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极的日子教案(优质13篇)
教案是教师为了指导教学活动而编制的一种重要教学设计资料。编写教案时,要注意评价方法的设计和使用,使学生能够得到及时反馈。这是一份优秀的教案示范,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启示。
在南极的日子教案篇一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文。
2.学习日记的写法和格式,初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3.初步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学习日记的写法
关于南极的资料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看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2、谁来谈一谈南极在哪里?那里是怎样的情况?
二、初读课文
1、带上所提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把自己读懂得内容跟同桌说说,然后在班上交流。
三、体会感情
1、在南极度过了这么多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1月14日发生了什么事?
(1)学生自由读第一则日记,说说日记的内容。
(2)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怎么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呢?学生分组朗读。然后在班上交流体会,师生评点。
3、分四大组分别读后四天的日记,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4、各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所得,在第一段的基础上进行展示交流。
四、整体回归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文。
2、让学生谈谈学习感受。
3、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吗?
第二课时
一、总结延伸
1、学生自由读课文。检查学生读音的情况
2、复习关于南极的知识,加深对南极的印象
二、了解日记的格式
1、课文写的真实感人吗?为什么?
2、把每天值得写的事记下来,叫日记。
3、通过学习,你认为日记该怎样写?
三、迁移练习
1、我们也来练习写日记。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3、师生教平展示优秀日记。
在南极的日子教案篇二
热情、好客。
2.学会日记的写法,培养学生记日记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
准备学生准备教师准备。
教学过程基本环节及意图学生活动设计教师活动设计。
一、揭示课题。
二、检查自学结果。
1,课文中的“我”来到南极有哪些见闻,课文中是怎样介绍南极的?自读课文。
2,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现有的资料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内涵。
小组代表提出该小组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集体交流解疑。
边读、边听、边想。调动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进入课文的学习。
提出自读要求:
(1)在思考中读文,边读、边想、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联系上下文读懂意思。余下问题,小组内解决,最后把没读懂的内容记在纸卡上。
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南极有关图像和文字资料。
鼓励质疑,疏导并解决疑难。
适时鼓励多读多思,到文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帮助学生归纳、梳理提出的问题,把学生的疑问编排成一定的顺序,在引导学生读文中逐步解决。
地球上的南极是一个白茫茫的冰雪世界。在那里,没有奔腾的江河和潺潺的溪流,没有茂盛的树木和青葱的小草,更没有长漓各种庄稼的田野。
冰雪的表面相当粗糙,这是大自然的雕刻家--风耍的把戏。狂暴的风吐起沙子般的雪牲,又把它堆积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隧道;有的像悬崖;有的象宫殿,晶莹副遣,绰约多姿。在终年不停的风暴和极度的严寒里,不但植物难以生长,连动物也望而生畏。企鹅、海豹、蚌以及一些海鸟成了南极大陆海岸边仅有的“居民”。不过,它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要在海中度过,因为在贫痔的陆地上几乎找不到可以充饥的食物。
南极有十分罕见的景象,那就是南极光。在漫长的极夜中,突肥,漆黑的天幕上闪现出殉丽夺目的光彩,有时像空中垂下的帘幕;有时像不断窜动的火焰;有时像灯光动荡招曳;有时像天上的流星一掠而过。几百年来,凡是见过南极光的人,没有一个不为这奇景惊叹不已。
南极的严寒、狂风、冰雪是极为不利的自然条件,但它却是一块“宝地”。这里有十分丰富的地下宝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沉睡丁千万年的南极大陆已被人们唤醒,许多国家在这里建起了科学考察实验站。我国的五星红旗也在那里的长城站迎风飘扬。
1.词语搭配。
奔腾的树木可以充饥的火焰。
潺潺的土地十分罕见的宝藏。
茂盛的江河绚丽夺目的光彩。
青葱的小草不断窜动的食物。
贫瘠的溪流十分丰富的景象。
在南极的日子教案篇三
1.出示南极的图片资料。
3.本文的小作者来到了南极,并把自己所见所闻写成了日记。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4.板书课题。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边读课文边思考。
(1)哪些内容是小作者看到的?哪些内容是小作者听到的?
(2)想想哪些地方描写了我们和考察队员之间的深厚感情?
1.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皮肤()
气氛()
吓唬()
俱()乐部
2.学生交流讨论思考题。
(1)出示句子:
长城站的叔叔们都跑出来迎接,见到我们像见到自己的孩子一样,个个激动万分,有的眼圈都红了。他们仔细地看着我们。我们代表全国的少年儿童向考察队员们问好。
(2)体会画线的部分的意思。
(3)想象当时的情景。长城站的叔叔们和我们会说些什么?分组想象练习,集体汇报。
1.分组交流学生查找的有关南极的知识。
2.组内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如:南极的地理位置;南极的自然资源;长城站的介绍;考察队员在南极乔治岛上的一些趣事)
找三名同学读课文。
1.写日记的内容。
(1)分析课文中的每一篇日记,想想作者记录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第一篇日记表达了我们和考察队员的深厚感情;第二篇日记表达了我们见到象海豹后的喜悦心情;第三篇日记表达出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撒在了两国儿童心里。)
(2)小结:
日记应该记录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反映出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2.写日记的格式。
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日记,明确首先要写清:某月某日星期几,天气情况。
在南极的日子教案篇四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文。
2.学习日记的写法和格式,初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3.初步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学习日记的写法。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看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2、谁来谈一谈南极在哪里?那里是怎样的情况?
二、初读课文。
1、带上所提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把自己读懂得内容跟同桌说说,然后在班上交流。
三、体会感情。
1、在南极度过了这么多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1月14日发生了什么事?
(1)学生自由读第一则日记,说说日记的内容。
(2)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啊!怎么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呢?学生分组朗读。然后在班上交流体会,师生评点。
3、分四大组分别读后四天的日记,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4、各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所得,在第一段的基础上进行展示交流。
四、整体回归。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文。
2、让学生谈谈学习感受。
3、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吗?
第二课时。
一、总结延伸。
1、学生自由读课文。检查学生读音的情况。
2、复习关于南极的知识,加深对南极的印象。
二、了解日记的格式。
1、课文写的真实感人吗?为什么?
2、把每天值得写的事记下来,叫日记。
3、通过学习,你认为日记该怎样写?
三、迁移练习。
1、我们也来练习写日记。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3、师生教平展示优秀日记。
在南极的日子教案篇五
一、导人新课。
3.本文的小作者来到了南极,并把自己所见所闻写成了日记。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4.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边读课文边思考。
(1)哪些内容是小作者看到的?哪些内容是小作者听到的?
(2)想想哪些地方描写了“我们”和考察队员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再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皮肤气氛吓唬俱乐部。
2.学生交流讨论思考题。
(1)出示句子:
长城站的叔叔们都跑出来迎接,见到我们像见到自己的孩子一样,个个激动万分,有的眼圈都红了。他们仔细地看着我们。我们代表全国的少年儿童向考察队员们问好。
(2)体会画线的部分的意思。
(3)想象当时的情景。长城站的叔叔们和“我们”会说些什么?分组想象练习,集体汇报。
四、信息资源交流会。
1.分组交流学生查找的有关南极的知识。
2.组内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如:南极的地理位置;南极的自然资源;长城站的介绍;考察队员在南极乔治岛上的一些趣事……)。
一、检查复习。
找三名同学读课文。
二、初步了解写日记的知识。
1.写日记的内容。
(1)分析课文中的每一篇日记,想想作者记录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第一篇日记表达了“我们”和考察队员的深厚感情;第二篇日记表达了“我们”见到象海豹后的喜悦心情;第三篇日记表达出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撒在了两国儿童心里。)。
(2)小结:
日记应该记录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反映出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2.写日记的格式。
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日记,明确首先要写清:某月某日星期几,天气情况。
三、班上同学日记交流活动。
在南极的日子教案篇六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南极景物、动物的特点,感受南极人的热情、好客。
2、学会日记的写法,培养学生记日记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基本环节及意图学生活动设计教师活动设计。
一、揭示课题。
二、检查自学结果。
说说课前收集的有关南极的资料。
1,课文中的“我”来到南极有哪些见闻,课文中是怎样介绍南极的?自读课文。
2,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现有的资料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内涵。
小组代表提出该小组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集体交流解疑。
边读、边听、边想。调动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进入课文的学习。
提出自读要求:
(1)在思考中读文,边读、边想、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联系上下文读懂意思。余下问题,小组内解决,最后把没读懂的内容记在纸卡上。
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南极有关图像和文字资料鼓励质疑,疏导并解决疑难。
适时鼓励多读多思,到文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帮助学生归纳、梳理提出的问题,把学生的疑问编排成一定的顺序,在引导学生读文中逐步解决。
南极风光。
地球上的南极是一个白茫茫的`冰雪世界。在那里,没有奔腾的江河和潺潺的溪流,没有茂盛的树木和青葱的小草,更没有长漓各种庄稼的田野。
冰雪的表面相当粗糙,这是大自然的雕刻家——风耍的把戏。狂暴的风吐起沙子般的雪牲,又把它堆积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隧道;有的像悬崖;有的象宫殿,晶莹副遣,绰约多姿。在终年不停的风暴和极度的严寒里,不但植物难以生长,连动物也望而生畏。企鹅、海豹、蚌以及一些海鸟成了南极大陆海岸边仅有的“居民”。不过,它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要在海中度过,因为在贫痔的陆地上几乎找不到可以充饥的食物。
南极有十分罕见的景象,那就是南极光。在漫长的极夜中,突肥,漆黑的天幕上闪现出殉丽夺目的光彩,有时像空中垂下的帘幕;有时像不断窜动的火焰;有时像灯光动荡招曳;有时像天上的流星一掠而过。几百年来,凡是见过南极光的人,没有一个不为这奇景惊叹不已。
南极的严寒、狂风、冰雪是极为不利的自然条件,但它却是一块“宝地”。这里有十分丰富的地下宝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沉睡丁千万年的南极大陆已被人们唤醒,许多国家在这里建起了科学考察实验站。我国的五星红旗也在那里的长城站迎风飘扬。
在南极的日子教案篇七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2、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渊、豪、属、企、摄、扰、塑等。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三、课前准备:
本课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及南极风光片等。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学习新课。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2、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内容。
3、自学生字,利用查字典,相互交流来学习生字。
(1)“南极属于全人类,不能动南极的一石一水,一草一木!”这已成为所有到南极的人们的共识。
(2)“请不要捡石头!”“请不要挑企鹅!”“请注意,不要踩坏苔藓!”“即使是因为拍摄需要也不允许!否则,将不允许您再上船!”
(3)“为我们驾驶小船的卡地亚小姐不顾风流风浪,执意去追赶那只漂得很远的塑料袋,直到捞上来为止。”
4、抓住重点句子交流、讨论、朗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1)通过考察队员及旅客的行为,体会“南极属于全人类,不能动南极的一石一水、一草一木”的共识。
(2)船长的话说明为了使南极永远是一片净土,人们必须这样做。也表明船长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意识很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也才能使南极永远是一片净土。
(3)通过船主和驾驶小船的卡地亚小姐的言行,感受人们保护南极生态环境的强烈意识和自觉行为。
5、朗读课文。
你喜欢哪句话或者哪一个自然段,请读给大家听。
三、话说南极。
1、同学们除了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南极知识,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南极的知识,搜集资料全班交流。
2、老师展示搜集到的图片资料。
四、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想说些什么?
五、教师总结。
南极永远是一片净土,祝愿地球的明天更美好。
六、作业:命题作文,给地球妈妈的一封信。
七、板书设计。
{没有带走(一滴水、一块石头)。
不能动(一石、一水、一草、一木)。
请不要(捡石头、逗企鹅、踩苔藓)}。
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在南极的日子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14个字。把词语读正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走近翠鸟。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美丽的鸟,像孔雀、黄鹂、画眉等,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鸟。
(课件出示翠鸟图片),这是翠鸟又名“钓鱼郎”。
教师板书课题,注意“翠”字上边和“羽”相近,但是没有“钩”。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翠鸟的。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
二、新授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边读边想你都读懂了什么?(课文主要内容)。
2、指名交流汇报。(翠鸟的外形、活动及对翠鸟的喜爱)。
(二)再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字词,组内自学并交流。
2、集体汇报。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式读、齐读。交流识字方法)。
(2)课件出示词语。(多种形式的读、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字音读得是否正确,课文读得是否流利。)。
(4)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练习朗读。
(5)指名读喜欢的部分,同学之间做简单地评价。
(三)默读课文,提出不懂得问题。
1、默读课文。
2、提出不懂得问题。
在南极的日子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教学难点: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二、玩中学。
1、探索有关0的乘法规律。
(1)出示情境图,引导观察。
引导学生看图小刺猬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用6530(个)每个小动物篮子里的6个苹果都吃光了剩几个呢?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再汇报。
(2)独立计算,提出问题。
0×37×00×26。
引导学社列举出类似的口算题,如:8×0=?19×0=?0×14=?
(3)总结规律。
学生观察教师板书上的算式,说一说你从中发现的什么?
2、探索因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计算。
(1)独立探索计算方法。
让学生独立计算130×5,列出竖式,想一想各位上的0应该怎么乘?
(2)组内交流。
小组之间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结合13×5=65,使学生明确13个十乘5德65个十,就是650,而且“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所以130末尾0不用成直接落下来。
(3)自主探索、掌握因数中有0的计算方法。
出示题目402×3,独立计算,然后交流算法互相比较,找出最正确的再让学生举几道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题,思考:看一看结果你发现了什么?最后总结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商的中间不一定有0。
三、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比较,发现上、下两题之间的不同的变化规律。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完成“练一练”第3、4题。
第三题学生填空后,可以让那个学生说一说判断大小的方法。观察和估算的方法都要给予鼓励。
4、下面计算对吗?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5、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3)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觉得谁表现的好?
在南极的日子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2、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洲、豪、属、企、犹、限、塑、卡、顾。
教学过程:
一、资料交流。
1、导语:请大家把课前搜集关于南极的资料、图片拿出来,与小组的同学先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
3、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对南极这一片遥远的土地,有了更深的了解。你还想了解南极的什么?请提出来。
4、读题质疑。
二、自学课文,了解内容。
1、以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想:从课文中可以知道些什么?
2、交流阅读收获。
4、在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理解体会。
(1)“南极属于全人类,不能动南极的一石一水,一草一木!”这已成为所有到南极的人们的共识。
(2)“请不要捡石头!”“请不要挑企鹅!”“请注意,不要踩坏苔藓!”“即使是因为拍摄需要也不允许!否则,将不允许您再上船!”
(3)“为我们驾驶小船的卡地亚小姐不顾风流风浪,执意去追赶那只漂得很远的塑料袋,直到捞上来为止。”
三、拓展活动。
1、学了这课你希望哪里也成为一片净土?为了能成为一片净土,你准备做些什么?
2、将搜集的资料、图片张贴在班组宣传栏上,与大家共享。
在南极的日子教案篇十一
伊犁地区位于自治区西部,伊犁河上游。全县总面积55325平方千米,总人口211.54万人(少数民族142.03万人)。
目录简介历史沿革简介。
为旧区划名,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
历史沿革。
1975年设立伊犁地区,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领导。伊犁地区驻伊宁市。原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的伊宁市和伊宁(驻吉里圩孜)、尼勒克、新源、巩留、特克斯、昭苏、霍城(驻水定)等7县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划归伊犁地区。辖1市、7县、1自治县。1979年,撤销伊犁地区,所属的.伊宁市、伊宁县、尼勒克县、新源县、巩留县、特克斯县、昭苏县、霍城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划归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1984年9月1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伊犁地区,辖原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的伊宁市、伊宁县、尼勒克县、新源县、巩留县、特克斯县、昭苏县、霍城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驻地伊宁市。1985年正式成立。,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伊犁地区总人口2082577人。其中:伊宁市357519人、伊宁县385829人、察布查尔县161834人、霍城县333013人、巩留县153100人、新源县269842人、昭苏县145027人、特克斯县133900人、尼勒克县142513人。3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定撤销伊犁地区,变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管理体制。月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伊犁地区。
在南极的日子教案篇十二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南极景物、动物的特点,感受南极人的热情、好客。
2.学会日记的写法,培养学生记日记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准备学生准备教师准备。
收集有关南极的资料。
教学过程基本环节及意图。
学生活动设计。
说说课前收集的有关南极的资料。
1,课文中的我来到南极有哪些见闻,课文中是怎样介绍南极的?自读课文。
2,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现有的资料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内涵。
小组代表提出该小组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集体交流解疑。
边读、边听、边想。调动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进入课文的学习。
提出自读要求:
(1)在思考中读文,边读、边想、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联系上下文读懂意思。余下问题,小组内解决,最后把没读懂的内容记在纸卡上。
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南极有关图像和文字资料。
鼓励质疑,疏导并解决疑难。
适时鼓励多读多思,到文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帮助学生归纳、梳理提出的问题,把学生的疑问编排成一定的顺序,在引导学生读文中逐步解决。
南极风光。
地球上的南极是一个白茫茫的冰雪世界。在那里,没有奔腾的江河和潺潺的`溪流,没有茂盛的树木和青葱的小草,更没有长漓各种庄稼的田野。
冰雪的表面相当粗糙,这是大自然的雕刻家风耍的把戏。狂暴的风吐起沙子般的雪牲,又把它堆积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隧道;有的像悬崖;有的象宫殿,晶莹副遣,绰约多姿。在终年不停的风暴和极度的严寒里,不但植物难以生长,连动物也望而生畏。企鹅、海豹、蚌以及一些海鸟成了南极大陆海岸边仅有的居民。不过,它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要在海中度过,因为在贫痔的陆地上几乎找不到可以充饥的食物。
南极有十分罕见的景象,那就是南极光。在漫长的极夜中,突肥,漆黑的天幕上闪现出殉丽夺目的光彩,有时像空中垂下的帘幕;有时像不断窜动的火焰;有时像灯光动荡招曳;有时像天上的流星一掠而过。几百年来,凡是见过南极光的人,没有一个不为这奇景惊叹不已。
南极的严寒、狂风、冰雪是极为不利的自然条件,但它却是一块宝地。这里有十分丰富的地下宝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沉睡丁千万年的南极大陆已被人们唤醒,许多国家在这里建起了科学考察实验站。我国的五星红旗也在那里的长城站迎风飘扬。
南极的明天在向我们招手。
1.词语搭配。
奔腾的树木可以充饥的火焰。
潺潺的土地十分罕见的宝藏。
茂盛的江河绚丽夺目的光彩。
青葱的小草不断窜动的食物。
贫瘠的溪流十分丰富的景象。
在南极的日子教案篇十三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南极考察员在考察中自觉保护南极生态环境,走时没有带走任何东西,告诉人们要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教学时运用默读、自学生字。朗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读懂人们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的方法学习本课。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2、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渊、豪、属、企、摄、扰、塑等。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三、课前准备:
本课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及南极风光片等。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学习新课。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2、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内容。
3、自学生字,利用查字典,相互交流来学习生字。
(1)“南极属于全人类,不能动南极的一石一水,一草一木!”这已成为所有到南极的人们的共识。
(2)“请不要捡石头!”“请不要挑企鹅!”“请注意,不要踩坏苔藓!”“即使是因为拍摄需要也不允许!否则,将不允许您再上船!”
(3)“为我们驾驶小船的卡地亚小姐不顾风流风浪,执意去追赶那只漂得很远的塑料袋,直到捞上来为止。”
4、抓住重点句子交流、讨论、朗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1)通过考察队员及旅客的行为,体会“南极属于全人类,不能动南极的一石一水、一草一木”的共识。
(2)船长的话说明为了使南极永远是一片净土,人们必须这样做。也表明船长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意识很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也才能使南极永远是一片净土。
(3)通过船主和驾驶小船的卡地亚小姐的言行,感受人们保护南极生态环境的强烈意识和自觉行为。
5、朗读课文。
你喜欢哪句话或者哪一个自然段,请读给大家听。
三、话说南极。
1、同学们除了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南极知识,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南极的知识,搜集资料全班交流。
2、老师展示搜集到的图片资料。
四、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想说些什么?
五、教师总结。
南极永远是一片净土,祝愿地球的明天更美好。
六、作业:命题作文,给地球妈妈的一封信。
七、板书设计。
{没有带走(一滴水、一块石头)。
不能动(一石、一水、一草、一木)。
请不要(捡石头、逗企鹅、踩苔藓)}。
自觉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