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赤壁赋》教学设计与反思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1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赤壁赋》教学设计与反思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篇一
以赤壁赋为范本与突破口,理解苏轼的成熟与伟大,引导学生直面生活的坎坷与挫折。
一课时。
一、导入
著名作家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这样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900多年前的一天,苏轼从监狱里走出来,被人押着,远离亲眷,带着疲惫屈辱,带着累累伤痕,来到了当时偏僻、荒凉的黄州,来到了赤壁,展开了与赤壁的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完成了他精神上的涅槃,走向了思想上的成熟。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赤壁,走进苏轼的心灵世界,与苏轼进行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
下面我先朗诵一遍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文中字词的读音及断句。
2、把握文中作者情感的转换及朗诵时应注意的问题。
3、在课本空白处记下你听此文的初步感受及理解。
二、教师配乐朗诵课文
三、内容赏析
1、提问: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师: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赤壁赋(投影):
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
──(明)茅坤《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卷二十八
师:东坡,世号曰:“坡仙”;此二赋,指前后赤壁赋。何谓“遗世”?同学们看课文注释(12)──脱离人世。
著名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赤壁之景到底怎样,让我们来共同欣赏──齐读课文第一段,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
景: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
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万顷之茫然
江水茫茫无边
此时的江面呢,万顷之茫然──江水茫茫无边。
2、提问: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你能不能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风月无边的赤壁秋景图。
明确:
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细细的波纹,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意境很美。白色的雾气弥漫在月光里,很朦胧,像做梦一样。水光接天,让我想起“秋水共长天一色”。
真是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3、提问:“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几个动词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秋江的心情?
(先析后诵)
明确: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诵”、“歌”,表现出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里的“纵”──听凭、随意的意思。主人公在茫无边际的江水中真的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作者得意极了,于是乎飘飘欲仙,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真是“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廉”即不苟取、不贪,本是褒意,讲对山水不能“廉”而应“贪”,尽情享用。意思是应当享用眼前清风明月的美景,显示旷达超脱的情怀。)如此之美景作者人心旷神怡,此一乐也──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下面我们一起读第一段。注意轻重缓急,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面对美景,每个人都想让它与世永存,羽化而登仙更是每个人的愿望,正如课文第3段所说:“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这种愿望是无法实现的──知不可乎骤得,于是悲从中来。
4、请同学们放声朗诵第3段,看看主人公为何而悲?悲的内容是什么?
来到赤壁,自然会联想到赤壁的历史人物,作者想到了曹操──曹操在赤壁有怎样的功业──“方其破荆州,下江流,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在浩荡的军队中凸显出曹操文能赋诗,武能横槊的形象)固一世之雄也。”
5、这一段应该读到什么地方?如何读?
明确:
作者在这里连用4个4字句,增强语气,写出了气势,语调应该上扬。接着笔锋却陡然一转,情感跌入谷底。而今安在哉?什么句式?(宾语前置。)
如何读?
固一世──之雄也。
(蓄势待发,气势如虹──字字千钧,千古定评)
而今安──在──哉?
(激流跌宕──沉重惆怅)
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是何等的黯然。
只此一句写尽了英雄的古今对比,那么苏轼呢?“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渔樵,作动词,打鱼、砍柴;侣、友为意动词,以鱼虾为侣,以麇鹿为友),我们知道,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有着独步古今的才华,但现在只能“侣鱼虾而友麋鹿”,况且苏轼又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政治才干,却报国无门,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怎能不怨。
6、还有何悲?
明确:
寄蜉蝣于天地,涉沧海之一粟。──“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对人生渺小而短暂这是客人抒发的第二个悲叹的原因。──人生短促,而天地永存,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又是多么的渺小,跟长流不尽的江水和永存不灭的明月比较起来,人生实在是令人悲叹啊!
正因为古人长逝,宇宙无穷,作者不得不从幻想中寻求寄托和飞升的仙人同游太空,跟天上的明月永久存在。然而这是无法实现的──知不可乎骤得──清醒地看到现实和愿望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只有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
7、提问:第三段客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
明确: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一场超时空的链接。客的回答,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
在《念奴娇》词里不也说“人生如梦”吗?面对人生短促而功业难就的悲哀,作者是否一味的沉缅其中呢?他是如何来排遣这种悲苦郁闷之情的呢?
8、学生读课文第四段,找出作者的观点:
水逝去而常流
月盈亏而永生
盈虚有数
物我无尽
清风明月
与子共适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既然人与万物一样,都是永恒的,那么“长江无穷”也就不值得羡慕了,当然也谈不上悲哀了。那又该怎样度过和消受这人生呢?
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正可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脱。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尽管可以去听去看去享用,而且无人阻止,无穷无尽。这是“共适论”。
正是用这种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清风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随遇而安的慰藉,又是一种苦难后深悟的旷达。思想矛盾解决了,心胸也随之旷达超脱起来。因此,客喜而笑,感情也一扫悲伤而变得开朗乐观──主客畅饮,酣睡达旦。
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常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9、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
明确:景(乐──山水之乐)。
理(乐──达观之乐)。
(最后还有问题,苏轼因何来到黄州──1079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而且不得离开黄州,不得签署公事,而苏轼在黄州期间却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真正的成熟起来。)
10、提问:怎样理解作者在官场失意之时的“乐”情?
明确:
作者积极入仕,抱负远大,但却人生失意,在激烈竞争中屡遭贬谪,又因“乌台诗案”下狱,险遭杀身之祸。后谪居黄州,倍感苦闷,但对生活却从未失去信心,常借游赏山水之机,力求排遣郁闷心情。在本文中,作者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自己的游赏之乐,后又借主客问答方式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的苦闷之悲,再通过哲理的审视一切后辩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表明豁达乐观的态度。
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水调歌头》里,苏子已经告诉我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要学会面对浮沉不定的人生,少一份哀伤,多一份豁达。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是苏轼对客做出的回答,也是对自己做出的回答,从容而大气。人世间的一切荣辱、得失、忧乐甚至生死,已然置之于身外,回到大自然去吧,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可以寻得精神上的超脱。
四、课堂小结
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谪黄州,是他人生征途上所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打击。处于逆境之中的苏轼之所以能够及时调适心境,完成艰苦而难能的超越,以一种旷达的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处境,以积极的人世的态度继续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不知疲惫地跋涉前进,始终保持自己的高尚人格,正是天地之浩然正气,山水之勃勃生气,培育了他开阔的胸襟、高尚的情操,给了他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使他在此后人生路上,虽多次升沉、迭遭坎坷而仍能不改其志,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作业
1、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而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你认为文中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是客的箫声,还是苏轼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蕴含着悲意。
2、有人说苏轼《赤壁赋》之赤壁并非赤壁大战之地,苏轼写错了地方,而清代诗人朱日浚却这样说:“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对这问题你是怎样看的?
3、以《我所知道的苏轼》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苏轼的深刻的理解。
“赋”的字义是铺述,这种文体的特征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美丽的辞藻来描摹事物,抒写情志。
《赤壁赋》教学设计与反思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篇二
《赤壁赋》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以前是放在高二的课本中的,相对来说高二的学生已经接触到了哲学课程对这篇文章中的内容理解得更容易一些。现在在高一第二模块中出现,恐怕高一的学生接受起来会很吃力。所以应该把主要训练内容放在诵读课文,以及分析文章结构上,对苏轼的思想可以做简单介绍,不宜深究。做到就文赏文就可以了:
1、诵读和苏轼对后世文化以及今天生活的影响。
(这一部分有以前做的课件可以支撑)
2、课文结构感知。
(可以从学生了解的游记的写法入手,分析第一段的内容。)
3、沿用前面的查找关键表现情感变化的关键词理清文章的脉络。
(简单分析情感变化的原因)
4、进行比较行阅读:
《兰亭集序》同是记叙的方式,相似的起承转合的结构特征,使用表示情感的词语导引文章;异是《兰》中是一个人的感慨,《赤》中式主客问答的对话,《兰》中王羲之无解决之道,《赤》中苏东坡有解决之法,从这一点上苏子高于王氏。
《游褒禅山记》同为游记,《游》重在游览过程与感受过程的叙述最后得出结论,使用的是“依事说理”的方法,符合“知、思、悟、行”的认知过程。《赤》则是淡化过程重在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向我们展示异常精彩绝伦的关于人生态度的辩论会,不突出思考的过程。另外,两位辩手都是从眼前环境中取材,客是取地点而生情,苏子则是水月达理,同出一景,却又各富理趣,确实是佳妙之作。
5、对苏轼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的理解:
这篇文字因作者而变得复杂了,因为苏轼是一个集“儒、释、道”三家于一身的人物(而实际上他之所学更为庞杂),因此很难具体确定这个人物身上的旷达之情的源头。有人说“逝者如斯”居陋而歌为孔子风范。还有人从“凳仙”到“盈虚”说苏轼是老庄一脉,而我认为在这篇文章中苏轼使用的是佛家的态度,更具体地说是禅宗的思想。不错,单就“旷达”二字来说,文中既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积极之貌,又有“齐彭殇,一死生”的逍遥之态,但是这两种说法只是我们作为旁观者的分析而已,我们忘了这里面最关键的人物──苏轼的表态,即苏轼的做法。苏轼是怎么做的呢?一个字“适”,从苏轼对客人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不执著于名利,不执著于感伤,不希冀多得,只注重眼前的精神享受,也就是说这时的苏轼是处在不刻意改变外界的事物,而强调随境适心的状态里面,而这个“适”字不是儒家的,也不是道家的,而是禅宗的,因为儒讲“立世”,道讲“弃世”、只有禅宗讲“适世”。一家之见而已,不期望学生能够理解与认同。即便是退一步说,《赤壁赋》可以说是苏轼于“贯通三家”之后的杰作,三家精粹在苏轼的笔下已经完全融合难以区分了。
(补:以往偏重于庄子思想的解说,恐怕是和佛教传入后使用“格义”的方法以庄解佛有关。待考)
1、使用课件了解苏轼的文化影响,通过诵读感知赋的特点。
2、学习本文的记游特征。
3、初步感受苏轼的旷达情怀。
计划用时三课时。
一、课件导入
1、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2、会议学过的苏轼的诗、词,出苏文《赤壁赋》。
二、示范诵读
三、学生诵读后跟读
四、由游记的写作要素分析文章的第一段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五、延续“以词达意”的方法找出文中情感变化的过程
六、分析客悲,苏乐的原因
七、比较《兰亭集序》和本文的异同
八、作业课外阅读《游褒禅山记》,思考与本文的异同
(强调使用上一步骤的思路进行分析)
第一课时
(使用课件,效果基本满意大部分学生反映有收获)
(说明:不要求学生做预习的前提下,导入课文。否则可能丧失神秘感,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也就激发不起来了。)
(前奏:欢迎进入美妙的古典文学天地)
一、文字中描绘的是哪位古代的文学家
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林语堂
二、学生回答根据文字的猜测
教师不正面回答:这个人到底是谁呢?让我们来听听提示,播放音乐提示“水调歌头”。
(第一版选的是王菲演唱的,目前的选的是男声民族唱法的)
正面提出:苏东坡。
三、苏东坡书画欣赏
(播放演示书画作品和东坡画像)
提问学生,知道的关于苏东坡在文化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所知道的和他有关的文化现象。可能涉及《核舟记》、苏堤春晓、东坡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题西林壁》、相声中的苏东坡和苏小妹、学校附近的苏堤路,唐宋八大家、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四、(播放)念奴娇·赤壁怀古
(学生齐读,从苏诗、苏词,引出苏文“赤壁赋”)
五、课文显示与同步诵读示范
六、全文展示
(学生自读、齐读,指导诵读)
第二课时
学生总结了六个部分:时间、地点、人物、景物、活动、感受。分别在第一段中能够找到相应内容,教师强调“我们的全偏之相当于苏轼的一段”引出关于“游记怎样写才能更有价值”的思考。
抓表感情词语导出苏乐客悲的表现。
讲解了“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中“舞”和“泣”的使动用法。
(学生的表现要比我预想的还糟,以后还要详细讲解。)
第三课时
分析客悲的原因,过程较为顺利。
分析了“侣鱼虾而友糜鹿”中“侣”和“友”的意动用法。
分析苏轼的回答,举了物理中“参照系”来解说“变与不变”的相对关系。
没有完成设计中七和八的内容,需要在后面补上,其原因有两点:
1、学生不适应在文言文中取分析文章的情感和结构的方式,很多学生在等这记录“标准翻译”。
(这个问题以后一定要不断纠正)
2、学生第二天要去参加“学军”活动,可能有些浮躁。
苏子瞻谙熟水性说
贤哉苏子,平生蹉跎,荣枯更迭,苦乐并尝。然节衣缩食不以为苦,躬耕东坡不改其志,游冶山水何尝忘其民,颠沛流离未曾变其情,其如一也,鲜有其匹。从政为民,上不钻营妥协;下不藏私饰虚。虽王侯笑之于失,虽布衣待之以诚。其为人也,钦留侯,责贾生,慕五柳,评谪仙,仰希文,品韩柳,祭永叔,辩是非,矢勤矢勇,矢志不渝。其治学也,研易经,精孔孟,习汉书,阅金经,诵南华,探音律,究画理,遣衷情,八面受敌,八面威风。总览其行,既具上善若水之德操,又备滴水穿石之韧性,兼有随境赋形之志行,更拥百川吐纳之宗风。时人评文曰:“文若其人”,况苏子尝以水喻其文,举“谙熟水性”称之,固当矣。遑论他说,愚坚不移。
《赤壁赋》教学设计与反思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篇三
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4.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5.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3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欣赏两幅对联:
1、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2、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介绍乌台诗案情
二、简介作者
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序》中写得十分明确而详尽:“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三、作品及背景
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党派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
探究:赋是古老的文体之一。“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
四、朗读课文
1、听录音
2、学生朗读,正音正句
3、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举酒属(zhǔ)客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少(shǎo)焉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冯(píng)虚御风扣舷(xián)而歌
桂棹(zhào)兮兰桨溯(sù)流光
幽壑(hè)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lú)千里酾(shī)酒临江
横槊(shuò)赋诗江渚(zhǔ)
一叶之扁(piān)舟举匏(páo)樽而相属(zhǔ)
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天地曾不能以一瞬(shùn)
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洗盏更(gèng)酌
肴核(yáohé)既尽杯盘狼籍(jí)
相与(yǔ)枕藉(jiè)
五、理清文章结构
本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段,写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
六、作业
朗读课文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习第一段,并思考:
l、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几层?
提示:可分三层
①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写景色的共三组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总结: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景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泛舟赤壁,
(一)事
举洒诵诗
遗世独立,
情
羽化登仙
三、学习第二段并思考:
1、本段可分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提示:可分两层。
①写作者的歌声;
②写客人的萧声。
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喜”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提示: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提示:“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4、本段的“悲”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提示: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萧存。体现 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5、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提示:转折过渡
乐
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二)事客吹洞箫,倚歌而和
如泣如诉,舞蛟泣妇
悲
四、学习第三段并思考:
1、客于明月清风,良宵美景,奏出充满悲哀的言乐,他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
客人认为即使曹孟德那样的英雄豪杰,当年声威赫赫,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更何况渔樵江渚的草民,生命如蜉蝣般短暂,渺小得有如沧海一粟,梦想成仙又不可得,便不由悲从中来,借箫声来表达愁绪了。”
2、“客”是如何抒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
提示:“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
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一般的人,在忧患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 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赤壁赋》教学设计与反思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篇四
1、人文性:
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2、工具性:
领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
1、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
2、领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作为一篇赋,我觉得应该把握其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针对本文,我又以其线索──苏轼的情感变化为重点组织教学。再者这篇文本要求全文背诵,应把朗读、背诵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诵读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一课时。
1、余秋雨散文《东坡突围》。
2、林语堂《苏轼传》:第十五章《东坡居士》;第十六章《赤壁赋》。
一、联系背景,迁移导入
步骤:谭嗣同绝命诗→苏轼绝命诗→苏轼《赤壁赋》。
导语:古时文人狱中常作绝命诗,大家一定很熟悉谭嗣同临刑前的《狱中绝笔》: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苏轼也曾作绝命诗《狱中寄弟弟子由》两首,请看大屏幕投影:
《狱中寄弟子由》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狱中寄弟子由》其二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有趣的是,这两首诗使苏轼逢凶化吉,死里逃生。当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投狱中,绝望之余作此诗,传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为感动,对他从轻发落,贬到黄州。这就有了苏子泛舟赤壁,忆古抚今,千古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也得以诞生。
板书课题:
前赤壁赋
二、听读全文,间接感知
1、听录音:
播放著名话剧演员濮存昕朗读《前赤壁赋》的录音带,感受苏轼的文风。
2、作标记:
听读过程中注意纠正字音,划清句读,标注节奏,体会其中的抑扬顿挫。
三、自读全文,直接体验
1、自由散读:借助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积累文言词汇;
注意读准字音,读对句读,读清节奏。
2、勾画圈点:勾画重要之处、欣赏之处及不懂之处。
3、理清线索:
提问本文有什么线索?可分为几部分?
板书:
情感线索:乐→悲→喜三部分
四、细读课文,局部强化
1、乐(第一自然段):
⑴设疑:
苏子因何而乐?从哪可以看出?
板书:
泛舟游玩→见景而乐
精美语句→可以看出
⑵细读:
反复诵读美言佳句,揣摩苏子的感情,体会景与情的初步联系。
⑶互问:
提问不懂之处,师生共同解答。
2、悲(第二、三自然段):
⑴朗读:
点名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中品味读中悟。
⑵讨论:
苏子缘何转悲?有几层原因?
板书:
客人吹萧,萧生悲愁。
主客问答,人生苦短。
⑶探究:
学生会很快找出两层原因,但往往会忽略苏子由乐转悲的第一层心境。这时需要借助投影,联系两次诵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苏子被贬,内心是不快的。泛舟赤壁,见景而乐却不是真乐,而是借此来排遣心中苦闷。所以吟诗也是原因。
多媒体显示:
《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译文:月出明皎皎,姑娘多美貌。缓步细腰扭,思她受煎熬。
扣弦而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译文:“桂木的啊,兰木的桨,抽打着清澈的江水啊,穿而迎来了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
3、喜(第四、五自然段):
⑴自由散读。
(学生可能意犹未尽,便再让他们自读)
⑵角色定位:
若自己是苏子,会一直悲吗?为什么?
板书:
阐述哲理→转悲为喜
五、联系板书,小结全文
1、说说板书:
鼓励学生说,教师补充,这也是将学习本文的过程进行复述、回顾,能更有效地领悟知识。
2、小结课文:
结束语:
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六、趁热打铁,布置作业
1、阅读《后赤壁赋》,领悟文中景、情、理的交融。
2、欣赏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体会这两首词中的思想感情。
《赤壁赋》教学设计与反思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篇五
《短歌行》、《赤壁赋》文质兼美,音韵和谐,而且都饱含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和自身处境的清醒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遂成传世名篇。因此,而今的我们很有必要跟学生一起,诵读、品味、鉴赏《短歌行》、《赤壁赋》精美的语言,体悟的精美高妙,深入地探讨他们对待人生、理想和生死的深沉、悲凉而又历久弥新的思想观念,从而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同时,引导和增强他们看待人生、世界的理解能力和选择判断的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二、学生学情及其学习态度:
高一的学生有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能够牵线地理解文言文基本文理。但对文言文整体阅读和感悟任然需要加强引导,要把学生机械枯燥地积累文言文的语言知识的困扰和负担中解脱出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欣赏《短歌行》、《赤壁赋》的深沉高雅的美感的同时,对曹操和苏轼产生人格魅力和思想观念认知上的共鸣,从而带着美好的情感体验去形成对于自身理想和价值的独特而深刻的认识。
1.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2.体会景、情、理交融的特点,感受诗人独特的思想情怀。
诵读法、提问发、讨论法、情境体验法
多媒体
三课时
1.给学生提出诵读指导建议,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并争取背诵课文
⑴读出韵律。赋体押韵如“望﹑章﹑江”,“焉﹑间﹑天﹑然﹑仙”等
⑵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问词重读。
⑶读出节奏。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⑷读出气势。如“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节奏一致,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
⑸读出情感。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乐)“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洒脱)
⑹根据文赋对仗特点背诵相关句子。
⑺根据文赋押韵特点背诵句子。
⑻理清层次﹑情感变化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如明确客之三悲﹑苏子二论及议论层次的转换。)
2.诗文导入:
(1)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过一位古人:“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教育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苏东坡传·序》(这里描述的历史人物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是苏轼,一个曾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人。然而,恰恰是黄州成就了他,使他在文学上“成熟”了。在这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名篇光耀千古。
(2):
3.《短歌行》及《赤壁赋》的创作的背景
(1)曹操统一北方之后,挥师南下,意在一统天下,而得天下必先得人心,特别是贤才之心,故有求贤若渴之慷概悲切之情灌注于《短歌行》之中。
(2)苏轼在“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这是苏轼人生遭遇中的一个莫大打击,然则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这“赤壁三绝”流芳于世,可对中国文艺来说实在是一件很大的幸事。
《赤壁赋》教学设计与反思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篇六
1、了解苏轼的相关文化常识。
2、了解“赋”体的特征,鉴赏音韵美和意境美,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豪放达观的心态,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掌握本文的通假字、活用词、多义词、特殊句式。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诵读法,文本研习法。
二教时
1、熟读《赤壁赋》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写作内容;
2、了解赋体文章的特点,初步体会感悟作者抒发的情感;
3、分组研读课文,从文章的词语句子、情感哲理、写作特色等方面提出问题。
一、导入:
以林语堂先生《苏东坡传》中对苏轼的评价导入。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他认为苏东坡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
二、作者: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少时即通博经史,善写文章。他多才多艺,诗词、散文、书法皆有卓越成就,其散文代表北宋古文的最高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父苏洵,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苏轼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赤壁赋》用古代散文的笔调写赋,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
三、解题:
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注重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句式多以四言六言为主。盛行于汉魏六朝。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作者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赋的写作方法,而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用到赋中来了。借用这种方法,作者把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古与今,幻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了。这在《前赤壁赋》表现尤为突出。它先由眼前景引出遗世独立的感情,忽而由客的吹箫,转到乐极生悲,产生对英雄业迹的感叹和人生短暂的悲哀,又由此推宕开去,以达观的态度自我宽慰,具有行云流水之妙。
四、背景:
乌台诗案: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弹劾,被扣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在当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使得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注: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后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五、正音:
壬戌(rénxū)之秋举酒属(zhǔ)客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如冯(píng)虚御风桂棹(zhào)兮兰桨
击空明兮泝(sù)流光倚歌而和(hè)之余音袅袅(niǎo)
泣孤舟之嫠(lí)妇苏子愀(qiǎo)然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lú)千里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
渔樵于江渚(zhǔ)之上驾一叶之扁(piān)舟举匏(páo)尊以相属
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无尽藏(zàng)也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
六、整体感知:
1: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试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乐甚——愀然——喜而笑
七、具体分析:
第一段:
1、第一节描绘了怎样的景?此时作者心情如何?
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一般。
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乐在何处?一、良辰:七月既望
二、美景:a.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b.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c.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三、豪情: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本段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居然有如此雅兴,夜游赤壁,表现了他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反映了他超然物外、洒脱不羁的道家思想。
第二段:
1.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
(1)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2)来自客人幽怨悲凉催人泪下的洞箫声。
香草美人
最早出自屈原《离骚》
香草美人:1、高洁的品质
2、圣明的君主
3、美好的理想
(2)词中的"美人"指什么?歌词表达主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3)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明确: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感受鉴赏
第三段
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什么?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为何悲?
英雄业绩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者
天地阔远而自身渺小
长江无穷而人生短暂
情怀阐发
对比:古今人物——曹操,吾与子
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
比喻:人生短暂,感触生悲
蜉蝣(天地)粟(沧海)哀(吾生)羡(长江)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现实:不可乎骤得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
a.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c.许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d.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e.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2.第三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主问古人事迹孟德遗诗孟德遗迹安在哉?悲的缘由
客答现实人生渔樵江渚蜉蝣天地平凡渺小人生苦短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加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第四段:
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
水月人
变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生老病死
不变未尝往也卒莫消长代代相承
2.讨论: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谈谈对自己的启示。
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世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但也有负面因素,主张随遇而安也可能导致斗志的消减。
但苏轼是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自由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反映了他的坦荡、旷达和强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
启示:
积极进取,直面人生穷则独善其身
听任天命,随遇而安达则兼济天下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雷
启示: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第五段
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差,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合作探究:
你认为当时真有这样一场主客问答吗?他们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
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a、主——作为道者的苏轼
——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b、客——作为儒者的苏轼
——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八、归纳总结
本文的艺术特色
1.多次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是行文结构波澜起伏,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
2.写景、议论、抒情的紧密结合。
结构情
一层:夜游之乐
①泛舟赤壁,襟怀开朗(乐)
二层:乐极悲来
②饮酒放歌,箫音怨慕(转悲)
③慨叹人生,苦短失意(悲)
三层:因悲生悟
④苏子作答,妙语解颐(转喜)
⑤主客尽欢,忘情尘世(乐)
寂寞让苏轼如此美丽,寂寞让苏轼如此成熟。与其说是苏轼成全了赤壁,不如说是赤壁成全了苏轼。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刺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九、苏词欣赏: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成语归纳: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物体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形容人物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赤壁赋》教学设计与反思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篇七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1.解题:文体、背景、后人评价
2.听第一种录音,疏通词句
3、分析内容:明线,泛舟宴乐;暗线,心境变化
4、听第二种诵读及其中的赏析,总结
一.文体简介
赋,始于两汉魏晋,“赋者铺也,铺采搞文(舒展散布),体物写志也。”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鹏鸟赋》,张衡的《两京赋》等。
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二.创作背景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
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轼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
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
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佛道和山水之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苏轼,是上帝赐给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奇迹,他是书法家,画家,诗人,词作家,散文家,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全才奇才。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宏大旷达胸怀。
三.课文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四.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五.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1、通假字:
①举酒属客属——嘱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凭
③山川相缪缪——缭
④举匏樽以相属属——嘱
2、活用词: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动用法)
②顺流而东也东:东去(名作动)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用法)
3、特殊句式:
①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②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谓语省略,省略句)
⑤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4、成语: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横槊赋诗、一世之雄、沧海一粟、逝者如斯、杯盘狼藉
六、文章内容:
第一节,写作者和朋友泛游长江,尽情尽兴。(“乐”)
第二节,写箫声哀怨,使客人的情感骤转。(由“乐”而“悲”)
第三节,吹箫客人论述了曲调哀怨的原因:
1、当年舳舻千里横槊赋诗的英雄现在在哪里?有为者尚且如此。
2、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无为者。
3、哀叹人生短暂,羡慕长江永恒。
第四节,作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1、天地万物变与不变,只是两种不同的认识而已。
2、人与天地万物一样,都是永存的,对天地没有什么可羡慕的。
3、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无穷无尽的宝藏,我们可以共同享用。
三层意思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怀。尽管政治失意,被贬黄州,但作者能以一种超脱的心境对待它,找到自己心理平衡的支撑点。
第五节,客人转悲为喜。(由“悲”而“喜”)
七、写作特点——情景结合
景中有情:“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山,徘徊于斗牛之间”。按照魏晋
南北朝的一些文人写作的风格,就得将这四句话繁衍成一段或几段,极尽优美辞藻之能事。苏轼的四句则不然,他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用了极为简练的笔墨,却饱含了丰富的情意。清风轻拂人面,江上风平浪静。这两句话创造了一个宁静优美的环境,为下文写“乐”奠定了基础。“月出”两句,又活画出天上的情景。这“徘徊”真是神来之笔!从东山升起的月亮,似乎很理解人意,它慢慢升起,又不愿意离去,只在斗牛之间“徘徊”,好象愿意让人们尽情欣赏这美景;当然人们也希望月亮不要离去,他们需要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写景带上了感情色彩,抒情又借助了景物的描写,真是情景交融。
情中有景:“纵一叶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那个“纵”字“凌”字,多么传神!多么尽兴!这都非常真切地表现了苏轼泛游长江时的愉快心情。但同时又是写景,长江水平如镜,碧波万顷,一叶小舟在水上纵情飞驰,作者完全兴致勃勃,放飞心灵,忘情自然,飘飘欲仙。通过作者的想象,描绘出作者欲飞升成仙的情景,情中有景。
八、全文总结
春去秋来不萦于怀,成功失败不系于心,人生起落不碍于眼,于自然中获取人生的乐趣与力量,这就是苏轼的旷达与乐观。“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观照人生,回首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前赤壁赋》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濛濛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前赤壁赋》赏析
无端受屈、含冤入狱的苏轼,在"乌台诗案"结案后不久,就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所幸的是黄州地方官吏钦慕他的为人与俊才,非但不加管束,还常常任他在管区内纵情游山观水,而情豪兴逸的苏东坡则每游一地必有诗文纪盛,《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就是这一时期留下的不朽名篇。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从战国时荀卿的《赋篇》创其名开始,先后出现了宏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文。这篇《前赤壁赋》是韵文,从头至尾换了十二次韵;像汉赋一样,采用主客答问的方式来阐述作者的思想、认识;又似骈赋和律赋,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与对偶,具备了"赋"的基本特征,但它又不为"赋"这种文体所拘泥,多处运用散文笔法,句式有时长短、有时整齐,参差错落,可以称得上是散韵巧妙结合、诗文和谐统一的佳篇,对辞赋体的发展与突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明月一轮映于波平浪静的江面,送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夜月相辉映,主客对酌于舟中,酒酣耳热后和着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好似一剂"愀然"的灵丹妙药,使客人终于"喜而笑"。
《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泝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月明星稀",终于"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之所以说《前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从《前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前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前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赤壁赋》教学设计与反思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篇八
《赤壁赋》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后,处在事业和人生的低谷,闲暇与朋友月夜泛舟游赤壁,借以排遣内心苦闷忧愤而写的一篇游记。文章虽然采用赋体的形式,但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及由景物引发思想情感的复杂变化和最后作者旷达人生境界的呈现,使文章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体会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1、学习体会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设想:立足文本以朗读为依托,抓住关键问题师生研究探讨。
教学法:朗读法,研讨法,圈点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读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时,我们看到了一位享受闲适的苏轼;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我们认识了一位充满理趣的苏轼;读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时,我们读出了重情而伤痛的苏轼;而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时,我们更能感受到一位豪迈而旷达的苏轼。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人生经历,同一个创作个体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不同的生命特质,那么通过《赤壁赋》的学习,我们从中又能品出一个什么样的苏轼呢?(板书课题)
文体介绍:“赋”以楚辞为源头,到了荀况才有定名。它出现在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种文体一般描绘客观事物,极尽夸张铺排之能事,形象绚丽,规模壮阔动人,多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行文。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泛读课文,解决句读。2、设置问题,学生参照课文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圈点法勾画文中写景、议论和抒情的语句;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文章感情变化的脉络,梳理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采用明暗线结合的方式,即明写泛舟宴乐,暗写自己心境由“乐-悲-喜-笑”的变化过程。通过夜游时的所见所感来抒发人生的感慨。按照这样的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月下泛舟(1),凭吊古今(2-3),阐述哲理(4-5)。
3、提示重要的文言知识
(1)通假字:①举酒属客 (属-嘱)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凭)③山川相缪(缪-缭)④举匏樽以相属(属-嘱)
(2)活用词: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动用法)②顺流而东也 东:东去(名作动)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用法)
(3)特殊句式:①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②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谓语省略,省略句)⑤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说明:文言文的学习重点在于积累,以此储备一定的知识,借以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当然一篇文章中的知识点很多,这里提列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对学生起到一种学习引领的作用。)
三、品味课文,突破重难点 品味景色之美,体味景中之情:
1、齐读第一段,画出写景的句子。2、研讨:作者笔下的月夜赤壁景色如何?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月夜泛舟赤壁,一袭月光泻在这万顷碧水之上,如烟雾般笼罩在江面,清风徐徐吹来,波光粼粼。茫茫月色,茫茫江水,境界开阔而空明,意境澄沏而朦胧,如梦似幻,真可谓清风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真是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可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从而表现出作者泛舟秋江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作者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凌空乘风而行,简直就要脱离人世,升入仙境。如此之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而在这良辰美景中又可以饮酒赋诗,真是“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美景、美事,带来美的感受,此乃“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3、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品读情感的变化,研讨以下问题:
(1)主客各自是怎样表现的?(2)作者对主客的思想倾向如何?
明确:面对良辰美景主人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且美梦随之而至;而客人似有不解风情之味,在良辰美景之中,他却以哀婉的啸声传达出悲凉和凄清之音。而文章的感情正是由此发生逆转,由乐过渡到下文的悲。
4、个人朗读第三段,品味文中之“悲”。(1)指导学生朗读本段,注意情感的把握。(2)介绍文章写作的背景,为品味文中之“悲”做准备。(3)结合文章具体语句看看作者在悲叹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悲情?
明确: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之“悲”由三个方面的感触引发:
江山风物触发苏轼联想到历史人物——曹操——当年何等英雄,而一句“今安在哉?”笔锋陡然一转,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情感跌入谷底,此一悲也――英雄安在;英雄人物尚且如此,那么被贬谪黄州的苏轼情况又是怎样呢?“渔樵江渚,侣鱼虾友麇鹿;驾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以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以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作为有着独步古今才华、远大抱负和政治才干的苏轼,却报国无门,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此二悲也――人生短暂,事业无成;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现实的无奈,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让人生永驻,岁月常在,甚至获得永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是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悲哀,此三悲也。(此处结合当时背景来谈作者何以会产生这种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哀之叹。)
《赤壁赋》教学设计与反思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篇九
《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承《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这三篇都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它们与第一单元的现代抒情散文遥相呼应,互为补充,共同为“表达交流”部分的“写景要抓住特征”“学习描写”“学习抒情”提供基础和范例。这三篇虽都是山水游记类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的情感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要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在《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本课安排三课时。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4、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5、培养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6、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高中起点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也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现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由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逐渐将重点转移到“鉴赏”的层面并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
另外,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渴望长大,但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惑、碰到挫折,又难以释怀,心中充满了迷茫。文章中苏轼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恰恰使他们久旱逢春雨,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启发意义。我以《赤壁赋》为载体,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品性之人。
1、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
2、第二课时,重点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涵的情感与哲理;比较阅读。
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多记,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梳理字、词、句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即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一课时美读成诵
(一)导入课文
东坡仕宦一生,沉浮一生,漂泊一生。他因乌台诗案,因政治迫害被贬黄州。从政治生涯看,黄州是他的谪居之所,是他生命的低谷;而从文学创作看,黄州又是他的“洞天福地”,是生命的巅峰。最负盛名的“赤壁三咏”就创作于此。同学们,让我们品读其三咏之一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走近失意飘泊中的苏东坡。(伴随多媒体录音,展示《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在词的大江里真是激起了滔天巨浪,从此一个声音悠远地响了起来——豪放派。那穿空卷雪的壮景仿佛还在我们面前,那人生如梦的浩叹仿佛还在我们耳边,让我们带着这些温馨的记忆走进他的散文杰作《赤壁赋》。
(新旧联系,激情导入。老师带有感情的解说,既使学生了解了文学常识,又引发了其阅读的欲望。)
(二)疏通文句,通读全文
1、针对预习自读的情况,学生质疑。
学生将完成学案时遇到的困难,包括字音、句读、难解的词义及句意等,提出来集体讨论,仍不能解决的,由教师引导点播。
2、初读课文,学生互相读给对方听,纠正错误。完成检测练习。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包括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文言句式等,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帮助学生作好积累。
3、再读课文,试理解文意。
(三)美读指导
(①朗读时,韵脚要交代明白,要响亮到位,使之同声相应,一贯而下。②整句是靠内容上的互补,形式上的反复来强化表达效果的,朗读时不能将文气读断,要读得前者呼后者应,似断实连。③层次内部读紧凑,层次之间停顿要适度。④体会作者感情,避免造作,畸轻畸重,暴高暴底。)
(四)、熟读全文,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教师点拨:
第一段写苏子的乐,乐由何来?——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段苏子愀然,缘何而然?——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段客诉悲情,悲自何生?——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段以水月做比,讲何道理?——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段杯盘狼藉,为何如此?——忘情尘世的洒脱
文章由景生情,缘情入理,由景而生乐情,乐极而生悲,由悲而生理,至豁达胸襟的展示,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深刻把握,水到渠成。
以上三个环节,循序渐进,完成第一层次的教学目标,耗时控制在30分钟左右。
(五)重点阅读“客曰”“苏子曰”两段,体会“客”之情与“苏子”之理,并对此作出评价
1、学生自读体会,并分小组自由讨论,发表见解。
2、每组学生选派代表发言。
以上环节耗时控制在10分钟左右,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思维优势,言之成理即可。
(六)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并介绍下一节学案的侧重点。
问题:有人认为,文中“主”、“客”实为一体,你怎么看待?
提示:1、紧扣课文内容分析,切忌空发议论。
2、从苏轼人生际遇入手,查阅有关资料,“知人论世”。
3、形成书面材料,准备下节课讨论。
(七)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
2、完成第二节学案。(读《渔父》,借助注解和释文读通材料。)
第二课时理解背诵
人生不如意事很多,不同的人对待挫折的方法却大不相同。好赌者借赌消愁,好酒者一醉方休;音乐家借音符抒发胸中的愤懑,文学家则借悲愤成就千古鸿文。苏轼的《赤壁赋》就是在其人生的大悲愤大苦痛时写就的“以文为赋”的不朽经典,它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今天我们就试图走进作者的内心,感受哪一个在矛盾痛苦中完成升华的灵魂。
(一)检查巩固1、检查诵读。
2、展示学案。
(二)围绕学案上的疑难问题,展开讨论研究
1、主客是否为两个人?面对眼前的景物,他们有怎样的看法?从中看出他们对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方法:
(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师生互动,互相交流,通过理解探究走进作者的心灵。)
结合《创新设计》上相关背景资料、《念奴娇赤壁怀古》(1082年4月)《后赤壁赋》(写于1082年10月15而课文写于1082年7月16)进一步了解苏轼这一时期的思想状况。
2、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明确:这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能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3、三组学生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读出课文情感的变化。
说明:利用小组讨论,减少任务量,加大课堂的容量。这一部分重在提高学生研究分析能力,通过对比阅读、研究性学习,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锻炼,并且通过提供解读的平台,培养学生“知人论文”、“知人论世”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鉴赏艺术特色感受思想内涵,然后请学生给本课做个结语(5——10分钟)
(小组交流总结,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播提示并对学生提到的别具特色部分反复诵读品味。)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萧声的幽咽哀婉:“其声鸣鸣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3.“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科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仗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平白如话;以下直至文末,虽都押韵,但换的较快,而且换的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易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4.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说明:回头再次审视这篇文章,同时也是对课堂的总结。
(四)拓展探究(作业)
将《赤壁赋》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作比较,寻找思想内容上的异同,然后交流。
(参考:大致有“四同”:都是吟咏赤壁夜景,都联想三国英雄的豪迈,都与他们自身比照,都有人生短暂之叹。大致有“三异”:词写壮美之景,文写静美之景;词写成功的英雄,文写失败的英雄;词仅限于“江月永恒,人生如梦”的浩叹,而文有“物与我皆无尽”的超越,文更达观、更乐观。当然,同与异,只是相对而言或大致说来,其实往往同中有异,或者似异实同。如:写周郎,志满意得,写曹操,落荒而逃,看起来不同,但两者传递的信息是一样的——是非成败转头空,只有大江永恒,江月永恒,自然永恒。)
(五)板书设计
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七、教学评价设计
指标权重指标要求优秀良好合格一般
学习目标10知识与能力目标准确具体适度,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432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4322
学习目标贯穿始终2211
自主学习30学习指导具体,方法科学有效7643
导学练习具体,方法科学有效7643
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健全,伙伴互助有效8653
注意培养探究能力,勤学好问,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8653
展示交流20展示形式多样,参与面广,效率高10864
课堂资源意识强,动态生成,体验成功10864
点拨升华20善于捕捉动态学习资源,营造学生积极发问的机会,点拨简洁、透彻、明了10864
教师示范能力强,有良好的专业素养10864
达标反馈20创新达标作业设计,精编、精选作业题7643
多形式检测课堂达标情况7643
反馈矫正及时,学生达标率高4322
评价结果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展示交流点拨升华达标反馈
优、良、中、差
优点或特点
本节课教学评价设计尽量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主动学习来评价;评价按“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展示交流”、“点拨升华”、“达标反馈”五个递进式的教学评价细目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消息的评价,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在评价结果中还体现出本节课施教之后的优点和特点,有助于教师的进步。
八、帮助和总结
在本次课的设计中,本着“教师启蒙,学生学习”的原则,由师生共同完成《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参与知识的构建,做学习的主人。
教是为了不教,教的是学习方法,是学习思路。教材是一个例子,教师通过教一篇、几篇课文,让学生学会一类文章的欣赏,起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赤壁赋》教学设计与反思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篇十
1、体会苏轼豁达乐观的情怀,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2、品味和鉴赏写景、抒情、议论相交融的艺术特点。
第二课时
1、提前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2、你所了解的苏轼。
(本文意蕴深远,哲理与诗情高度融合,如果不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当时的处境,就很难感受到他那种正直、傲岸的人格,也很难理解他矛盾痛苦、听任自然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的思想情感。)
3、读了《赤壁赋》后,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文中作者的心绪有没有变化?
第一课时
属客(zhǔ)窈窕(yǎo tiǎo)斗(dǒu)冯虚御风(píng)和歌(hè)愀然(qiǎo)棹(zhào)扁舟(piān)无尽藏(zàng)相藉(jiè)
1、重点字词(略)
2、围绕作者情绪的变化展开剖析:
⑴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⑵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⑶第三段感情如何?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⑷第四段感情如何?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观点的?
⑸结尾段感情如何?
3、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4、鉴赏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赤壁赋》教学设计与反思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篇十一
1.掌握文章中文言字词,如通假字“属”,状语后置句式如“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给文章划分段落,明确每个部分的大意。
2.学生通过诵读法、以读促悟法品味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自主理解与交流合作相结合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体会本文中情、景、理交融的写作手法。
3.感受文中逝者如斯的哲学理念,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习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有关知识,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及语言运用的妙处,体会作者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运用的妙处,感受作者文笔背后的人生态度和哲学理念。
诵读法、指导阅读、点拨法、圈点勾画法。
(一)课前准备,自行预习
1.利用学习小组交流合作,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着重看被贬谪黄州这段经历,了解赤壁的历史常识,以及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外,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难点,配合文章注释归纳新知识点。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人生的组成的苦乐参半的,面对人生中的挫折,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豁然开朗,其实所谓的挫折痛苦,只是一个人角度的不同。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赤壁赋》的作者苏轼在面对“乌台诗案”的低谷,贬谪黄州的不幸时,夜游赤壁,与友人畅谈人生,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在这篇课文当中作者是怎样面对人生不幸的呢?
(三)初读课文,以读促悟
1.听录音朗诵,并齐读课文,练习朗诵。
(1)主要注意字词的读音和朗读的节奏并梳理生字词。如:兴:兴起的意思;属:通“嘱”,意思是劝,请;
(2)了解句式,如状语后置句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本文主要描写了月夜美好,泛舟江上的所见所感,通过客人吹起萧声的苍凉之感,引起了主客之间对于人生感受的对话,全文既有诗情画意,又有人生哲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交流: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画面,展示了诗情画意的美好境界。
第二段:作者饮酒放歌,心情欢乐;客人吹箫,倍感悲凉,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三段:客人感悟人生短促,情绪悲观。
第四段:作者畅谈人生感悟,豁然开朗。
第五段: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谈,兴尽入睡。
(四)研读问题,深入讨论
1.以变化和不变化作为探讨,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找出表明变化和不变化的词语。
明确:水的变化是逝者如斯,不变是未尝往也;月的变化是盈虚如彼,不变是卒莫消长;人的变化是生老病死,不变的是代代相乘;由物及人,情景交融,
2.文中人物的情感又是如何随着变化?
第一段感受美好的画面,主客二人以喜悦为主,接着客人吹箫,喜悦的感情慢慢被冲淡,感叹到人生短暂,怀古伤今,情绪悲观,接着作者畅谈对人生的感悟,乐观旷达,让客人豁然开朗,最后转悲为喜,兴尽而睡。
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说一说自己体会到的作者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
(1)形象优美,善用修辞。
文章之美在于语言运用之美,文章语言隽永,形象优美。
老师提问:本文语言美在哪里?引导学生使用圈点勾画法,找出一些语句,如在描写客人吹箫的时候中对萧声的描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继续提问他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让你觉得文段优美,使人动容。
学生回答出连用六个比喻,充分的渲染了箫声悲凉,抽象的笛声变得若隐若现,如在眼前,在江上与寒夜中显得更加凄凉动容。
(2)“情、景、理”融合的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的合理运用让文章读起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诗有情但却理,词有景却多情,在赋当中,由于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使文章显得不会太过强说愁;而景色的描绘,又让整篇课文氛围优美,整体和谐,在文中最后,又加入了说理的成分,可以发现说理的成分并不是强加上的,而是有逻辑,有层次的将说理部分层层托出。
不管是抒情,还是述理,全文都离不开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3)结合本篇文章,谈谈你对作者的人生态度的理解。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人生、失败、感受”几字,让同学们用黑板上几个关键词进行造句,其中需要包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提问学生,你认为的失败是什么?失败以后你会怎么做?在今天学完了《赤壁赋》之后,你认为苏轼是一个失败后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人生的人呢?并随机请同学起来作答,让他们对苏轼进行一个深入的理解,并说出自己和苏轼在面对失败后有何不同。
(五)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回顾本文的艺术手法,学会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整理归纳课文中归纳的实词,把握文章整体的脉络,任选一画面进行拓展描绘。
本篇课文着重引导学生以读促悟、和朗诵法,知识点涵盖多,内容丰富,应当注意后期的教学反馈,督促学生理解掌握。上课时应多引导学生去了解作者的生平等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做到知人论世。
《赤壁赋》教学设计与反思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篇十二
1、了解作者苏轼,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
2、体会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
3、探讨中的人生哲理,从中得到启发。
1、学习和积累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的语言的能力。
【学习目标】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熟读课文,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的语言的能力。
【学习任务】
一、利用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着重了解被贬赤壁这段经历及与之有关的材料,了解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简单知识等。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21岁中进士,一生仕途坎坷。正是人生的苦难造就了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学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我们今天要学的《赤壁赋》,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二)写作背景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在这里,为排遣内心郁闷,他经常来赤壁矶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他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名篇。《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关于赋这种文体
1、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体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2、关于赋的特点: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 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二、诵读。听录音朗诵或齐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思路,注意字词的读音与朗读的节奏。
三、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籍解决字词问题
四、课堂检测
1、注音
(1)壬戌( rénxū) (10)酾酒( shāi )
(2)桂棹( zhào ) (11)横槊( shuò)
(3)余音袅袅(niǎo) (12)渔樵( qiáo)
(4)幽壑( hè ) (13)扁舟( piān )
(5)嫠妇( lí) (14)匏樽( páo)
(6)愀然( qiǎo) (1 5)蜉蝣( fúyóu)
(7)山川相缪(liáo) (16)无尽藏( zàng)
(8)舳舻千里(zhúlú) (17)狼籍( jí)
(9)旌旗( jīng) (18)枕藉( jiè)
2、通假字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_凭______________
②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_缭________________
③举酒属客 _____ 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词多义
如:纵一苇之所如 到
如泣如诉 像
望:七月既望 农历每月十五
望美人兮一方 远望
下:下江陵 攻下
游于赤壁之 下 下面
之:固一世之雄也 的
扣舷而歌之 助词
取之无禁 代词
不知东方之既白 主谓之间
而:而今安在哉 转折
侣鱼虾而友麋鹿 并列
耳得之而为声 顺承
顺流而东 修饰
【学习目标】品读课文,探讨文中的人生哲理,从中得到启发。
【学习任务】
一、朗读第一段,扫除这段文中的疑难字句。
二、作者在这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如果要给这幅图卷命名,应该叫什么?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
提示:泛舟赤壁图、月夜江水图、秋江风月图等,选用秋江风月图。这副图中有那些景物?看看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清风、水波、月 )
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写夜游之乐 。作者以传神的笔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与客人夜游的逸兴。本段写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 ”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作了铺垫。
三、学习第二段,讨论: 这段作者描写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的箫声。箫,素来是忧伤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闷的牺牲品。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
情感的变化线索。作者从乐字引出歌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指《诗经?陈风?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为什么苏轼在船中诵读“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 ,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 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生:客人的洞箫声。 师:如何写箫声?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 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四、分析文中第三、四、五段。
(1)面对美景,客却借箫声奏出了不和谐的音响,并使“苏子愀然”。那么客人因何而悲呢?
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 暂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生命短暂,有志无为者,惟有羡长江之无穷,哀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注意思想。
通过客曰由眼前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谕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在由他们的“今安在”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二人。更见已身渺小,自然生出感慨,是抒情。
(2)作者因景而乐,因情伤悲,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转喜?
悲和喜其实只是一念之间的情感,关键在于对问题如何看待。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点拨:作者从眼前的自然景物出发,得出了自己观于天地人生的认识。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和不变的一面。
水 月 人
变 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 代代相承
悲和喜其实只是一念之间的情感,关键在于对问题如何看待。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须臾而羡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乐上来了。
五、问题探讨:
是如何做到情、景、理三者紧密融合在一起的?
答案详见《精讲精练》p45页“精读细研”第6小题
六、延伸思考讨论
(1)、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
(2)教师点拨:在同学们的讨论中,从现实出发来思考,对这一段还可还有许多问题: (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六、课堂小结: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吹箫奏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认识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任务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中,满腔悲愤寄寓旷达的风貌之下。
【学习目标】积累文言知识,夯实基础。
【学习任务】完成课堂练习
一、独立完成《精讲精练》p43—44页的练习
1、整理文中通假字
2、词类活用
3、翻译语句并体会文言句式
4、名句积累
二、学习成果展示
1、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2、师生共同评议
三、课后反思
《赤壁赋》教学设计与反思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篇十三
知识目标
1、掌握本文一些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特殊句式。
2、鉴赏本文景、情、理的交融和语言运用的妙处。
3、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旷达乐观的情怀。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2、能够熟读成诵,积累名句,较为具体深入地理解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和阐发的哲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能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把问题绝对化,身处逆境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
2、体会文章的诗情画意之美。
本文的感情基调: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是作者内心矛盾和感情的真实反映,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从中解脱出来,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一定的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设计依据】
学习文言文,首先就是让学生读得充分。“读”是文言文教学的根本,读好了,学习文言文的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这其中教师的范读尤其重要,要使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反复诵读,从而为学生积极地、富有个性地阅读打下基础。
加上“赋”文体本身讲究声律之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形式,显得谨严而又自由。只有心临其境的诵读才能再现文章语言的无尽魅力,也才能在此基础上把握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的思路。
其次,本文的阅读,也应是师生自主愉快互动品读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古代灿烂文化的深沉与优美。
通过诵读感悟文章,学生从中学会品读赏析美文。
为了理解苏轼辩证的哲学观及旷达的人生态度,阅读中引导学生观照自我人生,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与价值,从而培养其深厚的人文素养。
1、情境教学法
2、讨论探究法
3、分析归纳法
多媒体课件
两课时
1、文体知识
赋:
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长于铺陈叙事,多用对偶、排比、夸张等艺术手法。
在赋体文章中,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这种现象叫做“对文”。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相互关系,仔细品味句子的韵味。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诵读应注意什么?
应注意节奏、停顿、重音,特别是通过某些地方的延长,展现出作者“遗世”、“羽化”之乐。
课前复习此词有助于学生走进苏轼的心灵,为赏读《赤壁赋》作好准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导入课文
配乐:古筝曲《夜色》。
1、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要求:注意听腔调,听节奏,听感情。)
2、学生自由朗读,进入意境。
二、整体感知
1、把握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乐-悲-喜。
明确:作者情感变化明显,是引起主客问答的内在原因,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第一段写景的文字有哪些?你喜欢哪一句,最喜欢哪一句?
清风徐来月出于东山之上白露横江
水波不兴徘徊于斗牛之间水光接天
3、在背景音乐中感受美景,然后说一说脑海中的景色,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
要求:
⑴、赏析美文,体味美文,学会“赏析”。
⑵、化古人美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散文语言)学会“说”。
⑶、认识美的大自然,学会评价。
4、品读第二段的音乐描写,探讨其中音乐的特色。配乐:箫曲《病中吟》
学生吟诵: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泣……
学生点评:音乐低迴婉转,具有美的震憾力。本文的箫声是悲凉的,“泣、诉、怨、慕”表现听乐人的心理感受。
拓展比较:是否可以从已学的课文中找到相应的体现音乐魅力的语言?
学生甲:徐志摩《再别康桥》“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此诗的箫声是“悄悄的”不想打扰康桥的宁静美好。
学生乙:《琵琶行》有句“曲中收拔当心划,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学生丙:孔子说过: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讨论:音乐停止了,音乐的魅力不绝,你们说为什么?
学生丁:音乐表现了人性的情感,人产生了共鸣,沉浸在音乐当中。
三、对比探究
本文3、4两段,作者由景生情,因情悟理,把握其思路是理解文意的关键。
⑴、悲从何而来?
讨论:因眼前之景而神思飘飞,想到曹操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哉?”透露出无限怅惘之情。一世之雄亦如是,思及自身,悲从中来。况宇宙无限人生须臾,怎奈这份空幻之感?欲超脱尘世,寻求寄托,却“知不可乎骤得”,只能“托遗响于悲风”。
提示:此处可通过诵读,利用声调高低、语速快慢体现出作者情感的变化。
⑵、苏子之悲与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达的“悲”有何不同?
讨论:苏子之悲实乃古代哲人和诗人共同的困惑。
不同:一是苏子因眼前之景而神思飘飞,想到曹操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哉?”透露出无限怅惘之情。一世之雄亦如是,思及自身,悲从中来。王羲之立足当时,将心中所思所感推及人类,从感性的体验上升为理性的思考,否定“一死生”“齐彭殇”。
二是苏子由眼前的水与月,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辩证地看待问题,知其不变,物我无尽,且于无限自然之中撷取清风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而能超然独立,旷达乐观。王羲之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深沉慨叹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四、课外阅读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
《赤壁赋》教学设计与反思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篇十四
1、积累生字新词和壮语后置等特殊句式。
2、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
3、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由喜而悲、由悲而向豁达转变的。
引导学生课前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苏轼生平资料,思考他的人生遭际和自然感悟之间的关系。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两课时。
一、禅语导入,激发兴趣
有道是:(ppt)“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对此你怎么理解?
结合学生的理解,老师作简要补充分析:上述话语是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ppt)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分析略)
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二板块“感悟自然”之第一篇——苏轼的《赤壁赋》。看看在东坡居士笔下赤壁的山水是山是水还是非山非水?
二、听师范读,整体感知
1、听老师范读,把握下例字词准确读音,思考哪些段落是写赤壁的山水?哪些不是?(ppt)
壬戌(rénxū) 属(zhǔ) 窈窕(yǎo tiǎo) 斗(dǒu)牛 苇(wěi) 冯(píng)
舷(xián) 桂棹(zhào) 袅袅(niǎo) 壑(hè) 嫠(lí)妇 愀(qiǎo) 缪(liáo) 舳舻(zhú lú) 旌旗(jīng qí) 酾(shī)酒 横槊(shuò) 渔樵(qiáo)
江渚(zhǔ) 麋(mí)鹿 扁(piān)舟 匏(páo)尊 蜉蝣(fúyóu) 一粟(sù) 须臾(yú) 挟(xié)飞仙 一瞬(shùn) 无尽藏(zàng) 洗盏(zhǎn)
更酌(zhuó) 肴(yáo)核 枕藉(jiè)
明确:一二段主要描绘赤壁的山水。
2、自由朗读全文,体会文章的音韵节奏。
三、赏赤壁夜景,品作者深情
(一)研习第一段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是什么意思?交代了什么内容?
请一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解释“壬戌”“既望”以及状语后置句“于……上”。
这第一句简要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2、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看到了什么?请用原文话回答。
明确:先是看到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接着看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以及“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教师相机点拨“徐”“兴”“横”等词的意思和状语后置句“于……上”和“于……间”等。
3、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叙述:
“清凉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会儿,“一轮皎洁的明月从东山之上冉冉升起,而后又似乎在斗牛二星宿之间左右徘徊”,此时,放眼大江,“白茫茫的水雾笼罩在整条江面,水光与月光交相辉映,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
有什么感受?请述说刚才的感受。然后请学生背诵这几句美景。
4、面对此情此景,作者又有什么举动和感受呢?
明确:月亮还没有出来时,他就“举酒属客”——向客人劝酒了,并且还唱起了“情歌”——“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即吟诵《诗经》中的(ppt)“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jiǎo)兮,劳心悄兮”。
月亮出来后,“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他的感受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上述诗句的含义。
5、再次闭上眼睛,听老师诵读第一段,并想象我们就在这奇妙的画境中。
6、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第一自然段,感受意境美。
(二)研习第二段
1、于月夜泛舟赤壁之下,是那么令人陶醉。接下去主与客还会怎么样呢?请齐读第二自然段。
明确:“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老师强调“于是”的古今义和“乐甚”“扣舷”“倚”“和”等词的意味。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此时的“情”,并板书“乐”字。
2、苏子此时所歌的内容是什么?与首段所诵歌内容有相同处吗?
明确:所歌内容:“桂棹兮兰浆,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各一方。”这里主要化用了《楚辞》相关篇目的句子,如《湘夫人》中的句子:(ppt)“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它的大意是“公主啊快快降临北岛,我望眼欲穿何等心焦!阵阵秋风轻轻吹过,洞庭波涌啊落叶萧萧”。《湘君》中的(ppt)“桂棹兮兰枻(枻音 yì ,船舷,)”。以及《少司命》中的:(ppt)“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huǎng)兮浩歌。”它的大意是“期待的美人啊迟迟未来,临风悲歌啊心思恍惚”。歌词可能是作者化用这些典故,临时现编的。它与作者在首段直接吟诵《诗经》中的诗句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些诗句都有“美人”这个意象。
3、作者此时一再吟唱“美人”,这是为什么呢?他为什么不吟唱其它而非吟唱“美人”不可呢?这其中有什么深意?
明确: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生平资料理解:“美人”这个意象在《诗经》和《楚辞》等古典文学作品中是“贤主”和“美政”的象征,作者于此反复吟唱“美人”,显然透露出这么一个信息:今天虽然因“乌台诗案”遭受贬谪于偏僻的黄州,但屈原般“致君尧舜上”的社会理想却一直萦绕心头,内心深处并没有忘记国家社稷。
4、“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是谁“和”谁?洞箫声有什么特点?歌声有什么特点?
明确:从前文看“扣舷而歌”在先,这里应该是客的洞箫声“和”苏子的“歌”,某种意义上说是“歌声”触发了客吹“洞箫”。“洞箫声”的特点是“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嫠妇”,一言以蔽之:“悲”。作者没有直接写歌声的特点,但从伴奏的“洞箫声”可以推知,一定也是“悲怆”的。
引导注意“舞”和“泣”的使动用法。
(三)品作者深情
1、自由读一二段,思考:作者月夜泛舟赤壁之下,仅仅看到“清风、明月”“白露、水光”吗?为什么不写其它内容?
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进入作者文章的景,都是能够传情达意的,反之则不取。也就是说,写入作者文章的景都是经过作者情感过滤的。
2、经作者情感过滤的景有什么特点?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明确:经作者过滤的景色调偏冷,显得非常纯净淡雅,有一种道家仙境般的意境。传达了作者恬静怡然的心境。但由于这个意境整体色调是偏冷的,所以作者信口所吟唱的歌声也是悲的,再加之“洞箫声”的应和,作者内心深处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的悲情与之产生共鸣,所以表面的“乐甚”也难以掩盖那内心深处的悲痛。
因此,这两段作者的情感先是面对令人陶醉的美景,暂时得到感官的陶冶,似乎忘却内心的悲痛,怡然自乐;但随着自己不经意的“歌声”和客的“洞箫声”,“乐”却不堪一击,立即又被“悲”所替代。板书:乐→悲
3、齐读一二自然段。
4、小结:作者通过对月夜赤壁清风明月、白露水光和洞箫声的描绘,传达了作者淡淡的欢乐和深深的悲痛。
四、作业:背诵一二段
《赤壁赋》教学设计与反思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篇十五
1、掌握本文景、情、理相互交融的艺术特色。
2、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3、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1、理清本文的情感线索。
2、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课时(本教案是第2、第3课时)
课前印发相关写作背景资料及余秋雨散文《东坡突围》。
(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以自学、讨论为主,教师适时点拨,翻译全文,疏通文意。反复采取自读、齐读等读法,使学生感受赋的音乐美。注意朗读指导。)
附录:
1、绝命诗
《狱中寄弟子由》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狱中寄弟子由》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2、知识小结:关于散文赋
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赋本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它始于战国,盛行于汉,到唐宋而衰微,元明清则趋于消亡。赋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讲求文采,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张手法。汉代以后,赋分别向骈文和散文两个方向发展。前者便出现了骈赋和律赋,注重对偶工整和平仄协调,对押韵也有严格要求;后者便发展为文赋,不讲求骈偶和音律,句式可长可短,押韵也较自由。
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不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
3、知识小结
ⅰ一词多义
(1)适
a、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
c、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适合)
e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刚刚,才)
f适大病,不能行(适逢)
(2)逝
a、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流逝)
b、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通“誓”,发誓)
c、淑尔远逝,往来翕忽(去,消失)
d、时不利兮骓不逝(跑)
(3)曾
a、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b、曾不知老之将近(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4)虽
a、虽一毫而莫取(即使)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然)
(5)固
a、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b、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险固)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动,使……稳固)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
ⅱ通假字
(1)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酒)
(2)山川相缪(通“缭”)
ⅲ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作状)
(2)顺流而东也(名作动)
(3)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
ⅳ特殊句式
(1)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2)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赤壁赋》教学设计与反思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篇十六
1、人文性:
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2、工具性:
领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
1、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
2、领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作为一篇赋,我觉得应该把握其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针对本文,我又以其线索──苏轼的情感变化为重点组织教学。再者这篇文本要求全文背诵,应把朗读、背诵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诵读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三课时。
一、抽查背诵:
二、课文分析:研习第四段:
(齐读)
1 、针对客人的悲情,苏子做了什么样的回答?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学习第五段:
2 、思考:
⑴ 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⑵ 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⑶ 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明确:
⑴ 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⑵ 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⑶ “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三、总结全文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四、艺术鉴赏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三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称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段末,虽都押韵,但换的较快,而且换的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利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五、阅读迁移
其实,作者的心情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到黄州后的所有作品中。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
课件展示两词:《卜算子》和《定风波》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完成练习。
《赤壁赋》教学设计与反思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篇十七
⒈体会苏轼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⒉学习本文融情于景、融情于事的特点。
2
明确目标:
⒈感知课文,积累字词句;
⒉理清作者的情绪变化历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解题
1.作者介绍
苏轼――“浑涵光芒,雄视百代”
2.介绍文体及写作背景
⑴赋――体物写志
⑵介绍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
⒈诵读课文,初步感知
⑴听录音,注意诵读的停顿、延长,体会其中的节奏。
⑵自由朗读,找出每段中押韵的韵脚(12个)。
⒉齐读课文。
⒊对照注解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⒋质疑解难,师生共同小结文言知识。
⒉思考:
⑴“赋”的特点是“体物写志”,贯穿全文的“物”是什么?
⑵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历程。
明确:①贯穿全文的“物”是“清风”、“明月”,“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就是紧扣“风”“月”展开描写和议论的。
②情感变化线索:乐-→悲-→喜
四、思考练习二
明确目标:
1.理解文中对人生意义的议论,揣摩体味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2.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课文鉴赏
(一)析“乐”【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一层】
⒈齐读,思考:
作者和客人夜游赤壁,他们的心情很“乐”,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渲染他们此时那种快乐心情的?
明确:
景物:“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活动:“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饮酒…扣舷而歌…”
感觉:“浩浩乎…飘飘乎…”
⒉第1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意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明确: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吟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意境。
⒊第2段写作者放声高歌,歌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说明作者在遭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二)析“悲”【第二段的第二层和第三段】
1)析第2段
⒈共赏清风明月,泛舟万顷秋江,此乃人生一大乐事,此时的氛围却发生逆转――由“乐”转“悲”,“悲”从什么地方体现出来?这个变化突然吗?
明确:从“客”悲凉的箫声体现。
⒉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朗读)
明确:借助比喻、想象和夸张,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要流泪。
⒊第2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转折过渡
2)析第3段
⒈“客”产生悲凉情感的原因是什么呢?(朗读)
明确:触景生情,怀古伤时
⒉“客”是怎样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明确:古今人物对比
对比人生须臾和宇宙无穷人生短暂
理想和现实矛盾
⒊你是怎样看待和评价“客”的这种情怀?
明确: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的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三)析“喜”【第四段和第五段】
1)析第4段
⒈针对“客”的悲情,作者是怎样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朗读)
明确:①以“水”“月”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有“变”和“不变”两方面,无须“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
②从“取”与“不取”角度说明“物各有主”,丢开个人愁怀,尽情享受“清风”“明月”就行。
⒉怎样理解作者在官场失意之时的“喜”?
明确:作者积极入仕,抱负远大,但却人生失意,在激烈竞争之中屡遭贬斥,又因“乌台诗案”下狱,险遭杀身之祸。后谪居黄州,备感苦闷,但对生活却从未失去信心,常借游赏山水之机,力求排遣郁闷心情。作者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自己的游赏之乐,后又借主客问答之式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的苦闷之悲,再通过哲理地审视一切后辨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表明豁达乐观的态度。
⒊你是如何评价作者观点的?
明确:他的人生观是乐观的,但也有负面因素,一是关于“变”与“不变”的解释是相对主义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辩证法;二是主张随遇而安也可能导致斗志的削减。但苏轼是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自由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反映了他的坦荡、旷达和强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
2)析第5段
⒈客人在苏子哲理地阐明世间变与不变的道理后有何反应?
明确:“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说明客人被苏子说服了,满面春风,换去愁颜。
⒉此“喜”和前“乐”有何不同?
明确:前者是欣赏美景而“乐”,后者是忘怀一切而“喜”。
⒊作者这样结尾有何深刻含义?
明确:向政敌暗示:虽然遭受迫害,但日子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⒋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明确:“主”与“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何消极的心态。
四、全文总结
春去秋来不萦于怀,成功失败不系于心,人生起落不碍于眼,于自然中获取人生的乐趣与力量,这就是苏轼的旷达与乐观。“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