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的高一范文(17篇)
故事是用来叙述或揭示某个事件或某些人物经历的一种文学作品。"完成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系统地梳理和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成果。"希望以上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写出更加精彩和优秀的总结。
谈读书的高一篇一
寒假,我读了学校里发的《红楼梦》选段,颇有点感受,于是就看了完整版的红楼梦,虽然限于寒假时间十分紧迫,根本无法看完,但我也有一点体会。
《红楼梦》的确伟大,,有那么多关于穿着打扮的描写,有那么多关于饮食花样的描写,有那么多关于装饰陈列的描写,有那么多关于亭台楼榭的描写??所有这些描写都随手拈来,刻画人物性格细致入微,不愧为作者增删十载、呕心沥血的结晶。
不仅如此,封建社会的那种等级关系也表达得十分清晰,入木三分。妻妾、嫡庶、主仆、男女等,其家庭地位、可支配收入、佣人数量等有着天壤之别,在贾府那个封建大家庭中,熙熙攘攘而又整齐有序,既说明凤姐治理有方,又表明那种封建等级制度的观念深入人心,管理者用这个去制度去管理,被管理着也服从那个制度。而恰恰就是这个制度,害死了书中的大部分女人,好在前四十回还没有死几个人。
关于宝玉的教育问题,在今天看来仍很有意思。奶奶疼爱自己的小孙子,本来无可厚非,但书中的贾母有点过于溺爱了。古时候有个说法叫“子以母贵”,在这里确切来说叫做“孙子以祖母贵”,贾母在贾府的地位当然是最高的,贾母疼爱宝玉,所以宝玉在家的地位也就很高,大家或者出于奉承或者出于自保,难免都要看贾母的脸色,于是宝玉在家几乎人人都哄着他,他高兴也好、任性也好,都没有人反驳他。
这个现象在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中也很普遍,好在现在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自主性大了许多,古时候就不那么自由了。书中的贾政有一次也偷偷地狠狠的打了宝玉一顿,结果被贾母骂了个狗血淋头,以后再也不敢造次了。况且这次狠打宝玉,本来就有点不分青红皂白,仅凭贾环的片面之辞,歪曲了事实,宝玉本来心里就不服,再加上之后贾母给他的优厚待遇,更是一点作用都没起到了。由此看来,在家庭教育中,一人扮黑脸另一人扮红脸的作用不是很好哦。
在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中,虽然女人的地位较同时代的家庭有了很大的提高,家庭内的事情主要靠女人来操持,以贾母为首、王夫人为辅、凤姐为主要执行人,大到元春省亲、小到每餐饭吃什么在那里吃等问题,都由她们做主。尽管她们的地位很高,锦衣玉食,供使唤的丫头、嬷嬷、小厮们成群,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所有女性的活动范围都不外乎荣国府、宁国府这两个大院之内,日常娱乐活动也不过听戏、打牌、串门、会餐等,几十年如一日,也没有多少意思。
关于薛宝钗与林黛玉,有些人评论时不免有些偏颇,过于抬高林黛玉而贬低薛宝钗。是的,宝钗是教导宝玉要读正经书、考功名、谋爵禄,这不能叫俗,当时的士大夫都是这样的,或者说主流社会都是这样的价值取向,不能因为宝钗这样做了就过分的贬低她,黛玉没有这样做就很好云云。我觉得,宝钗是贤妻良母型的,所以以贾母为首的长辈都喜欢宝钗;黛玉是才子兼佳人型的,而且小时候就和宝玉青梅竹马,所以宝玉喜欢她,也是人之常情。 如果说宝玉他们做的那些事情有什么好玩的话,无外乎“开海棠诗社作诗”了,要说他们整天在家玩,也没有玩出什么名堂,只有这一件事情还有些诗情画意的。而且各个姐妹的性情,也只有通过那些诗句才能够比较全面的表现出来,虽然我还不能完全理解那些诗词的真谛,以前看过几次诗词赏析也没记住什么。要彻底理解这些东西,恐怕我现在这点语文水平是不够的了。
谈读书的高一篇二
春风吹拂,柳絮飘飞。叛逆的我时常遐想未来,憧憬美好。或许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住着豪宅,开着轿车,过着神仙般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怎样才能让我变得如此潇洒自在呢?我又不由自主地感叹起来——读书真好!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随处可见,更不要说学历低技能低的人了。读好书也许正是我们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最佳途径。
读好书,不是说要科科成绩都出类拔萃,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即可。而我们真正要从书本中学习的是一种方法,一种灵活运用头脑的方法,使我们能社会中能少被欺骗甚至不被欺骗,面对困难能应对自如,得心应手。这点很重要。
其次,读好书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经济头脑,而且还可以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随着经济全球化,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领略到西方各国文化。这其中的一种途径就是读书。我们可以从书画中品艾菲尔铁塔的壮观,看引领时尚的巴黎美景,领略马尔代夫的风情万种……总之,在书本中,我们的思想得到了畅游,它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真的,读书真好。
有时,读书真的很累。为了能考取梦寐以求的大学,为了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不断看书做题。好像读书不再是我们精神上的美食,而成为了我们攀上更高楼的阶梯。但在这书山题海中,也常常让我们脸上流溢出真诚快乐的笑容。每当我们读书,遇到不懂的问题,老师轻轻一点让你恍然大悟时,你会露出开心的笑容。遇到让你百思不得其解的题,你经过与同学协作解出答案来时,你也会兴高采烈。那种获得成功的喜悦,充满小小成就感的幸福是无与伦比。所以,读书真好。
书有很多种,如天上的繁星,遍布苍穹。人终其一生也无法读尽所有的书。我们应该珍惜这一方课桌一张板凳上的读书时光,使我们的青春生活绚丽多彩。
谈读书的高一篇三
书是兄弟。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江湖义气,但细细想来不无道理。
于是,像了解兄弟一样,我翻开了书,走上了读书之路。
时光回流,时空逆转,瞬间回到过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听见东坡居士在赤壁下低叹,看见他在荒凉无人的赤壁古战场边摇头吟诗,感叹时光飞逝,物是人非,对自己远贬他乡的遭遇愤愤不平。
在读书路上,我了解了对人世沧桑的无奈之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听见李白在酒桌边高唱,看见他眼中流露出的对奢华宫廷生活的厌烦与不屑。只见他举起酒壶,一饮而尽,泼墨挥毫,造就了一首首笑傲于天地的名诗。他的狂傲不羁﹑不拘小节,仿佛在向世间一切权贵表达自己的不屑﹑蔑视与嘲讽。
在读书路上,我了解了傲视权贵的不凡气度。
时光飞逝,转眼来到了19世纪的英国。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听见简爱在桑菲尔德庄园里用坚定有力的声音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看见在她那瘦弱平凡的身上,闪耀出对平等的追求的不平凡的光芒。她的思想已摆脱了那个时代对她的束缚与人们的偏见,为自己的幸福唱响了一曲动人的歌。
在读书路上,我了解了大胆为自己寻求幸福的高尚人格。
时光来到了20世纪的'中国。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一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诗句,如雷贯耳,响彻云霄,回荡在中华大地,振奋着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
在读书路上,我了解了感天动地的爱国情怀。
我了解书,一如我了解我的兄弟。我知道,要了解一个人,要长期地细致观察下去。所以,我明白,我对书的了解还只是肤浅的。我会继续将我的读书之路走下去,一如我希望我的兄弟一直陪伴着我一样。
谈读书的高一篇四
暑假闲来没事,拿出一本杂志看到这样一则故事给我感触颇深。
《狼的影子》:一条狼徘徊在山脚下。落日的余晖使它的影子放得特别长。看着自己的影子,它得意洋洋地对自己说:“我有这么大的身体,几乎有一亩田那样大,为什么还怕狮子?难道我不该被称为百兽之王吗?”正当它沉醉于其中时,一头狮子向它扑来,将它咬得快死了。此时狼悔恨不已,大声喊道:“我真不幸啊!是狂妄自大毁灭了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或因为环境,或因为自身的原因,人常常产生错觉,以致错误地估计了别人或自己,以为别人或自己很强或很弱。其后果可想而知。所以在生活当中我们都不要向这条狼一样,直到死前才认清真相,这样做只会让自己停步不前,自我陶醉罢了。
今天让我的小侄女做寒假作业,她爽快的答应了,结果她从书包里拿出了一大堆书和本子,我就问她你的寒假作业有这么多吗?她却说:“有呀,我们要做寒假作业书,要写完整本书的生字而且是每个一行,还有每天写一篇日记,还有数学要做完整本书的习题。”听完她的回答我有点错愕,寒假总共才一个月的假,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作业了,而且还是对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
我再将我们学校的小朋友与她们比较,发现我们学校的小朋友幸运多了。我们只要求学生完成寒假作业书,再制做一本快乐中国年的画报就可以了。尤其是快乐中国年画报的制作,它既可以让学生去了解传统文化,又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能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现,这又何乐而不为呢?这样学生也没感觉到作业多,同时也能从中获得收获,所以现在有很多的地方教育体制确实需要改革,社会需要的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而不是只会守着书本的书呆子。所以这些都引人深思呀!
谈读书的高一篇五
读书是很重要的,自古以来,有关读书的名言可真不少。像大家熟悉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从咿呀学语到知书达理,正是读书引领着我不断成长。
小时候最喜欢的,无非是《世界交通工具大百科》和《动物百科》。前者让我认识了最早的车、最快的车、最大的船等。而后者却深奥许多,它从极地到雨林,分环境讲述动物界的奥秘,尽管当时我并不懂“苔原”、“针叶林”等专业名词,但我却深深地被这本书迷住了。它们是我小时候最爱看的。
后来,我有了一本《学唐诗》,里面的诗都是最著名的。我很快把那里不多的诗全背完了。老妈见我这么爱背,又给我买了《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那是我诗词的启蒙,渐渐地我就喜欢上了诗词,它们让我更好地领略了伟大祖国的传统文化。《中国诗词大会》大家都知道吧,那里的题目我很多都会做。这主要归功于小时候打下的诗词功底。
童话也是必不可少的。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我几乎把所有著名的童话都看了几遍。三四年级主攻郑渊洁的作品,《皮皮鲁总动员》全套56本我看过54本,还有两本找不着。童话真是个神奇的世界,是它们使我养成了大胆想象、放手去做的习惯。
四五年级,我又喜欢上了外国名著,《哈利·波特》中哈利、_罗恩、赫敏的友情给我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生活中,朋友是不可或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告别了娇气和胆怯。记得第一次一千米跑步考试时,我跑到第二圈就已经筋疲力尽了,脑袋晕晕乎乎的,腿上像绑了沙袋,只能一步步拖着走,似乎永远无法到达终点。这时我想到了保尔。他有着多么顽强的意志!面对种.种巨大的打击和困难他都一一克服了,我也要向他学习!想到这,我咬咬牙,抬起早已麻木的腿跑向了终点。冲过终点线的瞬间,喜悦和疲惫皆而有之,但更多的是骄傲和感激,是保尔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
之后呢,看的书就更丰富了。六年级时解决了《三体》,光怪陆离的世界让我流连忘返;《明朝那些事儿》让我穿越历史震惊于古人的世界;最近读了一本《上帝掷骰子吗?》,带我重回物理学的黄金时代;名人传记也是我碗里的菜。我是个爱啃难题的孩子,有时做数学题,路径很多,像个迷宫,看不见尽头,难以抉择。我犯了难,要全试一遍?太麻烦了吧。想起爱迪生,人家为了做灯丝试了一千多次呢!何况这么几条路?我又下定决心,逐一去试,最终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谈读书的高一篇六
悲剧的开始,并不是一个动人心弦的错误。富家少爷——周朴园在空虚寂寞的生活中与女仆——鲁侍萍堕入爱河,对于那个时代的背景,这种事情的发生是毋庸置疑的。当然,身为大家门户的“一把手”是公然反对这种交往的,认为这种交往等级过分悬殊,封建思想都是要找门当户对的。所以,在大年三十的夜晚活生生地将侍萍以及那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赶出了周家,但是他们却留下了第一个儿子,即悲剧开始的原由形成了。
年轻时的周朴园爱上侍萍,或许可以说他的感情还有一丝纯洁。可自年三十晚,他在听任家中长辈将侍萍赶走,随后娶了门当户对的阔小姐时起,他的心灵已彻彻底底成了利益至上的最佳写照。久别三十年后,当他又重新认出侍萍时,那无情的表情,分明不是久别后的喜悦,而是怀疑与恐惧;那虚伪的做法,口口声声说一直留着她喜欢的家具,说保留她的习惯,珍藏那绣了梅花的旧衬衫,分明不是对她的爱,是虚伪支配了他的理性,都是要彰显他那已经不存在的良心,哪里还有什么感情可言,即便是有,也已经在三十年前早已灰飞烟灭了。对于他那些种种做法,补偿给她的支票,承担她所有的开支,却是为了让她永远不要再踏进周家的大门,这是多么的冷酷,无情。为了树立自己虚伪的形象,不惜花费大量金钱去维护;为了金钱,又开枪打死多少小工。那是多么的残忍,昧着良心赚黑心钱啊!这个资本家的代表,已经在商界的“熏陶”下,变得血肉模糊,心狠手辣。
想起了蘩漪,《雷雨》中被爱情伤得最体无完肤的女子,她不悔改,毫不犹豫地踏着艰难的走道。她是一个最“雷雨”的性格,蘩漪就像是一朵在黑夜里悄无声息地绽放了的花,冷漠、诡异、妖艳,穿过被灼伤了的眼睛,直逼进你的灵魂,寻找苦海深处的共鸣,我不得不赞叹蘩漪,她就是那个疯狂到让人心痛的女人,在周家深深的庭院里,暴怒的雷雨的中心,她是罪人,亦是受害者。
周萍和四凤的爱情是纯洁的,但却沾上了亲情这种不该有的关系。两人身陷爱河,但最终却没有好结果。这对本应该是一对幸福的鸳鸯,却被抹杀了。可怜周冲,单纯的少年,却也被封建思想埋葬了。面对现实,四凤不幸被电死,周冲拉了一把也不幸死去,周萍听到这个晴空霹雳的消息,也随之而去——用枪自杀。徒留下身为长辈的三人。
然而这仅仅是个故事,但却反映了一个社会制度,读了《雷雨》这部小说,我似乎读懂了作者,读懂了当时的时代面貌。人生如梦,梦里泪雨滂沱。梦醒之后,自己的人生还是要自己勇敢的走。
谈读书的高一篇七
世界上最平凡而又最宝贵的,最易忽视而又最珍贵的就是书籍。读书,是知识的传承,给我智慧;读书,是思想的启迪,滋润我的心灵;读书,是与先哲对话,陶治我的情操。
开篇以排比的手法,点出了读书的重要性。
小时候,我不爱看书。有时,妈妈买书,在好奇心的带动下,我无意翻阅,也会被书中的文字所吸引,常常有意外的收获。俞敏洪说:“即使不看,伸手去碰一下书皮,你也会沾上书生气。”读书时,心如止水,心无旁骛。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读书。业余时间,读书成了我不可或缺的功课。每次睡前,一盏灯,一本书,是我最惬意的享乐。
简述了“我”喜欢上读书的偶然。
读书,仿佛在听一个滔滔不绝的健谈的老者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是谁在凿壁偷光?是谁在囊萤映雪?是谁在韦编三绝?又是谁年年岁岁一床书?是匡衡、是车胤、是孔子、是杨雄。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用不为外人所理解的经历,博览群书,不懈追求,成就了他们人生的辉煌。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与读书同行,以读书为底气,才能成为新时代的掌舵者。
排比、反问、引用等等修辞的运用突出的强调了“读书”者才能成为新时代的掌舵者这一道理。
读书,得于目而富于心,书中将是非曲直、善恶美丑、人生百态,尽展眼前。司马迁惨遭宫刑,痛不欲生,他知道:刚正不阿的书生与专横残暴的君王是水火不容的。他投入到自己的理想中,用一生心血,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带着对祖国的满腔热爱,抱石投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超越自身的苦难,为天下百姓着想。“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面对汉军的穷追猛赶,毫不畏惧,自刎乌江……名人的形象通过读书一一呈现在眼前,让心境与文字互相交融。书中孕藏着他们的思想,成为联系我情感的纽带。有时我高兴的流泪,有时我痛快地怒骂,有时我拍手叫好,有时我激动地跳跃。读书透彻了人生的真谛,陶治了我的性情。
“得于目而富于心”概括简洁而深刻。
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谈读书的高一篇八
最近我读了《陶行知文集》。读了之后深深感叹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被文中深邃的思想所折服。
陶行知先生生活在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的,他毕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改革中国教育,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愧为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实践家与伟大的实践教育家。学习陶行知、走近陶行知,对于今天我们搞好教育教学研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与教育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陶行知的文集,内容丰富,娓娓道来,深邃的思想通过朴实的语言展现出来。我谈谈两点感想:
(一)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在“答朱端琰之问”一章中详细解答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及做法。我理解为教师要教会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要学生学得“自得”,学得“自动”。并且,学得的知识与现实应是一致的。这让我想起我们的春游,带着孩子来公园之前我们教育孩子要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然而到了公园,孩子扔垃圾的时候,老师有时却熟视无睹,这不是“教学与做”分离吗?这应该引起我们老师注意,在生活中,我们更应该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否则,学校学的知识就变得贫乏,苍白无力。
陶行知先生又说: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教师不能只管自己教,要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要学生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陶行知这一思想不也就是我们所要倡导的——“因材施教”吗?。
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的教改思想,强调的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在他杜威教师那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新的突破,这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谈读书的高一篇九
《飘》是米切尔十年磨一剑的作品,也是其唯一的作品,《飘》可以说是史上最经典的爱情巨作。
人生一世,好比草木一秋,常言道浮生若梦,似乎生活就是一出悲剧。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为读者诠释了坎坷而又感人肺腑的人生路,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情”字在人的一生中所占有的地位有多重,在“爱”与“被爱”之中的选择意味着什么。
《飘》这篇小说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短暂的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作品,米切尔以南北战争中的南方社会为背景,一号私家的三次婚姻为主线,描写了几对青年的爱慕纠葛,米切尔以他女性的细腻,精确地把握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成功的塑造了郝思嘉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小说的构思极富浪漫情调,人物和场景的描写细腻生动,语言优美生动,对白个性化,使得整部作品极具魅力。
在《飘》中,我最钟爱的人物是郝思嘉。郝思嘉是位难得一见的女性,她聪明机智,慎重,有野心,又有远见,可同时她又太不可思议,为了农场可以与自己不爱的人结婚,可见她有多么大的勇气,又或者说战争是多么的残忍。
倔强的郝思嘉是美国战后精神的象征,面对被战火毁掉的家园,她坚定不屈,毫不妥协;面对亲人的死亡,她擦干眼泪,努力振作;面对爱人的离去,她毫不气妥,重头再来,她爱土地,并向土地一样承受苦难,饱含激情。
郝思嘉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再苦难中蜕变,在苦难中成长的过程,让每一个读者为之震撼,为之感动,但不会为之流泪,只因为郝思嘉的精神在鼓舞着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坚强。也许她痛苦地挣扎在金钱的欲望里,也许她陷入名利权势的泥淖不能自拔,但她侑一颗执着勇敢坚强自信的心。她的灵魂在黑暗中放射出瑰丽的坚强的火花。
谈读书的高一篇十
在我的心目中,她就是一个女神。她不仅有高尚的品质和人格,还有着巨大的贡献。她因为发现并提炼出镭,在192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世界上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但她却淡泊名利,继续研究科学。她对事业有着很深的执着,还与着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我认识的所有着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一个不为盛名而颠倒是非的人。”
居里夫人给我们叙写了一个个传奇,一个个奇迹。偏偏是在她最艰难的情况下,完成学业和伟大成就。她的经历告诉我们,知识是多么的可贵,如果不是因为她甘于刻苦学习并掌握知识,如果不是她那锲而不舍,顽强不屈的精神之柱支撑着,就不会发现并提炼出镭。这个伟大的成就是无人否定的,大家都崇拜她,赞颂她。
读了这本传记,使我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居里夫人的精神,现在这种精神是不断但无形地激励着我。使我明白了许多,也让我今后的人生有了新的目标和计划。我原来紧封着的“窗户”,因为我被居里夫人的精神彻底征服了;现在这扇窗户怅然、豁达地打开了。
居里夫人锲而不舍,坚定不移的精神永远照亮着我的心窗,直至成功之道。并再一次地感动了我。
谈读书的高一篇十一
老舍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小说家和剧作家,我们经常接触到他的作品。今年夏天,我品尝了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这部小说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真实地描绘了北京的一位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
祥子总是坚强而奋斗,他所梦想的只是为了自己的劳动而过上独立的生活。像他这样善良正直的人,却得不到上帝的爱。最后买的新车被抢了,妥协娶了自己不爱的虎妞,自己喜欢的小福子被卖到白房后自杀……这些事情给了祥子一个沉重的打击。他想用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但经过这些打击,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自愿堕落,变得懒惰、狡猾、极端自私。最后,他忍不住被夏太太的诱惑,得了脏病,变成了一堆行尸走肉。
我非常同情祥子的悲剧。因为他是一个非常诚实的人,但他结束了。事实上,他一开始也在努力与生活作斗争,但他没有坚持。如果他坚持下去,事情就不会这样了。
事实上,祥子之所以如此结束,是因为当时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合理。书中说:人们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来,但现在人们仍然把他们的同类驱到野兽中。祥子还在文化之城,但他变成了一只动物。这根本不是他自己的错。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真的可以把人变成鬼魂!
可以说,这是一场悲剧。与此同时,祥子的最终堕落与社会的堕落是分不开的。有些人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工作,因为他们出身贫寒,但他们失败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是一个残酷的社会。在现实社会中,金钱似乎代表一切。什么知识大于金钱。因此,要想在现实社会中立足,充分的知识和良好的生活背景是必不可少的。
与此同时,作者通过祥子反映的人格变化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祥子在生活压力下一步步堕落成社会垃圾。如果环境不是那么糟糕,祥子就不会这样了。很多时候,我在想,如果祥子生活在当今社会,情况肯定会有所不同。但事实告诉我,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即使在当今社会,还是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很多事情就像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而且这种问题似乎越来越多,大多数人和祥子一样,为了生活抛弃了性格。当人们醒来时,他们会发现后悔已经太晚了,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所以,祥子后来的样子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从生活开始的那一天起就没有了,所以我们没有退路,所以我们不能退缩,所以我们只能前进,所以我们必须永远不要后悔。
谈读书的高一篇十二
生活中,我们可以做许多有意义的事,而绝大多数的事情都能让生活增添色彩,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比如:种花可以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比如运动,比如旅行……都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好。但是我认为,阅读,更能让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书虫,因为我很喜欢看书,家里随手可及的地方都是我的书,我喜欢看书一是因为我可以从书中学到很多知识,当然也可以读到很多有趣的故事。我喜欢看书,喜欢到洗澡都看,这一点没让我妈少吐槽我。
我经常会在洗澡的时候带本书进浴室,肯定有人会问我怎么把书带进去的,嘿嘿嘿,我就靠两招,第一招“裹巾大法”,我经常会裹一条大大的浴巾去洗澡,藏在里面不容易被发现,第二招“先下手为强”就是提前把书藏进浴室里,然后抓紧时间进去就行。通常我的这两招很管用,所以我能经常在洗澡时边沐浴边阅读不过还是建议大家不要学我这样。
我喜欢看书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我对历史感兴趣,所以我尤爱看跟历史有关的书籍。我看过《三国演义》《明朝那些事儿》《中华上下五千年》等许多书籍,都说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知道了历史上发生过的许多事情:《三国演义》里长板坡一战,赵云赵子龙单枪匹马,在曹操大军中七进七出救出阿斗,十分威武霸气;《明朝那些事儿》中明太祖朱元璋的手下不仅有名将徐达、常遇春以外,还有智囊刘基刘伯温这样厉_害的谋臣,他享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美誉,能和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人,在历史上也没有几个,实力不容小觑。
这些历史书籍里,我最喜欢读的还是《明朝那些事儿》,因为我觉得这本书是关于明朝的历史,可能是因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布衣出身,发生在他身上的很多离奇的事情让我一直觉得非常的有趣和神奇,而且他的勤政廉政也为大明奠定了一个相当坚实的基础,所以对这样一个人打出来的江山,以及后来的发展历程,我都非常的痴迷,所以我对中国古代史的所有朝代中,明朝最为熟悉,就连明朝的十六位皇帝登基顺序我都能倒背如流。我最初开始看是从漫画版开始的,我当时觉得这套书的编写手法十分符合我们小孩子的胃口,文笔也非常的幽默,里面有一场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仗就是“鄱阳湖之战”,因为跟赤壁之战十分之相似,所以我记得非常清楚;而说到《三国演义》那就更不用说了,里面有太多的著名的历史故事,每一篇都能让我细细品味,和大朋友讨论起来也能津津乐道,非常长知识、长见识。
阅读,让我通过书籍认识了很多人,也读到了很多优秀作者的作品,通过阅读,我就像可以和他们在一起,听他要讲给我们听的故事,和他进行交流,品味他的思想。从一次次的阅读中,我发现世界真的很大,优秀的人真的很多,而自己知道的东西真的很少,于是促使我越发想去知道更多的东西,去探寻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谈读书的高一篇十三
汉代学者刘向曾经说过:“书犹药也。善读者也可医愚。”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有选择地多读好书,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医救愚昧,而且能够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如何读呢?既可以根据需要精读,力求钻得深入一些,了解得透彻一点;也可根据爱好泛读,广泛涉猎,随意浏览,知其大略。
关于读书,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请以“我与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谈谈你的想法、看法、体会和认识。
要求:(1)体裁不限。(2)题目自拟。(3)不少于1000字。
话题分析: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与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以“我与书”为话题作文,应放开思路,可以从多角度来写。要求不限制体裁,可以考虑多种文体。
写记叙文,可以叙述经历或故事。可写成散文,这样选材比较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易于抒发主观感受。可成写议论文,对与书有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本文主体可以有两类构思:第一类:我与书接触的历史,纵向展开,如《我的读书生涯》;或写我与各种书的关系,对各类书的看法,如《读书使我成长》等。但是,这一类把握不好,写的文章容易流于空泛,效果不好,得分不高。第二类:写我在某一段时间与某类书、某本书的关系,我与某本书的故事等,如《一本让我明智的书》等。这种构思或写某一本书对“我”人生成长的影响,或写“我”买某本书或借某本书所发生的故事,或写自己接触到一本不健康的书籍的经过及思考等等。这样就容易写具体,深度也出来了。还可以由写“我”对书的反感,进而思考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问题,思考书籍与教育制度、书籍与人生的关系等等。显然,第二类构思新颖、有创造,十分深刻。
谈读书的高一篇十四
我们要努力进窄门,我告诉你们,将来许多人想要进去,却是不能。
——路加福音十三章二十四节。
初读《窄门》,我对它的一切都感到迷茫:阿丽莎为何执着于追求“天堂”,乃至于不顾自己与杰罗姆之间的爱情、不顾那触手可及的幸福?而那所谓的,阻挡杰罗姆靠近阿丽莎的美德,到底是什么?朱丽叶选择了另一条道理,而她真的对这件没有希望的爱情释怀了吗?她真的幸福了吗?而最重要的是,到底完美是幸福的基石,还是幸福是完美的途径?也行是阅历毕竟有限,我对整部书的主旨、内涵并没有把握清楚。因此我特意上网查看资料,才终于对这部书有了些许了解,在此,我便谈谈《窄门》给我留下的难题,以及对我的启示。
首先必须得了解的,自然是书题“窄门”的含义了。这是路加福音书中的词语,简单来说,就是通往天堂的必经之门。只要你认清了自己的罪恶,那道引向完美、引向永生的门就会开启。当然,名曰“窄”,道路自然无比艰辛,而阿丽莎,就义无返顾的选择了上帝、选择完美,以她的道德观念为轴心,杰罗姆、朱丽叶也被卷入其中,谁都无法抽身。
作为本书的第一女主角,阿丽莎给我的印象从始至终使我困扰,根据作者对角色的塑造,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她气质独特、通晓诗文,与男主人公青梅竹马、彼此照顾。然而,阿丽莎明知俩人互相爱慕,却一次次地、不近情理地拒绝了杰罗姆的爱情。甚至在明白自己的妹妹朱丽叶同样喜欢着杰罗姆时,还要帮助她们的感情。这让我不能理解,也接受不了她的作法,甚至有了一丝反感。而在书的后篇中,阿丽莎内心的悸动、矛盾和彷徨,却全都通过她的日记散发了出来。阿丽莎的这些行为,似乎体现了她的宗教迷狂,但也不尽然。在阿丽莎年幼时,她的母亲就和别的男人私奔了,这一定给她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而也许正因如此,她才变得自律、克己、信仰上帝,从而逃避杰罗姆的爱情,怕改变自己。正如她自己所言:“现在我觉得不为了他是绝不会‘臻于完美’的,而这种完美也只有不与他一起才能达到”。就因为如此,她才作出将杰罗姆让给妹妹的举动,通过自我牺牲,来达到“完美”。可她最后换来的,却只是孤独的迎来人生的终点。
而这俩人爱情的悲剧,只是由阿丽莎一人造成的吗?当然不是。杰罗姆内心丰富,感情炽热,但实际上,他所建立起来的、与阿丽莎之间的感情,却是失之抽象的。别看杰罗姆对感情执着,可他从一开始似乎就走偏了:他与阿丽莎,是通过虚幻的书本联系起来的,他们所体会的幸福,大多是从虚幻中感受到的,这种爱情,是维持不了多久的。书本上的观念,若没有现实对应物,就必然空洞、虚无。他们二人可能都意识到了这点,可已无力改变。到了故事最后,杰罗姆终于抱怨起阿丽莎,不明白为何永远接近不了阿丽莎。终于放任自流,纸碎金迷。
而作为二人的中间者,阿丽莎的妹妹,单恋着杰罗姆的朱丽叶,似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她嫁给了一个原本就不爱的葡萄酒商人,生了好几个孩子,平静地过着不同于杰罗姆的“庸俗”的生活。就结果而言,她已经足够幸福,可在故事最后,她与杰罗姆俩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她还是放不下杰罗姆,她的心情不一定比阿丽莎好过。正如她所说,生活之风天天吹过,可吹不灭原先一份没有希望的爱情。这对三个人来说,都适用。
想要确定本书的主旨,对我来说万分困难。这本书中,处处体现了了浓厚的宗教色彩,然而我认为,《窄门》是反对宗教迷信的。“做自己身体的主人”,应是作者纪德的意思。我们是要走过“窄门”,可应是我们自己来,向着幸福迈进,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纪德在写完《窄门》后,便立刻剃掉了胡须,我希望,我们也能鼓足勇气,坚定地迈向人生的“窄门”。
谈读书的高一篇十五
亲爱的朋友:
你好吗?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们上次相见,还在与汪曾祺一同品味美食。而今日,你又在哪里等我呢?是一起与陈淼淼挽回爸爸妈妈的感情?还是一起与布洛克教授在地心冒险?是一同与马克·吐温坐在威尼斯的小艇上?还是一同与罗拉学会成长?但无论在哪里,与你在一起的日子总是让我难以忘怀。
亲爱的朋友,你还记得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你穿着绚丽多彩的外衣,散发着清新的书香,瞬间就深深吸引了我。我们一起牙牙学语,一起蹒跚学步。五彩斑斓的花朵、活泼可爱的小兔、摇摇晃晃的船只、净如明镜的天空都由你介绍给我。你还喜欢教我数一根手指,两根手指……看着变化的手指,我总是开怀大笑。玩累了,我就抱着你酣睡一场,宁静而又幸福。
亲爱的朋友,你还记得吗?也不知道从何时起,你晚上不再在床边给我讲梦幻的童话,而是拉着我四处冒险。我们与哈利波特一起在霍格沃兹打魁地奇球,与杨威利一起在银河抵抗帝国军……冒险归来,我喜欢与你坐在花园的长椅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品味着香醇的奶茶,微风拂过,窃窃私语。你偷偷的告诉我其他孩子的小秘密,他们在成长中遇到的趣事,生活中发生的磨难。我们分享快乐,也共担挫折,一起完成从懵懂到成熟的蜕变。我们的感情越来越好,亲密无间,形影不离。每天将作业早早完成,只是想与你多待一_会儿。
亲爱的朋友,你还记得吗?不知不觉中我们都长大了,尤其是你,对我越来越严肃,你告诉我“少年强则中国强”、告诉我“勿以善小而不为”。说实话,我真不适应突然变化的你,不过,当你带着毕淑敏阿姨到我面前时,一切又变得熟悉起来。毕淑敏阿姨在夜里温柔地与我们对话,回忆成长经历中最美好的片段。我知道,你之所以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让我阅读更广泛,开拓视野,更为了陶冶性情,改变气质,吸取前人的经验,少走一些弯路。每天快乐的时间转瞬即逝,父母已经开始催我睡觉了,可我仍然舍不得与你再见,只有等父母下最后通牒,我才依依不舍的和你挥手道别。
这是我们相识的第12个年头。我们一起度过春夏秋冬一起看遍花开花落;一起过节一起出游……在一起经历的事情太多多到数不清讲不尽最后在心里留下难以形容的轮廓在不经意间回想起来的时候会浅浅一笑而随之深深动容。
亲爱的朋友,我们虽然相知相守了整整,但是,我觉得远远还不够,因为我希望你能伴我到天长地久。
此致
敬礼!
你最好的朋友:某某。
谈读书的高一篇十六
前几天读了作家张之路的一篇文章《打架的风度》,虽然作品不长,但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书中讲述了作者本人外出吃饭,因被一位女服务员端的盘子上的水滴到了身上,对服务员批评了几句,而这时女服务员的男朋友站了出来,与作者打了起来,作者把那个人揍了一顿。
后来离开的时候,作者开始反省自己,其实自己不该当着那个小伙子女朋友的面让他难堪的,其实自己也不对。
正好证明了自己是个小人物,遇事不懂得忍让,不会退一步,总是靠着自己的莽撞、无知,随心所欲地行事。
在我们的身边可以观察到,那些爱争吵,爱打架的人往往是那些不务正业,学习差的人,而懂得礼仪和忍让的人恰恰是工作态度认真,学习好的人。
通过这篇文章我也深刻地反省了我自己,遇事要学会吃亏,不能小心眼,要做一个温柔的“大动物”,不当一只斗来斗去的“小公鸡”。
谈读书的高一篇十七
书籍,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医治愚昧的良药;是眺望世界的窗口;是观照历史的镜子;是传承文化的纽带;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我从小就爱看书。每每遇到优秀的作文就会爱不释手。因为我可以在这字里行间任意穿梭;可以对一句话久久地铭记;也可以去联想、去猜测。在书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你尽可如脱缰的野马般自由奔放,那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啊!就如同全世界只剩下你一个人,我看不到谁的喜怒哀乐,只看到书中精彩的故事,色彩斑斓,如一幅神奇的画卷展现在你的眼前。
读书的滋味很美。一篇清新飘逸的美文,读起来琅琅上口,悟起来意境深远,评起来击掌叫绝,忆起来真是美不胜收。
读书是精神上的放牧和漫游。如同牧羊人在无边的草原上放牧一群白雪白的羊儿,时而望望天中的朵朵白云,时而抚摸身边的花草,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读书如散步,要一点休闲与随意,有时不免还有一些孤独。但正是这种散步,使我们步入每一本书的精神世界,在琳琅满目中美不胜收。
爱读书的人,就不会觉得生活是平庸的、无聊的,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精神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