一筐玉米棒,你会怎么做?
三、借助教学图片,完整欣赏故事。
指导语:图片讲完了,故事的题目叫《金色的玉米棒》,下面完整的欣赏一下吧!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四、情景表演:借助头饰和实物表演故事。
师:老师带来了很多食物。一边出示,一边提问?
出示干蘑菇,师:这是什么呀?
出示小豆子,师:这是什么呀?
出示两个红萝卜,师:这是什么呀?。
五、幼儿学小兔跳着出活动室。
金色的玉米棒教案篇十二
《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写的一首散文诗。它通过奇特的想象,写一个孩子突发奇想,假想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去与妈妈“捉迷藏”,但又不是真的捉迷藏,而是隐蔽自己身形,暗中为妈妈做事,不让妈妈知道。诗人的目的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爱,去反映妈妈对孩子的爱,从而表现世界上最圣洁最美好的情感――母爱。
[教学设想及依据]。
1、《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文学作品,要重视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有自己的评价,能有自己的见解;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有自己的感悟。因此,在教学中,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去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本单元教学指出,学习诗歌,要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注重语言的品味、积累和写法的借鉴。还要学习朗读技巧,学习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去分析理解。
3、在教学中,尽可能开放课堂,给学生较为宽松的活动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从而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教学目的]。
1、学习并积累“匿笑”、“祷告”、“沐浴”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策略]。
采用板块式、对话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二、朗读显情。
1、介绍相关资料。
2、整体感悟。
3、自读,揣摩,交流。
4、听读,比较,提高。
5、朗读展示(或齐读)。
三、解读形象。
1、提要求。
2、学生读课文,作圈点批注。
3、交流与小结。
四、问题探讨。
五、自由写话。
六、总结。
金色的玉米棒教案篇十三
《金色花》从假想写起,“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依恋,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在教学时,引导在朗读中和自主探究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文中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象,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新奇而美妙,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既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朗读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把握诗文主旨;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合作探究,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难点:合作探究,逐步提高阅读诗歌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
解决生字词;
收集和整理对泰戈尔的相关介绍。
熟读课文至诵;
收集歌颂母爱的名言、诗句。
五、教学设计。
(一)、互动式导入:
1、老师讲故事:《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大家还得震惊世界的“9・11”大灾难吗?当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时,银行家爱德华被困在南楼的56层。在这生死关头,他掏出了手机。爱德华拨打了两个电话分别给他的助手和律师,可还没等电话接通,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又拨通了第三个电话……大家想一想,第三个电话是给谁的呢?律师赶到旧金山,见到了爱德华悲恸欲绝的母亲。母亲流着泪说:“第三个电话是打给我的。我儿子在临终前已不关心他留在人世的财富,只对我说了一句话……”大家想想:爱德华对他的母亲说的是怎样的一句话呢?美国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名美国公民的生命留言:妈妈,我爱你!
2、千百年来,歌颂母亲的诗词歌赋浩如烟海,你能交流你积累的名言、诗句吗?(学生交流)。
3、(幻灯片1―内容为泰戈尔的图片)师旁白:课前我们已经了解了泰戈尔,这位白发白须的老人就是泰戈尔,读他的诗会使你的心灵变得纯净,会让你的精神寻到一片休憩的家园。早在百年前,他就问道:你是什么人?读者,百年后读着我的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金色花》,去感悟那圣洁的情怀。
(二)、初步的感知。
1、播放录音(多媒体声音文件),要求学生认真听。
2、指定一位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自己,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3、朗读指导: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
《金色花》教学设计9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请说明出处。
教师范读,“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4、用诗意的语言说说自己的感悟。
(三)合作与探究。
1、问题的收集:学生自由提问,说出自己的疑惑(如语言、思想情感等方面)。
2、问题的选择。从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中确定,一般不离这样几个问题:
a、为何要变成一朵金色花?有何深意?(内容要点――想象新奇而美妙,突出爱的圣洁、纯洁而高尚美好)。
b、为何孩子不让母亲知道自己对她的爱?(内容要点――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
c、母亲为什么叫孩子为“坏孩子”?(内容要点―不见孩子,妈妈焦急不安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
d……其它问题(内容要点略)。
3、板书以上问题。
4、合作探究:
5、交流、点评。
6、形成板书:母爱美如花。
花似爱母心。
(四)、课堂写感悟。
1、教师:老师准备了泰戈尔的另外几句诗(幻灯片4),教师感情朗读:“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的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四望时,我便如萤火似的熠熠地向暗中飞去了。”
2、教师: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借助一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来表达你对妈妈的情感,写几行诗。
3、交流。
金色的玉米棒教案篇十四
1、领会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留种子的用意。
2、理解故事内容,能在图片的提示下完整的、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3、学习小兔子乐于助人的美德。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能简单复述故事。
领会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留种子的用意。
活动挂图、实物(玉米棒)、小动物头饰。
导入。
1、教师出示谜语。
2、幼儿讨论。
3、教师讲述故事前半段。提问:故事开始讲了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么做呢?
4、教师讲述故事后半段。
提问:小兔子把玉米怎么样了?
等丰收后小兔又是怎么做的?
如果你是小兔子你又怎么做呢?
提升“小兔子不是不帮助朋友,而是为了留下种子,来年可以有更多的收获。”
5、完整听一遍故事,进一步理解。
6、请幼儿扮演角色,复述故事。
金色的玉米棒教案篇十五
课题。
第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使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抒写感情。
教法学法。
默读式;自主、合作、探究式。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故事导入。
(师用沉重、悲伤的语气讲述故事《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
大家还记得震惊世界的“9・11”大灾难吗当飞机撞向世贸大楼时,银行家爱德华被困在南楼的56层。在这生死关头,他掏出了手机。爱德华拨打了两个电话分别给他的助手和律师,可还没等电话接通,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又拨通了第三个电话……大家想一想,第三个电话是给谁的呢律师赶到旧金山,见到了爱德华悲恸欲绝的母亲。母亲流着泪说:“第三个电话是打给我的。我儿子在临终前已不关心他留在人世的财富,只对我说了一句话……”大家想想:爱德华对他的母亲说的是怎样的一句话呢美国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名美国公民的生命留言:妈妈,我爱你!
(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期待一次爱的洗礼!(师板书课题)。
二、逐步深入,感悟“美丽”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了解“金色花”和“泰戈尔”的情况。
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2、真情朗读――感受美。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仿读。(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2)学生带着听读的启发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教师指导朗读。)。
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如果学生读不好,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例:“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3)学生个读,并且说出自己初读的感受,师生共评。
3、联想画面――品味美。
(1)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式读了这首诗,诗歌为我们创设了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现在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些画面。
学生先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的画面是否来自于这一首诗。
(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
(2)学生用“我感受到了这样的画面……”的句式发挥联想,将诗中的画面用语言描绘出来。并且在小组中交流对诗中画面的感受。
4、抒写情怀――再现美。
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读了这篇文章,是否觉得我们也应该为深爱着我们的母亲做些什么呢让我们用创意的抒写来表达我们感恩的心!
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展开想象的翅膀,请以“妈妈,假如我变成了______”来说一段话,表达你对妈妈的爱。
示例: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学生课堂交流,教师点评。)。
三、教师总结。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为什么孩子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是相互的。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所以这堂课老师送大家的金玉良言就是:在享受无私而博大的父爱母爱的同时,请付出爱心给父母,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我们对他们赤诚的爱,让生命因为爱而更为富足。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请你模仿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妈妈,我想说爱你”为题,学写一首散文短诗。
课后反思。
组长检查签字:包组领导签字:
金色的玉米棒教案篇十六
秋后,小兔子藏起了三个最大的玉米棒。那黄澄澄的玉米粒,真逗人喜爱。
冬天,冷飕飕的北风吹在脸上像刀刮一样。小松鼠想,家里的粮食不多了,小兔子是我的好朋友,去向他借一个玉米棒吧。
"咚咚咚!"小松鼠敲门了。
"吱扭!"小兔子开门了。
小兔子告诉小松鼠,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他送给小松鼠一把干蘑菇。
雪花飘落了,大雪盖住了森林里的小路和山坡。有一只小松鸡抖抖口袋,剩下的粮食不多了。她想,小兔子是好邻居,去向他借玉米棒吧。
"咚咚咚!"小松鸡敲门了。
"吱扭!"小兔子开门了。
小兔子告诉小松鸡,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他送给小松鸡一碗小豆子。
小溪的冰融化了,泥洞里的小刺猬一觉睡醒,肚子饿极了。他想,我帮小兔子干过活,找他借个玉米棒准行。
"咚咚咚!"小刺猬敲门了。
"吱扭!"小兔子开门了。
小兔子告诉小刺猬,那玉米棒谁也不借的,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他送给小刺猬两个红萝卜。
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后,小兔子在门前挖了一个个小坑,他剥下黄澄澄的玉米粒,一颗颗种下了。
秋后,小兔子收获了好多好多金色的玉米棒。他送一筐给小松鼠,送一筐给小松鸡,送一筐给小刺猬。大家过了一个快快活活的冬天。小松鼠、小松鸡、小刺猬也挑了三个最大的玉米棒藏了起来。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了吧!
原来小兔不借三个玉米棒给他的朋友和邻居,是把玉米棒留下来当种子呢!那你们知道小松鼠、小松鸡、小刺猬也藏了三个玉米棒是为了什么了吧?也是留下来当种子呢!留种子是很重要的,留下种子以后,来年才可以大丰收呢!
金色的玉米棒教案篇十七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9课《金色的玉米棒》。《金色的玉米棒》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在秋天小兔藏起了三个玉米棒。到了冬天,松鼠、松鸡、刺猬分别找小兔借玉米棒,小兔没有借给他们,而是送给他们干蘑菇、豆子、红枣。到了春天,小兔种下了玉米,秋后收了好多玉米棒。送给他们各一筐,松鼠、松鸡、刺猬他们也挑了三个的玉米棒藏了起来。教材借这个童话故事,让学生知道:只有留下种子,才有足够的粮食!告诉学生一个道理: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粮食,要从小爱劳动!
2、学习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天动、富于想象的特点的认识,特制定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认识16个生字;其中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利作多媒体辅助教学、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激活教与学的气氛,力求教学过程的生动活泼。
3)情感态度目标:从内心喜欢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充分让学生体会到丰收果实带来的乐趣。
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阅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尤其是对二年级学生更不能做过多的讲解,而应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因为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阅读能力,要在语言文字中准确把握所蕴涵的情感世界,真正品出语言的味道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小兔不借玉米棒的原因。
二、说教法学法。
在这堂课中,为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朗读主线”的原则,根据教材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学法则以诵读、发现、感悟、体验为主,旨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程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三、说教学程序。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他们在感兴趣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特将本堂课的教学思路拟订为:激趣导入、感受乐趣——研读课文、体验乐趣——拓展思维、升华乐趣——布置作业、延伸乐趣。
(一)激趣导入、感受乐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的老师”,这一点对于低年级学生尤其重要。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于是,上课伊始,我就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让学生感受乐趣。
首先让学生猜谜语,猜出后我出示一个玉米棒实物,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从而引出课题:金色的玉米棒。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自然地引出了本课内容。
(二)研读课文、体验乐趣。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尤其是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提出: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要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基于以上对《新课标》要求的理解,及本课重难点的把握,我在第二版块“研读课文、体验乐趣”的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初读感悟。
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初读感悟之中去,我说:围绕这金色的玉米棒,森林里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然后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最后再听课件中的范读,加深印象。
2.深入研读。
新课程关注的不只是学习结果,更关注的是学习过程。我采用分段研读的方法帮学生理解课文。首先,跟随课件学习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思考回答: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接着跟随课件学习松鼠向小兔借玉米棒的事。针对学习过程,我设计了几个问题:
(1)为什么借?
(2)小松鼠借到玉米棒了吗?为什么?
(3)小松鼠带什么东西回家了呢?
(4)小兔不借玉米棒,可为什么又给了松鼠一把干蘑菇?
学生边读边想,然后回答这四个问题,理解词语:肯定。从而明白:小兔是心地善良的,是乐于助人的。同时在读的时候,随文识字。
后面我就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松鸡、刺猬向小兔借玉米棒的经过。同时理解比喻句:北风刮在脸上像针扎一样。
然后理解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理解词句:“淅淅沥沥”的春雨说明是春天播种的季节到了。“一个个小坑”说明挖的坑多,多播种,就有多的收获。
3.猜心理,感情朗读,现场表演。
首先让学生猜猜小动物心里想什么,还会有什么样的动作,会说些什么话。然后指名猜,想猜哪句就猜哪句。充分肯定学生多元化的理解。接下来鼓励学生大胆地演动作、扮角色表演,进一步理解课文,达到品读感悟的台阶。并且对表演得好的学生未完行表扬。
(三)拓展思维、升华乐趣。
每一篇课文都要给学生一种思想的启迪,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生命。这篇课文的教育价值就在于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劳动,做一个勤劳的人。所以在第三版块“拓展思维、升华乐趣”中我让学生谈谈:你通过劳动,得到了哪些收获?就是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这也是让学生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运用语言的舞台。
(四)布置作业、延伸乐趣。
一节好的语文课一般都有扣人心弦的“起调”,引人入胜的“主旋律”和余音饶梁的“终曲”,这种精彩的“终曲”不但可使课堂气氛迭起,而且能让学生把这种情感延伸到课外,达到“课虽终,思未了,趣不尽,情更浓”的境界。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设计了一个延伸性和开放性很强的练习:
1.续编课文。
2、做课件中的练习,这是一个可以动手的题。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自由输入词语,句子。
四、说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做到了形象直观,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起到了深化主题、回顾中心的作用。
总之,本堂课的设计重自主、重探究、重合作、重感悟、重体验,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学生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并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建构课堂教学,力求体现新的课程观念。
金色的玉米棒教案篇十八
今天我开展了故事教学,故事的内容是《金色的玉米棒》。首先先来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故事的大概情节:此故事主要讲述了秋天,小兔收获了三个金色的玉米棒,小松鼠、小松鸡、小刺猬三个好朋友,向它来借粮食,但小兔没有把玉米棒借给它们,它只借给它们:干蘑菇、一碗豆子、两个红萝卜,但在第二年的春天,小兔把这三个玉米棒上的玉米粒种在了自家门口的田里,等到秋天玉米丰收时,它给三个好朋友都送去了一筐玉米,后来三个好朋友也像小兔一样,也藏起了三根玉米棒、故事情节简单,动物形象活泼,内容易于幼儿理解。 分析此故事的最主要的教育价值,它告诉我们秋天是粮食丰收的季节,但在备课时,我感觉此个内容的教学价值可以挖得更多,教学模式可以脱离参考用书的设计,为此我开展了以下的教学,从活动过程看,自感有较大收获.
本次教学活动,我主要从以下几大环节开展:第一大环节:让孩子用绘画的形式记录故事内容;第二大环节:讲述故事内容;第三大环节:讨论故事内容。
用绘画记录故事内容,一直是我开展语言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活动前,我给每个孩子分发了一张白纸、一盒水彩笔,活动开始我就对孩子们说:“今天我要来讲个故事,请你们把故事中的小动物和故事中讲的主要事情,记录在白纸上,比比谁记录的最棒。”(由于我们一直开展这种教学模式,所以孩子们也不感到新鲜)于是孩子们非常安静地拿好笔与纸,静静地听我讲故事。记录过程中,我一共讲了三遍故事,他们一直认真地在白纸上画着,从听第一遍故事时画一只小兔,到听到第三遍故事时,把故事中的主要情节、人物都画满了。我一一看了每个孩子的图画故事,深深地佩服孩子们超常的想象能力。我体会到“孩子的100种语言”,我们班有36位孩子,今天我就看到36种语言。第一大环节,我给了孩子们二十分钟的听和画的时间。
第二大环节:讲述故事内容: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请孩子们分组讲述故事,接着请个别孩子拿着图画故事在众人面前讲述,孩子们由于在反复的倾听和记录中,每个孩子都能较完整地讲述。此环节用时15分钟。
第三大环节:讨论故事内容:也是本次活动的高潮部分。我提了第一个问题:故事中小兔为什么不肯把玉米棒借3个好朋友?很多孩子都回答说:因为小兔只有三根玉米棒,如果借给了三个好朋友,小兔自己就没有了;有的说:玉米棒是要种在地里的,借给他们,小兔就不能种了。针对孩子们后一个回答的答案,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它要种在地里呢?很多孩子都回答:可以种出很多玉米。于是我又追问:那这三根玉米棒是什么?孩子们很聪明:马上回应我说是“玉米的种子”。那我又问:那是小兔怕自己没有吃不借给好朋友呢,还是其他原因?孩子们说:因为小兔要把玉米棒做种子,所以才不借的。所以我进行了小结:原来玉米棒是小兔做种子的,所以它不借。这时我听到有一个声音突然冒出来说“小兔就是小气嘛”。回头一看,原来是陈淇昇。于是我问孩子们:小兔小气吗?孩子们说:不小气,小兔很大方。于是我又问:谁来证明给陈淇昇看看,小兔是一只大方的兔子。这时孩子们说:它把种好的玉米都送给了它的朋友们,所以它不小气。我又追问:除了这个,还有哪些事情也能说明小兔是很大方的?孩子们一时回答不上来。我做了提示:故事一开始时,小动物向小兔借东西,小兔借给它们了吗?孩子们马上说了:小兔借给小松鼠干蘑菇、借给小松鸡一碗豆、借给小刺猬两根萝卜。我又问陈淇昇:那小兔小气吗?他摇摇头说:不小气。于是我又做了一个总结。让孩子们体验好朋友间的友爱互助精神。
为了让故事的教育价值体现最大化,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小兔的玉米是什么时候丰收的?有的说是春天;有的说是秋天;有的说是冬天。看着你一句,她一句,谁也说不准,于是我又讲述了一遍故事,并把故事中的:秋天、冬天、讨论冰雪融化是什么时候?秋天等字用字卡贴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自己来算出玉米是在什么时候丰收的,好朋友又是过了多久才收到小兔的玉米的。最后孩子们知道了是第二年的秋天。
从整个活动的时间安排来看,用时1个小时,但活动中孩子们注意力一直非常集中,记录完整、讲述故事清晰、做到人人参与、收获最大的莫过于大家积极地讨论,思维的碰撞。虽然用时1小时,大大超出了我们幼儿园规定的教学时间,但活动对于孩子们的帮助是大的,主要体现在:
1、记录故事:培养了孩子们安静倾听的习惯和大胆想象构图的能力;2、看图画讲述故事:因为有了记录内容,孩子们对故事的主要情节、人物已经非常了解,记忆深刻、为此,每个孩子都能大方讲述;其次在小组中讲述即培养孩子讲述的能力又发展了他们安静有序地倾听他人讲述故事的习惯;3、讨论故事:让孩子们懂得了同伴之间友爱帮助之情并向小兔学习大方地对待朋友的品德;4、讨论玉米丰收的话题,让孩子们知道了一年有四个季节,秋天是玉米和其他粮食丰收的季节。
整个活动后: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作业,晚上回家拿着画好的故事给爸爸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