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扇形统计图教案(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六年级扇形统计图教案篇一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认识扇形统计图并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必要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很多新知识都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发展,数学知识间是相互联系的,从而形成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对小学生来说,注重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理解和领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才能真正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用百分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它的优点,掌握它的用途,并结合实例让学生深刻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借助百分数的意义帮助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实现知识的同化。
2、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在认识扇形统计图一课中,比较适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在画扇形统计图时,运用课件进行演示,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激趣导入
1、观察、描述。
(1)课件出示教材96页例题情境图。提问:操场上,同学们在做什么?(打乒乓球、踢毽、跳绳、踢足球等)
(2)收集、整理数据。
①收集数据。(打乒乓球的有12人,踢足球的有8人……)
②对照。(比较自己收集的信息与例题统计表中所给信息是否相同)
2、计算。
小组合作,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算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乒乓球占30%、足球占20%、跳绳占12.5%、踢毽占15%、其他占22.5%)
3、导入新课。
怎样能更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呢?我们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先通过观察、描述、统计、计算等活动为学习扇形统计图作铺垫,再直接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
1、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课件演示画扇形统计图的过程。
①先画一个圆。(说明:用这个圆表示全班人数,即圆表示整体,圆可以看作单位“1”)
②在圆中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2)观察、思考。
①观察教材97页扇形统计图。
②思考。
a、图中的圆表示什么?(总数)
b、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可以直观、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c、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有关系)
2、把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解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例题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数的圆中,用大小不同的扇形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从而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通过看图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97页“做一做”。
统计图右边的图例告诉我们不同颜色的扇形表示不同的营养成分。(引导学生明确解法并独立解题。求每种营养成分的含量,用250g分别乘每种营养成分所占的百分比)
2、完成教材101页3、4题。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100页1、2题。
认识扇形统计图
特点:
优点:可以直观、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六年级扇形统计图教案篇二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96~97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2.能看懂扇形统计图,并能从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看懂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并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课前统计本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课前统计学生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1.出示教材第96页情境图,说说同学们正在干什么?
2.在这些体育项目中,你喜欢什么活动?出示统计表,进行统计。(可在课前进行调查统计,利用excel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
足球
跳绳
踢毽
其他
人数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统计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为引出有关统计数据提供了现实背景。同时,采用真实的数据进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二、整理数据,引入新课
1.通过这张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预设:数量的多少对比:如喜欢乒乓球人数最多,喜欢足球的比喜欢踢毽的多2人等;数量求和:如喜欢乒乓球的和喜欢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较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多少,可以怎样比较?
3.如何计算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学生进行口算或笔算,完成统计表,并进行校对。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
足球
跳绳
踢毽
其他
人数
12
8
5
6
9
百分比
30%
20%
12.5%
15%
22.5%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得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计算出百分比并补充表格,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比不仅可以表示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的多少,还可以体现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与全班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加深百分比与绝对人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扇形统计图
(1)如果我用这样一张图来统计我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用这个扇形表示乒乓球的30%,你觉得这整个圆表示的是什么?
(2)乒乓球的30%又表示什么?
预设: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00份,喜欢乒乓球的占其中的30份。
(3)你能根据我们刚才计算的,把这张图补充完整吗?(教师可以逐项出示,并可以让学生根据扇形的大小来判断一下这块扇形可能表示的是哪个运动项目。)
(4)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扇形统计图。
(5)揭题:像这样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6)想想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7)小结:扇形的大小和项目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有关。我们可以根据扇形的大小来判断数量的大小。
2.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
(1)看图说说,在这幅统计图中你还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预设:量的多少:如谁多谁少,谁和谁一样多;部分和总量的关系:如喜欢乒乓球和足球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喜欢踢毽和跳绳以及其他项目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
(2)说说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优势?
预设:可以根据扇形的大小清楚直观地看到量的相对大小;可以看到各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3)小结:在这样的统计图上,我们不仅可以直观地比较各个扇形的相对大小,还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选择、补充,让学生经历扇形统计图制作的过程,使学生对扇形统计图有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认识,同时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和对扇形统计图的优势分析,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3.尝试练习
出示教材第97页“做一做”的内容。
(1)你能看懂这张扇形统计图吗?统计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可以根据旁边的图例来知道各个扇形代表的项目。)
(2)说说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3)如果每天喝一袋250 g的牛奶,能补充每种营养成分各多少克?引导学生用百分数的意义理解各百分数和250 g的关系,进而算出各种营养成分多少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图获取信息并计算的尝试练习,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四、课堂练习,巩固应用
1.练习二十一第1题。
引导学生看图,并解决以下问题:
(1)李明每天花多少小时做作业?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2)你认为李明的作息时间安排得合理吗?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
(3)拿出课前收集的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说说自己的作息时间和李明的有什么不同?想想怎么样安排时间才是合理的。
2.练习二十一第3题。
(1)看图读图,同桌互相说说能得到哪些信息?
(2)想想在100 l空气中含有多少升氧气?
(3)估计一下,教室内大约有多少升氧气?同时进行环保宣传。
3.练习二十一第2题(在教材基础上拓展改编)。
(1)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如果陈东家每月总计支出xx元,你能提出并解决哪些问题?
(3)这是李丽家每月各种支出计划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4)从图上看,陈东家和李丽家每月的教育支出金额是一样多的,对吗?
(5)如果李丽家每月总计支出3000元,现在你能比较他们两家的教育支出情况了吗?你还可以提出并解决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五、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1.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你对它产生了哪些了解?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统计,并进行数据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统计,并进行数据分析,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也为下节课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素材的准备。
课后反思: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以问题为中心”,讨论发现法。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或)教师之间相互讨论、学习,让学生从例题中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数的圆中,用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最喜欢的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从而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98~99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使学生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培养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2.通过对三种统计图的认识、制作和选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能力及统计观念,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培养统计观念。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扇形统计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你对它了解了多少?
课件出示扇形统计图:我国居民平均月膳食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就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它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2.你还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点击出现相关内容。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趋势。
通过刚才的复习,我们发现,生活中有时用扇形统计图,有时用条形统计图,还有用到折线统计图的情况。那么人们在选择统计图时,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呢?这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3.揭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对三类统计图特点的复习,唤醒学生对已有知识基础的回忆,为接下来统计图的选择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98页例2第(1)组数据。
课件出示:
(1)绿荫小学-xx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仔细观察,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如果让你用统计图表示这一组数据,你觉得可以用哪一种统计图?
学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什么?竖轴表示什么?怎样确定竖轴上的数据每一格表示多少?(课件演示绘制过程)
教师:还可以用其他统计图吗?
学生: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如果学生没有说到条形统计图,教师课件展示。)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条形统计图能不能把统计表中的信息完整地表示出来呢?
学生:可以把每年的树木总量表示出来;还可以通过条形的起伏看出大致的变化趋势。
引导比较:这张统计表中的信息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你觉得用哪一种更合适,为什么?可以同桌讨论。
小结:折线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表示出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相对来说,这里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一些。
【设计意图】通过对第(1)组数据的分析,让学生明确如何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特点来制作统计图,不局限于选择某一种统计图,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最后通过观察比较,选择更为合适的统计图种类。
2.学习教材第98页例2第(2)(3)组数据。
我们还对绿荫小学的树木进行了其他方面的统计,请看下方表格(课件出示统计表)。
请仔细阅读统计表信息,它们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试着在练习纸上画一画。
比一比:你认为哪种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表达统计表中的信息?
交流反馈:
第(2)张表格: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也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课件演示)。
比较:都能表示出各种树木占树木总量的百分比,但扇形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各种树木的数量和树木总量之间的关系。是的,当需要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时,选择扇形统计图更合适。
第(3)张表格:给出了各种树木的数量,只能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为什么不用其他的统计图?
各种树种处于平等、独立的地位,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是不合适的。
因为缺乏相应的百分比数据,所以也无法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3.课堂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内容可以包括: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在描述各种数据的时候可以用哪些统计图?其中哪些更有优势?用哪些统计统计图又是不合理的?
【设计意图】例题反映了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统计图。第(2)张表格可以用不同的统计图,第(3)表格只能用一种统计图,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能更适当、清晰反映数据,通过让学生在自主分析数据以及制作、选择、比较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三种统计图的特点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99页“做一做”。
课件出示题目:在林业科学里,通常根据乔木生长期的长短将乔木分成不同的类型。下面是我国乔木林各龄组的面积构成情况。
以上信息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描述?哪种更直观?
(1)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2)交流反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统计图(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完成,也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完成)。
引导比较:用扇形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考考你:选择最合适的统计图。
(1)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够清晰地反映世界人口从1957—xx年的变化情况,你认为选择哪种统计图最合适?
(2)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够反映xx年各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你认为选择哪种统计图最合适?
(3)如果我想制作一个统计图,使它能够反映xx年各大洲人口的具体情况,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
3.教材第103页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利用练习让学生在选择统计图的多样化选取和优化选择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每种统计图的特点,对三种统计图产生整体的认识。
四、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现在你知道如何正确选择统计图了吗?
2.课外作业:教材第104页第8题。
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里我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后,自己去解决问题,领悟知识的内涵,放飞自己的思想,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其主体地位;而我只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倾听者,通过参与学生活动中以启发、调整、激励体现主导地位。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课从课前准备、引例到生活拓展,注重选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进行分析研究,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乐趣,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只是在语言逻辑叙述上个别同学较欠缺,有待于进一步有意识训练。
六年级扇形统计图教案篇三
教学内容:
课本第84--85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需求
谈话引入: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练习。李星明等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如下:
姓名
投篮次数
投中次数
李星明
25
16
张小华
20
13
吴力军
30
18
提问:根据这张表,你认为哪位同学投篮练习的成绩好一些?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并在讨论中确认最后一种方法是合理的。(在统计表右边增加“投中的比率”一栏)
二、自主探究,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引入百分数。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完成统计表。指名说说16/25、13/20、3/5分别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
提问: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你能比较出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吗?
指出: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指名口答改写结果,教师板书。
2、揭示百分数的意义。
(1)提问:64/100表示哪两个数量比较?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2)指出: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3、介绍百分数的读、写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提问:通过阅读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教师进一步示范64/100的读、写方法,并要求学生模仿着读一读、写一写。
指导做练习十四第1题。
指导做练习十四第2题。
提问:根据题中的百分数,你对我国的西部地区有了哪些直观的印象?
三、指导完成“试一试”,加深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指导完成第(1)题。
启发: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如果把女生人数看作100份,那么男生人数相当于这样的多少份?由此,你知道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吗?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几比几?
2、指导完成第(2)题。
3、提问:通过解答上面两题,谁来说说百分数为什么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四、巩固应用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习十四第3题。
告诉学生: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不能用来表示具体的数量。这是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五、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样?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2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88-89页练习十四第4-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2、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与比之间的内在联系。
3、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教学难点: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的理解。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说一说什么叫做百分数?
2、出示判断题
(1)一种商品降价15%,现价是原价的15%。…………( )
(2)大于45%而小于46%的百分数不存在。……………( )
(3)有99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0%。…………( )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
师:如果把地球总面积看作100份,那么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分别占多少份?
2、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指名说一说比是怎样改写成百分数的?
3、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师问:你是怎样将百分数改写成比的?先读题,说一说题中两个百分数的含义。 独立完成并汇报。
4、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
先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指名口答第(1)题。
5、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指名口答。
思考:如果将65和35相加,结果是多少?
6、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
学生完成后师指出:百分号前面的数可以大于100。
思考:如果将佳美超市的营业额看作100份的话,至诚超市与大达超市各应看作是这样的多少份?
7、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三、拓展延伸
出示练习十四第11题。
师小结:若两校总人数相同,则女生人数也相同;若两校总人数不同,则女生人数也不同。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见解
四、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在哪些知识上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3课时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
课本第86-87页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2-15题。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发现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规律和方法。
2、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3、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等数学学习活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探索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知引入
1、出示例2。
师问:1.15倍是指什么?110%是什么意思? 讨论:比较两位同学完成仰卧起坐个数多少的方法?
师再问:求谁完成的个数多?
2、师明确:要比较两位同学完成仰卧起坐个数的多少,就是要比较1.15和110%这两个数的大小。
二、讨论比较方法
1、师:讨论一下,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出这两个数的大小?
2、组织交流讨论结果。
归纳:(1)可以把1.15改写成百分数,与110%比较。
(2)也可以把110%改写成小数,与1.15比较。
3、体会互化方法
(1)师问:怎样将1.15改写成百分数呢?
师板书:1.15=115%
(2)完成比较
因为115%﹥110%;所以1.15﹥110%。王红完成的多。
想一想:那怎样将110%改写成小数进行比较呢?
三、归纳改写方法
1、完成试一试。
师呈现去掉中间环节的两个等式:
0.3=30% 0.248=24.8%
问:百分号前面的数与原来的小数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师:谁能总结一下小数直接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
2、师:根据刚才总结出的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想一想,怎样直接将百分数改写成小数呢?
指名说一说,并相机总结。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师:再说一说小数直接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师: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发现进行逆推,并在应用规律解题的基础上,适当总结。
3、完成练习十四第12题。
4、完成练习十四第13-15题。
(1)指名说一说:1.36和3.9改写成百分数的过程和结果。
(2)师:200%和0.7%是怎样改写成小数的?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掌握了什么本领?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4课时 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
课本第87页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6-20题。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发现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规律和方法。
2、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进一步体会数学
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3、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等数学学习活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分数、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小黑板出示
1、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百分数。
0.12 1.8 5 0.07 0.109
2、把下面的百分数改写成小数。
106% 0.8% 34% 200%
3、、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小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例3。
(2)引导讨论。
师问:你会用百分数表示上面的分数吗?
(3)师根据学生发言评点两种方法。
方法一:将分数先改写成小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方法二:将分数先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2、教学方法一。
师问:分数可以怎样改写成小数?
指出:在除不尽的情况下,一般保留三位小数,也就是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3、教学方法二。
(1)师:有时候,也可以将分数先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例如:3/5=60/100=60%
(2)像这样很容易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还有哪些?
(3)这种方法有没有局限性呢?引导学生思考。
(4)引导归纳:将分数先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这种方法有它的好处和局限性,同学们要合理善用。
4、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再归纳。
师:根据以上学习,说一说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方法。哪些地方要特别注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师:分数化成百分数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
(1)能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先将分数化成父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2)不能的,用除法先将分数改写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3)除不尽时,要保留三位小数;
(4)百分数化成小数,要注意运用约分和通分。
2、完成练习十四第16题。
独立完成、评价。说一说“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思考过程。
3、完成练习十四第17题。
先分别说一说:4/7和9/11改写成百分数的过程,125%和0.6%改写成分数的过程。
4、完成练习十四第18题。
提醒学生:能化简的要先化简。
5、完成练习十四第19、20题。
指名分别说一说每组中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意义。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5课时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学内容:
课本第91页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类推、迁移旧知,掌握“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
教学难点:
解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知引入
出示例4及统计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已知的条件,以及根据这些条件所能解决的问题。
2、在学生讨论中相机提出教材中的问题
3、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4。
(1)探索列式。
师问:如果要求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怎样列式?
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是一样的
(2)探索计算。
师:你会计算出结果吗?
师:这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具体计算时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完成“试一试”。
师:要求王红跑的路程是林小刚的百分之几?怎样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
指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通常直接用一个数去除以另一个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第1题。
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2、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指名回答列式及结果,进一步明确方法。
生完成后汇报交流。
3、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
提醒学生:单位“1”是什么?这两题在列式时要注意什么?
4、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6课时 百分率
教学内容:
课本第92页例5和“练一练”,练习十五第4-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百分率的意义,完善统计的初步知识,了解百分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兴趣。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率的意义。
教学难点:
有关百分率的计算。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新知引入
出示例5及统计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已知的条件,以及根据这些条件所能解决的问题。
2、在学生讨论中相机提出教材中的问题。
3、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5。
(1)出示例5及统计表。
师:什么叫做出勤率?
师指出:出勤率就是实际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
师:你会求出周一田径队的出勤率吗?
指名回答,适时板书。
39÷40=0.975=97.5%
(2)总结出勤率的计算方法。
师:任意选择两天的数据,分别算出相应的出勤率。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第2题。
先说一说成活率的含义,再列式计算。
2、完成“练一练” 第3题。
要引导学生充分交流,以进一步体会百分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独立完成、评价
3、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
直接写出得数,完成集体核对。
生完成后汇报交流
4、完成练习十五第5题。
提醒学生:单位“1”是什么?在列式时要注意什么?
5、完成练习十五第6题。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五第7、8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7课时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教学内容:
课本第93页例6和“练一练”,练习十五第9-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
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
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引
1、说出数量关系式。
红花比黄花多1/3。
( )× =( ) ( )÷( )=
2、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①5是4的百分之几?4是5的百分之几?
②甲数是50,乙数是40,甲数比乙数多多少?甲数比乙数多的是乙数的百分之几?
③甲数是48,乙数是64,甲数比乙数少多少?甲数比乙数少的是甲数的百分之几?
3、应用题。
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提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怎么思考?
二、探究
1、出示例6。
指名读题后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分析题目提供的信息、师生共同画线段图。
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1)单位“1"的量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谁和单位"1"的量进行比较?
(3)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能否转化成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4)有几种解法?
学生独立尝试解决这道题。
全班交流解决方法。
指名说说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追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怎样计算的?要求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百分之几,又是怎样算的?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
进一步引导:还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吗?
“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百分之几”,你会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列式计算后追问:这里得到的125%与刚才得到的25%这两个百分数有什么关系?
联系学生的讨论明确:从125%中去掉与单位1相同的部分,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
2、出示问题: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学生作出猜想后,暂不作评价。
提问: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
要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还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吗?
学生列式计算后讨论:这个答案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3、和例6比较。
小结:与例题中的问题都是把实际造林面积与原计划造林面积进行比较,但由于比较时单位1的数量不同,所以得到的百分数也就不同。
三、完成“练一练”
1、要求学生自由读题。
2、学生讨论后,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解答。
3、根据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表现,相机提问:计算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新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后,组织适当的交流。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五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如果有学生感到困难,可启发他们先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再根据线段图进行思考。
2、做练习十五第10题。
先让学生说说对问题的理解,再让学生列式解答。可提醒学生把计算的商保留三位小数。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五第11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8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96页练习十五第12-17题。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巩固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
百分之几”问题的思考方法。
2、进一步明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能够分析不同的情况,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如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二、练习:
(一)根据下列问题你能想到怎样的数量关系。
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
2、实际超产百分之几?
3、一种服装售价降低百分之几?
4、用水量九月份比八月份节约百分之几?
(二)口答。
1、100千克比80千克多百分之几?
2、35人比40人少百分之几?
(三)完成练习十五的第13题。
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决。
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解答第(2)题时还有别的方法吗?
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四)完成练习十五的第1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交流和比较。
重点把第(2)、(3)题与第(1)题比较。
(五)只列式,不计算。
1、学校开展节电活动,十月份用电由计划的200度降低到120度,降低了百分之几?
2、同学们参加达标活动,达到优的原有50人,现在增加了15人,增加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计划生产1000台机器,实际超额200台,超产了百分之几?
(六)完成练习十五第16题。
学生读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贵百分之几”,就是“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多百分之几。”
学生解答后交流思考过程。
(七)完成练习十五第17题。
学生独立解答。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完成后交流。
(八)根据所给信息,选取条件和问题,编写题目并解答。
①今年造林40公顷
②去年造林32公顷
③今年比去年多造林8公顷
④去年比今年少造林8公顷
⑤今年比去年多造林百分之几?
⑥去年比今年少造林百分之几?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五第12、14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9课时 纳税
教学内容:
课本第97页例7,“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3、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渗透生活即数学的教学思想。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了解纳税
教师介绍: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种。
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7。
出示例7:星光书店八月份的营业额中应纳税部分是60万元。如果按该部分的5%缴纳增值税,这个书店八月份应缴纳增值税多少万元?
指名学生读题后全班学生再次读题。
提问:题里的按营业额中应纳税部分的5%缴纳增值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尝试练习。
学生可能有下面两种方法:
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方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说说这题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
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2、做“试一试”。
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5000元的20%是多少?再求实际获得的奖金。
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
3、完成练一练后全班交流。
三、反馈练习
只列式不计算。
1、一家运输公司10月份的营业额中应纳税部分是260000元,如果按该部分的3%缴纳增值税,10月份应缴纳增值税多少万元?
2、李华买了一辆12万元的汽车,按规定买汽车要缴10%的购置税。他买的这辆汽车一共要付多少元?
四、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0课时 利息
教学内容:
课本第98页例8,“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4-6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重点:
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利用计算公式进行利息计算。
课前准备:
存款单、有关利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从师生谈话中引出"压岁钱"的话题。
师:老师与你们一样大的时候,过年最开心的也是能拿压岁钱,那么你们现在过年一般能拿到多少压岁钱?
师: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压岁钱拿,但是不管多少,都是长辈对我们的关心。你们拿了那么多的压岁钱,是不是都买鞭炮放了?那么你们是如何处理压岁钱的呢?(引导学生存入银行)
2、联系生活,理解有关利息的知识。
师:压岁钱有那么多,除了一部分消费外,多余的存银行。那么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储蓄的知识?(生1:定期利率比活期利率高。生2:活期可以自由地拿,定期不到时间要用身份证才能拿。……)
师:储蓄有定期和活期之分,定期储蓄的利率较高,就是拿到的什么比较多?(生齐答:利息。师板书)
师:那么谁来举例说明一下哪一部分是利息呢?
(师:那么存人的一千元又叫什么呢?(生:本金。师板书)
师:看来定期储蓄的利率比较高,定期储蓄中又分了一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整存整取。我们来看下这张表,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例1的储蓄年利率表)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8。
学生读题后说说题目的意思
教师提问:应该选择哪种年利率来计算?为什么?
学生独立尝试后交流。
让学生把计算利息的公式补充完整。补充问题:两年后他从银行拿回的钱一共是多少?
2、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交流核对。
3、完成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
四、课堂总结
什么是利息?什么是本金?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你还知道什么?如何计算利息?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5、6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1课时 折扣
教学内容:
课本第99页例9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7-10题。
教学目标:
懂得商业打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相同,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重点:
按折扣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对折扣的理解,并正确列出算式。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春节假期是人们旅游和购物的好时机,许多商家都看准这一机会,搞了许多促销活动。课前我让同学们去了解一些商家的促销手段,有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信息。
刚才很多同学都说出了一个新的词:打“折”。同学们所说的“打八折、打五折、打七六折、买一赠一、买四赠一”等都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打“折”。
二、实践感知,探究新知
1、提问:看到“打折”两个字,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全班交流。
小结:工厂和商店有时要把商品减价,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出售。这种减价出售通常叫做打“折”出售。
出示:华联超市的毛衣打“六折”出售。
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如果打“五折”是什么意思?打“八折”呢?
小结:“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提问:一件衬衫打“八五折”出售是什么意思?打“七六折”呢?
质疑:刚才很多同学课前了解到的的信息中都有打“折”一词,现在请你说说你了解到的信息是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打折信息的意思。
提问:说一说下面每种商品打几折出售。
① 一辆汽车按原价的90%出售。
② 一座楼房按原价的96%出售。
③ 一只旧手表按新手表价格的80%出售。
2、教学例9。
学生自己读题。
出示例9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取到哪些信息。
提问:你知道“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
提问“现价是原价的80%”这个条件中的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以哪个数量作单位1?这本书的原价知道吗?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尝试。
全班交流算式和思考过程
解:设《趣味数学》的原价是ⅹ元。
ⅹ×80%=12
ⅹ=12÷0.8
ⅹ=15
答:《趣味数学》的原价是15元。
3、引导检验,沟通联系。
启发:算出的结果是不是正确?你会不会对这个结果进行检验?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检验,再交流交验方法。
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可以求实际售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看结果是不是80%;也可以用原价15元乘80%,看结果是不是12元。
4、指导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成语故事》的现价与原价有什么关系,知道了现价怎样求原价。再让学生根据例题中小洪的话列方程解答。学生解答后交流:你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答的?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相等关系?你又是怎样检验的?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7题。
指名口答。
2、做练习十六第8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对学生解答的情况适当加以点评。
四、课堂总结
提问:回忆一下,打折是什么意思?一件商品的现价、原价与折扣之间有什么关系?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9、10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2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1页练习十六第11-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内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
教学难点:
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找出下列各题中的单位“1”,并说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1)一件上衣打八折售出。
(2)今年的营业额比去年增加20%。
(3)定期三年的存款年利率是5.00%。
2、计算。
40%x=144 x-25%x=3 x+20%x=180
二、比较练习
(1)一台电视机原价1800元,打九五折销售,现价多少元?
(2)一台电视机打九五折后的售价是1710元,原价多少元?
学生独立练习,完成后讨论比较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12题。
读题,引导提问:“一共可取回多少元”是什么意思,首先必须求出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
2、做练习十六第13题。
(1)引导学生弄清题中两个分数的不同含义。
(2)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独立解答,完成后交流解法。
3、独立完成第14、16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由学生进行交流评讲。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11、15、17题。
六、指导阅读“你知道吗”知识。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3课时 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1)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2--103页例10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已学会的一些基本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引出列方程解一些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
2、能根据题中的信息,熟练地找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找等量关系。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练习
(一)解方程:
χ+40%χ=7 χ-15%χ=10.2 140%χ-χ=0.5
(二)列出方程解应用题。
(1)阳光机械厂有职工130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 。阳光机械厂男、女职工各多少人?
(2)阳光机械厂中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26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3/5。阳光机械厂男、女职工各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0,出示例10。
(1)读题,理解题意
问:6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你能想出怎样的数量关系式?
(2)让学生根据上面的分析画线段图
(3)学生列方程解答
(4)交流解答过程及结果
(5)让学生尝试检验 ;
(6)小结:这样的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求的是什么?我们可以怎么思考?
2、教学“练一练”。
(1)第1题,先把数量关系填写完整,再列方程解答。
(2)第2题,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完成后交流讨论:
1、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的?
2、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等量关系?
三、课堂总结
今天学的百分数应用题有什么特点?解决这类题目怎样思考?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七第1-3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4课时 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2)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4页例11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4-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体会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正确理解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找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练习
(一)找出单位“1”
1、一本书已经看了40%。
2、实际比计划节约 25%。
3、今年产量比去年提高12%。
4、乙数比甲数少20%。
(二)根据所给信息,说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60%。
2、一种彩电,现价比原价降低10%。
3、 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1/3。
(三)列式解答。
钱大伯原计划培育400棵树苗,实际比原计划多培育20%,实际培育树苗多少棵?
学生独立解决后全班交流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1。
出示例11: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题意、说数量关系式。
提问:比原计划多20%,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3)让学生画图,根据图进一步理解以上问题。单位“1”知道吗?
(4) 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相关数量。
(5)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原计划的棵数+比原计划多的棵数=实际培育的棵数。
(6)让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
(7)检验。
2、进行对比。将复习题和例11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3、教学“练一练”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提问:题中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怎样的?
三、巩固练习
1、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75%比30的25%多1.5,求这个数。
(2)一个数的25%比它的75%少30,求这个数。
2、对比练习。
①某工厂六月份用煤60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少用煤25%,五月份用煤多少吨?
②某工厂六月份用煤60吨,五月份比六月份多用煤25%,五月份用煤多少吨?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第4-8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5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5--106页练习十七第9-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沟通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找准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找出下列各题中的单位“1”,并说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60%。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0%。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5%。
加工一批零件,已完成了80%。
树苗的成活率是95%。
今年的猪肉单价比去年上涨了80%。
二、比较练习
第一组;
(1)一桶油共35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和剩下各是多少千克?
(2)一桶油用去的比剩下的少21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和剩下各是多少千克?
(3)一桶油剩下的是28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的是多少千克?
(4)一桶油用去了7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的是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练习后将这四题逐一比较(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二组;
(1)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30%,第二天修了40米,两天正好修了全长的一半,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2)一根钢管长30米,第一次接去全长的 ,第二次截去 米,还剩多少米?
学生独立练习后将这两题进行比较(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七第10题。
(1)读题,理解含有分数的条件,说出等量关系。
(2)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2、做练习十七第14题。
(1)引导学生弄清题中两个分数的不同含义。
(2)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列方程解答。
3、独立完成练习十七第11、12、13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由学生进行交流评讲。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说说这节所学的知识。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时怎样思考?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第9、15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6课时 整理和复习(1)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7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2、通过类比和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教学重难点:
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让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了什么?
小组讨论:是怎样理解利率、税率和折扣的?
举例说说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百分数应用题。
我们已学习了哪几种类型百分数应用题?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
(2)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3)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二、复习(百)分数应用题的思考方法
1、先判断单位“1”的量,再说出数量关系。
平山绿茶的单价是太湖碧螺春单价的60%
种一批茶树,已种了80%
太湖碧螺春的面积比平山绿茶的面积少20%
茶苗的成活率是95%
今年的茶价比去年提高了20%
某商品打八折出售
数学期中考试的优秀率为52%
实际节约了15%
今年比去年增产25%
归纳总结:单位“1”的量×(百)分率 = (百)分率对应的量
2、分类归纳,集中比较。
(1)饲养场有鸡500只,鸭600只,鸭是鸡的百分之几?
(2)饲养场有鸡500只,鸭600只,鸡比鸭少百分之几?
(3)饲养场有鸡500只,鸭600只,鸭比鸡多百分之几?
(4)饲养场有鸡500只,鸭是鸡的120%,鸭有多少只?
(5)某公司20__年平均每月的销售额是12万元,如果按销售额的15%缴纳消费税, 该公司全年应缴纳多少消费税?
(6)我校今天学生的缺勤率是2%,有420人到校上课。全校有学生多少人?
(7)一种商品,按原价的八折出售是160元。原价是多少元?
(8)王大妈买了1500元的国家建设债券,定期3年,如果年利率是2.89%。到期时她可以获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3、先列式,然后思考:
(1)这些应用题分别是哪一种类型的百分数应用题?
(2)每种类型的百分数应用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对以上各题,可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归纳出三种类型。
通过对比,使学生加深理解,巩固百分数各类型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三、指导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6题
1、完成第1、2题。
(1)先独立完成。
(2)交流点评。
(3)总结有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特点及思考方法。
2、完成第3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总结:当单位“1”已知时,可以直接用乘法求出相关的未知量;当单位“1”未知时,通常用方程解答。
3、完成第4题。
(1)理解出油率的意思。
(2)明确出油的原料、油、出油率的关系。
(3)填表计算。
4、完成第5、6题
(1)先画图
(2)解答
(3)强调:单位“1”的量已知和未知时的不同处理方法。
四、课堂总结
这节学过后你进一步明白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7、8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7课时 整理和复习(2)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8页“练习与应用”第9-13题。“探索与实践”第14-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巩固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和实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百分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3、通过评价与反思,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补充训练
(一)根据信息,先提出问题,再选择不同的方法解答。
(1)某水果种植专业户今年秋季收水果50000千克,十月份卖出了45% ,十一月份卖出了30%,_______?
(2)中大附小开展节约用电活动,十月份用电450度,比九月份节约了10%,?
先由学生同桌合作提出问题,再又全班学生交流后独立解决,最后全班交流做法
(二)一组基本应用题。
1、菜籽的出油率是42%。榨制出200千克菜油,需多少千克菜籽?
用450千克菜籽能榨制多少千克菜油?
2、我校本月用电1200度,比计划用电节约200度。节约百分之几?
3、学校科技组有20人,舞蹈组人数是科技组的20%,又是田径组的30%。田径组有多少人?
4、某服装厂一月份计划生产5000套童装,实际生产了5800套,实际比计划超产了百分之几?
5、一台电脑原价4500元,现在降价900元出售,降价了百分之几?
6、一套家具降价400元后以3600元出售,降价了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进行交流评讲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第10、11题。
(1)独立解答。
(2)交流算法。
2、完成第12题。
(1)理解题意,适当解释“合金”的意思
明确:一块黄铜的千克数由两部分组成,是一铜的,一是锌的千克数。
三、探索与实践
1、指导第14题。
(1)理解题意。
(2)布置任务。
2、指导完成第15、16题。
让学生课后分组调查必要的数据填写完成。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9、13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8课时 互联网的普及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0--11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实际,通过调查、整理数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百分率的认识。
2、让学生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整个统计过程,体会选取样本进行调查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再利用样本的统计资料分析整体状况的统计思想。
3、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阅读与讨论
1、师:同学们,你们了解互联网吗?谁上过网,利用互联网我们可以做哪些事呢?
全班交流。
说明: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学习、工作、经商、娱乐等等,互联网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2、出示p110表格。
问:你能读懂这个表格吗?互联网普及率是表示什么意思?
20__年互联网普及率是多少?表示什么?20__年呢?20__年呢?
追问:你知道20__年互联网普及率是4.6%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吗?为什么用上网人数除以人口总数?
看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交流。
二、统计与分析
1、调查方案设计。
师:同学们,你们上过网吗?在哪里上的?要想知道我们班同学中互联网的普及情况可以从哪方面了解这个问题?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要知道我们班学生互联网的普及率就要知道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上网的有多少人。
追问:如果老师想知道我们六(2)班学生家庭互联网的普及率,又需要我们事先做怎样的调查呢?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2、数据统计。
(1)分组设计统计表。
要求:自己设计统计表,统计出本小组接入互联网家庭户数、上网学生数及同学家庭成员上网人数。
小组之间交流设计统计表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评选出最佳统计表。
(2)学生分组统计。
利用刚才评选出的最佳统计表统计本小组的情况,并在全班交流。
(3)全班情况统计。
讨论:怎样在小组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全班接入互联网户数、全班上网学生数、及全班同学家庭成员上网人数统计?
汇总全班统计数据。
3、统计计算普及率。
(1)学生计算普及率。
师:我们已经把全班接入互联网户数、全班上网学生数及全班同学家庭成员上网人数统计出来了,仅看看这些数字我感觉还不够清楚,达不到数据分析的目的,我们最好还要怎样做?(算出普及率)
你们会算吗?试一试。
(2)对普及率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上面的统计和分析,你认为我们班同学家庭互联网的普及率怎样?有什么想法?
过渡:我们现在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很高,说明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那你们在互联网上都做些什么呢,你能进行一个调查吗?想一想应该怎样设计统计表?
4、学生上网内容调查。
先小组统计,再全班汇总。
让学生计算出查阅资料、学习知识、阅读新闻、联系同学、下载音乐的人数各占上网人数的百分比。
引导思考:通过上面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师适时引导学生:网络有利有害,要科学合理上网。
三、回顾与反思
引导学生交流: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向学生介绍数据统计的方法和作用。
六年级扇形统计图教案篇四
“扇形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江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四节的学习内容,是从生活中实际问题出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创造使用教材设计的一节课。生活中经常需要收集数据,而统计图是展示数据的重要方法,经常出现在报刊杂志媒体中,为此教科书安排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和制作。
学生在小学里曾经学习过扇形统计图,对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特点和制作有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数据的收集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简单问题入手,让学生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进而养成数据说话的习惯,初一学生积极要求上进喜欢表现自己,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广阔的舞台,让学生充分思考、合作交流和探究,品尝学习带来的快乐。
1、通过实际问题认识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和特点;
2、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1、在收集数据的过程当中,学会合作学习,并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步骤;
2、在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当中,学会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3、在决策和形成猜想中的过程当中,感受收集和利用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1、通过从身边的一些简单问题,体验数据在解决不少现实问题中是有用的;
2、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品尝发现带来的欢乐,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在合作讨论的过程当中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难点:从扇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并且正确地获取信息、利用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1、利用powerpoint制作一个简单课件(没有多媒体教室可采用小黑板展示);
2、布置学生准备,圆规、铅笔、彩色笔、计算器、剪刀等工具。
1、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今天我们将学习另外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大家小学里已经学过,有印象吗?能回忆起来是怎样的一个图吗?学生回答(是一个圆分成几部分),下面先让大家欣赏一个扇形统计图。(展示)同学们暑假肯定看了奥运会,能知道中国得了多少枚金牌吗?
从这个统计图中同学们能知道中国在什么项目上有优势,什么项目上薄弱呢?大家知道吗?美国在什么项目上有优势?(田径)
引入设计说明:
1、从学生感兴趣的奥运会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
2、突出扇形统计图的优点——能直观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区别于折线型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更深入一步认识一下扇形统计图,并教大家如何来画扇形统计图。
2、出示课本学生快餐营养成份统计图,学生观察、思考,老师介绍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用圆和扇形分别表示关于总体和各个组成部分数据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或称饼形图),特点是能直观地、生动地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第一问、第二问学生回答;
第三问先说明什么是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课本上有摩天轮图(学生观察)。我们可以更直观向学生介绍,用事先准备好圆纸片对折,再对折,把圆分成相等四部分,这个直角就是圆心角。
这样学生更直观、清楚地理解了圆心角的概念。
还有奔驰汽车的标志,把圆分成相等的三部分,圆心角为120。
总结:圆心角的度数为所占的比例乘以360。
请一个学生回答第三问。
3、做一做,p152,第(2)小题后面部分,老师分析。
4、合作活动,师生互动(主要让学生学会画扇形统计图)
提出问题—→调查情况—→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画图
问题:同学们从家里到学校交通情况。
学生举手,一个学生点数,另一个学生记录,得出有关数据。
①步行 20人 40% 144 不妨设有50名学生,统计数据若如下(根据现场统计情况有不同的数据)。
②骑自行车 15人 30% 108
③坐公交 10人 20% 72
④其他 5人 10% 36
画图步骤:1、画一个圆;
2、按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算出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根据算出的各圆心角的度数画出各个扇形,并注明相应的百分比,各比例的名称可以注在图上,也可用图例表明。
注意:不用彩色,也可用白色、涂黑、斜线、网状等表示,学会动手画出扇形统计图。
学生再看例题:气象资料统计图,计算圆心角度数需用计算器。
5、课内练习,学生板演,一个学生计算数据,一个学生画出扇形统计图。
6、作业
1)p153 ①②③④,思考题⑤
2)收集扇形统计图,渠道来自报纸、杂志、上网查询。
3)自己设计一个调查方案,用调查的数据制作一个扇形统计图。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应全面贯彻六大基本理念,更加侧重理念③和理念④,本节课突出生动有趣的特点,学习方式多样化,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入的情景设计是学生身边的问题,例题采用学生自己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最后画图,让学生感到一种自己研究成果的成就感,相比之下,比课本的气象资料更具有感染力。作业中有一题是自己设计一个调查方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这就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
六年级扇形统计图教案篇五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运用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和了解必要的信息。教材注重从生活、生产中选取素材,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相关数学元素,既扩宽了学生收集数据的渠道,又凸显了统计与生产、生活密切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教材才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量之间的关系。
1、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学习扇形统计图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自然形成知识的生成点。
2、在前面的统计知识中,学生已经有了运用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的经验,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读懂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统计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知识与技能: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与总量的百分比,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对比观察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想象的能力,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重点:认识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运用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和了解必要的信息。
六年级扇形统计图教案篇六
扇形统计图
教材第68—69页的内容。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意义、作用;会看扇形统计图,会制作扇形统计图,会分析。
会制扇形统计图,会分析。
课件。
一、什么是扇形统计图
(是用整个图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
例如:下图的扇形统计图反映了某班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参加各种小组的情况。
问:在这个统计图中,用整个圆表示什么?(全班人数)
从图中可以看出什么?
(参加文娱小组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30%;参加体育小组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60%,参加美术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0%)
量一量:用量角器量一量图中每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想一想:扇形统计表的特点?(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二、如何制作扇形统计图
例5和桥村20xx年各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如下
粮食作物84公顷
棉花24公顷
油料作物12公顷
根据以上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
制图步骤
(1)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最的百分之几。
(2)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4)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的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
(5)名称、单位、制表时间,
板书:(1)84+24+12=120(公顷)
粮食作物:84÷120=70%
棉花:24÷120=20%
油粮作物:12÷120=10%
(2)粮食作物:360°x70%=252°
棉花:360°x20%=72°
油料作物:360°x10%=36°
和桥村20xx年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图
20xx年1月制
三、课堂作业
设计
1、李明问班上的每个同学:“你最喜欢哪—项球类活动?”根据同学们的回答,他制成了右面的扇形统计图。请你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项球类活动最受欢迎?
(2)哪两项球类活动受欢迎的程度差不多?
(3)最爱好哪项球类活动的同学大约占总人数的
(4)图中的“其他”,是把最爱好排球、网球、手球等球类活动的人数合并而成的,你认为这样做合理吗?
五年级一班上学期期末的音乐成绩,得优的有12人,得良的有16人,及格的有10人,不及格的有2人。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制成扇形统计图。
3、右图是一个养禽专业户去年养的鸡、鸭、鹅的扇形统计图。如果这个养禽专业户共养鸡、鸭、鹅共2500只,算出三种家禽各养多少只。
4、一种牛肉的成份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
四、课堂作业
设计
1、(1)乒乓球;(2)足球篮球;(3)羽毛球;(4)合理;
2、略
3、鹅:2500x18%=450(只)
鸭:2500x30%=750(只);
鸡:2500x52%二13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