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专业18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身经验和收获的总结,也是对改进和提升的思考和建议。写心得体会时,要客观真实地评价自己的表现,不夸大也不贬低。这些范文中的观点独到、触动人心,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教师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篇一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李保国同志走了,带着对眷恋的事业、诚挚的群众感情和对家人的愧疚走了,却给世人竖起了一座丰碑,激励着大家前行。李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事迹感人至深。
阅读李保国的先进事迹,是一本厚重的人生教科书。诚如“实干苦干,一心为民”的事迹报告所言,他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他求真务实,从点滴做起,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把业绩写在大地上。正如宣讲团成员对他的追忆一样,“他是太行山的儿子”、“我见不得老百姓穷”、“我们的严师慈父”、“我和保国的三个家”、“民心深处有丰碑”,这些都是对李保国的褒奖,教导着我们前行。
阅读李保国的先进事迹,是一本至真的为民承诺书。诚如“时代先锋”的事迹报道所写,李保国很“牛”,他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点石成金的“科技财神”、攻坚克难的“太行愚公”、助农致富的“农民教授”;李保国很“拼”,扎根山区35年,每年深入田间地头200多天、行车4万多公里,承担了8门研究生课程和3门本科生课程,却从未调过一次课;李保国很“土”,其貌不扬、穿着朴素,常让人误会“不像教授”。但正是这“牛人”、“铁人”、“凡人”的称谓,让我们目睹了时代楷模的高大形象和高尚精神,牵引着我们前行。
阅读李保国的先进事迹,是一本至诚的爱党誓言书。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所讲,“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有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活着干,死了算”,“怕时间不够留遗憾”,这是李保国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没有豪情壮语,把点滴做实,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用虔诚的行动诠释对党至深的爱,践行着党旗下的誓言,照耀着我们前行。
“见贤思齐,做合格党员。”向李保国学习,关键是要自觉看齐、脚步跟进,在缅怀和追思中,重温中国共产党的神圣宗旨,感受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书写属于共产党人俯仰无愧的华美篇章。
教师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篇二
作为大学期间的第三次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次我跟随园艺学院“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分队”顺平小队赴神北村、北大悲村、南神南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这是我感受最深切、收获最大的一次实践活动,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在实践中学习,在感动中成长。
创新创业,有理想有行动有担当。实践第一天,我们跟随学院蔬菜学教授来到了神北村,了解当地一个土地开发项目,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技术培训和规划指导。该项目负责人郭经理向我们阐述了他的产业蓝图,那是集种植、养殖、养生一体化的农业生态园。郭经理说,他就是这个村子走出去的人,现在手上有点儿闲钱了,便回来了,想为这个村子做点儿实事。一个普通农民的朴实梦想,我们从他不加修饰的外表、浓重的乡音、与工人同吃同劳动的点点滴滴感受深切。在目前没有外界资金支持下的情况下,他坚持在村里修建盘山公路,搭建管道从山下引水灌溉,让村里的荒山有了活力,让村里的百姓看到了新希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在技术服务的过程中,从一个企业家、一个农民身上,学到了对梦想的坚持和对社会的责任。
现代农业,专注使我们更专业。在河北农业大学顺平水果产业试验示范站,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生产实践和产业发展调研活动。现代果园经营模式、三优苹果栽培技术、苹果产业发展现况等,我们在亲手实践中扩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强化了本领。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孙建设教授向我们展示了现代果树生产的自动升降机、割草机、弥雾器喷洒机等,使我们了解了果树生产未来机械化、现代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参加甘肃农业局“取经团”的座谈会,精彩的推介、热烈的讨论、积极的答疑,更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学校、我们的专家教师辛勤研究的成果和社会服务的成绩,更增强了我们学农、爱农、为农的信心。我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骄傲自己是农大的学生,也更坚定了继续学习考研深造的选择。
精准扶贫,辛勤灌溉方得满园果香。在南神南村,我们在果树、植保专家的带领下,积极推进苹果产业化富民工程,为当地村民开展了苹果七月管理技术专项培训,并设置科技咨询台现场为农民解答了苹果种植、病害防治等相关问题,发放了科技图书及实用宣传资料。在与当地干群的座谈会上,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饶桂生深入了解农民依托苹果产业脱贫致富的情况,当地干部群众对农大师生十余年技术扶持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一位果农老大爷不善言淡,他只是一个劲的说“感谢!感谢!”还有一位过去村里的困难户,硬是拉着老师的手要去他家看看新盖的二层小楼。从十年前,县里给补贴都没人愿意种果树,到现在村民自己花大价钱买土填地也要种苹果;从差点被砍掉的一小片果园,到现在满山的果实飘香,一棵树的果有时候就能卖到一千多的块。我们为农大人坚持的付出而震撼,也为那份对农民对土地的情谊而感动。
爱心传递,服务他人更是快乐自己。这些天我们大学生在专业实践之余,在北大悲村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同时面向当地少年儿童开展了支教助学、文艺联欢、心理团体辅导等活动。将自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手册发放到农户手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跟乡亲们讲解、宣传,从腼腆到胆大到得心应手,我们能真切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变化。面向青少年儿童开设暑期安全知识课堂,组织孩子们进行“数字对对碰”、“小手拉大手”、“放飞梦想”等互动游戏,从策划到宣传、从组织到实施,我们经过了多次的讨论、预演,也需要不停的观察、调整、应变,但是不管付出多少辛苦,看到孩子们热情的眼神和开心的笑容,就觉得心里很甜。
这是一次丰富的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课程。实践结束了,我仍在回味、思考着。
教师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篇三
导语:李保国,男,1958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中南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农学博士。中国经济林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核桃产业创新技术联盟理事长;全国劳模、河北省特等劳模,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绿化奖章、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十大农业技术推广专家。
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扎根基层,深入太行山区,三十年如一日的为山区林业发展、农民生产致富殚精竭虑,奉献毕生心血和汗水,最终积劳成疾,永远离我们而去了。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李保国的事迹对我触动很大,在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之际,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更要向李保国教授看齐,要化悲痛为力量,弘扬他的高尚精神,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砥砺奋进。
学习李保国同志,就要学习他务实的作风和质朴的品质,扎根基层不怕吃苦,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奉献精神。2013年以来,李保国教授到阜平指导核桃生产发展模式的创新改善和技术管理,7个乡镇的820多个自然村都留下他的脚印。李保国教授生前长年累月,风雨无阻,奔走于太行山区,播撒科学和知识的种子。李保国教授的身影常出现在田间地头,但人们总是不能一眼把他认出来。因为李教授一身质朴的服装和一名农民并无两样。李教授说,和农民朋友打交道不能和教育研究生、博士生一样,我要穿的很体面如何让农民从一开始就接受我,从而接受我的科技方法,我又怎么和他们打成一片,带领他们走上科学致富的道路呢!李保国用最真挚的行动,最热烈的爱心感动着太行山区的人们!
学习李保国,就要学习他奋发作为,拼搏进取的创业精神。2009年以来,李保国教授指导平山县葫芦峪园区连篇高规格治理黄山,并探索出“大园区、小业主”的园区经营机制,创建了我国太行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典范。他指导创建的山区综合开发“葫芦峪模式”正在向保定等地的30多个县、100多个乡镇广泛推广。李保国用科技的力量,带领基层干部群众共同把荒山秃岭变成了青山绿水,他用责任和担当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奋斗,让山区人民走上了创业富裕的道路,带动了成千上万的人脱贫致富。他的务实实干、奋发作为的创业精神,正是当前我们调结构、促转型工作应该努力学习的精神。
学习李保国,就要学习他心系群众、亲民爱民的大爱情怀。李保国教授之所以受到果农和各地干部群众的爱戴和信任,是因为他心系果农,热爱事业,用实际行动为果农的成长、事业的发展点滴付出。内丘县岗地村村民梁国军1997年中学毕业后,就回村参加了劳动,从那时候起,李老师开始手把手地教他种果树。4 月5日,因为果树叶的`生长形状问题,他刚通过微信咨询了李老师,按照李老师教的方法刚治好了叶病,就在网络上看到了李保国教授去世的噩耗。李保国教授的模范事迹在网上引发了广大网友和基层干部群众的热议,余10万人浏览。8000余人转载了相关信息。
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党员干部的先进楷模,对党衷心,无私奉献,三十多年扎根基层,完成太行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示范推广面积达1826万亩,为贫困地区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卓越贡献,谱写了一曲质朴无华又感人肺腑的壮丽诗歌,彰显了共产党人忠诚、担当、实干的政治品格。
李保国同志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就像一粒种子,扎根为巍巍太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更应该向李保国同志看齐,深入学习李保国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奉献意识、为民意识,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摆在心底,大胆探索、用科技唤醒创新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真挚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真正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宏伟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李保国精神永续远航!
巍巍太行,有一位共产党人曾在这里留下深深的足迹,他就是全国先进工作者、燕赵楷模、省管专家,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河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同志。
忠诚是李保国同志的价值底色。李保国同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完全可以在城市里舒适地工作和生活,但是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冲在扶贫攻坚第一线。他常说,我是党员,就应该把事情做得更好。李保国同志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始终与党一条心,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底色。
为民是李保国同志的人生追求。李保国同志将百姓当做自己的亲人,成为百姓拥戴的“科技财神”,他常说:“干成点有益于人民的事,什么时候想起来,也是值得骄傲的。河北的山岭都绿起来,父老乡亲都富起来,我的事业才算成功”。李保国同志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时刻将百姓冷暖安危挂在心上,用一生实践书写了扶贫攻坚的壮丽诗歌。
拼搏是李保国同志的生命境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面对太行山的恶劣环境,李保国同志坚持“安、专、迷”的工作作风,把课堂摆在山间地头,几个馒头一瓶水、山当餐桌地当炕,夙兴夜寐,忘我工作。熟悉李保国同志的人都说他是累死的,工作到了生命最后一刻。就是这股拼劲支撑着他干事创业,不断走向生命新高度。
廉洁是李保国同志的政治品格。干事创业过程中李保国同志始终保持一袭白袍,不染点墨,对名利看得很淡,只要是事业需要的事,只要是对山区扶贫开发有利的事,他都义无反顾地去做,从不考虑有什么回报。他总是无偿为农户和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有时甚至还贴上自己的科研经费。廉洁自律、淡泊名利是李保国同志一以贯之的政治品格。
斯人已去,精神长留,日前河北省委决定追授李保国同志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作出《关于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全省党员要深入学习李保国精神,调整工作状态、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争当李保国式好干部,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注入磅礴力量。
教师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篇四
做李保国似的群众利益“守望松”
作者:叮当作响。
35年如一日,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这就是李保国这位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生的真实写照。对党忠诚、百姓情怀、扎实苦干……这些都是李保国等一些优秀党员身上的闪光点。但铸就这些闪光点的,则是在这个浮躁时代中的坚守。
只有坚守,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人的一生有很多岔路口,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决定了你的大致走向和最终的目的地。人的一生也会有很多诱惑,是被牵着鼻子走,还是保持真我,决定了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李保国也是一样,他不为名,不为利,为的是山区人民的脱贫致富,为的是科技的创新和社会的进步,这就是他成就感的来源。他说:“我累点不算什么,如果通过我的技术早一点让这些果树进入盛果期,一亩地增收几千斤苹果,一斤就按两块钱算,那也不得了呀,一个人辛苦一天,增收几千万元,多值,多有成就感!”
只有坚守,才能创造自己的价值。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可能做过各种工作,但只有尊崇自己的内心,踏实地坚持下去才能得到应有的成果。在岗底村,李保国和普通村民一样,抡锤、放炮、挖坑、搬石头,苦干一年,建成100亩高标准水平梯田,种上了绿油油的苹果苗。这就是一位农业教授完全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后对自己的定位。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他没有高高在上,而是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俯下身子,放下了架子,做出了别人没有的成绩。所以河南省愚公故里济源市一位副书记参观后,挥笔赞叹:愚公故乡在济源,愚公精神在岗底。
选对方向固然重要,坚持走完全程才是最关键的。作为党员同样也是如此,坚守正确的理想信念,并且为之奋斗一生,是每一位党员应有的追求。
教师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篇五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赞扬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通过学习,李保国事迹给我思想和心灵带来了全新的洗礼,受益匪浅。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本人结合李保国精神,浅谈自己对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理解。
三十五年如一日,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扎根太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科技染绿荒山,把富裕带给乡亲。他用生命与行动诠释了优秀共产党员务实为民、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高贵品格,在太行山上、在百姓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他去世后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学习李保国,就要学学他身上的“韧劲”,使“太行新愚公”的精神赓续传承。
李保国同志刚刚上班不久就响应学校号召支援山区建设,服从党和组织的一切安排,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他始终坚守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不动摇,他用35年的坚守与努力,践行了入党誓言,回答了工作与家庭、付出与收获、物质与精神、功名和贡献等人生命题,终其一生,他都在为理想信仰的实现而奋斗到底。他的理想信念就像一粒种子,无怨无悔地在太行山的土壤中生根开花。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政治灵魂。学习他,就要像他一样,永远牢记自己在党旗下许下的铮铮誓言,永远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爱民、为民中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是我们向他学习、致敬的最好方式。这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上讲的那样------“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活着干,死了算”是李保国的口头禅。“我是农民的儿子,最见不得农民穷,老百姓脱贫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30多年来,李保国把课堂建在农村基地,把学生带进太行深山,让学生在生产实践第一线,在与农民群众的结合中。他先后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主持完成1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的科研成果,创新推广36项农业实用技术,直接帮扶40多个村致富,间接带动数百余村脱贫,10万多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在他的带领下,2010年,岗底村191名果农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成为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他每年有200多天、行车4万多公里奔波在田间地头,河北农大家属院里那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反倒成了临时落脚的地方。他夙兴夜寐、激情工作,尽管身患重度糖尿病和疲劳性冠心病已有多年,但他从没有把自己当病人看待,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以超常的意志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毕生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质朴无华又感人肺腑的壮丽诗歌。彰显了共产党人忠诚担当、实干苦干的时代精神。了却百姓脱贫事,留得生前身后名,在巍巍群山之间,李保国实现了一个共产党员最高的人生价值。党员要像李保国一样,将身躯化为泥土,将信仰化为山脉,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干在实处,久久为功,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30多年来,李保国始终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服务人民中寻找和实现自身价值,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毕生追求,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常年高强度工作让李保国积劳成疾,今年4月10日凌晨,58岁的他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他曾讲:“我这辈子最过瘾的是干了两件事,一个是把我变成农民,一个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我’。”他经常走进田间地头,用农民的语言讲解技术,手把手地传授技术,培养了一批“永久牌”的“技术把式”。他手机中的900多个联系电话,农民朋友就有三四百个,他自嘲是全国最黑的教授,却是农民眼里“最美的”李老师。他拥有着一颗永远和群众同频共振的心灵、一份时刻关心群众冷暖的热忱,贯穿岁月、一脉相承。李保国走了,那句“我要把我变成农民”的话语,依旧回响在那他用汗水和心血浇灌的百姓心中,久久回荡、沁人心脾。在共产党人的天平上,为民永远是最厚重的砝码;在共产党人的宣言中,服务永远是最响亮的声音,党员干部要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挂在心上,真心实意为群众干实事谋福利。四、学习李保国,保持一种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不为钱来、不为利往,农民才能信你、才能听你的”。“国家给我发着工资,一个月八九千元,吃不清喝不清。这么多年,名、利,我没追求过。我相信,你只要干事就行了,终究会有人认可。”李保国坚持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讲技术、搞培训,他既不要工资,也不拿股份,。有一次为了推广水果“套袋”技术,他曾购买16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他不图回报、不计得失,既不拿农民给的报酬,也不持企业奖的股份,有时还倒贴科研经费。他不为外物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利益所惑,而是毫不犹豫、毅然决然地和太行山的农民群众站在了一起。党员干部要学习李保国那种淡泊名利的精神,不贪名、不图利,用实际行动书写共产党员的辉煌篇章。
一个个果树品牌、一片片高产果园、一座座染绿山岗,凝聚了李保国党员一生的信念、热情、青春、智慧和汗水,在太行山上、在百姓心底矗立起一座不朽的绿色丰碑。巍巍太行,镌刻下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万亩绿林,记载着一名当代知识分子的价值和使命。
岁月无痕,惟石能言。岁月如歌,惟其精神历久弥坚。李保国同志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把他当做一面镜子,常常照照镜子,对照自己,找出差距,鞭策自己。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书记系列讲话,努力向李保国看齐,学习李保国永远在路上,为经济强省美丽广东建设增添一抹抹新色。
教师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篇六
张桂梅是中国著名女性科学家,曾获得过许多国内外的科学奖项,她的科研成果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声誉。李保国是中国的一位杰出教育家和学者,他在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张桂梅对于科研的执着和勤奋让我深受感动。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就。她对于科学的热爱和求知的欲望也是值得学习的。在学习张桂梅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只有克服一切困难,不断学习和进取,才能在自己的领域中获得成功。
李保国在教育方面的见解和贡献让我深受启发。他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造性思维,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他的教育理念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到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学习李保国,我明白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学习张桂梅和李保国的过程中,我深深被他们的职业精神和敬业精神所打动。他们的努力和毅力给了我巨大的动力,让我明白只有兢兢业业,不懈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他们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创新的精神也让我深受启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追求知识,不断创新,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通过学习张桂梅和李保国的心得体会,我深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科学精神的强大力量。他们的事迹和成就鼓舞着我,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我也明白了作为一名学生,只有自己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就。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我一定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并且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师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篇七
在最近的班工作会议上,我们深刻学习了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的先进事迹。一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用实际行动来演绎不平凡的一生,值得我们深入学习。30年,可以让荒山变成良田;30年,可以让贫穷变得富裕;30年,可以让一个人变作一面旗帜。这是新闻媒体对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同志最真实的评价。李保国,用他的30年,将这一一印证。成就了一段秃山披绿,荒岗生金的传奇。
李保国30年如一日的扎根在太行山上最艰苦的农村,带领学生们在这里与村们同吃同住,改造荒山,实现绿水青山,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的荒山变成了花果山,带领全村人民实现了集体致富。
作为一位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的学生,有这样的农大老师,是我们的骄傲。人生路上,我们需要这样的指路明灯,指引我们谱写完美的人生篇章。对于刚刚工作的我们,他是我们在工作中学习的楷模,学习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政治品质;我也是一名中共党员,工作中要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干事冲在最前头,不怕苦不怕累,争当工作中的优秀中共党员。
学习他技术扶贫,精准脱贫的务实作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系统的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份子,虽然我们不能像李保国教授用他的专业技能常年的扎根在第一线,但是我们也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助力脱贫,出色的完成本职工作。学习他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学习他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这是一个大写的人。传播中华传统美德,淡薄物质财富,追求永远的精神财富,一名出色的工作者就要做这样大写的人。
工作中需要这样的人,我们也要做这样的人--一名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工作的人。身为一名高速人,学习工作技能,掌握工作要领,用微笑传递大爱,为司乘提供更好的服务是我们宗旨。工作无小事,需要我们用心去对待,更好的展现高速人的良好形象。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更好的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服务大家,造福你我。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师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篇八
通过对李保国同志系列学习,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李保国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毕生追求,30年如一日的扎根在太行山上最艰苦的农村,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带领学生们在这里与村们同吃同住,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常年高强度工作让李保国积劳成疾,今年4月10日凌晨,58岁的他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李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事迹感人至深。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党员干部的先进楷模,对党衷心,无私奉献,三十多年扎根基层,完成太行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示范推广面积达1826万亩,为贫困地区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卓越贡献,谱写了一曲质朴无华又感人肺腑的壮丽诗歌,彰显了共产党人忠诚、担当、实干的政治品格。
李保国同志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就像一粒种子,扎根全体共产党员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以李保国同志作榜样,深入学习李保国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奉献意识、为民意识,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摆在心底,大胆探索、用科技唤醒创新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真挚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真正为发展农村经济,脱贫攻坚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师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篇九
通过对李保国同志系列学习,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李保国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毕生追求,30年如一日的扎根在太行山上最艰苦的农村,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带领学生们在这里与村们同吃同住,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常年高强度工作让李保国积劳成疾,今年4月10日凌晨,58岁的他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李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事迹感人至深。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党员干部的先进楷模,对党衷心,无私奉献,三十多年扎根基层,完成太行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示范推广面积达1826万亩,为贫困地区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卓越贡献,谱写了一曲质朴无华又感人肺腑的壮丽诗歌,彰显了共产党人忠诚、担当、实干的政治品格。
李保国同志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就像一粒种子,扎根全体共产党员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以李保国同志作榜样,深入学习李保国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奉献意识、为民意识,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摆在心底,大胆探索、用科技唤醒创新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真挚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真正为发展农村经济,脱贫攻坚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大学期间的第三次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次我跟随园艺学院“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分队”顺平小队赴神北村、北大悲村、南神南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这是我感受最深切、收获最大的一次实践活动,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在实践中学习,在感动中成长。
创新创业,有理想有行动有担当。实践第一天,我们跟随学院蔬菜学教授来到了神北村,了解当地一个土地开发项目,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技术培训和规划指导。该项目负责人郭经理向我们阐述了他的产业蓝图,那是集种植、养殖、养生一体化的农业生态园。郭经理说,他就是这个村子走出去的人,现在手上有点儿闲钱了,便回来了,想为这个村子做点儿实事。一个普通农民的朴实梦想,我们从他不加修饰的外表、浓重的乡音、与工人同吃同劳动的点点滴滴感受深切。在目前没有外界资金支持下的情况下,他坚持在村里修建盘山公路,搭建管道从山下引水灌溉,让村里的荒山有了活力,让村里的百姓看到了新希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在技术服务的过程中,从一个企业家、一个农民身上,学到了对梦想的坚持和对社会的责任。
现代农业,专注使我们更专业。在河北农业大学顺平水果产业试验示范站,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生产实践和产业发展调研活动。现代果园经营模式、三优苹果栽培技术、苹果产业发展现况等,我们在亲手实践中扩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强化了本领。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孙建设教授向我们展示了现代果树生产的自动升降机、割草机、弥雾器喷洒机等,使我们了解了果树生产未来机械化、现代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参加甘肃农业局“取经团”的座谈会,精彩的推介、热烈的讨论、积极的答疑,更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学校、我们的专家教师辛勤研究的成果和社会服务的成绩,更增强了我们学农、爱农、为农的信心。我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骄傲自己是农大的学生,也更坚定了继续学习考研深造的选择。
精准扶贫,辛勤灌溉方得满园果香。在南神南村,我们在果树、植保专家的带领下,积极推进苹果产业化富民工程,为当地村民开展了苹果七月管理技术专项培训,并设置科技咨询台现场为农民解答了苹果种植、病害防治等相关问题,发放了科技图书及实用宣传资料。在与当地干群的座谈会上,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饶桂生深入了解农民依托苹果产业脱贫致富的情况,当地干部群众对农大师生十余年技术扶持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一位果农老大爷不善言淡,他只是一个劲的说“感谢!感谢!”还有一位过去村里的困难户,硬是拉着老师的手要去他家看看新盖的二层小楼。从十年前,县里给补贴都没人愿意种果树,到现在村民自己花大价钱买土填地也要种苹果;从差点被砍掉的一小片果园,到现在满山的果实飘香,一棵树的果有时候就能卖到一千多的块。我们为农大人坚持的付出而震撼,也为那份对农民对土地的情谊而感动。
爱心传递,服务他人更是快乐自己。这些天我们大学生在专业实践之余,在北大悲村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同时面向当地少年儿童开展了支教助学、文艺联欢、心理团体辅导等活动。将自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手册发放到农户手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跟乡亲们讲解、宣传,从腼腆到胆大到得心应手,我们能真切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变化。面向青少年儿童开设暑期安全知识课堂,组织孩子们进行“数字对对碰”、“小手拉大手”、“放飞梦想”等互动游戏,从策划到宣传、从组织到实施,我们经过了多次的讨论、预演,也需要不停的观察、调整、应变,但是不管付出多少辛苦,看到孩子们热情的眼神和开心的笑容,就觉得心里很甜。
这是一次丰富的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课程。实践结束了,我仍在回味、思考着。
教师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篇十
近期,整个社会都被一位中学教师李保国所引发的舆论所震动。作为一名教师,我也不由自主地去观看了有关他的一些视频,希望能够对这一现象有所了解。李保国的行为引发了我对教师职业的思考,同时也对我们将来的教育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
第二段:思考教师职业与社会责任。
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为学生传递知识、培养能力和品德的重要职责。然而,在观看李保国的视频后,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教师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还是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李保国所做的是对社会问题的呐喊,这一点我深感敬佩,但我同时也担忧他所用的方式是否适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纵容孩子们对权威的不尊重,我们更应该通过方法和态度来引导他们站在正确的舞台上,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三段:反思现行教育体制。
李保国事件也让我思考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是否存在问题。在课堂中,是否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现行教育体制下,考试成绩往往成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方式的弊端也开始日益显现。通过观看李保国的视频,我认识到我们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全面发展学生,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
第四段:引发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
李保国事件的发生不仅仅引发了教育界的关注,而且激起了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人们纷纷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公平和教师的专业素养等方面的问题。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好的信号。这意味着我们正逐渐走出对教育的片面追求,开始更多地关注教育的终极目标-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
第五段:引导学生发展全面素质。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应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责任感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合适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且引导他们将自己的观点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价值的人才。
总结:
李保国事件是对教育界的一次震动,也是对我们教师的一次反思。我们应该思考教师的角色,并反思现行的教育体制。这次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我们有必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只有通过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我们才能够真正培养出有价值的人才,为我们的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教师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篇十一
李保国是博士生导师,是大学教授,也是实干家,曾荣获国家多项荣誉奖项和称号,但他不骄不躁,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是党员的先锋模范,是我们学习的先进典型。
一要学他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大学毕业20后还能重新走入学校,只这一点就很值得敬佩。为人师者,他身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使命,唯有自己博学、专学,才能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在学期间,他带领学生研发的多项科学技术研究都获得了一些列奖项,巩固了学生的专业思想,坚定了他们"学农爱农"的决心和信心,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要学他求真务实,狠攻技术难题。李保国率专家团队,经过深入采样、实测土壤截面,提出了“挖沟修库”的新办法,并种植最省水、易管理的核桃树,使太行山140万亩荒山披绿,10万群众脱贫奔小康。其实,很多山区乡镇都存在产业发展滞后的难题,自然条件受限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只要找准突破口,有限的自然环境也能释放无限的发展动力。
三要学他弯下身子,深入基层。一年365天,超过200天都是在艰苦的农村度过。作为农学教授,深入基层实地调研是必修课,只有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科学研究成果才能惠及人民群众。同样,作为基层工作人员的我们,也需要经常走村入户,倾听民声,了解民情,领会民意,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四要学他淡泊名利,摆正“三观”。李保国作为农学教授,荣获多项荣誉奖项,拥有遍地学子,但他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不骄不躁,依然苦心钻研,这种崇高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党的领导干部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头人,更是为群众服务的载体,只有摆正“价值观、事业观、政绩观”,才能在服务群众的道路上走的稳,走的远。
我们不可能人人成为李保国,但能学做“李保国”,学他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深入基层、淡泊名利,学他良好的党员形象和崇高的精神,学他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教师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篇十二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李保国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深入思考了教育的本质以及我们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在观看了李保国的言论和行动后,我更加坚信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正确性。以下是我对这次观看的心得体会。
首先,李保国的言论和行动充斥着攻击和侮辱。在他的演讲中,他对教育界的人士进行了大量的人身攻击和侮辱。这样的方式并不是一个教师应有的风范。教师应该是一个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榜样,给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和伦理观念。在他的言行中我们无法看到任何的尊重和关爱,这样的态度必然会给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
其次,李保国把全部的责任都归结于学生和家庭。他对学生和家庭进行了全面的指责,认为他们是造成教育现状不良的主要原因。然而,我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学生和家庭的责任,而更是社会和教师的责任。学生和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都会对他们的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积极参与社会教育的改革和建设,以提高教育的质量。
第三,李保国只关注分数和知识,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他将学生分数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创造力和人格的培养。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李保国的教育方法过于机械化和僵化。他对学生的教导方式就像是一种机械的灌输,完全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这样的教育方式只会使学生变成被动的接收者,而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相反,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最后,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教师应该有自己的理念和方法,但不应该过于自以为是,对他人的言论和行动进行盲目的批评和攻击。我们应该团结一心,共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负责任。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教育的敬畏之心,不断探索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为学生的未来担当起应有的责任。
教师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篇十三
李保国教授的精神如巍巍太行矗立于前,我们怎能视而不见?学习他对于人民深厚无私的感情投注,学习他事业上令人惊叹的专注和热忱,更学习他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双手修剪枝杈、用毕生心血倾灌贫瘠土地的务实奉献……这才是向这位真正的时代楷模致敬的最好形式。
第一次听说这位“新时代愚公”传奇的人,心灵的震动往往是从一种强烈对。
比中产生的。一位熟识李保国的农民说,他是最没有“教授范”的教授。确实,有那么一些“教授”开会、出书、攒粉丝、博奖项,往来非富即贵,最不济也争取在媒体上混个脸熟,而李保国教授的心愿竟是“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农民=我”,有多少教授能写出这样的人生价值公式?又有多少人心甘情愿为之付出举家扎根山区13年,一辈子奔波在校园和大山之间,以及生命最后48小时还殚精竭虑为扶贫项目操劳这样的代价?而他,做到了!
当一位学者用平生所为诠释出“学以致用,报效人民”的全部内涵,我们相信,他作为民族脊梁的道德坚守与作为科学家的价值追求,都已得到了最高意义上的实现。今天,李保国教授在与不在,太行深绿处,他非凡的抱负与伟岸的精神永远闪闪发光。生命至此,重于泰山!学人至此,夫复何求!
教师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篇十四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扎根基层,扎根太行山,三十年如一日地为山区林业发展、农民生产致富殚精竭虑,打造了“富岗”“绿岭”等知名农产品品牌,带动___万多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被誉为“太行新愚公”。如今李教授奉献了毕生心血和汗水的太行山终于绿了,但李教授也积劳成疾永远离我们而去了。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李教授的事迹对我触动很大,在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之际,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更要向李保国教授看齐,要化悲痛为力量,弘扬他的高尚精神,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砥砺奋进。
为的创业精神,正是当前我们调结构、促转型工作应该努力学习的精神。学习李教授,就要学习他心系群众、亲民爱民的大爱情怀。李保国教授之所以受到果农和各地干部群众的爱戴和信任,是因为他心系果农,热爱事业,用实际行动为果农的成长、事业的发展点滴付出。
李保国教授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就像一粒种子,扎根在巍巍太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更应该向李保国教授看齐,深入学习李保国教授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奉献意识、为民意识,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摆在心底,大胆探索、用科技唤醒创新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真挚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真正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李保国精神永续远航!
教师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篇十五
李保国曾说“有人说我运气好,干什么成什么。我觉得不是运气,而是我这个人‘安、专、迷’。”刻苦钻研,就需要安下心来,专心致志,并痴迷其中。我们要成为各自工作领域的行家里手,就需要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一锤一锤接着敲、一件一件干到底,特别是对工作中的一些老大难问题,不要有畏难情绪,要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下大功夫钻研,吃透情况、找准病根,拿出解决问题的实招,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工作才能常干常新,才能不断提升能力和水平。
教师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篇十六
太行山上的树林熟悉他风雨无阻的背影,山区的农民记得他亲切的音容笑貌,丰收的硕果见证过他流下的每一滴汗水,他就是李保国,一个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太行山、奉献给无数贫困群众的大学教授。李保国在他不长的生命岁月里,用他无私奉献的高贵品格和三十多年的坚守诠释了一名合格党员的优良作风。他扎根太行,心系人民,艰苦奋斗,研究推广农业科技事业,为贫困地区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新时代的“太行愚公”,他是太行山上最可爱的人。
学习李保国同志,就要学习他把责任扛在肩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全部心血的忠诚品格。1981年2月,李保国同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他完全可以在城市里舒适地工作和生活,但他毅然选择了一条艰辛之路。1983年,他和妻子带着不满1周岁的儿子,离开书声琅琅的大学校园走进太行山。从此,他一头扎进山区,致力于林业技术开发与推广,立志要让乡亲们脱贫致富。他常说,我是党员,就应该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他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始终与党一条心,坚持传播正能量,始终冲在扶贫攻坚一线,充分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党性。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河北篇章而努力奋斗。
学习李保国同志,就要学习他让山岭都绿起来、让乡亲都富起来的为民情怀。李保国同志经常说:“干成点有益于人民的事,什么时候想起来,也是值得骄傲的。河北的山岭都绿起来,父老乡亲都富起来,我的事业才算成功。”他的手机中有将近九百个电话号码,其中农民有三四百个。他长年奋斗在太行山区,与贫困群众打成一片,“路上是司机,下车当劳力。除了干技术,还得管闲事”,赢得了贫困群众的交口称赞,成为百姓拥戴的“科技财神”。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在思想上认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学习李保国同志,就要学习他大胆探索、用科技之手点石成金的创新意识。李保国同志面对一些山区土壤瘠薄、干旱缺水等困难,专心致志,苦研技术,走出了一条“生产为科研出题、科研为生产解难”的路子。在易县旺隆村驻点3年,他实施爆破整地技术,使寸草难长的“石头山”长出了果园。不少农户种板栗、苹果、杏等经济林树种,一次造林存活率达到90%以上。他把邢台市前南峪村建设成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打造了“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全国知名品牌,为荒山披绿、穷岭生金奉献出了全部智慧和心血。全省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对照“八破八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克服畏难等靠、消极无为的倾向,坚定地走创新、创业、创造之路,努力打开各项工作新局面。
学习李保国同志,就要学习他把最好的论文写在巍巍太行山上、镌刻在山区人民心中的务实作风。李保国同志始终坚持“安、专、迷”的工作作风,安心做事,专心致志,痴迷于科技扶贫事业。临城县治理干旱丘陵岗地,曾几十年不见成效。1999年,他开始啃这块硬骨头。他每天起早赶晚冒着隆冬寒冷的西北风,不顾满身寒霜、泥土和挂衣服的鬼针刺,踏遍没有道路、满地乱石、荆棘丛生的荒岗,调查十几万亩荒岗的植被、土壤、地质等情况,并制订了开发规划,完成“干旱丘陵岗地核桃高效栽植技术”、“优质薄皮核桃新品种—‘绿岭’选育”等研究课题,创造“一年栽树,二年结果,三年有产,五年丰产,亩产500斤优质核桃,亩纯收益万元以上”的奇迹。昔日的乱石岗,变成“果满树、草满地、鸡满园”的美丽乐园。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崇尚实干,力戒空谈,苦干、实干、巧干,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为打好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翻身仗做出积极贡献。
学习李保国同志,就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拼命精神。熟悉李保国同志的人说,他是累死的,工作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就在他去世前一天还在石家庄开会,为不耽误第二天的工作他连夜赶回。1998年,李保国同志查出患重度糖尿病,20__年又查出重度疲劳性冠心病,并闹过多次心梗。一爬高,就感觉憋气,嘴唇发紫。在外面,他奋力上山下岭,但每次回家,连上楼的劲儿都没有,包都拎不了。他说:“我这个岁数了,心脏病不好治,光去想那个也不可能活多大年纪,没什么可害怕的,我觉得我跑一跑更舒服。人活着时刻要有事干,没事干,不就精神空虚吗?我觉得我什么都满足,我就需要干点事!”他把课堂摆在山间地头,几个馒头一瓶水、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个病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夙兴夜寐、激情工作,不怕吃苦、不怕牺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拼命精神创造一流业绩。
学习李保国同志,就要学习他淡泊名利、坦荡无私的人格风范。李保国同志对名和利看得很淡,只要是事业需要的事,只要是对山区扶贫开发有利的事,他都义无反顾地去做,从不考虑有什么回报。他总是为农户和企业无偿提供技术指导,既不拿工资也不持股份,有时还贴上自己的科研经费。李保国同志说:“国家给我发着工资,一个月____千元,吃不清喝不清——这么多年,名、利,我没追求过,到最后我都得到了。我就相信,你只管干点事就行了,终究会有人认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淡泊名利,廉洁自律,带头遵守各项规定和纪律,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共同优化河北政治生态环境。
伟大时代、宏伟事业呼唤李保国精神,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需要李保国精神,实现“三个高于”、“两个翻番”、“一个全面建成”的目标迫切需要千千万万个像李保国同志这样的优秀党员干部。各级党组织要把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为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持续兴起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热潮,努力把李保国同志的精神发扬光大。要深入宣传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发挥先进典型弘扬正气、示范引领的作用,汇聚强大的正能量。要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研讨会,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李保国同志为标杆,认真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要同解放思想大讨论和机关作风整顿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调整工作状态、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走在前、做表率,争做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党员领导干部。要通过深入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让千千万万个李保国式的党员干部不断涌现出来,形成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磅礴力量。
教师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篇十七
为进一步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________镇认真学习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例,端正学习态度,重视学习机会,把握好学习精神,深入开展学习活动,切实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我镇结合实际,现将广泛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总结如下:
一、开展活动情况。
8月18日,________镇班子成员召开专题会议,结合实际,就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作出具体部署。
8月19日,全镇机关干部、村干部共计80余人干部参加了学习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会议,通过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事迹,党员干部触动很大,感受颇深。一致认为要以他们为榜样,对工作更要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对事业极端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地工作;我要奋发有为,始终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永远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
二、开展学习活动主要措施。
一是抓学习。将李保国的先进事迹材料发给广大干部自学。并按要求将学习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列入党组会、党组中心组学习议题。
二是提要求。镇党委要求各党支部要结合“三会一课”制度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将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主题安排到近期专题学习讨论中。
三是抓作风。镇党委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第一书记要将李保国同志带着深厚感情做群众工作,不怕吃苦、不畏艰难、主动作为,争当合格党员的精神融入工作中,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做好环保工作。
三、下一步计划。
总结宣传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作为推动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和中央举行报告会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和深化学习宣传工作,把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好,为决胜“十三五”、全面建小康提供榜样力量和精神支撑。要创新宣传报道形式,深入挖掘、生动展现李保国同志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促进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教师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篇十八
学习李保国精神让组工干部更“有样儿”
作者:东方o欲晓。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并称赞这位知识分子“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作为组工干部,我们就要用模范的行动和人格力量引领社会风尚,让组工干部更“有样儿”。
学习李保国“对党忠诚的政治样儿”。35年如一日,李保国同志坚定地扎根在山区、服务于农民,没有一点不满,没有一丝抱怨。一个原本可与书香为伴、岁月静好的大学教授,完全可以在城市中舒适的工作生活,然而却选择了一条艰辛的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是什么让他有了这样的选择,因为他对党、对国家有颗忠诚之心,对党的宗旨有着始终如一的坚持和信仰。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就更要把忠诚二字融入到血液中、镌刻到灵魂深处。我们要不断地培养坚定地信念、锤炼坚强的党性,维护党的权威,服从组织决定,始终把心中有党、对党忠诚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忠诚不是口号,更不是信誓旦旦的花言巧语,忠诚需要用行动去表达,组工干部应在工作生活中彰显“对党忠诚的政治样儿”。
学习李保国“心系群众的为民样儿”。几十年的岁月里,李保国深深扎根太行山,“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每年在农村工作200天以上、行车4万多公里,足迹遍布河北太行山所有山区县,常年和农民摸爬滚打在一起,面对面、手把手地教他们技术要领和操作,坚持“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就像一把火炬一样,点亮了贫困群众的希望。他为荒山变绿、群众致富倾尽全力。身为组工干部的我们,要时刻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心上,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我们要牢记为民这个根本宗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挂记在心,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学习李保国“求真务实的工作样儿”。他把实验室放在果园,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为了能让贫瘠的大山成为金山银山,他在下基层的工作中,面对各种困难从来不服输,不顾满身寒霜,踏遍没有道路、满地乱石、荆棘丛生的荒岗,调查十几万亩荒岗的植被、土壤、地质等情况,并制订了开发规划,创造“一年栽树,两年结果,三年有产,五年丰产,亩产500斤优质核桃,亩纯收益万元以上”的奇迹。奇迹的创造离不开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对自身的高要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应时刻提醒自己“事无巨细”,切不可抱有凡事“差不多”或者得过且过的心态做事。
学习李保国“攻坚克难的奋斗样儿”。太行山是我国最为贫困、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这里的土层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机质少,再加上干旱少雨,基本上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李保国并没有被困难吓倒,经过艰苦的探索,通过爆破整地,最终以“聚集土壤、聚集径流”的治理技术,让全县20多万亩荒岗薄地披上绿装,森林覆盖率提升了12个百分点。组工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事不避难、真抓实干,敢担责任、敢啃“硬骨头”、敢趟“深水区”。一步一个脚印,以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狠抓任务落实。我们要坚决避免知行不一、弄虚作假、花拳绣腿、不务实效的形式主义,真正展现出组工干部应有的“攻坚克难的奋斗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