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共文化调研报告大全(18篇)
通过写报告,我们可以展示个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升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的竞争力。可以适度运用图表、表格、插图等辅助材料,以使报告更具可读性和可视化。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报告范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社区公共文化调研报告篇一
自20xx年xx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以来,同安区高度重视创建工作,以建设文化强区为战略目标,坚持抓基础促提高、抓重点促提升、抓特色促发展,在全区构筑起上上下下抓文化、方方面面办文化的工作格局,不断开拓文化建设的新局面。2013年8月,同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顺利通过国家文化部评估验收。在此基础上,同安区制定《同安2013-201xx年落实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三年提升工程目标的实施方案》,扎实抓好基层文化设施提升建设。20xx年xx月,同安区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区工作通过文化部复查组的考评验收,继续保持全国文化先进区的荣誉。
一是措施政策到位,为创建工作提供可靠保障。加强组织保障,区、镇(街)、村(居)均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签署创建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强资金保障,逐年增加文化建设投入,所占财政支出比例逐年增长,2009年以来,市、区、镇街共投入补助配套资金2000余万。加强政策保障,制定出台相关的方案、规划、制度,较好地保障创建工作的开展。
二是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基层建设全面覆盖。2009年以来,完成了同安文化中心“三馆一院”和梧侣文体活动中心建设,文化馆被命名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图书馆被评为县区级国家一级馆;10个镇(街)均建有综合文化站;128个村(居)均建有文化活动室,面积达200平方米;公共电子阅览室与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设置率与完备率均达100%,基本实现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与“村村响”工程100%全覆盖。同时,着手建设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筹划区博物馆选址工作。
三是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依托人文资源题材,开展“民俗文化艺术节”、“孔子文化节”以及“苏颂文化节”、“青岛啤酒节”等特色节庆活动,深化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大力推进节假日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建设民俗文化艺术培训演示基地,积极扶持和组织宋江阵、歌仔戏、莲花褒歌、车鼓弄、南音、民间绘画、闽南童谣、舞龙、舞狮技艺、闽南语合唱等十四个非遗项目,打造同安特色文化活动和民俗文化艺术活动品牌。
四是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保障文化事业发展需要。落实专业文化人员编制,镇(街)文化站均有3名编制人员,全区128个村(居)均配备有文化协管员,文化馆、图书馆和10个镇(街)均成立文化志愿者之家,全区共有文化志愿者1000多人,致力于声乐、美术、舞蹈、书法、摄影、学习辅导、送书下乡、道德讲堂等各种文化活动项目。定期组织开展文艺协会的各种文艺专业技能培训以及文化管理干部业务培训,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开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一是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不平衡。镇村之间差别明显,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好于经济发展较弱区域;一些城区的街道-社区,由于环境和用地因素,反而比不过一些农村的建设情况。
二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不大。几年来,在创建过程中,虽然投入了不少经费,但由于同安区的财力现状,投入资金与其他区相比还是偏少;市里对区里的创建补贴,常常是以区为单位发放补贴资金,同样100万的资金,其他区只要分摊到数十个村(居),而同安区要分摊到129个村(居),创建经费投入远不能满足需要。
三是群众文体活动的经常性和广泛性还不够。个别镇街、村居因思想重视不够,加上设施和管理薄弱,文体活动不能普遍有效地开展。
1、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要把文化体育事业建设作为为民谋利、为民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和项目,并逐年提高政府资金投入,持续推进文体设施建设及工程改造提升;探索建立民俗文化建设奖励基金,鼓励民间资金积极参与文化体育事业;盘活国有和集体资产资源,充分利用当前空置校舍、老年活动中心以及古厝宗祠等场地,因地制宜建设文化活动场所。
2、加强文化干部队伍建设和文化专业人才培养。按照实际需要配备文体工作人员,做好镇街、村居文体活动的'专业指导,抓好文体管理工作人员和文娱骨干的培训;完善文化志愿者机制,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在基层公共文化管理中的作用;完善文体设施配置,加强文体设施的保养维护及物质装备管理,建好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网络,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
3、要推进文化体育事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建立健全全民阅读推进机制,鼓励扶持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继续办好传统文化节庆活动,精心组织民俗文化艺术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做好文化下乡和基层文化活动专业指导,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采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内容,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水平。
社区公共文化调研报告篇二
随着麒麟科创园建设的逐步推进,麒麟人民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要求与日俱增。为积极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麒麟街道自成立以来,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并积极推广使用。根据区文广局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及使用情况普查及调研工作的通知》安排,麒麟街道对全街道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及使用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根据4月21日区文广局会议要求,麒麟迅速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及使用情况普查统计及调研工作。街道领导对此高度重视,随即成立了街道专项工作小组,明确具体负责人及专门普查人员。调研中,对街道8个村(社区)逐一上门核实情况,重点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的数量及管理使用、各重大工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开展等情况进行了解,广泛征求基层工作人员、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调研中,普查人员还通过口头宣讲、集中播放宣传片等方式向群众广泛宣传麒麟科创园的建设规划,以增强广大群众对麒麟美好未来的信心,争取每一个麒麟人对科创园建设的支持。
目前,建有近2000平方米的影剧院及约1500平方米的社区影剧院;约2500平方米的文化综合楼,楼内共设有7个公益性服务项目,即综合展示厅、多功能厅、老年活动室、少儿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培训室、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等。各项硬件设施配套到位,多功能厅内近200张桌椅,电子阅览室有12台电脑,乒乓球室有2张乒乓球台,健身室有8套体育器材。文化综合楼旁还有约4000平方米的室外休闲广场,配有音响设施和9套固定的室外健身器材。8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总面积达900平方米,16200册藏书;室外休闲广场18处近2000平方米,每个社区一个篮球场(锁石还有1个标准网球场)。
1、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经常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讨制定工作规划,并将文化工作与经济、党建同等考虑,纳入年度考核。分管领导经常深入文体服务中心和各村(社区),具体抓落实和督促。经费保障到位。自去年街道成立以来,公共文化服务投入资金30多万元,各项文体活动均能实报实销。
2、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麒麟街道面向群众、服务群众,通过开展“江宁之春群众文化节街道专场演出”、“纳凉晚会”、“送戏下乡”、“电影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带动群众各类文化活动蓬勃发展,有效提高了文化活动的普及化程度。目前,随着麒麟地方经济的发展、文化阵地的完善和群众文体队伍的壮大,麒麟的群众文化活动还呈现出普及化、多样化趋势,例如,群众已自发组织开展了诸如交际舞、打腰鼓、唱戏曲等一系列活动文化活动。街道影剧院由于06年的区划调整,一直未能及时维修,加之拆迁在即(目前已丈量过),影剧院已是危房,机器设备已老化。为了满足群众的看电影需求,我们与区影剧公司达成协议,送电影进社区,确保每村每月至少播放一场电影。
同时充分利用文体服务中心的阵地资源服务群众。图书馆设有专人管理、登记,共有注册会员300多人,每周借阅量约20册,全年约1200人次;电子阅览室的12台电脑,每周对外开放6天,年接待660人次上网;乒乓球室常年对外开放,管理人员随叫随到,尤其是晚上,每天都有七八名爱好者,有机关干部、学校老师和普通群众;舞蹈室于每周六、周日开展国标、拉丁等舞蹈培训。
3、扶持培育群众文体队伍,迅速发展群众自我文化服务。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的重视扶持和群众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群众参与文化的热情日益高涨,从以前个别或部分人参与到现在的普遍参与,从以集镇为主到现在的遍地开花,群众文体队伍发展势头强劲。街道文体服务中心共有5名工作人员,各村(社区)都有一名副书记或副主任分管,并配有一名文化信息员。相应成立了群众文体队伍4--6支,参与人数2万多人。包括交际舞、健身舞、太极拳、太级剑(刀)、扇子舞、门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保健操、拍手操、象棋、围棋等十余种项目。这是我街道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既是街道文化的建设者、传统文化的弘扬者、民间艺术的保护者,更是健康生活的实践者、文明风尚的传播者。群众性文体队伍的发展,促成了农民从文化传播对象向文化建设主体的转变,极大地带动了街道文化活动的开展,而且对于提高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乡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4、坚持长效管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只有管理好,才能使用好,才能发挥出应有功能。与设施建设相比,管理、使用是更为艰巨的“新的文化长征”。如果管理不善、使用不好,建得越多则浪费越大,群众也会越不满意。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为基础,以管理为关键,以使用为目的,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有章办事、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每个季度都到各社区检查台帐,督察活动开展情况。
1、一方面与社区教育中心紧密合作,依托现有资源,如熊初保老师的音乐创作、葛志文的石雕艺术,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与街道宣传办、文联、工会、团委、妇联联合组织各类活动,如摄影采风、文艺创作、书画比赛等,进一步疏理、挖掘人才。
2、紧紧抓住麒麟科创园开发建设和明城墙外廓生态廊道建设的契机,充分挖掘麒麟的文化底蕴,将麒麟铺社区的六朝宋武帝刘裕初陵石刻、窦村的四方井、古戏台、和尚桥等与锁石的农家乐旅游连接起来,打造麒麟的文化旅游产业。
麒麟街道是去年6月份新成立的街道,其主要任务是为市委市政府“三个发展”的重要载体“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提供优势、高效、快捷的服务。重点工作是征地、拆迁、维稳。根据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麒麟街道由科创园托管。按照xx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规划创新园形成“创新园文化中心—地区级文化中心—居住社区文化中心—基层社区文化中心”四级文化设施体系。
规划创新园文化中心1处,总用地约6.6公顷,配置中型图书馆、文化馆,有条件还可规划建设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约13500—20000平方米,藏书量45—90万册,总阅览座席450—900座。文化馆建筑面积4000—6000平方米。
地区级、居住社区级、基层社区文化中心分别结合地区级中心、居住社区中心、基层社区中心布置。规划地区文化中心2个,居住社区文化中心11处,基层社区文化中心若干。规划按每3—5万人配置居住社区文化中心,建设文化站1座、图书馆1座,均要达到一级站(馆)水平,建筑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基层社区按其规模和实际需求,配置相应的基层社区文化中心,建筑面积不低于400平方米。每个基层社区均配有文化室、图书室等基础文化设施,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位于东麒路与芝嘉东路之间的地区文化中心将于明年开工建设,预计201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该地块正在拆迁,且拆迁任务已完成90%。
1、社会性公共文化意识不强。观念引导实践,社会性公共文化意识不强是制约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最大障碍。广大群众一方面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公共文化服务因此缺少需求的拉动;另一方面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义务,未能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得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难以切实强化。从我区来看,近年来各级政府公共文化意识明显增强,但相比于公共教育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公共社会服务等,公共文化意识仍需进一步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然较为滞后。
2、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缺乏。一是街道文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良莠不齐,存在身兼多职,人员借用现象;二是基层文艺创作、展演、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三是村(社区)爱好文化活动者多,但缺少文艺专业人才和文化活动带头人、组织者。
3、公共文化设施监督管理缺位。文化设施建成后,其性质定位、由谁管理、由谁监督、考核评估、配套经费等一系列问题都没有明确规定,重建轻管、监管缺位,导致文化设施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4、优良的设施资源与广大群众的参与率和积极性还存在一定的反差。我街道自1992年以来,先后被市级以上单位授予省级体育先进乡镇、省级文化先进乡镇、市级十佳万册图书馆、创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江苏文化网点。2005年被江苏省文化厅授予省级乡镇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单位。如此优良的公共文化设施,广大群众的参与率却不是很高,或者说参与的人员都是些老面孔,除了机关干部和老师,群众自发参与的少。
2、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人力保障。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发展和运营的关键。要加大招聘专业文化人才的力度,提高专业文化人才在文化人才队伍中的比例;要通过出台政策,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投身基层公共文化事业,提高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积极性;要通过培训,提高基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业务素质,造就一批基层文化骨干,培养一批文化活动热心人,要做到村(社区)有文化活动骨干,农村居民聚集点有文化活动组织者;要积极引导、鼓励文化人才到农村、到社区开展文化活动。
3、强化公共文化设施监管,实施有效的扶持政策,实现公共文化设施效益发挥的最大化。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和服务应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公益性,保证社会公众普遍参与。二是优质高效的服务,保证效益发挥的最大化。两者缺一不可。为此,一是要加强对公共文化设施的监管。制订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明确设施的公共性质,明确监管主体,明确服务规范。如规定管理单位必须向公众开放,必须设立面向公众的活动项目,必须建立健全服务规范,必须公示服务内容和开放时间,严禁随意改变设施用途和性质等。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服务的政策配套。公共文化设施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它不应该是以盈利为目的,政府必须介入,以弥补市场失效。因此,不管其管理主体是谁,政府都应采取相应的扶持或补贴政策。对政府或所属单位管理的设施,其日常运作经费应予保证。
社区公共文化调研报告篇三
政府为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积极构建全面覆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全省安排6000万元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20安排1个亿,年将增加到1.2亿用于开展农村三项文化活动。为更好地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用好、用活,按照全市开展的“春节回乡见闻”调研活动的相关要求,我们通过集体座谈、征求意见等形式就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和调研。
一、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建制乡(镇、场、区)16个,行政村104个,农业人口28.9万人。近年来,我县的农村文化事业在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大潮中,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尤其是省委为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下拔了专项资金,为农村文化活动送来了“春风”和“及时雨”,改变了我县农村文化事业的“一穷二白”的面貌,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是基础建设得到加强。2019年政府为开展我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下拔了51.6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加强基础建设、巩固文化阵地,全县16个乡镇均建立了文化服务站,配备了专(兼)职文化干部18名,建村级文化活动室或阵地96个。部分乡镇还添置了文化活动用品及体育健身器材,开办了图书室、电影院、文化茶园、文化娱乐室,全县已有10个乡镇68个行政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二是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自2019年12月份开始,已在全县各乡(镇、场、区)及行政自然村放映故事片、科教片630场次,观看人数达9.4万余人次。送戏下乡245场次,观看人数达23.5万余人次。举办村级文化培训班参加人数达1000余人,为农村文化站送书1200余册。三是群众文化显现生机。近年,我县不少集镇的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唱歌跳舞,健身娱乐。村级文化活动也开始发展,共成立业余演出团体24个,每年文艺演出124场,观众人数达到9.92万人次。一些村还成立了农村开心乐队、威风舞龙队,每逢节庆、假日文艺团体便自发组织到全乡、镇、村巡回演出,得到农村群众的好评和首肯。走进我县农村,唱歌跳舞的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看书读报的多了,打牌搓麻的少了;遵规守矩的多了,惹事生非的少了;移风易俗的多了,愚昧迷信的少了,文明新风随处可见。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我县农村文化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通过调研发现,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存在着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一是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一些基层干部思想上文化意识弱化,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对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工作摆不上位置,往往“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时不要”。甚至认为“唱唱跳跳,打打闹闹”对“城市生活不可少,乡村可搞可不搞”。这是农村文化发展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二是欠账太多,投入不足。虽然党委、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非常重视,政府的专项资金也能足额及时下拔,但由于我县在资金投入上底子太薄,一下子很难根本改变农村文化事业基础薄弱的现状。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主要以乡镇为主,而乡镇由于捉襟见肘的财力和抓经济的压力。三是队伍建设不力,文化人才匮乏。我县文化事业单位缺乏担纲专才,对全县文化不能很好发挥引领作用,对农村文化发展也关注较少;乡镇文化干部经常变动,或长期“挪用”,业务难熟悉,能力提不高,工作应付的多;民间文化人才又相对集中城区,农村百难挑一。人才匮乏是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管理职能未转变。近年,文化主管部门不少精力陷于举办活动等具体事务,从宏观上规划、指导、推进全县文化发展,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着力较少,对业务单位工作管理督促不到位,常常是局里忙、馆里闲,未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职能转变,不利农村文化建设摆上位置和积极推进。
三、几点建议。
1、解决好认识和位置问题。当前,我们已进入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民群众基本温饱后激增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破除和抵御农村落后、愚昧、低俗的恶风陋习,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农村持续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我县是农业大县,只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只有农民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我县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从长远和发展看,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也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将其提上日程,摆上位置,真抓、重抓、实抓,是当务,也是职责。
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从我县文化事业的现状看,农民文化需求自主性、参与性增强,已不满足有所“看”,更加追求有所“乐”。各级应把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切实加大投入,逐步改变群众文化活动场地、设备、器材和现代传媒、网络等硬件设施严重不足的状态。上层应变“蜻蜓点水”的“送”文化为实实在在的“建”基础,多给以物和资的投入。基层要将农村文化建设切实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刚性、长效投入机制,改变投入“随意”,工作“应景”状况。同时,通过积极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渠道投入,加快农村文化基础建设。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文化人才下乡制度,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培养。面向社会招贤纳才,解决文化事业单位青黄不接、人才奇缺问题。乡镇要建立健全文体服务中心,配齐专职人员,稳定工作队伍。要大力发掘社会人才,培养文化骨干,建立一支扎根基层、融于群众的农村文化指导员(文化义工)队伍。通过强化“软件”建设,保障各层面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保障农村文化积极健康发展。深化改革,转变职能。要坚持以民为本,确立群众文化是基层文化工作重点,并纳入各级工作目标考核,确保农村文化建设落实。文化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弱“办”强“管”,致力于县级文化事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协调、服务,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构建良好环境。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引入市场机制、竞争机制,改变一些单位、一部分人懒散无为状态,强化职能,激发活力,切实发挥群众文化、农村文化建设“领头羊”作用。各事业单位可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积极开拓文化市场,开展有偿服务和文化产品经营活动,不断增强自我发展实力。
社区公共文化调研报告篇四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软实力”作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并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十二五”伊始,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宜旅秭归、文化秭归、生态秭归、幸福秭归”战略规划。今年8月,在县政协副主席王大生的带领下,县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县文化旅游局组成调研组,采取现场查看、询访群众、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的方法,深入到沙镇溪镇、梅家河乡的部分村组,就全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赴本省京山县及城畈社区、钱场镇和刘岭村、江西省南昌县及武阳镇和付家村等地进行了专题考察。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层文化网络逐步健全
“十一五”末,我县共争取和捆绑各类资金近千万元,新建4个、改扩建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面积6920.23平方米。其中“三室一厅”(多功能厅、培训室、图书阅览室、办公室)面积达到省“十一五”期间乡镇综合文化站站舍面积要求;已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1个县级支中心、12个乡镇基层服务中心、182个村级基层服务点,20xx年,共享工程秭归县支中心被评为全国49个示范县建设单位之一;建成147个村级农家书屋,共配置图书220多万册、音像制品14700多张(盘)、订报刊杂志20多种。建成的每个农家书屋使用面积一般不少于20平方米,配齐了书柜1套(5组)、阅览桌椅、电视机、影碟机等基本设施,有条件的村对出版物借阅实行了自动化管理;建成70个库区村级文化室,并将在今年年内完成全县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和农家书屋的全覆盖。我县农村特别是库区移民村镇的文化设施设备得到了明显改善。20xx年,我县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单位”。
(二)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十一五”期间,我县创作了《秭归花鼓舞》、《三只燕子》、《巴楚村鼓?生》、《楚音》、《无郎无姐不成歌》等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舞台艺术作品分别在省、市级获奖。20xx年,由文化馆选送的广场舞蹈《秭归花鼓舞》在八艺节上荣获第十四届全国“群星奖”;一年一度的端午文化旅游节形成品牌,特别是20xx年由国家文化部、国台办、省政府主办的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及海峡两岸屈原文化论坛大型活动更是精彩纷呈,向世人展示了秭归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时代风采,真正办成了“人民的节日、文化的盛会”;20xx、20xx年成功举办全县第二、三届民间文艺调演,涌现出一批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艺节目和民间艺人。此模式带动了乡(镇)民间文艺调演的蓬勃开展,全县12个乡镇全部举办过民间文艺调演。仅20xx年,就有9个乡镇举办了全乡民间文化调演。民间文艺调演活动促使乡镇文化创作活跃。其中茅坪镇的情景剧《大唐归州端午祭》、建东花鼓戏《武大报喜》系列节目、屈原镇挖掘民间乐器创作的《新滩丝弦传佳音》、杨林桥镇的民俗展演《烧毛狗》、沙镇溪镇创作编排的《开山号子》、两河口镇民俗节目《嫁姑娘》等节目深受群众喜爱,且艺术水准较高。
(三)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加强
我县文化部门每年都组织了文化站长培训,其中重点组织了新农村文化建设培训班,对文化站站长和文化专干集中培训,培训内容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文化站管理、农家书屋管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文物保护、文化市场管理等,提高了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水平,增强了做好基层文化工作的信心。
屈原艺术团每年送戏下乡150多场次,配合文化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非遗普查、基层文艺辅导及广场舞培训等活动,两个单位已连续五年开展“传承端午习俗,守护精神家园”万人签名活动。20xx年,屈原艺术团九畹溪演出团被共青团中央、国家旅游局联合表彰为“20xx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图书馆、新华书店联合服务农家书屋建设,每年坚持送书下乡达50余次,并指导帮助匡通等企业建立了农民工图书室;县图书馆开展的共享工程县乡村级网络建设覆盖全县,成为国家试点单位;20xx年在第四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县图书馆被评为一级馆;20xx年,县图书馆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命名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屈原纪念馆(屈原祠)成为县级首批爱国主义、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乡镇综合文化站积极协助或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送科技、文化到村到户。沙镇溪镇综合文化站被授予全省农民满意的文化站,杨林桥镇等3个乡镇被市文化局命名表彰为“先进文化乡镇”。九畹溪镇砚窝台村等8个农家书屋被市级授予群众满意的农家书屋。
(四)文博事业蓬勃发展
“十一五”期间,成立了秭归县文物事业管理局,负责全县文物、博物事业的全面管理工作,公布了秭归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全面完成了第三次全县文物普查任务。五年来,我县用于文物保护、维修、征集、新建、复建等项目的总投入达15350万元,其中凤凰山投入资金达14600多万元,用于其它地面文物保护费用100多万元,用于文物(民俗文物)征集费达1200多万元。完成凤凰山古建筑群文物保护区的文物陈列布展、屈原祠迁建及配套设施建设并整体对外开放。20xx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面启动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屈原传说”、“长江峡江号子”分别入选国家第一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xx年,以“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端午节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胡振浩、熊作正、向维平等35人(44人次)被命名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命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91人;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共摸底普查艺人1225人,对171名重点艺人进行了图文声像资料的配套普查;普查范围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等10大门类,共普查登记屈原传说、薅草锣鼓、端午习俗等98个艺种,建立健全了秭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目录,非遗资源数据库建设初见成效,储存资源容量已达5t以上,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平衡,利用率不高。
虽然“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观,但非库区乡镇村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仍然相对薄弱,存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水平参差不齐和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尤其是非库区村文化室建设因无资金支持没有启动,农家书屋面积都比较小,活动场地简陋。农家书屋没有专职管理人员,不能真正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还需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还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二)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不足,运转困难。
公益性服务经费严重不足。乡镇公益性服务经费下拨还是按人头核算,没有按乡镇人口计算,造成乡镇公益性服务经费不足。上级所补的服务费,把人员工资和保险费除去后,几乎没有多余的经费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和公益性服务,出现活动开展越多欠账越多的现象。乡镇文化体育广电中心改制以来,属于广电业务收入需缴纳税费,属于文体活动的用电执行的是商业电价,不仅没有专项活动经费保障,而且由于不具备行政事业收费资格,同时又不属企业经营活动,无法对外提供资金往来票据,遇有社会赞助时接收不接收都哭笑不得,处境尴尬。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管理员均是村干部兼任,没有任何报酬,工作积极性不高,致使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大量缩水,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能力十分有限。村办文化活动没有资金来源,非物质文化传承没有资金支撑,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受到严重制约。
(三)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缺乏,人手不足。
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手严重不足,队伍建设亟待加强。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乡镇文化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乡镇综合文化站作用越来越大,但是作为基层文化工作的落脚点、执行者,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核编太少,多则2人,少则1人,有些乡镇文化专干离岗退养,有些乡镇文化专干无法完成或者不能胜任基层文化工作任务。而受“增人不增、减人不减”的模式束缚,人才难进。
二是由于农村从事文化工作的同志待遇偏低甚至没有任何待遇,导致基层“文化能人”流失严重。
三是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一些拥有较好群众文化活动基础的优秀的民俗、民间文化传统因后继乏人而难以有所作为。农村基层文化人才青黄不接现象严重、队伍不稳,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可忽视的瓶颈。
建设和实施一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基本形成以政府提供服务为主导,以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服务设施、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核心,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得到全面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争取在“十二五”期末,构成县级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文化广场、1个博物馆(移民纪念馆)、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7个社区、186个村文化室(含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农家书屋)的三级文化服务网络体系。
(一)努力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县乡村级公共文化设施的有效覆盖。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服务人口为依据,以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标准、设备配置标准为指导,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
县级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功能互补、联建共享”的原则,完善重大文化设施体系,建设好文化馆、图书馆、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科学规划,整合资源,抢抓三峡移民后续规划机遇,高标准启动建设秭归县文化广场、博物馆。高标准建设和完善县文化馆,积极创建国家一级馆;对县图书馆进行改造升级,建成藏书较丰富、设备较先进、检索较便捷的国家一级图书馆;加强屈原艺术团的建设,多方争取投入,在硬件建设、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进一步提档升级,不断提高专业创作能力和表演水平,把屈原艺术团打造成在全省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县级专业剧团。巩固完善乡镇(社区)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实现乡镇(社区)有文化活动站、村有文化活动室,做到人员、经费、场所三到位,文化活动、文化功能、文化地位三加强。同时,加强流动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流动服务的整合,提高流动服务设施的利用效率。加强数字文化阵地建设,基本实现数字文化覆盖乡镇(社区)和行政村。
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各类文化设施,解决由于公共财政投入不足造成文化设施欠缺的问题,并使之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
(二)大力推进文化内容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能力。
加大创作力度,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深入生活,积极创作农村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让农民群众更多地享受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1、繁荣文学艺术创作。
按照“以繁荣出精品,以精品促繁荣”的思路,实施文化精品战略,扶持原创性作品,推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秭归地方特色的高水准文艺作品。加强专业艺术创作,不断创作推出一批优秀剧目,重点创作好“秭归大端午”大型舞台剧。围绕重大文艺赛事,组织重大题材的创作活动,鼓励文艺爱好者不断创作新的文化艺术作品,力求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方面推出一批把握时代精神,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力争在“十二五”期间继《峡江船工号子》和《秭归花鼓舞》之后再创新作冲击“全国群星奖”,投资拍摄一部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反映屈原生平的影视作品。
切实加强屈原文化研究,形成秭归屈学研究特色,打造屈原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地方民俗文化,精心打造船工号子、开山号子、杨林堂鼓、建东花鼓戏等民间艺种,展示两千多年柑橘栽培历史,打造柑橘文化品牌。积极挖掘移民文化内涵,打造移民文化品牌。以九畹溪、凤凰山、链子岩等景区和沿江移民新村为载体,将特色文化融入旅游景区,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2、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积极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广场文化和节日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馆(站、中心)等文化机构的组织和阵地作用,利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广场文化活动等载体,开展歌咏、读书、书法、朗诵、科普知识等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重点办好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和三年一届的全县民间文艺调演。加大基层文化扶持力度,重点扶持和帮助民间文艺社团的发展。
3、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1)加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重视优秀历史文化的研究、发掘和保护。完成全县文化遗产普查,完善重大建设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切实做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升部分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级别。重点做好屈原祠等凤凰山古民居群的提档升级,完善安防等基础设施,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和利用办法。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传承发展民俗民间文化。按照“抢救保护、传承创新、开发利用”的方针,加强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抢救工作,研究开发保护传承屈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绘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图,争取申报2—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培养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制定传承人资助办法,对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建立传承机制。
(3)推进屈原故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围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建立屈原故里文化生态保护区,精心编制保护区规划,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文化生态保护和自然生态保护相结合、整体保护和重点保护相结合的要求,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坚持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切实做好传承人、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并积极争取将该项目纳入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试点范围。
(三)大力加强公共文化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体系。
繁荣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离不开素质高的建设队伍。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一是管理者队伍。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基层文化管理者既是组织者、管理者,又是实践者、推动者,是一个关键的节点,必须十分重视抓好这支队伍建设。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管理者的在职培训,实现知识更新,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素质。加强对乡村文化员的培训,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素质。
二是专业艺术人才队伍。遵循文化艺术人才成长规律,运用市场配置功能,不拘一格地引进、使用、培养文化艺术人才。
三是民间文艺工作者(爱好者)。民间文艺表演队伍是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要加大对各级各类文艺表演队伍的投入、培养和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其为农服务的能力,激发其为农服务的动力。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利用工作。
坚持把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出发点,着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文化资源共享,经常开展送书、送戏、送文化下乡活动,加大财政保障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建立一支专职文化工作队伍,增加农村公共文化经费投入,着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进一步提高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好、维护好、保障好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县委、县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要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生的重要内容,作为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实现党的执政目标的重要途径,抓好抓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文化发展目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同部署、同实施,建立相关的考核、评价和责任制度,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宣传部门协调指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创造更加有利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务环境、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形成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二)进一步采取有效举措,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要把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予以重点推进,逐步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一是把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改革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加以推动。
二是完善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机制,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
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
四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统筹协调机制,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五是进一步完善绩效考评机制。
2、加大项目、资金的争取和支持力度。高标准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编制规划,积极储备项目,做好文化项目库建设,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积极研究政策,围绕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新农村建设、移民后续发展、扶贫开发等方面拓展项目资金争取内容。切实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征收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定,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设立县城镇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扶持城镇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支持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发展。县委、县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建议从下个财政年度起,以全县总人口为基数,按4元/人的标准,设立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确保随着财政的增长而增长。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非物资文化传承的奖励与扶持、村办文化专项活动补助、乡镇文化事业发展奖励等,不得用以县办节庆活动,不得挪作他用。同时,要根据需要与可能,加大对以社会服务型为主的文化事业单位的投入,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艺术团等;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如乡镇文化站建设的配套完善,村级文化室、农家书屋、文化科技中心户的建设等。县直有关部门、电力企业对文化部门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收费、用电价格要加大协调、争取力度,给予必要的优惠。文化部门要努力解放思想,创新思路,走出一条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发展道路。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社区)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标准。
(三)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总体部署,把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培养、管理、使用机制。优化群众文化队伍结构,加快培养高素质的群众文化管理干部和群众文化专业骨干,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优秀文化人才到秭归建功立业,从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形成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保障。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建立规范的奖励制度,对在文化发展中做出特殊贡献的文化作品和相关人员给予重奖和荣誉。针对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免费开放后工作量增加的问题,尽量增加相应编制,落实有关乡镇文化站人员编制、待遇的现行政策。在村(社区)建立政府补贴的文化员制度。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增加文化竞争力。
社区公共文化调研报告篇五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教科文卫工委在赵秀萍副主任的带领下,与县委党校科研组合作,于今年5、6月份对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县文广新闻出版局、县文联、县体育发展中心有关情况汇报,实地走访了力洋镇、桑洲镇、桥头胡街道,与乡镇(街道)干部、村(社区)代表、文艺界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尤其是“十二五”时期,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市委精神,紧扣文化强县建设中心任务,以满足全县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成功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政策保障不断加强。成立了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文化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宁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宁海县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城乡网络不断完善。20xx年以来,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推进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基本实现乡镇(街道)和村(社)综合文化站、图书分馆、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农家书屋和基层文化宫全覆盖的建设目标。计划投入3.58亿元建设的十里红妆博物馆新馆、东方艺术造像博物馆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目前进展顺利。
三是惠民活动不断丰富。县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全面实现免费开放,“千场戏剧进农村”、“万场电影进农村”、“天天演”等文化惠民活动深入民心。大力挖掘我县文化资源,参与指导乡镇节庆活动,逐步形成了一镇一节、一乡一品的节庆文化品牌。积极举办各类培训、讲堂以及展览等公益性活动,观众超过15万人次。
四是精品创作不断出新。积极打造宁海民俗文化品牌、古建文化品牌、名人文化品牌、戏剧文化品牌、旅游文化品牌。越剧大戏《十里红妆·风雨情》荣获市“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越剧节展演银奖。宁海平调耍牙绝技、《江南明清建筑木雕》和泥金彩漆十里红妆系列先后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虽然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部分干部缺乏“文化自觉”意识,没有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构建和谐宁海的重要任务牢牢抓在手里,认为文化建设不是刚性任务,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意识比较突出,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出了问题才要”。
(二)经费投入相对不足。20xx年,我县公共文化事业费支出5719万元,仅占地方财政支出38亿元的1.49%,虽然逐年增长,但比重还是偏低,与其他民生投入相比相形见绌。从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投入来看,按照20xx年全省公布的评估数据,宁海、鄞州和北仑分别是95.33元/人、194.20元/人和275.31元/人,我县与市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多年来,基本上只保证文化部门基本的人头经费,而业务经费和文化设施经费严重不足,基层单位的业务经费更少甚至为零,一些文化惠民活动、文化服务项目、设施设备添置与更新无法正常开展,导致公共文化事业的公益性得不到充分体现。
(三)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由于历史欠账、长期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我县文化事业底子薄,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具体表现在:
1.从县级层面看,建设总量不足,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我县的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县文化馆、剧院等建设年代早,基本都建于六七十年代,而且基本都在老城区,设施陈旧,交通拥堵,从规模、功能、交通、服务等方面来说都无法满足群众需求。县文化馆馆舍老化,面积不达标,实际面积1500平方米,与国家一级馆面积标准2500平方米有很大差距,缺少排练、演出场所,甚至在考核时必须借用潘天寿艺术中心2500平方米展厅充数。到目前为止,我县仍然没有一个像样的剧院。
2.从乡镇(街道)层面看,设施布局不合理,日常使用效率低。大多数乡镇(街道)的综合文化站、乡镇文化室和图书分馆是用老办公楼、弃用的校舍或租借用乡镇(街道)所在村办公楼创建的,设施布局先天不足,不便于群众使用,违背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均等性原则。
3.从村(社)级层面来看,敷衍应付现象较为严重。部分村的基层文化馆和农家书屋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创建,面积狭小,设施陈旧,有些甚至租在群众家中,相关配套措施滞后,闲置、挤占、挪用等现象不少。
(四)队伍建设有待加快。近年来,我县文化队伍建设有所加强,但仍然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对文化队伍的能力要求。
从县级层面看,县级公益性事业单位一批老群文干部逐渐退休,新进入文化队伍行列的年轻干部工作实践经验缺乏,群文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较为突出;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优秀的文化事业人才难以脱颖而出,从事文化事业高端人才匮乏,知名的主创人员、主演人员较少,要搞大型艺术活动,还得到处请人,花费不少精力和财力。
从乡镇层面看,有一批老文化干部退休,新的文化干部基本上不是艺术院校科班出身,文化业务专业知识欠缺,文化工作热情不高,不仅身兼数职、专干不专用,而且更替频率非常高,甚至个别乡镇出现一年换4个文化站长的现象,人员流动过于频繁,难以保证正常工作开展。
从村级层面来看,村级文体管理人员文化程度低,业务素质普遍不高,服务能力较差。
(一)深化思想认识,形成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自觉意识。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今年1月份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文件精神,要深刻认识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为进一步推动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要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建设“两美宁海”、提升宁海形象的题中之义。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区域的软实力,一个城市的建设必须要有文化积淀和底蕴支撑,要深刻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建和谐宁海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要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促进社会和谐、凝聚社会民心的重要源泉。从调研来看,凡是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好的村(社),居民的幸福感、归属感,以及村(社)的组织力和稳定性就强,“细胞”更和谐,群众基础更稳固。因此,全县上下必须统一认识,加快形成发展共识,合力推进我县公共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的政策体系。抓紧制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明确从县政府到乡镇政府到村委的主体责任,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考核各级政府、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
(二)加大财政投入,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保障。
一要加大财政对公共文化投入力度。要加大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管理、使用的投入扶持力度,建立稳定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按照国家要求,每年文化事业费增幅要高于当年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不断提高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财力保障。
二要改进公共文化支出项目。要注重惠及面广、受益群体大的公共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要结合文化部门工作实际,加大对业务经费的投入,支持各类公益性业务的开展。要对群众文化活动所需设备的添置与更新进行适当的财政补助,尤其要对基础差、财政弱的乡镇进行适当的倾斜,进一步激发群文工作的积极性。
三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领域。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模式,通过委托或招投标等方式吸引有实力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营。
(三)强化基础建设,打造适应群众文化需求的先进阵地。
在县级层面,要积极回应社会各界多年的呼声,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抓紧建设集大剧院、美术馆和文化馆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综合体,真正体现公益性、便利性和效能性,满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
在乡镇(街道)层面,逐步完善综合文化站、图书分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使用效能,发挥真正功用。要深化“一乡一品”文化建设,为开展乡镇(街道)特色文化活动提供稳定的主阵地,为品牌的培育提供各方面的支持,打造广大群众乐于参与的优质文化品牌。
在村(社)层面,要根据各自实际和群众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文化服务,探索建立基层文化设施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充分有效地发挥文化设施的应有功能。
(四)优化人才结构,建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
一要制定完善文化队伍建设规划。要按照当前文化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新任务,立足长远并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完善文化队伍建设规划,落实健全机构编制、待遇保障、继续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快造就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二要加强文化队伍管理。刚性规定乡镇(街道)文化站编制数,配齐配足并在职在岗,完善乡镇(街道)文化干部招聘准入机制,引入真正具有艺术院校学习经历、专业文化特长的人才,规范村级文体管理人员选聘制度,逐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要积极培养引进高端人才。一方面要综合利用招聘、引进、委培等方式,采取上挂下派、结对联姻、柔性引进等手段,加强公共文化机构专业人才和研究人员配备;另一方面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吸引、培养、留用体制机制,探索实施从业资格管理制度,完善科学的评聘、激励制度,加大对有突出贡献人才奖励力度,培养名家大师,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文化发展的品质。
四要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积极培育志愿服务者,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
社区公共文化调研报告篇六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就是指政府将原来由政府直接举办的、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并根据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后支付服务费用,这是一种“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投资、贷款贴息”的新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减轻财政负担,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而且可以通过财政资金引导让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公共事业建设。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还可以让政府退出垄断性行业。正因为如此,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购买的方式给民众提供公共服务。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环节,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则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上海、广东、浙江等地都已先后出台了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我市其实早就有类似的做法,可以说早已踩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鼓点上,只是当初没有将其归纳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范畴或者说不是有意识地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工作而已。
我市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项目购买、一种是岗位购买,目前还更多地体现在项目购买上。
在我市一些重大文化活动或品牌文化建设中,政府不包办一切,采取委托生产获购买服务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社会力量进入服务领域,政府加以引导或者采取奖励措施。譬如20xx年,我们在举办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时,与南京华威公司合作,政府买单,演出经营承包给对方,成功举办十六运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演出;我市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打造的文化服务品牌——“千戏下基层,唱响新农村”,由文艺团体每年提供1000场演出,政府每场补贴3000元,文艺团体则下基层、下农村无偿为老百姓演出,用政府购买演出活动这种方式惠及农村百姓;农家书屋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品牌,截止20xx年底,我市已建农家书屋1300家,采取“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的方式进行,每新建1家,政府补贴1万元的物资(书橱4张,图书240 册 ,音像制品100张 ),也可以由热心人士自建、政府予以冠名,正因为如此,这项民心工程得以在我市迅速推开,预计在20xx年底实现全覆盖。我市倾力打造的的环濠河博物馆群,目前已集聚30多个博物馆,除了国办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外,其他的博物馆如审计博物馆、珠算博物馆、城市博物馆、体育博物馆、风筝博物馆以及待建的眼科博物馆等,均为社会各行业所办,不仅弥补了国办文化在资金、内涵、体量等方面的不足,而且大大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各县(市)区在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方面也有很多有益的尝试。
至于岗位购买,目前主要集中在南通博物苑的保安保洁岗位,南通博物苑是张謇先生创办的,园苑合一的管理模式在全国独树一帜,现在南通博物苑实行免费对外开放,这让更多的市民以及外地游客充分享受到文化服务,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更多的文化权益,但另一方面,占地 7万多平方米的南通博物苑其保安保洁也是繁重的任务,再加上博物苑是我市重要的对外窗口,经常面临各种重大接待任务,这更对保安保洁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博物苑对保安保洁工作采取社会化管理,通过岗位购买,与中房物业公司签订劳务合同,既减轻了管理压力,又减轻了财政负担,可谓一举两得。
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是新生事物,社会各界对此了解甚少,不少市民对此还很陌生,宣传力度有待加强;由于文化服务大多为公益性文化服务,其经济效益难以显现(起码在短期内无法显现),所以社会力量参与的热度还不高、积极性还不够,政府的奖励措施也没有完全跟上;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不均衡;评价、论证体制尚未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也不配套,在购买公共服务的环节上缺少有效监督,容易滋生新的腐败等等。
1.政府严格制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项目、内容,每年年初确定当年需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并列入当年的财政预算,及时向社会公布,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
2.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免费开放补助,对博物院、纪念馆等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加大开放补助,将补助资金纳入单位年度预算予以安排,确保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益。
3.加大对高档演出的补贴资金。近年来,我市引进了《云南映像》等高档演出,但由于资金匮乏,引入的高雅演出相对甚少,国内外真正一流的团队无法引进,不能适应南通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我市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目前,连云港、无锡等市每年的“新年音乐会”以及其它大型演出都是由政府出面组织,浙江省的一些市级大剧院每场演出政府都予以补助,有鉴于此,建议政府给予高档演出补贴,确保我市每月都能邀请国内外优秀剧目,高档文艺演出在我市能够持久不断,从而满足我市观众的高层次文化需求,同时还可以每场演出有30%的票作为低价票给平民百姓,让更多的市民享受文化权益。
4.加大对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补贴。按照中央提出的“企业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的原则,加大对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补贴,力争实现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让农民群众在田间村头就能欣赏到优秀的中外影片。
5.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的建设力度。按照“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的要求和“2311”标准(20m2以上房屋、30种以上期刊、1000册以上图书、100盘以上光碟),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的建设力度,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全面建成农家书屋。
6.加大基层文化站和高素质基层文化骨干队伍建设力度。根据乡镇文化站建设标准,继续增加对基层文化站的投入力度,同时采取鼓励措施,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对现有基层文化干部加大培训力度,让送文化的火种在基层落地、生根、发芽、开花,从“送文化”到“种文化”,保持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7.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应实行阳光操作,提高政府的公信度和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对通用的后勤岗位的购买,建议由编制、人事、劳动、财政、物价等有关部门制定统一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必要时设定指导价;聘请一批资深文化学者,设立专家库,对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科学论证,要规范论证过程,纪检部门全程监督,避免逃避论证监督、引发新的腐败等现象和行为的发生。
社区公共文化调研报告篇七
虽然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部分干部缺乏“文化自觉”意识,没有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构建和谐宁海的重要任务牢牢抓在手里,认为文化建设不是刚性任务,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意识比较突出,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出了问题才要”。
(二)经费投入相对不足。20xx年,我县公共文化事业费支出5719万元,仅占地方财政支出38亿元的1.49%,虽然逐年增长,但比重还是偏低,与其他民生投入相比相形见绌。从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投入来看,按照20xx年全省公布的评估数据,宁海、鄞州和北仑分别是95.33元/人、194.20元/人和275.31元/人,我县与市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多年来,基本上只保证文化部门基本的人头经费,而业务经费和文化设施经费严重不足,基层单位的业务经费更少甚至为零,一些文化惠民活动、文化服务项目、设施设备添置与更新无法正常开展,导致公共文化事业的公益性得不到充分体现。
(三)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由于历史欠账、长期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我县文化事业底子薄,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具体表现在:
1.从县级层面看,建设总量不足,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我县的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县文化馆、剧院等建设年代早,基本都建于六七十年代,而且基本都在老城区,设施陈旧,交通拥堵,从规模、功能、交通、服务等方面来说都无法满足群众需求。县文化馆馆舍老化,面积不达标,实际面积1500平方米,与国家一级馆面积标准2500平方米有很大差距,缺少排练、演出场所,甚至在考核时必须借用潘天寿艺术中心2500平方米展厅充数。到目前为止,我县仍然没有一个像样的剧院。
2.从乡镇(街道)层面看,设施布局不合理,日常使用效率低。大多数乡镇(街道)的综合文化站、乡镇文化室和图书分馆是用老办公楼、弃用的校舍或租借用乡镇(街道)所在村办公楼创建的,设施布局先天不足,不便于群众使用,违背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均等性原则。
3.从村(社)级层面来看,敷衍应付现象较为严重。部分村的基层文化馆和农家书屋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创建,面积狭小,设施陈旧,有些甚至租在群众家中,相关配套措施滞后,闲置、挤占、挪用等现象不少。
(四)队伍建设有待加快。近年来,我县文化队伍建设有所加强,但仍然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对文化队伍的能力要求。
从县级层面看,县级公益性事业单位一批老群文干部逐渐退休,新进入文化队伍行列的年轻干部工作实践经验缺乏,群文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较为突出;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优秀的文化事业人才难以脱颖而出,从事文化事业高端人才匮乏,知名的主创人员、主演人员较少,要搞大型艺术活动,还得到处请人,花费不少精力和财力。
从乡镇层面看,有一批老文化干部退休,新的文化干部基本上不是艺术院校科班出身,文化业务专业知识欠缺,文化工作热情不高,不仅身兼数职、专干不专用,而且更替频率非常高,甚至个别乡镇出现一年换4个文化站长的现象,人员流动过于频繁,难以保证正常工作开展。
从村级层面来看,村级文体管理人员文化程度低,业务素质普遍不高,服务能力较差。
社区公共文化调研报告篇八
麒麟街道是去年6月份新成立的街道,其主要任务是为市委市政府“三个发展”的重要载体“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提供优势、高效、快捷的服务。重点工作是征地、拆迁、维稳。根据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麒麟街道由科创园托管。按照xx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规划创新园形成“创新园文化中心―地区级文化中心―居住社区文化中心―基层社区文化中心”四级文化设施体系。
规划创新园文化中心1处,总用地约6.6公顷,配置中型图书馆、文化馆,有条件还可规划建设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约13500―20000平方米,藏书量45―90万册,总阅览座席450―900座。文化馆建筑面积4000―6000平方米。
地区级、居住社区级、基层社区文化中心分别结合地区级中心、居住社区中心、基层社区中心布置。规划地区文化中心2个,居住社区文化中心11处,基层社区文化中心若干。规划按每3―5万人配置居住社区文化中心,建设文化站1座、图书馆1座,均要达到一级站(馆)水平,建筑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基层社区按其规模和实际需求,配置相应的基层社区文化中心,建筑面积不低于400平方米。每个基层社区均配有文化室、图书室等基础文化设施,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位于东麒路与芝嘉东路之间的地区文化中心将于明年开工建设,预计201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该地块正在拆迁,且拆迁任务已完成90%。
社区公共文化调研报告篇九
(一)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逐步完善。我省各级政府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机制上保证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建设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同步。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顶层设计,成立由省文化厅牵头、25家单位组成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带动全省各市、县开始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相继制定《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福建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xx―2020)》《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推进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逐步健全财政保障机制,全省文化事业费财政拨款从20xx年的11.3亿元增长到去年的19.1亿元,年均增长14%,人均财政拨款及占财政支出比重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初步建成。“十二五”时期,我省基本实现省、市有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县市区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村和社区有文化活动阵地的目标,覆盖全省的省、市、县、乡和村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截止20xx年底,全省建成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90个,文化馆(艺术馆、群众艺术馆)97个,博物馆119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125个,行政村和城镇社区文化服务点(含农家书屋)13918个,各类文化艺术表演团队近千个,激情广场群众性文化活动点2000多处,相对固定的群众文化活动队伍20000多支。大力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公共数字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等三大数字文化惠民工程建设,20xx年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全省乡镇的全覆盖,目前所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均已建立电子阅览室。20xx年全省提前三年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
(三)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继续开展公益性演出、展览、培训、辅导等传统服务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拓宽服务渠道,增加服务内容,公共文化服务吸引力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全省文化部门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等“四馆一站”已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大力组织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厦门、三明、福州先后成功入选,推动全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机制,20xx年创立至今的“福建艺术扶贫工程”开创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厦门“社区书院”集居民教育、文体活动、群众议事于一体,成为我省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品牌。率先在全国设立村级文化协管员,目前在聘协管员达14800多名,已覆盖全部行政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全省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活力明显增强。
(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日益丰富。积极培育和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群众文体队伍呈遍地开花之势,涌现出诸如福州“激情广场大家唱”、厦门“书香鹭岛活动月”、莆田“我的舞台我的梦”、龙岩“文化惠民周周有戏”、宁德“中国的微演艺”等一大批知名品牌,惠及城乡广大群众。着力拓宽公共文化供给主体和手段,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一些民办文化机构得到扶持发展,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公益性惠民演出,20xx年全省77个国办艺术团体组织公益低票价演出11320场,受益群众约858万人次。加强文化艺术精品创作与生产,推出了闽剧《林则徐复出》、莆仙戏《叶李娘》、杂技情景剧《平安号》、大型舞剧《丝海梦寻》、畲族舞剧《山哈魂》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艺术创作生产呈现可喜的新气象。
社区公共文化调研报告篇十
随着麒麟科创园建设的逐步推进,麒麟人民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要求与日俱增。为积极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麒麟街道自成立以来,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并积极推广使用。根据区文广局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及使用情况普查及调研工作的通知》安排,麒麟街道对全街道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及使用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社区公共文化调研报告篇十一
(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平衡,利用率不高。
虽然“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观,但非库区乡镇村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仍然相对薄弱,存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水平参差不齐和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尤其是非库区村文化室建设因无资金支持没有启动,农家书屋面积都比较小,活动场地简陋。农家书屋没有专职管理人员,不能真正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还需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还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二)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不足,运转困难。
公益性服务经费严重不足。乡镇公益性服务经费下拨还是按人头核算,没有按乡镇人口计算,造成乡镇公益性服务经费不足。上级所补的服务费,把人员工资和保险费除去后,几乎没有多余的经费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和公益性服务,出现活动开展越多欠账越多的现象。乡镇文化体育广电中心改制以来,属于广电业务收入需缴纳税费,属于文体活动的用电执行的是商业电价,不仅没有专项活动经费保障,而且由于不具备行政事业收费资格,同时又不属企业经营活动,无法对外提供资金往来票据,遇有社会赞助时接收不接收都哭笑不得,处境尴尬。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管理员均是村干部兼任,没有任何报酬,工作积极性不高,致使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大量缩水,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能力十分有限。村办文化活动没有资金来源,非物质文化传承没有资金支撑,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受到严重制约。
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手严重不足,队伍建设亟待加强。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乡镇文化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乡镇综合文化站作用越来越大,但是作为基层文化工作的落脚点、执行者,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核编太少,多则2人,少则1人,有些乡镇文化专干离岗退养,有些乡镇文化专干无法完成或者不能胜任基层文化工作任务。而受“增人不增、减人不减”的模式束缚,人才难进。
二是由于农村从事文化工作的同志待遇偏低甚至没有任何待遇,导致基层“文化能人”流失严重。
三是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一些拥有较好群众文化活动基础的优秀的民俗、民间文化传统因后继乏人而难以有所作为。农村基层文化人才青黄不接现象严重、队伍不稳,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可忽视的瓶颈。
社区公共文化调研报告篇十二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软实力”作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并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十二五”伊始,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宜旅秭归、文化秭归、生态秭归、幸福秭归”战略规划。今年8月,在县政协副主席王大生的带领下,县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县文化旅游局组成调研组,采取现场查看、询访群众、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的方法,深入到沙镇溪镇、梅家河乡的部分村组,就全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赴本省京山县及城畈社区、钱场镇和刘岭村、江西省南昌县及武阳镇和付家村等地进行了专题考察。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社区公共文化调研报告篇十三
优秀作文推荐!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就是指政府将原来由政府直接举办的、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并根据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后支付服务费用,这是一种“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投资、贷款贴息”的新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减轻财政负担,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而且可以通过财政资金引导让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公共事业建设。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还可以让政府退出垄断性行业。正因为如此,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购买的方式给民众提供公共服务。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环节,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则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上海、广东、浙江等地都已先后出台了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我市其实早就有类似的做法,可以说早已踩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鼓点上,只是当初没有将其归纳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范畴或者说不是有意识地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工作而已。
社区公共文化调研报告篇十四
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是新生事物,社会各界对此了解甚少,不少市民对此还很陌生,宣传力度有待加强;由于文化服务大多为公益性文化服务,其经济效益难以显现(起码在短期内无法显现),所以社会力量参与的热度还不高、积极性还不够,政府的奖励措施也没有完全跟上;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不均衡;评价、论证体制尚未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也不配套,在购买公共服务的环节上缺少有效监督,容易滋生新的腐败等等。
社区公共文化调研报告篇十五
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我区正处于由农村形态向城市新社区加速转变进程中,全区22万人口除中心城区的人口相对集中外,大多数人口分散在崂山核心景区的山村里,离中心城市、文化繁荣地带相距较远,获取文化信息及参与文化活动的途径不方便。因此,在当前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快推进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全区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崂山区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优化文化发展环境,加快推进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初步建立了设施比较齐全、产品比较丰富、服务质量较高、机制比较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树立起具有崂山特色和崂山风格的“文化崂山”形象。
一是构建起功能完善的区、街道、社区三级文化网络阵地。自2005年起,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连续三年将“新建、扩建40个达到市级标准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列入政府实事项目,持续实施“文化设施配送工程”,调动多方力量兴起文化设施建设的新高潮。区、街道、社区三年累计投入资金4500余万元,建设市级标准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16个,占全区社区总数的80%(预计今年将达到95%以上),每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都建有功能完善的五室一场:图书室、阅览室、“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综合文体活动室、文化培训室、文体活动广场,基本构建起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辖区内“十分钟文化圈”初步形成。同时,出台《文化设施配送工程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考核办法》,全面加强固定资产的监督与管理。将区委组织部、文明办等有关部门的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社区学院教学点等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实现有效整合,使之成为融宣传教育、科学普及、文体活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阵地。金家岭社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港西社区、小河东社区被评为“山东省先进文化社区”。
二是“全区图书配送体系”建设日臻完善。针对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图书数量少、旧书多,居民看书难的实际,坚持以“书香满社区”为服务品牌,自2005年起,在全省率先实施“全区图书配送体系”建设,由区图书馆作为全区图书配送中心,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入网,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配送到相关社区。截至目前,已投入购书资金达230余万元,配送图书7.8万册,建起了116个达到市级标准的社区阳光图书室。全区图书藏量达38.5万册,人均藏书量达1.8册,居青岛市各区(市)首位。同时,还根据各社区地域特色及优势产业,建立了花卉、林果、茶业、渔业等特色图书室,满足了社区居民对农业知识的需求。三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走在全国前列。2005年,在全国率先为51个社区实现共享工程系统与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的对接,为全区群众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文化传播渠道。2007年,对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重新布局改造,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崂山支中心,三年累计投入资金230余万元,为基层社区购臵安装电脑480余台,建设116个基层服务点,并全部实现网络对接,初步构建起覆盖全区的综合性文化信息网络体系,为社区居民休闲益智、发家致富提供了信息保障。建设完成“文化崂山”网站,设立文化动态、群文信息、文化遗产保护、稽查曝光台等板块,成为展示崂山文化的重要窗口。
四是打造形成具有崂山特色的系列文化活动品牌。联合青岛市演艺机构组织开展了“山歌海韵•乡音乡情”流动舞台进社区、“情系山区•放飞希望”流动舞台进校园、“重温经典•情满崂山”流动电影进社区“三大公益文化品牌”活动,为基层群众免费演出350余场,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次;策划组织了历届崂山旅游文化节、第九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太清水月〃崂山仲秋赏月会等大型开幕式演出;组织举办了民间广场文艺汇演、新年音乐会、青年电视歌手大赛、崂山民间故事大赛、“山海情怀〃魅力崂山”大型图片展等系列特色文化活动400余场,实现了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让广大市民在亲身参与中陶冶了情操。同时,按照“一社区一品牌”的目标要求,建成东海劳山古乐团、山东头社区民乐团等民间文艺队伍219支,成为丰富全区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
五是创作推出反映崂山底蕴系列文化精品。以深度挖掘崂山传统文化资源为突破,组织开展了“写崂山〃唱崂山〃画崂山”系列活动,先后推出了“彩韵崂山—2007的留影”、“军旅画家曲直油画展”、“女油画家眼中的崂山”等系列文化品牌;组织出版《青岛海洋民间故事》、《崂山道教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连环画》、《崂山区历届节会原创作品选》等系列文学作品;组织创作了《山海情怀》、《魅力崂山》等一批原创性节目,特别是歌曲《记着老百姓》,被中央电视台拍摄制作成mtv,多次在国家大剧院和中央电视台中演唱,成为许多地区大型活动中的必唱歌曲,先后获得山东省、青岛市反腐倡廉歌曲创作大赛一等奖与特别奖。组织完成居国内领先水平的《崂山茶文化与产业化经营研究》课题报告,成功推出了52集电视宣传片《印象崂山》。近年来,全区文化艺术类作品获国家、省、市级奖励达120余项,有力地提升了崂山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六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效显著。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详细的普查,建立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在全市率先公布了首批12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崂山民间故事”、“崂山道教音乐”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崂山民间故事、崂山道教音乐、沙子口庙会、沟崖高跷成功入选青岛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先后公布了塘子观、太和观等三批12处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第一批未核定文物保护单位,积极配合国家博物馆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建立崂山区文物陈列室,并正式启动第三次全区文物普查工作,为促进全区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文化设施分布还不是很平衡。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崂山区文化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基本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但由于诸多客观原因,文化设施空间分布仍存在不均,中心城区及各街道办事处驻地的文化设施相对集中,而部分偏远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则相对分布较少,部分文化设施场所由于建成时间较长,需要修建和完善。区内没有一处能够展示区域形象的标志性文化建筑,城市文化形象不够鲜明。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全区还有35个社区没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利用率不高,服务居民的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城区建设中缺少对文化设施项目的统筹规划,城区文化功能不强。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不够,崂山文化的现实影响力与丰富的文化资源不相适应,文化供给和消费数量相对不足,精神文化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品种还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精品力作不够多,能够在国内外叫得响的文化艺术精品数量较少。
三是群众文化队伍结构还不是很合理。近年来,随着全区“文化设施配送工程”的深入实施,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如火如荼,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在队伍结构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队伍发展速度也有较大差别。大部分业余队伍都是由中老年人组成,而青少年队伍比重相对过低,这种不合理主要是由于大部分中老年人业余时间比较多,队伍排练时间比较充裕,而年轻人由于工作压力,业余生活相对贫乏。部分社区文化活动丰富,队伍很多,而有些社区队伍较少,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四是文化建设的投融资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公共文化活动需要资金支持,但由于其公益性质,资金筹集问题会成为其发展的瓶颈。从国外及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来看,社区文化建设主要是采取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等多途径投资和捐助为辅的资金投入方式,不仅减轻了国家和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提高了全社会的参与程度。目前,崂山区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主要是依靠政府投入,虽然在部分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及文体设施建设方面有社会力量的参与,但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仍然没有建立起来,政府有限的资金不能满足公共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造成公共文化建设发展动力不足。
要依托“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山东省文化先进区”的文化凝聚力,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部署,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更有力的举措,全面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项任务,努力推进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要加大文化设施投入,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要改革文化设施建设投资体制,财政资金优先安排与社区居民利益相关的公益性文化项目,重点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文化活动普及以及对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的扶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多渠道筹集文化资金,提高公共文化建设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要突出文化特色和人文品味,统筹文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职能部门,规划建设一处具备多种功能的标志性文化建筑,树立区域文化的整体形象。区文化馆、图书馆要升级为“国家一级馆”,免费对社区居民开放。以实施“文化设施配送工程”为带动,使基层文化活动中心覆盖率及市级达标率均达100%。基层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要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实现有效整合,使之成为综合性、多功能的文化活动阵地,形成功能完善的“十分钟文化圈”,使全区居民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得到有效满足。
二是要积极营造书香满社区的文化氛围。创造坐拥藏书、静心阅读的社会氛围,激励和引导社区居民完善和发展自我,是提升城区文明素质的关键。要强化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建立推出电子图书(音像制品)借阅等创新型服务举措,实现馆藏文献由单一纸质文献向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并重的转变。加强基层图书室的自动化建设,推广“图书馆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图书文献的通借通还。全力推进全区图书配送体系建设,使全区社区阳光图书室覆盖率达100%,满足全区居民有书读、读好书的愿望与要求。各街道、社区可根据自身地域特色及优势产业,建设花卉、林果、茶业、渔业等特色图书室,为社区居民增收致富提供知识保障。要组织开展全民读书月、青少年读书节、经典美文诵读比赛等读书教育活动,培养社区居民崇尚阅读、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让“读书、爱书、用书”在书香飘溢的崂山蔚然成风。
三是要顺应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推动文化传播手段的升级换代。发挥图书馆(室)作为共享工程的服务点的功能作用,加快构建覆盖全区的综合性文化信息网络体系,使全区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100%。要完善共享工程与公益文化阵地、数字电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政务网“五条连线”的对接,推进资源共建共享。区图书馆要开发建设“文学艺术作品信息资源库”、“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等数字化资源,利用网络技术对外传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各基层服务点要积极开展艺术培训、农业科技、科普常识等公益活动,活跃社区文化生活。开发建设“文化崂山”网站,突出时效性、客观性,使其成为展示崂山文化的重要窗口。
四是要组织举办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提升城区文化品位。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鼓舞人、教育人、感化人的积极作用,着力在内容、形式、方法上创新,多举办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要创新办节思路,进一步提升青岛国际啤酒节、崂山论道、崂山旅游文化节及各街道特色节会的办节水平,集中力量打造一批起点高、创意新、影响大、在国内外市场叫得响的节庆品牌,拓展城市魅力。同时,充分利用崂山道释儒和谐共生的宗教文化以及美丽怡人的山海风光,打响“节庆的海洋〃度假的天堂”的文化旅游品牌。要全面推动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品牌建设,努力发展海尔“真诚到永远”、澳柯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等一批企业文化品牌,建设积极向上、全面发展的机关文化、校园文化,营造团结和谐的社区环境。要坚持重心下移,扩大以“山歌海韵〃乡音乡情”流动舞台进社区、“情系山区〃放飞希望”流动舞台进校园、“重温经典〃情满崂山”流动电影进社区“三大公益品牌”活动为代表的特色文化的覆盖面与影响力,满足社区居民欣赏文艺作品的需求。
五是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充分发掘、扩大崂山道教文化、山海文化、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的影响力,以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和山东省“精品工程”为龙头,着力创作一批体现民族精神、展示时代风貌和反映崂山特色的精品力作。建立健全艺术精品的创作激励机制,对列入国家、省、市文学艺术创作精品的重点项目,给予资金扶持,逐步形成以宣传文化单位为重点、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创作格局。围绕时代主旋律及重大节庆活动的举办,组织开展“写崂山〃唱崂山〃画崂山”系列活动,重点抓好文学、戏剧、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歌曲等创作生产,推出一批小说、动画、歌曲、图书、剧目等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文学艺术精品。凸显崂山文化底蕴。
六是要推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把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区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政府领导责任制,把各级政府保护文物的责任进一步具体化。建立健全崂山区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文物保护网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深入开展全区第三次文物普查,建立完备的文物资源档案数据库,并结合崂山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重点组织修复玉清宫、关帝庙、白云洞等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并向国家、省、市推荐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继续开展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公布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向国家、省、市推荐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争取一批列入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要积极组织举办以展示和弘扬崂山道教音乐、崂山民间故事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抓好民间艺术队伍建设,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技艺的推介、演示和传授,推进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社区公共文化调研报告篇十六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实事求是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据了解,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全部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83万个服务点、覆盖全国90%的行政村,农家书屋已建成40万家、覆盖50%的行政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年放映800万场电影,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此外全国已有1743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公共文化的建设蒸蒸日上。
“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均有所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超过200亿元,其中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是“十五”时期的8倍,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大力推进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支持各地文化建设。
“十一五”期间,中央投入39.48亿元用于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82亿元用于广播电视村村工程建设;投入近23亿元用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投入46.9亿元用于农家书屋工程;投入63亿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是“十五”时期的近4倍;此外,2008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5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实施免费开放。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文化投入结构也逐步改善,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比如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占全国的26.6%,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春风中,重庆市坚持贯彻中央的部署,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把文化民生作为社会民生的重要内涵,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速,加快建设。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取得巨大成就。
在2011年7月1日建党90周年前,为100万户偏远山区农户免费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设施,为7万户农村建卡贫困户免费发放彩色电视机,在39个区县(自治县)、872个乡镇(街道)、8967个村建设农村综合广播信息系统,全面实现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截至2010年年底,已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设施65万套,免费发放彩色电视机5万台,在24个区县(自治县)、423个乡镇(街道)、4083个村建设农村综合广播信息系统,安装终端2.6万余套,全市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5.71%、97.39%。
五次全委会以来,全市40个区县(自治县)文化馆新建或改扩建15个,建筑面积达到国家等级标准35个,其中一级馆24个、二级馆7个、三级馆4个;41个区县(自治县)图书馆新建或改扩建20个,建筑面积达到国家等级标准36个,其中一级馆29个、二级馆6个、三级馆l个,新建或改扩建博物馆14个、影剧院17个,总数分别达到35个、56个。乡镇(街道)层面,2006年启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应建839个,截至2010年,已建成809个,剩余30个将在今年全部建成,提前实现“到2012年乡镇有综合文化站”目标。村级层面,整合组织部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农村现代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新闻出版部门农家书屋,配套建设村文化室。目前,全市8967个行政村均已配套文化活动室。
四是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走在全国前列。2006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惠民电影放映工程。2008年,全面实现“一村一月一场”和“农村中小学生每学年观看6场电影”的目标。“十一五”期间共放映75万场次,观众2.4亿人次,其中2010年放映17万场次,观众4817万人次。成立了重庆市农村惠民电影数字放映院线,组建农村电影放映队721个,配备数字放映设备776套,平均每11.6个行政村拥有1台数字放映设备,实现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每18个行政村拥有1台数字放映设备”的目标。
1400个、书刊外借点4150个。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后,市政府积极争取新闻出版总署支持,加快建设进度。截至2010年,共建成标准农家书屋5400个、书刊外借点16150个。每个书屋均配备图书1900余册、报刊20余种、音像制品200余张,每个书刊外借点配备图书150—250余册。
1、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据调查数据表明,一是设备设施陈旧简陋,二是还有一部分的基层文化机构的设备设施建设需要填补空白,四是仍然缺乏科学合理的专业规范。
一、缺乏吸引力。这势必打击群众参与文化的积极性。
3、基层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意识需要加强:尽管不少地区已经基本建成文化基础设施体系,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服务的积极性依然不高,文化机构缺乏对文化服务的认识,还没有转变文化职能观念。
法规。在依法治国的当下,无法构成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坚强的制度空间。
鉴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公益性惠民工程,社会和公众的文化主体回归,是十分关键的要素。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公众的参与。其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
1、唤醒社会公众的文化意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除了政府作为投入主体之外,公众的文化参与、社会的文化责任承担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全民的参与,就需要唤醒其公共文化意识,形成双方的良性互动。
2、坚定履行政府的文化责任: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的文化责任不可推卸,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力量。
3、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通过文化主管部门对各个基层文化协会的管理,整合基层文化队伍资源,搭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队伍的组织平台,解决基层文化活动少的问题。
(参考文献:《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报告》汪俊、《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综述》新华网)。
社区公共文化调研报告篇十七
1、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经常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讨制定工作规划,并将文化工作与经济、党建同等考虑,纳入年度考核。分管领导经常深入文体服务中心和各村(社区),具体抓落实和督促。经费保障到位。自去年街道成立以来,公共文化服务投入资金30多万元,各项文体活动均能实报实销。
2、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麒麟街道面向群众、服务群众,通过开展“江宁之春群众文化节街道专场演出”、“纳凉晚会”、“送戏下乡”、“电影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带动群众各类文化活动蓬勃发展,有效提高了文化活动的普及化程度。目前,随着麒麟地方经济的发展、文化阵地的完善和群众文体队伍的壮大,麒麟的群众文化活动还呈现出普及化、多样化趋势,例如,群众已自发组织开展了诸如交际舞、打腰鼓、唱戏曲等一系列活动文化活动。街道影剧院由于06年的区划调整,一直未能及时维修,加之拆迁在即(目前已丈量过),影剧院已是危房,机器设备已老化。为了满足群众的看电影需求,我们与区影剧公司达成协议,送电影进社区,确保每村每月至少播放一场电影。
同时充分利用文体服务中心的阵地资源服务群众。图书馆设有专人管理、登记,共有注册会员300多人,每周借阅量约20册,全年约1200人次;电子阅览室的12台电脑,每周对外开放6天,年接待660人次上网;乒乓球室常年对外开放,管理人员随叫随到,尤其是晚上,每天都有七八名爱好者,有机关干部、学校老师和普通群众;舞蹈室于每周六、周日开展国标、拉丁等舞蹈培训。
3、扶持培育群众文体队伍,迅速发展群众自我文化服务。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的重视扶持和群众文化意识的不断增强,群众参与文化的热情日益高涨,从以前个别或部分人参与到现在的普遍参与,从以集镇为主到现在的遍地开花,群众文体队伍发展势头强劲。街道文体服务中心共有5名工作人员,各村(社区)都有一名副书记或副主任分管,并配有一名文化信息员。相应成立了群众文体队伍4--6支,参与人数2万多人。包括交际舞、健身舞、太极拳、太级剑(刀)、扇子舞、门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保健操、拍手操、象棋、围棋等十余种项目。这是我街道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既是街道文化的建设者、传统文化的弘扬者、民间艺术的保护者,更是健康生活的实践者、文明风尚的传播者。群众性文体队伍的发展,促成了农民从文化传播对象向文化建设主体的转变,极大地带动了街道文化活动的开展,而且对于提高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乡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4、坚持长效管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只有管理好,才能使用好,才能发挥出应有功能。与设施建设相比,管理、使用是更为艰巨的“新的文化长征”。如果管理不善、使用不好,建得越多则浪费越大,群众也会越不满意。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为基础,以管理为关键,以使用为目的,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有章办事、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每个季度都到各社区检查台帐,督察活动开展情况。
社区公共文化调研报告篇十八
根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边境民族地区村民公共文化需求与供给研究”课题调研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现将我局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河口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东南端,是云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老街省山水相邻,国境线长193公里(其中河界73公里,陆界120公里)。全县国土面积1332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7.8%。境内最低海拔76.4米(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处),是云贵川三省海拔最低点,最高海拔2354米(大围山主峰)。河口属热带地区,境内高温多湿,年平均气温23.2℃,最高气温46℃,相对湿度85%,年均降雨量1785毫米,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47.3%,有“小动物王国”和“小植物王国”之称,适宜发展香蕉、橡胶等热区经济作物,是云南省橡胶和热带水果主产区之一。全县共辖6个乡镇,27个村委会,275个村民小组,3个社区,4个国营农场,有2个国家级口岸、3个省级边境通道和多条民间通道,居住着瑶、苗、壮、傣、彝、布依等35个民族,总人口10.52万人。
河口口岸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滇越铁路、昆河公路、红河航道与越南乃至东南亚地区铁路、公路、航道连接的交通枢纽,距昆明市469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内296公里,距越南北方最大的海防港(出海口)416公里,是中国西南进入东南亚、南太平洋的便捷通道。河口历史上就是我国与越南、东南亚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门户和咽喉,是“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二条通道。
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目前,现有文化基础设施有: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民族文化工作队1个,文物管理所1个,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6个。
(一)“两馆一站”工作基本情况。
1、“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基本情况。
河口县图书馆、文化馆由于涉及河口县旧城改造经政府协调,图书馆搬迁到河口档案局4楼上班,文化馆搬迁到河口外宣办3楼上班。
2、“文化站”基本情况。
河口县有四乡两镇共6个乡镇(桥头乡、瑶山乡、莲花滩乡、老范寨乡、河口镇、南溪镇)。
(1)桥头乡文化站于2009年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投资320万元新建文化站,于2009年开工建设,2010年底投入使用,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960平方米,建成全州边境一线占地面积最大、规划设施最齐全、设备最新进的乡级文化站。文化站由综合办公楼和文化活动场所组成。室外活动场地占地约1300㎡,包含有灯光球场、门球场、演出舞台、健身路径等,站内设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综合培训、辅导排练、老年和少儿活动厅等12个文化活动场所,配套电脑10台、健身活动场所配备健身器材、音响一套、投影仪一套、钢琴、电子琴、古筝、二胡、笛子等。另外,全乡已建成34个村级文化活动室。
(2)瑶山乡文化站于1984年成立,建筑面积200平方米;2002年翻修;2005年扩建街道门面,建筑面积80平方米;2007年初建新综合楼,建筑面积431平方米;2008年初建民族文化休闲广场,建筑面积600个平方米。新综合楼和广场共投资88.6万元。站内设置有:办公室、文化信息共享室、图书室、多功能活动室、多功能培训室、民族文化陈列室、储藏室等,民族休闲广场配有健身器材,并于2009年7月1日新给定楼正式对外开放。
(3)莲花滩文化站建盖时间新文化站2013年6月投入的资金是30万元,建筑面积410平方米,内设有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办公室、练习室。从业人员数2人。
(4)老范寨乡文化站成立于1985年,文化站新办公楼于2006投资,2007年底竣工投入使用。文化站新办公楼于2006投入资金60余万改建。建筑面积369.36平方米,一楼办公室,二楼会议室,三楼电子阅览室。内部按要求设置图书阅览室、培训教室、信息资源共享室、棋牌室。老范寨乡文化站有编制1名,现有工作人员1名。
(5)河口镇口岸文化站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41万元,设有书刊阅览室1oo平方米、多功能活动厅11o平方米左右、培训教室5o平方米,综合办公用房4o平方米。
(6)南溪镇文化站建盖于2008年12月。文化站投入的资金是30余万元,建筑面积391平方米,站内设有培训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办公室等。从业人员2人。
3、社区、行政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情况。
(1)河口县共有3个社区,分别是槟榔社区、北山社区、合群社区,都有建有文化站综合楼,设成文化活动室,室内有电视、音响等设备,用于播放各类文化知识宣传片及文化知识学习。并且还设立了农家书屋,书屋藏有各类文化书籍,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书籍阅读和借阅。7台文化共享工程电脑,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书籍阅读和文化知识的查阅,各社区文化指导员均由社区书记、社区工作人员或大学生村官兼任,确保了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有专人管理,各项文化活动有序正常开展。
(2)行政村综合文化活动室。
截止目前,我县各乡镇共有60个村民小组建有综合文化活动室。在县图书馆及新华书店的帮助下也先后建了38家农家书屋并投入使用,作为村级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教育阵地。农家书屋按要求做到每周向农民群众开放5天,每天4个小时以上,并有专人管理。
(一)、镇(乡)、村广播电视收听收看情况。
1、乡镇及农场场部广播电视收听收看情况。
我县十个乡、镇及农场场部所在地有9个可以收看到云南广电网络公司的有线电视,有1个乡政府所在地还无法收看到云南广电网络公司的有线电视,9个乡、镇及农场场部所收听不到中央、省、州县的无线广播信号,只有县城的河口镇能收听到中波广播(中央、省广播节目)和中央、省、州的调频广播节目信号。
农村地区已建设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4500户农村用户实施完成“户户通”工程,98%以上农村农户可以通过这两项工程进行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约1000户用户可以通过“户户通”机顶盒收看到州、县的本地电视节目,农村地区和农场生产队无法收听到无线广播节目。
2、电影放映情况。
我县每年完成农村电影放映任务324场,覆盖桥头乡,瑶山乡、老范寨乡、莲花滩乡、南溪镇、河口镇共24个村委会。四个农场原属于省管农垦企业,不归县管,2013年划规县管后,一直无政策纳入“2131”电影放映工程,县财政困难,也无力安排资金购买影片片源和放映设备进行额外的电影放映。
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农村青壮年劳力已大量进入城市,留守的老年、儿童能看上和感受电影的机会很少,因此,作为农村电影放映,不能仅仅停留在放电电影老的观念上,从放映设备和音响上也应该进行大幅度的改进和革新,以满足人农村群众的视觉、听觉以及精神上的更高要求。
(二)文化广场建设及使用情况。
近几年,我县先后完成了10个村级文体广场试点工程项目分别是桥头乡老街子、冬瓜岭,桥头乡中寨村翻坡小组瑶山乡梁子、太阳寨、南溪镇龙堡、瑶山乡水槽村、老范寨乡桂良村茶坪二组、莲花滩乡莲花滩村大滩小组、河口镇中寨村。村级文体广场试点工程的建立,基本实现了以公共文化服务为主,综合提供广大人民群众文艺演出、电影放映、体育活动等服务的功能要求。为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水平和质量,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做出的具有实质性的工作,也为群众公益性活动提供了较好的场地、场所,同时也收好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认可。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文化基础设施有待改善。
一是县图书馆馆藏图书越来越多,由于空间狭小、条件有限,目前达不到国家馆藏图书的需求,二是文化馆图书馆目前处于“有馆无址”的状态,未有独立的办公地点,馆舍陈旧,设施缺乏,各方面条件欠缺未能达到免费开放工作的有关要求。
2.文化专干整体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乡镇机构改革之后,对乡镇文化站实行的是“行政隶属乡镇政府领导,业务上接受主管部门指导”的管理模式。由于管人与管事不相统一,导致业务部门缺乏调控手段,很多方面不能过问,也不便过问,使乡镇文化站处于“一方不愿管,一方管不了”的两不管境地,导致乡镇文化站难以发挥应有作用,一部分乡镇文化站长在从事其他与文化不相关的工作,文化站的工作只是他们附带的业余工作,一部分在从事其他工作,文化工作交由其他工作人员在办理。文化专干不专,专业知识贫乏,业务技能下降,严重阻碍了农村基层文化工作的开展,更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3.加大对文化基层干部及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二)建议。
1.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我县的文化设施建设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与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存在较大距离,与周边县市也有很大差距,我们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的同时,也希望省、州、县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我县“两馆一站”的免费开放能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和国家惠民政策实实在在的好处。
我县地处山区,村组找不到一块平地用作建设场地,为平整一块篮球场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加之许多村组离城较远,运输成本较高,而我县财政较为困难,县里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到位,从其他部门整合建设资金极少,给项目实施增加一定难度。
“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和“文化广场基础设施工程”是政府主导实施公共文化、体育建设项目,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健身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全民健身权益的主要和重要阵地。推动“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是加强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和共享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幸福成果,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行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克服各种困难,继续加大对“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和“文化广场、活动室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力度,确保文化、体育惠民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开展。
河口县文化体育事业得以快速发展,与省、州及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分不开,为了让我县的文化体育事业更上一个新台阶,希望上级有关部门及各位检查组领导一如既往支持我县的文化事业。
河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省级保护区2个,州级传统文化保护区2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之乡2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有传统音乐2个,传统工艺2个,传统习俗2个。河口县人民政府2005年33号文件批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97个,其中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2个,民族文化艺术之乡12个,民族民间文学保护名录56个(故事、歌谣、谚语),其它保护名录39个。河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14个挂牌单位。河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20人,其中省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有5人,州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有15人,在老董下寨建成“河口布依族民俗展览室”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