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精选15篇)
在读完一本书后,我们可以通过写读后感来记录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思考。读后感应该是文学作品与个人思考的结合,要做到客观陈述和主观感悟的平衡。以下是我的一些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读完《红楼梦》后,我深深被贾宝玉的人生观所感动,他以真情实感对待生活中的美好与悲哀,让我重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读完《傲慢与偏见》,我被作者简·奥斯汀细腻而精彩的描写所折服,她通过女主角伊丽莎白·班内特的形象,让我明白了爱情的真谛,以及对自尊与尊重的重视;读完《活着》,余华用平实而振奋人心的文字,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与人性的复杂,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篇一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卓越代表,在近代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8世纪末,法国爆发了震动全欧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德国影响非常之大,它迫使德国各部(包括普鲁士在内)的统治阶级不得不进行某些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但是,软弱无能的德国资产阶级根本没有力量用革命的手段从封建主手里夺取政权。德国国家政权仍然保持在贵族手中。当法国的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革命行动愈趋激烈,斗争规模愈益扩大的时候,害怕人民更甚于害怕封建势力的怯懦的德国资产阶级,立即吓得匍匐于普鲁士国王的座下,和封建贵族妥协,反对法国革命和本国人民革命了。这时的德国资产阶级固然对封建势力有些不满,在政治上、经济上有一定程度的进步耍求。但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对革命对人民群众的畏惧和憎恨,对封建势力、地主贵族的屈从和妥协,却使得它变成一个愈来愈反动的阶级了。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资产阶级所走的道路,就只能是一种在贵族、封建主领导下,由君主政权实行的从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地主经济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农民更加痛苦。
黑格尔的哲学就是这种处于特殊矛盾地位的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德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进步和反动相互交织的特征,在黑格尔哲学上的反映就是他的唯心主义体系和辩证方法的矛盾。
黑格尔诞生在斯图加特的一个高级官吏的家庭,曾在图平根大学读书。大学毕业后,黑格尔当过几年家庭教师,在班堡做过报纸编辑,在纽纶堡做过中学校长,后来做了海得堡大学教授。1818年应普鲁士政府的聘请祖任了柏林大学的哲学讲座。黑格尔成了普鲁士王国的官方哲学家,他的哲学体系高踞着普鲁士王国国家哲学的地位。?黑格尔对普鲁士君主国家极尽其吹捧颂扬之能事,说“国家存在就是神在世界上的庄严的行进”,在普鲁士国家中自由已经实现,理性已成为现实,因此,他认为普鲁士君主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是最好的制度,应该永世长存。他认为贵族是社会上第一等级,国家政权应该交给贵族管理。
黑格尔又是私有财产的辩护者,他认为只有私人所有制才是合理的,法权应当保护市民社会的私有制。他认为资产阶级可以参加国家管理,但是有限制的。
黑格尔一方面拥护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容许资产阶级参加国家管理;另一方面又维护等级制度,把贵族看做国家的第一等级,反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正如马克思说的:“黑格尔希望有中世纪的等级制度,但是要具有现代立法权的意义;他希望有现代的立法权,但是要披上中世纪等级制度的外衣。这是最坏的一种混合主义”。(《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一卷864页)黑格尔的这种看法不仅反映了他在社会政治观点上的矛盾,也是他的哲学思想上的矛盾的社会根源。
黑格尔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黑格尔认为有一种永恒存在的世界精神,是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的基础。一切现实事物都是从世界精神派生出来的。他把这种世界精神叫做“绝对精神”或“绝对观念”。黑格尔所说的“绝对观念”,“绝对精种”不是别的,不过是把人由客观现实中抽象得来的概念从人的头脑中独立出来,加以吹胀、夸大,变成脱离物质的神圣的绝对物。
使自己“异化”,即向外转化为与自己不同的物质性的东西——自然界,在这个阶段上,“绝对精神”没有意识到自己;最后,“绝对精神”在人的身上达到了自我意识,于是它就摆脱了“弄化”的形式,而回到了自己本来的形式——精种的形式。因此,“绝对精神”的发展,就是“绝对精神”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黑格尔哲学的整个体系也就是按照“绝对精神”的发展阶段而分为三个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
由上可见,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象宗教上的“上帝”一样,是世界万物的创造主,实际上,它就是用哲学语言来称呼的“上帝”。费尔巴哈曾说黑格尔哲学是“理性化了的神学”,这是完全正确的。
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体系是他哲学的保守的反动的一面;不过在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中,也贯穿着一种极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辩证法。黑格尔哲学之所以有辩证法这一重大成就,不仅是因为它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进步要求,而且也由于黑格尔拥有的自然科学材料比他的前辈要多得多。
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篇二
《简单逻辑学》是由美国作家麦克伦尼写的一部著名的逻辑学着作,虽然薄薄的一本书但里面却饱含着丰富的内容。总之,读了《简单逻辑学》让我受益匪浅,它开阔了我的视野,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让我的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对问题的判断不停留在感性的认识而注重理性的思考。简单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地思考,准确的判断。简单逻辑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说话的艺术。《简单逻辑学》这本书很好的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对提高一个人说话的逻辑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读全书,我比较喜欢的是第二章逻辑学的基本原理的第三点:万物终有其根源。充足理由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我们不尽知每个事物存在的理由,但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都是有理由。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当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事物会是这样时,我们就会用相当一部分精力来探寻这些理由。从理论上来看,关于本源的知识是非常让人感到振奋的,因为知其所以然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它们。但是关于本源的知识同样可以广泛应用于实践领域,因为找到了事物的根源就可以控制事物的发展,控制事物所带来的影响。例如,我们可以确定某种细菌是引发某种疾病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消灭细菌的方式来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我们知道万物的根源后,弄懂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在探寻事物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从其结果开始。我们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现象,并需要为之做出解释。也就是说我们面对这些客观的事物;去探寻这些事物是如何形成的。我们所做的探寻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原则:每一个原因与其结果之间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处。这就是说,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将在结果上留下其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这样的逻辑学思考有什么重要的实践意义呢?当我门在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接知道产生了某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我可以通过面前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知识。通过评估结果的性质,我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指引我们的探寻方向。在这章节里里作者举了一个谁打翻了厨房里的牛奶的故事。从奇怪的声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见蚂蚁,到金丝雀出笼,到窗户外邻家的猫,作者一步步探寻和排除,最终锁定那只灌木丛中正添嘴的猫为重点怀疑对象。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运用逻辑思维的场合无处不在。如果我们的逻辑思维好就有助于事情的顺利完成;相反,如果我们缺乏逻辑思维能力那就有可能把事情搞砸。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读了《简单逻辑学》让我认识到了自己以前思考问题的片面性。读了这本书对我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学到了逻辑的初步知识和基本技巧。通过对逻辑学的学习我相信,我以后思考问题一定会更加全面,言语表达一定会更加的清晰,逻辑性更强。
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篇三
逻辑学正向部分很简单,无非的就是数学上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等,数学的论述要比逻辑学简单、清晰的多。
逻辑学的主要错误有2类:
第一类反击对方的错误逻辑:(都不是从观点本身反击的)。
1、扭曲对方的论证过程。
2、人身攻击。
3、混淆情绪与逻辑。
第二类是证明自己观点的,但是逻辑错误(都是论证过程有问题),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个:
1、循环论证。
2、不能肯定不算否定。
3、转移论点。
4、过度引申。
5、假因果等等。
书中例子比较多,而且逻辑学跟统计学也有交叉,很多因果论证是要通过统计学来做的。总之,逻辑学比较重要,个人认为最大的价值在于发现别人和自己的逻辑错误,属于逆向思维的一种吧!
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篇四
在《逻辑学》的第一版序言的开篇中,黑格尔陈述了形而上学崩溃解构的事实——“那种被叫做形而上学的东西,可以就已经连根拔掉,从科学的行列里消失了。”黑格尔把形而上学的这种解构归因于康德哲学,他认为康德哲学断定知性不可超越经验,否则认识能力将变成只不过产生脑中幻影的理论的理性,这种说法排斥了思辨的思维,并且迎合了世俗智慧的需要。黑格尔对这种做法表示了明显的不满,他用他那独有的口吻说到:
“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然没有形而上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
“在昏暗被驱散以后,也就是反观内照的、幽暗无色的精神劳作消散以后,存在好像化为欢乐的花花世界了,大家知道,花是没有黑色的。”
接着,黑格尔论述了逻辑学的状况——与形而上学一样,逻辑学的遭遇也是极为惨淡——虽然逻辑学由于其实用的缘故而被容纳于科学之列,但是逻辑的形态和内容却在流传中逐步被改变,并且,在科学与现实中生长出来的新精神也并没有在逻辑中显出痕迹。
“假如精神的实质形式已经改变,而仍然想保持旧的教育形式,那总归是徒劳;这些旧形式是枯萎的树叶,它们将被从根株发生的新蓓蕾挤掉。”
“哲学,由于它要成为科学......它既不能从一门低级学科,例如数学那里借助方法,也不能听任内在直观的断言,或使用基于外在反思的推理,而这只能是在科学认识中运动着的内容的本性,同时,正是内容这种自己的反思,才建立并产生内容的规定本身。”
在接下来的一大段阐述中,黑格尔阐述了这种观点的具体内涵,论述了知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以及作为知性与理性的更高层次——精神是如何从无出发而产生出有,又是如何从单纯性中给予自己以规定性,又从规定性中给予自己以自身同一性的。只有沿着这个进路,哲学才能成为客观的、论证的科学:
“知性作出规定并坚持规定:理性是否定的和辩证的,因为它将知性的规定消融为无;它又是肯定的,因为它产生一般,并将特殊包括在内。正如知性被当作一般理性分出来的某种分离物那样,辩证的理性通常也被当作从肯定的理性分出来的某种分离的知性,它比知性、理性两者都高。精神是否定物,这个否定物既构成辩证的理性的质,也构成的知性的质:——精神否定了单纯的东西,于是便建立了知性所确定的区别;而它却又消解了这种区别,所以它是辩证的。但是精神并不停留于无这种结果之中,它在那里又同样是肯定的,从而将前一个单纯的东西重新建立起来,但这却是一般的东西,它本身是具体的;并不是某一特殊的东西被概况在这个一般的东西之下,而是在进行规定及规定的消融中,那个特殊的东西就已同时规定了自身。这种精神的运动,从单纯性中给予自己以规定性,又从这个规定性给自己以自身同一性,因此精神的运动就是概念的内在发展:它乃是认识的绝对方法,同时也是内容本身的内在灵魂。——我认为,只有沿着这条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哲学才能够成为客观的、论证的科学。”
紧接着,黑格尔论述了科学与逻辑的关系(他称之为“精神现象学”):一方面,意识作为具体的而又被拘束于外在的知的精神,它的前进运动完全是以构成逻辑内容的纯粹本质的本性为基础的;另一方面,意识作为显现着的精神,它自己在途程中解脱了它的直接性和外在具体些之后,就变成了纯知,纯知以那些自在自我的纯粹本质自身为对象,这就是纯思维,即思维其本质的精神,而纯知的自身运动也就是它的精神生活,科学就是通过这种精神生活而构成的,并且也是这种精神生活的陈述。
最后黑格尔提及了《逻辑学》在其哲学体系的地位:原本逻辑学与哲学是一同作为《科学体系》(后改名为《哲学全书》)的第二部分出版的,但是由于逻辑学不断的补充、扩大,不得不使之独立问世,而构成了《精神现象学》的第一续编。
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篇五
关于黑格尔,坊间谣传:《小逻辑》这本书,一下午翻来覆去读进去20页已经算在哲学这一行有天赋了,这对我们这种学界外圈的爱好者造成的恐吓难以言表,之前想读黑格尔,也因为这么恐惧的描述难以下口。
最初读这本书,也没报什么期待。“一百多页的小册子,能讲明白什么东西”。读毕,虽然不知道这包含了黑格尔多少工作的结果,但治好了我的黑格尔恐惧症,至少是暂时。
书中以黑格尔的历史观开端,以理论的发展和对共产主义的影响结尾,用平实且富有例证的语言,将他的重要工作娓娓道来。在我这个门外汉看来,已能更深刻的理解之后共产主义、人本、存在主义受影响于何方,和这位“西方哲学史上最后一个全才”的伟大之处。
本书的作者petersinger,一位被邓晓芒先生说的“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人”,却成为了当世最重要的伦理学家之一。其对哲学的理解和激情从他的文字上可见一斑。
“请问一下你自己,绝对知识什么时候能够达到?回答当然是,一旦精神认识到实在是其本身的创造,它并没有什么“彼岸”要去认识,绝对知识就达到了。这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呢?鉴于这种实在观念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最后结果,它必定发生在黑格尔自己的精神把握了宇宙本质的时刻。根据黑格尔的看法,当他黑格尔理解了实在的本质时,精神就来到了它最终的栖身之地。对于一部哲学著作来说,几乎不会有比这更宏大的结论了。《精神现象学》的最后几页不仅是对整个人类历史顶点的描述,而且就是这个顶点。”
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篇六
18世纪末,法国爆发了震动全欧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德国影响非常之大,它迫使德国各部(包括普鲁士在内)的统治阶级不得不进行某些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但是,软弱无能的德国资产阶级根本没有力量用革命的手段从封建主手里夺取政权。德国国家政权仍然保持在贵族手中。当法国的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革命行动愈趋激烈,斗争规模愈益扩大的时候,害怕人民更甚于害怕封建势力的怯懦的德国资产阶级,立即吓得匍匐于普鲁士国王的座下,和封建贵族妥协,反对法国革命和本国人民革命了。这时的德国资产阶级固然对封建势力有些不满,在政治上、经济上有一定程度的进步耍求。但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对革命对人民群众的畏惧和憎恨,对封建势力、地主贵族的屈从和妥协,却使得它变成一个愈来愈反动的阶级了。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资产阶级所走的道路,就只能是一种在贵族、封建主领导下,由君主政权实行的从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地主经济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农民更加痛苦。
黑格尔的哲学就是这种处于特殊矛盾地位的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德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进步和反动相互交织的特征,在黑格尔哲学上的反映就是他的唯心主义体系和辩证方法的矛盾。
黑格尔诞生在斯图加特的一个高级官吏的家庭,曾在图平根大学读书。大学毕业后,黑格尔当过几年家庭教师,在班堡做过报纸编辑,在纽纶堡做过中学校长,后来做了海得堡大学教授。1818年应普鲁士政府的聘请祖任了柏林大学的哲学讲座。黑格尔成了普鲁士王国的官方哲学家,他的哲学体系高踞着普鲁士王国国家哲学的地位黑格尔对普鲁士君主国家极尽其吹捧颂扬之能事,说“国家存在就是神在世界上的庄严的行进”,在普鲁士国家中自由已经实现,理性已成为现实,因此,他认为普鲁士君主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是最好的制度,应该永世长存。他认为贵族是社会上第一等级,国家政权应该交给贵族管理。
黑格尔又是私有财产的辩护者,他认为只有私人所有制才是合理的,法权应当保护市民社会的私有制。他认为资产阶级可以参加国家管理,但是有限制的。
黑格尔一方面拥护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容许资产阶级参加国家管理;另一方面又维护等级制度,把贵族看做国家的第一等级,反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正如马克思说的:“黑格尔希望有中世纪的等级制度,但是要具有现代立法权的意义;他希望有现代的立法权,但是要披上中世纪等级制度的外衣。这是最坏的一种混合主义”。(《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一卷864页)黑格尔的这种看法不仅反映了他在社会政治观点上的矛盾,也是他的哲学思想上的矛盾的社会根源。
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篇七
我看见了我眼前的电脑,那么我可以确定的说我眼前有一台电脑,但是这是事实,不是真理,真理在我们眼中应该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于是我百思不得其解,是不是范围太小,那定义大一点如何?比如说秦始皇是坏人?是的,对于匈奴,对于那些因为修长城而家破人亡的那些苦命人来说确实是坏到无解,但是对于秦军,对于秦始皇的家人,亲信来说,他又是天下第一好人了,我一直相信一句话那就是,没有所谓好坏,所谓好坏只是取决于你能否从中获益,所以由此看来,真理就是我们获利,至少是我们自己觉得,而且还伴随着真挚的情感。
所以,看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作者观点有多精辟,内容有多新颖或者可读性多高多低,甚至不是他的错误到底有多少,而是我能从中获得什么,来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这就足以。
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篇八
《历史的天空》的主人公逃避日军追杀到凹凸山投奔国民党军,闯进了八路军的根据地,在他犹豫的时候,一个青年女八路的及时出现,改变了他脱离八路军投奔国民党军的念头,就这一步,姜大牙从此就走向了战争和政治,并在其对立面、优秀的政治工作者张普景等人的斗争、磨练和帮助下,逐步显示了优秀的品质和卓越的智慧,由一个不自觉的匹夫之勇成长为一名足智多谋的指挥员,最终修炼成为一名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斗争艺术的高级将领。作品营造的地理和文化背景大约是在以安徽六安地区为中心的江淮之间,抗日战争时期,那里曾经是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党军活动区域的结合部,因此那里的战争形势错综复杂扑朔迷离。作者采取的是虚虚实实隐隐约约的写法,实时实地,虚人虚事,因为“实”而具有历史纵深感和现实意义,因为“虚”而顿生空灵洒脱,作品写得既显磅礴大气,又有诗情画意。从人物分析入手,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主要特点:
首先,撇开一切社会文化的依附,让人格以原生状态登场。把人当人来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因为在长期以来的创作实践中,由于传统文化或某些功利的驱使,我们并没有把人当人来写,而是把他概念化或者神话了。近年,在我们熟知的众多的中国战争小说里,人物往往一出场就是较为成熟的指挥员,政治智慧和军事才干都达到了相当水平。而《历史的天空》则反其道而行之,主要角色姜大牙是以不太光彩的形象露面的:订了亲的媳妇因为厌恶他不愿意嫁给他而宁肯上吊自杀。逃脱日军追杀后,在八路军的营地里蹭了几碗萝卜炖肉白米干饭,吃饱后又看不起游击队的破枪,老是算计要到国民党军队去“混个团长司令干干”。即便最后留在游击队里,动机既不是为了抗日,也不是为了革命,而是因为门口出现了年轻漂亮的女八路----东方文英,这才脑子一热,冲口而出:“也好,这个八路咱就先当着试试。”早期姜大牙的人格基础,得益于传统文化的熏染,他把大戏里的一句唱词半生不熟地吞进了肚子:生当啥鸟毛杰,死做啥卵子鬼。他从民间唱戏里知道了岳飞和文天祥。参加革命之前他无疑是个草莽英雄,参加革命之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他还是一个草莽英雄。一方面,他在战斗中屡建奇功,一方面又经常暴露出个人英雄主义、本位主义、小农意识、刚愎自用等等毛病。在他的身上,集中了那个时代中国农民军人的许多突出的优点和缺点。但难得的是,他的优点大于缺点,缺点无伤大雅,优点至关重要。姜大牙虽然是误入革命阵营的,但几十年后,他成了成熟的、成功的革命者,而那些当初抱着革命理想、满腹革命理论、一看见姜大牙就想摸枪的“正宗的布尔什维克”,除了叛变和变质的(如李文彬和江古碑),只有极少人(如张普景和窦玉泉)勉强能够跟上姜大牙的步伐,而且最终都成了姜大牙的生死之交甚至是追随者。这种命运变化的巨大落差,注定了作品广阔的创作空间,拨开政治的、乃至民族文化的浮土,深入到人物的灵魂深处,去考究那时刻人物的真实心理和微妙变化,塑造出丰满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同时,由于不避讳姜大牙最初的非革命动机,因而可以从容地揭示革命阵营内部的人格对比、较量、演进和认同过程,也这就使得作品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引人入胜。
其次,让大环境成为人物的舞台,让小环境成为人格的炼狱。刚刚参加抗日队伍的姜大牙,既谈不上有明确的政治信仰,也谈不上有革命的目的。他跑到凹凸山是因为无家可归,参加队伍是为了糊口谋生。但是,游击队的领导人杨庭辉却从这个莽汉的身上看到了亮点:有正义感,不怕死。这就足够了,在当时的背景下,只要有这两点,参军就可以当连长。显然,杨庭辉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一种信仰的象征,他对于姜大牙的调教和使用,看似离奇,却不出格,显露了超凡绝伦的艺术。一方面是杨庭辉力排众议始终重用姜大牙,一方面是张普景等人坚持不懈地控制并且始终想除掉姜大牙。耐人寻味的是,杨和张的出发点都有其正确性。姜大牙在战场上确实出尽了风头,但是离开战场,他又确实有许多非革命的行为,譬如勒索新战士的新鞋,打骂顶头上司,打了胜仗让战士用担架抬着他行军,追撵调戏地方女干部,私自带队闯进敌占区为其干爹拜寿,等等不一而足,倘若按照严格的标准,委实杀不足惜。但杨庭辉不这样看,他有一句经典的说法:非常时期用非常之人,我们共产党石头都能炼成钢,未必就改造不了一个姜大牙?正是由于姜大牙在战场上的优秀表现和非战争状态下暴露出来的人格缺陷,也由于杨庭辉和张普景对于姜大牙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重用和扼杀,反复冲突,使得作品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第三、用情感构建的河流,作为洗礼人格的温床。姜大牙的爱情史是他人格发展史的一条重要辅线。参加革命之前的姜大牙对于女性的追逐,可以用本能来解释,但是,自从东方文英出现以后,一个崇高的概念“爱情”这两个字开始注入到姜大牙的生命之中。东方文英是在关键的时刻出现的关键人物。她始终用一双纯净的、善良的、信赖的目光看待姜大牙,这反而使姜大牙在困惑中收敛了鲁莽,不敢轻易造次。她的武器就是她的坦诚和美丽。在两性关系上,姜大牙因她的无邪而无为,因她的纯净而纯朴,因她的美丽而美好。姜大牙从最初握着她的手不放,到别有用心地要求她和他一起到陈埠县大队并肩战斗,再到尊她为师,直至后来发展成为真正的爱情,生离死别石破天惊,上演了一场崇高的爱情绝唱。当初杨庭辉之所以冒险派遣派她同姜大牙“并肩战斗”,不排除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有以柔克刚的意思,但姜大牙在东方文英面前表现出来的多情乃至于柔情,却是杨庭辉始料不及的。这大约就是“以柔克刚”的效力。姜大牙在一跃成为军分区司令员之后,毫无往常升迁之后喜形于色的表现,居然蒙头大睡,声称心里难过。你可以为他设想一百个难过的理由,但你很难想到的是,他难过的是自己没有文化,为没有文化而在东方文英的面前热泪长流。就从这一天起,姜大牙(此时已改名姜必达)从一个匹夫之勇向着一个成熟的文兼武备的军事指挥员的目标迈进了。而他在与东方文英分别那一刻,体现出来的柔情和克制,以及生死别离时的暴怒和颓废,也能体现出他那有血有肉的男人气概及对爱情的渴求。
历史的天空,把我们从硝烟弥漫的年代带入和平岁月的今天,细细品来,在津津有味的同时不禁感慨主人翁的成长与成熟,也对自己以后的人生给予照亮,因为有一种东西始终打动我,那就是人格的力量。
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篇九
黑格尔是一个保守的唯心主义者,对社会的构想基于理性和观念,主张让精神去管理存在,这无疑对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并无实质性的效果。故,在文章的开头,马克思便直白地指出宗教的本质,“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当时的世界,资本主义生产蒸蒸日上,轰鸣的机器昼夜不息,工人们焚膏继晷地工作着。但就算如此,工人的劳动成果越丰硕,工人自己反而越贫穷,“人同人的本质相异化。”启蒙思想家们构想的人人平等的社会没有如期而至,取而代之的是更大程度上的不平等,“甚至他们还必须承认和首肯自己之被支配、被统治、被占有全是上天的恩准!”苦难的环境下,人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求助于彼岸世界,在彼岸世界中寻求幸福。而占有大量私有财产,处于社会的顶端的少部分资本家,为了削弱人民对于追求个人权利的意愿,将彼岸世界构筑的严严实实,营造出人们虚幻的幸福,“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彼岸世界亦是资产阶级的庇护所。
马克思之前的诸多哲学家,都未曾对资本主义社会做出过彻底的分析,拆不穿罩在外面的虚伪面纱,都只是诉诸于精神世界,试图在精神世界中构筑一个理想王国,而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类异化的本质,他跳脱出了精神的窠臼,打破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社会和国家同一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论,怀着对此岸世界的热爱,开始了对此岸世界的唯物主义建构。“因此,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地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任务。”
宗教世界的人的异化已经被唯物主义对宗教的批判所击碎,那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由于财产的私人占有而导致的自我异化,成了哲学家们要解决的迫切问题,黑格尔认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君主立宪制,马克思则毫不留情的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批判,“甚至对现代各国来说,这种反对德国的现状的狭隘内容的斗争,也不会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德国现状是旧制度的公开的完成,而旧制度是现代国家的隐蔽的缺陷。对当代德国政治状况作斗争就是对现代各国的过去作斗争……如果这些国家看到,在它们那里经历过自己的悲剧的旧制度,现在作为德国的幽灵在演着自己的喜剧……当旧制度本身还相信而且也必定相信自己的合理性的时候,它的历史是悲剧性的。”马克思的论述深刻揭示了当时德国的旧制度的本质,批判了黑格尔的君主立宪制为掩盖当时制度的虚伪性和诡辩性,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体现着马克思对于彻底坚持民主制度的观点。
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不仅将社会问题的解决转移到了物质生活的角度,而且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实践的观点和进行社会革命所依靠的力量,以及如何调动这些力量。“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既然是对德国迄今为止政治意识形式的坚决反抗,它就不会专注于自身,而会专注于课题,这种课题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实践。”将哲学从唯心主义拉入了唯物主义的范畴,将实践引入了解决社会问题的领域,是哲学的一大转折。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德国思想界虽然活跃,但革命却远远迟滞与其他欧洲国家,精神领域的批判不能够代替现实的社会革命,这富有哲理的短短一行,便指出了黑格尔在面对社会实际诉诸于精神世界的无助。既然是要进行社会革命,谁是可以依靠的力量呢?在前文中,马克思已经说明,资产阶级所声称代表普遍的人的利益的虚伪性,掩盖了其不平等的实质,资产阶级肯定不是革命的主要力量,而且,其所占有的大量私人财产而所造成的社会不公,是人异化的根源和要革命的对象,故,革命的生力军只可能是“形成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一个并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形成一个表明一切等级解体的等级,形成一个由于自己遭受普遍苦难而具有普遍性质的领域,这个领域不要求享有任何特殊的权利,因为威胁着这个领域的是普遍的不公正,它不能再求助于历史的权利,而只能求助于人的权利……总之,形成这样一个领域,它表明人的完全丧失,并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回复才能回复自己本身。
社会解体的这个结果,就是无产阶级这个特殊等级。”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理论掌握群众”这一概念,一改往常人们所认为的“群众掌握理论”,揭示了在群体的环境中如何掌握群体的思想动态,为形成改造社会的力量的蹊径,也阐明了真正的理论是能够看到事物根本的理论,而非遮遮掩掩,具有虚伪性的学说,表明了无产阶级的理论是能够揭示社会运行规律的真正的、彻底的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理论的无形批判。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近代的中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科学的、解放人类的学说终于来到了中国,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中弥漫着各式各样具有欺骗意义的学说,无政府主义、复辟思潮、资本主义思想的呼声不绝于耳,但他们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掌握资产阶级理论的精英对工人和农民仍然采取蔑视态度,使得辛亥革命后数年,民众仍然未被唤醒,“吃人的人”、“阿q”式的人物在中国大地上仍然麻木地存在着,人血馒头的悲哀闹剧仍然在上演。
但马克思主义中的无产阶级联盟的思想,解放人类的思想,经过中国共产党针对中国国情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工农武装联盟的学说,将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一起,形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展示出理论掌握群众的巨大力量。
百年虽过,真理却永不褪色,如今的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且随着国家的日新月异而不断发展,“物质决定意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已经深入人心,马克思为我们戳破了彼岸世界的海市蜃楼,我们的此岸世界,在无数人民的努力下,花开正盛!
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篇十
最近正在阅读这本书,这本形似哲学参考大全的书却能给人以很多的遐想。哲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神秘的科目,它的存在没有实体,有的只是一个又一个思想的高峰。在书中遨游,思绪总是会进入一种玄妙的境界,它跳出了人的主观思想,去思索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很久以来,哲学在我心中的地位近似于神学。然而初步了解一些后,又深知哲学的重要,不仅仅是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进步有意义,仅仅是对于个人,也有着莫大的好处,如木心所说的,“史学使人清醒,哲学使人坚定。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在此,浅谈一下我之于本书的理解。
哲学的发展充斥着对立与妥协,互补与共生,无论是从物体本身出发的形式,还是仅从精神层面延伸出的理想;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师徒中对立的思想令我着迷,四主德划定了人性所不能逾越和能达到的标准。我不由得联想到,倘若人不会思考,存在的意义仅仅是基因延续,不会接受与拒绝,不会冲动与克制,不能坚守本心,这个社会是否不再是社会,而仅仅是一群进化较快,仅凭生物本能行动的智力较高的动物。抑或是凭借着大自然赐予的得天独厚的的智力,突破思维的约束,突破道德与生命的底线,那么社会也可能丧失自由与公平。然而人凭借自己的智慧,去思考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从而选择一种更为克制守纪的理想生活。我一直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我思故我在”,当我正在思考我为什么存在时,证明了我的存在。我爱哲学,正如雪莱曾说,“唯有你的光辉,能像漫过山岭的薄雾”。但是,哲学的光辉不仅仅漫过了山岭,它笼罩全世界,我对于哲学家们最大的敬佩便来于他们的思考与质疑。哲学,始于质疑,终于信仰。
从泰勒斯的“世界由水构成”,再到毕达哥拉斯的“数的世界”,首先哲学家们对世界的起源产生了疑问,再到最后对世界的存在都产生了质疑,认为人们只是主观认为我们生活在真实的世界。这种想法是大胆的,充满勇气的,这是危险的,令人不安的。然而正是这种敢于对任何事物质疑的勇气,使得哲学的光辉在所有学科中熠熠生辉,普罗米修斯般的精神在对自身存在的验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大多数人只是庸庸碌碌的度过这一生,不去想自己为何而活,不去想自己的未来,待到暮年临死时,留下的只是空虚与无力。看完这本书,所得的收获也不仅限于一种新的知识,更像是一道大门,引领我走进精神的领域,清清楚楚的告诉我,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篇十一
第一章:学习逻辑学的思想准备。
主要描述学习逻辑学要确认事实,全神贯注,清楚准确的认识事物的观念,沟通的时候要用次准确,避免出现误解。
基本原理有四个:同一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矛盾律;正如作者所说“这些原理所表达的真相,拥有理性的人类早就在生活中运用自如了”。
第四章:非逻辑思维的根源。
介绍了形成非逻辑思维的根源,像:吵架代替辩论、盲目的乐观主义……认识并避免它。
第五章: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
描述了诸多非逻辑思维的表现,比如诉诸情感、诉诸暴力……。
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篇十二
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地思考。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逻辑,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宽广、深奥、精彩纷呈的领域,《简单的逻辑学》这本书既没有刻板的理论论述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这是一本现实应用的指南,对那些初次接触逻辑的人介绍逻辑的基本原理。《简单的逻辑学》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
在我们的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运用逻辑思维的场合无所不在。有些人平时表现得非常聪明伶俐,但是逻辑性却不是很突出。他们有逻辑思考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显然还没有成为本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从来没有被系统地培训过,这是他们所受教育中的缺陷。实际上,逻辑学是教育的真正支柱,但是目前在学校里它却很少被提及。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然而逻辑到底是什么,也许并没有太多的人有很清楚的概念。对门外汉或是初学者来说,本书都有切实的帮助。这本书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逻辑学的初步知识和基本技巧。
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篇十三
马克思在莱茵报做主编的时候,本身即是民主政治一派,在目睹了由土地私有化带来的穷人的物质利益问题之后,开始怀疑在他心中已经是完美的解决社会内部问题的黑格尔的现代国家理论,进一步提出他的宏观判断—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是相互对立关系。
因此马克思反问黑格尔如何解决分离和对立?当黑格尔论述出他的整个逻辑之后,马克思认为,黑格尔陷入了逻辑上的泛神论的神秘主义,躲到了概念王国中,却想要解决现实的难题。即黑格尔把人的图景想象的更加具有理想化和献身意义,人是被爱国主义和政治情绪所感召,进而自主地、主动地、自然地承认国家这种外部的普遍力量。随即马克思即对黑格尔所论述的王权行政权立法权三环节进行内部的批判。证明黑格尔是为了让人民明白它是为了人民,为了在宪法当中使普遍意志被普鲁士人民认同,采取了向前现代的机制让步倒退的道路,当然并不是前现代本身的返祖。
最后结论是黑格尔并没有真实的解决市民社会与国家间的分离对立,而纵使黑格尔无法回答,但马克思必须回应,因此,他的思想延伸在其后的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中得到表现。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从落后的德国进入分析,而另一篇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论犹太人问题》,则将目光转向当时最纯粹最完善版本的现代国家—美国,将市民社会与现代国家之间的分离和对立,诉诸于对两者的研究之中,从这一阶段开始,马克思与黑格尔分裂,开始走进自己的原理。
导言:导言的结构层次比较复杂,但主体是从宗教批判入手,首先,马克思先充分肯定费尔巴哈对于宗教批判所做的理论贡献。是对人的异化问题的彻底愤怒,直接批判。其后马克思之为马克思,就在于他从不满足于宗教批判,他的目的直接导向的是对现实世界的批判,是对自我异化问题的真实解决。马克思认为,理论批判是为历史服务的,“让人的本质在这里成为现实”所以他转向如何去真正的解决现实难题,即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对德国现实进行了大段的论述,他认为,德国现实是低于现代水平的,彻底否定了普鲁士现行的政治制度,但同时,马克思也承认,德国也是现代的,因为德国在现行的工业革命的背景之下,必须以垄断的形式发展民族工业,而这就证明了德国正在被现代世界所要求、所裹挟。但是德国的哲学并不是落后的,相反德国的哲学与现代世界是紧密联系的,此处马克思与黑格尔观点一致,认为只有将哲学上升为解决国家问题的道路,用哲学去代替宗教,才能让哲学真正为历史服务。
才能够在这之后去探索一条真正的道路。“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展开革命的现实力量,绝不是行政治革命的资产者(此处还没有生成资产阶级的概念),而是同样是从市民社会中长出来的,但已经与市民社会相分离的无产者,因为他没有属于自己等级的特殊诉求,因为它最终的结果必须是以消灭自身才能获得胜利的。
借助双利老师的话“导言的结论是:彻底的宗教批判在德国的处境当中可被落实为哲学和无产阶级的联盟。换言之,是从彻底的理论出发的,由无产阶级来担当的,以否定私有财产为原则的人的解放。”
此后,马克思将借助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与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彻底拉开距离,拥有自己的资本主义概念。
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篇十四
一方面,我是一个文艺的理想主义者。愿意和热爱阅读的朋友一起聊天;喜欢沉浸在书本里和电脑屏幕前阅读或写作;喜欢在家里、咖啡馆、在好朋友圈子里开玩笑,甚至大声聊天。
另一方面,我又是一个务实主义者(要为物质发愁,要考虑如何能过得更好),并且“务实”在不断馋食我的文艺情怀,也不知何时两者才能达到一种平衡。因此我想人永远不能完美的让两者达到和谐与平衡,故也许只有两类人,一种就是务实主义远占上风的大多数,另一种才是理想远大于务实的小部分人。
去年我在北京组织读书会时认识了同道读书会的创办人,并且去参加了同道举办的几期哲学读书会。创办人30多岁,坚持这件事很多年了,我想做这件事是没什么收益的,为了自己的理想,有些人就是不被世俗拉拢过去——我想他就是理想大于务实的那少部分人,我敬佩他。
理想主义者并不都是如此,只不过有些还在爬山的路上,而有些已经到了半山腰——比如那些伟大的创业者们(而不是创业投机分子)——他们的产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我不屑那些时代的投机分子,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噪音,一直存在但又无关紧要。尽管我们都只是时代洪流里无关紧要的一滴水。
这本书只有100多页,但内容清晰简单,是逻辑学入门的一本好书。我读了两遍《简单的逻辑学》,并尝试去记住书中的内容。逻辑知识在我们的教育里是缺失的一个环节,我们精通算数,几何证明题,也知道什么是否命题或逆否命题,但你知道,我们在学习那些东西的时候,根本不会去和逻辑知识放在一起理解。书本和实践的分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开始了,我们阅读,但只限于考试——从书本里来,到试卷上的答案里去——好的成绩得到奖赏,坏的成绩被惩罚,循环往复而已。
逻辑学和数学是原理性的学科,再加上哲学,除此以外的学科都是假设,等待被证伪。这本书介绍了逻辑学的原理和表现形式,也介绍了非逻辑学的根源和表现形式。如实相告,原理性的书籍必然不像小说那么生动有趣,但耐心读完,对逻辑学的深入了解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这个时代鼓励浅尝辄止和碎片知识,到处都是打着逻辑学旗号的事物,用户价值是其变现的商业手段。“用户”是人,但其实只是商业谈判桌上的筹码和数字。这里也许能够理解“我们只是时代洪流里无关紧要的一滴水”这句话的含义。商业社会加重了这种非人性,我不知道这种情况能够维持多久。
这是个很大的话题,以我的学识根本无法解答,我能做的只是不断正确地学习,去接近真实,努力给自己一个答案。
关于读书,我有很多新看法——这得益于我前两年组织读书会的经验。读得越多,就越知道如何读书。对一个问题思考的越多,就会越接近真实情况。只有实践而没有思考,则无异于机器;只有思考而不去实践,那就是空想家。经验能够给你提供思考的原料,而思考和总结能够指导你如何寻找更好的原料去充实自己的理论。这是一个动态的循环,但循环的圈子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接近真实。
我们尊重年龄大的长辈,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经验比我们丰富,而不是他们的白发和皱纹。这样来看,我们其实尊重的是经验比我们丰富的人,年长只是一个必要条件罢了。因此你也就能知道,不是所有年长的人都值得尊重(当然如果你只是被传统道德所约束的话,就另当别论),倚老卖老的老人,不讲道理的老人比比皆是,并不值得尊重。我想这是符合逻辑的。
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再次去思考,约定俗成的事情并不必然都是正确而适当的。传统和权威也需要时不时被质疑。所以我觉得逻辑学的学习是通往独立思考的必经之路。
逻辑似乎代表着理性,但人永远脱离不开情感动物的牵绊,所以不要刻意将二者划分开来。发现你自己,聆听你内心独立发出的声音,而不是外界的噪音。这也许就是最大的逻辑。
黑格尔逻辑学读后感篇十五
二、收获和感悟。
一是以人为本.作者介绍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的思想.这和以往接触的哲学不同,以往学习的哲学中,强调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等问题,过于抽象,很难和个人生活联系起来,并和自己的人生意义联系起来.而从对人生的系统反思这个角度出发,让我们对哲学的功用和意义有了深刻的了解.特别是对人的四种境界的划分,让我们对哲学的妙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二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做过人生的反思和总结.如年末,对自己一年的生活、经历的事情、阅读的书籍等等进行总结.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但很多这种反思总结中,多数流于流水账,对为啥这样做?这样做是受何种观念影响?这种观念从何而来?都知之甚少.
三是发现每个人受固有环境和社会流行观念的影响巨大.例如中国农业社会的特点,让中国人喜爱直觉思维,比如我们的绘画、我们的音乐、书法,都是世界直接形式的模仿.思想中的中庸,否极泰来等观念,都和中国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有紧密联系.
四是如何改变自己的观念,这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格物致知,就是每天学习新的知识,一种是领悟,真诚地去做事,达到心和宇宙统一起来,所谓致良知的方法,一种是敬,抱持者对世界的敬爱的态度,来生活.
例如前一阶段看一本书上,一个志愿者到利比亚去工作,通过其工作经历,他人生的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已经不局限于单纯的原来,医院、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他在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中,观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五是哲学为啥重要.哲学就是通过思维找基本规律.哲学是最高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面还有n层的东西,如基本方法、普遍方法、逻辑、技能等.学习哲学就要以兴趣和实用为导向,定下你的目标,要让哲学成为你的思考方式,想要让自己具备触类旁通、解决问题、正确决策、创新等重要能力,非读哲学不可.
例如,我们学习数学就知道,数字是一种抽象,函数是对数学规律的抽象,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数学模型,这是另一层次的抽象,在此基础上,还有数学哲学和系统动力论,是对数学的更高层次的抽象.
七是学习哲学的方法。
认识哲学,了解哲学,懂得哲学的体系和逻辑原理,并将这一原理运用到实际的思考之中.学习哲学需要技能+意识+学习材料.如批判性思维是意识的储备,可以帮助你迸发学习热情,形式逻辑是技能的储备.
三、精华摘录。
p6中国哲学的价值在于,成为圣人,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
忠,肯定方面是指己之所欲亦施于人;否定方面是指,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知命,是指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对于外在的成败也就无所萦怀;
p47孔子三十而立,是指他这时候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四十而不惑,是指他这时候已成为知者,50,60而知天命,是指认识到超道德的价值.
p82惠施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发现了超乎形象的世界;
p103获得幸福的方法庄子,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种相对幸福;
圣人由于对万物自然本性有理解,他的心就不受世界变化的影响.用这种方法,他就不依赖外在事物,因而他的幸福也就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可以说已经得到绝对幸福.
p222新道家.圣人高度理解万物之性,所以他的心不受万物变化的影响.他以理化情。
p232佛学的一般概念,宇宙的心的概念,和形上学的负的方法;
觉悟的确切意义.是指个人与宇宙的心的统一,或者说与所谓的佛性的同一;
中道宗的方法,所谓二谛义.第一层次,普通人以万物为实有,而不知无.第二层次,说万物是有,但是说万物是无也是片面的;事实上,有就是无;应当说不片面的中道,在于理解万物非有非无;第四层次,中道在于不片面,意味着进行区别,而一切区别的本身就是片面的.
这个否定一切,就可以达到庄子哲学中的坐忘,佛家称之为涅槃;
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廊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哲学的推理,形上学的推理,其出发点是经验中有某事物存在.
哲学史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由于他的反思的性质,它最终必须思想从逻辑上说不可能成为思想的对象的“某物”
人生的境界.可以概括为四个,自然境界.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他社会的风俗习惯.、功利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
道德境界.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踏实社会的一员.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情;天地境界.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
四、哲学入门书籍推荐。
1.反哲学入门。
2.思想的力量。
3.西方哲学简史。
4.大问题。
5.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6.哲学的慰藉。
7.哲学浅说。
8.我的半生传奇蔡志忠。
9.牛津大学哲学入门。
10.康德哲学讲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