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范文(18篇)
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编写教案时,要考虑如何设置问题和任务,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看看以下这些教案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新的教学思路和灵感。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篇一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本活动的知识点多,都是概念性的,巩固学习时,幼儿易产生厌倦情绪,为此,教者改变了传统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另行设计了以幼儿熟识的实物为载体,使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及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发展。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幼儿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从而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培养幼儿愿意探索的习惯。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篇二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
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
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
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掷骰子"游戏
2、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骰子上标注问题)
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3、活动小结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篇三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字标记、大小标记。
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3.幼儿学具:每人一张正方体纸卡、记录纸、笔、积塑(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复习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1.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
2.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城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图。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并能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益于幼儿发展就值得去尝试。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篇四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
一、预备活动。
师幼问候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篇五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字标记、大小标记。
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3.幼儿学具:每人一张正方体纸卡、记录纸、笔、积塑(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一、准备部分。
复习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1.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
2.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城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七、集体游戏“拼图”,辨认正方体。
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图。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篇六
1.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2.在操作活动中,努力学会独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
3.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具:正方体 正方形 学具:《幼儿用书》各种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物品
一、初步认识正方体
师:老师这有一个大魔方,请你看一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幼:正方形(正方体)教师把正方形和正方体进行比较。
(2)再来比一比,这么多面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吗?
(3)数一数,这个魔方有多少个面?(6个)
师:像这样的形状就叫正方体。
小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巩固学习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请你去找一找,哪些东西是正方体(验证)
三、操作练习
制作正方体。
四、抛骰子游戏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篇七
1.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能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
2.感受行与体的不同,发展空间知觉。
3.培养动手动脑及合作的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长方体纸盒若干个、画有花的长方形若干;2.正方体、长方体物品若干;3.幻灯片。
一、认识长方体
1.观察桌面上的操作材料小朋友们,你们看看桌子上有什么呀?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用这些东西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
2.教师讲解操作要求这个纸盒老师给它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等会儿请小朋友们先将纸盒的衣服"脱"下来,数一数它总共有几件衣服,再帮衣服找出和它自己同样大小的衣服做好朋友,然后请你把这对好朋友身上的花涂上相同的颜色,涂好后再将这些衣服穿回到纸盒的身上。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分析幼儿操作结果
(1)将每组幼儿的长方体展示在上面,教师与幼儿一起来观察。
(3)你们看看这6个面谁和谁是好朋友?也就是它俩的大小是一样的?(教师将6个面是一对的`两两放在一起)
(4)现在我将它们都穿回去,这个面在这里,这个面……
(5)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左右两个是一样大的,前后两个是一样大的。
5.教师小结:像纸巾盒、牛奶盒这样的盒子,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大小一样的形体我们叫长方体(出示字体:长方体)
二、认识正方体
1.(教师出示正方体)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个是长方体吗?是的请举手。
2.那它倒底是不是呢?我们来看看,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它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这6个正方形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像这样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而且这6个正方形的大小都一样,这样的形体我们叫正方体(出示正方体字体),正方体也是长方体。
三、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在后面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的物体,请你到后面去挑选一个长方体或是正方体,看哪个小朋友能又快又好的挑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来。
2.提问个别小朋友他挑了什么,是什么体?
3.请幼儿将手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放入两筐子。
四、寻找生活中长方体和正方体
1.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长方体或者是正方体?
2.观看放映幻灯片。
五、延伸活动(教师出示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它这两个面是正方形,请小朋友回去后可以为它也去穿穿衣服,你也会发现一个秘密。
本活动的知识点多,都是概念性的,巩固学习时,幼儿易产生厌倦情绪,为此,教者改变了传统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另行设计了以幼儿熟识的实物为载体,使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及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发展。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幼儿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从而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培养幼儿愿意探索的习惯。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篇八
设计意图:
数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期重要的学习内容。数学以其自身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成为促进幼儿发展、尤其是逻辑思维发展的有效工具。在操作性的学习方式中,首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正方体的空间存在形式,体验4-8块正方体的数形关系,理解它们的空间组合。
2.借助实物操作,理解重叠堆放的正方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3.能与同伴共享材料,体验合作游戏的愉快。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2.物质准备:
教具:7个相同大小、颜色的正方体积木,实物图两张(图1、图2)。
学具:数积木封塑操作单(图3、图4)两组每组6套,水彩笔,相同大小的红、黄、蓝、绿正方体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1、观察图1,数一数积木的数量。
(1)教师将6个正方体积木相互重叠地堆放再一起(图1),引导幼儿观察积木的数量。教师边出示图1边提问:“我们用积木搭建了一座城堡,请你帮助数一数,用了几块积木?”
(2)请个别幼儿说出积木的数量。
(3)讨论到底用了几块积木建造了这座城堡。
(4)教师用实物正方体积木,与幼儿一起集体验证积木的数量,理解重叠堆放的正方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2、观察图2,猜一猜积木的数量。
(1)教师边出示图2边提问:“我们设计了另一座城堡,请你帮助看一看,这次需要用几块积木?”
(2)请个别幼儿说出积木的数量。
(3)教师请个别幼儿用积木按提示搭建,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不同,进一步理解重叠堆放的正方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3、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数积木(图3)。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请幼儿数数每堆积木有多少,先在方框中记录用数字记录,再用相应颜色的实物积木摆放出相同的造型,最后请他们再数一数,验证自己的记录结果。
(2)数积木(图4)。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每堆积木要放8块积木,请幼儿数数每堆还缺几块,请将缺少的相应颜色和数目的积木放在这堆的旁边。
当幼儿感到困难时,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实物来理解重叠堆放的正方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4、活动评价。
教学反思。
天的活动较为顺利的开展了,也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我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大班的孩子,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不仅关注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也为孩子们创造了很多合作互动和思考的机会,无形中提高了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篇九
教材第30 页的内容。
1 .认识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 .认识正方体的棱长。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1 .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2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投影,课件。
合作法 观察法
(一)导入
1 .回忆长方体的特征。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知道了长方体的特征。想一想,我们从几个方面对长方体进行了研究?(三个方面:面、棱、顶点)那么,长方体都具备怎样的特征呢?请你用语言进行描述。
2 .操作。
(二)教学实施
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1 .想一想。
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在研究时应该从哪方面去思考?(也应该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考虑正方体的特征。)
2 . 合作学习。
老师先收集学生要研究的`相关问题并板书。
( l )正方体有几个面?面的大小有什么不同?面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 2 )正方体有几条棱?棱的长短怎样?
( 3 )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研究,老师巡视聆听。
3 .集体交流。
学生甲组:正方体有6 个面,6 个面都相等,6 个面都是正方形。
学生乙组:正方体有12 条棱,正方体的12 条棱的长度相等。
学生丙组:正方体有8 个顶点。
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模型,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观察理解。
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请学生讨论: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学生充分讨论,集体交换意见。
学生甲组:这个物体的6 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组:长方体6 个面的面积是对面相等,而这个物体是6 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丙组:我们组有不同意见,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 个面虽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长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12 条棱包括每组4 条棱长度相等;6 个面面积相等,也包括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同学们根据这几组同学的发言,再次讨论,从而得出:
长方体的特征它完全具备,可以把它看成一个长方体。它不仅具备了长方体的特征,还具备自己独特的特征,12 条棱都相等,或者说每组中的三条棱长度都相等。
老师: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叫立方体。
提问:正方体具备什么特征呢?
学生,老师板书。
正方体 有6 个面 都是正方形 6 个面面积相等
有12 条棱 12 条棱长度都相等
有8 个顶点
4 .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其中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提问:这是什么形状?(长方体)
课件演示,将长方体缩小,变成正方体。
提问:这是什么形状?(正方体)
课件继续演示,将正方体缩小成一个长方体。
老师:通过观察,你能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发现它什么样的关系吗?
学生讨论。
通过观察和讨论,发现正方体具备了长方体的全部特征,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中包含着正方体。
课件演示关系图。
(四)思维训练
1 .李明家的鱼缸铁框长4.8 米,这个鱼缸的宽是多少厘米?
2 .看图,回答问题。
( l )长方体左面的面积是( ) dm2艺。
( 2 )长方体的( )面面积是15dm2。
( 3 )长方体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各是( ) dm2 。
( 4 )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 ) dm 。
(五)课堂
现在请你们结合这两节所学的内容,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学生先思路,再归纳回答。
老师边结合学生回答,边出课件上的表格内容。
形体相同点不同点
长
方
体6个面
12条棱
正
方
体6个面都 是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都 相等12条棱的长度都相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篇十
1.知道正方体有6个一样大正方形的面,有12条棱,有8个角。
3.能专注的听课,乐于参与折叠活动。
学习知道正方体由6个一样大的面组成,有12条棱,8个角。
一个正方体的魔方、16张设计好的折叠纸、彩笔。
二、让幼儿讨论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不同。
三、让幼儿折叠正方体.任务:找出6个相同的`正方形的面画上相同的符号。沿线折叠并粘贴。做好后数一数12条棱。
四、简单总结评价。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篇十一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认识正方体。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不清字、大小标记。
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一、准备部分。
复习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2、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幼儿教案《认识正方体》。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成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图。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篇十二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综合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
2、口答: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说出下面图形的长、宽、高以及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篇十三
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准备: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图形标记、数不清字、大小标记。
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过程:
一、准备部分:复习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1、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
2、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成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图。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篇十四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教材强调要学生自己多动手。除了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外,还要求学生动手用硬纸板做一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为后面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做了准备。
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它们的特征。立体图形的具体研究,学生是第一次,所以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观察、比较,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二者的关系。平面图上的立体图形,学生接受比较困难,在教案设计中,安排实物观察、动画图像的生动演示,来加深学生对图上虚实线画法的理解,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看立体图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在合作中发现长方体的特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通过寻找生活中的长方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中。
1.使学生知道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含义。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的棱长)。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2.渗透子集思想,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探索、发现长、正方体的特征及长、正方体的关系,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的棱长)。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篇十五
正方体的认识(教材第20页的内容及教材第21~22页练习五的第4、5、8、9题)。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弄清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空间概念。
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理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教具、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请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正方体)
二、新课讲授
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1.想一想。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在研究时应该从哪方面去思考?(也应该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去考虑)
2.合作学习。
学生根据手中的正方体学具,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
(1)组: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大小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
(2)组:正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3)组:正方体有8个顶点。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模型,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教师问: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体?
4.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请学生讨论: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
学生充分讨论,集体交换意见。
学生甲组:这个物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组:长方体6个面是对面的面积相等,而这个物体是6个面的面积相等,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丙组:我们组有不同意见,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个面虽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长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12条棱也包括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面积相等,也包括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教师: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叫立方体。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21~22练习五的第4、5、8、9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教师将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第2课时正方体
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相等。
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篇十六
教材第30页的内容。
1.认识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2.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投影,课件。
合作法观察法。
(一)导入。
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知道了长方体的特征。想一想,我们从几个方面对长方体进行了研究?(三个方面:面、棱、顶点)那么,长方体都具备怎样的特征呢?请你用语言进行描述。
2.操作。
(二)教学实施。
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1.想一想。
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在研究时应该从哪方面去思考?(也应该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考虑正方体的特征。)。
2.合作学习。
老师先收集学生要研究的相关问题并板书。
(l)正方体有几个面?面的大小有什么不同?面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2)正方体有几条棱?棱的长短怎样?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研究,老师巡视聆听。
3.集体交流。
学生甲组: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
学生乙组:正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学生丙组:正方体有8个顶点。
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模型,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观察理解。
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请学生讨论: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学生充分讨论,集体交换意见。
学生甲组:这个物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组: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是对面相等,而这个物体是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丙组:我们组有不同意见,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个面虽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长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12条棱包括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面积相等,也包括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同学们根据这几组同学的`发言,再次讨论,从而得出:
长方体的特征它完全具备,可以把它看成一个长方体。它不仅具备了长方体的特征,还具备自己独特的特征,12条棱都相等,或者说每组中的三条棱长度都相等。
老师: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叫立方体。
提问:正方体具备什么特征呢?
学生,老师板书。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面积相等。
有12条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
有8个顶点。
4.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其中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提问:这是什么形状?(长方体)。
课件演示,将长方体缩小,变成正方体。
提问:这是什么形状?(正方体)。
课件继续演示,将正方体缩小成一个长方体。
老师:通过观察,你能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发现它什么样的关系吗?
学生讨论。
通过观察和讨论,发现正方体具备了长方体的全部特征,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中包含着正方体。
课件演示关系图。
(四)思维训练。
1.李明家的鱼缸铁框长4.8米,这个鱼缸的宽是多少厘米?
2.看图,回答问题。
(l)长方体左面的面积是()dm2艺。
(2)长方体的()面面积是15dm2。
(3)长方体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各是()dm2。
(4)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dm。
(五)课堂。
现在请你们结合这两节所学的内容,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学生先思路,再归纳回答。
老师边结合学生回答,边出课件上的表格内容。
形体相同点不同点。
长
方
体6个面。
12条棱。
正
方
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12条棱的长度都相。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篇十七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区别两者的不同。
2、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的积木各若干、每人一张作业图、一张制作正方体的纸。
活动过程:
(1)、观察:每人三块积木(一块正方体、两块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进行观察,找出每块积木在形体上的特点。如:三块积木各有几面?教师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告诉幼儿:六面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体;长方体也有六个面,但不是每一面都是正方形,有的六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面是长方形,两面是正方形。取出两种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观察。
(2)、找找正方体与长方体。幼儿在桌上的一堆积木中,根据教师的指令,拿出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积木。
幼儿运用积木建构简单物体。请幼儿数数自己用了几块正方体的积木,几块长方体的积木。
(3)、想一想。教室里、幼儿园里有那些东西像正方体,那些东西像长方体?
2、幼儿操作活动:
(1)、每人一张作业图。数数每一个图形是由几块积木组成的,并在旁边的圈中写上相应的数字。
(2)、每个幼儿用准备好的纸制作一个正方体。
3、教师点评幼儿操作结果,并对整个活动进行小结。儿童。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篇十八
教材第20页的内容及教材第21~22页练习五的第4、5、8、9题。
2、通过观察比较弄清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空间概念。
理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一、
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请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正方体)。
二、
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1、想一想。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在研究时应该从哪方面去思考?(也应该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去考虑)。
2、合作学习。
学生根据手中的正方体学具,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
1组: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大小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
2组:正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3组:正方体有8个顶点。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模型,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教师问: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体?
4、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请学生讨论: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
学生充分讨论,集体交换意见。
学生甲组:这个物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组:长方体6个面是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而这个物体是6个面都完全相同,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丙组:我们组有不同意见,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个面虽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长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12条棱也包括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面积相等,也包括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中包含着正方体,用集合圈表示为:
教师: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叫立方体。
1、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21~22练习五的第4、5、8、9题。
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教师将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都完全相同。
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1、在复习长方体的特征后,让学生学会把学习长方体的特征的方法迁移到学习正方体的特征上来,使学生又快又好地掌握了正方体的特征。
2、把猜想和探索实践紧密结合,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又让他们享受猜想的成功体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同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只是学生需对体验中获得的有关知识进行搜索、归纳、整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