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用数学练习课教案(热门17篇)
教案是教师为指导教学所制定的详细教学方案,它承载着教学设计和授课内容。教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和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案范例中所包含的教学步骤和评价方式可以启发我们对教学过程的思考。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练习课教案篇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
(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1、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
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练习课教案篇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蜀道难》。
师:课文大家已经课前预习了,预习之后,不懂的字音字义交流一下(生没有出声交流)。
师:看来大家没什么问题那老师检测一下。
二、预习检测(10分钟)。
预习检测一读准字音。
一生说,另一生纠错,生齐读。
ppt出示:
1、不与秦塞通人烟2、猿猱欲度愁攀援3、砯崖转石万壑雷4、飞湍瀑流争喧豗。
5、胡为乎来哉?6、但见悲鸟号古木7、磨牙吮血,杀人如麻8、侧身西望长咨嗟。
预习检测二解释词语。
一生说,另一生纠错。
师提示积累方法:借助注释,圈点法师生齐读。
ppt出示:
1、危乎高哉2、畏途巉岩不可攀3、扪参历井仰胁息4、剑阁峥嵘而崔嵬。
三、出示教学目标:1、借助诵读,明确主旨,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借助诵读,涵咏语言,体悟文本丰富的意蕴。
生齐读目标。
四、诵读(20分钟)。
1、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句读。
师评:字音准,语速稍快《蜀道难》本为乐府旧题,应用“咏叹调”,读时要“咏叹”
ppt出示:大声诵读全文,试着圈画出本诗的主旨句和能够表现蜀道之难的关键词。
生1读,师指导读:危乎高哉上青天。
生齐读,师打手势再次指导“上青天”的`诵读。
师:哪句是表现“高”的诗句?
生2读。
师提示:我喜欢:喜欢的理由是:
共5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做分析,老师指导诵读(10分钟)。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练习课教案篇三
1.会用两两配对(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知道“多”、“少”、“一样多”的含义。
能用规范的语言口述比较的结果,如“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一样多”等比较性短语。
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
互动一(背儿歌)
叮铃铃,上课了。书放桌角,人坐正,认真上课我最棒。快快乐乐学数学,快快乐乐学——数——学。
第一阶段:创设问题情境,初步感知
师:国庆节要到了,小伙伴们准备用鲜花来布置校园。
出示:花与花盆图
师:花与花盆到底谁多谁少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小巧和小亚进行比较呢?
板书:比较
学生可能的方法:数数、将一朵花种进一个花盆再比较(即两两配对)
媒体演示:一一对应
师:这种一个对应一个进行比较的方法就叫做“一一对应”
板书:对应
师:比较的结果是怎么样的,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从不同方面来说比较的结果,如:花少,花盆多,花比花盆少,花盆比花多,)
第二阶段:创设情景,参与操作,学会表达
(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比较,得出不同结果,进行汇报)
师:比较的结果怎么样?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描述比较的结果,对于同一种结果,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话说一说】
形式
1、个别汇报——规范表达
2、补充表达——从不同角度描述比较结果
3、同桌互说——强化表达,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第三阶段:在情境中练习,应用方法,熟练表达。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0页
学生边翻边说:翻翻翻,20页
【用口令的形式让学生重复要求,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完成要求】
师:小巧和小丁丁也在为国庆节做着准备。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
(根据每幅图的内容比一比,说一说,练习用不同的话规范表达比较的结果)
形式:同桌互说,再个别汇报。
师:说的真棒!
【教师总结性的'表扬,给与学生肯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
互动二:轻松一下(放)
互动三:一问一答(收)
123(坐端正),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安静听),(快快乐乐学数学)
第四阶段:游戏活动
1.抢椅子
出示三幅图(椅子数与人数比较,三种情况)
师:小朋友们想玩抢椅子的游戏,哪幅图适合来玩呢?为什么?
2.考考你的记忆力
出示四幅图,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进行观察记忆。打乱次序提问,在某幅图中,谁多谁少。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练习课教案篇四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难点。
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工具。
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课件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课件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学生活动)。
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
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相应的面值;。
(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3、元、角、分的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观看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
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问:你知道1元=分吗?(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4、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5、我们来看看更大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教师出示例3,例4。
大家认识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人民币,这里有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那么它们之间是怎么进行换算的呢?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看谁讲的对。
大家采取你问我答的形式完成人民币之间的换算。(教师指导)。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53页“做一做”的第1题。
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物时把钱放进去)。
(1)选出三个柜长;。
(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
(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课后小结。
人民币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但要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还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练习课教案篇五
p19――18页用数学。
教学目标:
1、初步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课件出示:
2、小组讨论,并指名回答。
妈妈可能会说“小明你吃了多少个蛋糕或你还剩几个蛋糕带去春游?”
3、鼓励学生能够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二、观察提问:
指名说一说。
2、出示主题图。
提问:你看到什么?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并能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
4、要求学生口头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三、摆一摆:
学生用小圆片同桌一个摆一个提问题。
让学生上台展示刚才学习的情况。看看哪桌小朋友配合得最好!
四、完成做一做,看看你还能提出什么别的问题:
老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若干,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解答。
请生上台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
五.知识应用:
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六.总结:
1、请学生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2、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的本领,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生活实际问题。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练习课教案篇六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内容及相应的练习。
1.初步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数学问题的计算方法。
2.正确计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数学问题。
3.经历学具操作与讨论的过程,获得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并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体验与同伴交流获得成功的喜悦,初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节课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是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算理和解答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基于对教材的理解,考虑到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做以下安排:
1.迁移类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数学知识是密切联系的,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在“谈话引入发现问题”时,充分发挥示意图的作用,以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为讲授新课做好准备。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在课堂上突出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设置学生操作、讨论、试说、试算等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揭示算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并从中体会与同伴合作获得成功的愉悦。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像力是创造的灵魂。”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将多媒体引进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他们的想像力。例如,第4道练习题,教师只给出已知条件,让学生探求结果的可能性。一题多问,让学生从各种设想出发进行探究,不拘于一种形式,不限于一种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谈话引入,发现问题。
1.创设情境。
电脑显示红花榜:
(学生们都很有兴趣,注意观察红花榜。)。
2.引导观察,发现问题。
师:看了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观察,自由发言:
小雪多,小磊少。
小雪有12朵,小磊有8朵,小华有9朵……。
师:你根据这幅图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
小雪和小磊一共有多少朵?
小雪比小磊多几朵?
小雪比小华多几朵?
小磊比小雪少几朵?
……。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自主探索,尝试解决。
师:同学们真聪明,提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会解答吗?你想说哪个就说哪个。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与难易情况来选择答题。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并订正。)。
生a:12+8=20(朵)。
生b:12-8=4(朵)。
师:为什么用减法?
生:因为求小雪比小磊多几朵。
生c:12-9=3(朵)。
生d:12-8=4(朵)。
师:同学们,根据d的口答,你想对他提出些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后可能提出:
你为什么用减法?
我同意他的方法。
生d可能回答:因为求小磊比小雪少几朵,所以用减法……)。
2.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师:咦,老师从这些题里发现两个问题。
朵)”来解答,是对还是错呢?你们愿意帮助老师来解答这两个问题吗?可以四人小组来讨论一下,还可以借助学具,通过摆红花来想一想。
教师巡视,给个别组适当提示。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结合学具边摆边商量,推选一名代表在班内发言:
生a:“12-8=4(朵)”这个答案是对的。
生b:因为“小雪比小磊多几朵”与“小磊比小雪少几朵”意思一样,所以算法也一样,都用“12-8=4(朵)”。
……。
师:同学们真聪明,下面还有一些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有没有信心?
三、巩固反馈。
1.教科书第73页“做一做”。
电脑示图:
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集体订正。
【基本练习加以巩固新知。】。
2.教科书第74页,练习十二第1题。
师:有两个小朋友在比赛跳跳绳,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各跳了多少下?电脑示图:
师:电脑博士给我们出了两道题。
(1)小清比小芳多跳了多少下?
(2)小芳比小清少跳了多少下?
师:你会解答吗?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读题后,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对比练习,加深“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与“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少几”的关系。】。
3.选择题(教科书第74页第3题)。
电脑示图:
师:你能根据算式选择正确的问题吗?(加大难度)。
算式:44-40=4(盆)。
(学生独立思考后,选择答案,并集体订正。)。
问题:一共有多少盆?
月季比菊花少多少盆?
菊花比月季多多少盆?
还剩多少盆?
4.教科书第75页第5题。
电脑显示:
李平家养的家禽。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言:
鸭比鹅多几只?
鹅比鸭少几只?
鸡比鸭多几只?
鹅比鸡少几只?
……。
学生根据问题列算式:
30-20=10(只)。
30-20=10(只)。
45-30=15(只)。
45-20=25(只)。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练习课教案篇七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比较不同单位表示的钱数的大小。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具体购物情境,体会购物的总钱数和购物的数量,积累购物的初步经验;感受购物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体会元、角、分在生活里的广泛应用,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培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意识。
元、角、分简单换算和应用
理解购物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课件
1、做练习十第3题
2、做练习十第4题
3、做练习十第5题
4、做练习十第6题
5、做练习十第7题
1、回顾旧知
提问:这单一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的那些知识?请吧你的认识和大家说说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认识。
2、引入课题
小朋友真棒!为了巩固和应用小朋友已经掌握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练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板书课题)
1、再现就知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说说各是多少钱。
2、口答
提问:1元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角的?可以换几张5角的?为什么?
(板书:1元=10角)
如果用分币来换,几分可以换成1角?(板书:1角=10分)
1角2分=()分
1元2角=()角
1角2分和1元2角哪个钱多?
3、做练习十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交流结果,集体订正,指名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指出:把1元几角换算成多少角,可以按1元是10角,合起来是十几角;把十几角换算成几元几角,可以想其中10角是1元,就可以很快知道是1元几角。
4、做练习十第2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在课本上,在集体交流。
让学生说说怎样比的。
提问:题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回答什么问题?
学生同桌讨论够不够,说说自己想法。
指出:三样商品各买一件,共需要28元,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多,就够了;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少就不够。
先让学生了解价格和解决问题的要求。
提问:把10元钱用完是什么意思?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观察情境,说说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问题。
提问:这里找回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集体交流。
提问: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口头列式,教室板书。
提问:小宁买了什么?就要多少钱?如果付的都是10元的,应该付多少张?
先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要求说说自己的想法。
1、交流小结。
提问:这节课练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介绍你知道吗?
3、布置课后实践
练习十第8题。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练习课教案篇八
教学内容:
第82---8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和游戏,巩固有关100以内进位加的笔算知识,使学生对笔。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第一部分主要是创设一个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电脑课件,能比较好的创设一个学习氛围。
“说一说,算一算”主要通过练习,沟通笔算加法和口算加法的联系,使学生对笔算加法的列式和计算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数学医院”这个环节主要通过改错,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率。可根据学生情况,再适当增加一些类型。
“算一算”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独立完成,考察学生笔算能力。
“用一用”主要是要让学生能正确的应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并能说出想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进位加的笔算,今天智慧爷爷和小青椒及小番茄要来考考大家对有关的知识,看我们班上能得到哪些小朋友学得好,学得好的'小朋友,智慧爷爷将奖给他好学星。如果都能通过考察的,智慧爷爷将奖给他智慧星。(电脑屏幕配合出现有关内容,创设情景,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练习过程:
1、说一说,算一算,(第1题)。
让学生先在练习本上独立算笔,后集体订正。
2、数学医院(第2题)。
让学生先在课本独立修改,后同桌交流,再指名更正并说出错误的原因。
3、算一算:出示第3题,先给学生2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注意学生的书写竖式的格式。
4、用一用:(第4、5题)。
书设计。
练习十一。
(电脑课件演示图)。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练习课教案篇九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理解计算顺序。
2、加深理解计算方法,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
3、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图意,正确列式。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3+1+4=答案。
6+1+2=答案。
1+3+6=答案。
10-3-7=答案。
7+2-1=答案。
8-3+4=答案。
5+2+3=答案。
3+0+7=答案。
10-2-5=答案。
10-3-6=答案。
8+2-3=答案。
5+1+4=答案。
3+2+2=答案。
8-1-4=答案。
9-3-2=答案。
10-7+2=答案。
4+4+1=答案。
4+1+5=答案。
2+3+2=答案。
10-5-5=答案。
二、练习。
1、每天早上上班老师要坐车,在车上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咱们去看吧。
课件出示:公汽图。
一辆车上坐了4人,先上了3个人,又上了2人,现在有几人?
图片出示p77右图,看看下来了几个人?是从哪里下来的?又上了几个人?
你能说出完整的`图意吗?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原来咱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的数学知识啊,以后你们要更仔细地观察,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
三、巩固应用。
1、p764。
练习,小黑板或课件出示。
将横行竖行的数相加,各得多少?
四、游戏。
出示纸牌,3人一组,各出一张牌,或加或减算出得数为14,即赢。看谁赢的牌多。
思考题,p77思考题。
要拿出8角钱,有几种拿法?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练习课教案篇十
--人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台江第六中心小学方海琳。
设计意图。
1、营造研究与探索的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带着渴望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进行探索”,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归纳和分析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2、营造让学生多样化学习的课堂氛围,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数学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新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必须努力营造让学生多样化学习的课堂氛围,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在星期天喜欢到哪里去玩?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常见的乘车情况,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凭着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经验,通过看一看动画片,说一说情境展现的.内容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看画面说图意。
师:小朋友,从刚才的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组合作动动手,用小棒摆一摆刚才动画中乘车的情景。
通过摆一摆再现情境中的动作过程,从而可以使情境中的动作变为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活动。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体会领悟”,进入探究阶段。
指名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动画片的意思:7-2+3指名试读算式,再指导读。
2、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个算式和前面学的连加、连减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讲述:在连加、连减的算式里,要么都是加号,要么都是减号,而我们今天学习的算式里既有加号,又有减号,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运算”。(板书:加减混合)。
3、探究算法。
反馈板书:7-2+3=8。
提问:先算什么?5表示什么意思?再算什么?其他小组的小朋友是怎样计算的?
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先算前面的7-2=5,再算5+3=8,所以7-2+3=8。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小明小丽和另外三个小朋友乘车时做前门上后门下,可真遵守公共秩序!这三个小朋友去干什么呢?看,他们已经准备了6棵小树苗要去植树呢!(多媒体演示)小军又拿来了2棵。(多媒体演示)小朋友继续看,他们开始高高兴兴地植树了。小朋友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谁愿意把这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完成书上的填空。
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请几名学生说计算过程)小朋友真爱动脑筋,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三个小朋友积极参加植树劳动,是地球妈妈的环保小卫士。我们也要争当环保小卫士。看,在街心花园的小卫士可真不少!(多媒体演示)小朋友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多媒体演示)继续看,你看到了什么?。
这个动画又告诉我们什么?学生交流图意,在书上完成填空。
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集体交流。
3、小朋友刚才看图列式个个都很能干。没有图你能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老师把这六道算式写在了纸上,小朋友把它拿出来。听清比赛要求,我们来开展“抢红旗”比赛。两个小朋友一组,每人各做三道题。谁能又对又快地算好,谁就能争到红旗。小组之间也要开展比赛,哪一组的两个小朋友算得又对又快,还可以得到一面大红旗呢!比赛开始。
总结比赛情况。
4、小朋友,我们的老朋友小白兔要我们去帮忙摘丝瓜呢!我们一起去吧?(多媒体演示)小朋友看,这里有6条丝瓜要摘到6个草莓篮子里。先要把丝瓜上的算式得数算出来,放在合适的篮子里。我们看第一根丝瓜。3+2+4等于几?这根丝瓜就放在写着9的篮子里。(多媒体演示)其他的丝瓜请你帮小兔摘吧!(学生活动)。
第二根丝瓜谁来摘?(指名用鼠标演示)第三根你会摘吗?这边的丝瓜谁来摘?
四、课堂总结。
多媒体继续演示:小白兔说:“谢谢小朋友热情的帮助,帮我摘丝瓜,和我一起玩。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到时候欢迎大家再来和我们一起游玩。小朋友,再见!”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学得开心吗?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练习课教案篇十一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1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做到能正确口算10以内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2、经历自主探索及与他人合作的学习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引导提出问题,初步学会有条理思考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在交流算法过程中,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通过解决问题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学习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看一看,好吗?
2、课件出示一:观察图片。
图上都有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情境图编一个数学故事,并提出数学问题。(说清楚数量的变化)。
学生独立编出后,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小组内的同学听,设计意图:锻炼孩子们的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问题的概括能力3、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先让学生结合图中的说明,理清思路,再独立思考,怎样才能求出有几只天鹅?让学生在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每组出一名同学汇报本组的意见。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分别列出各种算式。
算法:______(只)。
让学生看算式,每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总结:加减混合运算也是先算前面的(也就是加法在前先算加法,减法在前先算减法)。
课件出示图片二:(天鹅的变化)原来有4只天鹅,过了一会飞来了()只,又飞走了()只,现在有几只天鹅?学生能说出天鹅只数的变化,列出算式。算法:________(只)。
设计意图: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能有条理的解决问题,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4、还有其他的问题吗?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全都说出来。
小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连加、连减一样,都是从左面开始,分两步计算。
三、训练与总结。
67页做一做仔细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出图的意思,提出问题,并列算式。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练习课教案篇十二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二、100连续减9,写出每次减得的差。
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问题填空。
1、小明采了30朵花,小花说她比小时多采了4朵,小华说她采得比小明多比小花少。
小花采了()朵,小华最多采了()朵,最少采了()朵,还有可能采了()朵。
2、201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小华是5:35分钟放学回家,再过半个小时是什么时候?()。
3、小明是七点钟到学校,12点钟放学回家,他在学校呆了多长时间?()。
4、现在是三点半,再过一个小时是什么时候?()。
5、一个数十位上是9,个位上是0,这个数是()。
6、78是由()个一和()个十组成,一个一个的数,它前面的三个数是()、()、(),与它相邻的两个数是()、()。
7、被减数是89,差是61,减数是()。
8、和是63,一个加数是9,另一个加数是()。
9、减数是51,差是24,被减数是()。
10、51至100,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
四、看问题列算式。
一个冰箕淋要0.5元,买一个玩具车要30元,买一辆自行车要98元,买一件衣服()元,一条裤子30元。
1、买一个玩具车,如果全部要付10元的人民币,最少要付()张,还应找回()元。
2、明明买了一个冰箕淋,买了一条裤子,付了31元,应找回多少元钱?
3、买一件衣服和一个玩具车和一条裤子共花了92元,一件衣服是多少元钱?
4、小星想花最少的钱买两样东西,可以怎么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练习课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技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了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再组里交流一下。
2、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索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8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
(2)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完成第9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思考,独立完成练习。
(2)同桌相互交流,说说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3、引导学生完成第10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画面,确定要先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练习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扩大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用数学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完题后让学生交流解题思路,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成功。
三、拓展应用。
1、补充拓展性练习。
(略)。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练习课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能熟练地对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运算。
2、能正确进行分数、小数的互化。
3、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4、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准备:
若干长方形纸条。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再现所学的知识。
师: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分数加减法分数、小数的.互化。
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1、第1题,练习分数的加减法,请学生独自完成。
2、第3题,练习有关分数的解方程,请学生独自完成,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
3、第4题,在学生解答此题的过程中,提示他们要找出弄脏的数字,首先应把两个数化为相同的表示形式。
4、第6题。
(1)先安排学生算一算。
(2)然后组织学生寻找其中的规律。
(3)尝试根据自己寻找的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4)最后请学生独立出题,供同桌进行练习。
二、实践活动。
1、第2题,实践活动“垃圾分类”。
(1)让学生统计家中一个星期丢弃的塑料袋的情况。
(2)并分别计算出每天丢弃的数量占一个星期丢弃数量的几分之几。
(3)根据每天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2、建造“分数墙”。
(1)活动的目的是计算几个几分之一相加的和是1。
(2)实现准备若干条长度相等的纸条,直接在纸条上进行分割,并填上相应的分数。
(3)实际操作时,提醒学生注意由于纸条较薄,因此容易出现拼搭散乱的情况。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练习课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再应用公式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应用长方体体积公式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体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
提问: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2、应用公式计算体积。
(1)一个长方体,长8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求体积是多少?
(2)一个正方体,棱长是9厘米,体积是多少?
1、第5题要求学生认真读题,注意最后的问题是需要多少升水?计算出来的体积单位是立方分米,要换算成升。
2、第6题要求独立思考练习,与同伴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第7题教师指导练习,结合书上的图想一想,再说一说,最后算一算。提示,正方体的每一条棱长都相等,先确定棱长。
4、第9题。
实践活动(见教材)。
三、作业练习。
完成配套练习。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练习课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的:通过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综合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回答。
1.6×500.52+0.150.9÷0.15。
3.8+4.70.6×0.048-5.7。
7.2÷0.62.6-0.521.4×60。
2、出示下列各题。
75.6÷13.5-(3.6+1.78)。
〔15.2+(8.4-4.5×0.8)〕÷1.6。
请两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然后集体订正,着重说明计算顺序。
二、列综合算式练习。
1、做练习十三的第11题。
先让学生自己看书弄清题意,在练习本上做这两道题。然后请两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计算的。特别注意让学生说明为什么要使用中括号。
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三的第12题。
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做,然后集体订正。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计算的,特别是如何使用括号。
教给学生缩句法。
三、解答应用题练习。
1、做练习十三的.第13题。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三的第14题。
请一、两名学生说一说,再让学生自己做在练习本上。如果学生能想出另外的解法,要给予表扬。
3、做练习十三的第17题。
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
4、做练习十三的第1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提示:得数保留整数。
四、
今天我们又进行了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综合练习。在列综合算式时,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括号。在解答两步以上计算的应用题时,要注意认真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有时还可以想一想有没有其他不同的解法,使解答的过程更简便。
五、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16、18题。
六、板书设计:
七、教后感:
一年级数学用数学练习课教案篇十七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能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2、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列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第1题。
课件演示:池塘边有几只小鸭子在游玩,其中6只在池塘里嬉戏,3只小鸭子赶过来跳进了池塘,玩了一会儿,其中有4只小鸭子上岸回家了,剩下的仍在嬉戏.
你能把看到的数学问题讲给大家听吗?
学生根据画面内容独立填写算式并算出得数。
交流:为什么要“6+3”呢?(因为3只小鸭子赶过来,和原来的6只合起来就9只了。)。
为什么又要(-4)呢?(因为4只小鸭子回家了。)。
2、第2题。
(1)用线把算式和得数连起来。
(2)投影交流。
3、第5题。
出示图。
1、谁能看图说出几个数学问题/。
2根据画面内容独立填写算式并算出得数。
学生交流计算过程。(重点说说计算顺序)。
同时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和做文明乘客的思想教育。
二计算练习。
小朋友们计算得这么快,大家来比一比,看谁又快又对,好吗?
1、比赛计算第4题。
2、出示第6题:横行、竖行上的三个数相加,各得多少?
独立填在书上反馈、评价、订正。
3、出示第7题。
同桌比赛,边指格子边报得数看谁算得快。
三、书写练习:第3题。
1、指导学生写算式的格式。
2、独立完成。
四、拓展练习:拿钱币活动。
每人拿出4张2角纸币,8个1角硬币,一个5角硬币。
思考:要拿出8角钱,你能想出几种拿法?
操作。
交流汇报,投影显示所有拿法。
五、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